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沟通与交流的技巧范文

沟通与交流的技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沟通与交流的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沟通与交流的技巧

第1篇:沟通与交流的技巧范文

【关键词】 宫外孕;手术室护士;语言沟通;技巧

护士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技巧是护士必须掌握的技能。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外孕患者多存在不良的心理,以致影响诊断和治疗的顺利进行,手术室护士应熟悉宫外孕诊断与治疗,通过有效的语言交流,达到心理护理的目的,增强宫外孕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 宫外孕的诊断与治疗

1.1 宫外孕的病因 输卵管炎症;输卵管发育异常或行输卵管手术后;孕卵游走;患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或配带宫内节育器。

1.2 宫外孕的临床表现 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与孕卵在输卵管的着床部位、有无流产或破裂、腹腔内血量多少及发病时间有 关。 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前,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除短期停经及妊娠表现外,有时出现一侧下腹胀痛。检查时输卵管正常或有肿大。

1.3 诊治 急性宫外孕症状、休征典型,多数患者能及时作出诊断,诊断有困难时,应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输卵管妊娠应与宫内妊娠流产、急性阑尾炎、黄体破裂及卵巢囊肿蒂扭转等鉴别。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一般采用全输卵管切除术。有绝育要求者可同时结扎对侧输卵管。对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如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有明显病变,可行保守性手术,以保留输卵管及其功能。

2 交流技巧

2.1 选择合适的开场语 手术室护士与宫外孕患者接触的时间短,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应注意掌握恰当的语言交流技巧,以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来影响患者。第一次接触宫外孕患者就是在术前访视,护士是交流的主角,选择何种话题作为开场语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建立护患关系的关键。凭护士的外貌、衣着、谈吐和对患者的态度等有限信息给其留下良好的印象。

2.2 尊重患者,根据宫外孕患者的职业特点,给予恰如其分的称呼,做到热情和蔼,有礼貌、有区别、有分寸,使患者感到亲切;同时要尊重患者的人格、权利和隐私。

2.3 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工作职责等。明确交谈的目的和主要问题,交谈时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确定交谈中应讲哪些内容,然后决定怎么讲,用什么方法讲,避免交谈太离题。

2.4 语义准确,言辞恰当 根据宫外孕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少用医学术语,把握交流的深浅度,尽量避开患者所关注和敏感的话题,对病情不能乱加评论,要以维护患者的利益为前提。

2.3 语言清晰,声调柔和 语言的载体是声音,在与宫外孕患者进行语言交流时,要注意语气柔和,声调适中,声音清晰可辩。除患者要求外,都用普通话。要讲究语言的逻辑性,使患者有安全感、信任感,从而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恐惧心理。

2.4 注意语言的情感性 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保持冷静的心态,用快乐的心情来感染宫外孕患者。护士的语言美体现在其艺术性、文雅、谦虚、和气、善良等方面。经常对宫外孕患者说些安慰性、鼓励性、劝说性、积极暗示性的语言,就会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这无论对治疗还是休养,对疾病的转归和康复都是大有帮助的,反之,护理人员的不良语言则可产生消极作用。在运用语言上要注意保护性、科学性、灵活性、安慰性、解释性、鼓励性相统一的原则,和患者建立起友好合作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手术治疗。

2.5 善于倾听 要全神贯注地倾听,耐心倾听宫外孕患者的诉说,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在听患者说话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睛或面部,以表示真诚,注意从患者的言行、表情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多与患者讲,多给予信息,可以轻声地以“是”“哦”等,还可以通过点头、微笑等来表示你在认真倾听。让患者说出心中的疑惑和要求,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不能打断患者的说话,也不要随便插话,否则会伤害患者的自尊心。

2.6 反馈 护士和宫外孕患者说话时,有时可以有短暂的沉默,为患者提供思索的时间以及调整的机会。护士也可以利用沉默的机会能更有效地促进沟通途径。如果沉默时间太长,护士应主动打破僵局,鼓励患者重新开始交谈。在和患者交流中一定要注意收集信息,同时,观察患者的反应,是否有兴趣听,听懂没有。

第2篇:沟通与交流的技巧范文

    (一)对象:选取本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大五官科、急诊科等整体护理病区的护理人员200名。

    (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被调查者按照统一要求和格式进行单项选择填写。调查内容有:①对护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②明确每次沟通的目的;③护士长对沟通方法重要性的强调;④实施各项护理活动时的沟通要求;⑤掌握沟通的方式、注意事项及明确阻碍沟通的重要因素;⑥对护患切题沟通与社会一般会谈的异同及护患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的认识等。共发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回收率100%,数据用百分比计算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理人员虽已100%认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但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护患交流信息缺乏或不足。患者需要了解自己患什么病?会发生什么变化?采用什么治疗和护理手段?后果如何?甚至连濒死及危重病人也渴望了解自己的病情,但往往不能从护理人员那儿得到足够的信息。从调查中看出,仍有相当一部分护士对沟通交流的内容不大清楚,其中目的不完全明确的占25%,不明确的占5%;在给病人实施各项护理活动时,认为不一定有必要向患者解释的占32%;操作时有时有鼓励病人提问题的占38%,没有鼓励提问题的占22%。

    (二)对沟通交流的基本技巧重视不够,以致护患交流的双方难于理解。调查显示65%的护士长强调了沟通技巧的重要性,但仅偶有强调和没有强调的仍占35%。由于护士长的重视程度不足,也导致了护士认为沟通技巧不太重要的错误意识,从而造成对沟通基本技巧缺乏了解的局面。如:对沟通交流方法的掌握方面,部分掌握占39%,没有掌握的占6%;对沟通交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不完全知道的占25%,不知道的占23%;对阻碍沟通的主要因素,不完全了解的占45%,不了解的占8%;对护患切题沟通交流与社会一般会谈的异同,不完全认识的占40%,不认识的占8·5%。

    (三)沟通交流知识缺乏,严重干扰沟通的有效性。护患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沟通交流知识缺乏占45%;其次是专业知识缺乏占30%;再其次是患者方面的原因占25%。

    三、对策

    (一)加强沟通意识的教育:

    1.新时代赋予护士的职业任务,就是要求护士除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渊博的业务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意识和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护士有责任向病人进行有关方面的讲解和指导,鼓励病人提问题,并做出承诺。因为,病人有权力知道自己疾病的有关情况及护士将为他们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护患之间有效的情感与信息沟通,才能更好地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2.在教会病人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不断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的沟通过程中,使病人得到护士的有针对性指导,从而消除其思想顾虑和消极心理,为其顺利治疗奠定基础。

    3.具有高质量沟通技术的护理,使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满意而归的病人是医院流动的业务宣传员,他们向其亲友、同事、邻居现身说法,传递医院优质服务的信息,使医院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从而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增加沟通交流技巧的知识培训:

    1.正确运用语言交流技巧:

    (1)语言应通俗、清晰、明了。护士应尽量避免选用模棱两可、同音异义的词汇,以免听者似懂非懂,产生误解、猜测和无所适从。还要求护士尽可能用病人的话描述病症,如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惯用术语,会使患者困惑不解,交流障碍。通俗和文雅是相对而言,还应根据病人的教育程度及理解能力来选择合适的语言。

    (2)护理用语应体现伦理意义,富有情感性。护士面对的是病人,所以用语就应以诚相待,应表现出人的天性和热情,将对病人的爱心、同情心和真诚相助的情感融化在言语中。而出言不逊、恶语伤人,则就严重亵渎了职业的圣洁,并使病人对护理人员丧失信心,而导致疾病加重。

    (3)礼貌语言是成功交流的前提[1]。在与病人交谈时,应规范礼貌语言,把握语言的艺术性。要语调适中,语气温和,“请”字当头,“谢”字结尾。在为病人进行治疗护理时应采用商量的口吻,避免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并对积极配合者表示感谢。对患者的称谓应有礼貌,根据其职业、职务、年龄选择一个既适合患者身份又体现对其尊重的称呼,严忌以床号代替称呼的不良做法。

    (4)明确交流目的,提高沟通有效性。要求护士在每次语言交流时,均要有明确的目的,紧密围绕预定的目标进行谈话,并要保持良好的心境,根据自己话语的信息反馈情况,有效选择和调整言语形式,以达到形式和内容、动机和目的统一,从而使护患交流效果倍增。

    (5)熟悉场合,了解对象,有的放矢。护士在与病人进行交流时,一定要了解他们的思想水平、文化程度、生活经历、职业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状态等,以利针对性选择对方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和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进行交流。

    2.正确运用非语言交流技巧:

    (1)保持良好的形体语言[2]:护士的形体、仪表也会影响病人对护士的感知。所以护士在工作中,应衣着整洁合体、举止稳重大方,步态轻快,表情自然,言谈得体,态度和蔼,使病人感到亲切、可信、放心。

    (2)运用非语言信息配合语言信息:护士在与病人谈话时应全神贯注,目光平视对方,并有时伴以手势。面带微笑地对待病人,是促进沟通交流的基础,面无表情的谈话常会破坏交流或引起对方的误会。如给病人实施护理操作时,护士应面带微笑地走近病人,称呼病人并说明此次操作的内容、目的及配合要求,然后伸手示意病人置于舒适,操作时应用柔和的目光,观察病人的反应,并鼓励其提问题,使病人消除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3)合理选择交流距离:在交流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交流内容,选择不同的交流距离。如给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应选择个人距离(50~100cm)[3],给病人查体时可选择亲密距离(小于50cm)。

    (4)适当使用触摸:触摸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沟通方式,其可表达关心、体贴、理解、安慰和支持。在专业范围内,审慎地、有选择地使用触摸对沟通交流具有促进作用。如病人焦虑害怕时,护士紧握病人的手,表示鼓励病人,给予心理支持;产妇分娩时,按摩她的腹部,可促使顺利分娩;把手轻放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会使病人感到护士在关心他。

第3篇:沟通与交流的技巧范文

关键词 社区 输液室 护患关系 沟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就医学观念以及就诊需求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转变护理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高护理服务的自觉性,主动与病患及其家属沟通,以达到护患有效交流的目的,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最终避免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门诊输液室是反映医院门诊护理服务工作的重要窗口之一,为不住院的患者提供治疗的场所。门诊输液室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患者经过挂号、看诊、辅助检查、交费、配药等来回往返,耐心已经减弱,心情容易烦躁,一旦到了输液室终点站,若得不到良好的服务就容易将不满情绪发泄在护士身上。因此护士有必要掌握一些护通技巧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现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护患沟通的定义及目的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服务对象的治疗、护理、康复等相关的信息。护患沟通的目的是帮助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彼此相互了解,与服务对象共同努力以达到护理目标,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使双方感情更加融洽。

护患沟通技巧

护患沟通可分为两种形式: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⑴言语沟通技巧: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是人们对语言的心理刺激作用的经验总结。具有暖刺激作用的语言可使患者精神振奋,情绪稳定,避免紧张,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反之,冷刺激语言可使患者情绪低落、丧失信心。这就要求护士在于患者沟通中要充分重视语言的表达。①注意语言的礼貌性:要尊重患者,选择适当的称呼,护士可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的不同而选择适当的称呼。一般患者均需要连续几天接受输液治疗,可以熟记患者的名字,让患者获得被尊重、被关怀的满足感,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注意说话语调:语调过高易被误认为有厌烦情绪,语调过低易被误认为不重视患者,语调过硬易被误认为没有同情心。这些都可能引起患者反感,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护患沟通。与老年人交流时语速要慢,音量稍大,面带微笑,必要时可使用地方语言与其交流。与年轻人交流时语言可相对活泼。③语言要通俗易懂,且有针对性:和患者交流时,少用专业医学术语,尽量使用通俗朴实、明确易懂的语言表达疾病治疗中的相关问题,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自愿合作,提高交流的质量,达到沟通的目的。当然,对疾病的解释和病情的判断要有根据,回答问题要严谨合理,切不可不懂装懂。④善于使用正性语言:美好的语言,不仅使人听了心情愉悦,感到亲切温暖,而且还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因此,要真诚地关心患者的病情,以真诚、平和、关切的态度,恰当使用安慰性、鼓励性的语言与患者沟通。例如与小朋友交流时要多用赞美、鼓励的话,如“你真乖”、“你真棒”、“真勇敢”之类的话。

⑵非言语沟通技巧:非语言沟通是日常生活中传递信息的常用手段,也是护患交往的重要方式。在工作过程中,有时,医护人员的语言交流受时间、环境的限制,就需要非语言交流来弥补其不足,增进了相互间的理解,使工作配合的更加默契。所以,在护患交流中,应恰到好处的应用非语言沟通的方式,以弥补在某些状态下语言交流的不足。非语言沟通交流包括许多方面:①仪表:良好的仪表是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前提,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南丁格尔说: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因此,护士应注重自己的仪表:着装整洁,姿态稳重大方,仪容自然端庄,举止沉着,情绪乐观。②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沟通交流中最丰富的内容,是人的真实情感的流露。有研究显示,人的面部可以展示6种主要的情绪:惊奇、害怕、生气、高兴、悲哀、厌恶。护士的表情是护士的仪表、行为、举止在面部的集中体现,在面对患者时,护士必须控制好容易引起误解或影响护患关系的表情,如厌恶、悲哀、紧张等。要学会面带微笑,“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这句话有一定道理,真诚的微笑是一把钥匙,开启护患之间陌生的大门,对患者的安抚胜过良药,为患者提供了情感支持。目光接触是一种常见的非语言沟通方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交流期间,通过保持目光的接触,使患者感到被尊重,被关注。尤其是对一些失语的患者,更要学会眼神的运用,从而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③触摸:触摸是一种很有效的沟通方式。触摸可以表达关心、体贴、理解、安慰和支持。当患者焦虑害怕时,护士紧紧握住患者的手,给予患者安慰;当患儿哭闹时,护士用手轻轻拍他,给予患儿安全感。

⑶加强业务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护理技能:过硬的护理操作是患者信任的支柱,是护患关系良好沟通的基础。护士在为患者进行穿刺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技巧。同时,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以适应护理技术的发展,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

第4篇:沟通与交流的技巧范文

【摘要】目的: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沟通各种观念、思想和情感方面的信息护患交流。沟通是交流的基础,但是沟通存在技巧问题,探索呼唤沟通的技巧,对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护患;沟通; 技巧

【中图分类号】R115.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11-01

1护患沟通技巧

1.1 语言沟通技巧。①语言沟通是护患沟通中的重要形式,是信息交流的必要手段。护士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主动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得到在护理过程中病人的配合,能避免护患矛盾,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②护士与患者沟通时要采取文明语言,注重科学性,要采取温和的语气,轻柔的语调,适当的语音和语言速度和患者沟通,体现出对患者诚恳和蔼的态度,得到患者的信任,也能给患者温暖,达到心理舒适的目的。

1.2 谈话技巧。①仔细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交谈时护士要尊重患者,双眼注视患者,表示对患者的话感兴趣。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做到有问必答,耐心解释,解释时要照顾对方的文化水平、性格和特点。②在交谈中认真和积极听取患者的倾诉,随时点头,表示对患者的话领悟。不轻易打断患者的陈述,始终把注意力放在对方,不要急于判断了解对方的意见和真实感受,及早发现患者身体部位的疼痛不适等问题,以得到及时处理。

2 体会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医疗服务水平。做为一名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应有更好的沟通能力,才能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需要,更好的全方位的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做好护患沟通,能接触患者的身心痛苦,促进护患理解与支持,从而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防范和减少呼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瑞贞《浅谈护患沟通技巧》2009. 92页。第25期《中外健康文摘》。

第5篇:沟通与交流的技巧范文

(一)观念上的误差,忽视人际技能提升调查中,尽管许多学生意识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对人际技能进行有意识的提升。他们认为人际技能无需进行专门的学习与训练,它是一种能够自然而然掌握的东西。这种错误的观念从根本上抑制了个人人际技能的提高。人际技能有利于信息的获取、思想的交流、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良好的人际技能能造就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技能是顺利进入社会的保障,也是社会对该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交流方式不科学,缺乏交流技巧科学的交流方式和合理的交谈技巧是人际技能的两项重要指标。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很多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交流方式都存在不科学性。调查结果显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利用网络和手机来进行交流,而面对面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他们认为面对面的交流会让人产生害怕或羞怯的心理,给人不自然或者尴尬的感觉。但是网络和手机这样的交流方式很多时候都局限于文字的交流,对形成良好的交流技巧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除了方式的不科学,缺乏合理的交谈技巧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9.6%的学生觉得自己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很多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交流时总是显得不知所措,不懂得灵活变通。

(三)以自我为中心,存在交流障碍当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属于90后独生子女,因此他们也有着90后的鲜明个性——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从小在父辈的呵护中成长,有的甚至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总是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为出发点。他们总是认为别人应该按自己的意愿来行事,喜欢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不懂得换位思考,不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由于这种自我心理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工商管理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喜欢被动地等待别人来与自己交流,甚至在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别人的不尊重。这些都构成了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障碍,非常不利于人际技能的提高和人际技能素养的养成。

(四)交流经验不足,缺乏锻炼平台人际交往技能同样需要在实践中去获得,并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不仅在课程安排上没有给予学生足够多的人际交往指导,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而且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互动式的人际交往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与人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学生一旦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合适的平台,他们的人际交往会成为零散的和不合理的活动,甚至有些学生会由于性格的原因放弃本可以交流的机会。总之,由于没有足够多的锻炼机会,导致学生交流经验的缺乏,使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以及养成良好的人际技能素养,所以在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当的行为而影响人际关系,或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表达不妥或是词不达意而让人误解,给人际交往造成不好的影响。

二、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技能素养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大学生的人际技能素养的高低。生活在相对富裕家庭的孩子,由于长辈们的溺爱,性格高傲,自认为高人一等,在人际交往中根本不屑于与其他人交流。而处于相对贫困家庭中的孩子,由于自身条件的影响,在人际交往时则会表现出自卑心理,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因此,不同的家庭氛围造就不同的人际交往的性格与偏好。

(二)学校环境学校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技能素养养成的重要因素。学校能否为学生创造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交流平台、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交流的无障碍性与和谐度、学校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控制力度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参与人际交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个良好的校园人际环境下,学生不仅乐意与人交流,获得交往的满足感,而且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交流技巧,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

(三)性格类型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性格类型包括外倾型、内倾型和介于两者中间的混合型。外倾型的学生开朗积极,喜欢各种社交活动,善于与人打交道,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内倾型的人害怕与人交流,不善言谈,不愿参加各种活动。混合型的学生,在熟悉的人面前开朗活泼,但在陌生人或与自己交流不多的人面前则表现得比较沉闷。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同,性格的差异性也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调查发现,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属于外向型性格,这也是专业的需要。

(四)沟通方式沟通方式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沟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沟通方式都有优缺点,比如面对面的交流可以传达及时的信息,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缺点是无法表达更加详细和完整的信息,以及容易让人产生畏惧感和不自然感;而网络交流方式虽然可以避免畏惧心理,但是容易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是因为沟通方式的差异性与局限性,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期,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要想与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工商管理人才将来从事的是在不同场合与不同类型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只有能够灵活地选择沟通方式,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三、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交往素养的强化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趋向物质性和实用性。很多学生在与人交往时,都抱着功利性的目的,重利轻义,真实的情感和友谊不被重视。这种唯利是图、一切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了其人际交往观,造成了一切以利益为纽带、缺乏真正温暖的人际关系的局面。所以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人际交往中不仅是利益的交换,更是情感的交换,我们要教导学生尊重人性、关注他人、平等互助、真诚交友,享受人际交往中的快乐,让别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二)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乐观的性格会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豁达的生活态度会产生无限的魅力,吸引别人与自己交友。积极乐观的性格和态度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培养。学校要经常督促学生阅读一些相关书籍,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感,增强信心,敞开心扉,开心地去与别人交流。要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和朋友,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在人际交往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人际技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其心理障碍,改善他们的羞怯和交流恐惧心理,提高他们的交友信心、乐观心态和开放程度。

(三)培育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人际交往技能是一种包含言语交流、非言语性表达、倾听、识别团体特征、情绪协调等多种技能的规则复杂、特征显著的社会技能。与人交往是一门很有艺术性的学问。学校可开设一些有关人际交往的课程,给学生系统地传授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定期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的培训,开展一些素质拓展活动和知识讲座。另外,督促学生去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四)加强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人际交往的各种技巧,并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增强在人际交往中的信心和勇气。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知识、技能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运用所学,促进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在活动中,对于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外的实践活动,接触社会,和不同社会地位、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掌握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更适合自己的交往方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完善学校和家庭教育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都是应试教育,这也造成了很多学生智商高、分数高,但情商和人际技能却较低。人际技能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即从幼儿园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评价一个学生不仅要看其成绩,更要看其综合素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高校可以开展人际交往的系列活动,在期末的学生测评中加以适量的人际交往知识,把学生的综合人际交往能力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关于家庭教育的完善,首先要让父母选择科学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让子女读死书刷高分数,要注重子女的素质教育。父母还要加强和子女的沟通,要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探讨,增进彼此的了解。只有通过相互沟通了解,才能形成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让子女享受到和谐人际关系的乐趣和必要性,促进其加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结语

第6篇:沟通与交流的技巧范文

【摘要】在营养治疗过程中,良好的医患交流,可促进双方的信任、理解、合作,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提供翔实的信息,可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力。文章着重讨论了营养人员与病人之间交流的内容、影响因素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和流行病的调查,人们发现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三大死因。而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康复都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因此,饮食营养在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中所发挥的作用正越来越为人们重视,适时、合理、正确的饮食不仅有助于临床治疗,也是促进疾病康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但生活中,病人往往缺乏相关的营养医学知识,不能正确了解和认识疾病与人类饮食习惯的相关关系,而导致错误的认识。因此,如何把有关知识传授给病人,将是医务人员特别是营养人员的职责。现就营养人员与病人进行交流时所涉及的几个问题作一阐述:

1营养人员与病人交流的内容

由于病人及所患疾病饮食治疗的不同,因而,其所交流的内容也不同。但一般都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首先,要和病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然后,通过询问,了解病人的病情、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获知病人在饮食习惯方面存在的不良行为;其次,根据获得的信息,阐述饮食对疾病的影响和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重要性,观察病人对所告知内容的反应,判断病人对饮食治疗方案的配合力;最后,告知饮食治疗方案,使病人明白,只有密切配合,才能有助于其整个医疗过程的进行和疾病的治疗康复,并给予合理化建议,促进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2与病人交流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虽然以上是营养人员与病人互相交流时需要做的一些工作,但在平时的实际操作中,并不能做的面面俱到,这要取决于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对治疗的关心程度、对饮食干预是否重视等;同时,营养人员的医学知识、工作态度、方式方法也影响着双方的交流。只有在信任、理解、支持的基础上,才能有助于沟通。现将影响交流的几个因素罗列如下:

2.1病人的影响因素

2.1.1病人的文化水平与生活经历

由于病人文化层次各不相同,造成对疾病的认识、所供信息的理解也各有不同。文化低的病人由于缺乏营养知识,往往认为饮食对疾病的影响是无足轻重的,而且对营养人员提供的知识不能很好的理解,故对治疗过程中提出的营养问题也会不予重视,结果,产生不能互相配合的不良后果。而一个文化层次较高的病人,由于其本身就非常注重养生,故一旦营养人员与之交流,就能很好地进行沟通,对提供的各种信息、要求能充分接受配合。因此,营养人员要根据病人文化差异选用适合的通俗易懂、易被理解的语言进行交流。

2.1.2社会家庭状况

家庭状况的好坏,比如金钱、亲情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情绪,而情绪的波动直接决定了交流的深浅。当病人家庭和睦、经济充裕,其情绪就较稳定,其思维开放,易表达自己的意愿,也容易接受他人的信息;反之,当情绪低落、心境阴郁时,就没有倾听的愿望,对他人提供的信息,也无心接受,甚至,还会阻断彼此的交流。所以相互交流时要适当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以免影响交流效果。

2.1.3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态度

当一个病人不论病情轻重,都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时,那么这样的病人也较容易与人交流,乐于提供自身的信息,并很好地配合营养人员探讨有关问题。而对于一个消极悲观的病人,往往在交流时是被动的,不愿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提供的信息,也不愿发表自己的意愿。

2.2营养人员的影响因素

2.2.1医学营养知识的缺乏

在与病人进行交流时,经常会有病人询问某些专业的医学问题,而此时,如果你缺乏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往往会不知所措,结果,只能用一种含糊的使人不甚了了的解答来应付病人,使病人感觉你不能很好地胜任这个工作,从而对你的期望有所下降,而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影响今后的沟通与合作。

2.2.2语言使用不当

由于病人大多缺乏医学知识,如果在互相交流时,使用了医学术语,会使病人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而不能很好的理解与接受你的信息,而达不到交流的效果。因此,营养人员应尽量使用一些通俗明了易于理解的语言,提高病人愿意与你交流的信心与兴趣,以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2.2.3营养人员的态度

一般病人都希望碰到的医务人员应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因此,在与病人交流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目不斜视、认真倾听病人的诉说,而不能以一种漫不经心、心不在焉、不负责任的态度去面对病人,使病人产生一种错觉,觉得你根本不重视其所说的问题,而对你缺乏信任。如果此时,还以一种冷漠生硬的面目与病人相对,会加大医患之间的距离阻碍交流的继续进行。

2.2.4营养人员的沟通技巧

医患双方沟通的深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养人员的沟通技巧。一个好的营养人员,在与病人的交流过程中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能积极地调动病人参与交流的兴趣,通过愉快轻松的交谈,使病人易于接受营养人员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而缺乏沟通技巧时,常把自己放于主导地位,只是机械式的延着营养方向询问,控制并垄断整个交流过程,而阻断制约了病人表达自己真实信息的愿望,影响了进一步沟通。

3营养人员在交流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希波克拉底提出,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是对症的药物:二是良好的语言。一个好的营养人员,可以利用有效的手段、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沟通技巧与病人进行良好的交流,通过双方直接、真诚的交谈,不仅使患者感到亲切与友好,更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充分接受营养人员提出的建议和劝告,从而改变某些不良饮食习惯,达到营养干预的目的,这个过程的完成,需要通过双方的信任、理解、努力。因此,要想使医患双方沟通更加顺利,营养人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平等、尊重、信任、合作的基础上,共同以患者的疾病恢复为目的的治疗性关系。这种关系,主要通过营养人员的言语、行动、神情、态度、经验去影响患者而建立的。医患关系的协调可建立起患者对营养人员的信任感、安全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不良的关系,将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情绪与健康。因此,与人交流时,必须要做到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真诚热情,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3.2认真倾听,引导鼓励病人参与交流

从接触病人开始,营养人员必须要用期待亲切的目光注视患者,以示真诚的倾听,切忌面无悦色、心不在焉的神态,以免使患者感到不被尊重,受鄙视,而不愿交谈。除了善于倾听,还要善于引导患者诉说。在患者诉说的过程中要适时地作出反应。有时患者诉说时会偏离主题或思路停顿,可适当提示,把话题引向预定方向。从而表示自己对患者的谈话感兴趣,并随时抓住其说话间歇针对性提出某些你所想了解的内容,鼓励引导病人说出与饮食有关的信息。但在患者讲话时,不要随意插话,打断患者的思路,要耐心的让患者把想说的讲完,然后针对所说的内容作一个简要概括。如此,通过全面了解,对存在问题进行解释;同时提出建议,并根据个体不同制订正确的饮食治疗计划。

3.3通过自身素质的加强,提高沟通质量

人一旦患了病,由于生理、心理的双重折磨往往会有一种焦虑、紧张、恐惧的情感,患者迫切需要了解和认识自己的病情。因此,对传达与疾病有关知识的语言交流非常愿意接受。如果营养人员在交流过程中耐心、细心、热心地讲解有关营养知识,并给予指导,鼓励病人改变不良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将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果。而对于提供医学信息的营养人员来说,在工作中必须要不断学习、培训,增添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除专业知识外,还须学习营养以外的医学知识、心理学、社会学、人际交往等学科知识,只有通过不断地充实学识,增加自身的信心,才能在交流中充满自信有说服力。

3.4注意语言的灵活性和通俗性

第7篇:沟通与交流的技巧范文

关键词: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训练;教学实效;提高

当今社会的开放性越来越强,这在客观上扩大了语言交流的范围。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日常交流的实际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思维,也就自然成为了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关键性目标。为了提高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训练教学实效,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1.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口语训练的现状和问题

结合个人平时观察、教学体验,我发现开展口语训练的教师不能恰当确定一节口语交际课教学内容,往往把教学演变为自由发言课,氛围活跃,但收效惨淡,忽略口语交际教学中必要的知识教学,忽略教师有序的引导功能;同时,笔者深深感到中职学生不善表达、言行特立。这种教学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师生双方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口语训练价值缺乏前瞻性的评估。

2.中职语文口语训练的特点

(1)氛围和谐。口语交流的课堂,往往存在真实的交际场景,师生在平等、融洽的气氛中开展有效的沟通。口语训练所针对的内容,应当是符合生活实际的场面,这样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口语练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应当转变传统语文课堂上枯燥乏味的气氛,营造一种轻松的交流氛围,消除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紧张心态。如果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要热情鼓励他去表达,并肯定学生在交流中展现出的优势。

(2)双方互动。口语交流的练习不同于一般形式的语文课堂,因为口语训练具有双方互动的性质。教师和学生在同一个空间内进行沟通,共同创造交流的内容和具体方式,并分享成功交流的心得。互动的性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技巧,帮助他们准确表述自己的思想。

(3)贴近现实。口语训练的授课内容十分贴近生活,教师要选取那些学生熟悉的趣味性内容,作为交流的主题。在决定课程的安排方式时,教师要注意顾及学生社会交流的需求,提升课程的实效性。要引导学生从各种角度进行思考和表述,展现学生的思维优势,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语言运用的不足,并用自己的方法去改进。

3.提高口语交际训练教学实效的途径

(1)提高教师认识。教师对于口语训练教学的认识层次,直接影响着训练的实际效果。教师要逐步转变旧式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对口语交流的需要,来安排口语训练的内容。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交流环节中,指引学生明确课程的学习目的,创造一种平等交流的课堂气氛。

(2)创造交际场景。要激发中职学生对于口语训练的热爱,就应当创造具体的交际场景,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交流和表达的强烈欲望。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最为密切;只有在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之中,学生才能主动去交流,向大家表述出内心的想法。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提炼教学的重点,与学生展开内心的对话,加深学生对口语训练的印象。

(3)模拟真实生活。中职学生面对着就业的挑战,当他们毕业之后,就必须参加社会上招聘单位的考查;而学生的口语水平高低,将会影响到应聘的成功概率。因此,为了强化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联,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模拟参加应聘面试的场景,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积累他们的求职技巧。

(4)改造传统流程。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基础理论的讲解,而忽视了将教学与开展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实际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有必要将口语训练的课堂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在组织实践活动的同时,强化对学生交往能力的培训。教师可以尝试改造以讲解为中心的训练流程,组织学生深入到所在的小区、街道等生活空间,开展调查等活动,了解真实的生活问题,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这种做法能够增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同时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技巧。

在中职语文授课过程中引入口语交际训练,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提高学生思考过程的严谨性,教会中职学生进行高效的沟通,养成良好的口语交流习惯,培养学生对语文科目的热爱。

参考文献:

[1] 张春传.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训练教学实效提高之我见[J].科学与财富,2011(8).

第8篇:沟通与交流的技巧范文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患者越来越高的服务需求,是刚刚踏上护理工作岗位新护士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一方面,新护士工作经验的缺乏,未形成护理专业所需的素质、人生价值和服务理念;另一方面,她们社会阅历低,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差,尤其服务的对象是一群身体或心理有疾患的特殊群体。为了让她们尽快地适应新环境,实现从学生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转变,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服务要求,降低因新护士操作技术不熟练带来的负面影响,除需要对她们进行专业知识、操作技术等硬技能培训外,还必须加强护患沟通技巧、护士礼仪规范和服务规范等护理软技能方面的培训。

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

护理语言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工具:随着护理程序的应用,心理护理的开展,从接待患者入院到出院时的卫生宣教,无不与交谈密切相关。护士的语言已成为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在患者把医疗作为一种高消费而要求高水准服务的今天,许多护患纠纷的产生恰恰是因为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而引起的。有关资料表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有50%以上来自服务性活动,而与技术活动无关[1]。语言可神经反射的作用使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变化,良好的语言能促进治疗,相反,刺激性的语言能导致疾病,或使原有的疾病恶化。所以,在理活动中,护士的语言应当符合语言礼仪规范。与患者以礼相待,热情的态度、恰当的称呼、柔和的语言、关切的语调都能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建立护患信任关系,降低患者对新护士的不信任感,有利于各项护理操作、治疗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护士的工作环境和角色决定了护士对患者的自尊有很强的影响力,人性化服务的提供,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尊[2],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与新护士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新护士的满意度。

在进行语言性沟通技巧培训的同时,还应注重一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的培训:应用Caris6种非语言技巧包括直接的眼神接触、肯定的点头、微笑、倾耳、关心或触摸、工作式抚触等技巧[3],充分发挥新护士作为年轻女性所特有的细腻、温柔的情感特点,教会新护士如何把这些技巧应用于询问病史、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等护理活动中,培养新护士能从细节方面了解更多有关患者的健康状况、心理感受等方面的信息,配合语言性沟通技巧,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也有助于减少患者对新护士因工作经验不足带来的不信任感。

设计摹拟场景给新护士提供实践交流的训练:大多新护士缺乏应对护患冲突的能力,她们在面对护患冲突和患者的拒绝时往往手足无措,难以处理。摹拟场景则给新护士提供了在遇到矛盾时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训练机会,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两种沟通技巧的作用,体验与患者交流的过程,提高其遇到具体情况时从容应对的能力。经过培训后上岗的护士能缓解初入社会与患者交流的紧张,能较从容、自信地控制护患交流的过程,语言表达自然、适度,而且还善于观察判断患者非语言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灵活应对,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护士礼仪规范培训

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艺术,也是在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对新护士礼仪方面的培训包括护士的仪表礼仪、举止礼仪、服饰礼仪、交往礼仪、语言礼仪和公务礼仪等。在工作中要求使用礼貌用语,禁用行业忌语,要注意护理语言的礼貌性、规范性、情感性、保密性等特点。仪表仪容方面要求着装整齐、端庄大方、举止文明、着淡妆。接待患者时要求态度热情、和蔼,能主动关心和体贴患者;主动与家属联系、沟通,有问必答,有请必到。礼仪规范的培训能提升新护士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她们的应变能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在专业、技术经验方面的不足。

加强新护士的基本美学教育:视人为美,视健康为美,视身心健康为美是护理专业追求美的境界。教育新护士不仅要有端庄大方的仪表、优雅的举止,还应把美学的观点应用到日常护理操作中。把护理技术之精和操作艺术之美溶为一体。护士的端庄、文雅、大方、沉稳,力求表现一种赏心悦目的职业美感。例如:在抢救患者需快走时,注意保持上身的平稳,步履快而有序,肌肉放松舒展自然,使患者及家属感到护士工作忙而不乱,感到安全而由衷地信任她们。加强新护士的美学教育,旨在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人文护理环境,不仅能使患者在一种轻松、舒适、宜人的环境中愉悦地接受护理和治疗,而且更使新护士能尽快地投入 到护士的角色之中。

规范服务培训必不可少

培养新护士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随着患者医疗期望值的不断增高、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在就医时更加注重的是医疗的服务性。对新护士的培训在模式上就必须改变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方式,要加强她们的护理软技能的培训。规范其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技巧,增强服务意识。新护士必须摆正护患关系的位置,以服务理念作为工作的指导,用一颗博爱之心、同情之心、宽容之心来接纳患者,以“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病人”为宗旨,真正做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患者的信任。

加强新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新护士树立“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的道德准则,加强其团队协作精神、慎独精神和工作自律性的教育,并切实应用于指导日常护理工作,提升新护士的护理品质。总之,针对新护士的特点加强护理软技能的培训,不仅有利于她们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换,适应临床环境,而且有利于她们专业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护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另一方面,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不断完善新护士的培训机制,促进护理队伍的整体建设。

参考文献

1 任珍年.现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55.

第9篇:沟通与交流的技巧范文

关键词:护理语言;沟通技巧;临床护理工作

        语言沟通技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当你的语言非常得体,能够使对方获得心理满足时,对方就会更加信任你。反之,则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会使对方对你产生误解。这一点在护理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护士用恰当的语言与患者交流时,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会逐渐拉近。这种拉近的心理距离不仅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发展,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但是护士若以不恰当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患者就会极度反感,甚至故意用各种行为刁难护士。所以我们说,护理语言是护理工作者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下面,笔者简单谈一谈护理工作中的语言沟通技巧。

        一、护理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和蔼亲切的护理语言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而良好的护患关系又是护士做好护理工作、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前提。这就意味着只要护士使用的沟通方式恰当,她的护理工作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护士应该处处为患者着想,用诚恳的态度给患者以解释和安慰。

        二、使用护理语言的注意事项

        1.要对患者使用得体的称呼语。使用称呼语是护士和患者进行交流的起点。护士使用得体的称呼语不仅会给患者留下一个好印象,也会为以后的交往打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护士对患者使用称呼语的原则有以下三点:①根据患者的身份、职业、年龄等具体情况选取恰当的称呼语。②不可以用床号取代对患者的称呼语。③与患者及其家属谈话时,应使用适当的敬称以示尊重。

        2.对待患者要有真情实感。多数人在患病后,其各种心理活动、情绪举止都会变得十分消极,而消极的情绪又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所以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应该以乐观向上、热情开朗的情绪来感染患者;以沉着、镇静的心情来安慰患者;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来同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