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店节能减排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切实把商业节能工作落到实处,区商务局成立了商业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苏成亮任组长,副局长杨海东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任成员,做到机构健全,人员落实。同时把商业节能任务和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商贸企业、超市及宾馆,进一步明确责任,确保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使所有的商贸企业都参与到商业节能工作中来,树立“节约能源,人人有责”的思想意识。
二、统一认识,明确目标
*区高度重视商业节能工作,20*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重要文件,把商业节能工作作为节能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区商务局根据省、市商务主管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制定了《*区商业节能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从20*年开始,到“十一五”末,全区公共设施、宾馆、酒店、超市等高效节能灯应用率达85,其他高效节能设施设备得到普遍应用,同时要加快建立商业节能监督管理体系,营造全社会自觉节能的氛围,明确了要强化商业节能意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突出发展节约型经济,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全区商业节能技术进步,建立健全商业节能监督管理体制,实行有效激励政策,调动市场主体商业节能积极性,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商业节能工作,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宣传,提倡节能消费
加强商贸流通企业节能减排意识,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加节能宣传活动,推广节能产品,开展节电、节水、环保等工作,取得了良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9年6月14日,*区商务局积极组织*百大超市、*天顺超市、*九龙超市、*世纪华龙商贸有限公司、*亨得利商贸有限公司等商贸企业及家电下乡备案企业,参加在保岫广场举行的“二〇〇九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搭建节能产品展示区,发放节能宣传单,向群众讲解节能环保知识,努力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的节能减排意识再上新台阶。
四、试点企业商业节能成效明显
继续抓好兰都饭店、明和大酒店、天顺超市、红叶超市、百大超市等5家全区商业节能试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经过三年时间开展商业节能工作以来,这些试点企业在商业节能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效,示范带头效果明显。
(一)高效节能灯使用率大大提高,使用率达到85以上。如兰都饭店共计更换节能灯5000多支,更换率达85,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电费2万多元;天顺超市、百大超市、红叶超市、明和大酒店的节能灯使用率都达到95以上,极大的节约了能源。
(二)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率。如兰都、明和两家星级酒店都充分的利用太阳能热源来进行热水供应,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污染,得到了环保部门的好评。
(三)倡导绿色消费,减少污染。兰都、明和两家星级酒店都采用向入驻宾客发放节能宣传单,在房间内放置绿色消费卡等方式,积极营造绿色消费环境,倡导来宾绿色消费,同时酒店减少清洗被单次数,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卫生用品,用实际行动参与节能。
(四)员工的节能意识得到加强,节约能源的氛围正在形成。这几家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对员工开展了节能知识培训,把节约能源作为企业员工的一门必修课,使每位员工都知道节约能源的重要性,从而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
五、节能减排向纵深推进
2009年,我区商业节能减排在抓重点、抓示范的基础上,向纵深推进,逐步扩大到商务系统各类企业,明确要求商贸流通企业实施绿色照明节能工程。截止2009年12月20日,区属商贸流通企业共采购各类节能灯具10000多只,100平方米以上商业设施节能灯应用率得到显著提高。
六、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节能工作中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及政策,难以有效实施此项工作。
(二)商业节能资金没有保障,工作开展难度大。商业节能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而这些工作的开展,因没有必要的专项资金,无法对商业节能工作开展较好的企业进行有效奖励,对企业的一些好的做法及措施无法进行大范围推广。
(三)商业节能宣传还不够,公众参与意识差。商业节能工作不仅仅限于商业领域,还涉及公共设施及民用节能领域。我们现在开展的商业节能工作基本上还处于只针对商业企业、宾馆、酒店、超市和公共设施方面。公众领域对于商业节能知识知道的还不是那么多,参与意识不强。
如果说山水是我们的私密享受,走向天地间游历探寻时保持着的清醒环保意识,就是人类当仁不让的责任。环保并不复杂,低碳也很简单。前人环保,后人享受,循环往复。游走山水间的所有人联起手来,爱旅游、爱环保、爱低碳生活,仅需在举手之间使自然景物不受到损害。
在“低碳・生活”栏目开栏初期,我采访杨建龙博士时他曾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意识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携手合作。各行业节能减排的能耗指导书是一种有效的行业指导与沟通方式,国外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方法。今后,我们会看到更多的机构都将不断完善这方面的工作”。
这篇文章提笔时,恰逢国家旅游局对旅游行业的环保节能规划和实施迈出重要的一步。2010年6月国家旅游局出台了旅游行业节能减排指南之一《饭店节能减排100条》、旅游行业节能减排指南之二《A级景区节能减排30条》。国家旅游局的这一举措,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杨建龙博士的观点不谋而合。
旅游行业节能减排指南之一《饭店节能减排100条》通过7个方面对我国饭店、酒店业的各个工作环节和生产流程,提出了明晰的能源使用指导标准。
首先,在能源节约方面。改进饭店服务流程,建立巡查制度,对饭店不同地域、时期、时段的室温、湿度、室内照度及点灭时间相对控制。规范操作设备,减少办公设备待机和电梯使用。改进员工着装,改变菜肴展示、保存方式。
在水资源的使用方面。定期对供水系统进行水处理,使用节水和水循环使用设备,安装使用中水系统,改变员工用水管理方式,减少棉织品洗涤,改变饮用水提供方式。
在能源计量方面,建立电力计量系统;独立计量大型耗能设备、主要用水单位、能源储存,校准能源计量表,进行用能平衡测试,收集能源信息,建立数据库。
在节能管理和操作方面,从电力系统、设备、照明、中央空调系统、饭店蒸汽管网、新风系统、生活热水、热力管网、空调盘管、锅炉的维护、控制、改造、清洁,以及用能状态标志都做了细致的规划。
在饭店的建筑节能方面,室外设计采用墙体保温技术、屋顶隔热、外窗遮阳、控制饭店外窗开启等技术。室内设计避免大面积空间、自然通风、提高门窗气密性等技术。
在设备选型与管理方面:建立饭店能源管理领导小组、设立能源工程师、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选择节能环保设备、加强饭店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时维修更换故障设备、建立设备操作规范、正确使用操作设备、建立能源管理目标与实施方案 等等。
在行业宣传和培训方面,积极展开对游客的环保宣传、节能营销、供应商环保意识宣传、制定节能培训计划、建立员工节能培训和奖励机制等等。
旅游行业节能减排指南之二《A级景区节能减排30条》通过6个方面对我国A级景区的各个工作环节和生产流程,提出能源使用的详细指导标准。
在环境保护方面:根据国家相应标准,定期检测噪音、地表水、空气质量。鼓励全行业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进行室外照明及发电。减少旅游纪念品的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避免使用塑料袋,循环使用纸袋和无纺布袋。鼓励采用生态化厕所、免水冲厕所。
在资源保护方面:制定景区整体绿化、美化规划并分步实施。对景区的所有植物建档,对名贵珍稀树种挂牌保护,对国家各类珍稀、濒危动物实行有效保护。全面保持文物古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将景区全年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景观、文物、古建筑、生态系统、珍稀名贵动植物的保护。景区标识标牌、防护栏、游客休息椅等设施采用与景观相协调的生态 材料。
在废弃物处理方面:减少纸质门票,提高电子门票使用比例。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及时清运、统一处理。垃圾处理场及垃圾集中场地放置在远离景区的场地。加快核心景区和服务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在节能管理方面:鼓励景区新建设施设备使用节能和环保材料,对能耗大的原有设施进行改造。通信、线路穿管入地,减少电缆长度,降低线路损耗。对部分耗能景观设备、设施(如水泵、背景音乐系统、路灯等)的运行实行动态管理。鼓励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方式进行植物灌溉,制定合理的灌溉时间和次数。建立用水循环体系,实现景观用水、植株养护用水、旅游厕所及环境保洁用水的循环。
在低碳意识的引导方面:通过示范引导、悬挂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倡导低碳旅游、绿色旅游方式,提高游客节能减排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建设休闲绿道、健康游步道,提倡游客步行游览。倡导游客自带垃圾袋,自觉回收旅游活动产生垃圾的新观念。开辟游客参与型的植树造林场所。采用低噪、低排放量的区内交通运输工具。
在办公区管理方面:节约办公用品,推进无纸化办公。每年制定水、电、纸张、公务车辆使用计划。及时淘汰高耗能办公设备,设备采购优先选用节能产品。推行节水措施,防止供水系统跑、冒、滴、漏。通过控制空调温度,利用自然光照明,加强计算机电源管理,采用节能灯具与有效控制,节约生产、办公区用电。
一、目前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应突出“三个重点”。
重点一:突出工业的节能降耗。“十五”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重工业是其主导力量,已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78.97%。与此同时,能源消耗也在逐步上升,能耗总量超百万吨企业3个;超十万吨14个。由此可见,节能降耗工作着力点仍然是工业,而耗能大户又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卓有成效,如济钢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水泥厂的废渣利用等。但万元gdp能耗仍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某些重化工业技术设备相对落后,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
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工业仍是我市耗能最多的部门,也是可以取得节能效益最显著的部门。工业节能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与调整行业、产品结构相结合,具体通过修订节能设计规范,实行企业能源审计,建立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措施确保实施。
重点二:突出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去年,我市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中,一产占1.11%;二产占62.77%;三产占24.15%;居民生活占9.49%。做强做大第三产业是破解节能减排瓶颈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三产发展迅速,二产降、三产升的趋势逐步显现。但目前第三产业结构并不合理,商场、宾馆、酒店等传统服务业比重仍显过大,这些行业的能耗并不低。
调研中我们发现,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仅占全社会能耗3.1%,万元gdp能耗仅0.6吨标准煤,大大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发展潜力巨大。
我们的观点,要优先发展以金融、信息、会展等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业;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提升发展生活业;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重点三:突出提高全民节能意识。节能减排不仅是政府倡导、企业践行的准则,更应该是居家生活的自觉意识,比如人走灯灭、推广节能灯、调节空调温度、拧紧水龙头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节能行为不可小觑,专家指出,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省电80%以上;夏季空调调高1~2摄氏度,可省电10%;节约1度电可节省约400克标准煤和4000克水……对一个人、一个家庭来说,这也许不算什么,如果按全市600万人口计算,那就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
提倡全民总动员厉行节约,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调动每个公民的节能意识,养成节约的习惯。如果人人都有节约意识,每个公民在各自的角色上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可以把节约行为深入到生产、生活中的每个环节。
我们认为,要不断提高企业、单位和个人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把节约资源变成每个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爱节约,个个懂节能”的社会风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六大措施力促我市节能减排工作。
1、着力推进结构节能。长期以来,我市能源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耗能产业比重过高。因此,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成为我市能源节约的战略重点和实现节能目标的关键。为此,对高耗能行业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对正在生产的高耗能行业企业要严格控制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在产品结构上,有步骤地发展相对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力争以较少的能源消耗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在产业结构上,大力发展低能耗的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
2、突出抓好技术节能。从发达国家经验看,调整产业结构带来节能潜力高于技术进步。但从我市实际情况看,短时间内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难以大幅下降,因此,仅靠调整产业结构来实现能耗指标的快速下降不太现实。针对于此,当前亟需完善我市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开展节能和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改造,逐步改进浪费资源的工艺、技术和产品,真正把“技术节能”提到突出位置上来抓。
3、合理布局循环经济。积极探索跨行业、区域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全市循环经济重点企业、项目库,促进关联企业、项目适度向专业园区集中,实现集群发展,使节能减排的产业链良性循环,降低项目合作成本。重点要在钢铁、电力、化工、酿造、畜禽养殖等行业,推进企业之间消化工业废物的“循环链”,通过行业成员之间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达到工业废物循环利用的目的。
4、积极鼓励技术创新。要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努力培植技术标准示范企业。要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节能减排的技术瓶颈。
5、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制定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形成节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此,全市和各县(市)区在加强对上争取政策、落实相关价格改革方案的同时,针对实际制订并落实配套措施,加强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支持,充分调动企业、社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国内及国际金融机构资金、外国政府贷款向节能减排领域倾斜。
关键词:低碳环保建筑,节能减排
建低碳环保建筑的重要性
低碳环保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 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环保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 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环保,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今年全国两会上,民建中央提交的《关于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减排提案》重点突出,将目光放在建筑节能领域。该提案强调,我国应该构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低碳环保建筑(绿色建筑),同时更注重人的舒适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因为这代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
低碳环保建筑的概念
低碳环保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作为建筑物,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它的碳排放是影响环境的主要来源,所以说“低碳环保建筑”是当前“绿色建筑”理念的前沿体现。
低碳环保建筑的技术要求
低碳环保(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
1、节地与室外环境 :在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这样既可以减少用于场地平整所带来建设投资的增加,减少施工的工程量,也避免了因场地建设对原有生态环境景观的破坏。场地内有价值的树木、水塘、水系不但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而且是传承场地所在区域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也是该区域重要的景观标志。因此,应根据《城市绿化条例》 (1992年国务院令第100号)等国家相关规定予以保护。当因建设开发确需改造场地内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环境状况时,在工程结束后,鼓励建设方采取相应的场地环境恢复措施,减少对原有场地环境的改变,避免因土地过度开发而造成对城市整体环境的破坏。
2、节能与能源利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被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5个不同的建筑气候区,除温和地区外,建设部已经颁布实施了分别针对各个建筑气候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建设部所颁布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节能率为50%,即在保持相同室内热环境条件的前提下,要求新建和改扩建的居住建筑的采暖或空调能耗降低一半。节能50%并非建筑节能的最终目标,近几年来已经有一些省、市根据当地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程度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制定了节能率高于50%的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因此将本条作为必须达标的项目。在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商场、高档旅馆酒店、高档办公楼等)的全年能耗中,大约50%~60%消耗于空调制冷与采暖系统,20%~30%用于照明。而在空调采暖这部分能耗中,大约20%~50%由护结构传热所消耗(夏热冬暖地区约20%,夏热冬冷地区约35%,寒冷地区约40%,严寒地区约50%),因此本标准对绿色建筑围护结构提出了节能要求。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结合城市水环境专项规划以及当地水资源状况,考虑建筑周边环境,对建筑水环境进行统筹规划,是建设绿色建筑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前应结合区域的给水排水、水资源、气候特点等客观环境状况对建筑水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增加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减少市政供水量和污水排放量。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有害物质的释放规律非常复杂。本条可定量评价装饰装修过程中建筑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程度。选用有害物质含量达标、环保效果好的建筑材料,可以防止由于选材不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
5、室内环境质量:室内热环境是指影响人体冷热感觉的环境因素。“热舒适”是指人体对热环境的主观热反应,是人们对周围热环境感到满意的一种主观感觉,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和气流速度对人体热舒适感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也最容易被人体所感知和认识;而环境辐射对人体的冷热感产生的影响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除此之外,围护结构辐射也会对室内空气温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标准只引用室内温度、室内湿度、气流速度三个参数评判室内环境的人体热舒适性。
6、运营管理:物业管理公司应提交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并说明实施效果。节能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业主和物业共同制定节能管理模式;分户、分类的计量与收费;建立物业内部的节能管理机制;节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节水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按照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梯级用水原则,制定节水方案;采用分户、分类的计量与收费;建立物业内部的节水管理机制;节水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耗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建筑、设备、系统的维护制度,减少因维修带来的材料消耗;建立物业耗材管理制度,选用绿色材料。绿化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对绿化用水进行计量,建立并完善节水型灌溉系统;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
低碳环保建筑的前景
目前,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该方案从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俨然成为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的重中之重。此次工作方案中重点提到工业节能、交通节能、建筑节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商业和民用节能以及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等六大领域。而在六大节能减排领域中,建筑节能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随着我国城市化节奏的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的宜居城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建筑节能,是我国进入城市化阶段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节能减排联盟获悉,在湖南郴州举办的“2012城市建设与绿色人居发展论坛”上,与会城市建设管理者、规划设计专家认为,建设低碳宜居城市,发展低碳环保建筑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总之,建筑设计中的低碳环保乃是大势所趋,做好低碳环保设计,对于节约能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国务院令第100号)
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建筑节能技术飞速发展,建筑节能不仅是现今建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将来建设领域科技发展的桥头堡。“十二五”期间,建筑节能改造为太阳能光热市场,带来价值上百亿元的发展机遇,因此逐渐成为行业内讨论和关注的焦点。
太阳能光热市场
为节能政策唱“赞歌”
在第9届中国国际(长沙)太阳能产品博览会上,太阳能行业领军品牌——四季沐歌,借机推出了专门针对城市市场综合利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和热水系统,并提出了“城市热水银行”的概念。早在2011年下半年,国家就已经启动了“全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试点,目前已有近40个大中城市入选。按照数据统计,每个重点城市未来2年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将达到400万平方米,如果按每平方米100元的太阳能热利用改造成本计算,近2年来我国40个重点城市仅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一项,就将带来上百亿元的太阳能光热市场。
随着国家、各地政府以及普通老百姓等各个层面对于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中国的光热行业仍大有可为。四季沐歌等同行业企业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就把更多精力投放在城市市场的太阳能开发利用上,从热水到热能、从单一能源到复合能源、从低温领域到高温领域,包括太阳能热水、工业锅炉、商业制冷、烘干在内的太阳能光热系统,已经应用到造纸、纺织、化工、医药等多个行业。
事实上,相比较显而易见的汽车、工厂的碳排放,建筑碳排放在社会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而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1.5%,这就意味着未来几年内,我国城市节能将成为节能减排成败的关键。正因如此,住建部下发了《关于印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表示将适时开展新建建筑强制性应用可再生能源试点,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力争在“十二五”时期新建绿色建筑11亿平方米,对5.7亿平方米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四季沐歌所提出的“城市热水银行”概念,在功能上针对“城市热水和热能”的覆盖性定位;技术上针对“城市智能”的一站式管理定位;服务上针对“银行概念”的合同能源管理定位;竞争上针对“工程市场”的产业链优势定位,很好地全方位地提出了解决城市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的解决方案。
从近年来的行业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建筑业是中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中国建筑业科技进步和节能减排工作成绩显著,但绿色建筑仍然任重道远。“十二五”期间要大力推动建筑节能,制定并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从规划、法规、技术、标准、设计等环节全面推进建筑节能流程。做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减排,推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等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应用,实现北方采暖地区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同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型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占不到城镇建筑总量的4%,但是却消耗了建筑能耗总量的22%。要想实现“十二五”的建筑节能目标,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必不可少。太阳能仅占建筑整体成本的1%,却可以减少10%的建筑能耗。
2011年8月中旬,《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以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节能减排,实现低耗、环保、高效生产等目标要求。9月初,《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规划》提出新建、扩建、改建的城镇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等将全部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城镇新建住宅和符合条件的公共建筑将强制安装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以北京等一线城市为首,太阳能逐渐得到政府重视,并被大众认可。目前,城镇居民使用的能源逐渐向新能源转型,对全社会建筑节能的走向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也越发重视太阳能产品在城镇领域的推广普及。随着国内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太阳能对国内未来能源结构转型越发重要,同时建筑节能领域也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节能领域,除北京等一线城市发展较快之外,国内二、三线城市对建筑节能的落地执行尚待加强,这不单是太阳能光热领域,也是整个建筑节能领域将共同面对的问题。
近日,北京市即将出台的《太阳能建筑应用项目管理办法》,计划将在全市新建民用建筑中,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同时,老旧住宅楼进行节能改造时,只要三分之二业主同意,即可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据了解,在节能减排、建筑节能压力下,北京、上海、山东等20多个省市相继出台太阳能“强装令”,以及相关资金补贴政策,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推广提供政策支持,太阳能在建筑节能方面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例如山东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计划到2015年,将累计建成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900万平方米,新增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1.5亿平方米以上,这对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利好。
太阳能技术
改写建筑节能市场的产业链
按照《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和2,086.4万吨,比2010年的2,551.7万吨和2,267.8万吨总体下降了8%;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0万吨和2,046.2万吨,比2010年的264.4万吨和2,273.6万吨总体下降了10%。c从环保部对全国主要污染物减排情况的调研来看,节能减排并不乐观,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如果能用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实现工业生产的部分能源替代,将有助于减排目标的实现。在我国已建成的400多亿平方米建筑中,热水、空调和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5%左右,而利用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则可有效实现建筑中的能源替代,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的手段。太阳能热水可补充15%的建筑能耗,采暖、制冷系统可解决50%的建筑能耗,光伏发电可节约30%的建筑能耗,节能效果显而易见。
眼下,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正遭遇严冬期,业界纷纷期盼国内光电市场能大幅启动,以推动光电产业别“冬”入“春”。《规划》的出台,将使得这种预期渐渐成为现实。未来,以光电建筑一体化为代表的太阳能发电项目有望成为行业转暖的“急先锋”。尽管发展迅速,但我国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据测算,目前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量占建筑用能比重的2%左右,这与我国丰富的资源禀赋相比、与快速增长的建筑用能需求相比、与调整用能结构的迫切要求相比,都有巨大差距。而进一步的市场测算显示,当前我国有480亿平方米建筑面积,如果在其中的10%建立光电建筑一体化系统,将形成5亿千瓦太阳能电池需求市场。如果按晶硅电池每瓦16元的安装成本计算,将带动上万亿元级的太阳能电池市场。
2011年颁布的《河北省建筑节能条例》要求,在县级以上城市规划区内,具备条件的新建、改建、扩建的12层以下居住建筑,以及集中供应热水的公共建筑中,强制应用太阳能光热系统,并与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与施工。新规定指出,从2012年开始,具备条件的12层至30层左右的新建高层建筑,也要强制应用太阳能光热系统。据悉,邢台、邯郸等市已对12层以上高层建筑的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进行了相关探索,并制定出台了一些政策。近几年,石家庄、保定、邯郸等地已建成了一批高层建筑应用太阳能的示范项目。从居民需求来看,大家对使用太阳能的积极性非常高,另外,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也日趋成熟。可以说,眼下不仅强制推行的时机成熟,相关也政策也陆续,这令太阳能市场的未来前景如火如荼。太阳能光热系统使用方式可以灵活选择,如楼顶集中或墙体外挂等,但重要的是必须与建筑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积极推广,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应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是解决建筑用能最经济合理的选择。我国是太阳能利用条件较好的地区,大多数的国土面积年日照时数在2,600小时以上,年太阳辐照值大于每平方米5,000兆焦。积极开放和推广建筑集中供热的太阳能光热系统工程,既能解决居民的热水、采暖需求,又可减轻政府投资其他供热设施的压力,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政策法规、技术标准逐步健全,并要求具备条件的工程项目强制应用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并与建筑工程同步实施,可谓国家下大力气的一番能源革新,可以预见到该政策的前路璀璨。
据报道,素有“小上海”之称的江苏昆山,由于城市建设速度飞快,建筑能耗也随之升高,昆山为了节能减排,坚持推动太阳能热利用,近期还荣获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县级示范城市”荣誉。浙江海宁,地处美丽的太湖东南岸,这里是全国3大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加工基地之一,科技园区里聚集着大批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
然而,自2009年以来,受大环境的影响,全国太阳能行业一片低迷,令海宁的大批企业陷于停产或倒闭状态。但是,与海宁接壤的苏州、无锡,太阳能工程市场,却是一片繁荣景象。苏南经济发达,太阳能热水市场成熟早,自然市场竞争激烈,然而这里很少看到浙江太阳能热水工程的影子。在即将交付的苏州城南的吴中区的“国香园”前,工地上一片忙碌,一座座楼顶上整排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特别显眼。原因在于,江苏推动强制安装太阳能的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苏南各地市贯彻得比较好,加上苏南楼市并未受调控太大的影响,所以这里的工程量很多,很多建筑对太阳能需求量较大,未来几年依然会继续上升。苏州本地生产太阳能热水器的企业很少,当地太阳能市场基本被国内几个大品牌占领,江苏人做事讲究细致、认真,不急功近利,对太阳能热水工程的质量、技术和服务要求较高。苏南的开发商作为甲方,做工程都挑选大品牌,与上升快的企业合作,偌大的苏州,能进来做成太阳能工程的企业可能不超过5家。然而,成功布局市场做大做强,首先要有综合实力强大的企业做后盾,其次是要有好的合作模式。所谓术业有专攻,企业再大也做不到面面俱到,在互联网和高铁的连通下,城乡的差别正在缩短乃至消失,城市之间界限正在模糊,由此产生的市场一体化趋势的特点是利用好人才、信息、关系等当地资源,实现专家共享、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协作配合、效率提升,并提高整体的开发能力与服务能力。最后,企业应当提供充分保障,做好后台技术支持。
太阳能产业
是清洁能源与微排能源的同义词
太阳能热水、太阳能空调、太阳能或风力发电的路灯……写字楼、住宅社区、度假酒店、厂房、学校、交通等所需能源,几乎均由以太阳能为核心的新能源,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参与提供,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40%以上,使得建筑和照明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了30%,整体节能80%以上。这就是位于山东德州的皇明“中国太阳谷”与德州住宅小区“蔚来城”,它们都是节能建筑的典范。今年,皇明在“中国太阳谷”的基础上,规划建造了微排立体城市模板——“未来方舟”。这个集10多种生活方式、几十种建筑形式、上百种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科技为一体的“微排立体城市”里,处处可见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应用,打开窗户就能触摸到植物,在家就能享受到原生态农房、水塘、植物等自然风光。
新能源建起宜居建筑节能新城,充分利用雨水,看起来是池塘,其实是一个个集水点。城市建设带来大面积硬化,雨水很难渗入到地下,而在未来的西部新城,雨水将被得到充分利用。在节水方面,西部新城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一项,就是雨水的合理收集利用。在当初设计路面的时候,专门布置了一些雨水收集点,每当下雨后,雨水就会顺道路的地势流淌,既不会造成危险的城市积水,又可以灌溉土地。西部新城还在道路绿化带中,设计一些作为景观的池塘、湿地,绿化环卫人员在浇花、浇树时,可以充分使用这部分自然雨水。关于新能源的系统利用方面,太阳能将成为单体建筑的一种补充能源,太阳能发的电不是要并入电网,而是用于供应建筑物本身的能源。这些太阳能设备已经不是以往大家看到的单一的黑色,现在很多太阳能设施可以根据建筑物(酒店、公寓等)的整体色彩来设计,也许是五彩斑斓,并且从外表难以看出是太阳能装置。新城色彩主旋律的关键词被确定为“深暖淡彩”。规划墙面主色调以黄红、红褐、灰褐等暖灰色系为主,并含有少量的浅灰色系,屋顶主色调以褐色系和红色系为主。光是灰色就有好几十种,而且建筑物外立面的材质有玻璃、瓷砖、涂料,使得色彩迥异。
微排与低碳相比,微意味着比低更低,排所包涵的比碳更广。皇明已经与中科院联合成立“微排地球研究院”,研究推广以太阳能为核心,集成各种新能源科技的能源替代方案。基于“微排地球战略”,皇明还推出了一整套微排集成解决方案,整合了所有成熟的清洁能源技术。它作为一个智能清洁能源管理平台,对家居、酒店、公园、工厂及城市等各方面进行节能改造与管理,实现生活、生产中各种能耗排放达到微量,甚至零能耗。
力诺瑞特中温技术支撑下的太阳能制冷和采暖技术,正好可以有效解决大型建筑的高能耗问题。按目前的技术水平计算,综合利用太阳能,全面实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以及太阳能光热光电综合应用一体化,太阳能热水可补充15%建筑能耗,采暖、制冷系统可解决50%建筑能耗,光伏发电可节约30%的建筑能耗。据了解,力诺瑞特不久前的全球首个CPC中温太阳能工业热力系统,可以在印染、造纸、酿造等8个行业实现10%以上能源替代,并减少相应废气排放。其实,在力诺瑞特一直有一个“一台太阳能等于8棵大树”的阳光指数,就是说1台适合3口之家使用的120升力诺瑞特太阳能热水器,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省标准煤138元、电610.7元、天然气260元,减少351.75公斤二氧化碳排放,还相当于减少8棵大树的砍伐。据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的10年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累计节约标准煤总量达11,295万吨,累计实现SO 减排365.19万吨、NO 减排164.16万吨、烟尘减排282.36万吨、CO 减排24,246.6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随着“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逐步展开,能源结构调整将成为节能减排重要手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将得到更多政策支持,得以快速发展,太阳能中温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太阳能发电建设推广将取得长足进步。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1.4%,到2020年将达到15%,势将成为完成40%减排目标的中坚力量。
作为行业唯一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力诺瑞特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结合中国实际推出一系列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产品和技术,直接推动了国内建筑节能事业的有效开展。从直插式太阳能到阳台壁挂太阳能,从分体式太阳能到太阳能空调,从Aqua系统到FU集热模块,从景观太阳能的推广到“零碳馆”的建成,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太阳能企业致力建筑节能的实力与决心。力诺瑞特多年来孜孜不倦地进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不仅成功让太阳能热水器爬上了30层的高楼大厦,还在工程推广实践的基础上,在国内首家出台《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一体化设计与应用》标准图集,为太阳能与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管理提供技术标准,成为全国第一部最全面、最具代表性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图集。目前国内,力诺瑞特被业内公认为“建筑一体化”专家,将热水器与建筑节能相结合,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近2000个“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精品工程,推广4000万平方米太阳能住宅,相当于为中国创造了一个低碳、生态、可持续的太阳能住宅新型城市。对此,力诺瑞特在行业率先将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结合并普及,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表率精英,未来整个行业会有更多企业站出来,共同推动建筑节能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太阳能企业
建立光电地热一体化“大本营”
所谓的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用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费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众所周知,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30%~40%,成为耗能大户,我国每年新增房屋20亿平方米中,其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面对日益增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的财政政策以扶持节能、绿色、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节能技术如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面积,也从2005年的约3,000万平米,上升到了2010年的1.2亿平米,LED照明、太阳能集热器、光伏发电等一批绿色能源技术、节能设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推行,节能理念也得到了很好的普及。但是,因为可再生能源技术本身存在一些问题,造成节能建筑在使用中出现以下几个问题:地源热泵技术受地下热能波动和气候环境影响较大,部分地区不适合推广;由于我国电力格局不平衡,峰谷电价政策不统一,导致蓄冷、蓄热技术仅在南方部分地区使用;光伏发电技术由于难以并网导致造价较高,现阶段不适宜大规模推广;太阳能集热技术虽然相对成熟,但是完全取代市政供暖还为时尚早。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各节能技术厂家、以及各可再生能源技术各自为政、各自宣传自身产品的优势,从根本上忽略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其实是一个系统性、复合型的系统工程。它们需要整体规划、整体设计,从系统方案、工艺选择、设备选型、工程施工,直至后期的运行维护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也是无法实现建筑整体节能或可再生能源建筑整体应用的根本原因。因此,建筑节能领域急需一种系统性、复合型的综合节能技术或节能系统,目前国内外多家公司推出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据介绍,这种太阳能光电应用系统的设计,普遍适用于住宅、广场、道路等照明设施,通常安装在建筑物顶部、外侧等,以便最大限度吸收太阳光,既节约空间又节约能源。
近年来,行业内一些优秀企业不断创新和完善,尝试去综合解决可再生能源建筑的供暖、制冷、热水和照明问题,以实现建筑的低能耗或微能耗。据悉,北京世能中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等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大胆创新,积极研发光电地热一体化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该技术将太阳能光电、太阳能光热、地热能作为基础能源,配合能源高效利用技术(能源梯级利用、蓄冷、蓄热)及能源存储技术,将供暖、制冷、照明、生活热水等常规建筑能源供应、输送,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开发,以实现建筑的能源供应系统独立于常规的市政能源系统,从而最终构建建筑的可再生能源供应系统。该技术系统包括基础能源层、能源转化层和能源利用层。基础能源层由太阳能光电、太阳能光热和地热能3种可再生能源形式组成,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可再生能源的条件,因地制宜进行有机的组合,如地热能特别丰富的地区,在具体设计时可将大部分负荷由地热能来承担,将太阳能光热作为一个补充,在满足建筑热工指标及空调负荷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将某一种可再生能源优势发挥充分,达到最优化的系统运行状况,实现建筑的微能耗或零能耗。
从2009年开始,北京世能中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在该领域开始了小规模的应用实验,实验项目取得了成功,供暖、制冷及生活热水供应满足设计要求,实际使用效果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2011年,北京世能中晶竞标国内规模最大的节能建筑项目——内蒙古国泰150万平米光电地热一体化建筑项目,并基本实施落成。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一为住宅小区,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二为建材市场和车站等附属建筑群,面积约70万平方米。该项目全部实现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和全年热水。
世能中晶按照当地地热资源的特点,采用以地热能为主,太阳能为辅的工艺路线,利用热泵技术与地热梯级利用技术,供应住宅及建材中心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及热水需求。地热结合热泵负担基础负荷,燃气锅炉负担尖峰负荷,生活热水部分采用地热尾水,在去除掉铁、锰、硫等元素后供入小区和建材中心。住宅小区末端则采用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建材中心主力店采用风机盘管系统,冬夏均可使用,建材中心无需供冷部分都采用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而置于建材中心屋顶的太阳能光伏列阵,提供机房用电和整个项目照明用电,既节能又敞亮。按照世能中晶的设计思路,该项目多出的投资在系统运行1年后即可收回,此后年收益约2千万元人民币左右,按照25年的运行时间计算,项目投资方可获近5亿元收益。该项目将地热能和太阳能的配合通过DCS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两种能源有机结合,最大程度上达到效率最优、效果最佳的运营指标,为今后可再生能源建筑设计和集成,提供了现实版的示范经验。
光电地热一体化建筑技术系统本身不消耗常规能源,也没有能源费用产生,是比较彻底的节能系统,非常适宜在建筑节能领域全面推广。“十二五”期间,建筑节能技术必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华局面,相信光电地热一体化建筑技术,必将成为大放异彩的节能奇葩。
未来以“太阳光”之名
让零耗能步步成真
当人们经历了电荒、水荒和油荒之后,已经开始意识到能源问题的严重性。不可再生能源匮乏的中国,能源消耗量占全世界的10%,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而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有些地区甚至达到50%。四平八稳的整改,已经无法应对迫在眉睫的短缺,确实是该下“猛药”的时候了。
随着当下“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提出,人们对住宅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能耗也随之增高。大量空调设备的安装令“城市热岛效应”日益严重,使环境日益恶化。其实,我国建筑节能的重点应为建筑本体的节能、采暖系统节能、提高照明和其他电器的效率、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伴随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节约能源已受到世界性的普遍关注,在我国亦不例外。目前,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能源问题将成为本世纪的热门话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筑节能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节能是国家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政策的主要内容。节能减排在建筑业未来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太阳能热水器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并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一轮政策扶持在国内更多城市展开,只有更多地区加入到建筑节能行列,节能减排目标才会更快实现。因此,适当的政府扶持不失为一种刺激方式。
在不可再生能源愈发紧张的今天,太阳能的节能优势愈发凸显。看似简单的太阳能热水器,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明显,1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30~150公斤。截至2010年底,中国拥有太阳能热水器1.68亿平方米,每年可节约2000多万吨标准煤。按照“十二五”规划,2015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拥有量将达4亿平方米之多,为全社会环保节能持续做出贡献。
建筑节能是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贯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与建筑相关的科学技术开始蓬勃发展,楼宇自控、火灾监测、门禁系统等为当时的建筑增添了活力,但诸多系统都是独立运行的,缺乏整体性。作为全球楼宇自控领先企业的西门子楼宇科技集团,在绿色建筑、智能建筑方面已有所突破。对于建筑来说,能耗的70%来自于暖通和照明。仅是安装普通的楼宇系统,便可实现20%的节能效果。在此基础上,如果能适当应用先进的节能产品、技术和措施,不断优化运营,及时维护,楼宇的能耗水平会进一步降低。西门子用大量的实践证明,通过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医院、办公楼、商场等不同类型的建筑,都节省了很大的热能和电能。对于普通的楼宇系统来说,通风、供热、空调、照明、消防、安防等系统运行相对独立,西门子可通过楼宇解决方案,提供集成平台,整合相关系统。通过对太阳能、风能、储能、蓄能和智能电网的研究,将各种技术巧妙结合,使未来的楼宇更加绿色、智能和环保,实现零排放。遥想未来的趋势,必将是一个各自独立的建筑转变成建筑之间的相互融合,同时与智能电网、物联网相互呼应的一体化系统。
由于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多种形式,所以开发利用可再生的世界性能源,是我国乃至全球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既是一次性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非常洁净的清洁能源,应提倡在建筑中广泛应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又是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区域,要加强集热、蓄热、导热等材料和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对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夏季炎热、冬季阴冷,又具有冬季采暖、夏季空调的生活需求,因此应积极利用太阳能建筑新技术的投资优势,成为实施太阳能或水源热泵等采暖空调技术示范建筑的首选地区。
关键词 推动;提高;节能服务;服务技术水平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2-0205-01
2012年,青秀分局紧紧围绕“两个千分之三”的节能考核指标,努力推动节能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技术水平,为企业和客户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了有效指导,降低了企业和客户的运行成本。现将服务措施总结如下。
1 大力加强分局节电服务网络组织构架建设
1.1 明确分局节电服务网络各级工作职责
目前,由分局营销科负责对全分局节能服务工作进行统筹指挥和安排,上承接局节电服务考核指标和工作任务,下组织各基层班组开展节电服务工作。在营销科、服务班、营业厅等设立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组织班组成员开展节电服务工作,确保整个节能服务流程有序流转。
1.2 规范分局主要节能服务业务流程
分局以《南宁供电局节约用电服务中心试点建设方案》和《南宁供电局节能服务业务作业指导书》为指导,以分局营业厅和供电服务班为开展节能服务的主体,努力规范节能服务业务流程。根据“三级”节电服务网络职责分工,主要负责开展节能告知、节能咨询、节能诊断组织和节能宣传、培训等节电服务业务。
2 努力开展节能服务工作
2.1 按照局统一部署,全方位开展客户节能服务
为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辖区用电客户节能减排,我分局要求客户经理既能提供贴心的用电服务,还要力争成为客户信赖的节能专家。为此,分局从多方面抓好节能服务工作:
2.1.1 严把新装客户节能关
在开展业扩报装业务时,主动深入了解每一个新用电客户的用能设备和需求,正确引导客户采用节能环保设备、低碳新技术和可再生清洁能源。在拟定供电方案和进行设计图纸核查时,选择最优供电方案,合理配置无功补偿容量,严格把关设备选型,精审细算确定最经济运行方式和运行容量,从长远考虑为客户提供最经济实惠的《供电答复方案》。如此实施以来,分局通过建议荣和大地、汇东郦城等大型小区设置低压互联功能,很好地解决了辖区内普遍存在的房屋入住率低引起变压器轻载损耗过高的问题,为减少电网电能损耗做出突出的贡献。
2.1.2 将节能服务列入用电检查常态工作
分局用电检查员每次上门开展用电检查工作,首先对客户的用能、用电情况进行一个初步的摸底和判断,重点关注客户无功补偿配置、变压器耗能、三相负荷平衡性和主要用能设备的使用情况等,发现客户有节能空间和节能意愿时及时将情况上报节电中心,由节电中心安排对口的专业节能技术员对客户进行细致专业的节能诊断服务,确保为客户制定满意的节能方案。2012年,我分局为广西医科大学、梦之岛商场、地质印刷厂等共43家客户进行了节能诊断和宣传,出具有节能价值的节能诊断报告41份。
2.1.3 全力推动辖区节能项目建设
在分局努力推动下,青秀区内具有南宁市“商业航母”之称的华润・万象城实施了10000立方米蓄冷节能项目,估测每年可减少457万kWh高峰用电,节约中央空调运行电费约253.87万元。青秀区科学技术局与分局签订了《无源光网络(EPON)的应用研究》科技项目合同,将EPON技术应用到配网自动化项目中,无须机房和相应空调设施,减少电能消耗量,构建网局端和终端用户之间的无源绿色网络。除此之外,辖区内喜相逢大酒店所实施的原生污水源热泵系统空调项目是广西生态示范工程,节电效率可达30%以上。广西区人民医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广西发展大厦等大客户也均实施了蓄冷空调、电热锅炉等“移峰填谷”节能项目,为缓解负荷高峰期用电紧张形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2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
作为广西电网公司首批社会责任示范基地,青秀分局结合“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六走进”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节能宣传和服务。
1)在辖区内广泛开展“六走进”活动,走进凤岭北、金湖、新竹等社区的49个小区,走进航洋商业城、荔园宾馆、绿城水务等65家企业,走进滨湖小学、医科大学等学校,走进医科大学一附院等开展节能宣传服务,向社会分发节能小贴士宣传册约计6436册。
2)从2011年至今持续在东方明珠营业厅的科普展示厅开展“社会看电网”、“学生看电网”活动,通过让大家亲身体验“电”的生产和观看节能展示区,更加直观地向社会大众展示我们所倡导的“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电网”概念。活动开展以来共组织和接待了62个参观团队,约计3289人.次。
3)结合当前电力供应紧张形势,有效引导客户节约用电。分局主动走进企业,关心企业生产经营,帮助生产客户合理安排生产用电时间,指导地质印刷厂、盛鸿混凝土在电力紧张时合理利用低谷电保证生产。优化经营场所照明、空调和电梯等设备开停分布,指导梦之岛商场换上节能灯,并间隔关停部分效果灯,在保证亮度的同时确保商铺不因光热造成室内温度过高。
2.3 里外兼顾,全面提升节能服务能力和节能意识
对内,为适应节电工作的全新开展,强化分局节电服务工作人员的节电服务意识,提高节能服务能力,局节电中心统一组织分局专责和班组参加“节能服务技能提升培训班”,通过详细讲解成功实施节能改造项目的情况,大力提高一线人员节能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节电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外,通过组织广西红林大酒店、南宁百货大楼、华润置地(南宁)有限公司等共31家大客户参加局举办的大客户节能培训
班,从节能的意义和方法、电气节能降耗的技术原理、各行业节能降耗措施等方面进行讲授,达到了切实为企业节能增效支招,助力企业节能发展的良好效果。
同时,分局利用客户联谊会、大客户座谈会、现场走访等多种渠道,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丰富客户节能知识,提高客户节能意识,有效引导客户科学、合理、节约用电。
3 小结
青秀分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倡导节约、节能理念,主动将“节能”作为重要关注点融入日常业务办理中,提高了广大职工的的节能意识和业务水平,为企业和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一)强化节能目标考核。全面总结年节能工作开展情况,发扬成绩,查找不足,巩固工作成果。进一步完善节能降耗统计、监测、考核三个体系,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年,根据市政府与区政府签订的节能目标责任书,万元GDP能耗比上年降低3.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降低4.49%以上,对市下达的节能任务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并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继续实行“双目标”考核,把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实行问责制,落实“一票否决”制度和“四不一奖”规定。
(二)完善节能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领导机构“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坚持集中统一的节能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分析节能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作措施。充分发挥区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作用,对全区节能降耗工作进行协调调度和指导。完善节能工作定期督查和调度制度,定期对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节能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建立健全能耗报告制度和约谈机制。
(三)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探索建立强度指标与总量指标相结合的节能指标体系,通过实施能耗总量控制,确保完成能耗强度目标。将节能评估审查作为控制能源消费增量和总量的重要措施,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不断完善重大耗能项目专家评审制度和高耗能项目等量淘汰制度。完善科学化、常态化的节能预警调控机制,按照科学监测、超前把握、提前干预的原则,加强监测预警,及时跟踪监测各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费指标。加强对高耗能单位和新增用电量较大单位的用电监控,适时启动节能预警调控方案。
(四)强力推动节能技术进步。把加快节能技术进步、深入挖潜节能改造作为推进节能降耗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好,实施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节约替代石油、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改造工程,以及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和节能能力建设工程。鼓励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大重大共性节能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力度,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热技术工业应用、热泵技术工业应用、高效节能产品等先进适用共性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充分利用区节能专项资金导向作用,组织实施一批节能示范项目。加大国家、省、市政策争取力度,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节能技改项目和省重大节能技术产业化项目,最大限度的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强化项目监管,全面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积极组织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国家备案审核,提炼申报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循环经济示范模式。重点推进建筑废弃物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年内争取建筑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到3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力争在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畜禽粪便产沼发电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加大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强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完善静脉产业链条,加强对废旧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废塑料、废橡胶、废旧铅酸电池等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年内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数争取达到6家以上。继续推进清洁生产,力争年内完成审核验收单位达到4家以上。
(六)强化重点企业节能管理。实施节能管理数字化工程,建立健全全区重点耗能企业能耗动态监管系统和平台。依法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与重点耗能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国家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企业至年累计实现节能量1.75万吨标准煤。构建全员参与的节能低碳企业文化,将节能低碳融入企业研发、生产和管理每一个环节。推行能源管理师制度,力争年内培训能源管理师10人以上。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监测,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深入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加强能效标杆企业建设。实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建立企业用能总量与单位能耗指标相结合的节能目标考核制度,对未完成年度节能任务的企业,强制进行能源审计,限期整改。
(七)深入开展重点领域节能。积极推进建筑领域节能,新建建筑实行更加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机关办公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及节能改造、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任务。推进交通运输节能,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科学合理配置交通资源,优化交通运输结构,鼓励推广新能源汽车等高效低耗车型。加快太阳能热水器在农村的普及应用。推动商业和民用节能。在商贸服务业和旅游业开展节能低碳行动,加强商业企业、酒店宾馆能耗计量统计和管理,鼓励应用高效空调、楼宇能源管理系统等节能技术产品。落实节能产品惠民补贴政策,在居民中推广使用高效节能家电、照明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限制过度包装,抑制不合理消费。加强公共机构节能,鼓励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建立完善公共机构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和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加强能耗监测平台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以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加强管理为主要内容,培育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企业和社会自觉节能”的长效机制,立足工业、面向社会、建立体系、有序工作,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控制增量,削减存量,落实责任,综合推进,搭建节能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平台,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推进全社会的节能,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年全年计划完成生产总值31亿元,同比增长12.7%;全县全年预计万元GDP综合能耗为1.26吨标准煤,比2009年下降4.5%;“十二五”前四年累计完成了节能目标任务的152%,快于市政府进度要求。
三、工作重点
(一)强化节能管理。以酒店宾馆服务业为重点,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控和监管,强化能源和污染物排放管理,通过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能耗专项检查,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加强水、电、气等消耗监测,开展能耗分析、成本核算和节能诊断,并针对存在问题制定节能降耗措施,推进能量系统优化。
(二)开展节电、节水、节气行动。动员重点服务业耗能企业应用节能、节水、节气、节材型产品和技术,重点推动做好照明、空调及其他耗能设备的节能降耗工作。鼓励企业采用节能灯具、节水龙头、变频空调、节能锅炉、节能型冷藏设备等节能设备,推广节水控制、太阳能等节能技术,支持废品回收利用项目。
(三)开展建筑节能。鼓励对现有商用建筑进行保温、隔热、通风、空调系统等方面的能效系统改造,提高商店、超市、批发市场、办公楼等公共场所的整体用能效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公共场所室内温度控制,夏季空调温度不低于26度,冬季不高于20度,并尽量减少使用时间。
(四)倡导节约意识和绿色消费。引导餐饮、住宿等生活服务业树立节约意识,建立节约机制,创新经营方式。开展绿色消费示范街区和绿色饭店创建活动,引导餐饮业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倡导提供大、中、小份量菜品服务,引导科学消费,培养顾客节约意识。鼓励发展经济型酒店,引导住宿业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开展培训活动,增强员工环保意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发改、经济、财政、环保、卫生、招商、科技、工商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服务业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全县服务业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建立节能降耗长效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改局,负责细化节能工作目标,量化节能项目建设,汇总节能工作情况,保证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各相关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和优势,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服务业企业要落实专人负责本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
(二)建立统计指标。积极探索符合我县服务业实际的节能降耗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以营业、餐饮企业、商店、超市等重点服务业耗能企业为重点,逐步建立水、电、气等单项能耗指标和万元营业额、万平方米等综合能耗指标,为开展节能降耗统计分析和进行目标考核提供依据。
(三)加快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重点研发推广煤炭、电力、建材、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的节能关键技术;加快节能技术产业化和节能新机制推广,积极实施一批节能重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是指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消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要求通过旅游要素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与降低污染,以实际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文明社会和节约社会的建设。
一、低碳经济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低碳旅游把人类对旅游所寄予的低碳环保的希望全部融入食、住、行、游、购、娱的各个旅游要素当中。
(一)低碳饮食
人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人们的饮食活动中,每天消耗着大量的“碳”,“民以食为天”,这本无可厚非;我们讲究“低碳饮食”,更重要的是应该关注餐饮活动中惊人的浪费行为。
(二)低碳建筑
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旅游活动是人们希望远离都市的喧嚣,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活动,所以旅游建筑,也应体现原生态、纯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三)低碳交通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大力发展,交通用能迅速增加, 已在社会总能量需求中占有30%的比例。交通是旅游的重要支撑,节能空间很大。在旅游出行过程中尽量“节能减排”,放弃私家车“自驾游”,远途多乘火车、轮船、高客,让自己的爱车也休休假;改用“自骑游”、“自行游”,既使自己的身体得到锻炼,又能充分实现低碳环保。始建于1997年的台湾坪林低碳旅游景区,实施低碳旅游的四个原则是“走路骑车共乘好,自备餐具不可少,当季当地饮食好,只留回忆垃圾少”。很值得我们借鉴。
(四)低碳游览
即要求在景点的游览活动中,要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第一,在游览区,交通工具由汽车改用游览电瓶车,是一种低碳环保的旅游行为。据发电公司推算:汽油的CO2排放系数为1升2.32千克,而发1度电仅排放CO20.38千克。如果按每年行驶3万公里计算,电动汽车每行驶150公里需要21.2度电,那么一年的CO2排放量为1600千克。而汽油车每燃烧1升油大致能跑15.8公里,所以其一年的CO2排放量将达到4400千克。
第二,如果在游览区改用租赁自行车游览,那么能耗的CO2排放量将降为零。而如果改用乘马车游览、或骑马游览,则不但可以节能减排,还能体现返璞归真的旅游思想,增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游览情趣;马粪回收可以充当花草、树木的有机肥料;如能充分利用牲畜粪源建立沼气池,解决部分景区照明、食物加工等能源问题,那将实现更加完美的生态旅游。
第三,游览过程中,要提高环保意识,自觉维护自然环境生态平衡。不随意丢弃垃圾,使环境常新;不践踏旅游路线之外的土地,减少植物生长地土地板结程度;不损伤一草一木,春天折一枝,秋后就会少数果;不惊扰野生小动物的生活,更不能杀戮野生动物;不污染水源,使流水长清等等。
(五)低碳购物
“台北县坪林低碳旅游服务中心”的做法是:标示“低碳营业商店”。即凡是响应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如一次性筷子、饭盒、餐巾等)、主动落实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不主动提供包装用塑料袋、优先选用当地食材的商家皆赠予“低碳营业商店”的标示,提高商店的美誉度。作为游客,到旅游区购物,应养成自带购物袋的好习惯,所购商品除了当地的土特产之外,另一部分就是购买旅游纪念品了,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游客购买更有永久性的纪念意义的纪念品:亲手种下一棵“低碳纪念树”实现自己的“碳补偿”。
(六)低碳娱乐
提到娱乐,人们马上会联想到灯光、声电、歌舞、不夜城,其实既然现在的旅游活动很大成分是为了远离都市的喧嚣,何不也彻底远离都市的娱乐方式,充分的放松身体、放松心情、放松精神呢。旅游期间,白天,我们可以参加垂钓、听琴、弹唱、对弈、品茗、放风筝、打秋千等各种低碳娱乐活动;夜晚我们可以在室内体会烛光舞会,可以到户外举行篝火晚会,可以在月明之夜参加赏月联谊会等等。这样既陶冶了情操,休养了身心,又实现了低碳、环保。
二、低碳旅游的发展策略
第一,国家应建立并完善激励与保障低碳消费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已正式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今后还要制定《循环经济法》、《低碳经济法》,制定《可再生能源法》的配套法,对于涉及能源、环保、资源等的法律需要作进一步修改。国家旅游部门应制定和健全相应的“低碳旅游”方面的管理条例,从而实现旅游业的转型, 开创可持续性旅行、绿色创新旅行、更节能性旅行行为。
第二,社区等社会组织要推进低碳消费,倡导低碳旅游。社会组织是我国现代多元化治理结构中的一部分,对促进全民低碳消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分布广且深入社会各阶层,能更广泛、深入地开展对群众的低碳旅游知识的普及,以及对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低碳旅游的宣传教育活动,使低碳旅游深入人心。
第三,旅游资源地要保护好现有自然旅游资源,做好景区规划,努力扩大森林资源。森林是最大的有机碳库,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大量吸收大气中的CO2,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旅游景区应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 通过生物和生态固碳,对减缓气候变化做出突出贡献,充分实现“碳补偿”。
第四,激励旅游企业从事低碳生产与经营。旅游企业涉及到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交通、旅游建筑、旅游商店、旅游娱乐场所等多个部门,要在旅游企业中推进生产与消费的低碳化,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低碳经济不一定成本很高,温室气体减排甚至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而且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将是全球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未来的经济必定是低碳经济,未来的竞争必定是基于低碳产品与技术的竞争。要赢得未来的竞争,就必须要主动跟上低碳经济的发展的步伐,以扩展自己企业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