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

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

的确,“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学生在他的心灵留下愉快、振奋的情感时,知识才会转变为信念”。因此,教师应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己积极参与,选择一些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做素材,或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来激发学生的思绪,唤起学生的生活感受,从而达到“欲罢不能”的效果,来激活我们的课堂。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学生如果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接近它、思考它,会主动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反之则会讨厌它、逃避它。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注重导入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历史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在教学中会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在讲《》一课时,在导入部分我借用一位法国伟人的话:“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连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国一旦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据此设置以下两个问题(1)同学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2)大家知道这句话的后半句是什么吗?由于学生对这句话比较熟悉,他们能异口同声地说出是拿破仑,但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学生比较陌生,学生会深思,这就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在学生进行了各种猜测后,将正确答案公布:“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学生又对这句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紧接着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之后提出第三个问题:为了让中国继续沉睡,西方列强对中国采取了什么行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至此,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关注新课的内容,本课的教学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用乡土文化激发兴趣

一般而言,学生对所居住的地方较为熟悉。历史教学中,教师如能适度讲一点乡土史事,既能增加学生对家乡的亲切感,又能对历史产生亲和感,达到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讲授《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我组织同学们参观了家乡著名的旅游景点――牟氏庄园,通过对一系列景点的讲解,如庄园的建筑格局――典型的北方四合院以及黑漆大门刻有“耕读世业,勤俭家风”的金色对联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封闭性,并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结合现今实际理解牟氏庄园当今能闻名全国的原因。这既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了知识,也增强了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有效地挖掘、处理教材,寻找兴奋点,让枯燥化、理论性的知识趣味化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平时我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让学生“愿学”、“乐学”。比如在讲《宋明理学》时,我通过《西游记》中塑造的老少皆知的人物――孙悟空,点明他是中国古代塑造的“三教合一”的典型代表,让学生理解三教合一 的含义。这样使抽象的历史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变得有血有肉,让学生在轻松中掌握了知识,效果不错。再比如讲《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对于异端思想家“李贽”的“万物皆生于两,而非生于一”的思想,我做了如下处理:引用《西游记》中唐僧、猪八戒在女儿国怀孕但未生下的特殊经历,论证观点的正确性。由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来分析、理解理论,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心想:原来历史这么有趣,生活中处处皆历史。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第2篇: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应用

由于高中历史知识点比较多,因此学生记忆时会有一定困难。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灌输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自然很低。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该丰富教学手段,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生活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知识。

1.明确教学目标,开展生活化教学

由于历史知识的复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盲目让学生记忆知识点,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历史知识与生活实际,避免单纯的历史知识让学生感觉到枯燥和乏味,失去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在记忆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把历史史实与现实生活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发展的认识,对一些现象有清晰的解读。例如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反对日本首先参拜靖国神社,这一现象最高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是对于军国主义的肯定,没有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惨痛教训,很多国家都会对此行为持反对态度。通过联系史实和生活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记忆历史知识,同时能够对当今世界的一些现象进行解读,明确历史教学的目标,强化生活化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内容,开展生活化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往往只是书本上的知识,都是一些历史史实的叙述,但是忽略了历史知识中的生活化元素。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联想到生活中的因素,同时,在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学生能够在历史中找到起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例如,当前孔子学院在许多个国家都很受欢迎,但是孔子学院受欢迎的原因有哪些呢?这个时候就涉及高中历史知识《儒家思想的形成》,因为儒家思想中有诸多在当今社会仍然适用的观点,许多人都非常认可儒家思想,所以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容广受欢迎。

3.创新教学方法,开展生活化教学

开展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创新教学方式是重要途径。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知识,增加教学生活化色彩。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生活化教学,利用多媒体的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的特效讲解历史知识,让学生在视觉上能够有一个冲击,能够更加准确记忆知识。例如讲解《》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电影的小片段或者报纸上的一些照片,让学生对于史实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可以开展“鉴别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不同时期的文字作品,让学生鉴别其朝代或者时期,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于知识留下更加深刻的记忆,同时能够让学生通过这些生活化的方式,提高学习能力,保证学习效率。

4.丰富教学手段,开展生活化教学

教学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历史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注意教学语言的生活化,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使用语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与教师互动,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在布置习题时应该注重靠近生活,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让学生不再感觉历史知识是简单枯燥的知识,增加生活元素,保证历史生活化教学的高效率。相信只有让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才能够保证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5.结语

高中历史在学生高中学习阶段具有重要作用,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等产生重要影响。开展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意义更加重要。历史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积累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对于历史的理解更加清晰透彻,了解更多史实,保证教学效率的稳步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备课效率,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历史生活化学习,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迅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第3篇: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求真书法 书法太极 书法心灵模型 象音法

一、求真书法的来由

经过一段时间潜心钻研汉字造字与书法的相互之后,我们敏锐地察觉:当下的书法,由于被归入西方文化体系里所讲的艺术门类,令许多习练书法者大多只获得了书法中的有形之美,此为常美,而书法本身还有无形之美,此乃非常美。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于是,我们依据追求标准,把追求常美的当下书法归为求美书法,把追求非常美的我们的书法归为求真书法。如此区别后,我们发现,求真书法已触及东晋书法家卫夫人所讲“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的书道层面,这本是文言文中“书”字所固有的,只不过在白话文里被“书法”的“法”字所遮蔽了。经此格义,我们觉得“书”转译为“书法”欠妥,改为“书道”好一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书法文化里的神秘性信息。此为我们的一点书法主张。

在上述过程中,我们有了两点收获:

跳出艺术看书法,发现美里藏真;

跳出“书法”看书法,发现法外有道。

因此,我们认为:书道者,金山也,而求真书法乃开采金山的有效工具也。

二、求真书法道路

用文字表述如下:

第一级初学者:有一定书法常识,能区分写字与书法的外在区别与内在联系;

第二级书法匠:已掌握了一些书法技巧;

第三级书法家:有自己的书法理论,并在理论指导下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书法风格;

第四级书法宗师:已找到攀登书法山之路。

我们认为:书法道路清晰了,习练书法才会心中有数;心中有数了,才会持之以恒;而持之以恒则定能达到彼岸;过程实实在在,结果是自然而然的事,正所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本书法道路的最大特色有二:1.理论先行;2.非临摹。

上述四级书者共同构成求真书法的书坛。

三、法、理、道─── 汉字造字之我见

当下,人们在谈论汉字造字时,第一反应首先会想到的是造字六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鲜有人触及法背后的理和道,本篇尝试探索之。

一般认为,象形字是最初始的汉字。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法;该法可简要描述为:用线条直接描画视觉所见实物的外部轮廓特征,所得图像与实物挂起钩,指代实物,即成为象形字。例字:山,木,羊,牛,马,日,月,等等。就这样,实物被转化为汉字。细心分析,象形字的文字要素有二:形与义,形即图像,义即实物,此义为物义;形与义的相互关系,可用中医术语理解为:形为表,义为里,表里如一,形义合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象形即象型,象形法乃象物像也。若对象形法进行浓缩,可表述为:画形指义。

指事法是象形法变化了一点点。从文字学角度分析:在构形方面,只在象形字里加上了指示符号;在构义方面,不再指代实物整体,而是指向整体实物中的细部。例字:本(在木字下部加一划,指代树木的根部),末(在木字上部加一划,指代树木的枝枝叶叶),刃(在刀字里加一点,指代刀的锋利部份),等等。从某种意义上看,指事法可理解为指示法。比较象形字与指事字会发现:象形字之义为大物义,而指事字之义为小物义;象形法象大物像,而指事法象小物像。数字是特殊的指事字,数目、数量即其义,此义为数义,乃象数像也。例字:一、二、三、十,等等。就这样,数也被转化为汉字。

会意法是指事法前进了一点点。从文字学角度分析:在构形方面,应用了指事字所得数量的成果转而对象形字进行数量叠加;在构义方面,采用了新方式──意会。例字:林(两个木,其义可意会为树林),森(三个木,其义可意会为许多树木的大树林,即森林),休(人靠在树旁,其义可意会为休息),卡(不上不下,其义可意会为卡住),等等。从某种意义上看,会意法可理解为汇义法。休、卡这一类会意字,其义为事,此义为事义。会意法乃象事像也。就这样,事也被转化为汉字。会意法可浓缩为:拼形示义。

以上三种汉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见形知义,即非常直观、直白,因此,以上三种造字方法可统归 象形类造字法。若对此类造字法进行抽“像”,可得其造字之理,表述为:造形表义,或假形表义,或假形载义,或寓义于形,或注义入形。理乃法之形而上也。

在象形类造字法的基础上,古人触类旁通对听觉听到的、无形但实在的声音也进行造字,产生了象音法。从文字学角度分析:在构形方面沿用会意法拼形的路子;在构义方面,采用了新方式──重义,即分为阳义和阴义,或者说浅义和深义,共两层。以鸣字为例,字形上:口+鸟;字义上:阳义或浅义指鸟张开嘴巴,阴义或深义指鸟的叫声,此义为音义。其它例字还有:啼(鸡的叫声),吠(狗的叫声),等等。就这样,古人巧借外力把声音转注入汉字,令汉字实现了有声化、可读化,极大地帮助记忆汉字。逆向思之,此乃实现了无形的声音汉字化、有形化也。从某种意义上看,象音法可理解为录音法。象音法乃象音像也。象音字的特点是见形知音。文字要素增加了一项:音。象音法可浓缩为:拼形示音。若对此法进行抽“像”,可得其造字之理,表述为:借形表音,或借形载音,或寓音于形,或注音入形。象音字在汉字造字上有重大意义,标志着汉字从无声时期进入有声时期,是汉字造字的重要分水岭。估计,象形类汉字的发音是后来重新赋注的。

在上述两类造字法的基础上,古人对纯想象的、精神性的、虚的东西,即心觉的东西也进行造字。于是,出现了形声法。此法可公式化为:形符+声符表意。意者,虚义也,义之义也,义之形而上也,此为意义。例字:增、赠、憎,等等。形声法令虚的东西实化,无形的东西有形化。逆向思之,乃实现无形的意汉字化,意被转化为汉字。从某种意义上看,形声法可理解为象意法或摄意法。形声法乃象意像。文字要素再增加了一项:意。形声法可浓缩为:拼符示意。若对此法进行抽“像”,可得其造字之理,表述为:借符表意,或借符载意,或寓意于符,或注意入符。

至此,汉字造字经历了从视觉到听觉再到心觉,从外到内,从象实像到象虚像,从表义到表音再到表意,对有形、无形的东西均可造字。其内涵由实而虚,外延由小而大,由有限而无限,逐步推扩。若对上述三类造字法的造字之理进行一般化处理,可得:作形表×,或作形载×,或寓×于形,或注×入形;×可以是义,可以是音,可以是意,或许还可以是其它。而对此理再抽“象”,可得造字之道,表述为:寓无限于有限,或注无形入有形,或注阴入阳,或假阳注阴。道是理的形而上也。由此,汉字造字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造字自由。

四、源与流

根据前述汉字造字理论,我们对书法史有如下理解。

1、关于书法之源

查有关文献的记载,书法之源可追溯至秦代程邈创隶书。程氏所下功夫至少有两重:浅层或阳层,把作为字体的小篆的笔划化圆为直,变连续为断绝,字形改长为扁;深层或阴层,小篆隐含传统汉字造字六法,像味浓烈,程氏把其构字的部件、组件符号化、抽象化,成为无像之象,即由实变虚,从而实现从字体到书体的蜕变。若对此进行抽“像”,可得其变之理,表述为:抽旧像注新象。字体,像也;书体,象也。因此,程氏洞开了书法世界的大门,结束了无书法的旧时代开创了有书法的新纪元。

2、关于书法之流

隶书之后,楷书、行书、草书等新书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流变可理解为书体衍化史。

在书法流变过程中,不同书体有不同书法风格,同一书体也有不同书法风格,关键在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书法家,同一时代也有不同风格的书法家。而书法家所用书法之理,大致如程氏隶变之理,只不过稍稍改变为:抽旧象而注新象。所以,从另一意义上说,书法流变又可理解为书法风格演化史。

若对书法风格演化再深究之,抽“象”之,则会发现:隶书体现着强秦严正雄浑、气吞山河的气概,可理解为法家势、法、术思想体系的隶书化、有形化、阳化;逆向思之,法家思想的精神乃隶书的书法标准,即其魂。及后,颜真卿的楷书作品体现着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君子形象,可理解为实现了儒家思想楷书化、有形化、阳化,儒家思想的精神成为其楷书的书法标准,即其魂。张旭、怀素的草书作品体现着道家大象无形、浑然一体的人生境界,可理解为实现了道家思想草书化、有形化、阳化,道家思想的精神成为其草书的书法标准,即其魂。所以,从此意义上说,书法流变又可理解为书法标准变化史。

若把法家思想的精神、儒家思想的精神、道家思想的精神视为相,则对上述隶书化、楷书化、草书化可作一般化处理,表述为:抽象而注相,或注相入象,即注精神入书法,犹如注水入瓶,而进一步抽“象”之,可得书法之道,表述为:寓无形之书意于有形之书形,或注书意入书形,或假书形载书意,即书意书形化。

3、结论

欲把握书法史,至少要抓住两个关键字:源、流;欲把握书法的精妙,至少要抓住三个关键字:像、象、相。

得法未得理者,能用法象像,书法匠也;得理未得道者,能以理象象,书法家也;法、理、道全得者,能借道象相,书法宗师也。

五、节外生枝─── 汉字造字与书法的关系

根据前述,就汉字造字而言,每一类每一种造字方法都有各自不同的造字技巧,三类五种造字法的造字技巧合起来就构成了全套完整的汉字造字技术,再糅合造字的三个层次:法、理、道,则形成了汉字造字哲学,即汉字造字的智慧。

同理,就书法而言,每一种书法风格都有各自不同的书法技巧,各种书体不同的书法技巧串起来就构成了全套完整的书法技术,再糅合书法的三个层面:像、象、相,则形成了书法哲学,即书法的智慧。

若把汉字造字与书法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书法可理解为另类造字,乃另类象意法造字也,这不是在法的意义上造字,而是在理、道的意义上的另类造字。若更深入去分析,二者的关系可用中国传统哲学的术语概括为:汉字造字是本,书法是末;汉字造字是体,书法是用;汉字造字是源,书法是泉;因此,书法是汉字造字的节外生枝。若把本末合一、体用合一、源泉合一,三合一,大而化之:书法是让汉字之形说话,书法是大写意之文章。此为我们的书法观。

六、书形与书意构成太极─── 求真书法的哲学

该模型的结构可具象地理解为:状若果实。

由表及里,用文字表述如下:

第一层:情绪。主要指喜、怒、哀、乐等。通常是“我”受外界事物刺激而引发的应激反应。大致与性格有关。

第二层:情感。主要指爱、恨、忧、愁等。通常是“我”对外界事物思考之后的心理反应,带有一定主观性。大致与个性有关。

第三层:情操。主要指与伦理道德紧密联系的品行表现。通常是“我”对外界事物深思之后的外在行为,具有一定思想性──以某种政治信仰为标准。大致与品德、品格有关。

第四层:情怀。主要指一个人自觉是人类的一份子而具备的根本精神品质。通常是“我”对外界综合考量之后的境界,具有一定精神性──以某种精神信仰为标准。大致与人格有关。

第五层:未明。可能是“我”对宇宙有自我定义之后的神秘状态。

一般地,由表及里,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稳定。若视此模型为一把无形的心梳,能令心灵有序化;若视之为一把无形的心灵密钥,能打开心灵枷锁,甚至能进行心灵洗礼;等等。总而言之,解放思想,释放精神,方能让心自由飞翔。

据此,习练求真书法者,至少要过五关:

第一关:情绪自由。指能够娴熟地运用求真书法太极,轻松自如地把情绪即时转注入书法,实现情绪──书意书形化、有形化、阳化。关键要先打开感觉开关。

第二关:情感自由。指能够轻松自如地把情感转注入书法,实现情感──书意书形化、有形化、阳化。关键要先打开知觉开关。

第三关:情操自由。大致同上。关键要先打开感受开关。

第四关:情怀自由。大致同上。关键要先打开感悟开关。

第五关:书法自由。因人而宜。

其背后的道理是:满则益(溢)。

建议:习练求真书法时,只写有感触、有感觉,有感受、有感悟、有感应的字、词、句等,最好是自己想出来的东西。总而言之,真是灵魂。

八、创造性意识一条龙───创造性意识路线图

一般而言,创造性意识的出现、发展、成熟,大致要经历如下的过程:

灵光一现,即灵感,可能是创造性意识的最初始状态。而这之前大多有一个无意识的积淀阶段,灵感的出现通常是受某些特殊的东西所刺激,身体某个开关被激活了。有人把此种现象诗意地描述为:心弦被拨动了。若能迅速地采取行动捕捉住,例如一个字,一个符号,将灵感转化为想法,则想法就成为了创造性意识的第二种状态。当把想法与别人互动,若得到肯定或鼓励,继续采取相应的行为,例如找资讯,强化想法转化为主意、主张或观念,则主意、主张或观念就成为创造性意识的第三种状态。运用各种思维手段,对主意、主张或观念作进一步深化,凝固为概念,则概念成为创造性意识的第四种状态。概念经过丰富和充实就会产生思想,则思想成为创造性意识的第五种状态。例如,孔子的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仁。把相关的多种思想认真梳理、比较,使之系统化,总结为理论,则理论是创造性意识的第六种状态。例如,法家势、法、术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即成为秦统一六国的指导理论。若理论能联系实际,经过实践,或成功,或失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必然会升华出一套哲学,则哲学是创造性意识的第七种状态。哲学者,捷学也,走捷径的学问也。此即创造性意识一条龙。

九、构筑书法人生道路的技术

本篇由下列A、B、C三部分有机构成。

A、活出真我的本色

在当下的许多主流媒体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通常并举;这三者相互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以下尝试梳理之。

(一)、区别

1、世界观

简而言之,是指“我”对所生存社会的总的看法。至少涉及三方面:①历史。一般地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通常,时代不同,社会也不同,人们的世界观亦不同;时间跨度越大,世界观越深厚。②社会范围。例如,村级范围的社会,镇级范围的社会,直至国家级范围的社会,地球村范围的社会,即世界。一般地,空间跨度越大,对社会了解越全面。③社会深浅。这主要是对社会结构和人性的认识。一般而言,社会范围小,社会结构简单,人性纯朴;反之,社会范围大,社会结构繁多,人性复杂。

2、价值观

简而言之,是指“我”为人处事的价值标准。由于每个人所接受的思想不同,所持价值取向不同价值取舍也就不尽相同。例如,接受道家思想者,大多以恬淡自然为价值取向标准;而接受儒家思想者,大多以仁、义、礼、智、信为价值取舍标准。

3、人生观

简而言之,是指“我”对人生的总的看法。具体而言,就是赋予人生某种意义。例如,历代的政治精英们大多以改造社会作为自己生存的意义,此即其人生观。通常,人生境界不同,人生观也不同;人生不同阶段,人生观也不尽相同。

(二)、联系

对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而言,要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即如何赋予人生意义、选择走一条怎样的人生道路,这就涉及价值观的问题,即其接受何种思想作为价值取向、价值取舍的标准;而接受何种思想,又进一步涉及其世界观,即其对社会的认识,包括对不同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等等。因此,这三者的关系是:世界观决定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人生观;世界观对外,价值观对内,一内一外,一阴一阳构成太极,无形也;走出的人生道路,有迹可循,有纹有路,有形也;无形有形构成太极。

(三)、结论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乃人生──即“我”的三块基石,直接影响“我”的人生半径的长短,对生活感受的深浅,人生质量的高低,人格魅力的强弱,个人场的大小,等等,因此,可视为人生三大指标或三大参数。

B、你的宇宙会因你的宇宙观变化而变化?──跟宇宙谈谈

(一)、“我”为什么要有宇宙观?

互联网诞生,可能标志着人类已迈入了地球村时代。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可能是浑然一体、均衡。这个时代可能是宇宙世代的重要阶段。宇宙世代可能是宇宙公民的时代。

欲从地球村村民转变为宇宙公民,实现身份华丽转变,关键可能在于是否有自己的宇宙观。有自己宇宙观者,才能拥有完全健康的心智,各色说辞理论才不能左右自己的是非善恶;有自己宇宙观者,方能占宇宙一席之地,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用自己的宇宙观观世界,则洞若观火;用自己的宇宙观观宇宙,则一目了然。

(二)、究竟什么是宇宙观?

欲弄清楚什么是宇宙观,须先搞清楚宇宙是什么。在当下的汉语语境里,由于西学东渐的缘故,宇宙一词的含义主要来自西方天文学。而在西方天文学里,宇宙一词大致经历了如下的过程:中世纪的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期观测研究,提出日心说取代了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宇宙由地球变成太阳系;哥白尼之后,观测手段不断发展,宇宙又从太阳系变成银河系;而当下,西方天文学家倾向于宇宙无中心。据此,可以说,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宇宙是天文学意义的,是科学层面的。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宇宙一词其实是指宇宙观,大致可理解为一位哲学家的学问基石。曾有一位哲学家给宇宙下定义为:所有的空间和时间。宇者,本义为房子,引伸为空间,以小见大也;宙者,空间也。

细心比较中西二者,不难发现:西方所讲的宇宙,其实类似于宇宙模型,偏科学性;中国古代的宇宙,其实是宇宙观,偏哲学性;科学讲究实证,而哲学讲究思辨,不可混为一谈。

(三)、该怎样确立自己的宇宙观?

我们认为,地球村时代的宇宙观可能是:宇宙可以自定义。

我们尝试把宇宙定义为:以任意点为球心,半径可无限的球状物。这是一种数理式定义法,估计还有非数理式定义法,因人而异。

(四)、结论

宇宙观是人生──即“我”的基石的基石。

(五)、猜想

你的宇宙可能会因你的宇宙观变化而变化?

C、跟人生谈谈───站在哲学巨人冯友兰先生的肩膀上

已故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晚年总结自己大半生的人生经历,提出了人生四重境界学说。可简述如下:

自然境界。人生观:“我”作为超越自然的存在,自觉地使自然界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价值观:按着“本能”或“社会的风俗习惯”去做事。

功利境界。人生观:意识到“我”的主体地位而追求个人目的的实现;价值观:意识到为自己做各种事.

道德境界。人生观:自觉“我”作为人类而存在,并努力使“小我”融会于“大我”之中;价值观:意识到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有利他的道德意义。

天地境界。人生观:超越道德境界,自觉地达到“我”与自然界的合一。价值观:意识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员,并为宇宙利益而做各种事。

境界不同,追求不同,各行其道。

经初步研究,我们认为,可以把此学说理解为一条完整的人生道路,且呈螺旋式上升,越走越宽广,状如螺丝钉。为了进一步夯实此人生道路,我们对该道路的横切面设计如下:基石层为宇宙观,然后由深至浅分别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可图示为:

────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

────宇宙观

此人生道路,暂命名为:金色大道。总而言之,我们认为人生学即人生道路学,道路不同,人生亦不尽相同。

全文可视为我们的书法人生学。

参考文献:

[1]黎孟德.书法讲读.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2]聂清.道教与书法.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

[3]谢光辉.汉语字源字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4]葛承雍.书法与文化十讲.文物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5]董伟嘉,敖群.汉字知识与汉字问题.商务印书馆,2009年6月第1版;

第4篇: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

如何才能使我的课变得丰满起来呢?为此我做了一些大胆的改革,现整理如下。

一、让学生走进历史,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

我们学校现在实行的是走班制,课节的减少加上可控时间的流失使得教学任务异常艰巨,历史知识烦琐的特点让我疲于奔命,忽略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几番思考后,我决定把感受历史的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到历史真正的魅力。如在讲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成熟这一课的课堂小结时,我让学生走进历史:如果穿越时空,作为文人/贵族/皇室/士兵的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你有望进入仕途吗?如果有的话要通过怎样的方式?进入权力中枢的你有哪些权力?又会受到哪些机关的制约?这里我让学生把思路变成文字(字数不超过100字)。学生的兴致也很高,其中一个学生想回到唐朝做皇帝,写到了他登基前的忐忑不安,伟大的抱负以及困惑。下课后他喜滋滋地告诉我:老师,历史课真有意思!

二、引入历史故事,还历史本来的魅力

看过百家讲坛后我很感慨,易中天,一个门外研究历史的人都能把历史讲得如此生动,而我作为一个专业的历史老师却让我的学生与历史渐行渐远。这其中的原因,有课本的编排,如根本原因、根本目的、政治、经济的分析严重削减了历史的趣味性;有课堂的限制,只有45分钟,还要顾及到师生互动,留给学生足够的巩固时间;也有高考体制的束缚,有的老师就说了如果没有高考卡着,我们也可以来个讲坛,保准妙趣丛生。当然不能因为有困难就止步不前,我的攻坚计划从将故事引入课堂开始。开始的时候纯讲故事,学生听得真是有滋有味,作业做得也真是一塌糊涂。

我重新剖析自己的课堂,觉得这种教学方式背离了教学的根本目的。兴趣从最终目标来看兴趣是为效益服务的。而我的做法只是为兴趣而兴趣,这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

就那么点课堂时间,如何才能将这些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有效地用上,并且还要保证课堂的效率呢?

我采取了以下的方式:筛选历史故事来剖析或巩固历史基础。比如在讲到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时,预习提纲中有一个问题,苏格拉底研究的重点是什么?学生错的特别多。于是我便引入了这样一个故事:

苏格拉底妻子是个悍妇。她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常使苏格拉底困窘不堪。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妻子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精神才与她结婚的。

我在这个故事的后面跟了一个问题:这反映了苏格拉底研究哲学主要集中在什么方面?

学生在阅读完这个故事后,很容易就理解了苏格拉底专门探讨人的心灵智慧,重点研究人的伦理道德问题。

三、让历史服务于现实,让历史活起来

历史教学应该为现实服务,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找寻历史。历史课堂是面向生活的教学,它要求我们把教育、教学内容从书本里、课堂中引向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

我最怕听到别人对历史的评价是:研究死人的学问。为此我特别注意在教学中将知识与现实挂钩,让历史“活”起来。从这几年的高考题我们可以看到,考查的方式越来越灵活,光靠死记硬背根本答不了高分,也就是说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也不能固守传统思维,要让“死”的知识“活”起来,而不应该把历史变成一个干瘪的老人,让它失去青春的光泽。由知识和课堂的活跃带动学生思维的活跃,这个策划者和引路人毫无疑问应该是我们教师了。

为了锻炼学生回答问题的层次感,巩固儒家思想对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我引入了下面一则材料:

汶川大地震后,中国饮料业巨子罐装王老吉以一亿元人民币的国内单笔最高捐款,诠释了这个时代最值得树立的民族企业精神。接着,一个名为“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得到网友热捧,帖子号召大家“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让它从大家面前彻底消失!”记者注意到,这个“正话反说”的“封杀王老吉”倡议,在天涯社区发出后,迅速成为最热门的帖子。

问题是:请结合孔子对“仁”的解释谈谈儒家传统文化对王老吉这样的民族“企业”管理的改革与变迁,企业文化的铸就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第5篇: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 民族性 相对稳定性 双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104-01

传统文化的继承通过三部分:传统文化面面观,传统文化在今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分析传统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以及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这一课的知识目标要求:理解传统文化的表现;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课程思路较清晰,但在设计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设置、引导太多,课容量太大,如何既突出重点,又能完成课标要求,这是本人在设计课件时思考的一个问题。

PPt1:请大家以小组形式讨论并列出你所知道的传统文化元素。每小组至少说出三个且不得重复。大家讨论热烈,集思广益,联想出很多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南京的明孝陵、夫子庙、江南的山水画、风筝、京剧脸谱、北京四合院、贴倒福、贴春联、传统服饰(唐装、旗袍)、刺绣、剪纸、书法、浑天仪、西安的兵马俑、茶文化、古代四大发明等等。教师过渡道:“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悠久,我们发现这些传统元素都体现了本土文化,是人们长期生活共同的积淀,说明了它们都具有什么特点?”学生:“象征性、代表性、传统性……”(就是无法用准确的词语――民族性来描述,需要教师进行强调)教师:“大家再想想为什么京剧这种艺术形式至今仍活跃在艺术舞台上?说明了它的什么特征?”学生:“继承性。”教师:“传统文化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过去到现在,新旧交融,体现了它的相对稳定性。”通过第一张PPt,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所感知,归纳出它所具有的特征。

“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一起来感受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PPt2:吃饺子、贴倒福、赏月、划龙舟的四幅图片,这些都属于传统文化中的哪种表现形式?学生:“是传统习俗。”教师:“有谁知道这些习俗的来源以及能够保持到现在的原因?”学生:“符合人们美好的愿望,有吉祥如意之意。”PPt3:传统习俗的含义。PPt4:北京四合院、故宫、江南民居、夫子庙四幅图片,分析南北建筑的特点及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学生:“北京四合院以南北为纵轴线,讲究对称,而且按照长幼次序住在不同的房间;江南民居一般墙围较高,体现了私密性。屋顶呈尖形,与南方雨水多有关系。”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南北建筑都讲究风水学说,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符合儒家思想与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所以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PPt5:剪纸、脸谱、书法、绘画四幅图片,谁能谈谈你对书法、绘画的认识?学生讨论作答。教师:“有谁能唱几句地方戏?”一位学生的几句黄梅戏《女驸马》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教师总结:“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它们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哪里?代表的是哪种思想?大家还知道哪些传统思想?”学生:“儒家、法家、墨家、道家……”教师总结:“这些思想已深深融化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中国社会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以上便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四种表现形式及其地位。”

第6篇: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儒、道”思想;山水画;审美精神;静穆玄远;中庸柔和

不同的民族、地区,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艺术是民族文化中最突出、最活跃、最深刻的表现形式。作为重要画科之一的山水画,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根深蒂固的儒、道思想可谓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两千多年来,它对中华民族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之深之广是不言而喻的,山水画固然不能例外。

首先谈谈中国山水画和儒家思想的关系。中国古代先贤们早就认识到“比”、“兴”的艺术魅力,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大意是说:诗中的比、兴手法的运用,使人可以通过形象的比喻,更深刻而又直观地感悟到有关自然的、社会的和人生的哲理。通过对比、兴的艺术形象的审美,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自然、社会与人的某些相通的本质来,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文学艺术和造型艺术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可以说孔子“比德”观点予山水画以深厚的思想内涵。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是说聪明智慧的人爱水,因为聪明人活跃、乐观,正像水一样川流不息,富有生命的活力。有仁德的人爱山,因为他沉静、高大、宽厚而长寿,故有“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之妙比。先贤们通过漫长的社会实践在认识上终于冲破了人与世界的纯物质的联系,而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高度。

“孔子在高扬人格美的同时,取山水以喻仁、智,正是要把人的这种内在的、视而不见的品格,与经验中的山、水的特点相比,赋予这种内在美以具体可感的形式。”这种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融合的审美观点和道家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共通性,或者说在道家思想中表现得更为彻底。正如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宗炳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于此,宗炳认为:山水之形象中蕴含着“道”,体现着“道”。道映于物,需要贤者静气、净心去体味。与宗炳同时代的王微也说:“本乎形者融灵……止灵亡见,故所托不动。”王微同样认为,神和灵是与形不可分割的整体,神无所见,所以托于山水之具体形式上。这里“灵”其实就是指的“道”。看来山水画在萌芽时期就和“道”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受“道”的深刻影响,中国山水画才没有把追求形、色、体、光的逼真放在首位,而是把“澄怀观道”作为终极目标。

那么“道”为何物呢?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并非指客观存在之物形,而是宇宙万物自身存在之因,是无所不在,不可言说的至理。正如老子所释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可以言传的则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可名状的也不是恒常不变的事物,但“道”又的的确确存在着,正如老子所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的“道”在美学上的体现就是一种含蓄、玄远的朦胧之美。也正是这“大象无形”之美赋予了山水画以无限生机。

从山水画的图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山水不像人物、禽鸟那样结构严谨,比例精确。山石树木等的形体造型可以说不受太多束缚,无“常形”的山水画,正有利于完美体现“大象之美”。恽南田的一段论说更能帮助我们对山水画与“道”之亲和关系的把握和体悟,作为画家,“须知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所以为逸。”不是树不是山也不是笔墨,是什么?是“道”的化身。

即使是最工整细腻的中国山水画,也是“写意”的,正所谓“妙在似与非似之间”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直接或间接地受儒家“中庸”思想之影响所致。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他还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本意是强调做人要把内在本质的人性,与外在言谈风范文采巧妙配合恰当、协调,才能成为君子,不可偏执一端。这对文艺创作更是影响至深至广,对中国山水画来说亦颇有启示:过分追求自然山水之形质,就会走入“媚俗”之自然主义的极端;相反,丝毫不顾自然山水之形态,一味追求笔墨技巧,搞表面游戏,势必陷入“欺世”的形式主义之窘境。这在音乐艺术上主要体现在对“中声”和“中和”的追求上,此不赘言。“中庸”作为美学思想强调的是“中和之美”、“敦厚之美”,“这不仅决定性地影响了我国艺术的内容;而且也影响着我国艺术的风格:偏重于柔美者多,偏重于壮美者少。”

另外,从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面貌来看,还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浑茫的阴柔美,极少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与刚猛之感。就是五代末北宋初代表山水画家荆浩,关仝及范宽之作,那大山大水的构图,虽有“远视则不离座外”之宏大壮美感,但它所真正展现出来的还是一种平和的静态之美,因为它所蕴含的运动及张力是内敛的而非张扬的,可以说是寓动于静的。这在范宽的《蹊山行旅图》中,我们能更清楚地感到这一美征。这大概也和儒、道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大家知道,儒家讲“仁”与“德”等等,“仁”与“德”都是建立在“中庸”平和,甚至是“谦让”基础上的。可谓谦逊有加,这在整体心理上无不表现为无示张扬、不露锋芒而倾向于平静的。

荀子曰“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静则察。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荀子认为,人必须靠心才能认识真理,因为心是人形神的主宰,它必须做到空灵、专一、不乱、即“虚壹而静”。做到虚壹而静,方可明察秋毫,体悟万物之理,从而也就认识了“道”。“虚壹而静”的观点不仅在哲学史上影响甚大,而且还深深地渗透到山水画创作中,致使它在整体上表现为偏于静穆的冲虚之美。此正如欧阳修所云:“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走迟速,意近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从两个“难”字上,我们不难看出欧阳修也是推崇绘画“冲虚、宁静”之美的。这和道家的某种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显然,相比较而言,道家的一些思想对山水画趋于“阴柔”的审美特征的形成,影响更为深透。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认为水虽柔弱,但其恩泽万物而不与之争利,天下虽没有比水再柔弱的事物了,但它能以弱胜强,以柔克刚。这些观点充分地体现老子注重“阴柔美”的美学思想内核。这在董源、巨然,尤其是“二米”萧散简远、平淡天真的山水作品里得到了较好的展示。

由“道”产生的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面,而它们的调和却是以“宁静”、“冲虚”为前提的,这正和儒家中“德”、“仁”、“谦”、“让”的思想有着相通之处。天地万物皆然,既然山水“以形媚道”,贤者“澄怀观道”,那么山水画的创作欲合于“道”,达于“自然”,必戒火躁、硬实、刚猛之弊,而求静穆、阴柔、玄远之境。这一点,我们不仅能从历代绘画品评中得以印证,更可以从历代山水画代表作品的观赏中获取更真实的体悟。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5页。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2页。

[3]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1卷,,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140页。

[4]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9页。

[5]宗炳:《画山水序》。

[6]王微:《叙画》。

[7]老子:二十五章。

[8]《老子·一章》。

[9]《老子·二十一章》。

[10]陈传席:《陈传席文集》(1),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17页。

[1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4页。

[1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1页。

[13]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1卷,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155页。

[14]《荀子·解蔽》。

[15]杨大年:编著《中国历代画论采英》,河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84页。

[16]《老子·十六章》。

第7篇: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 诗教 心灵感动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所谓“诗教”,本指《诗经》“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后来泛指诗歌的教育宗旨和功能。孔子是“诗教”的最早也是最积极的倡导人和身体力行者。相传他亲自删定《诗》三百篇,此说虽无考证,但孔子出于“诗教”的需要,对《诗经》下过很大的工夫,《论语》和《史记》都有记载。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两千多年来“诗教”的传统绵延不绝。

如今,初中语文教师对于诗歌教学普遍不重视。据统计,在120分的中考语文试卷中,涉及诗歌的部分仅为10分左右,由此导致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处于尴尬的境地。这样恶性循环,使诗歌正在远离青少年。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教育部颁发试用的“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诗歌的教学及其文化的传承,是很有远见和必要的。

中小学生从踏入校门开始,便逐步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到了中学阶段,开始关心社会,渴望了解生活,积累人生经验,也需要得到启发帮助。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不同的诗歌反映多样化社会生活,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创造生活。可以说,诗歌是社会人生的浓缩,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1.读——诗歌教学之魂

语文教学离不开“读”,更何况是不好讲解的新诗呢?学诗歌最原始、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同样一个意思如果用大白话讲就索然无味。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当然并不是说排斥讲,讲解也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讲出体会,是“我”读诗的体会,而不是别人的理解。也要让学生在读后谈谈感受。

鉴赏能力的形成也离不开朗读。“文章的美是集语言美、意象美、音乐美、意蕴美、意境美的大综合”。而诗歌更是高度体现了这一切美。诗歌的语言美、意象美、音乐美属于表层的直觉,是感性的东西,而意蕴美、意境美则属于深层的领悟,是理性的认识。学生通过朗读获得感性印象,通过反复朗读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热情。对于文章的形式美,学生通过学习朗读可以获得真切的感受。当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就到了理性认识的境界了。

当然如果教师用语言或者其他方式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感悟,在情境中诵读,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品——诗歌教学之躯

“品是发现,是欣赏,是咀嚼,是感受”。品离不开读,先读后品,品后再读,读读品品,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诗歌必不可少的。“品”,就是在对作品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或者说是对整体语境感受的基础上,对作品中那些闪闪发光的“珍珠”进行鉴赏。“品”,有对妙词妙句的品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学习作者的创作技巧,积累精妙的语言。“品”,还指对诗歌意象的品味。现代诗歌,在对意象的运用上很有独到的地方。意象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品味意象,也就是对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剖析,以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做到对文本的完全解读。品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文本,即更好地“读”。

3.从赏析的角度来体味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有特定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人对诗歌感受的深度也各不相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哈姆莱特,基于这一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一首诗的主题并非是绝对的唯一,学生的见解,只要合情合理,教师完全可以鼓励他们保留,即使不妥,也要承认他们动了脑筋。倘使学生实在谈不出所悟,就应当指导他们利用丰富的图书资源来探究诗歌所表达的丰富感情。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经过一番思考加工,自己悟出来的就不再是教师传授的统一知识了。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提出疑点,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从而得出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结论。

4.从心灵感动的角度鼓励学生创作诗歌

创作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诗歌教学,决不能局限在诗歌的讲授上,更应该培养学生诗歌创作的能力,或者是创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将民族文化的生命延续下去。

第8篇: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历史课;教学重点;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2-0124-02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把握教学重点是教师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善于把握教学重点,教学效果好;最近学习了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后有所启发。本文就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重点的切入

这是指对教学重点展开时所进行的铺垫和引导,如背景介绍、相关知识的联系等;《三国鼎立》一课的重点一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二是分析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这就要把赤壁之战作为重点了。因为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被迫退居北方,重新积聚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回来又得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废汉献帝,自称为帝,刘备和孙权也先后称帝称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了。

二、重点的激活

这是指对重点的打开,引起学生的关注,如设置情境、提出疑难问题等。如在《第二次》的教学中,利用《》影片片段导入新课,通过圆明园火烧前后对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走入创设的历史情景,感受历史事件的过程,当学生看完影视资料时,学生已经融入到历史情景中,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知识、观点、态度、情感。如在讲“”时,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模仿维新派和顽固派之间的论战,这实际上类似一场辩论赛,“顽固派”会找出各种理由来反对变法,而“维新派”则从各个方面来“顽固派”的谬论,在立与驳的过程中,学生更加深了对当时时势的了解,认识到变法的紧迫性,无形中就会站在“维新派”这边支持他们,内心也理解了康梁他们这些仁人志士为何挺身而出的缘由。

三、重点的丰富

这是指对重点的充实,如提供有关的材料、对重点进行具体的讲授、演示等。如《大一统的汉朝》重点是“汉武帝的大一统”。这一子目的重点写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削弱诸侯势力,使其越分越小,再也无力与中央政府对抗,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使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而学生对“大一统”的意思搞不清楚,他们会问为什么不叫大统一呢?所以我认为要讲清楚“大一统”与“大统一”的区别,故也把它丰富为重点。要讲清楚“大一统”所涵盖的范围比“大统一”要广得多。“大一统”不仅是地域上的统一,更是思想、文化、经济的统一。比如秦朝的“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秦还做到了经济上的统一——统一货币、度量衡。汉武帝的政治上、思想上等内容,而“大统一”就仅仅是地域上的统一了。

四、重点的认识

这是指对重点组织相关的学习和认识活动,对重点进行探究,如开展讨论、辩论等活动。如《秦王扫六合》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的措施几乎囊括了我国不同统一时期所例行的诸多方面,学好这一内容对今后学习我国不同时期的落实将有极好启迪。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探究学习。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影片《荆轲刺秦王》,创设情景,口述目标,导入新课。学生欣赏影片,思考答问,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秦朝建立的条件、过程以及措施和意义等知识要点的填写。教师巡回检查,个别辅导,根据学情调整教学重难点。第三环节——合作探究,学生分析思考,合作讨论,展示交流。教师随机调控,引导点拔,促进生成。第四环节——活学活用,教师把握课标,灵活设题,检查反馈。学生分析思考,讨论交流,学以致用。几个环节之后学生就基本掌握了秦的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达到教学目的了。

五、重点的巩固

第9篇: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效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74-02

2010年暑假,甘肃教师参加了新课改网上通识培训,秋季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在高一全面推开。如何实施新课改,如何在新课改下上好高中历史课,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新的课题。到2013年,全国除了广西以外,其他省份的高考均是新课标高考。而青海、、甘肃、贵州在2013年是实行新课改之后的首次高考。新课程理念逐渐渗透到历史学科的高考中,也成为历史学科高考发展的大趋势。弹指一挥间,新课改在我校推行已经三年了,在这三年教学实践中,对新课标、新教材、教学过程也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对于如何在新课标下上好历史课谈谈我的体会。

一、打破思维定式,建立课改观念

过去课堂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记忆,强调教师要讲得全,讲得细,讲得深,讲得到位,并且以此作为衡量好教师的标准。好像教师不讲学生肯定不会,考试肯定要吃亏,学生的学习目的好像都是为了应试。并且强调学生对知识点记忆,甚至过分强调“记死背硬”,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历史失去信心,关键是“我记不下”。但事实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种教育观念已经妨碍了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堵塞了学生的实践渠道。因此,这种教学理念必须改革,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真正认同课程改革。

二、以课标为依托,整合课程内容

历史新课程依据“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采取模块式教学模式。新教材高度概括,历史跨度大,基础性知识介绍得较少;专题式模块教学将知识之间的联系割裂,不利于全面透彻地理解;有些章节内容“繁、难、偏、杂”,观点超过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如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安排了中外历史上9个影响较大的改革实例,其中,中国4个,外国5个,时间跨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真是古今中外。新课程教材虽然避免了高中历史旧教材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但也存在着许多“硬伤”,学生印象是“突如其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教师感觉“老虎吃苍蝇——无从下手”,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操作,更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适当整合教学内容是有必要的,从而更好地凸现新课程的优势,弥补其不足之处。

三、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合作教学

历史教科书经过多次修编,它有许多新内容、新目标、新理念、新教法,同时它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时空跨度大。而教师一般都存在着知识结构的缺陷,懂文科的教师往往不懂理科,知识体系不完整,综合课教师不仅缺乏相应的学科知识,更缺乏对综合知识进行整合的方法和能力。如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涉及哲学内容;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重大进展”,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这两课涉及到物理、生物、化学方面知识。所以,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实施综合课程难度确实很大。那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教师完善知识结构,迅速掌握新的教材教法,落实课程目标,体现课程理念,凸显综合特色呢?这就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汇聚集体的智慧,建立集体备课制度,高二以来,我校采取了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体备课的形式,有利于学科之间交流合作,提升了老师们的文化修养。

四、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式

认识到新课改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让学生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历史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学过程中,我把“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把“思”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深度。让学生从“乐学”到“会学”,我把这一过程称为“快乐思考”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我在实际教学过程别注意这几个环节:其一,上好前言。成功地导入教学,就能先声夺人。其二,结合历史人物活动,增强历史的感性,而不仅仅只是一些时间地点过程的叙述。其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图片、视频中感受真切的历史场景。教学环节中的“思”。获取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知识,所以学生要学会的不仅仅是基础知识,更要注意思考“我是怎么理解的”、“还想到了什么”、“遇到类似问题应该怎样去思考”。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做出评价、剖析。传授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效率,有着很关键的作用。

五、提高教师素质,适应课改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