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以民俗为主体,讲解风土人情――《边城》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边城》一文,是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沈从文所创作的一部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该小说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教师在教学此文时,应着重注意文中所包含的众多民俗文化现象,重点讲解其中的风土人情。
首先,教师要引领学生弄清楚《边城》的写作背景,并把握住课文的主题思想。《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小说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风景、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但是,教师在引领学生品析课文中美好的风土人情时,要注意与课文主题紧紧相连――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那动人而凄美的爱情故事。
其次,教师应引领学生注重这篇小说中大量的民俗文化现象。例如:“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文中“端午”、“中秋”、“过年”等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时令节日类民俗;“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关税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这里提到的“赛龙舟”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民间娱乐竞技民俗;“天保、傩送两人都是当地泅水划船号选手”,“天保”、“傩送”是掌水码头龙头大哥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指因得上天保佑而送给顺顺的孩子,“傩送”指傩神(驱逐瘟疫之神)送给顺顺的孩子,这都是封建迷信说法,这就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鬼神信仰类民俗;“二老,二老,你真能干,今天得了五只吧?”,“二老”,湘西方言,正确语序是“老二”,指在家里孩子中排行第二,这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方言民俗;“过不久,两个吹唢呐的,四个强壮乡下汉子,一顶空花轿,一个穿新衣的团总儿子模样的青年”,“吹唢呐”、“花轿”等,是中国旧社会很多地方所存在的娶妻迎新娘的礼节,这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嫁礼仪民俗;文中还有大量描写湘西人民居住、饮食、生产、生活等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事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引领学生对课文中湘西优美的风土人情进行系统解读与领悟,以增强课堂感染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以此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熟悉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读者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正懂得那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从文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美好和谐社会的向往、对青年浪漫动人爱情的祝福。
中学语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系统而深入的解读,不仅能有效达成语文教育教学目标,而且能提升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以民俗为线索,疏通文章内容――《孔雀东南飞》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孔雀东南飞》一文,是中国东汉时期乐府民歌,是中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该诗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壁”。《孔雀东南飞》一诗,主要写了东汉建安年间,善良贤惠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并结婚;但婆婆焦母却看不惯刘兰芝,对其进行百般刁难,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兰芝终究被休;最后夫妻两人自杀殉情的爱情悲剧故事。该诗包含有大量民俗文化内容,是中国古代社会民俗文化的典型样板之一。
教师在教学该诗时,可以诗中的民俗文化为线索、引领学生疏通诗歌中的主要内容。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诗歌主题对诗中的大量民俗文化内容进行挖掘和分析,来探究中国古代民风民俗,增进对中国古代社会人文环境的了解和领悟。例如,诗歌开头刘兰芝自陈:“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这是一种纵的铺陈,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这里面又包含了诸多民俗文化意象,如“织素”、“裁衣”,这是中国古代女性闺房基本功课。在封建伦理道德约束下,中国古代女性一般很少外出,绝大多数是待在家里织布裁衣;“弹箜篌”、“颂诗书”,中国古代世家大族,比普通平民百姓家庭条件好得多,大家闺秀家教较严格,刘兰芝会诗书礼乐,这是中国古代诗书礼乐民俗的典型体现。再如,刘兰芝离开焦家时也有一段细致的铺陈:“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这里生动描写了刘兰芝的衣履佩饰,涉及到了中国民俗文化中服饰类民俗元素,如“绣夹裙”、“蹑丝履”、“玳瑁光”等,这是中国古代有钱人家的女性服饰,“绣夹裙”是绣花的夹裙,是汉族服装。“蹑丝履”是脚穿用丝做的鞋类,“玳瑁”是用大型的海龟背甲制作的精美装饰品。诗中刘兰芝的穿着打扮向我们当今读者展现了东汉时代上层女性的服饰风格。
其次,教师在该诗教学过程中,须引导学生紧扣主题。民俗文化的分析与解读,必须为全诗的基调与主题服务。诗歌中大量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事件描写等,都是为刘兰芝与焦仲卿之间悲惨的爱情婚姻故事做铺垫的。主人公刘兰芝聪明、勤劳,“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等的铺排,立即令读者对她产生极好的印象;刘兰芝美丽贤惠,“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和高雅的风度,下文里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刘兰芝善良、懂礼,她向焦母辞行时,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与小姑子告别时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刘兰芝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她被婆家嫌弃而回到娘家后,县令、太守两家先后来求亲,都不能令她动心,最后在拒婚不成的情况下,“‘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赴水自尽,以死捍卫了她与仲卿的爱情。
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该诗与其它类似诗歌时,应注意以民俗为线索、疏通文章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在兴趣中探寻文化,以夯实基础、积累知识;并且,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紧扣文章主题、升华思想感情,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价值情操。这些教学原则与方法,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而言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三、以民俗为焦点,活跃课堂气氛――《云南的歌会》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中《云南的歌会》一文,是沈从文对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岁时节令和集会娱乐状况的生动描述。在中国云南省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唱歌,互相问答,游戏传情等。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赢得了沈先生的由衷赞扬。
教师在教学该文时,可以民俗文化为焦点,激活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首先,教师可以围绕“云南的歌会”这种民族间的民俗文化特色,引导学生探讨云南的歌会到底有何主要特点,使学生对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有整体了解与把握。就中国民歌民俗文化而言,一般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要有地方特色的曲调。从文中解读可知,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各地区民风民俗略有不同,而且大都热情奔放、热爱音乐舞蹈、有自己民族特有的音乐曲调。例如:“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解答。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等等。二是要有写歌词的氛围。云南地处中国西南部,全年大多数时候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优美;云南又是少数民族集聚地,是个“诗歌的家乡”,写出来的诗歌大都趣味无穷。例如,文中写到“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这条路得通过这些果树林、札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等等,自然环境优美,能很好激发人们创作歌曲的欲望。三是要有唱歌的场所和氛围。云南的唱歌场所别开生面且极具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富有本土特色;他们选在山野、山路、林寨,显得朴素、简约、自然;而我们中国很多其他地方唱歌多是在戏台、剧院或是在歌厅;云南唱歌的氛围是相当浓烈的,有对歌、漫歌、传歌,参与歌会的有男女老少、连年过七旬掉光牙齿的老人也在热情地唱着。例如,文中写到“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等等,说明云南歌会有诸多场所和极好氛围。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析文本、深入思索,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其次,教师在对该文进行教学时,除了着眼“云南的歌会”主要内容与特点之外,还可引导学生对文中具体的民俗文化元素细节进行深入发掘和领悟,诸如文中描写云南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自然环境等。例如,作者在“山路对歌”中抓住人物描写,写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三个对手,这种得胜的喜悦用“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来加以描写;那白白的糯米牙,那黑中透红的枣子脸,那特有的民族服饰,显得活力四射、风采斐然;在写“山路漫歌”时抓住了环境的特色,并详写了戴胜鸟和云雀的“呼朋唤侣”的“争鸣声”;写“林寨传歌”注重的是场面描写,如三十来桌轮流低唱时的声音,轻柔如松涛,舒卷张弛如龙吟凤唱。通过这三个场景,不仅将云南这一地方的歌会写得光彩照人,而且还涉及了当地民众的衣物服饰、自然景色等。这些都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加深对云南歌会的印象、对云南当地民众生活习俗的了解,同时能较好的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探究欲和积极性。
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类似的课文时,可以民俗文化为焦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还应该将课文所涵盖的民俗文化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学习感悟能力相结合,能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不断积累自身语文知识体系、认识中国各地不同民风民俗,从而有效达成语文教育教学目标。同时,让学生走进民俗文化,深切感受中华传统文明,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民俗旅游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人们享受各地特色文化和了解民族风情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民俗旅游我们也可以把它认知成民族风情特色的文化旅游,让人们在旅游中了解各地特色文化、在畅玩中学习知识,从而提升了旅游的价值。潍坊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当今的旅游发展中,逐步体现出旅游者要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例如旅游者需要把各地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科学考察、宗教等等旅游项目结合在一起,既能享受各地的风土人情又能欣赏各地的自然特色。潍坊地区的旅游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在潍坊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开发、实施和新闻媒体,网络宣传等方面加大力度,让人人知道我们潍坊的特色,了解潍坊,这样才能更加稳步快速的促进潍坊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实现潍坊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潍坊文化快速传播的工作重点。
一、潍坊民俗文化的界定
民俗文化,广义来说就是指各地广为流传的风土人情、是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总称,所以有些学者也指出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文化。民俗文化所包含了口头语言、社会组织、物质文化和意识形态四部分,它具有普遍性、地域性、传承性、民族性和变异性等特点,是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
潍坊地区在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大致可以归结为历史古迹类、民风民俗类、宗教文化类、园林类、名人文化类等。以人为载体的民俗风情是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作为特定文化精神的凝结,满载历史沧桑的历史遗址、古建筑、古石刻等都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古潍坊素以民间手工艺发达著称,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风筝、木版年画的产地。在潍坊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节举世闻名”、潍坊的饮食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等都使的潍坊市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被称为民间艺术“三绝”的高密剪纸、泥塑、扑灰年画等民俗艺术享誉中外。文化是旅游活动中最富有内涵和魄力的部分,民风民俗可以级大地满足旅游者对异地文化的认知需求和心理需求。
二、潍坊在民族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截止到现在潍坊在文化旅游上已经扩大了发展内容,在形式上也是多样化,也形成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民俗旅游品牌和民俗旅游区,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潍坊地区的民俗旅游业也存在一些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
(一)潍坊地区在文化内涵挖掘方面是欠缺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规模比较小,在旅游规划上缺乏长远的目光。潍坊地区部分现有旅游景点的分布较为不集中,,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不利于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开发中体现出了景区对旅游资源的依赖性强的特点, 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只停留在表面上, 直接将原始的资源作为游览的项目是一些景区都存在的问题。资源开发缺少深层,,组合缺乏一定的品位和层次,潍坊文化历史资源的丰富性上还远未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现象严重。市场的需求力影响推动着旅游资源的开发, 潍坊的旅游旅源开发没有打造出过硬的旅游品牌,缺乏每一次开发之前先进行市场预测性的分析, 要想真正地懂得游客的心理需求,抓住游客的消费特点,必须要对现有市场进行彻底地调查论证分析,否则会盲目的跟随潮流,开发一些不适宜潍坊地区特色文化的项目, 不考虑自身条件及客源情况, 只能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盲目的开发,从时间和形式上都无法使游客深刻体验到潍坊市的历史文化,难以获得难忘的旅游经历。比如游客在景区逗留的时间短, 无法进行一些参与性的活动等。
(三)潍坊民俗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在传播媒介中,能长期系统地宣传活动比较少,针对的传播面教少,总体上缺乏健全地分销渠道和网络销售渠道。
(四)潍坊民俗旅游产品种类复杂、档次不高,缺少包装和宣传的创意性。潍坊市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深受我国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影响, 旅游没有特色产品并且资源本身和当地的居民接触很少, 旅游产品的包装缺乏档次和特色,很难满足游客的购买需求,导致游客参与性不强,造成资源的闲置,不利于潍坊文化旅游的传播。
(五)在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上缺乏综合有效的措施。潍坊很多地方的景区只注重开发, 不注重管理,这样就造成了景区资源的枯竭。同时也缺乏后期的深入开发,造成了资源闲置,在项目也缺乏创新,导致吸引力降低。在具体的细节管理上,专业人才缺乏,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在某些环节上也影响了旅游文化的传达。
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若要吸引旅游者,必须要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才能促进当地的旅游消费。有效地研究、开发潍坊市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更多地吸引游客,提升潍坊市旅游业的竞争力。
三、潍坊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文化性。民俗旅游活动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旅游,潍坊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首先要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更要熟悉潍坊市的文化发展和特色,才能有效地促进民俗旅游的发展,潍坊民俗旅游景观的设计上,也体现出了一定的潍坊民俗文化内涵。获得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感受是文化旅游的关键,要使旅游者能有所获,在民俗旅游项目的开发上就要创造和实现民俗文化氛围,把潍坊地区民俗文化的精华充分表现出来。
1.辅助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民俗成分,可以成为教学的好帮手。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高中语文中不少篇目涉及到民俗文化。如鲁迅作品中就有许多民俗文化的渗透,在《祝福》一文中,鲁迅借“祥林嫂”这个典型人物,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精神的极度迫害,揭示了腐朽黑暗旧社会的吃人本质。其中还引入了“捐门滥”这一俗语,其实它是一种封建迷信,现代人早已将它抛之九霄云外,但在当时柳妈的这个词分量却极重,甚至影响着祥林嫂的一生,如果学生们对民俗文化没有了解,就很难体会到祥林嫂当时的悲惨处境,学起文章来也就索然寡味。
2.拓展知识。
民俗文化存在于生活之中,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科学信息,可以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在语言方面,如古诗人喜欢借“杨柳”一词来抒发离别之意。其中“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以“折柳相送”以示留念,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一民俗文化,又怎能懂得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那种对情人的难舍之情。在礼仪禁忌方面,中国的封建社会有很多礼仪、禁忌,如果学生不了解,就很难理解某些文本。如小说《边城》中塑造了一幅富有诗意的民俗画卷,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湘西特有的“走车路”和“走马路”的婚恋习俗,与汉族人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截然不同,这显示了一种纯厚的湘西风土人情,能够让学生领悟到《边城》所表现出来的和谐、优美、自然。
3.德育作用。
民俗文化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它积淀了很多优秀的民族精神,具有极强的德育作用。如《三字经》中就蕴含了大量的德育知识;又如“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体现了主人公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可贵品质;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勉励年轻人要珍惜光阴;如“一个好汉三个帮”,告诉人们要齐心合力、众志成城;还有卧冰求鲤、铁杵磨成针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将民俗文化融入的高中语文教育之中,可谓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策略
1.增强教师的民俗文化意识。
要想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先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从教师角度来讲,要不断积累民俗文化知识,增强对民俗文化的欣赏和鉴别能力,进而身行于教。语文教师要认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打破民俗文化难进现代课堂的思想误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自身的职责与角色,热爱民俗文化,积极将古人劳动智慧的成果发扬光大,开发更多的民俗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
2.立足课堂,援引课外。
在课堂上进行民俗教育的渗透,首先要深挖教材内容。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应对课堂教学做合理的规划、统筹安排。对于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内容,要借助民俗知识,解读课本,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当然,民俗文化毕竟不是学习重点,所以民俗文化的渗透应以备课形式出现。单纯挖掘教材民俗文化,无疑是画地为牢,不要让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索取局限在课上,要引向课外,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挖掘身边的民俗知识。“活”的文化才是最好的,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真正魅力。
三、结语
关键词:豫东花鼓舞 观赏 朴实 形式
花鼓舞这种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汉族地区,在南方的安徽、浙江、江苏等省尤为普遍,其他省区如山东、湖南、湖北、陕西、河南等也有分布,狭义的花鼓是指以安徽凤阳花鼓为代表的一类民间歌舞,与此类歌舞有相似性质的还有山东的鞭子鼓、山西的晋南花鼓、陕西的陕南花鼓。广义的花鼓主要流行于南方的一些表演性歌舞,往往采用花鼓为伴奏乐器,但自身不击鼓,由打击乐队伴奏,如安徽的花鼓灯,湖南的地花鼓、江苏的苏南花鼓等等。“庆丰花鼓舞”即属于广义花鼓的一种,属于群体性表演,是豫东地区民间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系统性的舞种。它采用锣鼓伴奏舞蹈的形式,汲取了花鼓的特色内涵,又结合了豫东的风土人情为其增添了艺术特色,形成了集民族传统文化与地方风土人情于一体的独具一格的舞蹈艺术形式。
豫东“庆丰花鼓舞”是流传于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的一种颇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因所在地区命名,故又称“梁园花鼓舞”。据商丘市梁园区群艺馆副馆长、区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邢伟志介绍说:“梁园花鼓舞历史悠久,民间一直流传着‘南有凤阳花鼓戏,北有梁园花鼓舞’的说法。” 可见“庆丰花鼓舞”与“凤阳花鼓”也有着一定的渊源,不仅集合了花鼓艺术的文化灵魂,还受本地区域文化、地理环境、风俗民情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具有浓郁豫东风格特点的舞蹈。
一、综合表演,观赏性强
“庆丰花鼓舞”的表演包括男扮角色、女扮角色、锣鼓乐手,通常都是围场而舞,四周用多面彩旗围出场地,由锣鼓乐手敲打开场,吸引招揽观众,在两名“翎子手”的指挥串演下,相继完成规定的舞蹈节目。“庆丰花鼓舞”的表演全部在传统锣鼓打击乐的伴奏下来完成,演员们随着鼓点节奏的变换,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技艺性强。
除此之外,还综合了多种表演元素,将舞蹈、音乐、武术、杂技,甚至是民间美术、工艺刺绣、雕塑等加以吸收和融合,形成一种以舞为主的综合性民间艺术活动,具有极强的观赏性。比如在舞蹈造型“娃娃山”、“顶花”、“麒麟送子”中就揉进了很多民间杂技的技巧。他们在围鼓表演时进行着跳、跨、翻、转,以及下腰拿顶、劈叉等技巧,颇有古代百戏的一些遗风。不仅其舞蹈动作有一定的杂技性,击鼓还有一定的技巧性,挥槌击鼓的技艺十分复杂,动作娴熟、花样繁多、变化新奇。而且人们在听鼓看舞的同时,还要挤进人群观赏农民们自己巧手扎制的工艺制品。如惟妙惟肖的麒麟,色彩斑斓的伞和扇子,以及形态逼真的花车……反映了劳动人民喜美、爱美的心理。
演员的化妆采用和服装则体现了戏曲的特点。为了增添幽默喜庆的效果,化妆多采用丑角脸谱的画法,分别用红、白、黑色油彩不规则的涂抹脸上,形态夸张搞笑。服装颜色多用大红大绿,男角头顶包头,女角头顶红花,具有一定的民俗特征。而在“老汉推车”、“老汉送女”和“彩婆挖笊篱”中,又能见到角色反串所带来的喜剧色彩。
“庆丰花鼓舞”因其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综合性特征,使它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炯炯闪耀着人民群众的聪明和才智,展示着传统民间艺术的光泽和创造性的艺术结晶。
二、刚柔相济,朴实大方
“庆丰花鼓舞”的最初创建与表演都是农民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因此表演内容和形态都是贴近大众生活的,符合民众的审美,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农村的封闭性赋予了劳动人民淳朴的性格特点,同时“庆丰花鼓舞”也形成了自然、朴实大方的舞蹈特征。此外,“庆丰花鼓舞”自创立以来由于受本地区的社会历史生活、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自然环境和豫东人民倔强、敦厚、善良性格的影响,舞蹈表演形成了粗犷、奔放、热烈、诙谐、幽默等特点。
由于河南商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交通上是苏、鲁、豫、皖的 “四省通衢”之地,属河南省的东大门,这里已成为中西部结合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南北及东西经济文化交流交汇的中心地区。因此商丘“庆丰花鼓舞”深受安徽、山东、江苏及周边省份花鼓舞的影响,兼融了东西南北各地方舞蹈的风格特征。其舞蹈特征则是刚柔相济,无论是在节奏上,还是舞姿上,既有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的意蕴,又有西洋摇滚舞的风格,既有北方刚劲豪迈的特点,又有南方柔美娇羞的风格韵律,素有 “东方摇滚”的美誉。在“庆丰花鼓舞”的表演中,如“翎子舞”、“大翻跟头”、“猛虎出洞”、“顶花”等节目中动作夸张,技巧难度大,质朴豪迈,刚劲挺拔;而在“莲花盛开”、“仙女望月”、“仙女过桥”中的旦角则又注重内敛,舞步轻盈,形态娇羞;“彩婆挖笊篱”中的彩婆形象则是闹而不乱,表情丰富,俏而不荡,活跃着整个舞蹈的气氛。
三、形式多样,灵活多变
“庆丰花鼓舞”是典型的民间广场艺术,其表演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并不是一成不变,可根据需要加以调整。
(1)节目的安排:花鼓舞的表演节目虽具有一定的程式性,但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既可连场演出又可拆开来演。主要是根据表演的时间长短要求和场合场地的变化来决定,然后将个别节目进行合理组合串联表演。
(2)表演的场所:“庆丰花鼓舞”的表演场所也不是严格要求的,既可以在固定的场所围场而舞,又可以沿街游动表演。既可以在田间广场,又可在市井街头进行表演。
(3)动作的变化:其舞蹈动作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中有传统的部分,也有即兴创作的部分,除了基本的左右跳动舞步做连接外,各种队形变化、技巧的数目也都可以随意安排,灵活的变通加强了表演性与艺术效果。
“庆丰花鼓舞”以其虚拟夸张的生活动作,绝妙的高难度技巧和生动的象形模仿,集武术中的功夫、民间杂技的技巧和戏剧中的服装、脸谱形象为一体,深受广大劳动群众的喜爱而绵延不绝,流传至今。
“庆丰花鼓舞”属于花鼓舞蹈的一种,采用锣鼓伴奏舞蹈的形式。汲取了花鼓的特色内涵,又结合了梁园浓厚的文化底蕴及自身的特色,为其起源、发展和繁衍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豫东的风土人情又为“庆丰花鼓灯”增添了艺术特色,形成了集民族传统文化与地方风土人情于一体的独具一格的舞蹈艺术形式。
“庆丰花鼓舞”经过了百年以上的传承和发展,在民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以鲜明的地方特色成为豫东地区人类发展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河南卷》[M].中国ISBN出版社,1993年10月。
1.剪纸艺术的线条特点与服装设计中国风的体现
剪纸艺术由于其主要技法是通过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出或刻出各种图案,因此,它所形成的阳纹剪纸是必须线线相连,而阴纹剪纸则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幅作品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这是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于服装设计而言,将纸视成布,在布上形成这种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形成一种与其他镂空面料完全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独以线条为主的艺术表达语言,且丝丝相连、丝丝相隔、细腻轻盈,极具浓厚的中国剪纸风情。如在“ShiatzyChen2013春夏会--玩转中国剪纸艺术”中,《不断》系列就以中国传统艺术“剪纸”为题,用其万连不断的独特技术及线条语言演绎着剪纸与服装的完美结合,展现了十足的中国风情。
2.剪纸艺术的构图特色与服装设计中国风的体现
剪纸不同于其他民俗技艺,它很难表现三维空间、视关系等,因此对于画面中出现的场景及形象都采用组合的手法,对于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有自己独特之处。有趣的是剪纸既是表现在平面上,但却能突显一定的空间关系,这与其简洁、夸张、概括的物象造型有关,同时又运用图案形式美法则,作对称、均衡、组合、连续等处理,常有层层叠高及隔物换景的构图效果。在表现中国风的服装设计中,可以尝试将剪纸的构图形式运用在服饰图案设计中,在服装上设计出剪纸艺术特有的平面化的层层垒高的构图效果以及只有在民间剪纸中才能一睹的单纯、夸张的图案造型,可以给服装设计整体上带来浓厚的中国民间剪纸的味道。另外,也可以利用服装穿在人体上的三维特性,将剪纸的平面性与服装的立体性相结合,创造出不一样的剪纸结构的服装设计。
3.剪纸艺术的民俗题材与服装设计中国风的体现
剪纸艺术拥有悠久的历史,它所展现出来的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摸索、研究的艺术成果,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及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民俗风韵及文化底蕴,是各个时代中国民俗生活及社会背景的写照。民族的既是世界的,而民族文化离不开民俗文化,民族情感是在普通大众日常生活和劳作中日积月累出来的,因此民俗题材的演绎对设计师来说是个非常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而剪纸艺术为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一个具有鲜明中国情怀的民俗文化,其虽为纸上文化,但设计师们可以将其延伸成布上文化,借鉴剪纸艺术对民间的传统风俗或历史事件的表现,拓展服装设计题材的深度和广度,体现中国风情的民俗文化。
二、结语
“文化习俗 多姿多彩”是苏人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善于交往”第10课《有朋自远方来》第一部分的内容。第二单元在学习了如何与他人交往后,让学生放眼世界,思考作为“地球村”的小公民,应该怎样处理好与其他民族和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交往。“差异在哪里”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只有懂得了每一种文化习俗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才能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说它是难点,是因为既要承认民俗文化的差异性,又要理解它们各自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学生课前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完成相关表格的填写,能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处理方法和态度不尽相同。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对不同文化习俗合理性、合法性的理解,小品的创作、表演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课前要布置学生收集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习俗的信息,自己也要掌握相关的地理、英语知识,并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二、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懂得什么是民俗,理解世界每一种民俗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学会尊重其他民族和文化,学会从报刊图书、电脑网络上收集、处理各种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表演、问题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学会合作学习,提高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体会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养成平等、尊重地对待其他民族与文化的态度。
三、说教法
根据启发教学思想、认知心理学理论,确定本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通过列举身边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合作探究法:通过合作探究填写表格,培养学生综合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境表演法:通过小品表演和问题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
4.阅读讨论法:通过阅读讨论教材内外相关材料,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习俗。
四、说过程
导入新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日益加强,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有国际化的影子。能不能举些例子?(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入手,感受到学会与其他民族和国家人民相互交往的迫切性。)
讲授新课:
1.民俗风情知多少
(1)观看一组图片:西班牙斗牛、日本和服、西方圣诞老人等,说明反映的是哪个国家或地区的风土人情。(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独特的风情,涉及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礼仪规范、娱乐爱好、风土人情、等。)
(2)合作探究,加深对各国文化的认识。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自由合作填写表格(对中、美、法等国从食物、服饰、建筑、语言等多方面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课上进行交流,教师对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适当评价。(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学习,学会合作学习。)
(3)阅读教材第87页“信息点击”,了解民俗的形成和含义。
过渡:不同的民俗文化差异在哪里呢?接下来进入本课重点兼难点部分的学习。
2.差异在哪里
为活跃课堂气氛,以“文化差异小幽默”导入(外国朋友赞中国新娘漂亮,新郎谦虚道:“哪里哪里!”外国朋友答:眼睛、鼻子……),自然过渡到情景对话设计和小品表演。共四个主题:见面招呼、表示感谢、请客吃饭、拜访客人。各组通过抽签确定主题,组内分工创作,课堂进行表演,先用汉语表演中国人习惯的方式,再用英语表演西方人习惯的方式。如见面招呼,在中国说:“你去哪儿了?”“吃饭了吗?”在西方说:“Hello!”“Hi!”“How are you?”
表演完毕,全班就造成不同民族和国家人们处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差异的原因进行讨论。(设计意图:小品表演和问题讨论,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领会“差异在哪里”。)
过渡:不同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给我们的交往带来什么影响?请大家来看一则有趣的故事“点头和摇头”。听完故事,进行问题讨论:
(1)“摇头不算点头算”,这是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风俗习惯;“点头不算摇头算”,这是阿尔巴尼亚人的习惯。那么,在斯里兰卡点头和摇头又表示什么呢?
(2)如果你和阿尔巴尼亚人、斯里兰卡人交往,会产生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提醒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并在交往中引起重视,否则容易造成交往的障碍和困难。)
3.交往的障碍
首先请学生阅读《中国龙落选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谈启示。幻灯片显示中国龙落选原因:龙的形象用得多,有庸俗化倾向。虽然龙的概念非常硬朗,但它有王权、皇族的特征,而且由于中西方意象差异大,西方人眼中的龙和我们所引以自豪的情感寄托是不相吻合的,容易产生误解。在西方人眼中“龙”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不符合奥林匹克的精神。(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要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不仅要了解他们喜欢做什么,也要了解他们不喜欢做什么,而且不能把本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强加
于人。)
接下来进行情境研讨,让学生掌握克服交往障碍的方法。(情境:西班牙朋友邀你吃饭,饭后他却说要和你平分账单;你骑自行车摔伤了,和你同行的日本朋友非但没有过来扶你,反而叫你快些起来,不要挡住后面的人……)各组同学分别就其中一个情境进行研讨,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揣测各国朋友的心理。最后教师公布材料中各国朋友的想法,使学生发现交往的障碍所在。
二、外出考察的几点体会
1、政府主导、行政推动是加速推进生态旅游和农家乐的不二法门。我县应建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将各方面资金捆绑使用,重拳出击,政府先要搭好框架,由公司带头,农户填空。
2、面向大众,低档消费是农家乐的最好定位。
3、宣传造势应当先走一步,舍得下本钱。
4、应追求旅游业的综合效应和群众的长远利益,管理和收费部门要简化手续,多收费不如少收费,少收费不如不收费。
三、当前应抓的几项工作
我站在宣传部和文联的角度考虑,应当尽快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为我县旅游业的发展造势鼓劲:
1、应在西安、宝鸡、咸阳三地建立旅游广告牌,在312国道,福银高速等处张贴宣传标语。
2、全力推进《走进永寿》的出版发行;支持《永寿文库》的编选工作;重点编辑一本dm杂志(公共读物,免费发行,放在酒店车站等处,供人随意阅读)如定名为《永寿印象》;全方位不间断地向国内外介绍永寿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情况。
3、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征联、征文活动。
4、适时组织汉唐文化研讨会,重点推出娄敬陆贾为代表的汉文化;长孙无忌、来俊臣、安金藏为代表的唐文化;以及马平民任哲中为代表的戏曲民俗文化等。
5、农家乐初步建立后,室内布置等事,县文联应组织书画家进行创作,达到一家一品,一屋一局,绝不重复。
6、应积极联系中省文艺界人士多在永寿举行笔会。
7、应组织人力搜集甚至编写民间故事,分门别类刊发各地,侧面迂回,以补正面宣传之不足。
总之,这八个事情就是一牌两书加杂志,征文研讨紧相随,民间故事提情趣,书画高悬升档次。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旅游资源,遵循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管理规范、突出特色”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抓点带面,立足服务、打造品牌,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2.奋斗目标。通过3-5年的发展,基本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发展规模,逐步形资源、自然风光和乡村旅游“三位一体”的旅游格局,使乡村旅游成为我县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发展乡村旅游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在充分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功能的同时,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子,确保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2.坚持全面推广和示范引导相结合。建立示范点,重点扶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在示范点建设上,要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发展规划,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带动和推动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
3.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避免因盲目发展和低层次竞争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在利用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的保护。
4.坚持把加强服务放在工作首位。树立以服务促发展的理念,提升服务层次,创新服务手段,加强协调、规划、信息、促销和培训等服务工作,拓宽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领域,逐步建立面向农村和农民的旅游服务体系,提高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水平。
三、工作重点
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把发展乡村旅游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紧密协作,把乡村旅游的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中,通盘考虑,齐抓共建。
1.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旅游主管部门、各乡镇要深入调查特色乡村旅游资源,建立乡村旅游资源目录。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规划,编制好《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要体现乡村旅游点的布局、风格要求和服务规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和文化含量,形成特色。
2.加强乡村旅游业行业管理。县旅游主管部门要制定《县乡村旅游管理办法》和《县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对经营乡村旅游提出明确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要求,不断促进乡村旅游产品提档升级,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产品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3.抓好乡村旅游试点工作。在前两年发展的“农家乐”中选定3-5家作为示范点。各乡镇、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加强对示范点的指导,帮助规范服务,提升档次,使之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改善乡村旅游环境。要积极整合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环保、卫生等方面的项目资源,实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和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彻底解决乡村脏、乱、差等问题,着力塑造乡村新风貌,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基础。
5.各司其职,全力做好服务工作。旅游部门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产品设置、旅游接待等各方面、各环节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宣传部门要积极配合,组织开展宣传促销活动,指导和帮助制作广告宣传牌,拍摄电视风光片,编辑优美精致风光画册和制作宣传光盘,展示乡村的人文景观、农家情调,吸引游人的关注和向往。劳动部门要结合实施阳光工程,开展培训工作,加强对从业人员旅游知识、管理知识、服务规范、当地民俗文化和乡土人情等方面的培训。文化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历史和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方面的挖掘,使乡村旅游与当地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实现有机结合。
四、扶持措施
1.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各乡镇、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土地、规划、建设、培训、宣传促销等方面予以支持。
2.在资金上给予扶持。鼓励部门、企业、个体户,以股份合作形式参与开发建设,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投入乡村旅游开发;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农家乐”农户的信贷扶持,提供优质服务;县财政从旅游发展基金中切块支持,实行以奖代补。
3.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倾斜。在农村沼气建设、乡村道路、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方面,向乡村旅游景点倾斜。
【关键词】民俗;文化;比较分析;异同
民俗文化带有浓郁的特色,也就是说不同的民俗文化之间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探究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文化的层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研究中法民俗,对于中法民俗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分析,经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民俗文化主要有以下四个层面的特点[1],即文化的差异性,地域的差异性,丰富性以及长期的演化性。基于上述民俗文化的特点,进而开展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比较分析。
1民俗文化的特点
1.1文化差异性
探究民俗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民俗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民俗文化所有的文化差异性,所谓文化差异性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俗文化均具有鲜明的特色,可见文化决定了民俗的发展,在广义的层面上来说,民俗也是一种文化,总之由于文化的不同,就直接地反映出了民俗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自然以及其他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正是由于这种不同的存在,加之长期的生活中流传,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2]。民俗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简单意义上而言,就是指各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习惯,流行与禁忌等,民俗主要与生活有关,即广义层面一切生活中的行为均可以称作民俗。民俗具有文化差异性的同时,也体现了文化对于其影响,可见探究不同的民俗文化,首要的出发点就是探究不同的文化背景。
1.2地域差异性
民俗文化还有一种重要的特点,即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的特点,所谓地域差异性的特点主要有着以下层面体现。其一,不同地域条件下的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不同[3]。其二,地域条件较为相似环境下的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同样地域环境差别较大其所对应的民俗文化的差别也是较大的。地域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丰富民俗文化的内涵,使其更具有内涵与魅力。地域差异对于民俗文化的影响机理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各地的民俗均有生活有着巨大的联系,毫不夸张的说,生活几乎体现了所有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同样也深受人们生活的影响,而地域环境对于我们的生活的模式有着直接的影响,即地域环境影响我们的生活模式,进而对于民俗文化的形成,发展以及传播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可见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特点的同时,地域差异同样影响着民俗文化的发展。
1.3丰富性
民俗文化除了具有文化差异性以及地域差异性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丰富性的特点,丰富性的特点主要是基于民俗文化自身的情况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丰富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以及民俗文化传承以及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民俗文化具有文化的差异性,当前世界存在着众多的文明与文化种类,自然而然就存在着众多的民俗文化,可见民俗文化在文化的层面具有丰富性的特点。其次,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的特点,在整个人类存在的范围中,地域的丰富性自然不言而喻,那么在地域层面民俗文化具有着丰富性。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民俗文化在时间的层面有着不断发展的特点,即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人们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环境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可见民俗文化时间的层面上同样具有丰富性的特点。综上可见民俗文化在文化、空间、时间的层面均具有较大的丰富性,并且在文化、空间、时间、的层面进行着不断地拓展,更进一步地反映了民俗文化的丰富性的特点。
1.4长期的演化性
民俗文化还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长期的演化性,所谓长期的演化性,就是指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变化,在以时间为脉络发展的轴上不断地演变。长期的演化性在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有着以下方面的体现。其一,同一文化背景之下的民俗文化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发展,同一民俗文化会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最终形成有所差别的民俗文化。其二,同一地域背景之下的民俗文化,经过时间的发展,最终也可能形成不同的民俗文化特色。总的来说,民俗文化随着时间的发展,主要的机理就是不同的生活模式的差异以及地域层面或者文化层面微小的区别,经过时间的发展,不断地积累放大,最终使得民俗文化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文化的特色体现。长期的演化性使得民俗文化发展的历程始终紧跟着时代的变化与进步,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模式,对于丰富人类社会的文化以及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2中法民俗文化的比较分析
上文中对于民俗文化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在分析了民俗文化特点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地域、文化、时间、对于民俗文化有着较大层面的影响,因此探究中法民俗文化内容,并对于其主要的民俗文化做以分析,上述的三个方面为主要的出发点。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4],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法国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同样作为世界的主流文化,与中国的文化差异较大。中国与法国之间的地域环境差距程度自然不言而喻,并且两国之间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即两国的民俗文化都经历较大层面的发展。总的来说,就是中法之间的民俗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笔者将对于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展开分析,如前文所述,民俗文化具有较大的丰富,全面的进行中法民俗文化层面的比较是不现实的,因此选举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体现进行层面进行分析是合理的,且具有代表性[5]。
2.1饮食文化层面的差异
饮食文化是民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真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能够直接的反映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及民俗特色。中国作为幅员辽阔以及历史悠久的国家,饮食文化深深根植于主流文化中,中国人对于美食的追求具有较高的热情,这也是中国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中国的主流层面就有菜系,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风俗习惯下的饮食文化,还有众多的小的菜系,以及丰富的小吃。其次,中国的饮食文化中,食材的来源是十分丰富的,大量的动植物都可以成为美味的食材[6]。再者,中国人对于食物的利用率较高,食材通常会得到高效率的应用。以上便体现了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法国的饮食文化在欧洲可以说最为灿烂和丰富,法国人对于美食的追求同样具有较高的热情。首先法国的菜系较为单一,其所食用的食材较为单一。其次,法国对于食材看重食材的质量,对于烹饪方法的追求较低。再者,法国人对于酒十分热衷,尤其对于红酒有着近乎疯狂的追求。还有一个层面就是法国人的宴会的菜品的种类繁多,甚至可以达到两百多道菜。对比中法两国之间的饮食文化,主要有着以下层面的差别,首先中国的菜系比法国的丰富,食材种类同样丰富。其次,法国饮食中更加看重食材的质量,而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则更加看重烹饪方法。再者,中国的酒文化与法国的酒文化一样浓郁,但是中国人喜欢白酒,法国人更喜欢红酒。
2.2社会礼仪层面的差异
社会礼仪是民俗文化重要的体现层面,因此探究中法社会礼仪文化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合理性、法国作为一个文化较为浓郁的国家,对于社会礼仪有着很大的程度重视,主要有以下的体现层面。其一,法国人注重日常礼仪,见面有接吻礼以及吻手礼等[7],但是有着严格的适用环境。其二,法国的社会环境中对于女士特别尊重,比如握手时,要等到女士伸手才可以和女士握手,打招呼以及告别时要先和女士打招呼和告别。其三,法国整个社会层面对于社会礼仪尤为看重,礼仪对于整个法国社会有着较大的约束性。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里来的中国文化中都十分重视礼仪,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对于来往以及相互的交流都是比较重视的。总的来说,中法之间在社会利益方面有着以下层面的不同,其一,法国对于女士的地位尤为看重,尊重女性。中国古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是相对较低的,当然在新时期自然是男女平等,但是能反映出中法之间的社会礼仪层面的差别。其二,法国社会礼仪对于社会行为的约束性较强,中国社会礼仪对于社会行为的约束性相对较弱[8]。
2.3层面的差异
是民俗文化一个重要的体现层面,探究层面的差异对于探究中法之间的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中国的宗教发展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宗教文化也是十分丰富的,中国的本土宗教代表性的就是道教,道教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外来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三种宗教在中国都有着数量巨大的教徒,但是总体而言大量的中国人是没有的。法国主要的就是天主教以及几度新教,上述二者均属于基督教。总体层面而言,法国几乎是全面信教,即所有的人都有着。对比中法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法国人信仰的宗教较为单一,而在中国,不同宗教都有着一定的信仰人群。其二,中国人的具有的比例远远地域法国人的比例。其三,宗教对于法国人生活模式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中国人。层面具有着较大的差别,同样也体现出了中法之间民俗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性,宗教的差别主要的受到相应的历史原因的影响,值得重视的是宗教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宗教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以及对于一个地区的稳定都是有着直接的关系[9],可见重视宗教发展,研究宗教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
2.4生活禁忌层面的差异
生活禁忌反映了人们丰富的生活,对于民俗文化的体现也是具有较大的价值。中国自身的民俗文化有着众多的分类,每一种民俗文化都有着一定的特色,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均有着一定的禁忌,即人们忌讳的东西。中国人的忌讳相对较多,比如中国人在数字中,喜欢6、8这样的数字或者组合,不喜欢4的数字以及组合。中国传统文化里对于红色以及黄色有着特殊的喜爱,认为其代表着富贵,对于黑色以及白色较为忌讳。中国在传统节日中还有较多的忌讳以及习俗,在此不再赘述。比较于法国人,法国人忌讳13,忌讳星期五,认为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还有一个方面,法国人不太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也不喜欢自己的私生活被人询问,在个人的层面,有着较多的个性的层面体现。生活中的禁忌能够从很大的层面上反引出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的特色,可见体验到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生活中禁忌同样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于不好的事情的厌恶,是一种对于生活在情感方面的表达[10]。
3结语
本文探究中法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首先分析了民俗文化的四个层面的特点,对于影响民俗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也做了分析。基于上述基础,分析了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同样从四个方面入手,对于中法民俗文化的内容与特点进行了比对。总的来说,中法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地域环境,民俗文化层面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探究两国之间民俗文化的内容,并且进行对比,对于了解中法之间的民俗文化,促进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文婷,贾秀英.对比分析中法文化价值取向[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12):129-130.
[2]李玲.中法文化交流评析[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
[3]赵小芹.从中法节日文化比较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建设[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3,(12):14-15.
[4]李琳.汉法互译“本土化”对中法文化交流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5(2):29-32.
[5]裴雨林.法国青年价值观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4,(6):49-51.
[6]王金英.中法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0,(16):146-147.
[7]宗雪萍,邓琳.中西法律文化差异对法律翻译的影响[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4):101-103.
[8]科村.沿着中法文化交流的长河[J].走向世界,2005,(11):58-59.
[9]王丽.中法文化差异在两种语言互译中的影响[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4):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