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牧民教育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内蒙古 农村牧区 农牧民教育模式
一、内蒙古农牧民素质及教育现状
(一)农牧民的文化素质偏低
农牧民文化程度是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农牧民文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2006年,在农村牧区6-60岁的人口中大学文化占0.6%,高中及中专文化的占6.8%,接受过农牧业职业教育的比例不足5%,文盲和半文盲占12.6%,在内蒙古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年,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我们看到,在内蒙古农村牧区,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总体规模还很大,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就更大,这与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要求是极不适应的。
(二)农牧民的身体素质较差
在内蒙古的广大农村牧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农牧民缺乏基本的卫生知识,自我保健意识淡薄,落后的生活习惯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比较普遍。从调查中了解到,内蒙古农牧民身体素质较差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一是饮食习惯不科学。二是膳食结构不合理。三是不注意饮食卫生。四是农村牧区开展体育活动次数较少、内容不丰富,农牧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农牧民的科技素质不高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据农业统计,截至2006年底,内蒙古农、林、牧、渔专业技术人员59730人,占各级各类科技人员的8.2%,占农业人口的4%。农牧民科技意识薄弱。我们在内蒙古包头市和巴彦淖尔市农村牧区调查农牧民参加农牧业技术培训的原因时发现。49.30%的农牧民认为是自己确实需要,11.97%的农牧民是听了科技人员介绍才参加培训的,12.52%的农牧民是村里领导动员后参加培训的,还有4.65%的农牧民参加培训是因为有报酬,21.56%因为其他原因参加培训。即使是农牧业企业经营者接受培训,虽然多数出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增长知识的需要,但仍有部分参加培训者是应乡镇政府和当地农业部门的要求才不得不参加培训的农牧民的文化水平较低。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表现为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有人没事干与有事没人干同在,其实质是农牧民的文化水平较低。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简单体力劳动者需求的减少和对知识型、技术型农牧民需求的增加,如果不能改变农牧民文化水平较低的状况,“民工荒”的现象也将长期存在。
(四)农牧民的思想观念陈旧
1 传统的家族观念。由血缘和亲缘形成的家庭网络,在农牧民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严重的家族观念会形成一种“条块分割”,难以集中力量办大事,阻碍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发展,但是要消除千百年来形成的家族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 农牧民的短期行为。相当一部分农牧民为了眼前利益,放弃了对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学习技术耽误生产上学还得花钱,搞生产多少能挣点钱”。这种短期行为无论是农牧民本身还是在农村基层干部当中都表现得十分突出,同时也限制了农牧民在更深更广的领域和范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3 落后的封建习俗依然存在。近年来,一些不良封建思想在农村牧区又有所抬头。很多地方,逢年过节要上香磕头拜佛,修坟墓、建寺院、塑神像的现象较为普遍;农村聚众赌博现象屡见不鲜,尤其在农闲季节,赌博现象更为严重这些不但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而且还破坏了原本淳朴的民风和多年的努力才得以改变的封建习俗。
(五)农牧民的民主意识淡漠
在我们调查的内蒙古的广大农村牧区,民主选举存在严重问题:第一,选举过程不规范;第二,选民参选率不高;第三,民主议事的积极性不高;第四,部分地方的当选者缺乏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意识,满足于“保安全、保运转”。
二、针对农牧民创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院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模式
鉴于内蒙古农牧民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农牧民教育的紧迫任务是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科技、身体、民主和道德等方面。农牧民教育的内容不能只局限于普及知识和文化,要拓展到职业技术、健康、道德、法律、政策、经济、思想等方方面面。
(一)开展改府主导、农业院校牵头、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
1 引导农牧民积极参加培训。首先,政府要通过各种手段大力宣传农牧民科技培训的目的与意义,鼓励、动员农牧民参加培训,激发农牧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引导农牧民转变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搞一些示范点,如种植、奶牛养殖、温室大棚,先对一部分农民进行培训,以带动全村农民参加;再次,政府增加对农牧民培训的投资力度,农牧民培训由政府“买单”,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新理念,也符合WTO“绿箱”政策的要求。政府应将农牧民培训所需经费列入公共财政预算,由政府统筹安排落实。参加各类技术培训的农牧民,可获得补助乃至免费培训;最后,逐步建立农牧民资格证书制度。作为农牧民资格证书的“绿色证书”培训在我国已经实施多年,但取得绿色证书的农牧民和其他农牧民并无二致。我们应该在土地承包、评定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及申请农业发展基金扶持等方面,逐步把取得绿色证书作为前置条件,只有取得诸如绿色证书等资格证书的,才能获得政府相应的扶持。
2 农业院校牵头培训新型农牧民。目前,内蒙古农业院校在振兴农村地区和农牧民教育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不能不说是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农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农村人力需求目标实际上相脱节,更有一些院校纷纷更改传统农业专业,L新学科、新专业,追求市场效益最大化。另外,院校教育只注重学科建设、学位标准和学术报告,学院派、学术化的追求,以至于出现了“学问兴、农村衰”的现象。为促进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可以借鉴韩国江原大学农牧民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经验,对农业院校进行改革,整合或更改现有专业,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现实的农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根据产业和研究分类,设计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建立专门人才与现实接轨的教育系统,要挑选一批业务熟练,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村镇技术骨干,经培训考核,
组成讲师团,在各村镇巡回演讲。
3 兴办农牧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增强农牧民科技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内蒙古兴办农牧民职业教育:首先,围绕地区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牧民,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使农牧民对于农业科技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把农业发展转入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如对乌兰察布地区种植马铃薯的农牧民、巴彦淖尔市地区种植番茄的农牧民的培训,就应该有针对性。其次,要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效率。再次,在内蒙古广大农村牧区开展创业教育,对贫困农牧民进行创业实践训练,提高其创业知识技能和创业意识,特别是对农牧民的自主创业,无论是在农村牧区还是在城镇,政府都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进行支持和鼓励。
(二>创建网络化的健康教育模式
目前,内蒙古依靠集体经济支撑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面临着挑战,卫生系统所承担的农牧民健康教育职能必将进一步弱化,因此要加强农牧民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寻找一个能行使政府管理职能的“替补队员”。另外,要发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守门人”作用,与医院服务相辅相成,就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载体,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人人享受医疗保险服务,为此就应该把群众大部分基本健康问题有效解决在基层社区,降低医疗成本。成立农牧民健康教育协会,并以此作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载体,可以达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的目的。
(三)转变现金,以农村基层组织为主体,加强农牧民主建设
相对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牧民的思想观念仍然处于一种滞后状态。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内蒙古农牧民亟待完成6个方面的转变:即从“家庭型”向“市场型”转变,从“小农型”向“社会型”转变,从“守业型”向“创业型”转变。从“自然型”向“制度型”转变,从“法盲型”向“懂法型”转变,从“传统型”向“经济型”转变。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农牧民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组织者,是确保农牧民思想教育长效性的关键。一方面,要抓好“文明示范村”“文明村镇”“五好家庭”创评等活动载体建设。另一方面,要抓好社会化服务网络载体建设。如成立各级农牧民协会等组织团体,以形成乡村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销售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网络。农牧民通过这些服务网络,可以向协会组织者学习,从而承接新思想、新观念。此外,要抓好节假日、农闲时的文化娱乐活动,形成新农村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三、构建推行内蒙古农牧民教育模式的保障机制
(一)建立财政支撑体系
为保证农牧民教育的可持续性,各级政府要逐步把农牧民教育纳入公共财政投入范畴,设立相应的教育培训项目,除保证农牧民思想和民主教育外,采取农牧民学农业科技免费,学职业技能农牧民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帮一点的办法,多渠道、多途径解决经费问题。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教育公共财政支出的民主监督制度建设,形成按“三农”需要选择公共投入的机制,使政府公共支出社会效用最大化。
(二)创新农牧民教育制度,构建农牧民教育体系
第一,政府是农牧民教育的投资主体。在投入资金的同时,政府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农牧民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制定相关政策上。第二,农业院校和相关的农业部门是农牧民培训的实施主体。建立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各类培训机构为基础的,企业与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地、县、乡互相衔接,上下贯通的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网络。第三,农业产业协会、农牧民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是农牧民培训的组织者,第四,以培养新型农牧民为目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
(三)加强后继农牧民的培养
目前,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出去,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牧民将越来越少,农业后继无人即使在人口众多的我国也不再遥远。同时,农牧民教育的传承性也决定着后继农牧民教育在农牧民教育中的比重和构成。因此,后继农牧民的教育和培养,将成为农牧民教育乃至农业教育的主要职能和任务。在培训农牧民的同时,提高农村牧区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进一步调动农村牧区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规范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选拔事业心较强的优秀教师担任校领导,严格监管和规范农村牧区学校经费。进一步减轻农牧民的教育负担,每年选派一批优秀教师和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牧区支教,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农牧民妇女培训工作
一是加强农牧区妇女的基础文化教育。掌握农业新技术,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已走上社会实现就业的农牧区妇女加强继续教育,让广大妇女学会适应、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二是充分利用各类妇女学校对妇女进行培训。重点提高职业技能水平。通过农业技术、创业理念、市场经济知识、企业经营管理等各类技能培训,使她成为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和业务骨干,增强竞争能力,提高她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创业致富的水平。目前已建立妇女学校(班)318所,各级妇女学校注重规范运作,增强实效,具体工作中做到五落实”即:组织落实,师资队伍落实,办学场地、设备落实,培训时间落实、培训内容落实。初步形成农村妇女科技培训网络框架,有力地促进了培训工作的进展。各级妇女学校直接面向广大农村牧区妇女,以开展普及性培训为主,围绕产业设置教学课程,根据农村妇女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组织开展了标准化棚圈建设、奶牛、小尾寒羊、白绒山羊、獭兔等养殖和麻黄、玉米制种、特色蔬菜、蘑菇、芦荟、小弓棚西瓜、冬季温室小瓜等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以及绿色证书、农牧民技术员的培训工作。这种普及性的培训,加快了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深受广大妇女群众的欢迎。为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每年对5万多农村牧区妇女进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又把农牧业标准化知识纳入培训的重要内容,目前已有1万多名妇女接受了农牧业标准化知识培训,增强了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为促进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截止目前,各级妇联通过联合“双学双比”成员单位等各种形式累计举办培训班13283期,培训1645岁农牧民妇女近70万人,使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的农牧民妇女达到15万多人,全市有11849名妇女入学农函大,157750名妇女获得农牧民技术员职称,培养了一支农牧民妇女科技骨干队伍。
三是注意抓好高、精、尖妇女人才的再教育培训。使她具有建设新农村新农牧区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合理而广博的知识结构,能够走在时代的前列,带动和影响整个农牧妇女群体素质的提高。使大批农牧区妇女都能求学有门,学艺有师,学有所得,生财有道。做到不仅能够提高妇女素质,还有利于女性人才的培养。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妇女科技大户、龙头项目、示范基地负责人。采取走出去看,请进来教等多种形式,组织她学习农牧业高新技术、经济管理、wto有关知识等,开阔她眼界,提高她技术和管理水平,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市妇联在年和年举办了全市养殖、种植、龙头项目负责人培训班,150多名妇女接受了培训。培训班结束后市妇联又组织她陕西杨凌高科技园、蔬菜种植基地、和林格尔县和包头蒙牛养殖小区、市内种养小区进行参观学习。回来后在各级妇联的支持与帮助下积极上项目。
四是全面推进农牧区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市妇联结合实际。广泛开展定向培训和联合培训,优化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同时在培训工作中,市妇联加强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加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上出实招,见实效,形成妇女劳动力输出和接收工作的良好格局。东胜区妇联把进城务工妇女的培训作为妇联工作的重点,广泛争取服务妇女教育培训的各方资源,巩固已有阵地的基础上,采取自办、联办、依托企业办理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功能、广覆盖的妇女教育培训网络,引导和帮助进城务工妇女学就业技能、学法律知识、学文明生活常识等,以提高她综合素质。年以来,东胜区妇联已经组织了包括驾驶员、计算机、家政、美容美发、酒店管理、市场营销、厨师、纺织等类培训,共有860名妇女接受培训,帮助619名妇女实现了就业,就业率达到72%截止目前,全市各级妇联通过各种形式转移妇女劳动力6693人。
使广大农村牧区妇女转变了思想观念,科技培训工作的开展。提高了科技素质,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果显著,带动妇女科技致富,勇闯市场的农村牧区妇女人才脱颖而出,活跃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第一线,成为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领头雁,有的被当地乡镇聘为专职技术员。准旗沙圪堵镇伏路村的段秀英,经过几年努力学习领取了农函大养殖、疏菜种殖、果树栽培毕业证书,同时获得了农民技术员职称。自家先后建起了5栋日光温室,占地面积1.5亩,
全村建起了18栋蔬菜日光温室。当时不仅解决了沙圪堵镇吃菜难的问题,带动下。而且也成为村民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被自治区评为“双学双比”女状元和区级劳动模范,从年开始,每年被旗科技局、科协聘请为蔬菜种植技术员,指导蓿亥图乡蔬菜温室和万亩覆膜西瓜种植,同时被乡妇联聘为科技指导队队长,近几年在精心指导下,单覆膜西瓜每亩纯收入800元,双覆膜小弓棚西瓜每亩纯收入1100元,农户户均增收500元,群众尝到科技的甜头,亲切的称她为段老师。
二、开展农牧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农牧区妇女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意识淡薄。由于历史、社会等诸多原因。与社会主义新型女农牧民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在提高农牧区妇女素质等工作方面成效不明显。
二是农牧区妇女教育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市农牧区妇女文盲比例高于男性。影响了妇女就业、再就业和创业、创收,及妇女自身的进步,阻碍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步伐。加大对农牧区妇女培训力度,提高农牧区妇女的素质,当前妇联的首要任务。但由于各级妇联无专项培训经费,致使培训内容单一,规模较小。
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参与妇女培训工作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三是有限的妇女培训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合利用。农牧区妇女培训体系还在起步建立之中。还需要统筹规划、协调,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建立有效机制,才能确保农牧区妇女培训规范有序开展,取得明显成效。对农牧区妇女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有的不适合农牧区妇女特点和现实社会生活环境。
三、做好农牧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大力弘扬、引导和鼓励广大农牧区妇女改善自身生活条件,更新观念,建设一个美好富足的新农村新牧区。充分发挥妇联的宣传、引导、组织和带动作用,形成有利于提高农牧区妇女整体素质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要坚持不懈地宣传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内容,宣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文明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法律规范,宣传妇女的四自”精神,宣传新时期的妇女典型,使妇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祖国观、民族观。通过正确的引导,激发广大农牧区妇女提高紧迫感和使命感。二要把提高农牧区妇女整体素质工作列入妇联组织的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对待,常抓不懈,有计划、有重点地切实抓出成效。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服务职能
服务是图书馆的宗旨,是文化体制改革和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就要克服影响图书馆服务水平的种种不利因素,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从观念和制度上确立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根本的服务理念。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和社会文献信息中心,是以服务社会、服务读者为根本宗旨的,立足于服务,尽量满足读者需求,应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与读者服务的纵深发展,图书馆开展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专业的服务工作,如知识服务、科学服务、信息咨询、教育培训等,图书馆的内部管理也趋向多样化。就基层图书馆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基层图书馆大多数分布在县城区域,由于县城区域内的网络系统比较先进,查找各种信息质料相对于农村来说比较便利。在推进新农村牧区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最广泛的读者群还应该在农村牧区。加强农村牧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牧区物质文化、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建设新农村牧区过程中,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广大农牧民素质,增强农村人口生产生活中的科学含量,图书馆的职能凸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能够有效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
我国农民牧虽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受教育难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阻碍了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对于大多数农牧民来说,系统地接受学校教育显然是不现实的,图书馆这座“没有围墙的学校”,具有全民性、终身性、灵活性的教育职能,对于个体潜能的发挥和全面发展,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学校、家庭以及其他类型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二、具有提升农村牧区文化水平的功能
文化在凝聚、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功能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建设新农村牧区,需要农村牧区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牧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牧区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牧区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牧区建设的“软实力”,尤其在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互相冲击碰撞之际,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质。
三、具有重塑文明乡风的功能
由于城乡发展差距日趋加大,农牧民开始产生失落、苦闷、失衡等心理裂痕。在农村牧区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破坏了淳朴的乡风。文化活动具有娱乐身心、移风易俗、沟通人际关系、提高文明素养的特殊功能,这些问题是经济手段所不能解决的。精神生活的丰富,能够粘合心理裂痕,增进农村牧区的和谐和安宁,为农牧民奋发图强提供精神动力。图书馆通过为农牧民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持之以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帮助农牧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引导农牧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塑造积极、和谐、文明的乡风民风,积极应对时代变迁带来的文化挑战,增进对科学发展观的认同和理解。
四、提高农牧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通过图书馆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对农牧民进行政策宣传和法制教育,及时传递致富信息,农牧民视野开阔了,观念开放了,能更好地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在参与民主管理过程中更加理性,从而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作用,缓解农村牧区社会矛盾,减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桑日县农业发展概况。桑日县位于西藏山南地区,该县以农为主、农牧结合,是西藏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雅鲁藏布江流经该县,农区主要分布其南部和北部。该县主要种植青稞、玉米、土豆、油菜和冬小麦等农作物。其中土豆、油菜、冬小麦种植范围最广。2013年末全县17874人中农牧业人口共16112人,农林牧业渔业总产值达5747万元,其中农业(种植业)总产值3162万元,林业总产值70万元,牧业总产值2105万元,渔业总产值为0,农林牧业渔服务业总产值470万元,构成比例分别为55%,1%,37%,0%,7%。2013年粮食总产量8144吨,其中谷物7998吨(青稞2786吨,小麦5212吨),豆类146吨,油菜籽1170吨,蔬菜1340吨。据统计,2013年末全县农作物总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油菜种植面积5900亩,冬播面积7898亩,春青稞播种面积5748亩,农田网围栏长度达42000米。新修水渠7.73公里,水塘5座,清淤水渠48公里,清淤水塘10座,农牧业发展前景良好。[1]
未来桑日县将从实际出发,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加快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油料作物等经济作物以及饲草的种植面积;重点发展小油菜生产,开发牦牛相关产业;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畜禽养殖、苹果、核桃等高效种养业;建设绿色农业综合开发区。[2]桑日县气候条件好、土壤肥沃、水源充沛、阳光充足,农业和自然资源丰富,对当地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将对山南地区甚至西藏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者在2014年7月11日~18日对桑日县农业生产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2)调查数据。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7月11日~18日,调查对象主要为桑日县桑日镇的雪巴村、奴卡村的农牧民。调查问卷发出80份,收回80份,以下为部分调查数据。1)桑日县农业发展主要方式。该县以农业为主,农民按人口分地,每人分地大概为1~2亩,种植的农作物有青稞、玉米、土豆、油菜、冬小麦。主要农作物为土豆、冬小麦和油菜。牧民无耕地,主要发展畜牧业。2)村民经济来源。村民经济来源于农业、牧业、虫草和务工。其中虫草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形式。一般农业收成不好时农民就会外出务工。农作物售卖过程中,青稞每斤2元,冬小麦每斤2.8元。例如,一家六口人,农作物方面每年有30%卖掉,年收入大概8000元左右,其余70%用于家庭食用和喂牲畜。3)该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该县实行农业机械化已有5、6年,每家都有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国家农牧惠民补贴政策为30%~40%。例如,拖拉机补贴为35%,一台价值两万四千元左右的拖拉机,国家补贴为一万。4)该县农业贷款发展情况。该县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农牧民发展生产经营,开发《农牧户贷款证》“钻、金、银、铜”“四卡”产品,解决了农牧民发展农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农民贷款发展农业的贷款方式多为金卡(5万元左右),银卡(4万元左右),铜卡(3万元以下)。金卡贷款以村民的年收入、土地、牲畜、林卡等为标准。其中1年期贷款比例最高,贷款利息低于全国其他省份地区同类发展方式2个百分点。5)该县农业发展存在的自然灾害威胁。该县自然灾害有地震、冰雹、洪水、干旱等。干旱一般为5月到7月初,该期间无有效降水,村民农业损失惨重。国家为农牧民投农业保险,农作物、牲畜受灾时,由保险公司按规定对农民进行赔付。例如,冬小麦为100元每亩,青稞为70元每亩,油菜为140元每亩。
(3)调查方法。作者主要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进行调研。
二、桑日县农业发展优势
(1)水源丰富,灌溉方便。桑日县水源充足,其境内有雅鲁藏布江,沃卡河、比把河、曲松河及沃卡一、二、三级3座大型水电站,是西藏重要的能源基地。全县拥有水资源9.23亿立方米,贮藏量达10万千瓦,[3]呈南部小、北部大的分布规律。该县发展农业的命脉是团结水渠和卧龙水渠。
(2)桑日县政府重视当地农业发展。桑日县政府以农牧民增收为工作重点,组建专题工作组深入农牧民家庭,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研究,解决了农牧民发展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难题,增加了全县农牧民的收入。据统计,2013年全县人均纯收入比2012年6600元多1135元。
(3)农业发展政策优惠。该县种植业机械化发展程度非常高,且购买时国家有优惠补贴。例如,拖拉机补贴为35%。县农牧局通过招标形式以较优惠的价格统一购买机械设备,从各地引进优良种子,扩大良种种植面积,精选包衣种子保证粮食产量,提高农机补贴鼓励农民发展农机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展。
三、桑日县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自然环境条件差。桑日县农牧业发展基础条件差,昼夜温差大、有霜期长、日照充足、高原氧气不足,动植物生长期长、产量不高,抗灾能力弱,产量高的耕地数量少,可灌溉耕地面积小;高山草地出现严重的沙化现象,牧草生长时间短,一年中将出现7~9个月的枯草期,加之草场灌溉少、土壤贫瘠,天然草场产草量少,超载现象严重,土地“沙化”面积逐渐扩大,出现了草畜矛盾现象。该县自然灾害有地震、冰雹、洪水、干旱。[4]干旱一般为5月到7月初,该期间无有效降水,村民农业损失惨重。
(2)市场化能力不足,专项发展资金少。桑日县人口数量少,需求能力不足,市场流通能力差等;农牧民思想保守,市场意识弱;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牧业发展集体经营少、技术不成熟和生产能力不足;农牧业结构调整困难大,农产品品质保证差,农牧区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等深层矛盾日益显现;地方财政对农牧业的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小,难以实现多元化经营体制。
(3)群众思想保守。一是不具备农业产业化知识。农牧民思想传统,观念落后,管理模式滞后。同时,受传统的文化思想、理财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影响,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受阻。二是农牧民对农业产业化不信任,缺乏参与和合作意识。
(4)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少。目前该县农牧民的文化程度和科研水平普遍不高,科技人才队伍与能力和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该县甚至山南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5)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作物品种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民思想意识落后,许多资源开发利用少,已开发资源缺乏有效管理,资源利用效率低,其所经营的农业还处于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阶段,农业生产结构简单,农作物品种少,阻碍了农牧民发展经济。
四、桑日县农业发展的建议
(1)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该县应争取大规模的国家和自治区政策性资金,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例如,加大财政扶贫力度、保障饮水安全、提高医疗保险标准等。对生产有优势,有利于全面开发、普及机械化的地方优先安排巩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扶持,对生产条件相对差的地方根据现实情况进行重点扶持。在县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强基惠民的工作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开发、扶持农牧业基地建设。
(2)设立专项资金,发展特色农牧业。桑日县应充分发挥自身河谷农牧业的优势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资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开荒建设,重点扶持特色农牧业的发展。根据各村的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高效的工作规划。例如,建成草红花及藏药材种植基地、改良黄牛品种、种植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山油2号和藏油5号优质油菜等优势特色农牧业。扶持农牧民以经济协作组织的形式建设糌粑加工厂、油菜加工厂等,进行商标注册,全力包装打造桑日自己的品牌。
(3)增加农牧民增收渠道。一是桑日县应紧紧抓住该县发展农牧区二、三产业的机遇,大力发展农牧业。[5]激励和扶持农牧民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来兴办实业。二是大力开发矿产资源,引进全国有实力的矿业公司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提高农牧民就业率。三是发展旅游业。挖掘当地旅游业潜力,着力打造特色著名旅游品牌。
(4)转变农牧民思想观念。加大教育专项投入,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牧民文化素质;不断转变农牧民经济发展的思路,改变落后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积极引导农牧民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深入基层开展先进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实地调查研究,采用有效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农牧民发展经济。
一、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基本开展情况
(一)农牧民参合和资金筹集稳步上升。我县2005年被定为自治区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县以来,先后五次调整合作医疗报销补偿方案,截止目前,参合率达到100%。自去年在全疆率先实施“新农合+商业补充保险”模式以来,农牧民参保积极性明显增加,补偿率由34%提高到51%。2008年,参合农牧民住院次均补偿913.38
元、占次均住院总费用的36
%,较往年同比分别增长2个百分点,参合农牧民就诊率和住院率均高于往年,农牧民对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平均满意率达95%以上。
(二)补偿政策逐步完善。一是在各级财政逐年增大补助标准,人均参合资金总量增大的前提下,通过确定新型农村合作定点医疗机构,合理确定各级别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的分级补偿比例、起付线、封顶线等,防止基金过多沉淀,引导病人合理分流,使农牧民受益最大化。2005年乡、县、县以上定点机构起付线分别为100元、400元、
和800元,超出起伏线分别按50%、40%、和30%报销。最高补偿限额年度累计为8000元。为尽可能的让参合农牧民享受更多、更高的补偿,2007年,先后对新农合实施方案进行了两次调整,目前乡、县、县以上定点机构起付线分别为80元、200元、500元,超出起伏线分别按70%、55%、40%报销,最高补偿限额年度累计为12000元。同时,对参加合作医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领取计划生育“两证”的家庭成员的补偿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县、乡定点医疗机构实行30元的保底补偿。二是积极探索新的补偿方法,让农牧民享受更多的农合补助。2006年年底,我县在严格管理基金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补偿方案,在××率先推行合作医疗二次补偿,共补偿
680人次,金额达26.19万元。2008年,××县尝试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引入商业保险作为新农合补充医疗保险。补充险的实施,极大推动了合作医疗的发展:一是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覆盖率明显提高。商业补充保障制度积极稳妥的落实,让农牧民切身感受到了合作医疗带来的种种好处,农牧民参合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为新农合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我县参合率达到100%。二是农牧民医疗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08年,合作医疗共支出225.54万元,补偿金额85.1万。合作医疗补充险的实施,使农牧民的受益率显著提高,补偿比例由实施前的34%增至51%。三是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牧民看不起病的问题。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与商业补充险的联合实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难农牧民无力参合和无力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问题,切实提高了县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和农牧民医疗保障水平。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团体补充医疗保险实施以来,全县1713名农牧民从中受益,其中35人享受了大病补偿,补偿金额高达21.5万元
(三)取得明显效果。经几年的探索努力,至2009年来,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已基本形成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群众自愿参与的工作格局,初步建立和规范了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框架体系,探索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组织管理、筹资机制、基金管理与使用、医疗救助、卫生服务机构监督等方面行之有效的做法,并逐步规范、健全和完善。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病人家庭的经济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提升了党和政府为民办事的形象。新农合作为一项为民办实事的好政策,已初步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农牧民的参合积极性正在逐步提高。乡卫生院已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载体,资金总量迅速上升,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动下,乡卫生院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医护人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医院的就医环境大为改观,硬件设备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更新和完善,这些都为医疗机构的迅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新农合是一件惠民的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取得不小的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但由于诸多因素的错综复杂和一些不可预见性,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冷静对待。
1、宣传引导工作不够深入,农牧民参合率高,而参与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部分村组干部没有经过专门的系统化培训,对新农合政策了解不够,对农民提出的相关问题不能很好解答,乡干部又精力有限,不能面面俱到,使农牧民对新农合的相关政策不够了解,调查中发现一些农牧民在定点医院看病不知道如何报销,甚至有的参加了新农合也不知道怎么享受这一政策。
2、农牧民对目前的报销比例不满意,门诊家庭账户上的钱不够用。我县人口少,经济落后,我们的筹资属于低水平广覆盖的局面,住院病人呈逐年上升趋势。农牧民医疗保障需求逐步提高,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基金运行风险正在日渐加大
3、农民医疗服务需求增长,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强。一是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严重控编,二是设备仍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三是村卫生室不能发挥基本功能。影响了小病普惠政策的落实,反映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疗条件有待改善,乡医务人员有待充实,村卫生员的待遇有待提高。
4、真正的穷人还存在看不起病。对于那些尚处于温饱边缘徘徊的农民,不仅无钱参加合作医疗,即使已经参合,但具体看病时还得先自己垫付,过后按比例报销,农民自己需要承担的数额仍然不少,真正的穷人依然看不起病。
5、日常工作量大,经办机构建设和管理工作薄弱。合管中心经费严重不足。合作医疗的管理和办公经费紧张。目前,县财政为合作医疗预算经费为1万元/年,而合管中心每年用于培训、督导、审核、宣传发动、网络运行等费用至少在4万元以上。
三、对策与建议
1、强化宣传,优化服务。一是对村组干部进行专业的系统化培训,使其广泛、深入地开展政策制度宣传,把参合办法、权利、义务以及审核结算流程等宣传到千家万户,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熟悉这一制度。二是针对性地开展具体、形象、生动的典型事例宣传,现身说法,增强制度的吸引力。三是按期公布住院补偿报帐费用,增加透明度,提高了农民对新农合的信任度。四是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改变服务态度,向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务。
2、加快建立起适合我县县情的筹资增长机制,提高基金运行总量,从而不断提高农牧民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目前,合作医疗基金酬资水平低与广大农牧民医疗保障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是新型合作医疗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基本方法是建立积极稳妥的筹资增长机制,提高筹资金额,增加筹资渠道和来源,扩大基金总量。在中央、自治区补助标准不变的情况下,我县财政又极为困难,在不增加县财政负担的情况下,可以借助社会资助资金,如在每年各类捐款中留出一定资金,存入专门帐户,并每年定期划拨到合作医疗基金专户,使基金透支的风险降到最低。积极稳定的筹资政策是提高农牧民基本医疗保障的关键。2010年在全县推行门诊统筹。
3、给乡、村医疗机构创造生存发展空间。切实加大对农牧区乡、村医疗机构的资金投入,一是增大对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修建力度,为其添置更新医疗设备,稳定卫生队伍,同时加强其素质建设,不断提高乡、村医疗卫生诊疗水平,给乡村卫生室创造生存发展的空间,真正实现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为农民提高方便、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一)
201X年,XX县被列为全省精准扶贫示范县以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化措施,扎实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以解决群众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坚决打好统筹扶贫、精准扶贫、开放扶贫、造血扶贫和生态扶贫整体战。至201X年底,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050元,较上年增加651元,增长14.8%,比201X年增加 1851元,全县新扶贫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由201X年的8.76万人减少到4.1万人,累计减少4.66万人,年均减少1.5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50.8%下降到24.6%累计下降26.2个百分点,年均减少8.73个百分点。
一、201X年以来的扶贫成效
一是加大整合资源力度,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全县以专项扶贫为着力点,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整合投入抓扶贫,加快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201X年以来,衬砌渠道243.6公里,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1100亩,发展牧草节灌面积2000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4.70万亩,治理河道40.28公里(防洪堤),治理小流域1.6平方公里,建成梯田2.32万亩,解决了5.7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2.9%;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19项715.25公里,其中新改建通乡油路6条151.13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79条434.8公里,通村砂砾路34条129.34公里;100%的乡镇通了油路(水泥路),49.5%的建制村实现了通畅;先后投入电力建设资金3.9亿元,先后建设主变11台、容量756.6兆伏安,安装配变93台、容量12.22兆伏安;新建330千伏、110千伏输电线路241公里,新建改造35千伏及以下输配电线路180公里,全县村组通电率达100%。贫困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发展条件明显改善。
二是积极培育发展富民产业,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201X年以来,县上每年安排1亿元以上财政资金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同时累计注入担保资金1.83亿元,发放妇女小额贷款6.86亿元、双联贷款8.54亿元、双业贷款10.66亿元,积极引进甘肃银行、鑫隆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和农信项目,为贫困群众提供无担保、无抵押、高效便捷的小额贷款服务,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有效整合人社、扶贫、教育等部门培训资源,组织开展各类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使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扶持建成华藏寺镇栗家庄高原设施林果效益试验示范园、打柴沟镇上河东日光温室示范点等一批产业示范园区,初步形成了以人参果、红提葡萄、高原夏菜、马铃薯、食用菌、XX白牦牛和XX肉用细毛羊为主的基地化生产格局。201X年,扎实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开工建设日光温室4908.6亩,养殖暖棚38980.3亩;推广以小黑麦、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28万亩,完成以马铃薯全膜垄作栽培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5.1万亩;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全县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达到577个,发展会员3062人,带动非成员农户5209户。全县特色种植面积达到38.35万亩,建成高原夏菜生产基地9.1万亩,旱作农业种植面积达到5.1万亩,饲草料种植面积达到28.15万亩。设施农业累计达到8.54万亩,规模养殖小区达到780个,设施农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特色种植业产值达9.66亿元,畜牧业产值达5.02亿元,特色农牧业收入占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462个,培育和引进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多个无公害蔬菜品种和白牦牛系列产品分别得到国家绿色食品质量认证、产地认证、有机食品认证。
三是全力实施下山入川,加快推进高深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县上多年来持之以恒地把移民搬迁作为解决贫困的有效途径,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办实事、办大事,移民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201X年以来,县上研究制定了生态移民规划和安置方案,动员各方力量深入实施下山入川工程,全力打好生态移民攻坚战。通过市内农林场安置、毛藏库区移民新村安置、县城安置、县内易地搬迁安置、县外安置、劳务移民和教育移民等多种方式搬迁安置移民,先后建成了华藏寺镇红大口、华藏寺镇黄草川、松山镇红山根等生态移民安置点28个,搬迁移民5881户27077人。同时,整合农牧、人社、教育、扶贫等部门培训资源,不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转规模,201X年以来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0.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4.59亿元。生态移民工程和劳务输转工程的深入实施,使全县累计退出耕地10.7万亩,建成草原围栏面积510万亩,禁牧160万亩,草畜平衡427万亩,从根本上解决了高深山区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
四是持续加强智力扶贫,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始终坚持把贫困人口的教育和培训作为扶贫开发一项重要工作,逐步探索形成了项目+产业+科技三位一体科技扶贫模式。深入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牧民10万人次以上,骨干培训5000人以上,累计培育科技示范户1.45万户,培养了一大批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牧民。不断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先后完成各类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试验328项(次),示范163项(次),示范面积达75万多亩,旱作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大田高效节水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良种良法的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认真开展以两后生为主的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先后组织输送贫困家庭两后生2180名,培训雨露计划2236人,基本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五是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01X年以来,新改建中小学校舍面积达16.7万平方米,学前幼儿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63.8%、99.34%、89.64%,12075名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吃上了营养餐,率先在全省实现了由小学到高中阶段12年的免费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建成卫生业务技术综合服务楼、迁址建设了藏医院、新建县医院门诊医技大楼和9所乡镇卫生院、73所村卫生室,今年开工建设妇保院和藏医院住院部楼,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分别达到7381人和51627人,五保供养人数达1525人,供养规模位居全省前列。新农合参合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62%、97.64%、99.7%。建成保障性住房14188套、游牧民定居工程2480套,改造农村危旧房10500套,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1.82平方米,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0%以上。
六是不断加大社会扶贫,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合力。201X年以来,各对口帮扶单位高度重视,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先后落实各类对口帮扶资金6862.16万元,重点实施了黄草川生态移民示范园、红山根生态移民示范园、打柴沟镇设施农业示范园、工业园区给水工程、小城镇建设、道路建设和人才培训等帮扶项目,为贫困群众帮办了一大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为全县扶贫开发注入新的活力。在全省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省市县乡245个单位、7334名干部联系我县176个贫困村和10289户特困户,各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协调落实富民项目475项,落实资金2.61亿元,受益群众8.4万余人;为贫困村、贫困户兴办实事2500多件,捐款捐物折合资金2353.87万元,201X年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986万元,组织实施扶贫项目8大类30余项,减少贫困人口1.53万人,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201X年奋斗目标
1、增加农牧民收入。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武威市平均水平,贫困乡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生态建设全面推进,农牧民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2、减少贫困人口。到201X年底,力争全县基本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减少贫困人口2.5万人,年均减贫0.5万人,返贫率控制在30%以内。
3、201X年内组织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17个,贫困户新建设施农牧业1900亩,实现全县贫困户户均3亩棚的目标,力争使祁连、东坪等7个乡镇和华藏寺镇岔口驿村、松山镇松山村、天堂镇天堂村等35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
4、力争完成建制村道路通畅工程360公里,建成15个乡村客运停靠点和河东公路、石门镇至宽沟工业园区二级公路、石门镇至火石沟公路,基本形成金强川四纵六横路网架构;全面建成石门河调蓄引水和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小康供水两大骨干水利工程,加快二道墩注入式水库、抗旱应急引水工程、松山灌区改造、南阳山片2.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解决6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万亩。
5、积极推进移民搬迁,解决恶劣环境人口生存问题。坚持把劳务移民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整合易地扶贫搬迁、游牧民定居、石羊河流域生态移民和教育移民等项目,以县外移民和本县、乡镇或村内实施易地搬迁、插花移民、区域内调整相结合,加大移民搬迁和劳力输转力度。到201X年底力争完成生态移民2万人。做好《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10977户44566人易地搬迁规划》;为部分贫困人口有计划地移居到公路沿线、中心城镇和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县内外川区,实现稳步脱贫,奠定基础;四是力争实现劳务输转20万人(次)、两后生培训4000人、劳务技能培训10000人的目标。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二)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XX扶贫搬迁办发〔XXXX〕X号文件精神,我街道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青龙街道位于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城乡结合的街道,属城市建设规划区域。幅员面积X平方公里,常住人口X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X万人,建卡贫困户X户X人)。
截止XXXX年,街道农村村级公路里程X公里,其中硬化公路里程X公里。耕地面积X亩,其中撂荒土地X亩。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蔬菜、柑橘,养殖牛羊兔鱼等第一产业为主。
二、贫困户贫困成因
通过开展贫困户相关信息调查。我们发现贫困户之所以难脱贫、易返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
调查发现部分偏远贫困户往返一趟集镇需要步行3个小时以上。居住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二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缺乏发展技能。
农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几乎没有懂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三产业附加值不高,缺乏劳动力,收入水平低。
多数贫困户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责任田,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日常生活比较艰难。加之第一产业要有产出,主要依靠人工劳力,且产业附加值不高、收入低,费力不讨好,两相对比之下青壮劳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即便想要发展产业也是有心无力。
四教育负担重,抗风险能力低,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再穷不能穷教育。文化知识的培养是贫困户最终改变贫困命运的关键。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一万元左右,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抗风险能力。一旦遇到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一遇到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三、思路和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灵活运用搬迁政策。
一是针对贫困户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的问题。加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对于确实过于偏远的农户,要灵活运用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等扶贫政策。将农户调整集中安置到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居住。三是迁入地要积极为搬迁户协调解决宅基地,土地以及上学、卫生等必须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并积极为搬迁户规划产业发展,确保搬迁户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产业技能。
一是认真组织各种短期技能培训,培训坚持就近就地原则,分散办班,分类指导。为使学习劳动两不误,尽量安排农闲时间组织招生,要针对不同地区农村的特点,实行随到随学,只要达到要求和学习目的就行,在课程安排上以当地主要产业的管理为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同时对当地懂技术、有经验、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要鼓励他们积极帮扶贫困农户并给以适当的奖励。
三优化产业模式,提高收入水平,吸引劳动力回巢。
一是引进产业附加值高,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安排扶贫对象劳动力就业和辐射带动周边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吸引劳动力回乡就业。二是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以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扩规模,提档次,集中力量整合产业项目,打造地区产业品牌。改变农户个人自产自销、粗放经营的低竞争力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户收入。
这是因为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技术集约化和经营组织化的桥梁,而应运而生。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数农牧民综合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在农业生产上接受新技术还比较困难;同时,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真正能够在农业生产一线从事农业科技传播的高素质人才还比较缺乏;此外,区内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加之交通仍欠发达,农牧民市场经济意识还比较淡薄,而传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方式也对农牧民通过发展农业生产获得更高经济收入有着比较大的影响。但是,农业科技园区能够使农牧民真真切切看到高科技对农牧业生产的巨大影响,能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农牧民对农业生产的看法,从而逐渐使农牧民对发展农牧业生产提高经济收入等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根据各地农业生产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提高科技对农业贡献率、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确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最好有效途径。
1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中国的提出和建立始于1994年,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底,中国各种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数量在35000个以上,其中省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数量在800个以上[3]。目前仍无完整的统计数据,但是可以肯定地是近年来中国对农业发展的重视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科技园区的快速发展,而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又反过来有效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之初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民综合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文盲率还处于较高状态,加之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农民对农业新技术往往存在一种观望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高新技术集成示范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接受与应用。目前农业科技园区已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源;科技成果试验示范园;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园;培训农牧民的技术培训园;农村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因此,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不但有效地提高了示范区内耕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和农牧民增收,更对中国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对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2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
与内地各省市相比较,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整体实力较弱,发展速度缓慢,且类型和数量较少,处于刚起步阶段,主要依赖于国家投资建设。目前上规模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由国家投资建设的“拉萨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由福建省援建的“米林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由山东省援建的“日喀则地区白朗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拉萨市的曲水、堆龙、城关区农牧业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其他则更多由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引进私企建立的公司化小型示范园区,但这类示范区目前仍然数量偏少,规模偏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也是国家外专局批准的“青藏高原设施农业引智基地”,于2002年经区计委和国家计委批准建设,是自治区“十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总体规划面积633.3hm2,主要由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组成,其中核心区233.3hm2,辐射基地400hm2,园区建成后其示范面积可达6666.7hm2,技术辐射面积可达66666.7hm2。由8个功能区(中心)组成,分别为(1)高原现代园艺与药用植物栽培区:面积为22.2hm2,建有两座面积各为5376m2的现代化连跨温室,建有每栋面积420m2的高效日光温室85栋,主要种植名、优、特、新反季节蔬菜、高档花卉和药用植物。(2)工厂化种苗繁育工程中心:面积为6.3hm2。主要建设内容有:面积为2000m2的组培实验中心1座,内设组培车间、种苗技术中心、芽苗车间、食用菌接种及配料车间;穴盘车间600m2;面积各为5376m2的两座连跨温室,主要用来种苗的繁育和驯化。(3)农畜产品加工示范园:该区面积10.1hm2,共有七大项目组成:奶制品加工、绿色饮料系列加工、优质净菜系列加工、薯类系列加工、麦类系列加工、饲料加工和FD速冻产品。(4)高原畜牧水产良种繁育与高效养殖示范园区:该区面积34.9hm2,共有5个项目区组成,一是家畜良种繁育与高效养殖区,二是优良牧草繁育示范区,三是草坪生产技术示范,四是水产高效养殖示范区,五是特色养殖区,包括野生动物藏羚羊、雪鸡和藏猪、牦牛等特色动物。(5)农作物良种繁育与现代种植技术示范区:该区面积8.3hm2,共由三大示范区组成,一是高原农作物现代种植技术示范基地,二是面积1500m2的高原作物综合实验中心,三是配套设施,包括600m2的生物肥料车间。(6)现代农业展示交流与教育培训基地:本项目由产品展示中心、交流教育培训中心和配套设施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7.4hm2,产品展示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面积3000m2的展示大楼和附属工程,教育培训中心包括2800m2的接待中心和1200m2的智能大楼,配套设施主要有停车场和绿化带等。(7)招商引资区:占地面积29.6hm2,主要有藏药材、农畜产品加工等项目。(8)休闲娱乐区:整个园区具有观光休闲功能,核心娱乐区占地14hm2。
园区坚持以高新、高效、特色、产业化为建设目标。以示范、辐射、培训、交流为主要功能,并兼有观光和休闲农业的特点。目前已经成为农业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田,市场与农户联接的纽带,现代科技的辐射源,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开展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平台,成为自治区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的一个样板。“米林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由福建省援建[4],占地106.7hm2,主要以园艺作物生产为主,集果苗繁育供应、技术培训、水果种植为一体。目前已成为林芝地区乃至全区最大的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同时承担着林芝地区乃至全区农业农牧业生产技术的农牧民培训任务。日喀则农业科技园区2006年先后被批准为地区级和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占地面积2546.65hm2,其中核心区61.69hm2,已建成种苗繁育、高原蔬菜高效种植、农作物良种繁育与高效种植、畜禽良种繁育与高效养殖、现代农业培训五大功能区,集分布在年楚河流域的日喀则、白朗、江孜(市)的示范区(基地),完成投资1050万元;示范区2484.96hm2,有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农作物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畜禽高效养殖与牧草种植示范区、农畜产品加工示范区,完成投资12887万元。园区辐射日喀则地区11个县,面积8700hm2[5]。
“日喀则地区白朗县现代农业示范园[6]”由山东省援建,主要以设施蔬菜生产为主,近年来开始引进大樱桃等设施果树栽培。目前成为后藏区蔬菜生产技术辐射源。拉萨市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市场带动建基地,争取国家总投资3.3亿元,做大做强全市农牧业特色产业生产基地。截至目前,建设温室大棚2221栋,其中国家投资5184.1万元,群众投劳和自筹资金超过5000万元。已建成优质蔬菜、水果、花卉生产基地3个,即堆龙德庆县岗德林蔬菜、花卉生产基地、曲水县南木乡江村西瓜生产基地和城关区蔬菜瓜果花卉生产基地,每年可向市场供应蔬菜、水果1500万kg,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项目区种植户超过2000户,人均增收7528元[7]。
3加大培育农业科技园区力度,促进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
农业发展尽管科技贡献率达到36%的平均水平,但与中国平均水平的52%还有一定差距。加之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不同气候区农业生产差异较大,农业生产者的综合科技文化素质还普遍较低,同时,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对农业新技术的接受力度普遍较差,因此,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科技示范对农牧民接受农业新技术从而有效促进当地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促进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力度,提升耕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产物,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运行、不断引进农业新技术成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必然选择。而农业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必然有效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农业产出效益。
3.2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有利于现代农业新技术和生产方式的有效传播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新技术等的不断引进和应用,有效提高当地耕地单位面积产出值,这对当地农业生产无疑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当地农业生产者认识和使用农业新技术,加快农业新技术的传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最终因为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广泛使用而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率的发展,使当地农业发展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4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方向
根据热量农业生产区(包括牧业)可以划分为5个一级区和11个二级区[8],目前在适宜进行农业生产的气候区内,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但是基于农民综合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园区示范、培训等功能,以提高农牧民对农业新技术的认可与应用,这无疑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园区
4.1.1根据农业气候区划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根据农业气候区划,结合传统农业发展特点,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方向。如在“山地热带湿润气候区”可发展热带水果和经济作物示范园区;在“山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可发展水稻、粟、黍、玉米、小麦等范园区;在“高原温带湿润气候区”可发展以粮油作物及园艺作物示范园区;在“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在“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可发展粮油作物及反季节蔬菜作物示范园区;在“高原温带干旱气候区”可发展粮油作物示范园区;在“高原亚寒带温润气候区”可发展耐寒粮油作物示范园区;而对不宜发展农业生产的“高原亚寒带半湿润气候区”、“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区”、“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和“高原寒带干旱气候区”则无需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4.1.2根据农业发展特色,建立突出主题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对于地方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不仅要突出地域特色,而且要突出主题,即以哪些作物为核心建立园区,避免小而全,这样才能形成比较优势,对于园区发展和其示范效应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对于处于“山地热带湿润气候区”的察隅县,发展以水稻为核心的粮食作物和以油桐为核心的经济林作物的科技示范园区;对处于“高原温带湿润气候区”的林芝县和米林县等则可以发展园艺作物为主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虽然本地有米林农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但鉴于本气候区地域面积大,仍有必要在适当的地区建立新的示范园区;对处于粮仓之地的日喀则市白朗县建成了蔬菜作物科技示范园区,使该县成为后藏蔬菜供给基地,目前在日喀则市兴建综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而突出粮油作物生产应该是综合示范园区的核心。在拉萨市等市郊可建立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的“旅游农业”园区,发展壮大我区旅游事业。
4.1.3园区规模适度以便集中力量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科技投入力度
从技术辐射角度出发,农业园区规模不一定很大,只要能够突出主题,则可使农业科技园区规模适度缩小,面积可以控制在3.3hm2以上。这样既能够避免资金不足带来园区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同时能够集中资金和人力等使单位耕地面积上的科技投入等得到有效加强,从而使示范区的示范效应得到更好体现。
4.2资金筹措多元化
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资金来源是一大难题,因此,如何解决融资问题成为各地政府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最大困难。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依靠地方政府投入显然很难解决这一问题。但优质的环境特点成为发展特色农业的良好产地,同时青藏铁路带来的低成本运输有力地促进了投资者投资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目前来藏投资发展特色农牧业生产的企业已有好多家,最为典型的代表是“曲水天合高原瓜果基地”[9],该基地是2009年7月在曲水县的支持下,来自浙江杭州的俞国庆投资兴建了的,以草莓种植为核心,其产品除供应拉萨等地外,还以“高缘果3680”的品牌空运上海。目前基地拥有92个草莓大棚,草莓品种达到10个以上,成了拉萨市农业技术示范点。同时,按照“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带动更多的当地村民种植草莓[7]。目前全村有数十位村民在基地种植草莓,每年收入达到30万元。村民负责种植,草莓苗、技术服务由基地负责,产品以统一品牌销售。而作为唯一的农村改革试验区,曲水已将草莓种植列为重点支持的产业。根据基地发展规划,下一步将扩大草莓、核桃、土豆等的种植面积,同时引进更多瓜果,促进现代农业在曲水的快速发展[10]。因此,充分借助本地气候等环境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形式,让企业建园则是最理想地解决建园资金短缺问题的途径。
4.3管理运行市场化
农业科技园区建成投产后的运行管理对于园区持续为本地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示范、培训、辐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所有农业科技园区,都应该朝着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方向,采用市场化管理运行模式[5,11-13]。
5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因建设和发展时间短,经验不足,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借鉴内地园区建设和发展的经验,要注意克服如下5个方面:(1)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和布局,缺乏统一协调、领导和扶持;(2)农业科技园区定位不准,示范目的不明确;(3)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投入成本过高,投资回报率过低;(4)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没有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建立起来;(5)农业科技园区缺乏大专院校和研究院所的合作与科技支撑。
一、农牧区中小学闲置校舍资产的界定
农牧区中小学闲置校舍资产是指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已经撤并停办学校的所有校舍资产和布局调整部分学生转移后的闲置校舍。包括布局调整前学校校址及校园内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生活用房,校园外学校勤工俭学后勤服务的耕地、草场、林地、果园等资产。不包含尚在办学中学校的空闲校舍资产。
二、农牧区中小学闲置校舍资产处置机构和职责
(一)成立州(地、市)、县(市、区)主管教育领导为组长,教育、财政、规划、国土、建设、审计等部门主要成员参加的农牧区中小学闲置校舍资产处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加强对学校校舍资产处置工作的领导,审批农牧区中小学闲置校舍资产处置方案,协调解决校舍资产处置中的具体问题。
(二)各州(地、市)、县(市、区)有关单位联合成立闲置校舍资产处置办公室。州(地、市)闲置校舍资产处置办公室的职责是:监督检查所辖县(市、区)中小学闲置校舍资产处置工作,及时向省教育厅、财政厅等有关部门报送校舍资产处置情况;县(市、区)闲置校舍资产处置办公室的职责是:负责中小学闲置校舍资产调查摸底、统计汇总和资产评估,制定农牧区中小学闲置校舍资产处置利用方案,对闲置土地和建筑物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合理使用,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闲置校舍资产处置工作,及时向州(地、市)教育局、财政局报送闲置校舍资产处置情况。
(三)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教育部门负责做好闲置校舍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清查、建立账册,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闲置校舍处置情况。财政部门负责做好闲置校舍处置的产权交易行为和处置收入使用的管理监督。审计部门负责做好审计监督工作,严格规范资产处置操作,禁止变相处置资产和资金等违规行为。建设部门负责组织力量做好校舍安全鉴定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国土部门负责提供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布和最新地质变化情况,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协助办理相关用地手续。
三、农牧区中小学闲置校舍资产处置原则和要求
(一)坚持依法规范,明晰产权的原则。农牧区中小学闲置校舍资产处置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不得侵害国家和其他各方的合法权益。要明确农牧区中小学闲置校舍资产的产权归属关系。凡长期用于办学,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产权手续不完整的校舍资产,所有权应归教育部门。在调整或划拨中,对原产权不明确的闲置校舍,有关部门应采取特事特办的原则,为学校补办有关校舍资产产权手续,并免交契税、土地登记费和房屋所有权登记费。
(二)坚持统筹规划、有效利用的原则。集中撤并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仪器、图书等,按照“物随生流,合理调配,集中使用”的原则,全部转入布局调整后长期保留的定点学校;腾出的校舍、土地等不动产,采取有偿转让或无偿划拨进行处置,优先用于并满足举办和发展学前教育,其次用于学校勤工俭学基地、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乡(镇)社区教育机构、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图书室、医疗室、党团员活动室、农牧民经济实体协会、文化活动中心等公益事业。
(三)坚持最佳利用、最大收益的原则。农牧区中小学闲置校舍资产处置应与资产配置管理、使用管理相结合,根据闲置校舍资产的具体情况,通过寻求最科学合理的利用方式,逐步建立资产整合、共享、共用机制,降低公共行政成本,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保证教育资源得到最佳利用,提高校舍资产使用效率。通过盘活闲置校舍资产,筹措校舍建设资金,促进布局调整后保留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四、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处置的基本程序
(一)明确资产权属。县(市、区)资产管理部门按相关政策规定,核定明晰其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
(二)组织资产评估。县(市、区)财政部门负责组织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按有关规定开展资产清查和审计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
(三)制定处置方案。由县(市、区)教育部门对中小学布局调整后所有闲置校舍资产情况进行摸底和汇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会同财政资产管理等部门共同制定处置方案,并向社会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县(市、区)闲置校舍资产处置办公室报所属农牧区中小学闲置校舍处置领导小组。
(四)严格进行审批。县(市、区)农牧区中小学闲置校舍资产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校舍资产处置方案审核,同级财政部门负责审批。处置闲置校舍需提供闲置校舍资产清册、闲置校舍资产评估报告书及公示材料,闲置校舍工程决算副本、资产账务清册等相关材料。如有闲置校舍资产《土地使用证》、《房产使用证》、《产权登记证》等资料,也要一并提供。经审批后,闲置校舍资产处置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闲置校舍资产处置及利用工作,办理产权转移、移交、变更、登记等手续。根据审批结果,做好资产相关账务调整工作。
(五)报告处置结果。县(市、区)闲置校舍资产处置办公室将处置结果报农牧区中小学闲置校舍处置领导小组及州(地、市)闲置校舍资产处置办公室。
五、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处置的基本方式
根据各地布局调整规划,明确今后不再使用的农牧区中小学闲置校舍资产,通过以下方式处置:
(一)根据学校地理位置、校舍资产功能等特点,闲置校舍资产调整用于举办学前教育、中小学勤工俭学基地、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乡(镇)社区教育机构。
(二)采取转让方式交给乡政府或村委会作为集体财产,用于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图书室、村级医疗室、党团员活动室、农牧民经济实体协会、文化活动中心等公益事业。
(三)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资产可通过置换、拍卖或对外公开招租的方式处置,处置收益应全部用于布局调整保留学校建设或清偿教育债务等。
(四)对民办学校和接受捐赠的学校资产处置,要事先征求捐赠人意愿,以免挫伤捐赠人捐资助学的热情,具体处理办法按教育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注意保护海外侨胞捐赠财产的意见》(教外港〔〕55号)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六、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资产处置的管理与监督
(一)各地教育和财政部门要对学校校舍资产的调整、转移、处置和利用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案要充分征求学校所在乡(镇)、村、学校及群众意见。
(二)各有关乡镇要协助县闲置校舍资产处置办公室做好属地内闲置校舍资产的处置管理工作。对属地内的闲置校舍资产,过去未处置,现已被其他单位或个人租用的,视具体情况协调当事人与教育部门重新签订租用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一是成立了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推进小组,由一名县处级负责人任组长,每年都召开大型劳务输出工作会议,具体研究部署劳务输出工作。二是加强考核。县政府两次派员对全县29个乡镇苏木进行了劳动力资源情况调查,对已输出人员从业地点、从事工种、性别、年龄结构进行了分类登记,建立起了全县劳务输出信息库。对其他剩余劳动力也从年龄结构、技能状况、性别、文化程度、求职意向等方面进行登记建档,做到了劳务输出情况清、底数明。在此基础上,县政府分别与29个乡镇苏木及就业、团委、妇联、工会签订责任状,把劳务输出工作纳入实绩目标考核。三是完善劳务输出工作体系。在县就业局成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统筹协调、指导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工会、团委、乡企局成立了职业介绍所。29个乡镇苏木都成了劳务输出办公室,311个行政村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站,目标细化分解,层层明确责任,形成了由政府调控,劳动就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乡镇(苏木)、村具体实施的“打工经济”产业链条,建立了“上下互动、责任共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劳务输出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基础薄弱的贫困县来说,更是一条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我县有15万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潜力巨大。尽管受旱灾、农产品价格等因素影响,农民增收缓慢,但部分农牧民却不愿“背井离乡”,对土地过分依恋。为此,我县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大张县鼓的宣传,在县电视台、敖汉报开辟了劳务输出宣传专栏,劳动就业部门创办了就业信息,印发了上万本外出务工手册,各乡镇苏木利用电视插转台宣传劳务输出的重大意义,宣传打工致富和返乡创业的先进典型。今年,县劳动就业部门还与广播电视部门共同制作推出了“组织领导、脱贫致富、在外创业、回乡发展、打工情景、问题探索”的劳务输出系列报道,逐步转变了农牧民“小富即安”、“宁愿在家受贫,不愿外出打工致富”的观念,全县上下营造了一种“外出打工光荣,劳务输出快富”的浓厚舆论氛围。
三、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完善输出网络
一是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主渠道作用。县就业局组建二个中心,即组建“信息服务中心”,主要负责输出输入地的劳务合作和信息传递;组建“维权援助中心”,依法维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各乡镇苏木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一名领导主抓,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专职专责。各行政村都明确了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代办点的工作,专门负责信息传递和调查统计工作。工会、团委和妇联等团体的中介组织都在现有的基础上,拓宽输出渠道,增加输出总量,发挥了劳务输出主力军的作用。
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如民委、扶贫、工商、 税务、统战、民政、科技、教育等政府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各乡镇站口和个人依法成立职业中介组织或创办劳务输出经济实体,扩大劳务输出组织范围,扩大与外地劳务输出组织的联系和合作。
三是建立驻外劳务联络站。今年,我县将在呼市、沈阳、大连、海拉尔、北京五个大中城市建立劳务输出联络处,联络处一方面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维护务工者的利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向县内反馈务工者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时提供劳务动态和发展趋势,同时可以与基地直接达成输出协议或与外商洽谈招商项目,开展劳务输出和招商引资工作。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筹备之中。我们还将在一些用人需求量较大的城市或用人单位设立信息联络点,聘请劳务信息员,形成内外呼应的信息网络,延伸信息触角。
四、实施外出务工人员培训工程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拓宽择业空间,增强其市场竞争就业能力,谋求长远发展。几年来,我们把培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整合县内外培训市场,建立了市民族技校、市商校、县电大工作站、县教师进修校30多个培训基地,开设了纺织、印刷、建筑、缝纫、家政服务、保安、食品加工等20多个培训项目。基本形成了以县就业训练中心为龙头,各职业学校为主体,乡镇苏木及基地企业网点为依托的培训网络,县委、县政府设立劳务输出培训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培训机构的培训补贴和农村特困人口、城镇下岗失业困难家庭人员的培训费问题。在培训内容上,一是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前教育。重点从政策法规、职业道德、社会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二是开展技能培训。按照“以需定供,定向就业”的路子,向企业输出合格人才。近几年来,全县各类培训机构累计培训外出务工人员8万多人。培训后的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他们以诚信、勤劳、有技术、能吃苦在北京、大连、沈阳、呼市等大中城市树立起了“*劳务品牌”的良好形象。
五、建立基地,搞好协作
劳务输出基地具有输出人员集中、就业周期长、便于管理服务、合法权益有保障等显著特点,我们把开展劳务考察、开辟劳务基地、为全县提供输出岗位作为大事来抓,先后对北京、大连、天津、青海、沈阳、哈尔滨、呼市等30多个大中城市进行了劳务考察,与235个企业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达到了巩固老基地,开拓新基地的目的。在辽宁营口的华晨、青花两大耐火材料集团,每年都有1000余名*人在那里务工,有的整户迁到那里。在北京望京新城,活跃着一支以敖汉人为骨干力量的几千人的保安队伍,被当地居民誉为“望京守护神,居民好卫士”。在青海锡铁山铅锌矿有800多名敖汉外出务工人员,
六、搞好服务,保障劳务输出健康发展
一是构筑信息网络,拓宽劳务输出渠道。我县先后在东北、华北、华南三大劳务协作区建立了500多个信息联网点,聘请1000余名信息联络员,县直相关部门、各乡镇苏木、各中介组织也积极开展劳务信息交流活动,广泛收集劳务信息,近两年共收集各类用工信息近2000条,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万多个。
二是制定政策,调动农牧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对外出务工人员在子女入学入托、“两工”使用、土地承包等方面给予扶持政策,外出务工人员可在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下转让承包权;对乡镇苏木干部带领群众外出务工,其本人工资、奖金照发,晋职、晋级优先。
三是依法维权,确保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严格按“信息收集、用工考察、用工洽谈、组织招工、教育培训、签订合同、专人护送、跟踪服务”工作流程操作,以“三份合同一张卡”调解劳动关系,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外出人员就业卡,并及时处理劳资纠纷和工伤事故。几年来,我县为外出务工人员挽回工伤补偿金、医疗费、工资拖欠等共计150多万元,有力的保护了我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七、加强劳务经纪人队伍建设,扩大劳务输出成果
我们把培植劳务输出经纪人队伍做为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召开座谈会、回访探望等形式鼓励那些在外打工时间较早、诚信度高、思想活跃、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员加入劳务经纪人队伍,搜集用工信息,带领乡亲外出务工。县政府每年都要召开劳务经纪人座谈会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经纪人给予奖励。有些乡镇还出台了奖励措施,如敖音勿苏乡,对劳务经纪人每带出1名外出人员,乡政府奖励经纪人20元人民币。几年来,通过宣传发动、鼓励引导等措施,劳务经纪人队伍不断得到壮大,并已成为我县劳务输出市场化运作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目前,我县大大小小的劳务经纪人已发展到410人,他们少则带出十几人,多则带出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据统计,近两年来,我县劳务经纪人已累计带出外出务工人员7万多人次,并且劳务经纪人带出的务工人员收入较高,月收入一般都在700元以上。
八、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