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数学课程设计范文

小学数学课程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数学课程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数学课程设计

第1篇:小学数学课程设计范文

一、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得各学科的知识可以相互沟通并紧密联系起来,数学知识更是普及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甚至也会渗透到科学技术中。所以,数学教育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延伸,而不仅仅限于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因为学生在处理数学问题或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不仅要依靠逻辑思维,还要结合形象分析以及直觉思维等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局限与数学逻辑思维。

二、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注重启蒙教育

学生学习知识主要是为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及时根据所学知识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将知识融入生活,使之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在进行这一环节时,可以通过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融入到问题当中,亲身感受遇到问题的情况,然后通过数学知识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这样的练习,既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数学兴趣和数学素养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等,实现教学目标。此外,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探索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年龄小,但这个阶段正是求知欲望很强的时期,他们的思维不受限制,还没有形成定性思维,是启蒙的最佳时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理,继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产生探索的欲望。同时,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让学生的努力得到认可,这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将会慢慢转化为学习动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与发展相结合

我国在1992年实行的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规划中规定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并在2001年的《新课程标准中》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增加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结构的改变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学课程也在不断的变革中;人们对于数学课程的设计理念和理解也在发生变化。而作为人才培养基础的小学数学的教育,必须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进行教学计划的设计。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现代技术和统计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四、提高课堂练习环节的效率

对于课堂教学,最好的掌握知识的方法就是加强练习过程,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将老师讲授的零散的知识和技能系统地整理到一起,构成一个整体框架,综合各个知识点去解决实际问题。课堂练习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成自身的能力。课堂练习还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采取鼓励的政策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五、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设计课后作业

传统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只是一味地追求考试成绩,留的作业量大,且内容陈旧,缺乏趣味性,并且要求结构的统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的作业会扼杀学生的童趣,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教师所教授的东西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才能促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应该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出发,设计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数学作业,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第2篇:小学数学课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期;小学分;大学数学专业;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无限维李代数的表示及其应用(152300410061),2015年;河南大学教改项目:河南大学第15批年度教学改革项目:小学期小学分代数课程设计研究,2015年立项;研究生基础代数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硕士)(Y1411005),2014年立项.

河南大学为首个河南省试行“三学期制”的高校.试行“三学期制”后,每年工作总周数与原来两学期制相同,仍为40周不变,只是把每学期的总周数进行了调整,分别为18周、18周和4周.也就是说,虽然多一个小学期,但总的假期时间和上课时间是没变的.第三学期究竟做何用?

一、三学期的意义和作用

1.三学期制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选课难问题.两学期制,不少课程从结束到期末考试,复习时间长达两到四周,有时候时间没有被充分利用,而且,学生选课的频次和数量有限.三学期制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2.三学期制并非简单的学时变化,教学安排也随之调整.在保证学生在校总周数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时间的合理调整,学生会有更多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利用短学期,学生可选修一些个性化特色课程,开展社会实践、科研训练等专项活动,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全面发展.学院为了吸引学生,准备在小学期开设一些与学生专业对口、有实际作用的课.另一方面,对于上学期重修或挂科的学生,院方也会尽量在小学期安排上课,以便学生在下学期时间安排上更自由.除此之外,对于即将毕业的大三、大四学生,学院会安排一些实习、创新创业的课程,帮助学生提前做好毕业准备.例如,在为期一个月的小学期里,一方面,学校请了一些国外大学的教师开设讲座,让学生和国际接轨,学习国际上最新、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和信息.另一方面,学院自身也会安排一些整体介绍数学前沿的课程、特色课程,如,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科专业发展前沿、兴趣拓展等以及一些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论文)、专业实训、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与科研训练等,帮助学生们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专业发展和前景.

二、小学期小学分大学数学专业代数课程设计

1.本课程计划在高等代数和抽象代数之后开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代数知识,合理地调配教学内容,在16个课时左右讲解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好代数课程的基本知识和代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特别是训练好从定义出发,得到性质、定理的抽象的思维能力,是我们目前设计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对于数学系的学生来说,开设代数课是一次很好的思维训练,而这种训练是从定义出发,得到定理、性质和结论,是其他数学课所无法比拟的.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与推广,代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与方法已经渗透到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与实际应用的各个部门.而从师范教育的角度看,中学的数学教学内容绝大部分都是属于代数的,其中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概念(例如,数系及其扩展)以及一些初等数学的难题(例如,三等分角),如果没有抽象代数的知识是不可能彻底搞清楚的,因此,代数课程对于我们高屋建瓴地理解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有着其他数学课程所不可代替的作用.另外,代数学中的等价、划分、同构等思想方法,不仅是最重要的数学方法之一,也是观察和研究自然和社会普遍采用的方法.然而开设小学期的小学分的代数课程,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目前在国内外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借鉴,更没有教材可循,所以本项目是一个必要且急需研究的课题.

2.表示论是代数学的永恒的主题.数学上的表示是指把一个对象的代到峁乖傧钟谝桓鱿咝员浠换蚓卣蠊钩傻木咛宥韵笊希表示就是同态,是一类很特别的同态,它的目标对象由线性变换组成.表示论在数学中随处可见,比如,我们熟悉的多项式环、分析中的平方可积函数空间、拓扑里的上同调群和K群等等都有丰富的表示结构.I.M.Gelfand曾说:“所有的数学就是某类表示论.”表示论最关注的代数结构有群,还有一类特殊的环称为代数,以及一类特殊的非结合代数,称为李(超)代数,因此,表示论大致分为群的表示论、代数的表示论和李代数的表示论三部分.表示论的基本思想有两点:一个是对称,一个是线性化.代数结构反映了对称性,尤其是群最容易理解这一点.代数结构的表示给出了代数结构的线性化,也反映了相关线性空间的某种对称性.本项目研究如何把表示论的思想方法介绍给学生.

3.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增添了部分将在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起重要作用的内容.如,交换代数介绍、同调代数介绍、表示论初步、数学的分类思想等内容,这部分内容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代数的基本方法很有帮助,对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也很有用.

4.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去探索和发现知识,从学生熟悉的高等代数和抽象代数的内容和方法出发,根据需要引入概念,并总结出定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一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由于该课程学习的抽象性,需要一定的练习,因此,应注重习题辅导和答疑.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课堂教授,体现启发式,讲出数学背景,数学思想本质,讲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小学期小学分大学数学专业代数课程设计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1.开设小学期的小学分的代数课程,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目前在国内外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借鉴,更没有教材可循,所以本课题是一个必要且急需研究的课题.

2.开设课程具有前沿性,在代数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小学期小学分代数课程是一些选修课程,基本上由国外知名专家讲授,讲授的是国际上代数学方面最前沿的课题和热点.利用代数学方面的最基本的工具,利用交换代数、代数几何、同调代数等工具,来解决当今代数学方面的最热门的问题.

3.所开设课程应加强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一般来说,深刻的理论和广泛的应用是相辅相成的.作为一门大学数学专业的课程,如果从教学目的来看,重点强调它的理论性是必要的,只有学习并深刻领会一门学科的思想方法才是提高能力的根本之路.但是,当前最薄弱之处却是根本不讲应用.在讲授该课程时,教师应该多讲该课程的广泛应用.事实上,20世纪初群论已经应用于理论物理和分子化学,而到20世纪中叶,理想理论和域论在计算理论、编码、信息安全等领域更是大显身手.这样一方面,可让学生看到该理论的巨大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也可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所开设课程还应兼顾课程内容的学术性、师范性.例如,河南大学数学学院从20世纪末开始,办学方向已经多元化,从单一的基础数学教育拓展到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数学、金融数学等专业;从单一的纯数学专业发展到以应用数学专业为主,近年来又增设了信息与计算以及金融专业.因此,必须从本身教学的实际出发,兼顾课程内容的学术性和师范性.例如,群论中优美的伽罗华理论彻底地解决了五次和五次以上多项式方程没有根式解的问题;域的扩张理论彻底地解决了不可能用圆规、直尺三等分任意角的问题;商域的构造理论完全讲清楚了有理数域的来源问题.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这些都是必须了解的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来不断有社会人士(包括中学生)向大学教师或科研院所投寄他们解决诸如费尔马定理、哥德巴赫猜想、尺规作图三大难题的论文,并要求鉴定,这可能与我们的中学数学教育在某些方面还不到位有关.

小学期小学分大学数学专业代数课程设计研究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需要大家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程永胜,张新育,裴明.线性代数――内容、思想与方法[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第3篇:小学数学课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学技术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024-04

高职教育是区别于学科教育的高等专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迅猛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本世纪以来,我国的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到2011年,我国具有招生资格的高职高专院校已达1228所,除高专类124所外,职业类院校1104所,其中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共100所。从学校数量上来看,高职院校与2011年普通本科院校(有1112所)相当。但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尚属年轻,在课程设置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对人文素质教育不够重视。笔者认为,人文科学课程的开设在高职院校中是必要的,并拟以“以科学为基础的新人文主义即科学的人文主义”学科——科学技术史为例,就该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开设做初步探讨。

科学技术史及其教育功能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既涉及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所以,科学技术史既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历史学,而是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现代意义的科学技术史作为一门学科,一般认为产生于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1957年,我国建立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科学史为理学大类下的一级学科,这标志着科学史这一学科在我国正式被确立。

乔治·萨顿(George Alfred Leon Sarton,1884~1956)是使科学技术史成为一门现代的、独立的专业学科的奠基人,他认为科学史是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学者斯诺(C.P.Snow)指出: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鸿沟对社会是一种损害和损失,他在《两种文化》中提出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对立的问题。他认为,作为西方整体文化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正在被分割成两种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当代教育中构成了一种封闭的态势:两种文化各自培养出单面化甚至片面化的知识分子,他们往往限于各自的专业训练背景,只了解一种文化,而很难对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形成共识。如科学工作者只认公式、标准化和因果关系,而人文学者更在意一种诗意境界。由此导致他们对待同一问题的态度全然不同,甚至在情感方面也难以达成有效的沟通。真正的后果是,人文学者不懂热力学第二定律或加速度的确切涵义,而科学家则对司马迁和莎士比亚一无所知,知识的片面造成了理解和信任的危机。知识分子内部的对立,是对人类文化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重大威胁。

20世纪初,随着科学史的发展和人们对其作用的认可,科学史教育先后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开展。我国的科技史研究稍晚一些,科技史教育于20世纪末期才在高校有所普及,一批科学史博士点、硕士点及本科教学在一些大学相继出现,我国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科学史选修课和通识课,并举办了相关论坛或讲座。

科学史的功能有很多,而且各家的看法大同小异,笔者可略举几个被普遍公认的、有关教育方面的功能。

(一)科学技术史对科学教学自身可以提供帮助

科学史的雏形只是简单地对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的记述,这类文章多见于科学专著的序言中,对了解及理解本学科的历史和发展很有帮助,因而这种序言至今仍屡见不鲜。科学史的这类作用被人们广泛认同。

早在1922年,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Paul.Langevin,1872~1946)在一次演讲中就专门论述了科学史的教育价值。他发现,在教学中忽略课程历史的一面而仅注意到实用的一面,会使科学教学表现出一种“教条式畸形发展”的倾向。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法(即科学史教学方法——笔者注)才可以培养出继承科学事业的人们,使他们体会到科学的永恒运动和它的人道价值。这种需要对于将来创造新科学的人们是很明显的,对于教育家和对于各种事业的先导者们也是同样重要的,而对于广大群众,对于那些只能满足于在学校读书的那几年所获得的一点文化的人们则是更为重要的。”

科学史教学除了有助于对科学本身的理解外,还可以从中学到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这方面尤其体现在近代科学技术的教学中。例如,将天文学革命放到当时神学宗教的大环境中,就更能体现它的革命性。这样将科技的发展放入历史的框架中,既可以加深对科技革命的全方位的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判断的头脑,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并学习真正的科学精神。

人的大脑是一个复杂的机体,从多个角度理解一件事情显然要好于单向思维。对科学有立体丰富的认识不论从科学知识本身还是从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角度来看,都是有益的。简言之,科学史就是要使科学变得丰满、真实、立体化,而不是孤立、片面地被人迷信追随,就像研究历史人物,要使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处于当时复杂社会大背景中的人,而不单单是有某一项成就的职业化的人。

(二)科学技术史对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了科技的伟大作用,这样就难免出现一个极端:“科技宗教化”。一方面,认为科学技术是最伟大的,无所不能的,它可以解决人类任何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将社会问题机械地套用自然科学规律加以说明,这种现象类似于牛顿力学之后,近代物理学家之间形成了“把一切都归结为机械运动的狂热”(恩格斯语),认为科学的万能性、技术的完美性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认为科学发展有其独立的规律性,不受社会、经济、文化、哲学等因素的影响,某一科学定律的出现、技术的发明都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和单一性。显然,这两种片面的认识都是错误的。

通过对科学史的学习,人们会了解到科学的发展不仅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更受社会各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更加认识到某项技术的发明需要经历很多历史的与社会的选择,包括技术多样性、延续性和选择性的因素,例如军事、经济、文化、人的心理、兴趣等各种条件。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在相当阶段对西方的影响就远大于对中国的影响,原因在于我们的汉字符号比26个字母要多得多,另外中国人对文字的艺术性即书法美的鉴赏要比西方人更为热衷。

不仅社会的发展会影响科技的发展,同样科技发展也会影响社会的变革,人们利用科学的口号对社会进行变革的史例比比皆是。例如,利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阐述社会变革,用物理学史中打破“元素不可变、原子不可破”的事实为陈旧的社会体制提供思想来源等等。

总之,科学与社会是联系紧密的,学生应该对二者有正确的认识,而科学史的教学会对此有重要的帮助。

(三)科学技术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了解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就更要深入理解诸如“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问题。科学技术本身没有是非,关键要看人类怎样利用,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掌握了科学技术之后,如何利用它,这更是至关重要的。原子能既可为人类造福,亦可能成为毁灭人类的武器。科技发展带来的后果已经越来越明显,生态的破坏使得人类居住的环境恶劣、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大气质量下降、克隆技术的泛滥使用、病毒的变异等等现象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所以,正确合理地利用科技造福人类,不仅是技术问题。加强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应该长期伴随学习与掌握科技的整个过程。就这一点而言,如何利用科技要比如何掌握科技对人类而言更为重要。

高职院校开设科学史课程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具有教育的一切共性。高职院校是进行职业教育的场所,而不是一般的“培训班”。“教育”是指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而“培训”是指培养与训练。教育与培训的核心都是一种学习,但并不意味着教育等于培训。培训是社会机构面向特定的受众,针对社会发展所特有的专门性问题,通过实践性的训练方式所采取的旨在缩小目标与现状间潜在差距的措施,重点是提高受众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强调工作能力的提升与物化。教育是教育机构面向广泛的受众,针对个性成长所特有的普适性问题,通过引导性的传授方式所采取的旨在夯实现实与未来发展基础的措施,重点是培养受众满足个性需求的能力,强调人类文明的传递与转化。教育是长期的、关注系统理论和人类普遍价值的活动,而培训是短期的、关注具体技术和组织自身文化认同的活动。培训更多地发挥着改善和提高个体具体的技能、知识、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的作用;而教育则更多地发挥传承和提升普适的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作用。因此,职业教育更强调的是对从业者长期的、全面的教育,不仅使之学会技能,还要使之具有文化素质。

然而,现在众多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有断章取义之嫌,曲解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涵义,忽略了该理念提出的背景,导致了“纯粹职业教育”的极端。现在我们需要重新解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一段话: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

这段话是针对办学思想而言的。不难看出,“以就业为导向”是针对传统的以升学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针对以前政府直接管理,“市场驱动”是针对原先的计划培养。整体理解这段话之后,便可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办学理念,而不是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更不是高职高专课程安排的准绳。

可见,高职教育应该是对学生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全方位的教育。高职院校不应办成“培训班”,应该有也必须有校园文化和学校精神,作为一个地域性的高校甚至是当地的“最高学府”,除了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之外,引领当地先进文化也责无旁贷。教育是终身的,“教是为了不教”,教会学习的本领才是教育的本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此之外,让学生以科学的精神掌握科学技术、正确使用科学技术并与社会相结合,是教育与培训的根本区别。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高职院校(其实有些综合性大学也有类似情况)偏重于“技术”教育,喊着“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口号,删减人文科学课程。就业和服务固然重要,但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亦是教育的悲剧。学生学会了开锁技术就会乱开锁,就技术本身而言,开任何一把锁的技术可能没有太大区别,但打开未经允许的锁和打开允许打开的锁的后果显然大相径庭,这就不是技术的问题了。这当然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技术技能时,往往忽略了技术的两面性和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简单地迷信技术。这是对科技缺乏全面了解的表现。

爱因斯坦曾于1931年2月1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有过如下讲话:

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科学使我们生活匆忙和不安定。它没有使我们从必须完成的单调的力度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人们绝大部分是一天到晚厌倦地工作着,他们在劳动中毫无乐趣,而且经常提心吊胆,唯恐失去他们一点点可怜的收入。……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些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至于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爱因斯坦提出关心人的本身要比懂得科学更为重要,这一点应为我们学习职业技术的学生认真体会。关心人自身、关心社会、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都是科学史探讨的问题,而目前的教育正存在这样的问题。科学史不仅关注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更关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另外,科学史除有以上三点功能外,其科技普及功能也是被大家普遍认同的。由于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面更浅、更窄。文科生不懂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不了解纳米技术、克隆技术,理科生不懂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甚至搞不懂“唐宋元明清”的顺序。对于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如简单的天文历法、公元纪年法的原理和来源更是“听之任之”,不去管它。多数人不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按阳历还是按阴历划分的,既不懂“年”和“月”的天文意义,更说不出“夏至”、“冬至”、“秋分”、“春分”的天文意义乃至时间。笔者就曾遇见一位高职专业教师搞不懂“为什么秦始皇要把自己的立国时间定在公元前一个不是特殊数字的年份”。这绝不是个案。

由此看来,在高职院校开设科学史之类的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高职院校开设科学史课程的困难与可操作性

随着科学史学科在我国的正式确立,以及人们对科学史及其功能的进一步认识,科学史教学已在我国高等院校逐步展开。1999年,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相继成立科学史系。之后,又有多所院校成立了科学史研究与教学机构,并在师资上做了必要的调整。在中学教材上,也适当地增加了相应学科的科学史内容。相对于综合性高校,高职院校各方面的资源要差一些,有的高职院校由职业中专升格而来,有的则是从无到有。之前,由于我国高职几乎忽略科学史的教学,所以无论从师资上还是从教材上或是观念上,都在科学史教学方面不能和综合性高校相比。

在课程设置方面,因为科学史教学与学生的就业几乎没有关系,所以很少有学校将科学史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在师资方面,由于教育体系、观念等原因,高职院校基本没有科学史专业教师;在教材方面,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没有发现专门为高职高专院校编写的科学史教材。但是,这些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首先,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有基本的科学知识基础,他们在高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一定的比较系统的科学内容,可以接受科学史教学而不会存在太大的知识障碍。其次,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不存在高中时期的升学压力,有条件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

在课程规划方面,尽管职业教育课程中要求有更多的实践课时,但以讲座、专题报告的形式做科学史教学还是很具有可操作性的。我们不可能要求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对科学史有多深的理解和研究,实际在本科生中这也是很难实现的。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科学史教学不必追求系统化,只要讲授一些大众的科普知识和科学史上的典型人物和经典实例即可,一方面,可普及当前的科学前沿,另一方面,可学习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在师资方面,随着高校培养的科学史专业学生越来越多,虽然不能全部满足高职院校的需求,但可以通过培训、外聘、兼职等方式进行授课。由于科学史课程不像其他专业课程一样需要大量的固定课时,所以一座城市内的几所学校可以共享师资资源。这样既可节省人才资源,又有利于学校间的交流。另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不定期地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做讲座,既可普及科学史知识,提升科学史教学水准,也可丰富校园生活。

在教材方面,现有的科学史教材大多是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编写的,有学科史如物理学史、数学史、技术史等,也有通史如中国科学技术史,但这些教材都不适合高职高专教学。笔者认为,专题形式的教材适合于高职教学,内容一是偏于技术,二是涉及普通常识即可。笔者曾于两年前与一位资深科学史家探讨编写高职教材问题,答曰“给我一年时间,就可以编一本满意的教材”。可见关键是导向问题,如果相关部门予以考虑,设置“课题”之类,适合于高职高专院校的科学史教材定能及时出炉。

由此看来,开设科学史课程主要在于人的观念和认识问题,而不是其他。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开设科学史课程是有益的、必要的、可行的。用人文科学为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营养不良做补药是必需的;对于已掌握了技术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用科学技术史帮助他们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也是必须的。

参考文献:

[1]陈会丽.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河南农业,2011(3下):13-14.

[2]郎之万.思想与行动[M].何理路,译.北京:三联书店,1957:13-124.

[3]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9.

[4]爱因斯坦.要使科学造福于人类,而不成为祸害[M].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第3卷).许良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47-350.

第4篇:小学数学课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练习设计

练习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良好的练习设计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因此精心设计练习是很有必要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新课程理念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越来越多的教师自觉地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练习设计。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设计小学数学练习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练习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和方向(一)”时,可让学生练习画出“我的校园”地图,标明正北方向,标出各栋教学楼等主要建筑物,并找一找本班教室大致所在的位置。并在此课堂练习基础上设计学生家庭作业:画“我的社区”地图,要求标明正北方向,标出自家所在小区、主要街道及建筑物。

二、注重操作实践练习

数学活动经验既是数学学习的产物,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实践的基础。经验形成的途径一般说来,要经历:“经历、内化、概括、迁移”的过程。这首先需要经历,对于学生基本经验的积累是必须的。但仅仅有经历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调动数学思维,将活动所得不断内化和概括,最终迁移到其他的活动和学习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材上的“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等操作活动教师一定要重视。加强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小学教学急需加强的内容。

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中“轴对称图形”内容时,可让学生练习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判断后拿出自己做的三角形小旗,对照这四幅图折一折,进行实验验证与交流。

又如,在教学完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后,让学生调查一些常见物品的重量,要求学生亲自掂一掂、称一称后作好记录:一瓶矿泉水、一个乒乓球、一个鸡蛋、一包食盐、一袋洗衣粉、一袋大米……。

三、练习设计要有坡度

练习有坡度,是指练习有层次性,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再到综合练习、实践练习、开放练习。

数学教学注重思维训练,教学内容特别注重变化,教学上要突出一个“活”字。学生对所学内容、解题方法要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人教版的新教材相比旧版本,相同内容的教学例题少了,但练习并没有少反而十分丰富。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上的练习,可以对教材上的练习进行还原和再创造。通过一题多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练习的效率。

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中“乘法分配律”内容时,要加强乘法对减法的分配及其变式练习。补充变式练习:189×101-189,27×187-5×187-2×187等。

四、练习设计要体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难度、不同要求,设计一些灵活性的、综合性的练习,只要求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五、练习设计要有趣味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5篇:小学数学课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深度学习;微课程开发;迷思;错误;问题;思维素养

在全球防疫的特殊教育形势下,多种形式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线上教学革新和满足学生个性学习需求的必然趋势。站位线上微课程的开发设计,在传统现场授课经验的基础上,线上微课程使课程内容更具丰富性、深刻性,课程活动更具延展性与挑战性。通过线上教学平台,为学生打造优质线上课程,以实现深度学习的效果。开展线上教学期间,学生的迷思、错误和问题将成为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载体和实施策略。

一、让“迷思”成为深度学习、澄清困惑的突破点

“迷思”一词的意义源于英语单词“Myth”的含义,多在台湾民众用语中使用。这里提及的“迷思”特指学生在认识事物或问题时,对事物不明白的地方、对问题认识有误区的地方,或是对一些暂时无解的问题进行的揣摩性思考。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产生的迷思多表现在对某个知识或某类问题探索理解上存在的困惑,也是学生认知理解上的重难点。而一旦使“迷思”解开,也就突破了问题的根本症结,获取的数学理解往往更加深刻。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课堂生成的迷思,并将其转化为有效的课程资源,更利于引导学生走向素养发展的深度学习。迷思1 :笔算除法为什么不从低位除起呢?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一般情况下,学生往往借助操作活动理解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与算理。但是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并不真正理解计算规则而产生迷思。例如:对于计算规则一般都要从高位算起就会有疑惑,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从低位(个位)算起不可以吗?例如:以“96 ÷3=”为例,从个位除起,先算个数的6 ÷3 ,在商的个位上商2 ;再算十位上的90 ÷3 ,对应在商的十位上商3 ,最后得到结果32 。学生认为这样计算也比较简便。面对学生出现的迷思,教师该如何处理呢?很多有经验的教师会抓住这个契机,出示如“38 ÷2=”这样有代表性的算式,让学生在计算中深化理解:先算个位的8 ÷2 ,在商的个位上商4 ;再算十位上的30 ÷2 ,对应在商的十位上商1 ,十位出现了剩余,接着把余下的1 看作10 ,10 ÷2 个位再次得到商5 ,最后把商个位得到的两个结果合在一起,得到结果商19 。这种体验式的对比强化学习,会使学生理解无论从高位或低位算起在算理上都是说得通的,但当计算过程出现剩余时,相比之下从高位算起的算法可以避免重复计算,计算更加简便。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计算、操作或讨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明理通法,再通过适当的练习落实强化算法。以往现场授课的方式往往会面临一些客观的实际问题,如课堂上没有出现学生的迷思,教师是否需要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进行处理?如果处理迷思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课堂质量的落实还能否得到保证?课堂活动处理到什么程度才能发挥迷思的最大效能,有效增进学生的深度理解等。相比之下,线上微课程活动的开发与设计,不仅使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而且线上微课程设计更突出教材重点的有效落实以及对学生生成资源的充分利用,帮助学生澄清困惑,解开迷思。这样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深入理解算理与算法的过程,能够启发更多学生实现深度思考。迷思2 :假分数5/4 可以理解成5/8 吗?在五年级下册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的学习中,一些学生在对单位“1 ”的理解上出现偏差,在认识假分数的意义时产生迷思。例如:在表示假分数5/4 时,两个圆形一共被平均分成了8 份,表示其中的5 份,为什么这个分数不是5/8 呢?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类似的迷思,也是学生在认知理解上需要突破的难点。教师要怎样引导解决呢?在课堂上一些教师会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和已有经验再次表示5/4 这个分数。学生把圆形、正方形等学具平均分成4 份,涂色表示其中的5 份。通过操作体验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单位“1 ”和分数的意义。线上微课程的设计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分数墙”的数学模型,引导学生借助分数墙理解分数5/4 的意义。如先用一个分数墙,把单位“1 ”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出4/4 。还缺少一份,再取第二个分数墙和第一个分数墙拼接在一起,也就是用两个单位“1 ”,接着表示出1/4 ,最后合起来就得到5/4 。设计中再引导学生结合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对话讨论,对比强调5/4 是把单位“1 ”平均分成4 份,表示其中的5 份。而5/8 则是把一个单位“1 ”平均分成8 份,取其中的5 份,意义是完全不同的。这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无论哪种特点的分数,本质意义上都是把单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学生经历这样的深度学习,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因活动处理不当,或不能从活动中及时抽象提升概念等因素,使课堂活动陷于低效,学生并不能很好获取对概念的认识和本质的理解。线上课程的开发更注重围绕重点展开,将有效的活动合理整合,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进入一种迷思的情境和状态当中,并在不断迁移、猜想、验证等活动中突破迷思,则更利于实现知识的深化理解与再创造,也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和素养得到更好的深度发展。

二、让“错误”成为深度学习、增进理解的深化点

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叶澜教授曾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提出的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错误是学生探究的标志,也是学习的经验,所以“学习错误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深度学习的课堂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使课堂成为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差错存在实际上是对学生认知的自然展开,是给予学生自主处理新问题,学会在复杂情境中进行辩解、分析、判断和推理的机会。也将成为师生逐步认识错误、利用错误、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发展空间。错误1 :个位上是3 、6 、9 的数一定是3 的倍数?学生在五年级下册3 的倍数特征学习中,受学过的2 、5 倍数特征的负迁移,在认识3 的倍数特征时产生认知理解上的错误。例如:个位上是3 、6 、9 的数,就一定是3 的倍数。这种错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是学生在学到这部分知识时经常会出现的错误。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特别是在课堂上要能对错误产生的原因作出及时判断,这样利于错误资源在课堂上得到有利运用。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是在借助百数表和不完全归纳法探索数的倍数特征时,百数表第一行呈现的3 、6 、9 这几个数据的特殊性,唤起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这种知识的迁移误导学生联想到3 的倍数特征也应该和2 、5 的倍数特征一样,只看个位数字的特征就可以作出判断。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在线上微课设计中让学生举出反例:13 、16 、19 ……,这些数的个位数上也是3 、6 、9 ,却不是3 的倍数,激起学生认知的矛盾。学生进一步观察百数表发现:3 的倍数的数在个位数上出现“0~9 ”十个数字的情况均存在,说明3 的倍数特征只看个位上的数是不行的。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百数表中蕴含的规律,最终获得对3 的倍数特征的深刻理解。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探索过程,当学生因思维定势产生的错误以显性的方式呈现出来时,这种错误资源就可以转化为能够增进学生数学理解的线上学习资源。这时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针对错误进一步研究百数表,在圈画、讨论、发现、验证等活动中,最终讨论得出3 的倍数特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纠正,最终形成对概念特征的深刻认识。并发掘出为什么“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 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 的倍数”的特征本质。错误资源在微课设计的活动中得到有效运用和放大,成为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和原有认知、探索发现3 的倍数特征本质的重要载体。错误2 :圆锥的展开图是一个三角形?在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的学习中,在认识了圆柱、圆锥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等知识后,一些学生认为:既然一个圆柱的展开图可能是长方形、特殊的正方形或一般的平行四边形,联想圆锥的表面展开图就应该能得到一个三角形。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是缺少对圆锥展开的直观操作体验。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圆锥的表面积也并没有列入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范围。学生因此缺少经验,导致将圆锥的展开图与圆锥的纵切图认知混淆,出现上述的错误。教师一般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学具剪拼、切割等操作进行对比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的表象经验,而把一个圆锥沿顶点和底面直径竖直切开,得到的纵切面才是一个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线上微课程除了让学生厘清对圆锥展开图特征的认识外,还进一步拓展研究圆锥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发现扇形面积与圆形面积之间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过测量、计算等活动,学生有能力自主研究得到圆锥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线上课程可以在现场授课基础上,根据需要为学生提供更有益的活动拓展与补充。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能力,乐于探索未知的问题。这个错误认识也恰好成为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圆锥特征和计算圆锥表面积的课程资源。学生产生错误、发现错误、修正错误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尝试、探索与再建构的过程。如果教师能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不怕出错,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求异思维就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使学习更加深刻、有意义。

三、让“问题”成为深度学习、启发思考的生长点

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金钥匙都毫无疑问地是问号。”现代教学论的研究也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则通过学习来生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获得创新性学习体验的基础,如果学生具有较强的推陈出新意识,特别是在新事物或知识的探索中,则能积极思维,不断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问题意识就会在学生内部思维中不断得到深化,形成持久的问题思考的习惯。问题1 :学习了表内除法,更大数的除法怎样计算呢?在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学习中,经历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单元学习后,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乘法口诀中最大一句口诀是“九九八十一”,用这句口诀可以计算81 ÷9=9 的结果,如果被除数变成90 、99 ……或者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为更大的数,除法又该怎样计算呢?线上微课程设计可以针对上述问题拓展以下活动:呈现学生两种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一是利用知识间的联系进行方法迁移,即把90 拆分成81 与9 的和,这样分别计算得到81 ÷9=9 和9 ÷9=1 两个结果,再把结果合起来得到最后结果10 。二是借助平均分的除法意义,通过学具操作活动,最后使问题得到解决。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举例子等活动尝试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除法和平均分的意义,构建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对于中高年级将继续研究学习的内容,在低年级就为学生适当埋下思考和经验的伏笔。表内除法是后续学习整数除法运算的重要基础,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上述问题,正是接下来要进一步学习整数除法计算时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学生提出的问题极具思考性和研究价值。不仅是对后续学习的铺垫,更能有效实现思维和方法的迁移与运用。把这样的问题呈现在微课程设计当中,利于全体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深度理解对于更大数的除法运算,也能转化成最基本的表内除法计算来解决,只是需要更多计算步骤来完成。这些知识相互关联,方法相通。这样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悬而未绝又特别渴望进一步探索的求知状态,思考更加深刻,学习的愿望也愈加强烈。问题2 :长、正方体体积统一的计算方法适用于所有柱体体积的计算吗?学生在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学习中,在掌握了长、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即用“底面积×高”来计算的方法后,一些学生类比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像圆柱、正三棱柱、五棱柱、六棱柱……这些所有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统一的体积公式来计算?微课活动中设计了以圆柱为例的探索过程。通过呈现学生不同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借助长、正方体学习的经验思考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展示两种思考问题的主要方法。一是通过圆柱与长、正方体特征的联系,圆柱和长、正方体具有相同的立体图形特征,不同的是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形,圆形的面积可以用学过的知识完成计算,这样推理出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二是联系生活经验,想象把若干枚硬币上下叠在一起就形成了圆柱,把一枚硬币的面积看作底面积,硬币摞在一起的总厚度看作圆柱的高,用这个统一公式同样可以计算体积。在此基础上,将体积统一计算公式拓展到其他柱体等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应用当中。在体积计算的学习中,“底面积×高”作为计算立体图形体积的统一公式,适用于所有与长、正方体具有相同特征的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相比之下,课程设计中引导学生通过长、正方体特征、底面积概念和立体图形体积计算方法之间联系的沟通与对比,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体积计算统一公式的理解,学生能根据学习经验,大胆猜想并提出问题,融入了自己的思考,更利于迁移生活、知识经验,成为启发学生深度思考的生长点。这个问题无论对问题提出者,还是一起参与学习的研究者,都具有较强的探究意义,也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圆柱等立体图形体积计算提供了知识基础,使学生经历的探索过程更具拓展性和生长力。综述,在小学数学线上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以“迷思、错误、问题”三维导向设计、开展的学习活动,已经成为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促进思维发展的有效契机和重要途径。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深度学习体验,如果缺少“迷思”就不能引发奇思妙想;缺少“错误”就不利于厘清事物的本质;缺少“问题”也就缺少了思维的创新、生长和拔节的生命力。反之,深度学习又会促使学生在认识上不断产生“迷思”,允许学生在大胆探索中出现“错误”,并不断在学习过程中迸发、生成新的“问题”。如果未来的课堂教学和在线微课程学习,都能始终充盈这样一种学习的环境和状态,也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学生素养的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 ]朱卉斌.把差错转化为教学资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 (07 ).

[2 ]何洪.倡导“问题式”教学,促进物理核心素养的达成[J].教育界,2020 (07 ).

[3 ]刘智琴.谈小学音乐课堂的预设和生成[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9 (12 ).

第6篇:小学数学课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课堂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发生了质的变化,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把学生从封闭的数学课堂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融入家庭和社会中去实践数学知识,从而实现数学的课内外联系,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一、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

1.数学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作业量大

小W数学作业主要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缺乏与实际问题或其他学科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数学观,也不利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另外,部分教师受传统数学作业设计观念影响,不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经常搞题海战术,作业量大、内容单一,针对课堂内容反复练习,使学生的压力无形中变大,不但起不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反而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严重影响数学学习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2.作业布置时间和难度“一刀切”

部分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在特定时间内完成,期望达到同一目标,但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去布置作业。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难易程度基本相同,对优等生来说,缺乏挑战性,对学习困难或偏科的学生来说,作业又太难,这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降低。

二、强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1.良好的作业设计可以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概括,是知识系统化、具体化的结果,学生掌握了知识不等于拥有了技能,只有经过实践的考核,学生的能力才能逐步发展起来。数学教师要安排不同层次的作业和不同程度的练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2.有利于加强学习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业是学生学习情况最直接的反馈,教师通过学生作业的完成程度,从不同角度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能力发展的水平,为自己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有力的依据。小学生由于其年龄小和性格活泼好动,每个孩子的智能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拥有绘画天赋,有的善于人际交往。另外,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上也存在着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和难度的作业,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加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研究

1.提高作业设计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要加强趣味性的作业设置,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实际,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会计算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数学作业的实际意义。

2.作业布置要有层次

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智力结构和生活经验上都有一定的差别,为此,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设计难易层次不同、形式也不同的作业。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分配作业,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这既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又体现了作业的自主性。

3.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以致用,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培养学生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创设一些生活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现实中的价值,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4.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其主体地位

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学中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教师设计一些作业,让学生自主讨论、思考、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及巩固基础知识,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探索者。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随着设计数学作业的理念逐步发展,作业形式逐步多样化,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提高指日可待,而设计出集趣味性、层次性、多元化的数学作业是广大数学教育者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孙 莹.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9).

第7篇:小学数学课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资源;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与其他课程有着明显区别的科目,它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还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这门课程能够与其他学科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各个知识面都得到扩展,为了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我们就必须提前备出精彩的教学设计。所以今天我想以《LOGO命令训练营一》的课例分析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如何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业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一、教材版本

泰山版五四学制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下第一单元第2课《LOGO命令训练营一》。

二、目标确立

(一)教材分析。

LOGO语言是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西蒙·佩帕特教授于1967年研究开发的,具有很强的绘图功能,也能进行比较复杂的字、表处理及数值计算和分析。他用LOGO语言启发孩子们学会学习,一些孩子用LOGO语言设计出了真正的程序,使它成为一种热门的计算机教学语言。

本单元的主要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用计算机语言描述算法——编写程序,可以让学生在指挥海龟绘图的过程中,体验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

本节课是学生在上节课初步接触Logo语言的命令后,学会用简单的LOGO命令指挥海龟绘图的方法。大量的任务设计,使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能进一步开动脑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为接下来的LOGO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小学高年级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阶段。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小学生好奇心较强,求知欲旺盛,刚刚开始学习的LOGO语言对他们来讲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学生己经对LOGO语言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任务,接近了学生与LOGO语言的距离。因此,只需要适当进行引导,学生就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等来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

(三)自我背景性经验剖析。

我在平时注意知识和经验的积淀,在每一次的听课、评课中虚心学习,提升自我。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注重遵循“步步深入”的教学原则,任务设计由易到难,让学生自主探索,完成教学目标。

综合以上分析,我把教学目标设计为:

知识与技能:

1.了解LOGO的基本绘画命令。

2.学习利用机械性的命令绘制简单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锻炼学生的观察力。

2.通过演示操作,让学生学会利用LOGO命令绘画。

3.以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自学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常用的LOGO命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小海龟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2.对学生渗透初步的编程理念,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三、教学流程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数学课程设计范文

一、游戏练习,诱发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练习最为重要的目的在于实现某种技能或操作的熟练化、自动化,以减少参与者的注意关注或避免多余动作的干预,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点在于,练习的设计必须要防止单调化、机械化所引起的参与者动机的下降。虽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智力、思维和心智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游戏和活动仍旧是他们钟爱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因此,小学数学练习设计要实现学生对既定知识、技能的通透理解,让所传授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以及解题策略等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认知反应,可以借助游戏教学法,让数学练习穿上活泼的外衣,以永葆学生参与练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体积单位的进率”这一课时,学生虽然通过课堂的学习初步明白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以及化、聚方法,初步懂得了物体重量的计算方法,但仍需要通过各种有趣的练习来加强理解,让这些陌生的知识内容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得到内化和吸收,因此,为了焕发学生练习参与的强烈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设置了一个形象的“板材买卖情境”,让每一个孩子都充当卖家身份,帮助买家现场计算各种板材的规格、重量和价钱,在不同角色扮演中无形地强化自身对“体积单位的进率”的认知,具体如:

整个游戏以小组活动形式展开,由教师充当“批发商”角色,以书本、文具盒或其他物体充当各种板材,并具体制定板材的规格大小,如假设一本数学课本为一块长方形板材,它的长为4.8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分米板材重7.8千克等。而学生则分别扮演买家和卖家的角色,卖家要及时帮助买家算出板材的体积大小以及重量,以便商定板材的具体价格。整个表演游戏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对现学知识的熟悉感和亲切感,诱发了学生参与练习的强烈动机。

二、开放练习,提升创造力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来看,心智技能的练习要避免操作活动过于单一僵化,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各种变式练习,让开放式的练习敞开学生心灵的大网,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实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意识和表象。而且练习设计的终极关怀并不在于学生能够记下多少数学公式、原理、思想或法则,而是在科学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理解一定知识、技能、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延伸出新的知识领域,发现和创造出新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并实现原有知识或操作技能在实践应用中的迁移。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练习设计要紧扣学生思维的创造力点,多为学生提供各种变式练习和开放练习,彻底张开学生思维之网,以网罗各种的学习资源和方法。

例如:在学习“认识平均数”这一课时,教师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具体体验了“平均数”计算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对“平均数”这个概念以及计算方式有一个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激发出学生潜在的创造思维,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练习,以供学生思考和探究:

一天,一头小象准备渡过一条河流,已知河流的平均深度为1.5米,而小象的身高为1.8米,因此,小象认为此次渡河绝对没有危险。如果你是小象的妈妈或爸爸,你会放心让小象渡河吗?

这个练习情境是对“平均数”教学的继续和延伸,包含了本节教学的重难点内容,由于人天性就有解决和探索问题的冲动,所以,学生一拿到这个题目,思维立刻就活跃起来,有的开始质疑,有的开始进行了紧张的数算,还有的跟同伴认真交流了起来。最后,学生们得出了几种不同的结论,而且都有其支持的理由,如有的学生根据“平均数是介于最小数据和最大数据之间”的结论,得出小象过河有可能安全,也有可能不安全;还有的学生不仅结合了平均数的概念,而且还从父母关爱孩子的角度出发,认为小象绝对不应该在此渡河等,总之,通过练习,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活,创新意识也获得了进一步强化。

三、互动练习,增强多样性

合作目标结构理论指出,合作能够创设出一种积极的同伴关系,而这种积极的同伴关系又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又深远的促进意义。皮亚杰也认为,合作活动是比个体活动更加优越的学习方式,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升每一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而互动是通过两种对象间的相互作用,而对彼此产生积极作用和改变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讲,它是合作学习的核心环节,学生通过互动学习,不仅能够以共同的学习目标诱发学生的练习动机,而且能够产生多样化的练习过程和成果,促进每一个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提升,让简单的数学练习活动到处充满创新的气息。因此,对于已经具备开展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的高年级学生来讲,尽量保证数学练习具有互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互动练习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现在老师想请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动手实践,在一条直线上任取一点O,作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看谁作得又快又好。并通过小组互助学习的方式,尝试在圆上挖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区域用阴影表示,最后求出空白区域的面积,最快完成任务的小组胜出。

这个练习题具体包含了三个步骤,且每个步骤间环环相扣,难度也逐步提升,而练习以游戏竞赛和自主互助学习的方式进行,不仅能够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度,加强学生间的对话和交流,弥补自身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足或缺陷,如通过互动交流,原本对圆规使用不当的学生获得了及时矫正;又如,学生们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了优势互补的作用,分享了自己挖取最大正方形的方法,以及如何来求取阴影部分面积的方法,扩充了每一个学生的解题思路。而且学生们通过互动、交流和对话,提升了彼此间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练习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四、生活练习,强化实践力

从马克思的视角来看,一切认知都是起源于社会生活这个母体,以生活为基础不断生长而成,又以生活为认知发展动力不断健壮起来。数学虽然是对客观世界表象的一般性总结和概括,但其仍旧来源于人类的生活环境,更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存在和发展的,而练习本身就是学生所参与的一种数学生活过程,是强化学生数学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当中,练习设计所依托的载体是学生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练习所承载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训练,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得到更好的践履,为了学生更好的生活和成长所服务的,所以,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应当以学生的生活作为设计的灵魂。一方面,练习设计要尽量寻求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找到练习训练与学生认知结构的交合点,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另一方面,练习设计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课堂生活,因为小学生的课堂生活在其人生发展阶段占据了重要空间,课堂除了认知活动以外,还包含了学生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发展,所以,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应当体现学生的生命发展需求。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时,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对生活实际中所出现的模型的抽象化和概念化,为了增强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结构和内在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编设这样的实践练习,以供学生实践探索:

1. 老师发现,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文具盒,现在老师想给同学们一个认识自己文具盒的机会,并能够利用这次所学的知识,向同伴介绍自己美丽的文具盒,看谁能把自己这位学习的好朋友介绍得生动又美丽。

2. 今天,我们来开展一次“学雷锋”小组活动,活动的内容是为自己小组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节约箱,但这个节约箱的长应为5厘米,宽为4厘米,高为3厘米,请每一个小组好好讨论,看你们将如何来设计这一个节约箱,并为自己算算需要用多大的纸片。

总之,小学高年级数学练习设计不仅要摆脱对新知识简单操练的机械思维,而且要注意分清“数学练习题”与纯粹的“数学问题”之间的差异所在,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做到练习游戏化,诱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和探索的动机;做到练习开放化,培养学生数学创造力;做到练习互动合作化,增强问题解决多样性;做到练习生活化,强化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奠宙等编著.数学教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142.

[2]戴再平.数学习题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41-182.

[3](美)ScottG.Paris,(美)LindaR.Ayres著,袁坤译.培养反思力[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88-204.

[4]关秀玉.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设计与实施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6).

第9篇:小学数学课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教学设计策略;教学起点;教学空间;教学新体系

下面我就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设计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

要想学生通过40分钟的学习有所提高,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教学起点。教学起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具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学习的认知水平与态度。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现在这个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了解信息的途径很多,远比原来要快、要多,有时可能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因此教师事先想好的教学起点不一定是真实的起点。教师要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就要了解教学的真正起点。

二、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 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①为实现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都有用,哪些需要补充,哪些可以删除或改变;②教材提供的教学顺序是否需要重新组合;③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只有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才能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更易于自主探索。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课中,教材提供的是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一个场景来导入新课,从而感悟1秒钟的时间很短来揭示课题的。但是这一场景时间过去较长了,对学生而言感受不大。于是我结合了刚刚前几天学校组织观看过的神舟六号发射前的倒计时来进行导入,不仅使学生感受了1秒很短,更让学生了解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设计教学时,又插入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成绩,明白1秒甚至比1秒更短的时间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学生课前收集时间格式,课堂交流,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教育。这样安排,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富有时代特色。

三、制定明确目标,贯穿各个细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数学教学的目标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起点,全面了解课程标准对学段的目标, 以及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使哪些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

四、活跃教学活动,增浓学习氛围

当教学目标确立后,教师就需要考虑如何来达到目标,有效的学习活动理所当然成了达到目标的最好途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更是作为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首选形式。

在《秒的认识》一课中,设计教学时,我在关键的地方组织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第一处,在了解学生对秒的知识掌握的情况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选出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向全班同学交流。第二处,在学生明白秒针走l小格是1秒,走1人格是5秒后,让小组内的学牛轮流出题,从而引导学生会求经过时间,认识秒针走1圈是60秒等知识,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己创设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突破教学的一个重点,时间单位的换算。

五、研究教学过程,探索教学顺序

教师的教学按照什么样的步骤进行,这是教学设计时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合理地安排教学顺序,有助于学生系统地进行学习,从一个知识层向另一个知识层提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通过听秒针走动的声音和观察钟面,先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再观看神舟六号的发射来感受秒、交流秒的知识,这样的安排, 使学生知道自己对旧知识的掌握和对新知识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有序地接受新知识,进一步探索自己的未知空间。

六、精心设计练习,拓宽探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