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汉字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劝学》(荀子)作为教学案例来阐释“六书”理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试图将汉字造字法推广到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与学之中,让其成为文言文教学中“应试”与“应需”的均衡器。
关键词 :汉字造字法 六书 文言文教学
一、造字法引入让语文教学从“应试”走向“应需”
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的核心部分,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意义重大。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语文(2012版)》(简称《意见》)对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作了以下说明:“1.理解并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理解版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文言句法和词类活用现象,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培养筛选文中信息、归纳文章内容、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3.理解常见文言文体的特征和常用的写作技巧,明确文体和技巧对于表情达意的作用,赏析文章在构思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等方面的精妙。4.赏析人物形象、体验作者情感、体会作品思想,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精华,并从历史视角和当代立场评价文章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5.背诵《意见》中规定的经典名篇,汲取语言营养,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这一说明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是相一致的。它能够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五个维度中获得发展。
然而,一方面由于文言离现代学生生活时代较远,语言使用环境悬殊,字词生疏难懂,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普遍兴趣不多。另一方面,文言文词量大,用法灵活,这对于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高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再者,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以致在学生中流传着“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的说法。因此,无论在心理层面还是实际兴趣方面,文言文是绝大多数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内容。
然而,教师可以将汉字的造字法引入高中文言文的常规教学中去。造字法是极具语文味的教学内容。它指的是一种文字系统里的每个字是怎样从无到有被造出来的。一方面,在“六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汉字形成演变的特点,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真正打心底里喜欢上了文言文,他们才能够迈出第二步去接受、学习文言文。其二,这也可以让学生在感受汉字音形义相糅合的构造之美的同时,触摸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的脉搏,嫁接起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的传承之桥,从而促进文言文教学。
也就是说,将汉字造字法推广到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与学上去,让造字法成为文言文教学中“应试”与“应需”的均衡器。所谓“应需”,即通过对学生进行某种刺激,让其内心主动地形成一种对文言阅读的强烈渴求,这种内心主动的渴求是推动学生行动最首要的动力。受这种由兴趣而产生的渴求的刺激,学生就会积极投入到文言学习中去,自主地寻找培养良好古汉语语感的方式与途径,从而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深化热爱祖国母语的感情,更深层次地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谓“应试”,即一名高中生在该阶段所要具备的高中语文文言最基本的素养。这属于应用的层面。即要求学生能够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功利性来讲,“应试”直接的评价方式呈现在卷面或成绩上。
“应试”的结果可能导致学生对语文文言文学习兴趣的下降,而汉字造字法选取一些典型性的汉字的变形历史或造字意义来进行解释,语言文字的魅力便可一览无余。将造字法引入高中语文文言教学中来,让学生内心对文字产生真正的兴趣,文言文教学课堂便瞬间“活”起来了。
二、“六书”理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实践
汉字起源于图画文字,但汉字又是表意文字,因此我们说汉字的理据性是与生俱来的。但随着语言文字的不断演变发展,有限的文字符号,其词语意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引申,文字符号变得越来越抽象。汉字这种演变过程中的隶变、简化等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汉字的理据性,但是汉字的理据性依然存在。
许慎《说文解字》提出的“六书说”便是对汉字理据性的有力证明。它系统地阐释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并提出了“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法。其中,“六书”不能单纯地认为就是造字法,前四种象形、指示、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则为用字法。而前三种造字法——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的理据性可通过汉字的演变历程清晰地看出。形声字的理据性可从形声字形旁的形体上直接看出。“六书”理论对汉字变化规律和构成的阐释,有力地说明了汉字的理据性。汉字的理据性运用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重大的意义,它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识记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提高我们文言教学的效率。
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汉字的特点,对汉字进行“六书”分类,根据不同分类的特点,结合汉字的发展和历史,揭示汉字的内部理据,将汉字内部结构的理据充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六书”理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步骤为:首先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即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展示图片或由教师在黑板上勾画,这是一个直观的过程,学生会很容易理解这个字的意义。再次,根据所展现出的图片,教师再仔细说明其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过程,这很容易帮助学生记住现代汉字的字形,并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个汉字会是这样写的。最后,记住该汉字的读音,这样学生便可以很好地理解这个汉字的整个系统——形、音、义的结合体了。
例1,以前在教学荀子的《劝学》后得到的反馈是:很多学生对于文中两句话的默写总是出错。这两句话是“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与“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两句中的“致”和“至”,学生总是屡写屡错。因此在这一次的教授过程中,笔者参考《说文解字》,运用“六书理论”试图将这两字的区别告诉学生。
“至”,象形字。“从一,一犹地,指事,不去而下来。古文从土,上亦象飞下之形。尾上首下。”“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说文》)因此“至”的本义为“到来、到达”。
“致”,形声字,《说文解字》:“[卷五][夊部]:致,送诣也。从夊从至。陟利切。”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送诣也。言部曰。诣,候至也。送诣者,送而必至其処也。”“致”,左边为“至”,右边为“攵(反文旁)”。
“攵”即“攴”。“攴”字象形,《说文解字》:“攵,小击也,即手执竿轻敲。”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或持鞭击打之形。从“攴”“攵”旁的汉字,本义大多与鞭打、敲打有关。
从“至”“致”“攵”三者的甲骨文可以看出,“至”“致”二字的区别就在于“攵”。两者都有“到达”之意。但“致”因多了“攵”,这个“到达”的意思,确切地说是“凭借他人的帮助而到达”。这正与文中“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一句意思吻合。相反,“至”就是指“不借助外物的自然到达。”
许慎将象形字定义为:“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诸拙,日月是也。”象形文字,每个文字就像一幅图画,形象地展现出上古先民们对客观现实世界事物的认识。根据象形字这样的特点,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图画进行教学。图画直观而形象地展示了汉字所要表达的意思,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告诉他们汉字在演变过程中,沉淀着中华上古先民的智慧,让学生对中华文化更感兴趣。
例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就”为何有“接近、靠近”之意?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因此,“就”的本义为“到高处去住”。后来词义又引申为“靠近(高处);走进;趋向(高处)”,再引申为“担任”(如:就职、就事)、“完成”,即“已到达高处”。而后来的这几个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出发,意义上都是有联系的。
例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中“疾”的词义形成过程。
甲骨文= ,像一个人在战场上被箭所射中。《说文》:“疾,病也。从疒矢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 因此,“疾”的本义为“中箭受伤,卧床休养”。又因“从矢会意,矢之去甚速”,因此,“疾”又有“快,速”之义,联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该语境,“快,速”之义又引申为“(声音)洪亮”。
后来“中箭受伤”这一本义引申为形容词“疼痛的”之义(如:痛心疾首)、动词“厌恶、憎恨”之义(如:疾恶如仇)等。
例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绝”的词义形成过程。
《说文解字》:“绝,断丝也。从糸,从刀,从卩。,古文绝。象不连体,绝二丝。”因此,“绝”本义为“将丝线切断”,引申为“断,断绝”“停止、消失”之义。两山断绝,如何到达?那么只有“横渡”了。因此,“绝”又引申为动词“横渡”之义。
三、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建议
在中学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有着较高的认识功能,它是广大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它使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利用“六书”理论进行文言文教学,这是一件值得推广与普及的文言字词教学方法。汉字的形体结构很有奥妙,通过对汉字形体的分析,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由形而义的过程,又是有道理可言的。因此,学会用此知识进行文言文的学习,便可以形成师生之间语文文言文教与学的快乐气氛,以此来代替机械地死记文言词义的方法。
当然,教师也不能简单生硬地套用传统“六书”理论。一味地理论解释或许会让学生陷入新的枯燥中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时,不妨采用一些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解说象形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图示教学法、联想教学法。图式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图片呈现,它能将字形、字形演变过程以及中国祖先的造字意图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联想教学法则是一种在图式教学基础之上的适应学生年龄层次的教学方法。它需要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寻找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点,从而更好地记忆、理解词义。
总而言之,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它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如何让学生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或许汉字造字法可成为一渠活水,让高中文言文教学课堂真正“活泛”起来!
参考文献:
[1]杨自俭.字本位理论与应用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最难的一关。很多初级水平的学生,看到汉字形体望而生畏,以致学习汉语达到掌握口语就罢了。
而一些处于中级水平的学生,在汉字的书写方面特别困难,尤其东亚地区之外的学生,书写汉字的感觉就跟抽象绘匦差不多,对于笔顺的概念非常陌生,甚至认为这种古怪的文字无法掌握。不熟练掌握汉字的书写,对于学习汉语来说,只能算个浅尝辙止,不能算真正学会了汉语。汉字学习虽难,但仍完全有办法实施教授。从教授这方面说,应树立一个自觉意识.既然是一种非常难以掌握的文字,那么一定要在教的方法上下足功夫。笔者大学时期曾给来华的外国小学生做家教,后曾在英语培训学校做助教,对于第二语言的英语教学和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都有一点浅显的体会,这里试提几点建议。
初学汉字的学生,面临的最大心理障碍,是怎样转变书写本国拼音文字的习惯,接受汉字书写的思维模式。因此,对学生做一点必要的甲骨文知识的诠释.不仅引人人胜,激发其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汉字的起点,而不局限于灌输书写的笔画概念。实际上.对外汉语的初级课本,必然牵扯很多甲骨文中已出现的字,最简单的日常对话中,使用频度最高的一些汉字,不妨从甲骨文的角度去诱导进入。譬如,人、大、天、夫、女、好、姓这几个字,看似不属同一类.却可以归纳起来,从摹画人体的甲骨文角度去解释。从站立的成人,讲到人的头顶上方是天空,头发上插簪子就是夫.跪地垂头者是女子l再讲到有孩子的女人就好,进而讲到中国的姓氏,女称姓、男称氏等等。这样,就从讲解文字顺势讲到中国文化。笔者建议,教师可将涉及甲骨文的那些字一一列出,最好配以对应的漫画图片,相信一定会比单纯地让学生死记硬背笔顺、笔画的效果好。甲骨文字体,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让他们从感情上逐渐认同这样一种复杂而难学的文字形态.也能让学生在学习汉字过程中,触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我认为,甲骨文对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作用应引起关注。当然,有一个度的把握的问题,因为甲骨文是非常古老的文字,即使中国学生学习汉字,也不宜涉入过深,涉及它的目的是一种手段.为诱导外国学生更好地建立汉字意识.而非掌握中国古文字。所以说,甲骨文的利用,仅仅是~个抛砖引玉的办法,不可本末倒置。
“识字识半个”,是一种不够严谨的学习方法,中国人经常作为调侃式批评,但是对于外国学生学习汉字,却可能非常管用。比如江,河,湖,海等字,共同特征是水字偏旁,老师不必急于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可以集合起来先教水偏旁。通过讲解水偏旁,使学生理解了三点水表示和水有关的字。这样学生碰到尚不认识的一些汉字,如汗,滴、流、淌等,就会知道这些字也是和水有关的。根据已知的偏旁来猜测生字的大致意义,恰似于中国人学英语时的记忆词根,虽然对新词具体意思不能确定.但是大概属什么意义的范围,还是可以猜得一些的。中国人孩童时期的启蒙认字,也在运用这样的方法,即使到了完成初级、中级教育阶段,中国人在遇到一些不认识的汉字时,仍会根据自己已知的部分来推测意义和发音,对外国学生为何不能尝试呢?笔者建议,对一些最常用的汉字,先按偏旁分类的办法,让学生熟悉某个偏旁形体的表义和书写,再具体到各个字的书写、表义。
汉字的独体象形字,在初期教学中必定要求记住,而当基本的偏旁部首掌握之后,自然要深人到台体字问题。汉字合体字主要是形声、会意两种,近80%是形声字,即形符部分和声符部分相结合。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组合造字这一特性,作为汉字教学的一个重要办法。一种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独体象形字的组合,如“你”字和“心”字结合成您,“我”字和。虫”字结合成蛾。更多的则是偏旁部首与别的许多字的组合,由两个已经熟悉的组成部分,讲到一个个不认识的生字,使学生的记忆更加容易。教师可自行制作偏旁卡片、独体字卡片,通过不断地组合、拆分,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这种汉字识记的方法,特别适合于已拥有初步汉字量的学生。
学生建立起对于汉字的感性认识之后.下一步可以考虑,让学生利用电脑来进行汉字水平的提升。关于利用电脑学习汉字,留美学者张正生教授谈丁自己某些见解口]。他认为:利用电脑学习汉字,固然有一些弊端,如已有的手写能力会变得生疏,乃至丧失,辨认手写体汉字的能力下降等等。但是,利用电脑的中文输入软件,所获益处相比更多。一个好处是:书写简单了,敲键盘比一笔一画地写字,当然窖易得多,效率也高得多,并可以巩固汉语拼音。又一个好处是:电脑的自动纠错系统,可帮助学生识别错字,进行自我改正;电脑字体的标准化,免去了因写字写得羞引来学习自卑感。再一个好处是:电脑教学和社会活现代化接轨,便于教学交流、商务沟通。等等。张教授的看法很有见地,但我们必定涉及这样一个问题,学习汉语的学生,伺时才适合用电脑学习“书写”汉字?因为根本不会笔画顺序,不理解汉字部首偏旁等特性,就上电脑“写”字,实际还处于拼音文字的模式之中。我认为,利用电脑书写汉字的时段,应放在传统汉字教授方式使学生有了一定量的“识字”,汉语拼音已经过关,开始学习双音节词汇和成语的时候,此时可考虑加进电脑教“写字”的方式。汉语进化到如今,已经从单音节为主转变为双音节居多的语言。利用中文智能输人法,可以让学生连续敲击双音节词的拼音,电脑就可以弹出备选词汇进行选择。有的三字词以及成语等两字以上词,利用电脑效果尤其好,几乎不用选择,敲打拼音就会直接显示想要的短语。我认为,在学生急速扩大汉字词汇量的时候,加入电脑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一方面可以验证自己汉语拼音的正确与否,另一方面又可以训练学生识别静态汉字词语的能力。我认为,还有一个大的好处,将外国学生易于掌握的汉语拼音字母,快速地和汉字字型结合、映照起来,让学生建立一种感觉,感到将拼音字母转化为汉字字型其实不难,掌握好了甚至觉得非常简单,大大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案例一]游戏引入,妙趣横生
识记“聪明”二字的教学片段。
师:(笑眯眯)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个猜谜游戏,好不好?
生(情绪高涨)好!
师:每个人身上都有四件宝——(课件出示):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这是什么?
生:(争先恐后)眼睛!
师:(高兴)猜对了!小朋友接着往下猜: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这是什么?
生:(大声喊)耳朵!
师:红门楼,白门槛,里边坐着个嘻嘻孩儿,这是什么?
生:(想了想)嘴巴。
师:猜出来了,真棒!来,继续往下猜:小白孩,住高楼,看不见,摸不着,它要一出来可不得了。
生:老师,我知道,这是我们的头脑。
师:同学们真聪明,都猜出来了!(出示课件):一个耳朵竖起来,两只眼睛瞪起来,一个小嘴张起来,再加一颗心,组合起来就是“聪”字。我们身上的这些宝贝用一次不行,得日日用,月月用,“日”字和“月”字组合就是“明”字,这样人才会变“聪明”。 小朋友们记住了吗?
生:(高兴地喊)记住了!记住了!
上述识字教学案例中,教者别出心裁地以轻松的游戏引入识字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欢声笑语中轻松识字。
[案例二]创编故事,情趣盎然
避免把“游”字写错的教学片段。
师(故意面露难色):有些同学总喜欢把“游”字的右边写成反文旁,这可怎么办呢?谁有办法让大家记住这个“游”字?
生1:老师,我有办法——四四方方的游泳池里,有个大人带着他的孩子在学游泳。这样想,就不会把“游”的右边写成反文旁了。
生2:小孩子都喜欢到四四方方的游泳池里游泳,但是,小孩子到有水的地方去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陪着。
师:说得真好,你不但让大家记住了“游”字,还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谢谢你。
上述案例中,教师针对学生容易把“游”字写错的问题,引导学生创编小故事,呈现出一幅幅生活图景,其中还带有安全提示,这样的教学可谓“一举多得”。
[案例三]科学讲解,理趣突显
对“寇”与“冠”进行辨析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日寇”的“寇”与“冠军”的“冠”虽然字形相似,但意义可大不相同,你们查一查字典,看看这两个字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生(查字典后汇报):老师,“寇”泛指强盗和外来的侵略者,“冠”的意思是帽子。
师:说得不错。老师课前查阅了一些资料,知道“寇”字的宝盖头指的是房屋,“元”指的是人头,它右边那个字的字意是手持木棍或杈棍,表示击打的意思。整个字表示有人持棍进屋击打主人的头,后来“寇”字就泛指强盗和外来的侵略者。而“冠”字上面的秃宝盖,表示帽子,“元”指人头,“寸”表示手,整个字表示手捧帽子戴在头上,也就是帽子的意思。你们现在知道了这两个字的造字原理,以后还会把这两个字混淆了。
每个汉字的形体中总是携带着大量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教师从构字原理入手进行教学,识字教学如此透析入理,学生怎能不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案例1】
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先玩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倒着说”。比如我说“123”,你们就说“321”;我说“你和他”,你们就说……
生:他和你!
师(出示):我爱妈妈。
生:妈妈爱我。
……
学生的兴致很高。游戏结束后,教师继续围绕“倒”创设情境。
师:不错,看来同学们很擅长把话倒过来说嘛!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下,汉字里面有没有这种“倒过来”的现象呢?请看!(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吞”字)这是什么字?如果把它颠倒过来,会变成什么字呢?
生:吴!
教师又板书“呆”字。
生:杏!
教师继续板书一些上下结构的汉字,学生“倒”得不亦乐乎。
生:倒数。
教师揭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案例2】
师: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人在社会上除了亲人之外,也要有朋友,你们有自己的朋友吗?
让一名学生(甲)说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谁?(乙)
师:能用一句话表达两人之间的朋友关系吗?还可以怎么说?
生:甲和乙互为朋友。
师:能单独说甲是朋友,或单独说乙是朋友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朋友是相互的,所以不能单独说甲是朋友,或单独说乙是朋友。
师:对了。甲是乙的朋友,乙是甲的朋友,甲和乙互为朋友。
师:同学们,会口算吗?很好!请大家计算下面各题。
师:请仔细观察、比较,这6道算式有什么规律?
生:它们的乘积都是1。
生:第1组的两个算式都是分数,第2组的两个算式都是整数、分数相乘,第3组的两个算式都是整数、小数相乘。
师:同学们的发现都很好。乘积是1的两个数在数学里有个专用的名字,叫做倒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和大家一起研究的“倒数的认识”。(板书揭示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提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选择板书。例如,①什么是倒数?②怎么样求一个数的倒数?③认识倒数有什么作用……
【比较与反思】
“倒数”是人教版六上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作准备,因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归结为乘这个数的倒数。教材先让学生了解倒数的意义,编排了几组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和讨论等活动,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导出倒数的定义。
为了便于学生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两位教师在教学倒数之前,都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但比较以上两个教学案例,笔者以为案例2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较好地把握了数学知识的本质,更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难点的突破,体现了该教师对教材的正确处理和教法的合理选择。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为了让学生顺利地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案例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首先让学生理解“互为朋友”,为学生理解“互为倒数”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在案例1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煞费苦心地紧紧围绕倒数的“倒”字做文章,设计了“倒着说话”“倒汉字”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但是这样的情境有效吗?这对于学生理解倒数的本质意义有多大的帮助?乍一看,“倒”确实很重要,只要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就能得到它的倒数。可是,学生理解倒数的核心仅仅在于颠倒位置吗?进一步思考,“倒着说话”和“倒汉字”游戏与数学里面的倒数是一回事吗?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首先,学生理解倒数的核心在于体会概念的本质,即理解“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关键是两个数“乘积为1”。而“调换位置”不过是一种外在形式,从具体方法上来讲,也不止这一种方法。退一步说,即使只是要求学生掌握这一种方法,那么仅仅只会“颠倒位置”也是不够的,当面对学生的具体困惑,如“整数有没有倒数”“0和1有没有倒数”“小数的倒数怎么求”等问题时,我们还是得从倒数的意义出发进行辨析与思考。所谓的“颠倒位置”的方法,也是建立在对倒数的意义的理解这个基础之上的。所以,“倒数的意义”才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与核心所在,我们的情境创设不应该仅关注外在形式而忽视了数学概念的本质,案例2的教学就很好地把握“倒数”这一数学概念的本质。
其次,“倒着说话”和“倒汉字”游戏与数学里面的倒数并不是一回事。其中,“倒着说话”是左右倒,这和数学里面倒数的上下倒完全不同,很容易弄巧成拙,让学生误以为“7?郾6”的倒数就是“6?郾7”。而“倒汉字”虽然在形式上和倒数相差无几,但本质上是不同的:汉字里面并不是每一个上下结构的字都能倒过来,而数学里面的数除了0以外,每一个数都有倒数;汉字颠倒位置以后,只是得到了一个新的汉字,与原来的汉字并无某种特定的关系,而数学里的倒数,两数之间除了有颠倒位置的特征,还必须“乘积为1”。倒数这些重要的、必备的数学特征,汉字游戏是无法体现的。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案例1围绕倒数的“倒”字做文章,设计了“倒着说话”“倒汉字”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起来了,但忽视了对学生正确“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的探究兴趣的调动。而案例2先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和讨论等活动,找出所列算式的共同特点,很巧妙地导入新课,并以问题引领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什么是倒数”“怎么样求一个数的倒数”“认识倒数有什么作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88-01
字词句教学是学生进入语文世界的一个阶梯,其作为语言理解与认知的基础,决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字词句教学往往被限定在看图识字、记忆复写的固定模式中,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并不能对字词句的学习获得深刻的感知,只有对字词句进行全面了解、认知和掌握,方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相关活动。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字词导入与学习、重点词讲解、句意的深入了解等试作分析探讨。
一、运用字理初步认识、学习汉字
我们的祖先在对汉字构形时,注意将汉字与某种意义密切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把汉字的形体与其意义结合起来讲解,呈现给学生的将是一幅幅图画、一个个故事。教师还应考虑汉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汉字,轻轻松松识记汉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汉字“人、手、足、口、耳、目”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急于将上述六个字的拼音、生字书写特点教授给学生,而是利用多媒体引领学生们进入原始社会的情境当中。原始人走路、说话、劳动的情境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并且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教师随机让六名学生根据视频模仿原始人走路、举手、站立、张口、倾听、直视等动作,营造出了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接着,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人、手、足、口、耳、目”象形字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并讲解每一个生字的由来,使得学生深受启发。学生们通过朗读识字歌“手足口耳目,人的五件宝。学习和劳动,天天离不了”,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品析关键词语,加深理解和认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一些关键词汇的理解是教学的重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是指那些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包含着深刻思想意义的词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的有效设置,为词汇教学构建一个语境,引领学生在语境中学习、理解、认知和记忆。以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孔子拜师》中的“毕恭毕敬”为例,其教学过程如下。在课堂教学之初,笔者没有直接对词语“毕恭毕敬”进行讲解,而是采用步步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师:“恭”的下半部分是“小”字加一点,和“心”有着紧密联系。那么,“恭”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1:对别人非常尊重。
生2:对别人很有礼貌。
……
师:“毕恭毕敬”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呢?(出示原文句子: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而后,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琴曲,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重现“孔子学琴”的场景。学生伴着悠扬的琴曲,通过弹琴动作、眼神、神态、举止等多方面的模仿,将孔子“毕恭毕敬”的动作展现出来,从中自然感悟到了词语传达真诚、严肃、认真之意。
三、理解句意感悟文本内涵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是文章的点睛之笔,甚至统摄全文,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些句子,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读读、想想、讨论、比较,弄清句子的深层内涵和意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文本的内涵。以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笔者首先导入相关的视频资料、文字内容,还原作者创作《泊船瓜洲》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人生境遇、内心情境等进行还原,初步将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中。在讲解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时,笔者以“绿”字作为切入点,运用视频教学手段将江南美景、草长莺飞、万紫千红的场景,再加上了一只飞翔的小燕子的情形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的脑海中不断浮现江南春色。借助于视频资料的视觉冲击力,笔者带领学生进行诗词情境的回想,并伴随着背景音乐朗读全诗,使之更好地理解文本语句的情境和内涵。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质量
在我国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通过对无数优秀学者教学案例的深入探究,现代教育在识字教学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为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有效吸取前人的经验,更好地在识字教学中进行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目标。
一、识字教学的深层含义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进行识字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为今后的阅读、写作等相关学习奠定基础,当然识字教学的根本含义不仅局限于此。首先,识字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全面保障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其次,在现代的识字教学实践中,进行识字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更好地保障学生注意力的提升;再次,在现阶段的识字教学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全面地让学生在汉字中感知美,并且更好地领略文字的美感。识字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二、识字教学的综合目标
所谓识字教学的目标,在于如何有效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这一教学目标,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能够更好地保障整个识字教学的有效进行。而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综合目标在于:其一,是保障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识字量。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其需要掌握的识字量在1600~1800个汉字,而这一总数占了整个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60%,而对于中高年的学生而言,其需要的识字量有所减少,仅占了40%而已,这也直接体现了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对于低年级而言,侧重于识字教学;对于中年级而言,更加重视阅读教学;而对于高年级而言,更加重视的是写作教学。其二,是在整个识字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师在教授学生识字时,应当重视对识字方法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各种工具书进行识字,全面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其三,完善对学生识字教学的要求。在现阶段的识字教学中,学生所认识的汉字,是在任何情境下都能准确认识汉字,并且能够准确说出汉字的意义,并不是单纯的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认识这一汉字。当然,所谓的独立识字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在看到生字的同时,可以通过拼音来读准整个汉字,并且能够通过上下文充分理解整个汉字的含义。全面掌握汉字的各种含义,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识字教学的有效措施分析
1.重视有规律的识字教学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识字教学,应当全面遵循汉字音、形、义等各方面结构的规律性。例如,每一个汉字都应当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或者是一定的笔画形成的,从而更好地运用汉字的规律性来帮助学生认识文字和理解文字。当然,在现代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认知程度的不同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当充分结合当时识字教学内容的不同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认知汉字,从而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2.重视识字教学的方法
在学生进行识字之前,教师大多会采用标注拼音或者提前读写的方法,通过标注拼音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经过了反复的阅读训练之后,通过对字形等各方面的观察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认知汉字,让学生能够在文章中学习句子,在句子中学习汉字,以此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能力。
3.重视识字教学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是极为重要的。同时,课后作业更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提升识字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应当对整个识字教学的课后作业进行一定的设计,在其中增加更多的趣味性和层次性,全面巩固学生的识字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因此,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点设计课后作业,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现代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遵循识字教学的规律,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文课程;巩固;识字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识字、写字部分尤为重要,因为识字、写字使学生今后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也在不同时期对小学生识字教学做出不同要求,主要表现在识字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按要求,小学生必须学会大约2500个的常用汉字,其中低年级要会认1800个字,会写1000个字。这对语文教师来说识字教学也成为了一个难点,识字教学本身就很枯燥乏味,再加上人的记忆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衰退,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该怎样解决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的难点,我总结了以下一些巩固识字的方法。
一、从字型入手掌握
汉字的造字法中有一种叫做象形字。初学汉字的学生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先从简笔画画字开始,慢慢地过渡到汉字的字形。如:日、山、火等等。还有一种造字法叫会意字,就是按照字与字之间的关系来记忆新字。这样直观而有趣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快速、准确地记住所要认识的一部分汉字。如:休,人累了,靠在树旁休息……同时,在小学生有了一定识字量后,还可以将这类字编成顺口溜。如:一木本,二木林,三木森,林火焚;一日旦,二日昌,三日晶,日月明……还可以在小学生大声朗读的基础上加上拍手,这样既形象直观又朗朗上口,同时也锻炼了小学生手、口、脑并用的协调性,从而大大提高小学生的兴趣。
二、引导发现构字规律
汉字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重要特征,我们在识字教学时就可以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那么,这样的识记过程应该是十分有趣、十分巧妙、充满智慧、充满快乐的事情。在识字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找到识字的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才能让他们举一反三,逐渐形成不用指导也能把生疏的字学会的能力。如采取加一加、减一减的方式。中国的汉字有许多只是多了一、两笔,因此,我在教学这些独体字的时候,往往采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十”字,下加长横成“土”,而土字加上一横成“王”,“王”中加一点成“玉”,上加一点成“主”,这些字只要变一变,就能带出一串字,即帮助学生写好字,又加深了他们对字的印象。又如采取换一换、变一变的方式。合体字往往只要换一换部首、变一变字形就可以引出许多类似的字。如“破”这个字,它的右半部分是一个“皮”字,给它换一换部首,带出了“坡”、“披”、“波”、“玻”、“跛”、“彼”,这样带出了一批左右结构的字。同时还能带出一批部首相同的字,如“陈、阵、降、阿、队、阳、防、都、邓、那、郊、部、郭、邦”……这样学生的想象力也丰富起来了。最后还可以结合意思,归纳一串字。汉字中的绝大部分是形声字,所以必须使学生明白形声字的类别以及形旁、声旁的意义,循此规律去教学汉字,必有良好的效果。
三、回归生活,拓展知识
1、寓识字于家庭生活中。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学语文的机会,处处都有识字的契机。首先,营造一种文字氛围。如在孩子的卧室里设立儿童书架,摆放各种儿童读物等,良好的识字环境能有效地激发孩子对文字的视觉分辨能力,培养识字的兴趣。
2、寓识字于社会环境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进行识字,坚持大语文教育观,突破封闭的课堂和单一的课本,走进生活,走入社会,使学生在母语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下识字。学期初,让学生准备一个本子,取名“采蜜集”,鼓励学生去认身边的字,生活中的字,如各种商标、牌匾、广告牌、报纸,并把认识的字写在或剪下来贴在“采蜜集”上。并举行各种主题的识字交流活动,提供学生展示识字成果的机会,让学生在自我的成就和彼此的激励中增加识字的乐趣。
四、在运用中巩固
尽管变式训练延长了汉字在学生头脑中的储存期,提高了识记效果,但不等于说可以一劳永逸了。此时学会记住的字词,如果长久不使用,也是会忘的。只有经常运用,才能在大脑里留下永恒的记忆,最终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因此,必须加强运用性的言语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巩固生字。
1、在发展语言中巩固。学习了一些汉字后,教师可以提供有关话题,或创设问题情境;或展示生动画面,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再把自己说的内容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这样通过说、写的训练,达到巩固识字、发展语言的目的。
2、在各种教学中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生字在语文教学中自然会经常再现,再现时由学生自己认读。在数学教学中有文字出现的地方,如题目要求等,我都让学生自己读,不会的字再教认,力争达到学生自己读题。在其他学科教学中,通过读音乐歌词,或给自己的画加上一两句话等,使学生运用在语文课上学到的字词,以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
4、在课外阅读中巩固。学生学了拼音,认识了部分汉字后,最让他们高兴的莫过于能自己读书阅报了。因此,我鼓励他们开展课外阅读,然后利用每周开设的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学生进行“我会读”展示性阅读活动。而在阅读时体会到的识字成就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更能激发他们识更多的字、看更多的书的欲望,使识字和阅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五、勤写勤练,养成习惯
按学校的课程安排,我认真上好每周一节的写字课,每当写字课时,我便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带头练起字来。并且注意指导学生书写,及时纠正书写中的各种错误,提高练习效
果。对于学生写得好的,在学习乐园中进行展示。此外,学校每学期都举行写字比赛,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实践
一、扎扎实实的字词教学
近几年,受《字词句段篇》、《教材全解》等资料的影响,我们第一课时的字词教学很不扎实,尤其是词义的教学不到位。下面看一个教学案例:有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秋天的雨》一课时,文中第二自然段说:“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而编者用小泡泡提示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意思必须处理。教师教学中结合具体语句理解“五彩缤纷”这一环显得不够扎实,不到位。学生在说出秋雨的不同颜色后,教师相机指导说这就是“五彩缤纷”,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五彩缤纷,教师又指出与五彩缤纷意思一样的词语还有五颜六色、五光十色。教学到此为止。那么五颜六色、五光十色就是五彩缤纷吗?用“五颜六色、五光十色”来代替“五彩缤纷”行吗?显然不行,在这里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词义辨析。从字面理解:“五彩”是概数,表示很多颜色;“缤纷”是绞丝旁,原指丝线的散乱,纷又特指旗子上的飘带飘动的样子,所以五彩缤纷除表示多种色彩交错的意思外,还常常伴有一种动态。五彩缤纷这个词不仅表示颜色多,而且常常伴有动感而显得纷繁。结合文本红红的枫叶飘、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扇、橘子柿子你挤我碰,只有这些动态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彩缤纷,而“五颜六色、五光十色”则都是表示静态的多种颜色。教学中只有让学生领悟到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才会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这样的词语教学才能做到扎实有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语文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字词、理解词义,更要传承汉字的渊源。有位教师在教学“器”字时,为了帮助学生识记,编了一个顺口溜:“四角四个口,中间大字多一点。”我想如果教师多一些对古汉字字理的认识,不至于犯如此错误吧。“器”字四角的四个口字古时候代表的是盛粮食的大囤,粮食多了防止别人偷,中间让犬(狗)看着。“器”后来引申为放东西的器皿。同样是识记汉字,有个老师编字谜记“染”字:“上山割草木,加水反复煮,熬出颜色来,再放丝和布,搅合九次后,白布变蓝布。”这个字谜融入了“染”字的意思及染的工艺。汉字不光有识字功能,它还是一个表义符号,传承着五千年的文化史,每一个汉字背后都透露出我们祖先的智慧。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多下一点备课功,多学一点汉字知识,让我们的识字教学更加科学、更具文化味。
二、扎扎实实的阅读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内容一定要讲精讲透,最忌讳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校本教研中我们听课经常发生类似现象,尤其是青年教师,更是会犯类似错误,一堂课啥也干,啥也没干好,多处打井,处处不见水,啥也培养,啥也没培养到位。结果是教师忙忙碌碌一节课,学生收获甚小。这种行为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质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小学从四年级就开始让学生归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经过三年的训练,可是到了小学六年级毕业时,我们的语文卷再让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训练得不到位,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听课中经常出现一种状况,精读课的课时目标不明确,第一二课时分不清,第一课时干第二课时的活,第二课时干第一课时的活,该干的没干好,不该干的干了一大堆。就拿这个主要内容来说,这是中高年级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一个主要活动,而我们的课堂上很难看到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概括主要内容的过程,几乎是一两个学生把近乎标准答案的主要内容一念,此环节轻松而过。这样不扎实不到位重点不突出的课堂教学导致了师生年年训练、节节训练归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的学生仍然不会概括。所以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重主要内容归纳的过程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归纳主要内容从不规范不标准到规范标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能力。
三、扎扎实实的课外阅读
关键词:电子白板; 低年级语文;教学;运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带有多种强大的教与学的工具,为低年级教学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教育平台,其丰富的主题资源、直观的教学过程,能让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提高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因年龄小,好奇心强,所以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怀揣着好奇,总想去探究。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其多变的图像、色彩、标注、画面截取、隐藏、动画等功能,极大地迎合了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较长时间地保持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家》这一课时,利用电子笔在白板上直接拖出几张动态的小动物图片,告诉学生这些小动物和自己的妈妈走散了,回不了家了,希望同学们能够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看着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小动物,学生的怜悯之情被激发了出来,纷纷举手愿意来帮助这些小动物。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找个别学生在白板上利用荧光笔将小动物的家用线连起来。通过自主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突破汉字书写的难点
汉字的书写指导,是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特别是汉字的书写规则和笔顺。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工具,可以突破这些难点,让识字教学轻松有效地进行。
1.动画素材演示,指导书写
利用白板教学,通过在电子白板上播放配套的习字动画素材,将汉字书写的笔顺和规则在白板上一笔一画的展现出来,利用动态画面,让学生在大屏幕上欣赏大师优美的硬笔书法的同时,认真学习标准统一的笔画笔顺,每个学生想写一手好字的心理被极大地调动了出来,从而使学习更加主动。
2.书写过程回放,巩固知识
电子白板可以记录下白板上发生的教与学过程的所有细节,学生当场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回放功能,重新展现学习过程,重温思维的脉络,便于学生再学习或复习。
如在每一课识字教学这一环节,电子白板把难写字的书写过程录制下来,学生在自主练习时如有疑问可随时去调用白板中的资源,学生一边看一边练,进一步明确汉字书写的笔画和笔顺,有效地突破汉字的书写难点,让生字教学变得更轻松、更有趣。
三、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拓宽学生知识的视野
课程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拐杖,课堂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材的一个有限的知识空间里,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去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电子白板的资源库能够储存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多种教学资源,并且随时可以导入到白板界面中,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呈现、欣赏、交流,拓宽学生知识面。在学习成语“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百折不回、勇往直前”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调用白板资源库中的成语故事《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够自觉地体会到精卫和愚公身上的那种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很容易就能掌握成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解在古代神话中还有许多人物具有这种品质,并让学生自由发言,让他们在掌握本课知识点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提高练习的效率
阅读练习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在低年级学生做阅读题时发挥很大的作用。通过白板技术,可以先将这篇短文扫描或是拍下来,导入白板界面中,利用白板的标注功能能够很轻松地讲解习题。这种方法生动形象,学生容易接受。例如关于讲解考查段落的题型:“短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这一段有几句话”。教师可以指定学生上台操作演示,利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在白板上把段落号一一标注出来,将这一段中的句号、感叹号、问号一一圈出来,大家一起来数一数共有几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假如有出错的地方,其他同学都可以当场指正出来,说明原因并利用橡皮擦除工具进行错题修改,比教师用苍白的语言描述要直观得多。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子白板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我们在教学中要灵活、恰当地运用电子白板技术,挖掘其更强大的功能,让教师“教”得精彩,让学生“学”得轻松。
参考文献:
[1]刘 琰.电子白板,让语文教学更具本色魅力[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