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个人廉洁风险防控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深入推进新时期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按照“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以制约和监督企业领导者权力运行为核心,重点做好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这是从源头上解决国有企业腐败问题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水平的重要措施。
一、找准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的重点对象
做好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必须首先找准廉洁风险防范的重点对象,牢牢把握住关键人物和重要领域。从现实情况看,国有企业运行的权利往往掌握在少数领导者手中,集中在基建、采购、销售和财务等部门,因此,必须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为廉洁风险防控的重点对象,以工程建设、物资采购、产品销售、招标投标、侵害职工合法利益等作为廉洁风险防控的重点内容,把廉洁风险防控贯穿于党的建设、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职工生活等各个方面,融入企业管理流程和各种业务工作之中,建立起“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形成“制度至上”的企业管理文化,在领导干部中逐步形成“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习惯在法制的轨道上用权”的良好作风,使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和机制制度风险得到有效化解,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为此,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结合防腐倡廉工作的需要,在完善健全制度的基础上,针对企业领导者职位和部门分工,科学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以此界定企业经营管理权利运行的主体、条件、程序、权限和监督方式等,明确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由谁来办、怎么办,使权力运行规范化、程序化。二是要加强对重点部门和领域的监管,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涉及钱、财、物管理的部门要自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廉洁风险防控作为加强预防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本单位、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落实。
二、科学研判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的重要源点
科学研究和判定企业廉洁风险源点,是从源头上抑制腐败和做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首先要梳理明晰权责,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全面梳理和明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职权,对依法依规确定的职权进行分项梳理,摸清职权底数,编制职权目录,明确职权名称、内容、行使主体和法律依据等。其次要详查各类廉洁风险源点,采取领导者和部门自己查找、群众评议、案例分析和组织审定等廉洁风险排查方式,收集廉洁风险信息,组织领导干部重点查找权力行使、机制制度和思想道德等方面存在的廉洁风险;要重点查找由于权力过于集中、运行程序不规范和自由裁量权过大,可能造成权力滥用的风险;要结合企业运行机制和制度建设需要,深入查找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可能导致权力失控的风险;在结合企业思想道德建设要求,深入查找由于理想信念不坚定、工作作风不扎实、职业道德根基不牢固以及外部环境对正确行使权力的影响,可能诱发行为失范的风险。再次要科学评定廉洁风险等级,根据权力的重要程度、违纪违法现象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等因素,对排查的廉洁风险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进行评定,经过研究审定后,对不同等级的廉洁风险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作为企业内部动态监控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石油行业监督检验廉政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3-000-01
石油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能源,石油企业也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国有企业的代表,石油企业应加强廉政教育,推广廉政文化,将廉洁勤政的思想灌输给每个管理人员,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的为石油企业服务。位于石油行业监督检验岗位的员工,更应该坚持廉政勤政,树立清廉之风,将反腐工作进行到底。同时廉政建设还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战略目标的达成,这对于促进石油企业的快速发展大有助益。
一、将廉政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石油行业监督检验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快企业文化的建设,并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廉政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四个关键要素,即优良的文化传统,崇高的理想信念,严格的规章制度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些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认为廉政文化和企业文化具有互通性,应将廉政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之中,最终作用于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上,以提高石油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廉政文化建设还能够为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增加新的内涵,使企业文化更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意义。
二、常抓不懈,循序渐进
石油企业廉政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管理层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廉政教育,宣传廉政思想,使员工的错误意识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发生转变,思想和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和职业道德,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快速的贯彻落实。企业还应大力宣传党员干部和管理人员的好人好事,弘扬他们廉洁奉公、以身作则的精神,为广大员工树立学习的榜样和楷模。石油企业应将廉政文化的建设工作始终放在首位,设立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并经常总结廉政工作的执行情况,不怕艰险,排除万难,确保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的思想素质和工作技能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所以石油企业应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坚持以人文本的先进管理理念,对员工的思想进行引导和控制。石油企业应在制定廉政教育方针策略时充分考虑员工的需求,通过教育培训开阔员工的视野,帮助员工实现职业规划和个人目标,同时使员工认识到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防止员工为了个人利益损害企业的权益。企业还可以根据员工所在岗位和自身的文化水平实施分批次的教育,对于普通员工进行基础的道德教育,使员工做好自身的岗位工作;对于管理层干部则要加强自我修养和廉政教育,使其明是非,辨善恶,爱党、爱民,勤政、廉洁,从自身做起,从当下做起,为企业把好关,为员工办实事,始终将个人利益放在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之后,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
四、创新完善企业廉洁风险防控体系
石油行业监督检验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现状建立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在企业中实施监督和自我监督,对违法乱纪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具体来说该体系有以下优点:第一,提高了员工的廉洁意识,使员工认识到反腐倡廉是每个应尽的义务,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使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反腐倡廉之中;第二,集体议事的程序进一步得到了规范,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原则得以有效贯彻执行;第三,岗位职责更加明确,岗位风险更加清晰,防控措施更加具体;第四,业务流程更加规范,在对业务流程潜在风险点进行查找时,对不规范的流程及漏洞进行修改,完善了企业管理体系。
建设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可以选择窗口单位热点岗位进行试点。围绕着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按照自上而下,先部门后岗位,先领导后个人的顺序,展开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石油行业监督检验必须对部门、岗位职责以及制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从而找出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所以在制定风险防控人员和时间安排要严谨,必须成立专业小组来负责,风险点、防范措施、风险等级应该由处党委研究通过,逐步推广全面执行。
五、结语
石油行业监督检验应重视做好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并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对企业的所有员工进行廉政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对于企业的领导干部则要提高标准,从严要求,使其认识到廉政、勤政的重要性,从而转变自身观念,积极投入到廉政文化学习中。企业领导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分析能力,抵制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在工作中以身作则,树立廉政、勤政形象,将石油行业监督检验的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按照市纪委的要求发改委开展了“排查岗位风险,健全防控机制”活动,现已完成了第二阶段(排查岗位风险阶段)的工作任务。在此阶段中工作**市发改委在每一个权力岗位、每一个工作环节认真查找容易导致腐败的薄弱环节,确定风险点。全委共排查出风险点29个,其中,一级风险点12个,二级风险点10个,三级风险点7个,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岗位风险。此阶段工作主要情况如下:
一、明确工作任务,确保排查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第二阶段工作能够扎实有效的开展,**市交通系统“排查岗位风险,健全防控机制”活动领导小组,召开转段工作会议,使每位职工结合自身岗位权责,严格按照“对照岗位职责—梳理岗位职权—找准廉政风险—公示接受建议”的流程开展排查工作。把握重点工作环节,找准每一个具体工作的岗位风险点,明确工作任务,工作措施,确保了排查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二、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排查
发改委第二阶段排查岗位风险阶段,相继采取了上级帮下级查、下级帮上级查、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对口查、通过民主生活会相互查、通过座谈相互查找等方法,确保将岗位风险查实、查细、查准。
在查找个人岗位风险工作中。全体干部职工依据个人目前的岗位职责,对照以往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实际,分析、查找出现实存在或潜在的岗位风险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经过排查,由分领导进行审核后,再通过会议进行审核。共排查出风险点9个,其中,一级风险点4个,二级风险点3个,三级风险点1个。经公示形式征询意见由个人认真对照上级关于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和本个工作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及制度,统一填写《个人岗位风险和自我防范诺表》存入市发改委“领导干部廉政档案”。
论文关键词 内部监督 风险防控 工作风险
一、风险防控管理在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中的意义
一是提高检察人员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参与监督和积极化解风险的意识,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使检察人员不犯或少犯错误,确保检察权公正廉洁行使,增强检察工作的权威性和检察机关的公信力。
二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检察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有效应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就必须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在实践中探索加强内部监督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增强内部监督工作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符合检察机关深入推进加强自身建设的实际需要,有利于检察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和检察队伍健康成长,对于建立健全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内部监督工作的风险种类及相互关系
内部监督工作风险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既有社会性、时代性的性质,也有职务性、部门性的特点,还有思想、道德以及个体方面的区分,具体可分为外部环境风险、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四种类型。
外部环境风险是指为了达到公共权利结果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的,公共权利管理对象可能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导致管理人员行为失范,构成失职渎职或“权钱交易”等严重后果的风险。
思想道德风险是指因私欲、私利等自身思想道德偏误或因亲情请托等情节,可能造成个人行为规范或职业操守发生偏移、行政管理行为失控,或授意他人违反职业操守,导致执法行为结果不公正不公平,执法行为对象利益受损或不当得益,构成“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风险。
制度机制风险是指由于缺乏工作制度的明确覆盖,工作程序的明确规定,工作时限、标准、质量的明确约定,个人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制约,可能造成行使权力失控,执法行为失范,构成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风险。
岗位职责风险是指由于公共权利管理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及存在思想道德、外部环境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实际风险,可能造成负有公共权利管理职责的人员不正确履行职责或不作为,构成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风险。
外部环境影响尽管是导致“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的客观诱因,但考虑应当在更大的范围通过建立社会防控机制进行遏止,因此建立防控机制重点对象为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这三类风险。思想道德偏误是导致“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的主观诱因,制度机制缺陷是导致“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的必要条件,岗位职责失范是导致“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的本质表现。三类风险分别涵盖了政治思想、生活作风、身心健康、规章制度、监督机制、“一岗双责”、民主集中制等多个方面。
三、内部监督工作中应用风险防控管理的方法步骤
(一)抓好计划方案环节
计划方案环节即“PDCA”循环管理法的“计划(Plan)”环节,是推进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关键环节,重在查找及评定风险等级。计划方案环节从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的各个事项流程入手,通过查找可能发生“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的薄弱环节,按照“三类风险”涉及内容确定“风险点”,评估风险等级,实现对风险多方位、全过程的监控。
1.排查风险。深入查找风险部位,以权力集中的院领导、中层干部为重点,以独立行使检察批捕权、公诉权、职务犯罪侦查权的热点业务部门和人财物管理部门为重点,以执法办案和检察事务的关键岗位为重点,从查找岗位职责风险点入手,查找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制定防控措施和实施细则,做到岗位职责明确、监督风险清楚、防控措施得力。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对国家机关工作部门、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腐败问题的潜在危险及其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风险等级,提出预防对策,实施分类管理,从而有效控制和化解风险,预防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根据检察权力的特性及腐败行为发生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将风险分为若干等级:高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等。
(二)抓好贯彻执行环节
贯彻执行环节即“PDCA”循环管理法的“执行(Do)”环节,是推进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重点环节,通过对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执法干警进行有效的预防违法违纪的思想教育,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变为违纪违法行为;对可能发生“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的重要执法和管理岗位,有针对性地严细工作制度程序,明确工作标准和重点工作岗位工作环节以及预防措施和监控措施;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并推进防控措施,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风险防控机制。
(三)抓好检查考核环节
检查考核环节即“PDCA”循环管理法的“考核(Check)”环节,是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保障环节,重在评估及检验防范效果。检查考核环节按照统一考核评估标准,严格把握工作进度和质量,对比预防措施实施前后的效果,对于未实现预定目标或实际出现了“以权谋私”等腐败隐患或问题,要重新分析查找原因,制定防范措施,直至达到预定目的,确保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效果。
1.落实中期监控措施是检查考核环节的主要抓手,一是坚持动态监测。通过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群众满意度测评、征求检察干警意见或建议等方式,建立动态性的监控机制,及时掌握和了解各级领导干部和检察干警存在的三类风险。二是组织定期自查。将风险防范管理纳入绩效考核,每季度各部门对思想道德和岗位职责风险防范的各项工作进行自查,按照规范化管理体系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三是加强抽查检查。风险防范领导小组每季度结合绩效考核,以普遍检查和重点抽查等形式,检查风险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对预防腐败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四是公开听取意见。通过设立风险举报箱、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开设网上专栏等方式,健全风险防控网络,及时收集干部群众意见。
2.强化后期处置工作是检查考核环节的重要任务,一是警示提醒。发现群众有举报投诉、社会有负面反映的;不按照规定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情节轻微的;群众满意度测评和民主评议满意率较低的,通过谈心、问询等形式进行警示提醒。二是诫勉纠错。警示提醒后仍未及时改正的;落实“一岗双责”及有关制度不到位,不作为或者滥用职权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执行方针政策中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进行告诫劝勉和纠正偏差,防止问题继续发展。三是责令整改。诫勉纠错后仍未改正或改正效果不符合要求的;对发生的违纪案件负有责任,但可不予以纪律处分的;违反纪律规定情节轻微,可不予以处分的,通过责令限期整改、强制履行等形式予以处置。四是纳入考核。将风险防控管理情况作为评价一个部门或干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依据,对因严重失职而导致发生腐败问题的个人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四)抓好调整修正环节
调整修正环节即“PDCA”循环管理法的“修正(Action)”环节,是推进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提高环节,重在完善并形成操作规程。调整修正环节总结推广预防腐败工作成效及经验,把注重预防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纳入日常工作制度,不断修正完善和规范行政管理工作,确定下一步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目标。
1.一个建立。就是要紧紧围绕规范经营管理,针对权力运行中的关键环节、重点部位,开展廉洁风险识别和排查工作试点,开展廉洁风险防控与内控体系对接专题研究,探索建立具有大庆钻探特点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2.一个推进。继续深入推进生产物资管控专项整治活动,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2012年5月关于活动的总体安排,着力在巩固管理成果,查找管理问题,修订完善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力争通过此项活动,全面提升公司生产物资现场管控水平。
3.两个加强。一是加强对上级各项指示、公司重大决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编造和传播不利于团结和谐的消息。二是加强上级颁布的纪律条规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查纠违反规定的行为,保障公司科学和谐发展。
4.两个强化。一是强化对工程建设项目、科研项目、物资采购招投标,以及市场准入、职称评审、评选先进等群众关注度高的事项的监督,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维护职工群众利益,保证职工队伍心畅气顺,全身心投入钻探生产。二是紧紧围绕易发生问题的领域选题立项,扎实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追根溯源,努力从本质上进行整治。
二、加大工作力度,着力破解面临难题
近年来,就纪检监察组织如何更加有力有效地服务于中心工作,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做了许多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具体的工作中,仍有一些问题矛盾困扰着纪检监察部门职能作用的充分有效发挥。2013年力争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在案件检查方面。要着力解决盗卖和造成生产物资流失案件屡查不止的问题。继续坚持查防结合、纠建并举的原则,拓宽畅通渠道,在严肃查处各类案件的同时,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势下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认真落实“一案两报告”制度,深挖案发成因,强化问题改进,切实做到查处要细、要严,原因剖析要深、要透,整改措施要实、要准。重点对造成生产物资流失案件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探析,结合生产物资管控专项整治活动,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规范生产物资现场管理。
(二)在制度建设方面。着眼于建立大宣教、大监督格局,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不够强、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落实责任,强化执行,真正形成群抓群防群治的态势。一是自上而下,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构建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二是公开党员干部廉洁承诺,利用职代会、民主评议党员、民主评议干部、总结评比等形式,切实把个人述廉、群众评廉、组织考廉制度落到实处。三是制定公司2013—2017年惩防体系工作规划,明确阶段目标和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切实把惩防体系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三)在素质提升方面。着力解决纪检监察部门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素质参差不齐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积极组织参加上级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同时采取以会代训、以老带新、实战锻炼等形式,加强纪检监察业务培训。二是充分利用网站平台,交流工作信息,展示工作成果,加强各单位工作经验的交流共享。三是加强理论研讨,重点围绕当前公司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如何创新教育方式,解决教育缺乏感染力、震撼力的问题;如何增强监督实效,解决不敢监督、不会监督、不愿监督的问题;如何加强评估,提高成案率并将办案成果转化为管理成果;如何推进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切实有效的开展党员干部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四)在提升实力方面。着力解决专兼职纪检监察人员少、工作量大的问题。注重利用内外资源。一是最大限度发挥两级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的作用。对重要件、重大监察项目等急、难、大的工作任务,组织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集中突破。二是认真落实监督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财务、审计、物资、设备、安全等部门的协调,培训有关人员,依据工作任务,适时抽调他们充实到办案组或效能监察工作组。三是积极与司法机关沟通,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为公司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岗位廉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率先垂范是搞好岗位廉政教育工作的关键
岗位廉政教育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重要岗位党员干部“多做事,做好事,不出事”的主要工作环节。区委将我局作为今年岗位廉政教育活动唯一的试点单位,既是对建设局的信任,也是对我们的工作寄予了希望。因此,局党政主要领导和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岗位廉政教育工作,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研究部署岗位廉政教育工作,并制发了洪建发[]29号《岗位廉政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局大力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工作活动,做到抓好学习促认识的提高,以认识提高促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促行为规范,以行为规范促各项工作的落实,充分发挥了一班人在岗位廉政教育活动中的示范带头和齐抓共管作用。
与此同时,局领导班子一班人以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为契机,认真落实中心学习组制度。
(二)突出重点,科学系统是使岗位廉政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
为了使岗位廉政教育活动真正发挥预防违法违纪行为的作用,我们突出了以掌握“人权、财权、事权”的党员干部作为主要教育对象这个重点,坚持双方互动、重在预防、科学系统的原则,严格认真地按照梳理工作岗位、查找岗位风险、制定防范措施,设计教育内容的四个步聚,开展岗位廉政教育活动。
1、梳理工作岗位。局成立了工作专班,锁定关键环节、围绕项目决策、施工许可、招标投标、施工管理、工程质量、文明施工、安全监管、档案管理等类96个工作项目,分别编制了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对局属各单位及局机关的36个岗位职责和118个工作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
2、查找岗位风险。通过采取内部帮、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等查找方法查找出风险点,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存在的不同职务风险,把岗位风险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思想道德风险点风险类,风险点主要集中体现在思想道德和作风两个方面,主要表现为放松政治理论学习和世界观改造,思想信念动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阳奉阴违、独断专行、弄虚作假;贪图享受、铺张浪费、骄奢逸等方面。二是制度机制风险点风险类,风险点主要集中体现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制度不够科学严谨,缺乏时效性,没有约束力,不能及时的对其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可能造成工作中出现偏差;对制度监督检查不够,可能导致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不能充发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行政管理风险点风险类主要集中体现在承担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不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弄虚作假,违反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及其它规定,发生不廉洁行为。四是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点风险类主要集中体现在项目的决策审批方面,主要表现为工作人员在项目决策、招投标、项目建设施工、建筑项目预和决算、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等环节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廉洁自律及其他规定,引起申请人的申诉、投诉和诉讼以及可能发生不廉洁行为的后果。
3、制定防范措施。根据查找的岗位风险点,结合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拟定防控措施,分级审核,最后经局党委会集中研究制定防控措施,防控措施主要分为健全制度机制和设立思想道德防线两个方面,制度机制主要针对目前运行的制度机制容易诱发腐败的漏洞,建章立制,实现流程再造,规范行政行为。设立思想道德防线主要任务是依据岗位风险点,开展岗位廉政教育使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重点岗位人员都深知本单位每个岗位的风险,建立起岗位廉政教育长效机制。
4、设计教育内容。本着“因岗施教、因人施教、因知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对风险岗位行了分类,一是按岗位类别进行划分,针对岗位职能差异,开展针对性教育;二是按职务层级进行划分,针对领导干部、基层领导干部、一般干部等不同等级人员,因人施教;三是按年龄知识结构进行划分,针对提任干部等知识结构差异,因知施教,突出行业特色和岗位特点,解决不同问题,打牢思想基础。
在划分教育类别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岗位干部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把岗位基础的廉政制度要求作为岗位廉政教育的重点内容。制作一批岗位廉政督牌和岗位廉政教育心得手册,时刻提醒本岗位工作人员正确履行岗位职权。如行政人员以廉政法律法规和作风建设的要求为主;新提任干部则以党政干部廉政条规和廉洁自律要求为主,主每一位干部都能了解自身所处的岗位职务风险和行为规范,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使其在面对类似情形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提高对腐败现象的鉴别能力自觉抵御意识,达到预防风险、回避风险的目的。
在开展岗位廉政教育中,我们注重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在处级领导干部中开展以树立“六观”为核心的专题教育,以党组中心组学习、廉政培训、党课教育、撰写 心得、观看电教片为主要形式,广泛开展“读书修德、以德律己”活动,开展“为谁掌权、怎样掌权”问题的讨论,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在科级干部岗位教育中,充分运用剖析典型案例、组织参观监狱听犯罪人员现身说法、参加法院职务犯罪案件庭审和以案释法活动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做到“三惜”即珍惜工作岗位、珍惜家庭幸福、珍惜个人自由。对提拔任用干部,开展任职培训和任前廉政谈话;对出现苗头性倾赂性的干部实行廉政谈话教育,把问题消来在萌芽状态。此外,还在敏感时间进行全员重点教育,实现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我局把岗位廉政教育作为绩效评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年终对各单位开展岗位廉政教育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建立健全岗位廉政教育长效机制,推动岗位廉政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强化责任、措施得力是搞好岗位廉政教育工作的保证
为了使岗位廉政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成效,我局一是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把岗位廉政教育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一个基础性必查内容进行检查考核。二是认真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局党委书记胡忠利同志局长李用高同志与局党委每名成员进行廉政谈话。党委委员与其分管科(室)及局属单位班子成员进行了不少于一次的廉政谈话,三是严格执行述职述廉制度。与此同时,我局还“硬化”岗位廉政教育工作,要求做到“九个一”,即:一个《岗位廉政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一份《岗位廉政承诺书》;一次岗位廉政风险点自查;一块廉政警示牌;一次廉政约谈;一次情影模拟案例教育;一次集中警示教育活动;一套符合实际的岗位廉政教育工作制度;一次岗位廉政教育工作考核检查。
通过一年来开展岗位廉政教育活动,我局反腐倡廉建设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勤政意识明显增强,涌现出了材料供应中心主任卢金甫、拆迁办副主任陶涛等一批好的典型,全年无涉及党员干部个人的违法违纪举报,政风行风评议取得优秀成绩,行政投诉下降30%,按时优质办理率达100%。有力地促进了我局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今年我局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9亿元,完成市级重点工程配套拆迁任务230万方。
二、岗位廉政教育活动存在的不足及下步打算:
一、新征管模式对税务廉政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所谓的新征管模式,指的是对税务系统内部的管理职权进行专业分工,由个人集权的统包管理转变为分权分工的专业化管理。从廉政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新征管模式所倡导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内控机制建设,它体现出权力制约、流程控制、信息监控等特征,其本身就是一项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能有效促进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依法行政、廉洁从政。
首先,在新征管模式下,税务部门的管理方式从“管户”向“管事”转变后,其权力制约得到了加强,权力寻租变得更加困难。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对现行的征管权力、机构和职责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整合,这种管理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一个人包办所有涉税事项已不可能,从“单兵作战”的一人管户到“团队管理”的分权负责,单个税务人员的操作空间已被大大压缩。由此可见,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控制个人、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有效手段。
其次,在管理手段方面,新征管模式主张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为执法和管理服务,这样不仅使税源监控得到加强,而且使纳税人因违法而带来的税务人员执法风险大大降低。例如,现代的管理手段能有效地监控并分析发票、资金、经营等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更早地发现纳税人所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控制,防患于未然,从而使一些人企图利用职权和工作便利封锁纳税人信息、包办涉税事务以徇私情、谋私利变得更加困难。
再者,新征管模式使得业务流程变得更加简洁优化,征管工作变得更加透明,纳税人办得更加方便快捷。纳税人不必通过其他不合理、不合规定的渠道就能顺利地办好涉税事项。
二、新征管模式下的税务廉政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新征管模式既会对廉政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但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它不是灵丹妙药,不能包治百病,其本身也处在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之中。在此形势下的税务廉政文化建设势必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和矛盾,主要表现在:
一是权力本身具有的腐蚀性仍然存在。新征管模式涉及的机构调整、职责分配只是一种执法权力在税务机关内部部门和人员之间的转移和重新分配,并不涉及权力的减少和降低,专业化管理只是增加了权力滥用、寻租的难度,并不能彻底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另外,新征管模式所依赖的一些制度体制没有相应地修改完善,使得税务部门的管理风险和执法风险仍然存在。而个体道德风险也不会因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施而降低。即使制度再好,也要靠人去执行,有的人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坚持依法办事;有的人则制度意识不强,善钻制度漏洞,不按章办事,不作为、乱作为。
二是由“信息管税”所产生的不廉的新方式。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势必要坚持“信息管税”,而 “信息管税”的前提必须是信息数据的准确、完整、全面。假如纳税人未进入税务机关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那么税务机关各种“扫描”工具也就扫描不到其具体信息,如税务部门再过分依赖“信息管税”,必然会使税源监管存在空白地带,导致漏征漏管。再如某些税务人员会与纳税人有不正当交易,故意修改数据、借机攻击漏洞。这些利用信息手段的腐败行为,在“信息管税”外衣的保护下,被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几率大大降低。
三是廉政风险存在着新动向和新群体。税源专业化管理能有效地解决原有征管模式下管理层级太长的问题,实现工作的流程式、扁平化。但是,扁平化、立体式的税源管理模式也给权力监控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是因为:随着管理层级的减少,部分权力上收,执法权力分散,更多更高层次的税务部门和人员都会参与到税源管理中,直接掌握执法权力,这样使得权力监控的面变得更广、级次变得更高。与此同时,新征管模式带来的机构重组、流程再造,势必造成一部分权力分解、一部分权力集中、一部分权力转移,权力转移、集中后的部门就有可能成为新的腐败地带。如在新征管模式下,部分审批权限集中到前台办税服务厅人员,税收管理员的部分权力有可能转移到纳税评估人员身上,随之而来的税收执法风险也就相应地增加了,因而从事办税服务、纳税评估人员应该成为监控监督的新重点。又如为适应新征管模式的需要,必须对一些税务行政审批流程进行简化和优化,许多税务行政审批的办理流程从受理转调查转审批、受理转审批调整为纳税人主管机关“受理即办”,由于减少了实地审核环节,税收执法风险并不会因为新的征管模式而消失,反而更具隐蔽性。
三、新征管模式下的税务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新征管模式已写入全国税收工作规划,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如果当前税务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手段、方式和程序还停留在浅层表面上,那就不能很好地对税源专业化改革进行保驾护航。因此,当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税务系统的廉政文化建设,努力探索与和谐地税相适应、与依法行政相协调、与传统美德相承接、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地税特色廉政文化具有一定前瞻性和现实性。
1.以风险等级为抓手进行“教育警廉”。当前少数同志对新征管模式理解不深,掌握不够,思维还停留在传统的税收管理模式下,特别是不能正确面对新征管模式下的廉政文化建设,要么是松懈麻痹,要么是不知所措。对此,笔者认为可从如下方面进行改进:一是更新观念,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新征管模式的改革是税务管理方式的转变和调整,税收执法权只是在内部重新流转,有权力就会产生风险,可能导致腐败,因此,新征管模式改革后的廉政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二是按照风险等级来进行分级分类教育。在新征管模式下,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提供各种数据进行风险等级评定,从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相应地,廉政教育可以按照不同岗位,不同的职责,不同的事项来划分不同的税收执法风险,每一项设立一个权重,最终汇总测算出分级分类分事人员的风险等级,最低为一级,最高为四级。通过四级风险来开展廉政教育,一级为风险提醒教育,二级为风险谈话教育,三级为风险廉政教育,四级为风险惩戒教育,从而达到教育警廉的作用。
2.以惩防体系为目标进行“制度促廉”。在新征管模式的背景下,积极探讨如何完善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核心的惩防体系是当前税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实践:一是增强反腐倡廉制度的科学性。结合当前税源专业化改革,对现有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进行清理,保留实用的,废除过时的,修改有待完善的,形成符合上级要求、切合税务实际、适宜管用的制度体系。例如可考虑制定《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和《纳税评估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等制度。二是增强反腐倡廉制度的系统性。以新征管改革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机构,明确岗位,优化流程,明晰责任、制定标准,建立健全职能科室岗责体系,将倡廉制度的触角延伸到税收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努力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三是增强反腐倡廉制度的创新性。要对新征管模式改革前后,系统内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进行认真梳理,逐一进行分析比较,挖掘根源,总结规律,寻找对策,并及时将其上升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相关制度,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实效性。四是增强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在制定制度时,要明确制度执行的程序性规定,同时保障违反制度的惩戒性规定,要明确监督执行的责任部门,建立问责机制。
3.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进行“信息管廉”。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核心是“信息管税”,在此条件下的廉政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普及面广、应用程度高等优点,积极开展网络廉政教育,充分利用网上各种论坛、QQ群,微博等平台进行“信息管廉”。一是建立“廉政风险模型”。针对税源专业化管理出现的新情况、面临的新问题,重新梳理税收执法风险点,借鉴纳税评估中“建模找点”的思路,积极开展“廉政风险模型”建设。注重利用现代技术重新绘制税务系统权力流程图,对梳理出的风险点进行汇编,重新编制内控预防制度。二是完善三级联动内控机制。在确定岗位风险点的基础上,对岗位风险进行逐级防控。按照一级自我防控,二级部门防控,三级单位统一防控的思路开展三级联动内控机制建设。每个人对自己岗位风险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填写自我岗位风险评价表,部门根据工作情况分类筛选岗位风险,单位对提报的税收执法风险事项,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实地查验,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三是拓展廉政文化建设平台。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如在内部网上开辟廉政文化建设专题网页,设立廉政法规、廉政课堂等栏目,运用图片、文字、动漫及音视频等手段将传统勤廉理念以及勤廉方面的对联、家训、楹联、山歌融入其中,努力打造内容涵盖面广,上下互动性强,页面艺术效果好,集廉政学习、宣传、教育、查询为一体的新视窗。
4.以创新机制为动力进行“体系保廉”。不断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模式,大胆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体系和评价体系,为新征管模式进行“体系保廉”。首先是构建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体系。该体系是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它包括相应的机构、人员、经费、场所、技术条件及其工作体制机制等。作为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税务廉政文化建设应纳入税务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形成党组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统筹安排、纪检部门业务指导、各部门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其次是构建廉政文化建设的评价体系。该体系是税务廉政文化建设的反馈系统,它以提高税务人员的廉洁素养为目标,包括廉政文化建设组织者的工作考核和受众对象的认可度测评两个方面。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可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等途径,定期了解不同群体在廉洁意识、监督意识、制度意识等方面的提高程度,以此检测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
作者简介:
由于形势发展、环境变化等因素客观长期存在,而且不断变化,导致施工企业生产经营任务更加繁重,外部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渗透更加多样,干部职工面对着更多诱惑和考验,导致社会市场项目管理客观上存在较多的问题。1.合同签订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双方合同未签先干。未建立合同台账、合同履行台账,合同签订无任何手续,没有申请表和对方任何资料,合同内容不完整、合同条款不严谨,无合同履行、结算报告单等问题。2.对分包商管理不到位。大量分包商存在挂靠问题,还有违规分包或超越资质承包工程的现象,许多分包工程现场管理资料不健全,从分包工程的现场交底到供应领料均未出现分包商名称和公章,部分单位未取得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分包商对风险抵押金的缴纳不及时、不到位,不按规定办理意外伤害保险。3.招投标行为不严谨。没有按有关规定对分包队伍进行招标。普遍存在着由于甲方指定、处理工农关系等各种原因而引进施工队伍,其中就包括一些无资质的队伍,甚至有的还与个人签订所谓的分包合同,非法转包,甚至一包再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4.财务管理疏松。原始单据存在白条,会计、出纳由一人兼任,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执行不到位。大额度使用现金支付、超出使用范围,不通过银行直接付出。存在人为调节收入成本现象,不及时确认收入成本,备用金清理不及时。大额度借款不及时报销处理。
二、社会市场项目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环境的影响。当前,社会环境中各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不断冲击着职工队伍,在挑战和考验面前,一些党员干部、项目管理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发生扭曲,进而导致行为失范。2.制度建设滞后。为了扩展外部市场,许多企业在指导思想上就本着现干现做的想法,只求大,不求强,只求粗,不求细。一味地追求市场份额,忽视基础管理工作,造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建设跟不上市场的拓展速度,使社会市场项目管理处于松散状态,影响了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3.遵纪守法意识弱化。部分外部项目部负责人,长年累月在外边搞生产,加上平时政治学习少,养成了重生产、轻学习的习惯,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按流程办事的意识没有树立起来,在工作中形成了我行我素的不良作风,遵纪守法意识不强,从业行为有偏差,出现管理漏洞,造成效益流失。4.管理制度不明确。有些项目管理人员,只注重在现场忙具体业务,加上远离单位,有些新的管理规定不能及时传达到现场,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办理,全凭个人想象处理。再加上有的项目管理人员不固定,更换频繁,新手多,业务不熟,造成许多基础管理资料失真,不规范。5.管理监督不到位。只认为外部市场艰苦,不容易,对外部市场的管理监督没有提到企业的重要议事日程,引不起重视。机关各职能部门,只对下级单位管理负责,对外部市场项目观而不管,没有起到相应的管理监督职责。更重要的是,没有建立起与外部市场同管理、同要求、同检查、同监督、同机制,限制了机关职能的发挥。6.管理上的不平衡。随着社会市场领域不断伸展,干部职工舍家撇业,常年野外施工付出较多,特别是在远离亲人的艰苦环境情况下,个别党员干部出现了心里失衡,感觉劳动付出与得到的实际报酬不匹配,为了找回心里的平衡,个别人在经济上就出现了问题。
三、对社会市场项目进行管理监督的对策
1.划分层次,丰富载体,强化外部项目人员廉洁从业精神。外部项目从业人员远离大本营、组织和亲人,面临着形形的诱惑和挑战。加强外部项目参战人员的廉洁从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抓好领导干部廉洁从业教育。外部市场领导干部权力集中,所处环境复杂、直接面对种种诱惑,属于廉洁风险的高危人群。为此,外部市场项目一旦中标施工,在项目经理、项目管理人员的人选上,都必须反复衡量,认真推敲,为稳妥占领市场打牢根基。为防微杜渐,要对外部项目实施廉政建设考核制度,将外部项目部领导班子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运用各种典型案例,进行反复警示,强化正面教育、警示教育的效果,增强项目班子自觉抵御各种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二是抓好重点岗位人员廉洁从业教育。外部项目重点岗位人员手中掌握一定的权力,容易受到糖衣炮弹的袭击。要注重源头防范,在组织项目部关键岗位人员廉政宣誓、廉政承诺、廉政合同签定等基础上,还要及时了解项目管理人员廉政建设情况,并在外部项目中设立临时纪检员和党风廉政监督员,定期收集情况,及时反馈信息。促使项目管理人员时刻自重自律,经得起考验、挡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三是抓好施工人员的廉洁从业教育。外部社会项目既有边远山区,也有繁华闹市,如何耐得住寂寞,经得住各种诱惑,对企业职工来讲是严肃考验。为此,企业必须立足实际严格制度,根据施工所处的位置、地理环境,制定职工在外施工道德行为准则。虽然外部项目一般都远离驻地,在进行日常教育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企业必须要做到市场延伸到哪里,法律法规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就跟到哪里,多措并举,严抓共管,确保外部项目生产生活的有序运行,有效避免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2.抓住重点,跟踪监督,强化外部项目经济活动的有效制约和监管。外部项目部经济活动频繁,环节众多,要使外部项目始终处于严密监管状态,必须把合同管理、分包管理、物资采购和设备租赁、资金管理作为监管重点,严格监督检查,查找管理漏洞,做到项目各类重大经济活动始终处于受控运行。一是突出合同管理的监管。严格按照《合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实施业务公开。对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合同条款不严谨、合同专用章管理不严等问题,必须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合同内容完整,条款清晰准确,有效防范合同风险。二是突出分包管理的监管。针对分包项目越来越多,承包队伍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必须把分包队伍监督检查工作不断推向深入。要抓好队伍的资质审查关。对参与工程建设的承包商全部进行资格审查,确保施工队伍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要抓好工程的招投标关。通过招投标优选施工队伍,从诚信、实力、作为等方面,对分包施工队统一把关审核,公开招标,优中选优。要抓好合同签审关。通过严格审查,对合同签订、审核、履行、合同结算等多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合同质量。要抓好物资采购关。严格从工程入手,按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型号、质量和技术要求,验收标准、到货次序、交货方式等方面制定采购计划,对采购计划严格审批程序。要抓好完工结算关。坚持先核实实物工程量再结算的原则,认真执行结算程序,严格按照中标价或工程合同规定的结算办法,保证资金安全运行。三是突出物资采购和设备租赁管理的监管。针对部分驻外项目部物资采购程序、设备租赁不规范等问题,要做到计划与采购分离,验收与使用分离,实现阳光采购、业务公开。对物资采购招标实行全过程监督。要加大设备租赁效能监察力度,统一规范设备租赁市场,遏制随意租赁、价格悬殊、收受贿赂等现象,有效杜绝资金外流和安全风险。四是突出从严从紧抓好资金管理的监督。在外部项目工程运行中,要全面推行资金预算管理,在资金预算的执行过程中,执行切块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严格控制费用支出,通过召开经济运行会的办法,客观分析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纠偏。
一、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重要意义
风险排查管控工作是市教育局针对存在的风险隐患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教育局各项工作的一次自检自查,从而达到自我体检、自我诊断、自我治愈的目的。风险排查管控工作是教育系统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是保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基础,是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校园安全稳定的基础,是学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发展的基础,是维护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合法权益的基础,认真开展风险排查管控工作是我市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为加强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指导,市教育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三、查找对象、内容和方法
查找对象:市教育局直属单位、机关各科室。
查找内容:重点围绕安全稳定、廉洁从政、政治纪律、人事劳资、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教育教学、招标采购、舆情管控、队伍建设、学生和班级管理等方面工作进行风险排查。
根据各单位、机关各科室的工作职能和各岗位的工作职责,紧密结合行政管理工作,突出学校领导岗位、中层管理岗位;机关科室长岗位和一般岗位“四个层次”,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等“四种方法”,查找思想道德、岗位工作流程、制度机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各种风险。有效识别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已经构成或可能构成的风险因素,并及时制定风险管控措施,从而实现对岗位风险的科学化、系统化的管控,构筑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道防线”,建立教育系统风险管控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动员组织排查,科学评定风险(第一阶段:5月22日-6月19日)
(一)宣传发动(5月22日-5月26日)
适时召开动员会议,部署教育系统风险排查管控工作。各单位、机关各科室通过开展风险排查、廉政教育、依法治教等专题培训形式,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广大干部、教师了解风险管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参与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查找风险点(5月29日-6月12日)
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机关各科室长牵头,集体研究讨论,从全局的高度查找和分析行政、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从法律、政策、体制机制、权力运行、人员管理等环节查找风险。
1.学校主要领导岗位风险查找。党政主要领导结合“一岗双责”的要求,履行主体责任,认真梳理和分析学校分管的主要工作,重点查找在安全稳定、财经纪律、人事制度、资产管理、廉洁从政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2.学校中层管理岗位风险查找。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结合岗位职责、规章制度,重点查找在履职过程中廉洁自律、工作流程、财务制度、招标采购、选先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的风险。
3.机关科室长岗位风险查找。机关各科室长结合岗位职责、政令法规、工作流程的要求,针对行政、管理、执纪等重要环节,查找在廉洁自律、依法行政、工作流程、财经纪律、招标采购、人事劳资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4.一般岗位风险查找。一般岗位人员对照岗位职责、工作制度,认真查找个人在履职、执纪、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三)专题研究,确定风险等级(6月15日-6月19日)
学校、机关各科室在查找梳理风险后,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充分利用《风险管控评估工具》,根据风险出现的可能性(风险可能性系数1-3)和风险导致的影响力(风险影响力系数1-3)进行评估和等级划分。根据评定结果,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1.高等风险。风险可能性系数乘以风险影响力系数,数值在6-9区间的为高等风险,可能造成违法违纪行为的风险。
2.中等风险。风险可能性系数乘以风险影响力系数,在3-6区间的为中等风险,可能造成一般违规违纪行为的风险。
3.低等风险。风险可能性系数乘以风险影响力系数,在1-3区间的为低等风险,可能造成轻微违规违纪行为的风险。
市教育局各单位、机关各科室在全面深入排查工作中各类风险的基础上,分析风险等级、风险管控策略(规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承担风险)、风险表现形式(思想作风、体制机制和岗位职责)等方面的因素,形成单位、机关各科室和个人的风险评估报告。
四、规范工作流程,制定管控措施(第二阶段6月22日-7月24日)
制定科学、完善的风险管控措施,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是有效管控各类风险的重要保障。
1.风险评估。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确定风险的等级、表现形式及应对策略。
2.规范工作流程。按照法律法规、政策依据、规章制度的要求,确定工作标准,规范工作流程。对风险等级较高的工作,运用工作流程图来规范。
3.落实工作职责。风险管控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岗位与职责挂钩,职责与考核挂钩。
4.完善规章制度。针对各种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及时查找和弥补规章制度存在的不足。
5.建立风险信息库。加强对风险信息的分析、预测,通过信息库及时掌握风险信息的动态变化和规律,为风险管控提供重要依据。
各单位、机关各科室对排查出的风险,集体研究,细化管控措施。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要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在规范工作流程上下功夫,工作职责落实上要到位,完善规章制度上要加强,风险信息更新要及时。
五、建立风险排查管控长效机制。(第三阶段:7月27日-8月14日)
各单位、机关各科室及时总结在风险排查管控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高度重视经常性开展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各单位、机关各科室的实际,建立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风险排查制度。经常性开展风险排查工作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规避风险的发生,是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基础。二是建立风险管控制度。根据排查出来的风险等级和管控工作的难易程度,分级负责,分级治理。三是建立风险排查管控监督机制。风险排查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对风险管控工作适时进行专项督导,通过实地查看、问卷调查、走访等方式,对风险排查和管控工作的实施效果、制度建设、风险信息库等方面进行督查。四是建立奖励激励制度。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单位、机关各科室成立相应的风险排查管控领导小组,学校书记、校长为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机关各部门科室长为部门主要负责人,将开展风险排查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亲自参与、亲自督办。
(二)稳步推进,注重成效。各单位、机关各科室要严格按照各阶段工作安排稳步推进,全面排查各类风险,借助专家团队和社会第三方机构的力量,力求查找风险准确,管控策略有效,管控措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