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学生心理范文

中学生心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生心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学生心理

第1篇:中学生心理范文

大部分中学生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诗耳熟能详甚至倒背如流,但是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拖延现象却屡见不鲜。老师布置的作业拖了又拖,有的学生在截止日期前一天晚上挑灯夜战,有的学生在交作业的前一刻抄袭他人的作业,还有的学生干脆就破罐子破摔不交作业。拖延在中学生中是普遍现象,但是拖延久了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学习习惯、学习效率,甚至会使他们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情,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本文选择中学生的拖延心理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这个时期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大,拖延可能会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活,及时纠正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对学生进行拖延心理干预的理论依据。

一、拖延的概念

拖延的英文是“procrastination”,这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rocrastinare”,“pro”的意思是“向前,偏好”,“crastinus”的意思是“明天”。所以这个英文单词本身的意思是“推迟到第二天”,在国内翻译为拖延、拖沓、拖拉或惰性。

关于拖延的概念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极的拖延

Laura J.Solomon和Esher D.Rothblum认为拖延是个体对可能体验到主观不适的任务进行不必要的延迟行为。Lay认为拖延是一种非理性地推迟应该完成的任务的倾向,侧重的是认知因素。Steel将拖延定义成非理,“尽管预期到拖延会导致槽糕的结果仍自愿拖延的行为”。Knaus认为拖延是一种自动化的习惯,这种习惯导致不必要的推迟有时间限制的、重要的、应该优先考虑的事情。Haycock等人认为,拖延是推迟或者完全逃避必须承担的责任、做出的决策、完成的任务的倾向。Tuckman则认为拖延是个体延迟或完全回避必须完成的工作的一种行为倾向,是自制力不足的表现。

2积极的拖延

Simone把拖延当作个体在做决策时一种精明的、有远见的行为。Chu和Choi认为,拖延有时也会与积极后果联系起来,一些人通过拖延,在时间压力下产生强烈动机,反而能更好地完成任务。他们还进一步指出,积极拖延具有四个特征:一是选择时间压力;二是故意拖延;三是有能力在最后期限完成任务;四是最后会取得满意的结果。

3多维度的拖延

Milgram认为拖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推迟的行为,二是不利的行为结果,三是拖延者认识到任务很重要,四是拖延导致了痛苦。但是,Ferrari(1995)对上述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并不是所有晚完成任务的行为都是拖延,那种认为拖延是由于主观上的不舒服所造成的观点有点狭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拖延都会带来痛苦。基于此,他提出拖延具有三个标准:其一,无论行为还是意图,都缺乏一种即时性;其二,目的和表现出的行为相矛盾,存在不一致;其三,在拖延期间,偏爱其他有竞争性的活动。Steel认为,拖延的含义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行为意向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差距;二是不良的行为表现;三是心境变化。

综上可以看出拖延的概念有从原来单一的维度向多维度发展的趋势,说明其研究在逐步完善。但是拖延的概念还没有实现统一,不同的研究者根据不同的概念展开相应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二、拖延的测量方法

迄今为止,对于中学生拖延的测量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行为观察法、日志法和他人评定法。

1问卷法

目前国内外关于拖延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问卷法是指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心理测量项目或问题,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采用量表的方式,进行定量化的测定。最为广泛的是Lay在1986年编制的一般拖延行为量表,它共由20个描述与拖延相关的行为和感觉项目组成(如对必须做的工作也要拖拖再开始做),其中包含10个相反的项目(如看完图书馆的书不管到期没有都会立刻归还)。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从“根本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为1分至5分。此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一致性系数为0.82。问卷法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结果容易量化,但是其主观性比较大。

2行为观察法

行为观察法是指通过观察个体在作业期间的时间管理和分配,以及完成任务的进度来看其是否具有拖延的倾向。如Piers Steel etal(2007)根据拖延的定义中包含延迟和非理性两个方面,采用观察法来获得“延迟”(每个测验完成时间的加权平均数,即完成越晚数字越大)和“非理性”(被试没有完成的题目数)的数据,最后将两者之和作为拖延行为的量化比较标准。行为观察法具有行为的真实性,但是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3日志法

拖延日志法是通过追踪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活动执行情况,从纵向了解学习拖延的动态过程,收集学生学习拖延的有关信息。日志法可以比较不同学生之间拖延的程度,但是该方法只能研究小样本,不具有普遍的推广性,而且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4教师评定法

由于问卷法的主观性较大,为弥补问卷法的缺陷,有些研究者采用学生自我报告和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法。Milgram(1993)对学习拖延的研究中采用教师评定法,这一简单的评定量表包括三个问题:学生预习次数、学生课堂出席次数、该学期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升或下降情况。但是这个研究方法也只能针对小规模班级,而且要求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

综上可以看出,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研究中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尽量使研究的结果准确。

三、拖延的相关理论

关于拖延现象,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理论解释,这里主要介绍精神分析学派的自我防御论、行为主义的强化说和认知学派的不合理信念理论。

1精神分析——自我防御论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拖延是在面对威胁性事件时的一种本能反应,一种降低焦虑、保护自尊不受伤害、获得安全感的防御方式,是内心冲突的外在表现。比如:学生在考试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害怕在考试中取得不好的成绩被老师、家长批评,被同学另眼相看,所以在考试前假装生病。

2行为主义——强化说

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看,拖延是一种后天习得的习惯,是从个体对愉快活动和短期奖赏的偏好发展而来的,拖延者比非拖延者在记忆中有更多的成功。换言之,学生拖延既可能是因为因拖延而受到了奖励,也有可能是因为拖延的惩罚不够。在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在合适的时机给拖延的中学生正确的强化,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拖延行为。

3认知学派——不合理信念

从认知学派的角度看,拖延是因为学生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于是就会拖延这种存在疑虑的学习任务。受到这种不合理的信念干扰,学生往往迟迟不肯开始执行学习任务,一拖再拖。持这种不合理信念的学生大多追求完美,对于完成实际的学习任务没有稳操胜券的把握,怕事情的结果不如人意,被其他人嘲笑自己能力不足,所以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拖拖拉拉。如果最终没有完成任务,会归因为“不是我不够优秀,是时间不够充足”。

四、总结与展望

拖延现象自提出以来,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涵盖的人群也比较广,例如学生,工作者等,尤其对学生拖延的研究越来越多。拖延的概念从开始的单一维度到多维度逐步完善,与此同时,研究者也从实际的角度出发研究拖延的测量方法,将理论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虽然现在已有不同的方法测量学生的拖延行为,但是国内对于中学生拖延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可以在研究方法上考虑将问卷法和观察法结合,提高研究的准确性。

第2篇:中学生心理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194-02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研究与探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然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又如何呢?对定西市安定区中学生的心理压力源、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9.32%的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有43.5%的学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有15.18%的学生存在重度心理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来自多方面,有学习、人际关系、兴趣和愿望以及自我尊重等方面。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反应有消极和积极之分。消极的挫折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景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脆弱、孤独的封闭心理。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从未吃过苦、受过挫折,在日常的学业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的苦闷没办法得到排解,就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我班有这样一位学生张某,是家中的独生子,父母对他相当娇惯,日常生活几乎随着性子干。经常不是迟到就是旷课或早退,可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有这样一次,我看他经常不能按时到校,我让他给我说说迟到的理由,并保证以后再也不准迟到,否则按班规校纪严肃处理。当时他没有说什么,可等来的是他爸的电话:“孩子不上学了,这是怎么回事?”我将上面发生的事如实地讲了一遍,事后他爸费了好多的周折总算做通张某上学的工作,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整天蓬头垢面,萎靡不振。

二、情感问题

主要来自三方面:(1)师生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识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的发生。曾今有一位老师在上课时发现值日生没有擦黑板,他就叫这位同学到讲台前来。然后,没等这位同学反映过来让他干什么时,老师就将黑板的粉笔灰抹在了他的脸上,让他体会不擦黑板的感受。老师的不当教育马上引起这位同学的反抗,致使这位同学好长时间不能安心学习。(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高中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还有同学关系主要体现在交友方面,特别是与异性的交往上。我校高二(15)班的赵某(女)与高二(12)班的尹某(男)是很好的朋友关系,经常在校园里面双双出入,形影不离。等升入高三以后,赵某为了好好学习考一所好大学,慢慢减少了与尹某的交往。同时,双方家长也对此事大加干涉,导致尹某上课不专心听课,下课郁郁寡欢,萎靡不振,成绩直线下滑。(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性和睦良好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女孤僻、专横的性格。还有部分独生子女,由于他们的父母因忙于事业,大多无暇顾及他们,他们就会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不愿与老师同学谈心里话,把自己的心理封闭起来。此外,父母的离异,或亲人的死亡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的不健康的心理。

三、学习问题

第3篇:中学生心理范文

心理素质,是人的一种基本素质,也是极重要的素质之一。但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初中学生有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很多,占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尤其是初中学生在学习心理上存在问题的更多,而人的一生中,学校学习生活占了大约五分之一的时间。学生个体成长的青春期在12――19岁,是身心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身心易受社会不良因素和心理因素影响的危险时期。这充分说明在初中学生中开展心理教育尤其是学习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什么是初中学生学习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对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理解,但按心理学的观点,学习是指“因受强化练习而发生的发应潜能上较为持久的变化”。这就是说,学习既会带来人外显的行为反映,更会导致难以观察到的内隐变化;学习带来的变化与受到的强化有关。初中学生的学习属于人的学习范畴,与人生其他时期相比,这一时期他们的学习在心理上有以下特点:

一是好新: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敏感,喜欢学习新奇的知识,但也有厌旧的倾向。

二是好学:初中学生求知欲很强,喜欢读书,要求上进,但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三是好胜:这一时期学生好胜心较强,“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都敢尝试,但对胜败的反应较为敏感,受表扬容易喜形于色,受批评容易垂头丧气。

四是好动:初中学生操作、制作等活动,平时喜欢东看看、西摸摸,但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二、初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几种主要表现

1.厌学:厌学是初中学生中较为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之一。厌学,就是讨厌学习。根据其程度不同表现为不喜欢乃至厌恶上学、听课、作业以及一切与学习有关的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厌学心理有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多的趋势。初中学生厌学的现象较为普遍,而且各类重点中学和好学生乃至学习尖子生中存在厌学心理的现象正呈上升趋势,有的十分严重。他们一见到书本、习题、试卷就心烦,甚至一说起与学习有关的话题也心烦。这种厌学心理使他们的心情烦恼而压抑,严重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2.学习适应不良:学习适应不良是指学习上非常努力和勤奋,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这种问题我们称为学习适应不良。

学习适应不良的情况虽然并不普遍,但在初中学生中,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中,还是比较突出的。根据学习适应不良的特点看,由于他们主观上搞好学习的良好愿望与客观上获得的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反差,这样对他们心理的打击特别大,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引出学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对初中学生的学习适应不良,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考试综合症:考试综合症是指学生对考试这种检查学习的特定方式和情境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导致不能发挥正常的学习水平,甚至根本无法进入考试状态。

三、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主要因素

1.主体因素智力状况。这包括智力水平和智力结构。人的智力水平是常态分布的,有些人的智力水平较高,有些人的智力水平较低,大部分人属于中等塞规派。人的智力结构有类型上的、风格上的差异。

认知状况。这包括认知发展和知识准备。人的认知发展是有序列、按阶梯段向上发展的。知识准备则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有关,即学习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时,认知结构中是否有可利用的适当观念。

2.客体因素,这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

学校方面,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等。

教育观念:坚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学生可以在身心愉快的氛围中茁壮成长。相反,片面追求升学率,会导致学校工作只围绕成绩和分数转,会使学生承受过于沉重和持久的心理压力。

教育方式:方式上的丰富和变化,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和探究心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单一、刻板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

教育期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应与他们能达到的水平相符。期望偏低,学习积极性不高,期望过高,容易造成厌学与畏学。

文化氛围:如父母对学习的态度,自身是否好学等等,这是一种隐性教育力量,会对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策略

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辅导,需要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完成,这里,我们主要从学校这一个方面来谈谈怎样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的辅导。

1.对厌学的辅导

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虽然原因很多,但最根本还是因为他们缺乏内在动力。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可采取下面的措施:

第一,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增强学生的主题意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提高他们参与学习和自身发展的自觉性。

第4篇:中学生心理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问题;疏导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个著名的关于人的“五个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一尊重需要一自我实现需要。该理论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惟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的而各种需要有先后顺序与高低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性发展的境界或程度。”就是说人的各种心理需要得以满足人就会进人舒适的心理区域那么内在动力将得以调动内在潜能将得以激发。

一、创设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学习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要有书画长廊、名人名言,给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中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学习的压力显而易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习成绩好、中、差的不同层次,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习非常认真,但成绩总是不理想,从而导致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如果此时家长和教师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些,从而加以有效疏导的话,往往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会由此产生逃避心理,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却乐意接受一些消极叛逆等不良思想,有的萎靡不振、忧郁不安,有的脾气暴躁、易冲动;有的情绪冷淡,对批评、表扬无动于衷,不喜交往,行为孤僻;有的沉迷小说、网络游戏等,更有的抽烟、酗酒、打架、斗殴、逃学、离家出走等。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团结互助用友爱满足安全需要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期更是学知识的关键期。在这阶段学生们开始把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看得很重要把交朋友也看得很重要这种正常的交往虽能促进同学间的友爱相处但在交往过程中也往往存在一些偏差。一些品行、学习都较差、心理存在一定问题的同学结交在一起他们义气重动不动就惹事生非给同学学习和班级声誉往往会带来一些影响。要使这种学生摆脱心理上的种种困惑满足他们在集体中的安全需要作为老师只有对他们以更多的关爱和鼓励促使同学间互相关心友爱相处才能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达到师生心理相融。要采用“逐步教育逐步分化瓦解”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把他们曾经放“野”的心重新“唤”回来达到“回心转意”的目的。还有一些学生原本是朋友后来因为一些小事而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老师则要采用“疏导障碍握手言和”的方法加以解决。这样在有益适度的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心灵是敞开的精神是愉快的使他们在团结互助、互尊互爱的氛围中满足了安全需要。

三、优化家庭教育

一般说来孩子未走出中学校门之前,在家庭的时间最多、和家长相处的时间最长、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最大。所以,家庭可以、而且应该为孩子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对中学生产生影响的极为重要的特殊渠道,社会对中学生的影响作用往往取决于家庭的“过滤”功能。因此强化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良好导向、正面榜样作用,对于抵御社会不良刺激,疏导中学生的心理冲突至关重要。

四、构建社会疏导体系

青春期学生的教育是全社会都要关注的课题,有关社团如共青团、妇联宜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对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之家等;对社会文化教育设施,如图书馆、纪念馆等;对社区心理服务机构,如心理咨询室、心理服务热线等进行协调,形成社会疏导体系,充分发挥社会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帮助中学生疏导心理冲突。

五、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咨询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辟心理咨询室,设置和配置有益于咨询工作的环境,指定心理辅导老师,尽量让咨询学生做到定人定位。咨询老师要做好个人咨询档案,注意信息反馈和掌握动向,不断运用心理学原理调节和排除学生咨询心理上的种种不利因素。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容。心理学研究表明,不良人际关系所引起的消极情感体验,不仅会改变学生的情感生活,造成学习适应不良,而且影响学生的性格特征,出现忧郁、焦虑、孤独等不良心理。因此,教育和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消除由不良人际关系派生的各种心理障碍。

激活学生主体,增强适应紧张刺激的能力。矫治问题中学生学生心理偏差,除了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疏导和矫正训练外,重要的方面是抓住学生主体因素,提高心理素质,激活主体,培养自信心,用自身的能力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一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冯绍群.行为心理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第5篇:中学生心理范文

一、 好奇、好胜、片面的虚荣心理

随着生理上的发育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青少年自尊心亦与日俱增。然而,这种自尊容易被追求虚荣所扭曲。例如用片面的虚荣去满足自己某种好奇、好胜及自我表现的心理欲望。近些年来,青少年吸烟、喝酒、赌博、吸毒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好奇心所驱使,使自己像个大人,容易交到朋友,更显得轻松、潇洒、大方,还有好胜和所谓的"心理叛逆性(亦称逆反心理)"。有的女孩子过份追求穿戴打扮,未走上社会就强调高消费,这种不良心理若任其发展,就有可能走入歧途。

二、 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满心理

有此心理者以农村和边远地区的青少年为多。他们认为自己的现实生活与书本、影视中的生活方式差距甚大,文化生活内容贫乏,或是被日益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无暇享受文化生活的乐趣等等。枯燥而单调的生活满足不了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产生不满或厌倦心理。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他们就会"饥不择食"地盲目去社会上(如网吧、游戏机厅、酒吧、练歌房等)寻求精神刺激和所谓欢乐。可想而知,如果任其发展,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三、不成熟的恋爱心理

由于机体的发育心理活动的发展以及客观环境等影响,少年逐渐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求偶心理开始萌发,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感。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等。他们同龄人的感情纠葛,多是同学间的密切交往所至。我们在咨询时就经常碰到这样的询问,"我和一个男生很要好,现在他升学了,我想与他确立关系可以吗?""我和一个男同学很谈得来,想发展成为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又怕老师和家长不同意,影响不好,该怎么办?""我喜欢一个男孩,可有好几个女同学喜欢他,我该去竞争呢,还是退下来?"等等。

中学生受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和生活阅历所限,对爱情的认识尚是肤浅而朦胧的,因而显得幼稚和不成熟。有的跃跃欲试想寻找机会体验一下恋爱滋味,于是就会出现早恋、多角恋爱等不良现象。这种不成熟的恋爱心理,对于自己,对于别人,乃至对于社会都是有害无益的。

四、性神秘和性冲动心理

进入青春期之后的青少年,由于的迅速发育和趋于成熟,产生了对性知识的兴趣,但由于未能在青少年中很好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存在一定的性神秘、性愚昧心理。在这种心理和上述不成熟的恋爱心理驱使下,往往对性道德、性文明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致控制不住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进而容易产生性的冲动,最终可导致越轨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五、 贬低自己的自卑心理

自卑是青少年性格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缺陷,贬低了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诸如羞怯、内疚、悲忧、自责等。自卑心理往往会影响人际关系,从而又反过来加深自卑感。大量事实说明:经常考试分数偏低、留级,经常挨批评,找不到知心朋友,得不老师的重视,恋爱受挫,甚至长相、身材不符合社会审美标准等,都可能成为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自卑心理极易造成青少年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六、 是非曲直的模糊心理

青少年大多涉世不深,阅历较浅,如果对他们放松政治思想教育和缺乏正确的疏导,则容易产生是非观念上的模糊心理。加之有的家长或教师采取封闭式的教育方式,致使青少年产生种种逆反心理,其结果会导致他们是非不分,与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背道而驰,甚至误入歧途。

七、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第6篇:中学生心理范文

一、研究中学生的“二重矛盾心理”,切实采用“中庸平衡”的说理构架。

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后,便同时进入了青春期,随着心理的发展,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个高峰”,错综交织的矛盾和激烈振荡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产生了诸多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征。

中学生的心理处在幼稚与成熟的中间地带,是从童年走向青年的过渡阶段。这就体现为中学生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多重矛盾交织:不善于独立,又特别想独立;缺乏成年人的担当和能力,却有明显的成人感;不善于自立,却自信心强。即他们处在一个依赖性和独立性、幼稚性与自觉性相互并存的时期。

针对中学生的这一特征,班主任说理就需要采用“中庸平衡”的说理构架,既要关注关怀到他们的依赖和幼稚特性,又要对其独立性和自觉性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具体而言,就是对体现于心理上的依赖和幼稚行为加以善意的引导、点化,使之适应小学到中学的学习与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与人际氛围;同时,针对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又要严格要求,使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不至于使他们陷入矛盾心理两极――过度依赖和幼稚、绝对独立和自我自觉。在充分信任中,使其自信品格得到巩固和确立,进而培养其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在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下,使其纠正不良习惯与不成熟的心理。例如,小学生刚进入初中,到学校住宿,他们就会出现对家庭的依赖心理,同时也会有离开家长束缚,想要独立的自觉心理。这样,教师的说理就不能只肯定一面,而忽略另一面。比较妥当的做法是认可学生的依赖心理是很正常的,并引导他们去走向独立,如以“雏鹰展翅”的意象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逐步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同时又要对学生在脱离父母后表现得过于独立的一面严格要求进而杜绝独立中的过激行为。这种平衡型的说理,使初中生既获得了心理理解,又明确了新的目标,容易被初中生慢慢接受。

二、成全中学生的“自治需求”,适宜采用“多维选择”的说理方式。

林崇德教授的相关研究表明,中学生的自治需求一是表现在与教师的关系层面,他们心里更希望能与教师在同等的位置上探讨和决定某些关涉自我的问题;二是表现在学习、朋友、志愿等重要生活方向的选择方面,希望能获得充分的自由选择感;三是表现在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由于他们正处在理想主义阶段,对问题的观察和分析带有片面性及表面性,所以其思想认识上易出现偏颇。

针对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我们首先要对因认识偏颇的累积而导致的心理和思想上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疏导。通过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与贴近沟通,使学生形成舒畅的积极心态。在此基础上,教师提供多套可行的解决方案,让学生选择,充分满足学生的自治需求。在学生主动征求意见时,教师可以提出自己认为的最佳方案,并给出最充分的理由。例如一名高三毕业生在填报志愿时和家长发生冲突。班主任了解情况后,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爱好音乐)、学力特长(长于人文学科,唱歌和弹琴都达到了一定水平)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在两者之间找到三个平衡点:一是报音乐学院;二是报中文系,重点研究歌词写作;三是报传媒专业,主攻文娱播报。提出这样的一套方案让学生选择,学生就比较乐意地接受了。提供多维选择的方案,让学生获得充分的自由选择感,是非常有效的说理方式。

三、根据中学生的“成人心理”,切忌采用“直线推进”的说理风格。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高度发展,开始更多地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经常思考一些诸如“我的形象”等问题。于是,对于别人眼中的自己非常在意,中学阶段是个体自我形象逐渐达到稳定的时期。当中学生心中有了一个未来“理想自我”的良好形象之后,他就会很自然地按照这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与此相适应的是自我评价的深化。大部分中学生能够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价。不过,中学生易出现自我评价偏高的倾向,因而导致他们行为表现上的自负,常常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因此,在对中学生进行说理的时候,特别是在他们有了严重的心理警戒的情况下,我们不能采用直接说理的方式,最好采用暗示、旁敲侧击等各种迂回的方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自我感悟、自我调整。例如,一名中学男生,长得帅气,条件也很优越,因而自我感觉非常好,做起事来以自我为中心,使得他在班级里没有朋友。鉴于此,班主任通过班会课,让同学们表演了《傲慢与偏见》里的情节,特地让他去饰演让人感觉傲慢的达西。在故事中,男生看到了角色与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己相像的一面,并决定以达西为榜样,用自己的新的表现赢得同学的友谊。最后,班主任根据剧情做了点拨式的总结――只有用一颗平等的心,才可能会交到朋友。值得重视的是,中学生拥有自己的秘密,他们甚至将“成人心理”中的各种矛盾和心理纠结视作个人的秘密,这些秘密对老师是保密的,对信任的同龄人却是开放的。因此,教师应努力成为中学生的“心理同龄人”。对于那些打不开的心门,我们可以秘密地借助于那些最活跃的“绿色伙伴”来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状态,并通过他们来自然地输出教师的说理内容。这种“二传手”式的说理,就远离了直线推进的说理风格,既达成了教师进行说理的目标,又满足了中学生喜欢与同龄人交流看法的心理,从而获得极大的心理慰藉和发展动力。

四、顺应中学生的“前因心理”,精心选择“提前干预”的说理时机。

第7篇:中学生心理范文

[关键词]:语文学习 技能训练 语言文字

一、前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学家朱熹的这两句至理名言。启示人们,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源自于基础根本的努力。联系语文学习,它彰显了语文学科的重要基础性。它的启蒙性和基础性是任何学科都无可比拟的。

二、学生忽视语文学习的原因

毋庸置疑,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的组合,是人们所说的话和所写的文,是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一种工具,一种文化载体。然而,这仅仅是语文工具性特点。语文更重要的是人文性,语文学习不仅限于语文技能的训练,更是让学生获取人生的体验。“学语文学做人”。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真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但长期以来,学生对于“情感教育,唤醒教育”的语文却极为忽视。机械学习,被动记忆,重复抄写。只追求知识复制,一味充当破洞的知识皮囊。只重视工具性训练,淡化人文性作用,走进了一个令人心痛的误区,久而久之,轻视、厌倦、放弃的心理越来越强烈。

1.母语天然生成性,继承性,使学生很容易产生学习语文的优越感

自出生,一直生活在母语的氛围中。长期母语熏陶,耳闻目染,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接受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学生自然产生了“语文我天成,无需苦学之”的心理。会说,自然也会写,何必语文课喋喋不休的传教,简单地把会说、会写视为学好语文的准则,轻视之心油然而生。

2.升学的压力,就业的驱使,分数的命运决定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把精力集中在了艰涩难懂的数、理、化上,时间花费在绕口缠舌的外语上,很少到语文的田地上耕耘。数、理、化提分快,语文提分慢。且数、理、化趣味性强、实用价大。真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3.各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都有各自特有的学习方法

语文内容丰富但枯燥,读、说、写方法单一,且有些教师教学方法呆板。学生太感乏味。笔者所在的地区,有教师让学生毫无作用的抄写,学一课抄一课,学十课抄十课,且十遍八遍,学生精疲力竭,迫于应付,甚至出现了拿双笔抄写的现象,学生的负担很重。厌倦之心是难免的。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信仰的危机,情感的贫瘠,理想的淡薄。感人的故事,动人的篇章,在他们眼中,只是字词的叠加变化,母语的反复重组,没有丝毫吸引力,难以产生成功的自豪感。而数、理、化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难题的苦思冥想,柳暗花明,操作的自如驾驭,既满足了知识的学习,又激发了强烈的成功心理。兴趣之浓是难免的。对于语文学习,学生普遍认为,学与不学结果相差无几,苦学与淡学,成绩汗毛之微。真是“食之无味,弃之不能”。

4.传统教育的理念造成家庭教育观念偏离,社会教育影响失重

遍布大街小巷的“奥数班、英语班、音乐班、舞蹈班、绘画班”如雨后春笋,比比皆是,且人头鼎飞。而极其稀少的“作文班,写作班”却门庭冷落,人数少的可怜,真是“门前冷落车马稀”。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迷惑了家长,迷离了学生。学生离了学校,又在数、理、化的补习班中苦苦支撑,学习生活单调。真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慨。

三、如何引导学生走出语文学习的心理误区

新时代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施行的新课改就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战略。对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生来说,全面发展尤为重要。上述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社会、学校、家庭应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尽快走出语文学习的心理误区。

1.一个人的成就和修为,最重要的在语言的修养

学生思维的开发与知识的学习,与学习兴趣密不可分。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语文学习是美丽的,语文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感知美、体验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世界即课本”。教师在教学中,融思想、知识、技能为一体,既注重知识的贯穿、又要渗透情感、价值理念。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学习兴趣盎然,变被动为主动。使其真正认识到语文的魅力。

2.家庭、社会的正确引导也很重要

家庭、社会、学校应充分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近几年来各地图书馆的开放,无疑是在为广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君不见学海之路长漫漫,又岂在短期的《除语文之外》提高班。让学生走进社会不乏是一种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让学生从社会现象中找错别字,参与社区的“写对联、写申请、写协议”活动,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与数、理、化相结合。学生参与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

3.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走出语文学习心理误区的重要手段

学校教育是学生发展的主阵地,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走出语文学习心理误区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学视成绩为中心,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重复的抄写,忽视语言表达和情感表露。长久下去,学生的语言表达脱而不化、化而不变。生硬艰涩,缺乏感情。新奇、多样的教学活动定会使学生耳目一新,蠢蠢欲动。笔者曾在语文教学中,提议学生在课堂发言中,“随心所欲”地“各抒己见”。不以正确与否论英雄,而以语言精彩与否评优劣。学生敢想敢说。久而久之,学生敢说了,会说了,原来的“胡说八道”变成了“金玉良言”。课堂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也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成语接龙、即兴演讲、时间作文、辩论大赛、词语医院”等,热烈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被开发,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自然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了,心理的病因也消失了。学校也应开展丰富的活动,如“图书室的开放、写作班的设立、课本剧的表演、朗诵大赛、对联集锦收藏、百科知识竞赛”等,使学生陷入语文学习的包围中,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第8篇:中学生心理范文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承受能力 原因 表现 对策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政治信仰素养, 知识广博,体魄强健和心理素质良好。这样的人才标准对中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怎么样缓解中学生的压力,提高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则提上了日程。下面结合我的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经验,谈谈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起因、表现及其提高对策。

一、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概述

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通过个人在活动中的作用表现出来,会影响活动进行的效果及结果。心理承受能力是指个体对待挫折、困难、逆境时所引起的心理上需承担的压力和对负面情绪调适能力。个体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在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是中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人不可能一直是顺利的,总会遇到一些困难、挫折;其次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重;最后中学阶段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和生理成熟阶段,这个阶段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心理发展。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会使中学生的成长受到影响,产生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中学生学习和成才,甚至会为其适应社会留下隐患。因此,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影响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直接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大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智力发展非常关注,要求孩子“100分”,对子女寄予过高期望,使孩子压力越来越大,而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如喜好、兴趣、朋友等却缺少关心或者根本不予理会,很少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这使中学生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

(二)学校教育的原因。

现在的学校教育虽然将目标转到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但是在大部分学校,考试的压力仍然给中学生很大的影响。家长期望过高、学习时间过长、考试次数过多、升学压力过重,严重伤害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使中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一旦在某个环节出现了不满,他们就极易产生消极心理,或做出与他们的年龄不相吻合的行为;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教育的重点放在数语外等学科,根本谈不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 社会发展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中学生的面临的诱惑越来愈多。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化”流行于中学生之中, 网上学习、聊天、交友流行起来。但是这种“网络化”交往主要是“人—机—人”的交往,少了最重要也是最必要的情感交流。中学生把精力投入到网络世界中,完全放弃了作为一名学生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现实毕竟不同于网络,一旦在学习、生活中碰到挫折,有些中学生可能就不知所措, 无法处理。心理承受能力也因此变得脆弱。

三、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具体表现

(一)家庭教育导致中学生承受能力低下。

家长常常以孩子的学习为重,与孩子缺乏交流。成绩好就夸奖,成绩不好就批评,使孩子遇事畏首畏尾,更没有与人交往的勇气与习惯。有的父母不让孩子自己面对挑战及失败,使孩子出现不敢直面挫折的心理;有的中学生缺乏家庭温暖,孩子为吸引注意,故意出现反常行为,期望在家庭之外寻找安慰;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使孩子信心减退。

(二)德育能力较弱。

知行脱节的问题是目前中学生道德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中学生说的与做的不一样。中学生行为规范成了摆设,学生倒背如流,可是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随地乱扔垃圾、课间打闹、上课讲话、不尊重老师、不敬重长辈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知与行的严重脱节使中学生形成畸形心理。

(三)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差。

一些中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境,由于对环境的不熟悉、不接受,或是对环境期望过高,或是缺乏交往的技巧,不能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这些会使中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孤独和抑郁;一些中学生对学习、生活所定的目标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差太远,或是前进路上受到打击,因此自我放弃,这种情绪只能挫伤自己的信心;一些中学生对自己估计过低,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害怕失败,畏惧困难,不敢给自己提高目标,这些情绪都会使自己身体健康受到伤害。

四、提高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对策

第一,培养自控能力,适当解压,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帮助中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培养自尊、自爱的品质。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教师应该不论对优生、差生, 都应该一视同仁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活动,表现自我。当学生争得荣誉时及时表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带来的成就感, 同时提升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二,参加实践,培养坚强毅力。家长和教师要注意帮助孩子分析困难与挫折形成的原因,汲取经验教训。教育学生端正对待挫折的态度,明白只有面对挫折,培养战胜挫折的积极态度。参加社会实践,让中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得到心灵和意志的磨练。

第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郑日昌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谈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要达到学生的自我肯定和社会适应的和谐统一。教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采取有效的教育和医疗措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第9篇:中学生心理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所处的社会学校、家庭的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自21世纪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冲击,使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升学压力、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造成中学生心理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当代中学生不良事件频发,这使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为了能够提升中学生的总体素质,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1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1.1学习问题

中学生产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属于学习上的问题,如今中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从而造成学生精神不振,严重的导致学生出现记忆力下降、思维不振、失眠等问题,严重影响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1]。中学生厌学是目前中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比较严峻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不好的中学生不爱学习,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中学生也出现了厌学情绪,同时中学生还存在一定的考试前焦虑问题。以上中学生存在的学习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方法等方面影响,学生不仅面临学习压力问题,还面临以后升学难、就业难等难题,特别是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对升学有绝望的感觉。这些情况一一反映在中学生的学习上,造成了中学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1.2人际关系问题

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还有人际关系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中学生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上除了想得到老师的认可外,还想得到同学的接纳,在班级中有属于自己的归属感,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希望得到同学、朋友的信任和理解[2]。若中学生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那学生自身会感觉到孤独感,要尽力去维持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但是具体又不知道如何去做。其二是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中学生与老师之间问题的大多原因是老师对学生的不信任和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造成了学生压抑的心理,从而对老师产生攻击和言语。

1.3青春期心理问题

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还包括青春期心理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两大类,其一是青春期闭锁心理,主要表现为中学生外在的表现和内在心理不同于一个整体,中学生闭锁的心理问题主要在中学生消极心理下存在,中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下,会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愿意与任何人进行交流。其二是中学生青春期情感激荡问题,这种激荡的情感往往会使中学生内心激动、兴奋或难过,但是表现出来较为平淡,中学生有心理问题和秘密想要与人倾诉和分享,但是遇到家长和教师的询问,又变得缄默不言,这种中学生心理情况若是得不到教师家长及旁人的理解,中学生会出现焦虑、抑郁的心理。所以说,当中学生这些心理问题出现时老师及家长要理解中学生,不能够对其进行一味指责,要给予适当的包容。

2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2.1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生的学习课程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自己掌握一些自己调节心理情绪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本质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讲解课,也就是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课程[3]。其二是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也就是对中学生的训练操作部分,主要包括中学生之间的角色扮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学生之间的互相询问,这样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排解心理问题的方法,例如如何有效发泄痛苦,克服自卑问题,在有负面情绪存在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发泄不良情绪,帮助中学生树立自信心,利用有效的心理调节手段调节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2.2设立热线信箱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许多心理问题都不想告诉老师、家长和同学,在这种情况下在学校中设立热线信箱能够与中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这种方式能够让不善言辞的中学生也能够向别人倾诉自己的心理问题。建立信箱既能够免去中学生害羞的顾虑,而且还能让中学生在信中将语言组织的更加准确严密,陈述问题的重要性,让老师能够根据信条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4]。

2.3设立心理咨询室

现如今中学生对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急切,所以说在学校中建立心理咨询室是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时代在不断发展,心理咨询室开展的服务已经能够帮助一代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中学生从一开始面对心理咨询产生的试探性心理到如今能够大方向心理咨询师吐露自己的心理问题,由此可见,开展的心理咨询服务已经成为现展的重要趋势[5]。心理咨询若想取得有效的成果,在咨询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心理咨询老师应该注重保密性的原则,这样能够与学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让学生与老师之间心理与情感进行交流。有时候心理咨询老师要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起平等的指导关系,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这样能够适当消除或减轻学生负面情绪,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情绪,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4全面心理宣传

现如今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平时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关系,有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是家庭问题的表现。所以说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根据原因制定详细的矫正方案,实施有效的处理措施,对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在对中学生进行心理指导的过程中取得家长的配合和认可,在学校心理教育过程中要获得家长的支持,这样才能够在家、学校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教育。

3小结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如今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现如今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人才培养的过程是艰巨的,所以说要培养人才良好的心理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才能让人才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正处于改革的过程,中学生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很多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在各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许多中学生为了跟上时展的步伐,也投入了竞争中。一些中学生受到了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心理问题,所以说为了中学生健康的成长,需要格外关注他们心理问题,发生问题后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和劝诫,这样才能够保证中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得到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更生,葛爱莲.社会文化适应对进城就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14(9):7275.

[2]李强,李凌.用社会营销理念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的可行性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12):886890.

[3]李莉,杨玉宇,张燕,等.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群体心理健康教育视角[J].学术探索,2017(8):150156.

[4]郑印乐.高职应用型本科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策略———基于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案例探索[J].职教论坛,2016(1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