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钢铁节能减排技术范文

钢铁节能减排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钢铁节能减排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钢铁节能减排技术

第1篇:钢铁节能减排技术范文

一、钢铁企业节能减排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钢铁企业作为能源密集型产业,需要将节能减排作为工作的重要原则,实现各生产工序能耗的下降,从而减少排放。但是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高:虽然我国对于能源型产业都推出了不同的政策来提高工业的节能减排力度,而钢铁企业作为能源密集型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需要更多的优惠政策与支持资金,才能够保障节能减排的实现。②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较少:国家在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方面仍存在开发效率低、普及率低的特点,且国家对于节能减排技术的资金补助、风险分担的支持力度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③钢铁企业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视度不高:虽然不少企业都认识到技能减排的重要性,但是有不少企业仍采取传统的炼铁工序,没有投入新技术和设备,这可能是由于新设备新技术的投入需要花费较多的资金,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投入[2]。

二、钢铁企业炼铁工序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

(一)加工技术

钢铁企业需要使用先进的加工工艺,淘汰传统的加工设备,通过引进新型节能型生产?O备,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企业的排放量,同时需要引入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二)加强企业管理

通过强化自身的管理工作,建立相应的监督部门,定期检查或抽查单位资源浪费情况与排放量,加强对炼铁工序生产管理,由企业领导选择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管理,并加强炼铁技术人员的节能减排意识与技能培训,利用多种途径开展节能减排教育工作,从而提高炼铁工作人员的节能减排意识,有助于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三)回收利用

在钢铁企业的炼铁环节中,炼铁产生的炉渣、灰尘以及煤气都能够进行回收利用,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废气废物的回收利用成为废品资源二次利用的重要途径。矿渣回收能够提高煤矿的利用率,同时有助于减少排放量。目前比较成熟的废物利用技术包括煤气余压发电技术、烟气余热利用技术、煤气循环发电技术等等,都能够提升钢铁企业的资源利用率、

(四)治理污染

通过有效的废气处理技术,消除废气中的有机物和金属物,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能够提高对灰尘、废气的利用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五)提高能源利用率

通过建立相应的能源管理体系,能够对钢铁企业炼铁工序中的能源消耗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实现炼铁工序生产过程能耗的下降,从而提高能源管理效率,尤其是水、电、煤矿等能源的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能源开支,进一步提高企业能源配置,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实现生产工艺的优化与调整,从而保障生产与炼铁工序的稳定性与科学性,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从而减少能源浪费现象,有助于提高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2篇:钢铁节能减排技术范文

>> 钢铁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电气节能措施 钢铁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技术探讨 钢铁企业煤气系统节能探讨 钢铁企业除尘系统节能研究 浅析钢铁企业技术改造 钢铁企业循环水系统碱度比补水碱度低问题研究分析 钢铁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施工调试要点及措施探讨 钢铁企业的节能新“引擎” 浅谈钢铁企业电力节能 钢铁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 钢铁企业的销售模式探讨 钢铁企业产品网上销售模式 基于Hadoop的钢铁企业节能潜力大数据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钢铁企业跨区域模式下组产的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 钢铁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管理的建议 探索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 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方法探究 浅谈钢铁企业给排水节能设计 浅析钢铁企业空压站的节能设计 宾馆生活热水系统节能改造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0-04-2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EB/OL]. ,2011-11-07

[3] 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承压式一体化冶金污水净化处理装置[P].中国专利:ZL2010 1 0605762.6,2012-09-05

[4] 刘殿魁.机泵节能新思维――射流-尾迹三元流动理论及其应用. [C] 北京: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宋晓锐,男,硕士研究生,从事工业给排水设计及合同能源管理工程

第3篇:钢铁节能减排技术范文

【关键词】钢铁行业 节能政策 日本 韩国

一、引言

钢铁行业是能源密集型行业,近年来,在钢铁行业产能快速增长的拉动下,焦炭、电力、油、天然气等钢铁生产所需的能源的需求增长较快,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时有发生。能源短缺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加之世界各国人民对环保问题日益关注,根据各国的国情以及钢铁行业的发展状况,世界各国在发展自己的钢铁工业时都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力求获得经济发展和能源、环境之间的平衡。这些对策和措施的重点之一是开展节能的研究和采取节能措施。从节能效果比较来看(见图1),以日本钢铁企业能源单耗为100计算的指数分析,韩国钢铁企业能源单耗略大于日本为105,欧洲为110,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为130,全行业则为150,也就意味着中国钢铁企业吨钢能耗是日本的1.5倍,中国与日韩钢铁在节能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研究中比较了日本、韩国在钢铁产业政策中的有关节能措施,分析了中国钢铁行业现有的节能措施,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钢铁行业节能的政策建议。

二、钢铁行业节能:日本和韩国的政策

1、日本

日本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节能政策在日本能源政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对日本确保能源供应大有帮助,而且通过节能设备的开发,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日本在制定能源政策的时候,在确保能源供应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其优先考虑的课题。

日本于1979年10月实施了《节约能源法》,并分别于1998年和2003年进行了两次修正。钢铁行业也有相应的节能政策。日本的钢产量曾一度为世界第一,1996年后,虽然被我国超过退居世界第二位,但其产量仍然保持在1亿吨左右,能源供应的压力十分巨大。其中,节能环保政策和技术对此起了重大的支撑作用。日本的钢铁行业节能政策和措施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的发展和实施。

第一阶段,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通过节能求生存。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后,石油价格暴涨带动了各种能源和矿产品的价格上涨,这对能源和原料基本依靠进口的日本钢铁工业是个很大的冲击,加上石油危机一度使世界经济发展停滞,对于钢材30%左右依赖出口的日本钢铁工业也十分不利,钢产量由1973年的1.2亿吨回落至1亿吨以下,日本钢铁业为保持竞争力以求生存而采取了技术节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并举的节能措施,在技术节能方面,通过工艺简化,改善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转换效率等方式实现节能目标;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以新日铁为例,从1979到1993年,通过四次关停并转等措施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集约化的生产节能。这些措施的实施终于使吨钢能耗快速下降,以1973年为100,1975年为98,1980为89,1985年为80,1990年由于产量上升仍维持80。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到目前。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通过可持续发展方针推动节能、环保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公共工程和民间建设大幅压缩,使钢材内需下降,日本各钢铁企业一方面通过保持合理规模在新体制下大力发展高端产品的出口,一方面在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的统一布置下,组织各行业制定了以减排CO2为中心的2010年企业节能环保志愿计划,1996年公布后,逐步开展检查,推动了钢铁工业新一轮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计划优先针对两个主要问题,即防止全球变暖和建立循环型社会。该行动计划提出了具体节能目标,假设日本钢铁产量维持在每年1亿吨水平,要求到2010年钢铁生产所用的能量要比1990年减少10%。除此之外,如果实施包括废塑料利用在内的附加计划,则要求目标能耗比1990年减少11.5%。具体措施如下:(1)推广已有的节能技术,同时开发新技术;(2)争取在政府和自治体的协作下扩大钢铁厂对废塑料的利用和低温余热供社会利用;(3)大力开发高强度钢材和低电阻电工钢板等节能钢材;(4)加强节能、环保的国际协作和技术转让,为全球减排CO2作贡献;(5)重视厂内废钢再生利用并不断采用新技术;(6)在钢罐壳回收方面要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和对自治体的经济支援;(7)为取得ISO14000的认证,不断完善企业环保管理体制。

两个阶段的节能政策和措施不仅增强了日本钢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使日本成为世界上吨钢能耗最低的国家,成为国际钢铁能耗的“标杆”。

2、韩国

韩国钢铁工业起步较晚,但其在建设之初,就对节能环保问题相当重视。由于韩国是以计划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因此其节能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政府的计划干预。韩国政府对钢铁行业的节能政策和措施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合理规划实现节能

为了发展钢铁工业,韩国于1970年颁布了《钢铁工业育成法》,规定了扶持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法律。在《钢铁工业育成法》中考虑到韩国缺乏高炉用的炼焦煤和铁矿石这一实际情况,为确保高炉厂的规模效益,规定只允许浦项一家企业建高炉,其他则发展电炉钢。电炉所需废钢除一半是进口外,其余则在政府积极组织下回收,大力开展全民回收废钢的运动。因此在执行钢铁育成法期间,韩国的钢铁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浦项钢铁公司形成2600万吨年产能力。而电炉钢也得到了迅猛发展,2006年电炉钢产量比重达到了45.7%。实践证明这一政策是正确的,它既保证了浦项钢铁公司的快速发展,成为韩国所占比重达50%以上的核心企业;同时又促进了众多电炉钢厂的合理快速发展,使造价、能耗和成本低的电炉钢占有较大的比重。

(2)大力投资环保节能设备实现节能

韩国政府对钢铁企业的节能环保问题相当重视,韩国的能源高度依赖进口,能源供给安全对韩国来说至关重要。两次石油危机对韩国经济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1978年,韩国政府成立能源与资源部,负责制定能源政策及能源资源相关计划。1980年韩国成立了能源管理公团,执行国家节能计划,提高社会能源利用效率。韩国还制定了“五年经济能源节约计划”,将钢铁行业等194个高耗能行业作为节能重点,并规定了每年11月为节能月,号召全民节能。在韩国政府的倡导下,钢铁企业对节能环保问题相当重视。2001年,韩国钢铁业在环保节能设备方面的投资为1400亿韩元(1.21亿美元),2002年猛增到2261亿韩元,2003年降到1465亿韩元后,2004年回升至1952亿韩元。据韩国钢铁协会调查,预计2007年韩国钢铁行业在环保节能设备方面的投资将达到2498亿韩元,比2006年的1989亿韩元高出43%。韩国钢铁协会表示,“钢铁产业作为大型设备产业,随着国内外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环保及节能的压力将日益增加。”

(3)重视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实现节能

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和工艺技术开发,这三个研究阶段政府的支持重点也有所不同。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开发具有风险大、应用面广、共用性强的特点,企业往往没有实力进行这样的研究开发,因此从政府职能和公共财政的性质出发,基础性研究和共用性强的产业技术研究开发是政府支持的重点。韩国规定对于直接关系国家利益的项目,全部由政府资助,并由公立研究机构承担,对于具有商业价值的项目,由企业提供部分资金,合作进行研究,私营企业研究机构承担或参与核心技术开发,基础技术开发,产业技术开发,替代能源开发的国家研究开发项目任务的,政府给予研究开发经费50%的补贴,对于个人或小企业从事新技术商业化的,政府提供总经费80%-90%的资助。

以韩国浦项钢铁为例,浦项筹建初期的资金就是政府通过政治谈判获取于日本。同时,韩国政府通过金融机构长期给予浦项以低息贷款优惠。不仅如此,韩国政府还以政府名义为浦项向国外金融机构贷款提供担保。此外,韩国政府通过“钢铁工业振兴法”、税收豁免、出口保护等政策,为浦项产业科技研究所、制铁研修院、浦项R&D中心的建立,以及从国外引进一流先进设备提供了充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在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韩国钢铁企业不仅开发了大量的节能技术,如浦项钢铁公司和奥钢联共同开发了FINEX流程,可全部使用铁粉矿作为原料,世界上60%的铁矿资源是粉矿,且粉矿的价格比块矿的价格低,FINEX工艺可直接使用粉铁矿,省去了粉矿造球或烧结的造块工艺过程,具有明显的成本和环境优势。而且在节能技术的运用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从钢铁生产主要节能技术在韩国钢铁领域使用的情况来看,在干法熄焦发电上当前应用水平为50%,高炉炉顶压发电为100%,高炉热气回收为0%,连轧为99%,成为在节能技术的应用上仅次于日本的运用最广泛的国家之一。

三、钢铁行业节能对我国的启示与对策

近十几年来,钢铁工业在粗钢产量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吨钢能源逐年下降,钢铁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从1990年的1.611吨标煤/吨钢,降到2005年的0.741吨标煤/吨钢,年平均降低5.04%。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从1990年的0.997吨标煤/吨钢,降到2005年的0.714吨标煤/吨钢,年平均降低2.2%。钢铁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我国钢铁行业能耗、环保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依然较大。高炉-转炉流程的能耗是电炉流程的2倍以上,二氧化碳排放是电炉流程的3.8倍,而我国的电炉钢比例增长缓慢。另外,我国废钢资源紧缺,电炉钢生产中大多使用30%-40%的高炉铁水,造成了中国电炉流程的能耗与国外比偏高。钢铁行业的能耗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比例的14.96%,节能减排压力仍然巨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实现钢铁行业节能减排迫在眉睫。

1、结构调整与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是当务之急

钢铁行业能耗之“痛”源于结构之“痛”,能源消耗量的降低涉及钢铁制造流程的各个环节,要从钢铁企业及整个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等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行业结构来看,行业集中度低,大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之间单吨能耗差距大,严格贯彻环保法、技术质量监督,以及行业市场准入的规定,整顿、淘汰不合格的小钢铁厂,小铁合金厂、小耐火材料厂,一律不准新建这类落后的小企业,合理配置资源,减轻环境污染负荷,提高行业集中度。

其次,从钢铁企业产品结构看,2006年,在我国4.23亿的粗钢产量中,氧气顶吹转炉钢的比例高达87%,而造价、能耗和成本低的电炉钢仅占13%的比例,是世界十大产钢国中,电炉钢比例最低的国家。因此,规范废钢回收的管理,科学测算我国废钢资源量,建立废钢回收的平台,适当提高电炉钢的比例,是有效节能的途径之一。

最后,在《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规定的应淘汰类工艺技术装备中,如扣除原料条件、生产品种等因素影响,按

2、借鉴国外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是现阶段的主要途径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节能环保技术最高的国家之一,韩国和欧洲也拥有相当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依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日本到2012年时,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1990年时减少6%。然而有关统计表明,2003年度日本温室气体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反而增加了8%。此外,日本早在1990年之前就已经率先推广了一系列节能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余地不是很大,因此日本要想实现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日方考虑运用清洁发展机制(CDM),即通过技术援助换取中国由此削减的排放量来充当自己与公约约定的减排指标。2005年后,日本钢铁企业积极与中国钢铁协会及中国钢铁企业联系,寻求在与节能相关的环保技术上达成合作。欧洲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 Mittal)提供了150万美元的项目资助的“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开发合作项目”(MDG Carbon)于2007年2月6日在北京正式启动,在项目执行管理过程中,安赛乐米塔尔集团会寻找参与具体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和技术合作的机会。

另一方面,中国钢铁业也正面临着全球原材料上涨所带来的钢铁成本压力,以及后京都时代的环保压力,因此中国钢铁行业应抓住这个发展的契机,借鉴国外的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迅速提高钢铁企业的节能水平,实现节能减排。

3、倡导自有知识产权的钢铁节能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是节能减排未来的发展趋势

钢铁行业发展的历程表明,单纯引进将导致自有技术缺失。“因为缺乏先进的自有技术,国内的钢铁企业最初是伸着脖子到国外觅食,吃进嘴里才发现,原来很多‘洋食品’竟然难以消化。”要真正使我国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自有知识的开发和运用是不可或缺的。2006年10月21日,在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的牵头下,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唐钢、济钢6家大型钢铁集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3家大学召开了钢铁战略联盟筹备会。随着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战略联盟正式成立,各方约定,对于以财政经费为主开发的低污染、高效化生产、节能、降耗等共性技术,将无偿向联盟内成员单位辐射和推广;而联盟成员共同开发的技术向联盟外辐射和推广时,将采取有偿转移的方式,所形成的利润归联盟所有,用以促进联盟持续创新开发的良性循环。

这是一个新型的产学研合作体制和运行机制,该模式的运营成功将为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和后续的科研工作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注:本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CJY020)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冯光宏:轧钢工序节能技术分析[J],中国冶金,2006,16(11),37-40。

[2] Iimura O:日本钢铁工业环境保护措施[J],中国冶金,2004,78(5),22-25。

[3] 廖隆国、陆岩、马续香:国外主要产钢国钢铁产业政策[J],冶金管理,2007,(9),4-18。

[4] 国际钢铁协会:首钢发展研究院译,钢铁: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世界钢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2005年版)[J],冶金管理,2006,(5),4-16。

第4篇:钢铁节能减排技术范文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下称湘钢)的压力从2005年8月2日开始变得前所未有得大。这一天,湖南省政府了《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的目标。

2007年12月14日,这一规划获得国家批准,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湘钢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区内唯一的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同时也是区内较大的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湘钢这次感觉到的是迫在眉睫的生死存亡问题。

临危受命

湘钢最大的动作之一是建立常设机构――能源环保部。在此之前,为加强对能源管理系统项目实施的组织和领导,湘钢就成立了能源管理系统项目领导小组和能源管理系统项目部等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湘钢能源管理系统项目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常务副总、信息化副总、设备副总、生产副总任副组长,成员为相关部门主要领导,由各主要业务单位抽调的能源管理系统项目部成员全部脱产,在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管理与具体实施。

2009年12月中旬,湘钢成立了湖南省内第一家企业能源环保部。何峰、雷勇等临危受命调入能源环保部。接到能源环保部副部长的任命时,何峰这位已经是副处级的设备管理部副部长心有不甘,甚至一度情绪低落,他在想,是不是公司领导觉得自己的工作没做好,找了个借口调走自己?

当时,何峰在湘钢已经工作了十一二年,从一位普通的车间技术工人做到设备管理部副部长,他虽然在2005年作为设备管理部的人员参与了湘钢第一台干熄焦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但对于节能减排还是知之不多。

对于调任能源环保部,何峰有些不知所措,甚至一度怀有抵触情绪。但当时找他谈话的湘钢常务副总经理只跟他说了三句话:首先并不是对他之前工作的不满意;第二,作为副处级干部,放到任何一个位置都应该能够做好本职工作;第三,节能减排工作很重要,希望他能把工作做好,达到公司要求。

对于岗位调动,湘钢这家半军事化的地方国企高层没有过多解释。何峰换岗当天,湘钢高层在半天时间就对100多个调任处级干部做完了思想工作。每个干部的谈话时间只有几分钟。

接着是雷勇的加入。2007年10月才加入湘钢的雷勇是东北大学毕业的热能工程专业博士,是湘钢招聘的第一个博士生。雷勇于2010年12月被调入了能源环保部,在公司安排下熟悉了烧焦、炼钢和轧钢整个工艺的全过程之后,任部长助理,后很快就成为主管能源管理的副部长。

对两人的任命代表着湘钢在节能减排上的态度。“现在的技术革新很快,在能源管理方面,有些我们湘钢走在前面,有些工作我们是落后的。走在前面的肯定还要继续进步,否则不进则退。走在后面的,如果说按照现在的速度赶上去可能还不够。”现何峰接过担子已然感觉到了它的重量。

减排 vs 节能

原本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忽然间都调到了一个部门工作,虽然节能减排都知道要做好,吨钢耗煤标准指标也很清楚,但先做什么?这个问题摆在了能源环保部面前。

在湘钢,有一种观点认为,节能减排是先节能,再减排。因为节能能够创造经济效益,而且投入较小,而减排是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而且投入还大。甚至何峰也认为:从国家角度来说,减排越来越重要,但对企业来说,节能却是更重要。

这个问题早在2005年就已经存在。在湘钢的节能减排项目中,早期上的项目首先都是出于对节能的考虑。华菱钢铁2005年年报中“重大非募集资金投资情况”一条中有关于湘钢75t/h干熄焦工程的介绍,为了做这个工程,湘钢投入了1.2亿元人民币。

何峰当时是设备管理部的一名主任,参加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干熄焦,亦称干法熄焦,当时这在国外已经是一项较广泛应用的节能技术了,然而,这却是湘钢的“第一次”。何峰用“新鲜玩意儿”一词来形容他当初见到这项技术时的心情。

“这个有点像在农村第一次见到空调和冰箱。我们原来想当然地认为取凉是用电风扇,熄焦是用水,但干熄焦搞得很时髦。它用一个‘罐子’,利用空调的原理,通过周边气体把里边的热能带出来,达到熄焦的效果。然后,把这个热能汽化以后产生蒸汽。”

使用干熄焦的好处颇多。一个是节水,原来湘钢的红焦都是靠水来冷却,这样就消耗了大量的水,何峰说:“虽然我们靠近湘江,不缺水,但是,熄焦后的废水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像苯、酚,这些都会对湘江造成污染;而且它的热能还大大浪费了。”二是节能,用干熄焦所产生的蒸汽可以并入工厂热气管网再利用或者用于发电。

2005年4月,湘钢的第一台干熄焦项目竣工,5月正式交付生产使用,项目投产后到2006年2月底共30.01万吨干熄焦。以后每年中温中压蒸汽用于发电后,可回收低压蒸汽25.2万吨。这在当时被称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示范意义”。

然而,湘钢的第二台干熄焦设备却是在时隔5年之后的2010年4月才投入使用,尽管从吨位数来看是第一台的两倍。第三台75t/h干熄焦设备则是在2010年7月投入使用,并配上了一台2.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

两个干熄焦项目总投入4.97亿元,加上湘钢第一台干熄焦设备的1.2亿元资金投入,湘钢在干熄焦项目上的投入总计是6.17亿元。

天灯变能源

钢铁企业既是能源消耗大户,又是煤气资源产生大户。近几年,湘钢把如何充分回收利用煤气作为减污增效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将焦炉、高炉、转炉煤气回收利用,使“天灯变能源”,从源头削减一次能源的使用消耗,减少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量。

实际上,湘钢至今还有煤气在一直被浪费。“现在我们的煤气放散量大概是5%~6%,但将要上马的热电三期项目建成之后,放散量将降低到2%~3%。”

能源环保部综合管理室和环保室为“规划制定组”所负责制定出来的湘钢“十二五”规划中,有一项煤气管网改造工程,是湘钢一直要做的浩大工程。雷勇说:“这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因为原来的规模比较小,后来产能逐渐扩大,煤气管道配置就变得不合理了。”

从1958年成立到1997年,湘钢的产能一直处在100万吨的水平,但从1997年当年开始突破100万吨后,湘钢的产能一直处于扩张之中,2001年达到200万吨,随后的7年也一直处于上升之中。2010年则超过了700万吨。按照湘钢2010年9月向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的材料显示,其已形成年产1000万吨钢、500万吨宽厚板、500万吨精品棒材的综合生产能力。

产能的不断扩大让湘钢原有的煤气管道配置跟不上,导致新的能源浪费现象严重。雷勇说:“因此,必须优化我们的煤气管道。”

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采访的前一周,湘钢刚安装了一条直径1.6米的煤气管道并投入使用。而更多的煤气管道,因为不可能断开,也不可能让炉窑停下来工作,所以需要有意识地进行检修重新安装。谢其湘说:“我们通过这个‘十二五’规划要把原来单独的管网全部连在一起。”

湘钢这次进行的煤气管网改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增加新的管道,一种是对原有管道改大或改小,“最终是要使煤气的流动顺畅。”让所有的煤气管道形成一个网状,一个圆圈。

“这样的话,在这个圆圈上,4座高炉所生产出来的煤气就全部并到这个管网上去了。换句话说,任何一座高炉如果停产、检修都不会影响,至少可以降低煤气的波动,使煤气压力更平稳一些。”

平稳的煤气供应对发电机(锅炉)也有好处,因此,煤气利用所带来的直接效益和长远的间接效益都将变得很可观。

但现实是,湘钢的煤气仍有很多还在空放,直接燃烧掉,“五六个排气孔在那里烧,燃烧出来的蓝色火焰有十几米高,我们看着都觉得可惜,也把我们湘钢的气温提高了很多。”

如果把这些蓝色火焰都“熄灭”用以发电,能源环保部的谢其湘算了笔账,一台发电机按2.5万千瓦算,一天就是60万千瓦的发电量。现在的电价是0.62元/度,每天则要烧掉37.2万元,一个月是1116万元,一年就是近1.4亿元。

生死时速

何峰这个半道出家的节能减排人,也开始意识到了湘钢要想生存下去,节能减排必须赶超。

在这点上,雷勇跟何峰想到一块了。雷勇说:“从节约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有一个三年规划,我们希望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和湖南省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

而这个“超级速度”的活让他们颇头痛了一阵子。在“十一五”投入11.48亿元资金用于节能减排之后,“十二五”湘钢将加大投入,但要达到一个什么标准,谢其湘和环保室的刘首席在网上搜寻了一段时日,却没有眉目。为了找到一个准确的数值,他们向湖南省发改委、经信委和湘潭市相关政府部门打听,希望能够得到一点关于节能减排指标确切的信息。

谢其湘说:“在‘十二五’规划中,上至国家,下到湘潭市,我们的节能减排指标是多少,够不够格,特别是节能减排要做到什么地步。在不知道国家和湖南省的指标之下制定出我们的计划很难。”这位略微有些发胖的“80后”谈起这事还止不住摇头。

最终,在今年“两会”召开前夕,谢其湘他们还是把湘钢的“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方案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之前拿出来了。而这个规划的出台即意味着他们要从此要加班加点抢先完成国家和湖南省规定的节能减排任务。

为此,何峰跟湘潭市环保局一位李姓副局长还有过争论,因为在湖南省政府制定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中湘钢是要搬迁的。何峰跟这位副局长表态,他不否认湘钢的环境污染事实,但请湘潭市环保局相信他们将在“十二五”期间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还湘潭市一个“碧水蓝天”。

“十二五”期间,湘潭市将重点控制湘钢的废气和工业粉尘排放,倘若湘钢不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就面临被关停的危险。“这是一剑封喉”,何峰说道。

湘钢虽然已经意识到推进节能减排、建设“两型企业”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然而他们能否跑过政府和群众的要求,免于搬迁,还未可知。

节能减排是钢企的第二生存线

――专访湘钢能源环保部部长何峰

CEI:你觉得节能减排对于湘钢,或者说对国内的钢铁企业能起到什么作用?

何峰:钢铁公司现在有两条生存线,第一条是成本线,就是说如果你的成本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那就是你企业的盈利能力在生存线以下,企业就会死得很快。现在已经有了第二条生存线,就是节能减排的约定性指标,如果你达不到这个约定性指标,政府叫你关停你就得关停。

其实,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差,还能拖个几年,但如果第二条生存线没达到,国家要你停就必须马上停,这就相当于一剑封喉。

CEI:也就是说,节能减排就是企业提升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了?

何峰:从企业盈利角度来说,这是肯定能见效的。特别是作为钢铁企业,能源成本占到总成本的30%以上。

节能减排起步较晚,特别是现在的能源成本非常高,现在市场上的碳价格也是非常高,现在还出现电荒。因此,钢铁企业现在不仅是要面对能源的价格问题,而且资源是更加紧张了。资源紧缺就要制约企业的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节能减排第一个是能创效,第二个也是能赢取你更大的生存空间。企业对资源的依赖性越小,其生存能力就越强。

所以说,节能减排主要是节能,这是很有战略意义的。一个是节约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第二是对资源的依赖性可以降低很多。作为减排来说,它是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减排的投资比节能的投资要大,而且减排的起步很晚,减排的技术也不够成熟。

说实在的,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很多技术是国外的,但为什么还要做呢,因为这是国家给定的一个生存线。

CEI:那你怎么看我国整个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水平?

何峰:我们跟国外是没得比了,这也是国情所限。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水平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起步晚,一个是铁钢比很高,就是说,每炼一吨钢需要的铁水很高。以湘钢为例,大概在0.95吨左右,也就是每炼一吨钢需要铁水0.95吨。但是在日本,他们是0.8吨以下,因为他们大量使用废钢。

我们很多人认为钢是一个不可回收的东西,但事实恰恰相反,钢在使用了若干年之后,也可以再回炉重新冶炼。日本、美国这种老工业国家,因为积累的废钢资源多,它每年都不买那么多铁矿石资源了。这一是可以降低钢企对铁矿石资源的依赖,二是冶炼的成本也低多了,因为钢企污染的大头是在炼钢之前的环节,按标准煤来算的话,炼铁、焦化和烧结占到钢企能耗的70%。所以废钢回炉能使钢企的污染小,成本低,能耗低。

CEI:你觉得中国的钢铁企业应该怎么去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何峰:中国的企业比较现实一点,趋利性、利益观比较强。节能是可以见效的。我们以自发电为例,我们原来在“十一五”期间,2007年时还不到3亿度,2009年是7亿度,去年是突破了10亿度,今年底能达到14亿度。

这个效益是很可观的,2010年的平均电价突破0.6元/度,今年很有可能突破0.7元/度。如果按0.7元/度乘14亿度的电,你就可以明白这一块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多么明显。

CEI:但我们经常能发现,国内钢企在自发电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即所选的发电设备投入运营后往往发不到预计的电量,有人说这是选型的问题,那你觉得在这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何峰:发电设备的选型主要取决于发电能力的大小,有时候并不一定是设备的选型问题,不是选大了,而是你要发的电量没有发到,发电机的利用效率很低造成的。我们原来有个180吨的余热发电机组,装机容量是4500千瓦的,去年发电是1300千瓦时,三分之一都还不到,这是属于发电的效率没有提上去。后来我们进行改良之后,发电量能够达到2500千瓦时以上了,但原来设计的是要达到3600千瓦时。

现在国内锅炉,汽轮发电比较成熟了,TRT差压发电问题也不大,但是,烧结余热发电,还有气化冷却不是很成熟,有时候可能很好,有时候发电量却很低,有些技术难题还有待消化。

第5篇:钢铁节能减排技术范文

【关键词】 “两型社会”;循环经济;钢铁企业

一、研究背景

2007年12月7日,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试点城市率先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型城市化道路,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此之前2005年出台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实现“零排放”,建立循环型钢铁工厂,并对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提出了具体目标。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出台了一份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份规划不仅是为了缓解当前中国钢铁业的困境,更表明了中国立志由钢铁大国转变为钢铁强国的决心。

二、研究现状

在对“两型社会”下钢铁企业的研究中,目前主要有三个基本的宏观方向,首先是整个钢铁行业在新形势、新背景下面临的种种环境、技术发展困境,以及各地钢铁企业在特定环境下做出的一些具体的政策调整和技术转变,其中主要涉及到循环经济、绿色发展模式、新生产模式下管理方式的转变、新技术新流程的采纳、生产环节各项能耗指标的提升等;其次是对建设“两型社会”具体表述,其中包括实现绿色环境目标的法律制定、指标确立与执行、政策监督等,“两型社会”具体要求下的发展模式探究;最后则是针对钢铁企业在目前宏观环境下面临的困境以及可行的政策转变、技术调整、发展模式、生产观念革新建议,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达成的效果。但这些研究并未具体到“两型社会”这个大环境,以及即将面临的政策、法律、社会、环境等多行压力下钢铁企业面临的具体困境和可能的新思路、新模式的探讨,许多关于建设两型社会的研究是在研究“两型社会”背景下政府和企业的行为,对钢铁行业在这一背景下的困境与路径选择研究还较少。

三、我国钢铁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资源上处于弱势地位,受制于人。由于中国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钢铁产量的需求量不断提高,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也就随之增长,国内的铁矿石资源在品味和储备上都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这也就形成了国内钢铁企业对国外铁矿石资源的依赖,这也给国外几大铁矿石巨头联手抬价、“勒索”中国钢铁企业提供了机会。目前,中国钢铁企业已丧失了定价权,受制于国外矿业巨头。

2.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受市场需求驱动,地方中小钢铁企业受利益驱使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产能扩张无度。来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国内生产粗钢52509.5万吨,平均日产172.73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6.31亿吨的水平。2010年全年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预计在5.96亿吨左右,总体来看钢铁生产总量仍偏高,据专家预测,产能过剩问题在近两年依然会突出。

3.钢铁行业高耗能、高污染的问题依然严重。钢铁工业是耗能大户,也是资源消耗大户,除了需高品位铁矿石外,还需大量的辅助材料――煤、焦炭、水、电及熔剂等。钢铁行业更是污染物排放大户,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4%,是个大的污染行业。在生产中,大量的废渣留在国内,我国钢铁工业年排废渣高达5亿吨左右,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4%,出口产品近5300万吨,在生产过程中废渣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2.4%。全国钢铁工业每年氟化物气体排放量约250万吨以上,出口产品部分,留在国内大气中的氟化物约占1/10。钢铁企业的生产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已引起了政府和普通百姓的关注。

4.我国钢铁工业生产工艺落后,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高端钢铁产品根本满足不了国内市场需求,基本上靠从国外进口。这种局面导致了大量低端产品出口失控,给本来应予淘汰关闭的小钢铁企业变相输血,使他们得以生存。这些企业的生存给市场、环保、能源和运输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它们的低价竞销、不规范的市场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更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很大损失,中国钢铁仍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处于一个散、乱、差的局面。

四、“两型社会”背景下钢铁行业的困境分析

作为能源资源消耗大户的钢铁工业,能源消耗占工业总能耗的15%~18%,每生产1吨钢材要消耗2~3吨自然资源,所排放的废水和废气占工业总排放量的14%,固体废弃物占工业废弃物总量的16%。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9年中国重点钢铁企业能源消耗总量2. 382亿t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24%;吨钢综合能耗为619.43kg标准煤/t,比上年下降1.74%;吨钢可比能耗为595.38kg标准煤/t,比上年降低2.88%;吨钢电耗为466.73kWh/t,比上年下降1.25%;吨钢耗新水为4.4m3/t,比上年下降14.06%,创出历史最好水平。但离“两型社会”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工作需向纵深推进。除了面临自身的困境外,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压力也在逐渐显现。来自政府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一系列针对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来自社会公众的压力主要体现在要求钢铁企业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钢铁企业周围的社区居民会把他们对环境的要求直接反映给政府。

五、“两型社会”背景钢铁企业的路径选择

1.通过节能减排技术、落后产能的淘汰调整能源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越来越被企业和专家学者们看重,它是建立在物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之上,该模式强调与环境和谐发展,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它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运作。这种模式完全符合当前“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

2.通过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满足“两型社会”的新要求。面临建设“两型社会”的新要求、新挑战,企业在实施节能减排目标时,应建立健全一整套严格的管理考核体系,将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个人,加大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力度,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信息交流,鼓励员工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建议。有学者还提出,在“两型社会”下钢铁企业可通过营销创新来解决当前面临的困境,具体可从产品定价、渠道选择和产品宣传等方面着手,建立一套“绿色营销”体系,进而以产品终端为原点由下至上地进行观念革新。

3.钢铁企业可通过重组应对“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困境。目前,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市场竞争能力弱,抵御风险能力差,面对建设“两型社会”对资源、环境的双重要求,一些缺乏技术创新能力、资金不足的钢铁企业完全可选择通过重组这一途径来实现企业技术、效益的双重突破。在国内,也不乏有成功重组的钢铁企业,在重组之后成功地走出困境,效益得到明显的提高。

4.完全依靠钢铁企业自身应对“两型社会”的挑战是很难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来自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理解。钢铁企业迫切希望得到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此来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升级、节能减排等目标。这是一个不断进行的长期工作,社会公众应对此多一些理解,与政府、企业协调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共同推进“两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赵立新.“两型社会”的发展逻辑与制度路径.《江汉大学学报:社科版》(武汉).2008(3):5~9

[2]陈继勇,隋晓锋.“两型社会”建设中武汉市工业发展战略的实证研究

第6篇:钢铁节能减排技术范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部署,今年2月19日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加大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与集成应用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大规模应用,提升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有效支撑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今年5月15日,为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了2014年、201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9%的工作目标,从八个方面明确了推进节能减排降碳的三十项具体措施,特别是提出了重点区域实行煤炭消耗等量或减量替代、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推进节约能源法修订工作等新举措,进一步明确了节能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为完成今年节能目标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

今年以来,一些省市也顺应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开始进行政府绩效考评制度的改革,山东省和一些城市如沈阳市都明确了降低GDP占考核指标比例的思路。山东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改进完善17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将原有旧考核体系中GDP的分值降低至25分,同时大幅增加环保指标的分值达205分,环保将远超过GDP成为衡量地方政府、官员工作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沈阳市不仅将GDP分值从50分下调至40分,还取消了对考评结果较好地方政府设置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奖,增设了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奖,鼓励政府将工作重点向环境保护上转移。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的改革端倪不仅为今年完成节能目标创造了更好的工作机制,更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探索了制度基础。

二、上半年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有利于结构节能

1―5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8.7%,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0.7个百分点。从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主要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情况看,除有色行业外的高耗能行业增速回落幅度都高于工业全行业平均值,而同期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产品制造业同比增长11.3%,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13.3%,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0.3%。

主要高耗能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放缓,普遍低于全社会平均水平。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3.2个百分点,其中钢铁、有色、化工和建材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又明显低于工业平均值,钢铁行业甚至出现两位数的负增长。

主要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回落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放缓,显现了工业结构已开始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和节能、低碳方向调整,这一趋势不仅对完成今年节能目标有利,而且也有利于2015年乃至“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三、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完成今年节能目标的不确定性增加

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为7.4%,低于7.5%的预期。1―5月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8.7%,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也是自2010年以来同比增速最低的。特别是几个能源工业大省第一季度GDP增速回落显著,黑龙江省以4.1%的增速位居29省份中最低,河北省和山西省分别以4.2%和5.5%分别位列倒数第二和第三。这种现象反映了国内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煤炭及钢铁等基础原材料需求明显回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今年1―4月与去年同期对比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国内商品住宅销售额还是销售面积较去年同期均出现负增长,分别为-9.9%和-8.6%;而去年同期两项指标分别为同比增长65.2%和41.1%,可谓天壤之别。

在经济增长继续放缓的同时,作为能源消费风向标的全社会用电量指标却出现回升迹象。国家能源局的今年1―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显示,全社会用电量216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增速比4月份上升0.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全社会用电量20573亿千瓦时、同比增速4.9%相比,用电量增长了5.1%,增幅提高了0.4个百分点,出现了经济增速放缓而能源消费逆势增长的苗头,值得关注和警惕。

特别是为了应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中央和地方政府已打响投资“攻坚战”,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等领域投资力度。新疆、黑龙江等地5条铁路线路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约1424亿元,棚户区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无疑会带动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需求,有可能加大今年下半年完成节能目标的压力。

面对国内经济提振不足的状况,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降低负荷较低时的电价,但并不提高负荷较高时的电价,成为变相的“峰谷电价”,实为鼓励企业多用电的政策。

四、煤炭价格走低,影响企业节能改造积极性,不利于挖掘节能潜力

受经济形势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煤价疲软。进入6月份,国内动力煤市场弱稳运行,煤矿销售不佳,价格弱稳;电厂以消耗自身库存为主,采购国内煤炭的积极性不高;港口继续呈需求萎靡态势,库存高位。以2014年6月16日秦皇岛港煤炭为例,发热量5000大卡动力煤价格在455―465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下跌11.5%;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下跌13.1%。煤炭价格不断下降,降低了企业能源成本,导致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积极性不高,对完成节能目标不利。

五、主要建议

第一,各级政府、部门应继续深入落实中央十和十三中全会的精神,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深化政府绩效制度改革,形成节能减排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作机制。

第二,加强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监测、预警工作,及时跟踪经济走势,了解掌握各地节能工作的动态,加强政府的行政干预和引导,查处并禁止地方政府出台鼓励用能的政策。

第7篇:钢铁节能减排技术范文

1我国冶金企业当前节能减排生产技术情况

随着我国钢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一系列环境友好型工艺技术,如干熄焦技术、高炉喷煤技术、以及炉外精炼技术等,均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相比于国外,我国冶金企业在有效利用能源方面,有着不小的差距。具体展开分析,此种差距主要体现在烧结、焦化、炼铁及转炉等钢铁生产工艺上。由此可知,为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及环保的目的,冶金企业就需要加大对传统工艺的改进及新技术的应用力度[1]。

1.1焦化方面

①干熄焦技术:通过应用此种技术,可将80%左右的红焦显热进行回收,并降低焦化工序约60kg标煤/t左右的能耗。除了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外,干熄焦技术还能大大减少采用湿熄焦技术时排放粉尘、硫化物等有害气体的量,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②炼焦配煤优化系统:配煤指的是根据一定的比例,均匀配合两种及以上的单种煤料,从而制造出焦炭;而炼焦配煤优化系统则是将经验配煤的方法有效转变为精确度高的数值化配煤方法,在节约煤炭资源、降低配合煤成本、确保焦炭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冶金行业朝着科学化、精细化方面发展。

1.2烧结方面

①烟气烧结技术:在利用低温烟气余热进行发电时,需要应用到梯次科学利用废气温度以及高效、低耗余热回收系统等核心技术的。在开展低温烟气余热发电建设项目时,通过应用上述核心技术,可大大提高烧结矿的发电量。②催化燃烧烧结助剂:除电能外,烧结还需应用到焦粉或煤等,而将催化燃烧烧结助剂加入其中,则可进一步促进烧结效率及烧结矿强度与厚度的提高,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3炼铁方面

1.3.1高炉喷煤助燃剂:在采用高炉开展喷煤操作时,关键技术是将喷吹的煤粉燃烧完全。我们可通过检测除尘灰来得到煤的具体含量,但,除尘灰中会含有50%及以上的碳粉,这就表明在高炉中,将喷吹的煤粉并没有燃烧完全。此时,为实现喷吹煤粉的燃烧效率及利用率的提高,就需要将助燃剂添加在煤粉中[2]。1.3.2TRT与CCPP发电技术:①TRT(即回收透平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指的是将高炉炉顶煤气的余热及余压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实现驱动发电的一种发电装置。通过应用此种装置,可起到充分回收高炉内煤气余压能量的作用,同时还发挥出了改善炉顶压力控制品质、净化煤气的作用。②CCPP(即联合燃气与蒸汽的循环发电装置)指的是将低热值高炉煤气作为燃料的一种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此种发电装置可借助高炉中富余、放散的煤气进行发电,既可实现大量电能的获得,同时还能达到煤气零排放标准,极大程度上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具有绿色环保的意义。

1.4炼钢方面

回收利用转炉煤气:转炉内部在冶炼过程中,一直处于高温状态,当温度为1600℃左右时,就会发生碳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也即转炉煤气。在转炉炼钢时释放的能量,其载体主要是高温媒体,此时,为达到负能炼钢的目的,继续将煤气回收的数量及质量尽可能提高。②干法除尘技术:当前,冶金企业主要采用煤气湿法与煤气干法来净化回收氧气转炉炼钢。其中,相比于湿法除尘,干法除尘具有更为显著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是干法除尘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净化效率,无需进行污水处理;且具有较小的系统阻损与较高的煤气发热值,可直接利用回收的粉尘,充分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2冶金企业节能减排生产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2.1焦炉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非回收型炼焦技术应用愈发广泛

现阶段,我国部分冶金企业主要采用最为先进的7.63m超大型焦炉作为焦化系统,热能回收则采用了干熄焦技术,装煤系统则采用了负压抑尘无烟技术,可进一步促进焦化系统朝着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此外,美国的Sesa炼焦公司为降低生产焦炭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大了非回收型炼焦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力度,通过直接燃烧化工副产品而获得热能,在生产时不会排放明显的污染物,大大改善了焦炭产量及质量[3]。

2.2COREX熔融还原炼铁技术的应用

当前,在炼铁系统中,应普遍应用的节能减排技术有煤气回收、富氧喷煤以及双预热高风温热炉等。而作为一种成熟的炉外炼铁技术,COREX熔融还原炼铁的概念便是在熔融状态下,通过借助碳转变成二氧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从而完成铁氧化物的还原反应。在理论上,通过应用此种技术,可实现碳的最低消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2.3氢冶金技术的应用

在冶金企业中,其炼钢系统采用的技术主要有煤气回收、全连铸以及气化冷却等,同时还加大了冶金固废的综合处理及再生利用工程的建设力度。通过应用这些新型的技术,可将污染物的排放降至最低。考虑到焦炭及炼焦煤等资源的匮乏,对传统冶金工业的发展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大氢冶金工艺的发展力度,是切实可行且具有显著优势的。在开展铁氧化物还原反应过程中,通过应用氢气,可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获得廉价且丰富的氢气资源。

3结语

第8篇:钢铁节能减排技术范文

北仑重化工业集聚区的产业特点

产业高度集聚,分布相对集中。在北仑区585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集中了几乎所有的临港重化工业,形成了钢铁、石化、能源、造纸、修造船等六大主导行业,这在国内沿海港口地区极为少见。六大主导产业在全区工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3年的39?郾6%提高到2007年的51?郾8%。不同临港重化工行业的高度集聚,为构建区域“工业共生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临港重化工业的过度密集,也会影响和制约优势行业的发展。

龙头企业规模较大,产业集中度高。北仑区电厂是国内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宝新不锈钢是国内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之一,吉利汽车是国内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基地,亚洲纸浆是亚洲单体最大的造纸企业,台塑石化、三星重工等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影响力。目前我区六大临港产业的规模最大企业在行业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钢铁行业87?郾1%、造纸行业78?郾1%、能源行业75?郾4%、汽车行业63?郾8%、修造船54?郾3%、石化行业39?郾4%。这些龙头企业实力雄厚、技术先进,企业内部物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逐步展开,具备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基础。

产业链较长,带动力较强。国内外临港重化工业发展经验表明,钢铁、石化、能源等临港重化工业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是延伸产业链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产业。从江北区临港工业的产业链发展看,在钢铁行业中,有宁波钢铁、宝新不锈钢、华光不锈钢等企业,初步形成了钢铁冶炼、普通钢板和特种钢板的生产以及金属制品制造一体化的产业链。在石化行业中,有台塑石化、三菱丽阳腈纶、逸盛化工、埃索石化、亚朔科技、太平洋化学、和桥化工、林德气体等项目,为形成涵盖上中下游产业、较为完整的石化产业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汽车行业中,拥有吉利汽车、拓普、信泰、敏孚等30多家汽车及汽配生产企业,为形成国内外企业相配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及零配件产业群创造了有利条件。

产业关联度高,联动发展潜力大。北仑区临港重化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集中、龙头企业规模大,重点行业之间还存在着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这为开展产业间的协作和循环经济的联动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研究表明,钢铁产业和修造船、汽车制造业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产业关联度,分别达到92?郾5%和89?郾7%;造纸、石化、能源等产业之间,石化、纺织、新材料等产业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如果各种资源、原材料能够在关联产业之间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将会大大提高。虽然临港重化工业具有高投入、高能耗、调整慢等不利因素,但他们之间关联度相对较高,有利于建立循环经济的资源利用共享体系。

北仑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以节能减排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全面推进。一是依托重点企业,建设了一批重大节能减排项目,努力实现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这些项目主要有:北仑电厂脱硫工程、宝新废酸回收再生工程、申州公司印染废水回用工程、明耀热电污泥焚烧发电工程等,累计投资15?郾6亿元,减少废水排放469?郾5万吨,废气排放15?郾2万吨。二是率先开展能源审计,推进重点企业节能减排。从2007年9月开始,对区域内103家年耗千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企业实施专项能源审计,基本掌握了全区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薄弱环节和漏洞,摸清了底数,推动了节能项目的落实。三是积极实施清洁生产试点工作。自2004年以来,北仑区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通过出台奖励政策,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材料、采用先进技术和流程,先后共有宝新、海天等39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其中宝新等6家企业通过了省级绿色企业审核。目前,全区共实施循环经济项目121个,累计节约能源21?郾2万吨标煤。

以完善临港产业链为抓手,产业间循环开始启动。一是努力完善临港工业产业链。围绕能源、石化、钢铁等支柱产业的发展,着力引进补链企业,完善产业链,提高上下游企业的关联度,使全区临港工业的产业链、产品链和废物链逐步完善,整体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目前,北仑区初步形成钢铁――化工、能源――建材循环链。二是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台塑石化工业园、青峙化工园区、宁波钢铁工业园区、春晓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等重点生态园区建设。园区建设积极推行环境保护一体化、公用设施一体化,实现园区产业共生、资源共享、环境共建,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回收,奠定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

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核心,资源节约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在推进重化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的资源节约工程建设。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建设了岩东污水处理厂、小港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工程,形成“取引水水厂生产生活用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处理排放资源化”的区域水资源循环系统,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有效缓解了北仑水资源供需紧张矛盾。在能源综合利用方面,通过油气节约、热电联动、余热利用等工程,对全区实行集中供热和生产、生活热电联动,全区年节约标煤近7万吨,并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在废物垃圾综合处理方面,建成了宁波市首个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宁波市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并引进枫林垃圾焚烧厂,形成了支撑北仑区废物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处理回用系统,2007年全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76?郾6%,其中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为46%,处置率为100%。

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支撑体系初步建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系统设计,不断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着力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一是加强规划引导。把循环经济理念纳入区域社会发展规划,在全市率先制定了《北仑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了《北仑区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意见》,指导全区发展循环经济。二是政策激励。设立了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项目进行扶持。同时,还出台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用能审核暂行办法》,依据区域特有的“环评”和“能评”细则,对高能耗、污染项目在源头加以控制。三是创新技术服务。与浙江大学签订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合作协议,建立循环经济技术项目库,大力推广工业中水回用、工业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治理、工业烟尘及二氧化硫减排技术等一批适用技术和项目。四是加强信息交流。开通了“北仑循环经济网”和“北仑区节能服务网”,及时公布循环经济技术、管理、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广泛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活动。

北仑重化工业集聚区发展

循环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注重源头控制,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引导。一是重点做好钢铁工业园、台塑、青峙化工园区、春晓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园区内部企业、产业共生;明确钢铁、石化、造纸、能源等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重点,促进各行业循环经济联动发展。二是制定明确的产业导向目录,合理设置产业准入门槛,限制高消耗、低产出、工艺水平落后的项目进入,从源头上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产生。三是优化临港重化工业布局,大型钢铁、冶炼项目争取远离城区,到白峰峙南、峙北布局,石化产业主要向青峙化工区、台塑化工园区集中,修造船项目争取在白峰神马岛周围布局,造纸项目要集中布局在青峙工业区,做到基础设施统一规划,资源共享、环境共建、污染共治,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公共资源基础。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把循环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结合起来。加强生态化改造,从源头上减少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钢铁行业要按照国家产业导向的要求,加快用干熄焦技术代替湿熄焦技术,逐步从焦化还原过渡到熔融还原、直接还原;延伸钢铁产业链,加强精品钢和特种钢开发,促进废钢综合利用和钢材深加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石化行业要形成乙烯基础石化原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链,采用最先进的乙烯裂解装置和化工原材料、精细化工原材料先进制造工艺,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造纸行业要以生产纸制品为主导,形成“废纸加工纸板高档纸废纸回收”的产业链,利用国际先进制造设备和技术,提高废弃物和废纸回收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能源和船舶工业要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努力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发挥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培育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依托临港大工业大项目集中的优势,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是北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大特点和最大亮点。鼓励和培育现有龙头骨干企业积极挖潜改造,提高产出能力,达到规模经济水平。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节能、节水、资源回收利用和环保等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尽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各种污染物排放,使北仑临港重化工行业的单位产值能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发挥龙头企业的综合功能,加强对内部次生资源、纵横产业链上以及全社会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加强对工业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进行综合处理。

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有新的进展。一是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合作交流等方式,开发和推广一批节能降耗的先进实用技术,尤其是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资源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等技术。二是建立节能减排标准管理体系。深入研究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针对不同行业提出相应的节能降耗和减排标准,推行单位产品能(水)耗限(定)额管理制度,对未达到能耗限额的产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三是深入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对重点行业和企业实施内部挖潜计划,鼓励企业运用先进适用的设备工艺流程,建设一批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四是建立企业节能减排服务体系。深化重点能耗企业的能源审计工作,探索建立能源审计长效机制。组织研发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支撑技术,选择一批节能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技术,采用多种措施加以推广。加快建立北仑能源环境工程技术中心,进一步引进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的中介服务机构,为全区企业提升节能减排水平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五是限制淘汰技术落后企业。根据江北区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导向目录,逐步淘汰一些工艺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

第9篇:钢铁节能减排技术范文

调整旨在限两高一资出口

此次调整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不仅因为它是2009年6月后财税部门首度对出口退税做出调整,更在于它的出台,很可能预示着出口退税政策将发生方向性变化。此前,为了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从2008年8月开始,中国政府在10个月内连续7次上调了出口退税率。

之所以要对出口退税率进行反向调整,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主要是为了限制“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型)产品出口,支持“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相关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单位GDP能耗的降低目标是20%。但截至2009年底,单位GDP能耗累计降幅仅为14.38%,而且从去年第三季度以来,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淘汰的产能发展迅速。在余下数月内,要如期兑现节能减排承诺,任务异常艰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指出,此前,80%左右的节能减排量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等技术途径实现的,但要实现“十一五”降耗目标,还得主要靠结构节能,即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低能耗的产业。而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屠新泉教授看来,调整出口退税政策这一结构性手段比较便利、直接,“它能够通过价格影响‘两高’产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挥行政手段起不到的作用。”

其实,此次取消406项商品出口退税,早有迹象。国务院办公厅在早前公布的一份文件中称,要继续控制“两高一资”低附加值钢铁产品出口。而从这份调整清单来看,钢铁、医药、有色金属都属于高能耗产业,尤其是几个被取消出口退税的钢铁品种,基本上都是“两高一资”的初级产品。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所所长张燕生表示,此次调控目的性很强,对于节能减排、结构调整,无疑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他称,“两高”产品消耗了大量能源资源,产生了大量污染,并增加了贸易摩擦,对其进行调控势在必行。分析人士还预计,中国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取消出口退税,将是长期性的,它反映了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按照可控、渐进原则,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还将进一步取消或降低其他“两高”产品的出口退税。

或意味刺激政策开始退出

节能减排的确是此次出口退税调整的目标,但更多的分析人士相信,从更长期的战略性角度来看,这是国家改变经济增长模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体现。这次调整,意味着中国出口退税政策、中国的出口政策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导向发生了变化。

事实上,为了缓解贸易顺差过大以及调整产业结构,2007年7月1日起,中国就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但此后,这一转型的进程因金融危机而暂时搁置,作为保证出口规模及其背后的就业规模的扶持手段之一,出口退税率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在出口形势最为艰难的一段时期,相当一部分企业是依靠退税来维持生存,其作用堪称“救命稻草”。

但是,高位的出口退税,对于国家财政无异于一笔沉重的负担,据估算,2009年我国出口退税额可能达到8000亿元。今年以来,中国“保增长”压力大为缓解,种种经济复苏的迹象都已然为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做足了铺垫。

在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部韩秀申看来,现在是以出口退税政策为代表的刺激政策退出的时候。他认为,尽管欧元区存在债务危机,但在全球范围,大部分国家包括美国、日本等国经济都在缓慢回升,出口贸易的发展前景还是很乐观的。他表示,今后调整的大方向不会变,还是会朝着扩大内需、鼓励进口方面继续推进,此次调整是回归原来的轨道。

相关行业受冲击有限

也有人认为,这次取消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是始料未及的,对一些企业的影响会很大。但事实上,这次政策调整涉及的406个税号商品,大致相当于2007年7月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1/6。“这是一个非常审慎和有限的调整。”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此次调整的特点是,调整力度比危机前小。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