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意范文

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意

第1篇: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意范文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型人才

一、学科竞赛的组织

(一)成立学科竞赛指导中心。学校的教务处要积极支持开展科学竞赛的学科和院系成立学科竞赛的指导中心,为每一项科学竞赛制定校内选拔赛的防范,组织和成立校、系二级竞赛指导委员会,调动青年教师对竞赛指导参与的积极性,并委派高职称以及高学历的教师在竞赛指导中进行参与。

(二)借助多重力量。首先,保证对行政人员的资源利用,实现对具体的比赛规范以及时间和人员安排上的设置,同时对各个环节进行分工,保证学科竞赛的顺利开展。其次,各个参赛者的任课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竞赛中的知识活动开展,辅导员或是任课教师要向学生传达学科竞赛的情况和信息,将在院校、省市等学科竞赛中的学生进行班系内部的表扬和宣传。最后,学生会和总团的努力,将具体的竞赛活动赛程分配到学生会和团系的相关部门,各个部门要实现相互之间的配合,积极发挥协助作用。

(三)积极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关注竞赛情况,利用各种校园媒体和网络进行宣传,张贴各种赛事海报并开展专题讲座,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知识研讨环境,实现对校园学生的全体积极创新性的调动。

二、科学竞赛实例分析

最近几年,高校中的不同专业领域陆续出现了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某校光电子专业本科生也相应了相关的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时间和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等。这些竞赛的题目多是为了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为主题的学科竞赛中,比赛宗旨设定为:培养和普及节能减排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竞赛中遵照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科学竞赛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帮助学生打下了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想,实现了该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动手实践能力的到了极大的提升。

三、学科竞赛和实践教学之间的互动

实践教学是专业培养的重要目标,其中包含了有计划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科竞赛和实践教学的互动是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

(一)利用学科竞赛推进实践教学建设。学科竞赛和实践教学之间的互动,实现学科竞赛在实践教学课程中的贯穿,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丰富和完善。[2]在课内外实践、实训、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中,将学科竞赛作为载体,提升实践教学的应用性和针对性。例如视觉传达专业的《广告创意与策划》和《招贴设计》等,影视专业的《电视广告片实训》等。)实践课程中,实施学科竞赛和实践教学结合的模式。首先是要将该课程与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进行结合,遵照比赛要求,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作品,实现参赛作用和课程作品的统一。其次是要同行业结合,全国的广告设计比赛的创作素材全都来自一线企业,因此创作要求需要符合企业的现实要求和运作需要。

(二)利用学科竞赛促进时间教学方法改革。借助学科竞

赛,实现高效人才培养从以教为主转为能力培养,实现学生从被动接受课堂知识转为主动学习,在实践中探索知识,在解决问题中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对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变。如学生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自拟学科竞赛,实现对竞赛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在查阅比赛资料,独立实践中体会用不同的方法获得知识,感受学习的快乐。指导教师也将从灌输式和填鸭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将辅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为主体,采用启发、互动和引申等形式,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

(三)利用学科竞赛促进时间教学实验室的改革和有效运

行。校内实验室,主要指专业实践教学校内训练基地。在学科竞赛项目的开展中,课内时间和课外兴趣的实践开设都十分重要。在学科竞赛的时间段中,对外开放的实验室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关键场所。开放实验室提升其利用率,保证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竞赛平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结:综上可知,学科竞赛辅助课堂教学,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对此各个高校要积极运用学科竞赛模式,并对该种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推广,动员并组织更多的学生在其中参与。着重培养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使其发挥一定的带头和示范作用,采取高年级带低年级的梯队,实现科研实验的计划性开展,调动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探索课程教学和研究探索的结合性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能力和方法,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

第2篇: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意范文

这项专利来源于切切实实的校园生活,“学校里水压不稳定,一幢5层楼的宿舍楼,1楼同学洗衣服水龙头可以开得很大,水哗哗流,有很多水被浪费了。5楼同学可能得接半小时才能接满一盆水。作为学生来讲,这点是非常痛苦的。”王乙丞说。“安装我们的产品使用以后,它会根据水压自动调节出水流量,恒定管网的整体压力,保证每层水压都是一定的,就解决了这方面的困扰。”

之所以关注节能环保领域,源于2010年,那时王乙丞在网上关注到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消息,开始痴迷上节能减排,查了很多资料,一方面被同龄人、甚至比他小几岁的同学的创意所吸引,另一方面感觉这里大有可为,于是开始特别留意生活中这方面的现象。

很快他就注意到了宿舍生活用水的浪费,继而王乙丞想做一个能控制住水流量的水龙头,化解1楼与5楼的尴尬,凭借常识,他知道这个想法的实现技术不会太难,应该在自己可操作的范围内。于是学计算机的他一方面买来了市场上的水龙头、配套的拆装工具,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拆卸、研究。另一方面自学机械制图。“在网上找资料、去图书馆借书,靠着自学绘出来一些图形。”

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和分析,一款可普遍使用的节水龙头图纸终于绘制成形,但难题再次出现——怎么把它做出来?

王乙丞将自己的设想、前因后果……告诉了几个要好的、想做事的同学,大家都非常支持他,并表示要一起“做点什么”,于是大家通过各自的关系找了一些机械加工方面的厂家,问技工能不能帮我们作出一些样品。但工厂制作,必须达到一个最少数量才能开模,模具的费用也要自己支付,王乙丞和朋友找了很多厂家,起初是以谈合作的名义,希望工厂能够免费加工一些,产品卖出去后再按一定比例分利润。但是找到的厂家都以各种方式拒绝了王乙丞的要求。

“只能是我们提供一笔制作模具的资金,委托工厂加工几千件。”王乙丞说。

当初设计节水水龙头时,王乙丞曾认真比较过两种思路:“我们在网上做了检索,也有很多公司在做节水,用得最多的产品,就是触控式水龙头,红外线感应的。我们觉得这种产品目前最主要的缺点是成本比较高,普通用户、学校等公共场所,我感觉用触控式投入太大。”还有一点让王乙丞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的是,公共场所,特别是学校,触控式水龙头满足不了日常那么多人次使用,容易坏。“触控式水龙头维修成本比较高,而且要达到手一放就出水这个效果,还需要钮扣电池或者外接的电源来驱动它工作,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能耗。”

王乙丞想出来的办法不但不需要额外的能耗,而且成本低廉:“大概35块钱左右,同类型水龙头在市场上的价格大概是48块左右。当然不同型号、不同质量的节水水龙头成本也不一样,但总体来说比触控式便宜得多。”还有一样好处,这个水龙头的出水量是可控的,也是可以人为调节的。

王乙丞的创业团队目前有5个人,用他的话说:“都是平常在一块玩儿得不错的同学,是那种想做点事儿的激情让大家一起来做这件事情。”

第一批样品是团队成员凑钱制成的,而这些样品是专为学校宿舍楼订做的。“2011年3月我们带着产品去河南省产品质量技术监督检验院,在那里进行了一项专门的检测,当场检测节水效率最高可以达到67%。因为我们的产品具有可调节性,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要求加以设定,客户要求每分钟出9升水、12升水……我们都可以做到。”

王乙丞将“第一个客户”牢牢锁定为自己的学校。“整个学校正好也在做节水改造,我们刚刚起步,起初学校也有点不放心。我们的起步策略就是先提供一批样品给学校安装上,两个月后校方自主判断,觉得效果不错,我们可以进行大批量的供货。”

试用期过后,学校跟王乙丞签下了第一笔订单——改造整幢宿舍楼。

当初研究节水水龙头时,王乙丞就不仅仅把它当作一项发明或者专利来看。也许毕竟年长几岁,王乙丞比很多同为大四的人更有商业头脑。一方面他觉得自己的产品有特点也有一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他隐隐觉得节能环保是国家政策的大方向,自己得顺应这个潮流。

这时看到了实际节水效果的母校给了他们很大支持。“前不久我们拿节水水龙头参加了学校的创业比赛,最终我们这个项目以小组第一成绩出现,不久之后将会代表学校参加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除此之外我们也正在向学校申请专为扶持大学生创业而设立的大学生孵化基金,预计可以申请到一批资金来支持我们这个项目后期的发展。”王乙丞说。

前景不错,伙伴们想做事的心也齐,王乙丞有注册公司,以节水水龙头为起点自己创业的想法。团队5个成员已经凑了一笔启动资金,“一部分是我们自己少玩一点、少聚一点攒的,大部分是各自的家族帮持的,被我们做事的认真感染了。”只待更多的目标客户使用过,相信他们离注册自己的公司就不远了。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2015年我国的环境保护的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质大幅提高;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得到提升;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扭转;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核与辐射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体系得到健全。

在《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节能环保为七大产业之首,预订投资规模为3.1万亿元,较“十一五”的1.4万亿元增长约1.2倍,未来每年的复合增速有望达30%以上。由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国家不断加大环保投入,预计到2015年环保产业要占到GDP产值7%左右。

第3篇: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意范文

自动化作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智能技术和增效节能解决方案将极大地助力中国各行业、各领域发展。如何应用自动化技术和解决方案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节能减排。

高效利用能源,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的任务。在这新的发展时期,中国正亟需一大批优秀的自动化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进行持续创新并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以获得更多的可持续性全球竞争的优势。

ABB杯全国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论文大赛为中国自动化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平台,推动了自动化产业与学术研究的紧密结合,有力地促进了行业的发展。中国自动化学会作为这一领域的全国学术性社会团体,从2005年发起,每年度举办一届“全国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论文大赛”,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前四届大赛均由ABB(中国)有限公司独家赞助,至今,四届大赛共收到有效论文1485篇,投稿作者超过3000人,共评出获奖论文140篇,公开出版发行4本论文集,收进高质量优秀论文近300篇。大赛累计超过10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自动化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出席,吸引了全国自动化工程技术人员和开发人员,以及科研院校师生的广泛参与。

本届大赛创新性地引入社会计算理论及相关技术,改变传统的单一线下宣传推广模式,建设智能社会化媒体运营平台,以线上线下互动运营的方式,支撑整个大赛的全流程运营工作。平台将实现对自动化领域行业发展动态、领域专家、作者群体等开源信息实时监控并深度挖掘,最大密度的对大赛进行推广,引起相关领域专家、机构的普遍关注,使之积极地参与到大赛的投稿、评论、民意评选等大赛相关活动上来,引起线上和线下的互动,促进这个专业群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大赛真正成为自动化领域的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平台。

按照运营的整体部署,大赛已经完成了前期宣传推广的计划和部署,建设内容包括征文网站、领域作者资料采集系统、领域行业展会采集系统、杂志期刊采集系统、征文舆情监测系统等。参赛作者可以通过访问中国自动化学会网站,点击首页左侧导航栏进入本届ABB杯系统工程师论文大赛的宣传门户(省略.cn:8080/abb),了解大赛详情并在线投稿。

目前大赛已经进入后期集中宣传推广的工作阶段,已征集到中、英文论文约300篇,论文主要由自动化领域的技术研究、工程应用构成。本届大赛投稿截止日期为2011年9月30日,所有符合稿件基本要求的投稿者均可获得大赛纪念奖和论文集一份,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暨三年展”将在北京举行

本刊讯 2011设计周暨三年展拟于9月26日至10月3日在北京举办。活动由开幕式、北京设计论坛、主题展览、主宾城市、设计之旅、年度设计奖六项主体内容组成。

1.开幕式 开幕式拟于9月26日晚8点在中华世纪坛南广场举办,并将借助数字多媒体设计,展现 “设计北京”的主题。

2.北京设计论坛 北京设计论坛拟于9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办,分为主论坛和分论坛。主论坛以“设计与城市发展”为主题,是国际设计界首次召开的国际设计周(节)主席论坛。分论坛以“设计与城市生活”为主题。

3.主题展览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拟于9月28日至10月1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主题为“仁:设计的善意”。参展的国际顶级设计师包括扎哈•哈迪德、深泽直人、布鲁莱克兄弟(罗南和尔旺)、菲利普•斯塔克20余位,国际一线设计师超过300位;参展作品1000余件,其中的70%来自国外设计师。

4.主宾城市 主宾城市拟于9月26日至10月3日举办,主题为:伦敦-北京 设计快线。

北京国际设计周计划每年邀请一个国际知名设计城市为该年度的主宾城市,通过设计展览、设计交流、设计赠礼三个核心内容,逐步形成北京国际设计周“主宾城市”专题性活动。2011年主宾城市是伦敦市。

5.设计之旅 设计之旅拟于9月25日至10月3日举办,覆盖创意园区、展馆、商场、社区、公园、特色街区、品牌企业院所等90 个区域。其主题为:国庆•北京 看设计。

设计之旅活动形成创意设计旅游线路,引导公众走近设计、了解设计、消费设计,打造“国庆-北京看设计”新的旅游产品。

6.年度设计奖 年度设计奖,是北京设计周推出的具有国际视野、行业高度和社会公信力的常设奖项。颁奖活动与2011设计周暨三年展闭幕式共同举办。

第五届“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视觉设计大赛开赛

第4篇: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意范文

园林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兼顾了生态、艺术及自然科学,同时它又是一门与许多学科相交叉的、实践性强的学科。正是因为这种特点,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经济和园林行业的飞速发展及全球气候的剧烈变化,园林在保护自然资源、节能减排、汇碳固碳的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对园林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园林与低碳之间的关系,探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园林专业的发展,对推进园林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低碳与园林的关系

许多研究表明,人类活动过度频繁引起的碳排放增加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1,减缓与适应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已被大家广泛认同。这个观点要求人们必须从节约能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降低人为碳排放。在这种环境下,关于低碳和园林方面的关系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它们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一方面碳排放增加所引起的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剧变,必定对园林的相关重要元素如形式、内涵、植物应用以及设计理念等产生影响。由于气候变化所导致的人居环境发生改变使得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不得不考虑抗旱、抗气体污染等抗逆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在色彩上的季相变化,乔、灌、草合理搭配的生态景观以及部分地区因强降雨而导致的洪涝灾害等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园林在人居环境中的生态效益,园林植物在改善和调节气候变化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如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增加空气湿度以及抵制噪音污染等。而随着园林的进一步发展,其在生态方面的作用也已逐渐延伸到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特殊作用,如水文、碳汇、节能减排、减污以及丰富物种多样性等都与园林要素之一植物及其所形成的绿色空间密切相关。而低碳理念更是要求园林必须在降低自身碳排放的基础上,有效增加碳吸收,显著改善人居环境,并能适应未来气候变化下区域环境条件和城市发展需要。园林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碳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构成要素和设计理念均与低碳息息相关。绿地系统的主体——植物即是城市区域内唯一的自然碳汇又是唯一不消耗能量的碳汇体。此外,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及通过植物的合理布局产生的减排作用可能比自身的碳汇作用还要高。而园林建筑中,低碳材料的选择对环境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低碳材料具有使用寿命长、污染排放少、污染程度低、大多能回收利用等特点能充分体现环保理念^。而这些园林要素及设计理念在对低碳社会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基于低碳理念下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调整的意义

园林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低碳城市中既面临着重要挑战又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高等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承担着培养维护生态与环境保护建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自然资源保护及低碳园林建设等人才的重任。在低碳理念的大环境下,园林的一些重要元素也将随之改变,园林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不仅要注重园林的基本要素,而且更应以低碳理念为出发点,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践行中进行不断调整,从而适应低碳社会发展对园林专业人才的要求,最终培养出能够适应低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进行了不断地调整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实践,但在低碳社会、低碳经济及低碳园林等低碳理念的背景下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实践教学内涵狭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应对环境变化。其次是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衔接性差,且内容陈旧落后,与当今低碳社会发展联系不紧密。第三是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的作用不显著,实践内容缺乏拓展,大多为验证性、演示性实验,能体现低碳理念的设计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较少。第四是满足适应低碳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基地偏少,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培养和发展。基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以低碳理念为基准,对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三、低碳理念下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调整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社会经济发展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有所提升,对于其人才的培养应在注重园林造园基本理论与技能的前提下,更应强调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低碳园林的实践。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对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调整是必要的。

(一)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1.扩大实践教学内涵,提升人才培养目标。现代园林学是一个交叉性极强的边缘学科,其涵盖面极其广泛,尤其是中国的园林最初是依托于农林院校发展起来的。这就导致当今诸多院校的园林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均是按照“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来培养园林专业人才的6,最终培养的学生是规划师、设计师、园艺师、工程监理员、施工员或者是景观生态学家。这就要求既要注意各课程实践内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程度,又要注意各实习之间的衔接度对知识点的提升作用,同时注重增强学生对园林实践的了解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而笔者认为,随着当今环境的变化园林的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已由原有的绿化转向美化,又在美化的基础上趋向于节能环保、固碳减排、改善和维护生态平衡。园林发展的方向也由过去的单纯造园转向为低碳、生态园林,并被赋予了更多与低碳相关联的新内涵。所以,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结合社会环境和全球气候的变化而有所扩展,在园林的内涵中要体现生态园林和节约型园林等与低碳相关的内容。在实践环节中充分体现低碳、生态、碳汇等新技能和新理论,把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贯穿于本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从而满足园林内涵的加深和延伸。

2.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应与园林专业定位相适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园林行业正在飞速发展。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园林专业也加快了发展的脚步,很多大学都开办有园林专业。但由于各院校的性质不同,所以每个院校的园林专业属性也有所不同,比如以工科为主的院校偏重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以农林为主的院校偏重于园林植物和观赏园艺,以艺术为主的院校偏重于环艺设计,而各类综合大学则以城市规划为主或开设相关课程。各院校由于各自的学校属性和办学条件不同,从而导致课程体系各异,使得培养目标在实践环节上偏重不同,差异甚大。因此,在低碳理念的背景下,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也应紧密和各院校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在低碳园林、低碳社会及低碳城市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园林不同属性的特色,把本专业在该院校中的地位和优势发挥出来。如农林院校的实践环节可以偏重于植物,设置一些与碳汇和低碳相关的植物类实习或实验;工科院校的实践环节要考虑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面加强与环保节能等低碳理念相关的实习或实训;而艺术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可以增加与环境及生态学相关的内容等等。只有通过建立能够体现该院校园林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更加符合当今低碳社会和低碳经济所需的专门人才。

(二)更新授课内容,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衔接性

1.授课内容中增加有关低碳及节约园林的知识。实践的基础来源于理论,所以实践的好坏和理论内容的指导性关系密切。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低碳概念的提出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低碳园林’、“生态园林’、“节约型园林”及“低碳城市”等一些理论知识,这对于学生在园林中进行低碳概念的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上述园林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因此,对于园林最初“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进行重新诠释,即“以人为本”要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所以在园林专业的相关授课内容中应增加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生态景观、环保节约、低碳及碳汇等相关的内容,开设有关低碳园林、生态园林、节约型园林及低碳城市的公共选修课。如可以开设《低碳园林规划设计》、《节约型园林规划设计》及《低碳与园林发展》等课程。

目前,甘肃农业大学园林专业的选修课设置了园林植物和园林规划设计两个方向。但随着西北地区特殊地域气候随人类社会发展的变化,行业及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要求园林专业在授课内容方面的主体方向也要有所改变。而现有的园林植物和规划设计方向在课程设置及其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园林植物方向的实践内容仍偏重于植物的形态特征和栽培管理,重点仍放在植物识别和栽培上,这与当前环境对园林植物主体功能转变的要求相脱节。例如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苗圃学及园林植物栽培学的实践教学课时可达70学时,但其中有80%的是关于植物识别和栽培的。而园林规划方向在设计实践时仍然注重园林的功能分区和对园林原场地的改造,学生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理念相对比较陈旧或拘泥于模式化,设计出的作品和实际严重脱节,只具有观赏性而无使用性,更没有考虑全球气候变化和低碳理念。因此,笔者建议,在这两个方向下,都应摒弃原来陈旧的内容,增加有关低碳园林、节约型园林和绿地碳汇的概念和相关知识。

2.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衔接性。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学生不但要掌握园林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还要受到各种技能的基础训练,最终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从而能够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近几年,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园林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修定中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增加了实践教学比重,使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了6%左右。同时在实践环节中也注重了低碳战略的重要性,设置了环境改造、低碳植物种类搭配、低碳材料选择以及碳汇树种选择等相关的实习实验,从而使学生对更新知识能更好地掌握并能将园林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如在园林绿地规划课程中介绍园林绿地功能时要增设园林绿地的碳汇功能方面的实验一某小区园林绿地碳氧平衡测定、校园园林碳汇的组成结构调查等;在园林植物中增设园林植物种类固碳能力大小比较的实验一某树种固碳能力测定;在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提倡植物配置应注重生态环境和低碳模式的应用,如落叶与常绿搭配、常绿植物与色叶植物搭配以及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搭配等,从而提高园林绿地的固碳能力,如开设不同植物配置对园林绿地固碳能力大小的影响试验;在园林建筑中提倡遵循生态城市建设的3R原则,可开设材料的可循环利用、雨水的收集利用、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应用、低碳环保材料选用等与节能环保有关的实验,如不同建筑材料的碳排放量比较。在园林植物养护管理中设计降低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的碳排放以及延长园林绿地的“使用寿命”的实验。在城市生态学中增加降低园林自身的碳排放、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建筑能耗等实习和设计。

(三)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增加有关低碳园林建设的创新实践能力和低碳意识培训

1.提高学生低碳园林建设的创新实践能力。园林是一门注重设计和美学的学科,而这两个方面都要求设计者有很强的创新意识。面临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高等农林院校所培养的园林人才应该是创新型人才。因为创新是人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创造出新事物、新成果的活动或过程8。创新本身是来源于社会实践,而实践同时又能指导再创新。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首要条件,创新思维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来源于社会和环境的变化。因此,在低碳理念的背景下,园林专业的实践内容应在原有验证性、演示性实验的基础上,更注重与低碳相结合的设计型、综合型和创新性实验,从而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园林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在增加实践教学学时的同时,也对内容进行了必要地调整。对于一些实验内容相似或重复的实验根据课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合并和整合,这样就节约了一些实践学时,同时将这些学时用于开展新的实践内容,尤其是增加了创新性综合实验和体现低碳理念的生态园林及节约型园林等的实践内容。例如,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中公园设计和居住区设计要求学生必须体现节约、低碳,设置了低碳公园设计、低碳居住区设计等实验;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增设了低碳建筑材料选择实验;在园林植物课程中增设了园林植物碳汇功能比较实验;在园林设计课程中增设了园林绿地土壤碳储量调查与分析实验。通过这些实验的开设,使得学生始终能将“低碳”的理念贯穿于景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植物配置、植物景观造景及施工管理等多个与园林行业相关的方面,从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和;两足社会需求。

2.加强学生节约意识、低碳意识及生态意识的培养。园林规划设计师对于规划设计理念和设计要素的把握是决定园林设计成败的关键。园林专业所培养的园林人才将是未来的园林规划设计师,因此,要培养适应低碳社会发展需求的园林人才,就应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尤其要注重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节约意识、低碳意识及生态意识的培养,开展低碳生活方式的引导和宣传活动,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细节中都贯穿低碳生活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此外,还应在相关课程的实习中加入低碳生活行为方式的内容,专门开设有关低碳和节约的系列实习,让学生把日常的消费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都能与低碳理念结合起来,对学生日常生活减碳量的高低进行评比,提高学生在设计作品上低碳理念的展现程度。同时还可以让园林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组建一些社团,如甘肃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学生成立的“美工生态协会”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倡导低碳生活,引导学生的低碳园林意识。对于实践好的一些行为方式和经验可以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宣传,并在全校同学中进行推广,让园林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培养低碳生活、低碳园林的意识和行为方式,从而使其成为当今农林院校大学生低碳理念的实践者、倡导者和先行者。

(四)低碳理念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建设理想的实践教学基地,尤其是建立能满足适应低碳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基地,才能培养出适应全球变化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园林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对园林人才需求和要求的提高,许多院校的园林专业也在进行不断的改革,尤其是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通过和当地及外地的植物园、花卉公司,风景名胜区、房地产公司及公园等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条件,并在合作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低碳理念的背景下,这些实践教学基地在培养符合低碳社会发展的人才方面存在不足,或者其实习目的和低碳理念相脱节。加之低碳概念的出现和园林专业发展的历史都较短,所以目前能够完全满足适应低碳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基地相对较少。2013年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园林和景观奖)中获得一等奖的“天津低碳园林创意实践基地”应该是目前国内较为完善的低碳园林实践基地。那么,在这种状况下,如何建立与低碳理念相符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首先要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开拓,在这些实践基地中树立低碳的观念和理念,并在进一步的建设中付诸于实践,如在园路改造中可以用废旧的栈道、枕木或用低碳的材料,在标志牌、花钵等小品建设中用其他废旧的、无污染的材料;在植物方面可以突出其减排方面的作用等。其次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开发上要尽量选择低碳园林、节约园林及低碳城市的途径与手段来进行,这样可以真正让学生树立低碳的理念,也能为今后低碳园林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把自己的学校校园作为低碳实践最好的基地,在其中进行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植物造景、园林建筑小品设计等方面的低碳实践教学,积极组织学生对校园环境进行低碳化改善,参与校园的低碳改造,将校园建设成为低碳园林式校园。

第5篇: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意范文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模式,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探索新领域。国外一流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及耶鲁大学在上世纪60年代至世纪末,先后创设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本科生研究中心”、 “本科生研究办公室” “指导研究”(一年级新生开设)等项目,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培养本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并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成效明显。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由于注重科技知识的应用,着力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训练,培养将创意转化为具有应用型并有竞争力产品的技巧、能力,培训了大批高等应用型人才,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崛起与经济腾飞培养了企业所需的管理、技术、生产和营销人才。

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有关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考核与管理模式还在不断探索并不断优化中。阻碍当前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因素是预防医学教育及其管理基本上以经验式教学、家长式管理为主要实施手段。这种培养模式会导致有创新潜能的学生,其自身潜能得不到激发且科研精神得不到正确的培养,反而培养出的高分低能的学生越来越多,这对社会和学生本人来说都是损失。二十一世纪以来,公共卫生事业迅猛发展,由此带来的新科学、新技术、新思维对预防医学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挑战。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板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试教育及其所带来的眼高手低,所学知识滞后于实际工作运用,教学内容和方式不能顺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预防医学教学改革重点应加强实践环节,国外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宽口径、重实践、提倡自主学习、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值得我们借鉴。根据目前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面貌必有以下趋势:

①人才培养模式必然随我国卫生战略的转变而调整,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与控制、保证群体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及扭转大卫生观思维是教学重点所在。

②伴随卫生防疫部门的职能分化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不仅仅是对三大卫生与流行病防控的熟练掌握,还应当包括专门知识与技能,譬如:慢性病与艾滋病防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突然事件的应急处理、社区卫生服务等。

③学科交叉进一步拓展,宽口径教学大势所趋,对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现代预防医学,信息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都是很重要的内容。

④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要通过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及专业相关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来实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现场工作能力的培养,且把应用能力作为重点培养。

⑤转变传统的经验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把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作为培养的重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操作能力、自主学习与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对于培养预防医学创新型人才尤为关键。创新意识是学生综合素质构成的核心成分。创新意识的培养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不断深化新思维、新方法的探索能力的训练。创新意识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科研能力提升,本科阶段对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将会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极大推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改革主要内容

2.1 设立科研素质选修课。培养创新型公共卫生专业人才,首先必须营造适合培养创新素质的环境,其次要造就能够担当培养创新人才高水平师资队伍,而科研素质选修课就是实现这种氛围和环境的理想组织形式。 在科研素质选修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与学双方,都能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大家研究、分析和讨论。由于学生是主动投入,思维全面开放,学生能很快进入角色,教学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此外,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学生对教师的知识掌握与更新要求更高,促进了教师提高自身水平的动力与迫切感,实现教学互动、创新双赢的良好的学术氛围。

2.2 设立大学生科研学分,构建科研学风授予评估体系。计划试行一学年,平均每学期评定一次科研学分,纳入第二课堂学分。由学院学术委员会领头头成立以同类专业为小组、学科带头人任组长的学生科研学分评定小组,对学生的科技成果按优、良、中、一般等四个等级进行评价,在以上科研学分的范围内给出四个不同等级的科研学分,申请科研学分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发现发明、创意创造、公开发表的论文、科技成果或获奖作品等。评价结果和相关成果的主要内容特点张榜公示无异议者,则报教务处将该生的科研学分正式记入其学籍档案,;

2.3 拓展大学生科技协会功能,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服务部门和科研基金,主要负责科研素质选修课的科研选题、组织协调、登分注册、科研基金的筹集发放与管理等。其中科研基金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筹得:①校长奖励基金和学科竞赛单项奖励基金;②部分用于实验教学的教学经费;③课题相关指导教师的科研经费;④来自产学研基地等社会相关机构的赞助基金。其中机构赞助基金主要支持与该机构有关的科技创新课题,与社会相关机构良性互动的双赢的局面,从而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人员、场地、设备及财力支撑;

2.4 设立开放实验室, 允许本科生以科技小组形式,以研究生相同待遇进入实验室,从事科技创新活动。

2.5 制定大学生科学研究计划, 计划项目试行期内,设立为期3-6周左右的科研计划,利用寒暑假及第三学期时间相对集中的优势,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把时间用于科研。

2.6 重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可从以下三种途径着手:一是导师指导;二是学生自身知识和经验的习得与储备;三是科技创新实践。其培养手段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2.6.1 塑造创新环境。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和开放型实验,建立实验及创新基地,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创造条件。

2.6.2 更新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打破课程界限,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以新技术、新设备及其应用充实各门课程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学科的新动态和应用的新热点,以此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支撑和基础。

2.6.3 优化训练策略。训练策略是创新能力直接实现的培养策略,学生创新意识和基本能力是训练的重点,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主要靠在实践活动中培养,鼓励学生尽早加入科研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院设立学生科技活动基金,举办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展,每年还可以组织部分科研小组成员到相关生产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改革实施效果

3.1 学生投身科研的主动性增强,科研成果不断涌现。2011年至今,我院本科学生积极投身科研实践活动,共有137组科研兴趣小组700余名同学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获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1项,校创新性项目4 项;挑战杯赛事获全国二等奖1项,湖南省银奖1项、铜奖2项,国家节能减排项目竞赛一等奖1项,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二等奖2项,优胜奖2项;本科学生参与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部分被SCI收录。

3.2 学习风气更加浓郁,预防医学学生专业课成绩明显提高。项目实施四年来,课程考试不及格率逐年下降,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及毕业生按期毕业率不断上升,位于全校前列。五年来共有21名本科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700余名学生获得学校奖学金。

表1 2011-2014年学生成绩各项指标情况表

3.3 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就业率稳中有升,考研录取率逐年升高。我们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紧密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课堂理论教育与课外实践创新教育,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努力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与理论素养得到业内用人单位的日益认可。同时由于项目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科研激情与探索欲望,每年报考研究生的热情有增无减,考研录取率逐年攀高。

表2  2011-2014年就业考研各项指标情况表

第6篇: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意范文

关键词:工科院校 大学生 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2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和环节,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工科院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

1.1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国家强盛民族自立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创造原创性成果的中坚力量和希望所在,必将承担着民族发展与强盛的历史重任。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和深入推进对于青年创新人才的培养、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定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1.2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等学校改革与持续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工科人才培养过分强调专业教育、淡化素质培养,过分强调理论教学、淡化实践,培养模式单一、淡化创新,课程内容体系陈旧,缺乏学科前沿知识[1]等特点已很难适应时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必将引起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加深教与学、师与生、科研与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形成氛围良好、制度完善、形式新颖、内容丰富[2]的高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树立学校优良学风,营造校园学术文化氛围,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持续发展服务。

1.3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指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参与科学研究,获得的正是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能产生创新的种子。”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正是在把书本知识与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在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对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人文精神,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有积极作用。

2 工科院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索

2.1 营造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环境和氛围

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是搞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性工作[4]。首先,要在舆论上宣传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其次,学校从制度、经费、物质等方面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育活动、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如教师开设创新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并对指导教师在科研经费、职称聘任等方面予以制度保障。

2.2 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机制

建立健全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构建校园学生科技活动管理体系,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工作系统化、规范化、长期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应成立学生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校园学生科技活动的规划、领导和协调工作。同时,还应成立学生创新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由有一定学术声望、治学严谨、教学科研工作经验丰富的教授和专家组成,其具体职责是:审核校园学生科技活动的可行性;对校园学生科技活动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对校园学生科技活动的成果进行验收和评奖;对重大活动和有关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2.3 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形式创新是载体,内容创新是核心。在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上,应充分考虑工科院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各年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的不同,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从目前工科本科学生课程体制来看,学生在一、二年级处于基础学科学习时期,支撑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比较欠缺,但渴望了解创新知识,积极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较高,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可塑性较强,因此,在一、二年级开设创新能力培养系列选修课,开展以科普立项为主体的校园科普活动。三、四年级的学生,在掌握了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建立了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开展科研训练做好了前期的积累,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对于较高层次和较深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所追求,因此,在三、四年级应开展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主体,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交替进行的校园科技创新活动。

3 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号召,把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把动员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作为重要任务。

3.1 转变教育观念,积极营造创新氛围

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创新环境的营造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学院将“善创意、会创新、能创造”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将“营造学术氛围,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造能力,造就创新人才”作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出发点。通过在学院网站设立学生科技创新专栏,发挥人人网、微博等大学生青睐的网络新媒体等多种途径,宣传、普及、报到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和进展,营造良好学术创新氛围。

3.2 健全创新机制,保障活动持续开展

学院学生学术科技创新与创业中心,成立于2009年,是学校最早成立的院级学生科技组织之一,负责和落实校院两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政策,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心现已成为学院开展学生科技创新类活动的核心学生组织,同时,指导节能减排协会和卓越科技创新协会两个学生科技类社团,并在各班设立科技委员,保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由学创中心编写和印发的《材料与冶金学院团支部科普立项指导手册》,对基层学生组织申报、开展科普立项活动给予规范性指导,客观上调动了学生开展和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在把好学生科技活动质量关的同时,也抓好了一批示范性、品牌型学生科普活动的开展。

3.3 依靠科技平台,发挥创新资源优势

学院紧紧依靠冶金与材料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基地,牢牢把握传统冶金行业优势资源,多种途径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服务。中科院金属所是国内材料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学院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共建“实验班”,共同培养学生,开创了学院与高水平研究所联合的先河。“实验班”学生共享一流的指导教师、一流的实验研究条件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内容,这些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对创新知识的渴望与需求。同时,学院还重视在生产实践环节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年来坚持与鞍钢、宝钢、本钢、中铝等行业企业的合作,每年暑期大三的学生都会前往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习,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实践认知和经验的积累,无疑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类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4 强化活动品牌,引领青年创新创造

学院注重名师效应和品牌效应对塑造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掘雄厚师资力量为学生举办学术讲座,积极打造精品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搭建创新舞台。“博材・人生”系列活动、名师学术报告会、参观实验室、科普知识宣传周、科普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已成为学生开拓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增强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为优秀的本科生提早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升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滕明,柴立元,李.传统工科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3(7):59-61.

[2] 杨琳.大工程观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素质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6(2):100-102.

第7篇: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意范文

《新闻晨报》 2007年11月13日

靠节能也能让自己赚钱?没错,全职从事节能项目的程启仁就在这个领域挖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今年9月,他为一家位于崇明的工业企业成功引进了一个针对该企业的节能项目,合同标的约20万元,程启仁从中得到了10%左右的佣金。

程启仁不是惟一一个靠节能赚钱的人。今年8月,大约有600名全职或兼职的节能项目人聚集到了上海节能信息网这个平台上。他们承担的职能可以称之为“节能中介”,一头联系的是有节能减排需求、但不知该如何着手的用能单位,一头联系的是拥有某项专利产品或某种针对性的环保节能技术、但苦于找不到用户的节能企业。节能人的任务,就是为大量的市场节能需求寻找合适的产品,使两者成功对接。

“各个企业的节能改造要求千变万化,几乎没有重复的。”程启仁说。对于节能人来说,商机也就蕴涵在其中。仅从2007年年初算起,他拜访的企业已经超过700家,从长三角的杭州、台州、南京,到湖南、江西、河南,足迹几乎走遍全国,但签约成功率不会超过10%。“从来没有上门拜访一次就能谈成功的企业,拜访五六次是最起码的,即使成功签约的话,后期跟进还得花很多工夫。”

为节能作的特点是,所提供的技术或方案一定要可靠、有效、实打实。程启仁说,比如位于宝山的一家百货大楼要节能,他针对照明、中央空调等不同环节设计了细致的方案。商场方面提出,百货大楼照明在省电的同时,又要保证显色性,使得灯光下商品的颜色鲜明而不失真,才能唤起顾客的购买欲,为此程启仁帮商场选择了节能效果明显、光照又符合要求的节能灯。

随着国家推出越来越多节能减排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程启仁明显感觉到,企业对节能愈加重视,推广节能项目成功率也就愈高,今年他已成功为8家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方案。

上海节能信息网负责人陈宏表示,节能产业正面临发展的黄金时期,为此他们已经推出了《节能技术与产品采购指导手册》来助推市场,同时还将以项目对接会的形式,选取“节能人”从市场上收集来的最具代表性的节能改造需求项目,面向节能企业进行公开招标。

剪剪报纸也能赚几十万元

《世界经理人》 2007年11月9日

“剪剪报纸也可以发财,这是真的吗?”如果说一家二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利用收购价才几毛钱一斤的旧报纸,每年创造出十几万或者几十万元的利润,就可称之为“发财”,那么文中主人公通过剪报纸更是创造出了财富传奇。

厦门“兰花剪报公司”的老板纪剑峰最早在厦门深田路陋巷办公,到今天购买两套凯旋广场的豪华公寓做办公室,5年换了5个地方,颇具传奇色彩。

纪剑峰初与报纸结缘时,只是把它当作认识世界的工具。而报纸作为一种“新闻易碎品”,总是来去匆匆,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日后翻查起来也不方便,于是,小纪萌发了剪报的念头。到初中毕业时,他剪出了厚厚一本《医疗卫生专辑》,这是小纪最早的剪报集子。

1993年的一天,小纪在某份报纸一个并不醒目的版位上,捕捉到了一条改变他一生的信息――“剪报公司:九十年代必需品”。小纪读了一遍又一遍,难掩内心的狂喜:没想到事业和爱好可以合二为一。

虽说找到了事业的切入点,但小纪并没有马上大张旗鼓地开公司,他还需要一些实际经验的积累和足够的信心。1993年6月,纪剑峰就挂靠在朋友开的大众咨询公司试办起了剪报业务,由大众公司代开发票,对外联系工作则打着“厦门市兰花剪报有限公司(筹)”的旗号。当时实际投资只有2000多元,1000多元拿来订阅报刊,其他用于印刷征订单,由五六个业务员负责上门派单推销。不到一个月时间,便有十几家公司前来订阅。由于客户向他们订阅剪报资料是按年收费,而兰花公司向邮局订报刊是按月付款,再加上营业执照、营业场所都是大众公司的,所以资金周转不会太紧张。试营业近半年,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3万余元资金后,1993年底小纪正式向工商局申请了营业执照,“厦门市兰花剪报有限公司”的牌子在深田路的一条陋巷中挂起来了。

客户是跑出来的,一点不假。兰花公司自成立第一天起,就本着“先找客户,后订报纸”的原则将剪报的营销视为业务重点,定员定时上门推销,根据剪报产品的类别、性质,寻找合适的客户。根据小纪的经验,客户感兴趣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行业信息、竞争情报、媒体传播与广告监测等方面。业务员在第一次拜访客户时,会将产品样本及公司介绍派发给客户,激发其潜在需求,客户若有需要一般会主动联系订阅。有了客户,小纪才按客户的信息需求有选择地订阅相关的报刊,避免盲目征订带来的成本浪费。

成立至今,“兰花剪报公司”一直是厦门市乃至福建省惟一的一家专业剪报公司,每年投入5万多元,订有近300种报刊杂志,其剪报产品类别涵盖了二三十个行业,前来订阅剪报产品的客户也从1994年初的二三十家发展到现在的500多家,一份剪报的月订费一般是50元,盈利空间还是较大的。

排毒浴室 “钱途”无量

《上海金融报》 2007年11月16日

2003年,张小海高中毕业后便放弃了学业,应聘到省城一家医疗公司搞销售。

在医疗公司工作的第3年夏天,公司新进了一批气血循环机。这种机器是通过刺激人体各部位反射区,以高频率旋气动共振的方法,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功能,非常符合现代人预防和养生的需求。

几天后,张小海陪一个客户洗桑拿。该顾客无意中说了一句话:“如果把一台气血循环机放进桑拿室里,不知会发生怎样的奇迹?”这个当时听来是一句笑话的创意,却在张小海的心里扎下了根。

张小海把这个疑问和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有位技术人员告诉他说,人们每天吃的食物,有效成分都会转为营养素,而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酸性物质,每天沉淀、结晶后,会使血管内径变小,管壁硬化,通常表现为血脉不畅,供氧不足,从而引发头晕、全身无力、高血压、局部病变等。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加上生活环境污染严重,以及自身对保养的忽视,许多看似健康的人都经常感到焦虑不安、腰酸背痛、疲倦、食欲不振,甚至皮肤老化干涩……这些症状都是身心“亚健康”的表现。现代人最迫切需要的是排毒。

这番话让张小海兴奋不已。他想:如果开一家专门促进排毒的桑拿浴室,肯定“钱途”无量。于是,他便辞了职,准备开一家桑拿排毒浴室,自己创业当老板。

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筹备和策划,2006年6月1日,“海海健康排毒浴室”终于在省城一条白领和金领相对集中的商业区隆重开业了。

因为没有参照,所有的创业都需要张小海“摸着石头过河”。他只能向前挪一步,再摸索下一步。刚开始,他制定的服务程序是先蒸汽,再上气血循环机。同时,他走的是最低价路线,也就是25元的价位。对于相对收入较高的白领和金领们来说,这区区小钱,连肯德基一个中等套餐的价钱还不到,却可以在这里排毒养颜,恢复体能。

为了避免客人在桑拿房占用过久,张小海制定了新的洗浴规则,30分钟为1个单位;特意辟出3个小房间,供女宾专用。因为顾客进入蒸汽房前,需要饮用大量的水,所以在房间的一个角落,还增添了两台饮水机,免费供应纯净水……这些既丰富了店内的摆设,也给顾客提供了方便。

张小海还及时推出了月卡、年卡、贵宾卡,针对不同的人群,每种卡的优惠也不同。通过一番摸索,他还增加了鲜果芳香蒸汽、百草芳香蒸汽等。这些新项目的推出,更是吸引了大量想排毒养颜的年轻白领和金领。他们常常结伴而来,一边探讨生活习惯和饮食,一边分享洗浴排毒的感受。

如今,张小海的收入节节攀升,从最初的每月1000元,上升为2000元,直至现在的5000元。排毒浴室――一个大胆的创意,让他掘到了真金。

晚会用品租卖店 赚春节钱

《金陵晚报》2007年11月17日

年关将至,单位的联欢晚会、私人的Party会成为都市休闲一景,人们对晚会用品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这一日渐明显的市场空白不容忽视。我们就此可先开一家晚会用品专卖(租赁)店。

店名:“想像力”或“酷一代”Party用品。

市场定位:各种各样的晚会聚会、文艺演出等用品及服装专卖(租赁)店。

经营内容:面具、道具、化妆品、各种服饰、音响设备,专业布置设计聚会现场等,进货要紧跟时代步伐,具有时令性、潮流性。

店内布置:1.店铺的位置视资金规模而定,最好是设在城市中心繁华区。2.整个店面不需要太大,10-15平方米足够。店内分设两个区:租赁区和售卖区。3.店内装饰要求新颖别致。

营销方式:1.一般的低值易耗品放在售卖区,而一些比较贵重或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则放在租赁区。2.找1-2名业务员,1人专门负责与市内各娱乐场所人们休闲聚会的地方联系,另1人专门负责跑一些学校或经常有演出的单位,与他们保持长期友好的联系,因为这些地方是你的主要消费对象。3.作为一家营利性商店,也要做一些服务或公益性的事,比如免费帮助设计舞台效果、免费化妆等。4.店内要有一人是晚会方面的内行。

大学寝室养宠物 催生创业点子

《创业实验室》 2007年11月19日

如今,宠物热悄悄在大学校园里流行,所豢养的宠物也不再局限于猫狗,蜥蜴、松鼠、鹦鹉、蛇等动物成了这些“时尚一族”的新宠。看到时尚宠物需求大,赚钱多,一些头脑灵活的大学生打起了靠养宠物创业的主意。

养宠物时尚,养的宠物越另类就越“酷”。哈市南岗区某高校的宋檀是大二学生,记者走进他的宿舍时,他正在摆弄一个透明的塑料盒子,上前仔细一看,原来里面装着一只黄色的蜥蜴。他告诉记者说:“这是花60元从宠物市场买来的,长得挺酷的,现在养的人还不多,看起来比较特别。”

据了解,大学生养宠物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现象。学校明文规定不准在宿舍养宠物,某高校宿舍楼楼管王阿姨告诉记者,经常看到一些学生提着小笼子进出宿舍楼,里面装的主要是蜥蜴、乌龟等宠物。由于这些宠物和猫狗相比目标较小,碰上检查时就藏起来,学校也没办法。

记者在高校走访时发现,这些另类宠物不仅有蜥蜴,还有蜘蛛、蜈蚣等让人听起来都毛骨悚然的动物。宋檀的室友小黄就养了几条蛇,平时上课时,他就把这些蛇放在床底下的塑料盆里,用盖子盖上,他说这些蛇都是无毒的。然而这些无毒蛇却也在寝室上演了惊险的一幕。一天下午,一位室友准备洗衣服,由于自己的盆小,便在床底下找盆,正好看到一个盖着盖子的红颜色的塑料盆,他以为这盆里没有东西,哪知这就是小黄养蛇的“根据地”。这些让人看起来毛骨悚然的冷血动物,把这位室友吓得够呛。他多次劝说小黄不要再养这些动物,然而小黄却依旧将这些动物放在床下饲养。

宋檀饲养的这些“蛇兵蝎将”虽让寝室充满了惊悚元素,但也为他带来了一些“甜头”。他说:“有一天,我把这些家伙拿出来准备喂食,其他寝室的同学正好进来。我以为他可能会畏惧这些东西,没想到他看我养了这么多的小蛇和小蜥蜴,就问我要了一条。因为平时关系不错,所以就送给他一条,没想到打这以后,越来越多的同学问我要,结果这些‘宝贝’都被他们‘瓜分’了。”一谈到这些另类宠物,小宋就笑得合不拢嘴。他说,这些动物在宿舍大受欢迎,这让他有了一个创业的想法,“开一个另类宠物店,现在正是年轻人自主创业的年代,不妨趁着年轻试一试,不丧志嘛。”

“开心餐具”成就百万富姐

《青年参考》 2007年11月

娃娃脸的咖啡匙,会唱歌的柠檬榨汁器,能哈哈大笑的化妆盒……这些设计独特的家居用品,不仅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还给承受着巨大压力的都市人带来快乐。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从产生创业灵感到拥有一个20多人的“情趣公司”,从一个普通白领到资产百万的年轻富姐,走完这段历程,赵雪只花了两年多时间。

赵雪2000年从中山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广州一家贸易公司做文员。虽然4000多元的月薪在家乡绝对令人惊羡,但赵雪也尝到了做白领的苦恼和无奈。她每天要处理海量的材料进出库订单,还要将它们一一录入电脑数据库。枯燥而紧张的工作,每天上班8个小时根本做不完,加班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2003年10月的一天,一位嫁到英国的同事回国探亲,见面时送给赵雪一套不锈钢餐具,包括汤匙、纸巾杯、水果叉,等等。这些餐具都被做成各种表情的小精灵,有咧着嘴哈哈大笑的,有眨着眼睛的,还有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儿的……让人一看就觉得开心。

女友介绍说,伦敦人大多比较古板,再加上生活压力大,很多人都活得很累。为了让大家笑起来,在英国新锐设计界小有名气的加米和马克兄弟,设计了许多幽默而又充满智慧的家居生活用品。兄弟俩的作品大多是成双成对的。比如能“演奏”美国乡村音乐的大头杯垫,属于男主人的颜色是蓝色和咖啡色的,属于女主人的是白色和淡黄色的;还有“钥匙台”,男主人的是穿着衬衣和西装的“憨豆先生”,女主人的是身穿露脐装的“肚皮舞娘”;再有“脱衣杯子”,里面有美女的属于男主人,有酷哥的则属于女主人……这些“开心商品”一面市就风靡欧美。

赵雪的男友在一家外企搞营销,颇有生意头脑。一见到这套有趣的餐具,他就对赵雪说,不如去做这个品牌的,“开心商品”让人一见就爱不释手,应该有市场。听男友这么一说,赵雪动了心。

赵雪拿出8万元积蓄,请女友帮她联系英国的那家“开心商品”公司。没想到资金太少,根本不够做产品的。后来经多次沟通,对方才勉强同意让她经销他们的产品。“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有个性,讲究时尚和生活情调,这些产品一定会大受欢迎的!”搞定货源后,赵雪越想越兴奋,觉得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创业的路子。

赵雪辞职后,在天河商贸城等繁华地段考察了一圈,心里凉了半截。广州的店铺太贵,每平方米租金高达上千元,最便宜的也要五六百元,而且都要先交几十万元的保证金,她根本无法承受。正当赵雪准备放弃时,事情出现了转机。

那天,她陪男友到海珠区赤沙镇的一家公司谈业务,业务没谈成,却意外发现这里是自己开店的理想之地!赤沙虽不在闹市区,但这里有广东商学院、广州化工学校、水产学校等几所大学,学生起码有四五万人,附近还有一些写字楼和高档住宅区,绝对是块“风水宝地”。这里有一个50多平方米的店铺正在招租,每月的房租仅3000多元!

赵雪马上租下了这个店。在装修店面时,赵雪采用粉红色作为小店的主色调,因为粉红色代表浪漫。地板全部用碎木拼成,墙面用棉布和草席围成,很有田园风格。2004年3月1日,这家名为“J-ME情趣屋”的个性店开张了。

首先走进商店的是一对穿着讲究的中年夫妇,夫妻俩一看到那些造型滑稽的餐具就忍不住笑了起来,说笑间,一套标价为680元的餐具被他们毫不犹豫地买走了。此外,会唱歌的“美女榨汁机”、会大喊“救命呀,烫死我了”的“老板咖啡壶”、画着办公室搬弄是非者模样的“小人足球”,名为“负心郎”的拳击袋……都是赵雪店里的“明星商品”。“如果你在公司里受了委屈,或者被‘花花公子’抛弃,大可不必跳楼自杀,也不用花大把钞票到‘发泄吧’里摔盘子砸电视,只要玩玩这些时尚的小玩意儿,保你一身轻松!”赵雪这种调侃式的促销介绍,逗得顾客们开怀大笑,迅速激起了他们的购买欲。

因为时尚、搞笑,赵雪的“J-ME情趣屋”开张不久便声名远扬。为了买到这种“开心商品”,很多年轻人甚至不惜从几十公里以外慕名赶来。开店的第一个月,赵雪轻松赚了7000多元,超过了当白领时的薪水。从第二个月起,每月的纯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赵雪的“情趣屋”生意很火。看到赵雪的店每天车水马龙的热闹场面,不少开“精品屋”、“礼品店”的老板都羡慕异常,但苦于没有进货渠道,看到赵雪大把地赚“时尚钞票”,只能望“洋”兴叹。有的主动找到赵雪,请她发些货给自己,遭到婉拒后非常恼火,甚至扬言要给她点儿“颜色”看。

还是搞营销的男友聪明,马上为赵雪支了一招:先注册一家公司,然后让别人加盟,走加盟连锁的路子,大家共同发财。就这样,2005年,赵雪一口气在广州的天河城、花都、三水和丛化等地开了35家连锁店。平时,赵雪只负责组织货源,配货、送货等全部交给手下打理。

2006年年初,赵雪注册了“情趣屋”商标,准备把它打造成全国连锁的品牌店。

财富来自爱情拼图

《上海金融报》 2007年11月9日

因受家庭的熏陶,张雪颖从小就对手工艺品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2005年张雪颖高考落榜后,便放弃了继续读书的念头。而此时的她也有了自己创业的打算,但究竟要干什么呢?却一时找不到好的项目。

有一天,她因心情太郁闷,便去书店看书消遣。很快一本书上的一段关于拼图的文字吸引了她。书上说:一对夫妻因琐事争吵,妻子一怒之下把几张珍贵的结婚照撕得粉碎。等气消后发现,她7岁的女儿正在地上拼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女儿正在把撕碎的照片拼起来,眼看就要拼成一张整图了。那一刻,她激动万分。等女儿拼好,她就把照片重新粘贴在相框里,还给它取名为“爱情拼图”。看着看着,张雪颖豁然开朗:何不开发以爱情和婚姻为主题的个性化拼图呢?

经过近一个多月的筹备,张雪颖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2006年2月1日开了一家名为“阿颖爱情拼图”的小型拼图店。为了打开市场,她不仅在店门前贴出了广告,而且让店员到机关、商场和住宅小区等处散发宣传单,并向人们大力推销自己的产品。广告单上这样写道:“您想让爱情保鲜吗?您想把爱情一点点‘拼凑’起来吗?请光临‘爱拼’拼图店,一定会让您梦想成真!”广告刊出后,确实吸引了不少人,但订做“爱情拼图”的却寥寥无几。

为解决生意来源的问题,张雪颖又派员工走街串巷,造访影楼和民政局。她知道,如果说服新郎、新娘订购以爱情为内容的拼图,在婚礼上发给来宾作纪念,一定会使新人心动。这一招果然奏效,一些新人听说有这种以自己爱情为内容的拼图,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少人开始订购她的“爱情拼图”。

由于她的“爱情拼图”在婚宴上几次亮相,使很多人一下子认识了这种工艺品。一些要结婚的人或有此喜好的人,开始纷纷找上门来订货,店里的生意一下子兴旺了起来。于是,张雪颖乘胜追击,马上在原有塑料材质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木质、塑胶、玻璃、水晶等材质的拼图。这些新产品一经推出,很快又征服了一大批新婚者和未婚情侣。

为了把拼图向更广的人群推广,张雪颖还雇了一些能吃苦的下岗工人,让他们走进小区挨家挨户地进行宣传与推销。这时,她制作的广告宣传语是:“也许您能通过拼图回到从前,也许您的孩子能通过拼图了解父母的情感,也许来宾能通过拼图感知您家庭的温馨……”

经此宣传与推销后,很快一些已婚人士和老年人也爱上了“爱情拼图”,使拼图的市场前景更为广阔了,生意也更加红火了。到现在,张雪颖在两年中已净赚了5万多元。“爱情拼图”真正为她带来了财富。

丝巾店年赚千万

《每日经济新闻》 2007年11月19日

时尚的丝巾一旦搭上老上海的浪漫风情,在南京东路上一家“上海故事”每年的业绩就能过千万元。经营时尚丝巾的上海紫绮服饰有限公司,今年计划再开30家加盟店,3家直营店,届时其直营店总数将达20家。

创立于2003年的上海紫绮,以“上海故事”为品牌,主营丝巾、围巾、披肩、洋伞、太阳镜、领带等时尚产品。开业至今不到3年,“上海故事”的业绩每年都能翻上几倍。据统计,2005年业绩差的店营业额也超过了200万元,南京路上的店年营业额更是超过了千万元,而其大多数店的面积仅有20来平方米。

上海紫绮负责人李宇哲称,丝巾一直都是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额的80%,淡旺季的差别很小,夏季的营业额会下降10%-20%,包和洋伞的营业额则会明显上升。目前,“上海故事”的产品共有4000多种,每季度还会有上百种新款丝巾上市。

李宇哲认为,上海紫绮的成功之处在于“上海故事”的品牌文化,上世纪初的上海是世界奢华之都,将老上海的味道融入丝巾,能带给顾客深厚的品牌附加值感觉,再结合当今的时尚,融入新的文化元素,简单的丝巾就能不断发展,品牌诉求上便可成功。而且,公司在成立之初就以高起点切入,以优质产品、服务和统一的品牌形象为辅,欲打造时尚领域的百年老店。目前,上海紫绮共有17家“上海故事”直营店,年底前将再开3家。今年首次放开加盟,每天会接到上百个咨询加盟的电话,目前已初步考察了30多家。此外,在外省市设店以及出口的工作也已展开。

赊帐酒吧 赚迟到的钱

《中国证券报》 2007年11月8日

美国纽约曼哈顿金融街上,有一家“地中海”酒吧。该酒吧5年前别出心裁地策划了一个奇特的经营项目:只要当日的道琼斯工业指数每下跌一点,“地中海赊账酒吧”就允许顾客赊欠50美分的酒账,也就是下限金额;如果该股指下跌了100点,那么顾客就可以赊欠50美元,这是上限金额。不过,所赊欠的金额要求在3个月内予以支付。

这家规模不大的酒吧,其老板名叫费尔沃特・查理。他于8年前在曼哈顿金融街上,开设了一家“地中海快餐店”。由于经营项目和内容与周围的同行几乎雷同,因此其利润少得可怜。查理曾一度陷入于沮丧之中。

天无绝人之路,5年前的一天,正当查理先生打算关门停业时,一个平时司空见惯的现象倏地触发了他的赚钱灵感。那就是每当道指出现下跌时,附近的证券交易所就会跑出许多垂头丧气的男男女女,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不约而同地踏进各家酒吧,借酒消愁解闷。然而,其中有很多人喝完酒后,却因囊中羞涩而难以当场付钱。正是这样的买卖不爽,常常闹出顾客和老板之间不愉快的事情。

目睹这种现象后,查理决定改弦易辙,索性将“地中海快餐店”更名为“地中海赊账酒吧”,即换一种“先醉后还”的思路来经营酒吧。也就是说,根据每天道指的下跌率,给予前来暂时失意的股民赊账消费,赚取“迟到的钞票”。

查理在酒吧间里装上了与股市联网的大屏幕电视机,以便随时掌握当日的道指动态。与此同时,他在酒吧外的招牌上打出了广告。

该“广而告之”一经亮出,就立即吸引了那些在股市上亏钱的投资者的眼球,这些男男女女们此时正需要“寅吃卯粮”而借酒消愁。而查理则会根据该时间段里下跌的指数,进而决定给这些遭受经济损失的顾客,给予所承诺的赊欠酒品消费额。查理只需将他们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所限赊的酒品数量和金额,以及各自所定下的结账日期等输入电脑即可,到时候坐等他们自觉持币前来结账。

由于查理推出了堪称当今美国独一无二的酒品消费服务项目,现在“地中海赊账酒吧”天天是顾客盈门,生意非常红火,平均每天营业额达到了近万美元。至于利润嘛,保守地估计,不会少于70%。

大学生创业

小小泥塑做出名新堂

烟台大众网 2007年11月10日

时下,大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一门极热的社会性话题,无论成功与否,能够选择一个具有独特创意性并且可以付诸实践的项目,无疑是这些做着创业梦的毕业生们最关注的问题。记者就经常听到不少毕业生发出这样的感慨:“创业项目太难确定了,本钱高的项目资金是一个问题,风险也太大,本钱低的项目根本就找不到。”这些带着创业梦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因没有找到合适的创业之路,依然不辞辛劳地为找到合适的创业之路而四处奔波。10月27日,记者采访到了一位靠泥塑起家的泥塑“小老板”,他的创业经历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帮助与启发。

10月27日上午11时,记者在烟台市莱山区石沟屯的一间15平米的小门头房见到了泥塑老师李仁敬,正在专心致志地为一只成型的白色泥塑上色。李仁敬今年26岁,2005年从四川美院毕业,黑色的宽边眼镜、短短的头发与黑色的休闲装让他流露出同龄男生少有的成熟与稳重。十几平米的工作室里立满了大大小小的几十个栩栩如生的“真人塑像”,看得记者目不暇接。“刚开始做得不太好,现在手艺熟练点了,做完一个样品就会被朋友要走,所以架子上的样品比起以前少了很多。”李仁敬告诉记者说。毕业起初没有找到创业方向的李仁敬,曾在莱山区一家广告公司找了一份业务员的工作谋生。“刚毕业时我不知道可以做什么,就是觉得应该先积累点经验,然后慢慢找项目。”直到2005年10月在南宁开幕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一个捏“真人塑像”的老师傅启发了李仁敬。“当时要赶火车没来的及细看,不过觉得泥塑这东西挺有意思的,就记住了。”回到家后,李仁敬很快搜集了不少制作泥人的材料、配方,自学泥塑捏制,每天下班后的时间全部投入到创业的准备工作上。

李仁敬的创业之路从此开始。

跟很多创业者一样,李仁敬起步时也不是一帆风顺。由于在学校的专业是美术而不是雕塑,加上白天又要上班,只有晚上回家后才能学着捏一会儿,所以开始的时候学得很慢。不过因为喜欢,李仁敬从来都没想过放弃的想法,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提高了不少,这更加坚定了李仁敬走泥塑捏制之路的信心。稍稍有点眉目后,李仁敬开始试着在网上销售自己做的小泥塑,顾客的满意回馈给了李仁敬很大的鼓励,加强了他创业的信心。

人像的捏制水平是提高了,但是,李仁敬却迎来了另一个难题:用面捏出来的塑像不过几天就会干裂长毛,无法长期保存。看着变质的塑像,李仁敬又开始动脑筋了,“不管出差走到哪个城市,我都留心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原材料。”做生活的有心人为李仁敬创造了最关键的创业条件。一次到广州出差,李仁敬留意到广州市面上有一种台商生产的软陶原料,仔细询问得知这种原料经培烤后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形磨损。李仁敬紧忙联系了原料加工商,把最后的东风借到手中。

第8篇: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意范文

关键词:共青团工作;创新;工作模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128-02

随着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从外部环境到服务对象的全新挑战,如何主动适应新形势,开拓新局面,是摆在高校共青团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经过实践摸索,探究了在“育人为本、服务为基、创新为魂”的工作主题下,推行实施“四育扎根四创开花四向拓展四化成才”的高校共青团工作模式。

一、创设“四育”载体,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学院团委积极创设“理论教育、时事教育、主题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四育”载体,结合“双学”活动、月主题教育活动以及重大纪念活动,充分发挥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认真开展层次分明、内容多样的各类主题活动,不断完善分团委自身组织建设,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化。

1.理论教育主题化

以学院实情为起点,围绕生命安全、阳光爱情、青春责任、文明养成等为主题夯实“月月有主题”的思想教育工作。

2.时事教育形势化

时刻关注时事论点及热点事件给学生带来的思想冲击,并及时组织开展相应的教育,开展了“纪念建团九十周年”、“与信仰对话”、“保卫”、“喜迎十”等时事教育活动。

3.主题教育鲜明化

依托校园文化的各项活动,开展了“女生节”、“双11节”、“建测达人秀”、“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等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4.实践教育案例化

利用身边的“校友成长记”作为实践教育理论的重点支撑,凭借微博的传播速度快、易编辑等优点,“树榜样立标杆”、“抓典型保先进”,充分发挥榜样的辐射力量。

在“四育”载体的工作模式下,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扎实,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化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二、营造“四创”氛围,打造学术科技育人平台

大力营造“基于创意、乐于创作、勤于创造、勇于创业”的学院创新氛围,依托专业素质拓展平台、学术讲座、“挑战杯”、测绘技能大赛、结构设计大赛各类学科竞赛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坚持“抓立项、抓竞赛、抓氛围、抓联动”的思路,形成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专业素质拓展平台为基础的第二课堂专业技能培训体系,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适当的资金资助,完善奖励机制等措施,建立完善的学术科技育人平台,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近年,学院的专业素质拓展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院本科8个专业均有专门拓展平台,学生们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尤其是学院建筑设备与环境工程专业,本部共6个班级,近80%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全国节能减排大赛、“挑战杯”等学术科技竞赛,并获得全省“挑战杯”二等奖、三等奖等好成绩。学院不断夯实测绘专业平台的建设,2012年暑假学磁针组织选拔的同学在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中表现优异,荣获团体总成绩二等奖,四等水准测量二等奖,数字测图二等奖的好成绩。2010年学校成功举办了江西理工大学首届暨全国第三届GIS节,2012年地信专业杨莹等4位同学获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三等奖,通过与地信专家、名家的接触,2012年暑期,学院成功地申请到了首届欧科精英学子奖学金并与欧科精英学子奖学金签约,这是地信专业素质拓展平台给我们带来的意外收获。

三、坚持“四向”精神,打造文化艺术育人平台

以“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四向”精神为导向,利用好“两个讲坛”(即:学校的八角讲坛、学院的学术讲坛)、过好“四个节”(即:寒假读书节、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文化节、女生节)、组织好“三项比赛”(即:“青春杯”辩论赛、“一二・九”大合唱比赛、专业特色课程竞赛),学院积极邀请各界人士,搭建多彩的校园学术舞台,来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如:近年,先后邀请中科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林皋教授、武大博士生导师陶本藻教授、长江学者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黎夏教授等一百余名专家到学院进行讲学。

在“四向拓展”为导向的工作模式下,学院的文体等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获得了校园文化艺术节、辩论赛、“一二・九”等优秀组织奖。

四、建立“四化”机制,打造社会实践育人平台

建立“创业见习基地化、素质拓展专业化、志愿服务社会化、实践活动课题化”的“四化”机制,从活动运作、经费保障、教师指导、基地建设、成果深化等方面确保各项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学院团委已经与江西省赣州江南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等15家公司签订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并先后推荐1028名同学进行见习,以实践锻炼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学院积极组织志愿者参加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共114次,如:前往赣州市慧聪儿童康复中心看望陪同孩子们,部分志愿者利用专业优势参与了赣州新农村土坯房改造的测量、规划等志愿服务。学院还组织了以“探访苏区发展足迹追寻红色文化精神”、“一周微说秀实说三下乡”等9个活动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队前往安远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效果良好。此外,依托校园资源协会共建社团的力量,积极指导开展了以爱心宿舍、爱心包裹项目志愿者劝募活动、善行100、鄱阳湖绿色环保志愿服务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校园资源协会荣获“2012年江西省优秀社团”、校“五佳精品社团”等荣誉称号。学院还坚持出版院刊《建测印象》,目前已出版16期,积极设立“双学”、“就业信息”等专刊为学生成才纽带,引导我院学生服务成才。

五、现实意义

在高校中推行“四育扎根四创开花四向拓展四化成才”的共青团工作模式,使其更好地为高等教育服务,构建这一新工作模式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团工作覆盖面,提高团工作在新时期的生机与活力的客观需要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完全学分制的实行以及走读生的出现等新情况,高校共青团组织原有依托班级团支部为工作基本组织单位的运作格局正发生着变化,原本稳固的高校团的基层组织体系正面临着来自体制改革的冲击。进一步延伸工作“手臂”,扩大工作覆盖面,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减少工作盲点已成为高校团建的一个新问题。把高校团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统盘考虑,打造“理论教育、时事教育、主题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四育”工作模式,构建“四育扎根四创开花四向拓展四化成才”的工作格局,就有利于进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形成共青团新的工作支撑点,能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共青团引导教育的重要作用。

2.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探索、创新的现实需要

面对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和青年群体的新变化,高校共青团工作必须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在共青团工作的观念、内容、组织、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创新。观念创新是团工作创新中的灵魂,其实质就是要求共青团干部在新时期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内容创新就是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向新的增长点主动扩展,开拓共青团工作的新领域;组织创新就是要找到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共青团建设的有效形式和方法;机制创新就是要适应变化了的工作内容,因地、人、事、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手段、制度。通过构建以“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四向”精神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四育扎根四创开花四向拓展四化成才”的高校共青团工作新格局,有利于高校共青团工作在新时期的探索、创新,实现共青团的活动方式从依托组织开展活动为主向依托组织与依托阵地开展活动并重上的创新,是团建创新的一种有效探索。

3.增强新时期高校团组织对青年学生的亲和力,确保高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正确工作方向的需要

高校共青团组织包括学生会组织对青年学生凝聚力、吸引力的下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而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社团因其组织的开放性、参与的自愿性、活动的灵活性、广泛的参与性和明确的目的性等特点,适应了当前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规律和素质拓展的需要,正越来越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建立“创业见习基地化、素质拓展专业化、志愿服务社会化、实践活动课题化”的“四化”机制,把学生与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高校的连接社会的桥梁作用。通过构建“四育扎根四创开花四向拓展四化成才”的共青团工作新格局,有利于将共青团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其他青年组织、社会机构的活动优势、亲和力优势相结合,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同时,构建“四育扎根四创开花四向拓展四化成才”的工作格局,必须切实加强学生社团干部队伍建设、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积极倡导志愿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从而来规范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强化学生社团在繁荣校园文化、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四育扎根四创开花四向拓展四化成才”的工作格局的构建,加强共青团组织对学生会工作的指导,确保学生会工作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教育、管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金长.高校共青团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4).

[2]余杰.高校共青团工作机制创新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3).

第9篇: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意范文

自我国光伏行业的危机爆发以来,多方分析究其根本是光伏行业缺乏“产、学、研”的结合并亟待加强对技术和应用两端的创新。日前,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意见》同时指出,在扩大光伏发电应用的同时,控制光伏制造总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毋庸置疑的是光伏行业已步入整合期,而此时,进行大肆“购物”的就有汉能,7月,汉能就成功并购美国Global Solar Energy公司。而此次对GSE的并购,就使得汉能成为全球首家实现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大规模量产的公司,占据了薄膜光伏技术的最前沿。同时,以五大电力及中广核、三峡集团、国机、中航等为代表的央企当下也在光伏民企“吃力”之际迅速抢占光伏电站市场。

今年8月,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在山西大同举行。首次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和美国能源部联合主办,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主办,团中央支持,北京大学承办的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D)就将全球各地大学生们对零耗能建筑的理解,把节约、智能的生活娱乐方式融入到绿色建筑中,给太阳能的发展带去了一缕清新。可以说,此次竞赛落户中国无疑是我国重视新能源应用推广,切实履行节能减排责任的具体体现。

转型发展太阳能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在SD大赛期间就充分表达了对我国太阳能发展的巨大信心。他认为2012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总量达到了1.01亿千瓦,而太阳能发电技术商业化应用正在稳步启动,这些都表明大规模利用太阳能的时代已经到来。他提到,中国政府提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太阳能,结合建筑节能,加强光伏的发电应用,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这正是太阳能竞赛的宗旨和理念,也是太阳能竞赛在中国落地和生根的重要基础。

作为SD的承办城市,大同市市长李俊明就表示大同将调整其产业结构,坚持以煤为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在发展新型能源上,大同以这次SD大赛为契机,以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为目标,加强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的节能,突出新能源产业的引领地位,打造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基地。此次大同的转型规划就对不少“新能源示范城市”以及积极响应转型号召的粗放型城市起到转变发展方式的带头作用。

在新能源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国外在新能源的发展上就积累了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以能源自给率是156%的丹麦为例,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会长、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原所长周凤起就认为其受到北欧电网的支持的成功就给中国一个启示就是整个能源系统的改造很重要。他提议,原来我国的电力系统是以燃煤机组为主,火电系统为主来进行运行,用其它辅助能源进行调峰,天然气也很少。但是假如以可再生能源作为主力,要把原有的燃煤机组作为调峰,这个电力系统必须进行改造,电价也必须进行改革。

美国驻华大使馆环境科学技术卫生处秘书欧阳兰就给予了一些美国在光伏领域的发展经验总结,她介绍说,一开始,美国对光伏的研究就很积极,新的产业毕竟具有高风险,所以美国政府就支持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进行相关的早期研究。第二步就是扩大市场规模。让城市的发展尽可能地用新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同时国家对新能源的利用进行鼓励,形成产业信誉以及新能源的标准投资组合,再对太阳能的运用普及进行对太阳能电板租赁方式的推广。

太阳能企业正逐步复苏

参加SD大赛的大学生们在会议期间就十分好奇光伏企业的运营现状,他们中的不少人就在为未来进入太阳能领域做职业规划。而经历了两年“光伏洗牌”的光伏大佬们就总结了当下我国光伏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才能在这场战争中“活命”的经验。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就认为未来降低发电成本是光伏大发展的核心,而路径则是通过行业革新。“过去2年光伏的萎靡不振就是因为无法创新。”他举例说出国参加展会,看到的全是中国的买卖方,这就是很重复的成本投资,劳民伤财。真正有用的办法是要中国尽快推进产业更新,企业的扩张要通过创新来加大市场规模。他同时建议地方政府要有如同招商引资一样的动力和激情推动光伏企业的合并引进。

成立仅6年就做到了多晶硅行业里全球三甲的保利协鑫执行总裁舒桦就指出现在行业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就是资金短缺,再就是许多光伏企业缺乏企业责任,他强调新能源的产业发展一定要绿色环保并建议说,要规范行业就需要从产品质量和整体运营上进行约束。

太阳能热能领域的专家日出东方董事长徐新建就提出了“大光热”的概念,他的想法是要扩大太阳能的产业边际,打开工业用热的市场。他认为未来太阳能热发电将是新能源行业的生力军。同时他谈到说,太阳能热能企业要围绕渠道做,对商的需求较大。而对于光伏来讲它的潜力不仅是电站,未来的潜力市场应该是独立的家用电网。

在两年间几经波折的晶澳太阳能副总经理武廷栋就谈到现在光伏产业面临的问题是全球的贸易保护的抬头,另外国内也在涌现地方保护主义,在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的政府从各自利益的角度出发,做出相应的政策或者是行动,或为地方的利益,或为产业,从整个产业或者是行业的角度来讲,未必是好的决策。以晶澳为例,两年间他们就不断地通过自身的努力,技术的创新,新市场的拓展,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武廷栋认为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技术的改进,自主的创新,包括新兴市场的拓展,才能活过来,并且他表示“未来这个行业会活得更好。”

光伏产业的政策新动向

作为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员,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就表示推动整体光伏产业的发展核心要靠企业来实现。要让企业认识到:发展光伏企业是为了给社会带来价值。同时也要意识到企业创新发展的时间长,需要进行综合性的提高。中国需要学习欧洲在新能源上的发展经验,在技术进步上下功夫。从商业创新这一层面来说,企业应当考虑不是单纯地做光伏,要同时结合其他能源,比如电、光热、地热等,形成一套商业运转体系。

他同时还谈到,就我国当下的光伏行业状况来讲,行业的自律和协调性还有待提高。企业要更多的对应用端进行进一步的开发,现在不少的中国企业大多还处于卖设备的阶段。梁志鹏进而谈到政府对于光伏方面更是要对行业发展长期提供服务方面就包括:1、做到电网的接入和运行;2、对于目前的行业境况进行补贴办法的探索;3、政府要有效地进行市场的监管。

针对大家关心的能源利用方式的推广上,梁志鹏就说:分布式能源利用方式确实比较好,其经济性较高,或会优先发展分布式,但这种选择并不排除集中式。在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上,德国就存在土地限制,而中美的条件较为接近,我国则要对分布式发电进行相应的配套。他总结,光伏当下正处在“边干边学”的青年期,要有应用和市场才能发展起来,怎么补贴,政府还需要创新。在市场端则需要在未来让大众在太阳能板的购买上更加便民同时更具商业价值。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更是认为中国的光伏市场有待进行二轮启动。他介绍说国家能源局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们的装机目标是1亿千瓦,今后几年都是超过10个GW的国内装机。从顶层设计来讲,到2030年整个能源需求达到50亿吨标煤,2050年达到52亿吨,可再生能源在2050年,在整个能源需求里占到40%,在电力需求里可再生能源达到60%的比例,光伏发电可能装机要达到10亿千瓦。这是它的基本目标,火力发电将要从现在占到整个电力供应比例的72.5%,下降到30%左右,而这中间,光伏发电跟风力发电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他表示,现在光伏行业要解决的问题是:1、促进光伏的优胜劣汰;2、行业融资办法的建立;3、过去对行业的启动太快,不少企业存在质量问题。质量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解决行业问题。

王斯成还预测未来光伏的发展趋势是逐步的平价化,不再需要补贴,和火电相平,到2020年市场会有200亿的规模,届时可做到平价水平。

德国国际经济合作组织(GIZ)的穆斯文就介绍说:在政策补贴上,德国政府认为如果我们给一定的补贴,使得特定的投资吸引私人投资者,我们就能成功。他也赞同梁志鹏的观点,并认为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补贴应该有所下降,最终会有一个逐渐退出的路线图。如果为了吸引私有投资者,还可以降低一些风险,降低繁文缛节,提供非常可靠的补贴,会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非常有吸引力。

近期更是有消息称,国家能源局和国开行正拟联合发文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金融服务,相关文件最快将于9月上旬出台。该政策最大亮点在于支持自然人在自家屋顶上建分布式光伏,并且国家可以提供一定的贷款,根据目前披露的消息,借款规模可低至5万-50万元。

以小见大的太阳能建筑

8月11日,被誉为“太阳能建筑奥运会”的2013年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在大同举行。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赛队、华南理工大学赛队和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赛队获颁此次SD赛事的冠亚季军。从他们的建筑作品中可以看到,各个赛队在这场赛事中都充分运用了他们的创意与智慧,不仅在房屋造型、室内空间布局上有不俗的想法表现,更是在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中水系统以及智能家居各个环节上都进行了非常人性化的设计,让节能技术与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有机的结合。近一个月以来,这20所节能、宜居的被动式能源房屋都别具一格的伫立在大同,形成一道绿色风景线,吸引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

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总监理查德·金作为美国能源部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创始人和负责人就表达说其做SD的初衷就是要把组件建得更加可靠一些,同时教育市场,看市场有怎样的潜力,什么能够让消费者更加有意愿来购买。他提到说,SD中国结束后,美国加州也将举办其新一轮的美国版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SD中国的大赛组委会主席于平荣就评价此次活动说:三年来,13个国家,22个队,35所学校,20多万的参观者,上亿人通过媒体知道了SD,此次活动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功。他表示,在创新技术上,至少上千万的人知道了新能源与节能的结合已经可以使一个房屋的能源自给自足,通过这样一个国际赛事,也让大众认识到这些技术的结合可以如此优雅和艺术。

在参观过20所形态各异、主旨明确的太阳能屋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俊峰就感慨说,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推动了大同的转型发展。同时,他也强调在活动上看到很多中国的设计和国外的设计,并认为,在细节上,我们还应当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