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村科技推广培训;存在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在两者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1]。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近2/3没有应用到生产领域,不能转化为生产力,这与基层农技培训推广力量薄弱有关。如何抓好基层培训,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与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当前“三农”工作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2]。
1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培训工作重点在乡镇、关键在农村。由于存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差异,农技培训覆盖面不广和工作难开展的现象依然存在[2],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1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服务难以到位
由于农业“弱质产业”和农民“弱势群体”的地位,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弱化、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原有的四级农技推广培训网“线断、网破、人散”,造成大多数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使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在乡镇一级失去了同农村、农民之间的桥梁搭接,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到了乡镇便出现断层,难以推广到农民家中。同时,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农技推广的主力军缺乏有效技术培训指导,难以发挥整体效益。
1.2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从事基层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失严重,导致现有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缺乏、总体素质偏低;再者,受编制的限制,许多基层农技培训机构无法吸收农业院校的毕业生,队伍得不到及时补充和更新,人才出现“断层”,无法适应农业科技培训的要求。
1.3农业科技供给不足且供需脱节
一方面,农业科技与生产结合不紧,研究课题不适应实际需要,农户生产过程中迫切需要的适宜性农业技术供给短缺,科技储备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供给严重滞后于农业发展的时代需要,难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
1.4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应用科技难以普及
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同农业经济的发展极不适应。据统计,我国现有60%以上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由于文化素质偏低,消化吸收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比较差,使得他们对农技推广培训活动不感兴趣,农业科技难以普及。
1.5经费投入不足,难以适应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实际
经费投入是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培训的前提,但基层农技推广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乡镇农技推广培训机构,绝大多数编制内财政经费不能落实到位,有限的经费被截留或挪用的情况普遍存在,农技推广经费大部分被用于行政事业费用支出,支出结构不合理且使用效率低,从而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2对策
2.1建立完善的基层乡镇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系
基层农技培训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技农兴的关键环节。为此,应根据各地实际,建立高效、精干、多元化的农技推广培训组织,如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订单推广服务模式,以农资生产厂家为主体的农资推广服务模式,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示范服务模式,以各种协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推广服务模式等,从而鼓励和引导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4]。
2.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队伍
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队伍是农技推广的根本。一要加强队伍建设,支持现有农技人员带薪学习培训,通过脱产、函授等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水平,以适应农业科技不断发展的需求。二要鼓励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就业和创业,充实基层农技培训推广队伍。三要建立农技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把进人关,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四要实行绩效挂钩的考核制度,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体、以一线推广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提高农技推广培训质量。五要推行全员聘用制度,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市场化人事管理制度,促使农技人员扎实工作。
2.3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解决供需脱节问题
提供农民和市场真正需要的技术是科技兴农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必须面向农民和市场,按照“科学布局、优化资源、完善机制、提升能力”的思想,构建“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一要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二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实行课题招、投标制度,提高农业科研产出效率。三要鼓励农业科技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强部门之间、地方之间和农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围绕农业生产中的关键、实用技术问题,发挥各自优势,集中攻克农业技术难题,满足农业科技服务的需要。
2.4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应当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为导向,促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在当地的普及与推广。一要建立支持农民培训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规范农民培训工作,并把宣传发动与经济补偿措施结合起来,吸引农民积极参加农业科技培训。二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培训,如通过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远程教育、现场讲授示范、举办技术讲座、专业培训、函授和农民夜校等,把科学技术送到干家万户,传授到田间地头,培养一支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三要积极引导农村逐步实行农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在此基础上对农民进行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培训,条件成熟时对农民实施“绿色资格证书”制度,推动农村急需的农业技术骨干和带头人的培养。
2.5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培训筹资渠道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农业科技推广培训投融资体系。一要强化国家拨款的主渠道,增加农业科技推广投资总量,改善投资结构。二要完善间接融资体制,设立科技推广培训基金。鼓励民间、私人投资到科技推广事业,使之逐渐成为继政府拨款之后的重要资金来源。三要鼓励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部门兴办经济实体,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四要鼓励金融部门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积极支持农业技术培训项目。
3参考文献
[1]杨小云.关于农村大学生就业与现代农业科技推广问题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330-331.
[2]梁敏辉,吴磊.我国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集体经济研究,2007(05S):165-166.
[关键词] 新农村;留守儿童;改善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活习惯差,身体发育不良、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或暴躁;二是安全隐患多,易遭到伤害、学习动力不足、行为习惯养成差;三是容易被社会闲散青年影响,造成青少年犯罪。
2、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原因
2.1隔代家庭或暂时单亲家庭中监护不到位。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的生活长期处于一种特殊形态中。这种特殊的生活形态主要是通过监护形式的变异表现出来的,具体有以下几个特征:(1)是监护弱化,是指监护人监护或是照顾能力不足或匮乏而导致的对“留守儿童”监护质量下降;(2)监护动荡,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照顾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非稳定和动荡的状态;(3)“逆向监护”。一些农村留守儿童被留在家乡的原因之一归结为有能够照顾孩子的老人上,由于监护者的年龄偏大、身体有病等原因,许多留守孩子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他们。
2.2学校教育的薄弱使“留守儿童”产生“反学校文化”的倾向。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制约,较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预防犯罪的教育。在农村中,因工资太低,部分有正规教育经历的年轻老师,纷纷朝县城或县城周围的学校调动,造成师资力量不足。
2.3部分留守儿童自身的素质较差,不能做到自律、自立、自强,父母亲人出外打拼赚钱,最主要的就是为了他们的更好成长,他们反而趁父母不在身边而出现各种问题,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父母辛苦的无视,虽然是孩子,但自身也需要自我约束。
3、解决措施
(1)搞好农村学校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
(2)完善学校寄宿制度,配备高素质的生活教师,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空间。
(3)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学校、家庭立体式的教育管理网络。
(4)在城市教育管理体制充分接纳流动儿童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携带孩子进城上学。
(5)加强对孩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指导。
这些只是治标的措施,当教育好一批留守儿童,其他新的留守儿童又会出现,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农民工返乡就业或留守儿童进城生活。
第一种解决方案:农民工返乡就业。
加强软件建设:通过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文明”等政策改变现状,加强农民的道德教育,弘扬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1)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着手,不断对农民进行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教育,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文化;(2)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创办阅览室、娱乐室、广播室、科技培训室等;(3)努力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加大法制教育力度,使广大农民克服自身不足,提高素质,在软件上成熟。
加强硬件条件: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采取大户带动、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方式推进,培训新型创业农民、构建服务体系等重点工作。为此,就促进农民创业提出如下措施建议。
首先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农民创业。
资金不足是制约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瓶颈”,采取多种途径拓宽融资渠道,切实解决农民资金不足的状况。一是改革现行农村贷款制度存在贷款额度小、还贷期限短等弊端。二是通过政府财政专项拨入等形式,建立无息或低息的农民扶持基金。
其次制定扶持政策,激励农民创业 。农村是弱势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需制定更多的优惠扶持政策,激励广大农民致富。在财政、税收、工商等政策方面给予实际支持。把农民就业纳入再就业优惠政策享受范围,促进农民致富,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再次加强技能培训,推进农民创业。建议在政府的牵头下,采取合理配置设施设备、捆绑使用培训资金等措施,积极整合劳动、农业、教育等部门的培训资源,构筑起覆盖城乡的教育培训体系。组织高素质、高技能的培训队伍,对广大农民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分层次的教育培训和创业指导,增强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农民创业能力。
软硬件配合,农民工回乡创业和就业的道路就铺平,配有政策帮扶,农村中的儿童就会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
第二种解决方案:留守儿童进城生活。
留守儿童作为农民工子女中的一部分,没有与父母一起到城中生活,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已将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但整体状态也较为混乱,读书落户成为一个家庭头痛不已的问题,虽然一家团圆,但又陷入另外一个难题。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鼓励为农民工子女多建立一些接受教育的渠道。鼓励爱心人士建立农民工子女学校,解决教育问题。
4、高校如何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发挥作用
高校是为社会提供人才和生产力的带动者,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进推动时代进步的任务。在解决改善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留守儿童问题上,高校如何发挥作用,从以下6种形式来努力:
4.1组织高校师生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团,通过各种活动强化爱心团体在留守儿童群体中的影响面,帮助留守儿童通过写信、手机短信、通话视频等方式送亲情,缩短孩子们与父母的距离,让孩子们的情感得到释放,达到亲子情感互动的目的。
4.2组织爱心辅导让孩子们在暑期得到高校师生的学业指导,解决孩子们学习中碰到的难题;教授学习方法,让孩子高效快乐地学习。
4.3在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上,组织高校中的心理学教师给留守儿童学校教师讲课,让他们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并加强管理和疏导,有能力观察到孩子心理的变化;
4.4高校应“点对面”的给留守儿童学校以物资的支助,如图书体育文化用品等。
4.5邀请留守儿童走进高校校园,为留守儿童建立一个良好的愿望,使他们为自己的梦想而积极进步的学习、生活。
4.6举行城乡交换学习生活活动,换位思考互相体会。
关键词:基层;培训;问题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农民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1 基层农广校的发展现状
1.1 基本情况
双柏县农广校自1981年建校,先后开设了农学、林学、畜牧兽医、会统审、企业管理、现代乡村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等8个专业中专班。到2004年止,已毕业学员637人。2002年,为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满足农业科技人员、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科技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的更高要求,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联合开办专科、本科函授成人教育,拓展的农广校的教学职能,改善了教学结构,使教学与全县农村经济得到了协调发展,也为农广校注入的生机与活力。
1.2 教师队伍状况
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必要条件,双柏县农广校十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师资力量,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农广校现有在编人员2人,其中:专科学历1人、本科学历1人、2人取得农艺师资格。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培训对象文化结构偏低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推进,外出的劳动力逐年增加,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大多数以年轻力壮且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老龄人和妇女,整体素质呈结构性下降,农村农业劳动力的现状满足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劳动力转移”和“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矛盾问题突出,加快培养一批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民是当前的首要问题。
2.2 培训没有项目支撑
开展基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其它部门大都有项目和政策支撑,如人事劳动部门、扶贫部门、农职业学校、妇联、县团委等,基层农广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没有项目支撑,是想干事,但难干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3 培训没有经费投入
到目前为止,基层政府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还没有相对固定的经费投入渠道,也没有将农民培训经费纳入基础财政预算,没有财政经费投入,基层农民教育培训的工作难于有效开展。
2.4 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单一
在实际培训中,培训内容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植业为主的专业知识培训,内容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多层次的需求,对促进农村不断发展多种经营,拓宽生产经营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还不大。
2.5 培训效果还不明显
培训工作的持续性、培训内容的系统性、以及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还不够,有相当一部分培训尽管投入了许多人力、财力、物力,预期的培训效果还不明显。
3 建议
因上述存在的问题,对基层农广校在农民培训中提出几点建议。
3.1 发挥基层农广校职能作用
在农民培训中,要按照当地特色种养业对科学技术更新的要求,配合地方农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相应开设专业,培养一批地方急需的特色产业方面的新型农民,把基层农广校办成适应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要求的农民培训机构。
3.2 整合资源
统筹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整合各部门的教育资源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真正培训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3 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基层财政部门应将农民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根据国民经济增长有所增加。同时,适时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民办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体制,解决农民教育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
3.4 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较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系统内对农民开展特色化、专业化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3.5 因地制宜增加农民培训内容
根据产业发展规划,结合社会需要和农民需求,分类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教育培训,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多种经营的多层次需求。
3.6 深入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围绕高产创建、菜篮子工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村生态能源等重大农业工程项目,结合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抓住农时节令,采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3.7 把农民培训办到第一线
根据农民需求,围绕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 把农民培训办到村、办到生产第一线、办到田间地头,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时效性,解决农民培训没时间,培训内容农民不需要等突出问题。
面对农民教育培训的大好形势,基层农广校要紧密结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心任务,以农为根,以教为本,围绕产业发展,大规模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祝士苓.现阶段中国农民教育培训成就及存在的问题[J].世界农业,2008,(08).
关键词:就业创业培训;经验;不足;意见建议
近年来,沂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把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作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执政为民、实施“民心工程”的首要任务。在这其中,就业培训发挥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和提高就业水平的积极作用。为此,我县按照创业带动就业,就业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工作思路,全面提升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竞争、职业转换和创业带动能力,为稳定和促进全县就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农民工、新成长劳动力训练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围绕这些问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专人深入企业、学校等基层一线,对全县就业与创业培训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
一、全县就业与创业培训的现状
沂源县是农业大县,地处山区,总面积1636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结构不够合理。全县现有农村劳动力27.8万人,受过专业技能和创业培训的人员仅占8.1%。
从2009年我县制定《沂源县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2009-2013)实施方案》以来,全县培训人员总量逐年提高,培训机构培训能力逐步提升,培训形式日趋多元化,培训专业( 工种)日益完善,由最初的几个基础专业发展到现有的十几个专业。培训内容丰富、成效显著,始终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要求实践到日常培训中,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二、全县就业与创业培训工作的经验及做法
沂源县坚持培训、鉴定、就业、创业相结合,逐步完善一体化服务,做到推动本地优势企业发展与培训工作相结合,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参加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给予培训政策和补贴,为稳定就业、扩大就业、体面就业、尊严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加强培训体系建设,组建高素质培训队伍。实行培训、鉴定、就业为一体的工作机制。将就业训练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纳入县劳动就业办公室统一管理,培训工作以就业办公室为主导,以县就业训练中心、县职教中心和标榜培训学校为基础,建立了一只素质高、业务硬的培训教师队伍,保证培训走在前列、落到实处。
2.完善工作考核体系,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按照“便民、利民、服务向基层延伸”的原则,通过相关部门单位领导干部联系镇、社区方式,定期上门督促、指导、协调,着力解决平台规范化建设、培训等方面的问题,畅通了培训工作渠道。将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细则中加入与培训相关指标,建立了日常考核督查体系,落实培训工作。
3.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做好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大力宣传技能扶贫招生政策,组织技能扶贫招生报名1600人,其中有1380人被山东省水利技术学院、山东煤炭技术学院和淄博市技师学院录取,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招生目标。
三、就业与创业培训工作的主要矛盾
在顺利实施就业与创业培训工作五年规划的过程中,也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主要包括:
1.受体制的影响,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新成长劳动力的培训难度大。高校毕业生进入实习期以后要推向社会进行实习,回原籍报到的毕业生逐年减少,2012年沂源学籍毕业生约计4500人,回原籍报到仅500余人,难以有效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和创业培训。
2.机制不够健全,难以有效组织外出农民工参加培训。沂源县是劳务输出大县,输出形式是以建制性输出、连带输出为主,但务工时间不固定、地点不稳定,同时外地用工单位没有建立务工人员与培训相关的准入条件,使得培训在农民工群体中不能引起重视,削弱了本地就业培训效力。
3.培训鉴定专业(工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沂源县企业类型多,涉及专业技术岗位多,使现有培训鉴定专业(工种)不能全面覆盖各类技术岗位,与实际岗位需求不符,为新成长劳动力培训的全面推进增加了难度。
四、进一步做好就业与创业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外出务工人员所在的用人单位要将农民工技能培训纳入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必要的转移就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用人单位招收农民工应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
2.拓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领域,满足劳动力市场发展需要。规范、完善以市场需求为主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建立市场、题库、鉴定相衔接的运行机制,重点抓好目前各企业、人力资源市场中新出现的、群众比较关注的新职业、新工种、新技能的技能鉴定工作,并适应社会职业变化和市场需求,开发新的技能培训教材、技能鉴定题库,逐步做到为所有需要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提供认证服务。
3.进一步加大培训人员的补贴支持。落实好以人数和专业(工种)为主要根据的培训补贴政策,鼓励劳动者积极参与就业与创业培训,让培训补贴惠及广大劳动者。对完成培训人员,在鉴定合格后,可给予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的优先权,促进培训人员就业和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4.注重以培训质量优先的培训业务开展。用高质量的培训效果带动就业和创业,不唯人数论,在落实培训补贴政策和保证培训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培训能力,加大培训任务。针对特殊专业和工种,严把安全关,将高标准、高要求贯彻始终,训练一批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
科技兴农是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农村图书馆在为农村经济服务时要因地制宜,通过科学的广泛传播,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科学致富道路。我国人口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建设好农村图书馆,就给广大农民提供了一个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的基础平台,在这里以先进文化对农民进行有序地指导,使他们在这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展示不同的兴趣爱好,各显其能,各得其乐,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
一、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的现状
1.农村图书馆发展缓慢且极不均衡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相对城市而言,农村文化建设比较落后,农村的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农村图书馆半数以上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中部各地区间农村图书馆的发展差异较大,而西北西南各省区,农村图书馆发展缓慢,大多数地区还是空白,由此可见,农村图书馆不但数量缺少,而且发展也不均衡。
2.农村图书馆的发展速度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农村图书馆建设滞后,满足不了农民的需要,导致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种种不良风气乘虚而入。不信科学信迷信,不读文化科技书籍念佛经,不建学校建庙宇等现象,直接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经费短缺,严重制约农村图书馆的发展进程
经费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这在我国县、乡镇图书馆事业尤其是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尤为突出。由于相关部门重视不够,大多数地区财政拨款相对不足。调查表明,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多数图书馆设备年久失修,藏书陈旧。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和职能的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出版物数量激增,价格猛涨,致使许多农村地区图书馆购买力下降,图书的质量和数量都不能满足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需求。
2.农村图书馆体制机制问题
馆藏不足与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业务知识,使得乡镇图书馆只能勉强应付人们的消遣需要,只能借借还还,无法开展对当地公众的教育与培训、专题服务等工作。在目前体制下,宣传和文化部门、掌管图书馆人权财权的人事和财政部门、图书馆部门之间关系呈现畸形状态,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借阅手续,加之缺乏现代的设施设备和服务手段、服务方式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向前发展。
3.相关人才培训滞后,专业业务人员缺乏
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培养的图书馆方面的人才依然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图书馆建设事业的需要,其他培训机构又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人才质量难以保障,因此,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图书馆从业人员良莠不一。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步伐,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宏伟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4.图书质量尤其是文献价值问题突出
不少农村在组建图书馆时,因费用问题,所藏图书大多是东拼西凑地发动当地群众捐献和恳请有关单位赠送,甚至购入一些盗版图书,质量差,漏洞百出。有的图书馆已经失去了传播先进文化的职能。
三、对于新农村图书馆建设的若干建议
1.加大财政倾斜力度,缓解图书馆建设资金问题
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核心问题是经费问题,最大的难题是经费来源问题。我们必须转变目前单纯由政府拨款的形式,采用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积极筹措所需资金。包括政府拨款、个人捐赠、集体出资、社会各界资助等,可利用文化扶贫、文化下乡政策,主动与各级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文化等事业单位结成对家,尽可能地得到他们的捐赠和技术上的指导。
2.制定全国性的农村图书馆发展规划
应对农村图书馆的布点、规模、发展、网络建设等作出科学规划,应着重于农村图书馆的巩固提高和规模效应。规划要涉及规定藏书的数量、藏书的质量、管理的规范、功能的发挥以及馆舍、设备等硬件的投入。对农村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地位、组织机构、人员编制、经费来源及业务管理等方面应作出相应规定,保证乡镇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立法工作,为农村图书馆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各级政府应尽早出台有关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 从而保证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有法可依, 促使一些困扰乡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难题从制度上得到解决。
4.提高农民认识,引起领导重视
各级领导和群众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 认识到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在科教兴国、科教兴农中的重要性, 并通过提高农民认识来带动农村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全面发展, 使农村图书馆在提高广大农民综合信息素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各级政府还应把乡村图书馆建设作为文明乡镇评比的重要条件之一,促进农村图书馆建设与发展。
5.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尽快提升员工高素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图书馆队伍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新农村;作用
收稿日期:2007―09―15
项目来源:山东省教育厅科研立项课题J06W55。
作者简介:赵新亭(1957-),男,汉族,山东省定陶县人,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三农问题”与农村职教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和战略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培养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强化对农村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建国以来经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长期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薄弱,教育培训条件差,致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过低,知识面狭窄,观念陈旧,安于现状,进取精神不强,其创业潜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一些地方的农村劳动力大量闲置,甚至有的靠国家救济度日。目前,我国每年创造的利润多数是靠自然资源取得的,靠人力资本获得的利润很少,这样一种状况必然导致能源和矿产资源的过度消耗,从而严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开发农村闲置劳动力资源,将其培养成为致富能手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改革开放以后,农村职业教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全国第四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后,由于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教育部门的积极工作,通过职业教育多样化的办学形式,培养了一大批在生产第一线从事实际劳作的素质高、技术好的实践型、技能型人才。在农村,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的过程中,参与农村职业教育专业培训群体的创业潜能正在日益显现出来。
2.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存在着误区。农村职业教育究竟是以为农村学生升学服务为目标,还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的培养服务为目标,在此问题上有不同的观点和做法。一种观点和做法是:把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定位为为农村学生升学服务,这就导致农村职业教育过分注重升学率和基础文化知识教育,淡化了职业技能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训练,从而使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难以实现。另一种观点和做法是:把农村职业教育定位为帮助农民就业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这种做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农村职业教育仅局限于为传统农业服务;二是农村职业教育仅局限于为本地就业培养人才服务;三是农村职业教育仅局限于为高中阶段的学生服务,忽视了大批不能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这些不能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也要接受不同程度的职业培训。
第二,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没有改变,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目前,许多人只是把职业教育看作是补充教育,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在干部群众中普遍存在着,他们看不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质内涵及其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仍然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与技能的培训与操作,导致农村职业教育与现实要求不相衔接,由此也加深了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轻视,从而引发了农村职业教育生源不足的问题。
当前,农村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相当严重,有的领导干部存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认为农村职业教育投入大、见效慢,难出成绩,因而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缺乏热情。一些地方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占整个教育投入的比例过低。
第三,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陈旧,教材老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受教育者很难学到新知识、新技术,所接受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在实践中很难用得上。
有些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完全放弃了涉农专业,盲目开设一些所谓的新兴、热门专业,不管是否有这方面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目的只是为了能有生源,致使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商业化、随机化、普教化,失去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优势与特色。
另外,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问题也很突出。目前,由于人们普遍认为职业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比普通学校教师低,经济收入也不高,因而许多优秀人才不愿到职业学校任教,致使职业学校教师的总体水平不高。
二、农村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战略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新型农民,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最终实现农村全面小康,而在这些方面,农村职业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是,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低素质劳动力相对过剩。我国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大国,农村人口总数达到9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农村劳动力达4.8亿人,其中有2亿左右为剩余劳动力,而且,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每年都会新增一批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总数和剩余劳动力比例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的年限平均为7.3年,其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3%,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2%。在农村外出流动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到52.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3.3%。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有3.4%,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仅有0.13%,接受过短期培训的有20%,三项合计才仅有23.53%,而没有接受过任何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则高达76.47%。农村劳动力接受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较少、素质偏低的现状,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必然要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农村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使每一个农村劳动者都能接受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掌握一定的技能,并充分挖掘其创业致富的潜能。农村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要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剩余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要求,健全并完善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举,多形式、多层次、多类别、多功能地推进。要树立先培训后就业的观念,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广泛性,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准入制度,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要按照面向“三农”又不局限于农村的方针办好农村职业教育,有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结合本地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置专业和课程,确定具体办学模式和途径,深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影响力,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出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性人才。
2.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顺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目前,我国有2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以后每年还会新增1000万人,这些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积极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实现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首先,要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使向城镇转移的农民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为其在城市就业和生活创造条件。其次,在职业教育培训中,要使职业教育与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相结合,使已转移到城镇的农民成为遵纪守法、文明守信的高素质劳动者,为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奠定基础。再次,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三农”,大力提高农村青少年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从源头上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3.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只有依靠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科学的手段来管理,才能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也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而要想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村劳动力素质,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首先,农村职业教育应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起着关键作用。广大农民是农业产业化的直接参与者,是农村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农村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现代化,不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提高农业的科技装备水平,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就会受到影响和阻碍。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不仅要注意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而且还要注意改进其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力求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其次,农村职业教育应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科技指导和信息咨询。有效、快捷的科技指导和信息咨询是农业产业化顺利推进的基础和关键。农业的产业化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农业的市场化进程。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机构,拥有大量的农业专家和技术员,他们不仅掌握着农业方面的科技知识,而且还了解农业的最新走势和农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因而有能力、有义务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科技指导和信息服务,为农业产业化的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信息保障。
4.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手段和设施装备农业的过程。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经济活动的过程,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武装农业劳动者的过程,也就是由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的过程。发展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农村职业教育要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就要面向农业现代化,构建以农村高等职业教育、农业中专学校或者地、市职教中心为龙头,以农村职业中学、市县电教中心、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以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分工明晰、城乡一体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同时,按照因地制宜、机动灵活、注重实效的原则,调整优化农村职业教育的结构,建立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体系。
农村职业教育必须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首要的任务是培养新型农民,使其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要真正把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办成高素质劳动者培养和劳动力转移开发的培训基地,先进农业科学研究、推广的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信息服务中心,以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夏金星,彭干梓.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比较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22)52-55.
〔2〕胡艳辉.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三德”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28-32.
〔3〕刘春生,苏敏.职业教育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11.
1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现状分析
1.1必要性分析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不仅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提高农村群众精神文化水平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1)群众文化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基础。党的十报告中再次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并对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了“20字要求”。只有精神文明与物质水平实现同步发展,才能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真正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2)群众文化水平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精神支柱。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对农村的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水平的群众文化素质能够帮助农民更深刻地领会到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思想与要求,从而确保各项建设目标的顺利达成。(3)农村群众文化是传达和谐思想与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很好地将核心价值观等重要思想与农村文化活动相结合,使农民在生活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先进思想,提高自身的精神认识水平。
1.2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目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可将存在问题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缺乏高素质人才。农村的经济水平及生活便利条件等均低于城市水平,无法对高素质人才形成吸引力。我国农村的文化建设工作主要依赖于乡镇、村委会中的文化宣传人员及热爱文艺活动的村民,单一的文化活动无法很好地满足全体农民的精神需求,文化建设的工作效率低下。第二,缺乏资金投入。相较于农村文化建设的需求而言,国家的资金投入量相对欠缺,大多数农村的文化基本设施(如图书阅览室、活动中心等场所)严重缺乏。第三,缺乏群众基础。由于经济发展的掣肘,农村居民的关注重点主要集中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精神文化需求的认同度较低;且大多数农村的群众文化活动以政府主导、群众被动接受为主要形式,具有较强的功利色彩,与文化活动的初衷相背离。
2强化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路分析
2.1打造高素质工作队伍,强化人才
人才是各项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主体,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发挥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方面,应增加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引入竞争机制选拔出对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高度工作激情的干部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其文化素质水平和工作能力,并适度提高待遇水平防止人才流失,从而为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提供高素质工作队伍;另一方面,村委会也可在农民群体中直接提拔热衷于文化建设事业的工作骨干,工作骨干可深入基层,充分了解到农民群众的切实文化需求,进而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更好地贴近群众需求,实现农村群众文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在确定人才队伍后还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和竞争强度,更好地开展文化建设工作,进而实现农民精神文化水平的飞跃性提高。
2.2将地方特色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强化内容
地方特色文化是农村居民所熟知的文化元素,将地方特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可提高农村居民对文化建设的认可度,为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创造便利条件。政府部门不仅要积极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将其与核心价值观、和谐社会的思想等先进文化相结合,还要实现文化活动形式的多样化,进一步提高文化建设工作的吸引力,达到全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目的。
2.3政府可与社会团体合作,强化资金投入
针对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短缺现象,政府可积极开发社会资源,使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为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充足资金支持。应利用募集资金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对陈旧失修的文化场所进行修缮或重建,为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条件,更好地调动农民群众自主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教学资源;农民工
“桥梁工程”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在高铁的高架桥工程施工中经常用到。如何将农民工培养成“高素质、高能力、创造性”人才。这是考验这门课程教学体系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的一个关键所在。
1 我国当前高铁工程中桥梁工程的发展概况
在当前的形式下,我国的高铁建设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在城市地上及地下空间的利用上,桥梁工程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在我国的桥梁建设中,一大批设计新颖、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科技含量高的桥梁陆续建成,这些桥梁的建成,一方面标志着我国的桥梁建设水平已跻身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也使培养高素质农民工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 “桥梁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桥梁工程”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已经有着一定的教学历史,累积了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相关桥梁施工技术的提高,“桥梁工程”教学体系所存在的不足逐渐的显露出来。这些不足之处,对农民工学习这门课程的专业知识,形成了巨大的障碍,对农民工培训的效果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课堂与实际应用脱节、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偏难偏少、教学中缺少实践过程、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落后。如何解决这些不足之处,如何确定适合培训农民工学习的教学体系迫在眉睫。下面我就从模块化教学法,来对“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3 在“桥梁工程”培训教学中应用模块化教学
3.1 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模块化设计
在课程教学中,应该首先对课程进行模块划分。在教学中,应改变理论与操作课分开开课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前考虑好理论、操作与考核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按两个结合的整体模块进行教学,即理论学习与技能操作相结合,模块学习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并在学习之前,将每个模块的教学要求、技能要求,告知参加培训的农民工,使农民工在学习之初就能明白本阶段教学的具体要求,并知道自己应该达到什么要求。
3.2 如何让模块化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应用
3.2.1 通过分解工作过程,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教学模块
通常,课程内容是由教师基于相关工作的全过程为依据进行设定的。将整个工作过程中,所用的实际技术理论和技能训练中的内容,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以“如何完成”以及“如何能完成的更好”的目标,进行授课内容的选择。
3.2.2 注重提高农民工的施工能力,对课程考核体系进行创新
“桥梁工程”课程在模块化教学实施中,进行的考核主要分两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将基础技能项目,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实践技能进行综合考核。基础技能项目在进行考核时,应安排在工人培训结束前进行,成立由专业教师以及实践指导教师组成的技能考评小组。工人在“基础技能”中任意抽取一个项目进行考核。教师应根据学生现场的熟练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进行现场打分。而工作过程中的实践技能成绩,应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师应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情况,安排随机考核,并结合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评定出实践技能成绩。
(2)第二阶段为职业岗位技能考核。教师应安排在工人在上岗前进行,主要委托工人所在单位进行考核。教师根据工人在岗工作的不同内容,让工人在相应的“岗位技能”中随机抽取一个项目进行考核。考核的最终成绩,由工人的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技能项目难度,结合工人在岗位工作期间的综合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3.2.3 运用翻转式课堂进行教学
由于农民工本身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就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加强课堂上的互动。只有采取这种方式,才能在课堂上,让工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程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提问。对于回答不出来的工人,允许其进行讨论后回答。这样就能吸引农民工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使每一个工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工人多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管对与错都应当加以鼓励,从而激发工人学习的主动性,形成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通过课堂上的交流,进一步增强工人对“桥梁工程”课程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工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模块化教学的特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3.3.1 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拥有的优势,这是目前高校教育中普遍应用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的特点如下:
(1)更接近工程实际的学习特点。目前从事施工的农民工,多为80,90后,这些工人的自控能力、学习能力相对而言比较差。他们比较容易接受直观的、感性的知识。而对于学习较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则有很大的难度。模块化教学模式,减少了理论知识的讲解,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能以有限的时间学到实用的知识。
(2)将有限的教学资源加以充分的利用。将授课内容模块化,增强了授课内容之间的独立性。这就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对多个不同教学模块进行授课,大大提高了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同时,由于实训设备直接和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配套,这就使实训项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3.2 模块化教学模式也存在不足
我们应该研究它的不足,从而逐步去克服这些不足,使模块化教学走向完美。
(1)课程划分存在着细节上的不协调。模块化教学中,对课程模块的划分,除了考虑内容相对独立以外,还必须考虑学习的周期。如果课程模块划分过细,则需要增加相应的实验设备。这就容易造成,教学管理难度的增大;如果课程模块划分过粗,则工人完成每个模块的周期较长。因此,过分强调模块之间的功能独立性,可能会削弱工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2)工人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够。模块化教学,在帮助工人掌握知识技能方面,确实比传统的教W模式前进了一大步,但是教师依然是担任教学的主体,工人学习、掌握知识的情况,仍然依靠教师的引导,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
4 结语
当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进一步加快,桥梁工程建设的投资规模和数量将不断增加,这就迫切需要大量的桥梁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桥梁工程”作为培养这方面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积极探索科学合理、高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激发广大热爱桥梁施工的农民工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以及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都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新军,彭卫兵.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8(06):72-75.
[2] 李学文,严东煌.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2001(01):76-77.
[3] 胡免缢,严东煌.桥梁工程课程教学问题与改革对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02):87-89.
[关键词] 高等农业教育;“三农”;对策
[作者简介]吴芝花(1981—),女,讲师,江西农业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江西南昌 33004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作为与农村、农民、农业密切联系、息息相关,在农业教育与研究体系中处重要地位的高等农业教育,必须深刻认识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既是自身本质属性的体现,也是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又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高等农业教育在“三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等农业院校中的农业科研,为农业提供了实用生产技术
首先,高等农业教育利用其先进的科学研究设施、高水平的专业创新队伍、现代化的试验手段和多种渠道的信息资源,研制出许多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新思想、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其次,高等农业教育不断创新农业科技,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媒介及时把新型成果向农村推广,用先进农业技术来武装农民大脑,指导他们从事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二)高等农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输送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人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要素。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素质需要提高,特别是在农村急需的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等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一方面人才严重匾乏,一方面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严重流失,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三农”中的农业、资源、环境、人口等,都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高等教育在为农村培养和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高校比其他高校更具有优势。
(三)高等农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随着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范围和领域也发生了变化。高等农业教育不仅着[于农业生产的中间部分,着重于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等技术性问题,而且也关注产前、产后的系列问题。高等农业教育着[培养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懂农业生产,还要懂销售、经营和管理。高等农业教育的综合化将大大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市场意识,扩大农民的从业范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扩大农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高等农业教育服务“三农”尚存在的问题
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是当前的高等农业教育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有些农业院校,由于农科招生困难、农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而弱化了农学专业,淡化了作为农业高校的性质转而发展其他学科建设。非农化是帮助农业院校适应学科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拯救农业院校走出困境的灵丹妙药,越过了一定的“度”,它还会走向反面。
二是受传统思想观念及社会大环境影响,加之农村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待遇低,条件艰苦,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学生学农不爱农,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三是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严重影响农业高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是高等农业教育对新型农民的培训力量非常不足,培训质量也较低。由于农民参加培训的时间极为有限,多是应需、应时培训,加之受培训设备、资金、师资的影响,只能是初浅的入门培训,且没有技能鉴定和资格证书,外出务工缺乏吸引力和竟争力,从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
三、高等农业教育服务“三农”的发展对策
(一)明确学校定位,加强教学改革
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应该融入乡村发展潮流之中,农业大学的社会功能就在于一个“农”字,否则就与其它类别的高等教育没有区别了。高等农业教育要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转变陈旧思想观念,下大力气打破传统教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改革力度,紧密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增设新专业,以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教育服务“三农”。
(二)合理设置专业,安排教学计划
高等农业教育要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状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在确保不削弱传统的农学类专业地位和水平的同时,拓展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专业、角色和使命。充分考虑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的需要,按照培养“种养加、农工贸”一体化的复合型、实用型大农业“通才”要求,积极发展农理、农工、农经、农管、农文的交叉专业和与农业科技相关的新兴、边缘和高新技术学科专业,积极推动农科与非农学科的交叉与渗透。
(三)培养科技人员,提高农民素质
首先,应以“面向农村,面向未来,面向农业现代化”为导向,更加广泛地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能够适应艰苦环境、扎根农村的具有农民身份的大学生,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其次,学校要按照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等。
(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作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高等农业院校,拥有丰富的人力、科技资源,是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和辐射源,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具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比较优势,在知识的再生产、创新及应用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首先,加强科学研究工作。要加强科研工作,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开展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工作。要围绕农业生产中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间题,组织力量进行攻关,推进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的形成,重点攻克农业重大科技难题和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其次,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根据有关地区的实际需要,组织科技人员担任有关地区、单位的技术顾问,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先进的科技成果及科技知识在农村开花结果;建立校外科技示范和实践基地,通过基地的辐射作用为“三农”服务,提高农业产业效益,为农民增收助一臂之力。
(五)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
高等农业教育还应注重对新一代农民的培养。以“知农爱农、学农为农”为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农村为发展空间、以农业为求职取向,立志农村、服务农业、献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大业。首先,高等农业教育要以通过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媒介,把鼓励、支持、帮扶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理念贯穿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始终,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农村、走进农民,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和交往之中,加强对农村的全面认识,增进与农民的友好感情,了解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明晰自身面临的现状和所处的位置。其次,认真贯彻落实好“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引导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自觉自愿到农村去,为农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采取优惠措施,提供宽松条件和待遇,吸引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发展创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出力献策。
[参考文献]
[1]杨沛林.关于高等农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综合研究, 2009,(12).
[2]王文凯,孙文学.高等农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对策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