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十以来,上海对创新驱动、转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环境的变化,需要职工为之付出努力,心理承受力超过限度时,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心理问题。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实现自身稳步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职责的同时,更肩负有为社会安全稳定和谐提供保障的重要社会责任。因此,如何减轻职工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程度,增加他们的幸福感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文化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这是企业不可回避地。
一、心理疏导的基本概念
心理疏导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人们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消除困惑与痛苦,舒缓心理压力,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有效的心理疏导可以一定程度地解决人们的心理困惑,减轻焦虑、抑郁、恐慌等不良心理状态,改善人们的消极认知、行为,促进人格健康成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压力,处理问题。
企业的心理疏导工作可以分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心理疏导是指心理疾病的一种解决方案,是以心理学为依据,通过科学方法来改变人的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达到消除病症,治愈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目的。企业为其员工提供的心理疏导服务主要为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直译为员工帮助计划,又称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全员心理管理技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
二、国有企业心理疏导工作的基本对策
充分有效的心理疏导应该是在把握员工的心理特征和需求的基础上,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密切关注职工情绪变化,主动关心职工心理健康,充分尊重职工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适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将负面情绪理智地宣泄出来,缓解工作、精神和生活的压力。
(一)提高管理者对于心理疏导工作的认识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制度的保证,在新形势下,企业的领导干部首先要转变观念和工作方法,倡导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关爱员工、理解员工、尊重员工,在实现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的同时更要重视构建企业的和谐发展。领导干部要树立全局观念和长远意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针对职工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多样形式的政治思想工作,妥善解决好员工们正确的利益诉求,处理好企业的人际关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善于把握员工心理特征和合理需求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般是侧重于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大问题,往往忽视人的个性差异,忽略人的心理素质对思想品德的影响,忽略人的心理特征,采取单向的说教形式,所以难以使工作对象产生心理共鸣。
不同群体利益诉求不一样,其心理需求也不一样,同时,职工的心理思想状况会是随着环境发生变化的。只有认真分析不同群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才能切实提高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充分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就要完善两个渠道:
1.信息收集渠道。在全面摸清职工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信息收集等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职工的思想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
2.员工诉求渠道。畅通员工表达意愿的渠道,让职工的需求能够快速有效地传递给企业相应组织,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同时也要注重结果的反馈,即将问题、诉求的结果、回应反馈给员工。员工心理特征把握准了,就好对症下药,心理疏导就不会处于盲目状态。
(三)加强人文关怀,营造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人文关怀的文化内涵包括生活、价值、理想三个层面。在生活层面上,人文关怀以消除贫困为奋斗目标;在价值层面上,人文关怀以达到社会公平与正义为奋斗目标;在理想层面上,人文关怀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
1.良好的“领导环境”。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注重领导干部个人的道德素养提高,清正廉洁、在员工切身利益方面坚持秉公办事、不谋私利,让员工感受到企业良好的“领导环境”,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2.员工的合理定位。各尽所能,人尽其才,因地制宜安排好员工的工作岗位,不因为岗位设置不科学,工作流程不合理、薪酬不公平等管理因素给员工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注重培养员工的工作能力,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特长和潜能;为他们做好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创造晋升提拔的通道;给员工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真正做到员工和企业共成长。从而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并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和发展前景。
(四)建立健全心理疏导工作机制
国有企业应依托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和机制,整合党政工团各方力量,积极探索构建全新的心理疏导运行机制。
关键词:中医;心理疏导;疗法
早在两千多年前问世的《黄帝内经》等典籍中已经蕴藏着许多心理疏导治疗学术思想。之后,我国的历代医学家的著作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心理疏导治疗思想。作为中国本土化的心理治疗方法,心理疏导疗法从传统医学宝库中汲取大量养份,构建和完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些内容已成为现代心理疏导疗法的主导思想。
1关于心理疏导疗法
心理疏导疗法由南京脑科医院鲁龙光教授于1984年创立。它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着眼于完善自我、提高素质、发展潜能,应用性强、适应性广。不但适合各类心理障碍如各类神经症、心身疾病、性心理障碍等的治疗,也适用于普通人群提高心理素质,保障心身健康。心理疏导疗法将心理障碍的产生、发展形象地比作一棵树,这棵“树”分根、干、冠(枝叶三个部分。树冠代表各种症状,树干代表“怕字,树根则代表性格缺陷“,树”成长的土壤代表个人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在长期不良的培养下(包括部分遗传因素),使得个体的性格具有一定缺陷。在人生过程中,遇到不可避免的困难、挫折和应激时,难以适应,从而产生心理障碍,滋生出千奇百怪、不现实的“怕”字,进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所以,提高自我认识是治疗心理障碍的重要前提,针对“怕”欺软怕硬的特征,采取“习以治惊”的方法,是治疗心理障碍的重要技术。《黄帝内经》曰“惊者平之”,按照金元医学家张子和的解释“:惟习可以治惊。经曰:惊者平之,平谓平常也。夫惊以其忽然而遇也,使习见习闻,则不惊矣。”即出现“怕”之后,应习见习闻———多看看、多听听、多接触接触,对所怕的事物熟悉了,认识透彻了,慢慢就不再恐惧和紧张了。
心理疏导治疗模式是:不知知认识实践效果再认识再实践效果巩固。该治疗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深入的认知改变过程。所以,其效果不仅仅是求得症状的消失,而是以远期效果的巩固为最终目标。
2心理疏导疗法的基本指导思想
心理疏导疗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如辨证施治,因人施治;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病人树立坚强的自信心,主动、积极、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培养病人自我认识和矫正的能力,等等。临床实践证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培养患者自我认识和矫正能力等已成为对疏导医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心理疏导治疗的重要原则。心理疏导疗法以辨证施治为原则,主张从每个案例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详细占有资料,反映个案历史变化的真实,具体地进行分析,施之以恰当的心理疏导;主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对治疗模式的僵化;提倡打破单一的、僵化的治疗模式,实现心理治疗模式的优化。心理疏导疗法通过临床个案的实际,不断积累、总结上升为理论,反过来再指导临床治疗,使之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使理论得到完善。该疗法继承和发展了中医治疗的原则,将辨证施治应用于每个心理疏导治疗的实践,取得了特殊的疗效。传统医学对心理治疗的重要意义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整体观念强调形神一体、心身统一,对于疾病不仅要看到局部病变,而且要看到病是发生在有思维的人身上的,故注重整体的调理。在诊疗疾病时,认为任何诊疗工作都应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心病还要心药医”。现代心理治疗的临床实践证明,单纯依靠药物,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是很难治愈的,只有通过心理治疗,才能解决因个性等因素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疏导疗法非常强调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对于心理障碍,一般不主张用药,而是要“治神”,通过心理疏导治疗解决疾病。
3心理疏导治疗中的几种阻抗形式
阻抗是心理治疗的伴生现象,阻抗本质上是患者对于心理治疗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在心理疏导治疗中,阻抗是最容易出现的、也是导致治疗失败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阻抗形式有很多,比如:为“怕”找借口,屈从于病态思维;以“我有病”、不适应、痛苦等为借口逃避正常的社会功能,如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和生活;把所有的症状都归咎于外因,就无法深入地认识自己的根本原因———性格缺陷;。缺少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的锻炼,缺乏独立处理事情、面对困难和做决定的能力,依赖性较强;过分依赖家长、医生、药物;逃避治疗,缺乏治疗的能动性。阻抗对于心理疏导治疗过程具有深刻的影响。只有加以积极的认识与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反之,如果对阻抗现象不加理会,或处理不当,则治疗的进展与效果将受到阻扰。能否克服阻抗是心理疏导治疗成败的关键。阻抗是妨碍心理疏导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现象。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冲破阻抗的过程,心理治疗存在着阻抗与反阻抗的较量,由于阻抗自身的复杂性,要有效地解决患者的阻抗,必须不断进行实践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潘爱胜.“疏导心理疗法”科研成果评审会报导[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5,(1):12.
[2]黄爱国,杜文东,陈建国.心理疏导疗法简介[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6,15(2):182.
[3]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105,47,422,108,55,582,51,663,3,628,103.
掌握自我调试的“金钥匙”
2010年武警工程大学信息工程系对全系学员进行了心理测查和问卷调查,测试结果让人大吃一惊,人际关系敏感的占24.3%,有强迫症状的占25.23%,有焦虑症状的占18.8%,有恐怖症状的占8.7%,心理测试回访被纳入工作视线的占8.56%。为什么心理疏导经常搞,但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安全隐患还是频频出现呢?武警工程大学信息工程系党委一班人通过调查了解,他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搞好心理疏导教育不能一线平推,更不能搞“撒网式”的学习,应化繁为简、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为此,信息工程系把学习训练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进行梳理分类,一共四大类24个问题,作为日常学习教育针对的重点,采取悬挂图版、制作漫画图解、编印顺口溜等方法,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把枯燥的知识生动化;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放飞心灵,收获阳光”晚会,开展心理行为训练等方式,让广大学员在喜闻乐见中增强学习兴趣,接受心理教育,掌握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方法。
打造心理健康的“主力军”
“缺少心理工作的行家里手是影响和制约部队安全发展的一道难题。”信息工程系姚恩强政委在人员思想分析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
为打造一支坚强的思想骨干队伍,培养更多的明白人、小专家,并发挥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信息工程系采取集中轮训、专题培训、依托地方专业医院代训等形式,集中时间对思想骨干进行培训,让思想骨干懂得心理疏导的基本常识和方法,确保官兵出现思想问题时能及时发现、准确报告、妥善解决;在遇有新学员入校、重大节日、执行重大任务等官兵心理问题高发期时,他们发动心理疏导骨干主动靠上去做工作,及时为广大学员提供心理支持,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思想骨干小王说:“骨干队伍坚强了,官兵的思想稳定了,部队安全发展就有了保证。”
优化心理免疫的“伊甸园”
2012年4月,四队的学员小张一度有退学不想当兵的念头。信息工程系心理骨干及时跟进,找准了缺乏亲情呵护是小张“冷漠心理”的罪魁祸首,及时向广大学员发出动员,并敞开胸怀真心接纳帮助小张,使小张慢慢走出了心理冷漠的“小屋”……信息工程系从不断优化环境入手,育肥开展心理工作的土壤,从有了心理问题“自我消化”到全员辅助减压,他们做了以下有益的尝试:
突出培训领导机关。信息工程系将心理培训纳入党委中心组带机关干部理论学习和个人自学范畴,采取会议代训、岗位培训等方式加强心理专业知识培训。他们通过观看教学片让心理骨干走上讲台授课辅导等方式,重点学习了心理评估、心理行为训练、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等专业知识,促使各级干部学习掌握心理工作基本内容、方式方法等,有效地解决了领导机关不懂不会和指导忙乱等问题。
重点培养专业人员。信息工程系组织心理骨干参加天津医学院等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先后有30余名干部、300余名思想骨干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心理疏导 人际沟通
在“以人为本”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政工者开展心理疏导,除了充分利用单位资源,发挥各项基本途径的作用外,还应积极利用各种有效方法,锻炼职工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在单位开展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常用的基本方法有:形势引导法、人际沟通法、心理素质训练法和典型树立法。
一、形势引导法
形势引导法就是为了让广大职工对国家和单位有关文件和政策有一个更好的理解,通过宣传、讲解或直接灌输的方式,把国内外宏观发展形势、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等讲给职工,对职工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形势引导法是单位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单位应高度重视对广大职工的形势教育,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对职工进行形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有些职工对国家形势不理解,对单位改革不支持;也有些职工在改革中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惑,对政策理解不透;还有些职工心理承受能力、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等不强,在改革面前有些不知所措,经受不住压力和打击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领导干部和政工者们及时、正确的对职工进行讲解、教育,有助于他们消除心理疑惑和顾虑,使他们在思想认识方面跟上时代的发展。政工者可采取多种方式对职工进行形势教育。如:向职工散发小册子或相关理论读本,以便于职工们的业余学习;可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培训会,向职工详细讲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单位的自身改革情况、相关行业发展情况等;在单位内部也可试设立“政策咨询室”,配备专门人员负责解释工作,也可由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兼任等。通过这些措施,积极引导广大职工认清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好个人的正确定位,树立全局意识,为单位更好更快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人际沟通法
政工干部们掌握和运用人际沟通法,对于其做好广大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沟通也是一种协调,通过与职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知道职工们心里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样的困惑和不解,从而全面、透彻的了解职工,理解职工的内心感受,这对于政工者们如何更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思路。其次,领导者们与职工之间及时的沟通,有利于政策的传达与执行,也有利于消除双方之间的隔阂与误会。另外,有效的沟通还能够拉近干部与职工的距离,使干部们在职工心目中更平易近人,更具有亲和力,有助于消除职工对干部的畏惧感。经验证明,忽视人际沟通,不仅会使党群、干群之间人际关系紧张,政策执行受阻,甚至会使管理混乱,影响整个单位的协调与发展。
单位开展心理疏导,有效运用人际沟通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准确、及时。准确是指与职工沟通时,干部们应清楚自己针对的是什么问题,应该运用什么样的语言,以什么样的语气,采取什么样的沟通方式与职工进行交流等;及时是指组织下发的政策、文件、指令及其他问题等,应给予职工及时的解疑,及时地交流,这样才能消除职工的心理困惑,才能得到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从而达到有效的管理。
二是要谦虚,有耐心。职工对干部本身就存在一种疏远感,甚至畏惧感。倘若干部们再摆一副官架子,盛气凌人,那么谈心的效果更适得其反,可想而知。所以,单位的政工者们应放下官架子,平等谦和的和职工说话。有了这种谦虚的态度,才能让职工在心理上放松,也才能听取职工们的不同意见和想法,了解到真实情况;另外,政工干部们要有耐心,与职工的沟通切不可操之过急。有些问题比较复杂,一次沟通之后,不见得有好效果,需要多次重复沟通方可“拨开云雾见青天。”不同的职工在素质、性格、情绪等各方面也不同,这也需要给予耐心地说服教育,方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三、心理素质训练法
心理素质训练法是通过对职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心理素质培训,促使职工增长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职工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其心理素质的一种方法。
积极开展职工心理培训。包括对单位领导干部的心理培训和对普通职工的心理培训。目前单位领导干部在心理疏导方面的素质还不高,影响和制约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所以,必须加快单位心理疏导骨干队伍建设,“坚持骨干队伍建设与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并重,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心理科学开展工作的能力。”可采取专业人员辅导、集中培训、短期轮训等方法,帮助干部学习并运用心理学知识与方法,能够发现、分析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对普通职工的心理培训,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定期开展“适应能力训练、抗挫折训练、毅力增强训练、能力拓展训练等,”通过这些团体训练活动,“有效地激发职工的心理潜能,提高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职工良好的意志品质。”实践证明,这些素质训练受到了职工的欢迎,而且有利于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典型树立法
培养典型,宣传典型,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也应该成为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心理疏导的一种重要方法。典型树立法,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树立先进典型,从而对广大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政工工作;思想政治;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F270;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098-01
一、新时期对政工工作者心理疏导技能的要求
众所周知,政工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人,如果不能全面的认识人、了解人,思想政治工作便无从做起。工作对象心里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特别是他们心理健康等问题,是政工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正视的问题。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人的心理不断遭受挑战,各种心理问题从出不穷,甚至有观点认为“这是一个奔波的年代,这是一个孤独的年代,这是一个全民皆‘病’的年代”,这便对政工工作者的岗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政工工作者学习心理学理论十分必要,掌握心理疏导技术更是迫切的需要。
心理疏导技术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项岗位技能。心理疏导技能适用于很多职业岗位,作为企业政工工作者,心理疏导更是十分用和适用的技能。心理疏导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理论,通过言语的沟通技巧进行“梳理、泄压、引导”,改变个体的自我认知,从而提高其行为能力和改善自我发展的心理疏泄和引导方法。掌握这项技能,对新时期政工工作者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有效做好企业思想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
二、心理疏导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心理疏导和做思想政治工作都是研究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的,两者都从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等层面帮助人们形成身心健康、情感丰富、意志坚强的品质。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在同一个目标下,彼此渗透,功能互补,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心理疏导技术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科学的思想工作方法,它的关键是利用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深入了解职工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它与传统的“我说你听”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平等性、启发性、感染性,尊重、关心职工的心理活动规律,可以满足职工的多层次感受和需求。通过了解和掌握职工的心理活动规律,切实帮助职工解除心灵困惑,帮助职工形成心理和谐,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从而促进企业内部和谐。
三、政工工作者要合理运用心理疏导技术
经验告诉我们,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职工克服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抑郁寡欢以至厌世轻生等心理障碍,使他们振作精神,积极投入工作和学习。新时期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下的心理疏导应主要关注人们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疏导技术从心理学层面能够帮助政工工作者合理分辨个体心理特征包括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等心理要素,政工工作者如果掌握了工作对象的气质特征,就可以预知在同一问题上不同个体的认识和情绪反映,因而取得主动权。
“制度和法律是人们内心精神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它的需要,既然是人们的内心精神诞生了制度和法律,制度和法律自然就无法改变它”,所以在企业里,很多时候单纯制度的制约不起作用,离不开政工工作者从心理疏导层面开展工作,这既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要突出“以人为本”,突出人的自身心理层面,从人本身出发,把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解决统一起来。
(一)企业政工工作者要温柔的聆听
温柔、耐心的聆听是心理疏导工作的先决要义,聆听不是保持沉默,而是仔细听听对方说了什么,以及真正的含义。聆听也不是指说话或发问,通常我们在做工作时会急于询问对方问题,以为这样就是聆听该有的姿态。然而,所谓的聆听,应该是用我们的眼、耳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给对方一个抒发的渠道。我们必须愿意把自己的好奇心或者强迫性对话暂抛一边,通过有效的聆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行正面思考。
(二)企业政工工作者要认同职工的情感
心理疏导提醒我们,帮助职工度过困难,不等同于立刻将他们从痛苦的处境中拯救出来。当职工陷入情绪或身体的痛苦之中时,支持他们的最基本方法是:允许对方倾诉或者哭泣,切记需先耐心听完职工的讲述,请别急着在他哭泣或者倾诉时拿面纸给对方或者“好心”的打断他,安慰他,这个过程中的心理疏导,只要让他知道你认同他的情感、支持他的心意,而不是厌烦或没有耐心便好。
(三)企业政工工作者要给予正确的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让我们给予职工关怀,并不是告诉他你应该这么觉得或者你不应该这么想,人们有权利保有其真正的感觉。心理疏导下的人文关怀要求我们不要轻易对他们下判断,不要心想他们正在受苦、需要接受帮忙,相反要给予他们空间去做自己、并认同自己的感觉。我们不需要透过同意或反对他们的选择或处理困境的方法,来表达关心,而是要在他们的决定或迷茫中,利用心理疏导技术加以引导。
(四)政工工作者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运用心理疏导技术做工作,更要明白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不断的提高我们的研判能力,在职工队伍中营造和谐、凝聚的工作氛围,从而不断激发职工的身心健康。比如可以通过加强培训,推进员工素质工程,提高员工抗压能力;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劳动技能竞赛,在实战中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缓解员工“本领恐慌”带来的焦虑情绪,提高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抗压能力等。
心理疏导技术就是要:说得服自己,劝得住别人,企业政工工作者要不断观念转变、完善机制、创新方式方法,促进交流和沟通渠道越来越畅通,使职工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心理负荷和精神压力得到有效释放,从而积极乐观的开展工作,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相旭东:《心理疏导技术》,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年版.
[2] 宁安宁:《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5年版.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动态;调查与疏导
当前,心理疏导广泛被运用在医学、教育等领域。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开展心理疏导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主体则是进行过专业训练的心理疏导工作者,包括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学辅导员、心理素质教育机构的专兼职教师等。心理疏导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大学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扰,从而为促进大学生个性、才能的发挥营造良好的环境。
1大学生负面心理动态调查
调查研究表明,一个人在面临困境时,如果得到来自亲朋好友及社会其他方面的精神与物质支持和帮助,往往会提高心理应激能力。相反,如果得不到社会上的支持,会产生悲观失望,进而可能发展为仇视、对抗社会的心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在高校要开展心理支持,这样可以促进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促使彼此提供关怀,从而帮助个体有效地应对压力,减少不良的心理状况的产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在高校,心理疏导的心理支持功能,主要体现为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对学生的接纳和倾听。在倾听过程中,进行心理疏导的老师要尽可能地接纳学生的一切言行,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理解学生当时的心情,减轻其心理压力,引导他们把自己内心世界所有的不顺真实地说出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有人愿意真心地倾听他,关心他,从而使学生得到内心的安慰与支持。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身体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够获得他人的理解,无疑是对他们莫大的安慰,可能一点点安慰,就会让他感受到生活处处充满阳光,使他重新自信起来,勇敢的面对挫折和困难。因此在高校,心理疏导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在心理疏导老师的支持和关怀下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2大学生心理疏导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疏导虽然在多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心理疏导内容不科学、心理疏导机制不健全、心理疏导队伍结构不合理以及心理疏导方法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有利于高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去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当前心理疏导的方法也必须适应其实际需要,这样就会增强说服力,产生好的效果,反之,就被实践所否定。“但实际工作中,搞‘注入式’、‘填鸭式’,缺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冷冰冰的说教,‘一刀切’、‘一锅煮’的教育方法,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阶段,学生经常是被动的接受,并没有引起他们的真正共鸣。”这样的心理疏导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往往会导致学生非常被动的去咨询自己的心理问题。一旦学生自己去咨询心理问题的时候,可能就是这种心理问题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此外,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往往导致其不会主动地说出自己的心理问题产生和形成的过程,这样就不利于心理疏导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甚至一些心理疏导教师只是简单问问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情况,并不会为其制定解决心理问题的规划。因此,必须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心理疏导方法,只有这样,高校心理疏导方法才能不断发展和丰富。
3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疏导的路径选择
3.1心理疏导内容要有针对性
高校在开展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从每个咨询者的具体心理问题出发,采取适合其本人的,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内容和方法。不能把一套心理疏导的内容和方法用于所有的心理咨询者。因为每一个大学生都有自己心理发展的特点,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心理问题,开展不同的心理疏导。高校要对心理疏导教师不断进行培训,从而掌握更加多样化的心理疏导途径,丰富心理疏导内容。鼓励高校的心理疏导教师,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这样不仅帮助了那些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生活的突然变化而所产生的社会问题,还能够积累一些处理心理问题的实际经验,以运用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上。
3.2促进心理疏导的内容与现实的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素质普遍提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内容也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但是,当前高校开展心理疏导教育的一些内容明显滞后、陈旧,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改革进展慢,心理疏导的内容,对于现实生活当中遇到的新问题不能够及时找到有效地解决方法,特别是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择业难问题、腐败问题等等。这些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问题、社会公平等问题的思考,如果大学生对这些缺乏深刻的教育内容,就会遭到学生的极度厌倦,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大学生有其自身成长的规律和特定的心理特点,在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时,应当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并且同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革新。
4结束语
高校心理疏导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心理疏导内容不科学、心理疏导机制尚不健全、心理疏导队伍结构不合理和传统的心理疏导方法落后等等。所以,现阶段有必要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问题研究,探析完善大学生心理疏导的路径,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品质、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女工;心理;疏导;健康;工作
中图分类号:D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3-043-2
女工是油田各项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油田改革大突围的这样一个重要时期,如何保护和调动好广大女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如何更好帮助广大女工缓解工作压力,摆脱心理困扰,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她们走出不良情绪的困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从女工队伍的心理研究和心理疏导入手,使她们保持“阳光心态”,充分激发女工参与生产经营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女工队伍的稳定,营造稳定和谐的环境。
1 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是加强女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
现代企业中,女工的压力越来越大,她们不仅在工作岗位上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责任,在家庭生活中更是担任着重中之重的角色。可以说在很多时候,女工的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生理压力和心理压力都要比男职工大的多。因此,对女工的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马斯洛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需求金字塔:人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因此,了解各个时期女工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疏导”,是稳定女工队伍、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措施。
目前在油田女工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状况的心理问题。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层面都会让女工产生不同的心理状况,不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女工都急需在心理上得到重视和关心,而心理疏导的主要方法是要对女工群体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了解女工的各种需求来纾解心理压力。而对女工进行心理解压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个性问卷、防御方式问卷对女工进行心理评估。进一步完善女工心理健康档案,举办女工心理健康知识辅导讲座,开设心理健康工作电子信箱,为基层配发心理辅导书籍,帮助女工掌握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解决困扰她们的心理问题。
(2)油田开展的“幸福教练培训计划”利用好“谈心记录”“妇女心理家园咨询服务站”、“姐妹热线”等有效载体,普及女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女工心理健康水平,为女工提供心理支持和服务。
(3)完善女工动态预警机制,建立“女工思想脉搏晴雨表”,主要内容包括出勤率、品德表现、岗位表现、技能考核、环境满意率、集体活动参与率、形势任务认识程度等考核内容。把低于平均值的指标确定为思想动态预警点,根据每名女工出现的预警点的个数划定思想波动类型,超前预测女工的思想动态的变化。
2 提升女工的思想素质,促进女工队伍稳定
我们提倡企业中要大力组织女工学习党的精神、科学发展观,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培养女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女工才能用正确的思想武器战胜心理问题,为自己做好心理疏导,以一种健康向上的状态来面对工作和生活。
2.1 强化形势任务教育,提升女工思想觉悟
发挥教育引导职能,提高女工思想素质。切实加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女工的作用。多年形成的开展群众性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有健全的组织体系,有遍布基层的文化、宣传、教育阵地,提升女工的思想素质,促进女工队伍稳定。为了进一步增强女工形势任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上级工作部署、文件精神的宣传贯彻,结合基层单位生产的工作特点,大多数女工都在一线岗位倒班,因此我们本着方便女工、利于工作的原则,充分利用上下班点名或班前班后会时间,由基层正职面对面向女工宣传形势任务,用女工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耐心回答她们的询问。提出的“进车厢、进食堂、进班组、进家庭、进网络”活动,将女工关心的婚姻健康、子女教育、身体健康等知识与形势任务教育进行合理的搭配,为女工们精心烹制“文化大餐”。
2.2 拓展女工学习渠道,提高女工综合素质
积极引导女工认清油田改革发展对个人的要求,认清自身的不足,强化学习意识,想学、真学、善于学,在每一个时期确立一个学习目标,制订一个学习计划,努力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经验、基本理论。建立“助学”机制,组织全体女工开展“团队”学习,促进信息共享、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不断的拓宽女工学习渠道,将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树立“学习要出成果,学习必须出成果”的理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纵向与横向的交流学习,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女工简讯》一直是对职工群体进行宣传教育窗口,其中女工园地、健康知识、绿色上网指导等栏目,培育女工乐观、豁达、宽容的心态。女工委从关爱女工的角度出发,在基层单位每个班组设立“图书角”,配发身体健康、子女教育、心理健康、阳光心态、素质提升等方面的书籍,便于女工随时阅读,有效的疏导不良情绪,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建立“网络培训室”,组织专门人员按照不同女工类型,将心理辅导、关爱子女、身心保健等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挂在大队主页或利用网络进行传输,在基层队分不同班组类型进行培训,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
2.3 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提高女工具有担当双重角色的素质
现代女性普遍担当着双重甚至多重角色的责任。所以有人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难就难在事业与家庭矛盾的协调上,难就难在生活与工作角色的转换上。要以“创建文明家庭”活动为载体,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提倡健康、科学、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引导、教育女工做事业的强者、工作的主人、合格的妻子、优秀的母亲、孝顺的儿女。大张旗鼓地开展爱岗敬业活动。提倡主人翁精神,提倡以岗为家无私奉献,其实这就是爱岗敬业的实质内涵。近些年来,这种以岗为家、事业至上的精神已经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所见不多。取而代之是重小家不顾大家,甚至损大家补小家。因此,重提主人翁精神是开展爱岗敬业的先决条件。在制定爱岗敬业的活动方案时不能过于简单化,不能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从思想上树立双重角色的意识,才能在不断的转化过程中游刃有余,进而改变自己,用良好的心态来面对角色转化带来的问题。
2.4 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充实女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女工8小时以外的生活非常贫乏,工作――单位――家庭是大多数女工的乏味的单行线。做好女工的心理疏导工作,必须以此作为工作重点,引导她们在业余时间自参加一些诸如读书比赛、歌咏比赛、拔河比赛、演讲会等等比赛活动,还可以成立健身俱乐部和业余舞蹈队,组织书画、摄影等才艺展览,让女工展现自己的风采。使女工的业余时间与文明向上的企业文化活动连在一起,在活动中进步,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建立健康向上的心态。
3 做好女工的人文关怀,有利于提高心理疏导工作实效
目前不少企业中,女工占据了绝大多数,那么女工的身心健康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各项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女工在企业中工作,同时又要兼顾家庭生活的重任,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切合女工的生活实际,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才能够使女工工作更符合人文关怀的理念,符合人的本性。加强女工心理疏导工作在本质上就是把女工看作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生命创造体,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她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因此,企业中融入人文关怀的心理疏导教育首先要尊重女工的本性,用一种更人性化的方式去理解女工、对待女工、关怀女工,特别要关注女工的现实生存状况,关怀女工的精神生活,为女工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外在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使女工心理疏导工作在实践中取得实效。
4 结束语
总之,女工工作是关系到广大女工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关系到油田安全生产,职工家庭幸福,单位和谐的大事,任重而道远。加强女工的心理疏导工作必须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时代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和思路,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对女工队伍的心理研究和疏导,提升服务女工的水平,使她们能够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健康、愉快、有意义的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为实现“百年创新、百年胜利”宏伟愿景和实现采油厂可持续稳定发展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工流产术;心理疏导
早孕妇女在做人工流产术中,都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及精神紧张现象,甚至还有少数患者有羞涩的心理,为解决宫颈扩张困难,使手术者较好的配合手术,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为此,我们对早孕妇女在实施人工流产术中进行心里疏导,现介绍如下。心理疏导是医护人员以手术者的利益出发,围绕着如何满足手术者的心理需要,减轻她们的心理负担和疼痛感的一种心理护理方法。
1术前疏导
目标:以消除恐惧紧张心理,安定情绪为主。
措施:把握手术者的心理活动及主要情况 ,询问是否有人工流产综合征发作史。在预约手术时,可以通过播放“人工流产须知”的录音和交谈的方法使受术者了解手术的大致步骤,明白此种手术是一种安全简单的小手术,从而达到自我放松。对特别紧张恐惧的受术者可以允许家人陪伴进入手术室。执行者应坦诚的告诉患者“请放心,这是常见的小手术,我会慢慢给你做的我经常做这样的手术”等话语。
2术中疏导
目标: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痛閾值为主。
措施:疼痛反应除了与疼痛刺激的部位强度频率有关外,还受心理状态因素的影响,可运用暗示,转移,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手术时可以播放小音量的悠扬,慢节奏的轻音乐。扩宫颈时,大部分患者感到难受可以提前暗示患者“马上,可能稍有不舒服的感觉,一会就过去了”,执术者可以边操作边说:“好了,好了”,吸宫是受术者主诉最疼痛的时刻,此时护士可以选一个轻松的话题和其交谈,或做一些协助其分散痛觉的动作,如察汗,安抚中腹部等。有的受术者在疼痛紧张时往往喜欢抓住别人的手,护士可酌情给予协助。对出现喊叫,哭泣行为的受术者,不论单纯视为脆弱,娇气而横加责备饿。
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为宣泄,它可以减少受术者心中的抑郁和提高疼痛閾值,这与我们的疏导目标是一致的。而对未婚先孕者出于羞涩的心理独自暗自承受,咬紧牙关的掩饰行为,却更应该重视注意观察面色,脉搏的变化,切不可把鄙视情绪带到手术中,对她们中少数痛觉较敏感受术者的喊叫,切不可说带刺激性,有伤自尊的语言,加重她们的心理压力。
3术后疏导
目标:以关心患者的康复及生活指导为主。
措施:术后给患者一张“人工流产后注意事项”卡片,传授一些个人卫生,性生活,饮食等知识。讲解一般的生殖生理常识,使已婚受术者清楚怀孕是夫妻生活的正常现象。对避孕失败者要适当给予正确的避孕指导。未婚先孕受术者,术后情绪复杂沉重,此时医护人员以和蔼之言给予亲切的开导和安慰。并着重指出未婚同居的危害,表示可替其保密,使她们从心理上得到解脱,卸下思想包袱,恢复平静的心境。这样的疏导,能够有效的减少部分未婚先孕者为了面子,名誉,而私自坠胎的现象,还可避免个别受术者发生意外的后果和过激行为,以维护家庭,社会的和睦与安定,并有意于女青年的身心健康。
4讨论
通过对我院2005-2009年接受人工流产术女性的心理疏导,发现子宫穿孔,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大出血等并发症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提高了是生活质量从而对从事人工流产术的相关医务人员在熟练规范专业技术操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长期不懈的开展计划生育及人工流产术的宣传教育。(2)加强医学科普教育让广大受术妇女了解计划生育中基本的医学知识,有针对性的做好她们的思想工作,减少紧张恐惧的心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3)加强各级医务人员医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从而掌握心理护理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减少受术妇女的身心创伤。
医务人员良好的心理护理技能,情感关怀,及时正确的心理疏导,稳定手术者的情绪,使患者较好的配合手术,是促进人工流产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在医疗进步的同时进一步的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达到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由于军队教育管理方式的特殊性,军队研究生在享受更多更好教育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日益凸显,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军队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数据显示,军队研究生SCL-90各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军人常模,提示军队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军人群体,他们在军人群体中具有独特性。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军队研究生教育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必须在打牢研究生思想根基的同时,注重解决研究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军校研究生学员健康成长。
一 科学把握心理问题,奠定解决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认知基础
一般来说,心理问题是对心理异常和心理不健康状态的总称。它是以感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意志、能力、性格、自我意识等形式表现出来,反映的是心理层面的问题。如过于紧张、焦虑、恐惧、抑郁、人格障碍、变态心理等消极、不良的心理,这些都是心理问题。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看,心理问题按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心理失调、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口科学把握心理问题,必须正确区分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
1 问题性质不同
思想问题常常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相联系,带有明显的政治和道德色彩,具有社会评价性;心理问题常常与人的生理功能、躯体疾病、认知评价方式、人际关系以及所面临的各种压力相联系,带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一般不具有社会评价性。这是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最显著、最根本的区别。
2 表现形式不同
思想问题常常以立场、观点、观念等形式表现出来,反映了一个人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和是非标准,一般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摇、事业心与责任心弱化、道德情操低下、个人主义严重、对社会看法有偏差,等等,在更深层次就是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问题常常以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个性等形式表现出来,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一般表现为情绪消沉、焦虑、自卑、多疑、嫉妒等,严重的表现为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
3 解决方法不同
思想问题解决的方法主要是靠理性说服和教育引导,以帮助其树立和形成正确的思想;而心理问题解决的方法主要是靠心理教育疏导、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以促进和维护其心理健康。
军校研究生学员产生的心理问题与普通人的心理问题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只是在表现的领域方面有所侧重,军校研究生学员重点在学业、科研、毕业分配、婚姻恋爱方面,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产生越来越激烈的心理冲突,并由此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二 着力建设骨干队伍,形成解决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工作群体
心理骨干是军队研究生培养中解决学员心理问题的主要力量,必须高度重视心理骨干队伍建设,力争研究生管理大队至少有1名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心理咨询师、每个研究生学员队要有3名以上心理骨干,切实形成解决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工作群体。
将所有政工干部均纳人心理骨干队伍。面对研究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的形势变化,研究生管理单位的政工干部不仅要善于开展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具备一定的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能力,积极开展心理教育疏导,通过举办心理沙龙、组织实施团体心理训练等活动,引导研究生自觉运用心理健康知识进行自我心理调适,解决研究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同时,其他管理干部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正确区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能够识别学员常见的心理问题,在经常性管理工作中也要善于运用心理咨询疏导的方法。
遴选研究生优秀学员作为心理骨干。把那些军政素质过硬、心理素质优良具有一定心理健康知识基础的优秀学员作为心理骨干,引导他们积极开展朋辈心理咨询,这是较好解决研究生心理问题的有力举措。大量实践表明,通过积极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对于克服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心、协调寝室中的人际关系、面对学习等问题,往往能收到相当好的效果。因此,在研究生学员中,要充分发挥朋辈心理咨询的作用,做到每个班都要有心理骨干。
注重加强心理骨干业务能力培养。要围绕加强心理骨干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心理骨干培养的有效模式。比如可以直接分批选送一些骨干到心理专业教学力量雄厚的地方大学,采取院校培训的方式提高心理骨干的业务素质和开展心理工作的实际能力;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聘请军地心理专业的专家到研究生管理大队讲课辅导,促使心理骨干能力素质得到快速提高,使更多的学员受益;也可以立足本职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自学提高,在平时工作中加强积累,在书本上多学,遇到内行人勤问,从实践工作中总结,不断提高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实际能力。
三 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构建解决研究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机制
解决研究生的心理问题,不仅要建强骨干队伍,而且要健全完善心理服务工作制度,掌握研究生的心理状况,科学分析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时跟进教育疏导工作,确保心理服务工作长期有效运行、健康发展。
建立心理普查制度。要建立运用心理测量等手段对研究生心理状况定期进行普遍调查的制度,并为每一名研究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档案应作为开展个性化心理服务和选人用人重要的心理依据,这样不仅有利于研究生长远的身心发展,也是对心理测量和建档资源的有效应用。此外,开展心理普查不是仅在入学的时候搞一次就行了,而是每年至少做一次心理普查,遇有重要事情或特殊时期,也要进行心理状况的调查,经常评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尽早、及时发现心理问题苗头,防患于未然,准确、及时积极干预。
形成心理分析制度。解决研究生的心理问题,不仅要及时准确掌握研究生心理状况,还要进一步深入分析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形成规范化的定期分析制度。研究生在学习科研、毕业分配、荣誉奖惩、论文答辩以及婚姻恋爱受挫等不同阶段,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情绪困扰等心理压力,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研究生的身心健康。通过定期分析研究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把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密切结合起来,切实弄清研究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而预测和了解研究生心理活动和变化趋势,为有效解决研究生心理问题提供可靠的依据。
完善教育疏导制度。心理教育疏导是化解研究生不良心理反应、排除心理困扰的有效手段。要针对研究生学员容易诱发心理问题的时机,结合心理普查和心理分析情况,积极开展心理教育疏导,化解研究生心理困惑,适时进行心理干预。一要完善心理教育制度。紧密结合研究生的学习、训练制定好教育计划,校(院)要定期举办研究生心理健康周或心理文化月等活动,认真组织研究生自主学习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心理自我调适的基本方法,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二要完善心理咨询疏导制度。设立心理服务工作中心,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建设心理服务网站,采取面对面、线对线、键对键的方式开展经常性心理咨询疏导活动,确保研究生的常见心理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对无法处置和解决的心理障碍、心理病症,要及时向上级报告,采取有力措施解决。
四 重视营造良好环境,消除研究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不良因素
与社会大环境相比,军校环境与研究生的联系更为紧密,对研究生思想上、心理上的影响也更为直接。要努力优化和营造良好的军校环境,减少、消除研究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不良诱因,从环境因素上减少研究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能够净化研究生心灵、规范研究生行为、凝聚力量、激励士气、减少研究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一是大力营造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的浓厚氛围。通过思想教育、环境熏陶、纪律约束等方式,不断强化学员的使命责任意识,在学院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减少专业学习、军事训练中心理问题的产生。二是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注重典型的培育和宣传,发挥其巨大的感召、示范和带动作用,形成比学赶帮、创先争优、努力学习的群体心理效应。三是弘扬公道正派的良好风气。进一步纯正院校风气,改进领导和工作作风,公开公正处理事关研究生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改进管理教育方式,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
营造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关心研究生的物质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生活环境,是促进研究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要把物质文化生活环境建设的重点始终放在基层,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生提供优美舒适、功能齐备、完善配套的生活、学习和文化活动设施,并用心管理好、利用好。要把优化物质文化环境与提高研究生人文素质统一起来,注重发挥物质文化环境的教育和熏陶功能,使研究生在良好环境中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健康纯洁、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能够充分体现研究生大家庭的温暖,有效减少研究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加剧。我军官兵一致、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是军人正常交往的基础,是纯洁军队内部关系的“净化剂”,教育引导研究生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是新形势下优化人际关系环境的根本途径。同时,紧密结合研究生学员交往观念和方式的变化,鼓励他们开展积极、健康的交往,发展友谊,增进团结;同时要加强对研究生交往的教育引导,使他们重感情不忘讲原则,重友谊不忘讲诚信,反对庸俗关系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这样,不仅会使磕磕碰碰的事少了,大家遇到矛盾也能心平气和地化解,不至于人际关系紧张,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引发恶性案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