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验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实验教学优秀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验教学优秀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验教学优秀案例

第1篇:实验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1-7529-03

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学是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目前很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以下不足:

1)实验教材与学生专业结合不紧密,实验内容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

实验教材与学生所学专业没有联系,与实际案例相差甚远,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验教学内容没有层次,没有因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分不同难度层次进行实验;整个实验课程缺乏系统性,实验内容仅仅停留在验证教师所讲知识点的层面上。知识单元讲完后,没有设计相关知识的小型单元性实验。整个课程结束时,也没有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案例的综合实验。另外,学生平时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还存在着一段距离,实验课程没有真正起到桥梁的作用。

2)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实验课程枯燥无趣。

大部分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都是学生独自上机练习教师上课所讲例题或做课后作业,有问题教师指导。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枯燥无趣。少数同学在实验课上玩游戏上网的现象时有发生。

3)实验过程缺乏监管,抄袭作业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有些学生不认真完成实验,直接将其他同学的作业复制一份就上交了;还有同学利用网络,抄袭相似的实验内容。这些现象经常发生,导致教师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为实验结果的评价带来了难度。

4)实验结果评价体系很不完善,还没有完整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案。

大部分教师只看实验结果,而忽略学生的实验过程。存在着考核方案不完整,考核方式不科学等问题。

2 提高实验教学的对策与方法

1)精选或自编实验教材,实验内容与实际应用和学生专业紧密结合,实验内容体现出基本验证型实验、单元设计型实验和综合研究型实验三个层次。

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实验内容要与学生专业紧密结合或者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选取实验案例时,选取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应用的案例和学生在专业中能够使用的案例,突出实验内容的实际应用性和趣味性。同时,实验内容还要分基本验证型实验、单元设计型实验和综合研究型实验三个层次。基本验证型实验主要用来验证或巩固教师所讲知识,是实验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单元设计型实验主要将多个知识点、一个知识单元(可以是一章,也可以是多章)的内容综合起来,设计一个涉及多个知识点、同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实验,是基础较好的学生完成基本验证型实验之后进一步实验的内容,这样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学知识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为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架起了一座桥梁;综合研究型实验是学完某一门课程后,设计的一些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工作中、生产中的实际需求的实验,学生可以用该门课所学知识或以前所学的知识去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这时候,就需要同学们查阅资料、文献去攻克难题。这样的实验,可以提高同学们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同学们的科研能力,同时为以后走向社会,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实验比较难,可以分小组完成,小组内每个同学分不同的任务去完成整个实验。

例如,在计算机基础的《Access 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中,医学专业的学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的选取可以分为如下所示的三个层次:

①基本验证型实验

当介绍标签、文本框控件时,安排简单的验证型实验,使学生掌握简单控件的实验方法。例如:使用文本框控件显示医生的ID号、姓名、职称。

②单元设计型实验

在学完“窗体”这一章后,要求同学们为某一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窗体界面,实现数据库的主要功能,并且可以显示表或查询中的数据。

下面的图2是学生做的药品信息的显示界面:

③综合研究型实验

在学完《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以后,要求学生分组自选题目完成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分析数据库实现的主要功能,设计数据库中的表,并建立表之间的联系。根据要实现的功能为数据库添加查询、窗体界面,添加报表,部分要实现的功能可以用宏或模块实现。要求:界面美观,基本功能齐全,使用方便,能够在实际应用中使用。

学生可以自选题目,也可以参考教师给定的题目。比如:宿舍管理系统,图书馆里系统,护士站管理系统、中成药数据库、门诊挂号系统等。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实验课程的教学中,不断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不断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遇到问题举一反三、不断深入,化不知为已知。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在基本验证型实验中。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每学完一个知识单元,就可以完成项目中的相关部分。这种方法可以用在综合设计型实验中。对于研究探索型实验,可以采用小组汇报式的教学方法,分小组完成不同的实验,实验完成后,各小组汇报完成实验的情况。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也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师生展开讨论,以找到一种或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利用BB网络平台,将实验课堂扩张到课外,大家可以随时有问题,随时问题到BB平台,由值班老师或在线师生共同出谋划策,随时解决。

3)加强实验过程监管。

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分类,分别采用不同方法监管实验过程。基本验证型实验,不用分组,每个同学必须都要完成,要求当堂交作业,同时还采用随时提问,随时抽查的方法。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抽查的更频繁一些;综合设计型实验和研究探索型实验采用小组汇报形式,每个小组每位同学的实验内容由其自己汇报,同时老师和其他同学随时提问。这样,就使得学生有压力,能够认真完成实验。

4)制定完整的评价标准和奖励机制。

分组完成的实验,由于每个小组所选实验题目不同,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我们编写了《综合实验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对实验给出了详细的评分标准,再根据每一个同学所做的工作,对该同学进行评分。每学期课程结束时,还对同一课程的优秀实验作品进行奖励。

5)建立实验案例库,将优秀学生自选的实验课题转化为实验案例。

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我们要求每届学生都要完成自选题目的大型综合项目。并将优秀学生项目加入到实验案例库中,并作为范例展示给下届同学。这样,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料,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3 结束语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我们不断摸索、总结、改进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得实验教学能真正的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010年、2011年,学生的优秀作品进入全国计算机文科大赛决赛,并获得可喜的成绩。实践证明,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效果非常好。

参考文献:

[1] 王珍.浅谈高等中医药院校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10):1278-1279.

[2] 牟连佳,梁皎,李丕显,等.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5(01):94-98.

第2篇:实验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关键词:预防医学实验课;教学理念;改革思路

随着生产和生活消费行为的进一步社会化,公共卫生和社会保健问题日益突出,人们为了能降低死亡病因的发生,提高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不仅要求医院能够治疗各种疾病,还需了解各种疾病预防的知识。因此,在生活中要从自身做起,充分做好疾病的预防,以免发生各类病症而影响身体健康,降低生活水平。下面笔者就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预防医学实验课中的教学理念

预防医学实验的教学理念主要传承了我国刻苦、创新、奋斗等优良传统,并发扬艰苦创业等精神,形成了适合我国教育的教学理念。该理念主要以学生为核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自身能动性为主要目标,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还需注重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从而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培养医学人才。

二、预防医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思路

1.完善管理体制

当前高校主要实施的是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以此来对所有相关教学工作进行管理。在校级对其进行管理时,能够确保该实验教学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确保实验建设能够满足实际教学需求。而院(系)级在对其进行管理期间,能够全面优化和整合各项实验教学资源,统一管理学校相关实验教学活动,使实验教学不仅稳定进行下去,还能提高试验教学的质量。在实验室中,还应建立较为完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且能根据实际实施效果进行修改,确保学校对实验室的管理更具科学性、规范性、高效性,成为适应时展的教学方式。

2.改善教学方法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产生良好的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当鼓励实验教师在工作中收集各类典型的案例,如,环境污染、流行病、职业卫生及一些社会突发事件,然后在实验教学中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筛选和设计,使案例能够满足实验课上教学的需求。教师对案例的使用,应以案例本身为主要线索,使学生围绕着案例提出相关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与归纳,探索出该案例中所包含的相关知识点和内容,了解其发生的规律。教师通过案例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在事件分析、总结等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发现问题的本质,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对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同时,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下,学校通常都会有先进的基础设施,如互联网、多媒体设备等。这些先进的教学设施能帮助教师完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在实验教学当中的兴趣,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相关知识,提高个人技能。

3.构建优秀的教学队伍

社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才,而这些人才都是由各类教师培养出来的,由此看出教师队伍的师资水平对我国人才的培养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学校应当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可以聘请事业单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之上建设一支热爱医学实验教学的队伍,要求其不仅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还应当对现有的相关技术有所了解。在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我国高校应当加强医学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并建立相关的培训制度,在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同时,使学校实验技术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总之,医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医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医学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校加强此方面的建设对于提高我国医学教学总体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医学实验教学的相关教育理念和改革思路进行探讨,希望改善以往在医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之处,构建一个运行机制完善、教学方法新颖、师资队伍强大的实验教学基地,从而为我国医学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我国医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耿志辉,耿玮峥,许宗革,等.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1(2):190-192.

[2]陈国元,杨克敌,刘烈刚,等.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改革效果评价[J].医学与社会,2011,3(7):96-99.

第3篇:实验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新的移动通信实验教学体系,将先修课学习、工业实习、理论课学习、实验课开展、毕业论文等多个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形成从基础理论仿真到专业实验操作、工程技术实训、创新实验等一个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

通过通信类先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对移动通信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有明确的定位[14,15]。相应编程语言类课程的学习更为实验仿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移动通信理论课程的讲授为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平台。工业实习安排在移动通信实验课开设前一学期开展,实习内容是到各通信运营商公司和设备厂家进行跟岗实习,涉及到的内容有: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的建设与维护;交换与传输系统管理和维护;光纤传输设施维护;移动终端制造与维修;3G应用等多个方面。通过工业实习使学生对当前移动通信所涉及到具体问题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这对之后实验教学的开展,特别是移动网络方面实训的进行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移动通信实验教学的开展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理论仿真、专业实验操作、工程技术实训、创新实验、毕业设计。基础理论仿真是利用MATLAB软件实现:QPSK调制及解调;MSK、GMSK调制及相干解调;QAM调制及解调;OFDM调制解调;m序列产生及特性分析;Gold序列产生及特性分析;数字锁相环载波恢复;Rake接收机仿真实验。例如,OFDM调制解调实验,按照图2OFDM仿真结构图,利用MATLAB程序实现图2中不同测试点处的信号波形。

工程技术实训阶段则是利用3G天线获取实际信号,利用频谱分析仪等仪器实现CDMA2000、WCDMA、TD-SCDMA信号的分析。同时实现基站放大器、塔顶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例如,图4中给出利用频谱分析仪所测得实际CDMA2000和WCDMA信号的频谱特性。

创新实验阶段主要是针对有兴趣参加各类设计竞赛的学生开展,将全国及各省、校级电子设计大赛题目进行改造,从中选取与移动或无线通信有关,且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实用性的方案,经过适当修改作为创新实验阶段的实验案例。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实验案例了解各级大赛的要求及特点,教师则也可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各级大赛,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毕业设计阶段主要是利用实验室实验条件,从学院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将某些项目进行简化、修改、重组,转化成通信专业类论文题目,或从本专业最新的科技论文中选择其中合适的内容进行改进,作为通信专业类综合性毕业设计案例,从而将先进的科研成果打造为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结合。为通信类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和开放的培养环境。总之,移动通信实验教学体系中基础理论仿真、专业实验操作和工程技术实训是必修课程教学内容,是实验教学的基础与根本[16]。创新实验、毕业设计则是移动通信实验向之后教学、实践环节的扩展与延伸。这样由必修和扩展环节共同构建起移动通信实验教学开放体系。

本文作者:冯敏罗清龙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第4篇:实验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关键词: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探索;构建

公共管理专业旨在培养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当前政府事务和社会公共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注重实验环节培养教育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公共管理专业发展迅猛,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距离岗位工作要求尚有提升空间,因此,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实验教学体系的完整构建,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目前高校公共管理试验教学体系初探中存在的问题

1.1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与转型,社会管理需要解决的任务日渐繁重,国家也对高校的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应当注重从理论型的人才转变为务实性的人才,注重高校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部分学校仍受到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认为理论知识的掌握是最重要的,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教育,更有甚者将实践能力看作专业教学无关紧要的部分,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高校对公共管理的人才实践方面培养的欠缺,无法跟上时展,无法充分满足社会需求。1.2实验教学体系不完善当前有部分高校虽然已经开设了公共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课程,为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机会,但是没有就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设定具体的培养计划,缺少完整的实验体系,没有按照实验教学的规律来制订教学计划,没有按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方案制定实验课程实施中的保障机制与管理机制,这些未解决的问题都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不完善的教学计划、软硬件设施不完备以及缺乏专业性的理论指导都使得公共管理的实验教学缺乏完整性,各个教学模块间也未能统一与协调[1]。

1.3实验教学环节有缺失

一方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方法陈旧且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学校长久以来以学习理论作为主要内容,片面追求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对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探究,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所采用的教学实验方法是比较古老的传统方法,较为宽泛,缺少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强,学习兴趣不浓。另一方面是实验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进行讲授,而学生只会一味地模仿,缺少独立探究的能力,实验学习的开展处于被动状态,很难有实质性进展,学生无法掌握在实验中得出的经验性知识[2]。

1.4实验师资队伍待加强

当前高等教育正朝着大众化与普及化发展,高校师资队伍逐渐向着年轻化发展,虽然年轻教师的理论知识结构新颖,但是他们的实验教学经验尚未同步丰富,有过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的年轻教师更少,这就导致他们在进行实验课程教学时缺乏贴近实践的特性,开展过程也会底气不足。而一些高校为这些年轻教师提供深造的机会不多,也缺少专业的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专职教师对其进行指导。这些专业教师还要从事科研工作,缺少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同时去进行大量实验课程的培训学习,随着高校扩招,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需要,长此以往,师资队伍质量和规模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和扩充[3]。

2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2.1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在多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因此应当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公共问题和社会需求为中心,以学生的能力建设为核心,将实验创新教学体系逐渐完善。首先,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进行人才的实验能力培养。分层次需要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与人才的培养目标,分层次地进行公共管理人才的能力培养,在专业认知能力方面,应当对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在专业的应用能力方面,要对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区管理等有一定操作与应用能力,在创新方面,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创新与研究的技能;分类别需要根据课程的不同,设计侧重点不同的实验教学课程。在专业的基础知识方面,通过对学生的基础试验的培养,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对逻辑、信息管理及数据处理等基本理论有全面了解,在专业技能实验方面,培养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社区工作等能力,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提升。在综合实验方面,通过专业的模拟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对于公共政策分析、城市治理与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在研究创新实验方面,通过一些仿真推演和方法创新的实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到公共管理的仿真模拟中,培养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和解决创新能力;分阶段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进程和个性化特征,让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实验教学的锻炼。其次,注重校内实验和校外实习的统一、模拟仿真和实验操作的统一、实验教学和创新创业的统一。校内实验和校外实习的统一需要学校联合当地的政府部门、公共服务中心等,合作建立校外实验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在校内与校外实现实验与实习的轮训,培养他们的实践参与能力;模拟仿真和实验操作的统一,需要将理论的课程和实验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实现统一性,例如,一些公共危机事件的模拟、虚拟政府等将这些仿真课程和社区工作实务、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等实验现场有机结合起来,让实验课程内容的设置更为丰富;实验教学和创新创业的统一,可以借助一些实验教学课题,提升学生对于实验教学基础原理的理解,合理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身的实验能力,还可以指导学生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比赛,如“互联网+”、挑战杯、市场调查与分析等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最后,需要注重实验教学模块,在基础实验部分,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开展,让他们在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及能力锻炼方面得到培养;在技能实验部分,主要面向中年级学生开展,注重对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进行培养,为他们未来就业提供保障与基础;在综合实验部分,主要面向中年级的学生开展,加强他们对于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他们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为综合模拟奠定基础;在研究创新部分,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开展,让他们有意识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个人竞争力[4]。

2.2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实验教学平台,高校应当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教学平台的功能,完善教学平台的使用效能。首先是应急模拟仿真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形成公共危机预警的习惯,及时发现问题,设计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方案并不断进行优化;其次是案例研发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案例教学的数据库,为学校的实验教学开展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以为政府与社区提供相关决策与咨询;再次是电子政务模拟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子政务,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技能,体会电子政务为公共管理带来的巨大便利;最后是社区管理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将高校周边社区联合起来作为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去,体验社区工作实务及社区管理等实际事务[5]。

2.3实验师资队伍的构建

高校公共管理的实验教学体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打造一支知识技能多样化的教师队伍也是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首先,教师的来源应当多样化,学校可以从实践教育合作基地聘任一部分有相关经验的教师,还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让更多有经验的政府与社区管理人员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充实教师队伍的人才储备;其次,教师的结构应当多样化,让教师自由组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将理论型教师与实践型教师进行组合,为学生进行实验指导时能设计较为全面;最后,教师的培训机制多样化,为学校教师开展岗前实验培训与定期专题培训,让教师去政府、社区组织中实地锻炼和深入培训,选择优秀教师国外进修,给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平台[6]。

2.4实验管理模式的构建

在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的开展中,还需要注意管理模式的合理构建,注重信息化管理的构建,完善学校的实践教育中心与合作单位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完善,实现资源的共享共用,实现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优化,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具体工作。实现网络化的管理,有效解决实验探究过程中实验资源、实验管理等多方面有效沟通协调,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教师、教学等网络化管理,教学计划、实验内容等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7]。

3结语

当前高校在开展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结合实际,从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开始,构建完善教学平台与优化提升师资队伍,打造合理的管理模式,让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真正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孟川瑾.基于PBL理论的公共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9,22(1):109-112,115.

[2]朱光喜.基于“互联网+”政务平台的公共管理类课程实验教学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6):78-81,90.

[3]乔成邦.高校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实验与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6(12):64-66.

[4]汪独友.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实验教学初探———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交际,2016(20):203-204.

[5]程琳.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重构[J].中外企业家,2016(8):177-178.

第5篇:实验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设计上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设计、促进专业优质化发展。本文针对现今高职院校审计实验教学课程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审计;实验教学

一、研究意义

高职院校在教育体系中属高等教育,高职院校审计教学在教与学上注重理论,相对较为抽象与枯燥,并且由于学生学习基础能力参差不齐,很多教师觉得难以在课堂上进行深入的课程教学。但是,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社会对高职教育并不是很了解,有一些误解和偏见,关注度不高,导致其优秀生源大量流失,远远低于其他的本科院校。在高职院校中的审计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学校一贯进行单纯的理论教学枯燥乏味、基础抽象、理解困难,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足以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和应用,在实际的工作中面对相关的问题时更是无从下手,所以,结合实验案例进行实验教学是高职院校审计教学课程的必然选择。

二、高职院校审计实验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形式化,古板落后

审计是以多门学科作为基础、并涉及了各种专业的法律、制度的课程,其中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经济法、税法等等,具有很强的技术性。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审计专业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其专业所需的基础体系和要求也不断增加。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着重强调教育的覆盖面和基础知识的原始积累,导致在教学中充斥着大量的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受到时间的影响,各个学校就会相应的减少学生实践的机会,忽略了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经验的实验教学。虽然,也有很多高校会在毕业前留出专门的时间用来进行实验教学或安排实习,但是,由于即将面临毕业,解决就业问题是所有毕业生的首要任务,学校设置的实践课程往往得不到学生的重视,也就变成了“无用功”。

(二)教师过于理论化,缺少实践

高校的审计教师大多都有着较高的学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掌握着多方面综合的知识。但是,这些审计教师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在学校毕业后直接留在本校工作或者进入另一所学校进行教学,并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工作,缺乏审计的实际工作经验,不能及时的了解国家政策和要求与实际脱轨。一些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常都会设立关于社会实践的部分,但是通常都会受到时间等方面的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计划推迟甚至不能实施。使实践计划趋于形式。教师缺少实验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在教学中必定会着重的传授自己掌握的、擅长的理论部分,同时在面对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时,不能准确的进行解答,无法为学生指出正确的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教学案例书本化,脱离实际

案例教学是实验教学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案例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许多案例是根据书本上的例子稍作改变设计出来的,过于死板和书本化,并不符合实际情况,这种案例无法真正的考验学生们的能力,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提升高职院校审计实验教学课程水平主要应对措施

(一)建立专门的审计实验教学实践基地

建立专门的审核实验教学实践基地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使其更加数据化和系统化,方便更好的展开校外的实践活动,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学校可以与多个相关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合作方可以为学校提供实验教学场地和更符合当今专业发展方向的实际案例进行情景模拟,和大量实践经验丰富的审计方面的人才,来指导教师和培养学生,弥补本校教学方面的不足,也可以聘请社会上一些专家教授或是专业的高资质的注册会计师作为本校的特聘教师,辅助教学。对审计前期的教学进行严格的把关,为之后的审计实验教学打好基础,借助后期实践,提升理论学习的效果,使二者之间得到更好更充分的融合。多方面进行考虑研究,共同规划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为合作单位提供人才,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学能力

学校在外聘专业人才和教师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本校的专业教师。首先,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并给予大力的支持,积极的安排本校专业教师参加外出培训、考试和全国审计方面的交流会议等等来积累经验。还要为本校审计教师制定一套专门的制度,严格要求,尤其是在实践学习方面,可以定期的聘请一些专业的人才来本校举行讲座,对教师进行指导,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审计实验教学小组,安排小组成员到校外进行挂职锻炼,或到一些知名的事务所进行工作,了解当前审计工作发展的形式和国家的政策,回校后,共同的讨论和学习,做到共同进步,并在每学期都有专门针对教师水平的考核。还要鼓励教师报考全国性的相关专业资格考试比如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等等,也对教师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三)建立专门的案例库,并及时更新

审计工作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情境下展开的,通常需要工作人员要有细心的观察、耐心的询问沟通和丰富的经验,这不是仅用书本上的知识所能解决的,所以在教学中,案例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案例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更需要建立专门的案例库,对所用案例进行分类、总结和及时的更替。在建立的过程中,要全面撒网,收集大量的审计方面的实际案例,无论是国内、国外、成功的、失败的案例都要包括其中,而且不仅要对收集起来的案例进行分类筛选,还要培养本校开发案例的能力,使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学习阶段的不同来选用不同的案例,更好的符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加强在审计实验教学课程方面的设计,多增加一些讨论的环节,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及时的提出疑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并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熟练的应用。

四、结论

高职院校审计实验教学课程的建构既是对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的要求,更是对学生更好的满足社会对审计人才的要求。所以,在高职院校审计实验教学课程的建构过程中,要清楚的认识当前在高职院校审计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改良现有的沉闷、古板的教学方法,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和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教学方案。提升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指导和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提出相应的办法,不仅使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提高,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出真正的审计专业方面的人才,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与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赵彩虹. 开展创新型审计实验教学的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06:142-145.

[2]李一红,王利. 高职院校审计课程实践教学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2012,06:143-144.

第6篇:实验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指教学中由护生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对实验过程进行质疑,通过对阅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的加工,重新设计较为合理的实验过程、释疑及交流结果的一种实验教学。崔玉霞等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提高了护生学习兴趣,培养了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探究、实验意识等方面都有其优越性。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学生在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的综合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实验设计方法。护理综合性设计实验是以护理学知识为基础,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主线,模拟临床真实案例进行护理的综合实验设计方法。

二、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1.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它包涵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方法。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实物、教具作示范性操作、实验等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法。演示法普遍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是教师向学生展示操作步骤的重要手段。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些动作或活动方式,以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任何的《护理学基础》实验都离不开练习法,动作技能要通过各种感官同时作用,要经过大量练习获得,所以练习法是《护理学基础》实验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

2.角色扮演法:是运用表演和想象情境,启发及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情感、态度、价值、人际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所学得的经验和技巧易迁移到类似临床情景中有利于学生角色转换和角色适应。角色扮演教学法让护生亲身扮演、亲身体验,还原临床场景,缩短课堂与临床的距离,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临床实践能力及科研意识的培养。情境教学法:是以简单的形式仿造某些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与真实情境相似的事件。雷蓉等采用病案导入-情景模拟教学法,根据实验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设计相应的情景,课前一周将案例交给学生.学生根据情境分组讨论.设定角色分工、扮演等。研究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一种以临床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目的,以引导学生自己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多采用小组讨论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将PBL教学法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调查结果显示PBL技能教学有利于护生操作技能的掌握,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缩短了技能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距。

3.目标教学法:是以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以设置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测量的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开始时,向学生提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目标要求,以目标为导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体验式教学法:需要学生亲身参与、经历和体验,需要他们自己在行动中概括总结的教学方法。包括实践层面的亲历和心理层面的亲历。穆国霞等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先让学生模拟体验,再让学生真人体验,体验结束后老师和其他护生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扮演的护生,以加深其印象。多样教学法:将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称为多样教学法。龙霖等通过对“本科护生对《护理学基础》实验项目及教学方法的态度及需求”的研究,显示75.18%护生选择多样教学法,11.46%选择单纯的情景教学法,仅有0.48%的护生选择传统教学法,可见多样教学法最受护生欢迎。

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组织形式

1.一般性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护生观看录像一教师示教一学生回示教一护生练习一教师巡查一教师总结”的形式组织教学。一般性教学组织形式是《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最基本、最常用的组织形式,但教学中只使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容易造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窒息了护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结合以下教学组织形式效果更好。

第7篇:实验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关键词:实验教学管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4

实验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动手实践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发展。高等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科学规范管理实验教学,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 重视实验课程内容建设

1、 扶植新实验,拓展教师创新创业空间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应当是理论教学的重复。高校要重视实验课程建设,在保证基础性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课程中的综合性和创新性教育,大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现有实验题目和内容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精选实验课程,淘汰与理论教学重复的内容。[1]结合产业行业的“新理论、新工具、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增设一些在实验教学中有代表性,有应用价值的先进的实验内容、方法和手段。

2、 增加实验学时,提高设计性实验比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实验大多数是一些基本的验证性实验,以验证理论、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为教学目的。对这些基础实验,实验室提供了实验指导书、实验仪器,甚至给出操作步骤,数据表格。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实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改革单一化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增加实验学时,提高设计性实验比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3、 重视科研成果转化

实验教学是学生接触科学研究、科学技术新知识的前沿手段,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要成为实验教学重视的课题,实验教师要关注科学前沿研究形成的创新理论和学科发展动态,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及时反映在实验教学中。

二、 重视实验课程形式建设

1、 实验教学要与MOOC建设相结合

实验课程是一个独立的教学单元,适合开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高校需结合自身课程特点,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开展实验微课教学的方式,减少教师重复冗余的演示工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一劳永逸,一举多得的效果。

2、 鼓励增设实验选修课

高校应鼓励教师增开一些有创造性、趣味性的实验课,作为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开设,在拓展教师创新空间的同时,丰富了学校选修课的课程资源。

3、 重视实验报告的撰写

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成败和实验过程的记录。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可以促进学生认真做好实验,有利于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使学生重视基本技能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学校在实验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报告的撰写并积极发挥它的作用,制定规范的报告模板和撰写要求,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

4、 合理利用废弃设备,鼓励与企业创建联合实验室

对淘汰下来一些仪器,可以采用修旧利废的办法,重新设计组合,开设一些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及选修实验,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尽可能发挥淘汰仪器的余热。这些淘汰仪器也是很好的案例教学的实物,可以进行“手术式”的展示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效果。[2]高校应鼓励教师通过和企业联合办学的方式创建联合实验室,开辟学生实习实践场所。

三、 重视实验课程检查评估

1、 建立并坚持实验听课制度

对实验课程建立听课制度,能够促进教师更加积极、更加严谨地组织实验教学,同时,也为教师及时反映相关意见和建议提供了便利,为学生反映学习心得和学习意愿创造条件。[3]

2、 坚持实验教学的质量评估

通过实验教学评估,可以发现不足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发展和改进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评估要以教师的教学主导活动为主线,涵盖实验教学的具体环节,反映实验教学效果,体现实验教学在课程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3、 检查实验室的利用率

W校应对实验室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尤其对新建实验室和新进设备的利用率进行跟踪检查。鼓励教师通过新增实验课程、增加实验学时,引进开放性、创新性实验等方法来充分利用实验设备,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四、 增加奖励机制

1、 教师竞赛奖励

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开发新实验,研究新技术,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拓展创新创业空间。对优秀的大赛作品将给予一定的竞赛奖励。

2、 学生创新创业学分奖励

学校提倡学生将课上理论学习和课下实验创新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利用实验室设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对优秀的实验成果和作品给予一定的创新创业学分奖励。

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基地,高校实验教学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教学水平。完善实验教学的管理不仅能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更能影响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管理,不断探索有效的改革举措,使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工作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晓.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淮海工学院学报.第11卷第7期.

[2]宋皓,李保银,王培润,邹爱英.对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的若干思考.科技资讯[J].2007(15).

第8篇:实验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关键词]制约 探究性实验教学 发展因素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近年来化学教学中老师们经常讨论与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探究式学习法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对改变传统的实验学习方式和教学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笔者发现在现实的化学课堂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却存在着重形式而轻实效的现象,制约着化学探究性试验教学的发展。本文笔者着重从师生两方面谈制约高中化学课堂探究性试验教学效果的因素。

一、化学教师专业素养

(一)教师对探究性实验教学存在认识误差

1、对什么是探究性实验教学产生误区

探究性实验是部分化学老师认为凡是要做实验的都叫探究,对于一个给定了实验目的、内容、实验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甚至实验结果的实验活动设计,却被冠以探究的名称。单纯的对已知的验证和对指定的步骤重复占了绝大部分。

案例1:《原电池原理》教学中,教师按课本实验要求进行分组,学生演示铜锌原电池实验后就给出了原电池构成条件,学生对与电极的作用认识得不清楚,会认为原电池就是负极失电子,电解质溶液得电子,造成很大局限性,导致在后续课程中很难理解金属腐蚀与防护的有关问题,以及新型燃料电池中外加氧化剂气体等有关问题。

这样的实验活动,学生的任务仅仅是按照老师所给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根本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学生也不知道如何进行探究学习。因此,只有老师能理解与区别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试验,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设计合适的探究实验,促进学生化学思维品质的发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作用存在认识误区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有急功近利思想的存在,认为探究实验教学耗时多,影响教学进度,短期内学生能力提高不明显,影响知识的落实而不愿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实际上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有利于知识的落实的,更有利于学生系统知识的生成。同样一个知识,简单的呈现给学生和学生通过一个研究过程得到它留给学生的印象是不一样的。

案例2:课本上的原电池原理教学是构建一个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在后续课程中要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问题、新型化学电池的研制问题等。只有原电池原理这个基础牢固,后续的学习才可能顺利进行。因此,此处应设计一个探究活动,反复更换电极,提升学生对原电池原理的认识。

首先演示铜、锌、稀硫酸可以构成原电池,然后提出问题“是否只有铜、锌、稀硫酸才能构成原电池,铜、锌在原电池中的作用是什么,是否一定要使用稀硫酸?”

教师为学生提供如下材料和试剂:电极材料:碳棒、锌板、铜板、铁钉、塑料片;溶液:硫酸、硫酸铜、氯化钠、蒸馏水、酒精。不同的组提供的材料和试剂是不同的。学生用本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探讨,回答上述问题,最终要总结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和随后的课堂汇报交流,学生总结出锌可以用其他的活泼金属替换,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电子;铜的主要作用是导电,可以用其他导体来替换;如果把铜换成比锌更活泼的金属,也能形成电流,但是电流的方向就是相反的了。对于电解质溶液也作了实验探究,用乙醇、纯水、纯水中追加食盐、硫酸铜溶液等替代硫酸,观察原电池构成的情况,使学生对于原电池构成条件、原电池反应原理有了特别深刻的认识。

通过案例1和案例2的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相同的知识点,呈现的方式不同,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不同,案例2知识的呈现就系统化,给学生印象就会深一些。另外,我们也认为化学教学是一种科学教学,要体现科学方法。实验探究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方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体现这样的内容。

(二)化学教师专业水平发展

探究性实验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挑战,一个优秀的化学教师能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需要,开发探究性试验教学的素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探究题目。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必须在如下两个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1、化学专业知识方面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化学知识,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提出思考性很强的问题,甚至是学科交叉的知识。在学生有“一杯水”的情况下,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而且是高质量的“水”。例如:在探究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条件时,实验过程中常会出现如下颜色变化:白色——灰绿色——红褐色,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必然会对灰绿色是什么物质产生疑惑,教师就要能给于及时的答复。

2、化学教学业务能力方面

化学教师自主开发科学探究实验能力不足,要能分解探究性实验,根据教材的相关知识,同一个内容可以设计出不同的驱动性问题。比如“铁及其化合物”的教学就可以有多种驱动性问题:“探究二价铁和三价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氯化亚铁溶液中为什么要加入铁粉?”“探究氯化亚铁的化学性质”,“请你设计实验实现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这几个驱动性问题的内容指向都是一致的,他们都是可以的,但是针对不同的学生就要具体研究哪一种驱动性问题效果更好。

有些教师对驱动性问题不拆解直接抛给学生,感觉开放度很大,实际上会给学生造成混乱。学生不清楚要想对这一问题提出假设、找到证据时要思考哪些问题。驱动性问题转化为探究活动中的假设、方案、证据、结论的全部过程都由学生完成,难度较大,也需要较多的时间。比如“氯化亚铁中为什么要放铁粉”这一问题如果不拆解,学生很难找到研究的方向。如果教师对问题不拆解、不逐层具体化,学生就不知如何下手,就会导致探究活动效率低下。

二、学生化学素养的制约

以往的实验,基本上都是学生在固定的实验程序下进行操作,目的只是验证已有的答案。这种实验缺乏实验者的主动性参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索”。为此,在实验教学中,老师要能创设探究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自主设计实验的教学策略,来实现学生的主动创造。

然而,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校,甚至同一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化学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探究性试验教学的效果产生巨大的差异。笔者亲身体验了这种学生能力的差异所带来的探究教学失败的痛苦。

案例3:2011年11月,我在我授课的高一年级艺术班上了一节化学实验课。课题是高一必修一教材《铁的重要化合物》,课前考虑到这些“艺术类”学生理科学习基础比较差,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突出化学学科重实验、重能力的特点,我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设计为学生分组探究性实验,我将全班31人,分成八个小组,意在通过探究性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证明“Fe、Fe3+和Fe3+之间能够发生相互转化”,从分组实验开始同学们不断地举手提问,“老师,我们组是氯水,怎么没有盐酸?”“老师,FeSO4溶液与氯水反应有什么现象?”“老师,FeSO4是什么颜色?FeSO4溶液怎么是黑色的呀?”等等。在实验过程中,许多小组的同学不能有效地进行组内分工,实验过程显得杂乱无序,仪器的碰撞声、同学的讨论声甚至争吵声不绝于耳,更有极少部分同学自始至终充当看客。在这节课中我所扮演的角色与其说是一个老师倒不如说更象是一个警察,哪里有问题就奔向哪里,心不平气不顺的穿梭于各个事故突发地点,忙着询问问题、帮助分析原因指导实验的要点。在部分小组没能顺利完成实验的情况下,我宣布停止实验,各小组进行实验汇报。

可见,学生的化学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探究性试验教学的效果。

制约高中化学课堂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因素有很多,让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获得科学探究的体验,是每位化学教师应该思考和实践的。只有化学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探究性实验的重要性,努力研究,针对学生实际学习能力,设计合理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案,提高化学课堂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永东,一节失败的实验课引发的思考化学教与学2012,3.

第9篇:实验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摘 要:为提高不同程度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应用能力,提出应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结合新的实验条件,建立以应用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的具有高职特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体系与立体化教学资源,介绍在高职计算机实验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取得的较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环境;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李雪花,女,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523703736@qq.com。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势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而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学校,这就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掌握信息技术,而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信息化普及的重要力量。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和实验的知识体系,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认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没有数理化学科的深厚沉淀,没有国外现成成果可搬,而且有着以应用为主的基础实验随技术更新很快被淘汰等问题[2-3]。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新的实验条件下,探索建立以应用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的具有高职特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体系与立体化教学资源显得十分迫切。

1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全社会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深化,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随之发展,大多数学生在上大学前就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一定认识,对操作和应用的水平要求不高,这就导致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全国高考生,另一部分是“三校”生,即由中专、中职和技校升上来的学生。学生的来源不同,他们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也是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计算机水平进行分层教学,才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4]。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属于培养通识能力的技能类课程,这门课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计算机掌握程度和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教学的改进。

2 分层实验教学的实施方法

1)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高职新生入学后,对全校新生进行一次计算机基础水平的摸底测试,通过摸底测试摸清高职新生计算机水平的基本状况,准确把握学生的层次结构,了解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的需求,为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尤其是教学内容改革和分层教学实施提供可靠的依据[5]。摸底测试最重要的一步是进行上机测试。主要测试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包括: ①操作系统的使用;②以办公软件为主的应用软件的使用;③因特网的使用情况等。接下来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图像处理软件、QQ 聊天、博客、网络游戏等计算机常用软件的使用情况,然后是举行学生座谈,主要听取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意见或建议,了解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对课程设置的要求和希望。实施完这一步后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测试结果、问卷调查和座谈所了解的情况,我们结合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将学生分成3个层次:一级层次、二级层次与三级层次(三级主要为信息学院的学生开设)。

2)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实验教学内容要适应每一层次的教学目的,增加实验教学课时在总课程学时中的比例。通过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测试,学生在中小学都学过Windows 操作系统、Office 办公软件和如何从网络上获取资源等。教师在讲解操作技能时就不应该只是按照软件菜单把功能介绍一遍,而是根据现实工作和企业实际需求精选出一系列仿真实验教学案例,实现“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群覆盖知识面,以项目体系构建教学布局”。实验教学内容的编排必须根据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需求特点编排,我们根据文秘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加强Word实验教学内容的课时,案例均来自于企事业的实际工作中,而对于会计财经专业的学生则在Excel部分增加课时;增大实验难度。为适应这一需求,高职学校应大力开发符合不同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实验教材应以综合项目带动、岗位任务驱动、工作案例引领等方式开发编写,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要求,以项目或任务方式引出章节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能通过岗位实际任务的解决掌握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教材不仅能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有利于组织教学,还能拉近学生与工作岗位的距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是贯彻高职教育的宗旨: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动手能力强的基础技能人才[6-9]。

3 实施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改变以往“理论+实验”的教学模式,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目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都是“双师型”教师,这为实验教学的改革带来了契机。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全部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师广播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精讲知识点,边讲边操作,学生可实时跟随指导进行操作,这对于高职学生是一种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新型教学设备的涌现为计算机基础的实验教学带来了便利。数字化校园中的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拓展到了课外。大多数学生都有自己的电脑,在课外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的电脑进行实践操作。新的实验环境的变化使师生互动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1)充分利用新技术推动岗位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一直被认为是具有很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在分层实验教学的环境下,这一方法也同样不可缺少,任务驱动法把知识点巧妙地融入到任务中,使任务更能贴近日常岗位工作。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能够获得较强的成功感。以前受学时少,课堂时间少的限制,学生自主学习任务量小不易取得效果,现在有了新的网络技术的应用,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调整自己的思路并充分利用新的软硬件功能开发一些新的软件和课件,使实验教学内容更加丰富[10]。

2)利用新技术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微信的盛行为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了便利,教师要将实验教学拓展到移动学习上,针对高职学生乐于动手、社会活动能力较强、可塑性较强的特点,将每个典型任务的操作制作成微课和微视频,上传到学生的微信公众平台,让学生自行点播、自主学习,还可以设计一些考查学生学习的任务上传到微信平台,按时间节点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督促落后鼓励先进。

3)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全社会进入了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得到了很大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为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立带来了可能。我们分别在数字化学习平台中建立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网和计算机精品课程网,根据不同层次设有不同目标。计算机基础教学网中包括教学论坛、签到系统、作业上传和下载、资料下载、在线答疑、网上考试等栏目。学生的作业与教师的批改全部在网上完成,学生能随时看到自己的作业反馈,学生的成绩也实时地反映到网上。在精品课程网中设置有实训案例库及自主学习系统、重点难点动画演示、演示性屏幕录像、模拟练习屏幕录像、网上自测等教学资源。随着微博、微信的普及应用,立体化教学资源也延伸到了移动互联网上,我们将重点难点问题做成flash小视频,上传到微博、微信平台,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4)分层实验教学的实验条件保障。

学校及时更新机房的实验设备,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全部教学过程在机房进行,每台机子都有一个固定IP,学生每人一机,每个机房为一个独立局域网并接入Internet。学院的公共机房向学生全天开放,学生只要刷校园卡就可以在机房里练习,也可在自己的移动设备上进行练习,我们为每位学生开放一个账号,学生即使在校外也可以通过VPN进入校园网进行学习,消除知识的薄弱点。

4 考核方式适应分层实验教学的要求

实行分层教学后,考核完全采用操作考核(不用纸质试卷),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可以进入网络考试系统进行考试,试题由系统随机抽取,题型采用完整的仿真案例形式,主要考核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实施校园一卡通和统一身份认证,学生可以在充分完成任务后,随时在网络上进行期末考试。计算机的的考核方式也借鉴了高校计算机的等级考试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广大计算机教育工作者正在积极探索高职的考证方式,以考促教也是未来教学改革的方向。

5 分层实验教学后的成效

1)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基础教学部的教师们通过两个学年对2011级和2012级的学生进行的实验教学改革后,在全校2011级和2012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认为分层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很大帮助的占9.6%,认为有较大提高的占42.28%,认为提高一般的占40.7%,认为没有提高的占7.42%,超过一半学生认为这种分层教学方法对自己有帮助。

我们每年都举行学科技能节,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技能节中的一个重点项目。开始几届除了信息学院的学生报名外,其余学院的学生都不敢报名参赛,信息学院同学的作品也让教师意识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分层实验教学后,每届学科技能节,计算机应用能力这一项目报名人数最多,学生的作品和操作能力都可以与职场上的职业能手媲美。在技能节上,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通识性、应用性与时效性被学生演绎得淋漓尽致,激发了所有参与实验教学改革教师的教学热情,实践证明,对于当前的高职学生该分层实验教学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受欢迎一致好评的学生。

2)提高学生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

我们一方面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教学改革,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从2011级、2012级新生参加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操作平台为Windows 7和Office 2010)一级和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技术(二级)考试认证的统计情况来看,采用分层实验教学后,学生的通过率和优秀率明显高于前几届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新生直接参加二级考试的学生比例也明显高于前几届,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表明采用分层实验教学的学生在知识点的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办公自动化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教学改革也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

6 结 语

从近两年的两届学生成效来看,分层实验教学能够明显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办公自动化综合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随着 IT 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将会不断更新、改进,教材更新的速度往往跟不上 IT 技术的发展变化,而分层实验教学在教学内容更新和整合知识方面比较方便快捷,增强了课程实施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虽然分层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仍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将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信息技术必然会继续发展,计算机教学也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调整,如何改革教与学的内容与方法等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使高职学生成为高技能的人才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长期课题[11]。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 [2010-07-29].http://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1008/93785.html.

[2] 赵钢. 面向工程应用创新专业综合性实验设计[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9): 133-136.

[3] 王洋. 基于计算思维的高职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构建[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9): 55-57.

[4] 李绍中, 欧阳葵.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2): 28-31.

[5] 王庭之. 由高职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调研结果想到的[J]. 计算机教育, 2011(3): 62-66.

[6] 刘艳丽. 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EB/OL]. [2010-08-16].http://jsjjc.szpt.edu.cn.

[7] 康世瑜, 张文清.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9): 163-164.

[8] 魏 滢. 文科“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分层次教学的实施与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2): 127-128.

[9] 田枫.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J]. 商业经济, 2009(6): 89.

[10] 姜忠民. 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深层思考[C]. 2012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论文集, 2012: 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