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职院校 ;内科临床教学 ;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01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传统黑板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了,尤其是在中职学校地临床医学教学中,黑板教学不能让学生对临床教学内容有最直观的了解,给教学效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在中职学校中的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我们就对多媒体技术进行简单的概述,并具体介绍将内科临床医学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结合的方法。
1 ;多媒体技术概述
多媒体是一种综合的信息载体,其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字符号,也包含了具有流动性的声音和画面。多媒体能够为用户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服务,例如文字、图形、照片、动画、声音、视频等内容。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多媒体无疑比传统的文字传递更加迅速,而且其中的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还会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
多媒体技术就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能够对多种类型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且具有数字化和交互式的特点,还能实行对数据的压缩和更改。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内科临床的医学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各种抽象化的内科概念有直观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内科临床医学教学效果。
2 ;多媒体技术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职类院校进行内科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再加上学校本身教育资源的限制,使得很多学生很难理解教学的内容,进而让内科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再加上学生很少有进行临床内科实习的机会,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和具体的临床工作联系起来,提高内科临床医学教学效果,就有必要运用多媒体技术。
2.1 ;将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
在内科临床医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不是将课本和黑板上的内容简单地转移到计算机上,而是要将计算机技术中的文字、数据和图像处理等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通过两种技术的结合,教师在进行内科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弥补传统黑板式教学的缺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内科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分阶段的处理,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内科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消化系统的疾病时,就可以将教学的内容分为三层,第一层提示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第二层就具体显示消化系统疾病的具体内容;在第三层中,教师就可以将实际的临床案例插入其中。这样学生就既能清晰地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构架,又能对临床实践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同样的,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留下相关的课后练习,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的内容。
2.2 ;进行医学动画模拟和动态的内科教学
在中职学校的内科教学中,学生进行临床实践的机会非常少,但是在内科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会涉及患者生理活动的变化。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是很难将这些动态的变化过程呈现出来的,所以学生根本就不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内科临床医学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可以利用动画模拟的方式将生理活动的变化模拟出来,让学生便于理解。除了运用动画模拟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好利用各种视频资料,实现对内科临床医学的动态教学,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立体化的环境中亲身体验内科临床,让学生对内科临床有一个具体认识,而不再是单纯的凭空设想。
2.3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内科医学实验的演示
在实际的内科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内科疾病发病机制的了解,提升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往往会涉及很多内科的实验。但是,中职学校的医学教育资源有效,不可能每一个内容都进行医学实验,所以使得学生成为了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上的矮子。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内科教学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特点,进行各种内科实验的演示。还可以到医院专用进行实际的拍摄,收集各种医学图片、视频,让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实际的内科工作,了解内科实验的具体过程。
3 ;结语
经过我校的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进行内科临床医学教学的效果要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虽然中职院校的临床实践很少,但是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体验实际临床操作,对内科医学内容有一个系统完整的了解,极大地提高了中职学校内科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体会[J].考试周刊,2011(82):213.
[2]孟莹,李旭,蔡绍曦.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探讨[J].南方医学教育,2011(01):41-42.
[关键词] 医学模拟技术;呼吸内科;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a)-0145-04
[Abstract]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medical students. However it has been challenged from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medic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becomes a promising teaching mode. It is able to cover the shortage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Meanwhile, it presents broad prospects in training the skills of Respiratory Internal Medicine, such as clinical basic skills, clinical professional skills, bronchoscope operation and integrated clinical emergency skills, et al. Though lacking of humanistic care and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standardized patient would be helpful to remedy the defects. So medic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will be a popular clinical teaching mod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Medic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Respiratory internal medicine; Clinical teaching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临床实习是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所以,临床教学在医学生的培养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面临诸多挑战。随着《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各种医疗法规的陆续颁布,严禁不具备医师资格的人员在患者身上进行创伤性操作,虽加强了对患者的保护,但使医学生失去了在患者身上学习各种技能的可能。同时,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医患关系的紧张,使得患者经常不配合实习医生的问诊及查体等简单操作,有创操作的培训更是难以开展。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医学教学辅助手段――医学模拟技术,不但可以满足法律和伦理道德上的约束,而且能给实习医生提供标准化及规范化的一系列培训,无不体现了其优越之处。
1 临床教学的特点
1.1 重视临床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临床思维是通过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特点,从而认清疾病本质的理性认识过程,其包括对疾病诊断的确立以及治疗方案的拟定决策等。临床遇到的患者往往病情错综复杂,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至关重要。开展临床思维教学需要教师在实际临床教学工作过程中,围绕以临床医生接触患者的程序和思维方式来实施。例如发热在呼吸内科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教师就可以通过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的辨别诊断过程,训练学生对于发热诊断的临床思维;同样,对于咳嗽,教师除了向学生介绍咳嗽的机制以外,更要引导学生询问相关病史、咳嗽可能引起疾病的相关症状,以确定病因、排除其他疾病,为临床思维的培育奠定基础[1]。
1.2 病例导入式教学优势明显
病例导入式教学是实现临床实践活动与医学理论的相互结合,即以某一个典型病例为案例,让学生对此展开讨论、分析、总结,从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3]。该方法与PBL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4]有很多的共同点,两者常联合使用,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明显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5]。
此外,有学者提出基于赋能理论的临床教学模式[6],此模式与病例导入式教学有相同之处,也是学生主导型的一种临床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核心理念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临床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赋能,调动其积极性,增加其自信心,通过提出临床问题、为学生创设思考的氛围,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鼓励其利用自身各方面知识解决预设的问题。这种角色的转变往往能增加学生的责任感与学习热情,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并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6]。
1.3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在临床教学中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临床思维的培养,强调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并加强人文方面的教育,学习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7-8]。
1.4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
临床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效引导和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查阅文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9]。同时强调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加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衔接,并注重以问题为导向的临床教学,提高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0]。
2 医学模拟技术概况
医学模拟教育是指利用模拟技术创设出模拟患者和模拟临床场景,代替真实患者进行临床教学和实践的教育方法[11]。医学模拟的范围包括局部解剖模型(主要用于示范教学)、计算机交互训练模型(用于培训基本技能培训及训练整体临床思维)、局部功能训练模型 (主要用于单项临床技能训练)、标准化患者(用于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用于模拟全面真实的医疗环境)、虚拟现实和触觉感知模拟系统(主要用于训练专科医师)等[12]。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该技术的发展会更加迅速。医学模拟教学目前是中国医学改革的热点之一,通过设置模拟相关的临床场景,为学生提供训练机会,学生可反复操作,不畏惧出差错,从而强化了临床基本技能,并增加了临床考核的客观性,同时患者无任何风险,显示了其在临床教学中的优越性。目前,呼吸内科作为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症较多的科室,成为临床必轮科室,实习同学也较多,而实习资源有限,所以,医学模拟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 医学模拟技术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
3.1 呼吸系统解剖模型
属于较传统的早期模拟教学手段,以仿真气管、支气管及肺泡模型最为常见,因直观、方便、价格低廉而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教学。
3.2 基本临床技能训练
心、肺的体格检查,尤其是听诊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又因典型病例的缺少、患者的配合等因素,临床教学难度较大。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各种生理性、病理性呼吸音及音音频和视频资料,可强化心肺听诊的体验;但音频资料往往失真,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今,可借助心肺听诊触诊模拟人进行临床教学,模拟人存储有比较完整的各种心肺听诊音 (如心脏杂音,肺部异常呼吸音等)、心前区震颤、心包摩擦感、触觉语颤等体征,便于实习同学亲身感受并掌握这些异常体征[13]。
3.3 专业临床技能训练
呼吸科常用诊断及技术,如血气分析、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等,也是临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胸腔穿刺术模型具有高度仿真效果,在技能培训过程中,可以允许学生犯错误,但避免了对真实的患者造成伤害。每一个学生可以通过多次、重复的操作,从而在接触真实患者之前能够较好地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这些常用诊断技术。心肺复苏的实践训练过程中,学生可进行根据情况进行临床判断、胸外按压、徒手/器械人工呼吸、气管插管、电除颤/电复律、开放静脉通路、使用静脉药物等操作。训练结束后,还可通过录像回放,对训练过程进行总结,找出错误的操作并进行纠正,从而达到培训规范化、标准化的目的[13]。
3.4 支气管镜操作培训
可通过支气管镜操作训练系统对低年资呼吸专科医生进行支气管镜的操作培训。支气管镜操作训练系统由虚拟支气管镜、计算机交互式界面、计算机和模拟技术软件构成。虚拟支气管镜参照传统的支气管镜,为操作者在虚拟解剖环境中提供真实的气管镜下的气道图像;计算机交互式界面追踪虚拟气管镜的动态并反馈给操作者真实的力感;显示器为了达到解剖学的正确性,其显影的虚拟气道图像的物理结构也接近真实;而虚拟患者可以模拟医疗现实情景中出现呼吸、咳嗽、出血等表现,并在危急时刻出现一系列生命体征的变化[14]。此培训系统与传统训练方式比较,在训练时间的方便性和可控性、训练深度与强度的可调节性、患者安全性等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超仿真的支气管镜操作训练系统使得支气管镜的操作培训更便捷、更安全,可使学生尽快达到独立操作气管镜的要求。
3.5 标准化患者在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标准化患者,又称为模拟患者(Simulate Patients,SP),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患者[15]。标准化患者在临床教学过程中起到扮演患者、教师和评估者三种功能,属于临床模拟教学中较新的一个层面[16]。标准化患者需经过专门培训,可以实现与学生交流互动,可为学生提供问诊、体格检查、技能操作等服务,不仅可模拟患者,在学生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方面予以判断及指导,亦弥补了模拟设备进行临床技能培训所欠缺的人文关怀,同时可培养学生分析病例、健康宣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及能力。因该模式具有情境化、互动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论是呼吸科常见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还是疑难病如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病史的完整采集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至关重要,其过程是临床思维的培养和建立的重要途径。
3.6 高级综合模拟系统
该系统是由美国医学教育科技公司(METI科技)研发生产,以其自身的全球专利―生理驱动技术(physiology-modeling)为基础。生理驱动技术以强大的“智能化”为核心特征[17]。该综合模拟系统可从宏观到微观、从表象到本质、从解剖到生理、生化等,全方位反映人体相对真实情况,并能模拟心跳、呼吸、循环、代谢等生理功能,同时,该系统亦可连接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实时反映“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情况[18]。它不仅可以模拟不同疾病患者的各种生理学和病理学特征,而且还能体现疾病在各阶段的动态变化,学生可以在相应的模型上进行各种临床治疗操作,并得到系统针对各种治疗操作后的反馈信息[19],通过显示误诊误治所造成的各种严重后果,以及不同临床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加深学生对临床操作过程以及结果的认识[20]。该系统对学生的教育以及教学效果的检验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临床教学的需要,设置不同参数,从而设计出不同病情的患者,可摆脱临床现实条件的限制,为医学教育提供较真实的临床救治过程及丰富的病历资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考察学生的临床诊治思维,以及分析、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学生由此可观察到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可以满足现代医学教育在各层次和各主要学科中的教学及实践的要求[21-22]。
临床教学中还可以借助高级模拟系统构建模拟病房,进行模拟临床情景教学。将高级模拟系统置于急救床上,同时房间内配备相应的心电监护仪、供氧设施、呼吸机、吸痰机、输液泵、除颤仪、治疗抢救车等装置,完全模拟临床医疗场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进行“实战演习”。通过反复的临床情景模拟教学,学生不仅对临床有进一步的认识,规范其临床操作技能,还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锻炼其临床应变能力,同时学会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以便学生进入病房后能够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23-24]。
4 呼吸内科医学模拟教学的展望
随着临床模拟教学在基本临床技能、专业临床技能及综合急救技能培训方面日趋成熟,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在未来呼吸内科临床模拟教学应重点着力于SP的培训及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建立。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SP仍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中。首先是SP人员严重不足;其次缺乏规范的培训,导致SP的能力良莠不齐;再次,因宣传不够或待遇不佳,缺乏职业SP发展的大环境。所以,今后应加强SP的规范化培训、提高其工作待遇,使SP乐于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真正使SP成为“合格的患者”、“专业的评估者”和“优秀的教学指导者”,加快祖国卫生人才的培养的进程。
学生们掌握了临床基本技能之后,需要进行临床的实际操练,因此情景模拟教学应运而生。情景模拟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围绕某一教学主题,设计临床情景并引导学生扮演角色,将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模拟出来,让学生从中领悟教学内容,进而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一种亲验式教学方法。希望能通过医学模拟系统实现救治现场的情景再现,学生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医患沟通及体格检查,并根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及治疗。系统会根据学生的诊断、用药等救治措做出各种相应的判断,患者可以治愈、好转,甚至死亡。系统还可以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估,并告知正确的治疗方法。情景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及综合判断能力,是模拟医学技术的延伸,值得推广。
毫无疑问,模拟医学教学在医学生的培养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可明显缩短医学生到医生、临床经验逐渐趋向成熟的过程,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际诊疗操作能力,将是未来临床教学的发展方向,而互联网+、智能技术的普及,将对模拟医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朱文华,方力争,戴红蕾,等.导师跟踪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的运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4, 12(3):333-335.
[2] 黄韦芳.论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实践教学模式之建立[J].右江医学,2015,43(4):525-526.
[3] Chart WP,Hsu CY,Hong CY. Innovative “case-based integrated teaching”in an undergraduate medical curriculum:development and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sponses [J]. 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8,37(11):952-956.
[4] Neville AJ.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medical education forty years on. A review of its effects on knowledge and clinical performance [J]. Med Princ Pract,2009,18(1):1-9.
[5] 封玉玲,陈杰,胡玲,等.探索PBL、CBL与LBL在《病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5,44(9):1284-1286.
[6] 张爱民,刘晓鹏,徐霭贤.基于赋能理论的学生主导型临床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医院,2015,15(10):111-113.
[7] 陈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5,326(9):65-67
[8] 徐婷,赖海丹,陈丽春.“换位思考以学为本”在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2,11(5):21-22.
[9] 傅麒宁,黄华,唐文娇,等.学生主体性在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的地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2,32(12):1371-1373.
[10] 韩彤妍,常艳美,朴梅花,等.病例导入式教学作为一种PBL教学形式应用于八年制医学生儿科见习[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8):8-9.
[11] Issenberg SB,Scalese RJ. Simulation in health care education [J]. Perspect Biol Med,2008,51(1):31-46.
[12] Cumin D,Merry AF. Simulators for use in anaesthesia [J]. A naesthesia,2007,62(2):151-162.
[13] 须捷平,曹晖,邵莉,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模拟教学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392-396.
[14] 常春,沈宁,霍刚,等.虚拟支气管镜模拟技术在支气管镜操作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9, 8(5):473-476.
[15] 刘明.3D多媒体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12,10(2):147-150.
[16] Howley L,Szauter K,Perkowski L,et al. Quality of standardized patientresearchreportsin the medical education literature:reviewand recommendations [J]. Med Educ,2008, 42(4):350.
[17] 张明亚,罗良平,赵辉.高级综合模拟系统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5):132-133.
[18] 张中宏,许西琳,朱贺,等.SimMan(3G)综合模拟系统在呼吸病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农垦医学,2013,35(4):363-365.
[19] Lim BL,Eunice Tay ZR,Vasu A,et al. Comparing triage evaluation ofdyspneic patients between emergency nurses and doctors using simulated scenarios [J]. Int Emerg Nurs,2013,21(2):103-112.
[20] Robak O,Leonardelli M,Zedtwitz-Liebenstein K,et al. Feasibi1ity and speed of insertion of seven supraglottic airway devices under simulated airway conditions [J]. CJEM,2012,14(6):330-334.
[21] 柳家贤,谈益芬.SimMan综合模拟系统在急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4):72-73.
【关键词】 浅低温; 呼常温; 整形手术; 凝血系统
凝血系统在手术过程中有着微妙的变化,其对手术的效果及预后均有较大的影响[1]。本研究笔者对整形手术中浅低温对手术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加以研究及比较,为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提供实验依据,选取2007年5月~2009年6月于我院进行整形治疗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采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手术,并将其凝血系统进行检测及比较,然后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5月~2009年6月于我院进行整形治疗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浅低温组)37例和B组(常温组)37例。A组的37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34例,年龄17~45岁,平均(26.8±2.6)岁。手术类型:隆乳术12例,副乳切除术10例,吸脂术8例,鼻再造术7例。B组的37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33例,年龄18~49岁,平均(25.9±3.0)岁。手术类型:隆乳术11例,副乳切除术10例,吸脂术9例,鼻再造术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手术类型等基本情况方面进行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A组患者术中未采取任何加热措施,仅以无菌盖布进行遮盖。B组患者则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同时对患者的术中用物,如生理盐水等进行预先适当加热处理,同时做好患者的保温工作,保持患者体温在一个较正常的水平[2],并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同时于手术前后将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进行检测及比较。凝血四项则为抽取2.0 ml血液放入抗凝试管中,离心,3000 r/min,10 min,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检测。
1.3 评价标准
对患者的满意率进行调查分析,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较为满意和不满意3种选择,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系统水平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凝血系统水平进行研究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具体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凝血四项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手术后即刻测量值中,FIB及PT值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组患者的APTT及TT值比较,P均
2.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比较结果见表2。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系统水平比较表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比较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方面进行比较,B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A组,患者满意率也高于A组,经比较,P均
3 讨论
整形外科学(plastic surgery)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又称整复外科或成形外科,治疗范围主要是皮肤、肌肉及骨骼等创伤、疾病,先天性或后天性组织或器官的缺陷与畸形[3,4]。治疗包括修复与再造两个内容[5]。以手术方法进行自体的各种组织移植为主要手段,也可采用异体、异种组织或组织代用品来修复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织缺损或畸形,以改善或恢复生理功能和外貌[6,7]。但是其对于整形患者而言也是对机体正常状态的一种侵害,故其必然引起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8]。
我们通过在整形外科手术患者中体温对手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及比较,发现浅低温组与常温组的患者的凝血系统有着较大的差异,正常体温可使手术患者的APTT及TT水平变化较浅低温的患者的变化幅度小,是凝血系统维持在一个较正常的水准,而这对于手术的效果及预后均有较为积极的作用。经测试和统计学分析比较发现:手术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A组,患者满意率也高于A组,这充分说明了浅低温对整形手术中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整形手术中应尽量保持患者的体温于较为正常的水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整形手术中尽量避免浅低温等情况的发生,保持患者的正常体温,对于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患者满意率等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应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1 薛文君,黄国宝,马红蕊.隆乳术的切口选择及其并发症的诊治.中国美容医学,2003,12(1):52~53.
2 Aspelin T, Eriksen M, Lindgaard AK, et al. Cardiac fibrinolytic capacity is markedly increased after brief periods of local myocardial ischemia, but declines following successive periods in anesthetized pigs. J Thromb Haemost, 2005,3(9):1945~1946.
3 Jiang J Y, Xu W, Li W P, et al. Effect of longterm mild hypothermia or shortterm mild hypothermia on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 2006, 26(6): 771~776.
4 施越冬,张学军,徐剑炜.静脉淋巴管复合组织瓣移植在治疗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中的作用.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05,12(5):831~834.
5 Sukhotnik I, Khateeb K, Mogilner JG, et al. Dietary glutamine supplementation prevents mucosal injury and modulates intestinal epithelial restitution following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n the rat. Dig Dis Sci, 2007,52:1497~1504.
6 Saaristo A, Veikkola T, Tammela T, et al. Lymphangiogenic genetherapy with minimal blood vascular side effects. JEM, 2002,196(6):719~730.
7 DuebenerLF,HaginoI,Sakamoto,et al.EffectsofpHmanagementduringdeephypothermicbypassoncerebralmicrocirculation:alphastatversuspHstat.Circulation,2002,106:103~108.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血小板计数;一氧化氮水平
Ivestigation of Serum NO Levels andPlatelet Count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evels of serum nitric oxide and platelet count,immune dysfunction exists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UC).Methods 173 patients with UC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 mild group,moderate group and severe group.40 health volunteers as control group,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on statistics or detections platelet count and serum NO of 4 groups.Results Levels of serum NO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 and related to severe degrees of the disease.Conclusion Inhibiting undue NO is importantly significant to treat dysfunctional UC.
【Key words】 Ulcerative colitis;Platelet count;Nitric oxide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肠道非特性炎症,它的发病机制复杂 临床表现多样 实验检查多以 C反应蛋白增加、血沉加快、小细胞性血、中性粒细胞增高及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高等进行评估 但临床上常可发现溃疡性结肠炎者血小板计数和NO含量明显增多 并且有研究证明溃疡性肠炎患者血液常呈高凝状态, 凝血以及纤溶系统常 ,内皮细胞损伤 ,使血小板激活, 可诱发全身性栓塞,NO参与了UC发生过程中的炎症和组织损伤。本研究对血小板计数与NO含量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包医二附院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住院患者例所有病例均在院外或院内做过肠镜检查且符合2007年济南会议诊断标准[1]其中男87例,女86例,60岁28例,平均年龄为(45.1±12.3)岁,病程为3 d~42年。病情程度:轻度组52例,中度组78例,重度组43例,正常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8~67岁,平均(44±5)岁,均无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史,也无吸烟史及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史,无感染、风湿病和肿瘤疾病。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仪器与检测
1.2.1 血小板计数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Beckman Coulter,Inc.)生产的 COULTER LH 750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取晨起空腹状态静脉血检测。
1.2.2 NO检测 采用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提供的NO测试盒。取血清0.1 ml加0.6 ml0.15%ZnSO4混匀,加双蒸水0.4 ml,混匀,加0.1 ml4%NaOH,混匀,冰上孵育60 min,12000 r/min,离心2 min,取上清液0.6 ml加0.4 ml双蒸水及0.1 ml0.3%磺胺置冰上孵育15 min,之后加入0.1 mlD试剂(6 MM乙烯二胺盐酸盐),室温放置1 hr,545 nm比色,测A值,所得数据输入CASIOfx570AD计算器,模拟标准曲线,并算出各标本的实际含量。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 SPSS 13.0 医学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用(x±s)表示 组间均数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所得NO含量数据为偏态分布,先行对数转换,得出对数(x±s)后,再行反对数得出实际含量,并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UC组与正常对照组血小板计数比较结果见表1。正常对照组和轻度组比较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 重度组血小板计数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活动期患者病情程度与血清NO水平的关系 随病情加重血清中NO有增高趋势,重度明显高于轻度(t=10.88,P
2.3 不同病情血清NO水平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 轻度组血清NO与血小板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血清NO水平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系数为0.38,t值为0.018,二者成正相关;中度组血清NO与血小板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血清NO水平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系数为0.45,t值为0.004,二者成正相关;重度组血清NO与血小板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血清NO水平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系数为0.46,t值为0.004,二者成正相关;血小板计数随着NO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病情越重,二者关系越明显。
3 讨论
传统多认为,包括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在内的炎症性肠病在中国属少见病,但近几十年来炎症性肠病的在亚洲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其中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常见。有资料显示,亚洲该病患病率为4.0/10万~44.3/10万,中国推测UC的患病率为11.6/10万,且发病率和患病率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该病多病程缓慢,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逐渐成为消化内科的常见疑难病。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主要包括感染、环境、免疫及遗传等因素。现代医学认为,溃疡的形成与致黏膜损伤因素和黏膜局部防御功能减弱有关。黏膜局部的血液循环是黏膜局部防卫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血液循环是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去除有害代谢物质的重要保证,对黏膜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2]。血小板在UC发病中的作用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已有研究证实在溃疡性结肠炎活动中存在血小板数升高,且可作为疾病活动程度指标[3]。文献报道,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NO浓度高于正常[4,5],且与疾病活动呈正相关。本文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UC患者的肠黏膜存在粒细胞的浸润,浸润的粒细胞可产生强有力的炎症介导因子一氧化氮(NO)。本文NO水平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升高原因:结肠固有肌层中存在iNOS[6],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肠区的内毒素诱导iNOS活性增强,还与炎性细胞因子如TNFα有关[7]。大量资料证实,在炎症初期,CNOS产生的少量NO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随着炎症发展,大剂量NO由iNOS催化产生,上述抑制作用减弱,促使血栓形成[8,9]。
血小板不仅在免疫方面而且在血栓形成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能够引起和/或持久维持IBD患者黏膜炎症,活化的血小板释放炎症介质与化学趋化物参与肠黏膜炎症反应,形成血栓阻塞肠黏膜循环,加重黏膜缺氧和损伤。活动性UC患者血清NO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提示NO与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存在关联,血小板与聚集和cGMP有关联,NO可能经cGMP依赖机制,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NO使血小板中cGMP水平升高,导致胞浆内Ca2+暂时储存,从而降低胞内游离Ca2+浓度,使血小板不能聚集,调整血小板与血管壁间相互作用以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并使已聚集的血小板重新解聚;或抑制血小板在胶原纤维、内皮细胞基层及单层内皮细胞粘附;也可通过cGMP依赖机制与前列腺素协同抑制血小板聚集[10]。
研究报道,丹参注射液可明显抑制UC患者合成NO[11],改善肠黏膜血液循环。故抑制iNOS产生大量NO可能是治疗UC的主要靶点之一[1214],是治疗UC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胃肠病学,2007 12 8 488495.
[2] 王立春,马鑫,胡强基,等.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及相关问题探讨.山东中医杂志,2001(4).
[3] 王玉双,陈健.低分子肝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4,4:257258.
[4] Tran DD,Visser TT,Pool MD,et al.Enhanced sysremic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in flammatory bowel disease.Lancet,1993,341:1151.
[5] Oudkerk P,Bouma G,Visser TT,et al.Serum nitrate level in ulcerative colitis and Crohr’s disease.Scand J Gastroenterol,1995,30:784788.
[6] Mourelle M,Casellas F,Guarner F,et al.Introduction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 colonic smooth muscle from patients with toxic megacolon.Gastroenterology,1995,109:14971502.
[7] 郑妙贞,张苏闽,潘仁智,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TNFα测定.医学研究生学报,2000,13:2627.
[8] Reynold PD,Middleton SJ,Hansford GM,et al.Nitric oxide in ulcerative colitis.Lancet,1995,345:448.
[9] Zidek Z,Masek K.Erratic behavior of nitric oxide within the immune system:illustrative review of conflicting data and their immunopharmacological aspects.IntJI,1998,20(7):319.
[10] Matsumoto T.Platelet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 Gastroenterol,2006,41(1):9192.
[11] 李祥勇,徐军发,林观平,等.丹参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凋亡、O2和NO产生的调节作用.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5):443445.
[12] Grisham MB.Oxidants and free radical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Lancet,1994,344(14):859861.
【关键词】 预充; 羟乙基淀粉; 甲氧明; 防治低血压; 恶心呕吐
腰硬联合麻醉由于起效快, 作用完全, 已被广泛用于剖宫产[1], 但严重低血压和恶心呕吐是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术中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 如何预防此不良反应, 一直是临床医师麻醉工作的探索问题, 针对此种情况本科做了此项临床观察, 发现预充羟乙基淀粉和预充盐酸甲氧明对防止腰硬麻醉下剖宫产术中的防治低血压、恶心、呕吐确有疗效[2]。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剖宫产200例。年龄 20 ~30 岁, 体重 50~80 公斤, 孕龄 37~41 周。妊高症患者除外。术前无心肺疾患, 肝肾功能正常, 随机分为A组(n=100)和B组(n=100),A组为试验组, B组为对照组。
1. 2 方法 产妇入室后常规监测血压, 脉搏, 呼吸, 血氧饱和度。A组麻醉前行静脉穿刺, 快速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500 ml,之后侧卧位下按腰硬联合麻醉, 经L2~3或L3~4椎间隙穿刺成功后平卧, 立即静脉预充盐酸甲氧明稀释液3 mg。麻醉前每2 min测量一次血压和心率, 将3次测量结果的均值作为MAP和HR的基础值, 椎管内注药后每2 min记录一次孕妇的 MAP 和HR, 30 min后改为每5 min记录一次。B组麻醉前行静脉穿刺, 输入林格液, 方法同A组(除不预充盐酸甲氧明), 监测同A组, 血压下降, 静脉注射注射麻黄碱 10 mg升压。
1. 3 监测内容 监测收缩压, 舒张压, 心率。记录入室时血压及心率和麻醉后2 min、4 min、 6min、血压、心率及恶心呕吐的发生。
2 结果
两组所有病例均麻醉成功, 完成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监测数据见表1, A组低血压的发生率(1%), 明显低于B组(86%), 恶心呕吐的发生率A组(5%)明显低于B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腰硬合麻醉起效快, 效果确切, 目前广泛用于剖宫产, 但由于患者的影响, 子宫位置相对变化后减少了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且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被阻滞, 使小动脉扩张, 周围阻力下降, 加之血液淤积在周围血管, 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心相对血量下降[3], 血容量相对不足, 引起产妇血压下降, 并伴有头晕、恶心、呕吐[4], 在麻醉前快速胶体液预先补充血容量是预防低血压的方法之一, 盐酸甲氧明为高度选择性的α1受体激动剂, 对α2、β受体无作用, 静脉注射后动脉明显收缩, 静脉一下相对较小, 故而外周阻力升高, SBP、DBP升高, 临床主要用于麻醉、 手术、 出血、 创伤所致的低血压, 尤其适用于椎管内麻醉所造成的血压降低, 升高血压, 反射性的减慢心率。
参考文献
[1]张宁平,潘志强.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11):37-38.
[2]赵宏,王志新.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中测定脐带血气值的临床意义.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0,16(3):120-122.
一、临床医学检验项目、需求及重要性分析
针对临床医疗诊断需求,临床医学检验分为血液检验、尿液检验、粪便检验、脑脊液检验、浆膜腔积液检验、痰液与支气管灌洗液检查、胃液检查等内容。针对检查项目的领域以及对临床诊疗活动的影响,各项检查内容及技术应用也存在差异。而且,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临床医学检验,不仅关系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还关系到患者能否在最佳治疗时间内开展治疗活动。因此,现代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对临床诊疗活动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药敏试验等工作更是关系到治疗活动开展方向和治疗效果。了解现代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应用现状,能够促进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开展、促进现代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提高。
二、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措施
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现状分析
现代临床医学中应用的检验技术的进步,需要多种学科互相配合,才能达到准确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基础检验技术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科学,每一门单独学科在技术上的进步都会推动检验技术的提高。现代科技对物理学、生物学、光学等的具体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检验技术的提高,因此,基础检验技术发展的最为迅速。现阶段,临床医学的检验技术既能够运用在诊疗工作中,还能够运用在人们对疾病的预防或者康复活动等。
现阶段,我国的基础检验技术的基础设备、设置规模、应用范围以及技术的提高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医院体系中临床检验科室是基础的组成单位。根据临床医学检验的要求,应该预先掌握检验技术应用的方法。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和管理检验技术,加强对检验科室的内部管理,对先进技术的运用进行有效的评估等。
2、探究基础检验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在临床医学中运用的检验技术,绝大部分是以检测技术规定标准为基础的。但是因为没有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在实验方面的设施、医疗器械的配置、管理药材和科室等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除此之外,新型技术的运用也对临床医学检验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具备足够的检验知识和技能,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上这些问题需要根据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在运用中的效果,适当地进行改善,在实践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找出解决的办法,对使用检验技术的效果进行评估等,以此推动检验工作的完善和进步,从而促进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提高。
3、促进检验设施的完善,推动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
临床医学工作中,检验设施的完善有利于推动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应该大力扶持医学检验设施单位,推进检验设施的更新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检验设施单位的经济效益。政府相关政策的颁布或者采用利税的方法都能够提高医学检验生产单位在市场中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这样会促进设备单位更加有动力研究和发明更先进、更高端的检验设备,有利于推动医学临床基础检验技术的提高,同时还有利于推动我国医学的检验工作的进步。1100
4、加强对检验科室的内部管理,推动基础检验技术的提高
我国对于医院的管理工作不仅应该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标准,同时还需要更新管理标准。以此来扩大检验技术的应用范围,推动检验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使用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则加强对检验科室的管理,能够保证医学检验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同时,通过对人员素质的考核等硬性标准的,保持检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促进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应用。针对新设备、新技术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应对预案,保障临床医学检验新技术应用的基础。
5、加快临床医学检验成果的转化,促进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
受市场经济因素影响,许多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研究成果并未实现产品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临床医学检验事业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现代科研机构应加强成果的宣传与转化。针对一部分企业缺乏专利、成果转让费用的情况,采取技术入股等形式进行科研成果的转化。通过技术入股降低科研成果转让门槛、同时开拓院校、科研机构研究经费来源,促进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6、以经验交流为重点,促进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
临床检验人员是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应用的一线人员,他们对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及发展方向有极大的发言权。目前的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研发中,由于缺乏这类人员的参与,导致了许多技术实际应用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因此,我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研发单位应在检验技术研究中,加强与一线检验人员的经验交流,使技术研究人员了解检验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以此为基础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设备操作的便捷性。同时针对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快速检验的需求,加强研究工作中检验时效性的应用,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新技术的发展水平。
1构建临床实验教学中心和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意义
构建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实验教学新体系是高等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必须采纳的一项重大措施,是临床医学教育理念和临床医学实验教学观念的巨大转变。此外,由于临床医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综合素质和科学品质方面均具有较普通临床医学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构建良好而有效的临床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亦是保证临床医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传统临床医学实验教学模式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漏洞。首先,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基本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少,不利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等)的培养。其次,临床医学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陈旧,基本以授课教师讲授为主,即采用授课教师讲授基本内容(包括实验方法、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授课教师演示实验基本操作―学生简单模仿实验操作—教师总结实验的临床医学实验课教学模式,常常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而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者,学生对临床医学实验掌握程度的考核评价体系比较单一,导致其无法正确和准确的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丨2。鉴于上述传统临床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的种种不足,改革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临床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势在必行。因此,构建新型的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应用先进的临床医学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的临床医学实验教学模式来指导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验教学,对提高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2构建临床实验教学中心和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步骤
2.1 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改进: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将临床医学实验课程分为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的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为其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而选修课程的实验教学则应当突出其特色内容,强调思维创新能力,且必须避免与必修课程的实验教学重复,可由学生从课程表或校园网上任选,由于选修课程的实验教学较为新颖,且特色性较强,必然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M。某些课程是近几年来新增加的创新性实验课程,是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临床医学的实际变化、对临床医学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实验课时数和教学实习的天数:实验中心每年面向11个不同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其中诊断技能课程25项,临床基本技能课程126项,临床专业技能课程15项,完成11848学时,综合性实验占72%,创新性实验占28%。必修课程每个实验学时数平均为27个学时,比改进前平均增加9个学时;而选修课程每个实验学时数均为18学时。另外一些必修课都还包涵教学实习,时间为1周,比改进前增加了3天;并根据课程特点,将两门相关课程同时进行教学实习,相互间可以取长补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我们在其他相关内容上亦做了相当多的工作:
首先,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和运行离不开高质量的实验技术人员,临床医学实验课程新体系的建设和运行亦需要业务水平、知识层次较高的授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因此,我们加强了对授课教师的强化、规范化培训,充分发挥授课教师的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对授课教师进行集中的分批规范化培训。为了做到提高教学质量,我部门引进了相关专业的学科人才,其中,从事临床医学的教师共40人,21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副教授以上职称。
其次,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是临床医学实验教学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时,应当充分考虑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际需要,在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加强相关方面的训练。通过调整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改进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的方法,增加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临床医学专业的浓厚兴趣,从而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实验教学效果;此外,应当积极探索部分实验课程的“问题式”、“探究式”、“案例式”教学模式,以大幅提高学生的诊疗技术和能力。应当整合不同二级学科内容类似或重复的教学实验,注重临床医学教学实验内容本身的系统性与逻辑性,把原来单一零散的临床医学教学实验内容归并起来,从而切实提高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的效率;将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将部分实践性较强内容转移到实践教学中既使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更强,又能节余学时,以安排新的临床医学实验教学项目。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用比对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对某一实验的正反两面均进行亲自实验,让同学们学到了正确的知识,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丨5丨。
再次,提高临床医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必须要有充足的实验经费作为前提条件。为此学院建立了专门的实验动物房,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和饲养动物,从而保证了实验动物的方便存取和充足,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最后,应当建立既能正确和准确评估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又能正确和准确评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思维创新能力的综合考评体系。我们根据实验内容和操作方法是否正确,内容是否遗漏,程序是否正确等考核标准有三名教师同时打分,并提问相关理论知识,从而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水平。
2.2加强开放式实验室的建设:开放实验室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和方法,其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临床医学实验室的现有资源,提高临床医学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更好地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丨6丨。我们通过开放临床医学实验室,为实验技术人员与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和共同切磋技术的平台,从而进一步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同时,学生在科研、学习过程中会学会了发现关键问题,提高分析关键问题、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了怎样使用、维护、保养仪器,以及动手维修简单的仪器设备,主动性意识和环保性意识明显增强。我们通过临床医学教学实验训练,使授课教师不仅在科研的思路、方法和技能上给予正确的指导,而且在思想上给予方向性的引导,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智力;亦将部分实验室作为研究生临床医学实验教学和研究生施行课题之用,从而充分发挥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作用,使临床医学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进一步推动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运行和发展。
2.3加强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加强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而稳定的学习和实践的科学环境,我们按照教学、科研、服务三个层次重新规划调整,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同时,我们把在临床中体会到的经验、技术和专业知识再运用到临床医学专业课堂的教学中去,使临床医学实验教学更加形象、生动.不再单调、枯燥,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重要性
检验医学能够提高临床治疗和诊断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对临床标本进行正确的测定和收集,其检验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才能得到保障。检验医学属于新兴学科,其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将多个学科交叉在一起,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和临床医学的结合。检验医学需要检验的临床样本主要为抗原抗体、微生物、生物和血清等。
一、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一)临床需求
检验医学能有效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能够对医学检验进行科学的质量管控,并且在进行管控时,还能对其的控制过程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检验结果进行解释,并且还要对解释的结果对患者和临床科室进行反馈,对检验人员的相关建议进行合理的收集,其新项目实施的合理性才能得到提高,临床实践的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二)检验方法
临床医生在进行临床治疗时,要加大对检验方法的重视,了解临床检验的每一种方法,保证检验方法能够符合检验项目的要求,并且在进行项目检验时,还要对每种检验方法正常参考值、报告方法、临床意义、灵敏度等进行详细的了解,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才能得到提升。
(三)质量管理
医院在进行质量管理时,要加大对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沟通的重视,各个科室都要积极参与到病例的讨论之中,医院质量管控的水平才能得到提升。临床医生在进行患者查看时,要加大对检验医师等查看的重视,并且还要对检验结果进行科学的核实和调查,其质量管理的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四)检验结果
将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疾病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能提高医生对疾病注意事项的了解,避免医生在进行疫病治疗过程中,出现检验结果诊断错误的情况,避免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耽误病情的情况,及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避免患者出现错过宝贵治疗时间的情况。比如:临床医生在进行肝炎病毒治疗时,如果发现一部分肝炎在进行治疗时,无法被及时排除体外,这时如果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话,那么对肝炎病毒进行有效控制,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并不意味着肝炎病毒被全部清除,只能说肝炎病毒过少无法及时检出。
二、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紧密结合
(一)加强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联系
相关人员要增强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加大对临床意义、检验项目方法原理检验的重视,提高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疾病进行对症治疗,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的解释,疾病治疗的效果才能得到提高。临床医生要加大与检验人员的沟通,对现有的检验知识进行更新,加大对检验项目理解和认识的重视。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升。
检验人员不仅要对检测结果进行解释,接受临床科室的反馈建议,不断改进检验工作,还要通过讲解、宣传新项目、新技术的临床意义等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正确的疾病判断,在医院实施全面质量管控的过程中,检验科负责人的加入对于提升双方交流的有效性十分必要。目前,检验医学在临床上的作用日渐凸显,并已从医疗辅助角色成功转变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医生、患者,乃至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均紧密相关。准确的检验指标不仅能评价临床疗效,还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促进临床诊疗工作与实验室工作的紧密结合对于提高检验质量,提升整体医疗水平意义重大。
检验医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纵观检验医学的发展进程,其飞跃性质的进步,往往是由于某学科技术发展的应用。例如,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使检验医学工作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分子生物学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使检验医学不仅能够应用于病理学分析,还扩展到了诊断效果的评价、预测个体发生疾病的趋向、流行病学、健康状态的评价、药敏靶点的选择等。
(二)加深临床医生对检验项目的深入了解
在临床工作中,临床医生不仅可以凭借自身检验知识储备,也可以通过向检验科室相关工作人员请教,邀请检验科室专业知识更强、检验经验更丰富的专家举办知识讲座,来更好地掌握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药物影响、参考区间、生物学变异、方法与原理等内容。目前,存在部分临床医生申请不合理检验项目的现象,由于其无法及时跟上检验医学进展,难以有效利用新项目、新技术,固守于旧项目、旧经验,往往会在面临临床与检验结果不一致时,对检验科技术水平产生怀疑,甚至在患者及其家属面前直言不讳,易引发医疗纠纷。临床医生对检验项目的深入了解能够促使其更为合理地选择检验项目,保证检验结果临床价值的有效性,这要求临床医生对相关检验知识的深入了解。同时,检验科应当向临床医生主动告知检验结果的危及生命值、临界值、参考值以及如何保证分析判断准确性。临床医生则需全面、认真地完成检验申请单,尤其是存在能够感染检验结果的特殊病理变化、服药史,以及送检标本与留取标本的时间等信息,进而保证检验工作的临床价值。
(三)加强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沟通
由于临床检验工作的复杂性与检验项目的繁杂等多重原因,临床与检验的关系不仅不够和谐,甚至还会处于对立状态,故应加强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积极沟通。临床科室应当更为主动地参与检验科研工作中,经常与检验科室展开信息交流与学术讨论。一方面,临床医护工作者可以拥有更多机会了解和熟悉检验科工作实际情况、干扰试验的诸多因素、所实施项目的方法学原理,以及检验新技术新项目的发展动态等。另一方面,检验人员能够通过与临床医护工作者相交流,掌握更多临床知识,增强分析检验结果的能力,及时听取临床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评价与相关要求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展开内部建设,改进检验工作,提高检验质量,这也有赖于临床医生的积极配合和主动沟通。同时,加强临床与检验的有效沟通,强化质量管控与规范化操作,能够避免出现临床表现与检验结果不符、检验报告的及时性以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等问题,促进医生或护理人员正确的采集标本以及科学合理地揭示检验结果,将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转变为全面质量控制。
三、结语
通过上述文章,我们可以知道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进行临床质量时,相关人员可以根据临床反馈的建议对检验工作进行完善,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另外,检验医学还能为医用物理学和医用化学提供相关的方法和理论依据,提高对人体腹内脏器状态、内分泌系统等状态判断的准确性,对疾病进行准确的量化。
参考文献
[1]夏天. 检验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 10(7):65-66.
[2]齐英. 检验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6):204.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制度的试行建立在医学硕士、博士(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实践基础之上,因此弄清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医学科学学位之间的关联与差异,是把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特征的前提。由于医学科学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法、论文形式以及授予标准上存在较大的区别,所以,现以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与医学科学硕士学位作如下比较,见表1。如表1所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具有技能性(职业背景)和过程性特征。所谓技能性是指培养内容以临床技能训练为主,侧重于从事临床医师这一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所谓过程性是指临床技能培养要求二级学科轮转的过程或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有严格的考评记录和考核指标,强调培养过程的整体优化和培养内容的系统整合。同时专业学位不可越级申请,主治医师职称以上在职人员也必须按级申请。
二、实施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1.不同培养途径与同一标准的关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对象为临床医学研究生和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在职医师,这两种对象的培养途径各异,但要按同一标准授予同一学位。经比较分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考核标准与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考核标准在具体病种和数量要求上存在差异,这一差异势必导致同一学位而非同一标准。解决这一殊途同归的关键在于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要对培养内容细化分解和把握培养过程,采取差什么补什么的方法,力求培养内容的大同小异。同时通过环节考评、阶段考核等手段对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以达到培养内容的系统整合和培养过程的整体优化,确保不同培养途径所授予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达到同一标准。
2.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与医学硕士学科专业授权点的关系
根据专业学位的定义,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是指临床医师这一职业背景的学位,它与医学硕士学科专业授权点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其联系在于医学硕士学科专业授权点是获得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这一专业学位人才的学科基础;区别在于医学硕士学科授权点是指该学科专业有招收硕士生和授予该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的权力,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内涵和范围均超过硕士学位授权点,它是指一种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授予权,并没有限定是哪些临床医学的学科专业,即覆盖整个临床医学学科,这为学校自主办学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招收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时,必须优先考虑已有的硕士学科专业点,同时可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科基础和指导教师的情况,通过一定的申报审批程序,在非硕士学科专业授权点的临床学科开展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的教育培养工作。
3.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与临床医学培养基地建设的关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是以临床技能为主要培养内容,因此必要的临床资源、人力资源(指导教师)是培养工作的首要条件,为保证临床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条件,在调整挖掘现有临床资源的基础上,应积极利用社会医学教育资源与高水平医院(如教学医院)联合,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基地,实现临床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扩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开辟和建设基地。同时应制订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设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使基地建设水平能符合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以临床病人为具体对象,当今社会倡导以人为本,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医学生在病人身上“实习”的机会锐减。因此,建设临床模拟教学实验室,提供反复无创伤训练平台,利用模拟仿真环境和高端模拟产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满足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培训和考核的双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