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汛期医疗救治应急预案范文

汛期医疗救治应急预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汛期医疗救治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汛期医疗救治应急预案

第1篇:汛期医疗救治应急预案范文

 “我宣布,大武口区星海街道兴民村山洪灾害应急演练开始!”近日,星海街道办事处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村干部、卫生院救护人员、派出所民警和村民等100余人在兴民村开展了山洪灾害应急演练,以增强辖区群众防汛防洪意识,熟练掌握山洪灾害应急技能,提高山洪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为确保演练成功,星海街道制定了演练方案,成立应急演练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秩序保障组、医疗组、保障组、调度组、转移组、应急抢险队,并专门召开演练方案协调会,对各应急小组进行详细分工,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和任务,要求各组成员各司其职,全力协助现场完成应急救援工作。

    下午15:00演练正式开始,“报告指挥长,兴民村一小时降雨量35毫米,水位持续上涨,情况十分危险,请指示!”星海街道防汛指挥部接到检测员紧急报告后,随着指挥长一声令下“各工作组注意,立即启动兴民村山洪灾害应急预案一级响应,开始人员转移工作”。此时,已集结待命的秩序保障组、医疗组、调度组、转移组、应急抢险队等精干力量火速赶赴灾害现场,立即开展搜索受灾群众,救援被困人员,带领受灾人员逃离等工作。预警员用铜锣“立即转移信号”,兴民村无线广播开启并进行重复广播;转移组按预定路线和地点转移村民撤离至安全地带,老弱病残者使用车辆转移;秩序保障组对危险区设置警戒实行严格管控,并维持好现场秩序;面对出现重伤员的情况,医疗组人员迅速行动,对伤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治、包扎伤口,并用救护车将伤员送到医疗救护站进行进一步救护治疗,同时,安排防疫员背负消毒设备在临时帐篷进行消毒;应急抢险队装卸、搬运抢险物资,对抢险点进行抢险;保障组成员在安置点食品发放处给转移群众发饮用水、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下午16:30,山洪灾害应急演练圆满完成。

第2篇:汛期医疗救治应急预案范文

一、编制目的

根据《关于开展主汛期新区防汛防灾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及做好洪汛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抗洪抢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订本预案。

二、洪汛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洪汛类型

公司接收到政府部门正式的洪汛灾害预警信息后,立即汇报公司应急指挥部,分析灾害可能对公司安全和生产经营造成的危害,预测防洪防汛的可能发展趋势,采用国家标准暴雨预警信号等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一级)表示,通知可能涉及的部门。

2、危害程度分析

①暴雨可能导致人员的伤亡;

②可能导致设备设施的损坏、报废等;

③可能发生在全厂范围内;

④可能发生再某处低洼地带。 

三、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1、应急救援指挥部

公司成立防洪防汛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指挥部组成及成员如下: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发生洪汛事故时,总指挥为全面负责人,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安环部,安环部部长为应急救援办公室主任,电话:。应急指挥部下设现场抢险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通讯保障组、善后处理组等5个应急救援组。

2、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①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预防洪汛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②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③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④协调洪汛现场有关工作;

⑤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⑥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3、总指挥职责

①负责洪汛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

②负责应急救援人力、物资的保障;

③负责洪汛应急救援各项资金的保障,包括应急日常管理资金、应急救援器材及物资储备资金、洪汛状态下抢险资金、医疗救治资金、善后安抚资金等。

4、应急救援组的职责

①现场抢险组:生产部部长任组长,成员由生产部人员组成。

职责:在指挥部的指挥下参加抢险救援;组织抢险人员在洪汛发生时将发生区域内的人员、物资抢救到安全地点,防止事态扩大;负责洪汛现场受伤人员的营救;清点洪汛现场人员并报告。

②医疗救护组:经营部部长为组长,成员由经营部人员组成。

职责:组织医疗救护组进行应急救援,对洪汛中受伤人员实施抢救治疗和伤员的转院救治工作。

③物资保障组:财务部部长为组长,成员由财务部人员及经营部招标办组成。

职责: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付款.工作,保证应急状态下的所需资金.物资。

④通讯保障组:安环部部长为组长,成员由安环部人员组成。

职责:组织通讯保障和抢修队伍,配置应急指挥通讯器材和设施,建立指挥通讯网和进行洪汛抢修,保障洪汛状态下的通讯畅通。

⑤善后处理组:综合办公室主任为组长,成员由综合办公室人员组成。

职责:接待、安抚受伤人员家属,进行有关善后处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解释,防止矛盾激化,确保社会稳定,办理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索赔。

四、处置程序

公司应急响应过程包括接警、应急启动、应急状态解除、恢复等流程。

1、接警

应急救援办公室根据气象局的降雨预报进行预警。

2、预案启动

当发生洪水危及生产区域时启动应急预案,立即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3、应急行动

接到防洪防汛信息后,应急指挥部做好应急物资装备、应急队伍的调动工作。保证抢险救灾装备到位,人员集结待命。

4、洪汛现场救援

洪汛发生后,应急指挥部要迅速组织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应急物资如下:

①应急救援物资:应急沙袋500个、铁锨20把、手电及探照灯10具。

②应急防护设备:护目镜30只、、雨披20件、雨靴20双、塑胶手套100双。

③辅助物资:警戒带20卷。

5、处置措施

①抢救方案根据现场实际发生洪汛情况,最大可能迅速调集人员、车辆迅速投入救援行动,根据现场情况,疏散人群,维持现场秩序。

②立即与就近医院联系,告知目前人员伤亡情况,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③救援人员做好自我保护,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④其它各救援小组及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洪汛现场,履行各自职责。

第3篇:汛期医疗救治应急预案范文

为切实做好管理区集镇防洪抗灾工作,提高我区排渍防涝能力,强化工作责任,根据潜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城市防洪抗灾指挥部会议精神,结合管理区实际,特制定周矶管理区(集镇)防洪抗灾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省、市、管理区防汛工作相关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以防为主,防、排、抢相结合的原则,各成员单位在管理区防洪抗灾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工作职责和任务有序开展防洪抗灾工作。

二、组织领导

指挥长:章顺诰 党委书记

副指挥长:刘永生 党委委员、副主任

成 员:牛保刚 土地城建办主任

余慧明 党政办公室主任

张启才 农业局局长

李 辉 经贸局局长

邵 华 兴隆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袁生军 前进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

黄 涛 兴隆派出所所长

刘 华 社会事务办副主任

朱龙清 卫生院院长

刘 杰 土地城建办副主任

孙士龙 周矶供电所工作人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土地城建办,牛保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集镇防洪抗灾部门职责

(一)农业局

负责全区河、渠、泵站、农灌沟渠的检查;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全区水系防洪调度方案并与水务行政部门的洪水调度方案相衔接,尽量减少洪水对我区集镇的威胁。

(二)土地城建办

负责制定集镇区防洪抗灾应急预案,负责集镇区防洪抗灾的日常工作及雨污设施安全运行,按管理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做好管理区集镇区内清掏疏浚,确保路面雨水排放顺畅及易涝地点的积水抢排。及时向指挥长汇报集镇区受涝、积水和排涝情况。

(三)经贸局

指导企业提前做好储备防洪抢险的物资准备,在强降雨来袭时做好应急应对工作,减少财产损失。加强沟通联系,了解企业所受灾害情况;负责协调有关防洪抗灾抢险所需物资器材的供应和调度。及时将灾情上报管理区防洪抗灾办公室。

(四)兴隆派出所

负责维护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依法打击阻挠防洪排涝工作、造谣惑众和盗窃、哄抢防洪物资及破坏防洪抗灾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妥善处置因防洪排涝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协助防洪抗灾部门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安全撤离或转移。

(五)社会事务办

负责市直驻区单位群众防洪排涝的指导及宣传工作,协调市直驻区单位做好排涝工作,及时化解因防洪排涝引起的矛盾纠纷。

(六)职工医院

负责防汛卫生救援应急,组织医疗救护,抢救伤员,做好汛期及灾后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等工作。

(七)电力部门

确保各泵站正常供电,保障泵站供电线路安全运行,对断电区域供电线路及时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排查抢修,防止行人触电。

(八)兴隆社区

负责所辖区域小区、居民点排涝工作,排查辖区内居民的生活生产情况,及时走访受灾困难群众。对严重积水的小区组织人员值守,疏导被困人员、车辆。

(九)前进社区

负责所辖区域泵站运行工作,排查群众的生活生产情况,及时走访受灾困难群众。对严重积水的村组、道路组织人员及时排涝、值守,疏导被困人员、车辆。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防汛责任制。一是防洪抗灾指挥部成员在汛情发生时,要亲临一线指挥,组织抗洪抢险。二是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亲自挂帅,积极配合防洪抗灾指挥部的调度,确保完成防洪抗灾任务。三是强化防洪抗灾办公室岗位责任,坚持24小时值班,全面抓好防汛预案编制、防洪抗灾检查。

(二)搞好汛前排查。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搞好本部门负责防汛工作事项,要充分利用汛前的有限时间,组织人员认真开展细致的隐患排查,重点检查组织、人员、物资、设施、旧危房、经费、通讯等方面的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及时向管理区防汛抗灾办公室汇报,尽早排除防汛隐患,完善防汛应急方案。

(三)做好请示汇报。在防洪排涝中,各责任单位要及时向管理区防汛抗灾办公室报告进展情况,防洪抗灾值班室根据情况分别向向市防洪抗灾指挥部请示报告,并传达处理意见。

第4篇:汛期医疗救治应急预案范文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处置地质灾害和重大险情,快速、及时、妥善防治地质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特制订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在处置地质灾害中首先救人,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和重大险情对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和威胁。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各村(居)、各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认真按照预案做好地灾防治工作。

3、统一领导、部门联动。各村(居)、各部门要加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统一指挥,完善应急处置运行机制,有效地协调有关部门,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效率。

4、分类负责、协调配合。地质灾害抢险救援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07]99号)确定的职责分工,密切合作,认真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三)编制依据

主要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15号)、国务院《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法规和规范性文本,并结合我市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

(四)现状

我镇地质环境复杂,人类工程活动不断增加,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截止目前,全镇共有地质灾害点7处。属Ⅰ类搬迁避让点2处共计威胁群众2户9人;Ⅱ类治理工程点4处;Ⅲ类监测预警点1处。我镇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其中滑坡4处,危岩1处,不稳定斜坡2处。由于地质灾害本身所具有特殊性和巨大的破坏性,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五)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本镇辖区内所有的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险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及时掌握全镇地质灾害发生的基本情况。

2、负责协调指挥部门间的工作。

3、发生地质灾害险情时,组长宣布启动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指挥相关成员立即赶赴现场,划定危险区域,参与指挥现场抢险救灾工作。

(三)、部门职责

1、国土所、城建办:负责农房质量、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质灾害防治。

(1)做好全镇地质灾害的排查及年度地质灾害预案,及时收集灾情信息,向镇政府及区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中心汇报。

(2)对审批农房及其它建筑工程做好预防工作,把好选址和质检,对已实施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检查,杜绝人为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

2、安监办:负责全镇煤矿企业、非煤矿企业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加强煤矿企业、采石厂、砖厂等矿山企业管理,防人为地质灾害。

(2)加强对矿山企业的安全检查,看安全设施是否完善;

(3)加强矿井采空区的回填管理,防止地表塌陷。

3、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全镇塘、堰、库、堤坝地质灾害的防治,组织专人开展汛期地质排查。

4、交通办:负责做好公路、桥梁等地质灾害的检查,特别是沿山一带公路的检查。

5、民政办:负责发生地质灾害后的调查核实灾情,组织救灾物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并报告灾情。

6、派出所:负责地质灾害发生后的灾区治安防范,加强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7、民兵应急分队:负责发生地质灾害进的抢险工作,组织人员车辆,以最短时间内进行抢险。

8、财政所:负责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及时调度救灾资金,确保救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9、镇卫生院:负责地质灾害发生后的人员抢救,灾区消毒等工作。

10、村社职责:各村社行政负责人,主要对辖区内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常年监测,实行零报告制度,一有情况及时汇报,并组织村民撤离危险地带并及时开展抢救工作。

三、预测预警

(一)监测: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监测网络的作用,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并做好记录,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及时向临江镇政府和临江国土所报告,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标牌。

(二)报告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健全灾情速报制度,保障突发性地质灾害紧急信息报送渠道畅通。

四、应急行动

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后,由组长李凯同志宣布启动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党政办负责通知应急抢险的成员单位进入战备状态。派出所和交通办立即组织警力和工作人员维护交通秩序;抢险队和民兵应急分队赶赴灾害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卫生院组织人员立即赶赴灾害现场进行医疗救助;派出所负责人员疏散和治安保卫工作。及时将地质灾害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和调查处置结果不间断地向上级汇报。依靠临江镇应急力量无法处置的地质灾害,由镇政府向区政府请求支援。

五、应急保障

1、物资保障:由领导小组协调相关职能部门配备或紧急调运必要的应急救援和工程抢险物资。

2、队伍保障:镇、村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队,完善联系方式,并保持手机畅通。

3、交通保障

领导小组必须保证一台车辆负责前线指挥,镇政府党政办负责交通运输安全保障工作。

4、医疗保障

卫生院负责医疗保障工作,医疗应急小分队及时到达受灾点,帮助、指导灾区防疫消毒和救治伤员。保证绿色生命的畅通和医疗物资的储备。

5、治安保障

派出所负责道路通畅和治安保障工作,负责指挥地质灾害现场警戒、道路交通控制、维护地质灾害现场的治安和组织人员疏散;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泄漏。

第5篇:汛期医疗救治应急预案范文

一、制订后勤保障应急预案:

1、后勤保障组织领导 组 长:***副组长:***、***成员:***、************************************

2、后勤保障组机构:下设资金筹措、综合协调、物资供应、水电抢修、膳食保障、安全检查、医疗卫生、机动抢险、工程抢险九个小组。

3、***校区后勤抗洪抢险工作预案组建临时的校区后勤应急工作小组,配合校区学生管理部门做好东校区的抗洪斗争宣传、教育工作,负责洪水期间的各项医疗卫生检查、预防和救治工作以及汛期末的水淹区实施消毒;校区的安全检查、消防、用电设备等各项工作安全检查、校区用电设施的维护、抢修等工作。

4、****校区后勤抗洪抢险工作预案****校区后勤全体员工在学校后勤保障组和西校区抗洪抢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全力投入抗洪抢险工作。各分工人员负责在抗洪抢险期间24小时校园、校舍、山体边坡等进行安全监测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汇报;保证抗洪抢险期间的水电正常供应;医务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保证与校本部医务所―***医院的通联畅通;膳食保障负责确保抗洪抢险期间****校区师生安全、卫生、充足的伙食,保证不出现因食物短缺挨饿的事件发生。

5、全体后勤保障组人员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确保在防汛期间服从学校安排,随时到位开展抗洪一线抢险工作。

二、人员工作调配:

6月21日始,服从学校指挥部调遣,派出***同志全程跟随学校指挥部,及时反馈抗洪一线涉及后勤任务信息;学校民兵应急分队去6人;处本部留守13人,但也按指挥部指令,6月20日-24日临时抽调18人/次参加前线抗洪抢险一线工作。

****校区除临时抽调参加前线抗洪抢险外余后勤人员,坚守工作岗位,无一缺勤;***校区后勤4人,24小时轮值,处理后勤和水淹区学生、教工宿舍抗洪事宜。

三、主要工作情况:

在学校抗洪指挥部和后勤保障组的统一领导下,综合协调安排以下主要工作和任务,基本或较好地完成学校交给的抗洪抢险的后勤保障任务。

1、综合协调:⑴按学校指挥部指令,6月20日在***驻地为市里13户灾民35人妥善安排住所;⑵按学校指挥部指令,6月20日、21日、22日、23日通知后勤有关人员集结学校待命或赶往前线抗洪抢险;⑶按学校指挥部指令,为学校民兵应急分队安置12套房48个床位临时休息住房,为卫生监督部门驻本部食堂现场军供食品监督员安排1套临时住房,为学校财务科工作人员配置临时用房1套;为抗洪抢险,食品安全、资金调配提供了安全保障。

⑸按学校指挥部指令,6月23日紧急搭盖、布置学校前线指挥部,购买应急发电机组,为校在抗洪前线设立指挥中枢提供了场地设备保障;⑹6月21日、6月23日紧急布置安排抢修学校****片生活区用电故障;⑺根据学校指挥部指令,6月25日上午布置安排前线指挥部等的后勤撤离,以及学校抗洪物资回收等工作。

2、医疗保障:按学校指挥部指令,6月20日为学校民兵应急分队派出随队医生一名;6月21日起指示***医院驻校医务所派出流动诊疗车在河西防洪堤一带为市民提供临时医疗服务;为应急新食堂军供食品工作,6月23日其增配2名持健康证人员,为抗洪抢险和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提供可靠的医疗保障。洪水期间供应预防流感中药凉茶,防止流行性疾病发生;2、膳食供应保障:⑴物资储备:6月21日四食堂为全校三校区8000多人储备连续一周的主、副食品及燃料、饮用水的储备;⑵餐饮供应:学校8000多师生员工(抗洪抢险队伍)、2000解放军的正常饮食供应;西、***校区食堂在汛期为师生们提供安全、正常餐饮供应;其中:第*食堂、第**食堂除完成师生饮食供应外,6月22日起每天增加1500份解放军部队的伙食供应;以及校民兵应急分队、抗洪一线师生近1500份临时送餐;在整个抗洪期间供应盒饭13257份,供应纯净水910箱,桶装水10桶,供应包点14882只,炒粉2653份,粥类164份,未发生因食品质量问题而引发的疾病;⑶发动同学们的支持、协助食堂完成紧急任务工作;

3、物资采购保障:⑴6月21日按学校指挥部指示,多方想法购进干电池(4大箱)、电筒(40支)、三色布(2匹)、蜡烛(4000支)、蚊香、铁线、用电备用品等抗洪抢险物资一批,纸张等正常教学所需办公用品一批;⑵6月22日起,克服困难,陆续采购供应学校抢险队伍应急雨衣2000多套,灾后消毒药品(灭菌净、优氯净)及器材一批;⑶6月23日采购前线指挥部用备用发电机组一台、万能手机充电器多个;⑷采购水果两批次,八保粥30箱送抗洪第一线;

4、水电保障:⑴在严重缺员情况下,6月21日起实行24小时轮值监测维护,确保各校区用电正常;⑵6月21日晚22时迅速完成抢修***供电总闸(相烧坏)的任务;⑶6月22日凌晨为学校在***大桥抢险现场调试安装战地广播站,提供战地宣传鼓动保障;⑷6月23日下午紧急为前线指挥部安装临时发电机组和照明用电设施;

5、地质灾害的安检:按市有关部门的规定和学校抗洪指挥部的指令,对全校旧危房、边坡及存在危险隐患地段的实行实时监控、检查,确保信息的及时上报和紧急处理;与此同时,6月22日-25日工程指挥部按学校指令,派出80%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段堤坝作防洪观测。

6、后勤应急抢险队:⑴6月20日下午和6月24日中午,应急为***、***/*、*****前线和学校前线指挥部悬挂有关横额标语;⑵6月21日起派出人员参加学校组织的前线抢险队;⑶6月22日供应发放前线抢险人员的雨衣等物资;⑷6月23日下午和6月24日中午紧急为学校前线指挥部搭盖和加固简易大棚。

7、运输补给保障:21至26日接送学生抗洪运输23车次;接送教职工抗洪运输65车次;接送抗洪军供、校抗洪职工餐饮补给90车次;运送抗洪物资及其它39车次,合计217车次,派增驻防洪一线车辆4台,车队司机全天候待命,随时保持补给运输通畅及时到位。全力配合学校慰问抗洪解放军和欢送子弟兵活动。同时,抗洪期间完成运送试卷到***、送专家到****、教职工上落班接送等工作。

四、***、****校区后勤抗洪抢险工作:

⑴***校区:按市防汛总指挥部指令,6月20日下午紧急撤离***路学生宿舍200多名学生到*****号校区本部妥善安置;并向受灾同学们发放临时住宿的有关物品;对***路教工宿舍第三栋住户动员撤离;妥善处理第一、二栋教工宿舍的受灾期间的通道问题;加强对**路学生宿舍的24小时值守工作;水电人员24小时值班确保校区正常教学生活的水电工供给;医务人员在学生临时住处加强巡查,按卫生部门规定采取措施,并供应预防流感流脑凉茶以防传染疾患发生,做好灾后各区域的消杀毒准备;为灾后师生回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区食堂在汛期为师生保证了正常伙食供应。

⑵****校区:在抗洪期间,严格按学校抗洪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服从后勤保障组的协调调度,在抽出部分人员参加前线抗洪抢险的同时,合理调整留守工作人员,坚守校区后勤的各个岗位,加强对校区的危险地带、边坡的巡查,校区医务室、水电工24小时值班,学生食堂做好10天的物资储备,保证师生饮食供应,确保校区的正常学习生活秩序。

五、洪水退后清扫、消毒工作

第6篇:汛期医疗救治应急预案范文

1.1编制目的

为有效应对中煤龙化哈尔滨煤化工有限公司暂存池(以下简称哈煤化工事故池)突发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提高应急反应和救援水平,将污染突发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环保局《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哈煤化工事故池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1.分级

按照哈煤化工事故池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可能出现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预测分析以及事故认定标准,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一般环境事件(三级)。

Ⅰ级为事故池坝体多处管涌、滑坡、出现溃坝迹象;Ⅱ级为暂存事故池坝体出现管涌,两侧溢洪沟出现滑坡;Ⅲ级为汛期自然启动。

1.5工作原则

1.5.1以人为本,科学施救

保障公共安全尤其是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为本预案的主要目标。既要依靠科学,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与

破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又要加强保障措施,提高应急处置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

1.5.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哈煤化工事故池特别重大及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实行由县政府污染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调度,达连河镇政府、县政府各相关部门及时配合的管理机制。根据污染事故类别、事态发展情况实行三级预警、三级响应,对突发事故的报告、控制实施依法管理和处置。

1.5.3平战结合,预防为主

实行事前预防与事后应急处理有机结合,按照战时的要求,把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提高危机防范水平。

1.5.4系统联动,科学应对

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实行统一指挥和调度,确保预警、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及时应对。预案中涉及的各职能部门应步调一致、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突发事故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应急处置工作快速有效。同时,充分发挥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和预备役部队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处置救援。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领导机构

成立*县哈煤化工事故池环境突发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事故池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工作。

组长:县政府主管副县长

副组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县环境保护局局长

成员:县公安局、卫生局、行政执法局、财政局、建设局、水务局、农委、林业局、气象局,*经济开发区,达连河镇政府主管领导。

在哈煤化工事故池环境污染应急响应期间,县哈煤化工事故池环境突发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设立应急总指挥部,由领导小组组长任总指挥,副组长任副总指挥,指挥部设在县政府。主要负责县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协调联络各成员单位;遇到事故池重大突发事件时,及时了解情况并向上级汇报;按照上级下达的命令和指示,组织协调、落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主任由县环保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下设现场监察组、综合协调组、应急监测组、技术咨询组、检查督导组、宣传教育组,分别负责具体工作。

2.2各成员单位职责

县环境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协调事故池环境破坏事件的应对工作,各专业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专业领域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的应对工作,各应急支持保障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的应急保障工作。

县公安局负责协调、组织对事件涉嫌刑事犯罪的侦查、鉴定工作,清理和维护交通秩序,维护事发地社会治安,保障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县财政局根据有关规定安排应急工作所需的通讯和信息化设备、监测食品、防护用具、应急交通工具等经费,确保重大和特大突发事故池环境事件预防、监测、处置等工作的正常进行,并监督奖金的使用。

县建设局负责确保达连河镇城镇供水、燃气热力、市政设施、垃圾与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等安全正常运行。

县交通局负责为应急交通工具提供便捷畅通的运输通道,确保应急人员和物资迅速到达。

县水务局负责配合县应急指挥部做好涉及地表水和生活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工作,确保生活用水水源安全。

县农委负责配合县应急指挥部做好涉及草场、农田、渔业水域、野生水生生物、畜禽养殖等重大和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和处置工作。

县林业局负责配合县应急指挥部做好涉及森林、林地、野生陆生动物及林业部门主管的自然保护区内发生的重大和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和处置工作。

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重大和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县气象局负责向县应急指挥部及时提供环境应急所需的气象数据。

3预防和预警

3.1信息处理

县环保局要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池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开展对事故池环境信息、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常规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并及时向县政府报告。

3.2预防工作

结合日常工作,县环保局将环境监测部门事故池日常环境监督性监测情况实行定期报告,对环境监察部门监督监察情况(每月二次)、工业企业污染物申报情况(每月一次)、生产装置异常报告情况、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情况等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对比,及时发现污染隐患,并形成预警信息,12小时内报送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指挥机构,日常工作机构按照分级原则分别报送局领导、县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县政府主管领导。

3.3预警及措施

县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在得到可能发生污染事故信息后,立即向有关领导发出预警信息,并通知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做好应急响应准备。同时向环境监察大队及环境监测站发出出警指令,相关人员要求30分钟内组织完毕,出警。

进入预警状态后,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预警公告。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环境监测部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之用。

3.4预警支持系统

3.4.1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建立哈煤化工事故池预警系统、区域环境安全评价科学预警系统。

3.4.2建立环境应急资料库。建立哈煤化工事故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档案库、生态安全数据档案系统、突发事件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环境恢复周期检测反馈评估系统。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机制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政府、环境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按哈煤化工事故池突发环境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Ⅰ级响应)、重大(Ⅱ级响应)、一般(Ⅲ级响应)三级。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求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4.2应急响应程序

4.2.1、重大、特别重大污染事故响应

(1)环境污染事故举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或一级、二级预警信息后,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即时成立,预案即时展开。指挥中心迅速调集应急救援力量、应急监测力量集结出警,同时调动各应急相关部门及后援力量做好响应准备。

(2)接到指令后,现场监察组立即执行环境监察联动程序,由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带领环境监察人员快速出警,到达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取证,保护现场,及时反馈指挥中心。

应急监测组在环境监测站站长的带领下携带相应应急咨询资料同时到达现场,对事故原因、性质进行初步分析、取样、送样,并做好样品快速检测工作,及时提供监测数据、污染物种类、性质、控制方法及防护、处理意见,并定期应急监测简报。

技术咨询组由环保局管理股股长负责,迅速召集有关专家到达事故现场,为事故处理提供技术支撑;提供事故池中主要污染物的毒性及消解处理方法,分析污染现状、污染趋势。

(3)县环境应急指挥中心收到各组信息反馈后,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并召开情况碰头会,研究相关问题、布置下步工作。

现场监察组立即组织相关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事故分析工作,查找原因,研究对策,并在技术保证的前提下对污染源进行紧急处置,防止污染进一步加剧。

应急监测组立即执行紧急监测预案,增加监测人员、设备,调整监测频次、范围,并启动化学品应急分析预测系统,根据不同污染物性质、浓度、毒理、作用范围进行预测分析,对事故出现后污染源周围的安全防护距离、应急人员进出现场的要求、群众的疏散范围和路线等提供科学依据,确保群众和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技术咨询组根据现场技术力量需要,随时增加专家组组成人员。

医疗卫生部门立即组织人力、物力对人员伤亡或可能出现的人员伤亡情况进行紧急救治处理。

如污染事故有继续扩散趋势,指挥机构必须及时通告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科学检测、预测的基础上,按照污染物性质,划定需转移群众的范围及转移方向,依靠县、镇两级政府组织群众转移和疏散。

公安部门按照现场指挥机构的指示,迅速展开警力,做好安全防护距离内的警戒工作;交警部门迅速对通往事故发生地的道路进行交通管制。

农业、水产、林业等部门迅速对事故所产生的相关损失情况进行调查取证。

指挥机构根据事故处理需要,将对人员、物资配备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4)污染事故基本控制稳定后,现场指挥领导小组根据专家意见,迅速调集后援力量展开事故处置工作。

现场应急结束。

以上各步程序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可交叉进行或同时进行。

4.2.2一般、较大污染事故响应程序

(1)进入汛期后,现场监察组由达连河环保分局负责人带领环境监察人员立即执行环境监察联动程序,对哈煤化工事故池进行调查,对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等基本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形成初步意见,定期反馈县环境应急指挥中心。

应急监测组由环境监测站站长带领同时到达现场,对事故池进行初步分析、取样、送样,并做好样品快速检测工作,及时提供科学数据。

(2)指挥中心收到各组信息反馈后,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并召开情况碰头会,研究相关问题、布置下步工作。

环境监测组制定详细跟踪检测计划,随时调整监测项目、监测频次。

综合协调组按照《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的要求,经领导小组研究后,向县政府及上级部门进行速报。

(3)在污染事故现场处置妥当后,综合协调组按照《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的要求,经领导小组研究后,向县政府及上级部门进行确报。

现场应急工作结束。

4.3指挥和协调

4.3.1指挥和协调机制

根据需要,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县环境应急指挥中心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协调哈煤化工事故池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

县环境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池环境事件的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及应急机构、救援队伍。应急机构接到事件信息通报后,应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和队伍赶赴事发现场,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预案和处置规程,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必须在当地政府和事发单位的协调指挥下坚决、迅速地实施先期处置,果断控制或切断污染源,全力控制事件态势,严防二次污染和次生、衍生事件发生。

应急状态时,专家组组织有关专家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指挥部领导决策参考,并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对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为环境应急领导机构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各应急分队进行应急处理与处置;指导环境应急工作的评价,进行事件的中长期环境影响评估。

4.3.2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环境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

(1)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2)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应急指挥工作;

(3)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4)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5)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6)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7)及时向县政府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

4.4信息

县环境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向县政府指挥部汇报事故池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信息工作;县政府负责对外统一的信息工作。突发事故池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4.5安全防护

4.5.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事故池环境污染事件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

4.5.2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根据事故池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2)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指定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

(3)在事发地安全边界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

4.6应急终止

4.6.1应急终止的条件

经现场监察组连续跟踪监察,事故池环境污染事故已消除或污染源已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监测组连续跟踪监测,在主要污染物质指标已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前提下,现场指挥机构可根据专家组意见,经请示应急领导小组签字同意,应急工作结束。

4.6.2应急终止的程序

(1)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应根据县政府有关批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直到其他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

5应急保障

5.1资金保障

县环境应急指挥中心根据事故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需要,提出项目支出预算报县财政局审批后执行。5.2装备保障

相关专业部门及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积极发挥现有现场检查、检验、鉴定、监测力量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和职责要求,增加应急处置、快速机动和自身防护装备、物资的储备,不断提高应急监测、动态具体监控的能力,保证在发生环境事件时能有效防范对环境的污染和扩散。

5.3通信保障

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环境应急处置全县联动系统和安全科学预警系统。配备必要的有线、无线通信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环境应急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及现场各专业应急分队间的联络畅通。公开举报电话(0451-57228629)一部,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

5.4应急队伍保障

5.4.1现场应急力量

负责人:环境监察大队队长、副队长。

5.4.2现场监测力量

总指挥:监测站站长、副站长。

5.5技术保障

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组建专家组,确保在启动预警前、事件发生后相关环境专家能迅速到位,为指挥决策提供服务。建立环境应急数据库,建立健全各专业环境应急队伍。

5.6宣传、培训和演习

5.6.1公共宣传教育

结合全民环境素质教育工作,有重点的将哈煤化工事故池环境污染事故安全教育、防护知识宣传等内容纳入宣教工作当中。

5.6.2培训

结合事故池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组织不同层次人员的专业培训。

5.6.3演习

结合预备役工作要求,组织大规模防化军事演练,锻炼队伍。

5.7应急能力评价

为保障哈煤化工事故池环境应急体系始终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并实现持续改进,对哈煤化工事故池环境应急机构的设置情况、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建立与执行情况、队伍的建设和人员培训与考核情况、应急装备和经费管理与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6附则

6.1奖励与责任追究

6.1.1奖励

在哈煤化工事故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出色完成事故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2)对防止或挽救事故池突发环境事件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

(3)对事件应急准备与响应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6.1.2责任追究

在哈煤化工事故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其中,对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分别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认真履行环保法律、法规,而引发环境事件的;

(2)不按照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拒绝承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义务的;

(3)不按规定报告、通报突发事件真实情况的;

(4)拒不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事件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5)盗窃、贪污、挪用环境事件应急工作资金、装备和物资的;

(6)阻碍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8)有其他对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造成危害行为的。

6.2预案管理

第7篇:汛期医疗救治应急预案范文

一、高度重视基层应急队伍建设

基层应急队伍是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对于做到突发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防止和减少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各基层组织和单位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基层应急队伍建设,认真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要从当前基层应急队伍实际出发,切实把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作为贯彻执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主要内容,作为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关键举措,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具体行动,切实抓紧抓好。

二、应急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基本原则。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着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社会参与程度;坚持立足实际,按需发展,依托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形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

(二)建设目标。通过三年时间建设,市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建成,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得到全面加强;乡镇、企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救援队伍普遍建立,应急志愿服务进一步规范,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地基层应急队伍体系,应急救援能力基本满足本区域和重点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维护全市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基层综合性应急队伍建设

(一)全面建设市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由市政府应急办牵头,以公安消防大队为依托,财政、水务、农业、民政、卫生、教育、科技、国土、建设、林业、交通、煤管、环保等部门单位配合,建成200人的“一专多能”市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等生产安全事故,恐怖袭击、群众遇险等社会安全事件的抢险救援任务。同时协助有关专业队伍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物灾害、矿山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水上事故、环境污染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市政府应急办负责制订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案,细化队伍职责,配备必要的物资装备,加强与专业队伍互动演练,提高队伍综合应急能力。

(二)深入推进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一支以机关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和退伍军人等为主的60—100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在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产安全事故、环境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就近优势,在应急指挥机构组织下开展先期处置,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参与抢险救灾、人员转移安置、维护社会秩序,配合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各项保障,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等工作。同时各乡镇都要确定一名应急专干,每个行政村确定一名信息员,发现突发事件苗头及时报告,协助做好预警信息传递、灾情收集上报、灾情评估等工作。各乡镇政府要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严明组织纪律,经常性地开展应急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应急保障能力。

四、完善基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在全面加强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同时,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防汛抗旱专业队伍组建工作。各乡(镇)和水务、农业局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农技人员、村民和相关单位人员参加,建成市、乡防汛抗旱队伍。防汛抗旱重点区域和重点地段的村委会,要组织本村村民和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组建村级防汛抗旱队伍。各乡镇防汛抗旱队伍要在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组织下,开展有关培训和演练工作,做好汛期巡堤查险和险情处置,做到有旱抗旱,有汛防汛。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合理储备防汛抗旱物资,建立高效便捷的物资、装备调用机制。

(二)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各有关乡(镇)、林业局、村委会和国有林场等,要组织本辖区、本单位和社会相关人员建立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切实加强森林扑火装备配套,并积极开展防扑火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要建立基层森林消防队伍与公安消防、预备役部队和森林消防力量的联动机制,满足防扑火工作需要。

(三)加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应急专业队伍建设。气象局牵头,各乡镇密切配合,组织村干部和有经验的相关人员(应急信息员可兼任)建成气象灾害应急队伍,主要任务是接收和传达预警信息,收集并向相关方面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做好强降雨、大风、沙尘暴、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防范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参与村镇气象灾害防预方案的制订以及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工作。国土局牵头,各乡镇配合,组建地质灾害专业应急队伍,主要任务是参与各类地质灾害的群防群控,开展防范知识宣传,隐患和灾情等信息报告,组织遇险人员转移,参与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等工作。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的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组织单位,要在气象、国土部门的组织下,明确参与应急队伍的人员及其职责,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培训。

(四)加强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煤管局、安监局、公安局等涉及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单位要依法建立由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不具备单独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小型企业,除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外,还要与邻近建有专业救援队伍的企业签订救援协议,或者联合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平时要开展或协助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矿山、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单位要组织应急队伍积极参加社会化应急救援。

(五)加强公用事业保障应急专业队伍建设。水务、建设、交通、文广、环保、电力、电信、移动、联通等单位和天然气等基础设施运营企业,要组织本单位本企业懂技术和有救援经验的干部职工,分别组建公用事业保障专业应急队伍,承担相关领域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援任务。重要基础设施运营企业要组建本单位运营保障应急队伍。同时,要配备应急抢修的必要机具、运输车辆和抢险救灾物资,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安全防护、应急抢修和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六)加强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卫生局要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特点,在现有医疗机构的基础上,组建卫生专业应急队伍,并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治和现场处置设备,承担传染病、食物中毒和急性职业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其他突发事件受伤人员医疗救治及卫生处理,并进行相应的培训、演练活动。

(七)加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农业局牵头,各乡镇政府和林业、卫生、公安、工商、质检等单位配合,建立由动物防疫和野生动物保护人员及有关专家组成的动物疫情应急专业队伍,具体负责家禽和野生动物疫情的监测、控制和扑灭任务。要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加强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置所需的设施设备建设及疫苗、药品、试剂和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提高应急能力。

五、健全完善基层应急队伍管理体制和保障制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队伍建设,主要领导亲自抓,结合各自实际,切实加强综合性应急队伍和专业性应急队伍建设,确保本区域、本系统处置突出应急事件的需要,达到一定数量和规模。公安、国土、农业、水务、建设、卫生、交通、林业、气象、安监、煤管、环保、电力、通信等有关部门要明确推进本行业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积极推进基层应急队伍组建工作。

(二)完善应急队伍运行机制。各应急队伍组成人员平时在各自单位工作,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集结到位,在应急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应急管理机构安排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各乡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综合队伍、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相关应急预案,完善工作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同时,建立健全应急队伍与其他各类应急队伍及装备统一调度、快速运送、合理调配、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经常性地组织各类队伍开展联合培训和演练,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

(三)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努力提高应急队伍的社会化程度。充分发挥乡镇等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作用,建立群防群治队伍体系,加强知识培训。鼓励各类志愿者组织在工作范围内充实和加强应急志愿服务内容,为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应急志愿服务提供渠道。各相关单位要发挥各自优势,把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纳入应急救援队伍。充分发挥共青团和红十字会作用,建立青年志愿者和红十字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科普宣教和辅助救援工作。应急志愿者组建单位要建立志愿者信息库,并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志愿者队伍建设给予适当支持。

第8篇:汛期医疗救治应急预案范文

一、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是健全基层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基层组织和单位作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在应急管理中负有灾情报告、先期处置的重要责任,只有建设好协调联动、一专多能的基层应急队伍,才能做到对突发事件的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从而提高基层应急救援水平,把灾害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

当前,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县区、乡镇等基层政府应急组织不健全,普遍缺少一支可以处置本区域内多发易发突发事件的综合性应急队伍;应急救援力量比较分散,有限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各地、各专业应急队伍之间的统一调度、协同能力差,应急联动机制不健全、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应急队伍装备落后,培训演练少,应急处置能力不高。各县区、乡镇政府、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成一支本区域本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确保社会的安全稳定。

二、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基本原则。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根据实际需要,依托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坚持将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包括公安、消防、武警)和国防后备力量(民兵、预备役部队等)建设一起规划、整合配置,形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

(二)工作目标。本着“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方针,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要求,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逐步形成统一高效、协调配合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至年底,基本建成县区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得到全面加强;普遍建立乡镇、街道、企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规范应急志愿者队伍,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应急救援能力基本满足本区域和重点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一)全面建设县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各县区人民政府要以公安消防队伍、民兵应急分队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财政、水利、民政、交通、地震、国土、市政、安监、教育、环保、医疗卫生、农林畜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等单位相配合,建立或确定“一专多能”的县区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除消防工作外,还要承担起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空难等生产安全事故,群众遇险、恐怖袭击等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任务。同时协助专业队伍做好水旱、气象、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生物灾害、矿山、危险化学品事故及环境污染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各地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特点和需要,在年底前,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案(县级综合救援队伍人数应不少于人)、人员和职责,配备基本的物资装备,年上半年初步组建完成并进行一次培训和综合演练。

(二)加快建设街道、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各街道、乡镇要组织机关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建立一支综合应急队伍,发挥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先期处置、灾情收集等作用,参与组织群众自救互救、人员转移安置、维护社会秩序、协助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等工作。街道、乡镇综合救援队伍人数由各县区政府确定,年上半年完成队伍建设方案,年下半年组建完成并开展培训。

四、建立健全基层专业应急队伍体系

各县区要在全面加强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同时,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基层专业应急队伍建设。

(一)基层防汛抗旱队伍。县区、乡镇政府,尤其是全省防汛工作重点县区、乡镇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防汛抗旱队伍建设,要加强管理,补充缺额人员,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和演练。基层防汛抗旱队伍要在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组织下,开展有关培训和演练工作,做好汛期巡堤查险和险情处置,做到有旱抗旱、有汛防汛。

(二)森林草原消防队伍。全省III级以上森林草原防火重点县区、乡镇的人民政府、村委会、林(农)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风景区等,要组织建立森林草原消防队伍。各有关方面要加强森林草原灭火装备配套,开展防扑火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要建立基层森林草原消防队伍与公安消防、驻军、预备役部队、武警部队和森林草原消防力量的联动机制,满足防扑火工作需要。

(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县区气象部门要组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负责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收集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做好气象灾害防范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地质灾害易发频发的县区要建立由专业技术人员和群测群防兼职人员组成的地质灾害应急队伍,负责地质灾害的隐患调查、科普宣传、信息报告、人员转移等工作。易受气象、地质灾害影响的企业、学校、农村等基层单位,要明确突发事件信息员和应急队伍组成人员的职责,并在气象、国土资源部门的组织下,做好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演练。

(四)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单位必须依法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不具备单独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小型企业要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同时与邻近建有专业救援队伍的企业签订救援协议或者联合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在发生事故时应及时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平时开展或协助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矿山、危险化学品单位属地县、乡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建立队伍协调联动和调运补偿机制,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和应急演练,有关经费在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

(五)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县区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燃气、供热、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市容环境等主管部门和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要组织懂技术、有救援经验的人员组建和完善本行业专职或兼职应急保障队伍,承担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援任务。要充分发挥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人员在应急抢险中的作用,配备应急抢修的必要机具、运输车辆和抢险救灾物资,加强人员培训并建立应急联络制度,提高安全防护、应急抢修和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六)卫生应急队伍。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特点,依托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卫生应急队伍,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治和现场处置设备,承担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以及其他突发事件受伤人员医疗救治或卫生学处理,组织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基层卫生应急队伍要加强与市、县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协作,提高基层应急救护水平。市、县区卫生部门要对基层卫生队伍的装备配备、培训、演练等给予支持。

(七)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县区人民政府要建立由当地农业、林业、卫生、公安、工商、质监、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管理人员、有关专家和动物防疫、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组成的动物疫情应急队伍,承担畜禽和野生动物疫情的监测、控制和扑灭任务。同时,加强应急处置所需的设备及疫苗、药品、试剂、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提高应急能力。

(八)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县区、街道、乡镇要组织建立由街道、社区、乡镇、村委会干部、应急志愿者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员参与的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主要任务是突发事件初期阶段的及时报告,协助做好预警信息传递、灾情收集上报、灾情调查评估等工作,参与有关单位组织的隐患排查整改。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新闻单位等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县区人民政府应建立与新闻单位和应急职能部门的信息联络沟通机制。

五、完善基层应急队伍管理体制机制和保障制度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区人民政府作为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对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确定各街道、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数量和规模。要按照“规划好、组织好、建设好”的总体要求,分解落实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目标任务。要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等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作用,多种渠道建立群防群治队伍体系,努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的社会化程度。

公安、国土、交通、水利、林业、气象、安监、环保、电力、通信、建设、市政、卫生、农业等部门要明确推进本行业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加强对本行业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指导推进基层应急队伍组建工作。

(二)健全运行机制。各基层应急队伍组成人员平时在各自单位工作,发生突发事件后,在各县区政府或应急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立即集结到位,按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安排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基层综合队伍、专业队伍和应急志愿者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相关应急预案,完善工作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同时,建立健全基层应急队伍与其他各类应急队伍及装备统一调度、合理调配、密切协作、快速运送的工作机制,经常性地组织各类队伍开展联合培训和演练,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

(三)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努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的社会化程度。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等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作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立群防群治应急体系。积极拓展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志愿服务的渠道,鼓励现有各类志愿者组织在工作范围内充实和加强应急志愿服务内容。有关专业应急管理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把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纳入应急救援队伍。充分发挥共青团和红十字会作用,建立青年志愿者和红十字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科普宣教和辅助救援工作。应急志愿者组建单位要建立志愿者信息库,加强对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培训和管理工作。各县区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对志愿者队伍建设要给予适当支持,推动应急志愿者队伍能力不断提升。

(四)确保经费投入。县区、乡镇两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及有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工作经费要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按照财政适当支持、组建单位自筹、鼓励社会捐赠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经费渠道。在矿山、危险化学品工业集中的县区、乡镇,当地政府要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培训演练工作给予适当经费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