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1)以政府方面而言,所有地区均增加了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公务员招聘的数量,对参与招考的毕业生提供不同优惠政策,通过适时加分,以便确保优秀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可以录用。
(2)以高校层面而言,所有院校通过不同方式来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使毕业生能够尽快就业。
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少数民族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不高,能够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则更加艰难;另一方面, 部分已找到工作的少数民族学生长时间无法及时转变身份,不能满足工作岗位要求。
2.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欠佳,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空间过小。民族地区的考生,因为文化基础较差,大部分会报考民族类院校以及省内的地方院校。而这些院校通常在传统专业方面占有较大的比例,应用方面的专业过少,学科专业供求出现偏差,与市场所需脱轨,所以少数民族考生就业的空间过小,竞争力不足[1]。
(2)创新创业教育不佳,毕业生自主创业能力不足。当前在创新创业的教育方面,高校尚处在初级阶段,特别对于民族院校而言,欠缺系统理论性的教育。并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产业机构不够合理,相关创业政策无法落实,创业空间过小,所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业理念会产生影响。
(3)英语、计算机应试能力较低,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英语和计算机证件已经变成通往就业的必经之路。可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较难获得相关证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选择造成较大的影响。
(4)就业政策倾斜不足,机制不够完善,形成就业挤压。高校招生时,会对民考汉产生适当降分,对民考民的学生执行单独划线等政策,使得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可以顺利进入高校。但是就业政策的倾斜并不充分,少数民族报考公务员通常仅在笔试环节加5分,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基础较差,很难通过考试。
(5)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加大就业难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长时间以来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法学、会计等专业受到学生的追捧,导致供过于求,使得大学生劳动力出现结构方面的不足以及结构过剩的状况[2]。
3.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对策
(1)政府方面的对策建议。政府需不断加快出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打造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加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比例。在学历与能力不相上下的状况下,各企事业单位应当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遇。
(2)高校方面的对策建议。第一,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换位思考。通过与政府进行换位思考,为政府打造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相关的人才支持。人才培养工作应当具备远见性,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需要符合地方经济的发展所需。需要和用人单位进行换位思考,从用人单位的方向培养人才。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特殊性因材施教。
第二,分析高校扩招的速度和规模,完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做到有的放矢。
(3)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本身素质的对策建议。在人才竞争当中,众多少数民族大学生信心不足,就业能力不足。因此,少数民族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将自身打造成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总而言之,处理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需不断进行探寻,需要通过政府、高校、社会、少数民族大学生本身一同努力,才能够使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F241.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就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已经成为高校普遍关注的最现实问题。就业能力的高低是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的直接体现,关系着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稳定发展和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更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有效利用人才资源的战略问题,也是我国高校教育部门进行专业设置、办学水平评估、招生规模的重要衡量指标。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首次提出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这一概念,研究者在当时主要关注下层民众(心理有残疾或生理的人群)的就业能力,还未涉及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国学者对就业能力概念界定没有达成统一,如就业力、可雇佣能力、关键能力等概念都曾是个体的就业能力。本文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逐步形成的,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在应聘和求职的过程中获取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并能够胜任工作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和实现人生理想的需要[l]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1.专业能力不足
专业能力是指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系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且能够应用于社会实践当中。当前,部分高校按专业进行招生和人才培养,出现偏专业课程,而轻基础课程的倾向,部分专业的划分和设置过于狭窄,课程开设存在诸多的不合理,培养方案不停的作调整,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使得高校部分专业设置脱离了市场的需求,导致部分大学生的理论功底不扎实和技能不精通的现象。同时,部分高校缺乏以市场为向导的理念,致使高校的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最终导致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不精,许多学生只是“学”不“用”,或者重“学”轻“用”,出现理论与实际脱节相脱节的现象。
2.实践能力不强
实践能力是指毕业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就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正逐步向多元化转变,尤其在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中要求应聘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能马上投入到工作中。然而,近几年我国毕业生当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他们具有依赖性和个性较强的特征,实践能力相对较差。
3.职业规划意识弱
学生拥有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关系到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更关系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当前,我国高校的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不太关注自己的中长期职业生涯发展设计与规划,缺乏自我规划意识,对就业环境、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等缺乏足够的了解,部分学生在心理上还产生一种成功感和放松感,对自我评价过高,不能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没能给自己设立奋斗的目标和生涯规划,导致这部分学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明确,等到毕业时就只能匆匆忙忙选择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第一,高校要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机制,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第二,重视学科内在的逻辑发展,倡导学科交叉,拓宽学科基础,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系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对于从事技术含量高、专业型工作的学生,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强调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难度的适度性,除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就业软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跨学科混合型应用人才。
2.创造实践机会,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首先,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大学生可以直接和社会各阶层人员打交道,有利于学生学习团队精神、如何分工协作、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为将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高校要必须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切实加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合理、科学的制定实践教学方案,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地开展实践教学,避免实践教学的形式化,切实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最后,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广泛开展产学合作教育,为大学生参加社会调研提供平台和机会[2],进一步完善在校生的见习和实习制度,积极组织教师带课题和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和岗位实践,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3.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强化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在大学期间进行合理规划,分步实施。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规划,确立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提高就业成功的几率。第一,做好大学四年的规划,通过对自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白在自己应该学习什么、学什么,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二,做好课程学习规划,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个性,积极探索与之相匹配的职业环境和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明确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在职业定位后,根据职业要求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l]刘学林.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及其提高[J].职业时空,2005(14):18-20.
[2]薛进文.大学生择业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64-178.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问题 高等教育
高校扩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同时也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问题,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深入研究就业中的各种问题和总结经验,指导大学生搞好就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女大学生遭遇的就业歧视和就业难等问题形成了女性就业困境,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社会、高校等多层面力量联合起来,建立保障就业的长效机制。本文就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现总结如下。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女大学生遭遇就业性别歧视的现象普遍存在。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这就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全球性裁员已经成为金融危机扩大化的又一波浪潮,许多企业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这无疑给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女毕业生经常会感受到“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以我校会计学院为例,大多数用人单位直接列出该职位“仅限男生”或“男士优先”的条件,女生还没有任何机会展露自己的才华就直接被拒之门外,这其中不乏学习刻苦、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女大学毕业生,女大学生遭遇性别歧视已经司空见惯。
2.女大学生就业门槛高,录用条件相对苛刻。
在就业问题难的现状下,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着更严苛的条件要求,一要学识和能力突出,其就业状况的改善强烈依赖高层次的学历资本,这就要求女大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在学业上,从而获得高学历,满足就业单位的需要;二要形象气质均佳,谈吐优雅;三有承受就业隐形附加条件的能力,如“无男友,可出差”、“五年内不生育”等。许多女大学生没有因为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而被用人单位另眼相看,反而男生即使平时学习有挂科现象也备受青睐。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
1.女性生理特点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
女性由于特殊的生理特点,一生要经历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这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所牵涉的时间和精力会直接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虽然我国在《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中都对女性就业的权益进行相应保护,但用人单位从人力资源成本的角度必然要考虑女性在就业上的亏损。女性结婚、生育基本需要两年时间,而且结婚生育后难免将大部分时间和心思用于“相夫教子”,期间所造成的用人成本增加是用人单位拒招女大学生的直接原因。
2.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尤其是相关保护女性合法权益的法律缺位,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不能与男性平等就业的一个主要原因。尽管我国《妇女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都规定了妇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但是,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和具体的法律责任,缺乏对性别歧视内涵和范围的明确界定,对劳动力市场缺乏监督和管理,让一些用人单位有“空子”可钻。许多用人单位认为接受女大学生经济上不合算,往往以结婚、生育影响工作为由,将女性拒之门外,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面前实实在在成为了一个弱势群体。
3.就业观念问题。
随着高校扩招现象日益突出,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走出校门,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不再是卖方市场了。但在新形势下,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落后,自我定位不准确,对工作期望值过高,造成理想与现实脱节。导致女大学生就业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就业观念狭隘。主要表现在:一是期望值过高,寻找就业单位往往将目光锁定在那些事业单位、公务员等“铁饭碗”上。二是缺乏从基层做起的思想准备,对毕业后的就业岗位定位不准,对未来带有不切实际的憧憬。三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奉献的意识,一方面抱怨就业难,另一方面则从内心排斥低岗位就业。性格的软弱和面对挫折不勇往直前,而消极应对和退让。对于大学生来说,不接受期望和现实的差距,错失了大量的就业良机[1]。
4.传统文化观念的性别偏见。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化给女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走上社会,在职场上从事和男性同样的工作。但受几千年来封建文化落后观念的影响,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观念及男主外、女主内的惯性分工模式依然在国人脑子里根深蒂固。在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的左右下,人们往往低估女性的价值和能力,认为女性在事业上不如男性有发展潜力,这为女大学生求职择业投下深重的阴影,使得女大学生在实际择业中处于弱势地位。同时,正由于受我国关于两性的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女大学生自身也认同“夫贵妻荣”甚至“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说法,降低对自身学业水平、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女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三、解决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
1.国家在政策和法律上加强对女大学生就业权利的保障。
虽然《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对女性的权益保障进行了明文规定,但这些法律执行层面的监督尚需进一步加强。国家应把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和失业率指数作为考核各级政府的重要指标,适当规定和限制用人单位职工性别比例。并制定政策保护和解决妇女因为生育问题而出现的系列就业问题,对妇女生育的社会价值作出合理的补偿。
2.进行就业挫折教育,培养毕业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
所谓挫折教育,就是对大学生容忍、承受挫折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大学生就业中的供需矛盾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存在影响了一些学生的择业观念,当他们遭受就业挫折时,不是冷静面对,而为自己没有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而苦恼,陷入悲观失望等情绪无法自拔。尤其女大学生思维细腻,想法单纯,还没有迈入社会,造成心理预期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从而一蹶不振,甚至产生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在专业设置方面紧跟社会发展形势;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为大学生提供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女大学生要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和政策,调整就业心态。客观评价自我,正视社会现实,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走出自卑的阴影。同时要增强信心,树立自强精神,从自己的优势着手,激发上进的精神。在做全面准备的同时,要有所侧重,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重要因子上去。采用实习、参加比赛、参加社团、社交活动、阅读报纸杂志等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2],而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就业竞争力主要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团队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敬业精神等。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急剧增加,用人单位对人才高学历的追求逐渐被高能力、高素质等新要求所取代,实践操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还要常常与高年级师姐交流沟通,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从她们的亲身体验中总结经验、寻找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的对策。
3.倡导男女就业平等,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有很长一段时间处在封建社会,自古以来就是男尊女卑,男性地位比女性高。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现代人心理或多或少会有这种观念,这也是造成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之一。要缓解就业性别歧视现象,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法律维护女性的就业权利,同时要保证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而不是形同虚设。另外,还应该从思想层面上倡导男女就业平等,通过组织相关宣传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的行为和思想,利用现代信息高速传输的便利条件,使男女就业平等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非正规就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10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就业需求的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就业市场提供的正规就业部门的岗位在数量与质量上都不能够满足大学生日益提高的就业需求。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日益趋于多样化,非正规就业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选择。
一、我国大学生非正规就业问题的源起
非正规就业是一个舶来的名词,它最早起源于国际劳工组织,国外一般称为非正规部门或非正规组织形式就业。20世纪80年代,非正规就业的概念被引入我国。非正规就业在我国是指“广泛存在于非正规部门和正规部门中的,有别于传统典型的就业形式,包括在非正规部门里就业和正规部门里的非正规就业(指短期临时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就业、分包生产或服务项目的外部工人等)”[1]。非正规就业是相对于传统的就业形式而言的。
非正规就业在缓解我国就业压力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非正规就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契合了人们选择就业模式的发展趋势。它凭借其就业入门方便、种类多样、限制性条件较少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受到大学毕业生的青睐。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非正规就业成为许多高校毕业生的选择。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是指毕业生没有按照劳动力市场规范就业的方式来获得职业,其明显特征是学生毕业后没有明确的签约接收单位,档案、户口放在学校或者人事部门,而人在人力资源市场上选择“漂”在一些城市中,通过个体企业就业、阶段性就业、钟点工、临时工、季节工等用工形式获得收入。随着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和高科技、专业化服务的新型产业部门的出现和发展,使得非正规就业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二、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现状
受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就业的诉求也日益强烈,非正规就业能够满足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多样化诉求,并能够有效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当前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形式愈来愈多,总的来说,主要有正规部门中的非正式就业、兼职就业、劳务派遣就业、自主创业及自由职业几种形式。
正规部门中的非正式就业:随着人力资本价值的不断提升和竞争的日益加剧,正规部门里的正规就业已经不能满足正规部门日益多元化的需要,如为了降低劳动力使用成本、提高企业利用劳动力效率等要求。非正规就业灵活多样的特点弥补了正规就业的不足。其自由、灵活的特点很适合那些不愿受规范就业“朝九晚五”方式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就业。
兼职就业: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日益增加,全日制正规工作僧多粥少的局面决定了一部分毕业生必须寻找其他的就业方式。从事非全日制的兼职工作是这些人的重要选择之一。兼职工作者没有特定的雇主,可以同时做几份兼职,只要愿意多做工作,收入也相当可观。
劳务派遣就业:在劳务派遣就业中,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之间。劳动者与派遣机构签订就业合同成为正式员工,不断被派到不同单位工作或者不是正式员工但登记在册,当有合适工作被派遣机构派往客户单位时再与派遣机构签订合同。
自主创业:所谓自主创业,是指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知识、信息、技术、经验等因素自己创办实业,获取财富,解决就业问题。近年来大学生自主创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因为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普遍活跃,运用互联网的能力强。
自由职业:自由职业是指脱离了用人单位的管辖,自由工作,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种职业,如自由撰稿人、美术人、音乐人、电脑精英、策划人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体制的放宽和技术的进步,自由职业者数量不断增加。有学者指出,在未来“自由人”会越来越多。
三、大学生非正规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非正规就业在大学生中广受欢迎,并在现阶段获得了快速发展,然而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非正规就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一,是思想观念问题。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由政府劳动部门或学校分配工作,终身在一个单位中就业的体制,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正规”就业模式即所谓的“铁饭碗”带来的高工资、高福利、高身份、一次性终结就业等观念依然有很大的诱惑力。当正规就业受挫时,不少毕业生宁肯赋闲在家也不就业,或者考研以期获取较高的文凭后再进入正规部门就业。
关键词 独立学院就业竞争力就业指导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就业促进法》的实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独立学院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好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作为浙江省第一批设立的独立学院,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代表性。我们根据信息工程学院的统计数据,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初步分析,浅谈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一、独立学院毕业就业的现状
1.独立学院毕业生受社会用人单位歧视现象比较严重
作为普及高等教育的新产物,独立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还不高。由于大学生供需矛盾突出,社会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中居于主动地位,用人单位往往更倾向选择高学历、重点院校的毕业生。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自信心,加剧了他们的挫败感。
2.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择业功利倾向明显
独立学院的学生是按教育成本全额缴纳学费上学的,求学的机会成本高。高投入自然希望有较高的回报,因此,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择业价值取向功利化,就业期望颇高。由于缺乏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成熟的就业观念,毕业生的签约和工作的稳定性较差。不稳定的就业状况又影响了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声誉。由于过分追求工作地点,看重工资待遇、单位福利和社会地位,而忽视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毕业生的选择面狭隘。
3.独立学院毕业生继续深造的热度不高,自主创业人数较少
2005年至2008年信息工程学院考取研究生和出国深造的毕业生人数占总毕业生人数的2.89%、3.41%、3.25%,总体上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绝大部分的毕业生并没有把提高自身素质、高层次成就感和自身价值地实现摆在重要的位置。值得注意到是,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新方式。但对于家庭有一定背景、有一定的创业条件和基础的独立学院毕业生来说,创业人数屈指可数。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思考和建议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有直接的关联,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人才市场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也赋予了新的内容。用人单位不仅需要业务精通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同时也需要大批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独立学院作为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既要立足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又要有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1.明确培养目标,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独立学院学生群体的学习自觉性一般不如普通本科生,而社会活动能、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较强,他们的创新活动也较多地指向实际活动而非基础理论。独立学院应当明确优势专业、特色专业,重点培养介于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之间的实践创新型人才,以别于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以及高职类办学。
2.开拓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提供各种学习机会
独立学院一般都有地方政府、大企业、公司等社会力量参与合作办学,应当充分利用和挖掘办学合作方的市场优势。倚托实力相对较强、办学经验丰富的高校母体,结合自身实际,强化母体的办学特色,培育特色专业;还应当通过与公司企业合作,借助其先进完备的生产实验设备开展实习、实训等,搭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使得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品牌效应。
3.增强个性化教育观念,培养特色人才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大小往往要取决于其个性发展程度。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树立“以学生为本”思想观念,根据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发现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更好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考证”,参加职业能力培训,增加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增加竞争力。
4.加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
绝大多数的独立学院的学生缺乏学习目标和人生规划,不清楚如何将自身价值和社会的价值结合起来。因此,独立学院必须尽早开展就业指导。首先,充分发挥指导机构的作用:在低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工程训练课程、课外社会实践类课程;高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和认识社会。其次,在毕业生的择业过程中,辅导学生拥有良好的就业心态和面试技巧,帮助毕业生把自己摆在合适的岗位上。此外,独立学院还应在学生中加强择业观,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把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要求有机的结合起来,树立自尊、自强、自立、自爱意识,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
[1]董晓红,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6):33.
关键词:大同大学;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
1 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毕业生在快速增加,而大学生就业现状却不容乐观。尤为突出的是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更为严峻,通过大量搜索关于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文献未见报道,可见相关研究较薄弱,本文拟以此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网络法,对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为我校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提供建议与对策,并针对就业形势的需求,在课程结构设置与学习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山西大同大学2004~2010届共七届体育学院的毕业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根据本文调查内容,在图书馆及中国知网查阅了与之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2.2 网络调查法。通过互联网与被调查者取得联系,对他们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了解。
2.2.3 问卷调查法。问卷设计:本问卷是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设计的。问卷的设计兼顾本文的需要和方便调查对象的填答,故问题设计全部用单选题形势,简便易答,得到了调查对象的认真对待和较好的配合。
2.2.4 数理统计法。对调查回收问卷、电话、网络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注:在调查的过程中,2004届有6人、2005届有5人、2006届有3人、2007届有4人、2008届有2人、2009届有2人、2010届有1人未取得联系,未列入调查范围)
2.2.5 归纳总结法。对所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整理之后,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研究分析其就业现状与方向,从而找出问题和探析就业趋势,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3 结果与分析
3.1 2004届毕业生就业现状
2004届大同大学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为92人,其中从事教师行业的人数为48人占52%,进入行政单位的人数为10人占11%,参军入伍的为1人占1%,考试研究生的人数为10人占11%,自主创业的人数为13人占14%,毕业后打工的人数为9人占10%,待业的毕业生为1人占1%,就业率为99%。本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很好。
3.2 2005届毕业生就业现状
2005届大同大学的毕业生为114人,其中从事教师行业的人数为55人占48%,进入行政单位的人数为8人占7%,参军入伍的为0人,考试研究生的人数为11人占10%,自主创业的人数为16人占14%,毕业后打工的人数为22人占19%,待业的毕业生为2人占2%。本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也比较好,从事教师行业的人数占了近一半。
3.3 2006届毕业生就业现状
2006届大同大学的毕业生为118人,其中从事教师行业的人数为41人占35%,进入行政单位的人数为4人占3%,参军入伍的人数为0,考上研究生的人数为16人占14%,自主创业的人数为16人占14%,毕业后打工的人数为36人占31%,待业毕业生人数为17人占4%。与200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相比较,从事教师行业的人数还有所减少,进入行政单位的人数下降4%,没有参军入伍的毕业生,考上研究的人数增加4%,创业人数没有变化。
3.4 2007届毕业生就业现状
2007届大同大学的毕业生为140人,其中从事教师行业的人数为20人占14%,进入行政单位的人数为4人占3%,参军入伍的为10人占7%,考上村官的人数为11人占8%,考上研究生的人数为19人占14%,自主创业的人数为22人占16%,毕业后打工的人数为48人占34%,待业毕业生人数为7人占5%。与2006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相比较,从事教师行业的人数急剧的减少,待业人数增加,同时创业者人数有所增加。
3.5 2008届毕业生就业现状
2008届大同大学的毕业生为213人,其中从事教师行业的人数为,22人占10%,进入行政单位的人数为3人占1%,参军入伍的为19人占9%,考上村官的人数为12人占6%,考上研究生的人数为30人占14%,自主创业的人数为36人占17%,毕业后打工的人数为81人占38%,待业毕业生人数为10人占5%。与2007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相比较,从事教师行业毕业生所占比例急剧下滑,进入行政事业单位的人比上届毕业生有小幅度下降,参军人数出现了新高,考上村官的人数下降1%。
3.6 2009届毕业生就业现状
2009届大同大学的毕业生为255人其中从事教师行业的人数为21人占8%,进入行政单位的人数为5人占2%,参军入伍的为18人占7%,考上村官的人数为13占5%,考上研究生的人数为38人占15%,自主创业人数为40人占16%,毕业后打工的人数为111人占44%,待业的毕业生为9人占4%。比2008年的就业率高1%。
3.7 2010届毕业生就业现状
2010届大同大学的毕业生为302人其中从事教师行业的人数为18人占6%,进入行政单位的人数为6人占2%,参军入伍的人数为16人占5%,考上村官的人数为12人占4%,考上研究生的人数为47人占16%,自主创业的人数为45人占15%,毕业后打工的人数为150人占50%,待业的毕业生人数为8人占3%。从整体看,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2009届相比,从事教师行业人数在下滑,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毕业生比例没有变化,参军入伍的毕业生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考上研究生的人数有所增加,创业者的比例也下降了1%,打工者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待业者比例下降。
3.8 2004~2010届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现状分析
从2004届到2010届大同大学体育学院毕业生已调查到的总人数为1234人,从事教师行业的人数18%,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占3%,参军入伍的人数占5%,考上村官的人数占4%,考上研究生的人数4%,自主创业的人数占15%,毕业后打工的人数占37%,待业的人数占3%。我校体育学院属于师范类得范畴,而从事教师行业的毕业生仅占18%,由于专业结构与社会需要结构存在着差异,造成从事相关专业的人数少,这样不利于体育学院的长远发展。
4 结论
从整体看,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参军入伍人数没有明显变化,继续深造考取研究生人数在逐年增加,响应国家号召进行自主创业毕业生的人数也在增加,打工者得人数也是呈逐年上升趋势,待业者人数没有明显变化。
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属于师范类范畴,但是从事教师行业的人数明显在减少,说明教师行业提供的岗位不足。
参考文献
1 张文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就业对策[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2 王飞.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析[J].文教资料,2010,(01)
3 陈非.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
摘 要 本文以成都体育学院为例,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取得成绩以及存在问题的研究,通过调查和访谈,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建立课程体系,构建长效运行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展实践基地,构建全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成都体育学院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现状
一、成都体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Q
近年来,四川省高校学生创业形势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成都体育学院创业学生以丰富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结合专业特色,进行了创新创业的实践与探索。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创业意识、能力与方式,我们对成都体育学院学生进行了关于创新创业的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3份,回收有效率为96.7%。
(一)学生创新创业的认识
所有调查中,有51%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的概念是开发一个创新的项目,成都体育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在认识方面还是比较全面,创业不仅仅是开个公司、做个企业,还包括发展一个新的项目和一份新的事业。有71%的学生具有创业的思想,但是没有付诸于行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中,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成都体育学院学生已经认识到就业人数的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意识,对创业也多想尝试。
近年来,成都体育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且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年度重要工作。学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机能培训和成果孵化,积极构建与专业结合的链条式创业教育体系,切实地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学校建立了融专业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创业训练、创业指导为一体的、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成都体育学院让“双创”基因融入大学生血液给予了大学生极大的创新创业动力。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情境、活动、领域
调查中,有40.1%的大学生在就业情况不理想的情况下选择创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问题,所以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较大、就业情况不理想的状态下,高校本科毕业生选择创业成为一种趋势。16.3%的大学生认为参加创业大赛有利于培养自身创新能力,9.3%的大学生认为参加科技节活动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创业大赛可以直接培养创新能力,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可能是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社会兼职、模拟创业等途径培养自身创新能力
调查显示,成都体育学院的学生优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创业,其次选择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进行创业。创业是一项比较有挑战性的事情,从自己的兴趣切入进行创业,可以缓解创业所带来的压力,并能从兴趣中创造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另外,有33%的大学生选择参加社会实践、丰富社会经验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21.4%的大学生选择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比赛,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成都体育学院为鼓励学生创新创业,通过开展创业训练、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模拟实践活动、一系列第二课堂科技活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科研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对策
(一)创新创业师资力量的培养
打造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研究水平,同时要兼具成果转化的实践能力。成都体育学院加强创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创业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自2011年以来,成都体育学院积极聘任创业导师,包括地方创业理念教育阶段导师、创业实践阶段导师、创业咨询服务阶段导师,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学校统筹专业教学、理论研究、教育管理三支队伍建设,形成了由创业课程教育与科研人员、创业指导专兼职人员、校内外专家组成的师资团队。
(二)实践教育平台的搭载
建立融校内模拟与校外实践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高等学校要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以公共实践、学科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为梯队结合学科特色建立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一方面,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开展大学生创意头脑风暴、创新思维论坛、创业模拟实训等活动。在高校校园中形成创业文化;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创立“实习、实训、创业、就业”平台。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成都体育学院抢抓机遇,大力推进“跨江发展、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打破地域限制,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构筑人才高地,创新人才引育机制。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当前中国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中,高等学校应该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契机,实施特色发展高等学校。应加强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形成“创业教育课程化、创业实践项目化、创业管理制度化、创业平台基地化、创业指导全程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成都体育学院作为一所体育专业大学,依托专业特色,将创业文化充分融入学校育人理念,积极构建全方位链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得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更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 杨爱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6(1):87.
[2] 郭丽君,刘强,卢向阳.中外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的比较分析[J].高教探索.2008(1):135.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大学生就业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28-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14[本刊网址]http://
一、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背景分析
(一)经济新常态的含义
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即将面临各种不同的新机遇。譬如人口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群今后将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和主平台,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动和潜力的核心。同时经济的服务化升级也将创造出公共、消费和生产的空间,养老、医疗、卫生、旅游、文化、物流、互联网相关产业都将产生新成果和新动态。另外发展的低碳化、产业的高端化、社会的信息化、经营的国际化等等都将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典型特征。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大学生一直在就业的观念上都会多少存在误区,他们对自己本身有着过高的期望,从而导致其“眼高手低”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在很多刚从大学走出的学生都希望自己可以得到一份各方面都符合自己要求的体面的工作,都不喜欢从低处开始做,所以很多学生都“高不成低不就”的一个状态喜爱。另外,在刚毕业的大学生中大部分都对自己职业有明确的规划,对自己的未来处于迷茫状态,直接导致在真正面对就业之时盲目而无所适从。同时企业对于大学生的严苛条件也会看出大学生自身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过少,导致抗压性低、业务素质不高等现象也是比比皆是,加之就业市场的不够完善,不公平竞争普遍存在,导致大学生就业难一度成为社会议论的话题,更成为国家重视的重要板块。
(三)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经济领域的各种变化让就业市场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从2005年至2014年,10年问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338万人增长至727万人,毕业生总署直接翻了一倍还多,而从就业市场角度看,我国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大约有2500万,尽管劳动年龄人口在不断下降,但劳动力供给仍处在高位,就业的总量压力依旧存在,大学生作为最宝贵的人力资源的确是社会最需要的,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趋势的增加,如果仍旧抱有“我是大学生”这样的光环在身,就业就会变得异常艰难,因此大学生必须要伴随经济新常态不断转变自身的就业观念,不再单一盯住所谓的体制内,而要积极的拓宽和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融资租赁、检验检测等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比较集中的生产业领域,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进入中高端,带来高端就业岗位的增加,自贸区、互联网、新媒体和创意类等新领域都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各类优势条件。
因此,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观念也要进入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的新常态。
二、经济新常态下90后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分析
随着就业趋势的严峻性,学生生源的不断变化,本次调查围绕北京城市学院在校大二、大三及大四学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定量分析和研究,试图探讨和研究目前90后大学生对于就业的真实看法和想法,从而能够更好的解决和推动大学生积极就业。本次调查围绕北京城市学院经济类、管理类、计算机类等专业等学生进行小范围抽样调查研究,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5份,其中男生占49.48%,女生50.51%,大二学生占调查总数的30,92%,大三学生占27.83%,大四41.23%。经济管理类学生占57.73%,理工类占20.61%,其他类专业共计占21.64%,在调研和研究中我们发现90后学生整体就业观念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就业前职业类相应储备知识相应增多
1.自我认知的增多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92.7%的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优势劣势、核心竞争力是有非常全面和比较全面的了解的,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学生大多通过学校安排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各类讲座及就业指导等形式不断清晰了解自己,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近80%以上的学生都参与过3-4次相应职业发展的课程及培训,并且有86.7%的学生认为学校组织大学生开展有关职业规划、择业标准方面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中关于职业类的较少,但现有北京城市学院为了更好地提高就业质量,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我们将就业不断前移,各类的职业类课程填充到课程里收获了很好的效果,学生较为认可这样的教育方式,也认为一定程度上能推动自己的就业进程。访谈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课程的帮助下会使用很多测评工具加深对自己的认知,同时也会在与老师的沟通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让未来变得不太迷茫。
2.社会实习增多加深了学生专业与就业的联系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有51.9%的学生会认为实习对于就业是有一定程度的帮助的,实习会让他们对相关学习的专业有了一定清晰的认识,从而对职业发展的方向也有了新的看法,我们会发现部分学生会通过实习继续坚持与专业匹配的就业方向,但有些则会发现自己并不擅长,于是在实习中提早发现让学生在就业上有了重新的转变也有了时间的准备。我校在专业实习的培养上也是能够做到时时与就业相挂钩,在调查里我们也会发现学生2-3次以上专业实习占到50%以上,因此可以看到,整体上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就业关注点及路径发生重心上的转移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不在关注传统就业行业,反而微商等一系列新兴灵活就业形式让90后大学生极为青睐,调查数据显示,近43,2%的学生认为毕业后要自己创业,这是与传统80后就业观皆然不同的地方,部分学生不再认为“铁饭碗”即是最好的,而且工资及福利也不再是他们判断就业岗位的单一标准,我们发现有23.5%的学生更在意单位的地理环境,有28%的学生更在意企业文化及舒适度,因此我们发现90后关注自我的意识明显呈现在就业选择中,这一变化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新经济常态下,服务业的大肆扩张,科技互联网的迅速膨胀反而为90后大学生开辟了新的就业路径。
三、经济新常态下90后大学生就业观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自我意识的加强导致就业的稳定性发生急剧变化
由于90后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加,加之社会整体形势的变化性,经济与日俱增的繁荣,导致大部门90后学生生活无压力,从而他们会更在乎自身内心的感受,我们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好多学生认为自己还是愿意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儿,创业和灵活就业成为他们更青睐的一种就业形势,而常规就业反而成为他们较为排斥的形式,他们认为不自由和压力让他们会有不舒适的感觉,于是选择放弃。但由于90后大学生的不成熟性,导致在创业和灵活就业过程中也是屡屡出现不稳定性和反复性,因此这一就业形势的后续变化是需要社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经济扩张下的就业被动性增加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90后学生对于自身兴趣特别重视,凡是感兴趣的领域,他们可以全盘研究,但是但凡与他们兴趣无关的事情,他们会毫不关心,正如就业观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好多学生现在并不愿意积极主动就业,都想先玩一两年后再去就业,就会导致整体就业推进工作的缓慢性,现在每年毕业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加之这样滞留不就业的学生数量,大学生就业工作俨然已经成为高校和社会急需关注的问题,否则也将一定程度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性。
四、经济新常态下转变90后大学生就业观念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自我职业观念的调整
大学生就业难,但观念转变并不难,尽管经济环境在变化,但是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却处处充满了商机。传统的就业渠道变窄了,但非公有制经济对大学生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广大中小企业、农村乡镇、西部地区求贤若渴,大学生必须改变求稳、图实惠等传统的陈旧择业观念,使自己的思想从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是金子在哪儿都一样闪光”,自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去,用自己的双手去开发、建设,走出一条奋斗、创业之路。同时,还应该看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人事事业的兴起,为人才的流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因此,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真正所长,在岗位上培养自己对职业的热爱,锻炼自己的本领,从而作出扎根本行或合理流动的选择。另外也希望大学生懂得创业不是不好,但是也需要经验的积累和社会的沉淀,希望他们转变和减少浮躁的情绪,能够稳定在自身感兴趣的行业中发挥最大的能量。
(二)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教育引导
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加之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为了更好地推进就业服务工作,高校必须改革相应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中国未来需要的大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和创造力,有强烈的竞争意识,灵活的头脑,互相协作的群体意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勇于奉献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用人单位满意的人才。北京城市学院一直是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培育学生的第一目标,我们在不断努力优化职业类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计划,突出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按照“适合教育、全人教育、有效教育、实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学校也应加强就业指导,提供就业帮助。除了传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之外,我校一直在努力开展各类就业帮助政策,如创新创业大赛、就业咨询等等,通过各类教育引导以强化毕业生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我们希望可以帮助学生客观而且全面的分析出自己合适什么样的工作,了解其学习的相关专业的培养和使用方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应该扩大宣传的力度,为学生讲解就业形势等。应该从学生入校开始抓起,加强就业教育,设立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我国的一些就业政策,提早建立正确的就业观。而且,要做好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就业指导人员培训,逐步提高其综合业务水平。从而真正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实践能力。
(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快速上升,在政府部门方面,从根源上改变学校的教学的课程结构,从而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可以充分地运用到以后的社会工作中去,而且让学生在在校期间可以多参见一些实习的机会或者社会实践的机会,学校为学生搭建与社会接触的各种平台。现在在很多学校创业教育已经得到了重视。
目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最主要的问题是就业难与招聘难相互存在。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工作重视力度越来越大,高等教育体制化改革水平也一直在提升。现今,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心理现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
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缺少实践的工作经验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并不是创业的最好时机,虽然他们在校期间学习了很多的理论知识和取得了各种专业技能证书,一旦接触实践就会很难发挥。其原因是给大学生提供的开放性平台不多,其中包括高校和政府搭建的平台,所服务的群体均有其局限性。目前,就我国的社会环境来看,有待完善的社会体系,知识限制、资金缺乏等问题都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具有很大的影响。这些问题,在就业创业培养中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利于学生在即将进入社会中及时调整好心态。
2.大学生创业激情不高
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是有创业意愿的,且级低年级学生的创业热情更高,有竞争意识。根据近几年已经毕业的学生发现,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很少。其中一方面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受家长没有解放思想的影响,家长认为自主创业的风险过大而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找到一份安稳体面、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资金缺乏以及社会关系方面这些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都存在着许多的困难,这使得大多数大学生不愿意承担自己创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对创业的热情与激情并不太高。
3.大学生的收入预期较高
经过调查,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创业较有信心,认为可以找到令自己满意收入的工作及自主创业。甚至有 43%左右的学生,将第一个月的薪资标准大概定在了 3000 到 5000 元之间,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截止到目前大部分学生还没有真的了解到自己在人才市场中所处的相应地位,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这一现实,很多大学生还没有真正认识到。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探析
正确引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和取向,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当下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培养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还需进一步探析。
1.改变高校的就业创业工作管理模式
当下,我国高校的就业创业工作管理模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高校就业创业管理模式无法发挥其根本作用,因此高校的就业创业工作管理模式需要改变和革新。在高校原有的信息网络平台和具有优势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基础上,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与企业应紧密联系,在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展开,考虑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企业给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理念,使其能够更加正确深刻地了解自我以及社会,并根据当前的社会形式作出更加合理地自我定位及规划。
2.发挥一定的政府调控作用
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不但会影响其自身的发展,也会给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所以,采用有效的政府调控措施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很大帮助。发挥政府调控作用,能够为高校建立良好的就业创业培养方案奠定基础,使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得到提升。同时,在人才供给期间政府应持续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结合相关的政策加大外资入华进行企业创办来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大学毕业生择业的范围,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
3.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综合能力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主要的人才资源,而社会就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毕业生。高校的就业创业培养工作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重要。在教育和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高校应当融入就业创业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将所学内容学以致用。且能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各类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竞赛以及建设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与企业联系开设各类专业活动,增强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其中,拥有社会需要的专业能力。同时,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树立良好的就业目标,更好的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