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教学活动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创意美术活动设计的实施原则
(一)主题要突出创意性。在概念界定中,我们就对“创意”一词提出了一些看法。创意即为产生新见解的思维活动过程。创意的关键就是“变”,懂得“变”就懂得创新。初中生不会单单为了美术活动而创意,他们的创意也可能发生在主题实施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在语言活动中,初中生会对故事情节进行创造性续编;在游戏活动中,初中生会利用游戏材料进行各种创意的制作等。基于这个认识,我们主题实施的过程中,十分尊重初中生创造性的想法和他们的自由表达。只要初中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变”的思维,我们就要积极地肯定并且将其创意保留下来。当主题保留了不同初中生的创意后,这些创意就汇成了宽松、自主、创新的基调,在这样的氛围中,初中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和发散,他们的热情更为高涨,他们的创作灵感可以不断地涌现。
(二)创意可来源于艺术。一切美的东西都是初中生喜欢并欣赏的,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创意也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美的事物、环境、作品、故事。通过对“美”进行深度挖掘,可以让初中生与艺术进行对话,使其内心情感和外在形式达到同构,扩展初中生美术欣赏的经验、提高初中生的审美情趣,为初中生独立地创造艺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初中生所能接触到的生活中和自然中有很多美的东西,如美丽的伞、美丽的装饰品、美丽的青花瓷片、美丽的剪纸艺术等等。虽然它们不是高端艺术,但是在每个作品中都蕴含着独特艺术构成和审美思想的表达,它们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初中生的生活中,是初中生能够见到的。
(三)创意活动设计要符合初中生的兴趣爱好。初中生对生活中的万物都有着探索和发现的欲望,他们会凝望天空观察星云变化,他们会忘我地躲在墙角边看蚂蚁如何排队行进,他们会在水池边一遍又一遍地拨弄水花,他们还会用积木一日又一日的完善着心中的立交桥。初中生对于事物的关注与持续都因兴趣而起,因兴趣的流逝而终。
二、初中美术创意活动设计实例策略
根据上文初中美术活动设计原则,提出以下创意活动设计实例:
(一)创意雨伞设计。创意来源于给学生更多的发挥创造力的活动空间,因为,在本人曾经走访调查一所初中学校中发现,有一位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以“雨伞”为主题,以“雨伞”为素材,以水粉、彩笔为主要的创作工具,并以一定的“美的色彩,美的元素”作为指导思想,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要求放松思想,让他们在雨伞上随意的画,以追求自己认为的“美”为目的,让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环保服饰设计。本人觉得还可以通过结合学校的艺术节,并以环保为理念,通过环保服饰设计活动,让学生放开思想,大胆创新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应用一些白色垃圾袋制作成大方的婚纱、可以应用方便面袋做成活泼可爱的短裙、还可以应用塑料袋、纸板等多种材料组合成服装穿着,然后可以让这些学生们自己创造的艺术品,在学校艺术节的舞台上展示、表演,让所有学生都沉浸在美的享受中,这样的活动本人认为将会有效地推广环保理念。
(三)环保招贴画设计。根据本人查阅的大量文献资料及日前关于环境问题的频繁报道,例如:雾霾天气、河道污染、地球变暖、水土流失、等,已让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环境对于我们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于人,本人设计了以创作美术招贴画的形式帮助人们认识环境,唤醒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们形成良好的生活、环保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也有利于学生在初中美术阶段,形成一种环保与美术相融合的创造能力。本人在课堂上通过设计了此主题,让学生们自己通过思考、讨论设计多种多样的环保作品,以“呼吁人类保护环境”为主题,学生们的作品如图3,这些作品经过学生的思维延伸,展现出的艺术效果。这些作品不仅具有严肃的警示作用、具有让人深思的东西、还具有引人注目的观赏价值。
三、让校园成为画室,构建学生最亲近的创作基地
学生对美术兴趣较高,学生作品的种类也很多,有国画、布贴画、水彩画、剪纸等。初一学生带着对初中生活与美术课的好奇,作业质量也不错;到了初二后,开始有学生不准备材料,教师为组织课堂颇费心思;到了初三,有些学生迫于学习压力,上美术课带其他作业过来,把美术课当成自修课了,相反,有些爱好美术的学生宁可待在美术教室里画画,也不想回班级上课。这说明我们的美术教育中存在着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对美术课的爱好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绘画产生兴趣呢?对创意设计的尝试,会让学生喜爱绘画。
本人所在初中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校园。美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绘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本人经常在课间带领学生欣赏校园的景观,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原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画里!美丽的景色激发了学生创造美的欲望,让他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画笔,描绘美丽的校园,于是一张张稚拙又倾注感情的画面就这样产生了。描绘校园的创意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绘画能力,又让学生学会用艺术的语言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念,有的学生的作品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四、结论
总之,艺术创作是心灵情感的自然流淌,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特别是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帮助学生寻找艺术自我。每个人对美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但都有个性化的创造欲望。所以,美术教学必须始终贯穿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将其创造性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尹小平,小学美术“创造性自主学习”活动教学法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07
关键词:高中美术;设计基础;素养;教学实践
引言
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已经渐渐难以适应高中美术学科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尤为重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加强高中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教学,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果,促进高中美术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不断完善学科教学体系。
一、高中美术设计基础素养教学的发展现状
高中教育体系在近些年中逐渐获得发展及完善,顺应教学体制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升高中阶段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进步,逐渐成为当前高中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为深远,高中教师虽然意识到转变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但是教学效果依旧不甚理想。美术学科作为高中阶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设计基础素养教学十分关键,但是纵观现阶段高中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教学的基本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中美术设计基础素养教学缺乏创新性
高中美术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其他学科有着明显的不同,由于学科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导致美术设计基础素养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注重提升学生潜在性的学习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独特性要求较高,基于此,才能确保美术设计作品的新颖性。创新性贯串于美术设计基础素养教学的始终。由于现阶段高中美术学科教学中缺乏创新性,对创新资源的积累少之又少,甚至受到学生阅历不够丰富的影响,学生的拓展性学习思维得不到提升,导致其学习效果较为低下[1]。
(二)高中美术生的综合学习素养有待提升
由于美术设计基础素养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及艺术性,对于美术生自身而言,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素养,对美术生自身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意义下的高中美术生发展要求已难以适应现阶段的高中美术设计基础素养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需要。高中美术生不仅需要具备学习美术设计基础的基本素养,同时也需要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同时还应具备强烈的美术艺术感染力,才能够适应美术设计基础素养教学的实际需要[2]。高中教学活动的开展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应试教育的引导作用,导致高中生将过多的学习精力投放在主要学科上,而渐渐忽视了对美术设计基础学习素养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同时学科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效率较低,学习效果低下。
二、高中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教学实践开展的举措
现阶段,为顺应新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开展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转变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结合高中美术生成长发展阶段的实际需要,增强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以此提升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实践中多应用设计术语
想要从根本上提升高中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教学的效果,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并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应用美术学科的设计术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重点加强对高中阶段美术作品的设计评价,提升工艺美术作品的适用性、经济性及美观性,并能够伴随时代的发展及进步,为美术作品注入新的活力[3]。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客观影响下,高中美术学科设计教学内容更新变化较快。与此同时,设计评价体系也获得不断的丰富及发展,在对每个体系加以完善的同时,应对各项指标进行区分,以实现教学的全面发展。在高中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教学中,涉及的教学内容多样,以工艺品制作为例,其中门类主要涉及以下内容:a.陶艺;b.印染;c.装饰画;d.刺绣;e.编制等;另外在材质方面,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内容:a.金属;b.石;c.竹木;d.塑料;e.贝壳等。因此在进行高中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教学的实践中,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针对设计需要,展开合理的设计用语使用,提高教学的专业性[4]。
(二)帮助美术生建立完善的设计意识
在高中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建立起完善的设计基础尤为重要,为此需要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为此,教师需要在开展高中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相关教学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应用多媒体及计算机等展开设计,充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激发自身的创作灵感,同时能够使设计具有多样性。美术作品不是凭空产生的,通过手稿的设计,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整体布局有明确的认知,同时能够在实践中加以充分的拓展,并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由于高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为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树立完善的学习理念[5]。
(三)提高美术设计材料使用的灵活性
由于美术教学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及实践性,在设计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也会用到诸多的设计材料及设计工具,在明确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学习,掌握美术设计的灵活性及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美术作品的设计中,可加入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材料,从而确保美术设计作品能够具有多样性[6]。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美术设计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并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增强学生对自身美术作品的认知程度,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从而推动高中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关键词】创新思维;美术教学;提升手段
美术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而要求教师能够从更为科学的角度去开展美术学科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就应当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
一、与生活联系,培养创新思维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求教师最先做到的一点,就是将日常生活,与美术学科相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术,在美术学习中去联系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够发现生活与美术教学之间的联系,将美术教学中的案例转换成为学生更为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或者以日常生活为中心,让学生发现美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还需要突出日常生活,与美术学科在联系中出现的创新。让学生发现美术学科的实用性,日常生活中蕴含的美学素养以及创新思维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同的审美感受。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商品的外包装,找出其中与美术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色彩、构图等角度去分析其中涉及到的美术元素。再联系美术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阴影、色彩、构图等知识,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见包装存在的值得改进的方面,并欣赏外包装上出现的创造性思维模式。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一件自己喜爱的物品,为其做出外包装的设计,让学生设计出突显自己个性化特点的与众不同的外包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自己比较熟悉的建筑作出分类,结合各种风格建筑物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去分析这些常见的建筑物,并找出其中对各类型建筑的创新的部分,结合时代的发展去分析评价这些建筑物的美术风格。从而引导学生在联系生活中提升创新能力。
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还需要从丰富教学内容出发,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会遵循课本内容来开展教学活动,但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日常接触到的信息量在增大,上课时如果仅仅遵循课本来开展教学活动,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最好能够多加利用互联网、美术馆等各项资源,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有限的课上时间,接触到更为丰富的美术学科知识与技能。教师应当注意有计划地去丰富教学内容,保证所做出的拓展部分与学生即将学习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是学生相对感兴趣的内容,并且符合时展的要求。教师还可以利用拓展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结合学生自身对美术学科的了解,去针对某些美术作品作出再创作,或者独立自主地完成美术作品,从创新的角度去展现自我。
比如在针对中国画部分来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的讲解,还应当让学生去了解中国画的分支,同时欣赏各个时代中国画的代表作,了解代表作家。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画的种种艺术手法,同时带领学生去赏析知名的中国画代表作,认识到各年代不同的作家在做中国画时具备的不同的特点。在不断的欣赏中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模仿名家名作,开展中国画的绘画。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着融入油画、手绘、素描等不同手法的特点,让中国画更具备现代色彩,更具备学生的个人特点。
三、多样化教学活动,培养创新思维
为了提升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教师同样要注意在教学中开展更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发挥个人的潜力,激发起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的主动性,更加投入的去完成美术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在开展活动之前,可以鼓励学生写出活动策划,并征集学生的好的意见和建议,在学生的帮助下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配合教师设计教学活动以及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就可以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并从自己和其他学生更为感兴趣的角度去解读美术学科,更为充分地去学习到美术学科中的知识与技能,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展绘画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自己喜爱的绘画形式,针对同一主题来做出创作。鼓励学生以漫画、水粉画、素描、写生、白描、油画等等不同的形式,展现自身对同一艺术主题的不同理解。在学生完成一阶段的创作之后,教师可以开展学生作品的展览,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开展完美术成果展览之后,再让学生针对自己的作品,结合同学对作品的评价,做出改进。从而保证学生在提升了思维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整体上提高美术素养。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带领同学参观美术展览,让学生欣赏到古代、近代、现代等不同美术家在美术创作方面的独特思维。帮助学生更为全面的去理解美术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教师(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将美术学习与日常生活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全面的理解;并丰富教学内容,从现代化的角度让学生紧随时代的发展来学习美术;同时应当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获得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保证学生可以更加喜爱美术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从自主创新的角度入手,学习到更多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获得审美素养和美术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包玉荣. 探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 才智,2016,(09):70.
[2]丁凯. 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分析[J]. 才智,2014,(19):171.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美术设计的难度很大,这也是致使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表现差异巨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电脑艺术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正确的领悟电脑艺术设计的思维转换方式,才能更好的参与到具体的设计环节中。在电脑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电脑艺术设计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发展的过程,离不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有机配合。传统教学理念的继续应用,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电脑艺术设计的发展要求。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根深蒂固,现在很多教师仍沿用过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活动中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在电脑艺术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关于电脑艺术设计在三大构成中应用内容的相关分析
(一)电脑艺术设计在平面构成教学方面的应用
在电脑艺术设计的教学活动中,电脑艺术设计可以辅助平面构成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平面构成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图形以及相同的基本形,通过二度空间的作用为平面图形构建丰富的视觉形象。使同一个图形经过不同的变换方式,形成不同的画面效果。另外,电脑艺术设计中的AutoCAD绘图软件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在完成基本的二维图形设计的基础之上,进行三维实体造型的设计操作。采用AutoCAD绘图软件进行平面构成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通过复制、镜像、旋转等命令程序的转换,尝试对图形进行不同的组合与变换方式。在不同的图形画面感中,寻找平面构图与设计的艺术灵感,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平面构图方面的理论知识。
(二)电脑艺术设计在色彩构成教学方面的应用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电脑艺术设计在色彩构成教学方面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设计的色彩意识与艺术灵感,都具有一定的影响。色彩构成,对于美术设计者而言,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计要素。在具体的设计中,色彩构成对于设计方案的整体审美效果以及艺术效果的影响非常大。色彩的不同搭配与组合,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欣赏效果,也能够表现设计者不同的情感倾向。在色彩构成的教学活动中,利用电脑艺术设计的相关原理,可以将设计中不同的色彩搭配与构成的效果视图,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之可以充分的感受到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并使学生在色彩构成的教学活动中,领略美术设计独特的艺术之美,极大的激发学生进行美术设计的热情。
(三)电脑艺术设计在立体构成教学方面的应用
在美术设计的相关教学活动中,电脑艺术设计在立体构成教学方面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美术设计的立体构成的要素主要有:点、线、面、体。通常情况下,学生需要从立体几何的角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将自己内心的主观感受与科学的认识进行有机结合,并通过电脑艺术设计的操作,将其呈现在具体的美术设计中。电脑艺术设计中的计算机的三维建模与渲染技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展示设计的不同效果。在美术设计中,立体构成的展示效果,可以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艺术思维,并将其更好的体现在设计的立体构图中,增加设计的立体感。有利于学生针对相关设计的具体要求,合理的修改设计的细节性问题,使整个设计作品的画面感以及艺术性更符合美术设计的审美标准。
三、结语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42-01
在我国传统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之中,以教材教学为基础,使用少数多媒体形式的图片进行教学讲解,在教学之中,大多数学生整体课程都在被动的试听,很少有自主思考的过程。而作为高中美术学科本身来说,是为了提高学生审美与鉴赏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是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也是今后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所以,在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启发学生,帮助学生进行对于美术作品的研究与分析。进而开拓学生的思路与思维。
而所谓的情景教学法,主要是教师根据课题来描绘情景,从而设置出形象突出的投影图片,进而加上生动的文字语言,同事借助音乐艺术的感染力,进一步表现课本所表达的情景现象。提高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与学生在情景之中进行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启发思维,培养学生智力水平与审美情趣的独特教学方法。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情景的创设
1、情景创设的理论依据,情景教育法是从认知之中发展出来的,教师不仅仅要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出发,同时要以学生所适应的情景环境为基础,利用对话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之中主动将这种教学方法与自身的生活习惯、学习内容进行融会贯通,使自身的知识构成进行更进一步的提升,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情景构成可以选择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
2、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情景创设的原则,笔者认为在其主要原则应该包含以下几点:一方面要贴近生活,另一方面,不能一味的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进行情景的设置,应在设计的过程之中充分考虑到其中的适合学生主动学习的部分,此外经营的创设不宜过难,应符合学生的基本认知水平;教师与学生在情景创设教学之中的定位,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认知观,但是人生观与价值观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对他进行引导,所以在情景创设的过程之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学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根据静静创设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活动。
3、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情景创设的主要方法,高中阶段学生的审美趋势正在逐渐形成,如果一味的追求课本知识的讲授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在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进行在情景创设之中尊从如下方法:第一,在情景创设之中充分利用生活与自然景色;第二,在设置教学情景之中,应该尽可能的增加情景故事的趣味性;第三,在情景创设之中应,较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第四,在设置教学情景的故事时,应尽量将认知冲突设计到其中,增加学生对于认知冲突中所涉及到内容的理解;第五,在创设教学情景当中,充分利用新旧知识进行学生在理解中的过度;第六,在情景教学当中,注重优化课堂秩序,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与思考方式等。
三、高中阶段美术鉴赏教学中对于情景教学法的时间运用
1、情景教学的程序,在情景教学活动之中应该在充分利用情景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同事在情景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正确的使用情景教学的程序,注重情景的选择,注重不同故事之间,不同情景的转换,同事应该正确的组织情景,教师应该时刻站在全局的角度上进行情景间的调控。但是一味的进行情景之中的活动,并不能完全满足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注重在情景之中与学生进行分析与总经,在一个一个的小的情景之中进行不同的小结,与学生做到进行及时的交流,时刻解答学生的疑惑与不解。
2、情景的设置要充分注意其中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契合度。有的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中虽然使用了情景教学法,但是却没有得到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教学活动致中没有做到与自身的主要教学内容相契合。所以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教学内容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教学情景进行设计,同时,也应该利用多种形式与方式的情景设置,增添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3、情景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注重在与生活实际内容贴近的基础上进行新颖化的设计;其次,注重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基础上,强调内容的生动性;再次,注重教学方法与情景内容的启发性。只有遵从以上几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中,才能充分认识到情景教学法寓教于乐的本质意义,才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大纲的实际要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特点等方面,从而打造出独具一格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促进学生对于实际知识与审美特征的掌握熟练度。
参考文献:
[1] 钱初熹著.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 (美) 阿兰兹,著.学会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 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 编著.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3
美术教学活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系统、多样化、综合化的互动过程;是教师引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交往过程;是美术教师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借助各种教学条件和方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和美术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的过程。美术教学活动的结果,一方面表现为形而下的结果,如作业效果、考试效果、比赛结果等;一方面表现为形而上的结果,如审美思想、审美情趣、情感体验等。以往的美术教学活动中,由于功利性价值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弊端,美术教学活动大多只重视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输灌以及美术作业效果、比赛考试结果。这种现象轻视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带给学生的启智功能、心理体验、陶冶情操等形而上的结果。而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自主正确的学习方法、基本的美术技能,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高尚审美情操等正是美术教学活动的最重要的目标。究竟是美术教学活动中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又应怎样科学认识并处理好美术教学活动与结果的关系呢?
一、辩证认识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1.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是因果关系。
过程孕育结果,结果源于过程。因就是果,关注过程也就是等于关注结果。例如:在色彩教学中,教“如何认识写生色彩关系”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冷暖规律是什么,强弱规律是什么,那么学生是不会掌握的,要通过一个写生探索的过程去体验,结合欣赏、临摹大师的优秀作品,印
证审美体验的活动过程,才能慢慢形成一定的写生能力和审美实践能力。如果没有这种美术教学活动过程的实施是不会有积极的教学结果的。色彩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的判断、比较、选择、分析、综合、概括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学习到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写生技能,学会色彩的观察方法和感悟色彩作品的审美体验,形成高尚审美情趣。所以美术教学活动过程直接决定教学结果。
2.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只重视学生的作业效果,考试比赛成绩,以专业化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和审美水平,这种只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固然不对,但现在只强调学习过程、学习活动、教学过程、审美体验,或者只强调人文思想,培养创新意识等,而不在乎基本美术技能技法和作品效果等现象也时有出现,这就有点矫枉过正了。例如,在《美术鉴赏》的教学当中,通过综合实践的方式指导学生去确立课题,搜集资料,研究分析,得出结论。这种综合探索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审美体验和知识的理解巩固程度是相当深刻的,但这种教学过程实施的时间长,在当前高中生紧张的学习时间和巨大的高考压力中,要在《美术鉴赏》大部分课程中实施这种综合探究式教学是不现实的,这需要教师去权衡处理。美术作品效果反映美术教学活动过程,美术教学活动过程决定美术作品效果,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既要重视美术教学的结果,更应重视美术教学的过程
因为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是因果关系,所以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也可以说是果,既应重视美术教学活动结果,更应重视美术教学活动过程。
1.注重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掌握,更应重视美术知识技能水平形成的过程。
美术知识技能分常识性的知识和探索性的知识。对于常识性的知识只需要直接传授即可,而探索性的知识则需要探索感悟的过程才能掌握。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这样获得的知识很难融会贯通。学生没有探索体验的感受,是很难理解运用并形成能力的。
2.注重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产生的形而下结果,更应注重由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产生的形而上的结果。
重视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给学生带来的多种综合素质发展,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取得较好作品效果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体验过程中形成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高尚的审美情操。
3.注重教学结果的评价,更应重视美术教学过程的评价。
【关键词】高中专业美术教学 教师能力 培养
在高中专业美术教学中,教学的实践性探究成为了课题研究的关键。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是高中美术教学工作者执教素质和水平的体现。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实践”和“探究”成为了高中专业美术教育中的重要词汇。美术教学中教师能力的培养是将艺术教育融入实践的过程,学生对传统知识的掌握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教学方法上。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高中专业美术教学研究的发展现状
高中专业美术教育和普通美术教学稍有不同,这是由于“专业”这两字的性质所决定。高中专业美术教育的教学方向,以适应就业发展为主要前提。学生利用学校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积累能更快的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综合当前就业形势,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应试绘画的实用能力是高中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结合美术教育现状,高中专业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要不断创新,要充分利用软件学习、数据积累、材料分析对学生进行全面武装。让学生在感受到绘画魅力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审美观,掌握必要的美术实践能力,从而应对统考、加试等系列问题。教师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成为了美术教育发展巨大的推动力。高中专业美术教育中教师能力的培养要综合各项要求,逐步进行更新和完善。
二、高中美术专业教师能力强化面临的几项问题
面对现阶段学生“纸上谈兵”的学习现状,教师应加大措施力度,引导学生开展专业实践积累的相关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力强化所面临的几项问题如下:
(一)教学计划要更加合理
在高中美术的学习中,其专业性和综合性不言而喻。想要学好艺术设计,必须要成为一个“杂家”。对各类知识有一定的覆盖面。教师首先要制定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计划,全面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在教学计划的内容上,要尽可能的丰富完善,不能仅仅停留在应试所需的素描、色彩、速写三大项中,这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十分不利。在分层分科进行归纳和总结后,教师应当对研究内容、课题研究、精彩案例分析、实践报告等等进行布置。
由于应试教育的思想逐渐深入,影响了高中美术专业教学的诸多方面。高中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不是理论教育的附属品,应专业对待。对于学生在美术专业教学中普遍变现出的劣势,教师要采用扬长避短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临摹、写生等绘画实践的过程中养成扎实的专业能力、沟通交流技巧和良好的学习心态。例如,在教学计划中融入短期实习的契机、展示全程优秀的绘画案例、增加个性创意和自由发展的培训课程,向学生展示绘画艺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真实角色。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实施改革
现今,艺术设计的教学方法尚存一定误区。实践活动的分配稍显仓促,高中美术教师仍然以传统讲解为主,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极大分割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对于高中专业美术教育的学生来说,美术专业是他们知识的来源更是将来赖以生存的技艺。教师要充分拓宽学生学习的范围,扩大学生的知识覆盖面,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动手实践,使学生的艺术设计思维得以开拓,并将理论和实践融合成有机的一体。为了将教师的教学能力逐步提高,相关新型教育方法要努力创建和试用。
三、高中美术专业教师能力改革的具体措施
高中美术专业教师能力的培养方式是多方面的,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育创新,各部分实践性教学都有着严谨而精确的含义。高中美术专业教师要自始至终发挥改革、实践的探究作用,它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采取的有效教学策略,应当充分抓住以下两点,进行高中美术专业教师能力的培养:
(一)在专业绘画作业中融入实践创新
教师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不能只从造型、构图、色调等技艺上引导学生思维,而要从学生熟悉的方面切入,借助这些极具社会性质的事物,让学生感到艺术设计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感觉到美术的真正魅力,减少学生对绘画的枯燥感和复制性,保证学生拥有艺术绘画的设计灵感和创作思维。
例如,在透视的课程讲解中,教师可以布置任务《改造生活中的几何体》。要求学生画出改造后球体、圆锥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几何形体的三种视图。这一任务布置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同学们自发的去亲身测量几何形体的尺寸,寻找更具创意的设计改良,并不断尝试自己设计新颖、独特的几何形体。教师专门抽出一节课进行优秀作品的讲解,这堂课得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学生们对“自主”“实践”都有着良好的意愿,并愿意尝试改变熟悉的环境,通过这项实践,不但强化了学生专业知识,也对设计拥有了更多的个性表达,由此可见,在在专业绘画作业中融入实践创新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美术专业教学活动中展开个性教学
美术专业教学活动中强调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时刻对课程设计进行创新。教师应时刻注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良好感受。高中学生对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美术专业课程又是一门融合多种创意手法的综合学科。教师可以采取开展趣味设计大赛、个性作品展示、优秀设计作品讲评等活动,激发学生深入对艺术设计学习的兴趣。例如,开展活动《我身边的朋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创作的服装设计、道具设计。开展竞赛《变废为宝》将生态教学和绿色教学充分融入艺术设计的实践性教学中。
综上所述,高中专业美术教学中教师能力的培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环境影响。在开展美术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绘画的实用功能而非应试能力。专业的美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从容应对考试,不能捡了西瓜、丢了芝麻,忽视了美术绘画本身的严谨态度。高中专业美术教师的各项能力需要加强,从而突出对学生实践经验积累和学习技能的培养,把强化学生绘画实践能力作为高中美术教学的最终人才导向。
参考文献:
[1]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摘 要:我园研讨的园本课程是关于美术方面,为此,我们请来了专业美术老师对老师进行指导。通过一次次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构建一节幼儿园美术活动总结出一些想法和策略。
关键词:构建 美术活动
一、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位
目标是指期望得到的结果,有效的教学活动始于准确地知道即将要达到的目标,所以目标是评价一切教学活动有效性的起点。如中班活动《运动小人》中,若将目标拟定为:
1.尝试合理分割橡皮泥,制作运动小人。
2.能大胆观察人物运动特征,创作出多种形态的运动小人。
3.热爱运动,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4.本活动重点放在幼儿合理分割橡皮泥,制作运动小人。运动小人的各种运动造型则作为本活动的难点。
若将目标拟定为:
1.尝试合理分割橡皮泥并创作出多种动态的运动小人。
2.热爱运动,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3.活动重点则放在小人的运动动态方面。
二、美术教学活动情境与材料的设计
国外学者对教育活动情境的作用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就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而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情境的运用又尤为重要。如:在活动《运动小人》中,教师巧妙地以小人国举办运动会的情境导入主题,再以帮助小人找朋友的形式制作运动小人,最后再以开办运动会的方式进行作品评价。这样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活动方式,也呼应了幼儿的学习特点,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同时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统一。
除了美术教学活动情境的创设,教学活动材料的设计和使用也是提高美术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教学活动材料作为教学活动内容的媒介,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对幼儿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如:活动《运动小人》中,教师不仅在过程中为幼儿拟定情境,在物质方面也有所体现。活动前教师为了能为幼儿拟设举办运动会的真实的情境,特地制作了一个运动场地。使得教学活动直观形象,也为幼儿提供了感性经验,使整个教学活动有趣生动。
三、美术教学活动的环节安排
美术教学活动要有一定的顺序和过程,这个顺序和过程需要由一个个的教学环节来组成。环节安排得流畅、恰当,教学活动就会顺畅地进行,就能符合幼儿思维的过程,从而有效推动幼儿的发展。反之,轻则影响教学活动的进行,重则干扰幼儿的学习思路,造成幼儿认知上的困难,影响幼儿的发展。
以下两个案例活动目标、重难点都是一致的,只是将环节的安排做了调整,现将不同之处罗列出来。
案例1:中班美工:运动小人
活动过程:
(一)随乐进场,激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刚刚听到了什么音乐啊?——运动员进行曲
师:是啊,运动会马上要开始了,小运动员们准备好了吗?老师也准备好了。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人物运动动态
1.师:你准备参加什么项目的运动比赛呢?
根据幼儿所说,出示相应图片,并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运动员的动作状态。
2.出示运动小人,激发幼儿兴趣。
师:我也要,我也要,我也要来参加你们的运动会,这是我的好朋友——运动小人,“小朋友们,你们好。”
3.你觉得运动小人能参加什么项目呢?
根据幼儿所说,帮助运动小人摆各种运动造型。(请个别幼儿大胆尝试)
4.师:我的运动小人厉害吧,什么运动都难不倒它。
案例2:中班美工:运动小人
活动过程:
(一)随乐进场,激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刚刚听到了什么音乐啊?——运动员进行曲
师:是啊,小人国举办的运动会马上要开始了,咦,他们人呢?
(二)出示运动小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运动小人,引导幼儿与之打招呼。
2.简单介绍运动小人身体特征。
3.师:猜猜看,它会参加什么运动比赛项目呢?
根据幼儿所说,出示相应图片,并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运动员的动作状态。请别幼儿大胆尝试帮助运动小人摆各种运动造型。
4.师:运动小人厉害吧,什么运动都难不倒它。
由以上两个案例对比出,同样是给幼儿营造运动会情境,但是案例1环节安排显得繁琐,不直接,一会是幼儿参加运动会,一会是运动小人参加运动会,容易干扰幼儿学习思路,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而案例2环节安排比较清晰、直观,都是围绕运动小人举办的运动会开展的,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更有利于幼儿的学习。
四、美术教学活动指导策略的运用
恰当的教学活动策略能为幼儿营造一个温暖的、彼此接纳的、相互欣赏的学习氛围,使幼儿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如若不然,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体验不到成功和快乐。
例如在美术活动《小猫钓鱼》中,一个小朋友将小猫的手画到了腿的位置上,此时,老师如果立刻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给予纠正的话,小朋友可能会感到被否定,下一次在画画的时候孩子会感觉害怕和排斥,其他的小朋友看见了也会有同样的感觉,所以有的孩子在绘画时不敢动手。如果老师装作看不见的话,小朋友会因为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而继续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老师也不要操之过急,最好是趁其他的小朋友不注意时,用先表扬的方式委婉地提出自己的意见。
究其原因,还是教师“教”的思想在作祟,总认为幼儿是一张白纸,不说不明;总想要把自己知道的尽量告诉幼儿,而忘记教学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幼儿的“学”, 他们需要自己独立的思考。把幼儿包围在教师的言语指导中,只能让他们丧失自我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玩;学;美术
相对于其他阶段的美术学习,小学美术更加重视文化学习,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感知力、想象力以及表现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玩的欲望
学生学习动力,一半在于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对学习产生推动力,继而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敢于创新,促进个性的发展[1]。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当充分展现美术学科的魅力,应用多种方式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促使学生能够适应学习内容,并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展现生活情景,在情感中体现玩。教师在讲授《水墨游戏》时,可以让学生表述在家是怎样与家人做游戏的,随后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做个游戏,并播放与游戏相关的歌曲,促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绘画。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利用不同的线条、颜色来代表学生不同的情感。
其次,借助童话故事,在创造中玩。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抓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感染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在什么活动与审美教育中健康成长。如,教师在讲授《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的时候,可以预先讲解《校徽的设计》的故事。在教师讲故事的时候,学生会逐渐带入到故事情节中,故事讲完,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才能够设计出自己想象的汽车。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设计出头饰。对于小学生而言,在玩中学习绘制方法,更是体验真善美的一个过程。
最后,体验游戏,在欢乐中玩。就小学生心理与生理的特殊性来说,游戏永远包含乐趣。在欢快的游戏中,学生可以体验到教师讲解的主题活动,通过观察主题画面,就会在脑海中逐渐形成人物形态。学生在游戏中,在感受后,经过稍微的选择,就能确定自己作画的内容。如,在《色彩的对比》课中,教师可组织学生一起吹泡泡。学生努力的吹泡泡,观察泡泡在空中的不同颜色,并学会欣赏不同颜色的美。这样,在游戏中,学生就会以新颖的、无拘无束的心态去完成作业。在游戏课堂上,教学氛围相对轻松、愉悦。在游戏中学习,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好玩的天性,还可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另外,通过感染美术氛围,在模仿中玩。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促使学生在上课之初就能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氛围。这有利于学生立即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如《漫画与动画欣赏》,教师可以将不同的漫画与动画布置在教室内,学生进入到教室就会被吸引,随后产生动手的欲望。
二、创设探究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玩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借助相关的教学媒介,为学生创设美的学习环境,从而为学生学习知识,积极思考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不断创造出美,培养情操。
首先,创设文化气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玩。事实上,教师应当认识到,美术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与社会生活具有紧密联系。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将学习美术视作为一种文化学习。学生学习美术,就能够充分认识到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社会的丰富性,并在文化情境中,认识到美,体验到美的不同种表现形式。如讲解《多彩的窗户》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可收集不同窗户的结构与颜色,以此作为不同房子不同窗户信息平台。随后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搜集修建窗户的相关信息。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将窗户画出来。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教学活动与玩紧密相连,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内容,提高锻炼综合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
其次,创设富含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创新中玩。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将日常生活带入到课堂中,不仅可以增添课堂学习的乐趣,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各式各样的鞋》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找搭档,可以在教室或校园的任何地方,相互合作制作出不同样式的鞋子,并将鞋子作为儿童节的礼物送给其他同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会制作鞋子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将校外学习到的手工制作应用到课堂中,并指导其他学生制作。经过一系列的制作活动,学生不仅知道且学会相关的视频制作步骤,同时还增强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了解,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产生相反的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性,应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