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环境治理亮点范文

水环境治理亮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环境治理亮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环境治理亮点

第1篇:水环境治理亮点范文

这份文件勾画出我国未来水污染治理的宏伟蓝图: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针对过去环保法规执行不力的顽疾,严格的考核制度是此次“水十条”的最大亮点。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任傅涛表示,从工业废水、市政污水到水环境,“水十条”均以明确的量化指标进行了要求,并规定了截止时间,各部委分工明确,采取了对地方政府排名和落后惩罚制度来逼迫从效果出发的环境治理需求的落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继文认为,“水十条’’首次对签订责任书和约谈省长进行了明确,这些考核手段威慑力极大,对保障“水十条”行动落实极为关键。

循环发展促转型升级

“‘水十条’背后的深意是推进我国水资源改革,其中工业污水处理和城镇污水处理的提标改造将是重点内容。”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实施“水十条”对推动经济转型的意义深远:既可拉动GDP增长,使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有力推进转型升级;又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等优化经济发展措施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水十条”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循环发展、提高用水效率、完善经济政策、发挥市场机制等措施,将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稳增长”“调结构”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环保产业迎来新机遇

毫无疑问,随着“水十条”的实施,水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环保部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他们运用国际通行的模型对“水十条”实施的影响作了预测评估,预计可拉动GDP增长约5.7万亿元,其中直接贡献占13%,间接贡献占87%;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约1.9万亿元。而对就业的影响,“水十条”的实施累计可增加非农就业约390万人。

实施“水十条”资金需求巨大,有关部门预计,到2020年完成“水十条”相应目标需投入资金约4至5万亿元,需各级地方政府投入约1.5万亿元。环保部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水十条”的实施将直接购买环保产业产品和服务超过1.4万亿元,间接带动约5000亿元。

第2篇:水环境治理亮点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河道水生态环境;和谐

水生态环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共同维系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是支撑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1、河道水生态环境及其现状问题

1、1涵义

水生态环境主要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以(陆地)水为核心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毗邻的土地、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城乡聚落、人工设施等。这个概念至少有两层含义:(1)水生态环境以水为核心,包含多种自然和人工的因素;(2)水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自然和人为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影响人类社会的生存与长远发展。在这两层含义的基础上,还可以引申出第三层含义:水的生态、资源和经济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一个整体和谐、稳定的水生态环境。

1、2问题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且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浪费严重;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协调不够,用水矛盾尖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完善。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水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水污染形势严峻、水生态环境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三大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河道是排洪、引水、灌溉、航运等的综合设施,是水利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安全,一直在进行着大小河流的整治。目前人们较为关注的是城市河道的治理建设,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以及不合理的农田排水,使农村河道成为农田面源污染物的结集地,加上河岸带的退化和不合理开发利用,降低了面源污染物的吸收和消减能力,造成了河道水环境的不断恶化。

2、区域经济发展与水生态环境和谐的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中实现人水和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水是维系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也是战略性经济资源和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努力实现人与水的和谐相处,是实施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目标。

如何处理好人水关系,也即处理好人类发展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充分考虑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障生态环境用水,实行严格的排污控制,维护水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平衡,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水资源保障,实现人水和谐相处,是正确处理人水关系的必然出路,也是水生态环境保护追求的目标。

3、构建区域经济发展与水生态环境和谐关系的对策

3、1建立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科学观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为系统全面理解生态水利的理念和方法,正确把握和确立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模式,需要以相应理念的渗透为前提和基础,需要明确这个基本原则。

河道的基本功能是行洪排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工作时间的缩短和交通手段的改进,使人们的活动空间大大扩展,人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通过改善环境来提高生活质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河道治理已经成为人类与自然短兵相接的前线。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科学观是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根本所在,是人们认识上的回归。直至现在,人们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协调互动关系,主动与自然相适应,以抑制和改善河道自然环境的恶化趋势求得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3、2发展区域经济要尊重自然和水环境的规律

尊重自然的原则是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基本原则。对河道进 行生态治理的过程中尽量维持河流的自然形态,注意结合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充分发挥河流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3、3发展区域经济要在水生态中合理配置植物

植物合理配置原则是指在河流生态治理中合理配置水生植 物、 湿生植物和陆生植物,建立起多样性的生物群落,以提高河流 的自净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另外,要保证水流多样化,生态型河道要求在满足行洪需求的基础上,宜宽则宽、宜弯 则弯、深浅不一,以形成水流的多样性。水流的多样性能够满足不同生物在不同阶段对水流的需要,同时也更具景观价值。

3、4发展区域经济要协调统一,营造生态景观

发挥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在景观中的作用,将美学融到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之中。 使治理后的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形成城市景观中的一道亮点。可以采用可渗透型护岸、护底河道的护岸和护底不可全部用混凝土浆砌石结构,可利用卵石、块石堆体等具有渗透性的材料,不阻断河道内外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护岸也可利用粘土夯实边坡, 或采用根系发达的乔 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进行护坡处理。

3、5发展区域经济要注重发挥河流的社会功能

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在满足河流防洪、 排涝等基本功能的同 时,也要发挥河流的休闲娱乐、景观等社会功能。城市河流生态 系统应该能够为人们提供可亲水的休闲娱乐的空间。

总之,水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对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就越高。解决我国水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保障正是在于不懈推动可持续水利的发展。今后要深入总结水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经验教训,做好水利风景区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区域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等工作,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完善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政策、体制、机制。要坚定不移地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推动自律式发展,不断把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向新的高度,共同维系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

第3篇:水环境治理亮点范文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工作推进体系

按照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要求,全面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梳理确定了《县县、乡、村三级责任河长名录》,其中县级总河长2名,县级河长16名,乡级河长(含各乡镇总河长)75名,村级河长192名,巡河员239名,范围覆盖左岸、等19条骨干渠道的上下游左右岸,构成县乡村的三级河长责任体系。三级河长名单已在政府网站公布,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河长全覆盖。同时,设立了县、乡河长制办公室,落实了管理人员。县河长制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具体负责全县河长制日常工作。

二、严格落实责任,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先后印发下达《县河长制年度工作要点》、《2020年县河长制重点工作推进方案》等文件,对各级河长、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进行了再细化、再明确。总河长领导全县河长制工作,分别承担总督导、总调度职责;县级河长指导、协调所辖河渠保护管理工作,督导乡村两级河长和县直有关责任部门履行职责;河长制办公室具体负河长制的组织协调、调度督导、检查考核工作;乡级河长牵头推进河渠突出问题整治、水污染综合防治、河渠巡查保洁、河渠生态修复和河渠保护管理,协调解決实际问题,检查督导村级河长履行职责;相关部门协助各级河长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管职能,负责河渠治理具体工作的落实,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协调,把工作标准提上去,把治理思路理清楚,把管护措施定精准,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河渠专项整治

2020年第一季度县、乡,村三级河长圆满完成了各级河长巡河任务,并做到每次巡河都留有痕迹,有记录、有图片、有档案,彻底摆脱了之前手机APP巡河落后的局面。

按照省厅及市河长办要求,我县以乡镇为单位对全县河渠进行了“清锅兜底”式的排查,切实把问题找出来、弄清楚,逐一登记造册、列入工作台账,做到“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进一步健全完善问题责任清单,确保“四乱问题”排查全面彻底、无遗漏、无死角。截至目前共更换公示牌46块、拆除违建8处、清理树障16处、浮桥5座、垃圾清理117.215立方米。

县河长办联合县两办不定期对全县辖区内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巡查督导,对发现的问题立即对所在乡镇下达了督办函,以发现一处、清理一处、销号一处,树立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对河长制工作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最大程度维护河渠生态。逐步实现水域无障碍、堤岸无损毁、沿岸无违建、河渠无垃圾。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河长制工作氛围

积极向省、市河长办推送和宣传我县河长制工作的推进情况和亮点做法。在今年3月22日“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之际,认真组织开展了河长制宣传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支持、参与河长制工作,进一步提高全民参与监督、参与管水、治水的思想意识,在全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县将按照河长制工作要求,围绕全县河渠生态治理情况,统筹抓好我县境内河渠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规划,坚决打赢“碧水蓝天保卫战”,提升居民宜居环境,建设美丽。

一是坚持落实“河长制”,强化巡查督查。我县将以强化落实“河长制”为切入口,实现河长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性。定时组织日常巡查,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定期组织整治,同时根据日常巡查中发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

第4篇:水环境治理亮点范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生活方式、消费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从漫长的城市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的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滨水环境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共同作用的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规划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问题。滨水环境的景观设计不仅会服务于周边的商业区和居住区等,而且还会成为区域的一个旅游亮点,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游赏。

关键词:公园;滨水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G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方向

从漫长的城市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的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共同作用的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规划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问题。我国城市滨水区开发与城市设计的研究、应用、实践,就内容而言,在设计层面上,比较重视对城市滨水区整体形象和环境设计的研究,比较重视对城市功能的调整和探讨;在应用层面上,却较少的涉及城市滨水区设计实施策略和开发管理的研究。

对于中国北方大开发的中心--滨海城市天津来说,如何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控制好滨海区的自然生态对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动态

近年来,国内对滨海休闲区的设计方面研究有一些,大多数文章和专著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对滨海休闲区的设计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的看法,同时也提出了休闲空间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在中国滨水而建的城市很多,一些滨海区已经进行了开发设计并且投入使用,并且相当受市民的欢迎,但总的来看,还可以有很大提高。

1.2.2 国外动态

国外的研究成果对滨海空间的设计研究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从生态学、人性空间、聚落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从国外提出的各种研究和理论来看,其研究重点已经上升到了以人为主体的关注,并且广泛的渗透了社会学、文化学、生态学、时间与空间以及人的各种行为研究等多领域学科的知识;探讨的范围已经从单纯的空间形态向更深入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管理等层次拓展。综合看来,有利于物质空间形态、场所文脉、环境生态方面的对城市空间的研究和对城市滨水区的相关研究。

1.3 城市滨水地区的相关概念

城市滨水地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江、河、湖、海)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由水域、水际线和陆域三部分组成。

包括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指地形地貌,水体,生物等。人工景观指建筑,道路广场,小品等。人文景观指历史文化景观,各类活动等。

2设计方案概述

2.1现状分析

2.1.1项目概况

规划总体布局要立足城市设计,在各项功能、空间形态和景观环境方面应和谐完整。景区内部应分区合理,处理好商业与居住的协调关系。周围的用地性质大致分布为:商业购物用地,居住用地,科技文化用地,展览交易用地等。

交通组织方面滨水公园主要出入口选在东港二大街一侧,便于大量人流的出入。场地规划面积越为13.7ha。

2.1.2基地分析

天津滨海新区规划空间是新城区毗临渤海,为市民提供开放活动场所的城市公共空间。地理范围方面,它包括新城区内开阔的水岸线,为公共活动直接与间接服务的近水陆域。自然环境方面,滨海公共空间与海水相邻,是滨海公共空间自然环境的主导因素,其它自然环境资源都受到水资源不同程度的影响。

2.2设计概念 天津素有“天堂的渡口”和“渤海明珠”之称。这是设计的切入口——在景观轴和水轴的基础上,创造“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态。主体空间用圆形来诠释,以达到完、满的效果。

2.2.1设计原则

滨水区的魅力就在于具有“人工--天然”的二重性。设计中要遵循整体化设计原则、延续性原则、亲水性原则、可达性原则、共享性原则、多目标兼顾原则、观赏性原则、生态性原则。

2.2.2设计构思

规划滨水区时时时想到整个城市,把市区的活动引向水边,以开敞的绿化系统、便捷的公交系统把市区和滨水区连接起来,保持原有的城市肌理的延续。另外,还要求设计者研究滨水空间对城市的影响,要从城市整体和区域空间来考虑城市滨水空间的构成形态和涵盖功能,以促进城市的整体活力和繁荣。

3 规划地区景观设计

3.1 总体布局

用地布局是在两条主轴(景观视轴和水轴)的基础上,根据指导思想——中国民俗传统思想的无行学说为指导进行规划。其中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五行相生的规律,在本方案中得到具体运用。

五个功能分区根据五行的不同特点进行布置,变化而且联系着。本设计以“金湾、林水、人家”为总的主题思想,充分利用自身的山水资源和景观,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象,总体布局变化也联系着。

3.2功能分区

堤岸景观设计在确保防洪功能的前提下,设置各种人们游憩的空间境域,充分发挥其休闲功能。景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三级。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根据不同的主题以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

3.2.1“火”分区:

古人称“火曰炎上”,是指火具有炎热、向上之性,代表了运动和活力。规划设计了小型的儿童游乐场,内设有秋千、滑梯等,周围有适合成人锻炼运动的健身器材。周边植物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如凤凰木等,游道两旁是英姿飒爽的秋枫,待到秋天之际,枫叶红遍,层林尽染,烘托整个热情奔放,活力尽现的氛围,体现功能区“火”的主题。

3.2.1“木”分区:

古人称“木曰曲直”指木有生长,向上的特性。“木”区和“水”区遥相呼应,形成“水木齐色”的景观。天津港是二路将规划用地分开,是“木”区和“水”区相望。木区以静态景观为主,并将其他景点美色一收眼底。

3.2.1“水”分区:

“水”具有滋养,向下,闭藏的特性。代表流动性,周流不息的作用,规划设计了生态湿地和下沉广场。可以在亲水区域内观赏水生植物和开花植物。

3.2.1“土”分区:

“土”载万物,设计中用“土”将其他四个景区联系起来。设计中用栈道表现“土”的“生化,承载”的作用,一方面表现亲水景观,另一方面也和其他景观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3.2.1“金”分区:

根据我的五个主题,各个空间都有自己的特色,依据“金”区的严肃、收敛、高贵、凝固之性,以规则式布置为主,为了突出“金”的主题。

3.3交通组织

现有的密如蛛网的道路,己将大地分割得支离破碎。道路是自然界中的异类,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它将原有的自然的土壤土地分割,人为的制造很多阻隔。所以,尽量采用生态的做法,更需要注意道路两旁留出的植被生长的空间。

3.4空间形态点、线、面的结合。线——连续不断以林荫道为主体的脉络;点——在这条线上的重点景观场所和观赏对象,如重点建筑,重点环境小品和古树;面——在这条主线的周围扩展开的较大的活动绿化空间,如中心广场等。

3.5绿化分析

空间的围合具有较强的通透性让中心绿地从中渗透出来并结合道路两侧的绿地以带状的形式渗入各个绿地,随着层次的渐进,采取不同的手法强调空间的趣味性。依据空间的性质和尺度,在中心绿带种植高大乔木,以助于形成大空间气势;在绿地种植落叶乔木和低矮灌木,随着季节的变化,形成亲切的空间尺度。

3.6 服务设施

公园中要设置一些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游人的需要。服务设施的位置和规模仔细斟酌,和环境相协调,给人以舒适感和自由度。

3.7植物种植设计

在选择植物品种时应结合具体条件选择了易长,易管,耐旱,耐荫的乡土树种,树冠大,枝叶茂密的落叶乔木,间以常绿树和开花灌木,落叶少,病虫害少、无飞絮、无刺、无毒、无刺激性的植物,做到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观。

4结语

对一个城市而言,滨水区往往是其发展的起点,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世界上每一大洲的国家,都充分利用滨水区的优势,以滨水区景观的开发来取得城市更新和经济发展,这也使得对滨水区的规划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现象。本设计在设计城市滨水区景观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天津滨海新区结合城市特点的新构想。

参考文献

1.张庭伟,冯辉,彭治权.《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3.

2.旧)河川治理中心.《滨水自然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

3.旧)河川治理中心.《护岸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

4.俞孔坚刘东云刘玉杰.《河流再生设计—浙江黄岩永宁公园生态设计》.《中国园林》2005(05).

5.孟刚,李岚,李瑞冬,魏枢.《城市公园设计》同济大学出版.2005.9.

6.刘蔓.《景观艺术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7.汪永华.《城市公园的景观生态设计原则》.园林在线.2005.

8.唐剑.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中国园林》2002.(04):33-38.

第5篇:水环境治理亮点范文

登上广州塔,北望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中央CBD,让人惊艳这座华南大都市的繁华;南眺则是一片郁郁葱葱、连绵不断的绿色芳草地,令人又赞叹这座岭南水乡城市的生机勃勃!

每逢节假日,市民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暂别闹市的喧嚣,在明媚阳光与和畅清风中,享受着一份大自然的馈赠。

这里就是被称作广州“绿心”的海珠湿地。这片面积约1100公顷的湿地,是广州市首个国家湿地公园,也是目前我国特大城市中最大的城央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四颗明珠”之一。

创新“只征不转”政策,投入46亿元,新征土地11000亩

从万亩果园到水利工程再到国家湿地公园

海珠湿地地处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珠江前后河道流经此地,区域内河涌纵横交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海珠湿地成为我国特殊而罕见的三角洲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类型,为区域内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湿地内果树种植面积仍有数万亩,俗称万亩果园。

此后,随着城市扩张特别是穿境道路的建设,万亩果园日益遭到“蚕食”,农业发展也受到影响。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已经不高,再加上这里的虫害比较严重,不少果地因此逐渐荒废。不仅如此,由于城中村截污管网建设滞后等原因,湿地内河涌污染严重。由于万亩果园属于农用地,不能开发商用,为了保护这块绿地,2005年海珠区政府在此建了两座果树公园,一年给当地农民1800块钱一亩,让农民自己打理,但收效甚微。

海珠湿地保护在亚运前夕广州治水中迎来了第一次契机。为改善湿地水质,海珠区委、区政府将湿地中央的海珠湖建设作为全区水环境整治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市里支持。最终,总投资约8亿元的海珠湖建设工程,被纳入广州市水环境治理的重点项目。

流水不腐。作为海珠区首个与水利工程结合的大型生态项目,海珠湖建设工程不是简单的挖一个湖,除了征地、挖湖外,还有河涌截污、清淤、疏浚以及水系贯通等大量工作,特别是水系贯通是整个工程的亮点和难点。其中,位于区老干部活动中心一个贯通点,还是在区委组织部长亲自协调下才得以顺利实施。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新开挖面积达95公顷的海珠湖,与周边石榴岗河等6条河涌构成“一湖六脉、六涌环湖”的水网格局,不仅为海珠湿地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水源,也为海珠区东部片区水环境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榱烁好、更大面积地保护海珠湿地,2012年初,海珠区委、区政府启动了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这为海珠湿地保护带来了第二次契机。

湿地公园建设首要任务是征地。当年3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创新性地批复了全国首例“只征不转”的用地模式,要求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在不改变农用地用途进行非农建设的前提下开展征地。7天后,全区征地动员大会召开;一个月后,完成最后一个联社协议签订。截止2014年底,已全部完成征收地的书面手续,广州市政府和海珠区政府按照8:2的比例,共同出资近46亿元,新征土地面积约11070亩,涉及8 个村、1.1 万户、3.4 万人。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落实社保、征地补偿款和留用地、返聘社员等政策,整个征地过程中实现了零上访、和谐征地。

在征地同时,加紧推进湿地公园的建设。2012年9月29日,海珠湿地完成一期1000 亩建设并正式开园。当年年底,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海珠湿地成为广州地区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单位。在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期间,全面开展河涌清淤疏通,新建设34座水闸,利用珠江潮汐水位变化规律与水闸人工调度相结合,提升水体交换和自净能力,进一步改善水质。三年后,也就是2015 年12 月31 日,海珠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试点建设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并获批准将“广东海珠湖国家湿地公园”更名为“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城央湿地的独特环境,打造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从水利效应到生态效应再到环境辐射效应

“这是白鹭,那是苍鹭”“快看,那里还有银鸥!”……

海珠湿地,不仅是鸟儿栖息的乐园,也是珠三角城市观鸟者的天堂,更是广大市民放松身心的理想去处。每逢节假日,大人们都会带上孩子来到这里感受自然、发现自然。

通过保护,近年来海珠湿地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环境效益辐射功能日益呈现。

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首先是洪水调蓄功能。湿地公园建成后,共增加水域面积0.45平方公里,水面率由建设前的22%提高至34.8%。特别是海珠湖与周围6条一级河涌构成了“一湖六脉”的水网格局,犹如一块“海绵”,起到了很好的调蓄缓冲作用,大大缓解了海珠区雨后内涝现象。

其次,是水质净化功能、区域气候调解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维育功能。据不完全统计,海珠湿地目前分布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广东省重点级保护鸟18种。连续监测结果显示:夏季(7~9月)与湿地城镇居民区相比,湿地区域内的日均温度要低0.5℃,日均相对湿度增加8.0%;冬季(12~2月)湿地区域内日均温度要高0.5℃,日均相对湿度增加6.5%。由此,起到调节区域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功能。湿地内相对良好的空气源源不断的补充,也有利于改善广州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在环境效益辐射功能中,包括科普教育、文化传承、间接经济效益等功能。据介绍,海珠湿地每年接待超过1000万游客,此外累计接待国内外考察团队3000批次10万人次,成为广州名副其实的城市会客厅和展现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相关单位经常会在湿地内开展各类科普教育活动,还会定期举办岭南书画、粤剧、广绣等文化交流活动等,为岭南文化继承者和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此外,以湿地为平台,举办龙船景、神诞游、咸水歌等民俗文化活动,增强村民的凝聚力。

间接经济效益功能,除了带动周边环境整治、房地产升值外,更大的效益在于打造品牌效应,促进了海珠区乃至广州市经济转型发展。作为广州城市中央大型湿地公园,海珠湿地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广州当前新一轮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湿地的环境辐射效应已在毗邻的琶洲显现,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科技、欢聚时代、环球市场等著名企业纷纷进驻,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业已形成。今后广州将依靠全国绝无仅有的优质城市中央湿地生态,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打造科技生态之城。

海珠湿地不仅属于海珠区,更属于广州全市

从区一级到市一级,从规划建设到依法保护

“在海珠湿地保护范围内,禁止建设工矿企业、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宾(旅)馆、住宅区、度假区、运动场以及其他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危及防火安全的项目。”

“新建塔、阁的建筑高度应当控制在二十五米以内,其他建构筑物、构筑物的高度应当控制在十五米以内。”

“未经同意擅自进入海珠湿地保护范围的车辆或船舶,可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

今年2月27日,《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见诸广州各大媒体,海珠湿地保护再次引发广州市民高度关注。规定指出广州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湿地纳入本市生态红线以及生态控制线范围,同时设立“海珠湿地保护特别规定”专章,要求对海珠湿地实施“永久保护”。其中,对海珠湿地规划、保护范围、永久保护、建设控制要求、树木保护、基塘文化保护、商业活动、群众性活动、车辆和船舶管理等内容作了特别规定,确保海珠湿地面积不减少、类型不改变、功能不降低。

自此,海珠湿地保护迎来依法保护的第三次契机。《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制定后,还将专门制定《广州市海珠湿地保护规定》。如何更有效、更长远地保护海珠湿地,将其打造成为城市形象新名片和生态文明新亮点,成为海珠区乃至广州市政府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是资金问题。近年来,广州市、海珠区政府为保护和建设海珠湿地投入了大量资金,包括征地、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日常管理。2013年1月,区政府与市相P部门协调,成立了海珠湿地管理办公室,统筹管理海珠湿地保护和日常管理工作。湿地办内设三个科室,下设两个科级和一个不定级别的事业单位,核定行政编制6名和事业编制30名。此外,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聘用合同制工作人员460名(不包括保安、保洁等人员)。近三年,海珠区政府每年划拨经费约1亿元,用于湿地日常管理和运作经费。政府主导,有机构,有人管,有保障,已成为海珠湿地有效保护的重要经验之一,也是海珠湿地保护特色之一。

然而,每年的1亿元财政经费,至少一半用于人员工资发放。湿地办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没办法,这么大一块土地,日常管理各种各样的工作,需要很多人打理。”湿地许多其他保护和建设工作如林相改造、生境恢复,因为缺乏经费,难以深入开展。

能否通过增加门票等旅游收入来“以园养园”呢?对此,湿地办管理人员说,海珠湿地的定位首先是湿地,其次才是公园。多年来,湿地保护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允许游客进入湿地部分区域,主要是考虑湿地位于城市中央,方便市民更多享受湿地的环境效益,但也会限制人流。如现在开放的湿地一期和二期每天限制人流量3000人,收取20元/人的门票也主要是为了限制人流。从2016年至今,海珠湿地收费收益仅为500多万元,这对于湿地保护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与国内其他城市湿地公园相比也是相形见绌。

能否参照香港米埔湿地交给基金会管理的模式呢?据悉,香港特区政府以每年一元的租金将米埔自然保护区交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托管,渔护署每年只向基金会下拨100万元港币作为管理经费。香港世界自然基金会以米埔湿地为依托开展公众生态意识教育,向受教育者或所在单位募集一定的基金,而湿地里面的观鸟亭等设施建设资金都由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捐献。对此,湿地办管理人员表示,海珠湿地的管理层已对香港米埔湿地管理模式关注,一些做法也在考虑学习借鉴。“现阶段,市、区加大财政投入是较为可行的做法,特别是有赖于市财政加大投入。湿地权属属于广州市政府,我们仅代表海珠区政府负责行使管理职能,许多事情需要市政府统筹决定。”湿地办管理人员说。

由此,带来第二个问题,即湿地办级别的问题。

第6篇:水环境治理亮点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城市;基本经验;泰州市

本世纪以来,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世界各国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转变旧有发展模式、谋求城市新兴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国内外双重压力下,中国对生态城市的关注也从学者的理论探讨迅速升温至政府倡导的建设实践。截至2011年2月,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有230个①。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中国各个城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抓手。

一、泰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泰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带,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较好。千百年来,这里风调雨顺,安定祥和,被誉为“祥泰之州”。作为1996年新成立的地级市,泰州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很多。目前,城市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

2012年,泰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7.1:53.1:39.8②,对环境污染小的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工业整体水平和质量不是很高,重化工产业结构占比过重,产业生态转型严重滞后,已成为泰州生态市建设的制约因素之一。同时,泰州城乡二元结构较为明显,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缺乏,乡镇工业、农业等面源污染、养殖业等集中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用地遭受蚕食和挤占。

(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机制有待完善

首先,大多数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对如何推进生态建设还在探索之中,对于其具体目标、实施方案、保障条件、监督考核机制等基本内容不甚了解,甚至充满迷惘。其次,由于机构、队伍、经费、手段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环保部门被赋予很大期望也伴生巨大压力。生态建设如何实施,谁来牵头实施,并不明确。第三,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干部环保实绩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生态城市特色彰显不足,名气不够响亮

当今世界生态名城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问题指向性。它往往不试图在城市中全面铺开,而是面向问题、抓住重点、逐步推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培养人才、教育公众,树立形象,并扩展到对其他问题的解决③。比如日本有些城市的建设重点在于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而欧洲的一些城市则重点考虑生态社区。建设生态城市,泰州还有待于走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路子,用科学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找到更科学、更细致、更统一、更适合泰州风格的定位,建设生态的、富有特色的、宜居的泰州。

(四)生态名城建设的合力机制没能形成,公众参与度不够

公众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主体,政府在制定城市生态发展政策时,必须建立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全民的参与,生态城市的建设只能沦为空谈。当前,泰州生态城市建设更多涉及的是政府和企业,公民参与的力度、深度与广度明显不足。当务之急是强化公众参与,包括加强环保民间组织力量、加强环境教育以及加强公众环境参与等等,改变只依靠政府力量单枪匹马打天下的局面。

二、国外生态城市实践的基本经验

1.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优化

在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各国都非常重视城市规划。尊重城市生态规划的核心作用,保障其长期、持续及有效实施,不仅能更好地诠释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和目标,也能引领和规范生态城市的发展进程,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优化更有重要价值。在这点上,巴西巴拉那州的州府库里蒂巴市做的尤其出色。库里蒂巴特别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其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举措受到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的推崇,库里蒂巴市也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③。

2.以法律体系保障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

通过法律体系的构建来保障生态城市建设有序推进,是大多数生态城市重要的成功经验。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一些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来推进城市生态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总的来看,各国在生态城市建设中,都注重营造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注重通过严格的立法来保障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协调,充分发挥立法的规范、强制和保障作用,通过构建符合城市生态化发展要求的法律体系,使法律成为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进程的根本制度保障。

3.以资源的循环集约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效率

城市生态系统的效率提升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性问题。各国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特色做法,大多以资源的集约和循环使用来实现提升生态系统效率的目标。多个生态名城垃圾回收和分类处理的创意做法则显现了资源循环使用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总体上,目前各国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趋向,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效率提升,尤其表现为低耗高效模式的设计。

4.以具体项目推动阶段性目标的实质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不只在于描绘宏伟的蓝图,而是要基于特定城市生态系统的特色需求,抓住特定地域、特定时期的生态发展瓶颈问题,从小处入手,从居民、企业和社会可以接受的具体行动入手。如德国弗莱堡对大气环境的改善,就是从优化公交换乘网络、减少私人汽车出行、增建自行车停车场等具体项目着手的④。从某种意义上说,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往往更具有借鉴价值。

5.以绿色技术保障微观结构的功能提升

生态城市的本质是以技术进步和管理经验为支撑的城市发展模式,因此,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的作用很大,尤其是在居民小区、独立建筑等微观尺度的结构改进和功能优化上更有价值。例如,德国弗莱堡开发建设的由一百多户住宅单元组成的二、三层南北向太阳能住宅小区,其建筑就采用了屋顶太阳能光电池板、热能防护墙等设施来充分利用太阳能能源。节能环保方面的绿色技术对于生态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对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有很大的启示价值。

三、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和路径选择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

不同类型城市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表现形式不同。因此,各个城市都有必要结合特定的发展条件和困难问题,因地制宜探索生态城市发展的特色路径。学习而不盲从成功经验和特色做法,以“市情”为基点,有的放矢,在注重发展与环保的平衡寻找到发展与环保的平衡,才是城市生态建设进步的基础。尤其要注重三个下功夫。

1.在制度层面上下工夫

十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其核心就是要改变“GDP至上”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评价体系,把单纯的强制性环境约束指标转变为有效衡量生态文明发展的考核标准。生态建设,周期长、见效慢,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思维方法和各单位、各部门、各地区间的协同机制。

2.在城市规划上下功夫

城市生态规划应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一旦被批准,必须具有法律权威性,任何改变都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在规划的年限上,国外生态城市规划的年限一般较长,如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影子规划”,时间跨度为300年。而我国目前规划设计一般是20-30年,近期目标以5年居多,往往延续性较差。

3.在城市特色上下功夫

弘扬城市特色,必须做好三篇文章:

(1)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步伐,做好城市“绿”文章。增加绿化面积,优化布局,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绿化体系。

(2)加强城市水环境治理,做活城市“水”文章。如泰州境内,河湖众多,“以水为魂,水城融合”,就是泰州做好“水”文章的题中应有之义。

(3)挖掘城市生态特色,做大城市“名”文章。截止2012年底,我国国家级生态市(县)共39个①,除三亚、珠海、厦门等城市的知名度较高外,其他城市离生态名城还很有相当大的距离。要明确城市的“亮点”和独有魅力,挖掘城市特色。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

1.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动力、公众参与为手段,整体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1)政府应成为生态名城建设的主导力量。要做到政策导向提前,变“末端处理”为主的防治手段为“源头控制”为主的预防措施。生态环境投资大、周期长,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政府必须加大并保持对生态建设的投入规模。政府应发挥引领和调控的职能,通过价格、税收等政策调控,遏制奢侈消费和铺张浪费等不良行为,为大多数民众提供适宜合理生活方式选择的条件。

(2)市场推进就是将价值观体系引入环境保护。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契约意识,达到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一方面,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吸引省内外、国内外的投资者投资建设生态环境项目和相关的经济开发项目。

(3)公众参与生态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实践中,几乎所有生态城市的成功案例都谈到了公众参与的价值。在巴西库里蒂巴、澳大利亚的怀阿拉等成功经验中,都涉及了环境教育的做法。此外,公众参与还应体现在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和环境监督,督促和保障政府环境责任的承担和履行。

2.发展城市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建设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

(1)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形成区域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结构体系,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转化。二是加强生态农业衍生产业建设。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利用。三是推广以户用沼气为纽带的各类生态模式,加强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的建设。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构建生态产业。一是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污染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转变。二是构建循环经济发展平台,确定实施循环经济的重点和途径,推进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建设。三是调整、优化现有产业布局,加快化工业区和生活居住区之间的绿化隔离带、防护林、生态廊道的建设。

(3)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大力推广生态旅游经验,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打造当地生态旅游品牌,促进物流业生态化。包括:逐步淘汰或改进排污量大的货车车型,发展低公害车;减少对环境有害的包装材料,加强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引导销售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宣传绿色消费理念;进行生态住宅居住区的有益探索,在人、建筑和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系统。

3.保护和建设良性循环的和谐的自然环境

(1)加强对城区水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力度,加强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严禁水源地的污染排放。

(2)进一步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开展对空气污染从源头治理,提高大气污染监测监管水平。加强机动车尾气专项治理,推广绿色燃料,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3)建立先进的垃圾处理厂,采用先进的垃圾气化发电技术,变废为宝,减少垃圾填埋对土地的占用和对环境的污染。

(4)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机制创新力度,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污染责任保险、生态补偿等政策创新,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多元化生态投入机制。

4.不断加强农村生态建设,促进城乡生态协调、平等发展

(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国家环保总局把“国家生态城市”调整为“国家生态市”,一字之差,就是要在生态建设中体现城乡统筹,让城市生态文明延伸到乡村田园。因此,要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搞好整体规划,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市、生态镇、生态社区以及生态村落。

(2)大力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设施。推广使用无害化卫生户厕和卫生公厕,实行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生活污水定点排放,建立人畜粪便管理制度、秸秆综合利用制度等。

(3)推进生态示范项目建设,发展绿色产业。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推广集中式供气的沼气等新型生物能利用方式。重点推进清洁水源、清洁家园、农林牧渔复合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工程建设。

5.提升居民的生态文明素质,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氛围

为使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真正内化为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有必要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建设,鼓励市民从细节处多提宝贵意见、从自身和身边事加强自律和他律。只有以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活泼地诠释生态文明内涵,才能赢得市民内心的认同。总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要充分借鉴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更要结合城市发展的特殊条件,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道路。

参考文献:

[1]李景源等.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56,p102.

[2]2012年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第7篇:水环境治理亮点范文

一、2013年工作目标

节能减排目标:整治关闭化工企业2家,改造(淘汰)燃煤工业炉窑5座,实现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5%、低于0.40吨标准煤/万元,用煤量不高于2010年同期水平,规模工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8%,全区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17.9吨以内。

清洁能源使用目标: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5%,达到0.50亿立方米以上,比重超过5%;有4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光伏太阳能发电系统建设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以上,清洁能源区范围同比扩大5平方公里。

节能建筑目标:全区范围内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设计节能率必须达到50%,太湖新城范围内必须达到60%;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总建筑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

环境治理目标: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排放量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累计削减9.6%、9.6%、6.6%和9.6%以上,全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列达到94%以上,III类以上地表水比例达到60%以上。城镇绿地覆盖率达38%;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200亩。

示范建设目标:到2013年底,每个镇、街道建成1至2个低碳示范社区,全区推出10家以上低碳示范企业,新增1—2个低碳示范园区,全区30%的学校达到低碳示范标准,年内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

二、主要任务

(一)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节能减排效率

1.严控企业节能降耗水平。坚持总量控制、单耗限额的原则,规模工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8%,对全区9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建立健全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综合信息数据库;完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5个;严格能效对标考核,对年综合能耗3000吨标准煤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实施限额管理;申报市级以上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8个;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完成年综合能耗3000—5000吨标准煤企业的能源审计工作,严格实行节能评估审核制度,确保项目节能审查率达100%;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完善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区域开展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责任部门:区经信局、发改局和各镇、开发区、街道)

2.加强节能技术改造。以工业锅炉、电机节能、余热余压利用行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等为重点,实施节能改造示范工程,实施8个以上节能项目;对产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给予支持,并根据企业节能量大小进行扶持奖励;整治关闭化工企业2家;开展“三高两低”行业整治和落后用能设备淘汰工作,完成改造(淘汰)燃煤工业炉窑5座。(责任部门:区经信局和各镇、开发区、街道)

(二)推广清洁能源,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1.推进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城镇区域内新建12层及以下住宅(含农民拆迁安置房)和新建、改建、扩建的宾馆、酒店、商住楼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应当统一设计和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鼓励既有居住建筑和新建、改建、扩建的宾馆、酒店、商住楼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在进行节能改造时,设计、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鼓励新建高层居住建筑采用太阳能供热系统。(责任部门:区建设局,各镇、开发区、街道和各区属资产公司)

2.加强新能源的推广利用。学校、医院、机关等公共建筑,以及工业厂房、研发大楼、生态园、公共设施、居住楼房等建筑要利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地热使用等技术,加快新能源的推广利用;屋顶或外墙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适合建设光伏电站的建筑,在不影响城市景观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应用太阳能屋顶发电,并支持兆瓦级太阳能屋顶光伏电站建设;在公路、道路、广场、公园、绿地、旅游景点等公共空间,运用光电互补技术和风力发电技术,建设太阳能或风力发电路灯、广告牌、显示屏等工程。(责任部门:区发改局、经信局、财政局、建设局、教育局、卫生局、城管局和各镇、开发区、街道)

(三)建设绿色建筑,加快节能技术应用

1.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一是要严把方案审核关。对未取得各建设主管部门建筑节能审查同意意见的民用建筑项目,规划部门不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二是要严把设计审查关。未经建筑节能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三是要严把施工监督关。质监站及各镇、街道建管部门要加强对各方责任主体的建筑节能质量行为进行监督,积极开展建筑节能日常监督检查和节能专项检查,确保建筑节能执行率达到100%;对施工达不到建筑节能要求,责成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并按相关规定对施工和监理单位进行严肃处罚。四是要严把工程验收关。对不按照经节能审查合格的施工图文件施工或擅自降低执行节能标准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不得出具监督报告,不得予以竣工验收备案。五是已建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率先逐步试点进行节能改造,使建筑节能率达到50%及以上设计标准。(责任单位:区建设局,各镇、开发区、街道和各区属资产公司)

2.大力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全区范围内新建框架结构的民用建筑(含框剪、剪力墙、筒体等)禁止设计及使用粘土实心砖和粘土空心砖。为修缮古建筑或涉及近代、现代重要古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建设、修缮经依法批准的仿古建筑,确需生产粘土实心砖的单位,应当经市墙体材料管理机构的批准方可生产使用。(责任单位:区建设局,各镇、开发区、街道和各区属资产公司)

3.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要严格按照《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规定,规范房屋建筑和建(构)筑物拆除工程程序管理及实施过程中文明施工行为,确保做到“六不开工”,实现“六个100%”,实现所有建设工地现场标准化管理。(责任单位:区建设局,各镇、开发区、街道和各区属资产公司)

(四)节约资源利用,推广能源循环使用

1.推广节水技术改造。重点对化工、治金、纺织、建材、机械等高耗水行业推广循环用水和节水技术改造。一是编制节水评估报告。强化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对新建、改建、扩建取用水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用水、节水评估报告,并报节水管理部门审核。二是建立节水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严禁擅自免征、减征水资源费,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实行企业用水总量控制,制定用水计划,实行超计划累计加价,提高用水效率,促进企业采用循环用水技术的积极性。(责任单位:区水利局、经信局、建设局、财政局)

2.规范垃圾分类后续管理。加强已建成的9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小区的规范化管理,深入实施分类宣传、现场指引、奖优惩劣等工作,通过科学管理、规范制度和行为引导,最大限度地节约和保护环境。在全面摸清辖区内各类垃圾日产生量的基础上,指导有条件的镇、街道建设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前期介入商品房环卫预验收,与开发商物业协调建筑垃圾堆放收运事宜,减少偷倒行为。(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和各镇、开发区、街道)

3.推广畜禽粪便和蓝藻生物化处理。养鸡场和马山牛奶公司产生的畜禽粪便要做到统一收集、处理和利用;胡埭唯琼农庄要做好太湖蓝藻的处理,对产生的沼气和有机肥进行合理使用。(责任部门:区农林局和相关镇、开发区、街道)

(五)加强环境治理,打造宜居生态体系

1.继续强化污染物减排。积极推动控源截污和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净化利用工程,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量和处理深度;积极推进结构减排,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开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从而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强力推进农业源减排。(责任部门:区环保局、经信局、建设局、农林局和各镇、开发区、街道)

2.建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对照市政府划定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全区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禁止新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锅炉、炉窑、炉灶等燃烧设施。到2013年底,禁燃区内在用的所有锅炉、炉窑、炉灶等燃烧设施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其他清洁能源。禁燃区内严禁销售高污染燃料。(责任部门:区环保局、经信局、城管局、质监局和相关镇、开发区、街道)

3.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深入实施饮用水源地保护、控源截污、排水达标区管理、主要入湖河流整治等工作,重点巩固小溪港、梁溪河和长广溪水质,确保庙港的水质达标,加快直湖港、横塘、马山河和曹王泾的水质改善,到2013年全区III类以上地表水比例达到60%。对全区16条河道进行清淤,清淤长度15.1公里、清淤土方18.3万立方米。(责任部门:区环保局、水利局、建设局、农林局和相关镇、开发区、街道)

4.提升碳汇能力和质量。加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建设,强化各类绿地和立体绿化的建设,新增城镇绿地150万平方米,实现城镇绿地覆盖率达38%的目标;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200亩。(责任部门:区农林局、城管局和相关镇、开发区、街道)

5.推广交通节能减排。对新进入道路运输市场的、以汽油或柴油为单一燃料且总质量超过3500KG的客货运输车辆,实施燃料消耗量核查,严格禁止高耗油车辆进入道路运输市场。开展教练车辆“油改气”的推广,将驾驶节能理念贯穿于驾驶员培训全过程。新增“油改气”教练车2辆,其中板桥驾校1辆,通达驾校1辆。继续推广“绿色汽修”创建工作,推广绿色环保维修技术,引导机动车维修行业进行绿色环保改造,着力提高机动车维修从业者的节能减排意识,进一步规范维修企业内部管理,减少汽车的污染排放。(责任部门:区交通局)

(六)倡导低碳生活,开展示范建设活动

1.开展低碳示范社区建设。各镇、开发区、街道结合本单位实际,突出各社区工作特色,建设1-2个低碳示范社区,鼓励社区居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户用天然气,鼓励居民使用以电代燃料、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推广垃圾分类和废弃物回收使用,被列入区垃圾分类收集试点范畴;通过补贴方式为居民更换节水龙头、节水马桶、节能灯,保证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到95%以上,人均月用水量在4.8吨以下;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及绿化、美化、亮化力度;积极开展低碳宣传活动,提倡使用环保型交通工具,减少购买、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商品。(责任部门:区民政局、财政局、建设局、城管局、水利局和各镇、开发区、街道)

2.开展低碳示范学校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备一律采用节能环保型设施设备,使用符合节水型要求的水龙头、卫生洁具、浴室等用水设施,及时更换淘汰型用水器具和老、旧供水管网,更换使用高效照明灯具,力争全区30%的学校达到低碳示范学校标准;以德育为抓手,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教育和引导学校师生低碳生活方式,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积极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环保宣传、环保实践等社会公益活动,加强教育宣传,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社会,全力推进能源结构低碳化、产业结构低碳化、社会生活低碳化。(责任部门:区教育局、水利局、财政局和各镇、开发区、街道)

3.开展低碳示范园区建设。建设低碳示范工业园区1至2个,园区必须具有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没有“三高两低”、“五小”企业,规模企业产值能耗低于全区平均能耗10%以上,工业集中区和经济开发区亩均土地产出比2011年提高10%以上;使用直流水改循环水技术,采取空冷、中水、凝结水回用等节水措施,园区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50%以上;园区企业使用高效照明光源;在新建建筑上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风力发电、水源热泵系统、屋顶绿化、外墙保温系统等节能技术,使建筑节能率达到60%以上。(责任部门:区经信局、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水利局、建设局和各镇、开发区、街道)

4.开展低碳示范企业建设。全年评选出低碳示范企业2家,要求企业达到的低碳示范标准有:一是优化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大资源综合利用,不断降低工业能源消耗;二是开展节水技改,使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器具,通过循环利用间接冷却水、工艺水等技术使用水重复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三是利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煤炭使用量;四是加大企业厂区的绿化、美化及环境整治工作,做到清洁、低碳生产。(责任部门:区经信局、发改局、财政局、水利局、建设局和各镇、开发区、街道)

5.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年内省级以上园区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其他园区同步推进。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方案的制订与实施,积极调整园区企业、产业和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对现有产业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优化;探索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的循环链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和效益;推动能量梯级利用、余热余压综合利用、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责任部门:区发改局和相关镇、开发区、街道)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关于成立市区“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各成员单位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自职责,部署推进措施,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低碳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沟通衔接,形成例会、通报制度,定期通报相关部门和区域工作进展情况。

2.形成控制机制。探索形成区域内能耗动态平衡控制机制,将压降能耗与企业生产相挂钩,引导企业参与节能改造、运用新能源、淘汰落后产能、减少碳排放,以镇、街道为单位明确压降指标,督促企业压降能耗或者以碳交易形式,使各个区域的总能耗、单位产值能耗达到逐年均衡下降。

3.加强目标考核。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低碳示范区建设工作任务列入各镇、开发区、街道和各部门的绩效考核,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将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明确责任,落实任务,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应职现积极研究出台具体的支持政策,推动示范区建设工作顺利实施。

4.加快清单编制。全区范围内各镇、开发区、街道以及规模以上重点企业要开展碳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建立低碳理念,理清区域内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了解各行业排放现状,对全区域碳排放情况有综合的掌握,为未来减少碳排放、开展碳交易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8篇:水环境治理亮点范文

[关键词]县域;统筹城乡;示范样本

[DOI]10.13939/ki.zgsc.2016.51.231

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处,区域面积506平方公里,辖6镇3街道,104个行政村和47个社区,户籍人口38万,外来人口约32万。近年来,该县按照“四化同步”发展要求,牢牢把握建设“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契机,以打造“统筹城乡先行区”为总体目标,全力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在近期公布的浙江省城乡统筹发展综合评价报告中,嘉善位列全省第七,构建形成了体制基本接轨、产业相互融合、社会协调发展、差距明显缩小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1 嘉善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1.1 良好均衡的经济发展基础,为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创造了扎实的实践条件

嘉善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开放县、浙江省首批经济扩权县之一。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02.4亿元,户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6914元;全县财政总收入60.0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4312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4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21∶1。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嘉善已经实现了从农业县到工业县、从资源小县到经济强县的历史性跨越。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是优越独特的区位地形地貌,为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创造了扎实的自然条件

嘉善地处长三角中心,距离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四大城市都只有1小时车程,沪杭铁路、沪杭客运专线、杭州湾跨海大桥以及沪杭、乍嘉苏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形成了融入上海的半小时经济圈、生活圈和工作圈。全县境内一马平川,属于典型江南水乡,南北最长不到30公里,东西最长不足28公里,独特的区位地形为统筹城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自然发展条件。

1.3 是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的建设,为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创造了宝贵的历史机遇

2008年,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嘉善县有幸成为同志的联系点和浙江省委的试点县,提出了建设“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的初步设想,并设计了“打造四个地”的实践载体,其中有一个地就是要“打造城乡一体发展先行之地”。2013年2月,示范点建设方案正式获批,在示范点建设方案中将统筹城乡先行区列为示范点“三区一园”发展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要为全国县域统筹城乡发展做出示范的要求,这为全县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带来宝贵的历史机遇。

2 嘉善县统筹城乡发展总体发展情况

近年来,嘉善县按照省、市关于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要求,结合本县实际,突出做好“科学谋划、产业增收、硬件提升、资源均衡、红利共享、社会稳定”这六项工作。

2.1 突出规划引领,科学谋划统筹发展总体思路

按照“城乡建设,规划先行”原则,着眼县域发展全局,有序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新市镇为主体、城乡一体新社区为基础的县域城乡发展布局体系。一是抓好总体规划编制。2004年,嘉善县出台了《嘉善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完成城乡空间布局、经济发展、交通建设、社会保障、生态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等6个专项规划。2007年,《嘉善县域总体规划》经省政府批准正式实施,打破了城乡界限,实现县域整体规划。二是抓好专项规划编制。嘉善共有农户8万多户,原分布在1669个自然村。为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和集约节约用地,嘉善县编制了《嘉善县域村庄布点规划》,形成了“9+66+144+18”村庄布局框架;在具体规划时,注重保留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底蕴、旅游开发价值、江南水乡韵味和现代农业特色的村庄,充分彰显传统地域特色。三是抓好镇村区划调整。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对镇村行政区划进行过两次调整,将行政村由原160个调整为104个村和14个农村社区,11个镇调整为6镇3街道,通过区划调整,促进资源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注入活力。

2.2 突出融合发展,推动统筹城乡发展产业增收

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嘉善县坚持走“开放兴县、创业富县、创新强县”的发展路子,狠抓城乡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是提升“精品农业”效益。把农业“两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平台,初步形成了具有嘉善特色的“五色”产业带(即金色粮食、绿色蔬菜、白色食用菌、蓝色水产、彩色花卉),其中冬春大棚面积5.5万亩,连续16年居全省首位;食用菌种植面积4500万平方尺,居全省第一,先后荣获“中国蘑菇之乡”“中国鲜切花之乡”“浙江黄桃之乡”等称号。二是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把发展第二、三产业作为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方面,深入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着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目前,全县已拥有两个“国家级”产业大平台,镇(街道)也都建有工业功能区,形成了像姚庄光伏、西塘纽扣、陶庄废钢铁交易等地方特色产业,有力保障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产上已形成现代服务业、古镇游、温泉游、生态旅游等特色经济。据统计,全县有近80%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生产,约有95%的农村常住户以经营或务工获得收入。

2.3 突出硬件完善,夯实统筹城乡基础保障

近年来,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不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城乡交通纵深推进。以创建全国县域智慧交通示范县为契机,打造“e路畅优” 城乡交通服务品牌,从城乡路网建设、公交一体化、道路管护、物流发展四项工作入手,形成了以规划为龙头、项目为载体、政策为导向、体制为保障的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嘉善经验”,实现了各镇10分钟上高速、各镇20分钟到县城和村域之间40分钟互通的“102040”交通圈。二是水利建设拓展强化。嘉善是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小农水重点县考核优秀。近年来,全县围绕构建六大水利体系,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水环境治理等工作,扎实推进二轮圩区整治工程、全国小农水及中小河流治理两个重点县项目建设。近三年来,累计完成二轮圩区整治面积19.7万亩,疏浚整治河道449公里,城乡水环境治理效果明显。三是城乡供水优质提升。自2006年起,嘉善县启动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并列入政府头号实施工程,总投资约8.55亿元,到2009年年底全面建成,在全省h一级率先实现了城乡居民“同源同质同网同价”供水。目前,投资1.5亿元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深入推进,源水水质得到全面提升。四是文教卫设施提升到位。全面完成校安工程建设任务,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达到省级标准化建设水平。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教育装备经费,其中的80%用于农村学校。完成镇(街道)卫生院改造、实现村村(社区)都有卫生服务站,启动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达标建设,努力提升“20分钟医疗圈”服务水平。

2.4 突出资源均衡,拓展统筹城乡发展服务深度

按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均衡普惠的社会事业,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业的政策意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实行免费就业培训。2007年起,每年发放2000张“农村劳动力培训券”。全县充分就业村(社区)达100%,顺利通过省级创业型城市验收。大云镇家村劳务专业合作社等12家合作社注册成立并实质性运作,大云镇返乡就业创业大学生杨珍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二是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以“十万农民种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快乡镇文化综合站建设,已创建特级站一个,一级站六个,实现乡镇图书分馆和村农家书屋全覆盖。持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县带镇打造乡村艺术团建设嘉善模式”向全省推广,嘉善田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是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大力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工程,基本实现基础教育城乡一体化。2010年10月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国家级试点,推动师资力量城乡均等化。三年来,全县参加流动教师已达573人次,流动比例达33.9%,其中137名城镇骨干教师流入农村学校,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名师全覆盖,并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评估。教师流动试点得到刘延东同志充分肯定,2013年出台加强教师流动工作后续管理意见,建立后续管理“五大平台”,教育部专门召开新闻通气会向全国推广嘉善经验。

2.5 突出红利共享,强化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保障

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目前两项制度已实现县域全覆盖。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90%以上的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4600元,并对两万多名7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每月发放养老基本生活补助。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生活补助制度,近年来以每年不低于10%的增幅调整养老金标准。新型城乡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至740元(其中政府投入490元),全县共有24.3万名城乡居民参加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9.51%,县内住院报销比例达75.29%,镇(街道)卫生院门诊补偿比例提高到40%,住院最高补偿15万元。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医疗和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其他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强化“平安嘉善”建设,连续9年创建成为“浙江省平安县”。在浙江省率先建立第一家新居民管理机构――“新嘉善人”管委会,嘉善服务流动人口新模式入选浙江省改革开放30年典型事例100例,为统筹城乡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6 突出社会稳定,探索统筹城乡管理模式

坚持“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找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和重点,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搭建便民服务机构。目前,嘉善县村村建起了便民服务中心,将涉及群众密切相关的80多项审批和服务事项整合纳入,推行“一站式”服务,推行实施“三个办”服务模式,村里能办的“直接办”,不能办能帮助办的“办”,不能帮助办的积极指导“协助办”,实现“村民不出村、便能办成事”。二是推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全县共划分823个网格,组建服务团队1791支,落实服务人员12512人,确保每一片土地都有人精细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贴心服务。大力推行村级“民情晴雨表”,在每个网格内设立民情观测点。推行基层“民情工作室”,调处纠纷,传递信息,反映民声。全县已建立民情工作室111个,聘请民情联络员1357名。推行领导干部“夜访接待日”“民情走访日”等活动,建立镇村干部“五联”“五承办”、驻夜值班等制度,践行了“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跑步办理民事”。三是加快城乡防控一体化。统筹城乡防控资源,优化勤务运行模式,对城乡社区警务科学规划布局,建成城区警务站13个、农村警务室24个,实现了小集镇、新社区和重点村的“全覆盖”。建立城乡、区域、所队、人机联防协作机制,整合群防群治力量。深化“矛盾减少在源头,纠纷发现在苗头,小事解决在村头,大事控制在镇头”的“四头工作法”,全县已组建185支1500多名的民间和谐员队伍,建立8家个人调解室,村级矛盾纠纷的70%由民间和谐员发现,30%由民间和谐员化解。

3 新时期深化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启示

从嘉善县的经验来看,统筹城乡必须以加快城镇化为抓手,以提升农村社会民生为落脚,协同推进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五个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具体来说,要推进三大转变。

3.1 从夯实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入手,着力将城乡基础建设从基本健全向完善提升转变

统筹规划县域全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和转型,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奠定基础。一是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围绕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工作,在面上全面提升,在线上精心打造,在点上体现特色。二是全面推进精品农业建设。围绕促转型、提品质、强服务的工作思路,精心打造嘉善“精品农业”工作品牌。三是有序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围绕集约节地、资金平衡等关键环节,全力做好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地块规划功能调整、农房改造集聚建设项目推进等工作。

3.2 从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品质出发,着力将城乡公共服务从制度覆盖向普惠均等转变

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资源共享机制,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一是强化政策导向,提高城乡公共保障水平,全面建立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分类分享、制度贯通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各类社会保险制度的相互衔接并轨。二是强化机制建设,加快城乡公共事业建设。加快城乡公共文体服务一体化,建立健全覆盖县镇村三级公共文体建设机制。构建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巩固扩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国家级教育改革”试点成果。三是强化服务品质,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共享。围绕夯实基础、优化配置、强化保障的工作目标,形成功能完善、层次分明、相互促进的城乡一体化公共设施建设。

3.3 从破解新型城镇化发展瓶颈切入,着力将城乡配套改革从试点探索向面上拓展转变

围绕城乡统筹这一发展目标,统筹联动、突出重点、积极探索、示范推行,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各项体制机制,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延伸改革半径,从试点试行到扩面提质入手,将各项改革措施在县域内全部覆盖,重点研究农村产权全流转可行性、全流转和全抵押风险防范体系设计、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进体系建设、农村产权确权过程中历史遗留问题稳妥解决方案等,力争在关键环节上实现重点突破。开展改革项目实绩评估,分析产生影响和成效,提出可复制、可示范的制度、经验,提炼出示范模型。对形成的亮点进行有效培育,不断扩大改革的影响力。对改革过程出现的问题和突破及时梳理经验、完善政策、深化提升。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县一级必须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驱动,着力破解城乡发展中的共性难题,努力争取最大的改革红利、w制红利和制度红利,不断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符静.嘉兴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两连冠”[N].嘉兴日报,2016-01-12.

第9篇:水环境治理亮点范文

作为广东省第三大城市和珠三角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佛山接过了新命题。这对刚刚上任不久的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来说也是新的机遇和挑战。

“书记作出指示后,我们立即摸了一下自己的家底,结果发现装备制造业恰恰就是我们的优势产业。”刘悦伦这样告诉《望东方周刊》。

佛山迎接新课题

《望东方周刊》:在机械装备制造业方面,佛山已经具备了哪些基础?

刘悦伦: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机械装备制造业由小到大,逐步成长为基础雄厚、种类齐全、产业链完整、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经济总量具有先发优势。2013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182.9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4.38%。其中,机械装备制造业有规模以上企业122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791.7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6.3%。

二是上下游企业形成良性互动。我市机械装备企业大部分是依托现有的优势产业而产生,并为本地的企业服务和配套,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了紧密衔接、良性互动的格局。

三是产业布局呈集群化分布。佛山是广东省三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拥有国家火炬计划佛山精密制造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佛山自动化机械及设备产业基地等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了诸多特色产业集群。

四是科技创新体系相对完善。2013年,全市机械装备行业共有各级企业技术中心7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7家、市级14家。共有装备制造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62家。

五是专业市场比较发达。中国(佛山)机械装备展览会是珠三角地区最具行业影响力的专业会展之一,还有南海东方机械国际广场、乐从钢铁市场、广佛五金城、南海模具城等专业市场。

六是骨干龙头企业优势突出。目前,全市机械装备制造业共有产值超亿元企业317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31家。如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实力在陶瓷机械行业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望东方周刊》:掌握了自身产业现状,佛山下一步要怎么做?

刘悦伦: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后,我们立即对此进行研究部署,提出通过创新驱动、市场引领、集聚发展、转型升级,形成骨干龙头优势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链条配套完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使佛山成为广东省机械装备制造的核心基地之一、珠三角西岸机械装备产业的龙头、华南地区重要的装备制造服务集聚区,辐射珠三角西岸城市,争取到“十三五”期末(2020年),打造规模超万亿元的机械装备产业带。

一是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构建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加强重点企业机械装备研究院建设,积极构建装备制造业先进标准体系,推动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全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二是实施龙头带动工程,形成大中小企业配套协作的发展格局。整合要素资源向机械装备行业倾斜,集中力量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企业名牌和区域品牌,不断提升佛山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区域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和成长性较强的中小微企业建立协同发展机制。

三是实施重点突破工程,推动全产业链整体抬升。壮大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一汽大众南海项目、南方风机“全球最大型电熔精密成型”(重型金属3D打印)成套工程设备、广东省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北汽福田汽车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四是实施市场开拓工程,提升产业产品话语权影响力。鼓励引导企业加快优化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完善营销网络和服务网络。推动装备制造产品进入央企等大型企业采购供应渠道。

五是实施智慧机械工程,加快产业信息化、智能化。在全市相关行业选取不少于100家制造企业开展试点,鼓励制造企业开展实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培育本地机器人企业,争取到2017年实现本土工业机器人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30%以上。依托“中国在线制造”云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本地装备制造企业与国内一流的装备制造科研院所对接,共同开展协同研发、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和协同营销。

六是实施产业配套工程,强化服务支撑与区域合作。制订实施佛山市推动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对装备制造产业布局进行整合优化,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会展、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业,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七是实施区域协调工程,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组建珠江西岸产业联盟,建立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体系。有效利用各市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优势,大力发展装备制造配套产业。

八是实施要素保障工程,形成装备制造行业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设立“佛山市机械装备产业发展基金”,实行科技金融产业融合战略。加强职业院校机械装备制造业相关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大土地保障,新增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机械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

从腾笼换鸟到凤凰涅

《望东方周刊》: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佛山原来的传统产业怎么办?

刘悦伦:佛山这几年一直都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早几年的提法叫做“腾笼换鸟”,就是把“三高一低”的企业迁出去,“笼子”腾干净,把新的装进来。这个模式实施了一段时间,迁出了上百个陶瓷项目。

但现在我觉得应该要有变化,“腾笼换鸟”后面还要再加上“凤凰涅”,就是指传统产业也可以就地实现转型升级。佛山千亿元以上产值的产业差不多都是传统产业,如陶瓷、家电、金属加工、家具、建材等,培育一个千亿元级产业需要很长时间,不能轻易淘汰,这对本土企业家也是很大的伤害。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传统产业完全可以通过转型升级获得新生。我们提出关于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工程也完全适用于传统产业的就地改造升级。比如,佛山的本土企业海天酱油,以前是个国有老厂,经过转型升级现在成了全国500强企业,2013年实现利润16亿元,贡献税收10亿元。海天酱油就是依靠创新驱动,实施品牌战略,实现了传统产业就地转型升级的目标。

同时,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使命之一就是要帮助传统产业完成就地转型升级。通过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引进人才团队解决传统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让传统产业实现凤凰涅。

《望东方周刊》:佛山土地开况如何?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怎么解决土地瓶颈问题?

刘悦伦:佛山目前土地开发率已经达到35%,超过了警戒线,不能再高了。但佛山现在还有一些工业用地存量,集中在高明、三水区,高明土地开发率在12%左右,三水土地开发率接近20%,两个区土地开发率都不太高,所以在高明、三水打造几个像样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是可行的,这是第一。

第二,实行“三旧”改造。佛山有52万亩的“三旧”改造用地,其中大部分是旧厂房仓库,这些用地不需要再进行规划调整,改造后就可以作为新的工业用地。

第三,发挥现有土地潜力。现在很多企业厂房只占其中一部分,其余土地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要加大力度把空余土地的产能发挥出来。

第四,建多层厂房。今后我们不鼓励企业建设单层厂房。据我们了解,韩国的三星电子、LG等大企业的厂房都是5到6层,容积率起码扩大2到3倍。

总之,就是要通过多种方式把土地产能释放出来,提升地均产值。

广佛双城模式引领全国

《望东方周刊》:广州、佛山两座城市地域相邻、文化同源、互补性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了同城化趋势,这种“双城”模式有哪些经验值得推广?

刘悦伦:2009年,广佛两市编制出台的《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年)》,科学设置了同城化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规划到2012年,“初步实现同城化,带动广佛肇经济圈和携领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目前该目标基本实现;远期目标规划到2020年,要求我们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和重点协调发展区域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同城化发展格局,争取“到2020年,全面实现同城化,率先实现现代化,优质生活圈全面建成,综合经济实力强大,跻身世界较发达地区,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大都市区,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建成世界级城市群”。

广佛两市拥有2000万常住人口、3.4万多亿元的工业产值、2.2万亿元的GDP,总量超北京、上海,“双城”模式引领全国。

《望东方周刊》:在广佛同城化进程中,佛山的产业定位是什么?

刘悦伦:广佛同城化,其实是一种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新型竞合态势。广、佛两市通过竞争寻求合作,以合作实现双赢,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科学发展。佛山作为这种竞合关系的一方,在长期的发展中一直秉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理念,围绕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和优势,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亮点,自我定位为“先进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

产业合作是广佛同城化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佛同城化战略中,我们充分整合两市产业优势,共同推进两市先进制造业及金融、物流、商贸、旅游等高端服务产业协作、错位发展、互补共赢。

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广州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和现代服务业优势,打造“先进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与广州优势互补,共构世界级都市圈核心平台;另一方面,保持自身城市特色,从国际化影响力的高度,发展完善与广州差别化的产业体系。

产业规划上,我们积极引导广州汽车等优势产业链条向佛山延伸,推进金融、物流、商贸、旅游等高端服务产业协作,初步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产业一体化格局。目前,佛山汽配企业已达300多家,促进形成“佛山汽配”向“佛山整车”发展的汽车产业新格局。

此外,在金融合作方面,2010年佛山推动汇丰、东亚等7家港资银行广州分行在我市设立异地支行,填补了我市无外资银行的空白。至今两市有20多家银行实现了广佛间通存通兑。与广州一河之隔的广东金融高新区,借助广州金融前台优势,引进了一批大型龙头金融项目。

《望东方周刊》:在城市发展规划上,广佛两地怎样打破区域界限,协同发展?

刘悦伦:《广佛同城发展规划(2009-2020年)》是全国第一个跨市共同编制的同城规划。在《同城规划》的统领下,我们还先后制定了城市规划,产业协作,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三年工作规划。在交接区域,以“先交界后纵深”为原则,加快推动接壤区域一体化衔接。

在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的对接方面,我们希望打通广佛两市的两张地铁网,广州现在有10多条地铁,佛山也规划建设8条地铁(目前启动两条),从长远来说,两市地铁网最好能变成一张网,佛山未来的8条地铁中规划有6条跟广州对接。此外还有高速公路,城际交通等对接。目前,广佛一小时道路交通圈和一体化公交服务基本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