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与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职;心理教学;心理干预
1引言
社会不断进步,伴随着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不同,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更应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现阶段高职院校多以培养学生专业化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的,而在教学的过程中相应的心理指导和心理干预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在心理层面上完善学生的素质发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网络环境下提高学生的心理教学质量的途径变得多样化,在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和引导之后,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发展,使学生更加直观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对自己的未来明确的规划和认识。
2网络环境下高职心理学教学与心理干预策略分析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心理情况因情况的不同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心理干预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阶段高职学生存在厌学以及情绪不稳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未来的认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进行有效的心理学教学与心理干预对现阶段的学生有着重要积极的意义。
2.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意识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专业性人才,在人才的培养和指导上有着很强的专业性,而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教育也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指导更针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进行,给学生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就业趋势,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在现阶段的高职心理学教学中,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动机进行明确,为什么我们要进行学习,在明确了学习的动机之后,为学生指明未来的方向,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未来。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层面的指导中,教师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同时对学生的性格和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多个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激励学生进行更好地教学,在心理层面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基于这种明确的教学目的,采用多媒体和网络可以更加直观地为学生展示所学的内容,在多个角度走进学生的内心,进行深入的教学和指导。
2.2重视师生之间交流,完善课堂整体设计
在高职心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于心理教学指导的重要性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对未来的规划也比较模糊不清,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有效性。在进行心理指导之前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通过交流和沟通了解现阶段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从而在根源出入手对学生进行心理的指导。网络环境也给这种沟通和交流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心理咨询的平台,学生可以登录这样的平台与教师进行实时的互动,对现阶段所面对的困难和压力进行释放,而老师也可以更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未来进行心理指导的时候也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进行心理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心理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网络环境可以使这一过程变得更具有多元化,同时也更加便利。
2.3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
心理学教学和指导是针对现阶段学生心理层面上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同时也为学生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加引导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和品质,拥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能力。而在进行心理指导的过程中也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同时也可以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评价,这对完善教学机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在心理学层面上,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一评价机制对教学中出现的不足进行反馈,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提出自己所感兴趣的心理学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心理学教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心理学教学和心理指导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种心理的指导也变得更具有个性化和多元化,在对学生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指导和干预,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加强学生的学习意识。
3结语
网络环境下给心理学教学提供了很多的教学方式和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和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进行的心理教育和干预也会更加有效。有效利用现阶段的网络环境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晓莉.高职学生挫折心理的形成及调适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10,(10).
[2]李磊.高职学生就业倦怠现状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4,(18).
[3]韩瑞.高职学生心理挫折的成因、危害及消除[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职教育心理教学与心理干预
一、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厌学心理
学生在进行高职院校选择、专业选择的时候,由于其心智发展、年龄、阅历等因素,其择校与选择专业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往往听从他人的建议或者是“头脑一热”,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实际并不喜欢这个专业、这个学校,或后悔选择进入高职院校,从而失去学习的热情与动力。除此之外,有一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已经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相对比义务教育,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更重视,对学习态度的要求并不严格,这让已经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更不会去学习,从而加重其厌学心理。
(二)情绪不稳定
高职阶段的学生,年龄趋于年轻化,这类学生其正处于躁动的青春期,初入高职院校,往往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舞台的中心,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情绪波动较大,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冲动、易怒的心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自身性格加上对新生活的不适应,而显得孤僻。
(三)自卑心理
高职学生群体也存在着很多自卑心理。高职学生产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来源于社会以及人们对高职院校的认识不足,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容易对高职院校学生产生一些偏见,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也会产生“我不如人”的思维,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积极性。自卑心理的危害很严重,如果不及时干预,很可能会影响个人的终身发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化的目标是指既有总体目标,又有层次目标和阶段目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具体有三个层次的目标:第一层次,及时矫治学生的心理疾患,排除心理障碍,尽快完成心理康复;第二层次,在学生未出现心理问题之前,有计划地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使之掌握有关心理保健的方法,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或者避免心理疾患的产生;第三层次,着重于优化学生内在心理机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高职院校要基于这个总目标开展高职心理教学以及心理干预,以解决学生的情绪、心理问题,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高职院校心理教学与心理干预的现状
(一)观念误区
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归纳到人才培养的指标中去,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培训咨询也类似摆设。
(二)师资力量单薄
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重要性这一方面的意识都很薄弱,更不用说再配备基础性的硬件设施或聘用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任课教师。由于编制限制,除了少数心理健康课教师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很多心理健康课程都是由兼职教师担任,而这些兼职教师还要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因此在心理健康课程这一块儿就明显精力不足。其次,由于教师专业知识不足,心理课程往往变成了单纯的聊天或者单纯的传授知识,因此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也失去了兴趣,教学效果不明显,失去了课程本身存在的意义。最后,由于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再遇到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时,教师往往难以对症下药,无法进行恰当的疏导,反而会使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化。
四、网络环境下心理教学与心理干预的措施
(一)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才需求出现了变化,不仅要求高技能,还需要具备健全心理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心理教育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认识能力皆有影响,高职院校开展心理教育以及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在心理指导与心理干预中,要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进步。首先,要把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网络资源结合起来,让课堂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利用多媒体教学、希沃白板教学等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育的互动性,提升教学的质量。其次,利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比如将翻转课堂结合合作教学手段等纳入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率。最后,学校要开发校本课程等教学资源,对本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心理教师要对学生在不同期间的角色进行分析研究,帮助他们找准自己的定位,这将会对他们的在校学习、校外实习及未来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例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过程中较为抽象的知识转化成简单的知识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传统的教学集中在课堂,然而心理教学与其他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区别,心理教学与心理干预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秘密”告诉老师,向老师倾诉或提问,面对不熟悉的教师、多人的环境,很多学生不愿意吐露心声,也不愿意暴露自身的问题,这使得大部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心理教育以及面对面交谈的心理干预流于形式。在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下,我们会发现,很多人趋向于把自己的内心展示给信息终端的那个“他”,这是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很容易放松,从而卸下防备,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想。所以,高职教育也可以借鉴这种经验,搭建网络技术信息交流平台,以匿名交流、私密交流等让学生敞开心怀,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信息交流平台还能缓解高职院校心理专业教师缺少而带来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例如,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心理咨询平台,学生登录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
(三)确立网络平台评价机制
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实现师生友好互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部分,不可忽视。我们也知道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高职院校学生的部分问题就是由于和教师的沟通不通顺而产生的,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更多元、及时的交流机制,建立网络评价机制是提高师生有效交流的途径。教师可在网络平台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学生可通过平台对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可以对教师进行评价,不仅让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改正,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解决疑惑。同时,老师也能更好的给予学生心理指导,加强学生的社会性。
(四)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教师的能力
针对高职院校教师资源数量不足、专业技能不扎实、教学效果不理想等诸多问题,加强对心理教师的专业培训势在必行。教师需要通过定期参加学习,了解到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论及技能,只有提高心理专兼职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更好的增强教学效果、服务学生。因此,学校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鼓励教师参加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在网络背景的发展下,可以利用实时会议等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学习,以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
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之下,文学也逐渐走向边缘化。在消费的刺激下,人们的欲望不断膨胀,文学也被异化泛滥成了迎合人们欲望的消费品,使文学原有的高尚地位不复存在。
古往今来,众多的心理学流派对文学价值的发现做出了重大贡献,它们为文学价值的发现与确定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主要的有三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马斯洛。首先,弗洛伊德对文学的贡献是他发现了个人心理中的“潜意识”层面。弗洛伊德认为支配一个人的行为的是一种潜在的、盲目的、混乱的本能冲动。在这些方法中,审美活动与文学艺术的加入都会起到促进作用。
其次,荣格对文学的贡献是他提出了“原型”这一概念。荣格关注的是对于“人类集体智慧”的开凿与揭示。荣格认为文学艺术是种族乃至人类的集体无意识的象征与呈现。他认为真正的文学作品蕴藏着神秘的内涵,是“原始情境的发生”,它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具有强大的情感力量和无可替代的启迪作用:“艺术的社会意义正在于此:它不停地致力于陶冶时代的灵魂,凭借魔力召唤出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形式。艺术家得不到满足的渴望,一直追溯到无意识深处的原始意象,这些原始意象最好地补偿了我们今天的片面与匮乏……”[1]
最后,马斯洛则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和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同伴们要做的是:在西方高度发达的科技社会,商业社会,物质社会中,寻回失落已久的心灵美德,寻回人的天真、质朴、正直、善良,寻回人的自尊、自信、理想、信仰,寻回人的爱的能力,审美能力,寻回人的创造精神,献身精神,寻回人和人之间的和谐、人和自然之间的平衡”[2]。
“基本需要理论研究”与“高峰体验”。《朗读者》是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一部长篇小说。对于小说的女主人公汉娜形象的分析可以对马斯洛的这两个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对文学价值的发现做一个解释。本文就以汉娜心灵的衍化过程为中心,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解读汉娜这个艺术形象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人生价值、挽回做人的尊严,实现自己的灵魂救赎,从而实现真正的人性回归。
81 届奥斯卡获奖影片《朗读者》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用动态的影像世界阐释了对纳粹发动惨无人道战争的质询、汉娜和米夏之间一段忘年之恋,更着重塑造了汉娜这一进行灵魂自我救赎的道德自觉者的形象。在马斯洛的“基本需要理论”中,超越型自我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主要是指更经常意识到内在价值、生活存在水平或目的水平而具有更丰富超越体验的人。他们更重视高峰体验的意义,更关心人类的命运,更尊敬他人,能更平等地对待人,更重视精神生活。
马斯洛曾由衷地写道:“音乐,在我内心深处是毫不犹豫地被接受的,因为对我来说,它是最高的艺术,是我生存的缘由之一。它甚至同爱,这一生命中最重要的目的相提并论――在音乐中,我找到了最基本的根基――音乐充满了我的生活,它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重要的一份礼物。”[3]《朗读者》中“朗读”于汉娜而言也同样具备如此巨大的魔力和动力,使她能超越生命中一些最基本的需求矢志不渝的追寻“朗读”这一终极目标。
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之下,文学“边缘化”现象愈发明显,文学被异化泛滥成了迎合人们欲望的消费品,文学原有的高尚地位不复存在,‘文学性’已经在整体性的娱乐化中被消解或转化了。心理学的介入是文学的价值重新得到肯定,为文学存在的必要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以上的分析就是心理学的介入对与文学的影响,更是心理学的介入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对于重建人和社会新形象的贡献。文艺心理学,让我们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寻回失落已久的心灵美德,寻回人的信仰,爱人的能力,寻回人和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
注释:
[1]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2页。
或许正是对于文学的这一份热爱使得我不愿意在中国的学院里面学习它,我不想毁掉自己的一个梦。我不知道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很偏激。我选择心理学是因为我对于人物的心理描写还不够细致,而且很多经典心理学大师的理论都被应用到文学作品之中,意识流作为一个文学大宗本身就是在追求心理描写的细致,所以我试图换一种方式来完成自己的文学梦。
除了对于文学的爱好之外,我选择心理学肯定也是受到心理学的神秘性吸引的,觉得这个专业肯定特别有意思,也觉得那些通过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可以看透一个人的内心的大师真是很酷很牛气,也很羡慕那些很快就能判断出来一个人的心理疾病而且让其得到治疗的心理咨询师神乎其神。
但是到了大学学习了心理学,我才发现其实这个专业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好玩”,甚至会有些枯燥。因为我是一个文科生,学了心理学之后还要整天做实验写实验报告。心理学被列为理科专业,我们虽然是文科生考进来的,但是毕业时获得的将是理学学士学位。好在实验还算简单,操作起来并不难,多数是重复前人设计的实验,验证他们实验结果的正确性或是一些心理现象的存在。
这些理论学起来或许显得有些枯燥无味,但是它们是很多心理学派,如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基础,它们的治疗方案和研究方向都是建立在这些理论之上的。
心理学的课程很多,我们学校开设的有:普通心理学,讲述各种基本的心理学现象;发展心理学,最初是儿童心理学,研究人从出生到衰老各个阶段的生理机能和心理体验;心理学与生活,我们用的是一本外国教材,里面也讲述了好多的心理现象,很亲切,很贴近生活,让人像看小说一样;心理学史,顾名思义,讲的就是心理学的各大流派的争夺……另外还有心理统计学、心理测理学、实验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等。
比较搞笑的是,教我们心理学史的老师是个很艺术的男老师。他很害羞,每次上课都会低着头,然后走路的时候会一直在笑,让人总觉得他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他个人很推崇弗洛伊德老先生的精神分析流派,而我个人更喜欢弗洛伊德的徒弟荣格。弗洛伊德,强调人的本能和性,按照人的性需求的不同把儿童按照年龄分成了口唇期,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而荣格并不赞同他的恩师的泛性论,注重人的情感和社会功能。
我的专业方向是――心理咨询与治疗,所以也把这方面的课程做一个特别的说明:首先要学习心理诊断,通过对来访者的言行举止和言语交谈来对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判断;然后要学习心理咨询技术,这些技术都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延伸出来的,每个人可以根据个人爱好专攻某一种;接下来要学习心理测量技术,主要是进行一些小的心理测验,从而辅助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情况进行判断。此外,我们学校还开设了临床心理学,因为师资原因,我们当时是在当地的一家心理医院上的课程。
【关键词】色彩心理学;平面设计;艺术设计
色彩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应用的范围非常的广,在设计领域也时常能够看到它的身影。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的提升,对色彩的需求越来越高,室内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甚至已经完全不能脱离色彩心理学。虽然国内外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色彩心理学,但平面设计角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色彩心理学的发展,更影响了色彩心理学的应用。基于此,研究色彩心理学并科学的运用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色彩的介绍
色彩的最初来源是自然界中的光,是物体表面光反射所形成的产物。自然光是由可见光以及不可见光组成的。实验室里可以利用三棱镜反射不同波长的光,进而形成色谱,使光变成人眼能够看到的7种颜色,即红橙黄绿蓝靛紫。日常生活中所指的色彩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色彩的亮度以及色彩的色相。其中前者通过日光强度以及物体的反射能力确定,物体表面光强与色彩明度呈正相关。光的色相由光的种类决定,也就是物体所能够反射出的波长光。正是因为世界有了色相,才脱离了单调的黑白,变得丰富多样化。虽然色彩本身是不具备温度的,但是色彩在进入人眼后,人会获得一定的主观感受,继而产生冷与暖的感觉。冷暖的主观感受是人在接触色彩以后,凭借自身生活经验所引发的联想。比如蓝色总是会让人联想到大海,进而产生清爽的感觉,所以蓝色就属于冷色调;再比如红色总是会让人想到太阳和火焰,进而产生温暖的感觉,所以红色就属于暖色调。当然色彩的明暗度也会影响色彩的冷暖,高明度让人觉得寒冷,低明度让人觉得温暖。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将气候的变化与冷暖色原理相结合,并以此来调整室内装潢以及穿衣颜色,进而来调整自身的舒适度,也因此,受地域、文化内涵、生活环境以及穿着习惯等的影响,人们对冷暖度的认知也有较大的差别。当然,色彩包含的内容不仅仅只有色彩的冷暖感,还有色彩的软硬感以及色彩的轻重。色彩的软硬感通过色彩的强度以及彩度的不同来实现。明度高、彩度低的色彩会让人感觉到柔软;明度低、彩度高的色彩往往让人感觉坚硬。
二、色彩心理学的相关内容
色彩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分析不同颜色所能带给人在心理上的影响程度。进而有效避免颜色使用不当冲击人心理的产生不良情况。当然,现阶段的色彩心理学研究已经充分说明人对颜色的喜好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人的性格,也更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彼此的内心活动。21世纪,社会发展速度飞快,色彩心理学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了各个领域的各行各业。例如室内装潢就运用了色彩心理学的知识,合理的色彩搭配更能够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进而有效的提升商家的经济利益。再比如,平面设计也运用了色彩心理学的知识,人们的注意力更能被吸引,平面设计所想要实现的推广产品、传递信息的目标也更容易实现。现阶段,各个国家都对色彩心理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也都已经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分析,大多数发达国家甚至还已经拥有了自身独特的色彩理论体系。例如,荷兰某大学利用平台化建立实现了色彩的研究,并已经可以细致的描述色彩对人情绪的影响以及对人感知的影响。再比如,日本通过研究调查,得出了人们喜爱颜色的排行榜应该是蓝、绿、白、红、粉。颜色的改变会在人的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刺激。例如,红色能够加大脑垂体激素的分泌,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提升人的兴奋度,升高人的血压。当然,红色还能帮助人们消除负面情绪,对改善抑郁症状也能够产生非常好的效果;橙色有助于调节人的情绪,不仅能改善人的思维,更有利于消化;黄色能够活跃神经系统,改善人的思维能力;少量的蓝色能够帮助人们放松紧张的大脑,在降压方面也能产生好的效果,但如果出现大量的蓝色调总会让人感到压抑。众所周知,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是色彩、图形和文字,因为色彩本身具备表情,因而配色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平面设计的效果,稍有不慎,产品所传递出的信息就无法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进而影响消费效果。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引入色彩心理学可以对设计师产生一定的科学引导,进而使产品包装、海报宣传等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加大产品本身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特征性以及品牌形象,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色彩对顾客的心理影响
在古代社会里,封建社会有着非常强的等级制度,服装的色彩是穿着者的社会地位以及身份的象征,社会里最低层的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穿着亮丽色彩的。由此可见,色彩除了具备物理上的涂料所能代表的简单含义外,还拥有更深层次的含义,与历史时间、社会形态、思想意识等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严谨的社会等级被模糊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的提升,然而受到空间、民族、思想、传统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人们的色彩审美仍有着较大的区别。正因为此,即便是同样的一个色彩,在不同人看来,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以及不同的心理感受。对于某些民族而言,色彩的不恰当使用,可能会引发他们强烈的抵触情绪,以紫色为例说明,受传统思想影响,在日本人眼中,紫色是高贵、典雅的代表;然而罗马天主教认为紫色是苦恼与忧愁的代表;荷兰人甚至将紫色认为是毒药和不幸。由此可见,色彩会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在对产品使用色彩时,应该充分的考虑产品投放地的实际情况、当地的风俗文化、色彩审美、色彩好恶心理等。利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作出详细的前期调研,以确保产品设计能够使用有效的颜色搭配,进而在投放之后能够产生良好的市场反应,最大程度的刺激消费行为。
四、在平面设计中应用
色彩心理学的实例分析
(一)产品包装类
色彩具备表情,可以像文字语言一样传递信息,进而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够科学、合理的把握色彩语言,那么即使是毫无生机的产品,也有可能在转瞬间焕发出迷人的光彩。人具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人在看到某件物品色彩之后,往往会受到固有色的影响,产生一定的感性认知。例如,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咖啡豆应该是棕褐色的,因此,如果把产品包装换成棕褐色以外的其他颜色(蓝色、绿色或者是紫色),那么顾客就很难接受这种产品,甚至还会产生厌恶的感觉。当然,这种感性认识的产生也并不具备绝对性,还以咖啡为例,传统的咖啡豆不宜使用棕褐色以外的颜色包装,但是某些具备特色的咖啡品牌反其道而行却也能够产生非常好的销售结果。蓝山咖啡产自于中美洲牙买加蓝山,因为蓝山咖啡的名字中含有“蓝”,因此在包装上经常采用一系列的海蓝色,加之蓝山咖啡具备一种独特的酸味,就仿佛是从一片棕褐色海洋中脱颖而出的蓝色水滴,让人不禁联想到充满异域风光、闪耀着大海光芒的美丽的蓝山。当然,谈及色彩心理学在平面设计中的成功应用,M&M巧克力不得不提。早在1954年,M&M巧克力公司就已经凭借一句经典的广告语“只溶在口,不溶在手”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而之后,该公司为了追求更大的市场占有率,更是在产品色彩上大费周章。该公司革新了自身的思维方式,打破了棕色巧克力的传统思维观念,逐步向市场上推广了包括红、黄、绿在内的多色巧克力,组成了七色彩虹巧克力。斑斓的色彩就像是舞蹈一般,用世界性的“肢体语言”赢得了全球人民的共鸣。对M&M巧克力公司的成功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该公司的巧妙之处在于将产品包装与人们追求快乐、开心、美好生活的一致的心理诉求巧妙地联系了起来,传统的棕色巧克力包装被给予了美丽、多彩的外衣,向人们传递出的信息也变得有所不同,艳丽的色彩让人们感知到青春、活泼、热情、调皮,不同的心理感受让产品与人们的生活以一种更为紧密的方式联系了起来。
(二)CIS类
标志是业的形象设计系统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视觉元素,因为具备独特、别致的形式,因而更能彰显企业的个性与魅力。如果用龙来描述企业的形象设计系统,那么色彩无疑是龙的眼睛。因此,企业在选择标志色彩时,一定要充分地考虑自身的属性,自身所代表的企业文化,自身所推崇的宗旨理念等,只有充分的考虑了上述因素,企业的标志色彩才能够合理科学。如我们所见,餐饮行业都会将暖色调作为自身的代表色,如中式餐厅的红色、麦当劳的金黄色、咖啡屋的棕色、蛋糕店的黄色等,合理的颜色搭配能够使人在心理上产生愉悦的感觉,也更容易在就餐的过程中感知温馨舒适的氛围。与餐饮行业不同,具备高科技含量的行业更热衷于蓝色,因为蓝色能够带给人理智冷静的心理感受,因此在电信、网通等信息行业公司应用广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色彩与社会的联系越发紧密,色彩甚至已经成为某些特殊含义的象征,人们在遭遇某种色彩的同时,就会自发地在思想情感上产生抽象的共鸣,例如,绿色是生命与活力,红色是奔放,看到了黄金色就能想到麦当劳。色彩联想可以被认为是人类具备的一种生理本能,能够被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外来文化所影响,进而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基于此,企业在推广自身,宣传自身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利用色彩的联想心理,打造具备代表性的标志配色,争取在民众的心目中能够形成具备鲜明特色的企业视觉形象。
(三)海报招贴类
生活中,色彩是人们最直观的感受,色彩合理的搭配能够让人心旷神怡,不合理的搭配可能造成心理上的损伤,对于人的发展极为不利。对于平面设计中的海报招贴来说,色彩是当人第一眼看到海报之后,眼球所捕捉到的第一大构成语言。色彩对人眼球的刺激要明显优于文字以及图形两大要素。我们甚至可以说,海报之上可以没有图形,也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一定要具备色彩。色彩是设计师传达自身情绪、思想意图最有效的方式,是一种跨越了文字、语言、地域、民族的更广泛的交流途径。如果设计师在设计海报招贴的时候能够科学有效地利用色彩心理学,那么必然能够更好地表达自身,也将会给观看者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使它们产生一目了然、耳目一新的感觉。以公益海报《树与生命》为例,作者并没有给予说明性的文字,但是人们仍然可以从僵直挺立的黑色、凋零下落的绿色中感知作者的意图:生命正在凋落,死亡正在逼近——开展环保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五、结束语
在艺术设计中体现的色彩,不仅仅是物质的一种表达方式,更多的是设计师们所表达的内在情感和寓意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元素。综上所述,人们日常生活中包含了缤纷的色彩,对于任何一个物品来说,可以没有图形或者文字,但绝对离不开色彩。色彩与人的心理感受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能够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色彩心理学原理,那么将会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宋钢.论色彩心理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07).
[2]张鹤,杨梅.艺术设计色彩中对情绪心理的运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4(12).
[3]王楠.色彩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作用研究[J].品牌,2014(07).
[4]赵雪莲.色彩注意心理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3).
【关键词】
康复医学;康复心理学;临床科学思维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和转归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康复医学的目的是促进人体伤、残、疾病后的康复进程,预防和减轻后遗功能障碍,其内在要求与新医学模式是一致,因为现代康复医学的目标已经由单纯的器官、肢体功能康复转变为心身整体功能的康复,康复医疗技术也从单一的生理功能康复向跨学科综合康复协作发展。这就使得在康复医学专业教育培训计划中,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目前的康复心理学课程,基本满足了专业培训的要求,提升了学生对现代康复和健康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技巧,拓展了临床思维,为将来更好的服务临床打下了基础。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发现,由于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和心理学本身的学科特点造成部分学生对心理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心理学还存在一定的偏见,为了提高康复心理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临床科学思维能力,本文尝试对康复心理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1 根据康复心理学特点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学安排
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研究和揭示康复中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的科学。主要目的是解决康复对象的一系列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接受并逐渐适应残疾现实,挖掘他们的潜力,重新回归社会,同时,康复心理学还探索残疾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心理与躯体在残疾时的相互影响[1]。我院现在康复心理学使用的教材是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也是我国第一本有关康复心理方面的本科教材,这本教材是心理学、精神病学、康复治疗学的集大成者,由于是包含多个学科,所以突出的特点是学科领域范围广,难点重点分散,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较少而内容较多造成教师无法就难点、重点问题深入讲授和探讨。
同时,在课程安排上有些课程内容上有一定交叉和重复,比如同时安排有精神病学和康复心理学,据笔者初步调查,不少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也存在类似状况。从教材内容的重叠到教学安排的重复,导致不同教研室之间经常需要调整、协调,不能很好的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对几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课时太少,内容太多、太杂,存在重复教学,造成学生记忆、理解困难。理论教学的不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践能力,造成在临床工作中,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但是教材的编写需要周期和时间,解决问题还是要立足现有教材,应该根据学科特点精选教学内容或者自编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同时可以在教学安排上多做工作,由于康复心理学其中的心理学部分是基础,以往相当多的学时被心理学占用的,而疾病、伤残后以及康复治疗中的心理变化和治疗特点,这些与临床工作紧密相关的课程因所剩学时少而无法深入讲授,有些内容只能进行压缩和删除,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鉴于此特点,除了加强课堂理论教学外,还应适当增加学时,同时增加学生的见习、实习课次数,必要时可调整教学内容,将康复心理学中涉及的医学心理学单独开设课程进行教学,并剔除康复心理学中有关精神病学的内容,从而释放教学时间给与康复治疗密切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加强心理学史教学,培养学科历史观,增强学科认同感
从2001年开始,我国将康复治疗学纳入国家全日制高等教育以来,康复医学教育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现代康复医学观念的不断深入,社会心理因素在康复医学中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加强。但是,对非心理专业学生来说,特别是医学生而言,长期接受的理性思维培训容易造成重实证轻推理与逻辑的思维模式。心理学是逐渐脱胎于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人的心理过程又较为复杂,心理学的许多理论是尚未验证的假设,加之心理学专业概念、术语相对比较抽象,在讲授过程中同学不仅难于理解,而且对许多学生而言,缺少实证的心理学还很难同“科学”联系在一起,所以存在轻视本课程学习,学习动力不足的状况。少部分同学对心理学热情很大,但又难于把握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有时片面夸大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忽视了医学的严谨与客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宏观以及历史的角度介绍心理学,注意培养学生客观的学科历史观,建立理性思维的基础。心理、社会因素使得“康复”有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但是必须看到,由于教材和课时的限制,康复心理学的教学主要集中在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评估、心理治疗以及康复治疗与心理等方面,教师讲授的多是心理理论、治疗技巧、实践操作等较微观较具体的问题,教学大纲也没有心理学发展史方面的要求。这种教学不可能使学生对学科的历史发展,其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心理学对其他学科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也无法使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心理学有个总体和宏观的把握,没有了历史性思维,学生对学科就缺乏认同,也就容易造成偏见和排斥。具体到临床应用中就会形成同学只会教条的理解理论,只知道心理学的各个流派,而不知道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所以,加强心理学史内容的讲授,培养学生正确的学科历史观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3 加强临床实验以及实习、见习学习,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培养临床技能和科学思维
康复医学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同时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治疗师的基本素质。思维是人们对实践对象的能动反映、主体构建和自主反思的心理性操作过程[2],思维或思维方式的品质,决定着我们认识实践对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临床科学思维能力是在医学认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追寻客观真理,掌握规律,解决疾病和健康之间联系、变化和发展的方法[2]。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学生加强引导和培训,不仅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重点与难点,还能够尽可能地培养学生面对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时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调动和启发他们的能动性,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也成为康复心理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迫切问题。
由于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心理现象与过程的复杂性,就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在教学活动中要客观介绍心理学目前面临的困境,注意培养学生理性分析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既认识到心理对人的作用,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也要看到目前神经心理学的飞速发展对心理学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各种社会心理测试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还可以对心理康复的疗效变化进行有效的量化,为康复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
同时,还要加强实验课以及实习、见习课学习。在实验课中,重点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如训练徒手心理测量技巧以及测量结果评估;分组练习心理治疗与咨询技巧;模仿残障患者的特点,开展角色扮演,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加深对伤残患者心理状况的理解。在临床见习、实习期间,鼓励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敢于接触患者,敢于实践,走出教材,最后再对各个病案进行分析讨论,分析每一个病案的经验得失,以疾病为中心,分析心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从“病”到“患者”,从生物学到社会心理,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总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到康复医学中,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康复医学的内容;同时,心理学的各种理论,如精神分析理论、行为认知理论、心理生理学、人本理论的发展也使得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不断渗透,推动着康复心理学的发展,而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重视教学工作中的问题,统筹兼顾好教材和相关内容的安排,重视学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对提高康复心理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贺丹军.康复心理学.华夏出版社,2005,10.
关键词:高中课堂 现代高中教育 心理学 关系 探讨
1引言
心理学是高中教育的题中之义,是在高中教育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要模式,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现代高中教育工作部署的落实,不仅提高了学生高中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也强化了自信心理与德育素质的提高,为提升中小学生的人格完善、实现身心全面发展提供了积极作用。然而,新形势高中课堂的高中心理教育职能发挥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现代高中教育作用的发挥和高中课堂效益的提升,这是本文讨论的起点。
2新形势下现代高中教育中心理教育的主要职能
2.1完善教育习得能力的职能。完善学生教育习得能力是现代高中教育的基本职责。在实现维护学生教育习得职责方面,现代心理学教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积极引导、平等协商、沟通协调等形式形成良好的推进机制,维护学生自信教育中的心理诱导;现代心理学教育积极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利;现代心理学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在高中课堂中自信教育的创新主体作用。
2.2参与高中课堂建设的职能。高中课堂的改革与建设需要动用各方力量参与进去,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积极组织高中课堂参与教育教学创新,并通过创新活动对于高中课堂发展和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理解,现代心理学教育在促进高中课堂体制完善、高中课堂经济效益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心理学代表学生高中课堂的心理层面管理。对于高中课堂而言,心理学借助于现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先进理念进行高中课堂的管理,通过高中课堂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心理完善机制保障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有所得,保证高中课堂运行的合理高效发展。
2.3辅助学生德育养成的职能。心理学对于学生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修养教育具有基本的职能和作用。现代高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一种创新性学生队伍,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学指导下,教师可以根据高中课堂形势的变化和学生兴趣和爱好的转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既吸引学生的参加,也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与自身素质提升有关的高中知识。
3新形势下现代高中教育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3.1现代心理学与高中教育理念的冲突
现代高中教育理念下的高中课堂要求对于新课改任务的整体推进、全面落实,更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当前,现代高中教育高中课堂中与高中心理教育相关层面存在重点不够突出、特色不够鲜明、服务不够到位等问题。在某些主要问题的解决上,现代高中教育往往停留在教学活动层面,而忽略了学生心理高中层面抚慰和引导的基本职能,没能更好地协调好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系,没能给高中课堂营造和谐的心理化课堂环境,服务高中课堂制度架构与创新着力点没能得到及时贯彻落实。
3.2现代高中教育管理意识与组织机制的冲突
现代教育管理意识在于组织体制机制的相互融合相互作用过程中,往往出现不到位的问题。究其原因既在于现代高中教育高中课堂中教师对于高中心理教育工作的研究往往流于表面,对于深层次的性质、问题的研究不够透彻,造成了在授课与高中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学生心理问题难以解决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学生对于高中课的不理解。
3.3人才素质与高中课堂发展的冲突
教师素质的问题是带有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问题。在现代高中课堂教研中,高中教师的形象往往直接关系到高中课堂在学生中的形象,也代表了现代高中教研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在一些高中课堂中,由于种种体制机制问题的存在,难免出现教师不能作为、不愿作为、不善作为的情况,长此以往必然造成高中课堂现代高中教育组织效率低下。
4课例分析:现代高中教育与心理学耦合路径
诚如上述,在心理学视域下重新审视教学资料与心理学处理的概念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样的道理,基于现代心理学的心理学也只有在对于心理学基本属性的充分了解基础上,才能够生发出新的活力,进而在基本的操作层面上对现代高中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实际上,高中教育与现代心理学的互动并非新鲜的尝试,心理学的内在属性和基本操作就必然要求现代高中教育,尤其是教学资料处理技术的大量应用。一方面,心理学的内在属性包括其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属性,也包括其为了心理信息传达而做的一系列行为(选择、采集、分类、加工)等。在这个层面上,传统意义上心理学形式都离不开心理学的处理。另一方面,心理学按照基本的属性并不具有特异性,而是划分之后的关乎具体操作层面的展示就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心理学辅助技术的支撑。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生存的当下,高中文化符号消费正超越传统消费成为学校教育重要衍生品。对于这些高中教育的把控,在媒体环境中需要教师积极并充分地发挥其重要作用和意义。它们的存在就是借助高中而传递思想、交流信息的。在这些信息的扩散过程中,同样无法忽视掉心理学形式方面的支持,否则其信度和效度、到达率都会大打折扣。具体的路径,我们以课案作为例子加以说明。
课题目的:如何引导学生在不断面临的挫折、挑战与苦难中利用自信发掘自我潜能。教学方法:活动法、谈论法、情景分析。
第一,情境选择。选择几名同学,到讲台上面来,每个同学都给予一个情景,让他们根据情境表演:1.你昨天晚上睡了一个好觉,清晨起来面对惊奇,用一个表情来表示自信。由学生表演,并说明为什么这个表情代表自信。2.设想你刚在校运会的100米比赛中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夺得冠军。请学生用一句话来表示自信,并说明为什么这句话是自信的反映。3.设想你刚刚在校园歌唱比赛的决赛中落败,遗憾的没有得到第一名,请你用一个动作表示自信,并说说为什么这个动作表示自信。
小结:自信,是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包括对自己的肯定、认可、支持、和接受。
第二,同学讨论。自信源于什么?
成功确实是自信的最大动力。大家的自信心如何?三年之后你是否能进入理想的大学?
自由发言:我读高中的时候情况和大家很相似,读的是普通高中,初中的基础不好,但是上了高中我发现初中的基础并不重要,因为高中确实是全新的开始,很多初中的基础知识到了高中还是要再学习一次。所以当时我会经常有这样的念头:普通中学的学生能上大学吗?能上重点大学吗?我的能力可以通过三年后高考的考验吗?入学的基础本来就差,上了高中我们怎么比得上重点高中的同学呢?城镇的学生怎么比得过城市里的同学,他们的环境比我优越许多。根据大家刚才的发言,我想同学们也和我一样,有许多的疑问。这些问题,我想进行一个游戏之后就会有答案了。
游戏活动:(1)拿出一张白纸,写出你预测自己一分钟能鼓掌多少次?(2)开始计时并且鼓掌计数,一分钟时间后停止,写下你实际鼓掌多少次?(3)谈谈自己的看法。你预计鼓掌多少次,实际鼓掌多少次,为什么我们预计的次数会比实际次数少那么多?因为我们都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我们能做的事情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在此游戏之后,我的高中生涯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我开始能够专心的听课并跟上老师的思路,开始在一些科目上崭露头角,开始敢尝试用文言文形式写考试的作文,有时候也开始梦想我理想的大学学府。
小结: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自信则是发挥自己潜能的关键。
第三,信心维护。
1.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自信的人未必是完美的人,但肯定是能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对自己充满自信的人。其中包括三个方面:A.我的品质、特征。B.对自身品质的评价和以此产生的自尊等情绪体验。C.品行成分:对自己实际行为的态度。
2.我有自己精彩的生活,设定适合自己的生活标准
训练:很多同学都穿某某品牌的运动鞋,而我只有普通的运动鞋,我真是不如人(审美观念的误区――大家都穿这样的鞋子,还能显得出你的与众不同吗?你应该有自己的着装风格,这才是真正个性的表现)。
3.发掘、发展自己的长处和力量。(拥有自己的优势、长处,是自信的关键)
4.自我提高、发展(自己的强大――自信的重要来源)。
参考文献:
[1]张彦志.谈素质教育及高中教师的素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9,(S1).
[2]赵辉,辛江花.素质教育和高素质教师[J].职业,2006,(1).
[3]庄育璇.新课程新起点――谈新课程高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艺术教育,2005,(01).
一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概述
心理学有悠久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自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最早发表有关人类心理现象的著作《灵魂论》以来,有很多思想家对心理现象的实质和规律进行了探讨,心理学的研究有悠久的过去。但是亚里士多德后的2000多年时间,心理学一直没有脱离哲学的樊篱,在中世纪甚至曾沦为宗教的工具。所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心理学不能被称为是一门独立的科学,直到19世纪后期,很多科学家开始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并发现一些重要规律,心理学才开始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当前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各发展阶段、各研究领域中所产生的各种方法及其研究技术共存于当今的心理学研究中。即使在同一研究领域,由不同方法论指导的研究方法也常同时并存。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也必然是多水平、多层次和多角度的。
二 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思考
纵观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心理学发展史也就是心理学流派层嶂叠出、交错发展的历史,在这期间,研究方法起了先锋者的角色。心理学研究方法每有一次大的突破,心理科学便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第一,不论对心理学研究方法从哪个角度进行分类和评说都不能脱离心理学研究的本体——人的价值(或人性)。每一种研究取向或具体的研究方法都有适合自己的研究范围和侧重点,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某些方面的后天缺陷,换言之,在运用某一种或某几种研究方法之前,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有价值、有个性、有意义的活生生的个体,一个融自然性、社会性、历史性于一体的生命体。任何一种方法的运用都不能忽视人作为主体性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基于自然科学模式得到的心理学结论其外部效度不高的特点,心理学家应发展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尤其要发展有心理学特色的方法和技术,在目前心理学的诸多研究方法中,真正体现心理学自身特点的可谓寥寥无几,绝大多数是从其他临近学科(如数学、物理、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中借鉴和移植过来的。心理学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首先要有一整套自己的研究方法作为支撑,在这方面,皮亚杰、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虽然主流心理学对此仍颇有微词。当然,心理学发展有自己的方法和技术,但也并不排斥从其他相近的成熟学科中吸收和借鉴有效的方法以获得新生。
第三,心理学研究应将重点转向日常生活,研究要注重自然性、真实性,要尽可能进行现场研究和行动研究,以寻求结果的普遍性意义,忽视对基本生活经验的了解和研究,心理学就缺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近几年,由于受习性学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出现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生态化运动,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使心理学从大多数无现实意义的实验室研究回归到对人本身的关注,科学研究不仅在于追求理性上的真,还在于关怀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善和美。
第四,注重方法形成的多元化和整合。心理学在进入科学殿堂的同时,其内部的分化也悄然开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对人进行的研究由于人本身的属性特点,也就自然相应地分为科学取向和人文取向。冯特的工作反映了他企图在心理学中整合人文、科学两种研究取向的态度,但事实上,冯特之后的心理学研究,走的是一条“片面科学化”的道路,以实证主义为逻辑起点进行心理学的纯自然科学化研究,从科学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心理学应坚持自然科学的学科定位,主张以实验、实证、定量研究的方法来探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因而班尼斯特说“心理学家一直企图加盟到科学俱乐部中去”。科学与人文两种研究取向的分化,必然导致心理学研究方法出现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分化。量化研究是基于理性和逻辑之上,借助数学工具而实现的研究方法,它通过测量、分析等手段来把握事物,结果以数字的方式呈现。
三 新型定性研究——质的研究方法的兴起
长期以来,定性研究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受到压制。心理学脱胎于哲学的母体是从实验开始的,因此,在心理学研究中,实验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凡不能以实验重复的研究都被视为是不科学的。另外,其自身也存在着缺陷,在早期的定性研究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系统的操作方法,主要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主观经验和理论思辨,使研究结果的效度、信度受到极大的怀疑。
2014年1月,江苏卫视推出了国内首挡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最强大脑》,在新浪微博统计的综艺类节目中收视率拿下第一。节目邀请了北京大学心理系的魏坤琳教授作为嘉宾,但是网站上给出的标签却是“脑科学”。相比“心理学”这样一个横跨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来说,“脑科学”可能是个更接近自然科学的说法。
大脑是思维的发源地,这是现代科学的观点,这个观点同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的说法异曲同工。这类观点曾在心理学中影响深远,以至于曾经爆发关于命名为“心理学”还是“脑理学”的争论,这是个围绕“心理学”如何命名更科学的争论,最后以保留“心理学”的名称结束,以结果来看,这是个没有起到太大作用的争论,但是有关这类问题争论的出现,还是在向我们反映着一些信息。
早在20世纪,曹日昌先生在其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一书中,对心理与脑的关系有这样一段话的描述:“在古代长时期内,人们以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心脏,因为人平时可以感到自己心脏的跳动,人在不同的精神状态下(如激动和平静)可以感到心脏活动的差异。但是由于事实和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活动不是跟心而是跟脑联系着了。”
这是一段挺值得思考的回答,在经验和事实的积累中,我们逐渐认R到心理与脑本身的关系,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所认识到的还有心理从“心”到“脑”转变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认识同样是不应被忽视的话题。这就如同在告诉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随着我们对经验与事实的积累不断增加,我们的认识也会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发展,“脑”是不是心理学所要研究的终点还是未知,也许我们会在某天发现存在着某种比脑与心理联系更加紧密的器官(譬如我们甚至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发现灵魂),或者我们会发现心理的器官不仅仅是脑,而是与整个人体相关(如现在的具身认知)。从这一方面来说,心理学永远无法做到完全的自然科学化,将心理落实在某个可以把握的实体来研究,成为与化学、生理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科是个不切实际的愿望,而用“脑理学”代替“心理学”则更加是个欠考虑的选择。
另外,对于“脑”这个词本身,是个偏向客观化的词语,我们常将其与意识、认知、思维、智力等概念相联系,而“心”则是个偏向于主观化的词语,我们更习惯于将其与情绪、意义、目的、价值、人格一类的概念相联系。对“脑”的强调,也许是对“心”的忽视的另一种声音,我们在片面强调心理的客观性,这也许同样是受自然科学的影响;然而,即便是作为指导自然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本身也认为,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抛开主观性来谈心理,只会限制这门学科的发展。
“心理”与“脑理”争论的产生,某种意义上说,是这门学科不断发展所带来的结果,如何看待心理与脑的关系,也是在我们发现了心理与脑之间联系后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自然也可以做出这样的假设,即大脑就是心理学所要研究的终点,这很像是心理学实验设计上所抛出的虚无假设,我们可以在这个假设下做研究,或许也会得出些有意义的结果,若是某一天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我们再将其,换上备择假设,以此往复。虽然这代表不了整个心理学的研究,但是我们也可以有以大脑作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或许已经有了这样的学科,我们称为“脑科学”或者是“认知神经科学”。
二、心理学中的“科学思维”与“哲学思维”
心理学中有了以“脑科学”命名的心理学,有了以“认知神经科学”命名的心理学,有了越来越多的分支,这或许可以看作是这个学科繁荣的表现,但是另一方面来说,心理学内部在不断分化,而所分化的各部分之间也开始有了明确的边界。心理学家变得越来越谨慎,每一条路也越走越窄。
自心理学存在以来,心理学就被定义为一门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学科,这也许是件好事,对于心理学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研究心理,于是心理学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是走自然科学道路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道路的问题,每一种道路都可以尝试, 也有了属于不同取向的心理学,所以心理学这门学科一直存在着分的一面。
关于学科中分与合的问题,恩斯特・马赫在其所著的《认识与谬误》中有过这样的讨论。“出现于我们面前的科学思维,有两种非常不同的类型:哲学家的思维和专科研究者的思维。哲学家的思维寻求对事实的总体作出一种尽可能完整的纵览世界的论断,而他在建立这种论断时,不依据专业科学提供的知识是不行的。专科研究者思维的首要任务是在一个比较小的事实领域作出论断和概观。但是因为事实总是由于引人注目的、当前暂时的认识目的从而被武断地、粗暴地划分开来,互为界限,所以这些界限在从事研究的思维不断前进的时候总是不断地扩大。最后,专科研究者终于也认识到,要在他的领域内作出论断,必须也考虑到所有其他专科研究的成果。因此,所有专科研究者也都努力把各专门领域的成功汇总起来,从而作出一种世界方向的论断。”
我们很容易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这两种思维的影响,而根据恩斯特・马赫的描述,或许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专科研究者的思维与哲学家的思维两者之间是可以共生的,用哲学上的话来说,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学科的发展中,两者有着同样的价值,于是学科的分与合同样是有价值的存在,因此我们所要考虑的是如何处理分与合的关系,中国人说“和而不同”,这大概是对这一问题很好的解答,我们可以保持彼此的不同,即心理学到底是走自然科学路线还是人文社会科学路线。另一方面,我们说合,即是整体,在看待心理学的时候我们总持有一个整体的观念,即我们是在整体中认识部分,而非单纯对某一部分的认识。要完成对这个学科整体的认识,也许,需要我们回到这个学科最开始的问题,心理学到底要研究什么。
三、心理学中的“人”
心理是个与人有关的话题,心理学也是一门与人有关的学科。英国著名的心理测量专家保罗・凯林在评价现代心理学时把它比作皇帝的新装,认为“现代心理学不能解释什么是本质的人,而且,它所呈现的进展越大,事实上它就越远离心理学所应具有的目标”。
然而关于人的问题,在心理学研究中一直未占据主流地位,自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至今,科学实证主义的心理学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于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做不做实验、用不用计量成了区分主流心理学家与非主流心理学家的标准。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的中心与边缘(或者说主流与非主流),这是一门学科的规范也是学科存在的条件,但是区分边缘与中心的标准,却是每一门学科所要面对问题。对于现阶段的心理学来说,我们区分主流与非主流的标准,不是学科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学科所承担的任务,而是我们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理学成了一门由方法驱动和界定的学科,我们强烈地在意着我们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属于正统,并为了迎合这些方法而选择所要研究的内容,这使得心理学的研究陷入瓶颈,也使得这门学科的发展变得极不平衡。
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成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实证的方法使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我们可以用实证量化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但是我们同样应该明白,这些方法所带来的局限,冯特在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后曾提出与之相互补充的民族心理学,即通过观察、跨文化比较、历史分析以及案例研究来研究诸如学习、思维、语言以及文化等高级的心理过程。
艾宾浩斯曾创造性地使用无意义音节研究人的记忆,得出了记忆曲线,这大概是实证研究很好的例子,用无意义音节将记忆这一复杂现象独立出来。但是另一方面,遗忘曲线只能解释我们对无意义的音节的记忆,却解释不了为什么我在面对某些内容的时候过目不忘,为什么我们会选择性地遗忘某些记忆,为什么我们会出现错误的记忆, 我们的记忆与遗忘对我们本身意味着 什么,等等。我们在人的心理与行为用量 化的方式独立出来,却很少考虑到这些心理与行为在量化后是否准确,是否忽略了什么。我们通过量化的标准去追求统计学上的意义,却把人的意义给忽略了。
另外,实证的方法强调在控制的条件下对人进行观察,这似乎暗含着另一层含义,我们控制了条件,即控制了人的心理,人在这里被定义在了某个被动的位置,即人是由环境所决定,个体行为的目的性、个体主观的感受体验意义及价值不过是由环境所决定以后的副产品。这与我们对人的认识相距胜远。同样,我们可以在控制的条件下对人进行观察,但我们所控制的条件不过是客观的“现实世界”的条件,心理学过去的研究已经表明,影响我们心理的不是存在于客观的“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而是当存在于客观的“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被我们感知以后存在于我们主观的“心理世界”的事物,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感受,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也许会受到文化、社会、经历、情绪、等不同的影响,所以我们只是通过控制客观的“现实世界”中的条件,假定每个人对此有相同的反应,来讨论控制的条件与心理的关系,绕开人的“主观世界”,这离心理学所要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大的距离。
实证方法的另一局限是对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在一系列关于时间的研究中发现,我们对时间、对过去、对现在、对未来等的态度都会影响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换而言之,人是生活在对过去的记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在的感受这一时间段中的生物,而实证研究则把时间段限制在时间点上。我们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心理,在时间点上对人的心理进行归因,我们在没有深入了解我们的被试的时候对其进行研究,这使得我们得出的结论总是把人的心理与行为归因于外界与偶然性的一面。也许,在我们运用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运用质性的方法,比如说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的一些方法,在长时段中对被试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被试对此的态度、认识、对未来的期待等进行了解,再与实证的方法相结合,也许就可以得出心理与行为的一些内在的必然性的一面,并对此进行相应的预测与控制。
四、“数据”与心理学
近些年来,在谈到心理学中的预测与控制,我们总会提到另一个概念: 大数据。2012年2月,《纽约时报》发表的专栏中称,“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
2014年12月,《光明日报》上发刊登了文章《大数据能为社会心理学带来什么》。文章称“大数据带来的巨大变革必将使社会心理学在预测与控制方面大展身手”。
数据是属于量化研究的结果,而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则是海量的数据,心理学不必局限在小规模的抽样调查之中,我们可以接近尽可能全面的数据,拥有接近于总体的样本。从这一方面来说,心理学在量化研究中实现了巨大的突破,而对于心理学的预测和控制功能来说,大数据比起之前抽样调查的数据来说,自然有更强大的预测与控制功能,这种预测来源于海量的数据,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统计上的预测。
我们在前文同样提到过另一种预测与控制,即当我们了解了人以后,可以得到心理与行为上的某些必然性认识,我们基于这些必然性的认识,对心理与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或许我们可以将这种预测与控制称之为理论上的预测。而两者的区别则在于,我们是否需要对人的心理进行解释。统计上的预测会比理论上的预测来得迅速,建立理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实际的运用来说,统计上的预测也使得心理学对这个时代做出贡献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回到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关于人的问题,统计上的预测仅仅是反映了一些现象,对于心理学要认识本质的人来说,远远不足。
数据是种有用的信息,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的心理,这个时代给了我们海量的数据,这些是属于时代给予心理学所发展的优势,但是我们在对待这些数据的时候也应该明白数据无法代表完整的人,数据是根据我们现有的对心理的有限的了解经过量化加工以后得到的结果,于是我们在面对数据的时候,总要考虑到有些在数据中丢失简化掉的信息,有些数据无法代表的信息,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其他的研究方法来补足,而对待数据的时候,我们除了要考虑数据在统计上的意义,还要与人的意义相联系。心理学需要全面平衡地发展,才会契合这门学科所建立的初衷。
五、小结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评价物理学时表示:“物理学不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我们能够谈论什么。”这话也许表明了物理学对世界的研究没有尽头,也许表明了物理学科对世界来说有限的一面,也许还有很多其他的内涵,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评价心理学,即心理学不告诉我们人是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关于人我们能够谈论什么。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也需要每个心理学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