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承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传承非遗文化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承非遗文化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承非遗文化的意义

第1篇:传承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中小学音乐教育 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其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再现。它依托“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小学生是保护、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群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者。利用学校音乐教育的独特优势,有意识地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中增加相应的内容,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生中得到传承,具有积极而又重要的意义

音乐课程的价值体现之一是文化传承价值。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因此,《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都将弘扬民族音乐作为音乐课的基本理念之一,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感受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学生通过了解本地区优秀的音乐文化,不仅能激发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又能让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而开拓其艺术视野,培育多元文化意识。因此,重视本民族和地区音乐文化传承是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音乐教育是民间音乐传播和传承的主要途径,我们应该抓住音乐课堂的有效时间,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和接受民族音乐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音乐修养和爱国主义情感。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有以下作用:

1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保护发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的创造始终与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根植于民族的积淀、 保存并发展起来的。因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浓浓中华情, 感染和浸润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也激励和鼓舞了青少年学生为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在世界地位复兴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推动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校园,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既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也推动了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对于教科书上的民族音乐内容比较熟悉,在很多场合也经常听到。但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蹈、曲艺、民间音乐等那些鲜活的、本地区特有的音乐文化形式,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入地接触到本土、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加了音乐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使得课堂更加活跃,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创造空间,让他们充分施展探索、超越的创新特质,发展完善自我。

3激发学生热爱本土、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中小学校园,使学生通过了解、学习、参与、实践、交流、创编、表演等课内、课外的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充分关注,在课堂内外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同学们在一起揣摩唱腔韵味,设计表演动作,讨论出场顺序,交流个人作品,共同分享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非遗文化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民族曲艺使他们有了共同的爱好,既提升了学生的民族意识,也生发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4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能够得到有力的促进和提升。

在给学生介绍非遗文化之前,老师必须详细了解有关内容的起源、发展、流派、传承人等相关知识,并且将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语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带给学生,多层次、多手段地加以呈现,并通过课后反思、集体研讨等方式,及时交流总结,努力修正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了提高。通过非遗文化的教学,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从单一走向多元,教学手段从陈旧走向现代,教学形式从封闭走向开放,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走向以能力为中心,以传授为中心走向以实践为中心,出现了更具生机、更具魅力的音乐课堂。学生真正在充满生机的音乐课堂中尽情地抒感,表现音乐美,享受音乐美,创造音乐美,提高综合素质,塑造完美人格。

5促进音乐第二课堂和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

第2篇:传承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特色馆藏;非遗;传承与保护

特色馆藏是指图书馆依据本馆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及其主要读者群的需要,在收藏文献资料过程中有意识选择并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特点和优势的馆藏体系。图书馆要保持活力,保持竞争性,就要建设具有权威性、地域性、代表性和个性鲜明的特色文献资源,使之在国内外都具有较大影响,起到该领域信息资源体系的保障作用。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建设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馆藏,凸显地方图书馆的区域特色,是保持地方高校图书馆权威性、地域性的客观需要,也是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优化馆藏结构,加快特色文献建设是现阶段地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同精英文化一同反映本地区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工艺技能等方面的信息,是研究本地区历史文化发展和现实状况的“活”文本。搞好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馆藏工作,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地方文化发展服务,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图书馆服务的责任。通过图书馆这一信息窗口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给广大群众,是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的最好保护。

1 地方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现状

通过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当前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做的并不是很多,据于荣全在其文章《公共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刍议》统计表明,全国2762家公共图书馆绝大多数还没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另就保山学院特色馆藏情况来看,我们现在地方文献库中所藏的地方文献资料十分有限,许多地方县志没有收集齐全。而对于保山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更是缺乏馆藏资料,这既不利于学院师生进行相关的研究,也不利于提升我院图书馆在地区的文化竞争力。出现以上情况,陈敏芳在其文章《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责任与作为》一文中将其归因为以下五点:1)重视不够;2)经费拮据;3)缺乏协调;4)人才匮乏;5)研究不足;陈敏芳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当前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缺席的原因,这不仅为我们,也为全国各大图书馆提出要求。当然,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的加强,文化建设需求的增多,近些年来有关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2006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学者方允璋的《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作者依据其丰富的图书馆经验,借助系统论的方法,对图书馆如何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相互衔接的整套的可行、可操作的建议和方案,如“活态文化”的采集方法、专题知识库的组织、知识服务新方式的运用等,无论宏观、微观,本书都有深入的探讨。但遗憾的是该书对图书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馆藏建设方面并未作相应的研究。同样宋妙玲的《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蔡光龙的《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定位》、汪向明的《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图书馆职能审视》、吕庆华《地方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与管理》等文章分别从图书馆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角色、作用等方面作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都为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参照资料。

2 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无形文化遗产”。根据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具体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3)社会习俗、利益、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它传承着华夏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维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农耕社会受到挑战,许多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已经或者正在消失,“人亡艺绝”,许多艺术绝技失传。面对日渐稀少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提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藏馆,对地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技艺特点、传承模式以及研究资料进行收集和保存,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践行。

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扩展是图书馆发展建设的需要,特色馆藏建设是提升图书馆文化竞争能力的要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既是图书馆馆藏资源扩展的需要,也是保持图书馆竞争力的要求。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一方面是扩展图书馆藏馆建设,一方面也是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理论水平的需要。特色馆藏建设集中收集整理关于非遗项目的研究资料和原始材料,有利于学院师生对于相关资料的查阅,为其研究提供便利。

3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消失的局面,图书馆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文化建设责无旁贷的时代使命。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地方文化传播和发展的窗口,对地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具体践行。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关键在于行动。国家总理讲,干事业重在“落实到实处”,“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需要实干精神,过去地方高校图书馆忽视地方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宣传,致使地方图书馆建设缺乏特色,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当前,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保护和利用呈现多样化、现代化、立体化的发展趋势,重视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图书馆自身优势,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普查采集、保存利用、传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人类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的共享,使之成为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护中最具有特色之亮点,为地方高校图书馆保护和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拓展新的道路。

3.1 摸清家底

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摸底普查是研究保护的基础。组织专门人员下乡调查流传在乡土劳动大众间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的前提。调查普查是对现在还在流行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调查、登记、采录、建档工作,并按照全国统一编码进行登记并分级建档,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保山作为西南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这里有高黎贡山的自然资源,有翡翠文化、侨乡文化、永子文化等文化名片,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造就了保山多样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保山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项,以及200多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涉及传统手工技艺、礼仪与节庆、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体育与游艺、民间音乐和民间文学等多方面,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整理,分类与保护,是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实践要求。

3.2 政府支持、社会参与

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四条工作原则之首的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一是资金短缺,二是健全的法律法规。面对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单靠学校自身建设很难全面深入地收集、整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地方政府支持在资金上的支持,在立法上的规范,在保护上的指导,是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保障。当然,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庞大的工程完全依靠政府和学校恐难实现有效的保护。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吸纳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依靠人民的力量,保护好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社会参与除了吸纳民间社会团体的参与,还需要广大社会民众的参与。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特定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依据不同时代的要求,许多过去实用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浪潮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重新定位这些传统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适度的开发和利用,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使普通百姓能够重新认识到传统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自觉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是实现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3.3 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华,图书馆参与保护,除了要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做好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还要发挥图书馆作为文化的窗口作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多样,涉及学科门类广,如何才能整合利用现有人员,合理、高效地,跨学科地综合研究非遗文化遗产,是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充分发挥高校研究优势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在要求。

第3篇:传承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拳种;武术;传承;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1—0047—05

Abstract:Boxing is the basis of Wushu and also a complete unit of Wushu skill and culture。Wushu culture heritage shall be launched from boxing。 It is believed that whether boxing will flourish or not depends on human being。 Thus, protecting and educating successors is the key of inheriting boxing。 For the harsh realities of boxing in heritance such as its declination deviated from development, the lag of boxing theory and the lack of qualified successors,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Wushu, the boxing successors and survival fields。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boxing awareness should be highlighted during the promotion of Wushu;The cultivation of boxing successors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folk organizations,professional Wushu institutions and schools;Additionally,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rotection and adjustment of “training habits”,“fields”and “time”。

Key words:boxing; Wushu; inheritage; fiel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全球一体化浪潮中,以增强“文化多样性”和“尊重人类创造力”为共同理念,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空前重视。非物质文化像风一样飘忽,像水一样灵动流淌,在创造它的群落中无形无相地延续,成为传递民族精魂、文化血脉的纽带。武术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昭示着正视其传承问题已时不我待。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命题,拳种是武术的具体指向和基本单元,那么拳种的传承就成为武术本体及相关文化传承研究与实践的原点和归宿。

1拳种是武术文化的基本负载单元,传承应以拳种为单位

1。1武术、流派与拳种

“武术”一词在古代极少使用,多被不同时期如技击、武艺、手搏等相应异称所指代,彼时多指兵技巧、骑射、徒手搏斗技艺。至明清,武术流派林立、拳种迭出,武术逐渐成为一种体育文化载体。流派是指由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1],“派”与“系”相当,意指某一类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如少林派、太极拳系等。拳种为传承有序,内容系统且独具运动特点的拳术[2],是理、势、法齐全体用兼备的个体。从体育竞技的视角看,武术是一个体育项目,而拳种是纯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态。如果非要将武术分为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话,那么竞技武术是抽取各拳种中的功法、套路、搏斗素材创编形成,传统武术由“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构成。不难看出,竞技武术源自传统武术,各拳种是现代各类武术的母体与源泉,拳种的集合构成武术整体,某一风格相近的“拳种群”形成武术流派、拳系,拳种是武术的具体指向。

1。2拳种:一个穿越历史时空的多元文化复合体

有历史才能厚重,历史需要继承;有文化才有力量,文化需要传衍。拳种恰是武术历史沉积的容器、文化递传的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华武术的内涵、魅力和特色。

1。2。1拳种是一个传承有序的完整技术体系

拳种多为功法、套路、对抗相兼的完整技术单元[3]。功法修炼服务于套路技术的提高和对抗技术的运用;套路练习是功法好坏的体现和反映;对抗能力的强弱是增强套路演练技击意识的途径和手段,是功力大小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三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体系。技术体系的不可分性决定了拳种传承是一个整体的交付过程,授艺过程通常遵循由基本功、套路、拆招、递手喂招,最后过渡到真打实战的程式,需要受艺人穷其毕生精研体悟。

第4篇:传承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民族音乐;民间文学;民间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

在物质文化兴盛的当下,非物质文化却日益凋敝和流失;影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为主体的消费文化成为时尚,以民族音乐、民间文学等民族传统文化则处于边缘地位而发展濒危。民族音乐、民间文学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主要内容。因此,高校的《民族音乐》《民间文学》课程应该承担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时代使命。

一、“非遗”高校传承的必要性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强化民族认同感,《民族音乐》《民间文学》课程理应在高校课堂给当代大学生以传统文化精神的滋养。在全球化、信息化的21世纪,文艺在世界交流互动中有“趋同化”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只有各民族保持文艺传统的特色,才能丰富人类文化的样态。首先,民间文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民间文艺作品数量繁多,样式众多,它忠实地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民族的精神,全面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史。从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到歌谣、民歌,都体现了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生活愿景和中华民族精神,保留着形成民族品性的文化原生态。我国的民间文艺是数千年的农耕文化生态环境下的精神产物,集中体现了农耕文化的“和为贵”“天人合一”“协和万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这些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集中地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智慧、审美创造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依存的前提,是维系民族认同感的精神脐带。民间文艺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宝库中最主要的宝藏。民间文艺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群众代代流传、不断创新的杰作,成为数千年来人民的精神家园,对塑造民族精神和审美创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现代的文化生态环境对民间文艺生存空间的挤压。现代文化生态环境下,生存竞争加剧,急功近利的物质化功利化明显,都市文化的消费时尚和视听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如电视、电影、网游等)不断地挤压精神空间,导致精神家园不断地萎缩。民间文艺的生存和发展就日益维艰。“根据联合国文件的规定,‘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对象主要指濒危的民间文化。”而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俗是民间文化最主要的内容。为此,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艺的保护、传承、发展是我们中华民族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基于民间文艺所包含的深厚民族文化意蕴和现代生存困境的分析,高校的《民族音乐》《民间文学》课程应秉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来传承民间文艺的流脉,使其得以香火传承。因此,民间文艺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承继、民族精神家园守护的重要途径。

二、“非遗”高校传承的路径

如今的文艺作品都是大量复制和快速传播的,该如何承传具有地域性的民间文艺?地方高校如何利用《民族音乐》《民间文学》等课程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呢?

(一)“非遗”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

《民族音乐》《民间文学》不仅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也作为高校的人文通识课程,不能死守教材的理论知识的讲授,更主要的是要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更新。如前所述,民间文艺全面地反映了民族发展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所以,在做好课程理论储备的前提下,任课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开发“非遗”相关课程资源,一是要广泛涉猎关乎整个中华民族的重大问题的民间文艺,比如,华夏民族的龙图腾的传说,“年”的故事等,“它们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所有子民彼此认同的标志”,这种包含情感内涵的文化不是消费文化能比拟的。并对反映同一话题的各种民间文艺样式进行选择和组合,以便课堂上给予大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和传统文化侵染。二是进行田野采录和整理。因为民间文艺的地域性特点,所以,任课教师对地方高校所在地的民间文艺进行田野采录和整理,以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传统。我们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地处重庆市合川区,可以利用地缘之便,对重庆的各种民间文艺进行搜集,尤其是已经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文艺,例如,川江号子、巴南区的木洞山歌、巴南区和万盛区的吹打、秀山民歌、酉阳民歌、九龙坡区的“走马镇民间故事”、南岸区的“广阳镇民间故事”、巫溪的“炎帝神农传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酉阳古歌”等等。三是要不断创新和拓宽“非遗”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式。目前,我们将课程资源开发与课堂活动结合起来,采用了课堂“曲艺传唱”、“山歌、民歌大比拼”、“故事擂台上”、“传说人人说”等形式;在田野搜集与学习后举行“民族音乐”系列展示活动,如“吹打”专场音乐会;“非遗社团”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等。这不仅传承了民间文艺,丰富了课程资源、活跃了课堂,开辟了第二课堂。此外,我们还以课题申报的方式,加强对“非遗”课程资源开发的经济和时间投入。

(二)创造良好的“非遗”传承氛围

首先,营造民主、轻松愉快的传承“非遗”的课堂。民间文艺具有活态流传性,如果不流传,它就会丧失生命活力。所以,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和来自不同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带着各自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曲艺、民歌“开口说”“开口唱”,形成中华民族的“民间文艺”交汇的活态课堂。民间文艺的传播方式是“现场”传播,课堂上就让学生通过“说”“唱”“演”,现场流传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我们采用比赛的方式激励大学生用进行说唱展演,同时以课程加分或课程考核的方式鼓励学生对其他学生说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进行“复述”,对民歌、山歌、民间曲艺进行“翻唱”,然后叫“原版”学生进行评价。这个过程,虽然不能诞生“非遗”传承者,毕竟“诞生于农耕文化语境中的民间故事在其特定的场域里发挥着原生态服务民众的功能,有听众市场的讲述情境造就了故事家的诞生。”但是,我们发现,教育主体积极参与“说唱”“展演”,激发了其学习民间文艺的兴趣和体会到了创造的快乐和精神的愉悦,而且促使了其对各种“非遗”(民间文艺)样式进行自觉的横向传承。其次,邀请重庆“非遗”传承人来高校进行展演传唱,进行“现场传承”。民间文艺的“传承应该还是人和文化展演空间的传承。”我们认为,只要高校教育持续创造民间文艺传承的人文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创设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的活态流变空间,营造互动交流的故事讲述情境和唱演的氛围,“非遗”的保护、发展就会以活态流传的方式持续下去。

(三)加强对重庆民间文艺的研究

地方高校利用科学研究的优势,加强对高校所在地的民间文艺进行研究。一是因为田野调查方便,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二是有利于地域文化的研究,以使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与繁荣地域经济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对地方民间文艺的研究,首先要从民间文艺的产生、发展、变迁和演化过程进行纵向研究,以对其进行宏观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探究。其次,从民间文艺的文学本体进行研究,如审美特征、类型归属等层面入手进行研究。再次,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研究民间文艺,这样就可以关注与民间文艺密切相关的当地社会生活、文化生态的研究,以解释不同地域和不同族群民俗现象、文化现象的异同。当前比较重要的是对保护、传承民间文艺的策略进行研究。由于孕育民间文艺的文化语境已经和正在被现代化“风蚀”,民间文艺不能仅仅停留于“留声”的保护性策略,而要采取活态的“传声”策略和路径。可以将“非遗”与重庆富丽的自然景观结合起来,建构文化旅游景观。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其中秀山民歌就是一大亮点。再如,重庆三峡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区,这里“流传着有许多民间故事,几乎每一个景观都有神话传说,这些民间故事和景观传说,超越时空界线在历代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经久不衰……丰富和深化了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构成了三峡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重庆民间文艺的研究及其研究成果,有利于丰富和开发“非遗”课程资源,也有利于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从而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传承。

三、“非遗”高校传承的重要性

民间文艺(“非遗”)既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民族精神的源泉。当代大学生将是实现伟的中国梦的中坚力量,高校的“非遗”传承可以利用民间文艺对其进行民俗风情和历史教育,也可以对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正能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振奋团结、和平、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发扬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民间文艺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态,影响和烛照着中华民族一代代人民的精神生活。民间文艺发挥着娱乐和教化作用、宣传鼓动作用、组织协调作用的文化生态一去不复还。在现代化的当下,民间文艺属于“草根文化”,具有平民化特点,具有民主、平等的特征,具有强烈的生活意识和社会担当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因此,高校“非遗”的流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通过对民间文艺的学习和传承,让大学生感受民间文艺学特有的审美习惯、审美特征和审美风采,不断提升其民间文艺的审美鉴赏能力。总之,地方高校对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充分认识到了民间文艺这种活态文艺的文化价值、流传特征及其在高校传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进行了“非遗”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思考和探究了民间文艺高校传承的实现路径。希望藉此让世代相传的“古老”的民间文艺继续现代流传,让中华民族的文化流脉源远流长。基金项目: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DLA110302)子课题《重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音乐类)高校传承研究》,课题编号:FY3D008。

参考文献:

[1]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序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志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民间故事的传承发展策略探究———以“谭振山民间故事”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第5篇:传承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十分重要。高校作为知识文化继承传播的主体,在教育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上的优势

高校作为知识文化教育和传承的重要场所,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一定的社会地位,有足够的能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创新。事实证明,作为教育机构,高等院校在开展专业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物质文化财富,这些文化财富在高校能够被很好地整合起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和机会[1]。

二、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上的作用

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是通过口头传授的方式进行的,以一种受世人遵循的形式存在着。与此同时,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非物质文化面临着失传的严峻形势。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而言,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传承和创新。高校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最直接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方式,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传承,具有创新传承性,能够培养更多的非物质化传承者[2]。

三、高校美术教育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

(一)记录、考察、研究是关键

高校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美、观察美、感受美等的能力,能够从艺术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考察和研究,尤其是对于一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遗产,其艺术价值也存在不同。要挖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就需要具有艺术观察和鉴赏能力,深入民间进行具体的研究和调查。此外,要记录考察的过程中,不仅要把人为口传或者是文字记载的相关内容纳入观察记录整个过程中,还需要记录并掌握其中的工艺绘画技巧,弄清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这对考察研究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高校美术教育在艺术人才培养中独具优势,能够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研究、创新的需要。

(二)强化继承和创新人才输出

美术教育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人继承发扬的情况下,美术教育需要强化继承和创新人才输出。可以通过民间走访的形式,聘请民间艺人到高校美术课堂进行知识技能讲授,丰富美术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美术课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弄清美术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修养,营造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为更好地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人才创造条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创新和长存。值得注意的是,聘请的民间艺人要具有代表性,需要经过精细挑选,民间艺人要具备丰富的艺术创造经验和较高的水平,一般主要是以知识讲座的形式进行讲授。除此之外,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技能知识的讲述,即系部教师通过商讨或者是通过学生选择的方式选择优秀的学生进行系统化学习。对于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其普遍艺术文化修养较高,加强对学生的培养,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贡献一分力量[3]。

(三)为艺术创新注入新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只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会使其逐渐失去生命力。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固然重要,然而,要创新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需要给其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在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过程中,可以让非物质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同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美术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进行各类艺术创新,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创新其表形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焕发光彩,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总之,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种文化不断碰撞的情况下,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更加具有时代和民族特色,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教育体制是各高校的重要责任。只有与时俱进,传承创新文化遗产,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不衰,焕发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魏玮.河南省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6(16):168-172.

[2]郑以墨,王阳.论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8):225-227.

第6篇:传承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码工艺;木雕纹饰;传承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approaches of how to make the object-to-data and the data-to-object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in wood-carving. And providing solutions to the data extraction, design transformation and product output. Otherwise, analyzing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for th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he industry application innovation.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Digital technology;Wood-carving decoration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振兴传统工艺:“海派黄杨木雕”工艺文献考究(项目编号: 2016A09)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渐成熟、完善。如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旨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保护保存以及开发工作,2012年文化部颁布的《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指出将非遗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近来,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快速成为重点产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国际化大都市甚至成为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尚未发展成熟,文化影响和产业能级仍旧不足。本文以非遗木雕的纹饰为例,探讨如何有效的保存纹饰遗产,并使之能够与现代设计、科技工艺、商业需求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工艺美术类元素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数码工艺概述

数码工艺是以物品数据获取、处理、输出为核心的,融合高新技术和艺术设计的生产制作方式,其应用在非遗传承领域,是非遗生产性保护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技术抓手。通过实践,笔者发现数码工艺的制作效率、呈现质量和整体成本主要受到设计与制作人员、数控设备及材料、数据及设计软件三个方面影响。

(一)数控设备及材料

主要包括数据采集设备(如3D扫描仪)、数据处理设备(如高端图形工作站)和实物输出设备(如数控精雕机、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各类设备的技术参数和功能不同,其型号的差异、技术的缺陷及数据的接口对工艺呈现的影响较大,如本文原始木雕作品的植物纹饰细小精美,但是在数据提取和实物输出中未能很好地呈现出来。但是高新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会逐步达到更高的质量和效率要求。

(二)模型数据

设计与制作人员可以通过设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修改补充和转化设计,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意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上,从而影响作品呈现效果,比如荷叶纹饰可以通过软件修模呈现出来,还可以通过数据处理进行创新设计。传统手工艺是人与物的直接交互,而数码工艺则转变为人与数、物的交互,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逐步实现“所见即所得”的工艺境界。

(三)跨界人才

由于数码工艺是艺术设计与高新技术结合的跨界工艺,对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新要求,即高素质综合性的艺术与技术人才。人才培养的内容和结构要与时俱进,学生不仅要具备艺术设计能力,还要通晓高新技术的设备、材料、软件等原理、参数、操作,并且需要通过案例的实际创作,逐步⒁帐跤爰际跞谟谝簧怼W酆先恕⒒、数等关键要素,调整达到较好的交互状态,可以实现数码工艺的高质高效。如图1是质量较好的扫描和修正数据模型。

二、数码工艺在木雕纹饰中的传承试验

纹饰是指器物上的装饰花纹的总称,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根据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精神,本文主要探索了数码工艺在木雕纹饰传承上的技术实现路径,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将木雕纹饰和现代设计制造链接起来,即数据提取、设计转化、实物输出,借以说明主要的技术手段和工艺节点(图2)。

(一)甄别木雕纹饰

木雕纹饰主要运用于古建筑、家具、工艺品等领域,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器物,传说中的瑞兽(如龙、凤、麒麟)以及几何纹样等,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方式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人们趋吉避凶的心态。

本次试验中选择的是秀山门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清中期的木雕门扇装饰花板,纹样由荷叶、紫荆花以及花瓶组成。荷叶自古备受推崇,是纯洁不染的象征,“荷”与“和”、“合”同音,荷叶又称莲叶,“莲”与“连”同音。作为民间吉祥物,花瓶或许因为有佛家宝瓶、道家甘露瓶而寄寓吉祥,“瓶”与“平”同音,有“平安”之意。晋代文人陆机诗曰:“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在中国古代,紫荆花常被用来比拟亲情,象征兄弟和睦、家业兴旺。整个装饰图案寓意“合家平安幸福”。

(二)实物数据化:通过3D扫描提取木雕纹饰数据

木雕纹饰大多是立体的,具有鲜明的层次和结构,平面的数据方式难以保存完整的信息,因此需要立体化的数据提取和保存方式。3D扫描仪是合适的技术工具,主要用途是形成物体表面的点云,这些点可用来插补成物体的表面形状,越密集的点云可以创建更精确的模型。若扫描仪能够取得表面颜色,则可进一步在重建的表面上粘贴。本案例采用桌面储云科技HXKJ-1003D激光扫描仪(图4)。

(三)数据完善化:通过软件对数据进行加工转化获取原始数据后,操作人员通过设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设计、优化、补充、加工等操作。基于案例木雕花板的寓意,初步设计了两款家庭小用具模型:小型瓜子盘模型(图5、6),使用JDpaint软件处理,以浮雕模型设计编修为主,定制模型文件和输出NC路径格式,后续使用数控精雕技术制作;小型钥匙盒模型使用Autodesk 3ds Max软件处理,最终文件以3D打印的标准文件STL格式输出,后续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

(四)数据实物化:通过数控精雕和3D打印输出作品

标准设计文件可以对接智能制造设备,驱动机器对材料加工,进而输出实物。目前的材料加工智能技术设备分为两类,一是减材技术设备,本案例使用北京精雕集团的JDWGM800_A10_RT CNC精雕机,对木板进行雕刻加工形成物品;二是增材技术设备,本案例使用三纬(苏州)立体打印有限公司(XYZprinting)的桌面级3D打印机,使用聚乳酸(PLA)材料逐层输出累计形成物品。其中CNC精雕技术成熟度较高,已广泛应用于木材、石材、金属等加工领域。3D打印技术目前还在探索中,技术革新速度很快,应用前景很广。本案例作品呈现效果达到了试验的初步要求,已能论证技术实现的可行性。

三、数码工艺应用前景

技术变革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新的方向。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于2013年举办了“越界――数码工艺美术论坛”,逐步建设了“数码工艺”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数码艺术设计与智能制造工艺在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领域的应用,包括木雕、石雕、金属雕及3D打印等方面。2016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数码工艺教学团队(韦培、邢阎艳、武文超、王强等)与池州市秀山门博物馆共同开展了古建非遗元素应用设计研究。双方形成共识,即通过数码工艺的技术手段,开展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将古建元素特别是大量精美的木雕纹饰科学合理的保存下来,然后运用于产品艺术设计、环境装饰设计等领域。

数码工艺作为融合高新技术和艺术设计的新型生产制造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接中国制造的重要技术抓手,在非遗元素的设计应用、艺术孤品的复制推广、批量生产与个性定制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其行业应用途径见图7。在未来的发展中,数据是核心,数据的获取、保存、转化、输出必须有严格的标准,需要建立应用型数据库;技术是基础,需要紧密结合现代科技创新的趋势和成果,特别是设备和材料研发和应用;共享是趋势,通过实物数据化,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数据进行跨界分发和转化设计,从而实现协同创新;创意是灵魂,人员的艺术素养和技术能力越来越重要,通过设计软件和数控设备,人可以解放双手,进一步充分发挥创意设计和运用能力。

结语

我国于2015年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旨在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进“艺术设计+智能制造”现代工艺美术进一步发展。与技术的变革结合成为工艺美术变革不可阻挡的趋势,需要探索和完善一条可行的技术路径,应对未来智能制造的需求,惟其如此,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在未来的设计产业和制造业中得到充分的运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精神和内涵,有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产业升级、国际竞争等方面战略价值,才能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促M产业升级、拓展国际影响。

参考文献:

[1]韦培,王强,马越.工艺生命当随时代――浅谈“智造”时代的工艺革命[J].艺术研究,2016(10):152-154.

[2]卓么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225-227.

[3]王荣法.古建园林木雕纹饰表现艺术[J].古建园林技术,2013(4):61-63.

[4]黄永林.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文化遗产,2015(1):1-10.

[5]唐兴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模式研究――以临夏砖雕传承与发展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0(2):13-16.

[6]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时尚艺术工作室.从灵感到质感“转媒体”时尚艺术展[J].创意设计源,2012(3):52-59.

[7]刘倩.基于三维数字化技术的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6.

[8]董春波.三维数字化造型在雕塑艺术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6.

第7篇:传承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生存 文化传承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果说美国学者尼古拉・尼葛洛庞蒂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提出“数字化生存”的概念在当时还带有一定的预言性质,那么,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技术的成熟,如今“数字化生存”已是我们生活状态的真实描述。显然,这种数字化生存是我们不可规避的时代语境,也是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基本前提。

一、数字化生存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急迫性

数字化媒介最大的优势便是信息传播的便捷和开放,为全球范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提供了便捷。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数字化生存是开放的、自由的,但它又会消除世界的不同色彩,把世界同化。很多传统的习俗、观念、技艺等往往显得与今天的生活格格不入,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正逐渐没落,甚至走向消亡。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不容忽视。

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于2006年4月生效。中国在2004年8月加入该公约。《公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由此可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急迫性的认识已经取得了世界性的共识。

二、融入数字化生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手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必须融入今天的数字化生存,以数字化的形式作为主要手段。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3月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保护提供保障,数字化复原和再F技术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提供支撑,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共享提供平台,虚拟现实技术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提供空间。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并利用互联网传播。传统的文字、录音、拍照、录像等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存手段,但容易损坏、占有场地大、不方便复制。数字化技术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新的记录手段,采用数字摄影、图文扫描等方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转换为便于存储、复制、检索、共享的数字化的形式,建立网络数据库,供网友学习和交流。

美国就非常重视采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国会图书馆的“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工程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美国记忆”是巨大的美国历史和文化的数字化资料库,有超过900万条记录和100多个主题库,“它是美国历史和创造力的数字化记录……作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资源提供给公众。”② 近年来,我国逐渐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网络服务和数据库。开通于2006年6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旨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展示、传播中国和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展示我国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信息交流,调动全社会的学术、经济、舆论资源及社会公众的参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此后,中国非物质文化推广中心也建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zgfy. org)。地方性的相关网站也陆续开通,如“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第8篇:传承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生产生活方式;武术传承;生存观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2-0107-06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重要的外在标识,是民族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文化的精髓。以汉族而论,就没有明显的生物学、人种学上的标记,而只有文化上的特征。

“最近,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小车研究发现,中国实际上并不存在纯种的汉族人,甚至汉族的概念,在DNA检测下都已经不复存在。”对这一科研结果,“(著名文化人)李河认为,汉族更多的是政治文化上的一个称谓,即有共同的文化传承,‘实际上,只要是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炎黄,共同的经典――儒家,共同的文字――汉字,都可以称之为汉族。至于其他具体的民族标志,在汉族上都不太适用,比如说习俗、方言等,南北差别太大’。”李河的评论未必都准确,例如,他把“方言”而不是“语言”也作为“具体的民族标志”就很值得讨论。尽管如此,他把文化作为区分汉族的基本标识还是正确的。

无独有偶,另一项研究也同样得出了完全相同的结论。“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海国副教授领衔的《中国全民族肤纹分布格局》研究论文被美国《PIOS―ONE(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在线发表。研究成果显示”,“汉族的肤纹特征表现很强的民族杂合性,是华夏民族集合的后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汉族是中华民族集合的后代”②。失去了生物学、人种学特征的汉民族,却以文化为基本标识而明显地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共同的祖先拜祭,记述历史文化的载体的汉字,以儒释道相融为主体的思想信仰、伦理道德、处世哲学,大同小异(所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婚丧嫁娶、节日禁忌等习俗,特有的文化生活形式,如戏曲(虽然各地由于方言不同而形成截然不同的地方剧种,但它们明显地不同于已经消失的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梵剧,也不同于现在西方的话剧、歌剧、芭蕾舞剧等)、武术、手工技艺(如白酒制作)、乐器(如以筝为代表的中国古琴,编钟、罄、埙等)……所以,维护文化的完整独立就是维护民族独立。由于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维护汉民族文化,也就在相当程度上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提出这个问题并非多此一举,而有着现实的紧迫性。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幅的增大,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在日渐模糊、式微甚至消泯于无形,民族文化遭遇严重挑战,民族文化安全受到威胁;全球文化日益具有单一化、一体化的趋势,文化多元日渐成为不可能。这就是以美欧为代表的科技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文化的风靡全球。

诚然,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先进的现代科技、管理(即“先进生产力”)被推向全球,在提高世界各民族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即改变着各国、各民族人民的文化,而且是基础性的文化!

的确,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航空业的发达,通信技术的改善,传媒业的发展,“地球村”已经形成,各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日渐频繁,鲁迅当年所言“越是地方的就越到容易成为世界的”论断也在相当程度上实现,各民族的文化文艺产品都在同一平台上展示,受到各国观众不同程度的赏识和喜爱。但是,这种表面的公平掩盖着深层的危机。貌似互相平等的交流观赏,其实是有巨大差别的;更占压倒优势的、能支配人们观念、行为的则是强势的“美国文化”(这里指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其他民族文化,例如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其辉煌在过去,优势在历史,人们喜爱是新奇、是审美、是观赏、是把玩;因爱而学的是优雅、是技艺。而“美国文化”的优势在当下,在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的富裕、个体的自由伸张。人们因钦羡而学,学的是享乐观念、是实用(科学技术)、是行为(方式)。所以,人们如果不放弃把高速发展、把富裕享乐放在首位的追求,世界就注定无法改变这种“美国(或欧美)文化”单一化、一体化的趋势,就无法克服文化多元化面临的困境!

当然,我们并不追求文化民族主义,也不是单纯为文化多元而文化多元。同时,保护多元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基于人权观念的道义选择,而是为破解人类生存困境做出的重要努力。保护传承各民族文化,是关系到人类能否继续生存的重大而严肃的问题。这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应该是核心和精髓!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根本难点

2003年,我国加入了国际《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昆曲被列入首批保护名单中。此后,整个国家由上而下、逐步推动,掀起了一个由政府主导、民间各方积极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有了政府的重视,有了资金(尽管不是很充裕)的支持,有了专门机构的协调,按照近年来形成的一贯看法,“非遗”传承接续应该没有多少问题了。其实不然,在笔者看来,最根本的问题尚未触及,“非遗”能否传承下去还是一个远未可知的问题。

目前,我国被保护的“非遗”项目的现实状况,大体可分为五种情形:一是一些风俗、礼仪类“非遗”项目因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原因过去未得到保护,现在虽得到保护却难明真貌;二是技艺类项目因传承人不能赖此维持一定生活水准而无人为继;三是工业化生产方式对传统技艺“伤害”严重;四是自然环境及生产方式的改变使相关“非遗”失去生存的天地;五是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人际关系变化危及某些“非遗”项目的生存。这五类状况涵盖绝大多数“非遗”项目。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改变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至少在目前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非遗”的传承保护与此是相悖的。这是“非遗”传承保护的根本难点所在。

三、由中国武术看“非遗”传承与文化产业开发

完全能够适应现时代的“非遗”项目(可以称之为“趋时性”或“合时性”非遗项目),它们在未来较长一个历史时期里传承下去并不成为问题,即“生产性”传承不成问题,甚至“产业化”的红火起来也是完全可能的。这就是那些有市场、甚至有广阔市场的项目,那些制作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生活实用价值、身份地位标记价值的工艺品、餐饮业的手工技艺(用现代机械工艺取代传统手工技艺的本当不在此列)项目,如瓷器烧制、刺绣、名酒、名茶、名吃等制作技艺以及并不丧失其多种社会功能价值的中国武

术。

在笔者看来,中国武术自古就有防卫搏击、审美表演、强身健体和修身养性等四种功能。武术的第一种功能防卫搏击和第三种功能强身健体自不必多言。武术的第二种功能审美表演虽不知起于何时,但至少也有了两千年以上的历史,鸿门宴上的“项庄舞剑”就是最典型的例证。武术的确具有审美性,即具有表演性和观赏性。就此而言,武和舞是相通的,或者其实就是一回事。关于这一点,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那首著名的诗,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其实,所谓的“花拳绣腿”虽然是武术功夫高强者对略显肤浅者的嗤笑嘲弄,却也表明武术的确具有极强的表演性和观赏性。武术的第四种功能是修身养性。修身养性似乎不大好理解。其实,这正是中国武术区别于体操、区别于单纯搏击技艺的根本之点:入门习武,它更强调立德正身;修习期间,更强调心神并用、形意结合,讲究“眼到心到身到”,意、形、器三者融为一体;修成之日,讲究“不武”。就是说真正的武术家,既不争强好胜、好勇斗狠,也决不先出手、先发制人,交手时甚至往往先避敌攻击、“让敌三招”;当然,更不能恃强凌弱,相反,为救助弱小、匡扶正义而不惜自我牺牲。所以,总体说来,中国武术是特别强调在习武同时进行严格的、高标准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修炼的。少林拳,至少在少林寺是把“武”和“禅”视为一体的,习武即是修禅,是佛家的修行。

不难看出,武术,虽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然而它的这四种传统功能,不仅在电子时代的当今、而且在今后很长的历史时期都具有实用价值,因此会以较优越的状况存在下去的。以少林拳、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国武术在全球有两亿以上的习修者,有为数更多的追捧者,这正是中国武术在当今时代具有广泛适用性从而具有强盛生命力的表现。所以,武术之能够传承是毋庸置疑的。

不仅武术在当今时代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武术的基本传承方式也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当今社会。中国武术,不外乎军队、民间、宗教这三种传授途径。军队的操练除了纪律、阵法,个人技能主要就是武术;各级特别是中下级武官就是法定的、进行武术教授传承的师傅。在一定的建制内,也设有专职的武术教官,例如,《水浒传》中的王进、林冲等“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据说,时至今日,在部队特别是警察部队中仍然设有武术教官的职位。在民间,除家族内传承,都是有名的武师教授训练着多名门徒。近代以来,特别在城市出现了传承武术的“武馆”,如上海的霍元甲、佛山的“咏春拳”大师叶问(李小龙就出自他的门下)等均开办有很著名的武馆。武师(武馆)的收徒地域范围及数量多少,与其社会知名度、美誉度成正比。宗教传承最著名的莫过于少林寺以及传说色彩更为浓厚的武当、华山、峨眉等道教名山的武术传承了。在这三种传承途径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武师们的基本生存方式就是教授武术,其生活水准也与其社会知名度、美誉度成正比,但绝对都在当地中等生活线之上。家族内的武术传承也大抵如此,只不过所传授对象只限于该家族子弟的范围而已。也就是说,武术的传承,本质上一直是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习武弟子们以自己习得的武术去从军、“走镖”、“卖艺”,或与人看家护院;而师傅们则专以(弟子们的学费)教授传承武术为生:军队上的武术教官也是如此,他的收入由政府财政支付,弟子(士兵)们不再单个儿给他交学费罢了。无论作为技击、表演、强身健体的方式,还是修身养性、人格修炼的途径,教授传承武术都是一种市场行为,与市场密切相连。既然在并非市场经济的前现代,武术的传承都与市场紧密相连,在市场经济遍及世界的当今之世,便更不可能有任何不相适应之处了。所以,包括太极拳在内的武术,其传承远景是一片光明、无可置疑的!

然而,武术不同于瓷器烧制、绣品刺绣、白酒酿制、烧鸡炮制等之处在于,本质上它并不是一种技艺,不是一种以身形表现的技能、技艺,而是一种内涵深厚的文化!

上述武术的四种功能,是从理性上对武术所作的横断面剖析,在现实中它们是很难被剥离开来的。尤其是作为“非遗”的武术,所保护传承的就不只是用于搏击、表演、健身、养性的方式,更重要的则是它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是各拳种武术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的整个历史沿革中所包含的全部文化内涵:它的机理、精神、运作方式,它所涉及的宇宙观、生存观、价值观等一系列人生观念和各种仪式、习惯、规矩和禁忌等等。只有这些都得到了完整的传承,才是真正的作为“非遗”的传承;否则,那只是体操的教练、动作的比划、舞蹈的学习、磨练性格意志的方式而已。太极拳在各拳种中,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包含最为丰厚、沉实、本真的,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对它的保护和传承,毫无疑问更要注意到这些本质的方面。笔者没有学过太极拳(甚至没有学过任何拳),对道家理论、相关知识也只知一鳞半爪,这里,无法对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做出哪怕最简略的概述。但是,这个概括不能或缺,相关的研究一定要有;最好是由通拳理拳法的拳师、通道家理论的学者与文化学者等三方面的专业人士相结合,做出归纳和概括。

所以,对武术这类“非遗”项目传承的最大伤害,不在于市场化方式,不在于人山人海的参与规模,而在于在传授姿势、技能、功夫、功能目的准确无误的同时,对其文化内涵有意无意地忽略和忘记!

由此可见,传承包括太极拳在内的武术是一回事,而传承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作为“非遗”项目的武术又是另一回事。后者最大的危险在于,可能只得到躯体而失去灵魂,只传承了外形而失去了精神,只传授了技艺而丢失了“非遗”!这是需要认真高度警惕的;更可怕的是,这种买椟还珠式的可能前景,其危险根子或许在千年前就已经埋下,且一直在潜滋暗长,也早已深深地嵌入民族的潜意识之中,形成了某种“文化”,厘清弄明就更加不易!因此,笔者认为,作为“非遗”的武术的保护传承,理论上还有许多深入的辨析剥离工作要做。

如同前面所说,把少林拳、太极拳的产业化传授与作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两者区分开,这应该是两回事:前者是文化资源开发,后者是“非遗”的保护传承;前者是当代文化产业的建设发展,后者是某种文化传统的继承;前者以当代实用为标的,遵循强人、娱人、发展完善当代人的方略,后者以遵循基本文化内涵的完整、准确、“本真性”,甚至“原汁原味”为原则;前者以文化产业发展繁荣为基准,后者以保护继承为原则;前者是创造,后者是守成、持守;前者要当代性,于是就完全可以、也应该把它(资源)的某一元素开掘发展到某种极致,后者要传统性,就不能变形走样、随心所欲。把它们当做相关却不同的两件事情来做,倒是有可能相辅相成,都获得成功的:产业利用“非遗”的名声扩大知名度,“非遗”在产业发展后获得更充分的资金支持。产业的一面要极大地增强其震撼性、审美性和可观性,也需要一个完善的宣传推介方案。这是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的。

市场化、产业化后的“非遗项目”日子是否都好过了,前景又如何呢?许多旅游景点、景区表演的少数民族歌舞、游戏、民族风俗仪式,有多少是加工后的表演,有多少是原汁原味的习俗,恐怕不易判断;2007年央视“青歌赛”单设的“原生态”类别,遭到普遍质疑似乎应当引起人们理性的深思:它所涉及的并不仅仅是歌曲。

上述概括或许不够完整,还不能满足其逻辑上自足性、自洽性的要求,还应当继续完善;但是,它肯定已经将“非遗”项目的主体部分囊括了进去。最关键是,目前人类所认定的社会发展趋向与“非遗”保护、传承所需求的文化环境条件,在方向上一致还是相悖?

综上所述,单个项目的传承,其前景总是具有极大风险,或者说是很难继续下去的。那么只有“整体性保护”,即保护一种“非遗项目”就要连同它生存的文化土壤一起保护下来。但这个“文化土壤”又和该群体的基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该群体必须照很久以前的方式来生产、生活;却又必须达到当下全社会中等以上的生活水平。不然,既有族群歧视之嫌(凭什么别人住在现代化的高楼里,享受着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出有汽车、火车、飞机,穿着世界名牌、西服革履;而让他们在竹楼茅屋、碉楼毡蓬中坚守传统生活,且以此奇异风情招徕游客呢),也有他们自己进行“性价比”而随时放弃该生活逃离的可能。这就是目前国内已被批准确定的“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所普遍遭遇的困境,即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包括、甚至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归根结底,完整地保护传承传统(包括非物质)文化,就必须维持原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环境,而这又是与全人类的现代化奋斗目标相抵触的。这就是我们在“非遗”保护传承问题上最根本的两难选择。即使我们全民族都自愿过半原始性的前现代生活,在目前政治、经济、文化冲突毫无根本缓和迹象的国际形势下,我们也很难放弃拥有、并与时俱进地发展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谁也不敢、也不能冒民族、国家丧失政治独立的风险!

有没有全人类都放弃冲突,放弃现代生活而回归到原初状态的可能呢?这涉及到人类本性和人类的生存理念、生存态度问题,现在还看不到根本扭转的迹象,甚至似乎还没有人认真地关注过、更谈不上研究。这才是笔者感到悲观的深层原因。

目前,某些与表演、旅游结合紧密的项目效益很好,影响很大;但是,按联合国专家一致的看法这有害于项目本身,已不符合被保护的原则。据说,少林武术就曾因此被淘汰。这一点如前所述,少林武术是有点冤枉的。无论从中国武术固有的传承模式,还是少林武术的实际传承结果看都是如此。且不说寺院本来就是靠香客信徒供养的,不能因为它的香火旺而质疑它的宗教身份;也且不说传统中国武术家就是靠收徒养家糊口,不能因他收徒过多、生活富裕而否认他的武师身份;更不说时下百所武校、数万学员究竟与少林有多大干系。现在应当认真探究的倒是,目前少林武术真谛的传承是否真的濒危?就此而言,很不幸,外在红火的浮云恰恰遮蔽了专家的眼帘,业内缺乏真正的研讨,未发出真正内行的声音。

也确有一些行业中部分基本不失“原真”面貌的产业化传承。如中医药(包括针灸、正骨等),酒、特色食品的制作技艺等,其所用之物虽有变化(如中草药、蔬菜甚至肉食中已含有大量化肥农药及其他工业排放物残留等人工化学因素),但其非物质的观念、技艺等并未改变。再如钧瓷、汝瓷等陶瓷烧制,由于产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带有创造性,有些如钧瓷还具有不可复制性。于是,其功能更多转向观赏把玩乃至收藏,市场广阔,其技艺传承也不成问题。玉雕技艺也当属此类。但中医药在国际上还有争议,陶瓷烧制、玉雕则纯属技艺,观念的、精神文化的内涵相对单薄,构不成非物质文化的主体,即使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保护完整,其文化价值也极为有限;这恐怕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也未必相符。

这种罗列式的论述缺乏逻辑的自洽性,寻找科学合理的逻辑出发点应当是非遗保护理论工作者今后的重要任务,当然也是笔者努力思考的方向之一。但笔者认为,这已经可以把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囊括无遗了;也就是说,整个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前景是深堪忧虑的。

四、非遗保护的哲学思考

在笔者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艰难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人们必须付出放弃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而恢复前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代价,这当然是难以想象的;而且,还要恢复工业化以前、甚至更早时代的生存环境,这个可能性就更值得怀疑了!它的深层将涉及到人的文明观、历史观,涉及到人性,涉及到整个人类作为宇宙生物种群的生存观、价值观的问题。就是说,“非遗”的传承保护,使人类面临必须对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文明观、历史观、本体论人性以及人类的最高、最重要的生存价值观做出根本选择。目前,人们似乎还远未意识到这一点,于是,“非遗”的传承保护也就还只能是一个很大的悬疑。

改变这些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就意味着复归、复原,依多年世界流行的观念看叫“历史的倒退”。而这是不会被大多数人,包括社会各界精英所接受的。从学界到一般公民都认为,人类社会一直是在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蒙昧到文明、现代,从迷信到科学地发展、进步、提升着的。这可以从任何一本文明史著作的论述中得到证明。这种历史论、发展观决定人类绝不会走回归之路。人们不仅对历史上落后野蛮民族的每一次大举入侵、军事胜利表示遗憾,对他们焚毁文明的行为表示愤懑;而且,人们打心眼里不愿意回到游牧文明、渔猎文明,更不要说原始人那茹毛饮血的洞穴生涯!

人类还有一个观念就是,认为人的智力是无限的,科学是无所不能的;科学理性主义观念对当代人是根深蒂固的。目前国际社会对人类生存危机困境的解决虽主张“可持续”,也将实施“低碳”措施,但仍要求“经济复苏”,坚持过现代所谓“有尊严的生活”。这其实就是认为科学理性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科技使用在制造业人类追求的是防酸、防碱、防腐蚀、抗老化,而整个自然界的规律却是物质问依照规律相互转化、并达到一定比例的平衡;这两个方向恰正相反。于是出现了令人类苦恼不已的怪物:一千万年才能降解的塑料,三十万年才能完全无害的核废料,至今无法商业化处理污染极为严重的干电池、锂电池、废荧光灯管……

人类依旧沉浸在科学万能的迷信中。其实任何一个科学发现、新技术发明,所带来的新问题比它所能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例如航天空间技术:

废弃的空间站、人造卫星和火箭爆炸后的碎片,甚至是螺栓、推进器、电池板、绝缘材料、涂层片,都是空间碎片的来源。

关于太空垃圾的确切数字一直在波动。一些碎片在重新进入轨道时会燃烧,并且产生新的碎片进入轨道。因此,统计空间碎片是一项异常庞大的工作……

据美国航天局(NASA)公布的统计数据,10厘米以上大小的太空垃圾已经达到17000片;2.5到7.5厘米大小的超过20万片;更小的则数以百万计。

最新有关空间碎片的报告――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9月1日公布称,地球上空的太空垃圾数量已“达临界点”,对于航天器和宇航员而言,当前的空间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危险。

此前,NASA的科学家曾警告,即使不再发射航天器,到2055年,由碰撞产生的新碎片数量也将超过落回地球和燃烧掉的碎片总数……

在(中国空间碎片首席科学家)都亨看来,激光处理的办法容易产生新的小碎片。目前学界清除太空垃圾的想法很多,但还没有成熟的办法。

人们依然盲目地信奉着科学万能。而据专家说,即使按照目前人类对自然破坏的规模不再增加,最乐观的估计是,地球留给人类解决问题的时间已不足百年!

第9篇:传承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高校美术教育 传承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探究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和人民的血脉精神所在。在当下,紧随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趋势加剧,各国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国内传统文化受到诸多冲击,建立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体系势在必行,尤其是高校相关美术教育中强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承是大势所趋。

一、明晰非物质文化遗产同高校美术教育间的关联之处

1.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遗产,它与人们生活具有相当密切的关联,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包含了民俗活动、表演艺术,还囊括了传统技能以及一些民间的传统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有一些口头性以及活态性传承特征,但是其主要的传承方式是凭借内心领悟以及言传身教得到传承与发扬,由此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与活化石是毋庸置疑的。

2.非物质文化遗产同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关联所在。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需要立足于民间艺术研究,高校美术教育充当着发展与研究民间艺术的中坚作用。早在2000年初,国内诸多高校就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了不少研讨会,也是从那时起逐渐拉开了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序幕,全国各地区也纷纷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单位,进一步探究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来控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局面,并且使之可以更有效地、广泛地融入到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之中。

3.高校美术教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突出要义。在当前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作为重要文化财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必须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洪流中得到足够重视和运用。在社会经济制度与时代变迁的过程中,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们所破坏、遗忘。而在高校美术教育工作中深化传承与保护、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于国于民,都是福祉。客观上来说,中国幅员辽阔,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是相当丰富,很多都蕴含了独特的地方特色以及文化底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历史长河中我国区域性的历史文明,由此,保护与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这也是历史赋予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时代使命。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关键部分,高校理应承担对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与实践的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效果也反映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它承载着民族文化与历史,更蕴含了丰富的工艺技能、审美情趣以及伦理道德、文化知识,十分有益于高校美术教育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与文化品位。

二、探究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上的优势与作用

1.高校的优势所在。高校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显示出得天独厚优势之处,具体来说囊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高校自身来说,高校的社会地位和其自身特点一定程度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条件、能力去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相关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身为教育机构,高等院校是开展专业教学的较高阶段的场所,对受教育者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了高校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创新与传承的关键场所,中国数千年文化积淀而成的文化瑰宝在高校这里逐渐整合、积累,进一步形成了多元化文化系统,提供给高校内的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继承与创新的机会。当前高等教育渐渐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年轻人的文化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状态的未来。强化这些人群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认可,更好地唤醒对民族文化传承及创新的责任心与自觉性,带有相当的重要性。特别是依据相关调查的显示来看,很多文化精英从五湖四海积聚在高校内,身为文化工作者,这些人具有十分自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意识,同时肩负了传播传统文化的关键职责,依托高校资源的他们毫无疑问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创新的最佳人选。

2.高校美术教育作用效力的发挥。高校美术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十分重要。首先,高校美术教育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直接、最主要的传承和创新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一成不变,其实它更是一种以活态形式呈现的文化遗产,特别侧重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可传承性,展现出一定的创造性和人为因素。无论是从实践上看还是在历史角度上分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通过口头相传,更是作为世世代代所谨遵的形式存在,甚至是作为小家族产业的形式一直存在着。同时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时还留有不少家族方面禁忌,诸多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活在民间,又深受各方面因素的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的情况十分严峻。由此,高校美术教育可以注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还可以将其自身作为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场所。

三、关于高校美术教育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所在

1.记录、考察以及研究是第一要义。高校美术教育能够在艺术角度上记录考察以及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散落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在艺术价值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如若想要获得高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需要兼具敏锐的艺术感觉以及洞察力,进而深入调查和研究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帮助挖掘、整理出更具实际价值、实际效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将人为口述以及文字记载的内容囊括在记录过程之中,还要兼顾其中的工艺、绘画以及美术等诸类各异的记录方法,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皆是属于艺术范畴的问题,一些对其进行考察和研究的人士必须是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而高校美术教育恰恰在这一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2.强化继承与创新人才的输出。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可作为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路径,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技术技能和知识上的传承、创新就离不开人本位的创造能力和主体意识,在面临现代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的窘境时,在高校美术教育环节上可以增强对于继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输出。第一,将一些民间艺人请到高校美术学堂,可以更直接地帮助高校学生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更有益于提升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的美术修养、文化修养,潜移默化地营造出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氛围,培养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继而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继续流传,不会消亡。在聘请相关民间艺人进高校美术课堂进行辅导的过程中,传统的讲座形式也是重要的方式,继而建立对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以及专业院系,可以在学校内专门招收部分条件合适的学生进行系统化教授。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皆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功底,适时培养这些学生可以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培养作出重要贡献。

3.艺术创新注入新活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渐渐棘手,在这样的形势下,不能单单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特性,那样势必导致其丧失生命力,继而演变为缺乏生命力的文化枯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活力。特别是运用艺术与美术创作能够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带动其更好地结合时下流行趋势,与此同时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O引导高校美术教育进行相关艺术创新,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紧密结合,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表现形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来增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焕发的光彩,最后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及创新。

参考文献:

[1]郑以墨,王阳. 论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8).

[2]魏玮.河南省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