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的传统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哈尼族;尚黑;青色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作为自治州民族之一的州级自治地方,也是我国哈尼族居住最集中、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红河州博物馆作为一个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目前拥有居住于境内的十一个世居民族服饰共计402件套。其中哈尼族服饰包含有哈尼、白宏、糯毕、糯美、奕车、腊米、碧约、卡多、阿松、期第、西摩洛、哈欧、各和、豪尼、堕尼等十多个支系不同款式和装饰共计102件套。服饰可谓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浓缩民族了的历史,突显出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红河州境内的哈尼族,主要聚居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四县,少量散居于红河北岸的建水县坡头乡及石屏县的新城乡和龙武乡。黑色是哈尼族服饰的主色调,染料只有蓝靛一种。哈尼族崇尚黑色,将黑色视为吉祥色、生命色和保护色。哈尼族擅长种植棉花,各家都有木制的压棉机、纺纱机和织布机。因此,染织手艺是哈尼族妇女世代相传的技艺,又是衡量女子聪明才智及其治家本领的重要尺度。
哈尼族妇女的服饰虽纷繁各异,但是其色彩审美、精湛的织绣艺术及各类图案的搭配,同样记录了哈尼族千年的发展旅程。馆藏哈尼服饰从不同的支系和居域差异来看,哈尼族妇女的衣着类型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一、长衣长裙型
这类服饰主要是碧约、阿松、卡多、堕塔等支系。其特点是上衣无领斜襟左衽,两侧腋下开叉,衣长及大腿中部。大多为宽松的大摆裙,长及脚后跟处。总体装饰相对较少,宽松、朴素、大方,主要流行于绿春、红河等县。
二、长衣长裤型
这类服饰主要是哈尼、堕尼、糯比、糯美、爱倮等支系。整体以黑色为基本基调,其特点是上衣无领斜襟左衽,衣服长及大腿中部,有的更长,领口和袖口部位作特别的装饰,裤子均为大裆宽管裤长,及脚后跟处,部分长裤裤脚部位采用贴布、绣花、钉花边等工艺加以装饰和加固。流行于红河、元阳、绿春等县。此类型头饰最有特点。如:糯美支系,少女头戴通顶的瓜皮小帽,在黑色底板的帽沿绣上红、黄、蓝、绿、白等花纹,并在帽顶沿边镶上相应色调的小线花9-11朵,然后在帽沿边盘一根发辫,显得鲜艳、活泼,辫子由头发与长约1米的无数条黑线带编辫而成。而爱倮支系的妇女头帕呈三角形,坠三条嵌银泡并附彩线须得饰带及黑线假发式。
三、穿短衣长裤型
这类服饰的有期弟、腊米、果觉、碧约、郭宏等支系。其特点是上衣无领长袖,斜襟左衽。外罩绣饰精美的对襟坎肩,坎肩衣襟作特别的装饰,沿斜襟边沿用花边彩带装饰,同时用小银泡钉成多个三角形,斜襟边沿形成大型锯齿状银泡。裤子为大裆宽管裤,部分地区小腿上套绣饰华丽的护脚套。有些支系的衣服袖子色彩非常丰富。如:期弟服饰,袖口外侧用丝线绣制一块三角形彩色图案,袖筒用16-20条蓝黑相间的布条或者用黑、蓝、黄、红、绿、灰等多种颜色的布条拼接而成,拼接处均用彩线加以装饰。
四、穿着短衣短裤型
这类服饰的主要有白宏和奕车妇女。奕车妇女的传统生活服饰最为典型。奕车头饰较为简单,年轻时戴自称“帕从”的尖顶长尾白帽。随着年龄增长,生儿育女之后,帽子的颜色逐步改为蓝黑色。无论任何年龄阶段,奕车女子从不在头上加戴任何首饰,也不穿戴耳环。上身着自称“雀巴”的无领短衣短袖斜襟衣,外罩自称“雀龙”的对襟黑色上衣,虽钉有十多对布扣,但穿着时从不扣合。下身着超短型黑色短裤,长度只及大腿根部。
从年龄段来讲,哈尼族妇女的衣着,无论何种类型,其样式、色彩、质料、花纹等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审美要求。一般来看,哈尼族童装的特点是简洁明快,符合儿童心理。衣饰上主要以动物的羽毛、狗牙、鹰嘴或银币作装饰,给人的审美趣味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青年女子的头饰最为鲜艳,饰物最多,主要以银泡、银币、银耳环为装饰。女装突出表现在面料的选择上,出了基本的黑、青色布料外,还以灰、蓝、红、紫、黄等色彩装点,衣服上再配上银链梳子、银泡、银币链、银扣、银手镯、银螺、银鱼、银链腰带等,使得姑娘华丽富贵、光彩夺目,充满少女的青春气息。已婚妇女则以蓝黑为主的朴素服装,给人以庄重、朴素、实惠之感。
哈尼族男子衣着、头饰相对单纯,朴素大方,大多为紧身短衣,大裤裆长裤和黑布包头。包头有长短,长的6米左右,短的也有4米左右,用自织自染的土布做成。包头的一端,以织布留下的纱布搓捻成无数线条,做成一束缨花。打包头时按从左到右的顺时针方向缠绕,在额头上叠成层层叠叠的人字形,给人以庄重之感。上衣主要有无领斜襟右衽和短领对襟衣两种款式。短领对襟衣俗称普通衣,裤子仍为大裆裤,不分正反面,称为“扭裆裤”,以黑布条作系腰裤带。男式领褂,亦称坎肩,对襟、无袖,用自制的藏青色土布制作,前襟钉两排银纽扣,银光闪亮,华贵大方,穿着时套在外衣的外面。哈尼男子服饰整体特征是上紧下宽,便于田间劳作。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高等教育;意义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它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而且在当代也已经和正在受到亚洲乃至全世界日益众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在21世纪的人才培养中,应当认真地加以弘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它既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子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积淀已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新文化创造和发展之基点,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中国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这是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传承性,而要建设、创造和发展,首先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潜在的推动因素。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承担者,中国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他们的努力。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以传统文化为前提。只有把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赋现代化以民族特色,也只有这样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现实的、具体的、有活力的现代化。英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早向现代化发展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西方保存传统最多的国家;即使在今天,日本的传统文化依然大量存在于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现代化教育中,应当加人传统文化教育,以增加高等教育的深度和力度。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作用之大不可量化。而蕴含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民族历史愈悠久,传统文化愈丰富,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则越深邃,民族精神越强烈。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之主体。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诸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的理想精神、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在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冲击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必须进行认真的整理、挖掘,用以武装当代大学生,从而重新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以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或者说是一种效益驰动的经济,与其它事物一样,它具有双重性: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平等观念和经济意识,但可能导致以拥有金钱、商品的多寡作为划分人们等级地位的标准和判断人们的价值尺度;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最高极限,也会导致人们“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提高人们的自主意识,但一些人追求无限自由。产生无政府主义;市场经济以企业甚至个人为经济运行主体,容易引发极端个人主义;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劳动使相互服务意识增强,同时又使交换关系渗透到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之中。市场经济双重作用中的负效应,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如果我们在教育大学生时赋予传统义利观以时代的内涵,则对于冰释滞存于大学生思想中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会有立竿见影的积极效果。除了对大学生灌输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之外,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传统文化中的群众精神教育。千百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民族心理积淀:社会是一集合之整体,个体总是生活于群体之中,是民族、国家之一员,如果整体利益受侵害,则个体利益也难以保障,因此,个体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传统文化中这种社会成员服从群体、群体服从国家的集体精神,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引发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直接对立的。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继承、发扬这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群体精神,通过分析与取舍,将群体精神注人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之中,无疑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特点是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在获取个人利益时,要看是否符合公正、公平和诚实原则。
二、寻找和发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规范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上,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坎坷、动荡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集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关爱兄弟是维护家庭整体;
“天下为公”是人类大同世界的最朴素想象,集体主义的具体内容因时代和社会的条件不同而各异,但就群体生活中个人需要顾及他人利益及大众利益这一点却是共同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种精神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持久不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国家、杜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矛盾,而二者必须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大学生由于思想尚未成熟易走极端,崇尚绝对自由,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潜意识不可避免地要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因此,教育大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整体精神时,应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而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一定要从传统的整体主义精神出发,上升到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
(二)发扬仁爱精神,加强热爱人民、尊师爱生教育。孔子把“仁”由西周时的“爱亲”扩展为“爱人”,由家族之爱推广为天下之爱,不但体现了由亲而疏的爱的变化而且包含着“泛爱众”的质的升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将心比心、以情交情、以诚求诚,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古今社会必然有种种差异,但以“仁爱”为总纲所提倡的礼让、保民、爱人、尊亲、团结、互助、谦虚、同情等,仍为年轻一代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现在一提“现代化”,人们往往就与竞争、紧张、高科技、高消费相联系,很少与“人情”挂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今天受益于现代文明,同时也受害于现代文明:一方面知识激增,科技发达;另一方面人口失控、战争不断;科技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现代化之进程,但同时却加深了竞争的激烈程度;经济的突飞猛进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却俗化了精神领域,淡化了人情关系。上述不良影响反映在大学生身上,集中表现为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甚至以金钱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标准,所以,我们应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仁爱”教育,使其热爱人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牢牢确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交际准则。
(三)倡导“重家庭”伦理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家庭观念教育。家庭是在原始社会氏族解体过程中产生,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至今仍存在和发展着的社会最基层组织。在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家庭既是社会基本的生产单位,又是社会婚姻的生活单位,它兼顾赔老扶幼、教育子女等众多的社会职能,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一直是伦理道德的核心。“齐家”思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敬’,、“邻里和睦”等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在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西方不良文化观念也在猛烈地冲击着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大学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时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是当务之急。目前,有部分大学生对父母口出狂言,视为“保姆”,当作“包袱”,因此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重家庭”伦理道德,发扬中华民族特有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以及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品德修养,不仅能使千万个家庭和乐融融,而且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健康和谐,建设精神文明,促进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四)主张慎言力行,发扬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言与行的关系间题上主张“懊言力行”。“慎言力行”这是古圣先贤务实品格的集中体现,这种品格对今天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极为可贵的。年轻人富于理想,热情浪漫,年纪轻,阅历浅,往往誓言多于行动,好高,远,脱离实际。因此,教育大学生发扬务实精神,刻苦学习、精通学业、奋力拼搏、自强不息,这对他们将来建功立业,成长成才,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类一切传统文化成果
传统文化既是人类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继续前进的基础,又是一个可以阻止人们前进的包袱。因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就必须强调对一切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和选择,采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抛弃其保守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糟粕,吸取其为时代需要的精华,并赋予其新的意义。学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要和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规范联系起来,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只有从具体的小事人手,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尽量避免呆板、说教式的方式,避免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来自人类的活动,是人类的记忆和活动的印记。人以民族为单位而存在,民族是在历史上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的共同体。因此,大凡文化,无不具有民族的烙印。任何文化与文化创造均以民族、民族社会为根基,没有民族社会生活的沃土,文化便无由生根。文化总是表现为各不相同的乃至千差万别的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为前人所普遍认同,曾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长期地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相当程度上为今人认同和践行。现代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一根基,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合理的、进步的、有益的营养成分。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其一,存史。
建筑、设施、标识、服饰、器物、工艺制品等物质和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等非物质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外在显现。物质和非物质的民族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岁月的积淀,其产生与形成具有自然性和原生态性,反映民族的习俗和意识,本身就是记载和保留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载体。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大众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富于本民族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就成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方式。通过民族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挖掘及保护,来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同时将其中所隐含的民族制度、习俗与心理价值趋向等进行有效的传承,可以达到民族传统保存和文化传承的目的。
其二,资政。
一个为政者如果对治地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认识,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其现在并正确地引领其走向未来。“历史是解读现实的第一把钥匙,研究任何社会问题都需要以对历史的透彻了解为基础。”传统是历史的现代解读。为政者只有重视民族传统文化,并加以挖掘、保护和研究,才能通过保存下来的历史记忆,洞悉其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现实,开辟未来。
其三,教化。
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其后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后人透过历史记录和保存先人活动的事迹而进行自省,可收到社会教化之功效。文以载道,史以鉴戒。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历程,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在于延续存留其中的精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着民族认同,是培养、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重要资源。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勤俭节约、乐观向上、教人向善等优秀的传统美德,这些有底蕴、有历史的道德教育更能让受教育者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恪守基本的道德准则,在利益诱惑面前以道德的力量做出正确的评判和选择。没有历史文化背景的道德原则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人们基本道德观念的培养形成来自对传统美德的继承。
其四,休闲。
“休闲”一词从产生时起就已经赋予了与人相关的内涵。皮普尔认为,自人类诞生以来,休闲就成为传承文化、延续文明的一种有效方式。他认为,休闲是“一种对社会发展的进程具有校正、平衡、弥补功能的文化精神力量”。民族传统文化中休闲娱乐也一直是节庆民俗中最基本的特征,其意义在于对文化的体验和感悟。民族传统文化的休闲价值主要体现在能为人们提供可资休闲的内容和去处。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极大提高的今天,内容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现已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重要资源。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广西的形式及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广西的形式
世界由物质构成,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人的意识”即精神,与“物质”相对而存在。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精神依托于物质而存在。因此,完整意义上的“文化”应包括“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客观实在”和“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的意识”,即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前者是“形而下的”,后者是“形而上的”。对“文化”的完整解读,须将两者合二为一,而不能割裂开来。本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把握即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解。广西民族传统文化是伟大灿烂的中华文化在广西的一个缩影。它的存在和传承,充实和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库,补充和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在广西这片多民族聚居的神奇土地上,居住和生活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广西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各自的地域,沿着自身的生活轨迹,保持和发展着本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他们从一开始就受到民族崇拜、民族心理和民族习俗的影响。不同的民族用不同的方式创造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广西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这些民族传统都闪烁着广西各民族文明的亮点,既显示出整体性的文化特质,又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既有共同的语汇贯穿着整个文化,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差异。广西各族在八桂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劳动,创造了广西特有的民族文化。根据2005年4月1日通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广西民族传统文化的存在形式有:濒危的民族古文字和语言;记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文献资料;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等民族民间口头和非物质文化;具有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民族民间传统生产、制作工艺和其他技艺;集中反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建筑、设施、标识、服饰、器物、工艺制品;集中反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并保存比较完整的自然场所等。这些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有物质,也含精神。
(二)广西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
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因此有优秀的内容,也不乏消极的成分,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既需有汲收,也需有扬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系统全面了解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广西民族传统文化见之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路径有:
其一,融入教案,展于课堂
大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主要在课堂上完成并通过课任教师的讲授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原则是“超本不超纲”。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理论性强的显著特点。这就决定了思政课的教学不能“空对空”地宣教,而应将学生身边的情况作为教学资源有机地楔入教学中。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具有特定的物质载体和丰富的精神指向,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载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教学资源。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活紧密相连,以生活为基础,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显得质朴,让人觉得真诚,为大学生所熟悉,他们因而易于理解,乐于接受。欲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需以学生所能感受到的民族传统文化来进行理论解读。教学中,教师一是可结合课程教材,通过图片展示、文字描述、录像播放等手段将地方民族传统文化渗透于课堂教学;二是可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电视台、电台或音像部门拍摄录制的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新闻报道或专题片,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
其二,独辟课程,专门讲授
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由教育部统一规定和要求,但选修课由各校作出选择和安排。就广西高校而言,可在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中开设“广西民族传统文化概论”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限定选修课,以借助思政课这个平台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广西民族传统文化,使其精华得到有效传承和弘扬,同时也为广大学生系统全面认识和了解广西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一个便捷的窗口。广西民族传统文化凝聚着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形态和强烈的人格精神,并随着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而重新显现出其价值。其地方文化特色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特定地域的文化积淀与当地文明发展历程密不可分,是民族本性及其实现方式的浓缩,是民族发展的基础和灵魂。因此,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单独开辟“民族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给大学生进行专门讲授,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不但必要而且必须。
其三,建立基地,课外体验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两个基本环节,前者重在基本知识的传授,后者重在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亲身检验。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拓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形成和产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合力。欲使大学生真切感受到蕴含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意韵,须结合课堂教学,因势利导,有计划有组织地引领他们走出课堂下到村寨,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来体验。2003年10月,国家正式启动“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以来,广西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广西民族传统文化诸保护工程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之课外民族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高校可在这些地方挂牌建立“民族传统文化大学生课外实践基地”,实行校地共建,在为学生确定固定的学习实践场所的同时,充分发挥高校研究人员的力量,一是对史料做进一步挖掘、考证和整理,丰富其思想文化内涵;二是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课外实践的开展,组织和指导学生深入农村,走进村寨、农家,采访、搜集、整理民族民间传说和民俗故事,为这些传统文化增添趣味性和可读性。通过这些工作促进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其四,文化之旅,寓教于游
关键词:广告 民族文化 融合
从广告对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及从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程度来看,现代广告更具有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并因此形成相对独立的文化现象,即广告文化,可以说广告本身就是文化。民族文化概括地说是一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指的是 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所形成的民族语言、生活样式、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世界观、价值观。做为一种特殊的时代文明,广告不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社会、乃至政治社会也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观。无庸质疑广告文化是一种民族文化,一种社会文化。广告的传播过程就是一个人们共享社会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不断被传送、强化和公众接受社会文化教化的过程。实践证明:广告文化是一种强有力的经济文化或是企业文化。
任何企业文化总是与该民族的文化存在着一种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它总是附着于民族文化的机体之上。尽管当今经济呈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但文化却是多元化的,每个民族的文化因其独特而各具存在的价值。中国企业文化是在当代经济管理领域中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形成的一种管理模式,是一种与民族文化血肉相联的文化模式。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广告在推销商品传播广告信息追求商业利润之时也展示着时代文明、民族文化,这种带着明显的时代文化和民族文化烙印的广告文化,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功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战中,广告作为竞争策略和武器在繁荣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如何对待与利用这一丰厚的宝贵财富则是现代企业、现代广告人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由此可见,成功的广告作品应做好“文化”这道大餐,如何找到广告创意与传统文化内涵的契合点是关键。笔者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将传统民族文化融入现代广告中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广告人要善加利用,广告创意如果能从商品世界深入到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中,为广告灌注积极的文化内涵,构建新的价值取向,实施合理的广告策略,显然是十分重要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下来的最为可贵、理当珍视的东西。在漫长的5000年中华民族文明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信仰模式和审美趣味已渐渐深入国人的头脑。成功的广告往往蕴涵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同时也是时代进步文化的一面镜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恪守信用、重义守信、爱国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表现仁者情怀的“以人为本”“厚德载物”等观念浸润历代有识之士;表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家国同构”“尊老爱幼”成为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我们在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应弘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在广告中的渗透改变了广告单纯的经济社会产物的角色,在很多广告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体现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商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不少广告将这一文化精神灌注其中。英国著名作家赛缪尔·约翰逊曾说:“承诺,实实在在的承诺,是广告的灵魂”;中国哲学思想总体上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终极境界,中国人对自然抱着一份相亲相融的亲近感情,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因此,在中国广告中往往以自然为表现主体,将人的感情溶入自然景物之中,达到主客体交融来展现一种深层的理念,使商品品牌深入人心。比如广告“扬子天地,扬子电器”(扬子电器),“天上彩虹,人间长虹”“太阳更红,长虹更新”(长虹电视机),“当太阳升起的 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太阳神品牌),这些广告立意高远,气魄宏大,都是“天人合一”哲理的典型阐释,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一则成功的广告从策划到创作,不仅要研究商品、服务,更要对广告诉求的中心——人认真研究,给广告注入感情与爱心,使人在情感的感染浸润中接受广告,以冲淡过于直露的商业目的。中国人讲究血缘亲情、重情重义,“亲情”、“爱情”、“友情”、“爱国之情”自然成为厂家和广告主特别青睐的诉求方式,这也凸现了国内广告的一个重要创作特性即讲究感性诉求或情感诉求。在食品、洗涤用品、厨具、保健品、家具、药品等宣传中,以情感取胜的成功范例数不胜数。这类广告诉求主题虽不相同,但却不约而同地选择在“情”字上做文章,并出色运用艺术手段塑造生动可感的形象传达温馨健康的人类情感,以引起消费者强烈的情感共鸣。成功的广告同样也折射出国人对家庭美满和睦,国家和平富强,民族团结统一的内心企盼和执著追求,可以说,传统文化藏在人们的灵魂深处。有些广告灵活运用文学艺术作品来进行广告创意,将中国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与广告设计理念相结合,这样的典型例子在广告中随处可见、信手拈来。比如“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九胃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奶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红豆制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酒)、“春来江水绿如兰”(春兰空调)、“春眠不觉晓,还是‘蓝梦’好” (蓝梦席梦思),将商品特性与古典诗词的美好意境完美融合。
将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在现代广告中
绵延不断、多彩多姿的中国民族文化孕育出琳琅满目、门类繁多的艺术品格与风格,蕴含着取之不尽的宝藏,令世界为之惊叹,也为广告创作提供肥沃的文化土壤。广告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在文化市场中,我们要探究广告作为文化载体的独特内涵,善于在广告传播中融入独特的中国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商业信息和文化信息的有效传播,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使广告宣传在如潮的信息洪流中脱颖而出,还能使中华文化在世界大放异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广告逐渐从中国走向世界,广告宣传则应顺应时代潮流,体现跨时代、跨民族文化的融合趋势。有人断言“人们的品位和偏好都在趋向统一化,由于任何地方的人群都因为相同的原因而需要相同的产品,因而企业可以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标准化的主题统一广告宣传,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跨国家、跨民族、跨宗教、跨种族文化的共通与差异给广告宣传带来了更多更广的创作空间,同时也派生出新的问题:如何将广告宣传与当地文化相融。国际品牌可口可乐的“泥娃娃阿福”系列贺岁广告,丰田公司“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样妙用中国谚语的广告语,都深深打动中国消费者的心。因此,在国际广告传播中,我们要增强自己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包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意识等,许多广告以此为创意背景,反映了文化的差异。从一些国际品牌的广告宣传中可受到有益的启发。
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主题词为“无法抓住那种感觉”,在日本等地改成了“我感受可乐”,在意大利改为“独一无二的感觉”,在智利则改为“生活的感受”,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细腻感触。由此可见,广告必须了解并反映当地的文化,广告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社会文化的时代痕迹。广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
广告主在进行这样的广告策划时,首先应明确文化的共通与差异,其次找出共通之处,保留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都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广告信息和传播方式,最后根据文化的差异与广告传播的内容和方式进行适当的修正。美国万宝路在中国的新春贺喜电视广告就紧扣中国人追求喜庆圆满的审美情趣,整个广告红黄两色鲜明喜庆、锣鼓喧腾,以勾画出大喜、大庆、大团圆的热烈气氛,符合中国人的特定心理,对中国受众产生巨大的视觉冲击力。麦当劳在春节期间的广告也非常具有中国特色,不仅有很多春联福字,还有鞭炮、舞狮等等。这不难看出中国文化对外来品牌的影响,这种外国品牌穿上中国外衣的例子,在中国的广告市场上也是越来越多。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广告文化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吸收与融合。
关键词:后奥运时代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发扬 传承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84-03
引言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奥林匹克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影响并不仅仅限于某个领域,它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对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挑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以世界上不同民族原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系。本文在奥林匹克全球化的语境下,从文化多样性视角重新审视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与功能。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在奥林匹克强势文化笼罩全球的环境中立足,必需发掘自己的精髓,传承并发扬不同于其他体育文化并且在某些方面凌驾于他者文化之上的精粹,需要本民族体育文化的特色与特点,并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优势文化,是不同于他者文化的瑰宝。
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有的价值与功能
相比竞技运动过度商业化、职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本身所具有的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既弥补奥林匹克运动的先天不足,又能使人感受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属于大自然,遵从自然规律的科学意义。提倡探索体育人文观的过程,其实就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复兴,离不开体育人文价值观的确立。以西方体育为参照系,反观中国古代身体活动,会发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生俱来的和谐价值,顺应了后工业时代体育的需求。它是自然经济基础下产生的原生态体育,为后现代休闲娱乐的回归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原料,顺应自然的和谐价值、体现多元的文化生态价值、其游憩养生特征都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走向繁荣提供可能。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竞技,富有进取心、积极向上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智慧的民族。竞争是人类自进化起经自然选择验证的崇高精神品质,人类自诞生至现在之所以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种顽强的竞争精神,作为自强不息的民族,奋发与竞争的精神价值将是民族传统体育实现现代化转型的核心与关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与生产劳动、宗教祭奠、军事战争等有密切的联系,但仍然具有竞技的本质特征,同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与价值功能。
1.1 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凝聚与民族识别功能――文化多元化在民族中的完美呈现
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和标志,体育是一种按照人的目的、意志、理想去占有、改造自身自然地创造性的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合规律性的活动。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既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直面国人身心的康健。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主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侵染,始终没有突破其束缚。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它体现于民族日常生活中,渗透到民众的观念里。它是构成民族精神的必要因素,是一个民族成其为民族的充要条件。它体现着民族内认同的情感需求和民族间的区别。它是彰显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与民族个性的物质载体,它是体现民族自豪感的标志,是体验民族自豪感的身体行为方式。
1.2 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娱乐价值――现代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渴求与呼唤
当今社会的高度竞争,工作、生活、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与压力同行的是各种生理与心理疾病,亚健康人口数量巨大,大量病态的社会人忍受着现代文明病的侵袭,地球在变得相对越来越小的同时,人们的内心却越来越封闭,“宅”是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本能的一种反叛现象,虚幻的网络正越来越严重地侵袭着真实的生活,社会性的降低对人类发展是危险的。现代人享受恬淡闲适欢娱生活情趣的能力越来越差,一方面是后工业时代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摒弃造成的,要唤起人们对享受美好生活体验休闲娱乐生活的动力,极具休闲娱乐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一剂良药,现代人在极力追逐与享乐自然科学带来文明的同时,更加需要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成果的滋养,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侧重于“身”的现代文明,也离不了侧重于“心”的传统文化。
2 民族传统体育的出路
体育是一种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华夏民族的身体文化,是东方身体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少数民族先民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所创造的珍贵的民族文化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价值。然而,在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却逐渐失去了其主体地位,甚至由于长期遭受冷落而渐渐走向消亡,归根结底是族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认知度的淡漠,族人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可度的降低,以及对本民族文化归属感的削弱,民族对于少数民族同胞来说,已经仅仅成为获得某些补助、补贴、加分的工具。传承出了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本,年轻一代人已经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他们的父辈有的只会本民族语言的片言只语,有的仅处于对自己祖辈的情景回忆与幻想。
意识决定行动,没有深刻意识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流失是毫不在乎的,就不可能懂得珍惜,民族意识的淡化造成民族传统文化的严重流失,自我民族认同感越来越低,导致民族意识淡漠。
2.1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文化的辩证统一关系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它与民族文化犹如树根与土壤的关系,没有民族文化的滋养、哺育,民族传统体育不可能生存,更不可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没有传统体育的盘根固守,民族文化就面临流失的危险。
2.2 本土是民族传统体育发扬传承的基本道路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扬与传承离不开本民族百姓的了解、学习、参与及继承,即首先应该使其本土化,这样说其实有点自相矛盾,但现实就是这样的,我国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同胞的青少年一代甚至中年一代人已经不会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了,语言这一基本文化要素不能传承意味着生活经验传承的最基本方法(即口口相传)这一环节出现了断层,更不要说接下来的口传身授环节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失去本民族的语言即失去了本民族传统的思维习惯与意识形态,失去了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在民族之林退化成“泯然众人矣”,最后也只得万般无奈地看着消亡。
2.3 教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发扬传承的主要方式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2000年《新世纪:祝福篇》中说:“奥林匹克运动,首先是一个教育运动。”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早已证明其蓬勃的生命力,民族传统体育要焕发生机,必需使其成为教育运动。这里的教育运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是大教育。这种大教育需要由政府自上而下的引导来实现,政府部门宏观的政策引导及宣传可以有效弥补民族意识淡漠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出资带动及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解决当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被边缘化的切入点,少数民族群众不能在深层次意识里去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有赖于政府强有力的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的支持。笔者认为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即自我反思促进自我成长),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家庭里祖辈父辈的讲述和带动是对后代的最基本教育,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热爱运动的家庭祖祖辈辈都近乎狂热地喜爱本民族的传统体育,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势必会对家族热爱的运动感兴趣,进而积极投身其中。一个个家庭组成了社会,家庭氛围演化为社会环境,家庭氛围影响社会大环境的同时,反过来社会大环境又强化了家庭氛围。家庭教育传授的是各种经验,学校教育教授的是知识、理论、文化,学校教授的理论文化知识激活家庭传授的各种经验,同时,各种经验通过理论文化知识得到升华,再通过自我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实践得到检验、验证,升级为自我身心体验。我认为文化就是通过这一过程得以传承与发扬,同一道理,体育是一种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华夏民族的身体文化,是东方身体文化。传统体育文化要得以发扬传承离不开教育,因为传统本来就是生活经验的传递过程,是上一代传授给下一代的教育活动。
3 结论
在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们健康意识的深层次觉醒以及体育和人们生活质量联系地越来越紧密,这种碰撞和冲突将会越来越尖锐。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日趋强烈,21世纪的中国社会进入一个休闲娱乐时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独具的修身养性、顺应自然、休闲娱乐的价值理念非常契合当今时代对健康的理解与要求。后工业时代人类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及对休闲娱乐生活方式的强烈渴求,都在呼唤偏重养生、顺应自然、休闲娱乐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少数民族;习惯法;法律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4-0069-02
自秦朝建立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境内的各民族间一直保持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与交流,互相之间进行着学习、借鉴和融合。同时,少数民族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特质,从而使我国的法律文化体现出多元性的特征。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主要通过习惯法的方式存在并发挥其作用,是国家法之外的客观存在,是国家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正如千叶正士所言:“不认真对待法律的社会文化基础,就不可能成功地实现法律的现代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特质的研究和探索,是认识和理解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部分。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的特质进行论证和总结。
一、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以习惯法为核心内容
习惯法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经世代相传、不断发展,为本民族所信守的部分观念形态和约定俗成的群众生活模式的规范,它一般靠盟约等方式来调整个人之间和部落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达到维护本地区社会秩序的目的。习惯法是少数民族社会的基本行为范式,特别是在纠纷解决、维护社会秩序等领域具有主导性、持续性。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制定法不是至高无上和无所不包的,而仅仅为治理的手段之一,甚至处于次要的地位。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立足于社会和谐并强调人的习惯道德力量的特殊的传统法律文化,形成了以少数民族习惯法为主的“民风有序” “路不拾遗” “憎恨偷窃” 的法律文化观念。首先,习惯法的形成是由习惯演变升华而来。瑶族的民谣有:“石牌(习惯法)大过天。”彝族民谣说:“山林有清泉,彝家有尔比(习惯法)。说话一条线,尔比是银针。”其次,习惯法与当地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再次,同样的道理,居住在林区的群众,有保护利用树林确定林权的习惯法。缺水地区,特别注重用水灌溉的习惯法。习惯法有的源远流长,世代相传,有的公众认可,视为神圣。这种传统的力量和意志,个人的权威是很难使它改变的。
二、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以禁忌、习俗为具体体现
民俗、禁忌是少数民族习惯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已经内化为少数民族生活的一部分。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少数民族习俗禁忌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为了保护少数民族聚居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民族的长远发展,许多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保护环境的日常生活禁忌,这些禁忌规范制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往。生活在云南的布朗族、阿昌族、怒族、独龙族等,他们都有相关的狩猎规则和禁忌,他们一般忌春天狩猎,忌捕猎怀崽、产崽和哺乳期的动物;藏族和蒙古族实行的轮牧制度,有效地防止了过度放牧的出现,藏族还禁止打死猴、鱼、蛇、青蛙等;纳西族通过村民大会推举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老民会”,制定全村的村规民约,他们指定专人组成管山员或看苗员,对有乱砍滥伐、破坏庄稼等行为的人,由“老民会”依照村规民约进行处罚,还禁止在水源旁大小便,禁止在河里洗尿布,禁止向河里扔垃圾废物,禁止堵塞水源,夏季他们会进行封山,禁止毁林开荒等。
第二,少数民族习俗、禁忌调整人们之间的交往。少数民族习俗、禁忌在人们的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宗教活动、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农耕习俗到饮食习惯等,都有各类礼俗活动。例如内容丰富的饮食禁忌:藏族忌食乌鸦、秃鹰等动物,认为它们吃动物和人的尸体,具有神性;另外,藏族还忌食鸟、骡、马、驴等,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动物的生理机能与人相近,食用了这些动物的肉会影响人的特性;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忌食大肉;苗族忌吃狗肉等。总体上,饮食禁忌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生存防范意识和行为准则,破坏食物禁忌就会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正如卡西尔所言:“禁忌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的社会约束和义务体系,它是整个社会秩序的基石,社会体系中没有哪个方面不是靠特殊的禁忌来调节和管理的。”少数民族还有风格各异的丧葬习俗。例如藏族的天葬、火葬、水葬、树葬和土葬等,这些丧葬习俗反映了藏传佛教对他们的影响;回族则禁止火葬,采用土葬,回族的土葬不用棺椁,不起坟头等。这些禁忌、习俗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以社会、家庭、宗族关系为主的强有力的多维度调整少数民族交往的法律文化传统。
三、少数民族法律文化具有极强的乡土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习惯法是熟人社会中形成的“地方性知识”,少数民族习惯法形成于乡土的熟人社会,具有典型的农业社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少数民族习惯法围绕少数民族乡土社会中的婚丧嫁娶、生产生活等日常事务,以符合当地传统的简便而又易于操作的行为模式和规范方式,引导人们行使自己的行为,由此来维护本地区或本民族社会关系的稳定,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和家庭的稳定,同时保护当地环境和公共财产不受外界侵犯。
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是伴随着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而来,为少数民族民众反复使用后所逐渐选择、认同和积累的,其根植于民族的精神观念和社会生活中,反映了少数民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同时体现了少数民族的思想感情、心理发展等。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成员受本民族法律文化的影响,在处理问题是会选择他们本民族的习惯法进行解决,离开少数民族,习惯法就不具有存在的土壤和使用的前提。
四、少数民族法律文化具有厚重的宗教性
我国的少数民族几乎全民信教,尽管各民族信仰的教别和教派不同,是少数民族行使自己行为的主导和核心,任何民族成员都不得对其侵犯和亵渎。而且,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宗教教义在世俗社会的体现,甚至习惯法仅仅是为了强调和明确宗教教义而存在。例如,藏族习惯法中藏传佛教教义教规占绝大多数,而且习惯法不得与藏传佛教进行相悖;信仰伊斯兰教的伊斯兰民族,他们的习惯法内容更是严格遵照《古兰经》的规定,甚至是《古兰经》的重复和照搬。这种以宗教为主导的习惯法文化的特殊作用在于,引导民族成员尊崇宗教的神圣与权威,通过宗教来治理社会,试图建立“无诉”和“息争”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在社会生活中,他们排斥一切与宗教精神不相符合的思想和行为。在这种文化下,法律似乎有些多余,作用显然是有限的。因而形成了薄法厚教的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特质。
五、正确对待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民族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地位,但国家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合理协调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和国家法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要正_对待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政策基本采取“和而不同”的策略,避免“一刀切”,让少数民族按自己的“民情土俗”进行管理和自治,基本形成了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法并举分治的基本原则,并且形成了国家法和民族习惯法相互转化的良性互动。
当前,在法学界还有一股质疑法律多元的声音,认为少数民族习惯法是落后的,不利于我国的法制统一,应当在民族地区强行推行国家法律,甚至有学者站在国家法律统一的立场上,认为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存在是对国家法制统一的破坏。实际上,这种否定论并不了解法律多元理论的背景和发展趋势,仅仅是一种望文生义的批评而已。苏力教授认为,法律多元现象不但存在于古代、近代,而且还存在于现代。在当代,既然法律多元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就不能想当然地人为消除它,要让习惯法与国家法优势互补,共同服务于法治社会。国家法应当给习惯法留下一定的空间来调整社会关系,习惯法也应当表现出对国家法应有的尊重,不能太偏离国家法的原则和精神,否则会被国家所不容。
[参考文献]
[1]王学辉.从禁忌习惯到法起源运动[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高新才,马文龙.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1999,(4).
[3]王东平.清代回疆法律文化刍论[J].民族研究,1999,(3).
[4]张昌文.法律至上、秩序中心与自由本位[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5).
[关键词]橡胶产业 社会变迁
一、曼嘎村寨的基本情况概述
曼嘎寨座落于勐罕镇,毗邻澜沧江,属热带气候。全村国土面积0.94亩,适宜种植橡胶、香蕉、水稻等农作物;拥有耕地面积675亩,其中水田面积402亩,旱地面积273亩,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118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183亩,人均经济林果地4.5亩,主要种植橡胶等经济林果。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93户农户,总人口262人,其中男性153人,女性109人。2000年少量种植橡胶之前,全村经济总收入53.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3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大量种植橡胶地之后,村民收入迅速提高。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3.0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5.3万元,畜牧业收入7.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50元[2]。
二、当地居民收入提高后传统文化的流失
橡胶树的生长对气候和其他环境要求比较严格,橡胶树喜温怕寒,喜微风怕强风,喜充足阳光和湿润,能忍耐季节性干旱。目前我国主要橡胶产地在海南岛和云南西双版纳。橡胶树的生长需要吸收很多光和水分,曼嘎村寨周围水环境被成片的橡胶地破坏了。澜沧江近几年水量变化说明了这一切。据村里人介绍,在没有大量种植橡胶以前,澜沧江发大水能把村里的中心广场淹没。从中心广场到村寨公路边有几公里,而且公路的地势比中心广场的地势低的多,澜沧江水量在成片的橡胶树的影响下很快减少。曼嘎村民只看到种植橡胶的经济利益,拼命发展橡胶产业,他们没看到橡胶树对水环境的破坏,再过几年等到他们发觉自己饮水困难的时候也许就晚了。橡胶产业的发展带来当地居民收入迅速增加,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也破坏了当地的建筑文化。服饰文化也受到了这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傣族传统服装,短上衣和长筒裙非常适合傣族当地的气候特点,便于他们日常生活和劳动。但是现在村里除了一些年长的老人之外,其他的像年轻人、小孩很少或者几乎不穿傣族的民族服装,他们的穿着与汉族没什么差别的衣服。当地的小姑娘涂上口红,描上眉毛,穿着现代时髦的衣服,如果不仔细甑辨,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傣族的村民。以前,傣族家庭成员之间和邻里之间相处总是和睦,很少有吵架现象发生。橡胶地面积多的人和橡胶地面积少的人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状态,渐渐地,经济差距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他们的心理在暗暗的较劲。现在曼嘎村的邻里关系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和睦了。
以上是我归纳的曼嘎村民在经济收入提高后,村里环境、建筑服饰以及邻里、亲情友情等方面的变化。其实曼嘎村寨只是近几年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冲突的一个例子。云南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即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了,但是原有民族文化却被破坏了。那么少数民族在经济发展中,怎么才能尽可能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下面本文就这一方问题谈几点看法。
三、提出建议和治理对策
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政府、村寨和村民之间应相互协调、同心协力共同处理经济发展与传统民族文化保护这个问题。
(一)注重对当地居民的教育宣传,让其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政府在宏观上组织村民进行经济建设,同时也必须让村民了解和明白建设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能因为发展经济而破坏传统文化。目前,许多村民办事只顾个人、眼前的利益,并没意识到传统文化破坏对本民族以后文化的传承及其自身长远发展的不利影响。因此,政府必须重视从思想上引导、教育村民,让其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关系整个少数民族的整体发展及其切身利益的大事,从而正确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积极主动的保护好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文化。
(二)当地政府合理的做好村寨规划
在具体的规划中,当地政府应根据村寨所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从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护傣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根据傣族传统村寨物质形态和文化形态进行合理的规划。具体的措施主要有:(1)保持村寨风貌,维护民族传统建筑特色。傣族的干栏式竹楼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傣族村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在局部范围内保护传统傣楼民居的同时,建造采用现代结构技术及建筑材料并保持傣族民居传统风格的新民居,以满足傣族百姓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2)强化傣族村寨中的环境空间、精神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功能建设,引入新的文化活动内容。佛教和佛塔是佛教社会宗教活动和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规划设计中,加强寨心和佛寺的职能,同时赋予其新的文化内容,即把一些现代文化娱乐活动放到寨心和佛寺中进行。这样的设计将公共活动中心与原来的宗教活动中心合为一体,形成新的村寨精神空间,有利于增强传统村寨的凝聚力和加强民族团结。
(三)加大对村寨、村民的管理
曼嘎村委会是村寨的日常管理的重要机构,其应该在村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村委会在处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时,要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方面对村民在思想上进行保护传统文化的教育,另一方面对已经破坏传统文化的村民进行教育。对于少数已盖异化建筑的村民,可由政府、村委会出面与之协商,出少量资金买下这些“洋房”进行拆迁,以保持传统文化氛围的完整性,然后由村寨负责帮助村民建盖传统傣楼。
总之,民族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能因为发展经济而丢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像曼嘎这样的村寨,在经济迅速发展,村民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的时候,政府、村委会、傣族的老人一定要相互帮助,教育村民,保护傣族自身的传统文化。只要政府、村寨和村民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曼嘎村寨就能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传统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曼嘎村委会2007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关键词:儒家;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136-01
电影最初是作为一种“舶来品”传入中国,在其传入中国之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中国千年的传统文化给养。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与照相技师刘仲伦一起拍摄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这部电影便是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由此可见,电影在中国最初的发展就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百年的中国电影发展长河里,传统文化或显性或隐性地萦绕在电影的发展当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呈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随着华语电影逐渐走向世界电影的舞台,要真正了解与把握华语电影的文化精神内涵,就一定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中国电影成长的灌溉。
《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的民族品性构成》这本书对于传统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影响这一问题作了最全面与深刻的解读。作者尹晓丽在对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对中国文化对电影的影响进行了详尽剖析,并从全球化语境下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双重困境以及跨文化语境里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电影民族性建构的意义与途径。
全书一共分为绪论、上中下三编和结语五个部分,从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与电影的密切联系出发,纵向历史性地描述了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电影对于儒家观念的接受情况以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开拓中国电影民族性的可能途径。在绪论部分,作者对书中涉及的主要概念、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论述思路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概括,并对此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简单说明,阐述了该论题研究的社会文化价值所在。上编侧重从儒家传统的道德教化理念对中国电影文化形态的影响,从道德理想主义、入世批判精神、儒家的文艺观以及理想人格四个方面阐述了儒家道德教化理念对中国电影主题、风格和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影响;中编主要从家庭伦理观的角度分析儒家的伦理道德与乡土意识的中国电影的影响。具体分为五个章节阐述了以下内容:“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与中国电影家庭的文化形态,电影中的父子关系的儒学意蕴,意识形态话语与伦理法则的冲突与共鸣以及儒家的乡土观念与中国电影的民族风格建构。下编针对儒家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对中国电影的负面影响以及对中国电影的文化内涵反思进行论述,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重构中国电影中的儒家传统资源这一关键性的问题。全书以浸于儒家文化百年的中国电影的主题思想为主,结合具体的电影作品,详细讨论分析了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联系,考察了中国电影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儒家文化的内在融合与外在表达,探索了电影这样一个现代艺术形式内在隐藏的传统文化理念的优点与弊端。
儒家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颇为巨大。儒家所强调的入世、忧患以及教化民众等思想,也是众多电影创作者的创作初衷。如20世纪30年代面对外族入侵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电影果断从20年代的靡靡之音当中抽身出来,直面社会现实,积极承担文艺的宣传教化功能,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对于儒家传统文化来讲,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是具有历史沉淀下来的厚重感,同时也要具备从历史中走来所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因此,中国电影在坚持表达独特的民族性的同时,更要兼顾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中国电影怎么样能做到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电影这一问题事实上已经被众多电影创作者思考与尝试。陈凯歌的《无极》虽然遭遇了“滑铁卢”,但是从另一方面可以说是对世界性的民族电影一个失败的尝试。企图兼顾中西方观众的文化审美趣味无疑是困难的,与其如此,不如在民族范围内坚持属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十月围城》将民族大义与人文关怀,伦理道德以及打斗场面很好结合起来,这样带着传统文化气息的大手笔大投资的华语大片可以说是中国电影逐渐在摸索一条突围的新的电影策略。
然而,纵观如今的电影市场,《孔子》《风云2》《花木兰》等,或是历史再演绎,或是虚构玄幻,独独缺少对人文关怀主题的影片。对于民族性电影重构,不仅是要审视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带着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独特视角去看待当前社会与时代的世事百态。对于这一问题,作者尹晓丽也在本书的第十四章进行的相关的论述,并提出跨文化语境下儒家传统资源在中国电影中重构的可能性与途径,这也正是作者在对百年中国电影与儒家文化发展历史的回望与前瞻的意图所在。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促进作用
一、民族传统文化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民族文化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民族文化不仅限于书本,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理念、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等。民族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根植于人们的内心,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不同的地区皆有着自身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而这些民族文化正是不断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素材,毕竟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民族文化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且二者相结合的民族文化必定使语文的内容更加充实多彩,它不但深刻了语文知识,更是民族传统文化另一种方式的传承。如今,以《论语》为代表的民族优秀文化,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源头,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的根本。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提高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育水平的高低。
(二)增强教学的特色化和本土化
古语有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也是有地域间的区别的。将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来,无形中让语文教学更具本土化和特色化。而这一策略不仅符合了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标准,更有益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从而推动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我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因此,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来,让语文课本中的理念紧紧地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结合,那语文教学必将更具趣味性和本土性。且这样的融合无论是对于语文教学的发展,还是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是非常有益的。至此,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必将被激发出来,这不但有利于学生文化知识的增长,也有利于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三)提升学习热情,增强文化认同感
在网络、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高材生选择定居于其他国家,或者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被其他国家申遗成功等等消息,这不仅是人才的流失更是传统文化的流失。面对这种种现象,这就有必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来,让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得到碰撞与发展。因为,如果一个民族在发展中缺失了自身的民族文化,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势必将无法立足于世界之林。故此,在语文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让学生与民族文化产生共鸣,不断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以便让学生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塑造自己的品格,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思想层次,让学生与语文教学均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一并成长。
二、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
(一)依托本土资源优化课程设置
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首先需要将本土资源进行优化。这就要求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都需要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活动和文化内容。诸如本土的著名人物、历史事件、生活习惯、文学作品等等,将这些东西融入到高中语文课本中去,在教学中向学生不断渗透相关的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同时,本土的一些名胜古迹、传统工艺、考古发现等也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用以对学生进行熏陶,提升学生的情感感悟和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在这些环节中一步步地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
(二)举行以文化为载体的课堂实践活动
在学习中我们不可以忽视实践的作用,因此在学习中应适当地举办一些实践活动,以便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对学生的思想产生积极的启发作用,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另外,在语文课堂中涉及有与民族文化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或者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用以鼓励学生去查阅相关文献,让学生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当然,学校还可以举办相关的文化讲座和文化演讲等活动,或批准教师带领学生到一些名胜古迹去进行采风等,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感悟民族传统文化……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必能不断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能力,不断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三)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的文化素养总是综合表现为一定的人格气质,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熏陶和影响,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具有榜样和示范的作用。教师要学习历史,了解民族文化的发展,并要对国情、世情的发展以及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再学习,特别要注意研究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尤其是“五四”以来)对中外文化的批判与继承、改造与创新的经验和教训,树立起科学而全面的文化选择观。只有自身的文化辨析、选择能力提高了,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担负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
三、结语
本文首先对民族传统文化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分别阐述了“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增强了教学的特色化和本土化”,“提升了学习热情,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其次又阐述了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通过“依托本土资源优化课程设置”,“举行以文化为载体的课堂实践活动”这两种途径来促进民族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以便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实践中提高学习热情并且打造出更加高效、优质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袁永秀.浅议民族传统文化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期刊论文】-速读(中旬),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