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创新; 企业家精神; 观念人力资本。
一、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一个在企业家的主导下不断创新的过程。
影响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传统主流经济学主要强调的是各种外在生产要素的投入: 一是资本积累; 二是自然资源的禀赋; 三是技术进步水平; 四是劳动力的投入。因此, 西方经济学典型的经济增长模型表达式为:G = AF ( K , L , R)式中: G 表示经济增长率, A 表示经济中的技术进步水平, K 代表资本对经济的贡献, L 代表劳动力的投入量, R 代表投入的自然资源, F 表示函数关系。
由此可见, 传统经济学家主要是通过各种物质生产要素和技术的变化去说明经济增长问题的。自从亚当·斯密以来,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沿着这条路径研究经济问题的, 正如保罗·萨谬尔森所总结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必定安装在四个相同的轮子上,无论穷国还是富国。”
新古典经济学家在建立以上经济模型时, 一般把确定的制度、完全且对称的信息和零交易费用作为暗含的假设条件, 而将人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信仰感情全部抽象掉。即使在最先进的经济中, 这种过于苛刻的假设条件也是难以成立的, 由此导致了新古典经济学在解释经济发展时, 特别是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或停滞的原因时就显得力不从心。美国经济学家诺斯对此评价道: “新古典经济学在分析经济发展或经济史时, 只有当它针对某一个时期或运用比较统计学, 才能很好地说明某种经济的实绩, 一旦用来说明某种经济在整个时期的实绩时, 它就不大济事了”。因此, 当社会发展需要经济学做出更为深入的解释时, 将原来抽象掉的假设条件还原回去, 不仅会增加经济学的解释力, 而且也是经济研究向“现实世界”的回归。
正是在对传统主流经济学反思的基础上, 20 世纪初期, 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以“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 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是“创新”, 而“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从源头上看, “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 经济发展就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针对传统经济学“生产要素决定经济发展”理论, 熊彼特特别反驳说:“发展主要在于用不同的方式去使用现有的资源, 利用这些资源去做新的事情, 而不问这些资源的增加与否”。“不同的使用方法, 而不是储蓄和可用劳动数量的增加??改变了经济世界的面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把历史的发展和理论的分析结合起来, 揭示了经济发展的真谛是资源使用方式的进步———创新。那么, 创新的主体是什么? 对此, 熊彼特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什么是企业家? 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 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灵魂”, 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 企业家是把实现新的生产方法组合作为自己职能的人。
企业家之所以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关键在于企业家具备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品质, 即“创新精神”, 亦叫做“企业家精神”。所谓企业家精神, 主要包括: (1) 企业家的“首创精神”和甘冒风险的大无畏精神; (2)企业家的“成功欲”; (3) 企业家甘冒风险, 以苦为乐的精神; (4) 企业家的精明理智和敏捷; (5) 企业家的事业心。由此可见, 企业家本身的素质决定了他自始至终是实施创新的人, 他们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恰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需要。正是在他们的支配作用下, 不仅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 而且通过其影响产生了一批追随者和模仿者,从而带动区域经济从低水平的均衡陷阱中摆脱出来,从传统的自然经济走向现代的工业经济。
由此可见, 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 是创新的精髓, 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是一个地区经济能否起飞的关键。但是, 企业家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如发达国家的企业家人数多于发展中国家, 我国东部的企业家平均数量也大大超过西部。那么, 为什么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企业家数量具有不均衡性? 企业家阶层及其创新精神是怎样形成的? 按照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观点: 每个时代的“精神”都与其特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存在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因此, 企业家精神的形成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求答案。
二、传统文化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路径:“观念人力资本”的塑成。
现代工业经济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较, 两者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具有本质上的差别: 传统的小农经济要求的是那种“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农民, 生产主体只要作到循规蹈矩, 模仿前人就行, 从而形成的是保守、不思进取的传统农业文明。而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社会, 要求劳动者尤其是管理者必须是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人, 因为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人, 要想在市场竞争的社会立足简直是不可能的。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人, 应该满足以下一些特征: 具有主体意识; 思维活跃, 具有创新精神; 不因循守旧, 不满足现状; 具有进取精神和纠正意识; 眼界开阔, 乐于接受新事物, 不断补充新知识; 崇尚科学, 实事求是, 不迷信书本, 不慑服权威; 讲求效率, 重视技能, 具有敬业精神。由此可见, 现代工业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的劳动者和管理者。
为了满足现代工业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创造性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主张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劳动者的知识与技术水平, 以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 现实情况是, 很多国家通过发展教育事业, 培养了大量的大学生, 甚至出现了“知识失业”和“教育深化”的现象, 但其工业化仍然没有实现。典型的例子如印度和孟加拉国, 其大学生在毕业后的一年内,有一半处于失业状态; 我国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目前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反观我国东南部沿海一带, 人力资本的数量并不占据优势, 其经济却高速发展。如浙江, 2001 年每十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在国内排序第17 位, 但其人均GDP 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位居各省之首。这说明, 人力资本不仅仅是个数量的问题, 而且还有个质量和结构的问题。
根据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和功能不同, 笔者拟把人力资本区分为“知识人力资本”和“观念人力资本”两种形式。知识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而形成的具有某种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本。发展教育事业是培养“知识人力资本”的主要手段, 一个国家的各级教育对培养劳动者的技能,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有重要意义的。“观念人力资本”是指由传统文化熏陶和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价值观念方面的人力资本, 它是通过地域传统文化的长期濡染熏陶自然而然形成的。“观念人力资本”主要由一个人的观念、信仰、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多种要素所构成。“知识人力资本”和“观念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二者的作用途径是不一样的。如果说, “知识人力资本”
主要是为经济增长提供正确的手段、方法和途径, 从生产力上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那么, “观念人力资本”则主要是从思想和行为上选择“做什么”、以及从经济组织上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从二者在人力资本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看, “观念人力资本”甚至超越“知识人力资本”而居于基础性地位, 因为只有先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然后才谈得上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很显然, 本文的企业家是属于“观念人力资本”范畴的。“观念人力资本”源自于传统文化的熏陶。那么,什么是文化? 哈耶克认为, 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 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 hi138/Com]
文化的经济学界定是: 文化是指人们所习得的与遵从的特定价值观体系, 它构成了人们的主观模型, 人们无论是进行生产、交换、还是分配、消费活动, 总是需要一个特定的价值观体系来帮助判断决策。文化的内容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是通过对人们一生都会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和习俗, 来禀赋不同区域人群以不同特性, 进而通过这些经济主体的不同行为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
传统文化精神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是通过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规约、激励来发挥作用的。文化精神的导向作用表现在: 文化精神为经济行为主体提供明确的价值参照系, 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 把人们导向有价值的经济和社会活动, 因此, 不同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人群会出现不同的社会经济活动取向; 文化的规约作用表现在: 特定的文化精神构成经济行为主体的潜在的行为规范, 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 使不同文化精神背景下的人群的经济社会活动维持不同的秩序风格; 文化精神的激励作用表现在: 文化精神往往构成社会行为主体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 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解决疑难、忍受劳苦的心理暗示与信念支撑。因此, 传统文化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 是通过经济主体内在的价值理性认同过程和外在行为习惯重复过程实现的, 是自觉自愿的无形的过程。
一般来说, 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今天, 一种文化是否适应工业化社会, 关键是看其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因为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创新精神和观念对现代经济的主体即企业家的形成具有长久的基础性的影响。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分析经济增长的因素时清楚地意识到: “经济增长依赖于人们对工作、财富、节俭、生育子女、创造性、陌生人和冒险等等的态度, 所有这些态度都是从人的头脑深处产生的”。他将影响经济增长的态度分为两类: 一是人们对财富的态度, 他认为人们对财富的意愿是大不相同的, 这取决于积累的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习惯和禁忌; 二是人们对取得财富所需作出的努力的态度, 即工作态度, 他认为人们的不同态度往往与宗教信仰的不同有关。在这里,人们对财富的不同态度是受不同的传统文化影响的。
典型的如犹太教对财富的渴望和追求简直到了人生唯一目标的地步, 因此犹太人自古以来就善于经商, 犹太富商遍布世界各地; 而反观伊斯兰教, 其教义则认为赚人家钱是可耻的, 甚至到了今天, 大多数巴基斯坦人还认为到银行存钱收取利息都是不对的。我国的温州人深受浙东“功利主义”文化的影响而乐于经商, 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而西藏人赚了钱却乐于佛事活动, 很难有资本积累。一个人从一出生就受到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 因此, 出身在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区域, 对其一生价值观念的形成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实践经验表明, 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或工业化, 都离不开人的思想观念的更新或人的现代化。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工业化道路, 都充分证明了文化的革命以及观念的现代化是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英格尔曾经尖锐地指出: “当今任何一个国家, 如果它的国民不经历这样一个心理上和人格上向现代性的转变, 仅仅依赖外国的援助、先进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引进, 都不能成功地使其从一个落后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从历史上看,西方世界正是通过“文艺复兴”运动, 大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才有了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缓慢变迁, 才有了“产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的突破性大发展。
由此可见, 在现代社会, 传统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路径是: 传统文化通过其长期积习而成的观念, 对生活在本区域内的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塑造出具有不同文化禀赋的人群。而这些具有不同文化禀赋的人群, 其生成“观念人力资本”即企业家的概率是大不相同的, 这也就决定了各经济区域制度创新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进而最终决定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和水平。[]
三、建立在传统文化变迁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的模型构思。
本经济模型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作为立论的基础, 认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没有创新就根本谈不上发展。如果一个经济体能够实现经济资源有效的新组合, 能够建立起新的生产函数, 那么, 它就会实现经济发展和工业化。
建立在传统文化和“创新”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型公式可以表述如下:公式: G = C(i) f(T ,I)其中: G = 经济发展水平, C = 文化类型, i = 创新精神(系数) , T = 技术创新, I = 制度创新这种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经济发展是一个在传统文化熏陶而形成的企业家阶层的主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途径而实现的基要生产函数的上升性变革过程。这里包含着层层推进的几层意思。
首先, 现代经济增长的动力应该到经济体内部去寻找, 而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传统文化及其所包含的创新精神。
传统文化的塑造定形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主要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因素、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政治因素等。例如, 一个靠近海洋的地区, 人们由于经常下海, 要和海浪、台风做生死搏斗, 因而往往容易形成冒险精神和开放意识。而深居内陆山区的人们, 对外交往困难, 再加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不需要走出家乡, 因而缺乏对外交流, 长此以往, 必将形成保守观念和封闭性格。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 导致区域传统文化形成不同的类型, 有的是具有丰富的创新意识的, 有的是比较保守的, 缺乏创新精神的。由此可见, 创新精神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地区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因素决定的。
传统文化所凝集的内在精神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个人的创新精神的形成主要是由其从小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决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渊源关系表现在: 优秀传统文化是通过企业家这个创新主体来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其演进路径是, 区域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创新意识及其价值观念在合适的条件下, 将转化为现代工业社会所需要的创新精神, 从而在本文化区域自发地形成大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企业家群体: 由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 这也就决定了企业家数量多的地区经济将发展的更快, 而数量少的地区经济将发展的更慢, 从而产生区域经济发展上的“马太效应”。在这个经济发展模型中, 一个地区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创新精神的大小是可用系数量化的,具体来说, 公式里“I”的数据, 可以通过一个经济区域所拥有的企业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及其创新频率计算出来。
其次, 企业家是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途径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
创新表现为人们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全部领域中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从内容上看, 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既包括微观层面的技术创新, 也包括宏观层面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其中, 技术创新是生产力的重要变革, 其作用在于开发利用新的资源、市场, 提高原有的经济组合的效益, 甚至可以带来新的经济组合; 制度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 它既可能把闲置的经济资源组合起来, 也可以从根本制度上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从历史上看, 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也就是创新活动密集的时代, 如英国的产业革命时期就是一个新制度和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浙江省也是一个制度创新的多发区, 正是通过专业市场、民营经济、股份合作制以及民间金融等多种形式的生产组织和制度创新, 浙江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由此可见, 人类的经济发展史就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交织、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历史。
那么, 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源泉是什么? 亦是植根于传统社会基础上的文化精神。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价值信念、伦理道德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统称为文化的东西, 往往是影响经济体制变迁和制度创新路径的重要因素, 制度的文化蕴含规定着制度变迁的方向。诺思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曾说, 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 我们的文化传统, 我们的信仰体系, 这一切都是根本性的制约因素。传统文化从风俗习惯到观念系统, 从心理到意识, 形成了对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的独特看法: 传统文化所确认的行为规则、社会关系、思想观念在人们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已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东西, 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作为传统文化表现的习俗和惯例, 在制度创新中有两种可能的作用方向, 一是成为制度创新借用的资源, 即将民间运行的习俗惯例升华为普遍有效的制度; 二是成为制度创新的障碍, 即它们属于惟有改变方能建立新制度的那种类型。由此可见, 制度无非是文化进化的结果, 是各个小群体、个人的规则被更多的人接受而上升为社会规则。
传统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也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落后的文化观念会阻碍技术创新与进步, 这可以从中国的四大发明为什么没有形成科技革命浪潮的教训中得到答案: 而先进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则能推动技术创新与进步, 这也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所造成的思想大解放对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得到充分地体现。
再次, 经济发展表现为一系列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上升性变革过程。
站在落后的“农业国”即发展中国家的角度, 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 在这里, 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是可以划等号的。什么是工业化? 按照发展经济学大师张培刚的定义, 工业化就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 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 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基要生产函数的变化”
就是熊彼德所说的“创新”。由此可见, 张培刚把工业化定义为“基要的生产函数的变化”, 实际上是承袭了其老师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精神实质, 认为工业化就是生产要素的新组合, 而把工业化定义为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创新变化的过程。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文化转型;文化研究
自20世纪末以来,就中国文化发展与方向的问题,在全社会范围内又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讨论的主要核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学术界就文化问题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退去,以新儒学为代表的古典文化又复兴,对当时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自此之后,在学术界出现了一种全盘西方文化与新儒家文化复兴二者非此即彼的文化观点。然而,随着步入21世纪,人们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谈论随着时代的变化,不再徘徊于全盘西化和儒学复兴之间,一种具有自身鲜明特点,无需多言的中国现代文化已应运而生。
一、文化的定义
文化一词本身即具有十分宽泛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可以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次,而这三个层次即全面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应,指核心主要价值观层面的,而目前我国在文化方面的讨论主题,特别是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就是围绕这一层面展开的。就观念领域而言,我国文化思想领域讨论的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
二、文化的属性与特征
纵观古今历史文化发展,文化作为人类历史持续发展不间断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延续性。作为社会思想意识层面的文化,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文化产生于社会现实,然而,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文化其自身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而文化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必定呈现持续发展的姿态,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每个历史阶段社会的存在都是人类社会文化积累来推动的,而文化自身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所以一个国家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它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决定了它将走上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建设道路,而如何处理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与融合,也决定着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而且持续不断、源远流长,在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站在世界的前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民族文化,而且更是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法和价值观念,这一切的属性和特征决定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
中国自1840年打开国门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就此开始了艰难的现代化历程,而随着外来经济资本和坚船利炮的传入,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封建自然经济的文化代表,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阻碍因素,因此当时的学者们普遍认为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文化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最大的障碍,所以一种全盘西化的文化呼声在社会上应运而生。
三、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
随着我们思想文化界对于文化讨论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也逐渐走上轨道,对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更多的应该以推动经济发展为核心,以经济推动社会发展,以文化作为原动力,而经济作为文化的物质基础,文化的建立要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无论是推动文化的发展,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都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实现。
而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借鉴西方文化的特色,促进文化交流,已民族的文化接受外来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必然发展趋势。而在具体借鉴西方文化问题上,首先要对西方文化本身进行分析,对其共性与个性,内容上与传统文化差异较大的部分,要进行深入分析,进行归纳整理,以求完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转型过程中,对待传统文化中的儒学及西方文化的态度上,要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既不可以全盘西化,也不可以全盘否定西方文化,而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经济发展待定文化复兴,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转型道路。
参考文献:
[1]程建平.中国文化转型的路径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2]吴艳,颜秉玺,颜佩静.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研究综述[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
关键词:村寨;民族文化;自然生态;保护与发展
特色鲜明、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少数民族村寨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代表着人类生活的一个历史阶段,一种类型,是历史文化信息的物质载体,是一个地方社会基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1]。这些民族特色村寨是联系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中介。本文主要是探讨如何保持和发扬民族特色生态村寨的本土文化特征,继承其优秀的文化精粹,在不断提高当地村民居住生活质量的同时,实现民族特色村寨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村寨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
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而积极从事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活动中所创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活动的方式。简单地说,文化就是一个对生态环境适应的体系,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文化,再通过文化作为中介来适应自然生态环境[2]。人和自然是相互影响的,环境对文化产生影响的同时,又通过文化作用于生态系统,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然而,不同的生态环境给文化带来了不同的生态效应,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群落及其文化特质。中国是的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由于生存空间,生产方式的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利用也就各具特色,因此就有了多民族文化和多元化的自然环境。而环境的多样性与文化类型的丰富性有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民族文化是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同时又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变化。
村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单元,它可以被看作是微缩的民族社会。村寨民族文化存在于村寨的田间地头,以活态的形式存在于村寨日常生活之中,是体现村民生活方式和精神意识的文化。它既包括无形的文化,如语言、思想道德、、风俗习惯、娱乐等,也包括有形的文化,如建筑、雕塑、书籍、文物古址、服饰等。村寨民族文化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强调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即将来临之际,中国的众多村落面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村落景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少数民族地区的村落景观也无法避免,民族特色逐渐消失,生态环境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新模式――“民族文化生态村”就应运而生了。
所谓“民族文化生态村”,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文化保护和利用的理念和方式,它不同于一般的风情园、民族村,具有几个主要特点:第一,文化生态村实行的是原地保护,展示的是原生态的文化;是以现实社会生活中具有深厚文化积淀和浓郁文化特色的典型社区或乡村为对象的文化保护展示区,即文化生态村必须是以现实存在的活文化与孕育产生该文化的生态环境的结合体。第二,民族文化生态村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的文化生态示范区。第三,民族文化生态村不象都市里单一的博物馆,完全由专职人员来建设和管理,它是当地民众的事业,必须要有当地民众积极、广泛的参与,并最终成为当地民众的自觉认识和自觉行为,实现由当地民众依靠自身力量来进行建设和管理的持续发展模式。第四,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与旅游事业相结合,与脱贫工作相并行,并积极寻求与此相关的其它经济发展途径[1]。
目前,云南省针对自然条件的多样性、民族构成的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共存的特点,初步建成了一些民族文化生态村。希望探求出一种适合云南地方实际的运作方法和发展模式,以促使这些宝贵的民族特色村寨资源得以持续发展。
民族文化生态村的保护和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目前的研究、试点仅仅是探索的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出现一些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在探索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建设构想。
三、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的村寨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发展,需要将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三者相结合。
一方面,经济发展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更好的保护和开发。首先,经济发展可以带来雄厚的资金,这些资金可以为保护和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其次,经济发展,村民收益增加,可以调动他们保护和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生态环境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村寨自然景观、歌舞、饮食文化、婚恋习俗、宗教文化、传统建筑、手工艺品、服饰等这些特质的民族文化资源都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和经济优势。
由此可见,村寨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必须要与社会经济挂钩,只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才能真正做到村寨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大禹.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及建筑的保护与建设.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4
[2]刘 婷.浅论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的保护及可持.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17(5)
[3]李志强.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乡村文化的保持.广西民族研究,2010,4(2)
[4]薛群慧,董建新.村寨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学术探索,2001,4
[5]吴承照,肖建莉.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城市规划汇刊,2003,4
作者简介:
改革开放的浪潮,把温州推到了市场的前沿阵地。多年来,温州独特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子,引起了海内外的普遍关注,不少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采取不同的方式,考察研究温州发展的轨迹,探究其奥秘。温州人自己也在不断地、思考,寻找区域发展的内在,以求在全国和国际发展的百舸争流中,更好地把握温州未来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适时创立温州学,进行温州学的研究,十分必要。
温州的和现实——呼唤温州学
为什么要创立温州学,创立温州学有什么意义,这是创立温州学首先要回答的。温州作为一个市,文化与经济有其鲜明的区域特色。创立温州学,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无论从温州的历史或现实角度看,还是从温州人群体看,都很有意义。温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创立温洲学积淀了丰富的养料。温州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是南戏的摇篮,尤其是南宋时期以叶适为代表的著名永嘉学派,与当时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三足鼎立,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个学派提出事功学说,主张“通商惠工”、“利义并行”,把物质看成道德思想的载体,把辛勤劳动拥有的物质财富看成是光荣的事。这些思想着一代又一代的温州人。温州今天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传统“文化基因”作用的结果。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和背后的历史文化,是解读温州发展奥妙的根,是探求温州发展规律的源,是创立温州学的沃土。
温州现实中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为创立温州学提供了鲜活的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民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率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率先建立股份合作的组织制度,创造了许多个“第一”,被专家学者称为“温州模式”、“温州格局”、“温州路子”、“温州现象”、“温州悬念”等等。研究温州的改革开放,研究温州的市场经济发展,对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
温州人对温州文化的认同感,为创立温州学提出了现实需要。文化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力量。它以温馨的韵味、丰富的内涵,使人类在沟通感情中引起共通、共鸣,在思想交流中形成共识、共进,这是文化力量的真正所在。温州有200多万人在海内外创业,他们的年销售收入数以千亿计,相当于在温州之外还有一个温州。温州人具有恋乡不守土的秉性,他们虽然四处奔波、闯荡市场,但时刻眷恋家乡。创立温州学其中一个出发点,就是发挥文化在联络和沟通人们情感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温州文化去凝聚海内外温州人,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家乡归属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从而把温州人“细胞”的活力变成温州“肌体”的活力,把“温州人经济”转化为温州经济。
对温州已有的研究,为创立温州学初步奠定了基础。多年来,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温州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且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成果。但是,从总体上看,现有的研究资源和学术成果还是分散的、零碎的,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创立温州学,就是要整合现有的各种研究资源和学术成果,变分散的为整体的,变零碎的为系统的,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温州文化和温州人——温州学的精髓
什么是温州学,温州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这是创立温州学一个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温州学创立之初,虽然难以对其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也不宜急于对其研究对象作出明确的界定。但是,温州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确定其内在涵义的基本轮廓和研究对象的大体范围。
温州学是研究温州文化的学科。温州富有区域特色的发展,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温州历史发展的结晶,它连接着温州千百年的文化渊源。研究温州学,首先要研究温州文化。要研究温州文化的生成、兴衰,研究温州文化的个性、特征,研究温州历史文化的地位、作用,研究温州文化的创新、发展。永嘉学派以及它所形成的传统重商文化,应当成为温州学研究的一个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发展路子的闯出、“小商品、大市场”的形成、民营经济的发展,温州人善于经商、敢闯市场,都可以从温州传统重商文化中找到渊源。研究温州传统重商文化,对于温州以至全国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市场经济,都有着启示和借鉴作用。研究过去是为了开创未来,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推进文化创新,进一步提升区域文化品位,积极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发挥文化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更应当成为温州学研究的一个大课题。温州的信用建设,温州的现代商业文明建设,温州的型城市建设等等,都应当成为研究温州文化创新的。
温州学是研究温州人和温州人精神的学科。温州经济,讲到底是广大民众经济,是老百姓经济,是温州人经济。“温州人”是温州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温州最大的特有的优势。温州人吃苦耐劳、艰苦创业、敢闯敢冒、敢为人先,务实求实的精神创造了温州经济。温州学的研究,如果离开了对温州人和温州人精神的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首先,要研究温州人的观念。观念处在文化的核心层,起着导向的作用。温州发展的领先,在于温州人观念的领先。温州人“既能当老板,又能睡地板”等价值取向和精神理念,是温州发展的原动力。其次,要研究温州企业家群体。温州的企业家不少是从“泥腿子闯江湖”起步的,在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中不断走向成熟,他们的成长过程反映了温州发展的轨迹。第三,要研究海外的温州人。温州人遍布世界各地,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有温州人,哪里就有市场。温州商人是世界华商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温州学是研究温州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学科。经济与文化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温州经济的发展,促进温州文化的发展。温州文化的发展,又能动地反作用于温州经济,推动温州经济更快的发展。温州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揭示温州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温州学的研究过程中,还必然涉及到温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涉及到经济学、管、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人才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
综上所述,温州学应该是一门主要研究温州文化,研究温州人和温州人精神,研究温州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揭示温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综合性地方学科。区域性和世界性——温州学的钥匙
怎样进行温州学的研究,温州学的研究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商讨的。温州学的研究,要着眼于这个角度,遵循开放性原则,坚持与现实、区域性与世界性、文化与的统一。
温州学的研究,要继承传统,又要超越传统。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给温州留下了一笔宝贵遗产,特别是永嘉学派“经世致用”思想,以及受这种思想所形成的传统重商文化,无疑对我们今天发展市场经济、进行化建设有着积极的参照价值。对优秀传统文化,应该继承它、挖掘它,使其发扬光大。这是历史的传承,文脉的延绵。然而,任何民族、任何地区的传统文化,都有其局限性,温州也不例外。温州人“人人想当老板”的自我性很强,有竞争意识,但有时缺乏合作、协作和甘当配角的精神;温州人精明、务实,但有时往往偏重于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眼光;温州人重人情,亲和力强,但有时规则意识还不够。凡此种种,无不有着传统文化正面的和负面的效应。因此,我们不能为传统所累,不能将传统的东西固定化、模式化。“温州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模式,它是根据发展变化的情况而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研究温州学,应该采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传统文化大胆地进行扬弃、进行创新,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先进的现代文化结合起来,不断赋予温州文化新的内涵和特征,在继承中创新、跨越,在创新、跨越中更好地继承。这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也是研究温州学的方法。
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其目的是树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在教育理念上,立足文化源流与文化精髓;在教育抓手上,完善文化窗口教学体系;在教育路径上,探索优化资源与开放教学。从而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优化资源;开放教学;教育实效性[摘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现代商业街的繁荣,环境设计是商业街繁荣昌盛的重要工作。本文从传统文化的继承现状出发,分析与探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街环境设计融合的现状,并为加强商业街环境设计提出科学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传统文化;商业街;环境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城市发展水平非常高,我国的各大小商业街,更是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长沙的黄兴路,最早建于1930年,如今有几十年的历史,自从21是初黄兴路南段改为步行商业街之后,这里一下子成为城市最热闹的地方,非常繁荣昌盛,沈阳的中街作为当地最著名的商业街,早在明朝就开始改建,曾经的东北第一街,如今成为东北历史悠久、交易繁华的商业区,在中街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商店。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作为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不仅有着近现代的特色,成为名扬四海的步行街。还有南京的新街口,作为当地商贸商务中心,南京新百、中央商场、金鹰国际、商贸百货、大洋百货和东方商城等大型商业企业,在“都市圈”市场中形成了较强的集聚辐射功能。还有广州的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等商业街,有着非常显著的特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非常大,城市的发展也开始模仿西方城市,上海、广州、南京等地方的建筑也可以模仿国外的建筑设计,一些商业街的环境设计也是参考西方的商业街风格。总的来说,现代商业街越来越少传统文化的色彩。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街环境设计融合的意义
(一)有助于增加现代商业街环境的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非常大,国内的城市发展也开始走西方化路线,法国、意大利、英国等欧洲国家的设计风格开始受到欢迎。国内很多商业街出现了意大利式风格、巴黎风格,例如广东佛山某商业街、清远某步行街等地,出现了大同小异的意大利式风格,走在这些步行街,可以看到步行街的地面、商店橱窗、街边的照明以及植物花卉、雕塑等都是纯西方化。很多游客及当地老百姓都反馈“现代的商业街都变成的西方商业街,没有本地的特色。”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街环境设计的融合,有助于增加当地的商业街特色。例如广州的北京路步行街,这里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是挤满了人群,北京路步行街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的商店或者高档的百货才会吸引这么多人,答案是否定的。北京路步行街的商店也主要是麦当劳、肯德基、耐克、匹克、乔丹等品牌店,同时还有一些老广州的小吃等,这种商店与小吃在广州各步行街到处都是,但是为什么北京路会变得如此火。经过深入调查,很多老百姓反馈到来北京路除了逛街之外,更是体验老广州文化,这个步行街的环境设计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元素,例如北京路的牌坊设计、千年古道还有挂在树上的灯笼等,一到晚上这个步行街就变得非常迷人。因此,每天都有大量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来北京路游玩,感受这个步行街的特色文化。
(二)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变得非常缓慢,特别是当代青年人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支持力度比较小。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对国内商业街的影响非常巨大的,很多城市的商业街充满了西方文化,例如很多城市商业街摆满了外国的雕塑,这种现象对于青少年来说影响不大好,许多儿童在跟父母逛街的时候,一下子认出了米老鼠唐老鸭、麦当劳叔叔、柯南等,但是儿童对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却一点不懂。因此,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街环境设计的融合,增加现代商业街的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广州的上下九步行街,这里不仅有“鸡公福”卖揽,西关、东山旧文化,同时也有岭南“落雨大,水浸街”等民谣,上下九商业街还有岭南山水豆腐、芝麻糊、猪脚姜等南方小吃,可以让游客真正体验岭南文化。佛山的祖庙步行街商业环境,除了有西方风格的橱窗、路灯,同时还有岭南的雕塑,包括黄飞鸿、咏春拳、李小龙等,商业街同时有佛山的醒狮展览,让广大游客可以体验到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各大传统民族节日到来,商业街就弥漫着浓厚的过节气氛,例如中秋节,商业街摆放着中秋节的灯笼、月饼以及对联等,春节更是充满着我国传统文化的色彩。
(三)有助于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增加归属感
俗话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很多时候在外面拼搏的游子回到家乡的时候,发现家乡面貌已经完全改变,难以找回童年的思念。例如很多东北的年轻人南下打工,两年后回到家乡,走在商业街的时候,发现当年的各种旧建筑、当年的风貌也完全改变,因此很多提到“家乡不再是过去的家乡,商业街已经没有家乡的味道”。加强传统文化与商业街环境设计融合,增加商业街当地特色文化,例如大理古城商业街,在原有古城建筑的基础上,增加了大理州的特色文化元素,包括各种锦旗、当地小吃等,一些大理州从小离家的老百姓回到家乡,一下子能够找到童年的影子,增加归属感。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街环境设计融合,有助于陶冶人的思想情操,例如南京路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文人过来,经常有人在这里举办书法展览。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街环境设计融合措施
(一)在保护文化古迹的基础上进行商业街环境设计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现代商业街的环境设计风格多样,不管是华东地带的南京路,还是华南的北京路,甚至是东北的中央街等,都颇有自己特色。商业街的环境设计,包括街道、路灯、橱窗、外墙等,在现实中很多地方大肆改造商业街,要对一些建筑物进行拆迁。例如当年的梁思成、林徽因纪念馆,就是因为商业街的改造导致拆迁,并没有及时重建,名人的古迹自此消失。在我国,每年都会有很多城市的商业街进行改造,各种旧的建筑物以及文化古迹开始遭受到各种破坏,例如广州某商业街在08年改造,当时仅仅重视商业街的环境设计,将一些当地的图书馆、博物馆等进行拆除,整个商业街看起来很华丽现代化,但是再也没有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子。因此,商业街环境的设计,应该要在保护文化古迹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例如广州的龙洞步行街的商业环境设计是很成功的例子,当年龙洞要改建成商业街,邀请了很多环境设计师进行设计,最终整个商业街的街道、橱窗以及路灯都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但是唯一不变的是龙洞步行街老牌坊以及耕牛雕塑,老百姓来到龙洞步行街,不仅可以感受到现代商业街繁荣,同时能够体验到龙洞步行街的过去的历史与文化。九升国际商业广场,是淮安当地著名的商业中心。淮安市,不仅是总理的故乡,更是古代南船北马的交汇之处,这里能够体验到南北方的文化。淮安市商业街,不仅有大型的商业建筑、华丽的超市餐饮娱乐场所,更重要的是九胜国际商业广场是淮安古城内非常重要的商业建筑。这里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主要是淮安商业街的环境充满了厚重大气的文化气息,走在当地商业街上,可以看到屋顶设计颇有传统特色,屋顶坡度适中、檐口处理简练,运用玻璃体将传统屋顶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总的来说,淮安商业街的环境设计,始终是以保存当地文化特色为基础。
(二)加强传统元素符号在现代商业街的应用
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多样文化元素符号,包括一些传统民族节日标志、宗教标志以及各种图腾标志等。例如拉萨一些古镇商业街,由于这边有着比较浓厚的宗教朝圣习俗,因此商业街有着喇嘛教、天主教等符号标志,整个街道挂满了喇嘛教标志的图案,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文化。而在兰州一些商业街,就会将名扬四海的兰州拉面符号作为街道的重要标志,让游客来到这里就感受到浓厚的拉面文化以及兰州传统习俗。南方的福建泉州,商业街的设计,也有带有泉州文化元素符号,包括泉州的丝绸图案等。西安、开封等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地方,商业街的设计更是布满了各种文化元素符号,例如西安兵马俑附近的商业街到处挂满兵马俑图案,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兵马俑文化。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看,要在设计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出尊重本民族传统元素,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特点,具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特色的现代商业空间环境。
(三)运用色彩与光线营造颇具特色的商业街氛围
商业街的设计,色彩与灯光的运用非常重要,很多时候老百姓在晚上逛商业街,容易受到灯光的吸引。例如北京路步行街的灯光,不仅有现代城市特色,而且有着传统文化特色,让许多游客流连忘返。现代商业街的环境设计,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习俗,选择合适的灯光及色彩,例如商店墙面的墙纸、以及地面的砖块颜色等,如北京的王府井,以红色为基调,色彩浓重,可以让人领略到强烈的民族气息以及生动的韵味。
三、总结
总的来说,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于商业街的繁荣昌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当今青年的责任与义务。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街环境设计的融合,有助于增加现代商业街文化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其次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最后有助于陶冶人的思想感情,增加人的归属感。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街环境设计融合,首先要保存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环境设计,加强传统文化元素在环境设计的运用,最后运用色彩与光线营造颇具特色的商业街氛围。
作者:龚京美 单位: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瑶婷.以文化体验为特色的重庆步行商业街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5.
[2]杜雁.历史性步行商业街户外环境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3.
[3]林楠,王葵.传统商业街的文化性修复———北京东四北大街环境整治的设计与实践[J].建筑学报,2007(5):23-26.
河南传统文化与动漫原创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1、打造河南特色动漫原创品牌,提高国际知名度
传统文化与动漫原创产业可以相辅相成,互相吸取可利用资源。动漫原创产业发展必须要与市场接轨,创作出大众喜爱的动漫作品,依附在河南传统文化上的动漫原创作品可以成为作品的亮点,传统文化丰富的资源可以作为动漫原创产业的创意来源,实现动漫作品产业化发展,借助动漫产业的品牌效应推动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2、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创建完整动漫原创产业链
传统文化虽然内容丰富,但是种类繁多,只有整合有特点、能被动漫原创使用的才是资源,例如开封的大宋文化、许昌的三国文化、洛阳的西周文化等。这些传统文化在发展动漫原创产业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动漫原创产业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发展延续,如果建立在这些良好的文化根基的基础上,必然会使动漫原创产业发扬壮大。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动漫原创产业的创作能源,创新适合河南省资源整合的方法使两者有机融合,大力发展动漫原创产业,逐步形成满足市场需要的文化创意产品。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动漫产品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卡通漫画图书、动漫影片已经不是专属于儿童观看的。当前应该根据动漫成人化的发展趋向,了解观众需求,有针对性的创作不同消费群体的动漫作品。同时以动漫原创作品本身为基础延伸到多个产业的衍生产品的开发,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以河南的动漫原创为核心,发展图书、饮料、服装、玩具等多个方向的动漫产业,加快形成从创意到制作、从生产到销售、从创作到产品开发宣传推广环环相扣的完整动漫原创产业链条。
融合文化产业,提高国际影响力
动漫原创产业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发展策略将有助于将具有河南文化特色的动漫产业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一方面可以为河南传统文化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动漫原创产业这种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河南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基础,融合入动漫原创产业;把文化创意、动漫创作和市场推广有机组合起来,依靠特色鲜明的创意文化资源大力研发动漫精品项目,不仅提高动漫产业在国际的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世界更客观的认识中国文化,了解河南区域文化精髓。融合文化产业是发展动漫原创产业的重要途径。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对动漫原创产业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设计;关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的涌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品位、文化内涵,因此,对设计的深层次内涵有了更多的要求。为了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我们必须把具有传统特色的审美追求同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民族个性的设计风格。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形式、符号在世代传承中不断演化、再生。而文化的精髓也源远流长,不断得到继承和升华。在现代,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秀历史文化,从中吸取更多的信息和灵感,在现在设计中得以充分的运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内涵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艺术概念丰富,大体包括国画、建筑、民间工艺、书法与篆刻、相声与小品、舞蹈、音乐、陶瓷艺术、京剧、地方戏曲等。这些传统都隐藏着上千年的文化底蕴,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及其浓郁的乡土气息、醇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遗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成为人类文化的“聚宝盆”。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它包括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其思想智慧和造物原则己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了解了中国的民族传统艺术,尊重传统结合传统才能创造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观。
2、现代设计的内涵
现代设计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门美术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研究生产技术、艺术、社会生活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如何既符合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又符合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以达到有一种形式美,研究怎样满足人得各种需要,生产出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的新型产品。对于现代设计的概念目前还缺乏一个公认的准确界定,它过于宽泛,以至于各国对它的解释和理解都有所不同。
现代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转变。“设计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艺术设计是文化设计,设计不能拒绝任何优秀文化,两者应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现代设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以往贯穿于设计中运用的法则逐渐被打破,固有的符号现象被解构,人类在跨世纪的历程中力求得到合理化的视觉空间。随着设计自身的不断发展,新的设计规律更为合理的视觉空间。因此,现代设计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设计需求,新的设计理念。现代设计运用各种媒介将信息传达给大众,可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设计的定义。设计既要符合审美,又要以人为本。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1、中国传统艺术是现代设计的灵感源泉
譬如,工艺美术集中体现装饰性和装饰效果。它最能反映劳动人民的审美观点与创作才能以及对生活、生命的热爱。应该说,它从群众中来,是真正的群众的艺术,而现代设计最大的功能就在于实用,也就是被群众接受、认识、记忆进而达到其促销的根本目的。当然,促销的可能是商品、服务甚至是文化。无疑,二者之间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那么想要设计、创作出被大众所接受的作品来,传统的工艺美术无疑是一个创作源泉,它历久常新、旺盛的生命力是任何其它艺术形式所无法相比的。
2、设计师通过现代设计也会反过来对传统艺术进行传承与发展
传统艺术博大精深,譬如小小的民间工艺品鞋垫来说,现在的技艺发达了,有传统的刺绣转变成机绣的过程,一方面体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不失美观。另一方面讲,人们又在现代生活中寻求以往的原汁原味的东西,那就是对传统的东西继承下来,然后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整合筛选就形成了现代的设计。现代的鞋垫艺术发展壮大,对传统的艺术进行传承。
美国企业文化研究专家指出“一个强大的文化几乎是美国企业持续成功的驱动力”。的确,美国许多企业的崛起和成功,都根基与传统民族文化,所以独物的民族特色的设计也是推陈出新的设计思想源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素材。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应坚持原则
现代设计中传统艺术的应用原则。从整体上讲,现代设计在精神上和形式上都表现出相当的多元化取向。
一方面,它以商业化的姿态出现,而且日趋成熟;另一方面,又以人格化、装饰化、个性化、传统化、民族化的追求,丰富和发展了现代设计中的自由精神。现代设计对传统艺术冗素的运用不应刻意追求或生搬硬套,应当是设计师对民族文化理解后的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最后,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和谐统一的发展历程中,既要注重丰富内涵同时还得注意简约之风的追求。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有机融合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随之而来的新思潮、新观念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应以世界性的审美观点进行评估,找到恰当的结合点。
在设计文化成为主导文化的今天,设计的国际性与区域性的文化交流,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视觉语境之技术融合,设计的个性风格与共性风格的同构将成为图像时代平面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两者的融合过程实质上是彼此吸收文化之精髓的过程,并非是一种文化吞并。在美的造物中“融合”并非简单地复制、表层地借鉴传统图形。
传统文化更显现出其独特的风采,它召唤着我们的人文情怀,鼓舞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现代设计应立足于本国传统的民族土壤。中国现代设计,即应该是现代的又应该是民族的,中国的平面设计要走向现代,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离不开把民族文化精神融入现代审美。只有这样,我国现代设计艺术在国际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现代设计的个性特色才会以新的姿态、新的文化意义在国际设计舞台上展现中国的时代风采。
五、结论
随着现代设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注重的不是内涵,而是形式。往往太过追求形式美,缺乏对传统艺术的挖掘与创新,而是一味的去照搬或者是摈弃。往往两者都不能完整的设计出有内涵的东西。相反,在传统艺术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尝试去直接取一个点,来进行艺术的设计与创新。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将我们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的同时,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来造福于人类。(作者单位: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参考文献:
[1] 廉永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2] 姜博,谭广超.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延伸[J].2008(05)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生活;传承;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演化,从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与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单从传统文化中的诸子百家思想中来说,儒、法、道、墨、名家等思想对于我国的政治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就是适应中国社会现实需要的精神,它推行“仁义礼智信”,倡导内外无二、本末一贯的“实学”,这种实用理性精神无疑与我国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是十分切合的。而后来的儒学则更是秉承着实践理性精神。正是在有着这种内在实践与理性精神的儒学的熏陶下,数千年来,中国人民形成了勤劳实干、践履笃实、不尚空谈、朴实坦诚、反对虚妄的务实主义的生活态度,才能在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中远胜于其他东方国家。而在文学、宗教哲学、建筑等方面,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的现阶段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传承意义。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起着良好的整合作用。它的文化整合力量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凝聚并且团结在一起,借此凝聚的力量,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另一方面,种族血缘的亲和力,使得政治政权间有着非常有效的控制力,这使得整个社会能够稳步向前。悠久的传统文化使得整个民族能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共同地推动整个国家的发展。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儒家文化中的“忠”、“孝”、“礼”、“义”,以及从其中衍生出来的爱国、和谐、诚信等观念,使得国民愿意为了国家的发展,牺牲个人的利益,有利于政府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有利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落实与施行。同时也有利于中央与地方实现良好的控制关心,实现全局统一,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此外,刚强自健、厚德载物等理念,使得社会成员不会囿于一隅,这种自立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利于激励和鼓舞社会成员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自我奋斗、积极进取,不断开拓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是塑造公民现代人格的精神资源,对于现代生活观念的引导有着十分有益的借鉴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典型的“德性文化”,其最有继承价值的部分就是传统道德。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不仅为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的建构提供宝贵的基础资源,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原料和营养。要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建设与现代经济生活、物质生活相适应的现代精神生活,就必须要汲取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有益资源,不断丰富和补充现代人的精神养料。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入世精神、务实实用理性精神、乐感文化精神对于现代生活观念的引导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人们能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使人们在价值观念急剧变化的当下,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实现理性自觉,缓解各种焦躁不安的情绪,如传统儒学中的“实学”精神和“中庸”理念。这对于公民树立现代生活观念有着十分良好的借鉴价值。
二、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逐渐出现脱节现象,有些传统文化甚至已经遗失,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中国的现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如何借鉴我们的传统文化,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于我们的现代生活,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成为我们现阶段应该思考和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文化传承上,必须加大文化发展资金投入,扩展传统文化宣传,做好传统文化的延续工作。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考验,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这无疑是我们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因为这说明我们还没有彻底的脱离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还有着非常浓厚的传统文化素养。
其次,我们可以发现,在众多西方文化的主旋律影片中,利用了许多中华文化元素,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西方在借用我们的元素在宣传他们的主题思想,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立足自身,挖掘自身的潜力,实现新的变革和发展呢?
第一,继承传统文化,就要不断地学习传统文化,掌握其精髓。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发扬实践传统文化,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把传统文化广泛传播出去。
第二,传统文化传承中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需要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成为对现代生活有用的思想要素,要扩展思维,采取多样化的传承方式,根据其具体内容,选择更合理的传承方式。
第三,在传统文化的创新中要不断发掘文化优势。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加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开发。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使得我国在21世纪的文化软实力竞争中拥有着极强的竞争优势,当之无愧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取之不尽的宝藏。
第四,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使之成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高级文明。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方式,使广大青少年理解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让中华民族文化代代相传。
第五,要大力发展本土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比重愈发扩大,而中国文化的未来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程度,取决于中国文化产品在世界文化市场所占的份额。因此,必须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并使之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巧妙结合,努力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加深文化创新。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现代价值观念的深度结合,使之为我们的国家发展、人民富裕服务。中华民族的历史绵延五千年而未曾中断,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动力就源于其不固步自封,在历史的大潮流中,不断地吸收新的元素,不断地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其“博大精深、兼收并蓄”的特点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从诸子百家到琴棋书画,从传统文学、戏曲、音乐到传统中医、宗教哲学、传统建筑,再到民间工艺、地域文化,大到经济政治、小到衣食住行,无处不体现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我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有益因素还能够抑制经济生活中的一些负面现象,能够对经济发展的一些个体实现主观上的自主软约束,起到良好的警戒作用,从而保证经济运行不致失去控制,从而保证市场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地运行。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区域文化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关系,根据地方文献资源的特点,对海南区域文化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1-0099-03
1海南区域文化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关系
区域文化是地域范畴内形成的文化形态,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献详实地记录着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是研究地方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记录、保护、传承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海南地方文献资源不仅是记录海南文化现象、反映本地域历史变迁的载体,更是海南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和区域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域文化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地方文献资源的繁荣程度,同时,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好坏将制约区域文化的发展进程。
1.1海南区域文化使地方文献特色资源建设呈现独特性、多样性和差异性
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亚热带地域使海南区域文化富有独特性。海南区域文化是岭南文化中的一部分,又包含黎苗族文化、流放文化、移民文化、边疆文化、琼崖红色文化、热带海岛文化等,这些都呈现出海南文化的多样性。海南省境内不同地域的文化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语言和民俗上形成以海南话、黎话、儋州话为主的语言体系及民风习俗。海南省有19个县市的文化具有相通之处,但是由于其传承、地域、经济的不同,呈现出文化的差异性。
1.2区域文化决定地方文献特色资源建设的内容和方向
地方文献资源是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反映。从源流上看,海南区域文化是多种文化的结合体,又有其独立性;从区域上看,岛外传入的外来文化及本岛土著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交往和演变中逐渐发展为海南本土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时期的海南文化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不仅要注重海南传统文化的内容,而且要重视由传统文化衍生出来的新文化资源。如:《张文秀》《秦香莲》《刁蛮公主》等传统琼剧依然长盛不衰,还有反映近代海南移民潮的琼剧《下南洋》,表现海南红色革命琼剧《母瑞山》和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代题材琼剧《沸腾的万泉河》等剧目纷纷搬上琼剧舞台,这些新编琼剧在剧本、唱腔、演绎手段、表现形式上都糅合了新时期文化风貌。因此,在考虑地方资源的内容与方向时,要充分考虑海南区域文化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地方文献建设发展战略。
2区域文化与地方文献品牌资源建设的定位与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各地都在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进行区域文化建设。但人们在考虑区域文化发展时,更多的是与经济联系起来,很少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联系起来。在挖掘区域文化促进地方发展的过程中,要考虑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不断地丰富文化,经济与文化的共同发展是区域文化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因此,在打造地方文献品牌时既要考虑到文化自身的特点,又要兼顾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作用。
2.1结合区域文化对地方文献品牌资源建设定位
虽然各地图书馆非常重视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但是在构建图书馆地方文献特色资源体系时,主要着重于发展常规项目,对于当地区域文化特色及其经济发展而衍生的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并未予以重视,原因之一就是找不准定位,被动开展工作。可见,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品牌建设进行定位相当重要。笔者认为地方文献品牌资源建设应对区域文化品牌、区域亮点、经典文化项目进行积极回应。海南地方文献品牌建设应从本地域传统文化、发展特点、优势并结合地域环境方面进行定位:在历史传承上,海南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民俗都可从中选取精粹作为品牌资源,如定安县的“琼剧”、澄迈的“八音”、三亚的“崖州民歌”、儋州的“调声”、保亭的“黎苗民俗”等;在革命历程上,有琼崖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红色娘子军”“渡海作战”等;在区域亮点上,各市县都有其文化亮点,如海口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澄迈县“世界长寿之乡”、东方市“花梨文化之乡”、儋州市“(海南)西部文化历史重镇”和“诗乡歌海”等;在文化产业项目上,在海南举办的各类比赛有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海南金椰子高尔夫公开赛、环岛国际大帆船赛、万宁日月湾国际冲浪赛等重大比赛。另外,各种传统节日和为了弘扬民俗而设立的节庆,如:“海口元宵换花节”“冼夫人文化节”“五指山黎苗族三月三”“儋州调声艺术节”“海南保亭七仙温泉嬉水节”“澄迈盈滨龙水节”“南山长寿文化节”“海南欢乐节”等。从以上的区域特点、亮点打造地方文献品牌,既弘扬了区域传统文化,又对区域经济建设发挥出重大作用。因此,打造地方文献品牌资源应根据建设目的全面考虑,进行资源类型、范围和方向的筛选,有明确的建设内容和追求目标,才能保证资源质量。
2.2从区域文化优势、特色中挖掘地方文献资源,探究建设途径
地方文献特色资源的建设要先选好突破口,积极地探索和创建品牌的途径和模式,还要提高地方文献资源利用的普及性和共享性。一方面,海南是全国唯一的黎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区域文化优势明显。由于没有文字,黎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只能通过口口相传、图画、实物等方式传承。为了让读者更直观、便捷地了解海南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海南省图书馆开辟了黎族文化展示区,用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黎族语言、文化、宗教、民俗、服饰、民间工艺、音乐、舞蹈等,展柜陈列织锦、服饰、头饰、犁耙、鱼篓、舂米桶、陶罐、纺线机、染料等生产生活用品,并有黎族织女进行现场演示织锦,同时辅以黎族研究著作。海南省图书馆从真人演示、实物、图片、视像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地展示、挖掘黎族文化,打造黎族文化品牌。另一方面,海南省三沙市隶属海南省,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一个地理位置特殊,且无可替代的区域。海南省图书馆筹备专设“三沙文献资源库”,主要对关于南海诸岛历史、现状有关的文献、实物进行全面收集。博鳌亚洲论坛是唯一在中国定址的国际性论坛,会址在海南,对海南而言极具区域优势。博鳌亚洲论坛在深化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及宣传、推动海南社会、文化、经济及各方面的发展作用巨大。海南省图书馆已建“博鳌亚洲论坛数据库”,主要分为博鳌纪实、经济博鳌、学术博鳌、博鳌人物、乡土博鳌等板块。因此,海南省图书馆为挖掘区域优势,采用对特色专题设置专区、资源库、数据库等方式,并在资源处理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建设模式。目前这些途径和方式在保存史料、传承文化、开发研究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征集地方文献资源途径多样化
地方文献资源征集是地方文献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如果地方文献资源收集不全,必然对资源的完整度、应用性有很大影响,更遑论打造品牌项目。目前,各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人力、财力、物力投入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文献资源的发展规模和质量。地方文献资源收集作为最基础、最持久的工作,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为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征集办法,海南省图书馆尝试采用多样化的征集途径,将征集工作分为4个层次进行:①依托相关行政机构。本馆需依托政府,取得省政府、省委宣传部、文体厅等相关政府机构的行政支持,下达行政指令和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既提高政府机构层面征集的效率,又能号召社会关心地方文献资源建设。②依靠本馆及各市县图书馆的力量。本馆利用经费购买及与各市县馆形成制度性的文献交换模式。③依靠本馆全体员工。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及其家人、朋友,在出差、探亲、外出时如遇见地方文献类资源,经与地方文献部门沟通核对后,符合条件的按相关政策进行购买或提供文献线索。④面向社会。吸引和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地方文献资源征集工作,鼓励捐赠及拍卖。事实证明,海南省图书馆采用这种4层联动的方式效果显著,地方文献征集数量明显上升。可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收集,对确保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
3海南区域文化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对策
地方文献资源能否为当地发展提供服务是地方文献价值的重要体现,对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要形成科学的发展模式。文献管理者应该在地方文献的保护、利用、开发上掌握主动权,兼顾协调地方文献与区域文化建设需求的平衡,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开发地方文献资源,提供研究型服务产品,增加地方文献资源的附加值,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3.1建立科学的建设方法和运作机制是地方文献资源发展的保障
目前,许多图书馆热衷于建设、开发地方文献资源,尤其是数字化资源,但对文献资源建设、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与运作机制是确保地方文献资源健康发展的保障。因此,图书馆需要取得主管部门的支持以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和管理力度,成立跨系统、多部门的协调机制;同时,要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引入市场机制,与开发商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达到最佳的合作效果。海南省图书馆建设“博鳌亚洲论坛数据库”的项目,经过组织专家研讨,获得省委宣传部主管部门的支持,经实地考察博鳌论坛所在区域,与当地博物馆、图书馆协作等一系列准备后,对该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并与中标方对数据库的建设、验收、使用、维护等问题进行明确的合同式约定。另外,海南省图书馆为了快速、及时获取更多的地方文献特色资源,依托地方文献部门的资源、借助本馆技术部门的设备和人员,在海南各地节庆或重大民俗活动期间,进行现场拍摄和收集相关资料。这种做法不仅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特色资源,培养并锻炼了人才队伍,而且为进一步做好地方文献特色资源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注重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区域文化与经济建设,要重视需求平衡
地方文献资源与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紧密结合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地方文献资源的主要作用是为当地的各项研究、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推动区域文化和经济发展。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目的和存在价值在于如何服务社会。首先,要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展示地方文献资源,使社会各界人士有所认识;其次,要与社科联、高校、地方志机构等科研部门形成良性互动,了解其文化需求,同时也要注重开展类型多样的咨询活动,及时掌握社会各界的需求。实际上,图书馆依据社会要求不断丰富资源的范围、种类及方式的建设过程,也是拓展服务覆盖面及探索服务模式的过程。
随着区域文化的研究日益受到各地重视,图书馆出现所藏地方文献资源跟不上区域文化发展需求的矛盾。如:读者到馆查询不到所需的地方资料,图书馆又存在所建设的重点地方特色资源无人问津的情况。要解决这些矛盾,图书馆需要敏锐地抓住当前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规划及进程,制订资源建设目标。同时,图书馆在建设、开发地方文献特色资源时要进行科学决策,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多方了解项目的价值及需求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协调和平衡区域文化与地方文献之间的需求关系,通过为区域文化、经济建设提供服务,使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有效地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人群支持地方文献资源的发展与建设。
3.3对地方文献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和服务,提升自身价值
各图书馆积极建设地方文献资源,除了保存史料、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外,还要重视开展学术研究。海南省图书馆要真正做好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首先,图书馆要重视对所建设、开发资源的研究,尤其是特色资源;其次,要开展对本馆及其他图书馆相关文献资源的研究。对馆藏地方文献资源开展学术研究的意义,除提升资源自身价值外,对提高图书馆员工的整体研究水平和加强地方文献研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研究主要围绕地方文献资源自身建设和资源内容的开发与利用,并使之成为推动地方文献资源发展的动力。科学研究可以根据海南地方文献资源内容开展若干专题研究,由专题立项目,以项目树品牌,凭品牌推介特色资源,让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开发、研究带动整个区域,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使多方受益,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力武.地域文化、环境与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探究:以广东地区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7):40-43.
[2]王琼文.挖掘琼州历史文化资源努力打造海南文化强省[J].中国地方志,2005(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