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经济文化范文

社会经济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经济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经济文化

第1篇:社会经济文化范文

关键词:社会经济;视野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阿坝州;社会体育

我国是由多族群(民族)构成的以中华民族为一体的数元文化兼收并蓄、和谐相融的国家,在源远流长历史江河中,各民族创造出丰富多彩而又各具风格特点的传统体育。我国一直把发掘、保护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国家文化战略,而在目前四川省进一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应用力度的政策背景下,作为藏羌民族聚居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中称简称为“阿坝州”)如何把传统体育文化的族群性、地域性资源生产要素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就格外地显得意义重大。

一、阿坝州具备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优势

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北邻青甘紧挨绵德,东切成都,南接雅安,与省触壤,区位优势明显。境内居住着藏、羌、回、汉等15个民族,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大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是通过体育艺术为载体进行传承的,所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也意味着其体育文化资源丰富。阿坝州实施“基础驱动”拓宽体育文化活动场馆设施,加强相应的管理和维护,为城乡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文化休闲和健身娱乐环境,重点抓好汶川地震灾后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在北京奥运会后,阿坝州全方位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州文化体育广场、州体育馆等,并提供体育健身特别是藏羌传统体育项目的服务,逐步恢复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突出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产业标志。2011年,总投资20亿元的茂县九顶山国际滑雪场一期工程顺利开展。近年来,汶川、茂县、小金、黑水等县开展了登山、滑雪、攀冰、山地越野、自行车等山地户外运动,增加体育产业附加值。探索户外运动规范有序的管理方式,认真受理攀登山峰活动行政许可,加强登山等高危体育运动监管,促进体育产业健康科学规范发展[1]。

二、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有利于促进民族交流保持社会稳定

阿坝州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积极开展民族体育活动有利净化社会风气,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抵制不健康文化的侵袭。通过开展民族体育活动和比赛,能增强人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使人们的责任心、使命感和集体主义观念得到加强,从而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起源、发展同该民族的生产生活、政经文教等融为一体,并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延绵不绝,表现在民族共同的国家、信念与心理等认知上。精神范畴的民族体育文化依附于肢体语言和其它载体形成一种促进内部同化的合力,为族群成员的、人生价值、美丑善恶等意识形态涂上相似的底色观点、理念,大致相同的思维习惯为族群的认同、趋同提供了内环境条件,有利于调和民族关系。共同利益促进了各族群文化的整合与凝聚,基于是平等互助、团结求同理念的中华文化思想是民族融合的调和器,一直到今天都表现着强大的力量和积极的意义。

三、根据阿坝州实际情况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有利于经济发展

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符合阿坝州实际,也是落实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的具体体现。辖区内有着大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有民族式摔跤、草球、押加、珍珠球、马术、推杆、锅庄等项目。居住在辖区内的居民往往利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庆日,开展一些民族体育活动。如藏族的民族体育项目马术运动对于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和壤塘县的藏族群众尤为喜爱,他们通常利用在一些传统民族节庆日,举行一些官方或民间的比赛[1]。羌族的民族体育常与宗教祭祀活动相伴而行,有教导本族人了解、遵循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功能,而后来演变成在传统庙会或宗教活动举行当中,使参与民族体育活动的人们感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达到本民族文化的宣传作用。开展民族体育,充分体现了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能把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加强本地区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发展社会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2]。

四、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近年来,体育旅游以其内涵丰富、生动趣味、体验刺激的特点在满足现代人多层面旅游需求,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紧邻成都平原,辖13县。境内有九寨沟、黄龙、卧龙、四姑娘山、大草原、达古冰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结合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游和浓郁的藏羌民族风情,是自驾游、陡步、登山、滑雪、探险、攀冰等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上佳去处。适当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挖掘其中的商业价值,驱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能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社会体育文化体系构建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利益也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社会活动不能脱离经济利益而寻求纯粹的精神需求,后者要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依托。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应该尊重老百姓的生活需要,通过合理开发民族体育的商业价值,努力改造民生。

五、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有利于阿坝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随着我国全面深入建设小康社会,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经文化发展也取得了良好成绩,这从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华复兴梦想实现的进程,当地各民族的物质、精神文化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具有丰富内涵的藏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以其广泛的社会功能和鲜明时代感,振奋着各族人民积极开拓创新的优秀精神,同时,也起着维系民族情感的作用。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也是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儒、道、释等多种文化思想的结合体。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实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通过各民族间相互交流、沟通和了解,从而加深、增进感情,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实现民族大团结。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与自然的竞争意识很强,因居住分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相对缺乏,而民族体育活动作为少数民族集会的主要内容,在“体育搭台、经济唱戏”方式下展示优秀的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打造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区域性品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为构建“和谐体育・健康阿坝”提供了一定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尺度,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活动倡导在统一的游戏规则下,体育竞争公平,在竞技比赛中,要求将诚信,反对弄虚作假,零容忍于欺骗诈骗行为[2]。

六、结语

大力推进和扶助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必然需要,也是构建“和谐体育・健康阿坝”的需要。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底蕴的体育文化形态,民族体育的发展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而且,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也是建立各民族和谐关系的剂,是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的助推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增长剂。(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社科类重点科研项目(编号09SA003),阿坝师专校级重点课题项目(编号ASA09-11)。

参考文献

第2篇:社会经济文化范文

1.西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西吉回族木雕艺术的形成是由独特的历史环境和地域文化等因素决定的,木雕艺术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装饰图案,它依附于建筑主体的形制而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造就了风格各异的木雕艺术。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深厚的文化艺术积淀,宽松的社会环境,较好的社会经济等因素造就了地域特征浓厚的传统民居,这些民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建筑上的木雕装饰图案也就应用而生,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装饰图案,它体现着当地浓郁的文化特质和深厚的人文内涵。西吉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黄土高原中心地带,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地势较高,平均海拔2100多米,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较,光照资源较为丰富,日照时间较长,年平均气温不到6℃,无霜期时间较短,年均降水量超过不600mm。但县城北部的火石寨乡地区,林木茂密,草原植被保护较好,流水清澈,山峦迭障,奇峰高耸,山势险峻,景致壮观。南北朝时期建有石窟群,佛像造型严谨、功力深厚,自然景观美如画,是夏日旅游避暑的理想胜地。位于西吉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战国秦长城遗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西吉县人民政府重点保护的古文物遗迹。自然景观还有1920年海原大地震时形成的堰塞湖党家岔震湖等。另外,西吉县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有中国工农会师的将台堡纪念碑、单家集纪念碑,还有被誉为华夏古钱币收藏第一县的西吉钱币馆和好水之战遗址、石城之战遗址等。西吉气候四季分布不均,春寒干旱,夏短温和,秋凉多雨,冬冷少雪,无霜期较短,自然环境极为苛刻。西吉建筑为了隔寒、保暖、挡风的需要,一般门窗用料较为结实厚重,这为木雕的创造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民居木雕主要在于满足老百姓生活的需要。西吉民居形式大致有两种,山区以窑洞为主,城区以砖木结构的四合院为主,西吉建筑依托当地有利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西吉回族建筑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显著的地域特色。

2.西吉民俗和文化底蕴

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西吉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是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的结果。千百年来,西吉回族人民就生活在这块热土上,他们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友好相处,互帮互助,亲如兄弟。回族的民俗文化,因其民族的形成特点,既有对阿拉伯风俗的继承,也有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汲取,在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上恪守与保留了民族个性的原则性以及入乡随俗的灵活性,彰显出了回族的民俗特色。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方水土的民众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文化,它形成于过去,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它的根脉一直影响着当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继续向前发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信仰是一种很朴实的价值观,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重要的精神依托。从图腾崇拜到自然崇拜,再到发展成熟的佛、道、儒和宗族价值观,古人在创造了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铸就了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这些信仰崇拜在西吉木雕中都有所体现。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民俗的地域性尤为突显,西吉自然地理条件较差,环境相对闭塞,山多,沟壑纵横,交通十分不便,从而影响了村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造就了西吉独特的地域风俗习惯。在这种特定环境下成长、生活的人们,这种独特的民俗习惯深深地耕植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固有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人们的衣、食、住、行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这黄土地上的民俗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西吉传统民俗文化内涵丰富,沉淀深厚,在民间艺术文化中表现较为突出,西吉民居建筑更是精神和物质方面对民俗文化的综合反映。西吉流传的民间故事在民居的传统建筑装饰中丰富了木雕装饰的题材和内容,这些木雕图案很好的体现了西吉传统民俗文化,是西吉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

二、西吉回族木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1.西吉回族木雕的艺术价值

第一,西吉回族木雕的艺术欣赏价值。西吉回族木雕的艺术欣赏价值集中体现了西吉老百姓的审美观、生活观及文化观。在木雕装饰内容上,更是把技艺与寓意结合的非常紧密,这些装饰时刻都在散发着木雕的艺术魅力。从西吉回族木雕的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根源,在欣赏今天的西吉回族木雕艺术品时,除了感受到木雕艺术品工艺的精美外,我们还领悟到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沧桑感、责任感及使命感。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水平及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在旅游产业的推动下,西吉回族木雕艺术将会被更多的人关注、欣赏和借鉴,也会被更多的人所传承。第二,西吉回族木雕艺术的民俗价值。西吉回族木雕艺术中的装饰图案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装饰图案的艺术思想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历经千年所沉淀的结果。西吉回族木雕的装饰图案,在不同民居装饰中都时刻反映着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生产力水平。通过对木雕装饰图案的了解,题材的表达,可以清楚的看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品味、文化观念及审美情趣。西吉回族木雕的装饰图案让我们较全面的了解到不同时代的西吉,是我们研究西吉各个时期民俗文化的宝贵资料。第三,西吉回族木雕艺术的收藏价值。文物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携带着从它诞生到整个存在过程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历史的见证。西吉回族木雕艺术装饰图案真实的反映了西吉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及民居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建筑体现着西吉老百姓的精神面貌。自从收藏热市场兴起后,人们逐渐把目光转移在琳琅满目的木雕装饰上,民居木雕装饰图案因其涉及到民俗文化,雕刻技法与儒、释、道文化的结合,造型上细腻或粗狂,处处散发着奇异的艺术魅力,其收藏价值也就不言而喻。

2.西吉回族木雕艺术的保护

第一,西吉回族木雕艺术作为当地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之一,正在遭遇着消亡的危机。尽管当地政府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对木雕艺术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由于民间文化保护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较为全面的、切实可行方法,不是简单采取一些措施就能达到保护的目的。在保护这方面,政府除了资金投入、命名传承人等形式外,还要利用各种媒体途径进行宣传,建立博物馆,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同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民间艺人也在考虑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问题,他们在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中也起到担当保护着的角色,这些对保护西吉回族木雕艺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没有认识到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要保护好西吉回族木雕艺术,必须通过现代先进技术,对木雕艺术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调查,把调查结果用数字、书籍等形式存储加以保护,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分类逐层的保护。在保护中,要时刻明确民间文化艺术的主体,加强木雕艺术传承人在民间文化艺术中的核心位置,把木雕艺术传承人作为主要的保护对象进行保护。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民间文化艺术也在发生着变化。要使西吉回族木雕艺术能继续传承并发扬下去,就要对木雕艺术采取保护性利用措施,把商业市场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让木雕艺术有生存实用的价值。如果一种文化艺术在社会上没有了实用价值,就会很快消失、被淘汰。因此,最重要的是开发木雕艺术的商业价值,在开发中加强保护,在保护中注重木雕艺术的持续发展与生存问题。第二,从现存资料来看,木雕艺术的保护工作还主要是进行资料整理、遗产认定、试点工作阶段,各项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要实现保护工作方案中的目标,就要做到保护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和法制化,目前距这个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第三,从保护木雕艺术的相关法律规范来看,目前的主要工作还在围绕着如何申报相关遗产方面,相关法律法规主要还是宏观性的、指示性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如何制定更为详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法律法规,是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3.对西吉回族木雕艺术传承的几点思考

第3篇:社会经济文化范文

[关键词] 市场经济消费文化价值取向人的发展

消费文化是人类消费领域里的创造性活动的结晶和升华。“消费文化从基本的意义上说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消费什么;二是怎样消费,按照什么方式消费。”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社会消费文化,对于引导经济发展,对于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正确价值导向的社会消费文化,能满足人们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要,培养人们高尚的品德,高雅的情操,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研究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实现人的现代化和建设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具体内容主要是通过消费来体现的。现代消费文化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从对提高生活水平的关注提升到对改善生活质量的关注。人们不仅关注生活的硬件设施的完善,而且越来越关注精神文化的消费。合理的消费首先应该是越来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消费。科学消费观的主要原则是:以人为本、扩大消费、公平消费、循环消费、持续消费。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把满足人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科学消费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消费活动中,客体转化为主体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养分,使主体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得到补充和恢复,从而使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得到满足,促使人们在身心各方面得到健康发展。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消费,是合理的消费;不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消费,就是不合理的消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消费文化在价值取向上应当以人文本的消费文化。

以人为本的社会消费文化要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人应该是劳动者和占有者,提供者和享用者的统一;人应该既会创造,又会享受;既能生产,又会消费,即人是能自由、合理地支配财富的完整的全面的人。满足需要的消费,是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动的首要条件,是确保劳动力再生产的必备条件。人不仅有物质消费的需求,也有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精神文化消费是消费的最高层次。人的发展水平的标志是精神文化消费,消费、特别是精神文化消费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和途径。现代消费有日益精神化的趋势,提升了消费的品位和价值。文化消费使满足生理需要的消费逐渐让位于满足精神需要的符号象征功能。人们不仅是生存,而且是在生活。人们往往在愉悦的自由气氛中,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个性,才能从和谐的角度思考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以人为本的社会消费文化要求实现消费文化和消费理念的变革,把提高生活质量作为社会的价值取向。反对铺张浪费,反对显富比阔、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不提倡盲目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现代社会对经济效益和对物欲的满足的追求成为社会不良的价值取向,不重视人的更本质的精神需求和长远发展,其结果是发生目的和手段的颠倒:丰裕的物质生活并未带来健康充实的精神生活,反而发生物的价值放在人的价值之上的现象。本来作为人的发展手段的消费,反过来变成目的本身,而人则成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成为商业社会中纯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失去了人作为人的价值。不仅使消费需求不能得到有效地满足,而且也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社会消费应使消费成为人们不断提高素质的过程,成为抵制不良习气和腐朽思想、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过程,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二、促进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重要原则,实施可持续消费则是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现代消费文化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在生产消费领域实行集约化生产,在生活消费领域倡导合理、科学、有效地消费,是科学发展观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文化要求在生产消费中改变单一的低成本利益来源格局。要在生产消费中体现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生产及管理中采用现代技术,不断增加产品的知识、科技和信息含量。通过制订法律法规,适度地提高各种要素的成本,合理补偿各种生产要素的成本。要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改变单一的低成本利益来源格局。提倡节约型生活方式,从需求方面推动节约型生产方式的建立。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和推广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对于节省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之间存在辩证统一、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旦节约型的生活方式建立,必将从需求方面推动节约型生产方式的产生,从而有利于新型工业的建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倡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研究开发新技术,限制资源消耗大的产品的生产,并寻找其替代品,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文化要求在生活消费中改变评价生活质量的标准。要在生活消费中反映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对大自然负责的态度,选择科学、合理和适度的消费方式。消费必须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界,不能消费过度;消费必须以大自然的承受力为限,不能竭泽而渔。要改变以占有、消费多少实物形态的商品来衡量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传统的消费文化观念。改变产业结构,要从追求实物形态的商品转向追求无形商品、精神商品,减缓人类对于大自然的依赖和掠夺。评价生活质量的高低不再仅仅依据消费和占有多少实物形态的商品为标准了,更多地看重人们所享受到的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教育、高尚的文化和稳定的社会法制环境等无形因素。必须在物质消费领域打断“更多”与“更好”之间的联结,使“更好”与“更少”结合在一起。要生产出更多的耐用品以及更多不破坏环境的东西,或者更多地生产出那种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的东西,要在消费领域能够实现“更好”与“更少”的结合,使人类能够“更少地生产,更好地生活”。

三、促进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消费的价值取向表明了消费者在一定价值观念下的消费行为取向,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水平。落实科学 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消费文化价值取向上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居民在消费观念上还存在着种种误区。从消费对象看,存在着重物质性消费、轻精神性消费的现象。从消费层次看,存在着重享乐型消费、轻节俭型消费的现象。从消费主体看,存在着重个体消费、轻社会消费的现象。在生产消费方面,存在侵占公共利益,浪费公共资源、社会财富甚至污染环境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亟待倡导健康文明消费方式。健康文明消费方式在特征上是消费水平适度增长、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注重节约资源。健康文明消费方式主要是提倡绿色消费、合理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个性消费等。

要大力培育和树立可持续的健康文明消费价值导向,一是注重理性消费。在消费过程中,既考虑积极的效果,又考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力求在总体上趋利避害。消除目前社会消费领域存在的冲动消费、超前消费、挥霍消费等病态消费和迷信消费、愚昧消费、灰色消费、黄色消费、消费结构畸形等非理性现象。二是倡导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否定浪费型消费方式,关注消费内容的质量而不是数量,通过适度消费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适度消费既是一个平等和公正的社会要求又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需求,是实现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在消费中量力而行,从长计议。三是强调公正消费。充分遵循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的法则,在进行消费时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或人们的利益为代价;当代人要自觉担当起在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消费资源的责任,妥善利用可再生资源,保护好不可再生资源。四是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引导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绿色消费的内涵就是要求人类的消费与自然相和谐、协调,而不是只追求个人的生活消费权利,不承担对自然、对社会、对子孙后代的责任。“发展绿色消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费文化的主旋律。”绿色消费是一种注重生命、健康、环保的消费方式。要在生产领域中大力推行循环经济,鼓励生产和使用生态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食品”、“绿色技术”等的逐步普及,不仅意味着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意味着人与自然走向真正的和谐,而且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将迈进科学文明的新境界。

四、促进中国特色消费文化的构建

消费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消费文化不仅具有一般的文化功能,而且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消费文化的经济功能不仅在于把文化渗透于经济领域和经济生活中,增加物质产品和劳务产品的“文化品味”,有利于开拓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于通过消费,通过提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大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的社会功能表现为消费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不仅能培育人的道德、品质,启迪人 的智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而且能培育优良的社会机体,移风易俗,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消费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一是从传统消费文化向现代消费文化的变迁。二是由中式消费文化向中外合壁消费文化的变迁。三是由地域特色消费文化向区域消费文化融合的变迁。四是由大众消费文化向个性化消费文化的变迁。构建中国特色消费文化是我国社会消费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的目标价值取向。

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消费文化,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任何创新都不能忽视一定社会的消费文化和历史背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消费文化体系,是通过汲取外来异质文化中的积极成分,通过对与自身相异的文化的整合使自身得到发展,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观念。应从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完整、准确、全面地把握中国的传统消费文化。“我国的消费伦理观念一直贯穿着“崇俭黜奢”的主线”对中国传统的消费文化中提倡知足常乐、提倡崇俭黜奢、提倡俭而不吝等文化观念要继承借鉴。中国传统消费文化与外来消费文化要在冲突、包容与互动中逐步孕育共同作用,以形成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科学发展的消费文化。

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消费文化,要加强生产消费文化的建设。生产消费文化是通过生产凝结在产品中的价值观念、道德取向、审美情趣,以及反映在产品上的文化规范和文化倾向。生产者在生产某种商品的同时也生产了一种消费文化,而消费者消费的不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商品的文化价值。要求产品的使用价值和技术含量高,也要求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生产商要以产品的文化价值作为产品质量的根本目标和基本标准,让人们通过实实在在的商品感受到和认识社会进步的文化准则和文化要求,并以这种文化准则和要求来规范自己的生活。

第4篇:社会经济文化范文

关键词:群众文化;公益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文化工作既要面对市场竞争,不断寻求自我的生存和发展,又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公益性文化的责任,发挥其自身的功能。近年来,经过广大群文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在这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论述:

一、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和作用

群众文化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人们职业以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活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和辅导的工作。其功能是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在当今就是要培养现代人、教化现代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让人们参与其中,接受各种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全民素质,推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进步。要想更好地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就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工作的长期实践中,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方针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地指出:在现阶段,我国的文化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在一部分文化经营者中,由于经济上的急功近利和市场的自发性倾向,往往容易导致经营和消费的短期行为,造成一部分文化艺术产品和艺术门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失衡,造成文化的长期积累和短期消费之间的失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运用经济、舆论等手段,扶持那些社会需要但暂时在市场竞争中还处于困境中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业,从而把文化发展引导到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轨道。随着文化建设的加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程度将会越来越好。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就是要向实现两个效益最佳结合的目标努力。

回顾上述方针原则,我们群众文化的工作思路也就更加明确了,那就是: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是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唯一途径,而实现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群众文化辅导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1、群众文化辅导的原则,是辅导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它作为正确处理辅导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的规则,贯串于各类辅导的实践活动中。体现为辅导工作根据社会一定的需求,对辅导对象身心进行教育和影响。辅导作为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实践,必须确立明确的辅导任务。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各种辅导活动的方向,并予以正确地实施。

2、群众文化思想政治的辅导是其他辅导工作开展的必备条件。群众文化是建立在价值观之上的,需要在辅导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对整个群众文化的方向进行把握和引导,始终以保持群众文化的先进性为目的进行工作。在群众文化中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以及家庭美德教育,陶冶道德情操,营造善良风俗。对群众身心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和思想,应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对伤害群众身心健康的思想和文娱活动,应坚决予以取缔。思想政治辅导是把握群众文化演进的大方向,避免毒害和谬误的思想戕害群众文化的发展路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3、群众文化辅导的另一面即对文化修养的辅导,是群众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群众文化的形成除娱乐性的群众活动外,也应对文化知识传扬和普及。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对群众文化的辅导应有助于群众文化修养的提高,通过文化知识的渗透,或自成主题,或结合娱乐活动,在不断的发展中培养群众高层次的审美趣味。让群众通过群众文化辅导过程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以理性地判断生活中的美丑,更清晰地区分人性中的善恶,才能更好地以正直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才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亲身实践中,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构建出从善如流、热爱科学、积极向上的氛围。

三、提高群文辅导工作的建议

如何搞好群众文化工作及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趋势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兴办群众文化事业的新格局回首以往,毋庸讳言,在以前相当长的时间里,群众文化只是依靠国家搞、文化部门办,没有发动社会的力量,没有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以致群众文化的路子越走越窄,天地越来越小,无异于作茧自缚。改革破除了人们头脑中的陈旧观念,使群众文化挣脱了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政府文化部门一统天下的清冷局面被打破,一个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企事业单位、从城市到农村、从集体到个人齐抓共办群众文化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在基层企事业单位、“职工之家”、“青年之家”等设施随处可见,大家在此举办卡拉OK、琴棋书画、岗位培训等文化娱乐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在城镇街道,群众文化馆、文化站、农村文化中心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它们立足于基层、利用现有设施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当地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受到群众欢迎。

群众文化是社会实践主体按美的规律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在社会化满足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在文化方面得到彻底解放的体现。它以文艺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也包括了群众文化事业的各种必备要素。是以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以市场为依托,向人们提供文化消费产品、场所、服务等城市文化现象。我国的大众文化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而成长起来的。

第5篇:社会经济文化范文

【Key words】parker sociological theory; The central plains martial arts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引言

中原武术文化隶属于中原文化,是七大武术文化中的一枝独秀,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南文化、岭南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京派文化并驾齐驱,中原武术文化以太极拳系和少林拳系为主导,以中原文化为载体,其衣钵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为实现手段,目的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继承中原武术文化的优秀传统,发展以登封的少林拳系和焦作的太极拳系为两个中心,以“走出河南”、“遍布全国”、“发展国际化道路”为基本点,以坚持挖掘中原优秀武术文化、坚持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武术发展、坚持落实大武术观思想、坚持打破武术门户壁垒,走和谐、统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中原武术文化道路,意在完善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与深蕴,促进中原武术文化资源的健康发展,扫除中原武术文化发展道路上的阻碍与弊端,吸收风格迥异的武术文化,形成独一无二、匠心独运的发展新途径,提升中原武术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健全中原武术文化发展的新路子,这就需要结合新的社会学理论来丰富中原武术文化的实践。

1帕克社会学理论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之一的RobertEzraPark(1864~1944),曾依据社会成员行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将社会的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递进的部分:“竞争阶段、冲突阶段、调节阶段、同化阶段。〔1〕”RobertEzraPark文明于二十世纪初兴起的芝加哥学派,该学派主要由芝加哥大学的E?伯吉斯(ErnestBurgess)、R?E?帕克(RobertEzraPark)以及其他城市社会学家所组创,这一时期美国面临着经济危机,国际地位空前下降,面对“内忧外患”的窘迫经济,芝加哥学派创始人著名社会学研究家帕克等提出:社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四个发展阶段,因此,社会的发展亦如此。

2 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

中原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的一颗璀璨珠宝,以技击性为其本质,囊括武术中的气功、养生、导引、拳械等,彰显中国文化的无限魅力,引诱武术爱好者的无限遐想,推动研究者们的跨文化研究。以社会学家帕克的社会发展理论为主,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亦经历百家争鸣的竞争阶段,矛盾显现的冲突阶段,温文尔雅的调解阶段,稳步前进的同化阶段。黑格尔哲学是这样阐述这一过程的:“自然、社会、精神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变化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但总体趋势是向前不断发展着的,处在不断运动之中,这一运动的动力就是矛盾。〔2〕”这一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符合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2.1 竞争阶段

所谓“竞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释“竞”是争逐,比赛。源自屈原《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商君书?错法》:“功赏明,则民竞于功。〔3〕”

“争”是争夺,竞争。《韩非子?说林下》:“争肥饶之地。”《史记?高祖本纪》:“上问左右,左右欲击之。〔3〕496”竞争即是个体或群体争逐胜利或者比赛战胜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哲学家大卫?休谟曾语:“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对于中原武术文化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登封的少林拳系和焦作的太极拳系,相对于其他六大拳系,其虽表现出绝对性的优势,但由于起源于道教圣地武当山的武当武术文化,形成以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为技法原理,同时配合吐纳、呼吸形成独具特色的养生文化健身术,武当的武术文化曾远赴海外进行汇演,颇具竞争力,可与中原武术文化一争高下;此外,发源于峨眉山的巴蜀武术文化,起源于战国,形成于宋朝,亦称峨眉武术,依托峨眉生态养生健身文化,广纳儒、道、佛等宗教文化新理念,兼具民俗、民风、地理环境,呈现出匠心独运、内外兼修的峨眉武术特色,亦欲中原武术文化争芳斗艳;形成于清末的形意拳系,技击原则上讲究先发制人,主动进攻,硬打硬进,适合于实战,传播较快,曾衍化出心意六合拳,以河北沧州武术文化为载体,依托当地武术文化资源,形成形意拳系,其竞争力不可小视;依托开拓务实、内外兼修、刚烈勇猛的岭南文化形成的南拳拳系,亦是七大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拳以广东、福建为中心,结合当地丘陵多、盆地少、平原地带稀缺的地理资源,以技击为主要特点和原则,创新与传统相结合,既不背离传统武术技击的本质,又外加新的元素充实,使得南拳形成具有当地地理特色的南拳武术文化;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地理方向命名的八卦拳系,实乃是八卦掌为主要拳法,行拳时要摆扣步走圆形,拳路表现为直线来回往复,动作简单,招式简朴,短小紧凑,刚猛有劲,注重太极、八卦原理,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风格独特,内容充实。综上所述,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竞争力空间广泛,其竞争力的提高是需要过程的。

2.2冲突阶段

随着国内传统文化的发展,武术文化也受到了冲击,中原武术文化进入冲突阶段在所难免,所谓冲突”:“冲”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释为向,对着。源于《山海经?海外北经》:“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3〕50”“突”意义为急速地向前或向外冲。源自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驰突火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知有科禁,公敢干突。〔3〕384”冲突即是以打败对方为主要目的的直接的激烈交锋,中原武术文化的冲突包含内外两个方面,一方面,以七大拳系文化为发展标准,中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少林与太极,中原武术文化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龙椅宝座,成为国门对外开放的一面旗帜,面临的困难重重,这就包括对其他六大拳系武术文化的竞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例如,面对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相关文件通知,全国各地争相建设自家武术文化,刮起传统武术节的举办,如雨后春笋一般,旨在加强人们对本地代表武术文化的信仰与认同感,提升本地武术文化的知名度,这对中原武术文化的冲击是不可度量的,窘境的出现,中原武术文化开始与异型文化相冲突,问题暴露甚多。另一方面,以中原武术文化为主体,从整体而论,传承的速度落后于发展的速度,导致传统的中原武术开始流失,继承者青黄不接,导致门派难以为继,从部分着眼,中原武术中的个别拳种随着习练人群的减少而消亡,生命殆尽。比如,原属于中原地区的查拳、梅花拳等拳种,因区域习练人口的减少,外加人口流动性较多,武术传承人开始消失,这带来的后果就是这一部分武术文化未得以保留;然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门户派别之见,使得各个派系来往较少,龙争虎斗相对较多,门派自家规矩的束缚和羁绊,外加派系之间的不和谐,加速了少数门派的瓦解,流失了宝贵的中原武术文化资源,中原武术文化发展面临着改革,推动中原武术站在了变革的风口浪尖,如何去挽救和挖掘指间遗失的中原武术文化,弥补中原武术文化这一宝库,成为了摆在中原武术文化发展炙手可热的瓶颈。

2.3调解阶段

面对中原武术文化在社会上发展的冲突阶段,如何调节自身的武术文化资源,发挥自己的优势,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重点。“调解”:“调”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释为协调、调和,源自于《史记?历书》:“阴阳调,风雨节。”《汉书?食货志下》:“以调盈虚。〔3〕82”“解”意为调解、排解、和解。源自于《战国策?赵策三》:“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3〕187”调解一词即为协调、调和,统一规划稳定的发展环境。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需要官方组织的宏观调控和民间组织的自救,围绕这一基本任务,官方和民间在这一阶段举行合作对话,手拉手共同协作,挖掘中原武术优秀文化资源,健全和完善发展武术文化资源的宝贵途径,在1985年的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活动中,河南省挖整组积极配合响应国家口号,整理发掘优秀拳种资源178种之多,丰富了中原武术文化资源,随着全国武术整理接近尾声,河南省挖整组于1990年继续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的精神,承办少林国际武术节,举办太极武术锦标赛,这一举措使得中原武术文化内容变得多姿多彩,在中国武术文化中重新站稳了脚跟。在坊间,民间武术组织的成立、社会组织团体的成立、武术学院的兴办思潮均为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再续了香火,挽救了像苌家拳类似的武技,武术学院的兴办以及高校中武术专业的设立,为中原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后备资源,为中原武术文化的可持续、健康提供了契机,特别是社会组织团体的依法成立,使得武术这一民间“俗”文化确立了合法地位,明确了新的标准,走上大雅之堂,迈进官方的视野,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太极拳表演赛的巧妙开赛,为武术走出国门,传播四大洋、五大洲奠定基础,中国优秀的武术文化太极发源于中原武术文化,也不失时机迈向武术成功的殿堂,经历着异样文化的洗礼,促进了自身武术文化的建设,夯实了中原武术文化建设基础,然而,这仅仅是九牛一毛,是微不足道的,在中原武术文化的开发建设中,拥有认可异国他乡文化的认知思维,这是发展自身优势必不可少的利器。

2.4同化阶段

中原武术文化资源的官方“无形之手”和民间“有形之手”的完美结合,有效促进中原武术文化的自身建设,为中原武术文化的远播提供充足的驱动力,仅有驱动力这只机翼是很容易夭折的,创新这一机翼的迫切需要则是刻不容缓。中原武术文化进入同化阶段,所谓“同化”:“同”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释为相同,一样。源自于《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商君书?开塞》:“有法不胜其乱,与无法同。〔3〕383”“化”即是变化、改变。源自于《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韩非子?五蠹》:“钻燧取火以化腥臊。〔3〕152”同化即是事物双方共同做出改变,朝着实物美好的一方面不断发展前进。著名哲学家皮亚杰的“同化”理论就是对这一阶段完美的诠释,他认为:“同化即是对事物双方所获得现有信息进行交换,前提是毫无保留,并认知现有的思维模式,对其进行创新以达到互利,促进双方共同发展。〔4〕”自1840年以来,船坚炮利的西方打开中国大门,使得沉睡的中国有机会开眼看世界,增加了中西文化得以碰撞、交流的机会,“土洋”体育之争更是淋漓尽致彰显中西文化之差异,民国初期,政府派出一支运动团去参加奥林匹克盛会,但由于中西文化等差异,中国运动队仅作为演出形式,汇演了中原武术文化中的太极拳,获得一致好评,这说明中原武术文化拥有走向世界大舞台的机会,但遗憾的是仍然需要吸收西方“竞争力”为主的文化;发展中国传统“中庸”文化,借鉴于此,中原武术文化在走向世界、走出国门的道路上,需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和谐统一”、“刚健自强”等精神,吸收西方充满探索的人文主义精神,充实中原武术文化的内涵,创新中原武术文化发展途径,做到皮亚杰所陈述的“同化”要求,这样才能赋予中原武术文化新生机、新生命,为中原武术文化的台阶式发展夯实基础,这就需要丰富少林与太极发展的新路途,充实其技击内涵,完善品牌效应,做到“中西结合”、“两架文化”马车并驾齐驱,借西方文化外衣,推动中原武术文化的新发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历经竞争阶段、冲突阶段、调解阶段、同化阶段,所面临的每一阶段的任务是有所区分的,这就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3.1.2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所面临的每一阶段的任务不尽相同,出现的弊端也不一样,这就需要重视处理好发展和建设这一矛盾的关系。

3.2建议

第6篇:社会经济文化范文

[关键词]造假 信任 真实 道德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尊道崇德,把“童叟无欺”作为安身立命的原则之一。如今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但是道德滑坡,假货遍地。弄虚作假,古代有,国外有,甚至动物世界也有。只是现今造假之习在我国社会渗透之深,影响之广,为中国史或许世界史所罕见。假烟、假酒、假药、黑心棉、注水肉、毒大米、“大头娃娃”奶粉、三聚氰胺奶粉、“纸箱馅包子”新闻、华南虎照、汉芯事件、留学生成绩造假集体被开除,还有假验资、假评估、假审计、假文凭。上至官方的统计数据、形象工程,下至随地可见的假证、假发票、小广告,从商界到教育科学文化界,造假现象均时有耳闻。有人甚至认为,造假已成为当今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价值规律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通过技术改进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因而价值规律刺激技术进步,促进优胜劣汰。但是,在包容虚假的社会,市场竞争和利益驱动却可能导致造假和劣胜优败。其实,除了商品生产领域,社会上哪个领域都有投入和产出。譬如,当官要出“政绩”,是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容易,还是真抓实干、造福一方容易呢?污水要净化,是做虚假数据容易,还是真把污水变清容易呢?造假似乎成了一些人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经济固然在持续发展,但是虚假之风蔓延,破坏经济社会基本规则,给我们的发展处处埋下隐患。

虚假之风蔓延的危害

无处不在的虚假风气使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基本的信任,甚至危及政府的公信力。华南虎照由陕西省林业厅,最终证实拍摄的是年画虎。老百姓目睹政府公布的重大新闻图像竟然是假的,而陕西省政府对此事件迟迟不调查、不回应,令老百姓对政府行为的可靠程度产生了怀疑。不久,“嫦娥一号”上天,国家航天局公布首幅中国拍摄的月球照片,虽然完全真实,却被人怀疑拷贝了美国的月球照片。

虚假之风成为保护和治理环境的大敌。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是典型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必须彻底扭转。我国目前约有70%的江河湖泊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截污治污迫在眉睫。但是环境治理往往投入大、见效慢。官员一任三五年而已,多半不愿意做这种惠及未来而自己少有得利的实事。一些地方官员指使下属制造污水净化假象应付检查,或伪造统计数据应付减排指标。有的地方,污水处理厂并没有配套的管网系统收集污水。检查组来了,就放满自来水,打开机器运转。有的污水处理厂把连接自动监测设备的管子放在自来水里,以使监测设备显示出极好的污水处理效果。企业排污治理更是直接影响自身的利润。一些不良企业对污染物采取假处理、真排放的做法,逃避环保责任。

造假往往直接威胁公共安全。造假者以廉价劣质原料代替高价优质原料,或者偷工减料以减少投入,或者违法添加有害物质促进销售,欺骗公众和执法部门。无论是假酒、假药还是苏丹红、毒奶粉,都造成过公共卫生事件,损害消费者健康甚至致人死亡。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性能源消耗有75%是煤炭,但大批小煤矿开采方式落后,造成煤矿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安全事故频发。这些小煤矿往往不愿加大安全设施投入,以造假方式逃避安全督察。譬如,有的煤矿以伪造矿井图纸和提供虚假现场手段通过安全督察,有的煤矿为逃避安全检查干脆登记注册为石墨矿。一些被关闭整顿的小煤矿也通过制造封闭假象应付检查。除了食品、药品、煤炭等领域,交通和建筑行业的造假和豆腐渣工程又埋藏着多少公共安全隐患?

造假之风严重败坏我国国际声誉,损害中国人的国际形象。“中国制造”本来是价廉物美的代名词,后来逐渐演变成问题产品的代名词。一个三鹿奶粉事件或许就能颠覆中国花巨大代价主办奥运会建立的良好国际形象。“纸箱馅包子”事件使全世界看到,中国人不仅产品造假,连新闻都能造假。美国一些零售商店甚至公开打出不卖中国货的招牌。

造假之风渗透到人的思想和行为,毒害人的灵魂,使一些人说假话、办错事而不自知。拷贝别人的文章署上自己的名字,抄袭别人的答卷变成自己的分数,找“”代考论文,骗取证书和文凭,这些都是在假造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大学本来是传承文明的象牙塔,但是今天有的年轻人在大学传承了造假文化,直到抄袭竟然能成一种风气,“”居然可以类似一种职业,甚至教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造假。在高校本科评估中,为了造出几年前泛黄的试卷,有的学校采取在试卷上洒水然后进行太阳暴晒或使用高压锅处理纸张的办法;之后动员大学生参与造假环节,让学生根据教师精心设计好的对错情况在伪造的旧空白试卷上再做一遍。文化之所以成为文化,它必然在社会上有传播,在师生亲子之间有传承,植入一些人的思想行为之中。

维护真实是道德重建的最佳切入口

我们不禁要问,中国文化何以对弄虚作假有如此的包容?一种文化对造假的包容不仅来自社会的“宽容”,更主要的是,在这种文化之中,作假者能够说服自己的良心,宽容自己的行为。

实际上,世界上任何民族在实践其道德观念的时候都存在变通性,只是不同人群对于各条道德准则在排序上有差异,底线高低划得不同。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举过一个例子,证明说假话并不总是错的: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哄那孩子说药好吃,孩子吃了,因而治好了病。这样的假话或许世界上每个民族都认为是可以说的。这个例子显示,拯救人类性命是比不说假话更为重要的道德原则,后者可以服从前者需要而改变。在今日中国文化背景下,“真”就被某些人排序在其他准则之后,甚至被放在很低的位置。譬如,在中国文化里,一心为公被认为是高尚行为,以至于集体利益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置于真假原则之上。为集体谋利益而造假说谎,往往能够得到这个集体的谅解甚至拥护。教授动员学生集体作假应付高校本科评估;污水处理厂假运转和排污企业制造污水处理假象……这些造假活动的主导者和参与者正是认为自己在维护集体利益。不为私利成为某些知识水平较高的中国人说服自己的良心屈从于造假的一个原因。

人的道德感基于发自良心的内省,或者由而内化的内省。中国文化里有佛教成分,但基于的敬畏感在当今乃至在几乎全部中国史上都没能统治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以德育代替宗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在当今这个承认个人利益、鼓励个人发展的年代,多数中国人既不像许多西方人每周去教堂接受精神洗礼和道德强化,又不像讲阶级斗争的年代进行经常性的聚会“斗私批修”,大多数人走上社会以后几乎再没有接受经常性的强化道德的机会。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滑坡,真假原则在一些人的心里被置于私利之下,于是造假泛滥。在这样的社会,人们对造假逐渐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对造假行为的责罚减轻,一些正在成长的孩子撒谎造假不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模仿成年人的造假行为,最终可能形成有缺陷的道德感,成为造假文化的传承者。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方面应该协调发展。同志在纪念党的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文化领域某些落后的因素必然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造假文化就是其中突出的因素。一个社会如果充斥着假的产品、假的信息,个体之间相互不信任,那么其发展必然包含许多虚假的成分,潜藏许多不稳定的因素。科学发展必须以求真向善的先进文化作为基础。

第7篇:社会经济文化范文

一、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服务管理

1、严把证照关,重点打击黑网吧,杜绝无证照经营现象;

2、加大对各种经营文化行业的检查力度,净化市场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3、加强排查,准确掌握信息,及时化解突发问题,促平安,保稳定;

4、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文化经营单位业主的守法经营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

二、基层基础文化建设的情况

按照区政府对镇级(街道、开发区)书记、主任责任量化考核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开发区对基层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是:

2、完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现已开放使用;

3、综合文化站建设前期已投入7.5万元,完成了大楼选址、图纸设计、可行性论证、环保项目选址、项目建设规划意见书、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和招投标等工作,预计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此事已专函送达文广新局);

4、**村农家书屋在区局的帮助下已建成投入使用,受到群众的好评,拾围村计划在年底建成使用;

5、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去年完成了**村的覆盖,拾围和莲塘面两行政村之前已完成,解决全辖区农民群众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6、坚持“2131”送电影下乡工程,积极配合农村电影放映;

7、积极开展和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如蓝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登山活动等等。

三、日常工作存在几个问题:

1、便民信息站、溜冰场的管理定性问题;

第8篇:社会经济文化范文

一、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治安所带来的影响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暴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连锁效应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不可避免地受到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在全国上下掀起学习科学发展观热潮的同时,各级检察机关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依法理顺各种经济关系,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在基本稳定、和谐的前提下,还存在着一些值得警惕的问题,特别是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新的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而繁重。

当前,我市面临的经济发展形势十分复杂,既有来自于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也有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就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对我市的影响而言,由于我们处于相对封闭的区域,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低,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对我们的影响要相对小得多,未发生因金融危机造成治安突出问题。总体上看,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市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刑事犯罪呈现高发态势,社会稳定形势严峻

金融风暴的冲击,造成群众就业艰难,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可能耐不住寂寞,重操旧业。更有甚者,可能会利用金融危机下人们心神不定、诚惶诚恐的心理,进行不良煽动,搞破坏活动。从犯罪类型看,将可能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暴力犯罪和侵犯财产犯罪更加突出,特别是抢劫、抢夺、盗窃等侵犯财产犯罪有上升趋势,我市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二是资金紧缺及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将导致一些领域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逐渐复出水面,金融诈骗、制假售假等破坏市场秩序的犯罪将出现增长态势。三是在扩大内需和增加投资的过程中,将可能发生新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渎职等犯罪。四是流氓恶势力活动增多。其中主要是以城镇、农村中的无业人员、劣迹分子等为主的地痞恶霸。有的以家族为纽带,倚仗家族大、势力强,在村中寻衅滋事、欺压百姓;有的采取断水断电、强装强卸等手段骚扰企业,影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

(二)新的社会矛盾增加,保障民生的困难加大

受世界金融经济危机影响,前一段时间,矿产品的价格持续下跌,如:我市煤矿价格大幅下跌,造成很多煤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大幅度下滑。同时,由于企业资金链紧张,生产经营不同情况面临困难。我市有的企业已经出现效益下滑、经营不佳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因劳动争议引发的案件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会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在金融危机中,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型企业以及各行业中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可能出现破产、清算和转型,大量破产类相关案件将随之出现,企业职工将面临严峻的生活压力。

受金融危机影响,房地产市场进一步低迷,部分房地产商因资金短缺造成不能按合同及时交房,且部分业主对购房前后产生的巨大价格落差不满,由此造成该类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增加。同时,由于房地产开发引发的相关案件数量也将有所上升。

(三)老的社会问题不断显现,解决难度加大

由于长期受社会性、结构性、体制性的影响,特别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一些老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危及社会稳定。一是“三农”问题。农民生活和就业困难,激化农村社会矛盾,造成上访事件发生。二是城镇拆迁安置问题。主要是反映拆迁不能严格依法办事、补偿和安置不合理、房地产开发不规范等。三是劳动及社会保障问题。主要是原有的一些企业终止、解除劳动关系以及企业破产引起的职工下岗问题,其中拖欠在职和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费、养老金、医疗费等,是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处理不好极易引发。

二、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原因分析

金融危机形势下,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不断增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维护社会和谐所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

(一)我国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公民法律意识较为淡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涉及百姓生活的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这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巨大进步,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有些法律法规还存在不少瑕疵。一些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这些漏洞谋取个人利益。同时,受历史条件制约,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淡薄,触犯法律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青少年除了知道杀人、放火、抢劫、盗窃是犯法外,把其他犯罪行为仅看作是错误;还有部分伤害案件,则是由封建迷信、忠孝思想引起的。

(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就业压力增大

我国人口众多,社会财力不足,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有限,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一部分人缺乏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我国的失业率上升,就业压力增大。群众购买力下降,需求进一步减少。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用犯罪手段来达到占有财物的目的就成了其中一些人的选择,为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三)环境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口增长和燃料资源消耗加大,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如我市城市环境空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总体悬浮颗粒物和氮氧化物,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在国家二级范围,大气环境质量能满足功能区要求。地表水从总体上看北

盘江上游环境质量趋于好转,源头水质较好,但城区段水环境质量达不到四类水功能区水质要求,出境河段水质仍达不到三类水质要求。城市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及机动车尾气污染呈上升趋势,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环境压力较大。环境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市发展的问题。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认真做好维护治安稳定工作

尽管我市经济发展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扩散蔓延影响,可以预见,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还可能进一步加深,金融危机将给我市社会治安稳定造成的影响仍然不可低估。我市又为产煤大市,由经济纠纷引发的暴力犯罪以及盗抢骗等多发财案件可能更加突出,流动人口就业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应将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首位,针对上述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今后我们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大局意识

要紧紧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规律,切实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自觉把人民检察工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实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同发展;切实转变就案办案的观念,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依法保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切实转变被动服务、消极司法的观念,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提高政策执行力,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确定工作重点,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二)采取多种措施,全力做好检察工作

一是要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进一步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既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又尽可能地减少社会对抗,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二是要着眼于从源头上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结合执法办案,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活动,推动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是在办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案件时,既要考虑到案件发生的过程,又要考虑案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既要处理好个案矛盾,又要考虑案件处理的结果对社会的影响。四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法制宣传、思想教育和沟通协调等工作,防止个体矛盾演变成群体纠纷,防止小事情发展成大事件。

(三)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法律监督能力

第9篇:社会经济文化范文

[摘要] 泛法治主义倾向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引起东西方社会的深刻反思,法律的显性社会控制功能具有局限性,需要宗教、道德等隐性社会控制形式的弥补。礼仪是道德的精华与核心,礼仪文化是隐性社会控制的最佳载体,是法律显性控制的最佳补充,具有隐性社会控制的重要功能。要通过礼仪文化对个体的浸润和陶冶去夯实实现礼仪文化隐性社会控制功能的基础,通过个体的实践与养成,抓住礼仪文化隐性社会控制功能的关键;通过拓展与提高,把握实现礼仪文化隐性社会控制功能的核心。

[关键词] 隐性社会控制;礼仪文化;功能;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K20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3)06―0112―05

一隐性社会控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当今中国的时代主旋律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是当之无愧的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野蛮的兽一样。”[1](P198)美国法学家庞德在其名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中,也曾深刻指出:在文明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宗教和道德充当了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法律仅仅处于次要手段,但是在“近代世界里,法律成了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2](P10)的确,在众多的社会控制手段中,法律在人的行为调控与社会秩序的构建方面显得更为有力和更为有效。

由于法律是一种刚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即国家的暴力工具对社会个体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处罚,从这个角度来说,法律属于显性社会控制形式,是国家暴力机关对社会个体外部行为的表面控制。正如马克思所言:“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我的行为就是我同法律打交道的惟一领域。”[3](P16-17)而宗教与道德对社会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个体的内心信仰与德性修养来实现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宗教与道德属于隐性社会控制形式。我们强调法律至上,法律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明的最佳社会调控器,并不是说法律就是万能的。事实上,在社会控制的法律、宗教、道德等诸形式中,每一种形式都在发挥着自己特殊的控制功能,虽然有强有弱,有显有隐,但缺一不可。正是这些手段的交互作用,复杂的社会控制系统才能正常运转。因此,任何形式的社会控制功能的缺位或者弱化,倚重或者倚轻,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就难以真正建构起来。因而,在实践中,过分依赖法治的法律万能论和泛法治主义倾向不但没能解决社会所有的问题,反而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和社会病态。如“过度发展的个人主义、漫无限止的利得精神、日益繁复的诉讼制度、轻老溺幼的社会风气、紧张冲突的心理状态”[4](P4)等等,这些社会病态绝非现代社会所追求的目标。

显然,崇尚法治并不等于惟法是治,显性的法律控制形式并不能取代宗教、道德等隐性的社会控制形式功能的发挥。对此,学者们有着清醒的认识。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确实不能完备无遗,不能写定一切细节。”[5](P168)庞德指出:“我们力图通过有秩序地和系统地适用强力,来调整关系和安排行为。……但我们最好记住,如果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一种方式,具有强力的全部力量,那么它也具有依赖强力的一切弱点。”因此,“我们必须记住,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控制工具存在着三种重要的限制。这些限制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衍生出来的:(1)从实际上说,法律所能处理的只是行为、只是人与事务的外部,而不能及于其内部;(2)法律制裁所固有的限制―――即以强力对人类意志施以强制的限制;(3)必须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因为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6](P10-11,92)法律只有通过人的执行才能起作用,当法律被司法者与执法者广泛运用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被过度使用,因为人性不可避免的存在弱点,或许在某些情境下被司法者和执法者依法对社会进行管理而转化为对社会的强制,由对社会的控制而转化为对社会的压制。

因此,作为显性社会控制手段的法律,被立法者、司法者和执法者广泛运用,以修补被违法犯罪行为所破坏的社会秩序来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有难以承受之重。一方面,法律是迟到的正义。它形同虚设之时,就是被遵守之时,而当它成为实际之时,就是被破坏之时,就是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对业已发生的行为性质进行事后评价之时,也是他们对业已发生的行为后果进行事后救济之时,它并不能阻止个体的主观意识外化为客观行为,也不能对个体的思想和意识进行评价,它永远只能是一种“迟到”的正义。另一方面,法律是依附于暴力机关的社会控制,它的社会控制作用的发挥只有依靠强力才能实现。如果权力所有者滥用这种强力,那么法律就很有可能成为不法者用来压制他人自由与权益的卑鄙手段,成为不法者维护强权与私利,悖离公理与正义的邪恶工具。

正如布莱克所言:“法律本身是一种社会控制,但是还有其它许多社会控制方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存在于家庭、友谊、邻里关系、村落、部落、职业、组织和各群体中。”[7](P7)这种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的控制方式,基本上属于隐性社会控制方式,通过作用于人的内心进而规范人的行为,起到社会控制的作用。它自发地存在,自发地调整着社会秩序。哈耶克称之为“自生自发秩序”或“增长的秩序”,认为它是一种源于内部的秩序,是宗教、伦理道德等隐性规则的作用结果与表现形式,真正对社会起着决定作用。在政教合一的国家中,宗教具有普遍性,首推宗教,而在政教分离的国家中,道德具有普遍性,首推道德。中国不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多神教的国家,因此,宗教对于中国社会的隐性控制作用的发挥远远比不上道德对社会的隐性控制作用。

“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构想,文化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个体的行为起到潜在的和实际的引导作用。”[8](P11)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无论是政治人还是自然人,在社会文化体系和社会控制模式中最终都统一于道德人。而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礼仪文化又是其核心和精华,自汉代以后,主张“礼法”并举的儒家礼文化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成为古代中国的“正统”思想,对于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部稳定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由于法治传统的缺乏,在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中,强调依法治国,又很容易走法律万能的极端,走向泛法治主义的泥潭,从而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立足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历史以及法治建设的当代,礼仪文化作为隐性社会控制形式,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我们应该挖掘作为道德文化精华的礼仪文化的隐性社会控制功能,把其潜在的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二礼仪文化的隐性社会控制功能

1.礼仪文化是隐性社会控制的最佳载体

从价值观的视角看,礼仪文化代表了一种“和为贵”的价值观,强调个体的德性修养。一般而言,个体在思想意识上如果是真心实意要接受与学习礼仪道德规范,那么个体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礼仪,并逐渐把对礼仪的认识转化为个体的情感、意志和信念,从而自觉主动地去遵守和践行。因此,礼仪文化对于人的影响是由内而外的,既有内在的礼,又有外显的仪,凸显出社会控制中人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同时,“礼仪规范的操作性特别强,可以用语言、文字、动作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规定,可以在社会交往中进行标准化操作”,把对社会的隐性控制落实到“人们的行为举止、仪态容貌、语言文字”上,从而作出具体的评价,并通过反馈评价信息“来指导、纠正人们的行为和活动,进而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纳入社会所需要的秩序的轨道”[9] 。作为隐性控制形式的宗教,由于每一个国家有不同的,甚至有各种各样的,或者根本就没有,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难以形成普遍性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因此,欲以一种宗教的独特性礼规来调整与约束普遍性的行为,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现代西方社会,由于“上帝死了”造成西方人信仰的普遍缺失,导致传统道德的崩溃和人生支柱的瓦解,使得传统基督教伦理的隐性社会控制功能变得衰败和孱弱。而礼仪文化,它以和谐、尊重、善良、美好,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承载着遵守、自律、敬人、宽容、平等、从俗、真诚与适度而触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社会交往中,抑或是在职场生涯中,礼仪广泛存在并且被普遍践行,使个体得以继承这个世界并且保有和增加他们所继承的东西,从而起到对社会的隐性控制作用。因此,礼仪文化是隐性社会控制的最佳载体。不论是在法治国家中,还是在政教国家中,抑或是在走向法治的国家中,都存在着一些社会成员必须普遍遵循的非法律的共同生活的准则,这就是礼仪,“它将人的行为规范约束在一定的礼仪范畴中,使人们各就其位,各行其是,各尽其职,不因为争乱而带来灾祸,保持着人类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10]比如,在任何社会形态中,一个人的举止优雅、仪容整洁、服饰得体、语言礼貌都是受人欢迎的,而一个人的举止失范、仪容脏乱、服饰欠妥、语言粗俗,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是难以受欢迎的。这些礼的外在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和认同,体现的是个体内在的思想水平、德性修养,强调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从而达到礼的自治;而非礼的外在形式则容易被受众所批判和指责,体现的是社会的监督、评价机制,强调外在压力与约束从而达到礼的治人。礼仪所具有的这种主动性、操作性、广泛性、自治与治人的特征,决定了礼仪文化是隐性社会控制的最佳载体。

2.礼仪文化是显性法律控制的最佳补充

法律及其调整手段所固有的局限性,决定了仅靠法律运行是难以对整个社会系统进行有效调控的。法律虚无主义或者法律万能论都是幼稚和错误的。过分依赖法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社会病态已经引起东西方社会的深刻反思。因为法律只是在受到破坏时才成为实际的法律,它并不能阻止人们将内心的思想外化为行为,也不能阻止由该行为所引发的后果,因而在现实生活中,法律的预防作用并不能实现,再完善的法律都不可能自动提升社会的精神风尚与人们的道德水平。恰恰相反,那种泛法治主义对社会人文精神具有巨大的杀伤力,甚至能够窒息人文精神的生长。弗里霍夫说:“制度的真正生命力依然来自于内部,是良心造就了我们所有的公民。”[11](P15)一个人是否有良心,在于道德文化的教化和感染,没有人生来就是善良的,也没有人生来就是邪恶的,后天道德文化的教化相当重要。而在道德文化的教化中,礼仪文化的教化是基础和核心。礼仪文化对社会个体的教化,首先必须教人以德才能做到教人有礼,有礼才能有序,有序才可能不违法,这就是弗里霍夫所指的良心对公民的造就。而且,即使是合理的、令人满意的法律制度,也不可能自动有效,总会有人反对它,因此,显性的法律控制只能而且必须针对少数不合作的人。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要在社会生活中谨守一定的礼仪规范,做到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有礼有节,法律通常不会自找麻烦。同时,对于纯粹的私人领域,法律也无权管辖,正如穆勒所言:“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在仅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独立性在权利上是绝对的,对于本人自己,对于他自己的身和心,个人乃是最高者。”[12](P13)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礼仪被视为经世治国的基本道德规范,正所谓“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可以说,礼仪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不论你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也不论你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礼仪文化的触角,只要你愿意,就可以被你接受和悦纳。事实上,置身于礼仪文化中的社会个体,是不可能不受影响的。“礼仪的践履,使人们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在礼仪行为的实践中促进人与社会的完善,从而形成尊礼重德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是对道德践履的一种特殊的调控机制,是影响和制约人们思想行为的客观的社会力量。”[13]从礼仪文化重视对个体的教化和感染,对人的影响是由内而外,强调预防的一面来说,正好弥补了显性法律控制的不足,因此,是显性法律控制的最佳补充。

3.礼仪文化具有隐性社会控制的重要功能

从礼仪的内涵与价值看,礼仪协调人际关系、预防与缓解人际矛盾,具有隐性社会控制的重要功能。礼仪在规范协调社会个体的行为以及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具有其他社会控制形式所不具有的优势,被称为人际关系的调节器与剂。一方面,假如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出现了不和谐、不愉快的因素,或者需要对原有人际关系做出新的调整时,首选的方式往往是通过借助某种礼仪形式或者是通过某种礼仪活动去化解不和谐、不愉快因素、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如果不小心得罪了他人或者伤害了他人,可以通过赔礼道歉的方式获得对方的谅解与宽容,从而修复彼此之间受损的关系。在社会交往中,做到待人以礼就是尊重他人,因而自己也能够被人尊重。因此,浓厚的礼仪文化既能够塑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又能够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倘若社会个体能够随时随地注意、重视礼仪,不仅表明他有很高的道德自觉性和很强的自我约束力,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必定是和谐的、友好的,而且还会赢得高度评价,广受赞誉,这种广受赞誉则容易形成一种动力机制,影响与激励个体去学习、效仿以致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修养。反之,倘若社会个体不讲文明礼貌,满口脏话,动作粗鲁,在公共场合与邻里之间,有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礼仪失范,久而久之,不仅可能导致道德堕落,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且还会招致批评指责的否定评价,这种否定评价则容易形成一种压力机制,迫使人检点、羞愧以致内省,进而修正失礼的言行举止。“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悌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14]因此,礼仪文化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对社会个体敬人律己内在意识的养成与提升具有巨大作用。美国礼仪专家伊丽莎白・波斯特指出,“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的目的却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平易近人。”[15](P6)也有学者指出,“礼仪不过是一种小心,不在交往中流露出丝毫的怠慢与鄙夷而已。”[16](P137)和其他道德规范比起来,作为有着无数清规戒律的礼仪,作为谨小慎微的礼仪,作为道德外在表现形式的礼仪,它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便于社会个体去实行、评价与继承。孟德斯鸠曾经这样评价中国:“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所谓礼教。中国的统治者就是因为要严格遵守这种礼教而获得成功。中国人把整个青年时代用在学习这种礼教上,并把整个一生用在实践这种礼教上。文人用之以施教,官吏用之以宣传;生活上的一切细微的行政都包罗在这些礼教之内,所以当人们找到使它们获得严格遵守的方法的时候,中国便治理得很好了。”“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17](P313)。除却封建礼教的腐朽部分,孟德斯鸠的这个评价恰当阐释了礼仪对于社会所起的隐性控制作用。

三礼仪文化隐性社会控制功能的实现路径

1.浸润与陶冶,夯实实现礼仪文化隐性社会控制功能的基础

礼仪文化对个体的熏陶和浸润,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在家庭中,孩子接受着父母及长辈的启蒙教育,父母及长辈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对孩子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由于家庭教育往往可以从极其频繁和微小的事情入手,使个体得到较好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主要就是家庭礼仪教育,教导个体在家庭生活中要遵循礼,做到“严格区分长幼尊卑,准确使用敬称、谦称,灵活把握不同场合等等”[10],营造出甜美幸福的家庭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变得和美了,社会才能实现和谐。

个体文明行为的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礼仪道德的养成等等,更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因此,要在学校教育中弘扬礼,大力加强礼仪教育,大力表扬守礼的言行,批评甚至谴责失礼的言行。在小学、中学、大学等各类学校的品德教育课中渗透礼仪教育。同时,在各类中职、高职、专科以及本科院校中开设现代礼仪的公共必修课或者公共选修课,使学生们能够集中而有针对性地学习礼仪知识,加深对礼仪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通过对礼仪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与训练,使学生们知道在什么样的场合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礼节规范,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有礼,什么是无礼,成为知书又“达礼”的人,从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使人与动物区分开来,成为人的根本属性。无论何种社会关系,只有通过社会交往才能表现出来。而任何一种社会关系,只有社会关系主体在社会活动中相互尊重、彼此配合,才能长久存在并获得长足发展,否则,会因为可能产生的消极、抗拒心理和行为而被损伤或被破坏,甚至被解体。因此,人的本质和人的需要决定了人们必须遵守社会基本的礼仪规范,在社会交往中彰显礼,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纳入社会需要的秩序轨道,做到在“交流场合认真表达尊重,喜庆场合得体表达祝福,悲伤场合肃穆表达悲哀。”[18]通过服饰、言谈、神情、举止等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以礼的技巧来表达诚意,在一举一动中传递礼,在善意交流中表达礼,在注重细节中彰显礼,从而促进社会交往,融洽彼此关系。反之,如果人人相互监督在人际交往中是否逾礼,进而贬斥语言粗俗以及行为失范,在整个社会形成遵礼守礼、谴责逾礼失礼的良好风气,那么就会形成一种隐性的社会控制压力,从而规范社会秩序的运行。

当然,加强家庭、学校与社会系统对个体的礼仪教育,除了包括常规性的待人接物、行为举止方面的礼仪教育外,还应该包括在一些特殊的、富有纪念意义的场合设立适当的、规范的礼典、礼仪,使个体能够亲自参与,亲身体会,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同时,力求在仪式过程中对这些礼典、礼仪进行详细的讲解,比如:为何要设计这样庄重的仪节,每一个细节代表什么样的用意,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只有礼仪教育与礼制建设双管齐下,才能从情感层面触动个体,使其认同礼仪文化的魅力,体悟礼仪文化的真谛,从而实现礼仪文化对个体人格的浸润和陶冶,夯实实现礼仪文化隐性社会控制功能的基础。

2.实践与养成,抓住实现礼仪文化隐性社会控制功能的关键

《礼记》曰:“礼者,履也!”,就是说,礼仪是需要践行的,只有通过践行才能养成,才能抓住实现礼仪文化隐性社会控制功能的关键。但是礼仪的践行,首当其冲的是要激发个体践行礼仪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如果个体没有发自内心地想去践行礼仪,那么,不管是浸润也好、陶冶也好,还是具体的礼仪训练也好,都无法取得实效。所以,在践行礼仪的过程中,让个体明白为何要践行礼仪,社会为何要践行礼典至关重要,这是激发个体践行礼仪的动力所在。个体有了渴望践行礼仪的内驱力,然后进一步在日常行为规范和一些重要、特殊的礼典中多次实践并反复强化。如此由内而外并由外而内循环往复的实践,个体文明的习惯便养成了,也就抓住了礼仪文化实现隐性社会控制功能的关键。因此,个体在懂得践行礼仪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掌握了基本的礼仪规范之后,还必须掌握一些操作的技能,反复进行实操训练,否则难以产生礼仪的实际效果,或者效果不明显。比如,个人礼仪方面的技能训练、服饰搭配方面的技能训练、语言谈吐方面的技能训练、仪容修饰方面的技能训练、交往礼仪的技能训练、礼仪文书的技能训练等等,只有通过多次反复的实际操作训练,才能使礼仪的精神与意识逐渐深入到人的内心,去除非礼的行为,养成守礼、循礼的习惯,从而提升个体的礼仪修养,促进个体礼仪品质的形成。一定社会的礼仪原则与规范在个体的思想与行动中体现出来之时,就是个体的礼仪品质形成之时。礼仪品质是个体较为稳定的习性,是个体自由意志的凝结,是个体对每一次行动过程与情感的审慎判断与选择。因此,礼仪品质对个体的礼仪行为起支配作用。而礼仪品质的形成又是无数次、多样化的反反复复的礼仪实践的结果,并最终使个体在实施礼仪行为时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与选择性,从而使个体的礼仪修养得以提升。只有个体的礼仪修养提高了,礼仪品质形成了,整个社会的礼仪水平才能提高,良好的社会风气也就形成了。个体的礼仪品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下形成的,离开了个体的社会生活实践与主观意志修养,礼仪品质只是镜中的花和水中的月,因此,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下培养个体的礼仪品质,这是符合礼仪的操作性和实践性特质的。通过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与教育的熏陶和反复的操作训练,个体自觉的礼仪修养与高雅的礼仪品质才能逐步形成和培养起来的。而礼仪修养的提升与礼仪品质的形成过程,正是礼仪文化隐性社会控制功能作用发挥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所以说,通过实践和养成,可以使人们的行为逐渐符合礼仪的原则和规范,引导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趋于和谐、美好。这种实践与养成,便抓住了实现礼仪文化隐性社会控制功能的关键。

3.拓展与提高,把握实现礼仪文化隐性社会控制功能的核心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基本的礼仪规范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该而且愿意遵循并去践行的。然而,除了这些基本的关于服饰、仪容、语言等个人礼仪规范以外,还存在特别的礼仪规范,要求相关人员特别要注意和遵循。因此,礼仪文化不仅包含基本的礼仪,也含蕴特别的礼仪,不仅对普通人产生作用,也对特殊人进行约束。如在国务活动中,有国务礼仪;在公务活动中,有公务礼仪;在商务活动中,有商务礼仪;在涉外活动中,有涉外礼仪,在服务活动中,有服务礼仪,等等。在具体的各行各业中,又有各行各业具体的职业礼仪。如法官、检察官、律师在诉讼活动中,有法官、检察官、律师应该谨守的诉讼礼仪;办公室人员在接待活动中,有办公室人员需要认真对待的接待礼仪,诸如此类,各具特色。如果只注重基本的礼仪,而忽视特别的礼仪,礼仪文化对于社会的隐性控制作用显然会降低。通常看来,如果社会成员在这些职业活动中能够谨慎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各种行业不正之风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因此,只有不断拓展礼仪的范围,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循礼而为,循序渐进,才能提高礼仪的水平,全方位地挖掘与发挥礼仪文化的隐性社会控制功能,在整个社会控制系统中实现其作用的最大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积极拓展礼仪的范围,提高礼仪的水平,这是把握礼仪文化实现隐性社会控制功能的核心。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M].张智仁,何勤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沈宗灵,董世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6][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沈宗灵,董世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M].唐越,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8][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贺卫方,高鸿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9]蒋萍.礼仪的伦理学视角[J].船山学刊,2007,(4):50-53.

[10]蒋萍.礼仪道德结构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9-21.

[11]Solomon Freehof:The Natural Law in the Jenwish Tradition[J].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Natural Law Institute Proceedings,vol,15.

[12][英]穆勒.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3] 蒋萍.论“礼”――对其伦理功能的解读[J].伦理学研究,2009,(5):43-46.

[14]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5][美]伊丽莎白・波斯特.西方礼仪集萃[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16][英]约翰・洛克. 教育漫话[M].杨汉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