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矿山开发;林业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426.1 文献标识码:A
对于矿业资源来说,属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把矿业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云南省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磷、铁、钛、大理石等,其中以磷矿的储量非常丰富,云南省磷矿列全国第一,矿石量40.2亿t,P2O5量8.94亿t,平均品位22.2%,云南矿业也以磷矿的开采为主。而云南省的林业资源也是比较喜人的,国家也在推动实现云南从林业资源大省向绿色经济强省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要重视矿业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1 矿业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云南省矿业资源丰富这个特性就使得矿业开发对于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磷矿资源的开采,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也可以说,矿业开发是云南省优势非常明显的工业项目之一,也是云南省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但是,依据当前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因素,可以看出磷矿资源的开发对脆弱的林业生态系统又产生了非常大的威胁。矿业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淡薄
在进行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封闭保守的开采观念,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效益的发展,也能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但是云南省部分地区在磷矿资源开发过程中,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在磷矿资源开发和加工过程中,一些尾矿和废料覆盖了地面的植被,直接导致植被被破坏,并对林业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毁坏。导致林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分析:部分磷矿企业为了短期经济效益,就会以牺牲林业生态环境效益为代价,一味追求矿产资源的开采,而对林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不闻不问;部分磷矿企业的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对矿产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采行为;矿山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其宏观调控能力上存在不足,没有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在矿区林业生态系统遭受到破坏的时候没有制定相应的恢复措施,加上治理资金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就使得矿区林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1.2 矿业开采引发水土流失,加快荒漠化趋势
云南滇池周围磷资源总量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磷矿石产量占全省的98%,而且全部是露天开采。在磷矿资源开发过程中,把矿体表层的土壤大面积的破坏掉,对地面的植被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水土流失的现象加剧。而且在矿业开采的时候对于地下水位产生的影响也会导致地下水位的平衡被破坏,毕竟在磷矿开采过程中需要高强度的疏降地下水,导致整个矿区的地下水的水位下降,地表水体会因此而逐渐萎缩,进而对地表土壤的水土产生不利的影响,地表的土壤开始变得疏松,树木不能生长,使得裸岩面积一步步的增大,进一步加剧矿区范围内的水土流失现象,土地荒漠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1.3 林地面积小,布局和树种结构不合理
在磷矿资源开采过程中引起土地的沙漠化和盐碱化,这类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大,植树造林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加上植树造林的成本比较高,就会造成林业机构的不合理,分布也不是特别均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森林对于水源的涵养以及气候调节等方面的功能。加上矿区湿地面积不断的缩小,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矿业资源的深度开发,范围在一步步扩大,林地面积小和布局不合理会直接影响林业生态环境。
2 协调矿业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2.1 转变观念,运用宏观调控手段进行矿产资源管理
矿产资源是稀缺性的资源,但是人类的需求是不会停止的,磷矿资源的稀缺性就决定了要转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子,也不能用“严格限制开发”的模式,要两手抓,既要经济效益,也要生态效益,要全面、协调发展。要实现云南省经济持续发展,就需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走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的路子。要严格规范矿业权人的矿业开采行为,推行新型办矿理念,推行矿业资源开发新模式。针对云南省磷矿开发的现状,可以跟外面一些大型磷矿开采企业进行联手,利用这些大型矿山企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进行自身矿山资源的开发。比如,擦洗脱泥技术,该技术提高的磷矿品位一般≤3%,这样就能在资源有序利用的基础上实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优化布局,提高产业的层次。
2.2 认清状况,落实“在保护中开发”的办矿方针
矿业资源的开发是不可避免的,假如在开发过程中没有制定相应的林业生态保护措施,环境破坏就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所以,必须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的办矿方针,对于需要开发的磷矿资源项目,制定相应的林业环境保护方案、水土保持方案、森林植被保护方案等相关制度。要坚持磷矿资源的开采跟林业生态环境治理以及施工投产使用的“三个同时”制度,这样能更好的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林业生态环境与矿山开采协调发展。
2.3 协调布局,建立多元化生态保障机制
在磷矿资源开发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磷矿设施建设、生产以及闭坑、废渣的丢弃等问题的调查,要把矿山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减少到最小,有效制止正在形成的破坏现象。要建立相应的矿业资源林业生态环境破坏补偿方面的机制,本着“谁开发、谁补偿”的原则,把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全面纳入到矿业生产与开采的成本预算中去。合理布置森林资源,种植那些容易存活的树种,控制湿地面积缩小的局势。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云南省磷矿资源开发过程中,要认清其对林业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转变观念,运用宏观调控手段进行矿产资源管理,落实“在保护中开发”的办矿方针,并建立多元化生态保障机制,更好的推动云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生态文明
伴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自然而然也让国民对于自身的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但是,在当前社会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各种自然灾害以及因为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环境问题屡屡发生。譬如说地震、雾霾、山体滑坡、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这些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着巨大的关系。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前各国都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到了首要问题。在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从来没有停止过。除了出台了相关措施条例避免生态环境被人恶意破坏以外,也开始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的结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理念,提高林业生态资源的利用率,在保障林业生态资源可再生的情况下,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这样一来,才能实现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目的,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巨大帮助。当然,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还需要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构建生态文明的举措,这样一来才能确保林业生态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实现。
1加强天然林保护
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构建生态文明的工作来说,首先要做到一点就是要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从目前我国林业的实际工作状况来看,由于认识上的缺陷,导致在当前天然林的保护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导致我国天然林面积日益减少,严重影响了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除此之外,目前矿山的开发,特别是露天矿的开采,不仅会对天然林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同时也会导致当地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相关部门,在进行开发建设的时候都要积极开展对天然林的保护,避免天然林再次遭到破坏,同时对于已经被破坏的天然林要进行及时的恢复,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我国国民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生活环境。
2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意识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来说,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是格外重要的。一定要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确保人类正常生活与生存的重要条件,因此可以说,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而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当中,对森林的保护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这是因为,森林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同时森林本身也具有防风固沙、净化大气、含蓄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多种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巨大帮助。除此之外,在森林之中,还有许多动植物在生长和成长,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个人都要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要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森林资源。这样以来,才能有效的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利用森林中的生态资源,进行产业化的发展,无论是木材以及其他动植物的利用,还是创建林业生态旅游产业,都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实现林业生态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3国土生态空间的规划意识
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文明的构建工作来说,生态空间的规划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工作人员在工作当中,一定要强化国土生态空间的规划意识,注重每一个生态系统的特征和需求,按照这些要求去拟定不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这样一来才能有效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譬如说,国土生态空间就可以分为荒漠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等。
4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体系
在前文笔者就有提到过,在当前我国天然林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才能更好的保护天然林,从而让天然林在生态环境中发挥作用。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要想更好的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就必须要重视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当然,在建设生态修复工程之前,必须要对林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和分析,以此有针对性的制定生态修复计划。这样才能确保生态修复工程真正发挥作用,以此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帮助。
5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
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构架生态文明工作来说,除了要加强每一个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外,同时也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确保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构建工作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实施,并且对每一项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工程所使用的资金和资源真正落实到位,这样以来才能更好的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除此之外,由于林区处于相对偏远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都不甚理想,因此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中,没有充足的资金和资源保障工作的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还可以建立相关的生态产业金融以及税收扶持政策,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6维护生态安全的法制体系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拥有丰富的林地以及湿地资源,同时也具有较大范围的可治理沙地。这些资源既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不过,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林地、湿地还是沙地,都存在较为严重的破坏现象,要想彻底根治还需要长时间的治理,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是不可逆装的破坏。因此,为了更好的治理生态环境,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林业的行政执法体系,这样才能避免生态环境遭到进一步的破坏。
7培育生态文化的综合体系
要想进一步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那么培育生态文化的综合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还是自然保护区,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建立相关的文化馆、科技馆以及其他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普及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根植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从而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帮助,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
8结论
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建设来说,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构建良好生态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要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提高国土生态空间的规划意识、建设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构建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注重生态安全的法律体系以及培育生态文化的综合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提供巨大帮助,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增添助力。
作者:麦海森 单位:广西姑婆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管理局
参考文献
[1]房成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构建生态文明的举措[J].吉林蔬菜,2014(8):59-60.
[2]巩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集体林权改革与林业法变革[J].东吴法学,2013.
[3]李丹.林业生态建设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
关键词:公路 环境保护 环境影响评价 措施
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渐凸显,如何在公路建设中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建设完工后最大限度的恢复路域生态环境,这是摆在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公路环境保护
1.1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把沿线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1.2公路环境问题
公路建设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有: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3公路环保措施
1.3.1公路施工前后期阶段环保措施
1、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3、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4、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
1.3.2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生态保护措施: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泥砂;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成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2、噪声防治措施: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3、大气污染防护措施: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距离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在200m以外;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场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不采取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4、水污染防治措施:沥青、油料、化学物品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2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美国是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我国对公路建设环境影响的研究以1987年西安公路大学编写的《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为标志,之后逐渐普及。
2.1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目的
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活动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预测并评价其未来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合理选线提供依据;通过损益分析,提出可行的环保措施并反馈于设计,依减轻和补偿公路建设项目活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2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国际通行的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文物和珍稀动植物保护及公众参与等。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为上述前四项。
2.3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我国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一般以“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拟建公路中心两侧各200米为范围,特殊环境下,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2.4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线长面广的特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采用点线结合,以点带线,突出环境敏感点、敏感区域的评价方法。对大气、噪声环境采用模式计算和类比分析法,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则采用调查分析法。
3 我国公路环境保护的不足
3.1声环境保护
我国的公路噪声控制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体系,对公路噪音屏障研究还不够深入,采取的方法也不够有效,并且只是在某些地区试用噪声控制,结合地形的自然式减噪设计尚未在工程设计中得到充分重视,应用也少。
3.2生态环境保护
面当遇到公路工程穿湖等地域时,通常采用减少工程造价为主要目的的方法,这样往往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的环境影响。
3.3水土保持
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分为两个部分:坡面侵蚀控制和泥沙沉淀控制。公路施工已逐渐重视了侵蚀控制,并对此采取一定措施,但忽视了泥沙沉淀控制,对于路面径流采取分散漫流方式,使工地附近的水体受到一定的污染,甚至造成了不可逆的环境劣化。
3.4环境补偿
公路工程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环境资源损失。国家尚常见的做法是采取有效的补偿措施,如在公路建设中碰到生态环境中的湿地问题,采取占用多少湿地,就在附近补偿同样面积或更大面积的湿地,使湿地的生态功能少受或不受影响,以恢复往日原有的优美质朴的自然风貌。在这方面,我国缺少严格的法规约束。
总而言之,我国目前的公路环保多侧重于声屏障等摸得着见得到的环境保护工程,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只能尽力以保护区和珍稀动植物品种为主,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程度不足。
关键词:路域生态学 生态环境影响 野生动物通道
中图分类号:U4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4-130-02
1 引言
近几年我国公路里程快速增长,安全设施逐渐完善,设计建造能力不断提高,道路建设成果显著。目前国内对公路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植被影响、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等方面,对外来物种、景观破碎化、野生动物栖息地等方面研究较少。本文简要介绍公路对自然环境及野生动植物影响,从道路设计、施工、运营及维护各阶段提出相应环保措施,并重点介绍了野生动物通道相关生态学原理。
2 公路生态环境影响
2.1 自然环境影响
公路建设路基填挖会极大地破坏原有地形地貌,使边坡且色彩、纹理及外形与周围景观极不协调,严重时还会诱发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取弃土场设置不当会产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及栖息地丧失等生态问题。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路基填挖、取土采石、弃土弃渣等建设活动,使原有植被受到破坏,水土保持能力降低,造成公路沿线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水库泥沙淤积。道路营运阶段产生的污染问题持续时间很长,如橡胶、油污、重金属、融雪剂等对路侧土壤产生污染,进而影响动植物生存。
2.2 动植物影响
公路对路域内动植物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主要发生在道路建设时期,路基开挖、取土弃土、临时用地等会对植被的产生破坏,使动物栖息地丧失。公路对路域内动植物的间接影响具有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观测评价难度高等特点。道路对路域内植被的间接影响有外来物种入侵、道路污染物、水土流失、景观破碎化、局部小气候变化等。道路各种污染会影响动物生长繁殖,多种因素会造成路侧栖息地品质下降甚至消失,最终导致动物种群数量减少,繁殖率降,基因多样性下降。
2.3 生态环境影响特点
由上述分析可知,公路建设运营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如下特征:全面性、滞后性及扩散性。(1)全面性是指路域内生态系统所有组成部分,包括土壤、空气、水等非生命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体,都受到公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影响是全面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能量流或者物质流中某一个或者多个环节受到破坏时,便会波及到整个生态系统。(2)滞后性是指公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一般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表现出来,如重金属污染、阻隔效应、外来物种入侵、某一物种灭绝等影响后果需要经过若干年才会显现。(3)扩散性是指公路建设运营影响并非局限在公路两侧,而是会扩散到较大区域,其范围随着影响因素和被影响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1 公路规划设计阶段
公路网络布局严重影响景观完整性、植被群落完整性、动物栖息地安全,因此选择一套能保持生态系统最佳状态的路网规划方案意义重大;原始自然环境及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对道路建设十分敏感,路线选择应尽量避让这些区域;公路布线前应对路域内旅游景点进行调查评价,路线选择可尽量展示路域景观美,但必须最大限度得保护景点减少道路建设运营影响;公路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项目总体定位与功能的同时考虑生态环境影响,因地制宜灵活选择设计标准;路基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土石方量,避免高填深挖,可适当提高桥隧比。
3.2 公路施工阶段
公路建设施工期是直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时期,此时采取适当措施可最大限度地减轻生态环境影响,因此是环境保护的关键时期。路基开挖不可避免地使土壤直接,施工时间上尽量避免雨季,并及时绿化边坡清理弃土,防止水土流失;施工期间应注意保护土壤资源,表层熟土应集中堆放以备后用;取弃土场、临时用地等选址尽量避开耕地、森林、草地及湿地,回填熟土后及时恢复绿化,也可改建成耕地、鱼塘或湿地;保护路域水资源,禁止施工期间产生的各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保护路侧植被,不破坏红线外一草一木,尽量移植红线内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野生动物活动区域尽量降低施工噪声,减少粉尘污染。
3.3 公路运营阶段
道路运营阶段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且具有滞后效应,可采取如下措施缓解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减少道路融冰剂使用,尽量采用物理方法除冰融雪;野生动物横穿道路前后设置交通标志,提醒驾驶员减慢车速或者停车等待;野生动物栖息地附近设置交通禁止鸣笛标志;采取适当措施,预防和清除外来物种入侵。
4 野生动物通道
野生动物通道一般指专为野生动物穿越公路而设计建造的通道,对缓解公路建设运营野生动物影响意义重大。野生动物通道的设置可增加道路廊道通透度,有效缓解道路的阻隔效应,降低动物道路致死率,降低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度。
公路建设会造成野生动物道路致死,栖息地丧失或品质下降,其根本原因是公路建设会占用和分隔栖息地,严重影响野生动物捕食、迁徙和繁殖。如图1左所示,道路建设后将物种A栖息地①和繁殖地③隔离,同时过渡栖息地②完全消失,使物种A在栖息地①与③之间迁徙受阻,可能导致物种A繁殖率及种群数量下降;栖息地⑤被分割成两个区域,致使道路两侧物种B基因交流受阻,遗传多样性降低,可能形成两个亚种B1和B2。
野生动物通道的设置可大大增加动物穿越公路的主动性与成功率,使道路两侧栖息地重新连接,降低栖息地破碎度,其生态学原理如图1右所示。在栖息地①与③之间,利用原有栖息地②设计一下穿式野生动物通道,物种A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可利用该通道在繁殖地与栖息地之间迁徙。道路通过栖息地⑤时可设置上穿式野生动物通道,使物种B可利用完整的栖息地⑤。
图1 野生动物通道对栖息地的影响
影响野生动物动物穿越通道的因素众多,如道通道位置选择、通道类型、周围景观特征及人类活动强度等。所以应当从交通状况、周围环境、野生动物习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合理选择野生动物通道位置、类型及结构,完善交通管理,适当引导野生动物,才能提高野生动物通道使用效果,缓解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
5 结语
(1)公路建设运营会对自然环境及野生动植物产生各类生态学影响,对路域内生态系统产生干扰甚至破坏。公路建设运营对生态环境影响具全面性、滞后性及扩散性特征。
(2)分别针对公路规划设计、公路建设施工及公路运营三个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影响缓解措施。
(3)野生动物通道可增加道路廊道通透度,有效缓解道路的阻隔效应,介绍了其类型、作用、原理及其设置方法。
参考文献:
[1]Richard T.T. Forman.道路生态学――科学与解决方案[M].李泰安,安黎哲,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说,划定生态红线就是为了减少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遏制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的趋势,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与划定生态红线区相配套的是,环保部门还将划定全国的环境功能区,不同的功能区执行不同的产业政策。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将提高城镇化、工业化和资源开发的准入门槛。
不久前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提出了“生态红线”的概念,这对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重大意义。“生态红线”是一个信号,体现了国家以强制性手段强化生态保护的政策导向。
我国森林面积近年来持续增加,但这种增加主要来自疏林、灌木林和人工林,天然林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成熟林平均每年减少61万公顷;我国共有近0.2亿公顷优质草地被开垦,现有草地的产草量比20世纪50年代下降了30%-50%;天然湿地大面积萎缩、消亡,湖泊洪水调蓄能力下降,有研究表明,若尔盖高原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1975年-2006年期间减少了37%。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下,不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生态系统面临的严峻局势将很难扭转。而一旦生态系统被破坏后再进行恢复,即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往往难以恢复原状。
“红线最大的作用是警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生态所副教授刘雪华说,“在耕地保护上,有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划定,这是死保的底线。对生态系统设置红线的意义也在于此,在红线面前,开发建设活动必须止步。这是保证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也是为子孙后代保留生态资源、实现厚积薄发的基本储备。”
从技术角度来讲,生态红线区在划定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生态系统本身的敏感性和服务功能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也应将自然环境给产业发展带来的风险作为重要因素加以引入。具体来说,生态红线区的划定应综合考虑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土地覆被类型、坡度、地质灾害、水土流失、海水入侵、风暴潮、暴雨山洪、近岸海域脆弱性等多重因子。
对于“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专家认为,脆弱的地区一定是敏感的,但敏感的地区不一定脆弱,在具体划分过程中要开展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评价,《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划分的禁止开发区域基本应属于这个范畴。
从2005年3月提出“国家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补偿机制”到现在,我国生态补偿的法规、政策以及实践三方面都在同步推进,在生态红线区内开展生态补偿既有必要,也有现实可行性。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特点保护措施
引言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加快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修复,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农村水系、河塘清淤和水环境整治,给子孙后代留下山青、水净、河畅、岸绿的美好家园。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将会严重地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福祉。水生态环境整治是构建“水系统”、改善“水环境”、恢复“水生态”为手段,以“水宁、水丰、水活、水净”为基础,最终达“水美”的目标,使其成为健康、生态的河流湖泊,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2 县域基本情况
凤台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淮河中游,县域呈东南、西北斜形,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约42公里,总面积1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万公顷,水面16万公顷,人口73万。境内水系有淮河(凤台段)、架河和茨淮新河、永幸河等自然河流和人工开挖河道,主要湖泊有城北湖、花家湖、姬沟湖,水域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当地和过境地表水总量约227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为1.9亿立方米,约占降水的30%,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客水主要有淮河和茨淮新河,过境长度分别为33.23公里和34公里。地表水虽丰富,但调蓄能力差,利用率低;丰水年地表水多余成灾,枯水年供需矛盾突出。2012年环保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表明,地表水水质在总体上达不到GBⅢ类水体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凤台县是一座“缘矿而建、因煤而兴”的典型资源型城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采煤至今,随着大批现代化高产矿井相继投产和先进煤炭开采技术的快速应用,县域采煤沉陷区面积不断扩大,塌陷区面积1250ha,形成水面面积650ha以上,尚未稳沉,深度5~15m,呈封闭状态,渔业利用较少,由于深度较大,水生植物较少,水质受到周边的乡村生活污水和煤矿工业污水影响,导致河道水体污染严重、蓄水量降低、植被减少、对县域河流水环境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3 县域水生态环境特点
目前,县域超过63%的河流、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河流水质恶化趋势未能有效遏制,87%的水质仍处于劣V类水体,水环境治理理念仅局限于“防洪、排涝、航运、灌溉、养殖”等功能,忽视了水环境的生态功能。县域水生态环境特点表现一下特点:
3.1 污染源多样性
由于城北湖、架河、永幸河、茨淮新河等周边的用地性质多样,包括了农田、鱼塘、煤炭厂、粮食加工企业等,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多,对水环境的污染程度不一样,在防治水体污染的整治工作中,要根据不同污染物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3.1.1 化肥污染
区域茨淮新河、永幸河等河流湖泊周边均分布有大片农田面积260 平方公里,正常年份降水量为2.4亿立方米,年径流量为0.5亿立方米。大片农田过量地使用氮肥和磷肥,随着浇灌、雨水,氮、磷等流失进入河流,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滋生了大量的藻类,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及死亡后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会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从而形成厌氧条件,造成水质、水生态破坏恶化。
3.1.2 农药污染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使用量日益增加,长期广泛和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直接或间接地向水环境中排入超过其自净能力的农药,在使用过程中70%—80%的农药直接撒落到农田,农药随着雨水和灌溉水向河流湖泊迁移,从而使水生态环境质量降低、影响水环境生物安全,导致水环境中的农药残留偏高以及水体的污染问题。
3.1.3 中小企业生产污染
在永幸河等沿河湖两岸分布有中小企业178家(主要从事粮食深加工企业),由于企业大都临河而建,暗设排污口,部分生产污染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导致区域水体变色,水质变差。
3.1.4 畜禽养殖污染
畜禽养殖业迅速从庭院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发展,伴随而来的养殖业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沿河湖两岸分布有大量的畜禽养殖场3078家,产生的大量粪便、粪水等对水体造成污染每年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0.37亿吨(按养猪养殖场统计:猪粪冲洗水含猪尿产生量1120.21kg/d),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畜禽养殖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溶解氧减少、透明度降低、水质劣化。
3.1.5 居民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污染
随着居民群众物资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数量在不断膨胀,居住在沿河湖两岸居民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在河流湖泊现象严重,使水环境污染源越来越重。
3.2 当地居民缺乏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长期以来,当地居民普遍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缺乏节水意识。加之采煤沉陷区面积不断扩大,沉陷区水面无人管理,失地农民对水资源认识盲目,长期形成“痛之又恨”的“精卫填海”思想。
3.3 水污染点多面广,治理力度不够
以永幸河为例其北部的用地性质为临河的商业用地及塌陷区安置用地,驳岸类型以石砌垂直驳岸为主,原生态水环境遭到破坏,阻碍了永幸河中水的流动与更新;永幸河靠近省主干道,缺少植物隔离带对水质会产生一定的污染,除防护林外,河两岸还分布有农田,农药的喷洒及秸杆焚烧等造成两岸水环境污染,城市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有关部门依法开展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治理强度及力度不够,滋生水环境进一步恶化。
3.4 县域水生态环境系统单薄
茨淮新河、永幸河等沿河两岸经过多年的建设,己形成成片的杨树林作为生态防护林,林下人工撒播种植狗牙根、高羊茅等水保植物,两侧陡坡地种植了“上挂下爬”的植物,区域现多为人工植被,以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种为主,初步构建了较完整生态系统,但植物种类较少,水生态环境系统较薄弱,水生物单一。
4 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4.1 加强“水”文化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拓宽宣传“水”文化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渗透到城市和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积极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通过社会组织(如:农民用水协会)、环保志愿者下乡开展宣传教育,发放宣传手册等活动,不断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和保护水生态环境观念。积极培养企业水生态环境文化,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实现企业利益、社会利益与生态环境利益的有机结合,帮助企业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4.2 按照科学发展观,制定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按照科学发展观开发利用水资源,维护水生态平衡,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水环境治理的核心理念,统筹全县的水利发展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从河湖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力出发,突破地区和部门之间的障碍,加强河湖内相关单位的合作与协调、实施水环境生态恢复计划,并制定配套的管理办法和治理措施,为水资源的保护提供一个较好的法制环境。
4.3 推行集约型生产,建设节水型社会
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服务业,建设节水型社会,利用经济杠杆合理调整水价,促进节水意识的增强和节水措施的实施。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加强节水设施建设,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和工业循环用水。
4.4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
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加强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河道的泥沙来源,营造一个良好的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
4.5 修复河流生态,保护河流健康
修复河流生态首先要恢复生物群落多样性,通过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改善河流水质。而要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关键是保护河流形态的多样性,河流形态多样性是维持河流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尊重河流原有的自然断面形态及形状的多样性,恢复水生生物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利用人工温地生态工程,通过实施湖区湿地修复工程,采取退耕还温措施,使河湖退化的生态功能逐步得到恢复,最大限度地发挥茨淮新河、永幸河及城北湖的自然净化能力。
5 结语
水环境的治理是城市综合素质的体现,水环境是城市形象的具体体现,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重要保证,保护、营造良好的水环境,对构筑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意义,良好的水环境在保障城市的和谐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生态环境的整治所产生的最主要、最明显的经济效益是节约水利事业的投资,利用丰富的优质的水资源和景观环境的优势,将会带动凤台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保护调研报告范文(一)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上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这既是对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反思,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
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创建美好家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紧迫而现实的问题。
根据市委的部署和市人大常委会20**年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题调研组,历时三个月,先后赴市环保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林业局、农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水利局、发改局、经贸局、工业园区等有关部门和**镇、**镇、**镇、**镇、**乡、**乡、**镇等乡镇开展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和困难,剖析原因,寻求对策。
一、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在开展生态市创建、经济结构调整、**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森林资源培育、城乡环境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进一步推进了我市的生态工贸城市建设。
(一)全力开展生态市创建。根据省、龙岩市开展生态省、生态市的规划部署和要求,全力开展生态市创建工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省级生态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市创建省级生态市实施方案》,由市人大审议颁布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同时结合五项竞赛内容制定下达《20**年**市生态建设考评办法》。2010年来,我市**、**镇先后获得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命名,**岭兜村、****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20**年,我市完成了**、**镇等10个乡镇、**村等38个行政村省级生态镇、生态村的申报创建工作,20**年1月通过省环保厅现场考核验收,同时,我市**镇、**村申报国家级生态镇、生态村也通过现场验收。另外,我市80%的乡镇均已在积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对照省级生态市建设指标的6项基本条件,我市已基本达到省级生态市创建要求。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积极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有关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矿山环境破坏的现象有所改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初见成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一定进展。**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2.9:31:46.1调整为2010年的14.7:41:44.3,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8.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工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制造业、非资源型工业比重有一定提高。
(三)继续推进**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与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进行整治项目建设,**江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有效遏制。经过各整治项目责任部门及有关乡镇、企业的齐心协力,我市20**年度**江10个整治项目基本得到有效落实,开展了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金鑫硫酸化工废渣及废水综合治理、海漂垃圾整治等一批整治项目建设。抓好城区饮用水源安全保护,对新安溪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矿山企业废水、固体废物排放及植被恢复进行每周巡查,未再发现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设立排污口,同时,加大城区2个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投入400余万元完成了**镇上界村、**镇生活污水湿地生物治理工程建设,并着手编制第二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和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
(四)做好森林资源培育工作。**五期间造林28万亩,完成非规划林地造林2万余亩;建设速生产林16万亩、丰产竹林10万亩;去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5.85万亩,造林绿化面积创历年之最,目标完成率达109.3%;实施竹业重点村工程,累计完成集约经营面积5万余亩,新建灌溉水池完成232个,蓄水容量近万立方米,全市竹林面积增至38万亩。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104.14万亩,占森林面积的27%,完成**江流域绿化规划,建设流域绿化示范片783亩。建立了天台国家森林公园,面积达5.98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的1.56%。
(五)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启动省级园林城市建设,实施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项目13项,完成了福祉阁公园、东山公园、江滨公园、工业路、东环路、城区主干道绿化,完成投资8600万元。城区公共绿地面积从17.8万m2增加到45万m2,建城区绿化覆盖率从35.3%提高到40.1%,绿化率从31.2%提高到3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10.3m2提高到13.6m2,促进了城市园林生态化,使人居环境明显优化,增强了园林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今年以来,开展了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活动,从推进城市环境卫生入手,重点解决城市脏、乱、差现象,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加强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污水集中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适度改造老城区,重点抓好了华龙广场二期、汽贸城、体育中心、星级酒店及配套商住小区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新城区建设,构建一江、两岸、三区、四站的城市格局,重点实施城北新区、西园新区、南学堂小区,推进大型商贸、城市综合体等板块建设。
(六)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和**、***、**北寮、**香寮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加快推进,**和**――**片区列入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创建了**镇全国环境生态镇、**镇省级环境生态镇以及**村、岭兜村省级生态村。截至目前农村家园清洁行动中,通过省级验收乡镇14个,占**市乡镇100%,村庄160个,占全市村庄86%,建成**、新桥、**、**、**、**等6个乡镇垃圾填埋,建成西园、**、**、官田、**、**、**、灵地、吾祠等9个乡镇垃圾焚烧炉,各乡镇购置了垃圾车,全市大部分都配备了保洁员,初步建立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
(七)水土流失防治取得一定成效。20**年来,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38万亩,总投资约6000万元,至2010年末,全市水土流失面积降至28.875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6.47%,通过修建拦沙坝、护岸护坡、截排水沟等蓄水保土设施,最大限度控制水土流失;对强度水土流失区采取封山育林育草,或者开辟成梯田,进行开发性治理等方法,草牧沼果或草牧沼菜相结合的生态经济治理模式,等高草灌带陡坡一锄法等草灌乔结合模式,探索出一套水土流失治理新路子,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改善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土壤透水性和保水能力得到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研,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在水环境质量、产业结构和布局、养殖业污染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力资源开发、阔叶林保护、环境基础设施、生态思想认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
(一)水环境质量总体不容乐观
从过境断面监测结果看,**江(**段)受外县(区)上游外来污染影响严重,如新罗区的养殖业污染;大田县谢洋乡仕福村铅锌选矿厂废水直排我市**镇长塔村河道,造成严重污染。城区内菁城、桂林城区污水管网尚未完善,部分生活污水仍直接排放于**江,**江干流水质不容乐观;受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影响,支流水质富营养化指标高;洛阳溪依旧受到大深矿区选矿废水、矿区水土流失影响,存在超标现象。
(二)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目前我市在产业结构上以能源建材、资源型企业为主,深加工、高科技方面工业企业较少,资源型占60%。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从城市空间布局看,规划区域功能布局不合理,城区周边围绕着工业企业,特别几个大的高耗能企业,加上目前无集中供热系统,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特别是东坑口以化工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区、振鸿水泥、**电厂距离城市中心较近,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群众反映强烈;从企业生产装备方面看,我市工业企业大部份是高耗能、资源型、传统型企业,高科技、附加值高的企业少,如电厂(230万千瓦)、红狮水泥、振鸿水泥、大深矿区、挂山矿区等均为资源型能耗企业;从单个企业方面来看,部分企业中存在占地大、投入少、土地空置闲置、使用率低、土地投资强度小,企业投产滞后,创造效益不明显,贡献不足等问题。
(三)养殖业污染治理效果不明显
养殖业规划所列的禁养区、禁建区、适度养殖区范围内仍存在养殖或环保设施建设没有跟上;部分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够强,谁污染,谁治理原则落实不够到位,治污染资金投入不足,治污染设备不够完善;投入关闭拆除的补助资金不够(猪舍关闭每平方米补助30元,改为仓库或其它用途的每平方米奖励30元),由于猪舍建筑成本较高,补助60元养殖户不给予拆除,猪舍只关闭没拆除,容易导致复养;散养户点多面广,由于其规模小、投入少,大多建在房前屋后、采取家庭作坊方式,污染治理设施不配套,废水不能做到达标排放;按照省、龙岩市要求,在20**年底前完成80%的规模化养殖场治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点多面广、治理工作存在较大难度。
(四)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主要体现在一是超标准、超范围使用农药、化肥、农膜,随意丢弃有农药残留的袋、瓶等的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给地表水、地下水、农产品质量和土壤带来严重影响;二是水土流失、土地退化问题显著。2010年**市水土流失面积28.875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6.47%,其中茶园果园过度开发、工程建设、采矿区,特别是非法稀土开采引起的水土流失和污染尤为严重。由于农用地重用轻养及水土流失,地力普遍下降。三是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未全面有效建立,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路边、河塘或低洼地,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而且造成河道淤积,污染水体,使得农村河网水质普遍较差。
(五)流域水力资源过度开发
水电站分布在全市大大小小河流上,把河流截成阶梯式水库,河流湖库化加剧,因利益驱使,不少水电站企业没有严格执行最小流量规定,河流自净能力变弱,水库大坝蓄水本身易造成水土流失,再加上有的电站清库不彻底或根本不清库就蓄水发电,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有的在施工过程中,弃土、弃渣乱倒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道路施工时有的直接把弃土往河里倒,堵塞河道,河水中悬浮物明显增加,河水变浑,导致水库库面漂浮物很多,水葫芦疯长。
(六)阔叶林锐减,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
我市一些群众受利益驱动盗伐、滥伐阔叶树甚至生态公益林中的阔叶树来加工木屑作为种植食用菌原料,严重破坏了我市的森林资源,特别是北片新桥、**、**、**等乡镇形势尤为严峻。同时,毁林开山,毁林营造茶园、滥挖树头等的现象屡禁不止,每年破坏的阔叶林相当可观。而阔叶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过度砍伐阔叶林,已给我市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破坏,我市境内新桥溪和**溪水量已逐年减少,就是很明显的例证。另外,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生态林保护、管理和建设。
(七)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综合治理能力相对薄弱
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低,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尚未完善,污水收集率低,大部分的乡镇未建成污水处理厂,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表水体,影响地表水水质的改善;未形成规范的危险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系统,乡镇垃圾收集处理率普遍较低,处理设施简陋,未能达到无害化填埋要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不同程度地使土壤、地下水受到二次污染;城区环卫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布局不尽合理,城区脏、乱、差还没有根本改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还比较低,绿地管养不到位。
(八)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
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保护生态环境尚未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在经济建设中由于考核考评机制不够合理,存在重量不重质,环保工作仍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局部地区形成先破坏、后建设,先污染、后治理的现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长期偏低,生态建设措施难以真正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体制不够健全,人员、设备、经费不足,执法监督能力不足、监测技术与手段较为落后,部门、地区之间的统一协调有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生态理念有待提高。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围绕打造闽西对接闽南的桥头堡、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海峡西岸经济区宜居宜业的生态工贸城市目标,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保障、公众参与的生态市建设机制为手段,实施生态保护、恢复和重建工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弘扬生态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力争全市80%的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镇指标要求,实现创建国家生态县(市)目标,把**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的宜居宜业生态工贸城市。
(一)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要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重大事项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要充分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把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事项以人大决议、决定的形式确定下来,充分体现全市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确保实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建设重大决策实行公众听证制度,对重要规划、政策以及重大项目实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加大决策的透明度,提高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程度,形成政府、专家与社会团体、公众相互配合的民主决策机制,科学有效地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在市域进行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决策时,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进行环境战略评价。实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区域环境保护规划,依法对各类建设项目进行环评预审。
(二)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治本之策,一严格产业准入。要制定产业发展导向,设置鼓励、限制和禁止建设的产业目录,限制发展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工艺技术落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较高,不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产业和项目,凡列入禁止发展的产业和项目,不得办理新建、扩建的相关手续,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明令一定期限内淘汰、关闭、停产的发展产业和项目,政府主管部门依法检查、督促其按相应规定执行。二优化工业结构。要充分利用**市区位优势,促进轻纺、机械电子、冶金矿产、农林产品加工和建材化工等主导工业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循环利用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能源和物质的利用效率,目前,要着力推进水泥产业的深加工发展,水泥企业不能只生产熟料等初级产品,而是要在生产水泥成品的基础上,向下游的制造水泥枕木、预制板等方向拓展。同时,加快推广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应用,提高支柱产业的发展质量,优先发展环保产业,支撑主导产业生产生态链的形成。三调整产业布局。要强化各类工业区块的功能整合,明确各区块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目前,应抓紧推进东坑口化工小区优二进三,做好规划搬迁工作,并在搬迁中促进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做大做强;按照产业集聚模式,明确各片区主导产业,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向龙头企业集聚,增强产业的关联度,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应重点督促金大鑫钢铁企业下游高附加值产业的落地,打造百亿产业园;对物流、商贸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要站在未来和整体的高度加以考虑,宁缺勿滥,以构建大物流为目标,通过现代物流基地建设,构筑物流信息平台,做强闽西南现代物流业。
(三)抓好节能减排,推进清洁生产
促进工业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统一规划排污等环保设施,发展特色园区,实行排污集中控制和处理,以保证治理设施共享和污染物集中治理。针对我市规划区砖瓦行业较多,尽快制订我市淘汰落后产能计划。推行工业园区集中供热,拆除小锅炉,配套相关优惠政策。要通过强化技术改造,推进清洁生产,延伸工业产业链等途径,促进工业经济的循环体系建设。尽快启动红狮水泥两条生产线烟气脱硝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同时加强建设项目投产后的环境管理,确保增产不增污,通过清洁生产,发展节能、降耗、节水、节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循环型经济。
(四)加强水资源保护,保证可持续利用
一要加强水源地水污染源治理,实行严格分级管理,保护水源。严格按照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禁止在保护范围内开展影响水源保护的一切活动,禁止新建工业企业项目,加强上游污染源治理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应急管理机制。二要完善**江流域监管机制,坚持流域统筹、疏堵结合,建立分区控制、联动治理、上下游联合交叉执法、全面控源的污染防控体系,要加强执法监管和监测监控,探索完善分段管理、分段负责制,将各项整治任务和整治责任落到实处,构建流域上下游水质水量综合监管系统,加快流域交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加强涉水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加强跨区、跨部门水质信息沟通,构建上下游的水环境综合预警预报系统,加强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水量水质综合调度,提高水污染风险预警能力和防控水平。当前,特别是加强对湖库甲藻监测工作,建立有效应急处置措施,防止藻类异常大量繁殖现象的发生。三要强化水生态保护,提升重点区位的森林、湿地生态功能,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加快污染严重河流水环境治理,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落实水电站库区垃圾清理责任制,严格执行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在线监控制度,关闭并拆除部分严重影响流域生态修复功能的小型水电站,提升流域自然净化功能。
(五)强化监管措施,治理养殖污染
几年来的养殖污染治理实践证明,以离河流远近来划分禁养区、限养区,简单地把养猪场往山上搬,并不能解决养猪污染问题,反而会使污染往支流、山涧甚至水源地蔓延。要根据区域环境容量、流域水质现状、山林植被吸纳能力来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合理规划布局生猪养殖场。积极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采取封闭型生态养殖产业链,目前要重点推广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干清粪减排措施,扶持发展以猪粪为原料的有机肥厂,要鼓励试行养治分离的养殖污染治理模式,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要组织养猪户成立养猪合作社或养猪协会,由养猪协会征收养猪污染集中治理费,委托有机肥厂或专业化的公司集中收集和处理猪粪尿。要禁养与治理并举,奖励与处罚并用,对在禁养区、禁建区违规新建的养猪场要坚决予以强制拆除;对没有环保设施的违规养殖户和超标排放的养猪场要依法征收排污费,并限期整改,整改不达标的要依法关闭。对治污措施落实好和推广生态养殖模式的规模化养猪场,政府要给予一定资金奖励,以政策引导农户走生态养殖的发展模式。
(六)抓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一要严格矿山开发建设准入条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依法审批备案,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检查巡查,共同指导矿山企业实施边开采、边治理,督促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义务。二要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范围和复垦指标,由采矿权人负责保护和治理;对无法落实业主的废弃矿山,根据属地原则,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整治。三要进一步强化矿山环境综合整治,突出解决矿业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坚决取缔关闭不符合最小开采规模规定的矿点,依法查处非法采矿,严禁在禁采区内新建矿山、矿点,当前要重点打击稀土的非法开采活动。
(七)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建设
一要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监督和执法力度,完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积极落实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和森林资源多元投入机制。二要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加快生态公益林基地建设,停止炼山造林、停止毁林造茶园、停止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及大面积单一竹林。三要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落实防治措施,加快林种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阔叶林,严格控制以消耗阔叶林木材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规模,从源头上抓好严控落实,加大对锯台、滥砍乱伐和非法运输木材锯屑的打击力度,同时,要做好食用菌种植户的转产工作,鼓励其开展竹业、烟叶、金银花、熏衣草、蔬菜等种植,建议提高烟农生产补助,烟叶税返回烟农鼓励发展,增加收入。四要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措施,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可采取逆向倒查机制,依法打击乱砍滥伐林木,蚂蚁搬家式偷盗林木、滥挖树头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严格控制林木采伐,大力提高林木蓄积量,恢复和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实现林业和林产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五要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提高并多方筹集生态公益林管护资金。
(八)建设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
以人为本,坚持适居性、特色性的原则,遵循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趋势,根据**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统筹协调推进,把居住环境的改善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以建设生态型江滨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加强城市绿地管养,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加强城市坡道路交通、停车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积极改造完善城市水厂建设和供水管网,提高城市供水安全;加强城市雨污水管网建设,完善城市排污管网,实现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同时加快建设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升城市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率;加强道路扬尘和机动车尾气与餐饮废气的治理,建立健全空气质量日报制度;加强对娱乐场所、建筑施工、车辆等的噪声污染管理;加快完善垃圾池(场),垃圾中转站、果皮箱、垃圾运输车、公厕等环卫基础设施,加强城市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管理,打造专治优美人居环境。
(九)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一要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从治理农村脏、乱、差入手,扎实推进以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全面清理公路沿线、沟道两侧、村道里弄的垃圾,加快完善村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健全农村垃圾清扫保洁、清运和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要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五改(改圈、改厕、改厨、改水、改路),要通过建立一批沼气示范村,以点带面,带动农村沼气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净化美化村庄环境,同时,建议有偿回收农药使用完后的残留袋、瓶,以防止二次污染。二要做好生态移民工作,对生活在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高山区、深山区,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群众,以及配合生态建设重大工程项目需要移民的群众,要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的引导农民下山,通过科学规划引导山区农民向中心村、中心镇和城市集聚。三要积极调整农村能源结构,逐步推广以电代薪,增加电力、液化气、优质煤的供应以减少对薪柴的信赖,鼓励使用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提高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
(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和宣传
一要开展好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领域是生态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我市应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生态知识和环保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重点和优先群体包括决策者群体、生态环境工作者群体和学生群体等。二要借助现有的教育途径,广泛深入地普及生态知识,通过报刊、电视、广播、政府互联网、宣传标语和墙报等多种形式,进行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征集一些形象生动易于记忆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语与广告语。三要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推行城镇生活垃圾的定点分类堆放、组织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环保义务劳动和志愿者行动、设立公众举报电话、奖励举报人员、建立环保问题公众听证会制度等公众参与活动,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和保护生态的行为规范,激励公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同时推进企业文化的转型与创新,树立企业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形象。
(十一)完善环境安全预测、预报及预警系统建设
完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包括环境监测站的能力建设和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农业环境监测站的能力建设、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测体系等。在生态敏感地区建立固定观测点,长期跟踪生态质量变动状况。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预警系统和重大环境安全的应急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加强对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山地灾害、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环境污染事故和突发性动植物病虫害等的预报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系统,建立生态环境安全、预警、预报机制,增加预警和防范准备时间,提高重大环境安全的快速反应能力,减轻各种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加快生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系统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一个能为环境、消防、公安等各级生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构提供全过程、多层次的信息服务以及多种支持手段的应急指挥和决策系统,提高生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系统的能力。
生态保护调研报告范文(二)
1 基本概况
呼伦贝尔市总面积25.3万km2,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东向西呈规律性分布,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3个地带。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组成呼伦贝尔草原植物群落的基本生态性特征。呼伦贝尔市有林地面积1.90亿亩,森林覆盖率49%。呼伦贝尔市探查到的各类矿产达40余种,矿点370多处。该市野生植物资源也相当丰富,共有野生植物1 400多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达500种以上。野生动物品种和数量繁多,受国家保护的一、二、三类野生动物和受自治区保护的野生动物品种有30余种,受国家保护的鸟类有60多种。
2 主要环境问题及分析
2.1 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呼伦贝尔市自开发以来,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最明显表现在土地沙化对草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全市土壤侵蚀面积达632万hm2,其中强度侵蚀面积近615万hm2。坡耕地中有水土流失现象的1 417万hm2,中强度水土流失面积近617万hm2。侵蚀强度在三级以上,急需治理的耕地面积达3 418万hm2。土壤养分流失和土层活化现象非常严重。由于林地面积减少,生态屏障作用大大减弱,蓄水防洪能力降低,,许多河流水量已明显减少。
2.1.1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呼伦贝尔大草原正在遭受到严重的沙化侵袭,生态状况正呈严重恶化之势。据最新监测显示,呼伦贝尔市沙化土地面积131万hm2,同时,还有近111万hm2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而且每年扩展的沙化土地呈增长趋势。目前已经形成了3条不规则分布的大沙带,面积达88万hm2,其中流动沙地4万hm2、半固定沙地6万hm2,另外还有近300万hm2的潜在沙化区域。
沙化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是导致草原植被退化,吞噬草场;二是严重危及牧民的生产和生活;三是给铁路、公路的安全运营带来重大隐患;四是沙尘天气逐渐增多,沙尘暴频发;五是降低草原蓄水保土功能,湿地萎缩。
2.1.2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呼伦贝尔草原有4处较大湿地,即呼伦湖湿地、辉河湿地、莫尔格勒河湿地和二卡湿地,以上湿地被称为呼伦贝尔草原之肾,滋润草原,调节着草原气候,增加降水量,遏止草原荒漠化,对草原生态环境影响很大。
湿地的消失有自然变迁的原因,但更多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过度放牧,很多湿地实际载畜量为理论载畜量的数倍,草地退化、荒漠化日趋严重,导致湿地面积急剧缩小、湿地的缩减和破坏,使湿地生态功能、社会效益得不到正常发挥,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丧失。位于大草原腹部的4大湿地由于近些年干旱,海拉尔河水量小,而且干旱周期正在加长,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丰水周期远不能恢复枯水周期所造成的破坏损失,这也是致使湿地萎缩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水环境污染问题
呼伦贝尔市水资源总量为286.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72亿m3,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的1%,占全区地表水资源量的73%;地下水资总量14.6亿m3。呼伦贝尔市水资源储量很丰富,但废水排放量将大幅度增加,随着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生活污水入河量也将大幅度增加,地表水主要城镇下游河段污染形势严峻。在枯水期地表水环境容量很小,大量城镇污水的排入将造成枯水期水质超标。针对呼伦贝尔市工业废水和COD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仍将是造纸行业,占全市工业废水和COD排放量70%和90%。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量形势十分严峻,废水排放量、COD、氨氮排放量都急剧增加。而生活污水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预计都有所。
2.3 工业大气污染趋于严重
呼伦贝尔市的煤炭探明储量是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总和的1.8倍。呼伦贝尔市作为重要的能源基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将促进电力行业高速发展,但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大气污染为主,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幅度增加。未来城市生活大气污染物排量增加并不明显,而工业耗煤量及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工业污染源仍然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排放源。
2.4 固体废物逐年增加
丰富的矿产资源促进电力行业、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工业产生的固体废物也将迅速增加。预计,粉煤灰、煤矸石的产生量将分别达到1 153万t和203万t,分别占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总量的79%和14%,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人口不断增加,垃圾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集中供热、燃气的普及和社会整体素质的进步,使人均产生垃圾量逐步下降。而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呈数倍增加,因此重点应放在工业固废处理工作上。
3 解决对策
3.1 重点开展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工作
根据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系统沙化情况及趋势,对于退化、沙化草原,要近早实施围封禁牧、季节性休牧、划区轮牧和退牧还草等,实行草畜平衡制度,不能错过演替初期的有利时机,加快草原保护和恢复;对于沙化土地,要采取封禁保护、林草植被建设等措施,加紧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遏制沙化扩展;对于沙化十分严重,生态状况极端恶劣地区,要适度实施生态移民,促进林草植被的自然修复。 湿地不仅具有强大的社会经济功能,而且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促淤造陆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的逐渐减少与草地的沙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对于河流和湖泊周边的湿地恢复比较简单,主要是引水入湿地,保持湿地的水生环境;对于草地中部的湿地,可以通过建设引、调水工程措施恢复治理湿地,有效恢复湿地周边生态环境。此外,草地沙化和湿地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草地生理性缺水,因此应提倡发展节水产业,保护珍贵的水资源用于保障草原生态用水的需要。
3.2 有重点地治理水环境问题
加大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和改造力度,推行清洁生产,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高废水回用率。对于扩、改建项目的污染物增量应在原有的项目中消化。对重点水污染源实行自动在线监控。有重点有计划的减少污染的排放量,在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同时考虑中水回用工程及污水东储夏排工程,保证全年河流水质达标。 还要积极实施污水资源化,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能在较大程度上缓解有限的水资源与用水量日增两者之间的矛盾。首先要充分认识污水的价值,净化后的污水也是一种可贵的资源,并积极加大科技投入,以保障净化后的污水的水质。
3.3 严格控制工业大气污染
煤炭行业造成的大气污染要严格控制,按照国家电力发展的技术政策和淘汰目录,逐步淘汰效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老机组。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优先考虑清洁生产工艺,使烟尘和氮氧化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3.4 推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关键词:高速公路;生态敏感区;环境保护
1高速公路建设对重要生态敏感区影响分析
1.1对风景游赏系统的影响
(1)施工期影响分析由于拟建项目工程量大,施工周期较长,新开辟的施工便道、新搭建的施工营地,临时堆料场以及施工期间对基坑、隧道开挖过程中排出的土石方、路基施工作业的废渣料等都可能会占领部分风景区用地和破坏自然环境。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随意排放,影响景观环境,如果不慎排入大井河,还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施工期间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来自工程挖掘、平整土地、铺筑路基、材料运输、装卸和搅拌等环节产生的扬尘和废气。这些都可能对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营运期影响分析线路建成后,将在该区域内划出一条明显的人工化印迹,会使景观空间的连续性和自然性被破坏,给景观视线带来一定的影响。桥梁及部分路基属于重要敏感点,会对不同的敏感区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桥梁对景观环境会产生切割效应,尤其是跨越大井河大桥,会对水上游线的视觉造成一定冲击;隧道开挖过程中排出的土石方,路基的水泥混凝土边坡,及公路的构筑物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会有一定的不协调。
(3)对景区动植物群落的影响项目建设对于当地动植物群落最突出的影响表现在施工期,特大桥建设中,人员和施工器械的入驻,以及桥体修建过程对于局部湿地环境及水域环境产生较大的干扰,会破坏占压部分现有植物类群,同时驱使动物群落远离施工区域。施工期这种不利影响在施工结束后,将逐渐消除。
1.2对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
(1)鱼类资源的影响项目跨越大井河处为T梁桥。大桥建设施工阶段对保护区产生的直接影响包括施工产生的噪声、施工废水、以及施工临时占用保护区水域等临时影响。由于个大桥预定施工期限约3年,施工期内,其影响将一直存在。施工期的噪声可能会使产卵或洄游鱼类受到惊吓,从而导致该区域鱼类群体的变动,甚至影响到鱼类的产卵或洄游行为。施工废水的排放主要造成水体ss含量的升高,其沉积和覆盖将导致施工水域下游一定河段近岸带浮游生物、底栖动物以及水生植物等生物量的减少,造成一定区域鱼类饵料生物的减少,进而影响到鱼类的索饵等。施工期污染源的任意排放,对保护区功能仍有一定损害。应通过相应环保设施、水域生态系统保护措施的实施将影响减低。
(2)对鱼类“三场”的影响由于调查水域适宜产粘性卵鱼类产卵生境广泛分布,项目特大桥跨河处附近河段也分布有鱼类产卵生境。工程建设虽不涉水,不对保护区地形地貌、水文情势等造成直接影响,但施工及运行期噪声可能对邻近河段鱼类造成惊吓、干扰,影响河段鱼类减少或繁殖、索饵、栖息等行为受到干扰,由于施工区和桥面距离河道较远,其影响程度应有限。
(3)对保护区功能的影响保护区生态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为斑等鱼类提供稳定的栖息地、产卵场,保持保护区生态环境完整稳定。本项目的工程主要涉及保护区的核心区,施工作业及运行等会对邻近河段鱼类造成干扰、惊吓,可能造成资源量减少,但一般均不在河道内施工,不占用保护区河道,故受项目影响甚微,保护区生态结构完整性不受影响。
(4)水生生态环境风险桥梁施工期间涉及石油类危险物料,根据本项目具体情况涉及物料通过泄漏危害事故,泄漏主要表现在物料储存过程中,箱体、储罐、焊缝、包装物等关键部位发生破损,而导致的物料泄漏和因不可预知的事故而导致的泄漏,主要包括设备设施损坏和人为原因泄漏(如误操作、违章操作等)。一旦发生机械近河道大量漏、冒、泄油意外事故将对水环境的危害。
1.3对罗甸翠滩省级森林公园的影响项目建设对森林公园景观质量的影响。高速公路建成后,形成的人工道路景观将改变大小井景区现有的森林景观构架,项目建设形成的桥梁、遂道口等对大小井景区入口处的森林景观有一定干扰和破坏。
2重要生态敏感区环境保护对策
(1)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施工期产生的土石方应定点堆放,不得随意乱弃乱堆,严禁在涉及生态敏感区路段设置预制场、弃渣场、灰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和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靠近敏感区的位置,施工场地和物料堆场位置、范围须与管理部门共同划定红线,禁止越界施工,尽量减少对作业区周围的土壤和植被的破坏。优化特大桥设计方案,在桥梁造型上,应在满足公路载重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体量较小的桥梁形式;在色彩选用方面尽量采用素雅清新的色彩,使之能融于风景环境。建议在保证安全行驶的前提下,在桥上增设停车带与观景平台,使游客能从另一个角度俯瞰风景名胜区美景。
(2)对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在大桥建设施工阶段,以控制噪声和振动、水土流失、水域污染为主,辅助以人工增殖放流。在通车运营阶段是以预防为主,以控制水域污染、控制噪声、建立交通事故环境损害风险防范及救治响应预案为主,辅以资源和环境监测与监管,并据资源调查及评估结果再行确定后续方案,进行邻近水域鱼类资源和水体环境的跟踪监测,同时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等。
(3)对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在工程的设计及实施过程中,注重对森林植被的保护,尽量避免破坏森林景观的作业方式,工程建设所需的料场、渣场、弃土场等不能设置于森林公园范围内。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占地范围,确保项目在批复许可范围内使用林地和施工,做好森林保护和森林消防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小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运行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与对策[J].人民长江,2014,45(15):7-13.
[2]骆培聪.交通格局变化对闽东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4):539-544.
(一)加强规范管理,管护能力得到提高
出台政策和标准,加强环境监管。近年来,原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旅游局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等文件;国家林业局出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国家旅游局和我部正在制订《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进一步规范生态旅游开发行为。
开展检查和调研,指导生态旅游实践。近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和旅游环境保护调研,对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宣传教育等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国家旅游局和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授予深圳东部华侨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鼓励典型示范;最近,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还批准开展汤旺河国家公园试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存在违规审批和建设、总体规划滞后等问题的部分风景名胜区,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这些都有利于指导生态旅游实践。
积极探索体制改革,管护有效性提高。针对旅游资源多头管理和无序开发等问题,各地积极探索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新疆昌吉州党委和政府为理顺天池风景区的管理体制,将阜康市、天池风景名胜区、天池自然保护区整合组成新的统一管理机构“新疆天池管理委员会”,解决了景林矛盾和多头管理的状况,提高了管护有效性。内蒙古将“自然保护区覆盖率”纳入盟、市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达里诺尔保护区总结出“体制一体化、运行市场化、利益共同化、管理规范化、合作国际化”的管理模式,促进了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
(二)提升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认识,生态旅游蓬勃发展
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共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和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生态旅游的理念在我国日益深入人心。多年来,广大旅游、生态、环保工作者在推动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科研院所、社团学会等相继开展了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经验交流,研讨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潜力与机遇,推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启动了“生态环境游”活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提高了广大公众对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
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生态旅游的年均增长率已高于世界旅游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在我国,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自然型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湿地公园等,近年来,依托于这些区域开展的生态旅游发展迅速。仅以森林公园为例,其游客的年均增长速度已超过了20%。各地涌现出一批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进典型,并在其行业内外和周边地区产生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群众积极参与、旅游企业参与开发、强化保护措施,造就了九寨沟举世无双的旅游品牌。河南*景区开发中始终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使*青山、绿水与红石相映,实现了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发展。林芝地区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特点、符合林芝实际的生态旅游发展路子,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汤旺河国家公园试点将借鉴国际国家公园建设的先进经验,探索生态旅游新模式。
(三)加强旅游区环境保护,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近年来,各地普遍加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和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日常监督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实施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项目,使管护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景区内减少了燃煤污染,开通环保型客车,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实行游人“游在景区里、吃住景区外”,大大减少了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改变了以往景区内商业店铺林立、环境资源破坏的局面,有效地保护了景区的生态环境。
总之,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显著成效,是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们旅游和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协同合作的结果。
二、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生态保护监管能力不足,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一些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生态旅游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生态旅游认识不清,概念泛化。一些地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缺乏对生态旅游的完整认识,仅仅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产品,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这种标签式使用直接导致把大众旅游的开发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照搬到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不当,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二是相关规划交叉,环保监管能力不足。一些旅游开发项目缺乏全面科学的环境规划,一些自然保护区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企业旅游发展规划都在景区内发生作用,规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存在相互交叉、冲突的现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旅游发展规划中也尚未发挥有效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国内旅游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不到30%。一些景区日常的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时有发生。
三是社区参与不足,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发挥不够。一些当地社区往往被排除在生态旅游发展之外,不能全过程参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仅仅出售一些简单的旅游商品,当地社区受益的比例不高。生态旅游区的一些导游、工作人员需要良好的专业培训,把自然生态等科学知识讲解给游客,从而达到通过旅游活动,让游客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
(二)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
首先,生态旅游是提升生态文明理念的有效方式。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生态旅游的核心是保护生态环境,游客在生态旅游过程中丰富认识、陶冶性情,进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当地社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获得收益,双方互惠互利,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因此,生态旅游发展越普遍、越深入,接受生态环境教育的人越多,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就越高,就越有利于提升生态文明理念。
其次,我国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广阔前景。据统计,到20*年底我国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区2531个,世界文化自然遗产3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7个,国家森林公园660个,国家地质公园138个。这些国家重点保护的区域,生态系统保存相对完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和地貌景观多样,一些地方还同时是自然和历史文化遗迹相融的区域,这些都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正在编制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划定了一批限制开发区域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这些区域维护着国家生态安全,不允许过度开发,非常适合发展生态旅游。
第三,生态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在这个阶段,人们的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将快速增长。生态旅游能够在生态环境、社区和旅游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利关系,有利于提高我国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作为环境友好型产业,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时代召唤。
三、努力开创生态旅游发展新局面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的核心,也是生态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方式的主要特征。我们要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通力协作,扎实做好生态旅游发展工作。
首先,要完善生态旅游政策、法规、标准。会前,国家旅游局牵头,联合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明确了生态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与任务,“纲要”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希望各级环保部门认真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还牵头正在制订《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已在今天的会议上作为征求意见稿印发给大家,会后还将征求各省(区、市)旅游和环保部门意见,希望各地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将来作为国家标准印发执行。各地也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一批地方性政策、规章、标准,以促进生态旅游发展。环保部门还要研究制定生态旅游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方法,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规范生态旅游活动。
第二,要加强生态旅游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生态旅游,要科学编制规划。应明确规划审批程序和内容要求,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同时,还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特别是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限制开发区域,要根据其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对生态旅游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防止规划和项目设计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三,要提高科技含量,推广试点示范经验。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加强生态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推广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污水、垃圾处理回收利用等先进技术,防止生态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定期开展旅游区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积极开展生态旅游试点示范,建立一批国家公园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形成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形成辐射效应,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第四,要加强宣传教育,鼓励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专业化程度较高,要加强生态旅游宣传、教育,建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体系,定期举办讲座、培训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生态环保意识。当地社区的积极参与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内在目标之一,只有尊重当地的特色,才会有景观、文化的差异性,才会对游客有吸引力。我们只有给当地居民持续生存致富的生路,才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云南省丽江的纳西族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古代文化——东巴文化,强烈的环保与生态意识是东巴文化的重要内容,他们开创的“丽江模式”就是社区参与的很好实例。
第五,要加强协作,严格监管。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活动,涉及诸多部门和领域,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要建立联合监管的长效机制,推动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制度的落实。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主动做好服务,联合旅游、发展改革、财政、建设、林业、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推进生态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