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传统文化传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传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传承

第1篇: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中华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唐诗、宋词、国画、雕刻等。而我最喜欢的是剪纸。

剪纸的用处非常大。有婚庆作品。大红的喜字有的剪成了圆形,有的剪成了心形,还有的剪成了龙凤呈祥、早生贵子等图案。每一幅作品都包含了美好的祝福和期盼。每到春节前夕,商场里就会摆满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福”字外面剪一个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有的外面是一个苹果,象征着平平安安,幸福安康。一朵朵色彩鲜艳的牡丹花层次分明,象征着富贵吉祥。画中有字,字中有画,每一幅作品都精美绝伦。

今年我们美术班老师教给我们了剪纸和刀刻。现在我会刀子刻出许多动物和图案,还会剪花团图案、植物、动物、人物、二方连续、“福”字等许多精美图案。

我爱剪纸,我希望能把剪纸艺术发扬光大。

第2篇: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自主

一、活动背景

中秋文化的魅力,使中秋成为非常有凝聚力的节日。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让我们小学生在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临之际,亲自体验中秋节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将相继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系列活动之一――走进中秋”这一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活动。

二、活动方案

(一)主题

走进中秋节。

(二)目标

1.加深对中秋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源远流长,增进对传统文化的探究情趣。

2.切实锻炼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及调查访问的能力。

3.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

式,增强自信心。

(三)人员

五(1)班师生。

(四)时间

2012年9、10月份。

(五)注意事项

1.活动在指导老师或组长的带领下有序进行,注意安全。

2.调查采访时态度诚恳,注意文明礼貌,做好相应的记录。

三、活动实施

(一)准备阶段:提出主题,合理筛选,制订计划

1.预设铺垫,引入主题

3.引导思考,生成课题

3.指导研究方法和汇报方式

4.分组选定研究课题

5.制订研究计划

6.研究活动开题报告会

7.小组修改研究计划

8.总结延伸

(二)实施阶段:组内合作,实践研究,整理资料

1.小组分头行动,分工协作,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获得所研究问题的结果。

第一组:“中秋起源”组

根据计划开展活动,同学们有的上网查阅资料,有的去图书馆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

第二组:“食在中秋”组

同学们到食品批发市场、各大超市,了解中秋节期间人们的购物情况。并拍摄月饼的照片,品尝味道。从实物到图片、文字,最后到自己亲自动手做月饼,做桂花糕,从中感受到活动的无限乐趣。

第三组:“爱在中秋”组

他们到各大商场、超市进行现场调查、采访,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和中秋节前后最受人们欢迎的中秋节饰品。同学们还学写对联、制作贴画,培养了动手能力。

第四组:“吟在中秋”组

该小组定点定时,集体查找中秋节诗词,并一一理解。资料收集后,又进行了工作的分配:制作ppt,编电子小报,在社区出黑板报等等。

2.整理归纳研究成果,准备汇报交流。

(三)展示阶段:信息交流,动手实践,展示成果

1.交流研究成果

小组代表介绍本组活动获得的成果及调查研究过程中的有效方法。出示相关资料,展示研究成果。其他同学提出感兴趣的相关问题进行询问。

(1)“中秋起源”小队收集了中秋由来相关的典故、大量图片资料等,制作手抄报,制成了ppt,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

(2)“食在中秋”小队,主要研究中秋节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即“月饼”的来历、象征意义及制作工序,并模拟操作实践。

(3)“爱在中秋”小队,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主要研究中秋节人们的活动及中秋节风俗习惯的由来,如对传统对联的制法、写法、张贴的讲究等等。活动中,同学们当场写对联,送上全组同学对大家诚挚的祝福。

(4)“吟在中秋”小队通过去图书馆,上网查阅,还有集体学习等途径,以制作电子小报、出黑板报、绘制手抄报,还有以表演诗朗诵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成果。

2.归纳总结,班级展示一星期

3.总结延伸

(1)将研究过程及成果展示的资料归类汇编成册,制成专题网页,上传到学校网站上展示,与大家共享。

(2)鼓励继续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系列活动,为下一个传统节日的研究做好准备。

四、活动评价与反思

(一)学生

这样的课真好,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使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比如:做调查时如何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如何使用数码相机等。更让我们了解到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自己动脑筋去解决。我们特别愿意上这样的课,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陈××)

我是一个成绩在班里不是很好的学生,常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在这次活动中,我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地进行了实践活动。出色地完成了组长分配给我的调查任务,并在交流会上进行了展示,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我能行!(杨×)

(二)教师

1.以学生为主,提供开放的空间

基于学生直接经验的原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课题,选择由他们自主实践和探索,从而有兴趣地对已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在对“中秋节文化”的研究活动中,学生面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了其生动活泼地发展,发展了综合的实践能力。

2.指导学生阶段活动后进行多种形式的反思

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或是自己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建议他们组内召开讨论会。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加深对自己的活动进程、进步情况及自己优缺点的认识,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本次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还提供了调查问卷供学生进行反思。

3.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提高活动层面

第3篇: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一、教师要真正理解《新课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

我们来看一下《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诗歌的要求:阅读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种要求下,有些语文教师却理解为让学生“读读背背”,认为只要学生会读会背就算达到目标了。其实这种解读是错误的。

如果按照《课标》上的说法,诗歌阅读的评价应该是“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记诵积累过程的评价可以解读为“背背”,而理解诗歌大意,仅凭“读读”就能行吗?事实证明,是不行的。就以每年的中考来看,很多地区都有诗歌赏析的考查题目,统计发现,这类题目学生的得分率是非常低的。究其原因,就因为教师对《课标》的解读是错误的,教学的过程也是不完整的,诗歌教学的目标没有完成。“读读”似乎有随意读一读的意思,目标不明确。

那么,初中诗歌教学究竟应当教点什么呢?通过诗歌教学,究竟应该培养学生哪些素质?笔者认为,如果断章取义地解读《课标》,必然导致误读。如果结合整个《课标》来解读分析,不难发现,诗歌教学的真正目标,旨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诗歌教学真正的目的传承的传统文化

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读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诗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品味中吸收传统文化丰富的营养,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读出文采。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诗文的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歌语言凝练,更能突出地体现语言的文采。历代诗人在创作中无不反复锤炼语言。阅读欣赏诗歌,典雅飘逸的语言,令人赏心悦目。诗歌教学应该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精华,让学生感悟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炼字是诗歌文采的基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人在诗歌中用词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悬”字,平中见奇,令人叹服。诗歌中锤炼字句,言简意赅,往往一字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读来回味无穷。炼字的功夫彰显诗人深厚的修养,文采自然飘逸。

修辞让语言更优美,是文采的又一主要表现。汉语修辞手法众多,使汉语成为最优美的语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形象生动的比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工整的对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夸张,“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双关。修辞在诗歌中的广泛运用,使诗歌的语言精美、形象生动。

各种表现手法灵活运用,使诗歌的文采发挥得淋漓尽致。“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直抒胸臆,“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情景交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巧用典故,“城春草木深”的渲染烘托。除此之外,象征、白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联想和想象、以小见大、抑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

2.读出美德。

中华礼仪之邦,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崇尚礼仪、重视道德、注重修养。这些传统美德,在诗歌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诗言志,歌永言”,诗歌重在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大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

爱国主义是诗人表现得最多的情怀。在古代,爱国往往与建功立业、戍边卫国、歌咏自然等情感融合,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其代表。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充满豪情壮志是其中最有意义的内容。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杜甫的《望岳》,李白的《行路难》,让我们看到,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诗人们总是乐观向上的。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维的《终南别业》,“达则兼济天下”,如李贺《雁门太守行》。

此外,杜甫《石壕吏》中忧国忧民的责任感,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关之思,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爱情与亲情,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友情,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牺牲与奉献精神,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3.读出美感。

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美的追求,提倡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诗歌创作特别提倡追求美感,诗歌教学中也应该注重感悟诗歌表现出来的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诗歌注重锤炼词句,注重修辞,注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形式多样,最能体现语言的优美;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注重平仄和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反映出诗歌的音乐美;诗歌中总是描绘中林林总总的形象,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具有意象美;诗歌中表现出诗人各自的理想、情操、抱负,具有独特的情感美。

第4篇: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一、陕北民歌发展及其传承困境

陕北民歌发源于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的黄土高原。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陕北人民勤劳、善良、坚毅,用他们的智慧凝结出宝贵的陕北民歌艺术。

陕北民歌之所以有着无限的艺术魅力,与它鲜明的艺术特征是分不开的。从内容、题材上看,陕北民歌包含广泛,涉及到农业生产、社会万象、风俗礼仪、爱情家庭等劳动人民能够触及到的方方面面。记录着陕北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孕育着他们的思想感情、理想与追求。与内容相对,陕北民歌在体裁上也是丰富多样的。这其中,有与生产相关、带有劳动节奏的号子;有自由奔放、直抒胸怀的信天游、山曲;有叙事陈情的小调;有打坐腔、耍丝弦等丝弦小调;有红火热闹、亦庄亦谐的秧歌大场子、旱船、小场子、转九曲等社火小调;有猜拳调、酒曲,祈雨调、神官调等风俗小调;有催眠谣等儿歌,还有哭丧调、吆牛调、叫卖调等生活音调。陕北民歌的结构也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有二句式与四句式两种。上下两句形成一个小段落,两句一个韵脚,自由变化。调式方面,最具典型性的是建立在商、徵、羽三种五声调式的基础上,由调式主音及上下方五度构成的双四度叠置音调。

陕北民歌走出黄土高原,为全国人民所熟知,并进行系统的研究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在张振涛的《走进现代的陕北民歌》一文中,他将二十世纪陕北民歌的兴衰起伏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伴随着革命运动的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冼星海、李焕之、吕骥、刘炽等进步音乐家追随革命的步伐来到陕北、来到延安,他们在这里发现了陕北民歌这座还未被发掘的艺术宝藏。《东方红》《三十里铺》《绣金匾》《南泥湾》《翻身道情》等流传广泛的陕北民歌就是在这一时期被发掘、传承的。陕北民歌第一次突破地域,风行天下,汇集而成的区域音乐概念,被郭兰英、王昆等表演艺术家演绎为经典,响遍全国,持续半个世纪,久盛不衰。第二个阶段,建国伊始,中国艺术代表团参加布达佩斯第二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陕北民歌与陕北秧歌在此次联欢节中大放异彩,民歌第一次起到了如同1949年后一系列国家行为起到的撑起中国人精神的作用。第三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吴天明根据路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人生》中采用《天下黄河几十道弯》《走西口》的曲调,大获成功。无独有偶,1989年,滕文骥导演的《黄河谣》也运用了陕北民歌音乐元素。随着影视作品中陕北民歌的启用,陕北民歌再次走入人们的视线当中。这次陕北民歌的兴起还伴随着寻根的热潮,歌手们涌向熟悉而又陌生的黄土地。西北风的大获成功,不单在于重新唱出了陕北,还在于形式感上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第四个阶段是在21世纪初,经济高度发展之后,人们开始寻找精神的家园与回归。陕北民歌以其原生态的特质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基本完成了经济积累的起飞阶段,开始向更高台阶迈进,对物质的焦虑开始转换为精神焦虑。学术界再次把目光转向传统,喊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复兴国学”的口号。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与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意识、审美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陕北民歌也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出现了新的变化。包括陕北民歌在内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面临逐渐消亡和灭绝的危机。具体说来,首先,黄土地上人们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这就导致了以往陕北民歌所具有的诸如民俗、娱乐、情感表达媒介等功能从客观上弱化或消失。其次,多种文化的冲击、涌入,使得黄土地上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转变,陕北民歌不再是他们精神上的唯一选择、首要选择。“这样一朵民族民间艺术奇葩,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通俗流行文化无限丰富、审美情趣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尴尬……曾经的民歌经典只能在很多中老年人的激情回忆中找寻,更多的青年人痴迷于快餐文化。陕北民歌陷入落后与老土的灰色地带。”

面对当前陕北民歌传承所面临的问题,处在我国教育最高阶段的高校教育,具有义不容辞的传承责任和天然的传承优势。这集中表现在:首先,高校中汇聚着优秀的声乐教学力量,这些专业教师无疑会对陕北民歌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其次,高校教育具有多学科同时开展教学研究的特点与优势。从视唱练耳到专业课的学习,再到更高层次的和声、曲式的学习。有一整套完整、复合化的培养教学体系,便于系统化地培养新型全面的陕北民歌演唱人才。

二、高校陕北民歌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合理借鉴西方声乐唱法,培养传统与科学的发声方式

长久以来,陕北民歌在黄土高原上以一种自发、原生的状态发展传承着,形成了独有的艺术奇观。如今,为了在高校中更好地传承陕北民歌艺术,我们应该在保持它原有民族性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借鉴西方声乐唱法及训练方法,使陕北民歌的研究教学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一是,应当借鉴西方美声唱法当中关于发声的系统理论和规范。长期以来,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尤其是民歌教学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教学模式,吊嗓、喊嗓、念白等戏曲化的发声训练方式不能完全适应民歌教学的需要。二是,民歌教学中应当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声区理论,即胸声、混声、头声三个声区的训练,以达到陕北民歌演唱扩展音域,声音上下连贯统一的目的。三是借鉴西方美声唱法共鸣腔体的理论。共鸣腔是调节歌唱音色的主要因素。我们应当注重歌唱共鸣腔体的整体运用,同时也要注重对歌唱共鸣腔进行不同比例的调节运用,以达到发声方式民族化与科学性的完美结合。

2、注重陕北民歌的润腔艺术

润腔是对音乐进行润色和装饰的过程,是我国民歌艺术独有的音乐处理方式,也是民歌区别于西洋唱法的一大特色,丰富的润腔技巧是陕北民歌一个重要的风格特征。高校中的陕北民歌教学在解决了民歌基本发声方式之后,要更加重视润腔的训练学习。“唱好陕北民歌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功:一是歌唱方法的基本功;二是风格润腔技法的基本功,二者缺一不可”。陕北民歌常见的润腔手法有:(1)甩腔。陕北人在日常说话中有拉长尾音的习惯,往往在长音的后面加上一个重音字,陕北民歌中许多长音后面加一个短装饰音就是这种语言习惯的体现;(2)断腔。陕北民歌中有一字数断,也有一腔几断,效果是真切实在唱出每个音符,每一个歌词都交代的清清楚楚。(3)衬腔与衬词。出现在陕北民歌中的衬词衬腔包括一些常见的叹词、助词,如哎、呦、呀、嗨呦等,还有诸如“太平年”、“杨柳青”、“摇三摆”等长期传承而沿袭下来的一些衬词、衬句。(4)滑音。滑音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也十分常见,包括了大、小滑音,上、下滑音。高校学生只有充分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陕北民歌丰富的润腔技巧,才能将陕北民歌的演唱从形似提升到神似的高度。

3、重视方言的学习

方言是体现陕北民歌浓郁地方特色的重要因素,掌握准确、形象的陕北方言是唱好陕北民歌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陕北当地的学生,方言自然不是问题,而在高校教学当中,还有很多外地甚至外省的学生,方言对于他们来说就成为了学习陕北民歌的一个首要障碍。所以在高校陕北民歌教学中,应该把陕北本地与外地的学生区别开来。对于陕北当地的学生,要训练学生准确区分生活语言与歌唱语言,不能将其混为一谈,要能够使生活语言上升为歌唱语言。生活语言化的发声不仅不能把字咬得清楚准确,而且还会对歌唱状态和发声腔体造成损坏。教学的目的应该使学生达到字咬而无痕、咬而不死,进而字正腔圆的要求。对于外地的学生,陕北方言的学习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说来,学唱陕北民歌之初,先重点掌握歌词中的关键字,所谓关键字就是最能体现陕北方言的单字。比如苦命人中的人,应发“仍”的读音;鞋子的鞋,应发“孩”的读音;山下,应该发音为“三”、“哈”等。在熟练掌握这些关键字之后,完整的陕北方言加上行腔处理,就能达到形神兼备的演唱效果。

4、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

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他的《多元智能》一书中强调:“每一门类的艺术,都有其最适当的教育形式。”在当前高校陕北民歌教学中,首先要重视一对一专业个别课的教学形式。显而易见,专业个别课有着因材施教、灵活性强的特点,以这种方式上课,教师能够直接针对特定的学生进行辅导,针对性很强;课堂上教师的讲解、示范环节也能够做到清晰明了、效果显著;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有最为直接的了解。然而,专业个别课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容易造成实践锻炼有余而理论学习不足,专业教师也容易形成主观随意等。对于低年级初学陕北民歌的学生,在基本发声理论、民歌理论课的教学中,探索多人集体课教学,也应该进行有益的尝试。此外,走出去、请进来应当成为高校陕北民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走出去就是组织学生深入陕北,深入陕北民歌世代传唱的黄土高原;请进来就是邀请民间艺人到高校定期进行讲座与示范。最后,还要通过举办校内民歌大赛、组织演出等激励机制来激发高校学生学习陕北民歌的热情。

5、强化舞台表演实践能力的培养

声乐艺术是舞台的艺术。研究与传承陕北民歌,出发点与落脚点最终都是舞台实践,也就是要在舞台上展示给观众。这就要求高校中的陕北民歌教学要特别重视舞台上的艺术实践能力培养,而这恰恰是当今高校艺术教育中容易忽视的一点。如何让学生在表演陕北民歌时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形神兼备的舞台表演要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是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乐感的培养。这包括了准确的音准节奏感,符合乐曲音乐表达的旋律感与律动感,良好的音韵感与语气感。二是训练学生在演唱表演时要投入真情实感。歌以咏言、声以宣意,声乐是音乐、语言、情感三者完美结合的产物。作为一名歌唱演员,尤其是演唱陕北民歌这样细腻与粗犷兼具,感情表达丰富多样的地方民歌,更要注重教学中对学生情感表达的培养。三是培养学生掌握合理恰当的舞台表演。作为歌手在舞台上不仅要完成歌曲演唱,还要在演唱过程中加入形神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如果一个歌唱演员在舞台上自始至终都是没有任何形体动作,一动不动地唱歌,就会显得呆板而缺乏生命力。合理恰当的舞台表演包括: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手势情感表达,通过运用引、定、开、合、托、错等几种手势可以使歌曲的情感表达更为形象生动;传神、点睛的眼神交流。眼神是心灵的窗户,更是传递陕北民歌神韵的一个重要表达方式。总之,培养优秀的歌唱能力与舞台表演实践能力都是高校陕北民歌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其一。

6、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多角度传承陕北民歌艺术

多学科交叉、不同课程间穿插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一大特点与优势,这就为多角度传承陕北民歌提供了可能。第一个角度,声乐演唱人才的培养。这包括了视唱练耳、乐理、专业个别课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要素。当代民歌教学需要突出理论积淀,而高校或音乐学院理论层面教学的摄入,则会帮助学生完善理论认识,为其实现科学的演唱提供有效帮助。第二个角度,音乐学多学科的交叉导入。当代音乐学学科具有完整的理论系统,这对教师与学生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层面,完整的音乐学分类体系及其总体系,能帮助其解决陕北民歌整体分类、教学范畴、教学范式等不同方面的问题。学生层面,如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等音乐学科的学习,则能帮助他们建立对陕北民歌,进而是陕北文化的整体认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曲目所传递的情感、内容。

三、小结

第5篇: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承

那么,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呢?语文教学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原全国中学语文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膝,密不可分。多年来,我们对这方面的探索甚感不足,学习传统文化,使语文教学丰富多彩,不再是干巴巴的几条筋,还增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小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的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

一、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传承传统文化的篇章。比如在诗词、古代散文小说等等,这些篇目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语文老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用民族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杰出人物的爱戴和崇敬,如教学《陈涉世家》,要让学生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面对残暴统治奋起反抗的无畏精神。学习《岳阳楼记》要让学生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德。教学每个名篇要让学生讨论主题思想,这些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吗?

二、以活动为载体,搭建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

通过实践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积淀。一是要求学生对有关的传统文化进行调查摸底,写出调查报告,分析现状,展望未来。这样的调查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二是组织学生过各种传统节日。如春节时,要求学生了解“年”的来由及各地过年的不同风俗习惯,记录每户人家有特色的春联等;清明时,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端午时,组织学生包粽子;中秋节时,举办诗歌朗诵会,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重阳节时,去登高秋游等。三是定期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读书会、辩论会、诗会、参观走访、听国学讲座等。四是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文化之旅,游览名胜古迹,亲身感受与体验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最后撰写考察报告。

三、利用综合性学习的形式

1.开设传统文化大课堂,加强基本人文知识训练。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学校的大课堂开设传统文学讲座,内容包括诗词曲赋鉴赏、儒家经典赏析,中国古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中国民风民俗研究等。同时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如书法、国画、作文、诵读、文学鉴赏、人物评传、文学常识等,将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培养结合起来,将人格培养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2.感受春节、中秋节等民族风情。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文实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有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与那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还可以看《屈原》,吟诗词、选艾叶、佩香囊、吃粽子……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气氛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3.体会传统戏曲的魅力。对于岌岌可危的中国传统戏曲,可以通过放录音机、放光盘等形式让学生欣赏,对于经典名段,让学生跟唱、让学生利用节假日、星期天到公园看别人吊嗓子,向别人请教学习,拜师学艺,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借阅传统的戏曲剧本,欣赏动人的故事,组织一个戏曲舞台,让学生排练节目,登场表演,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活动,相信中国传统戏曲一定会发扬光大,传承下去。4.把语文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和谐统一起来,将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汉语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简单的几个字不仅表达了丰富的内涵,还可以营造优美的意境。如国画,在寥寥几笔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们可以创造出悠远的意境。与学生交流是一种启发学生想象的好方法,能使他们融入意境之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有了这些传统文化的积淀,还怕作文不出彩吗?

四、利用主题班会形式

利用主题班会形式,教学生学会感恩。由于现在大多数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差,不懂得感恩,为此可以召开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先向同学们介绍不同的感恩故事教育大家学会感恩,应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予我们如此美好的生命,是他们辛辛苦苦挣钱供我们读书,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应感恩我们的老师,是老师传授知识给我们,启迪我们的智慧,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应感恩朋友,是他们在我们无助的时候,激励我们向上……学会珍惜,学会负责,学会有理想,学会善良,学会先人后己,学会无私奉献,通过这些活动,去领会感悟,这样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意义无穷。

第6篇: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一、兰陵文化的组成部分

(1)兰陵荀子文化影响深远。战国时期两任兰陵县令的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孟之后的儒学大师,对中国的影响既深且远。

(2)兰陵美酒文化芳香四溢。兰陵是美酒文化的发祥地,唐朝诗人李白为兰陵美酒留下了一首《客中行》绝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使兰陵美酒香冠天下,名扬古今,定格了兰陵古城特有的酒文化。

(3)兰陵氏族文化血脉相传。兰陵是萧氏家族的郡望地,其后裔在南北朝时期建立的萧齐、萧梁政权统治江南78年,出了11位皇帝,在中国封建文化历史发展中有着重要的―章。

(4)兰陵红色文化光耀夺目。兰陵属于沂蒙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深厚,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发生过许多荡气回肠的故事,涌现出了一些可歌可泣的英明,谱写了党和群众血肉相连的动人篇章。

(5)兰陵绿色文化发展迅速。兰陵县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是山东“南菜园”、“洋菜园”,绿色文化发展迅速。

二、挖掘和传承兰陵文化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满足兰陵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兰陵县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的建设。挖掘和传承兰陵文化,对兰陵县社会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有助于扩大兰陵县的文化影响力。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关于文化建设的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进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打造“文化强省”目标和市委“文化立市。的构想,挖掘整理兰陵文化资源,将兰陵荀子文化、美酒文化、氏族文化、绿色文化、红色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可以更好地扩大兰陵县的文化影响力。

(3)有助于增强兰陵县人民群众的凝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积极挖掘和传承兰陵文化,有利于进一步增进兰陵县人民群众之间的理解与包容,进而会在全县上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强兰陵县人民群众的凝聚力。

三、兰陵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与传承情况

(1)历经数载,苍山县成功恢复兰陵县。2013年12月27日,国务院批准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苍山县更名恢复为兰陵县,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对于弘扬兰陵历史文化,树立新的地区形象,提升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度重视,众多文化遗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2013年5月,国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即,我县启动了大遗址保护项目申报工作,2013年9月6日国家文物局批准郜国故城遗址编制规划立项,年底正式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另外,荀子墓、柞城故城、东高尧遗址三处省级大遗址保护项目,分别被列入在20132015年度省级文物保护类项目。

第7篇: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2015年2月,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博物馆条例》。《条例》规范了博物馆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程序,要求加强藏品尤其是文物藏品的保护和管理,禁止博物馆获得来源不明或不合法的藏品。

2016年2月24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会议强调,一要重在保护,对存在重大险情的文物及时开展抢救性保护,推进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工程等。二要强化管理和执法,建立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等。三要合理适度利用,将更多博物馆纳入财政支持的免费开放范围等。四要加大政策支持,鼓励民间文物合法收藏,针对彩塑壁画等保护实施一批重点科技示范工程等。五要大力培养文博、文物保护修复等人才。

2016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物事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振兴传统技艺 守护文化遗产

2014年12月,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1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1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强调戏曲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部署加强戏曲保护与传承,支持戏曲剧本创作和演出,改善戏曲生产条件,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发展等工作。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族歌舞、传统体育比赛等民族民俗活动。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纲要》提出,要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

推动校园教育 弘扬传统文化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强调要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材和课堂教学,在民族地区学校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鼓励支持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加强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合作,将民族优秀文化列入学科专业,开展教学和研究,挖掘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抢救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田。进一步办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要在高校内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宣传,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

创新文化产品 传播中国品牌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活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部署深度挖掘我国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区域特色的发展潜力,促进生活“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鼓励创造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服务产品。

第8篇: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距今已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同时,也是我国流传非常广泛的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但随着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愈演愈烈,武术教学在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只能仅存于少量的课时,中国武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已日趋消亡。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中,在向大学生传授武术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武术教学的并举。本文拟从高校武术教学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来论述两者的传承,并基于此,提出在高校的武术教学中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策略。

一 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华武术的发展史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华武术根植于中国文化这片土壤之中,它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存在。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武术文化仅仅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分支,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武术文化的渊源流长,而传统文化也为中华武术文化打上生命的烙印。由此可见,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也是融汇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1 高校武术教学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自古就有“以文治国,以武安邦,方能兴我中华”之言.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中华武术更是国人保家卫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习武者们奉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立世之本,更是将“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充分发扬了爱国主义的情操,为了正义,他们要不断的习武,敢于抗争,甚至不惜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堪称为那个时代的脊梁。

高校开设武术教学课程,正是让这种坚守正义、崇尚气节的思想精神能够对培养当下大学生优秀、健康的民族品格,以及使得大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还能激励时下大学生敢于同有损国家及人民利益的恶势力行为作抗争,当民族遭遇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中华武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通过在高校开设武术教学课程,既有利于当下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还能使得大学生们更注重个人对社会及他人的无私奉献,以及为民族、正义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同时,也能增强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 高校武术教学能有效向大学生传递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在《周易·乾》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告诫我们:君子之处事也应效法天,力求进步,永不停息,乐观向上,奋发有为。而正是源于这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才培育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并在习武者们的不断练习中得到发扬光大。而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让大学生们在长期的武术练习中,既能提高自己的武术技能,强身健体,也让大学生们养成坚持不懈的刚毅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高校开展武术教学,在不断提高其武术技能的同时,也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力,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竞技,也鼓舞了其斗志,培养了大学生们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的优秀精神品质,从而使得他们在踏入社会后,具备敢拼敢闯、不断创新、永不服输的可贵精神。

3 高校武术教学对传统道德礼仪的传承

随着东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西方文化已全面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而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礼仪已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课程,藉以不断重视和加强对武德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已迫在眉睫。武德是传统道德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分属于体育道德这一范畴。它既是人们参加武术活动所要遵循的公共体育道德,同时,也是习武者们在从事有关武术教学和训练工作,以及各种竞赛活动中所要遵循的伦理规范。又因为武术与其体育活动的不同,它与民族道德息息相关,并相互渗透,因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道德规范,即武德。而在我国传统的武德内容之中,又尤以“仁”为核心。

习武者奉行的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敬习之道,先重师礼”的人生观念,从中可看到,武术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人传承尊师重道的道德礼仪。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能有效通过武德教育激发大学生的民族大义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时下大学生将最初维护个人利益的狭隘道德观,发展到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实现尚武与崇德的有效融合,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努力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1 营造良好的武术教学氛围

目前,我国大多高校或多或少均开设的武术教学课程,其武术教学内容也多以五步拳、太极剑、太极拳、初级剑等一些相对简便易学的课程为主,而一些高校的体育课程,甚至还将太极拳作为本校大学生的必选科目之一。上述的种种做法对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直以来,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经常提到文武兼修,精武精神等,都是鼓励习武者或对习武者的赞誉,其中更注重的是习武的内在思想,即文化内涵以及其中的精神和气节,习武修身,提升素养。因此,在体育中的武术教学,不仅仅限于对学生武术技能培养,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文化内容和精武精神,教师要在文武兼修方面引导和指导学生,从而让学生强健体魄、增强气质和修养。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展教学内容,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在传授武术技能过程中,把传统文化与武术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使武术所具有的文化底蕴让学生进行学习和继承,并认识到中华武术中文化精髓的重要性,并潜下心来进行学习、感知、实践、感悟、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华武术的爱好和兴趣,并成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同时,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德育素养,也提到很重要的位置,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武术与其是一脉相承。因此社会各界要支持和关注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武术的环境。可以从学生的小时抓起,开展武术操、少年拳等,打下基础。在大学时代重点发扬武术精神,进行武术技能培养,同时可以成立武术协会,各个大学开展武术俱乐部,开始专业的武术课程,为高校武术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武术活动,武术比赛、武术节等,利用学校广播、武术讲座、课堂教学、校刊、海报等进行对武术的宣传和展示,其中包含武术的历史、武术文化、武术思想等,让大学生了解武术,指引正确的方向,从而推进武术教育在高校迅速发展。

2 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

在当今的武术师资队伍中,武术教师有一定基础,但对武术文化和精神做研究的不多,主要是传授武术技能,从而忽视了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没有把武术中的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发扬。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榜样,教师只有具有精湛的武术技能和良好的武术文化修养,再加上合理的教法,才能更好的搞好武术教学。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武术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武术蕴含的文化和知识,因此要加强武术理论的学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和思想,并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注重传统文化在武术教学中进行渗透,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从而提升学生武术修为,让学生感受到习武的意义,进而培养其兴趣。因此,武术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特别是武术文化的学习和研究,进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自己内外兼修,完善自我。让自己在武术技能、武术文化,武术教法上进行有机结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提升武术教学实效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武术方面的教材也是过多强调的是竞技动作,弱化传统文化,因此要加强教材的修改和整编,以提升教材质量,形成标准的教学课标和实用的教材,让专家、学者、武术教师、习武者能够参与课标和教材的编写,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武术教材中,编成突出传统文化思想的、高质量的武术教材,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武术教学中传播、继承与发扬,让大学生了解武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根源,体会武术健体修身的意蕴。让每个学生在习武中达到锻炼身体、提升体质,并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

3 培养大学生竞争和拼搏的意识是武术文化教育的根本

武术的技击性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武术动作都具有攻防含义,而攻防格斗技术也就是指的技能实战,来源与实践。武术刚开始是军事训练的手段,在古代与军事斗争是分不开的,是对抗和战术的手段,非常讲究其实用性。其目的是打伤或击毙对手。在冷兵器时代,将帅会进行讲武,武术作为军事斗争的主要手段,鼓励士兵积极习武,以提升战斗能力和气势,同时进行习武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宣传,否则就会成为战场上牺牲品。

当今的武术教育也要讲究竞争和拼搏意识,虽然不像古代的士兵那样拼个你死我活,但同样要进行竞技,其教育的根本也是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思想。武术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就目前学习最多的就是散打和套路。散打是对抗性项目,着重实用技击方法,对抗性强;套路运动由攻防格斗动作组成,形象逼真的攻防动作,主要是进行表演,给人美的享受。武术运动集中体现了攻防格斗的特点,如太极拳中的以柔克刚等。而器械也有不同的方法,实战搏击又有多种的打法。如棍打一大片,枪扎一条线,各拳种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都表现攻防的特点。中华武术作为当今体育运动主要形式,其技术上都也是遵循了攻防的规律,将技击寓于散打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因此,大学生通过习武能培养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从而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总之,高校武术教育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武术的学习,让学生从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领悟武术蕴含的武术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修养。在接受武术技能学习的同时,达到文武兼修,即武术技能与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明.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J].学术论坛,2010(9):178-182.

第9篇: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由历史沿袭来的思想道德、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法律制度、古迹文物、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复合体。它的主要价值,在于其保证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可选择性。每一代人都需要向传统文化搜求发展的蓝本与灵感,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创造和发展。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对于构建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对它的保护与传承事关民族的未来、国运的兴衰。

二、电视媒体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电视媒体作为当今影响力最大的大众传媒之一,集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对现实环境信息的纪录具有最大量和最逼真的效果。同时,形象直观的传播特点,使电视媒体受众较少受文化程度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其传播规模与效益也居当今媒体之首。如何利用电视传播的这些优势和特点,来完成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应该是电视人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

1.丰富节目的类型和内容

观众对反映传统文化内涵的节目需求是呈现多样化的。以传统节日文化的电视传播为例,目前的文艺晚会或新闻资讯类节目已不能满足观众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清明诗会”、“清明祭祖大典”、“端午龙舟大赛”、“中秋诗会”等电视节目颇具中华文化内涵和艺术色彩,同时兼顾传统节日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在海内外都吸引了大批观众。而央视文艺频道在春节期间推出著名文化学者于丹的古典诗词系列讲座——《丹韵词音》,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美、文学美与电视媒介的形象直观性巧妙地融合,对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做了创新性的改变和尝试。从传播效果来看,这些节目将尊重观众与完成媒体责任有机结合,将传统文化的深层意蕴与电视媒体的通俗表达完美融合,很好地完成了对中华传统节日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现代化解读。

2.转换表达方式,营造媒介景观

电视媒体在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应一味追求收视率,而是要准确理解自身价值,精心策划好各类节目。充盈着民族化的思想意识和情感诉求的表达方式,才是观众习惯和乐于接受的。近些年,中华经典诵读会的逐渐兴起,就是电视媒介转变表达方式、努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一种有益尝试。而央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评选活动是电视媒体通过营造媒介景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升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清明祭祖大典”、“端午龙舟大赛”、陕西“华山论剑”等等电视直播活动所营造出的媒介景观,将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视性融为一体,使观众在酣畅淋漓地品味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引起持续地注意和思考,在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无疑是积极的。

3.制定传播策略,提升传播效果

电视媒体要提升传统文化节目的传播效果,还要制定系统的传播策略,加强节目的整体包装,使之与内容相融合,凸显节目个性特色。著名文化学者于丹的古典诗词讲座——《丹韵词音》,不仅在节目内容上对中国优秀古典诗词进行现代化解读,而且在节目整体包装上也下足了功夫。无论是片头、片花的制作,还是现场布景、舞台道具的设计布置,包括主讲人于丹的服饰色彩搭配,都与每期节目的主题完美契合,处处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精心设置的每一个细节,节目编导轻而易举地带领观众走进了深邃的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从中体味中华古典文化的意境美以及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价值观,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样的传播策略对于提升节目的整体传播效果,无疑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