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四季养生法则范文

四季养生法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四季养生法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四季养生法则

第1篇:四季养生法则范文

养生的理念、养生的实践都需要坚持,但又不是绝对的。有时候,懂得因时而变才是上策。其实,中医讲保健、讲治病,最核心的东西是“顺逆”和“预防”,遵从自然规律为“顺”,反之为“逆”。有句古话讲“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如果把这句话放到中医养生的范围,你会发现道理非常深刻,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

何为养生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包括工作、生活、心理等等。因而,人们对养生保健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所谓保健就是保护、保卫人体健康,也就是在养生理论的基础上,适当采用医疗卫生、食养食疗、体育锻炼、心理调护、亚健康干预等措施,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这就是保健。

中医的养生文化庞大博杂,有人归纳出四个要素,即养品德、养心灵、养性情、养身体。上述内容里,养德、养心、养性与人的文化、道德有关,古语里素有“仁者寿”的概念,就是这个道理。养身则与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相连,构成了完整的养生理念。

从疾病防治的角度讲,养生也是预防疾病。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人从“无病”到“有病”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的,中医素来提倡“治未病”,就是在人体未病之时,采取养生保健等有效措施,提高健康水平,增强体质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并终止病程,杜绝复发。“治未病”的理念是在《黄帝内经》里提出的,这部伟大的经典告诫医生,懂得“治未病”的医生才是最高明的医生。治未病即“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病愈防复”,这四方面是治未病的完整内涵。

何为顺时养生

顺应春夏秋冬的规律,学会“四时养生”,就是顺时养生的内容之一。春夏秋冬,即为“四时”。春暖、夏热、秋凉、冬寒,这是大自然寒热更替的规律。

四季不同的气候,决定了自然界的万物生长遵循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所以,古人把动植物生长发育概括归纳为生、长、收、藏四个阶段。人也不例外,不可违抗规律,只能顺应,这样才能健健康康、快乐养生。《黄帝内经》的养生法则中,人们一直对“四气调神”极为热衷,所谓“四气调神”,其实就是四季养生、顺时而养,即顺应四时的养生方法。人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只有顺时养生才能健康长寿,这个规律不可违抗,违则多病,损身折寿。正应了那句名言:“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大自然是我们生长的环境,包括气候、地理,比如空气、水、土、动植物、阳光、温度、湿度等因素。自然环境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养生的最高水平就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要想长寿,就得跟大自然做朋友。遵循大自然的变化规律,“顺时养生”就能少生病,不生病。顺时养生有一个总纲,所谓纲举目张,“纲”最重要。这个“纲”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再具体一点的解释,是春夏以养阳为主,以养阴为辅;秋冬以养阴为主,养阳为辅。

《黄帝内经》说,春季植物开始生长发芽,动物生长繁衍,万物都是生机盎然,繁荣昌盛。在中医观念中,昼为阳,夜为阴。早晨为少阳始生,所以要晚睡早起,锻炼劳作,舒缓筋骨。这样才能保护少阳生气。绝不可有一点损耗,这就是适应春季的养生之道。违者,则伤肝害胃,就会影响到夏季的生长。

《黄帝内经》说,夏季气候湿热,天之气下降,地之气上升,阴阳交合,一切植物大多开花结果。所以不要厌烦夏季烈日,要坚持劳作,以适应夏日养长之气。应心情舒畅,精神焕发,像万物一样,长得秀丽坚实,蓄积能量,为秋季收敛神气储备物质基础。到了冬天阴寒至极,也不会发病。暑气伤心,心伤则脾弱、肺气虚,不能适应秋收之气候,到了冬季则易重复发病。

《黄帝内经》说,秋风凉,万物凋零,应当避风寒,收敛神气,保持安静,以适应秋天寒凉的气候,保持肺气清静。要缓和秋天肃杀之气。违背了这个规律,就要损伤肺气,到冬季潜藏的能力就降低。

《黄帝内经》说,冬季草木凋零,昆虫蛰藏,天寒地冻,所以人要早卧晚起,以避寒凉之气,以免伤阳气,使精神安定而不浮躁。违者,阳气不能闭藏,则冬寒伤肾,肾伤不能生肝木,于是疾病丛生。

顺应一日之规律,懂得起居养生。有的人对此理解为就是睡觉、起床的事情。可是这里面有很多哲理。有一句古话说:“阴阳交泰人自眠,水火既济人自安”,睡眠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是天然补药,“人卧血归于肝”。睡眠时各种代谢活动降低,脏器得以休息,俗话说“七天不吃不死,七天不睡难活”。睡眠时间新生儿22个小时,婴儿15个小时,儿童12个小时,成年人8个小时,60岁以上老人9个小时。

熬夜、睡懒觉是个坏习惯。起居有常,可养精神,头脑清醒,工作效率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有的学者说,养生的最好方法就是睡觉。

春季养生要点

立春之时,阳气开始萌动。气血充沛人士身体轻松,周身舒畅,但气血稍差的人会有种种不适的症状,如春困、目涩、头晕、膝痛……显出生发底气不足的症状。如果出F这些不适,日常饮食要多吃绿色蔬菜、五谷杂粮,也可吃山药炖龙骨、枸杞粥,麦冬、地黄、百合泡茶饮。

中医讲春季五行属木,应风令而生,如果风气太过就会导致以风为主的疾病,如风寒、风湿、风热、头痛、眩晕、泄泻、肢体游走性疼痛……

第2篇:四季养生法则范文

“练”,就是科学锻炼。这是我健康保健的第一法则。从小学四年级起,我就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那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练好身体,少生病或不生病。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差,尽量不花看病钱。上了中学后,体育锻炼劲头更大了,因为我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长。锻炼的项目更广泛了,不仅有田径,还有乒乓球、足球等。考上中专后,还学会了游泳。时至今日,我已健康工作已38年了,从未住过院。至今依然坚持每天快步走30分钟,并且还学会了垂钓,动静结合,更加丰富了业余生活。

“节”,就是节制调理饮食。这是我养生保健的又一要则。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确保健康的天然屏障。要做到节制调理饮食,在家中易做到,而在社交场合,难度就大了。我在领导岗位后,一年四季会议不断,应酬不暇。当时我正年富力强之时,不论白酒黄酒,一律照喝,不管肥肉瘦肉,一概照吃。没半年,血脂高了,还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心脏负担不堪,结果被迫在家休息一周,医院检查服药,才恢复常态。

应酬多,反误身。有此教训以后,严格遵守“食不过七分、酒不过五分、食鱼蔬为主、主粮粗细搭配”的饮食原则。同时我还注重水果和水分的摄入,饮水一天不少于2500毫升。饮食中脂肪、糖类适当控制,注意营养成分搭配,严把饮食关。

“踪”,就是定期检查、跟踪身体状况。这是我健康身体的第三要则。对常见疾病,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尽量减少服药。单位里有职工体检制度时,自己有意识对心、肝、肺等重要脏器每年检测一次,发现个别指标,如血脂、胆固醇为临界值时,就及时调节饮食结构,予以纠正。由于我注重预防和适度运动,至今连感冒也很少发生。

“保”。就是恰当适当保健。这是我保健的又一个法则。一是精神保健。精神保健,是乐观、大度待人处事。由于年龄的关系,权力和位子已成历史,应心平气和、淡泊名利,面对今天;思想开朗,情绪乐观。淡泊名利,不必多想过去辉煌的历史,和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不要处不惯,不生气。二是营养保健。由于生理年龄的关系,适当营养品保健亦是需要的。

第3篇:四季养生法则范文

立夏之际,春去夏临,风减热渐。

立夏之后,人体气血更加外越,心率、呼吸开始加快。

宝宝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

每年公历5月初是农历的立夏之日。“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要注意养护心脏,饮食宜吃清热生津的食物,睡眠要充足,早睡早起,顺应自然。

宜养“心”,重视心神调养

四季中夏天属火,中医认为 “心主火”,“汗为心之液”,因此,立夏以后,人体受气温、气候的影响,人体的阳气易于外越,汗孔开启,出汗开始增多,心率、呼吸较易加快,所以此节气更要注意养“心”,睡眠要充足,起居要规律。宝宝应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重视心神的调养,切忌发怒,使体内阳气得以宣泄。

容易上火,应补充足够的水分

立夏以后,天热气燥。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流失,再加上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人体易上火。具体表现为咽喉干燥疼痛、眼睛红赤干涩、食欲不振、大便干燥等。由于宝宝活动量比较大,水分流失较快,在这个时期比一般人更容易上火,妈妈要注意给宝宝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分。

饮食要清淡,多食生津止渴的食物

立夏是阳气见长、阴气渐弱的时节,因此人体的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应多吃酸味食物,如鱼、鸡、鸭肉、洋葱、圆白菜、茄子、冬瓜、芹菜、芦笋、小米、玉米、杨梅、香瓜、桃等,少吃苦味食物,以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夏季因天气炎热而容易出汗,导致体内水分流失,消化系统功能降低,宜多吃稀食,如早晚进食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还可加入一些荷叶、绿豆等具有消热解暑、养胃清肠、生津止渴作用的食物。平时还应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鲤鱼、西瓜、桃、乌梅、草莓、番茄、冬瓜、莼菜、黄瓜等。同时,春夏之交,天气已热,各种细菌开始繁殖,也要注意肠胃疾病的发生,在给宝宝选择食物时,一定要注意新鲜卫生。

立夏养心食疗方

拌圆白菜

材料:圆白菜250克,酱油、香油、白糖、盐各适量。

做法:将圆白菜剥去外帮洗净,切成碎段,入沸水中煮2~3分钟捞起,不可过度,沥去水放在碗中,用酱油、香油、白糖、盐调入,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适宜立夏烦躁上火时食用。若给1岁以内的宝宝食用需要去掉白糖和盐。

五花茶

材料:金银花、野、槐花、玫瑰花、鸡冠花。

做法:五花各取适量,先把五花用水浸洗10分钟,然后将五花放入煲中,大火煲沸后改用慢火煲大约10分钟,喝时加入适量蜂蜜调味。

功效:清肝热,去心火,消暑祛湿,利小便,有预防夏季风热感冒及流行性感冒的功效。宝宝在1岁以后可适量饮用。

《母子健康》温馨提示

阴晴交替,注意防寒 这时气候虽然逐渐炎热,气温比春季升高,但是北方天气仍然不够稳定,还会出现阴晴交替,冷暖变化的情况,所以必须注意随时增减衣服,体质虚弱的宝宝在这个季节最容易出现感冒,需细心照顾。

大约每年公历5月下旬是小满节气,进入小满节气以后雨水开始增多,天气渐热,小满节气的到来往往预示着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即将来临。饮食宜清淡,常吃清热利湿的食物,晚睡早起,顺应自然。

天气闷热潮湿,谨防皮肤疾病

夏季闷热潮湿,因起居不当必将引发风疹、风湿、汗斑、湿疹、脚气等,正是皮肤病发作的季节,气温升高,人体排汗增多,外环境潮热,排汗后湿热交加,就容易得皮肤病,特别是小宝宝,得湿疹、荨麻疹的情况比较多见。小满时风火相煸,人容易感到烦躁不安,宝宝也不例外,所以要帮助宝宝做好自我调节,尽量做到笑口常开。

多运动,多出汗,增加食物摄入

小满过后,雨水多起来,天气闷热潮湿,中医称之为“湿邪”。人体的脾“喜燥恶湿”,受湿邪的影响最大,一到雨季就会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等表现,天生消化能力就比较弱的小宝宝更是如此,所以,应让宝宝多运动,多出汗,消耗能量,增加饥饿感,增加食物的摄入。

饮食宜清淡,选择清热利湿的食物

在饮食养生上,小满时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为四季二十四节气中最多。所以,应及时适当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受损伤。此节气是宝宝皮肤病的易发期,所以饮食调养宜以清爽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红小豆、薏米、绿豆、冬瓜、丝瓜、黄瓜、芦笋、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番茄、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忌食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羊肉等。苦菜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小满前后也是吃苦菜的时节。《本草纲目》讲:“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古代的养生家建议,夏日不妨多吃点“苦”,对人体健康有益。但对于一些有肠胃疾病的宝宝来说,苦菜并非多多益善,应适量摄入。

小满除湿食疗方

白鲫滚荷包蛋

材料:白鲫鱼500克、鸡蛋3个、生姜3片、胡椒粉适量。

做法:白鲫鱼洗净去鳞和内脏,慢火煎至微黄,倒入少许清水,铲起;鸡蛋煎成荷包蛋状,铲起。热油锅爆香姜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大约5碗的量),武火滚沸,下白鲫鱼滚片刻,下荷包蛋,滚沸后撒入适量胡椒粉、食盐即可。

功效:祛湿开胃,适合1岁以上的宝宝食用。

冬瓜薏米汤

材料:冬瓜100克、薏米10克、海带30克。

做法:将三种材料一起放入锅中煮汤,用适量白糖调味食用。

功效:清暑解热,利湿健脾。适合7个月的宝宝,喂食之前要将食物做成糊状,以便于宝宝的消化吸收。

《母子健康》温馨提示

顺应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在起居上,也应顺应阴阳消长的规律,应晚睡早起,以顺应体内阳气的生发。另外,小满节气中气温明显增高,雨量增多,但下雨后气温下降幅度会很大,要及时增减衣物,特别是体质较差的宝宝,避免受凉而患感冒。

小满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时期,小满作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阳气最为旺盛的节气之一。

第4篇:四季养生法则范文

【关键词】 已病;未病;中西医学比较

“已病”“未病”,“治已病”与“治未病”,始出《内经》,经过了历代医家的阐释、发挥,应是早已解决了的问题,而实则不然。本文以“未病”为“中文主题词”在中国期刊网进行检索,发现1994~2009年间,有关文章条目达277条之多,而其中只有数条为会议文章。较之历代医家的解经,最有新意的当数涉及“未病”与“亚健康”关系的讨论 [1,2]。有人将亚健康调治视为“治未病”,从而将中医的“未病”等同于“亚健康状态” [3,4], 而不计二者的标准和方法背景。谈到标准,涉及中西医学的体系和方法、背景,就不是几句话可以了然的了。于是就有了笔者关于“已病”“未病”的多重思考,涉及文意、标准及未病与亚健康。

1“已病”“未病”文意辨识

涉及“已病”“未病”最多的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该篇通论人因何需要及如何顺应四季阴阳变化来调摄生活,并告以违背这些规律的危害。在篇末所主张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与“病已成而后药” 比较而言,恰如“乱已成而后治”,“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介入过晚、仓促迎战,既不会有理想的结果,自然也不经济。“治未病”是未雨绸缪的古代圣人之智在中医学实践中的必然主张,这是最经济的医学模式。应该说,上述道尽了《内经》关于“治已病”还是“治未病”理由,是最经典的、且为最多数注家接受的观点。同时也提示,《内经》论及“已病”“未病”,不为交代“标准”,而为传播医学智慧法则。

尽管如此,有关的文义仍不能忽视。现代学者关于“已病”“未病”的理解,有两种特别值得注意的观点:

一是段逸山先生的“病为疾之加”说 [5]。作者引《说文·病部》对“疾”“病”二字的解释,认为“已病”和“未病”都是患病状态,但二者有病轻病重的分别:“疾,病也”,“病,疾加也”,“疾”轻而“病”重。作者还引清代医家陆懋修在所著《世补斋不谢方·小引》中“经盖谓人于已疾之后、未病之先,即当早为之药,乃后人以疾为病”,“不知经言未病,正言已疾”的文字佐证自己的观点。

段氏的上述说法依据不足。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扁鹊数见桓侯,而每次见面都望见对方病情有加重,从“疾在腠理”到“疾在肠胃”,再到“疾在骨髓”的无药可救,始终未用“病”字,一“疾”而终。这就是说,即使在古代汉语中“疾”与“病”也可等而视之。这可能是之后“疾病”一词出现的原因。由此看来,无论“疾”了,或是“病”了,都是与“未病”相对的状态,并非“未病”即“已疾”,至少,字面上“未病”就是健康的无病态,与“已病”(已疾)相反。说“未病”即“已疾”有违语言本意,也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未病先防的宗旨不符。

历史上,元代医家朱震亨也不以“未病”为“已疾”。他在《丹溪心法》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朱震亨没用“未病”,而用“未疾”来表达对《内经》思想的认同,也是对《内经》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不治)已病” “(治)未病”最好的注解。可见,在朱震亨看来,“未疾”无异于“未病”,疾与病无异。当然,朱震亨也并不是真得不治“已病”之人,而是他贯彻了《内经》宗旨——“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即未病先防。

2010年第27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二是“已病”“未病”既指整个机体的状态,也指某一脏腑器官的状态。治未病,既是防病,也是防甚。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所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被不少学者认为是《内经》中未病先防的思想的发挥,即“既病防变”。这种发挥是允许的,虽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决不违《内经》的原意。另外,《灵枢·逆顺》讲得很清楚,“上工,刺其未生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这是治未病的另一层含义,即“已病防甚”“既病防变”。

《内经》“治未病”是强调为医的圣智,对“已病”也是一定要治的,而且是古今医家的大任——尽管较之“治未病”有 “亡羊补牢”的遗憾。

2“已病”“未病”的标准

《内经》涉及“不治已病”“治已病”的篇章未明确“已病”“未病”标准,但不可就此断定中医学关于“已病”“未病”就没有标准。在今天如果不做特别的场景限定,“已病”与“未病”的标准已不再是《内经》的标准、中医的标准,而是涵盖中西医学,将涉及两个相应的医学体系的诊断方法,与各个具体的从医者及患者有关。

理论上,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未病”和“已病”分别不是绝对的。在理论上,一方面如果仅将“已病”“未病”的理解停止在语意和表述逻辑上,可直接断言:非“已病”,即“未病”;另一方面,机体是一个时间上连续的过程和空间上结构紧密无间的整体,“已病”还是“未病”,无论从时间的连续性,还是从空间的无隙状态都难以确定二者的绝对界限。或者说,机体并不存在患病抑或健康的绝对界限,而往往处在一个连续的变化和动态中。所以,理论上“已病”“未病”的绝对界限难以确定。

“未病”“已病”的中、西医标准都有操作上的局限性。西医学注重客观证据的科学性,其“已病” “未病”标准主要依据客观发现的证据。这个体系标准的特点就是依据客观发现而确定的诊断指标,而且每一个疾病的诊断标准是具体的,标准和证据链条的联系是缜密的。尽管如此,科学认识、现实设备及执行医生主观能力的局限性都会影响已病、未病的判断,影响诊断结果。

中医的“已病”和“未病”标准,理论的表述比较复杂。尽管有“望而知之”的操作上的简单性存在,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灵枢·终始》“所谓平人者,不病也。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相遇,寒温相守司,形肉血气必相称”,等等,似乎总不外“阴平阳秘”“九候若一”,但在实践中,人人可行的“察色按脉”,最终却可能以“视而不见”了结。依赖于医生主观能力的诊察、判断,也不是时时、人人都可以给出“未病”抑或“已病”的绝对明断。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现实的医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已病、未病在任何标准下,都不可能总是绝对正确和一成不变的。

3“已病”“未病”与亚健康状态

对以主观“不适”为主诉的状态,现代医学还未建立“疾病”客观诊断的指标,故冠之以“亚健康状态”,以表达对这一非健康态客观性的认可。“亚健康状态”的定名,说明现代医学对“已病”“未病”绝对分野的模糊。与“亚健康状态”作为疾病诊断缺位同时出现的,是现代医学对实施医学干预的依据和措施的缺乏。这被中医视为自身介入的时机,有人据此把亚健康的治疗放在了中医“治未病”的名目之下。从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中“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中医干预研究”立项来看,这一观点已被广泛接受。

然而,统观现代医学意义上的“亚健康”(可能具有呼吸、消化、神经等多系统、多器官的症状,涉及及生理与心理方面,约有30种症状 [3]),就不难发现,现代医学是因为自身缺乏相应的客观检测指标和相应的标准,亚健康的病态才成为它的“亚健康状态”,成为现代医学标准下的、没有客观发现(应该是没能客观发现)的“未病”。而上述“亚健康状态”的任何一种“症”在中医标准下都符合中医“已病”的诊断了。故不可认为现代医学将“亚健康状态”归入其标准下的“未病”,就等同于中医标准的“未病”。因为二者的尺度、标准、方法都存在不同。在亚健康状态面前,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学的优势是具有充足的实施医学干预的理由及丰富而有效的方式;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给出的“已病”的诊断,使得其干预更迫切和及时。中医干预亚健康是其特长,属于中医“治未病”谋略智慧的“既病防变”“既病防甚”,显然是“亡羊补牢”的后发法治病。这个认识无损于中医对“亚健康状态”干预的贡献,同时提醒人们应检讨自身在哪些方面违背了中医保持健康的摄生法则。

秦立新.“已病”“未病”议第1期更多的现代人意识中存在中、西两个参照系和相应的判断标准,无论他们是否已经自觉到。在他们思考诸如“未病”的概念、标准时,“未病”已经具备传统和现代医学的两个标准了。就是说,此“未病”而非彼“未病” 了。对此医学标准的双重状态,学者必须清楚,而且应该让参与讨论的人也清楚。中医以为,亚健康的状态是因违背中医养生法则(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等)所致,亚健康状态是中医不折不扣的“已病”。但在实践中,“未病先防”和“已病后治”不存在方法上的对立,气功、体育锻炼、饮食调节、中药、针灸等,只要适人、适时、适度,都可。

基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寻求“已病”“未病”的真意,不必对《内经》的“已病”“未病”语义做超乎寻常、甚至貌似“独辟蹊径”的演绎。《内经》直示了未病先防的摄生保健原则及已病防甚的先早期治疗原则。中西医学都有自己“未病”“已病”的标准,彼此不同。“亚健康状态”的出现是现代医学现行疾病态诊断标准缺失、干预乏术的表现。“亚健康状态”不对应传统中医的“未病”,或者“已病”与“未病”的中间态,而是确定的中医“已病”。“亚健康状态”是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在未来新的检验指标确定后,可能会升格为“已病”。对亚健康的调治可以按中医地道的中医法则进行,但不能把调治的有效性视为将现代医学“亚健康状态”对应中医“未病”的依据,虽然亚健康调治可以归为“治未病”的“既病防变”或“已病防甚”。

现代医学不是中医存在的理由,所以不必从现代医学的缺位缝隙寻求中医空间。中西方两种医学一直在独立地运用各自的概念和理论总结、提高、丰富对生命过程的认识并发现规律,简单、机械地将它们对等,于医学及其研究对象均徒劳无益。建立在彼此了解基础上的中西医结合才是可能和可行的,也是必须的。中医现代研究中简单的中西医对位的结论越少越好。因为这样的结论越多,中西医的特点就越模糊、甚至混乱,草率、苟且的结论更不利于任何一方。中、西医学方法和标准各具特色,二者的结合才是患者的福音,这一点始终应该在研究者的意识中;惟其如此,两个理论体系的比较,临床上的互相借鉴才能名正言顺,才能提高疗效,二者的合作才更富临床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雯洁,王天芳,李力,等.试论中医研究亚健康状态的优势[J].2008,31(1):7.

[2] 张洪钧. “未病”不是“亚健康”[N].中国中医药报,2007-10-10.

[3] 于雅婷,陈飞松.亚健康与中医的“未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