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范文

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学前教育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学前教育现状

第1篇: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对策

1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

1.1经费投入有限,办园条件差

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学前教育的发展对经济支持的需求就更大,再加上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和筹资渠道的不畅通,导致一些地方农村教育经费来源先天不足。当前,虽然我国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有所加大,并有意识地向农村地区倾斜,但真正用于农村学前教育的经费却是杯水车薪。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了一些农村地区幼儿园办园条件差。一些农村幼儿园选址不合理,幼儿活动空间狭小,班额远远大于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并且对于整个园所缺乏合理的规划。在设施设备上,一些农村幼儿园没有足够数量的可供幼儿操作的玩教具,大型的活动器械除了滑滑梯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了。最值得关注的是幼儿园在安全、保洁、消毒设施方面的欠缺。

1.2师资力量匮乏,教师队伍流动性强

教师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质量。一些地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不足折射出农村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在一些地方农村,由于工作环境艰苦、工资待遇低、缺少专业发展机会等原因,鲜有具有幼儿教师资历的合格教师选择去农村工作,即使去了一些人也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换取工作经验的“跳板”。这种现状一方面致使农村幼儿教师师资力量陷入极度匮乏的状态,另一方面,造成了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流动性强,虽然有优质教师存在,但教育质量却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

1.3“小学化”倾向严重

幼儿教育“小学化”不仅是对幼儿现阶段的身心发展,还是对将来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都起着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然而,一些农村地区幼儿园教育始终存在于小学的影子里,无论是在教育内容、教育管理还是教育评价上都成为小学的预备班。在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回顾我国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可以发现其中普遍重视“读、写、算”的教育,而轻视对幼儿的保育工作。

1.4家庭与幼儿园教育脱节

在一些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孩子都属于留守儿童,这部分孩子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孩子的教养大多是由祖父母承担,在祖父母辈的人眼里,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就万事大吉,他们不会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而孩子的父母也因为不在孩子身边,再加上工作繁忙,与老师很少有充分的沟通,甚至有部分父母觉得幼儿园没什么好沟通的,等孩子上了小学再于老师沟通也来得及。这种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脱节,使得幼儿园教育往往事倍功半,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2改善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对策

2.1拓宽资金来源,加大投入,改善办园条件

当前,制约农村学前教育的关键是教育经费不足。现阶段,政府作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经济支持者,在今后政府工作中要提高对这方面政策倾斜力度同时坚定不移的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经济支持。巨大的资金缺口仅仅通过政府的投入来填补很明显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拓宽资金来源,通过社会募捐、慈善捐助、企业对口援助等社会力量来筹集资金。我们要利用已有的经济支持,合理规划园所,维护、增添设施设备,不断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

2.2加强农村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尽快解决长期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教师编制、待遇等问题,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适当增加农村幼儿教师编制,以减轻她们的工作负担,并将她们纳入社会保障的范畴。其次,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和园长的培训,可以通过与城镇优秀幼儿园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在不断的交流研讨中改进观念,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园长的管理能力等。再次,可以通过城乡幼儿教师的双向流动来促进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成长。

2.3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学体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活的乡村教育就要用活环境,不用死书本。首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农村孩子的特点,注意动静结合、室内户外相结合、小组个别相结合等。其次,在五大领域方面,要充分利用农村天然的环境,选取幼儿感兴趣的自然事物或生活事件,教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给幼儿自由的环境,积极的引导幼儿去探索、观察、记录,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同时,要更关注农村幼儿艺术领域和语言领域的发展。最后,要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重视民间传统游戏的的价值。

2.4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推进家园合作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伙伴,幼儿的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完成。我们必须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孩子幼儿阶段的教育,这里的教育指的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只是智育。幼儿园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家园合作,针对农村地区大多由祖父母辈的家长教养孩子的特点选取合适的家园合作形式。同时,要加强与孩子父母的沟通,将幼儿的成长现状,遇到的问题反馈给父母,并向父母传递科学的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刘占兰.农村学前教育是未来十年的发展重点[J].2010.

[2]严仲连,何静.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的实施现状与执行策略[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第2篇: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农村;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37-01

家庭是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起始环节,为孩子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学前教育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但是,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家长的思想认识和能力、素养等原因因素影响导致发展受限。本文重点分析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现状,并针对各类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家长对早期教育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学前教育。然而,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家长和老师的认识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和教学条件差等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绝大多数流于形式、效果欠佳。

1、认识不足。家长:随着社会和科学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家长认识到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儿童被父母送进了学校参加学前教育。然而,在广大的贫困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还很欠缺。绝大多数的家长认为:进入学校就应该学习加减乘除、识字、背诵唐诗等。哪个孩子算数算得快、认得字多、背诵的古诗多,哪个孩子就是好孩子,将来就能出人头地!而且,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自己孩子是否聪明,将来是否有出息。

教师:参与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的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学前教育就是为小学教育做铺垫、做准备的,他们利用幼儿的可塑性和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强行灌输给幼儿一些知识和技能,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家长和教师的上述认识,严重的违背了儿童成长发育的规律,片面的追求学前教育的数量只能导致失败的后果。

2、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参与幼儿学前教育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小学教师队伍中的特殊情况者:岁数大身体欠佳者、岁数小经验不足者、没有学历代课者等。很多农村学校存在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教师缺乏的问题,很多农村参与学前教育的老师基本都是代课人员。这些教师很少有专业的学前教育学习的经历,要不是缺少教育教学经验要不就是教学方法落后,这些都严重制约和影响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

3、资金投入不足和教学条件差。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近年来农村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幼儿的学前教育由于没有升学压力、不好出成绩,在很多农村学前教育尚存在经费不足导致办学条件落后、教育设施严重缺乏等问题。与城市相比,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学前教育教学设施很难跟城市的相比。大部分农村学校音体美器材匮乏,几台简陋的放音盒,各个破旧的篮球,几盒单调的彩笔往往就是许多农村儿童开展音体美教学的全部家当,老师只能进行简单教学。孩子们玩的多数是自制的娱乐用具,如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等。音乐、美术、体育器材短缺或过于简单,严重阻碍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纠正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现状的对策

1、认识不足的对策。0-6岁是儿童的行为习惯、情感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材。作为我国学制体系的起始阶段,儿童的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使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遵循儿童的这些发展规律,制定合理有效的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①在儿童的学前教育阶段,我们要大力宣传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②使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各种素质和能力远比让孩子记住各种数学公式、古诗词等要重要得多。③而参与学前教育的教师应结合幼儿阶段儿童的活泼好动、思维形象具体和个性强的特点,选择符合儿童发展和需要的学前教育的方式方法,把抽象的知识融入到形象思维活动中,这样才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幼儿潜在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2、师资力量薄弱的对策。①幼儿学前教育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给专业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到农村任教。发挥他们的特长,在聘用教师不要只聘用语文、数学专业的教师,应当大量吸收文体美专业的教师,在教育上形成专业化教育。②建立教师定期培训制度,使得农村参与学前教育的教师能够按时得到相应的专业培训,吸收新知识,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建立长效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使城市的教师到农村支教或让农村教师到城市进修一段时间,让新鲜的血液不断注入到农村的学前教育中区,已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③另外,政府应加大教师资源的人才引进,为农村学前教育合理调派教师,补充专任教师,改进教师教学方法,鼓励年轻教师进行教学创新。这些方法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而且还可以大幅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

3、资金投入不足和教学条件差的对策。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教学的资金投入,一所学校经费充足后才能改善教学设施。①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购置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各种教具和玩具,使广大农村儿童也能享受到城市儿童的教育条件。②资金投入充足的情况下,参与儿童学前教育的教师才没有后顾之忧,脚踏实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③也只有在资金投入充足的情况下,农村的学前教育才能吸引有专业能力和专业特长的教师投身其中。

学前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要提倡积极参与和开展各种教科研活动,积极探索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运用于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和专业素质。我们要把我国最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儿童学前教育重视起来,以确保我们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范文

【关 键 词】 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调查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近来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纵观当前学前教育现状,比较城乡学前教育的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形势严峻,城乡发展极不均衡,反差较大,显失教育公平。为了掌握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和制约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笔者对农村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农村学前教育基本概况

(一)法规定位

学前教育系非义务教育,按幼儿园工作规程、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举办、筹资。比之于义务教育体系而言,政府投入缺乏刚性规定;教师待遇在绩效工资方面比义务教育教师有差距;虽然幼儿园有收费权,并且市里对不同规格的幼儿园定了收费标准,但受农村经济发展制约,一些幼儿园降低了收费标准招生;孩子们不上幼儿园不受法律制约,不像7岁以上儿童不上小学是违法,监护人将受到相应处理。这些都是农村学前教育的软肋。

(二)园(班)规模

就所调研的某地有幼儿园(班)311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园105所,民办206所,定级园84所,其中一级园4所,二级园16所,三级园21所,四级园43所,市级示范园1所,区县级示范园6所。幼儿教师942人,其中公办教师307人,民办教师635人,在园幼儿16138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76%。

(三)硬件状况

从所调研的园(班)占地面积到幼儿活动设备看,普遍有差距,以某经济较发达镇的中心园来说,是1997年市教委命名的“合格中心幼儿园”“市一级幼儿园”。其占地仅有1993O(约3亩地),建筑面积1493O,户外活动面积500O,目前该园有8个班,在园幼儿376名,幼儿人均活动面积仅1.3O。设备情况,有大型多功能玩具一组,每班有VCD、风琴、录音机各一台,全园有电子琴一台,音响设备一台。另对56所农村园抽查显示,户外活动面积达到相应等级的仅占11%,室内活动条件符合相应等级标准的仅占18%,绿化场地达到相应等级要求的只有8%。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幼教重要性认识不足

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致。还有一个情况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些城市育龄青年已经开始注重胎教。一些地区更以工会、企业等名义出台新生儿妈妈可以休假一年、两年或三年的相关规定,这无疑使优生优育、保育教育得到实质保障。但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广大农村地区,幼教至今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学前三年入园率76%就能说明很多问题。国家受经济制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把幼儿园举办义务(权)更多地赋予了企事业、社团、村(居)委及公民,对地方各级政府则只是可以依据幼儿园管理条例举办幼儿园,没有刚性义务,这不利于学前教育大发展。

(二)办园硬条件不合标准

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一条规定,幼儿园应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户外活动场地,配备必要的游戏和体育活动设施,并创造条件开辟沙地、动物饲养角和种植园地。应根据幼儿园特点绿化、美化园地。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幼儿园应配备适合幼儿特点的桌椅、玩具架、盥洗卫生用具,以及必要的教具、玩具、图书和乐器等。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农村幼儿园(班)连基本的条件都不具备,桌椅高低参差不齐,大部分设备年久未能得到及时更新,相对破损、陈旧,不能更好地满足幼儿学习、生活和游戏需要。还有部分幼儿园由于资金的不足,办园条件非常简陋,玩教具、大型户外游戏器械及幼儿读物均不够。

(三)保教形式内容可商榷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条分四款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讲得很清楚明了。但要以怎样的形式,通过什么样的教育内容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呢?调研中发现,一些幼儿园(班)以教认几个字、教算几个数之和差为中心任务,老师既偷了懒,家长见孩子能认字又能算术,也高兴,皆大欢喜。实则完全违背了幼儿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原则,更谈不上游戏材料的多功能和可变性,也忽略了注意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要强求一律的基本要求。

(四)幼教师资需充实提高

针对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的专门培训几乎没有,区县进修校举办的其他各类培训也少有幼儿教师来培训,原因无外有三:一是没多的人,脱不开身。二是无论民办园还是公办园都不愿花钱培训。三是有认为幼儿教育有啥难事,有谁教不下来的意识作祟。

(五)管理和投入存在问题

学前教育办园主体多数不是政府,更不是慈善机构,投入自然是有问题的。在管理上有的园比较规范,有的园也就是纯粹的保姆式,只要把孩子带着不出问题就行。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宏观指导,增大宣传力度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乡面貌也日新月异,在城镇规划建设前期就应考虑幼儿园的布局设置及标准规格,以确保孩子们在发育成长阶段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最新成果。1989年制定幼儿园管理条例时国家财力是很有限的,将幼儿园的举办义务主要交给社会是恰当的。但是通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跨越式发展以后,政府应当主要地承担起幼儿保教工作了。此外还要加强幼儿教育重要性的常识宣传、加大对科学育儿方法的宣传教育,让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地区对学前教育引起高度重视。

(二)提高办园门槛,加强教师培训

按照现行的管理条例,乡镇政府及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登记注册设立幼儿园时严格把关,对师资、设施等严格要求。坚决禁止开办集体保姆式的幼儿园,也要严格禁止举办“小学式”幼儿园。对已有的这类幼儿园也应立即采取恰当措施,使孩子正常保教得到应有的的保障。对合格幼儿园的教师定期组织培训,当然培训方式、内容、时间要结合实际,不切实际的理论拔高是不受欢迎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定期的主题式的观摩交流既是办得到又是很省力省钱并实用的办法。如此一来,一些好的游戏方式和对幼儿普遍适用的游戏内容便相对固化,幼教水平也会大幅提高。

(三)规范办园管理,完善督导制度

规范办园审批与取缔,规范幼儿园布局设置与规模规格,规范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坚决制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现实中这种倾向较重,规范教师入口,杜绝谁都可以任幼儿教师的错误认识,规范经费投入。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对幼教工作的督导检查。首先是督,督其按工作规程办,包括卫生保健、玩乐教育、经费提留、改善办园条件等。其次是导,导其认真保教,按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及其特殊兴趣施以恰当的个性化保教。最后是查,对现有幼儿园,当整顿的应整顿,该规范的要规范。对一些严重违反幼儿园管理条例的,当停业招生、停业办园的决不能手软。

总体看来,当前我市农村学前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各项配套措施、制度还不够完善,在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相关部门还应该在农村学前教育问题上下大力气、用真工夫、施有效手段,迅速使这种状况得以改善,使城里的孩子和乡下的孩子一样拥有科学幼教的童年,站在发育成长的同一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 王嘉毅,王连照. 西北地区农村小学教学方法现状个案调查[J]. 课程・教材・教法,2005(11).

[2] 王家群. 当代农村小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 硅谷,2009(11).

第4篇: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C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018—03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的14周岁以下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是指父母外出打工或经商,留在农村由祖辈或亲友照看的3—6岁儿童的教育,其中包括家庭教育和正规的学前教育。目前,我国农村3—6岁的留守儿童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大部分没有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长期滞后,造成农村学前教育供需矛盾突出。

(一)学前教育不受重视,经费严重匮乏

从中央到地方,从政策到措施,都在努力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和教育环境。然而,长期以来家长观念的陈旧,政府职能部门的忽视,积重难返。农村旧的教育观念仍然存在,有些父母认为学前教育不影响孩子的教育,而祖辈们根本没有学前教育的意识,部分幼儿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的学前教育也仅仅停留在看护或简单的拼音、识字和算术的知识传授上。学前教育经费严重匮乏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已落后于现今社会需求,各级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投资力度不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教育投入资金运行效率也较低。原因是,城市与乡镇及农村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知识培训工作不到位,大多数教师教育留守儿童的相关知识比较欠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当地教育、教学资源的投入等。农村绝大部分幼儿园是私立幼儿园和家庭式幼儿园,即使有少数公办幼儿园也仅靠低廉的收费艰难运转,很难得到乡镇政府资金支持,因为多年来,学前教育经费一直未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农村正规的幼儿园收费较高,甚至远远超出当地中小学生的费用,很多农民工家庭无力承担,这也致使留守儿童不能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

(二)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幼教师资水平差

与城市相比,农村幼儿的入园率低大约20个百分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幼儿入园率则更低。在中西部的22个省(市、自治区),约有一半的乡镇没有中心幼儿园,村幼儿园的数量也只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10%,90%的行政村没有幼儿园。适龄的学前儿童,近2/3的3—5岁适龄学前儿童没有幼儿园可上。农村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适龄幼儿入园的需要。部分地区平均一个村只有一个幼儿园,附近幼儿都送至该幼儿园,幼儿园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满足不了幼儿正常的身心发展的需要。没有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各地政府无法建立公办幼儿园,只能鼓励建立私立幼儿园。由于农村土地广阔,家庭居住面积大,儿童活动空间大,许多幼儿园以家庭作坊式为主成立幼儿园,只是对留守儿童进行看护和简单文化知识的传授,并没有整套的课程和教育理念,缺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而更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幼教师资差,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没有编制,待遇没保障,师资队伍不稳定。农村幼儿教师学历较低,最高学历是高中,甚至有些幼儿教师只有初中文化,更谈不上有任职资格证书,专业素质和能力普遍较差。原因是,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无法引进和留住人才,学前教育未被纳入义务教育,教师没有编制,经济收入低,生活条件差。留守儿童与其祖辈或亲戚生活在一起,其抚养人对留守儿童学前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普遍认为由祖辈或亲属看护,既能保证安全,又可节省开支。

(三)家庭教育严重缺失,亲子关系疏远

家庭教育是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家庭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关系到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基本缺失了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与父母的长期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抚养者。3—6岁儿童正处于成长关键期和敏感期,其教育涉及生理、心理、智育、德育等多方面内容。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不仅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安全、心理和行为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使亲子关系疏远。特别是3岁左右的儿童,处于依恋期和模仿期,好奇、好动、好模仿,内心脆弱敏感。长期与祖辈或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留守儿童较少接受新鲜事物,心理开导欠缺,甚至染上不良习气。祖辈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由于知识、观念、精力、时间等的限制,对于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父母外出打工,致使家庭不完整,缺少父母关爱的儿童,其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均受到严重阻碍,甚至产生漠视亲情的不良后果。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应该是包括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双方的教育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而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变化必然会部分地消解这种教育的“合力”,从而削弱家庭教育的整体功能。

(四)幼儿个性发展不均衡,幼小衔接困难

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个性发展不均。相对其他年龄段儿童,处于学前期儿童在情感、态度上更为敏感、细腻,更渴望得到认可和关注。农村留守。的学前儿童普遍存在“情感饥渴”,表现为抑郁、自我封闭、嫉妒、神经质、歇斯底里等。部分留守儿童存在性格缺陷,表现为冷漠、内向、孤独、自卑,在其交流的过程中语言少而且被动,缺少合作意识、协商调解、求助策略等,而多为粗暴、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此外,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心理承受力弱、意志力不强、缺乏安全感和家庭归属感;沉默寡言、悲观失望、孤僻寂寞;任性冲动、脾气暴躁、情绪焦虑、态度冷漠、性格内向、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等。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女生比男生突出。

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还表现为幼小衔接困难。目前,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注较多,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都得到了有效改善,为幼小衔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幼小衔接难的问题关键在于幼儿园方面,换言之,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的问题。不解决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的问题,就无法顺利地进行幼小衔接。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未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加之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根本无法适应小学化的学习和生活,主要体现在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和学习环境、性格、同伴交往方式等方面。留守儿童一旦在小学中出现上述任何方面的问题,就会产生厌学、逃学等不良后果。

二、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思考

(一)国家政策支持、政府增加投入

政府与社会各界要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国家要逐渐实行义务的、免费的学前教育。目前,学前教育虽然是非义务教育,但仍是具有公益性、福利性的一项教育事业,政府对学前教育工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减轻财政压力,国家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但在农村,由人口居住分散且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农村民办私立幼儿园获利不大,因此,单纯依靠公民个人来举办农村正规幼儿园的可能性极小。民办私立幼儿园按成本核定收费价格,就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而言,很多人是难以独自承担的,这势必影响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不断巩固并扩大公办幼儿园的比例和规模,增加农村适龄儿童的入学机会;鼓励学校和公民个人创建幼儿园,多渠道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

(二)增加幼儿园数量,改善幼教师资

鼓励学校和个人创建幼儿园或幼儿班,增加适龄儿童的入园率。对现有资源要充分利用,如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和其他可用资源,鼓励中心村独自办园、邻近村联合办园,或在村小学设立幼儿园或幼儿班,以方便广大适龄幼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政府要放开政策,对符合条件并愿意到乡镇、农村去创办幼儿园的投资者,及时予以审批,免费办理各项手续并指导办园。同时,及时监管私立幼儿园的办园情况。对公办和私立幼儿园要一视同仁,尽可能地创造宽松的环境;及时奖励、宣传和表彰,努力形成公办和私立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此外,还要提高幼儿教师待遇,严格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国务院转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幼儿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在进修培训、评选先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稳定幼儿教师队伍。”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工资待遇,不断改善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对农村贫困、偏远地区教师适当发放补助,解决幼儿教师退休养老问题。在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短缺的情况下,对这些在岗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应鼓励城镇师资力量较强的幼儿园派出部分教师到农村幼儿园支教或传授经验,送教上门,进行现场指导,交流经验,并针对农村幼儿园的薄弱环节,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教学意见和建议。农村幼儿园的园长、教师也可定期、不定期地到城镇示范园跟班学习,全面了解示范园的教育、管理体系和方法。

(三)改善家教环境,拓宽沟通渠道

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和教育环境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点。单纯依靠家庭自觉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农村学前教育机构或其他职能部门,加强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工作,提高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理念和认识。主要宣传正确育儿理念,帮助家长或其他抚养人掌握教育方法和沟通技巧,鼓励家长或其他抚养人送孩子到幼教机构进行系统的学前教育。此外,学前教育机构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如网络、电话等,与留守儿童的家长及其他抚养人密切联系,让其了解留守儿童的发展情况,提供引导策略,与家长建立信任,获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要督促外出打工父母经常和留守儿童进行电话交流沟通,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变化,认真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多回家探望,以减少孩子内心的孤独感。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尽量委托文化素质高、有责任心的人做孩子的代养人。对于只能把留守儿童代养在祖辈家里的家庭,有关部门应组织开设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学习活动,使祖辈代养人老有所学,以使其和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灵沟通。

(四)关注幼儿心理问题,促进幼小衔接

由于家庭教育缺失而引起的留守儿童个性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值得社会各界关注。国内的相关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其身心发展,也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处于学前期的幼儿,心智还不健全,更需要关注和引导。当地学前教育机构或政府职能部门,就定期对3—6岁的幼儿进行心理疏导,了解其性格和情感问题,及时提供心理帮助,必要时可采取游戏治疗等外部手段进行治疗,并定期回访,以防心理问题反复出现。同时,还要关注留守儿童代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支持。此外,解决幼小衔接困难这一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学前教育机构。积极创建公办幼儿园,让留守儿童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并与当地小学保持联系和沟通,在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向上达成一致。也可根据当地小学教育情况,对学前教育相关方面进行适度调整。组织留守儿童到小学参观,了解学习环境和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尽快地适应小学教育模式,同时注意其心理变化,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农村小学应考虑当地学前教育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帮助留守儿童顺利完成幼小衔接过程。

第5篇: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现状分析

教育是国之根本,教育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同样也是个教育大国。如今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薄弱状况并没有完全扭转,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经费严重缺乏、教学设施陈旧、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萎缩、办学条件差、家庭教育缺陷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等。使得农村小学教育滞后,阻碍了农村小学教育的顺利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教育教学资源欠缺,办学条件差,城乡差异明显

1.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想方设法增加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在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虽然新校舍盖起来了,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电视机、投影仪、电脑等都非常的欠缺,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

2.从总体上看,现在能够完全适合农村小学教育教学需要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总量非常缺乏,有效的应用程度和有效的共享较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且这已成为约束乡级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3.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欠缺国家的统筹规划、整体调控以及有效引导。满足实际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优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并不充分,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短缺。

4.语音室、音乐室、图书室等功能性教室,很多地方都没有,有的只是空名头或者设备过旧,图书馆缺乏新书,计算机缺少更新维护。学生体育活动用的操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缺失,对现代体育活动没有接触。

这些教育基础设施的缺失和陈旧,严重制约了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很多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规划应该必须以实用为导向,要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并且要服务于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实际应用。所以,应当充分重视这些资源使用者的需求,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开发和规划相对应的教学资源。

二、入学儿童减少,办学规模萎缩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年轻夫妇观念的转变,使得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学龄儿童逐年减少,农村小学在校人数日渐萎缩。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于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教学质量更好的县城学校。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农村小学招生越来越困难,村级小学学生数量自然逐年减少、规模日渐萎缩。使得学校不得不缩小规模,让较小规模的小学进行合并。使得办学质量更加恶化,生源又会减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整体年龄偏大

办学的主要力量就是师资力量,它也是教育条件中最为能动有效的组成因素。农村小学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一是由于教师的年龄结构整体偏大,教学陈旧、知识结构老化、观念也比较落后。二是城区学校从小学调教师,调走的是学历层次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这样,留在小学教学岗位上很多的是上了年纪、体弱多病的教师。加之没有新的教师补充,教师队伍出现了“断层”,成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难以逾越的一道坎。三是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教师知识技能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又太快,而教师培训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另外,艺体类教师匮乏,小学教育中仅仅存在着德教和智教等等这些因素,导致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不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部分教师疲于应付,师资水平跟不上时展的步伐。

四、家庭教育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第6篇: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范文

一、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现状及原因

1、不重视科学教育。一是许多人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内涵认识上有误区。有人认为科技教育就是培养科学家的教育。事实上,一个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仅靠个别科学家是远远不够的,科学是从小培养学生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二是人们对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在幼儿园和小学里进行探究式的科学教育。例如,1983年美国国家卓越教育委员会(NCEE)发表了致美国人民的公开信“国家处于危机之中”;1989年2月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了2061计划的第一份重要报告;1996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提出了要在幼儿园和小学中实施探究式科学教育,并随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落实这个科学教育标准。1999年法国教育部决定在全国幼儿园和小学中进行科学教育。与别人的重视比起来,我们的科学课常常把他叫做“副科”,没有专业的科学教师,而是由语数教师兼任,由于应试教育的“毒瘤”,科学课因而常常被语数取而代之。

2、科学教师素质不高。农村小学没有专业的科学教师,科学课往往是兼任或由一些老教师担任,兼任的教师有其他教学任务,往往没有精力去精心准备科学实验,往往是拿着书本照本宣科的满堂灌,许多实验没有做,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3、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农村小学没有实验室,实验仪器陈旧且不足,教具不理想。没有实验员准备实验器材,导致实验准备不足;仪器的短缺,导致许多分组实验无法进行。

4、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由于经费的不足,实验室无法建设,实验仪器无法添置。限制了科学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小学科学教育对策研究

1、提高认识,领导重视。首先,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科学教育是强国之基础,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其次,发掘科学人才,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的教师充当专职科学教师;再次,学校领导要严格要求教师按课排表上课,并加大巡视力度,采取强制措施确保科学课程的顺利开展,只有这样科学课才不会被挪用。

2、加大教育投入。每所学校至少建设一间标准实验室,配备足够的与教材配套的教学仪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设一间数字化的实验室,满足科学教学的需要。

3、创造良好的科技育人环境。就校园文化来讲如可在学校里悬挂科学家的头像、名言;开展科普知识竞赛;每期举办一次小小发明家活动;读一本科普书籍;观看“神六”上天;参观科技展览;观看科技影片等。让学生时时处处生活在科技教育文化氛围之中,从而实现外在环境与科技教育内容的统一,达到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学生科技素质的目的。

4、培养骨干科学教师。当前农村小学聘请科学专业的教师任教科学还不太现实,只有选派优秀教师出去学习,请名师进来教的办法培养本校科学教师。提高科学教师素质,提高农村科学教育的质量。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

5、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上好科学课。在没有实验室、实验仪器不足的情况下,农村教师应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千方百计保证科学课的顺利开展。农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树叶、花朵、果实、石头以及蚯蚓、蜗牛等小动物,便于就地取材,上好科学课。

第7篇: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范文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笔者长期在农村小学任教,所以对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状况非常了解,尤其是看到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严重状况,更是深深地担忧,因为农村多数中小学其实根本就谈不上美术教学,学生连最起码的美术知识都不懂得,就更别提什么美术素质了。

例如:教学学时严重不足。据笔者走访许多农村小学,亲身经历、亲眼所见,在课程表上美术课程是有所体现的,但是在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本就不上美术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课程其实就是一种“摆设”,是迎接上级检查的“挡箭牌”。在个别学校,即使上美术课,也是在教学语文、数学课程比较烦的时候,作为娱乐一下学生情绪的调节剂,上一节形式简单的所谓“美术课”,教师什么都不管,学生随便画。由此可见,在农村小学,美术课课时根本就得不到保障。

教学形式单一。农村小学美术课教学形式比较简单,很多教师上美术课时,就是在黑板上画几幅简单的图画,然后让学生自己照着画,学生画完后,拿给教师看,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评判好或不好。整个上课过程,极其简单,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甚至教师上课之前,根本就不备课,上课时,就是“信手拈来”。这种简单的上课形式,距离新课标美术课要求有很大差距,所以根本就起不到上美术课的作用。

教学没有创新。创新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培养目标,也是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学生步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保障。但是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无论是教育形式上,还是教学内容上,都没有任何创新,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品质。多数教师只是应付式地进行教学,多少年如一日,始终没有任何变化,教师不继续学习专业知识,不研究教学新动向,不学习新教学方法,不改变旧的教学思想,这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纵观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状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第一是教学成绩考评制度的影响。小学阶段,因为多数考评的结果基本都依据语文和数学两科的成绩,所以考试的指挥棒,决定了小学美术教学的命运。而且多数校领导和教师也因此不再重视美术教学,使美术课变得可有可无,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错误。

教师师资力量严重短缺。农村小学因为受许多条件的限制,美术教师严重不足,甚至在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美术教师,也有一个教师身兼数职,既是语文教师,又是数学教师,还是美术和音乐教师的现象。专业教师的短缺,造成了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严重不足。

二、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改革

鉴于农村美术教育的状况,确实应该引起广大教育者的警惕和重视,农村美术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为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培养更多具有审美能力、正确审美观的有用人才。

1.考评制度需要改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领导和教师不重视美术教育的状况,笔者认为首先要改变的是考评制度。因为考评制度就像是一个无形的指挥棒,在指挥着教师的教学侧重方向,教师肯定会按照上级领导的考评,来确定自己教学的重点,究其原因就是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其衡量的尺度就是主要科目的考试成绩,并且还会和工资奖金等挂钩。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美术教育失宠的根本原因。美术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令人喜悦、有意义的课程,但是对于教师来说,却是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科目,只是偶尔用来放松一下紧张情绪的调节剂。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成绩考评的方法,教师教学效果要从多课程、多层次去考评,也不能仅根据学科考试成绩来评定,还应该有更多方面的评价。比如,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学生各种能力的测试,教师专业知识和授课能力的测试,接受新教学知识,利用新教学方法的能力,都应该加入教师考评的范畴,也才能从根本上使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保证。

2.培育美术教学人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严重缺失,和缺少专业的美术教师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在农村许多学校都是一名教师教学一个班级,往往身兼数职,就像是一名“全能”的“超人”,同时还要承担学校的很多事情,比如各种劳动和上级的检查等。这种情况下,要想让一名教师担当起所有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要教学成绩得到领导和家长的满意,那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终极任务,更何况多数的教师根本就不具备美术教学的能力,因此教师也只能是把美术课“束之高阁”,而把教学重点放到语文和数学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此,要想改变农村美术教育的状况,就必须多培养一些美术教师,补充到农村小学当中去,这样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才不是“无米之炊”,才会得到有效的保障,彻底改变美术教学的尴尬境况。

3.从主管部门到学校领导要引起重视。造成农村美术教育落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不重视。据笔者的调查,有很多校长本身就认为只要把主要课程教好就可以了,何必费那么多的力气搞美术教育呢?领导的不重视,就更加剧了教师对美术教学的轻视,教师干脆就不上美术课,这样都省事、省力、省心。但是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都忘了学生那渴望知识的心,更忘了作为教育者所承担的学生素质教育的重担。因此,要想农村美术教育的状况得到改变,就必须引起广大教育领导者的重视,改变他们的错误思想意识,认真贯彻关于素质教育的新课程精神和要求,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而不是空喊口号。

4.保证教学时间。教学时间是美术教学得到保障的重要前提,如果连最基本的教学课时数都不能保障,又怎么能保障美术教学的效果呢?所以各个学校从领导到教师都必须以高度重视的态度,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做到美术教学的时间“不缺斤少两”,不再让美术课只停留在课程表上,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道具”,把美术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保证美术教学的实际效果,使学生受到国家义务教育应有的学科教育。

第8篇: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范文

一、当前农村小学优育教学的现状

1.学校体育观念落后

体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巩固提高的攻坚阶段。在农村虽然在实施课改中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对策,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力度就显得不够,往往在工作的实际中体育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还是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还是不能摆正。尤其是学生健康方面的发展。小学阶段应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但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和许多教师及家长对体育课教学工作认识不足,重在于语文、数学,轻于体、音、美的传统思想存在,极大的阻碍了体育的发展。学校安排了体育课近乎于应付,不得不上,即使上了工作量也不能与主要学科同等对待。更有些老师认为体育课只是蹦蹦跳跳玩玩而已,只要是学生不出现安全事故,在操场里随便玩,玩得高兴也是属于创新教学。学校忽视了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忽视了体育教学的社会价值,没有把体育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

2.体育教学设施落后

当前,我区有的城镇学校拥有塑胶跑道、室内篮球馆等良好的体育设施,而农村的体育教学条件与城镇学校相比,差距很大。沙土地和煤渣跑道,遇到刮风下雨,体育教学很难实施。在现有的农村体育教学中,由于人为因素和经费不足,也导致体育器材的严重不足。再加上场地不好,器材消耗也较快,而常规体育器材利用率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使体育教学内容很难落实。

3.师资力量落后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该学科的教学水平。受到地方人事制度的制约,近年来专职体育老师的配备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特别是农村镇、村级小学,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一般学校首选保证的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课程老师,每年新分配的年轻老师只要有这方面能力的,学校就要想方设法把他们招聘进来,而体育教师就没有这种优先条件。当体育老师不能满足教学时,也只能安排一些兼职教师来上体育课,或把其它岗位上没人聘用的教师来充实到体育教师队伍里来。

4.体育教师的地位与待遇低下

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每年都有一定的服装经费。据《现状》显示,所按规定执行的仅占42.3%,许多体育教师从1993年来一直未享受此待遇。有的学校早操、课间操不算工作量,这势必极大的挫伤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中小学基本上无体育特级教师,兼职体育教师现象严重。某些乡镇小学基本全为兼职体育教师,教师很少备课,多为“放羊式”教学。这些现象说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待遇低下,学校领导轻视体育课,对体育教学管理不严。

二、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对策

1.改变观念、重视体育

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应重视体育教学,明确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还对体育教育功能应该有足够的认识,掌握本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针对本校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应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学校也应根据本校情况筹措经费,订购适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的教材。来完善基本的体育设施设备和教学器材。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应和其他学科平等地进行教学、考核,使得体育教育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以至全社会都重视起来,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

2.解决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地位和素质。

首先学校对体育专业毕业的新分配老师要积极争取,让他们在大、专院校学习的体育专业有一席用武之地。其次把一些有体育特长的老师充实到体育教师队伍里来,通过定期、专业培训,自修、函授等形式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能力,在实施课程改革中走出一条新路。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关心农村体育教师的生活正确对待农村体育教师的待遇,在教学中,平等要求,平等对待。在职称评定,奖金分配,工作量计算等方面一视同仁,尊重农村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积极性。同时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函授、进修与观摩学习,还要认真扎实开展好体育教研组的活动。备课、听课、研讨、交流环环相扣;鼓励体育教师培训、进修和观摩学习等,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境界,提高文化素质,切实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近学科的基础知识。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弘扬敬业思想和奉献精神,以知求善,博学多才,为人师表,提高开拓创新和管理能力。强化竞争意识,要重视学习和研究,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

3.适当调整体育教师的课时标准。

第9篇: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问题;对策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增进学生健康的重任,也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军的重任。尤其是在农村小学,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影响了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一、影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思想广泛的被学校、家庭和社会所认同,但是由于地区差异和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作为素质教育主阵营的体育教育,尤其是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极其不利的。

1.学校体育观念落后。

体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巩固提高的攻坚阶段。在农村虽然在实施课改中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对策,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力度就显得不够,往往在工作的实际中体育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还是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还是不能摆正。尤其是学生健康方面的发展。小学阶段应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但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和许多教师及家长对体育课教学工作认识不足,重在于语文、数学,轻于体、音、美的传统思想存在,极大的阻碍了体育的发展。学校安排了体育课近乎于应付,不得不上,即使上了工作量也不能与主要学科同等对待。更有些老师认为体育课只是蹦蹦跳跳玩玩而已,只要是学生不出现安全事故,在操场里随便玩,玩得高兴也是属于创新教学。学校忽视了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忽视了体育教学的社会价值,没有把体育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

2.体育教学设施落后。

当前,我区有的城镇学校拥有塑胶跑道、室内篮球馆等良好的体育设施,而农村的体育教学条件与城镇学校相比,差距很大。沙土地和煤渣跑道,遇到刮风下雨,体育教学很难实施。在现有的农村体育教学中,由于人为因素和经费不足,也导致体育器材的严重不足。再加上场地不好,器材消耗也较快,而常规体育器材利用率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使体育教学内容很难落实。

3.师资力量落后。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该学科的教学水平。受到地方人事制度的制约,近年来专职体育老师的配备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特别是农村镇、村级小学,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一般学校首选保证的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课程老师,每年新分配的年轻老师只要有这方面能力的,学校就要想方设法把他们招聘进来,而体育教师就没有这种优先条件。当体育老师不能满足教学时,也只能安排一些兼职教师来上体育课,或把其它岗位上没人聘用的教师来充实到体育教师队伍里来。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前,我们每个体育老师的任课每周除了大约平均在16节课,还有每天的课间操,课余训练和课外活动以及校内外的各项竞赛,剩下的时间仅够备课。而实施新课改后,学校的体育总课时数突然增多,体育教师远远不能满足,唯一的办法一方面配备兼职教师,另一种办法就是增加体育教师的任课时数。这使得体育教师的课又多了好几节。在现实中,况且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学科地位也远未能与其它学科功能相称,每天繁重的工作和压力必然使自己顾此失彼,也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科功能和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

4、体育教师的地位与待遇低下。

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每年都有一定的服装经费。据《现状》显示,所按规定执行的仅占42.3%,许多体育教师从1993年来一直未享受此待遇。有的学校早操、课间操不算工作量,这势必极大的挫伤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中小学基本上无体育特级教师,兼职体育教师现象严重。 某些乡镇小学基本全为兼职体育教师,教师很少备课,多为“放羊式”教学。这些现象说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待遇低下,学校领导轻视体育课,对体育教学管理不严。

5、对专职体育教师重视不够。

在每年的评优秀、先进教师等一些名单里,为何总是难见体育教师的名字,是体育教师缺乏上进心?没有努力工作?想也是有得,但多数都是?也没可能,大部分都应是勤勤恳恳工作的,最主要是对体育老师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其只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体力”教师,所以导致许多体育教师转教文化科的现象,造成专职体育教师流失。

6、专职体育教师缺乏事业心

一些体育教师在工作中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面对学校现状不思进取,碌碌不为,得过且过,疲于应付,测什么就练什么;平时“让课”或“放羊”式教学,有的甚至于随意追求课堂教学成绩或者编造成绩应付检查;平日业余训练,计较待遇,自身松松垮垮,对学生管理疲疲沓,训练效益可想而知;由于平时不出力,比赛时临时抱佛脚,搞突击训练,也只能是“不快也光”的临阵磨枪了。有的甚至采取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不正当手段,更是败坏风气,师德沦丧

二、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对策

1、改变观念、重视体育。

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应重视体育教学,明确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还对体育教育功能应该有足够的认识,掌握本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针对本校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应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学校也应根据本校情况筹措经费,订购适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的教材。来完善基本的体育设施设备和教学器材。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应和其他学科平等地进行教学、考核,使得体育教育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以至全社会都重视起来,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

2、解决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地位和素质。

首先学校对体育专业毕业的新分配老师要积极争取,让他们在大、专院校学习的体育专业有一席用武之地。其次把一些有体育特长的老师充实到体育教师队伍里来,通过定期、专业培训,自修、函授等形式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能力,在实施课程改革中走出一条新路。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关心农村体育教师的生活正确对待农村体育教师的待遇,在教学中,平等要求,平等对待。在职称评定,奖金分配,工作量计算等方面一视同仁,尊重农村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积极性。同时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函授、进修与观摩学习,还要认真扎实开展好体育教研组的活动。备课、听课、研讨、交流环环相扣;鼓励体育教师培训、进修和观摩学习等,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境界,提高文化素质,切实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近学科的基础知识。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弘扬敬业思想和奉献精神,以知求善,博学多才,为人师表,提高开拓创新和管理能力。强化竞争意识,要重视学习和研究,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以创新求特色,以特色求发展,以发展求生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的正常运转。

3、适当调整体育教师的课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