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课程建设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建设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建设调研报告

第1篇:课程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 蒙古族特色;餐饮空间设计;餐厅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6-0078-02

Status Quo of Mongolia Nationality Characteristic Dining Space Design in Hulun Buir Area//GU Yanqiu

Abstract This paper in-depth researches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ongolia nationality characteristic dining space design of Hulun Buir area,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pace design of the integrated into luxury dining space, relying on the tourism scenic resort, honest naturalism and other types of.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Mongolia nationality dining space design in Hulun Buir area from the desig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preliminary data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design.

Key words Mongolia nationality characteristic; dining space design; restaurant location

呼伦贝尔市依托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资源,近几年来已经成为热门旅游城市,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民族特色餐饮的出现。在众多的餐厅中,蒙古族特色餐厅是呼伦贝尔地区独特的组成部分,从餐厅的定位上有彰显民族餐饮文化的大型豪华的蒙古族餐厅,有面向大众的中档餐厅,也有快餐式的家庭餐厅。家庭餐厅虽然面积很小,室内装饰不一定多么豪华,但口味正宗、价格低廉,是别具特色的餐饮体验。从蒙古族餐饮空间的定位来看,高、中、低档各具特色,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在空间设计上。

1 综合豪华型

精装修贵族式的餐饮空间氛围是每个城市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市场细分下的一个必然趋势更是要求某些餐饮空间开始走高端路线,如呼伦贝尔海德卓凡温泉酒店,这种集合了餐饮、娱乐、住宿的消费空间便是如此。这种餐饮空间氛围的特点是动用高档豪华的装饰材料,装修精致、奢华、配饰华丽、美观,同时配备了尊贵、贴心的服务,从而使消费者有贵族般的享受体验。

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呼伦贝尔市的星级酒店中的餐厅也是较多采用精装修贵族式的空间氛围,以配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以呼伦贝尔宾馆为例,为彰显民族特色文化,经营者将其打造为呼伦贝尔首家草原文化主题酒店,旗下有海都休闲商务会馆、东山会所、金碧辉煌俱乐部、天骄旅行社公司及致高酒店管理公司五家所属公司。呼伦贝尔宾馆共有大、中、小各具特色的餐厅37个,可同时容纳1000余人就餐;有充满草原文化气息的迎宾一楼自助餐厅,三楼多功能金色大厅是大型宴会、会议的首选;独具南美风情的拉丁餐厅热情如火,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味道独特的巴西烤肉等几十道烤品。

在宾馆院内的蒙古大营食府共有大小15顶独具特色的蒙古包,在这里可以品尝到烤全羊、手扒肉、烤羊腿等正宗的蒙古族饮食,可以感受到蒙古族敬酒、献哈达的美好祝福。这大小不一的15顶装修考究的蒙古大帐是以成吉思汗鼎盛时期的杰出人物命名的,尽显蒙古大帐吉祥之气:也速该帐、诃额仑帐、孛儿帖帐、忽必烈帐、成吉思汗金帐、得薛禅帐、哈萨尔帐、也遂帐、也速干帐、失吉·忽秃忽帐、窝阔台帐、孛斡尔出帐、木华黎帐、哲别帐、耶律楚材帐。蒙古大营食府以经营蒙餐为主,是在传统的蒙餐基础上借鉴其他菜系先进科学的烹饪手法和工具,利用呼伦贝尔大草原纯天然、无污染的奶、肉、蔬菜及粮食等原料,继承和发展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格调,融食、饮、乐、礼、歌、境、情、器于一身的民族特色浓郁、文化氛围浓厚的全新餐饮文化。室内空间以复原蒙古包形制为主,并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以现代的高档装饰材料模拟传统蒙古包的内部环境,又增加了洗手间等辅助空间。

另外,酒店内还设有主题鲜明的豪华包间,如苍狼白鹿厅,以苍狼白鹿为主题,让人深深地领略到现代的气息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不禁联想到曾有多少人在这片茫茫草原上谱写下他们的历史,留下了动人的赞歌。室内以现代的表现手法将森林展现出来,并结合着文字浮雕的装饰将苍狼白鹿这一主题呈现出来。

另外,在呼伦贝尔市的东山上又开发了东山会所,并于2008年11月投资扩建,是海拉尔区第一家集滑雪、登山、远足、人工湖垂钓、露营、户外生存拓展训练的休闲度假、四季养生为一体的高端旅游景区。城市景观阳台,休闲第一高地;登高望远,紫气东来,是呼伦贝尔市首家会员制高端名人会所;是一座绿色生态、服务周到、风情别致、空气清新的休闲庄园;具有民族特色的哈萨尔王府坐落其中,是一个青山绿林环绕,集天地之灵气的蒙古族部落。蒙古包均为蒙古国宫廷御用包,不经改造,完全是由木质框架搭建外附毛毡。

2 依托旅游景区的度假村

这类蒙古族餐饮空间是以综合性的度假休闲旅游项目为主,如白音哈达草原景区,景区规划建筑总面积17平方公里。景区建设分为两期,一期可汗宫项目位于景区东南部,占地8平方公里,建设内容包括供水设施、供电线路、数字化光纤、草场改良,金宫、银宫、玉宫(原石头蒙古包改造)、行宫(18顶传统手工蒙古包)、游客中心、马术中心,广场苏鲁锭、那达慕场地、巴尔虎阿吉奈敖包、篝火晚会广场,景区木栈道、移动看台车、大门等,分为接待区、观景区、民俗体验区、文化展示区、后勤保障区、职工生活区六大功能区;二期白蘑宫(暂定名)项目在景区西南5公里处,规划建设面积9平方公里,建成后可以在里面举行万人冰雪那达慕。

高端接待区 景区高端接待区命为“可汗宫”,是白音哈达草原景区的中心,分为金宫、银宫、行宫、玉宫。金宫由一个40米直径金帐蒙古包和哈达造型建筑所组成,体现黄金家族皇家宫廷特色,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200人就餐、开会,100人住宿。银宫建筑总面积3.5万平方米。银宫选取草原民族神“弓”造型,沿“弓”型排列5个二层蒙古包。“弓”,寓意金木水火土,寓意内蒙古和呼伦贝尔满弓待发、腾飞在即,更象征天地和谐和民族团结。内设各种规格餐厅、会议室、普通客房、总统套房、民俗文化展示和娱乐健身场所,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600人开会、300人住宿。行宫由格根塔拉民族工艺厂制作的18顶12米、9米、6米直径传统蒙古包组成,占地3万平方米左右,可容纳300人就餐、150人住宿。玉宫由原有石头蒙古包改建而成,面积700多平方米,设计改造成大型餐厅,可同时容纳300多人就餐。

观景区 位于景区东南侧小山峰上,该地区是整个景区的制高点,是观景的最佳之地,景区的草原风光、海拉尔河、河岸及其湿地、呼和诺尔湖景色尽收眼底。

民俗体验区 景区民俗体验贯穿在景区各处,主要建有那达慕场地、篝火场、旅游敖包、木制民族风格可移动百人双面观礼台,主要民俗体验活动包括草原那达慕、雪原那达慕、可汗登基大典、马文化表演、摔跤、射箭、骑马、民族生活体验、滑草滑雪场、垂钓、漂流、高尔夫球场、远距离观景野餐等40多个旅游项目等。

文化展示区 景区文化展示与内部装饰充分体现草原民族特色文化内涵。景区不设专门的文化展示场所,而是采取分散、就地原则,以油画、模型等方式将文化展示体现在每个主体建筑物内部。银宫长廊内建有文化展示长廊,以草原民族特色文化符号勒勒车、马鞍、蒙古包等典型生产生活实物用品的制作工艺、流程,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的形式,向游客展示草原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

3 淳朴的自然主义风格

面对民族风情特色餐饮空间众多的现象,很多餐饮企业开始尝试利用其他方式营造就餐环境。当前室内设计的流行趋势是轻装修、重装饰,意即减少对建筑空间的地面、墙面、顶面等界面的装修动工量,如墙面留白或简单地刷上一层墙漆的装修手法,相对于在墙面上作出一定的体量起伏的效果的装修手法而言就是一种轻装修。轻装修的餐饮空间氛围给消费者一种经济的感觉,从而使轻装修的餐饮空间具有一定的平民化的特点。如草原琪琪格火锅、台北火锅城、蓝莓小镇等几家餐饮空间均在同一个企业旗下,所以采用类似的装饰风格,大量采用原木、花草、石材作为装饰元素,不仅仅局限于民族特色的体现,更是呈现自然清新的环境氛围,与呼伦贝尔地区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让清新的草原气息延伸至餐饮空间,也是时下大家所能接受的风格。

综上所述,呼伦贝尔地区的蒙古族特色餐饮企业呈现了多样的装饰风格,从民族、自然、文化等多方面展现呼伦贝尔特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呼伦贝尔地区的蒙古族特色餐饮企业将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的窗口。经过本次调研活动,学生从真实的市场中获取了第一手材料,真正地走入了市场、深入了现场,实现了理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市场调研、案例分析是餐饮空间设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下一步的案例设计做的前期资料准备。

参考文献

[1]林玉莲.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34.

[2]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71.

[3]阿木尔巴图.蒙古族美术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4:43-46.

第2篇:课程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节能环保与城市建设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通过理论学习,对科学发展观的知识体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调研活动,对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结合建委职能与分管工作,应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本人对节能环保与**城市建设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成绩与问题

自“六城联创”开展以来,我市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市区面貌焕然一新。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并驾齐驱,羊山新区的路网、管网、电网已实现全覆盖,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城市高起点、高节奏发展夯实了基础。新区的建成为旧城区的改造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并成功实现了与旧城区的良好对接。旧城区改造以42条道路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探索出市委、政府主管领导为路长的创新管理机制,随着条条道路的整洁、亮化,整治成果向背街巷、内河、公厕、门店全面延伸。旧城改造的节节胜利又为新区的篷勃发展铺平了道路,积蓄了能量。新区建设与旧城区改造的联动迅速改变了**往昔城市规模小,市容脏乱差的形象,城市建设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城市功能全面提升。

目前城市建设取得的成绩也反映出过去工作的不足,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保持清洁的头脑,继续加大克难攻坚力度,巩固并扩大城市建设开发与整治成果。通过调查研究,本人总结出制约城市建设的几方面不利因素,并拟定了解决措施,努力为实现**城市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尽到建委人的职责。本人认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 基础设施老化;

2. 城市交通不畅;

3. 社区服务功能不全;

4. 水资源、能源浪费严重;

5. 城市缺乏长效保洁机制。

二、 问题根源

基础设施老化问题主要表现在旧城区的自来水管网、低压电网方面。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城市的扩容,城市居民数量的增加自然引起水、电需求的增大。目前保障旧城区的部分自来水管网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铺设,一直未得到及时的改造。受当时城区需水较小的影响,干管直径一般不超过15厘米,支管不超过8厘米,均为铸铁管。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变迁,许多旧城区房地产开发现场挖出的自来水管外层已严重腐蚀、剥落,而且水管内径因水垢的堆积严重萎缩。个别地段开挖前旧水管还在不停地渗水,尤其是水管接头处渗水更严重。就此问题,我向长期负责该项工作的同志请教,了解到目前全市自来水的利用率不足70%,其中旧城年久失修的水管渗水量占总渗漏量的90%以上。具体的测算方式是通过对全市自来水管网中各干管阀门处的水压与水厂出口总阀门的水压比较,进行换算得出的,数据的可靠性较高。

城市电网的线路、设备老化主要集中在低压线路与旧式变压器两方面,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的工厂及旧城背街巷。近年来,由于国企、集体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下岗职工多,企业负担过重,根本无力更换已严重老化的低压电线,更无财力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变压器。背街巷由于地处偏僻,当地办事处、居委会同样资金不足,只能看着外皮开裂的电线而叹气,同时又为附近居民的安全时刻提心吊胆。据了解,旧式油式变压器的电损耗是新式干式变压器电损耗的5倍以上,而且对环境的污染更严重。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旧式变压器渗漏的氯氟烃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是二氧化碳影响的600倍。更新破旧电线,淘汰旧式变压器已迫在眉睫。

旧城区经过“六城联创”活动的开展,道路得到综合整治,市区交通堵塞现象明显改观,但仍有部分路口存在交通瓶颈现象。在上下班高峰期及重大节假日,**文化中心路口堵车较严重。由于**市区位于**区域的西部,东边八个县的车流基本从此处出入,交通繁忙。另外,该处是工区路与东方红大道的十字交叉口,东方红大道又是**旧城区一条路段最长,最繁华的主干道。再加上工区路与火车站相连,客流量大,车流量大,因此经常造成车辆拥堵。当时为了缓解交通堵塞,修建了转盘,但由于受四周建筑物影响,转盘功能并未得到很好发挥。因转盘自身占据了大量可使用面积,反而影响了车流的畅通。另一处堵塞较严重的路口是西关桥头,西关桥横跨师河之上,连接旧城与南岸行政区域。通往城内、城外的五条道路在此交汇,可路口面积不足900平方米。长期的车辆堵塞不仅加重了交警的负担,也积累了市民的埋怨。最近,在桥头又设置一半径5米小转盘,部分车辆被搞得晕头转向。规划车流的前提是使用空间与车流量相协调,路窄车多的情况下,路面交通怎么规划也解决不了堵塞的根本问题。诸如此类情况旧城区内还有几处,目前这些路口已经常堵车,今后**发展得更大,交通瓶颈难题如何解决?

社区功能不全问题主要表现在社区居民出行、购物、上学、就医不便,休闲、健身、环卫设施缺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规划阶段不 合理,在较大规模的居住区内或附近未考虑学校、医院、菜场等便民设施;另一方面是开发商唯利是图,不兑现承诺,取消休闲、健身、环卫设施,擅自超建住宅楼,从中非法谋利。形成目前许多小区居民每天必须步行到很远的菜市场购物,孩子上学每天要乘很远路程的车,打出租还要先步行一段路,家中有突发疾病的亲人因路途过远而错过最佳救治时间。社区内不能散步、健身,门前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社区管理杂乱,无人组织社区活动,维护社区卫生与治安,从而埋下许多社会问题隐患。

我国是水资源、矿产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矿产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一半,节水、节能是每位公民的职责。**人均水资源储量低于全国水平,属于弱富水区。长期以来受旧生活习惯的影响,市民形成**不缺水意识,养成浪费水的坏习惯。走在街上,时常会发现水管破裂,水流从马路边上涌出,一淌就是一天或几天。如果漏水发生在背街巷或城乡结合部,那就可能会淌上十几天无人问津。华豫、平桥两家火电厂的冷凝水直接向内河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热能损失。目前全国许多火电厂投入大量资金搞技改,推广余热、污水、废渣的循环利用,已收到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随便进入机关、宾馆、饭店等场所,不论春夏秋冬,空调、照明全天候工作的现象并非偶然,不仅造成大量宝贵能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加重了环境污染。另外,建筑节能在我市刚刚起步,既有建筑改造工作尚未开始。据国外的成功经验,实施节能的建筑冬暖夏凉,能够大幅度降低采暖与制冷的电力消耗。经专家测算与统计,目前我国建筑物能耗已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百分之三十,随着城乡一体进程的加快,建筑能耗呈逐年上升势头。因此,国家及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与《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大力倡导节能建筑与绿色建筑。

全市创卫已进入攻坚阶段,市民普遍反映城市更亮、更洁、更美了。全市各部门尤其是环卫部门为创卫工作付出了巨大投入,保洁工身穿黄马甲,昼夜在责任路段不停清扫。垃圾箱基本更换一新,并大量投放。但建筑工地车轮上的泥土,沿街早餐点扔的纸巾,马路市场的菜叶很快又污染了清洁的街道,随地吐痰与宠物粪便总是屡扫不绝。靠突击只能完成阶段性目标,要长久保洁,还得靠完善的市场机制,才能逐渐形成全体市民讲卫生的良好风气。

三、 解决方案

针对基础设施老化方面的问题,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对全市的自来水管网、低压电网进行一次普查,登记造册。对自来水的漏水点用专门设备探测,及时修缮。对老化、破损电线及时更换,落后变压器进行报废或淘汰处理。根据调查结果,组织召开供水、供电部门专项会议,对责任单位实施目标管理,将改造任务分解,纳入年度考核范畴,并向全市公布,利于社会监督。改造资金可考虑从三方面解决,一是政府财政投入;二是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的营运收益;三是用户分摊。改造应坚持高标准原则,低标准实际是投资浪费,高标准才是节约投资。总结我国城市建设的教训,许多城市扩、改建过程中出现部门协调不当,管线配套不全等问题。不仅影响了管网的使用功能,而且增加了工程造价,同时给城市居民带来诸多不便。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采用综合管沟解决城市管线安装与维修的问题最为经济,仅是一次性投入较大。因此,不管是旧城管网改造或是新区的管网建设,政府要下大决心,建设直径不小于两米的综合管沟,各类管线集中入沟,人可进入管沟内安装或检修。如果资金困难,可分区域或分阶段实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综合管沟方案是治理管线干扰与维护困难的最佳选择,是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管网建设与改造中的具体应用。

城市交通不畅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旧城区的几个繁华路口,建议政府职能部门结合城市规划与目前交通流量,组织专家对路通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可行性方案。同时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必要时召开听证会,集众人智慧解决交通堵塞难题,将便民、利民的好事办好。真正做到解决城市交通瓶颈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切勿随意大范围拆迁或经常改变交通组织形式,防止由此可能引发社会的不稳定与投资的浪费。在城市交通状况调查中,本人了解到前一段时间,政府已加大投入,将连接师河两岸彩虹桥与民权大桥与滨河大道实现了互通连接,琵琶桥与滨河路的连接正在紧张施工,年底有望竣工。通过打通桥头阻塞,引导进旧城区车辆分流来治理东方红大道、申城大道的拥堵确实起到了药到病除的功效。东八县车辆进入旧城区目前已可从羊山新区各条道路分流,文化中心路口的堵塞症状已得到明显改善。但随着火车站改造工程的实施,该处的交通量将继续增加,仍然要时刻关注路口的交通状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城市交通服务城市居民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决社区功能不全的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现有社区规模进行调查,对各社区居民数量进行摸底,并对分布社区附近的医院、学校、菜市场的数量与规模进行了解,对它们容纳能力与辐射范围进行测算。同时可收集社区居民的意见,进行民情调查,及时补充或增设公益事业设施,或扩充功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要求。二是合理布局新社区,在新社区的规划选址上,注重其配套工程的同步建设,或测算附近公益事业的承受能力,通过外部利用与内部补充的方式保证社区居民乘车、上学、就医、购物的便捷。以上两方面措施的有效实施,才能真正体现政府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

第3篇:课程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统计与调研 工作过程 课程建设研究

在以理论学科体系进行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学了知识不知道能解决什么问题,或者遇到实际的问题不知道用学过的什么方法来解决之类的问题。对于这些情况不是学生没有能力去解决或者解决的方法他们没有掌握,而是他们不能把方法和实际问题有机的联系起来。

《统计与调研》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本着工学结合的理念,根据典型的工作过程,将《统计与调研》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四个教学情境和五个教学任务,按照操作由简单到复杂,层次递进的典型市场调研项目统领具体知识的原则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就能把所学到的知识与能够解决的问题对应起来,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课程建设的定位

《统计与调研》课程是营销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专业核心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依托当地企业对营销人才的大量需求,打造适合市场需要的营销人才,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根据岗位需求完成不同市场调研目的人才为目标,本着工学结合的理念,按照典型的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和应用市场调研的技术。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根据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通过分析营销职业岗位典型的市场调研目的,依据工作过程,任务驱动进行项目化教学,在建设课程时提出了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该理念既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能胜任某种职业的人才,又要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讲训结合,实训为主

学生在学习完每一个情境之后,根据本情境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对应情境的调研项目,实现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

(二)具体调查项目统领理论的原则

每一个教学情境都是一个独立的调研项目,完成一个调研项目一般都包含五个工作任务即:调研设计、信息收集、资料整理、统计分析和报告撰写。本课程按照完成这五个工作任务所需的理论来组织教学。

(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

鼓励同学在调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各种方式方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原则

市场调研项目的完成需要团队精诚合作,在这个团队中既要体现出领导者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要体现出队员积极、准确完成分配任务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五)工学结合原则

课程结合企业实际市场调研的需要和对营销人员应具有的相关市场调研能力的要求,来布置每一个市场调研项目。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内容选择与序化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的难易、工作任务和调研思路,我们设计了四个调研的目不同的教学情境,即探索性调研、描述性调研、因果性调研、预测性调研;五个教学任务,即调研设计、信息收集、资料整理、统计分析、报告撰写。其中教学情境的设计是从简单到复杂的的程序循序渐进,教学任务设计是按照市场调研典型的工作过程进行。四个教学情境和五个教学任务的教授是学生能够按照难度不断加大反复重复实践调研的过程,最后达到熟练完成市场调研任务的目的。

通过四个教学情境和相应的五个教学任务的学习,实现调研计划制定;调研问卷设计;实地调研;访问;资料分析和调研报告写作等专业能力目标,不但能完成营销专业所要求的市场调研能力的培养,同时会举一反三即其它专业的调研能力得到提升,并且能够胜任各种调研活动,通过教、学与训的结合学会方法能力,通过团队的分工合作提升沟通和交际,认识社会,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一定的写作能力,培养事实就是的工作作风。

四、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一)理论够用,满足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选取课程内容

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市场调研的特点、规律,掌握市场调研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的相关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市场分析评价,从而为科学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同时,结合各自的实际,边学习,边操作,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检验和更好的学习,来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益。达到使学生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培养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

通过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学生应达到的具体职业能力目标:能够进行市场调研方案的设计;能够进行问卷设计;能够灵活运用市场收集数据的方法;能够使用抽样技术进行调研;能够整理数据资料;能够进行统计分析;能够撰写调研报告。

(二)对市场营销专业其他课程有支撑作用

《统计与调研》与《管理学基础》、《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等课程关系较为密切,市场调研是进行企业管理、市场分析、经济分析与研究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其他基础经济理论课程,如《经济学》等也为《统计与调研》这门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课程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

(三)能满足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或职业迁移和职业成长的需求

市场调研作为企业获得市场信息的主要工具和改善营销状况的基础手段,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通过科学的调查方法,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决策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整合企业内外资源,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了解掌握市场调查的基本知识,搞好市场调查工作,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营销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统计与调研》课程介绍市场调研理论与实务,方法与技能,数据整理、分析常用技术,是一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应用型经济课程。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深入实际、注重调查、分析、研究的作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在讲授中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开发与培养,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市场调研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市场调研以及经营决策的初步能力。

五、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市场调研是营销专业的重要和必须的工作,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本课程通过来自企业、教师以及学生的真实市场调研项目教学、具体调研项目实施和假期实践几个环节,较好的保持了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初步形成了以项目情境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按照典型的不同市场调研目的组织教学内容――即根据实际的不同目的的市场调研项目来统领教学内容;按照完成市场调研项目的典型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过程――即以实际工作中从调研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报告撰写的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根据实际工作中完成任务的成果来确定完成教学任务的成果评价标志――以学生完成市场调研的各个工作任务的成果为核心。

(一)以市场调研项目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保证教学与工作的一致性《统计与调研》学科体系的课程共分为九章:概论、市场调研程序、市场调研技术、市场调研数据的收集方法、统计资料整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统计指数、相关与回归。这种学科体系的教授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知识点分散,难掌握;2.学生对实际的市场调研操作体会不深刻;3.讲授为主,难以提高学生兴趣;4.学生动手少,技能训练不足。

《统计与调研》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成四个教学情境:探索性调研;描述性调研;因果性调研;预测性调研――按照操作由简单到复杂,层次递进的典型市场调研项目统领具体知识的原则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各个项目的调研,学会方案设计、组织实施、资料收集、整理,进行分析和综合预测,最后写出调研报告,通过这系统性的训练,从而使学生掌握运用各种营销活动调研的方案设计能力、调研组织能力、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分析预测能力、调研报告的写作能力和信息的运用等重要的专业能力。

(二)采用任务驱动主导教学过程实现教学与实训一体化

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统计与调研》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师只是引导者和课堂的组织者,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寻求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对于每一个具体的项目教学,根据完成该项目的实际工作任务,教师只作基本的讲解,提出基本过程和思路,由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和讨论来完成市场调研项目,最后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来评价成果。

六、实践教学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彰显高职办学特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工作。营销专业已经构建了与理论课程相对应和支撑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实践教学,实现校内实训、定岗实习与综合性毕业环节的有机结合,并构建了支持实践教学的校内外实习和实践基地。

校内方面,学院外派老师参加北京用友ERP软件学习培训及苏州沙盘竞赛指导培训。投资8万新建ERP沙盘物理实训室,从北京中教畅想科技有限公司获赠 ITMC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软件。成立学生ERP协会,举办ERP培训,举行院、校级ERP学生竞赛。投资3.6万元购置营销策划软件-“市场营销模拟平台”,并在营销模拟实训中投入使用。同时,学生创业园,格子铺、跳蚤市场等各种活动,都能为市场调研教学提供真实的任务,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实践型、综合型团队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校外方面,市场营销专业在校外建有一批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拥有亚洲海南制药有限公司、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金华供销实业总公司、金华金鑫企业集团、尖峰集团、金华市三和电器有限公司、义乌市市场贸易发展局、义乌市大鹏制衣有限公司、浙江爱司美电动车有限公司、金华海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华信息港集团、兰溪德晨视频线材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单位。学院特别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为了加强和规范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校外实训基地实施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学院专门成立了校外实训基地领导小组,负责实训基地的统筹规划, 按照教学需要制定了实训计划、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书。学院与企业协商,由企业派一批思想素质好、作风过硬、技术娴熟的专业人员担任实训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指导工作,学院也有相应的带队老师。学生实训完毕,有实训报告和单位的实训鉴定或实训评语,从而保证了实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2]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3]戴伯秋.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03)

[4]陈泽宇.对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途径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06)

本文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度校级重点教改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QN16。

作者简介:

赵广岩,女,硕士研究生,讲师,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统计、市场调研。

第4篇:课程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1.1 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背景与目标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14号)又重点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重点建设3000种国家规划教材,以配合当前高职领域内的改革。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1号)再次提出:“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这其中包括1000门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可以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并以此带动教学队伍、实验室和教材建设,以及科研等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

1.2 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相关政策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是一个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学校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推动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学校定期对各级各类在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对做得好的,继续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对工作不利的,暂时冻结建设资金,要求限期整改。对于在限期内仍未达标的,取消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并撤销建设资金。学校对于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持人从进修、参加学术会议、教改项目立项、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

2 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的目标和思路

2.1 《单片机应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是武汉市市属高职院校之一,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院级重点建设专业,《单片机应用》课程2009年确立为院级精品课程。该课程的建设目标是通过本课程建设带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形成优势学科,在努力做好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力争将本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2.2 《单片机应用》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

一是按照“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一套新的教学方法、一套先进适用的教材、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法、一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一支高水平的教学梯队”六项标准来规范精品课程建设。

二是由学科带头人主持精品课程建设。由武汉市学科带头人(邹新生副教授)主持精品课程建设,既是主讲课程,又是课程建设工作的领导者和协调者,有利于按照课程建设6项标准,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主持多媒体课件建设、编写参考资料,培养青年教师等。

三是通过对相关企业和职业学校的调研,掌握企业对单片机应用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及高职院校电子相关专业教学现状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高职学校电子相关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方向、思路、重点和突破口。

四是通过对电子从业人员职业岗位的调查和职业能力的分析,研究并确定电子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及重要的关键能力等要求、对应的职业资格等级和就业范围,并根据岗位的分类确定具体培养目标。

五是通过对电子职业岗位核心职业活动、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首先探索开发以职业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使学生通过该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能够具备一个职业的若干典型工作任务应有的全面的、综合化的职业能力。

六是通过课题研究,努力探索工科类专业以任务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的构建方法,使新开发的专业课程方案能够体现职业能力导向的要求,反映企业的典型工作实践;能够体现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具备一定工作范围的综合职业能力;努力建立学习与工作的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七是加大力度改革教学内容。《单片机应用》课程教学既要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同时应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把课程小论文、课程综合实训、课外小制作等环节纳入课程教学内容,通过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融教学与研究为一体。

八是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每学期对课程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同时通过课堂教学评估广泛听取学生意见,要求课程组教师根据专家、学生提出的建议与意见,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内容。同时,把课程的电子教学大纲、习题、教案、网络课程、网络课件、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料上网开放,并及时更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不断提升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广阔平台。另外,要积极组织和安排学生,参加教学网站、网络课程及教学课件的开发管理,既可增强学生的参课、建设意识,又可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和系统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单片机应用的积极性。

3 《单片机应用》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2009年3月,本课题向学院申报立项,经批准后,本课题成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重点课题。课题组全体成员比较系统地学习了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新观念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新理论、新方法,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始终坚持以学习指导研究,以研究促进学习。

课题组通过充分的讨论,制定了调研方案,确定了调研的主要方法(行业专家和技术工人座谈会、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和调研对象(电子相关企业单片机应用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单片机技术岗位的从业人员、电子专业毕业生),并拟定了针对上述调研对象的访谈提纲和调研表。课题组成员按照调研工作方案深入到有关的企业和学校开展的单片机应用技术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和电子相关专业教学现状的调查,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完成了调研报告。

第5篇:课程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市场营销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而市场营销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合理的建设教学体系,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中的课程实践与改革。

1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建设方向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教学中有基础专业课程学习,也包括企业的实习。

高职院校的校内学习要安排专业课程内的学习,各种实验和调研项目工作。校外的企业实习则需要由学校出面联系各大企业,寻找合适的岗位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习提供实践中学习的机会。

高职院校要在学校内的基础知识学习安排合理的课时,完成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理论学习,校内的各种实验平台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的结合,加深知识的理解,更好的应用在工作中。开展调研工作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主动进行各种调查与跟踪,对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延展,学习市场营销专业中各种调研方式的综合利用与总结,对未来在企业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保证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2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建设原则

2.1 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并重的原则

高职院校不仅培养技能型的专业人才,也要培养素质型的人才。如果学生只掌握了专业技能,而不具备高层次的个人素养,是无法胜任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据统计:现代企业中高素质的毕业生,大多具有沟通能力强,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良好的工作素质。可见,个人素质与专业技能同等重要。所以,市场营销教学体系的建设一定要注意个人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共同培养。

2.2 营销岗位群设置的原则

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并不是特定的一个岗位,而是面向营销职业岗位群。掌握了专业的综合知识,就可以应对企业的不同岗位工作。单一的岗位培养具备单一的工作技能就可以胜任,面向营销职业岗位群,则需要学生们掌握更多的工作方法和专业知识。营销岗位群包括业务员、客服、促销、渠道等岗位,这些不同的岗位都要求学生具有综合的营销岗位能力,但也有不同岗位的区别与要求,市场营销教学体系建设要针对营销岗位群进行课程设置。

市场营销培养的是专业的人才,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将实践操作与基础课程更好的融合。开拓学生的知识层面,加强专业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增加学生在其它专业知识领域的学习,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发学生的潜能教育,使学生掌握综合知识,更好的应用在营销岗位。

3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现状

3.1 定位模糊

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缺乏科学的定位,并没有实现高职院校的学习目的,学习和工作的结合。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对企业的调研,对营销岗位群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市场营销专业的定位模糊。

3.2 脱离实际

现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教学仍没有摆脱旧式的学科本位教学方式。学校的教学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有着极大的差距,过于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了实践学习,以公共课、专业基础、专业技能等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方式。教学强调理论性,而忽视了职业的实践能力,与企业实际用人标准脱轨,使大多数学生出现毕业就业难的问题。

4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

营销专业教学体系的核心建设是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基础,在教学中将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工作岗位任务进行系统论述与分析,实现实践化的教学体系建设。

4.1 建设目标的准确定位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首先要明确企业岗位与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对市场营销岗位群进行准确定位,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要满足企业需要,培养具有营销岗位群能力的人才。

企业的营销岗位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优秀的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对外语和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还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完成企业的调研、广告策划等各种推广活动,实现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协调营销各环节的工作,提高工作创新的能力。

4.2 构建营销专业教学工作的核心课程

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体系搭建主要在于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体系。通过分析营销岗位群对行业内的工作与学习实现互通,最终设计出适合营销专业学习的核心课程。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可以根据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分为以下工作行为:

调研:企业市场营销中的调研是常见的工作内容。调研工作从设计调研报告开始,到调研的开展,调研结果的分析。对调研活动的具体实施与实施效果分析,可以考虑开设《市场调查》课程。

营销策划:企业市场营销工作任务还包括市场营销策划。市场营销策划是企业分析调研报告,制定市场营销的计划,实现企业产品营销控制的手段,对企业产品的宣传与销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市场营销专业可以考虑开设《市场营销策划》的课程。

销售:企业一切的典型任务与行为目的都是为了实现销售,完成销售,才能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调研、策划、客服等一切企业典型任务都是为了销售。销售既包括产品的销售,也包括产品销售后的客户资源维护与服务工作。可以考虑开设《客户管理》《服务客户》等课程。

网上业务:现阶段我国互联网营销已取得十分亮眼的成绩,电子商务已成为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企业营销岗位还要应对其它网上业务,包括网上银行、网络宣传等,所以在营销课程的设计上一定要考虑到网上业务的教学工作。可以考虑开设《互联网营销》课程。

售后服务:售后服务工作也是企业典型工作,营销岗位要制定营销策划与营销控制工作,分析市场的实际营销环境,这些,对市场营销策划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作用。而市场营销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产品的销售,市场营销人员的主要工作包括在新产品策略上市,寻找客户的需求点,实现产品售后的科学管理,开发客户资源等方面。可以考虑开设《售后服务》课程。

开发与拓展:注意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还要注重市场的开发与拓展的教学。企业营销团队需要开发拓展市场,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可以考虑开设《市场开发与拓展》课程。

第6篇:课程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教学做一体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NGN和3G等新技术的出现,通信产业的发展已经迎来又一个高峰期,通信人才匮乏问题日益突显,尤其是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国家高职示范校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切实走出一条不同于学科型教育的职业教育之路。因此,我们针对高职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如下经验和结论。

2 问题研究

2.1 充分进行企业调研,做到专业建设与地区经济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就要充分了解企业的用人情况,针对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在本市就业的现状,我们通过走访毕业生、联系朋友、企业推介、直接到访等方式在全市范围内调研了55家企业,获得大量一手资料。经过统计和归纳,最终确立了我校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在通讯设备制造企业中从事通讯设备的生产、检测及调试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培养在通信工程建设企业中从事通信工程施工及调试、运营商代维基站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以及在通信设备销售企业中从事通信设备售后维护、产品技术支持、产品销售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2.2 坚持进行校企合作,做到专业发展有企业的参与和支持。通信行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外界存在一定壁垒性,但是要培养技能型通信人才对实训条件又有较高的要求,因为学校自建实训基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必须坚持进行校企合作,而且要尽量争取同国内外通信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经过1年多的协商与运作,我校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NC教育学院正式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招收“中兴班”,共建通信实训基地,按照工学结合的模式培养实用型人才。这就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3 努力进行师资强化,做到师资力量尽量满足专业发展需求。目前,国内各大高校通信专业师资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缺乏有实际工程技术经验的专职教师,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与高校的收入差异所造成的。由于国内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北方院校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个问题,必须从学校层面出台人才高薪引进的相关政策以吸引企业人员。如果财力有限,至少也要以兼职任课或者定期做讲座等形式柔性引进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问题是专业教师普遍学历高、年龄小、职称低。根据通信技术日益更新、迅猛发展的特点,这一特点对通信专业本身的发展未尝不是件好事。但是鉴于目前在高校中职称等级仍然是衡量教师各方面水平的主要依据,在课题立项、成果申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这一问题也成为发展壮大通信专业的瓶颈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可以采取前面所述引入企业高工的做法外,也应该多为教师提供或争取企业实习、技术培训等机会,多多鼓励他们参与科研项目,尽早完成职称的晋升。

2.4 深入进行思考研究,做到人才培养方案贯彻学生培养的始终。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只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条件,有效的实施策略、正确的实施方法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制定得科学、有效。我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是首先根据企业调研报告归纳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和可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领域),然后从这些工作岗位中提取出学生应完成的工作任务并筛选出典型工作任务,最后再根据这些典型任务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过程(学习领域),形成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并具体安排课程。我们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职业能力训练课程”、“职业素质课程”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四大模块。其中“通识课程”本着够用为度的原则选取和设置课程。“职业能力训练课程”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尽量采取“教学做一体”的方法。“职业素质课程”主要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而设置,且应为“职业能力训练课程”服务。“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多方位、多层次的职业能力。基于本地区以制造业经济为主的特点,我们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是以电类课程作为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课程,在此基础上2个不同的专业方向采用不同的核心能力课程,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即是另一专业方向的核心能力课程。此外,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我们充分考虑了实施保障的各方面问题,目的是保证该方案能够贯彻学生培养的始终。

2.5 持续进行课程改革,做到所学即所用、就业即上岗。授课环节是人才培养的最终落脚点,因此课程改革是整个示范校建设的核心,课程建设的好坏是关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的建设思路是以“职业能力训练课程”作为切入点,逐步进行课程的建设、审核、修改,最终做到所有核心课程都要采取“教学做一体”的授课方法,让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以实现学生所学即所用、就业即可上岗的目标。通信专业的课程要做到“教学做一体”,前述的实训条件和师资力量是症结之所在。此外,我们的经验教训是课程建设必须要兼顾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各自为政”;必须要组成相应的师资团队,不能只是主讲教师“孤军奋战”;必须要与相关企业人员合作,不能只是“闭门造车”。课程建设的思路是首先确定课程定位,然后进行整体设计,选取教学情境,接着进行单元设计,细致考虑具体实施问题。需要强调的是课程建设不可能是朝夕而就的,审核通过只是对课程整体设计思路的肯定,课程具体的实施甚至整体设计必须要经过反复的、不断的修改和调整,经过多轮次的教学过程验证。

3 结论

这次高职示范校建设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一次翻天覆地的改革,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照搬,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进行深化改革,才可能真正取得成效,才能保证高等职业教育长久、持续、良性的发展。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必须借着示范校改革的东风适时而动、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 万红.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09)

2 严云洋等.计算机与通信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科技信息,2007(14)

3 胡远萍.高职计算机通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6(09)

第7篇:课程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税金计算、上报、筹划等涉税业务的处理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其中税收法律法规是核心(简称“税法”)。税法必须以保障税收活动为其存在的理由和基础,而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主导地位,使得涉税业务处理必然要用到财政学中所学的基本知识。财政学需要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结论,使得涉税业务处理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基础。税金核算业务要遵循会计核算制度,涉税业务处理必须具备一定的会计学知识。可见,涉税业务处理已打破了各课程体系之间的分界,需融合多学科知识。融合多学科理念的涉税课程内容上必将是零碎分散的,必须挖掘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加以归纳总结,将知识系统化。

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均衡性和整体变化性,决定着国家为实现特定时期的调控目标,会不断调整税收法律法规,这必然影响涉税业务实践操作。时效性要求教学紧随税收政策法规的调整步伐,不断更新、充实、完善,也要求教学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品质。基于本科阶段涉税课程特征,涉税课程教学应坚持学科融合、强化实践、注重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培养。

二、教学团队建设

(一)师资素质要求

(1)融合多学科知识背景。涉税课程多学科融合与交叉的特性要求授课教师须具备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用以诠释“企业涉税”课程的教学内容。(2)归纳总结能力。融合多学科理念的各项税收法律规定内容零碎分散,教师须具备挖掘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加以归纳总结,将理论知识系统化的能力。(3)实践能力。以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为企业涉税课程教学的重心,要求教师熟悉企业涉税处理工作流程,并能准确处理涉税事务,从而有的放矢地组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与时俱进完善知识结构。涉税课程教学内容的时效性,要求教师具备随着税收政策法规的调整不断更新、充实、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

(二)团队建设措施

在课程建设主持人统筹下,吸引自愿参与且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教师参与课程模块建设。特别是要将具有丰富实践经历的校外相关资质人员引入到课程建设过程中,从而保证课程团队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实现校内外教师的相互交流,协同发展,保证课程建设内容从实践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稳定的教学团队后,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如相互听课、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会,外出实践等,以体现课程特性,保证教学质量。

三、教学大纲建设

课程教学大纲作为纲领性文件,对教学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

(一)以生为本

教学质量在于在教师指引下学生在一定学习期限所达到的思想觉悟、品德修养、知识储备、智能开发和身体素质的程度,从这个角度讲,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因此,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应让学生参与,关注学生需求,在师生交流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核心设置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内容、重难点等,并增加学生能够使用和学习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

教学大纲编写时应注重引导学生进入“纳税人角色”,以强化其辨析、计算、申报、筹划主要税种的实践操作能力为课程目标。

(三)学时安排

围绕课程目标,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见表1。

(四)课程内容

中国现行20几个税种中,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涉及率较高的主要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课程内容应以此为重点、难点。税法模块教学内容以理论讲授增值税法、消费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等关键税种法律法规为重点,对于房产税法、车辆购置税法等财产、行为税法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讲授为辅,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单项实训模块课程内容以每一税种税法模块为基础,各税种税法理论授课初期提供企业具体经济活动资料,要求学生待各税种税法模块课程结束后完成专项课程实践任务,并提交实训成果,检验单一税种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以培养学生单税种实践操作能力。综合实训模块内容由两部分构成:安排学生对周边企业调研,对比分析企业应交的主要税种与实际交纳税种,撰写企业税种调研报告并相互交流;学生根据企业综合经济业务资料,分析判断企业应缴税种类,计算各税种税额,规范填写各税种纳税申报资料,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

针对课程模块构成的综合性,实行理论基本知识考核、单项实训日常考核、综合实训日常考核3种考核方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以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3部分考核均采用百分制,各占总评定成绩比重:理论基本知识考核占60%,单项实训日常考核占20%,综合实训日常考核占20%。理论基本知识考核以税法期末卷面考试为主,以单选、多选、改错、计算分析等方式开展。单项实训日常考核以单项实训基本技能考核为主,结合出勤、课堂提问、资料查阅、实训成果等成绩评定方式,评分比重:实践实施过程占60%(包括分析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训成果占40%。综合实训日常考核以综合实训基本技能考核为主,结合出勤、调研报告、实训成果等成绩评定方式,评分比重,实践实施过程占60%(包括分析能力、合作能力、解决能力),实训成果占40%。

四、教学资源建设

(一)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现实的工具,对于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应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课程特色,编写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结合涉税课程特色,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编写应注意以下2个显著特点。(1)与时俱进性。鉴于当前税收法律法规一直处于调整状态,税法模块教材不易编写的过于详细,应重在阐述各税种法律法规的基本原理及其构成要素,通过不断更新教学参考资料内容反映立法和征收实践中法律法规的变化情况。(2)实践性。坚持内容与实践统一。单项实训模块与综合实训模块内容来源于企业,反映实际经济业务涉税处理本质,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方便,学生在阅读时容易理解。

(二)网络教学资源

涉税课程内容的时效性特色,决定了涉税课程学习不是阶段性学习过程,而是终生学习过程。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可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因此,网络教学资源也是课程各模块建设的重要内容。涉税课程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涉及课件、讲稿、测试题库、案例、问题解答、各类网络媒体素材等。网络资源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作性。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课程建设主持人要对工作合理分配,以发挥教学团队的合作优势。(2)实用性。保证网络教学资源的素材来源于实践。(3)共享性。网络教学资源的素材既可为课程团队教师提供借鉴,也应是教师与教师间、教师与学生间、校外与校内间相关交流的平台。(4)动态性。注重网络教学资源内容的及时修正,以反映税收法律法规实践中立法、执法的动态变化。

五、教学方法探索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课程特色,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开展会计学专业涉税课程教学是必要的。

(一)实物信息式教学

各税种税款从计算到缴纳涉及大量信息及数据,教学中应将经济业务的各涉税环节全面演示,对所涉及的表单证进行详细说明,将要领讲解、实际操作等教学环节有机融合。对于难以用口头、板书展示的,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Flash、音频、视频、Word文档等形式制成课件直接使用。这样可使理论与实际结合,增强学生感性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启发式教学

涉税课程内容的时效性特色,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会计学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教学中避免过分注入式教学,注重发挥教师指导作用,适时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发展自我调控能力,掌握学习方法,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三)技能式案例教学

第8篇:课程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工程;创新人才;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构建整体优化、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性工程人才的重要前提。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理工类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积极面向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积极推进工科课程体系改革,为学校研究型工程师和科技型企业家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采用贯通式课程设计思想,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理工类研究型大学承担着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重任。工程创新人才是指那些能紧密联系社会环境,能对多学科的知识进行集成和创新,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系统性工程问题的人才。这种人才是通识型人才质量与多样化工程专业人才质量的有机结合,除了需要具有自然科学、数学和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和能力外,还需要具备更加广泛的统一技能,包括:(1)工程科学(分析)、系统集成(综合)、工程设计、产品实现的能力;(2)跨学科知识整合、处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3)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4)全球视角、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5)团队合作的能力;(6)创新和决策的能力;(7)继续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说需要具备解决“大工程”、“大系统”、“全过程”问题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能力。

上述这些能力和素质的获得需要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我国传统的课程体系一直沿用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段论”式的课程设计思想和方法。这种模式下的公共基础课着重为学生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学科基础课着重建立宽厚学科知识基础,专业课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有学者比喻这种课程模式下人才培养犹如建造大楼,先打好地基,再建大楼结构,最后是内部装修。我校在借鉴这种模式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即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比喻成种树,可以让树根、树干和树叶同时生长。为此我校提出贯通式课程设计理念,力保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要求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明确l一4年级的培养目标,根据各年级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并妥善安排好每门课程的修读顺序,从而促使学生逐步加深对专业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以电子信息类专业贯通式课程体系为例,该专业对传统层次化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将其区分为建立在数理基础上的科学性系列课程和侧重工程实践的工程性系列课程,并把后者提前与数理基础课程并行讲授,为实施本科全过程课内外结合的贯通式创新实践活动创造条件。通过体现在“贯通式课程”中的阶段性知识融合,最终实现学生知识的由浅入深、融会贯通,形成“宽深厚”的知识体系(图见下页)。

二、加强基础课程建设,强化学生基本素质培养

1.夯实基础,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改革

我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化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加强大学英语、工程制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学、大学化学、计算机应用、工程实训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形成了我校基础教学的优势和特色。在此基础之上,学校对大学英语系列课程、数学系列课程、物理系列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等进行了重点改革。

(1)大学英语系列课程改革。为适应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学校制订了《华南理工大学大学英语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大学英语必修学分为8学分,开设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更高阶段3个层次模块的大学英语系列课程,即基础阶段英语课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和通识类全英教学课程。通识类全英教学课程纳入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A班、B班和创新班学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初有以下情况之一可申请免修(或申请以考代修)第二学期4学分的提高阶段英语:①第一学期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600分以上;②雅思成绩总分达到7分以上(单科成绩不低于6.5分);⑧托福成绩达到90分以上。申请免修的学生课程成绩单以相关科目记载,不计学分,学生须选修其他4学分的特色课程或专业课程。此外,雅思成绩达到7分以上或托福成绩达到90分以上,可替代英语六级作为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英语资格条件。

(2)数学系列课程改革。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用数学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制订了《华南理工大学大学数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数学类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基础要求与专业需求设置基本模块和选择模块,基本模块包含微积分、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实验4门课程,选择模块包含复变函数、积分变换、数学物理方程3门课程。各学院根据学科、生源进行选择,实行分类教学。

(3)物理系列课程改革。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制订了《华南理工大学大学物理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大学物理按学科分层次设置课程,充分考虑各层次方向不同和所需物理课学时的差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侧重;同一层次的课程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授课内容有所侧重,为专业的后续课程做好必要的理论铺垫。

2.强化素质,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课程是我校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套旨在拓宽基础、强化素质、培养通识的跨学科基础教学体系,力图引导学生从本科教育中最基本的领域获得广泛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及主要思路,拓展学生的视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从而为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学生提供日后长远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方法。

学校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三大领域的课程,涵盖哲学与人生、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艺术与审美等十大模块。根据目前的本科生招生规模,我校建设200门通识教育课程,其中人文科学领域100门,社会科学领域70门,科学技术领域30门,各科学生也需要修满相应学分。

3.打造平台,实施学科平台课程计划

按照现代高素质创新性工程师质量规格要求,学校探索按学科大类进行人才培养和组织教学工作,确定了平台课程建设方案。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夯实和拓宽学生的基础,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学科平台课程建设主要针对学科基础课程,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类课程。

纵向平台课程建设包括两大类专业:一是属于不同学院、专业名称相同但专业方向不同的专业,如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等;二是同类

或相近专业。第一类专业培养计划要求做到基本统一;第二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必须要有80%以上的相同课程,构成专业学科基础大平台。各学院原则上不能重复开设相同的平台课程,只能由教学质量较高的学院为主开设。大平台的系列课程按系统化思路建设,重点搞好课程内容取舍及其编排顺序、教材建设和多媒体网络课件开发等。每门课程也按模块化建设,促使系列平台课程向精品化、国际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横向平台课程是指教学覆盖面大的学科基础课程。一方面整合不同专业的教学资源,学大纲,统一组织考试等教学环节;另一方面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形成特色明显的模块化、网络化精品课程。2005年以来,重点建设了基础力学类平台课程、机械类平台课程、化类平台课程、电类平台课程和计算机类平台课程5个系列的平台课程。

三、开设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国际化能力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校将产学研合作教育、创业教育和国际化教育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本科教学工作重点。学校要求各学院根据专业所属行业的特点,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构建有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与国(境)外著名高校合作办学,联合设置课程和培养学生,加大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的引进力度。各专业积极开设体验型、自学型、研究型、讨论型、网络型等特色课程,开放部分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供高年级学生选修。各专业设置若干满足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跨专业课程或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1.新生研讨课建设

2010年以来,学校从本科生综合培养方案的修订着手,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开发建设新课型,着手实施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计划。新生研讨课专为一年级学生开设,是一种以师生互动、小组研讨、探索学习为特点的新型课程。开设新生研讨课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推动名师上讲台:建立一种教授与新生沟通的新型渠道,提供教授和新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缩短教授与新生之间的距离;创造新的学习环境下为新生提供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探索一种以师生互动、研究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

新生研讨课的考核打破常规的单纯考试形式,而是充分结合课程的学习特点,通过小组讨论、陈述、英文翻译、师生互动环节中学生的表现以及课程结束后对相关课题所撰写的科技论文水平来综合评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情况。新生研讨课的考核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引发对相关学科领域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学校目前在创新班中率先开出新生研讨课程,要求创新班在大学一年级中每学期至少开设1门研讨课程,同时要求至少开设l门学科导论课,由学科带头人主讲。鼓励其他有条件的专业开设新生研讨课,纳入本专业培养计划中。

2.创业课程建设

(1)构建创业教育核心课程。该核心课程包括创业基础、创业学、创业概论、创业实务等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突出其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2)构建创业教育拓展课程模块。该模块由“三创”(创造、创新、创业)类课程组成,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风险投资等课程。该系列课程纳入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中,满足学生专业培养和创新创业知识学习的需要。

(3)全面铺开“三个一”创业通识必修课程。每个专业必须开设“三个一”创业课程,其中基础类专业开设一门学科前沿专题课(可与专题研讨课相结合)、完成一份专业调研报告、提出一项创意;应用类专业要求学生选修一门创业教育课(经济与管理通识课程模块)、完成一份市场调研报告、提交一份创业计划书。此外,所有专业至少开设一门专业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

3.双语和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

学校自2001年开始启动双语教学工作,通过选派教师赴国外专修双语教学、安排归国留学人员承担双语课程、开设双语教学试点班、制订双语教学课程质量标准和教学规范等措施,稳步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数量。目前全校己开设200多门双语教学课程。

为加快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学校2011年启动全英语教学专业和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工作。对全英语教学专业和全英语教学课程(语言类及体育课程除外)采取立项申报的形式进行建设和管理,2011年立项建设了5个全英语教学专业和66门全英语教学课程。

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学校以培养工程创新人才为目标,遵循“整合优化,集成系统”原则,对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统筹规划,构建了基础实践(工程训练和基础实验)、专业实践(专业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创新实践(学科和科技竞赛、学生研究计划、百步梯攀登计划、各类创新活动)、社会实践(军事训练、公益劳动、思想政治实践、文化艺术实践等)4个部分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基础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基础实验能力:专业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能力;创新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和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

第9篇:课程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职数学 专业 资源建设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该首先考虑到“职业”二字,因为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社会提供一流的实践操作与基础管理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以促进学生就业为核心,将教学内容与本专业相结合,使学生所学知识可以更好的为未来工作服务。因此,学习高职数学不但能够让学生提前打好专业基础,同时也能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高职数学如何做到与学生专业结合,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标准,促进高职院校数学教育改革,是本文着重探讨点。

一、与专业结合建设数学课程的必要性

我国高职院校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高职学校作为实践教育改革的先驱,优化了传统专业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符合现代教学需求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质量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在光芒的背后,还应该看到另一种现象,那就是公共基础课程被职业院校当做异类,教学质量不但没有提高,甚至在各门专业中都不受重视,定位混乱,甚至有的学校将高职数学摆在了无足轻重的位置。之所以出现目前的局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近些年来职业学校发展过快,在教学理念与资源配给方面缺乏经验,很多高职学校是在中专的基础上直接升格,学校的“底子”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是民办性质,师资力量很难达到国家的统一标准,办学资源缺乏核心竞争力,有的甚至直接借鉴普通高校。造成学校发展规划不足,教学形式陈旧单一,办学理念缺乏特色,发展方向模糊不清,既无法达到先进的教学管理水平,又缺乏具备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怎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标准的专业人才呢?为了寻求突破,笔者认为颠覆传统教学观念,将高职数学与相关专业课程实现衔接教学,强化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与专业结合建设数学课程的途径

通过访谈、抽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高职数学的开设情况,以及学生数学基础。通过调研,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直接了解到学生对目前学习状况的满意程度,各门专业对高职数学功能的要求,挖掘出专业与数学的内在联系,形成调研报告,为数学与专业课程的建设提供资料。

为了进一步满足高职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可以实行各门专业课程内容的分类开发。因为和普通高校不同,高职学校的课程设置更侧重于相关专业,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高职学校更注重数学与专业的关联性,以便合作教学。同时,要根据高职学校每个专业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

将专业分为几个大类,根据调研情况制定数学课程标准。比如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实践能力、考核评价等,并提高学生对高职数学的重视程度,增强学习兴趣。其中,高职数学课程标准在制定时,要留有一定弹性,教学内容和评价方法根据专业特色稍作改动,使其能够满足高校多种专业的需求,成为相近专业参考实施的样板。

迎合专业需求,寻找有效资源。一直以来,高职数学在教学过程中都存在很大困难,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知识基础本身比较薄弱,进入职业学校的唯一目的就是学习一项技能,促进就业。而数学被大多数学生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对提高自己专业素养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与专业的有机融合,转变学生观念,使其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同时,为了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应该才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让教师走进企业考察的机会增多,多与企业和专家交流,根据社会行业的真实情况,挖掘有效教学资源,制定高职数学课程。根据专业不同,高职学校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分为以下模块:

(1)公共基础模块与专业需求模块资源。为了强化学生的散发性思维,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操控能力,在教学设置上应该主要以实用为主,不要过于追求高难的教学内容。那么,专业需求模块资源建设都具备哪些要求,如何在专业背景下对数学课程进行构建,应该要求学生掌握相关专业方面的哪些数学知识,并通过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来解决一些专业方面的问题。专业案例。大量搜集各门专业课中与数学方面相关的内容,并通过数学思想进行解读,设计出简单易懂的与数学相关的专业案例。动画素材。为了方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可以通过计算机动画技术,并结合专业的学习情境进行展现,更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刻印象。实物图片。搜集生活中各门专业与数学相关的图片,为了方面学生解读,可以配上文字说明。专业应用实践题。按照各大类专业类别,开发整套的专业应用实践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素质拓展模块资源。数学技术。以数学软件为基础,将数学资源纳入高职学生练习范畴。数学技术资源包括数学实验、赛题解答、数学软件等。数学文化。数学文化的范畴很广,比如趣味数学、数学欣赏,数学探究过程中的创新精神,严谨的思维逻辑等,懂得欣赏数学中的乐趣。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明白高职数学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当高职数学课程建设与各专业进行有机融合,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帮助。因此,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过程中,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应该保持端正的态度,重视高职数学在各专业的重要地位,积极探索高职数学课程建设的先进理念。

参考文献:

[1]张海峰.整体观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基本问题[J].职教通讯,2006,(5).

[2]陈晓江,等.基于数学建模教学理念的高职数学教法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4).

[3]张海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的系统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