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范文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第1篇: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就业分析;供求关系;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大学生的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本人、学生的家庭和学校的利益,而且也成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因此,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一、大学生就业难点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供求总量失衡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劳动人口(25岁-64岁)的5.2%,但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与相应年龄段即18岁-22岁的人口的比例)已达到23%[1]。按照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三个阶段论(精英型高等教育,即毛入学率在15%以下;大众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至50%之间;普及型高等教育,指毛入学率在50%以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在很短的时期内,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转变为大众化阶段,随之产生的一个现象是,高校毕业的应届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在市场经济中,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受供求规律影响的。从大学生供给总量来看,应届毕业生数量的急速增加无疑是促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下列图1、图2是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和就业情况,反映出供给总量的急速增加导致的就业困难。

假如其他情形不变,供给增加,则劳动力的需求方就会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最早成为人们关注重点的时候是2003年,正好是1999年大规模扩招大学生毕业的时候。而在1999年之前,高校招生规模尽管也在逐年增加,但总体而言相对平稳,其就业形势也相对平缓。在供给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就可以相应地提高用人要求和降低待遇标准,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如果不降低,就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从需求的总量来看,尽管这些年我国经济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相对于连年迅速增加的供给而言,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增长非常缓慢,甚至已经出现减少的趋势。例如,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加22%。而根据人事部有关调查数据,当年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约为166.5万人,比上年实际就业减少22%[2]。所以,供求总量失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搜索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日趋市场化,由过去的“统招统配”过渡到现在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从此大学生就开始在人才市场上为寻找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东奔西走。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认为,每一个求职者都是理性的,由于不同工作的工资和工作条件不同,人们为了找到满意合适的工作而自愿选择暂时失业。因此,最佳的求职策略是不急于接受出现的第一份工作,而是继续发现更好的工作。如果继续寻找工作的边际收益大于为之付出的边际成本,则职业搜索过程就会继续下去,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才达到最佳搜索状态,此时停止搜寻。所以,求职者应当比较一个马上能够得到的工作的好处与等待以后找到更好工作的好处,并减去为此付出的等待成本。见图3。

在图3中,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相交于A点,所对应的搜寻企业数量为N2,即当一个求职者在走访了N2个企业后,此时MC=MR(边际成本=边际收益),便应该停止搜寻过程。

当然,也许会有人在走访了N1个企业后,便中止了搜寻过程而接受某一工作。但事实上,大学生的求职过程总是遵循MC=MR这一规律的。因为,当走访的企业数为N1时,继续搜寻的边际收益等于B,继续寻找的边际成本等于C,此时B>C,说明继续寻找工作可以提高潜在的收益水平,因而是有利可图的。例如,某大学生马上就业的工资是1000元,但若再继续寻找工作如2个月后可以找到工资为1200元的工作,那么,一年内接受的第一份工作的收入是1000×12=12000元,第二份工作的年收入是1200×12=14400元,多出的14400-12000=2400元就是等待第二份工作的风险溢价。事实上,行业收入的差异、地区发展的快慢、个人发展空间不同等都成为当今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寻寻觅觅不断搜寻乃至不惜支付违约金毁约的动因。实事求是的说,大学生的这种搜寻行为是理性的,但这同时也客观影响了大学生的及时就业,从而降低了整体就业率。

(三)大学生自愿失业

根据古典经济学理论,随着供求状况不断调整的实际工资会使劳动力市场自动“出清”,即经济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3]。但若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诸如法律、制度、文化习俗等各种障碍因素,可能就会阻碍真实工资移动到充分就业时的水平。如果工资停留在充分就业水平上方,就会产生失业现象。例如,当某一求职者的最低工资低于所在城市规定的失业低保金时,这位求职者会宁可自愿失业也不去选择这份工作。还有,某些制度和习俗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和价值取向,不愿从事低层次的劳动,“宁愿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 “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现象都是此类因素在大学生就业上的体现。所以,自愿失业也成为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之一。

(四)摩擦性失业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即使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相等,也会有人处于求职状态,这是因为在劳动力市场运转过程中难以避免地存在转业等原因造成的短期性、局部性的失业,这种失业被称为摩擦性失业。其原因有二,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有人刚刚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有人为了个人发展或收入提高等因素,辞去原有的工作重新寻找新职位,进行着工作或职业的不断变换;二是存在着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求职者和企业未能找到接触、沟通并达成雇佣协议的机会。摩擦性失业被认为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对于每个求职的大学生来说,它也只是过渡性的,但摩擦性失业同样也加剧了目前日益紧张的就业状况。

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与建议

以上的分析说明供求关系失衡是目前就业市场的主要矛盾,同时个人求职决策、自愿失业与摩擦性失业也是客观存在的影响因素。因此,下面主要从影响劳动力的需求和供求两方面并考虑存在的客观因素,提出缓解当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社会需求

从劳动需求方面来看,如果能采取措施使需求量增加,则会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数量。而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工资水平、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等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劳动需求量与工资水平负相关,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与产业结构升级进程正相关。因此,若要增大对劳动力的需求,首先,要提高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虽然近年来我国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许多不利于经济活力释放的因素,比如行业、地区的垄断,国有企业需要继续改革等;其次,应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相比较于过去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传统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仍旧过大,而可以吸纳更多劳动力的第三产业仍然很薄弱,因此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最后,国家还应加大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鼓励投资,保障就业机会的增加,同时,也应鼓励部分大学生自主创业,从而提高整体的就业率。

(二)调整专业结构,提高供给质量

从劳动的供给方面看,劳动的供给量取决于当年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因而供给量是一个确定的值。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源源不断地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因此,不能通过直接减少大学生的数量来减小供给,只能通过改变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疏通供给渠道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

首先,调整供给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一方面,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办学模式的限制,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很大的刚性,有些已经不符合时展要求,市场没有需求的专业仍然在继续招生,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另一方面,部分所谓热门专业,有些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

其次,改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质量。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但高校的管理体制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导致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缺乏足够的动力与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陈旧,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比较差。所以,高校生产出的产品(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也降低了大学生的可信度,以致于大学生就业困难。

最后,高校和政府应疏通学生在求职中面临的种种障碍,缓解就业压力。高校应设立专业的就业指导机构,及时搜集就业信息,减少信息不完全造成的效率损失。此外,学校还应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帮助毕业生确立个人的薪酬预期,提高学生的就业技巧。同时,政府方面还应继续推动人事制度、档案制度、社保制度等的改革,尤其是对户籍制度的改革,并建立完善的就业检测预测系统,从整体上对就业市场进行宏观的调控和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宝泉.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N].中国教育报,2008-03-12(3).

第2篇: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指导

大学生就业难这是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样的,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

1.大学生就业观束缚于传统观念,就业市场化意识薄弱。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对就业选择还有很深的影响力;计划经济时期的“干部意识”之上又加上了新经济时代的“白领情结”,大都要求去大城市的好单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和择业取向。同时,社会缺乏创业氛围。社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舆论,优秀人才不能在商界脱颖而出;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许多用人单位都只看到人才使用的短期行为,不愿作长期投资。大学生缺乏创业观和市场化观念,如果换个思维,将开辟就业的崭新天地。

2.大学生面试技巧能力有待提高,缺乏求职技巧训练。由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人们一直都很少关注到求职技巧这一领域,就像没有被微波信号覆盖的“盲区”一样被人遗忘。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是一样,我们学校对求职技巧同样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重视,根本不存在求职技巧的问题,计划经济时期学生一毕业就被国家分配到企事业单位工作,无需要理会什么求职技巧,只要学好书本知识即可,不需要掌握求职的技巧的知识。虽然到了市场经济的今天,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的情况经过几年,但求职技巧的训练仍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我们过去的计划经济对“求职技巧”的要求是淡泊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劳动力的价值必须通过市场来实现,有市场存在就会有竞争,而劳动者在竞争过程中,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自我推销”艺术,纵使有一身好“功夫”,也有可能被招聘单位冷落,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3.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与结构性失衡,高等教育质量难以保障。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扩大供给的问题,而是如何扩大有效供给的问题。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某种商品的供求平衡,而在高等教育市场上,价格机制很难奏效,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其原因在于供应主要由政府控制。政府垄断高等教育造成“市场失灵”与结构失衡,高等教育的个人投资回报率没有达到均衡点,私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过高,致使高等教育有效供给不足,大学生内在质量下降,国有高校出具名不符实的文凭,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4.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脱节现象,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没有市场化。当前,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首先,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过窄过细,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较窄,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就业机会就少。其次,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的需求,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和教材陈旧,与时代脱节,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能力,思维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需求有着较大差距,使人与职匹配产生错位,形成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最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就业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就业指导过程过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原因中找到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对策来引导大学生就业,这个关系到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针对化的指导工作:

首先,引导职业社会化观念,循序渐进地改变传统就业取向。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职业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个人兴趣和志向的转变以及就业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要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应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把就业指导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任课老师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阐明它们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职业方向。同时,各专业学院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号召教授、副教授担任学生导师,带领学生进入项目组,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并利用自己在做项目和做科研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建立的联系,积极向有用人需求的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全员促进就业。

第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太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出的“教育产品”,在教学活动中,大学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介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我们应当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就提前做好准备。

第3篇: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41-01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的热点,甚至一度出现了所谓“毕业即失业”的说法。据最新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比2010年增加30万,而就业率却不到80%,这对社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在中国毕业生网的200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1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随着我国当今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越发变得困难起来,其具体表现为如下。

1.1 高校普遍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

这几年,我国大学入学率不断提高。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00万,2010年630万,2011年660万,2012年680万,4年之中增加了80万,预计今后还将会持续增长。毕业生存量迅速扩大,增长幅度也不断加大,毕业生数量呈现出跳跃式增长,但社会的人才需求增长相对缓慢,无形中增加了就业的难度。从全国人才市场供求的总体趋势来看,人才供大于求,这不是简单的人才过剩,因此需要各地积极调整人才政策,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1.2 在就业地区、部门的选择上失衡,出现“难”就业状况

大学生就业存在趋同性,他们大都选择到省会及沿海大城市,势必造成择业方向上的集中,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分流下岗人员增多,大学生的就业模式又转为“双向”自主就业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有一种普遍的不稳定和不安全感,他们更希望能够得到较为稳定的职位。而具有此种特点的高校、科研单位、医院、国有企业、中小学等部门,因报考人员扎堆,不断抬高部门就业门槛,也使得就业难问题愈加凸显。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2.1 体制方面的因素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应当在大学生就业和人才流动中起基础性的资源配置作用,而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在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方面却未能有效地进行二者供求信息、质量信息的传递工作。人才结构问题,实际上是流动体制的问题,只有通过充分的流动才能够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2.2 传统观念方面的因素

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15%,已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传统观念依旧影响着大学生就业,这主要是:我国大学生仍然用“精英教育”时代的就业思想看待就业,习惯于“被计划”;大学生对薪水的期望值普遍偏高;大学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缺乏自己合理、客观的判断。大多数学生选择就业单位时,偏重大型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忽视中小企业。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处2010年12月的有关调查报告显示,中、小企业人员需求所占比重分别是33.9%和46.5%,中小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占企业人才总需求的八成。传统的就业观,与现实社会需求错位,这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2.3 社会用人环境的因素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已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各类用人单位在选择时存不少误区,主要体现为:很多用人单位一味盲目追求高学历的人才;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急功近利,多要求毕业生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经常遇到歧视,如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产生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原因是方面的,所以,要解决这一社会性难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3.1 政府要加大对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引导

政府要努力消除就业的制度障碍,确保就业政策及时落实,缩小全国不同地区就业政策上的差距,同时根据各区域经济情况的不同,做出必要合理的政策倾斜。要构建全国性的就业市场网络,让招聘单位和毕业生实现网上双向互联,让二者实现自主的、多样化的选择。

3.2 学校应优化自身的课程设置

学校对课程的设置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水平量力而行,提高课程的质量,发展自己的优势科目,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高等教育内部规律相结合,改变不合理的专业设置,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更能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3.3 大学生要努力充实自己,提高核心竞争力

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平时就要不断充实自己,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学校要加大投入,重视各种实验室的建设,培养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论是社会还是高校,都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引导,使大学生积极有效地将自身的特点与适应职业结合起来,更好地进行自己的职业选择。

参考文献

[1] 窦秀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2):58-59.

[2] 王新,马金锁,张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归因分析及对策[J].大家,2011(12).

[3] 刘艳,李树民.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2).

第4篇: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22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以及在校生规模持续不断地增加,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逐年膨胀。2003-2009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从212万增至610万,预计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会达630余万人。若再包括往届尚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将会大大增加。这些方面都会使得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的严峻。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人数激增和就业市场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起了劳动队伍的变化,一共有四方面的劳动人员不断地涌向劳动力市场。一是因为高等院校扩大招生带来的高校学生毕业人数激增。从2003年到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7年间增长30多倍。且高校毕业生的增幅高于社会需求增幅,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二是下岗工人数量因为产业结构调整而不断增加;三是农民进城打工队伍蜂拥而至;四是近年“海归”人数也不断地增加。这样使得如此多的打工队伍涌向我国的就业市场,这客观上增加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剧了就业岗位少而就业需求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

(二)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假象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量的毕业生失业,一些人认为这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培养的大学生太多的缘故。事实上,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5%,而发达国家已达到1/3。为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毕业生过剩只是相对过剩。我国高校毕业生几乎挤在大城市、大企业以及大公司。而那些中小企业,偏远地区以及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则是高校毕业生稀疏且人才十分缺乏。

(三)高校指导工作和高校学生自身需求间的矛盾

据调查表明,我国高校部分毕业生不但尚未了解形象设计、面试技巧、求职途径以及信息收集和整理等方面技能,还不了解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涵、模式以及方法,对求职技巧的缺乏将会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成功率。而且现阶段,一些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还是单纯以就业为中心,学生职业指导课的辐射面也十分狭窄,还有一些高校毕业生缺乏职业素质、意识的训练,在求职策略、技巧以及就业心理方面还存在问题,这些都会导致高校毕业生择业的失败。

(四)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高校以前的教育很少涉及到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工作,一般来说,只有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才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但这也是最初的和简单的职业生涯的内容。当上了大学后,大一与大二的高校学生绝大多数还没有考虑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到了大三才开始在学校的帮助下想到找工作的事情,但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意识,重视程度与资源支持方面上还不够。

(五)大学生择业期望值过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扩招学生已转变成大众化的劳动力,多数学生和学生家长甚至整个社会还尚未接受毕业生地位的转变。另外,目前我国国民平均可支配收入并不高,尤其是在贫富差距比较大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的教育费用对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这使得许多家长与学生期望高校毕业后找到一份工资高以及社会地位高的工作。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其无法提供大量的高地位与高收入的就业岗位,这样使得更多的毕业生只能进入社会的一般岗位或者边远地区就业。因此,许多的高校毕业生心理上产生了很大失落感,高校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理想中的工作就干脆呆在家中待业。

(六)依赖和求助心理普遍存在

在就业竞争中我国一些高校学生受到挫折或者压力使得他们畏首畏尾,转而去依赖和求助他人,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众心理,毕业生缺乏独立的思考见解,不是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做出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依赖政策心理比较强,不是主动和积极的竞争,而是消极地等待就业信息或想按政策回生源地就业。三是对家长与亲友的过分依赖,自己不去主动寻求信息和竞争机会,而是认为工作应当由家长为自己搭桥和铺路。

二、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适应市场需要和改革高校办学模式

为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各高校需要根据就业市场上反映出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对本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进行改革。具体来说,我国各高校需要创办灵活的办学模式,确定有效的办学层次、专业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如对专业结构调整,减少招生数量,扩大学生选修课的范围,增加学生应用性、操作性以及技能性课程等,使高校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保证毕业生总体供需结构的平衡。

(二)加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建立、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需要从高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发挥信息采集、职业咨询以及技巧指导等功能作用;同时还需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特别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且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需要邀请用人单位到学院举办供需见面会与专场招聘会,不但加强了学院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还可降低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学生还可以走出高校,深入企业,跟踪调查那些已就业的学生,掌握第一手市场需求、市场反馈的信息。

(三)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需要让高校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并深入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定位,帮助高校学生了解自已的性格特征、职业兴趣以及价值取向,并可以通过在高校大学期间的学习与实践,不断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希望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帮助高校学生认识职业世界,让他们认识社会职业的种类、以后职业发展的趋势、职业资格以及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懂得依照人职匹配的原则,选择适合自已的职业发展要求。

(四)调整大学生就业期望值

高校学生毕业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与就业情况,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并希望尽量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的观念,从而放弃过去择业就是“一次到位”、安稳的观念。另外,在毕业生择业的时候,还要看得更长远些,学会规划学生自己的人生职业生涯。对于理想的职业时机还不成熟的时候,需要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先增加毕业生的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他们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学生自我价值。

(五)树立良好的、健康的就业心理

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需要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就很容易出现不良的心理。具体来说,一是帮助高校毕业生客观分析就业形势与政策,帮助毕业生积极调整就业心态,要教育他们正确面对就业压力以及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从而树立一种正确就业观。二是学校需要引导竞争机制,强化毕业生心理适应,教育他们适应形势,适应竞争环境,从而逐步提高他们心理承受力。三是需要及时纠正毕业生就业难的归因偏差,使他们自身奋发努力,从而适应当前学生就业难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史梅等.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8):78.

[2]郦波.论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养成.中国成人教育,2006,

(4):67.

[3]任达轩.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透视.北京教育,2009,

(3):34.

[4]张艳.高校就业指导新思考.闽江学院学报,2009,(4):

121.

[5]任伟,史良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09,(11):188.

[6]伦志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9,(5):14.

[7]朱云霞.普通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4):18-19.

[8]刘莹,刘进华.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社会经济,2008,(11):313.

[9]邵际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职业时空,2010,(1):35.

第5篇: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女大学生 就业 对策

近日社会科学院公布2008年《社会蓝皮书》,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说,2007年全国485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有100万毕业生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上升为社会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改变分配安置政策,实行市场化的“双向选择”开始,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女大学生受过一定专业教育和训练,比起社会上其他女性,具有更高的择业要求。但由于社会和其他各种因素,她们中的许多人择业不成功。这种状况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从社会角度寻找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一直呈上升态势,如全国2007年毕业生总量达485万人,而2008年的毕业生总量达到550万,仅2007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就近10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1)传统性别文化的抵制。“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意识把养家糊口的任务压在男性的肩膀上,在外就业挣钱就理所当然地成了男性的单性别社会活动,把有限的就业机会或者工资收入、更丰厚的工作岗位留给男性是一种天经地义的社会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男女大学生就业机会的不平等。统计性的性别歧视。统计性歧视是“男强女弱”性别偏见的一种翻版,它把大量统计观察的性别差异简单地推延到每一个个体的女大学生身上,不管作为个体的女大学生多么优秀,她就是不如男性。

(2)较高劳动成本的约束。这是企业最现实的盘算,根据一些企业的计算,雇用女性劳动力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首先,从劳动时间的连续性来看,女性的生育哺乳期需要一段时间,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仍不健全,女职员这一阶段的工资、福利需要企业负担;其次,从退休金的负担分析,女性比男性要早退休5~10年,而且由于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女性雇员一般要比男性领取更长更多的退休金;再次,从业务培训费的利用率来观察,由于女性工作时间比男性短,因而,女工的年均培训费要高出男性,其利用率相应的也比较低。

2.从女大学生自身寻找就业难原因:

(1)女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弱点。当代女大学生一个比较普遍的心理弱点就是缺乏竞争意识和冒险精神,依赖心理重。

(2)在校期间的综合能力锻炼有所欠缺。女大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排名较靠前,但女生在校期间比较重视专业学习,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如一些必要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等。

(3)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女大学生自身较高的就业期望值或就业偏好是造成自身就业难的主观原因。多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女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充满一种“浪漫”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多数女生把“国家机关”、“外资企业”作为自己理想的工作单位;有的女生还希望未来的工作单位有“出国”和“培训”等机会。

(4)就业期望高。调查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的条件上基本一致,都强调收入、工作地点和良好的发展趋势,比起男生而言,女大学生更为怕苦、怕累、怕脏、怕加班。在就业选择中,比男生更为挑剔。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女大学毕业生因为劳动市场的性别歧视不能及时就业或者就低上岗的社会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第一,它会造成专业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第二,它会产生消极的社会示范效应,打击父母对女孩子教育投入的积极性。第三,女大学生经济不能自立还影响她们的社会政治参与和降低婚姻家庭地位。最后,按专业能力就业的障碍还会促使部分女大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对自己自然资源的非正常利用,走上一条缺乏自爱又危及社会的生存之路。因此,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最终会转变为社会成本,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女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就好业,不仅仅是个人、家庭以及学校的事,应该全社会共同来关注,共同来解决的问题。  (三)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几点对策

1.国家出台保护女大学生就业的系列措施并倡导社会关怀女大学生就业。

(1)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为了保护女大学生的“公平竞争”的权力,真正落实“同民同工”,国家应积极鼓励各企、事业单位抛弃传统“男尊女卑”观念,按实际岗位需求录用人才。对于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国家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裁机制。有些企业之所以存在“性别歧视”,是为了追逐资本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上考虑也是可以理解的。从用人成本上来说,女员工的生育哺乳期间的工资支付以及岗位空缺问题是很多用人单位所顾虑的。改革女性职工生育和哺乳期的工资支付方式,降低用人单位的成本负担。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对女职工生育和哺乳的误工进行社会化补偿,女性的生育既是满足个人和家庭需要的微观选择,又是实现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社会行为,我们不能把与生育有关的所有负担和损失都由企业来承担,这应该是社会的公共责任与义务。我们建议,设立犹如“养老保险”类的“生育保险”,由国家补贴到每位适龄女性。

(2)加强引导,继续强化“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的宣传。在制度方面,建议以“男女平等”国策作为唯一标准,对各种公共立法条文、各级政府政策规定进行盘点,彻底清除违反国策或与国策不符的内容;保护女性的劳动权益和帮助她们获得合理的就业待遇。解放思想,呼吁家务由家庭成员共同承担,让女性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保证持续的人力投资和职业发展。鼓励已婚生男性更多地分摊家务事和对孩子的家教责任;社区也要通过务实的公共安排,如建立具有多元化服务功能的托儿中心,在学校放学至单位下班这一间隔时段、在单位需要加班的时候和在外出公办与培训学习期间,能够为职业女性提供优质和放心的“托儿”服务,以解除女性职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通过社会、用人单位、家庭共同协调,以消除用人单位对使用女性劳动力提高人工成本的顾虑,为实现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提供必要保障。

2.学校给予女大学生群体高度关注和正确引导。

(1)关注女大学生的成长,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指导完善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学校要着重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通过切实有效的素质教育,培养她们的沟通协调、团队协作、适应创新等能力;通过思想教育,培养她们健康向上、诚实守信、勤奋敬业的精神;通过心理辅导,培养她们积极开朗、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适时地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将“两个指导”贯穿于她们的整个大学生涯中。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教育指导,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率。

(2)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提高工作能力,做好女大学生就业推荐指导工作。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直接负责部门。该部门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指导知识,对整个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作用。该部门工作人员要求具备相应的资格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就业咨询工作办公室,安排专业咨询师为毕业生解答疑问。在就业推荐过程中,要着重关注女大学生这个群体,做到因才推荐,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从而提高女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就业信心。

(3)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增加符合女性特征的专业。高等院校在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应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可以根据女性生理、心理共性,开设如学前教育、花卉设计、商务文秘等一些适合女性又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

3.女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女大学生要努力提高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加强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文理兼通、视野开阔、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同时又要树立自主创业的择业观,化消极被动地等待用人单位的招聘为积极主动地自我创造就业机会。在自主就业方面起到示范和先导的作用。所在学校、各级政府和整个社会都应该对女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给予鼓励和扶持。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真正实现“同民同工”。

参考文献

第6篇: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范文

一直以来性别是企业招聘选择的隐含标准之一,虽然教育部明令禁止企业在招聘时不得设置歧视女性的岗位,但一些企业、岗位的隐性要求男性优先,这种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远远大于男生,尤以理工科女大学生为重。这一问题也是各大高校一直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这个角度,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38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

具体而言,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性别原因求职遭拒。人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等条件下,女大学生的就业优势更弱,很多企业的招聘计划会以各种理由对招聘岗位提出明确的性别限定,因此,很多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均处于劣势地位。其次,就业条件相对苛刻。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大面积扩招,每年均有大量的大学生毕业、就业,从而导致人才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用人单位可选择的空间更大,对人员招聘标准提出更高要求,相应的,对各方面并无突出的女大学生条件就更为苛刻,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女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导致女大学生求职就业成功率低。整体而言,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低于男生,且就业岗位层次、就业质量也相对弱于男生,很多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其实际能力水平相距甚远。

二、女大W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因素

首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中就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社会及家庭对男女角色的期待有所不同,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的思想也不断发生变化,我国的女性拥有与男性一样平等的权利,可以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参与社会事务。但现实社会对女性参与某些工作仍然是排斥的态度,质疑女性的能力,从而增加女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其次,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实效性。虽然各个高校均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上日程,但是很多学院的就业指导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学校向学生提供的就业信息相对较少,就业政策咨询不够透彻、深度,甚至一些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性,无法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些均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隐形因素。最后,用人单位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大多数用人单位均会认为招聘女性员工会大大增加企业的人力成本。因为女大学生可能会在工作过程中经历结婚、生子的阶段,导致女性员工生育成本的增加;而女性员工的家庭角色设定也会导致其将更多精力放在家庭上,因此会对企业的预期劳动生成率产生影响,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导致用人成本增加,因此很多企业对女大学生的态度比较排斥。

(二)主观因素

一方面是自身素质结构相对较差。一般情况下女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优于男生,但是比较二者的综合素质,女大学生的体力、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明显略弱于男生。企业在招聘人员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员工的综合素质而非学习成绩,因此导致女大学生在求职时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一些女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不端正。一些高校的女大学生普遍存在“找的好不如嫁的好”的想法,在她们看来,上大学并非为了追求理想、开拓事业,而是嫁人的筹码,往往将注意力侧重于自身自然资源的非正常利用等方面,这种就业心态使其难以在人生事业上有更大发展。

三、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策略

(一)政策方面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女性就业社会保障机制,由社会、用人企业及个人共同承担生育保障责任,以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提高其录用女大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制定出有利于企业接受女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以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便利。政府还可以组织设立更多的就业培训机构,针对女大学生开展求职培训,以帮助其就业。最后,政府要积极增加就业岗位,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要采取措施以促进经济增长,并对现行经济结构作出大幅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新兴行业,尤其是一些更适合女性工作的行业,比如旅游业、餐饮业、社区居民服务业等,以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就业环境方面

一方面各高校要加强女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就业指导教师要在对当前就业形势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举办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及就业形势分析讲座等,以帮助学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市场的接轨,深化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学校要加强与市场接轨,依托企业行业需求,多渠道丰富就业形势,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另外,高校要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女大学生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提高自身竞争力。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及能力。现代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女大学生不但要具备优秀的学习成绩,还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能力体系,从而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成为一个知识面广、视野开阔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女大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意识,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把握机遇,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在求职过程中要对自身的优缺点做出客观、冷静的分析,在求职前对自己形成一个更加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并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识,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并逐渐形成果断、理性的选择意识。此外,还要保持乐观的择业心态。对于刚入职的大学生而言,初次就业通常会与其预期存在较大落差,因此女大学生不能由此感到沮丧,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踏实、稳重的在求职的道路上前进,逐渐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 谭花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4)

第7篇: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素质教育 专业设置 就业能力

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仅是大学毕业生个人问题,而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和谐的大问题。本文从高等学校自身层面出发,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高校层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高等学校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高校层面原因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涉及到了国家的宏观经济经济形势、劳动力市场的供求、高等学校培养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如果具体到每一个高等学校来说,面临同样的就业环境,同等规模和水平的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却不同,因此,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高等学校层面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高校方面看,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

1.传统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就业市场化的需要

很多高等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评价考核采取规范性方式,它把书本知识分解成大小知识点,并把这些知识点演绎成试卷, 通过这种标准化、规范化的试卷来考核教师和学生,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人们把这种教育模式形容成,“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扔笔记、学完全忘记”。它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低,而不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果是,重课堂教学,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就业技能的培养,致使许多毕业生高分低能,不了解就业市场,缺乏明确的职业定位,很难顺利就业。

2.专业设置陈旧、僵化,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当前,大学生就业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但结构矛盾是主要矛盾。大学生的就业已经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调整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这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之一。很多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专业划分过细,专业教育质量不高。热门专业“遍地开花”,毕业生严重供过于求,就业水平下降。

3.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薄弱

面对着大学生就业制度从“分配”到“就业”的根本性变化,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于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不能满足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需要:一是就业指导时间的短期性,一般的就业指导只是集中在毕业前半年或几个月;二是就业指导内容上的局限性,只注重服务型指导,忽视教育型指导上,主要是对就业形式的一般介绍和就业政策、规定的诠释,缺乏对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三是就业指导的信息平台不够完善。

二、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高等学校对策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在帮助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包括传统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就业市场化的需要,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就业指导工作薄弱。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采取如下措施:

1.构建素质教育型高等教育模式,适应就业市场化的需要

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看,高等教育改革方向是构建素质教育型高等教育模式,是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专业技能的人才。素质教育型高等教育模式,是把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作为学生学习、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既重视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视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内容上,根据社会发展与人才市场的需要,“以销定产”搞好院系的调整、学科与专业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讲授与“非讲授”(如师生双向交流)方式结合起来;在考试方面,考试方法的改革要模拟学生走上社会后所遇到的社会环境,效仿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上所遇到的“考试”方式。教师不仅关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

素质教育型高等教育模式,体现为高等教育模式全方位的变革。高等学校应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面向素质教育方向的高等教育模式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

2.在专业设置更为灵活多样,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高等学校应该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使大学生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应之间协调起来。具体来说,高等学校应做好一下工作:

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对人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在此基础上,制订高等学校自身的专业设计与调整长期规划。一方面,确保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招生计划的科学、适时的调整;另一方面,尽快形成学科专业设置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的运行机制,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

在专业设计与调整长期规划指导下,高等学校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安排和制订招生计划,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应减少其招生计划,甚至停止招生。为了解决大学生从入学到就业的几年间,经常“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现状,高校可以按照大专业分类招生,在低年级(一、二年级)阶段对学生重点进行基础和综合教育;在高年级(三、四年级)阶段,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并结合就业市场的需要来确定专业,集中精力学习专业课程。

3.建立“全天候”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针对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的就业指导短期性、局限性、应急性与不系统性的特点,亟待建立“全天候”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体系。

首先,要更新观念,将就业指导变成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天候”的工作。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大学教育的每个环节进行就业指导。大学生入学教育就要谈到就业,谈到如何通过几年的大学生活为就业准备好条件;在教学环节,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担负帮助就业的责任,都要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设计、考试方法的确定等方面体现出帮助就业的特点;专门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举办就业指导系列特色专题讲座,请校内外就业方面的专家做讲座;就业指导还要占领网络、学生课堂、学生社区等传媒阵地,抓住一切机会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形成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网上职业测评、咨询服务等多位一体的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体系。

其次,通过毕业指导工作,转变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在现实的社会中,工作岗位从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形成了现实中的“三六九等”,每个大学生都想要做体面的、社会地位高的工作,就业似乎不是为了自己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就业指导老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努力纠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因为“面子”而失去就业机会的问题。与此同时,就业指导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写履历表和求职信,教给学生如何自荐、面试等求职技巧,还要引导大学进行自我适应性评价、未来职业设计、角色转换、自我启发和自我成长等,让大学生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就业、解决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强 赵万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社会影响及解决对策[N].辽宁教育研究,2007(4)

[2]周贤:试论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N].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4)

第8篇: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范文

(一)供给角度分析

1.供求关系。根据劳动市场理论,如果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就会造成大量的劳动力资源闲置。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49万人,创历史新高,大学生的供给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量,使得大学生的竞争力日趋激烈,就业状况日益严峻。再加上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很多企业开始倒闭和裁员,使得本已紧张的就业形势更加的严峻。

2.工资影响。根据市场供求理论,工资水平的上升或者下降与劳动力这种商品供求关系的改变有密切关系,当市场上的劳动力越多时,工资水平则会越低。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已经趋于饱和状态,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的价值相应的变得较低。

3.偏好影响。当偏好主要是指供求双方提供工作的期望,前我国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处于双向选择,双方都有权利选择或拒绝对方,例如大学生在考虑一份工作时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工作水平、工作环境、晋升空间等都会成为他们就职的因素,如果有一项不符合他们的期望,就可能拒绝就业。用人单位也会对应聘的学生进行考虑,如果学生的各项素质不符合他们的工作岗位需求,同样也会拒之门外。

(二)从成本和收益角度分析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用人单位在选择对方时都会考虑成本和收益,就用人单位而言,他们主要总是希望给大学生最低工资,而希望他们能够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因此在面对一个能力较低又缺乏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和一个经验丰富工作能力较高但是学历较低的求职者来说,他们往往喜欢聘用后者,这样他们一旦被聘用就会选择立即上岗,不仅立马给企业带来效益,而且还会给企业节省大量的培训成本。就大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在高校需要接受3-4年的高等教育,共需要花费5万左右,这其中还不包括这3-4年的机会成本,因此他们希望毕业后能够寻找一份薪水比较高的工作,从而能够将在大学期间的成本尽快的收回来,因此他们对工作的期望,往往都比较高,当一份工作与他们的心里的期望较大时,他们往往会拒绝就业。

(三)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

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学生、学校以及企业之间,如果企业的需求信息无法及时的传递给学校和学生,就会导致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处于非常盲目的地位,这样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而大学生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出现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雙方之间信息沟通和传播的渠道不畅。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与建议

(一)从政府方面来看

政府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式主要是通过制定一些政策引导大学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前往西部地区和基层地区就业,可以给予这些地区的就业大学生一定的生活补助和补贴,对于一些符合国家就业政策的大学生可以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的减免,合理引导大学生的就业的分流,及时北上广等热点就业地区的就业状况和竞争状况。一方面要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积极进行创业,在创业政策方面给予他们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二)从高校方面来看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摇篮,应该在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各高校需要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和互动,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他们对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期望,这样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高等教育;其次进行课程改革,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适当的侧重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将培养方向与目标与市场的需求状况进行有机的结合;最后要建立企业用人需求信息沟通平台,及时的更新各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联合用人单位在学校举办各种校园招聘会。

(三)从大学生方面的来看

大学生本人是就业市场的主体,因此在就业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要明白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状况,本着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来面对,适当的降低自身对求职的期望;其次,在就业之前,适当的参加一些就业培训,包括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和学习,适当的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最后在学校学习期间,应该在学好自身理论知识的同时,适当的提高自身的各项技能;最后,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到西部地区以及基层地区进行就业,在那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三、结语

第9篇: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困难 原因分析 指导对策

自1999年以来,因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率走下坡路。根据官方资料显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由2006年的413万,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递增,到达2010年时毕业生数量已多至630万。因此,当今社会、学校、学生在聚焦问题上已达成共识,即为有效的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为何就业难的根源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本身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一方面与就业市场发育程度、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社会保障体系等就业环境相关联,另一方面与人才培养数量、结构及其质量等教育系统内部因素也息息相关。经系统分析,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四个方面:

(一)中国产业链的定位低

在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分工下,我国的制造业处于产业链价值最低的环节,即硬的生产环节,其有三大特点: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剥削劳工。在这样的经济模式下,我国制造业需要的更多是工人,吸纳不了大量的大学生。而制造业的其余六项软生产环节都属于服务业,对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有极大需求,并能制造可观的高利润率,却并非中国的产业定位。中国要走入世界发达国家前列,大学生的比例必须高。而现今中国大学生的比例很低,但却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危险。究其原因,第三产业才有大量吸收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目前我国急需进行产业链的转型,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惟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金融危机影响大

2008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世界金融危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传统外向型企业由此也受到严重影响,发展受到严峻考验,且由于影响因素主要为高通胀和次贷危机、高成本和低附加值的增长模式、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政策迭加效应等,这些都不属于短期现象,将会导致某些行业受到冲击,成本缩减,招聘人数减少,对我国就业形势造成严重影响。

(三)高校扩张盲目

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实现大众化教育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硬件方面,办学条件差,硬件不足,图书不充足,学生实验条件简陋,教学设备跟不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改善力度不够;软件方面,师资力量跟不上,教师自身能力及科研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师教学水平有限等。这些问题在某些地方性大学和民办高校表现得更为明显,由此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保障,就业竞争力下降。

(四)高校教育机制不合理不健全

学校教育和社会存在脱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专业设置上墨守成规,没有结合快速变化的专业市场需求,导致热门及冷门专业供需差异过大,从而形成学生就业和社会需求不协调的尴尬局面,在课程设置上,疏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此导致就业质量下降;二是就业指导不到位,某些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就业指导教师、服务场地配备不专业及经费不足等,直接导致就业指导系统不科学、不完善,指导局限性过大。

二、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

(一)政府应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发展经济,改革制度,保障就业

1.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前提是发展经济,同时加快产业链的转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转变产业结构,只有这样,社会才可能容纳更多的新增劳动力,才能扩大就业,从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一是政府采取有利政策如给予适当补贴或税收优惠政策等,激励处于发展低谷的单位和企业任用毕业生,减缓严峻的就业形势;二是政府制定政策创造相关的条件和动力,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三支一扶”建设,积极去基层、去农村、去西部就业;三是政府更新和完善在资金、项目、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自主创业。

3.规范就业市场

加强宏观调控,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营造平等、择优、竞争的就业环境。对于户口限制等政策,要逐步取消。加强运用网络服务体系,及时、准确相关就业信息。

(二)高校应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就业竞争实力

1.提高毕业生的能力

高校应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建立合理、科学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教学目标重点,完善及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社会能力。

2.提供更完善的就业岗位信息

高校应利用多条途径对就业形势及信息进行广泛宣传,对各行业就业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对当地各用人单位加强联系及接触,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

3.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

高校应在就业指导机制上进行完善,立足于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并实施重点指导、专项培训、优先推荐、“一对一”服务等,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

(三)学生自身应提高素质,调整心态

学生本身在就业时,自身素质和能力是成功入职的根本;其次,学生应树立合理的择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降低就业期望;再次,学生在就业时应形成主动寻找就业信息的意识,通过各种合理途径和资源成功就业;最后,学生在就业心态上应保持自信、积极的态度。

(四)企业应创造更多的就业平台

企业在招聘信息的传达、岗位及用人单位的介绍等方面应全面;毕业生是否被录用的反馈上应及时;对“人才高消费”的现象应避免;对公平公正的就业原则要遵循。

参考文献

[1] 邵际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职业时空,2010,6(1):34-35.

[2] 郎威平.郎威平说:热点的背后.东方出版社:178-180.

[3] 周元洪.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1).

[4] 沈睿泽.经济危机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创新研究.探索,2009(4).

[5] 王春雨.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职业时空,2007(9).

[6] 林华坤.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