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原则范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原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职业规划原则

第1篇:大学生职业规划原则范文

 

一、开设大学生职业职业规划培训的意义

 

(一)职业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和就业规划。职业规划培训,能够使大学生在走进企业,走向岗位前清晰认识到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否和自身的兴趣爱好、职业教育发展、人生规划相符合,及早制定就业计划。同时及早弥补自身各项素质的不足,尽快适应社会需要、企业需求,获得社会的认可,实现自我发展。

 

(二)职业规划培训帮助大学生顺利成才。择业是人生的关键问题,它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没有规划的人生的盲目的,没有计划的就业是迷茫的。因此,适时的进行就业指导规划,避免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走弯路,四处碰壁,也避免了学生在就业后频繁更换工作岗位,浪费了青春,也浪费了知识。

 

(三)就业指导规划,帮助社会合理配置资源。我国近几年一直出现的人力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一些企业招不到具有专业技能的员工,而一些大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却一直招不到合适的工作。社会出现的‘用工荒’,企业单位时刻在为合适的人才劳神。就业指导规划使市场和用人单位有机结合,实现人才信息共享,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四)为学生走向岗位做好准备。高校的教育重视的是理论基础,对于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培训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打好基础企业发展的需要不能做到及时关注和调整,因此出现大学生在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及处理事情的能力不足,阻碍了大学生的发展。职业规划向学生提出了企业的要求,使学生与针对性的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尽快适应社会发展。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定位认识

 

职业规划是根据大学生自身的性格、能力、兴趣等为出发点,运用心理学、职业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对大学生的各项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帮助大学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倾向、职业定位、职业规划等。

 

(一)职业规划培训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职业规划是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的,人生的每个时期对于近期、中长期、长期规划都是不尽相同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学生的心理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职业规划需要连续的对自身认知做出评价,越清晰的评价,对学生做出的决定越有实现意义。

 

所以,不能在毕业前夕或就业之初才做职业规划,如,大学一年级着重培养学生适应性和对自身性格、爱好的评价;大二学生就要在此基础上认知专业性质和专业能力是否符合自身的发展,在职业测评中完善知识结构,试探性的做出职业规划的目标;三年级就要结合能力倾向和学业发展状况,客观的评价自己,同时培养就业优势善自身素质;四年级面临就业,则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就业信息,加强择业指导,了解政策法规,为就业提供必须的支持。

 

(二)职业规划要坚持整体性的原则。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于自由选择,不断就业,勇于创业观念的转变,使得职业规划走进越来越多人的观念。

 

在就业指导上,大学生还是依赖于学校、政府、企业招聘会等,对就业择业、就业咨询信息、岗前实习、就业模拟以及企业调查等做的都不够,大学生只有从多方面全面系统的了解社会就业信息,才能及时做好职业规划,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加强职业能力提高,为就业打下基础

 

(一)重视职业测评,为职业规划指明方向。职业测评主要是依据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做准备。一些大学生没有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有的学生盲目乐观,有的学生则害怕就业,一些学生将职业规划等同于找工作、做作简历,出现这些心理都与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有关,影响了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对人生的指导价值。

 

为了激发大学生的潜能,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偏差,教育部门要积极调研,组织和参与各项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质素和个性化水平,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培训、礼仪训练、职业道德培养等方面的素质,让学生在就业指导的氛围下积极参到自我规划和自我提高的良性发展上来。

 

(二)开放就业信息,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职业规划。大学时代被称之为最轻松的时代,这一时期学业压力不如高中,生活压力不如成年人,因此一些大学生在这一时期并不没有意识到就业的压力,而职业规划的落后和不被重视的现状也使学生在临近毕业才匆忙学习。

 

鉴于此,学校应该在校园里组织职业规划的讲座、就业信息、企业模拟,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和注意力,让学生在进校初期就感受到职业规划的存在,时常讨论和思考人生的发展。

 

(三)完善职业规划咨询,帮组大学生认识并强化能力。职业规划咨询服务主要以就业指导分析、学生心理、就业心理几个方面为主。就业指导以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就业、面试技巧、职业素能为主要方向,对学生作出作出职业规划。

 

心理疏导以正确树立就业思想、改善学生自卑及过于自信的就业观念,帮组大学生顺利度过就业迷茫期,完善大学生的性格,以用人单的需要为导向,注重专业素质的提高。

 

当代大学生就业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也需要学生具备处理人际关系、获取信息、创新能力、爱岗敬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对于这些方面的素质,在职业规划中也要通过咨询、培训等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

 

作者:陈宏波 来源:亚太教育 2016年20期

第2篇:大学生职业规划原则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职业规划教育

一、民办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现状和改革的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民办高校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而随之而来的,民办高校的职业定位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职业规划教育是指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的现实条件和发展潜力,评估外界机遇和制约因素,制定和修正个人职业目标和行动方案,选择和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良好的职业规划教育应具备可行性、适应性、适时性、持续性。然而,目前民办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还呈现很多不成熟的态势,以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教育认识不清

对专业前景认识不清: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大学所学专业在未来的就业方面还存在盲目性;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定位还不清晰,还没有了解自己的专业在将来毕业时就业的竞争压力,更没有一个合理、清晰的规划,也没有建立一个明确的职业观,不能转化为自身的意识;对自我认识不清:在通过高考模式进入大学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与中学教育的缺失,大学生只是专注于个人的学习与成绩,无法正确地认知自我。既然不能全面地了解自我,一定会在大学四年中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产生较多的障碍,即使有就业指导课的教育,也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结症所在。

2、职业规划教育课程不够科学有效

现在学校的就业指导重在大学生在找工作时的就业政策、就业礼仪以及就业面试技巧等基本技能的培训。职业规划课程时间的连续性、方式方法上还需进一步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既是一门需要掌握基本理论又需要参与者亲自去实践的,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教育这门课程在开设的形式上更倾向于采用素质拓展的方式来进行,这对我们上好职业规划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职业规划教育的师资不专业

河南各民办高校几乎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专职从事职业规划教育人员数量少,一般都是由思想政治辅导员兼职,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普遍缺乏,且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技巧,无法提供成熟的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服务。

二、民办高校职业规划教育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1、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教育理念——以人文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的肯定,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大学生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专业特点、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合理的、具有可行性的计划方案。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2、建立有效系统地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和行之有效地教学方式

作为高校,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纳入学校的正常教学计划中,并在新生入校起就开展理论教学和操作指导;应该选择高水平的职业规划教育的教材,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专业方向,进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向学生灌输职业发展理念,从而使学生去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调整自己,以社会的需求为主导,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应该充分发挥专兼职职业规划教师的作用,进行在校期间的教育、咨询、引导和跟踪,以确保实际操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要打破原有的单向教学模式,要立足于就业工作的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分类和个别指导,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终形成开放式教学、实用性教学、针对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前瞻性教学为一体的新模式。

3、加强职业规划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缺乏专业性的、稳定的职业规划师资队伍是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不能取得积极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硬件设施上,要投入必要的物质保证,如:就业专业信息查询室、专业的咨询辅导室、毕业生的面试模拟室等;在发展方向上,必须朝着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要注重加强从事职业规划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理念、文化素质、工作方法;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专业互补、专兼结合、相对稳定、业务素质较高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师资队伍。同时,还要建立与完善职业规划师资队伍的管理制度和晋级制度,进而保证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咨询、辅导等教育的近期效果和远期发展。

4、加强实训基地与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建设

第3篇:大学生职业规划原则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规划大赛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莞工职业规划大赛概况

至2011年,我校已成功举办了7届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每次大赛都贯穿每一届新生的大一全学年。讲师授课、设计职业规划、走访企业、分享企业调研成果、院系初赛、校级总决赛、岗位体验等七大环节全部囊括其中,层层推进,逐步深入。从“认识职业规划—设计职业生涯—职业探索—评估和修正职业规划—岗位实习—再评估再修正”,从理论习得到实地调研到岗位体验,使得职业规划理念牢固地扎根在学生的头脑中,深受每一届学生的欢迎。

2 莞工职业规划大赛特点

2.1 覆盖面广

2.1.1 “学长启蒙”,地毯式传播职业生涯规划知识

学校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职业生涯规划学生讲师团,每年从大三年级的优秀学生中再择优选拔,形成一支学习成绩良好,责任心强,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在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活动中取得不俗成绩,各具独特的人格魅力的学生讲师队伍。他们经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授课技巧以及礼仪等全面培训后,从每年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中期开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课。

因此,从2006年以来,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课是职业规划大赛的必经环节,也成了每一届新生入校的第一门“必选课”,将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地毯式”地铺开,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规划职业生涯、在职业生涯上有方向、有计划地主动作为的氛围。

2.1.2 “学长引路”,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

主题班会课结束后,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学校购买的专业测评系统,按照目标设计原则、职业性向定论、职业规划基本步骤,运用SWOT分析法、PPDF分析法等科学的测评工具进行自我评估,同时教给学生如何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认识与评价的现实测评方法,让学生形成客观的自我认知,确立职业目标,进行初步的“人职匹配”探索,制定一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品。

在作品制定的过程中,授课的学生讲师会给予新生指导和建议,辅助新生及时制定修改完善其职业生涯规划,将自我认识与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及早树立职业目标,为大学学习明确方向,提升学习动力,少走弯路。

2.2 可行性高

在以往的访谈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所作的职业生涯探索客观性不足,不利于学生充分了解职业发展路径,所作的职业生涯实施方案与实际契合度较低。

为此,学校在职业规划大赛院系初赛举(下转第214页)(上接第190页)行前期,利用寒假举办企业调研活动,为学生走近企业、了解目标职业提供良好的平台。学校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由学生自由组队,根据自身的职业定位,分别走访调研政府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大型集团、中小型企业等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不同单位的用人需求以及目标职业的用人要求、工作内容、性质以及发展路径等。在这种职业探索模式下,学生能较为深入地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职业,那么职业探索的客观性强。

在调研结束后,每组的企业调研队员认真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形成调研报告。学校随之则举行企业调研分享大会,让不同队伍相互分享调研成果,交换用人市场的需求信息、了解各类用人要求以及各种职业的发展路径等。同时,邀请知名企业的资深HR到在分享会现场,与学生进行互动,对学生的调研总结进行点评分析,加深学生对人才市场、目标职业的客观认知,清楚自身优势与不足,同时对本身初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修正,制定可行性高的实施方案。这在帮助学生做好职前准备方面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

2.3 实践性强

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在经过学长的指导以及在职业探索阶段的重新认知、评估、修正后,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职业规划作品,此时,由各院系举行职业生涯规划初赛,筛选出一批作品晋级校级决赛。我校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不断创新模式,务求提升职业规划教育的实践性。

以2011年的校级总决赛为例,借鉴了现今深受大学生欢迎的求职类节目《职来职往》的模式,设置了选手VCR展示、专业技能测评、选手与评委互动、一锤定音四个环节。邀请企业的资深HR担任大赛的评委。在这种公开式的现场“面试”中,让参赛学生及观众,近距了解企业用人要求,自觉寻找自身不足,进一步反思、评估原定的职业规划方案,逐步修正。

在总决赛被录用的学生,在暑假期间到相对的用人单位实习,亲身体验目标职业,在实践中审视自身实际的人职匹配度,从而不断地对自身的职业规划进行再评估再修正。

3 以“赛”促“教”,有效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效

我校的职业规划大赛,与一般的比赛形式有所区别。“赛”的不是一份单纯的计划、一种主观设计的方案,不是纯粹的个人舞台表现,而是以一种连贯穿插体验式的“认知—实践”相结合模式。

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唤醒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普及职业生涯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企业调研进行职业探索,进而以职业规划大赛为交流的主阵地;再者,以岗位体验,升华对职业规划的了解与实操。将三者统一起来,形成一种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相长型的教育模式,激发并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培养并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和生涯管理的能力,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由浅到深逐步推向深入,将会极大地增强职业规划教育的效果,推动促进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大学生职业规划原则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规划;对策研究

1 高职院校职业规划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能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也开设了诸如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类的相关课程,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也组织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强化了“职业规划”在学生中的印象和概念。尽管各高职院校一直尽心尽力去做,但职业规划的相关工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没达到理想的效果,多数指导流于形式,无法满足学生真正的需要,究其原因,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1.1 职业规划的教育欠缺系统性和针对性

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接受的是应试教育,为升学而努力,缺乏相应的职业教育。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都是对专业概念一头雾水,很多同学都是听从家长和朋友的建议,或者是跟风报考,不能真正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这导致到他们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甚至乃直到毕业时,对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依然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者认识不清,最终造成了只能随遇而安的窘境,无法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合理、科学的规划。

1.2 职业规划指导欠缺专业性,没有专业的职业规划队伍

据笔者了解,高职院校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大多由学生管理人员完成,很多老师都是临危受命,匆匆上岗。他们没有参与过太多的职业生涯及就业指导的相关培训,并不具备职业规划的专业知识。这导致了相关课程水平不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困惑提供解答和困惑。而且,在很多的多高职院校里,都没有设立专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部门,几乎没有货很少有专业的职业规划教师,往往有从事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或行政部门负责招生与就业人员兼任,有些人对职业规划专业知识了解有限,在开展教学时,不尽如人意。

1.3 对职业规划教育的不太重视与师资力量的缺乏

很多大学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这个课程都安排在选修课的位置上,只有少数学校开设必修或主修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以培养专业型,能力型,创新型的人才为目标,把太多的时间和工作放在了这些方面,却忽略了大学生的未来规划和职业追求,导致了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经历大学之后仍然不知道自己的职业取向,仍然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惘,消沉于当今社会。

1.4 学生本人对职业规划的认识和学习能力不够

由于大学生本身年龄不大,对社会接触较少,还感受不到社会竞争的压力和残酷性。由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转入轻松的大学校园,很多同学都沉浸在休闲和放松之中,日子往往蹉跎而过。即使有相关的课程指导,但同学们对此还不够重视,认为职业规划是比较“虚”的西,远不如学习专业知识重要。即使有部分同学愿意提早进行职业规划,但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仍很欠缺,相关老师也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导致职业规划的目标设定不明晰,甚至可能不适合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不利于同学的长远发展。

2 对策研究

2.1 加强职业规划的专业队伍及专业性建设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素质及职业规划一直备受社会人士的关注,为了是学生能更好的去适应社会的这个大环境,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的建设要立足长远的师资建设,培养职业生涯规划专门人才,特别是课程教授,咨询辅导等方面的老师,其次要加强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培训,使他们获得资格专业认证[3] 。在老师职业受教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对老师进行考察,并以学生的意愿推举出最好的职业老师,让老师的责任感更加尽职尽责。对于一个职业的老师而言,要深刻的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方面面,既包括认清其意义、内容、原则,也包括职业兴趣分析、性格分析、技能探索、职业价值观探索等重点难点,还要对社会就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2.2 建立完整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各高职院校应把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贯穿学生从大一到大三的全程,改变原来只在临近毕业才开始注重进行职业规划的局面。从入校伊始就让同学们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每学期都通过系统的学习来帮助同学了解越来越多的职业规划知识,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分析,澄清职业价值观,并通过专业的测评工具来设定合理的职业目标,找到自己最合理的发展路径,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围绕个人目标进行准备,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力争实现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的情境化教学

情景化教学,即以情景来模拟教学的内容,通过学生对情景的融入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大学以前的学习生涯中,同学们都很少接触职业规划,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都是未知数,而且,对职业规划的意识比较薄弱,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在校不同时期情况,再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一份情境化的课程标准,分学期进行不同方面、不同侧重点的讲授,也可以把学生所喜欢的事,物搬到教学上来,把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书本相结合,在得到欢乐之后,也能让学生对职业规划有所了解,并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情境设置上,依照职业规划的步骤进行分解,强化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目标设置等重点和难点,让同学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学习氛围,更好的掌握自己的未来发展。当然,职业规划不应该独立存在的,英语大学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大学期间学习的知识储备是职业规划的基础,而职业规划有事学业规划的指挥棒不断影响着学习规划的更改,所以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结合自身的情况做好学业规划,才能使职业规划有效的执行 [4] 。

创新和丰富职业规划指导的方式。职业规划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建议高职院校开辟专门的场地,供同学们开展职业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增加职业的直观感受;可以多增加校企合作,多聘请企业的专家、领导进行专题讲座,让同学们了解成功人士的成长故事及心路历程;可以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职业规划的日常宣传教育,通过设立专题网站、宣传栏、主题学生活动等形式,增加学生了解职业规划的途径;利用同学们的课余时间,参观与他们专业相近的企事业单位,了解未来可能要工作的环境和氛围;依据各高校、各院系的专业特点,在专业带头人的帮助下开设相应的职业素养课等。

善于观察,落实与学生,强化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面向的是广大的学生,对于学生的职业意向都要有很好的了解,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决,从中列举出绝大多数的案例,想法,意向编入书中,使每一阶段的学生都有其正确的职业规划。对于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也会有很大的改善,与社会的发展相接轨。

参考文献

[1] 田兴政 . 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37-38 .

[2] 戴镒东 ,李明 .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与实践体系创新[J] . 《科教文汇》, 2013(4):28-29.

第5篇:大学生职业规划原则范文

关键词:职业咨询 历史演变 审视与思考 对策

课 题:本文为2012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重点课题成果(项目批准号JYA2012013);获中国就业促进会2012年度优秀职业指导论文二等奖。

一、我国职业咨询历史演变

我国早期职业指导始于20世纪初, 1916年清华大学校长周寄梅先生初创职业指导。1929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教育与职业》杂志第100期《十年来之中国职业指导》一文介绍职业指导。1996年,朱启臻所著的《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内地职业指导理论的深化、发展以及向职业生涯理论的转化,具有筚路蓝缕之功。2000年前后,我国职业指导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新时期。1999年,《职业指导人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出台,标志着职业指导人员作为一个新职业从社会中分离出来。2006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展的职业指导训练,推动了我国《国家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工作的实施和职业指导的全面开展。同时,北森测评公司引进的美国职业咨询技术,促进了我国《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的培训和认证工作。这两项资格认证工作,在我国职业指导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我国职业指导的历史演变表明,职业指导是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配置的必要措施,受社会人力资源调配方式的直接影响。职业指导是服务社会就业、提高社会劳动力职业素质的有效载体。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咨询技术,必须与时俱进,对职业咨询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

二、对职业咨询理论的审视与思考

1.职业咨询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适配性不足

由于我国职业咨询起步较晚,职业咨询应用的理论大部分是“舶来品”,如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霍兰德的人格类型论、明尼苏达的工作适应论、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以及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皆是建立在西方社会规范之上的。其主要特征是:价值观是个人主义的;哲学基础抽象人性论;学科基础畸偏心理学;研究样本西方社会化;职业指导理论各有局限性。价值观的差异是造成中西方职业规划理论不能很好匹配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大学生职业咨询工作主要是依赖美国传统职业咨询理论,而职业咨询理论作为社会科学理论及知识的范畴,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职业咨询理论知识,是关于人本身的知识,则更明显地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影响。传统西方职业咨询理论依仗其世界地位获得超越文化的权力的同时,必定给其他本土文化带来不适应。这种对咨询理论与其应用对象的文化适配性的不足是当前大学生职业咨询的一大误区,是需要反思与改变的。

2.职业咨询的操作程序、方法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适应性不够

(1)对充分尊重来询者决策自由的反思。大学生来询者会无意识地将职业咨询师当作导师,当作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专家,期望从他们那里得到直接的决策或具体规划。因此常用的职业咨询技术,如共情技术、来访者至上的态度就很难被一般的大学生所接受。如果过分平等尊重来访者,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不予以明确指导,常常使他们对职业咨询产生失望情绪,影响咨询效果。职业咨询让来询者自我抉择的原则 ,对中国大学生而言是值得反思的,不考虑中西方个体行为与性情倾向性的差异,生硬照搬“让来询者自我抉择”则会严重影响咨询效果。

(2)对职业价值观差异的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中职业等级观根深蒂固,存在体力、脑力劳动的观念差异,“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大学生尚有余存,因而会出现“国考第一考”的现象。相对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的职业平等意识较强,行业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小。而职业咨询技术是建立在职业平等的基础上的,因而在大学生职业辅导过程中应加以考量。

(3)宏观调控政策对职业咨询的影响。欧美国家实施完全市场化制度时间较长,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相对成熟。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且不断进行政府宏观调控,人力市场受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大,需要我们在职业信息探索的过程中应给予充分考虑。

(4)家庭社会关系对职业规划的影响。由于大学生在就业信息上存在着信息通道的差异性,来自学生父母、亲属的信息和就业推荐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很大。同时,某些招聘单位还对职工子女在就业上给予一定优先照顾。同时地域因素、家庭经济条件因素等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也存在影响,这种社会因素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因素,与职业规划理论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在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中,应给予考虑。

(5)职业规划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审视与反思。据统计,2005年美国有职业咨询师(相当于我国的高级职业指导师)约16万余人,平均一位职业咨询师面对1250人;2010年我国获取《高级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书》有1万余人,加上职业指导师这一级人员,不过15万余人。按照2005年美国的标准,我国尚需100万高级职业指导师,与社会需求相比,数量不足。另一方面,职业指导人员多为兼职,专业背景多元化,职业指导学术底蕴和指导经验不足,直接影响我国职业咨询技术的本土化进程。

三、走出职业咨询误区的对策

1.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咨询理论

职业咨询理论的本土化改造,首先要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咨询理论。需要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传统文化、社会经济、国家体制等实际出发,探索大学生职业抉择的动机、职业抉择机制以及职业发展路径。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经济和传统的职业理念,摸索出一套对我国大学生职业咨询可行且实用的实践模式,包括高校职业咨询机构的建设、专业队伍和资格审查、职业道德、督导制度、学术制度、质量评价等。

2.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职业咨询程序与方法

(1)去商业化操作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绝大多数职业咨询是一种商业行为,需要商业化的流程和运作。而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职业指导是义务提供的服务,可以简化程序,突出重点。适合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咨询的流程是:觉知网上测评团体咨询个体预约面谈形成共识制定行动计划。具体来说:通过职业生涯报告会,让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目的和意义;而后组织学生参加网上职业测评;根据职业测评的结果,分类进行团体咨询辅导,解决大多数学生的职业规划问题;对于团体咨询不能解决的个性化问题,由学生进行个性化咨询预约;学生与职业咨询师面谈,解决职业规划问题,形成共识;由学生自我制定职业规划、行动计划、调整方案。这样既可以解决当前高校学生多,职业咨询师少的矛盾,也可以提高职业规划指导的效率和效果。

(2)职业咨询模式的改造。一是师长关怀式。大学生普遍尊重师长、信赖师长。从学生学业、就业出发,以生为本,按照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人职匹配的原则,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定位,指出大学生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必要的职场体验。教育学生从大学学业开始明确目标,坚持不懈,定期总结,合理调整,从专业技能、职业素养、通用职业技能等方面入手,逐步提升自身的职业成熟度。二是专家指导式。在我国,大学生们若求助于职业咨询机构,则他们会希望为自己提供帮助的是有特别的专业背景、有职业咨询的经验和方法的专家型权威的职业咨询师。而我国目前具有专业学科背景而又熟悉职业规划理论、方法的专家型职业咨询师较少。因此,我国要加大力度培养大量专业性强的职业咨询人员,并不断加强职后教育,不断提高职业咨询队伍专业素质和能力。

三、对职业咨询测评工具的改造

1.建立适合中国实际的测评工具

我国政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不断地出台一些新的政策和措施,如:农村义务教育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兵役计划等,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了很好的调控作用。在大学生职业咨询测评软件制作中,应给予体现。

2.建立体现我国高校层次结构的测评工具

我国普通高校可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以及高职高专院校,不同类别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各不相同,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职业咨询测评工作应该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合理定位。

3.三个维度的就业能力模型

2004年,福格特提出了职业生涯识别、个体适应性、社会和人力资本三个维度的就业能力模型。社会和人力资本是个体所拥有的社会网络,例如教育经历、工作经验、情商等,其可以拓展个人身份并影响个体职业生涯机会。而当前大学生职业咨询测评系统中,很少涉及社会和人力资本因素。在大学生测评工具本土化改造中,必须给以补充完善。

四、对职业发展路径的完善

1.“论资排辈”现象影响职业发展路径的选择

在我国职业发展的路径中,往往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如:公务员升职需要一定的岗位工作年限,专业技术人员升级需要一定的岗位技术工作年限等,同时还有轮岗、二线工作的等特殊的职业发展路径,外职业生涯对个人内职业生涯发展影响较大,在职业发展路径上必须给予充分考虑。

2.行业之间人员流动的障碍影响职业发展路径的选择

我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单位的用人制度不同,尤其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还受到岗位编制的限制,影响了人员的自由流动性。因而,在职业发展路径选择上,要适应组织的要求。

3.户籍制度影响职业发展路径的选择

为保持城市的健康发展,部分城市实施较为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户籍与就业、购房、孩子入学等挂钩,势必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地域结构。

参考文献:

[1]张维为.中国震撼[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姜献群.师范院校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实践探索[J].出国与就业,2010(12).

[3]魏丽青.英国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9(09).

[4]丁新胜.大学生心理资本生成模式研究[J].南都学坛,2012(2).

第6篇:大学生职业规划原则范文

[关键词] 职业规划 企业战略 对接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不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团队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的欠缺,以及自我认识不足,对未来的发展预期比较盲目等特征,应该从大一开始职业规划。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含义与分类

大学生职业规划是大学生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

简单说,大学生职业生涯就是大学生终生的工作经历。一般可以认为,我们的职业生涯开始于任职前的职业学习和培训,终止于退休。

大学生就业方向主要面对政府及政府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企业,就业方向面向企业的同学职业规划可粗略分为如下:将来自己做老板、在企业稳打稳扎成为一个管理者、在企业快速的成为一个管理者、在企业做一个不需太多劳心的被管理者四类。

1.将来自己做老板。此类同学要具备创新意识,能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市场,同时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敢于做别人所不敢做,还要具备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一方面跟个人的性格有关,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注意在校期间除了学好专业课程之外,多参加社会实践,从而提高自己将来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2.在企业稳打稳扎成为一个管理者。这要求同学在校期间要打下相对比较扎实地理论功底,同时要熟悉一些管理类、经济类课程,有条件尽量参加团体活动。3.在企业快速的成为一个管理者。此类同学从性格上来讲要具备一定应急处理能力,同时有一定专业基础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分清主次,能合理配置及利用身边资源。4.在企业做一个不需太多劳心的被管理者。此类同学要比上面的同学理论功底根要更扎实一些,同时注意从学生开始要养成少说话,牢记祸从口出的古训。

三、企业战略类型

在企业战略分析中,SWOT分析是一种常见并且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SWOT分析是一种同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包括公司的优势和劣势)都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的力量来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这些外部力量包括机会和威胁,它们是由于竞争力量或企业环境中的趋势所造成的。这些因素的平衡决定了公司应做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去做。可按以下步骤完成这个SWOT分析表:1.把识别出的所有优势分成两组,分的时候应以下面的原则为基础:看看它们是与行业中潜在的机会有关,还是与潜在的威胁有关。2.用同样的方法把所有劣势分成两组。一组与机会有关,另一组与威胁有关。3.建构一个表格,每个占四分之一。4.把公司的优势和劣势与机会或威胁配对,分别放在每个格子中。SWOT表格表明公司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与外部机会和威胁的平衡。

公司的优势是指在执行策略、完成计划以及达到确立的目标时可以利用的能力、资源以及技能。公司的劣势是指能力和资源方面的缺少或者缺陷。在为将来做计划时,确定企业的能力和资源代表的是可利用的优势还是劣势,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成功的决定因素指的是那些公司成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资源。把这些与成功的决定因素放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表格,它反过来可以让你做一下比较:你的能力和资源与行业中重要的能力和资源的比较,这将有助于让你识别出公司目前的优势与劣势。举例如下:(1)机会多且内部优势的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网通、中国移动等前者借助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大肆对外扩张,他们依靠中国庞大的消费群,开始冲出国外,发展势头强劲。(2)外部竞争相对惨烈,但内部优势比较明显,如,青岛海尔、海信等。(3)外部竞争相对惨烈,内部存在很多问题,如TCL等,正急于突破,冲出重围。

(4)外部竞争相对较少,但内部有时不明显,各种新型的高科技企业。

四、大学生职业规划与企业战略对接

大学生即使有了相对完善的个人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与企业战略对接也是以相对复杂的问题,笔者认为:

1.有志于创业的同学如果有可能的最好去向外部竞争相对惨烈,内部存在很多问题,如TCL,这类企业,此类企业面临内外交困,人才不足,急于突破,通常会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大胆启用人才,这对有志于创业的同学是个大好机会,认为一旦被选中 ,则会得到通常工作几年或十几年才能到的锻炼机会,增加阅历,增加交友面,当然有志于创业的同学为了获得好的机会,必须在大学期间多参加团体活动及社会实践,增加自己的综合能力,如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等,同时尽量的了解社会,为将来更好适应社会做好相应的铺垫,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想做一个不需太多劳心的被管理者、或企业管理者、不太适合去此类企业,因为此类企业面临的风险比较大,一旦破产或被兼并,对工作三五年想稳稳当当过生活的同学来将成为二等公民不是个好事,但对想成为老板的的同学则无所谓,因为他们已经学到了很多经验。

2.在企业稳打稳扎成为一个管理者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动用一切可用资源争取去那些外部机会多且内部优势的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网通、中国移动等,此类企业由于国家支持从技术先进,管理完善,市场相对稳定,通常可以为之奋斗一辈子,缺点是因为发展稳定,人才辈出企业内人才竞争激烈,并且常常会论资排辈,从媳妇熬成婆,往往需要毕生的时间,二者也正是有志于自己创业的同学不喜欢他们的原因。

3.在企业快速的成为一个管理者外部竞争相对惨烈,但内部优势比较明显,如,青岛海尔、海信等,企业未突破重围,更上一层楼,必然利用自己的内部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的资源积极地向外扩张,必然会大大的启用人才,对那些在大学中有一定能力积累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毛遂自荐,充分展现自己的大好机会

第7篇:大学生职业规划原则范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内容

据教育部有关数据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外加往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210万人,2013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909万。面对如此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进一步改进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如何为大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大学阶段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在校大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进一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对此问题,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并积极地探索有效开展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和重要性

2007年12月底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要求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并规定了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把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容列入重点的教学科目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国家政策法规的形式得到了体现和保障[1]。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又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需求结合社会需求,个体在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教育经历、能力素质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选择某一职业作为规划目标,发展的方向,并且为了实现职业规划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不断前进[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爱好,帮助学生明确大学阶段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准确把握空位,推进个性化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明确职业的社会需求及发展,确定职业目标,进而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当前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笔者对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校大二学生进行了“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的问卷调查,共发放了300份问卷,收回274份,有效问卷274份,问卷有效率为91.33%。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高职大学生普遍存在职业生涯规划观念淡薄的问题,他们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认识比较模糊。根据“你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和意义是否清楚”得出的调查数据显示,仅有8.33%的学生表示非常清楚,22.54%的学生表示比较清楚,39.42%的学生表示一般了解,26.71%的学生表示知道一点,还有3%的学生表示不知道。通过数据分析可知,高职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并不了解,或者大一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基础课只是让学生大概了解了“职业生涯规划”一词,对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没有清晰的概念。不少高职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已经基本决定了将来的就业方向,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件重复多余的事情。还有一部分高职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很感兴趣,却又别无选择,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无所适从、随波逐流。

(二)持续性较差

持续性是大学生自身长远发展和高校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要求,只有持续不断地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就业观,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主动性、职业实践的针对性,克服择业就业的盲目性。职业规划教育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性、持续过程,应当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3]。据调查数据统计,大一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有112人,占40.29%,认为规划具有可行性者有80人,占28.78%,然而认真执行者只有46人,仅占16.55%。同时,学生对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持续性评价数据中,认为学校持续开展相关教育的仅有31人,占11.15%。大多数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但自主自觉地参与其中并付诸实践的人却很少,更多的学生在双向选择的就业路上比较茫然。

(三)自我认识和职业认知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重要的一步是对自我条件和外界职业环境的分析。通过分析自己的优劣势,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及将来适合从事的工作,认识外界能够提供的机会和面临的风险。然而,据问卷调查统计,高职大学生仅有约15%的人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18%的人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在“大学生职业目标”的调查中发现,有52.45%左右的学生职业目标还不确定,34.27%的学生对职业目标有清楚认识,仅有14.75%的学生非常明确自己喜欢和了解的职业目标。高职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个人意识越来越强,而对于自我的认知能力却还很模糊,心态不够成熟稳重,对待事物的看法和思考问题总是片面不全。基于以上特点,高职大学生对职业的认识也过多地依赖于家长、同学、老师的描述,很少到专业机构咨询,自觉查阅相关资料或通过社会实践了解职业要求,对职业认识往往有一定程度的偏差,导致就业盲从。

(四)对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就业指导的期望呈现多元化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方式比较单一,远远不能满足个性化的学生需求。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就业指导的期望呈现多样化、多元化,只有6.75%和9.24%的学生选择纯课程教学和集体辅导,有33.83%的学生希望邀请专家和企业老总进行专场讲座,有26.85%的学生希望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的机会。这也反映了学生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满,希望得到更有效、更切合自身实际和形式各异的辅导。

三、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及文化思想的个性化转变,“90后”高职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学习生活方式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如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劲头不足、爱网络游戏,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自我控制力和意志力较差,独立意识强烈但自理能力差、集体观念淡薄,在人际交往中易发冲突,价值观念多元化、取向功利化等。基于以上特点,高职院校必须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彻于大学三年的全过程,“以生为本”,制定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和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对新入校的大一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一步必须是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明确肩负的历史重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增强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为什么学、走什么路。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帮助迷茫的大一新生解答“做什么人、为什么学、走什么路”的困惑,为大学期间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精神基础和前进动力。

(二)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教育

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教育是大学生制定科学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和前提。客观正确的自我认知是确立合理目标、建立健全自我意识的基础,帮助学生对自我的全面认识和了解,深化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评价与体验,比如个性、性格、能力、情商、优劣势、潜能和机会等因素,即弄清楚自己是谁,自己想要做什么,自己能够做什么。积极乐观的自我接纳是发展积极自我意识、坚定执行目标和理想的核心和关键。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他归纳出历史上38位最成功名人的成功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悦纳自我、别人及周围的世界[4]。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考虑到个人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对各种可能影响到职业的内部和外部力量加以衡量、评估,才能保证其科学性和可能性。从全面评估自我和客观分析环境两方面入手,学生才能正确地自我认知,从而进行科学的规划。

(三)专业思想教育和学习规划教育

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对新生的入学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和学习规划教育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通过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历史渊源、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清楚本专业的课程安排、具体要求,了解将来的就业方向和就业需求,让学生有初步的职业认知和职业定位,激发对本专业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规划教育,包括学习方式方法教育和日常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通过各种形式加强高年级学生或优秀毕业生对同专业新生实施辅导和专业指导,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规划学习生涯。

除了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和学习规划教育外,应该在大学期间不同年级开展阶段性的专题教育。因为同一专业在不同年级所学内容不同、学习目标不同,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规划也会随之变化,要因人而异地开展集中和分散式的专业思想教育和学习规划教育,为大学生制订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坚定地执行打好基础。

(四)职业规划教育

职业规划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系统培训和辅导。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意义,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所包含的内容和环节及在实施每一个具体环节时所应坚持的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和意识。高职院校已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大一学生的基础课程开设。同时,高职院校要通过组织开展有关“就业”、“职业”观念的教育,强化学生职业规划意识;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等形式,指导学生在意识提升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操作提高执行力度;通过集体辅导和个性化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阶段性地规划好、调整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

(五)就业指导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想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目标,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指导教学,它是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地确立职业目标,制订正确的生涯路线和实施方案并进行科学的管理,使学生能自由地表达对事物的看法[5]。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了解社会不同职业的岗位要求,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业,为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的成功奠定基础。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是保证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为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技术基础[6]。所以,高职院校要将就业指导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统筹规划,制定贯穿高职大学生三年不同阶段长期发展和教育实践的职业规划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

[2]徐阳平.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分析与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08.

[3]叶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81):48-50.

[4]汪海燕,马奇柯.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8篇:大学生职业规划原则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教学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自己的事业做详细额评估,让自己朝着目标前进,努力让自己达到理想状态。其目的是帮助自己真正了解自我,为自己做好人生规划,展望未来,规划前进的方向。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常意义上人们习惯理解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它是根据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的目标而确定明确方向、执行时间和具体的操作方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主要分为职业分类与就业准备、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职业选择及职业准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求职理念和求职技巧、职业测评等。不同部分侧重的内容不一样,但是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角度和每所大学大学生的区别,要上好这门课程,首先要让每个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要有足够的充分,不要畏惧,创造一切机会鼓励大学生站到讲台上去更深层次的认识自己。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要控制一个班的人数不要太多,让每个大学生都有上台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都有机会来展现自我;让同学间相互的交流更全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门学科,学生展现自我的地方可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面试的方法与技巧等。从几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大学生的自我认识

一部分大学生在刚入学校的时候,只知完成高中阶段高考后,需要在大学里好好轻松下,把高中阶段没有玩的、没有睡够的觉一起补回,理解成大学生活是完全可以忘我的。一部分大学生在刚进大学生时,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并对自己的学习方向感到模糊,所以在大学一年级时期就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进入大学第二年,大学生的心态已逐渐倾于平稳,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及学习目标,重点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学校各社团活动,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校期间可以尝试兼职等,积累一定的职业经验。大学三年级是提升期,提升职业技能,积累职业经验。上好这一部分,就是要学生跨出第一步,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即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认识自己,或通过提问“对某某的认识”,从别人的看法中增进对自己的了解。

二、大学生自身的职业规划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个体,有自己的独特气质,不同的个性特质必有相对应的社会职业。所以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始终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在职业指导课程中指导大学生怎么样找到与自己个性特质相符的职业,使自己的个人价值能尽快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按照时间来划分,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在就业教学指导过程中为使大学生能更好的完成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主要从目标明确性、目标一致性、目标激励性、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实际操作性、目标的可评量性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所以在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要做好全面考虑。

三、求职面试的方法与技巧

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掌握了牢固的专业知识,在即将面临毕业进入社会的时候,大学生仅仅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去求职是不够的,需要涉及的方面比较多,而掌握求职面试的技巧有时显得非常重要,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在大学生获得工作岗位前,第一步就是求职面试。大学生的求职面试中,用人单位会考核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求职面试中要做到不卑不亢,稳重自信,还要有一定的求职面试技巧,在回答考官的提问中,注意讲究语言艺术,使自己的求职面试过程锦上添花,最后达到自己之前的职业生涯规划。

总之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始终要贯彻一个原则便是端正态度、求职面试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与自己有关的信息、不放过各种学习及实习机会、要敢于在各种场合将自己推销出去。

参考文献:

[1]刘献文.研究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

[2]刘铸,刘献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邢灿华.谈谈高校毕业生求职面试的技巧.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

第9篇:大学生职业规划原则范文

关键词:职业规划;就业;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094-03

在高校教育中充分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及实施,将有助于大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及社会,并不断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重在目标的推进及实施的过程管理,但笔者多次查阅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推进的记录本时,都能发现学生的目标制定和推进存在诸多问题。

一、案例

1.目标制定存在问题的情况,大致存在以下六种情况:(1)目标制定不明确,目标制定的模棱两可,或没有将目标有效地制定出来。如“在保证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要保证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等都不落后的大学生”等;(2)无法衡量,如果制定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能实现,如“加强社会实践”;(3)目标制定的难易程度,有的组制定得比较简单,如“按时完成作业”等,有的组制定得比较高难以实现等;(4)目标制定没有意义、价值,如有的同学制定的目标是“本月选购一件漂亮的衣服”等;(5)目标的制定没有一定的时限性,如“好好学习英语,争取早日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等;(6)目标的不可控性,如“我的目标是在ABC公司获得一份工作”等。

2.目标的推进及实施存在的情况,如一个班的月份目标是:“(1)每天早晨读英语,准备12月份四级考试;(2)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按时上交;(3)借阅书籍了解本专业学生就业基本情况及动向”。而推进情况为:“本月本组成员基本配合老师教学工作,表现还好,但自觉意识较差,难以坚持早读等,以后仍需加紧要求,毫不懈怠。坚持身体锻炼方面表现很好,从体育课上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小组的月份目标暂不说是否合适,就推进情况也存在不妥之处。如目标中提到的“第一条、第二条”,就没有写推进情况,此目标是否实施了呢?不知道!还有,推进情况中提到“本月本组成员基本配合老师教学工作,表现还好”,没有说清楚具体是哪方面,怎么量化等。

3.目标的修正情况的基本缺失或不严谨。笔者在查看几个班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记录本》时,发现在修正情况这一栏大多未修正情况。笔者认为修正情况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目标制定的不合适,应及时进行修正,或者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某方面不足,进而提出解决方案的一个环节。而我们的学生却是只字未提或草草几笔,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们在对目标的推进情况并不是很认真,或说不善于发现问题。

二、分析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对全院部分班级1 500余人分别开展了问卷调研、讨论和问题分析等调研活动,基本情况整理如下:

1.思想不够重视,规划意识淡薄。通过调研得知同学们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他们普遍认为在大学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为时过早,误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以后走向社会自然就会做的一件事,还有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职业生涯规划不过是纸上谈兵,甚至是浪费时间,认为职业规划对自己的事业前途及以后的职业道路并无多大的帮助。这足以证明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却是如此的淡薄,因此就更谈不上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实施了。这种规划意识淡薄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例如,有部分学生沉溺于虚拟空间游戏、网聊等,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象。

2.自我认知不足,目标制定不明确、不合理。 准确认识自我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很多大学生往往停留在主观认识自己的阶段,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大学生应准确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和职业环境等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调研发现有近一半的同学对自己的能力特长没有明确的认识,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对老师安排的网络测评也是应付了事,不愿做深入的探索。自我认知不足是当前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更多大学生不懂得对自己进行必要的规划,从未考虑为以后的就业做些什么样的努力,以致对自己的前途迷茫。大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导致目标制定得不明确、不合理;还有部分同学认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推进限制了个人空间,每个人思维方式不同,过多地去要求去必须做什么,引起了他们的反感等。总之,喜欢自由自在,不愿被“目标”所束缚,那么职业生涯规划的推进纯粹是应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设定,是职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相当关键,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明确的目标。可是,近半数的同学思想不够重视,对于未来自己的职业生涯不积极准备,对人生的每一步没有明确的目标。还有一部同学想做时又不知该怎么制定目标,所以制定的目标就比较模糊等。大学时代本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也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最佳时期,同学们中存在的职业生涯目标模糊现象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相当不利。很多同学由于缺失职业规划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得过且过,学习、工作缺乏动力,漫无目的地从事很多无意义的事情,白白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3.职业准备不到位,职业环境了解不足。职业准备是包括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锻炼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等。职业准备不到位在大学生中最凸显的问题是缺乏实践能力。当前大学生主要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来了解职业及社会,对于老师的安排有部分大学生也是置若罔闻,甚至整个节假日都在玩中度过,交社会实践报告时完全是东拼西凑。还有部分同学实践没有针对性,如,在思念包饺子、工厂流水线和建筑工地打工等,使得对自己职业方向的东西动手能力不强,对职业环境了解不深。试想,不通过社会实践如何验证自己确定的职业方向的正确呢?

三、采取措施

通过调研和分析后,采取如下措施:

1.宣传动员,重新再认知。我和同学们以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否有益展开了讨论。在2010级普本班讨论时,不同立场的同学选出代表进行了现场辩论,在辩论中双方各举实例。通过近一个小时激烈的辩论后,反方自动放弃“阵营”而拥护正方的观点。随后,我邀请了参加河南省第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同学,和同学们分享一场“我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受益者”的报告;同时邀请我校后勤集团负责招聘的张老师,为同学们做了一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需求”的报告。通过以上活动,使同学们明白,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给人的行为设定明确的方向,使人充分了解自己每一个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使自己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有助于合理安排时间等。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是为了在校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规划人生,消除对现实的茫然,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等做好充分的准备。

2.加强自我认知,科学制定目标。针对自我认知的不足,我和同学们一起对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探索进行了学习,如何使用学校的测评工具我向同学们再次做了演示,以及如何分析测评结果等。针对目标制定的不明确、不合理等问题,我针对制定“目标”应遵循的原则等和同学们做了详细的讲解。通过再次学家的自我认知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喜欢的是什么?适合的是什么?擅长做的是事情以及看重的是什么!”而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也不再不知所措,按照制定目标的原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地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

3.积极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增强了规划意识。在上学期的学校组织的第五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宣传阶段,我带的学生网上注册、测评率达到95%以上,上交参赛作品达到68%。经过年级评审小组的审核评选出30位同学进行了年级赛,经过系里选拔后向学院推荐10人,最终参加学院决赛3人。通过此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职业规划意识,培养了同学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加强了班级学风的建设,促进了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职业价值观,以科学的态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建立完整、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而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4.主动参加社会实践,职业环境了解进一步加强。同学们的实践意识增强,节假日出去兼职的同学多了。如暑期到来之前同学们都积极主动联系实习单位,认真考虑实践中可能遇见的困难。每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都会组织志愿者开展“义务维修”和“阳光支教”等活动。同学们返校后都主动对暑期社会实践进行总结,认真查找各方面的差距,为今后努力提高方向。同时提高同学们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并从不断地总结分析中得到职业的经验。

5.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结合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手册》,正确地制定目标并进行管理,将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相结合。在这里我引入了“目标管理”,即以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因此我所给学生推荐的方法就是开始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管理,让自己的生活更高效,更能找到自我。目标管理重视结果,强调自主,自治和自觉。

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根据同学们就业类、升学类和创业等情况,将每一类分为几个小组,每组不多于8人,这样便于有效地开展活动。要求同学们:(1)把自己的职业目标分解为各阶段的奋斗目标。(2)根据个人的月份目标制订个人行动计划表,小组长根据小组的目标制订本组的行动计划表,并按照计划表上面的内容认真实施。(3)小组定期开会,对月份目标的推进过程进行经验交流,或共同研究目标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4)管理和指导。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需要我们辅导员老师跟踪管理,了解他们各阶段的进展情况,根据进展情况开展有目的的指导。同时应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小组长以上人员的培养,使其具备一定的目标管理能力。(5)到月末(学期末)时对同学们进行目标考核,考核时需要他们提交各级行动计划表和支撑材料,就业类如,“本月目标读一本名著,则考核时要交读书笔记或者摘抄笔记;本月目标做英语模拟卷四套,则考核时需要交做过的试卷;本月份对两位职业人物进行访谈,则考核时需要交访谈计划、记录、照片、总结”等。升学类如,“确定一个适合自己又有前途的研究生专业,那么在考核时要提交咨询老师的记录及查阅过的资料信息”等。另对月份目标进行总结和提出需要修正的意见,同时制定下一月份的目标。(6)奖惩措施,为了奖励在目标管理过程中表现优秀的班级和个人,我和各班班委商定从各班班费中抽出部分经费成立奖励基金;并修订了年级操行评定标准,对目标管理过程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在操行评定量化时进行每月1~2分的加分;另外,年终评优、评先也优先考虑,这样能大大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方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出版,2008.

[3] 韩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