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纺织智能化范文

纺织智能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纺织智能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纺织智能化

第1篇:纺织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方向

计算机技术是二十世纪人类伟大发明之一,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加快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步伐。对于机械制造这个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行业,计算机技术可谓掀起了一场跨时代的技术革命。它使机械制造业步入了智能化发展时代,将人们的想象化为现实,也为机械制造行业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

1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能化是近年来科技发展中的一个热词,也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所谓智能化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技术概念[1],它涵盖了住宅、家居、医疗、机械、化工等多个领域,已成为当今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智能化技术具有四大特点:一是从人类的感知能力出发,通过科学技术放大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体验,并引导人类从中获取所需的信息,这一过程也是智能化技术诞生的前提;二是人类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这一点与人类的分析、判断、决策、联想等能力相关,智能化技术的目的是从技术角度帮助人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三是自适应能力,人类总在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智能化技术的出现,大大缩短了人类的感知过程;四是人类决策的辅助工作,决策是人类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做出的反应,智能化技术帮助人类认知自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进而辅助人类做出正确的决策。[2]可以说,智能化概念已融入人们的思维意识中,而智能化技术也成为各行各业技术革新的利器。机械行业融入智能化理念后,也积极着手研究智能化与机械技术的融合创新。机械行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机械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涵盖了汽车、发动机、机床等重型工业行业,也包括元器件生产、零部件加工等行业。我国机械行业发展的主力军是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制造专指运用动力机械、化工机械、起重运输机械、纺织机械、仪表仪器、各项工具及其他机械设备从事生产活动的组织。[3]那么,机械制造行业一旦融入智能化理念与技术,将大大节省制造周期,提高机械制造质量和速度。机械制造智能化是指机械制造技术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这种整合既是观念上的,也是技术上的,它运用人工智能、机器智能、新型材料技术、系统工程等先进技术融合为一体,提供一体化制造方案,为专家提供分析数据、技术可行性分析,以帮助专家进行推理、演示,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高度智能化的机械制造系统,使机械制造生产步入柔性管理和集成化管理时代。

2机械制造迈向智能化发展的现状

作为传统的机械行业,在历经几百年的发展中,特别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技术由军用向民用扩大后,机械行业也迎来了技术革新的里程碑。到了本世纪,计算机技术得到普及,已渗入各行各业。尤其与机械行业的结合,带来了两个行业的双赢,同时也催生了机械制造走向智能化发展的道路。但就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来看,起步较晚是行业发展迟滞的一个重要原因。加之智能化技术主要应用于轻工行业,对于重型机械加工领域还未做到广泛应用。主要呈现几大现状:从基础来看,我国机械设计水平远远落后国际水平。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前提,且计算机、电子等智能化技术最先应用于机械设计领域。如CAD、Pro-E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绝大多数设计人员只是将这些软件作为绘图工具使用,而忽略了其自带的数据分析、加工演示等重要功能;由于前端设计中运用智能化技术不多,给后期的机械制造智能化环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技术和工艺水平来看,机械制造智能化的应用程度不高。当前国际机械制造智能化正在向超薄化、超小化方向发展,模糊控制、计算机控制方面都已融入日常生产中。而我国虽然誉为机械制造大国,但多运用传统机械制造工艺,甚至在很多地区仍然沿用手动机床,能够熟练操作数控机床的技术人员并不多;而能够掌握数控加工中心这样的精密加工技术的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3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方向探讨

要探讨机械制造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还需要追根溯源,回归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的几大特点,从其自身优势出发,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及发展方向,才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

3.1机制制造智能化技术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一项技术、一个产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具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即核心竞争力。对于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来讲,其自身优势正是维持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技术价值来看,机械制造行业与智能化技术的结合,顺应了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成为当今乃至未来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机构制造智能化将人工智能技术、软件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技术角度实现了无人干预生产,运用机械制造智能化代替了人工劳动,避免了生产过程中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失误;同时也规范了生产过程,使机械制造真正意义上步入了自动化和精准化生产的时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对于一项技术来讲,技术价值无疑是其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但使其广泛应用并最终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还是其经济价值。机械制造智能化解放了劳动力的同时,也为生产企业节省了人工成本,改变了机械制造行业原来依靠密集劳动力实现盈利的模式。同时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也大大提高机械产品的精确度,高质量产品带动了市场运作的规范化发展,也为生产企业带来了高额利润,使生产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而研发能力已成为当今工业企业一项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我国乃至世界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趋势。

3.2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方向分析

结合当前我国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现状,以及其固有的技术价值与经济价值,综合分析之下,我国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未来将向三个主要方向发展:第一,人机交互方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这个工业上的常用术语已不再是人类的美好憧憬,早在数年前就已成为现实。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Interaction,简写HCI)指人与计算机通过某种语言实现对话,并采取“有来有往”的交互式对话方式,在人与计算机之间形成“信息”交换的过程。在机械制造智能化领域中,人与计算机共同承担生产任务,甚至在工作中形成了默契的伙伴关系。计算机为人类提供了人机交互接口,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人、机对话的数据线。操作人员先将制造任务中需要运用到的数据按照一定程度通过人机交互平台输入计算机中,完成了“人机对话”的第一步;计算机在接收到人类传输的数据后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制造加工中需要用到的数据以及技术可行性分析,并迅速向操作人员反馈结果。通过这样的“人机对话”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处理,也提高了制造加工效率。目前我国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采取最多的是CAD、UG等软件设计和编写加工程序的方法。这些软件不但可提供数据测算和三维成型等技术,还可通过加工演示环节展示制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便于操作人员第一时间修改参数和设计方案,实现图纸的优化。在未来,这种技术和制造模式仍然占有绝对的优势。尤其在制造过程演示方面需进一步完善三维成像效果,增加声音模拟、数据纠错、图文处理等功能;并就加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其中的故障问题进行检测、处理,强化“人机交互”平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管理。第二,柔性发展趋势。所谓柔性是专指制造系统用于满足个性化生产条件而进行变化的能力。智能化技术本身既具备了满足生产条件变化的能力,计算机技术提高了机械制造的精准度,也使原有的机械制造技术灵活度大幅提高,能够满足不同生产需求的需要。柔性技术发展较早,从数控技术发展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尤其在发达国家,工业技术发展超前,数控技术发展相对成熟,尤其一些加工中心对于医疗机械、精密仪器加工都具备了极高水准,能够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要求,并使柔性化技术形成一种长期发展的趋势。第三,精密发展趋势。当机械制造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且大众化机械产品的市场饱和度逐渐提高后,机械制造行业必然走向精密化发展之路。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依赖电子技术、微加工技术、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大幅提高了机械产品的精密度的加工实效性,减少了人力加工时代残次品率,使机械制造产业步入了精密加工时代。目前发达国家已由传统机械制造行业向精密制造行业转型,而这也必将成为未来机械制造产业的主流趋势。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提高了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处理环节,提高了机械制造的实效性,也成为未来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机械制造作为工业经济时代产物,智能化发展将为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增强了人机互动功能,实现了柔性制造技术,同时也提高了制造精度与可靠性,为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爽 单位: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宇龙.金属加工自动化:智能化—机床自动化发展的高级形式[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3(13):7-9.

第2篇:纺织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红绿灯;毫米波雷达;蓝牙设备;安全智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为了享受,越来越不注重安全的问题。本文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蓝牙无线传输技术,巧妙地勾勒出了未来红绿灯智能化控制的发展蓝图。该设计方案能够在红绿灯运用上智能化的控制车速,从源头上消除了闯红灯发生事故的隐患。

1 重要装置

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运用在交通上的测距方式为调频连续波测距方式(FMCW)。它的工作过程是:雷达天线连续的发射调频信号,若前方有障碍物时,会产生一定规律的回波,无线接收器接收到此回波信号之后,将此信号与发射时的信号比对,微处理器经过分析处理之后,显示出障碍物相对于雷达的速度。

AIRcable Host XR蓝牙设备: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是10m之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蓝牙的标准是IEEE802.15,工作在2.4GHz频带,带宽为1Mb/s。通过装备一个强力的蓝牙信号发射器,再加上一些专业设备,这款蓝牙器件的传输距离可达到空前的30公里之远。通过一个9dBi的全方位天线,这款蓝牙器件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2公里,如果换用一个18dBi的全方位天线,其信号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0公里。

2 智能化红绿灯设计原理

如图1所示,当一辆车从红绿灯正前方驶向红绿灯时,安装在红绿灯架杆上的ECU发出指令,使毫米波雷达工作对目标车辆进行多次测量,在该车辆到达安全控制线之前,毫米波雷达完成对该车辆的车速测量,然后将测量的多组数据传给红绿灯ECU,ECU经过处理数据,分析计算出其平均加速度,然后结合红灯即将持续时间(当然,也可以把黄灯的持续时间的一半算入其中),进而计算出在此时间段内该车行驶的距离,ECU将此距离与标准的安全距离比较之后,控制蓝牙设备发出无线信号,进而控制车上的ECU,对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控制。

3 智能化红绿灯控制的工作过程

当处于红灯状态时,假设一辆车在安全线之前行驶,毫米波雷达迅速完成对该车的速度V和平均加速度ā,ECU结合红灯将要持续的时间段t,并计算出在此状态下该目标车辆在此时间段t内行驶的距离L,之后在编定程序下进行L与安全距离L’进行对比。

运用公式:

注:V表示对目标车辆检测时的初速度;

t表示对目标车辆测量开始红灯所持续的的时间;

L表示该目标车辆在红灯持续时间段内行驶的距离;

ā表示目标车辆的平均加速度;

若ECU处理结果是L>L’,则ECU将此信号通过编订程序传至蓝牙设备,使其与该行驶车辆建立无线信号传输桥梁,进而控制车辆ECU,使其做减速运动,并保证车辆在红灯持续时间内、在临界安全线处停下。此过程的控制,由红灯持续时间紧密联系,进而将不符合程序规定的车辆在车头未跨出临界安全线处停下。若红绿灯ECU检测目标车辆的车速和加速度在允许范围内,则红绿灯ECU不会发出控制指令,蓝牙设备也不会工作,从而使车辆正常行驶。

当处于绿灯状态时, 中的红灯持续时间t为0,所以此时该车辆的行驶状态符合安全规定,ECU和蓝牙设备不工作。

4 结论

本文的设计方案简单可行,智能化控制精确度高。将现有毫米波雷达技术与蓝牙设备的巧妙结合,使得车辆在临界安全线处停下,保证了汽车在过红绿灯是的安全,从源头上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未来交通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林元新.超声波测距和汽车防撞雷达的设计[J].汽车电器,2006(12):52-55.

[2]廖术娟,刘然,崔德琦.基于毫米波雷达测距的汽车防撞系统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0(10):10-10.

第3篇:纺织智能化范文

近年来,我国已有众多纺织服装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从事与“功能性纺织品”相关的研究和生产工作,新产品和新成果不断涌现,但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难题。作为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本刊“专家答疑”栏目之“功能性纺织品”自开通以来,受到读者朋友的广泛关注,在此本刊特予以致谢,并从众多提问中甄选部分邀请业内专家进行答疑。另外,为了使话题内容更加丰富饱满,本刊还对近25年来“功能性纺织品”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调研,并将其中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信息进行了提取和归纳,以飨读者。

关键词一:分类

近几年,国内外功能性纺织品开发的重点在于提高产品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防护性和环保性,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运动休闲、保健、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

功能性纺织产品的种类很多,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产品的功能属性来划分,通常分为以下几类:物理(电子、电气),如导电性、抗静电性、高绝缘性、光电性、热电性以及信息记忆性等等;热学功能,如耐高温性、绝缘性、防火阻燃性、热敏性、蓄热性、耐低温性等等;光学功能,如光导性、光折射性、光干涉性、光致变色性、耐光耐候性、光吸收性以及偏光性;物理形态功能,如异形截面、超极细、表面微细加工等;化学(光化学功能),如光降解性、光交联性;化学反应功能,如消臭功能、催化活等;物理分离(分离),如中空分离性、微孔分离性、反渗透性;吸附交换功能,如离子交换性、高吸水性、选择吸附性;生物适应(医疗保健功能),如抗菌性、芳香性、生物体适应性;生物体功能,如人工透析性、生物吸收性、生物相容性等。

关键词二:途径

功能性纤维

功能性纤维是高科技纤维中发展领域最宽、用途甚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功能性纤维发展很快。据报道,目前日本的功能性纺织品已占其纺织品总量的 40% 以上,欧洲为 21% 以上,美国则为 28%以上。总的来看,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日本在服用纺织品和医药卫生领域的功能性纤维的研发、欧美在产业用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功能性纤维的研发均处于领先地位。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功能性纺织品的研究和应用持续高涨。目前,我国对功能性纤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远红外纤维、防紫外线纤维、负离子纤维、抗菌除臭纤维、光催化纤维、纳米纤维、阻燃纤维、芳香纤维、变色纤维、防辐射纤维、导电及抗静电纤维等领域。其中,纳米纤维是近几年的热点。据报道,国外已有多个生产商采用复合纺丝方法探索纳米纤维的成形工艺,并在纳米纤维实用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而2008年我国关于静电纺纳米纤维研究的论文数量虽与美国相当,且多于日本、德国等国,但在其应用研究方面与这些国家的差距还十分明显。

功能性后整理

普通纺织品可通过特殊的整理加工方法获得相应的功能以满足某些特殊的使用要求,该类方法目的性强、效果好,且产品的附加值较高,但在获得功能的同时要求整理剂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生产操作安全性及最终产品无毒、无副作用和良好的功能持久性。目前,纺织品功能整理的途径主要包括物理整理、化学整理和生物生态整理等几种,其中物理整理又分为浸渍法、浸轧法和涂层法等 3 种方法。

(1)物理整理

①浸渍法:整理剂与溶剂形成均匀溶解的多功能整理剂,随溶液渗透到纺织品内纤维之间的空隙中,与纤维表面形成分子间表面吸附而附着在纺织品上。由于整理剂与纺织品相互间作用力弱,结合牢度不高,易受外界及使用状况影响而丧失特有的功能。

②浸轧法:指将待整理的纺织品浸入溶液中,经过轧压后,使助剂随溶液被挤压到纺织品纤维间隙中。浸轧法简单易行,用普通的上浆设备即可实现,成本较低,但织物手感与风格特征受溶液的影响较大。

③涂层法:将整理剂涂刮到纺织品上,进行焙烘,整理剂与纺织品纤维可以部分进行接枝聚合反应或整理剂之间相互聚合,在纺织品外表面形成较牢的膜。这种整理方法的结合牢度较高、耐用性好、成本低,缺点是纺织品的风格、手感受整理剂影响较大。

(2)化学整理

将纤维材料的单体与具有某些功能的大分子或单体进行共聚、接枝的化学反应,从而使纤维材料与功能材料紧密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功能材料。化学整理具有永久的使用性能,不过该方法技术性强、成本较高,生产难度也大。

(3)生物生态整理

生物生态整理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整理方式,广泛采用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酶对纺织品进行整理,这种整理具有安全性较高、对环境影响小、整理效果好等特点。由于生物生态整理靠的是生物化学作用,虽然整理效果好、功能持久,但生产难度较大,成本高,且对纺织品的手感、风格特征的影响随生物酶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

关键词三:运动休闲

运动场是运动员竞技的场所,同时也是各大运动品牌商角逐的战场。Nike、Adidas、Puma等世界著名运动服饰品牌商除了通过体育营销赚得盆满钵满外,他们在产品和技术上同样拥有自己的“独门武器”,那就是各类功能性纺织品。可以说,体育品牌在成功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成就了纤维制造商,之前DuPont(杜邦)的Coolmax® 和LYCRA®(现已为Invista旗下产品)就是典型的例子。

运动休闲功能面料一般是根据服装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纤维、利用特殊的组织结构和后整理方法进行加工。目前,运动休闲服饰中常用的功能性纤维包括吸湿排汗与瞬间凉感纤维、抗菌纤维、抗紫外线纤维、智能调温纤维等;而后整理方法主要有防水透湿整理、抗紫外线整理、抗菌整理、芳香整理、“三防”以及易去污整理、柔软整理等。

在这一领域的功能性纤维的开发中,德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发展迅速,在每年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intertextile)上,来自这些地区企业的产品和技术总是“吸睛有术”、门类齐全,制成的产品涵盖服装、手套、袜子、户外用品等。

关键词四:保健功能

我国保健功能纺织品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目前处于从无序发展阶段向盘整期过渡。其特点表现为:发展快速、消费需求旺盛,行业整合期待规范发展;管理缺失,标准匮乏,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过分夸大宣传,价格体系混乱。其中,夸大宣传现象十分突出。很多厂家在进行产品销售和宣传时打着“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的旗号,进行虚假或夸大宣传,对消费者造成误导。《保健功能纺织品CAS 115 ― 2005》标准规定,保健功能纺织品是旨在调节和改善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的一类纺织品。

保健功能纺织品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我国保健功能纺织品的消费已达1 000 亿元人民币,其中保健功能针织品主要集中在保暖内衣、抗菌除臭袜子等领域。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纺织品主要有远红外、抗菌、磁功能、负离子、防辐射、抗血栓、抗静脉曲张等 10 多项产品。但事实上,我国目前仅对远红外保健功能、磁保健功能和抗菌保健功能等制定了行业标准,其认证企业多集中在家纺产品、内衣等领域,其他所谓的保健功能纺织品尚无据可依。据了解,中国保健协会同中国标准化协会和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正在制定防电磁辐射、负离子、抗血栓等保健功能纺织品方面的标准,预计年底可完成。

关键词五:产业用纺织品

产业用纺织品日益成为功能性纺织品中的增长热点,包括非织造布的各种功能性整理(如卫生用和个人护理用非织造布的柔软整理、持久亲水性整理、吸湿性整理以及过滤材料等的抗静电、抗渗功能、分离功能、防滑处理等)、智能纺织品、特殊防护用纺织品等。其中,非织造材料行业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后整理技术已经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并成为提高产品附加值、规避产品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由于非织造材料生产采用的原料、生产工艺与产品的最终用途与传统纺织品有较大差异,因此只有结合非织造材料的技术特点,将目前较为成熟的后整理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才能实现非织造产品的价值提升。

德国Blucher公司生产的“SARTECH® Permasorb®”是一种有吸附功能的墙面覆盖材料。球形SARTECH®高性能吸附剂是Permasorb®玻璃纤维墙面覆盖材料的芯层物质,其工作原理同活性炭相似,被安置在表面玻璃纤维层和分隔纤维层之间。在原墙面和吸附层之间存在一个浓度渐变的区域,自动形成一个扩散过程。有毒气体分子在进入室内的过程中先要经过吸附剂,从而被持久牢固地吸附。墙面覆盖材料巨大的吸附能力保证了气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及在有害物质浓度相当高的建筑里被安全地吸附。

德国ContiTech公司推出的ContiBarrierSystem®使防护服材料获得进一步发展。两个分离的聚酯层可以获得最佳的隔离性能。新材料的设计在物理防护服的应用中可以提供对化学药品和气体更强的防护。对酸、碱和强化学剂的高耐腐蚀性以及卓越的断裂强力给予使用者最高程度的安全保证。另外,材料克重也减轻了 30%,从普通的 700 g/m2降至 450 g/m2,因而比之前的材料更加轻薄和灵活。这不仅使材料的生产加工更加简单和经济,也使穿着者感觉更加舒适。

获得Techtextil Avantex 2009创新奖的新产品 ―― 用于可发光的黄色、橙色与红色安全服的防火面料由德国Pro-Belting International公司推出,这是第一次可靠地使芳纶(Nomex®)防火面料具有高可见度的发光黄色,并符合相关标准。用该项技术制成的其他产品有Nomex®/Lenzing FR®面料、ProtexM/棉面料等。另外,高可见度的橙色与红色防火面料也已成功生产,采用ProtexM/棉原料,符合当前相关标准。在这之前,这些警示性的颜色还不能用于防火面料。

Gore(戈尔)公司推出的GORETM TENARA® 由 100% 的高强度ePTFE纤维制成,具有美感出众、柔韧性好、抗紫外线、阻燃性卓越等优点。GORETM TENARA®建筑膜材是氟聚合物涂层材料,具有高透光、柔韧性好、抗紫外线、环境友好等优点。GORETM RASTEX®缝纫线具有极高的强度,尺寸稳定性优于其他合成纤维和PTFE纤维。

Clariant(科莱恩)公司的最新产品为技术纺织品如汽车用纺织品、建筑纺织品、家居纺织品、工业用纺织品和医用纺织品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具有生态环保优势的技术。超低甲醛硬挺剂Appretan E4950 liq. 是一类阴离子丙烯酸酯分散体系,甲醛含量低于 16 mg/kg,可作为三聚氰胺或苯酚树脂很好的替代品;Nuva N2116 liq. 基于C6技术,不含PFOA和PFOS(低于检测值),可用作非织造布的“三防”整理剂。

导电纺织品(称之为E Textile)集纺织品的典型特点(如弹性、张力和手感)和电或金属功能(如导热和导电性)于一体。BASF(巴斯夫)公司推出的导电纺织品的名称为Texapret® E,可进行工业化生产,应用于汽车和建筑等不同的领域。BASF还为建筑和家用纺织品提供自清洁、防水防污解决方案。Mincor®是基于纳米技术的自清洁整理剂,Lurotex®氟碳整理剂赋予纺织品持久的防水、防油、防污功能,Texapret®系列产品用于人造革家具的涂层整理。巴斯夫公司还为汽车用和室内装饰用纺织品提供防止表面起球的解决方案。

Schoeller科技公司推出的coldblack®技术通过作用于红外光谱而获得双倍的太阳反射效果,提供高UPF,可以显著降低温度。NanoSphere®除了高拒水性、自清洁性和环境友好性以及较复杂的组分如C6碳氟化合物外,还在AATCC79方法和Bundesmann的测试中显示出了绝佳的弹性回复性。经过3XDRY®整理的纺织品外部拒水防污,而内部则可以 吸湿。

关键词六:标准与规范

目前,国内外缺乏对功能性纺织品的功能评价方法和标准是功能性纺织品开发中面临的最大问题。近年来,国内虽然不断有一些科研机构、高校、标准化组织和企业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逐渐有成果面世,且部分功能性评价方法也实现了标准化,但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功能性纺织品仍然缺少权威的、能被广泛接受的、经过充分科学论证的、简便易行的、重现性和准确性较高的、统一的功能性评价方法和标准。

另一个被忽视的问题是功能性纺织品的生态安全性。众所周知,功能性纺织品的某些特殊功能主要是通过在纤维材料中添加或在产品的后整理中使用某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学物质来实现的。这些化学物质中有相当一部分并未经过严格的生态安全性能评估,特别是经过长期跟踪分析的安全风险评估。目前已发现有些曾被广泛使用的功能性添加剂对人体或环境是有害的,并已被列入禁用范围。从消费者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总之,从科技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趋势来看,纤维原料的多元化与功能化、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复合化、环保型功能整理剂、纺织品多功能的复合以及新型高科技纤维的应用仍将是功能性纺织品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在其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问答荟萃

专家简介

施楣梧,男,1957年生,教授级高工,少将,现任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材料与工效研究室主任、士兵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时兼任东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军事经济学院等校兼职教授,在功能性纺织品、军用纺织材料和军需装备、战场防护救生装备和个体防护装备等领域成果颇丰,多项研究成果已成功市场化。

热心读者:许多商家在宣传其功能性纺织产品时,常常会提到纳米整理,请问纺织品中的纳米整理究竟是什么?

施楣梧:纺织品中的纳米整理是指采用纳米尺度的整理剂粉体对纺织品进行功能性整理,以及在纺织品中形成纳米尺度的结构,以达到特殊的功能。

例如采用TiO2纳米(或亚纳米)粉体对织物进行自清洁整理,使织物在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下利用光催化原理(纳米半导体材料在光照射下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促进化合物的合成或使化合物降解的过程称之为光催化)使织物实现自清洁;拒水材料堆垒成纳米尺度的小颗粒,模拟荷叶上的乳突结构达到优异的防水效果。也有人借前一个时期纳米技术走红的势头,借用纳米概念进行炒作,将使用一般化学整理剂的纺织品后整理加工都泛化为纳米整理,实际上有些整理剂如含氟拒水整理剂本身就是分子级别的,尺寸在Å级,比纳米级尺度更小。另外要注意,粉体尺寸并不是越小越好。

热心读者:请解释一下吸湿排汗和防水透湿的区别以及怎样达到这些效果?

施楣梧:吸湿排汗面料的主要特征是:(1)亲水;(2)纤维有沟槽,或纱线、织物中有尺度合适的缝隙孔洞;(3)便于产生较大的毛细力,将贴身汗液比较顺畅地吸附并输送到织物外表面,并将外表面尽量做成凹凸不平的大比表面积状态,有利于水汽(汗汽)挥发。

防水透湿面料的主要特征是液态水不宜透过,但汽态水能够透过,实现机理是利用微孔(如采用PTFE微孔膜、PU微孔膜、高密织物中的微孔及温敏性水凝胶涂层对微孔的控制等等)。汽态水是单个水分子,体积较小,可从这些微孔中透过;而液态水处于缔合状态,是 7 ~ 9 个水分子缔合到一起的,故当微孔尺寸大于单个水分子而小于几个水分子的缔合状态时,就可以实现防水透湿,可防淋雨,但透汽不闷热。

热心读者:功能性纺织品的测试与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表现有关联吗?

施楣梧:在测试条件符合实际使用状态时,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例如织物电荷面密度、半衰期等抗静电性能指标的测试、电磁屏蔽效能等指标的测试等,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织物的抗静电或电磁屏蔽效果。但也有一些测试(如负离子、远红外)结果与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表现差异 较大。

热心读者:功能性纺织品除了防护服和军用装备以外,更多的功能无法给消费者以直观的感受或者体验,这是不是目前该市场呼声高而实效不大的原因呢?

施楣梧:有一部分功能性纺织品是货真价实、军民通用且可以真切感受到的,例如抗静电、防虫、防透视、抗菌防臭等等;而有一部分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本来就不需要,例如电磁屏蔽、迷彩伪装等等;也有一些是普通消费者需要,但健康的军人是不需要的,如远红外、负离子等;更有一些所谓的功能性纺织品本身就是炒作的,虽然可能会红极一时,但实效真的不大,迟早会被“拨乱反正”。

第4篇:纺织智能化范文

IBM

就在今年四月,IBM刚刚了其下一代的商业智能战略Dynamic Warehousing。Dynamic Warehousing将满足那些成长型的企业对商业智能的需要,并可以帮助各种规模的企业从业务数据和信息(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中获取实时的价值。

IBM全新的动态仓库战略允许用户使用分析能力作为实时业务流程的一部分,并挖掘隐藏在非结构化信息中的数据(包括文本、电子邮件、音频文件、网页等)。此外,这种方法还可实现在处于执行的状态中,无论是客户支持、处理投诉还是进行交易等,都可以即时访问可靠的信息。

与传统的数据仓库只关注查询和报告来了解信息不同,新一代的动态仓库试图通过像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用于历史分析的数据挖掘这样的技术来了解原因,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出建议,包括战略和战术的计划。动态仓库还可以按需提供并分析信息,以帮助用户优化每一次交易。

IBM商业智能产品功能和特性如下:

1.数据存储和管理: 用于商业智能的DB2解决方案提供了集成的、易于使用的数据仓库、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软件,通过易用的工具迅速建立和管理数据仓库。

2.数据处理: 一旦数据仓库准备就绪,DB2 Warehouse Manager可以提供灵活易用的工具,使数据仓库可以被访问,并能够对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跟踪。

3.在线分析: DB2 OLAP Server无需任何查询语言方面的知识,只需要最基本的编程经验,DB2 OLAP服务器就可以使用户迅速地设计和管理应用程序。

4.数据挖掘: DB2 Intelligent Miner将从数据仓库中帮助用户发现以前不知道的并可用于指导决策的信息。当用户的数据积累到一定的数量时,这些数据的某些潜在联系、分类、推导结果和潜在价值就隐藏其中,可以使用数据发掘工具来发现这些有价值的数据。

SAS

SAS提出了高于传统商业智能的企业级智能平台(EIP,Enterprise Intelligence Platform)的概念,其中包含了数据整合(抽取、转换和加载)、智能存储、传统商业智能和分析智能等功能。SAS还在此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其他的商业解决方案,比如支持企业级智能、客户智能、金融智能、供应链智能的产品,还有支持各类垂直市场所需的解决方案。

无论企业是需要网络报告,并通过网络端口或无线上网设备递交内容的互动式问询,还是通过电子邮件和订阅频道内容,无论何时何地,SAS商业智能都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答案。

利用可定制的开发环境,SAS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可扩展的界面和支持服务,并提供软件包。SAS商业智能为端到端智能生成和传递过程提供的主要组件如下:

1.易于访问、质量稳定的企业数据;

2.对于业务用户使用在线分析处理(OLAP)快速、有效的访问全球的高度汇总数据;

3.强大的分析型、交互式数据探索;

4.基于网络的报告和分析;

5.通过网络端口订阅频道和无线设备传递内容;

6.开放的开发环境,使程序员可以从其他编程语言和程序接入到SAS BI。

NCR

NCR已经宣布将其数据仓库事业部门Teradata分离出来,可见其对商业智能市场的决心,而Teradata的动态数据仓库主要分为四层:

第一层是整个商业智能解决方案的基础设施,通过统一的数据模型集成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并建立统一的信息视图;

第二层是在基础设施之上逐步实施以多维分析、动态分析、预定义报表为主的基本应用,可以为市场业务部门提供定制/动态报表、相关性多维分析、基本客户细分和辅助营销策略的制定等;

第三层是引入了以客户流失模型、客户价值模型、客户信用模型等数据挖掘为主的高级应用,为企业增加了预测预警等功能;

第四层是进一步实施闭环式客户关系管理、欺诈管理、绩效管理、营收确保等以应用产品为主导的增值应用,深入挖掘和扩展BI的业务价值。

Sybase

Sybase的数据仓库方法从根本上不同于其他的关系型数据库,可以说Sybase开发了一个新的关系型数据库――逆向关系型数据库,它使用了一个传统的关系型结构以及类似的非常熟悉的术语,但是却是基于列的,而非基于行的。

Sybase的商业智能产品Sybase IQ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架构

不同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Sybase IQ其数据在表中不是按行存储的,而是通过表中的列来存储与访问数据的。尽管这种方式很明显不太适合于交易环境,因为在交易环境中,一个事务是与一行数据有效对应的; 但是在查询进程环境中,则是基于特定的列来选择的。

2.索引

Sybase IQ的关键在于其索引,随着Sybase的用户发现了新的分析需求,Sybase可以简捷地建立新的索引以满足这些需求。这种方法可以为数据仓库增加新的索引,而几乎不会影响到数据仓库的架构和使用仓库的分析型应用。在实时企业与闭环应用领域,Sybase将索引视为在TB数量级甚至PB数量级数据仓库中获得更高查询性能的关键。

3.Multiplex

Sybase IQ的Multiplex组件增加了在单一的Sybase IQ环境中支持多个SMP机器节点的功能。在每个节点上,Sybase IQ使用轻量级的位于每个进程之下的操作系统线程,多线程明显地减轻了进程与内存的负担。

BO

Business Objects Enterprise是BO的一项商业智能平台产品,它将最终用户的深入洞察力与单一BI标准灵活的系统管理有机地融合了起来,使用户能够放心地部署BI产品,并实施标准化。

Business Objects Enterprise为用户提供了以下帮助:

1.可扩展的、自适应的和基于服务的架构

BI平台是企业总体IT基础设施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为企业信息的访问和决策提供了关键的支持系统,用户可以依靠该平台来确保对业务信息的跟踪、了解和管理。这样就需要部署一种具备高度可用性的有效结构,以便对关键信息及其分析工作进行处理、管理,并提供给广大的用户群。Business Objects Enterprise的解决方案具有充足的灵活性,同时还能够随着需求变化而不断扩展该方案的部署。

2.最终用户的洞察力

Business Objects Enterprise能够为员工提供可靠的信息,并可以直接集成到门户网、外部网、桌面应用或绩效管理应用系统中;并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随时随地提出问题,使最终用户依据事实情况做出准确和及时的判断,从而制定决策。而百科全书(Encyclopedia)和流程跟踪器(Process Tracker)等创新工具使最终用户能够在整个决策的过程中,利用直观、基于Web的界面来进行跟踪、管理和协作。

3.易于部署和管理的解决方案

Business Objects Enterprise XI可以实现快速的部署,并具备引导安装、全面的导入和升级支持,以及灵活的部署等特性。

Cognos

Cognos的商业智能产品主要提供了报表、分析、计分卡、仪表盘、企业事件管理和数据集成等功能,其主要特点是易于集成、部署和使用。Cognos BI提供了一种简化的BI环境,这可以提高用户的接受度,提高决策的水平,并可以作为企业级绩效管理的基础。

1.报表 Cognos商业智能是一个能够在体系结构上提供完整BI功能的产品,可以让用户访问适合任何数据源的各种自助式报表类型,从单一元数据层进行操作,例如多语言报表等。

2.分析 分析可以对与所有业务维度相关的信息进行向导式探察和分析,无需考虑数据的存储位置,这其中包括报告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维度化关系型数据源。

3.计分卡 计分卡可以帮助用户将团队、战术和战略协调起来,对目标进行一致的沟通并对相对于目标的绩效状况进行监视。

4.仪表盘 业务仪表盘可以快速传达复杂的信息,它们可以将来自企业各种IT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转换为丰富的图形并进行展现,例如量表、地图、图表和其他图形,一起显示多种结果。

5.企业事件管理 Cognos BI业务事件管理可以对需要引起注意的重大事件进行跟踪,它可以对这些事件进行监视,并可以通过使用决策流程和业务流程自动化减少采取行动和决定的时间。

6.数据集成 Cognos数据集成是一个可用于高绩效商业智能的企业级ETL解决方案,它可以优化数据合并、抽取、转换和维度管理,提供适用于企业报表和分析的数据仓库。

微软

商业智能的核心议题是为员工提供正确的信息,使他们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完成一个特殊的目标。微软商业智能解决方案就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这样的目标,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集成的平台 建立在SQL Server 7.0和SQL Server 2000之上,SQL Server 2005带来了一个端到端的商业智能平台,这个平台集成了包括在线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数据抽取、转换和装载(ETL)等工具、数据仓库以及报表功能在内的分析能力。

2.改善决策制定 针对现有商业智能功能的进步,比如在线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新的报表服务器为企业提供了在任何规模条件下,无论是针对信息工作者还是CEO,都能将信息转化为更好的商业决策的能力。

3.安全性和可用性 可伸缩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的增强,有助于为用户提供对商业智能应用系统和报表的不间断访问。

4.企业范围的分析能力 改进的ETL工具使企业能够更容易地从多个异构信息源中集成和分析数据。经过贯穿一系列运行系统的数据分析,企业就可以通过对业务信息的全盘理解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Oracle

Oracle商业智能套件企业版10g第三版是在今年二月份上市的,新版软件增加了大量的新功能,为了进一步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实现商业智能,以做到全员BI,为此增强了可用性,并能够更紧密地与Oracle应用产品、Oracle融合中间件以及Oracle数据库集成,并以“热插拔”的方式支持更广泛的非Oracle数据源。

Oracle商业智能套件可以帮助那些需要优化商业流程、做出更好的决策并采取更恰当的行动的企业,用商业智能软件从已有应用和数据源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广泛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以实现优化流程、更好决策和恰当行动的目标。除了提供全面的商业智能功能,Oracle商业智能套件企业版平台还以面向Web服务架构为基础,提供了众多的下一代商业智能功能。

Oracle商业智能产品功能和特性如下:

1.集成的商业智能工具,它是下一代商业智能基础设施。

第5篇:纺织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智能建筑;节能分析;优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建筑节能的关键在于提高能量效率,因此无论是制订建筑节能标准还是从事内体工程项目的设计,都应把握高能量效率作为建筑节能的着眼点。智能建筑也不例外,业主建设项目智能化大楼直接动因就是在高度现化化,高度舒适的同时能实现能源消耗大幅度降低,以达到节省大楼营运成本的目的。依据我国可持续建筑原则和现阶段国情特点,能耗运行费用最低的可持续建筑设计包含了以下技术措施:1节能;2减少有限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3室内环境的人文主义;4场地影响最少化;5艺术与空间的新主张;6智能化。

创造健康,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是人类的共同的愿望,也是建筑节能的基础和目标,为此,21世纪的智能型节能建筑应该是:1冬暖夏凉;2通风良好;3光照充足。尽量采用自然光,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4智能控制;采暖、通风、空调、照明、家电等均可由计算自动控制,既可按预定程度集中管理,又可局部手工控制,既满足不同场合下人们不同的需要,又可少用资源。

一、智能建筑可能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l、智能建筑节能现状

显然建设智能大楼直接动因就是在高度自动化,高度舒适的同时,能实现能消耗大幅度降低,以达到节省大楼营运成本的目的,然而实际上在智能化目标定位中明确提出节能要求的不多,建成的确有节能功效的智能建筑更是罕见。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房地产投资商认为能源建设的是政府业绩和投资环境的标志之一,节能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可在建筑豪华和设施的先进性上花巨资,也不愿为节能花一分钱,系统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控制集成成功率不高,相关系统结合界面如通信协议,网络构架的标准化统一性不够,物业管理水平跟不上,运行优化无从谈起,没有从通过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来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战备高度重视智能建筑的节能;缺少正确有效的建筑设备能耗评估方法,限制了智能建筑节能研究更好的开展。

2、智能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艰苦路程,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随着住房体制改革的前进,房屋费用理所当然地要由住房者承担,节约建筑用能势必逐渐成为广大居民的自觉要求,加上改善大气环境卫生愈来愈迫切,注重减轻建筑用节能来的污染,建筑节能将是大势所趋,人的所向是国家民族利益的需要。

智能建筑节能是一门新兴科学,与原有专业分工不同,它包含有建筑、施工、采暖、通风、空调、电器家电、建材、热工、能源、环境测控计算机软件等许多专业内容,是许多专业学科边缘交叉结合形在的,在社会需要的推动下,许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在围绕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开发,在出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3智能建筑节能分析和评价原则

(l)做好智能建筑的节能规划

节能规划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利用新方法、新思路;节能要从原先的拾遗补缺,变为在技术经济分析要求之后优先考虑的方案要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中心,总之节能目标要根据经济发展,能源平衡,能源消费率和节能率来编制。

建筑节能采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提高保湿、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源耗损,逐步开展建筑物的节能以满足建筑设计标准要求。

(2)智能建筑的经济性分析应坚持节能原则

对智能建筑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是评价智能建筑节能效益的依据,技术经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使用价值,即要求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一个建设项目的设计,以能源利用、工艺流程、实体布置、设备造型到能源消耗及工程效益无不关系到技术经济,所以,技术经济在工程设计中所占的地位自然是十分重要的。

(3)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智能建筑的综合评价也离不开节能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智能建筑采用以下评价准则:a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b建筑物的节能程度。c建筑物使用者舒适性;d建筑物管理者管理的方便程度;e在现有基础上补充的可能性;f整个智能建筑的性能价格比。

二、智能建筑BAS控制方案的优化

l、智能建筑楼将建筑内所有设备集成一个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进行综合管理,其作用和效益是巨大的,要实现智能作用效益,就必须实施优化,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最优化设计与常规设计相比有以下特点:

(1)要从系统的各种功能结构和参数中找到最匹配,使整体效能最佳,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益,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

(2)要能对系统及其过程进行定量化的状态模拟,减少控制环节,提高可靠性与稳定性,发生故障概率最低可能性,系统响应输出最优化。

(3)不变条件下的优化控制及优化控制条件的两种型式,通过优化控制方案达到节能是一种“主动节能”,它有别于墙体结构,门窗的形式设置改造的“被动节能”。

2、基于节能策略的智能建筑BAS系统优化方法(主要针对空调系统)。

控制策略的优化

PID控制,空气处理机的DDC通常采用PID控制,选择正确的PID参数对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是非常关键的。PID系数空调对室内温度波动的供应特性曲线,达到设定温度的过渡过程数短,相反PID系数低。

达到设定温度的过渡过程较长,但并不足PID系数越高越好,否则引起DDC控制系统失稳,表现为室内温度的振荡和水的电动调节阀周期性的采用运动无法在固定开度上运行。

PID能解决大部分场合空调控制,但对于影剧院等大热惯性空调场合,靠窗的PID系数提高空调机组对负荷变化的响应过度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时可以采用双级控制,即分加在空调查的通风和总安装温度传感器,室内的温度设定由主DDC控制器完成。水阀的驱动由副DDC把通风温度传感器和主DDC的指令完成。由于通风温度变化速度快于房间温度的变化,这一控制方式加速系统对温度波动的响应,必须注重的是为防止水阀被人为关死或水系统供水不足等异常情况对控制系统产生影响,副DDC通常只需采用控制标质(P),不可加入和分量(I)。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BAS系统对空调的节能控制存在多种措施可以采用,例如室外值比较二氧化碳等杂物浓度确定新风量,基于日程表的定时操作系工程设计中可以视需要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优的效果,例如办公、商场等场合,夏秋季在清晨时通过程度活动空气处理机(或新风机)利用室外凉爽空气对室内全面换气预冷,既节约能耗又改善了顶内空气质量。

总结,智能建筑节能是一门新兴科学,与原有专业不同,包含建筑施工、采暖、通风、空调、电器、家电、建材热能、能源、环境、控测、计算机软件等许多专业内容,是许多专业学科边缘交叉并结合形成的。对智能建筑的分析应坚持节能的原则,从智能建筑能量管理与控制系统优化的基本出发点,优化原则及技术措施对于智能建筑节能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6篇:纺织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小区智能化

一、设计依据

1、国家关于智能化弱电系统的标准、规范: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 -2006

(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 -2004

(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200-94

(5)《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9)《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6-2012

二、设计原则

为满足地块内业主的日常生活需求,力求为业主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各子系统设计以方便实用为原则,尽可能简洁,并留有一定的扩展余地,同时尽可能做到性价比最高。

具体来说,主要的设计原则可分为以下几点:

系统简单、实用、易操作

系统可靠、持久

经济性和高性价比

可扩展性和先进使用性

布局合理性

节能性和环保性

三、各弱电系统概述

1、通讯网络系统

小区采用目前先进的光纤入户模式,每单元设置光缆分纤箱,每户设置一只家居智能箱,可配置相应模块、设备,入户光纤均接入家居智能箱内,通过家居智能箱对户内统一配线。在每户的主卧室和起居室等合适位置设置网络和电话点位。

2、有线电视系统

按数字电视及互动电视发展模式,小区有线电视设计采用先进的EPON+CATV双向技术,从机房拉光纤至楼栋,在一层楼道或弱电井内设置TV总箱,内设光接收机、ONU设备、交换机、分配器等,有线电缆和网络线缆通过井道至楼层TV箱,再从楼层TV箱布SYWV75-5+UTP6入户,入户线缆均接入家居智能箱内,通过家居智能箱对户内统一配线。系统要求输出端电平保持在69±6dB。在每户的主卧、卧室和客厅设置有线电视双口点位。

3、可视对讲及室内安保系统

本系统采用彩色可视联网型,各梯口机与管理中心主机相连。系统架构采用目前先进的全数字式系统。

室内可视对讲分机采用安保型,同时每户可在卧室内设置紧急呼叫按钮,在厨房预留燃气泄露探测器管路。当某一住户有报警时,通过可视对讲系统联网,管理员机可以显示出该住户的幢号-单元号-房号,同时在管理电脑上弹出电子地图,显示该单元的具置以及该住户的资料,值班人员可以及时通知户主并采取相应措施。

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小区内一些重要区域和主要出入口及对周界防越报警后的现场情况等图像需实时掌握,并进行实时记录,方便对发生事件的有效处理。监控机房需配置一定数量的值班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

在主要出入口、道路、地下停车场、周界围墙、电梯等处进行监视,使得保安人员能及时掌握前端现场情况,并为事件查询处理提供依据。中心采用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存储,图像压缩格式为MPEG4,数字录像主机应满足监控系统连续录像2周以上时间。

5、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小区作为整体封闭式管理小区,因此在小区的围墙处设置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本系统前端采用先进的电子围栏,电子围栏周界报警系统是一种主动防范的报警系统,电子围栏沿围墙架设,悬挂警示牌,将入侵者阻挡在周界之外,触及电子围拦的高电压电网,会有强烈的触电感觉迫使其离开,让入侵者知难而退。一旦强行翻越,系统会同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现场报警,充分体现“一阻挡,二威慑,三报警”的多重防范效果。

6、电子巡更管理系统

保安巡更管理系统采用“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设置不同的巡更路线及巡更时间段,增加小区保安巡更工作的力度及管理;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及管理成本;同时避免了只重视小区公共区域的整体管理,却忽视一些边角区域的巡查等问题。

1)各楼外墙设置巡更点,加强保安人员对楼栋的巡查;

2)周界处设置若干巡更点,增强保安人员对边角区域的巡查。

7、背景音乐与公共广播系统

背景音乐与公共广播主要分布在小区的主要道路、景观带、绿化带等部位。整个小区可分成若干个区域,各区域可以分区分时分内容播放,可以实现无人值班自动播放。小区可按区域选择性的播放背景音乐或信息广播,场外音箱采用防水音柱或草坪音箱。

8、车辆出入管理系统

对小区出入口及地下车库进行控制,完成对车辆进出的有效管理。设置挡车装置,业主车辆通过远距离卡,可不停留开闸进出。访客车辆可发放临时感应卡出入。系统准确识别持卡人的身份,确认后,并经系统记录后打开挡车闸杆,车辆进入后,闸杆自动落下,整个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无人操作。且系统具备断电保护功能,断电时系统可继续工作,资料不会丢失。各出入口联网,使系统具有集中管理及收费功能。

9、UPS不间断电源系统

UPS系统采用在线式供电方式,UPS容量根据具体负载的大小进行确定,负载的后备时间考虑为8小时。UPS主机、电池、配电柜等相关设备设置在监控中心内。

需要UPS电源供电的系统为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10、电梯五方通话系统

电梯轿厢内应有五方通话(电梯轿厢,电梯机房,电梯轿顶,电梯底坑,物业值班室)功能。为电梯验收通过必备条件。

11、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

为保证各类移动通信系统在区块内(尤其是电梯、地下室)仍能正常使用,设置移动信号覆盖系统。在设计时,考虑给本系统预留管路及走线空间,具体施工及资金由各移动通信运营商在后期建设。

12、地下室人防通信系统

若小区地下一层为人防地下室,在人防区域必须设置人防电话接线箱及电话插座,本系统前端设备由通信部门在战时进行配置。

13、机房及防雷接地系统

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当建筑物受到雷电流直击情况下,信息系统仍能正常工作。

弱电机房地面作防静电地板,机房内做整体接地,与接地铜排端子相连。本工程在机房专用配电柜进入端设置防雷装置,作为一级电源防雷,在UPS出线端设置二级电源防雷装置,主要设备用防雷电源插座,作为三级电源防雷装置。有线电视信号端接同轴电缆防雷装置,主要网络设备信号接口端采用RJ-45防雷信号器,场外摄像机作好相应的防雷接地,通信电缆端作好接地措施。机房内作接地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UPS不间断电源系统输出端的中性线(N)级采用重复接地。

四、结语

按《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要求,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的设计,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因此目前设计应考虑三家运营商接入至楼道或管井,在楼道或管井内实现信号的跳接。

参考文献:

第7篇:纺织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智能化;放顶煤;液压支架

0引言

长平矿5302工作面设计为智能化工作面,采煤工艺为放顶煤形式,其可采面积为720295.6m2,可采储量为5402675.1t,切眼长度为300m,煤层平均厚度为5.48m,设计要求其平均采高为3.2m,放煤厚度为2.28m,采放比为1∶0.713,进、回风巷道高均为4.3m、宽均为5.4m。针对工作面基本地质条件和采煤工艺,结合智能化工作面支护设备需求,研制一种满足工作面安全支护的高智能化重型放顶煤液压支架迫在眉睫。

1重型放顶煤液压支架工作阻力计算与选型

1.1工作阻力计算

设计采用经验估算法对支护强度P(MPa)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综合考虑工作面地质构造可能存在的矿压不稳定性,为安全起见,适当增加安全系数,支架工作阻力取11000kN,支护强度为1.12MPa。

1.2支架选型

1.2.1放顶煤结构型式分析

目前放顶煤支架有两柱式和四柱式两种结构型式,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支架特点是支撑力主要集中在顶梁部位,且分布较均匀,但由于立柱呈倾斜布置,切顶性较差。四柱支撑掩护式支架改善了支撑式和掩护式两类支架的性能,增强了支架的稳定性和防护性,提高了支架的支撑和承载能力。针对长平矿5302工作面顶板条件较差,掩护梁和尾梁直接接触冒落的顶煤,掩护梁长时间处于高载荷状态,结合支架的结构特性,现有平衡千斤提供的力无法满足该放顶煤支架的需求,且也不能只依靠平衡千斤来进行支撑,所以本次设计选用四柱支撑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

1.2.2支架型号确定

根据工作阻力和支护强度的计算结果,结合长平矿5302工作面实际采煤工艺,综合考虑采煤最低最高采高及最低运输高度要求,最终支架确定为ZF11000-20.5-38D四柱支撑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

2支架优化设计与受力分析

2.1四连杆机构优化设计

综合考虑在综放工艺采煤过程中支架支护应具备支撑力大、切顶性能好、防护性能好、结构稳定的特点,在最大最小采高升降架过程中梁端曲线变化规律稳定等要求,初设选定的四连杆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利用迈实软件对四连杆机构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的四连杆机构如图2所示。

2.2运动仿真模拟

选定四连杆机构后,在液压支架最高3800mm和最低2050mm范围内间隔100mm做液压支架运动模拟,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优化后确定液压支架各结构尺寸。液压支架运动仿真模拟如图3所示。

2.3液压支架受力分析

2.3.1加载试验

依据GB25974-2010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对设计的液压支架进行受力分析。分别进行以下加载试验:支架顶梁集中加载、顶梁扭转、顶梁单侧加载、底座集中加载、底座扭转、顶梁扭转+底座集中加载、顶梁集中+底座两点加载、顶梁前端水平加载、顶梁后端水平加载。经分析优化后,得到液压支架技术参数。

2.3.2液压支架受力与力矩分析

得出液压支架具体技术参数后,选取3.8m最大支护位置,采用前后底板比压和前后支护强度的形式对液压支架进行力与力矩的仿真,仿真结果分别如图5、图6所示。

3液压支架强度校核与三维模型

3.1主要结构件强度校核

选取上述加载试验和受力分析中各主要部件所承受的最大弯矩或扭矩,分别对以下主要结构件进行强度校核:支架顶梁中心处弯曲校核、支架顶梁柱窝处弯曲校核、顶梁扭转校核、支架掩护梁与前连杆铰接处弯曲校核、ZF11000支架掩护梁扭转校核、支架前后连杆弯曲校核、支架底座后柱窝处弯曲校核。经校核计算,最小安全系数大于1.63,所有结构件均在安全系数范围内,满足强度要求。

3.2立柱校核

根据确定的液压支架参数和受力分析结果,依次对立柱千斤缸筒壁厚、液压缸进液口直径等部位进行强度验算,经校核计算,立柱安全系数均在安全范围之内,满足强度要求。

3.3三维模型

综上所述,ZF11000-20.5-38D型液压支架满足长平矿5302工作面综放工艺采煤使用需求,选定支架具体技术参数后,对支架进行全三维设计。

4液压支架智能化设计

本液压支架配备了全套成组程序自动控制装备,包含18+6功能电液控及相应控制器、采高及姿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行程传感器、红外接收器、无线接收器、声光报警器、接近开关、自动反冲洗过滤器、云台摄像仪等,可实现的智能化功能主要如下:(1)具有自动循环移架、成组自动推溜、成组向后拉溜、成组伸收护帮板、成组伸收伸缩梁、成组伸收插板、成组摆尾梁和成组喷雾等功能。(2)具有成组放煤功能,放煤时间可调,可实现半自动放煤、全自动放煤和记忆放煤功能。(3)具有任意截深定距自动推溜、自动拉架功能,动作误差不大于10mm;具有推溜和拉架修正功能,累计误差不大于10mm。(4)具有支架立柱自动补液功能,补偿开启压力值、关闭压力值可调。(5)具有三种控制方式:工作面支架就地控制(手动控制)、集中控制(遥控控制)和远程控制(集控中心控制)。(6)拥有先进的人员定位技术,在工作面内定位精度≤20cm。(7)具有支架遥控器集成人员定位功能和身份识别功能,与电液控制系统的无线连接时间≤1s。

5结语

本智能化重型放顶煤液压支架结构型式先进、智能化程度高,可广泛适用于各中厚煤层放顶煤工作面,有效推动了全国煤矿智能化开采的进程,对国家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发展目标和推进煤机装备、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彪谋,高素英,杜忠孝.四柱放顶煤液压支架支护能力技术研究[J].煤矿开采,2015(2):27-29.

[2]王国法.放顶煤液压支架与综采放顶煤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3]孙公赞,张晓东,樊军.两柱与四柱放顶煤液压支架架型及结构浅析[J].煤矿机械,2009(2):167-169.

[4]苏林军,朱峰.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创新与发展[J].煤炭科学技术,2011(4):84-88.

第8篇:纺织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金融机构 安防监控系统 数字高清监控智能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X9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金融机构是货币和证券主要的流通空间,金融机构在日工业务中,会触及大量的现金,支票,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等,属于国家公安重点看护单位。如何建设金融机构安全防范体系和落实配套管理措施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话题,也成为了确保金融业务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金融安防监控系统就像是安全防范体系的心脏,他的各项功能的先进化和准确化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安全防范体系,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系统建设的技术方向和发展趋势,选择最为适合的系统方案。、

而当下,最为关键的一个词就是智能化,之前研究的数字高清化监控技术和产品早已经面市,并被世界各地所取用,其规模也在日俱增,但是,就目前而言,在国内金融机构方面,这种技术的启用却比较落后。,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系统建设的技术方向和发展趋势,选择最为适合的系统方案。

一、金融机构安防监控系统的现状

众所周知,金融机构是一个高风险场所,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安全防范方面的规定来确保

其安全与稳定。那么。目前我国金融安防市场总体上处于什么样的发展状况呢?金融安防市场已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近些年来,金融机构对原有网络的升级改造,以及新建网点的建设。成为推动金融安防市场快速发展的源动力。市场规模总体上处于平稳上升的态势。从技术角度来看,金融机构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联网整合,通过将监控、报警、门禁等子系统整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完善的综合应用系统集成平台。有效地实现网络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从安全防范的模式来看,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对其安防系统采取了社会化外包的运营模式。金融安防运营服务发展速度异常迅猛。自。十一五”规划出合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成果十分显著。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为金融安防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大量的安防产

品和技术被应用于金融领域,确保了金融行业的平稳运行。可以这么认为,当前我国金融安防市场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并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安防需求体现的方面

社金融行业的安防监控系统来说,大致可分为对银行柜台,ATM机和银行太厅监控三个部分,银行柜台监控要求看清楚交易过程。以及钞票金额,同时在强背光环境下要求监控设备能够正常工作;ATM机监控则要求看清取款人相貌特征以及背后情况,还要看清出钞口;银行大厅监控属于环境监控,除室内营业厅外。还有室外的环境。它要求监控设备具有24小时持续监控能力。金融机构大都采用人防、物防和技防等结台的安全防范手段。由于技术水平的制约,这些防范手段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外信息互不相通。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系统功能不统一、不规范。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的建设标准,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同时存在,远程联网管理无法完全实现:由此可见。金融机构的安防要求主要体现在互联互通、标准化智能化、融合化等方面。

安防系统的特征和构建

从整体来看。金融机构安防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性:一、稳定为首、功能在次。目前大多数金融单位对功能上的要求不是很高。量主要的要求还是系统稳定性,因为在金融行业。每个环节都是非常关键的。所以系统稳定放在首位;其次是对存储的要求高。对于一般的录像要求保存一个月。重要的录像要求保存三个月;第三就是前端同点传输带宽窄。这是我国电信行业的现状所造成的。金融安防系统的构建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大部分金融机构的安防体系分布面比较广,并呈现出分级化管理特征,要建成高效一体的监控系统,需要形成省、市、地、县不同的级别、地域和管理上的全覆盖,这对通信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金融机构的安防系统需要对广泛而庞杂的视频源输入形成有效、有序的管理,例如将营业网点、自助ATM机、重点安保区域等视频资源进行的统一管理。并且能够方便迅速地检索和调看;最后,金融安防系统并不是孤立的简单通信手段,它需要与金融机构自身的业务流程相结合。最终形成一个整合化的金融安防体系。

面对金融安防不断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所应采取的措施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在不断发展的,而发展就意味着规模的扩大、内容的增加和职责的细分,这些都导致了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趋势。现在很多地方金融守押基本上实现了社会化,而金融监控报警系统的社会化也将是大势所趋。为了应对这种发展趋势,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要始终在研发上保持较高的投入,促使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与此同时,研发和营销部门需要针对行业应用细分做相应的调整,建立专业化的开发和营销服务团队,不断加快企业专业化服务进程。例如:针对现阶段银行联网的需求。推出了银行联网

监控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金融行业专用平台软件与前端视频系统、报警系统、对讲系统和门禁系统协同工作,可完成银行对网点、自助行以及金库的集中监控和管理。并在基础安防监控之上,进一步整合了银行特色的业务需求,是出色的银行安防系统综合管理平台。

金融安防监控的智能化发展方向

随着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传统的金融局域范围内的安防系统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目前的金融安防联网主要是以视频监控和报警为主,对其他子统还没有做到完全的整合。将来金融安防联网包涵的面和涉及的系统肯定会越来越广。因为现在金融单位的门禁系统、车辆管理系统、消防系统,以及资产管理、各类业务的规范性和流程等诸多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这些都应该成为安防防范的内容,通过以一个安防系统为基础的整合平台。对相关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合理调配。将是金融安防市场的发展方向。

标准化:金融安防系统正在向着大联网的方向发展,但是国内安防产品众多(尤其是视频监控类产品),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由于无据可依,给金融安防系统联网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最近,我国推出了公共安全标准GA,T669,此举标志着金融安防系统建设开始走向标准化的道路。

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智能分析和行为分析算法的出现,为解决金融安防系统实时防范与事后调查效率低下等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金融机构通过采用智能分析产品,能够对视频录像中的内容进行自动分析,实现对异常事件的自动判断,大大提高安防管理效率,将是市场的发展方向。

融合化:单一的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金融行业的应用需求,随着各种金融新业务的持续开展和安全要求的不断提升。将视频监控系统、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和巡检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综合安防管理系统,越来越受到金融用户的青睐。未来必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结语:金融安防监控系统是整个安全防范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必须朝着智能化的发展迈进,这也成为了当下金融安防最为紧要的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第9篇:纺织智能化范文

关键词:管道焊接,消磁,闭环控制,仿人智能控制

中国图书分类号:TH69

The intelligent realization of New demagnetization instrument

for Long-distance pipeline based HSIC

ZHANG Lei,ZHOU Chang-mao,SUN Tie

(Liaoning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 fushun 113001,China)

Abstract:Research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residual magnetism in the pipe welding, choose DC coil degaussing method, through multistage adjust reverse degaussing current realize residual magnetism elimination. There are many inconvenient factors of existing degaussing instruments in use, new demagnetization instrument adopts closed loop control system to control instruments, through the sensors to collect inspection data feedback to intelligent control unit to realize closed loop control, different steps using HSIC algorithm to realize fuzzy control. Through the program control the degaussing current to change the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of degaussing coil change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ntelligent demagnetization.

Key words: Pipe welding, Demagnetization, Closed-loop control, HSIC

0. 引言

在长输管道焊接时经常会出现磁偏吹现象,此现象的产生是由于金属管道内存在剩磁。在焊接存在剩磁的钢管时,电弧在磁场作用下出现偏移等现象影响焊接质量。为了去除这些不利影响,改善焊接质量,在焊接前要对磁化的钢管进行消磁,剩磁量不足以影响焊接质量时可以进行焊接。现在市场上已有的退磁机一般都是开环控制,开环控制需要工人具有专业知识进行专家操作。新型退磁仪相比常规退磁仪更加智能化,通过闭环控制来实现智能化,通过实时测磁传感器对系统进行实时反馈,实时控制消磁磁场的强度。

1. 剩磁消磁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