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院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使患者病情恶化,严重地影响患者的预后与安危,而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对医疗质量和社会安定造成重大影响[1]。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护理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本文通过对我院2012年10至2013年1月的感染病例分析,总结出医院内感染发生的常见原因,以期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帮助预防感染的发生。
1研究资料
我院是一所集医、教、研、防、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统计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出院病例4892例,其中感染病例62例,感染发生率为1.27%,其中手术部位感染20例,占总数的32.2%;呼吸道感染20例,占总数的32.2%;泌尿道感染8例,占总数的13.0%;皮肤软组织感染10例,占总数的16.1%;腹腔内感染2例,占总数的3.2%;其他部位感染2例,占总数的3.2%。
2医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分析
我院每月对科室的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的重点包括环境卫生的监测,发病率监测,以及各科室对感染发生情况的处理。分析我院感染病例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出我院感染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侵入性操作凡是诊疗操作,需进入血道、空腔脏器、腔道间隙、组织等部位,可能造成局部不同程度损伤或出血的诊疗均应视作侵入性诊疗操作[3]。侵入性操作为微生物提供了入路与繁殖基地,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例如,医院内科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经常用到多种插管,如静脉输液管、中心静脉置管、胃管、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留置导尿管等。这些侵入性操作为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往往也会造成一些机械性损伤,而这些机械系损伤会为致病菌提供了入路和繁殖基地,极易导致感染发生。如,由于呼吸机侵入性操作造成的相关肺炎,由于静脉置管插入而导致的血液感染问题等等。
2.2医院内环境卫生病房是病人治疗休息的场所,住院后医院的环境、空气质量等均是影响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医院病房内病人密集,病人家属及医护人员来往频繁,各种治疗操作多,且空间相对狭小,适宜微生物繁殖。在对各科室的考核中发现,个别科室会出现医疗废物处理不及时,医疗用具消毒更换不及时等问题,这些都容易造成细菌的滋生和繁殖。此外,还有一些病菌可能通过接触途径传染,人体皮肤表面或生活用具表面经常宿有病菌,若不及时彻底地清洁,很可能会造成病菌的繁殖和感染。另外,由于患者本身疾病特殊性等原因,长期卧床或保持某种姿势,更易导致接触部位感染等问题的发生。
2.3医护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淡薄医护人员是病人住院期间的监护者,不仅承担着对病患的医护责任,还负有对病患监督教育的责任。医护人员直接跟病患接触,处理要注意个人卫生及做好自身的感染预防工作之外,还应该督促病患注意清洁,及时更换生活用品,保持住院期间的个人卫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有些医护人员对基本的卫生常识掌握不够熟练,如七步洗手法等;另外,也没有及时督促病患做好基础卫生,这些都是感染发生的巨大隐患。
3医院内感染的预防
3.1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做好医院的感染预防工作,首先要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内管理制度时,可参考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及时组织全院人员学习并遵照执行[4]。此外,还应充分结合医院各科室的实际工作情况,及时修订和补充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形成医院内部管理规范,保证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的可执行性和操作性。为保证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医院还应成立专门的督导、反馈管理方案,全方位地监测管理和调整医院内部的感染预防工作。
3.2严格管理各项侵入性操作侵入性操作为病原菌进入肌体提供了通道,应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如必须执行侵入性操作,应严格管理各个环节。
3.2.1操作前准确判断病情仔细研究病人病情,严格掌握各种适应证,真正做到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有的放矢,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3.2.2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侵入性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在遵循操作标准,应尽量动作轻柔,尽可能减少机械性损伤。
3.2.3操作后加强监控对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后,及时监测评价患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醒患者注意预防感染。
3.3加强基础护理和重点护理对病人的基础护理是为了保持病人的基本生理卫生,是防止病原菌存活和繁殖的基础条件。对一些易招致感染的部位,如呼吸道、口腔等,应重点护理。医护人员应提醒患者时刻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平时还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以减少致病菌在口咽部的寄生和繁殖,也可预防细菌向下移行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另外,对于一些有吞咽困难、呛咳的病人,应注意防止其误吸的发生。
3.4加强医院内环境卫生的管理医院内环境卫生管理,包括对医用器械的管理和医院内卫生环境的管理。对各种消毒医疗器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定期严格消毒清洗。病房内应保持环境安静,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医院应及时有效地处理病人换药敷料、排泄物、遗弃物、各种引流管等各种易招致或滋生病菌的废物;另外,病房内的床、柜等生活用具也应定时用消毒液擦试,必要时,可以定期用紫外线对病房内的空气消毒。
3.5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感染意识医护人员预防感染意识的淡薄,将直接导致其医疗过程中对卫生要求的疏忽,从而为病菌的繁殖提供可乘之机,增大患者感染发生的几率。据统计调查显示,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以接触为常见,而其中手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由医务人员洗手不彻底导致病原菌传播而造成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的30%。因此,只有医护人员充分意识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种责任和使命,才有可能积极地参与医院的感染监控工作,医疗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并能及时地提醒和引导患者注意预防感染,成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真正的执行者和管理者。
参考文献
[1]曾华,林晓苏.护理干预措施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
[2]郭晓丽,尚霞,夏欢欢.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护士长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3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291-02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评价是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和经济损失。2006年开始,我院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健全医院感染护理的组织管理、加强培训和落实院感控制的各项措施,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具体做法
1.1 建立护理感染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护理感染管理体系是做好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前提。因此,护理部成立了护理感染管理三级监控网络 。三级组织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层层把关,相互制约。
一级管理:由科室的护士长和1名兼职监控员组成。主要负责对本病房的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灭菌液、医护人员手等进行检测。督促本病区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防护有关规章制度。特别加强手术室、供应室、新生儿科、产房等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
二级管理:由护理部1名专职人员和2名重点科室护士长组成的护理消毒隔离质量监控小组。每月1次对各护理单元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无菌物品的管理、消毒隔离、现用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医疗废物等方面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分析和反馈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追踪整改效果。
三级管理:由医院感染专职护士、护理部主任及质控员组成。主要是通过日常监督、行政查房、护士长夜巡房的方式随时抽查各护理单元的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和无菌技术操作执行情况,把好护理感染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1.2 建立和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保证。
护理部在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和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及时修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并规范操作规程,量化考核细则,完善了消毒隔离制度、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使用、消毒处理制度、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制度、职业防护制度、手卫生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工作指引的制订,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1.3 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卫生员预防医院感染意识
1.3.1 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护理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与自身业务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尤为重要。通过培训,使护理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强化法规意识及安全意识,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提高其参与医院感染控制的责任感,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1.3.2 医院的保洁人员文化程度低,未受过专业培训,缺乏科学的清洁卫生理念。因此,对保洁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培训,从基本的消毒液配制、使用、消毒灭菌概念、物体表面的清洁,处理排泄物、分泌物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如何洗手、医院废物的收集处理等,使他们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对个人、家庭、医院及社会的重要性,提高对清洁、消毒制度执行的依从 。
1.3.3 临床中发现,护生的预防医院感染、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对医院感染的危害皆认识不足。因此,我们重视对刚毕业的护士、进修人员、实习生的培训和管理,在上岗前进行院感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增强他们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意识。
1.4 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1.4.1 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1)每天按时打开空气消毒机、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湿式清扫地面,病室通风3次/d。每周清洗空调机过滤网1次。(2)重视操作台、婴儿磅秤、培养箱、光疗箱、治疗车、床头桌、门把手的清洁和消毒,每日用500mg/L~氯消毒液擦拭2次。(3)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等)进行擦拭消毒。(4)感染病人专室放置,所用的物品专室使用。(5)新生儿用品一人一用一消毒,奶瓶奶嘴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1.4.2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医护人员的手是院内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做好护理人员的洗手工作非常重要。因此,我院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在每个护理单元的洗手池上安装感应水龙头和洗手液感应器,张贴了洗手流程标识图;在全院护理治疗室的每辆治疗车上配备了速干手消毒剂,要求护士在给每一个患者做治疗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通过采取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以达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目的。
1.4.3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尽量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若病情需要,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
1.5 认真做好环境卫生、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每月定期进行微生物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无菌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使用中的消毒液、紫外线的强度等。加强管理,实行三级监控(一级:科室自行监测;二级:护理部协同院感科随机抽查;三级: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查),及时发现在不同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整改,保证医疗安全。
1.6 严格抓好供应室的消毒灭菌工作 供应室负责医院所有医疗产品的供应,供应室的消毒灭菌工作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率的高低和整体治疗质量的好坏,所以应该严把供应这一关。(1)供应室流程布局合理,明确划分清洁区、无菌区、污染区。(2)强化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对各种医疗器械从清洗、包装、灭菌到无菌物品的保管发放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3)按规范要求做好灭菌炉的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以确保供应室的灭菌质量。
1.7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护理人员每日都有可能接触感染性体液、分泌物和进行各项高危的护理操作,处于被病原菌感染和发生针刺伤的危险之中。因此,开展普遍预防知识教育,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坚持做到标准预防,正确掌握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建立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和血液追踪的有关规定,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提供指导,配备防护用品,争取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和伤害,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
2 效果
2008年开始加强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明显提高,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合格率逐年上升、职业暴露发生例数和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逐年下降。
3 讨论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51-01 手术室护工是保持手术室环境卫生的重要成员,但是由于护工的社会背景,文化认知程度等多方面原因,影响个人的工作行为。在他们进行保洁的同时可能成为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人员。因此,通过培训考核等措施,可以确定护工的工作性质,明确工作范围,规范他们的工作行为,达到改善医院环境,提高自生防护能力,切实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
1 护工存在问题
1.1自身防护意识薄落: ①在平常工作中发现,护工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部分护工不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和要求。经常不戴手套直接处理医疗废弃物,甚至直接用手接触锐器;每天从工作开始到结束都不进行正确洗手和手消毒,或者进行各项操作始终带着同一副手套操作,包括带手套摸口罩整理帽子,脱去手套后不及时洗手。②口罩使用不规范。处理污染手术敷料时不戴口罩,飞扬的灰尘容易造成自身感染。另外,口罩不及时更换,发现口罩外观很脏,戴起后起不到防护作用,还会成为潜在的感染源。
1.2 含氯消毒液配制使用不规范: 护工由于缺乏消毒知识、消毒观念淡薄、文化水平低、流动性大,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等诸多因素影响,在含氯消毒剂使用中存在一定问题。大多数护工在配制消毒液时不严格按照要求配制,从而影响了消毒效果,或者将消毒液当做清洁剂使用,极大程度造成浪费,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影响。
1.3 缺乏消毒隔离知识: 隔离技术是预防微生物在病人、医务人员及媒介物中传播的措施,其中医务人员也包括医院的护工,但是护工由于知识水平,文化背景不同,对于医院实行的消毒隔离知识不是很了解,经常出入污染区、无菌区,隔离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按照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规定,手术室拖把必须按照区域设置标识,分开使用,但是有些护工为了工作方便,常常一把拖把拖到底,这是导致环境交叉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可能会造成极大的交叉感染隐患。
2 分析原因
2.1 护工队伍不稳定: 手术室护工受特殊工作环境的影响,加之对服务对象、待遇福利等因素影响,流动性大,不利于科室院感知识培训学习。
2.2 对“医院感染管理”认知不足: 通过对我科20名保洁员调查,平均年龄43岁,小学文化10人,初中文化7人,高中文化3人,都是农村务工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年龄偏大。这样的人员结构势必造成对于新知识接受能力弱,观念陈旧。平常工作已完成任务为主,很少考虑自己的工作于院感的发生有关。
2.3 缺乏监督管理: 护士长是护工的直接管理者,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因为护理人员不足,护士长常常侧重于病人安全的管理,对于护工侧重的是环境卫生的效果管理,通常会忽略具体操作环节的过程监管,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 对策
3.1 强化培训与院感新知识学习: 由专职护士反复示范含氯消毒剂的配置比例,使用方法,讲解其注意事项。将需要的用水量及消毒片总量做成醒目标示,贴在桶外面,以一目了然。
3.2 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监督管理职能: 手术室制定保洁督查组,对护工的工作进行监督,专人负责对护工的工作进行巡查,对护工的工作随时考核和抽查,听取各级人员对护工工作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制定对策。
3.3 加强岗前培训: 护工在进入手术室前由保洁公司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岗位职责,工作内容等进行培训。到手术室前三天由手术室院感人员亲自讲解、带教、示范,内容通俗易懂,培训完毕,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参考文献
[1] 任丽娟.张云.于瑞兰.等.出院病人医院感染情况3年调查「J齐鲁医学杂志.2003.183:307-309
一、正视问题,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经济发展的纽带,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载体。良好的城市形象,对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城市知名度、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区规模逐渐扩大,城市人口、车辆不断增多,我们在市容市貌、环境保洁、交通秩序的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着城市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妨碍了文明城市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损害了我们对外开放的形象和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削弱了城区作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此,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都要从经济持续发展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集中整治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第一,搞好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是树立我县对外良好形象的现实需要。市容市貌是一个城市最直观的面貌,干净不干净、整洁不整洁,大家都看在眼里,一目了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城市市容市貌最能代表一个地方的形象和风貌。这些年来,为了创造更适合人居的城市环境,县委、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都付出了艰辛努力。应该说,总体上看,我县城市卫生环境是朝着逐步改善、适合人居的方向发展的。但是,受经济发展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目前城市卫生环境状况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的方面甚至比较严重。比如,一些公共场所秩序混乱、杂乱无章、杂物乱堆乱放,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影响视觉,气味难闻;一些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经常出现垃圾死角,个别路段积水严重,建筑物乱贴乱画;有的下水道清理不及时、排水不畅,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一些餐饮饭店、集贸市场、医院和卫生诊所环境卫生不符合标准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已经影响了我县的对外形象,所以必须集中精力、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
第二,搞好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适合人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显著的特点,更是十七大报告中最突出的亮点。它首先体现在为群众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上,良好的卫生条件是和谐生活环境的最基本要求。但目前看,有些地方环境卫生状况已经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对此,老百姓有怨言、有反映,更有对县委和政府的期盼。因此,大家要把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工作当做事关民生的大事来抓,当做顺民意、暖民心,构建稳定、和谐社会的重要工程来抓。
第三,搞好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是创造良好招商引资环境的重要举措。招商引资成功与否,除了各级干部的艰苦努力外,环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个环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方面的硬环境和政策、服务等方面的软环境,但是,也不能忽视城市卫生环境。在同等条件下,商家都愿意到环境整洁优美的地方投资。即使我们把资源开发了,把基础设施建好了,把政策放宽了,如果仅仅是由于环境卫生差而影响了客商的兴趣,影响了谈判结果,那么,因小而失大就太不应该了。另一方面看,我们邻近的敦煌、阿克塞通过三月份以来的集中整治,创造了城市建设管理的精品工程,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我县受客观条件限制,我们的基础条件、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虽不是最优,但我们通过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让外来人看到整洁干净的生活环境,通过环境看到我县群众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可以坚定客商的投资信心,加重我们谈判的砝码,很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本来就很滞后,再没有一个整洁、舒心的环境,招商引资就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大家要从促进招商引资、振兴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来充分认识抓好市容市貌集中整治的重要性。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工作水平
当前,我县城市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工作正进入一个巩固提高的关键时期。从大的方面讲,某奥运会今天在京开幕、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庆典活动和“神七”发射将在十月份进行;小的方面讲,九月份全市城市规划建设现场观摩会将在我县举行,在这段特殊时期,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为盛会举办和现场会召开创造一个整洁有序、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整治成果,我们必须突出重点,握紧拳头,狠下功夫,才能有所突破。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以宣传教育为重点,狠抓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的氛围营造。要坚持把宣传教育放在整治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完善制度、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增强效果,通过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和卫生意识,真正使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工作实现由行政推动为主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转变,由依靠少数人管理的被动接受型向全社会齐抓共管主动参与型转变。宣传、广电部门要在县电视台开辟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宣传专栏,树立典型,公开曝光破坏和影响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的人和事,积极动员全民参与,切实打好市容市貌集中整治的攻坚战,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以“治脏”为重点,狠抓城区重点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切实加强县城主要街道、广场、集贸市场、住宅小区、居民庭院、单位内部、城中村以及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加强对瓜州大道、源泉广场、县城南北大街、文化街、渊泉街、南市街、祁连街,“一纵两横”城市出入口和道路交叉口等中心地带的环境整治。加强对卫生脏、乱、差居民小区的环境整治,对于物业公司负责管理的住宅小区要严格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有关标准进行管理;对小区自主管理、社区负责管理和单位内部自管的小区要落实专人管理,及时清扫保洁。加大对公共场所乱倒垃圾、乱倒污水、乱堆杂物、随地吐痰、乱扔烟头、乱扔果皮等不文明行为的查处力度。督促施工单位对出入建筑工地的车辆实行清洗、密闭拉运,加强对乱倒、乱堆建筑垃圾的查处。对临街洗车、修车、门窗加工、废品收购等商户的经营许可证进行重新审核,坚持堵疏结合,以疏为主,集中治理占道经营,统一做到进入市场和进入室内经营。力争通过一个半月的集中整治,在全市城市规划建设现场观摩会前取得阶段性成效。
3、以“治乱”为重点,狠抓各类摊点、广告、建筑物管理。这次集中整治要突出开展四个专项整治活动:一是开展瓜州市场经营秩序专项整顿。由商务局、卫生局、工商局负责,对瓜州市场经营秩序进行彻底整顿,按照专业市场建设划行归市的要求尽快组织实施,切实抓好各类摊点管理,坚决清理各类流动摊点、店外店、占道经营以及环境卫生差的问题,确保城区商流秩序明显好转。二是开展广告、牌匾专项整治。由工商、建设部门负责,对城区内所有户外广告进行一次排查清理,严格广告审批和广告牌匾设置标准,做到广告、牌匾悬挂规范有序。针对办假证、医疗、卖药等“牛皮癣”野广告,*局要加大查处力度,予以严厉打击。城区各单位、各门店、各住户要积极行动起来,全面清理卫生责任区内的乱贴乱画和野广告,彻底清除这一严重影响县城形象的“痼疾”。*等有关部门要教育广大市民加强对上街狗、畜的管理,对上街游狗、游畜要采取措施进行处置。三是组织开展县城街景和夜景专项整治。由城建部门负责开展城市规划执法检查,严查各类违法违规案件,拆除乱搭乱建和有碍市容景观的建筑物,特别是对城区主次干道两侧的违章搭建,必须立即予以拆除,对城区临街建筑要统一规划,统一进行改造刷新,按照靓丽工程建设要求限期安装夜景装饰设施,实现全面亮化,进一步扮靓县城。四是组织开展市政设施维护建设专项整治。加大对城区道路、广场、路灯、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各种公共设施运行正常,完好整洁。建设部门要专门组织人力对城区内各种市政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按时巡查,严厉查处破坏市政公共设施的行为,及时维修更换破损设施,对城区道路、人行道、路沿砖破损的地段,要按照责任区域管辖权限,及时修补更换,决不允许出现影响市容市貌的不和谐现象。火车站广场喷泉和北大桥集镇部分路面改造,有关责任单位要积极督促建设单位,尽快拿出建设方案,争取动工建设。
4、以“治差”为重点,狠抓城区交通秩序管理。*交警、交通等部门要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县政府《关于城市道路禁行禁停的通告》精神,切实加强对城乡营运车辆的管理,要尽快规范城区公交车的营运秩序,彻底解决营运车辆无序竞争和随意停靠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做到标志标线科学、醒目、齐全,整治车辆乱闯红灯、乱停乱放、不按标志线行驶等违章行为。要加强对驾驶人员和群众的教育管理,做到人车各行其道,遵章守规。要严格执法,对强行拉客、乱停乱放、影响交通和市容的车主严肃处理,使之照章办事,安全营运。要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交通管理规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交警、运管部门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交通秩序专项整顿活动,加强上路巡查力度,对手续不全、车况差、服务态度不好、经营有劣迹、拒不服从管理的经营户,依法予以处理,对黑车坚决予以取缔。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工作,是一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组织难度大、工作任务重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组织、各部门、单位一定要树立全局观念,打破条块和行业界限,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齐心协力,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负其责,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整治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参与整治的各成员单位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扎扎实实地进行整治,确保集中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工作做为“迎奥运,爱酒泉”市容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由瓜州县“迎奥运,爱酒泉”市容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全县各级各有关单位都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统一思想,明确认识,靠实责任,扎实推进,努力做到思想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形成整治活动的强大合力,抓好整治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要坚持严管重罚,实施标本兼治。实践证明,对于城市的管理,严管重罚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对那些破坏市政设施,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据《甘肃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严罚重处,决不姑息,并通过媒体予以公开曝光。在治标的同时,要加大治本力度,着重在市民教育、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真正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要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执法管理队伍,大力推进综合执法,实现县城管理执法监察的规范化、法制化。
【关键词】 输液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作者单位:474780 桐柏,河南石油勘探局双河医院
河南石油勘探局双河医院在门诊设有输液大厅,这里是患者集中的场所,流动性大、接触面广、病种复杂,而且夏季、冬季使用空调,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流通。输液大厅空气质量较差,容易造成医院感染,为此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本院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制定了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输液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相关的考核制度。做到工作中有章可循,责任明确。同时,并以各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对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提高了大家对预防交叉感染的认识,不断认识到加强输液大厅的管理对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输液室护士治疗工作量大,频繁接触各类患者,手成为重要的传播病原菌的载体。为加强医务人员洗手意识,科室在水龙头处都粘贴了“七步洗手法”的宣传画,随时提醒正确洗手。使大家变被动为主动自觉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制度,有效的控制了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
2 加强环境管理
输液大厅多为呼吸道及消化道患者,极易发生交叉感染,输液大厅的空气、地板、座椅等很容易受到污染,如不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管理,就必然使院内感染的传播机会大大增多。为此本院完善输液大厅卫生设施和消毒灭菌条件。要求输液大厅配置一定数量的垃圾桶、痰盂等方便患者将垃圾及时放进容器中,给输液室内环境的动态保洁创造了条件。要求输液大厅必须保持环境整洁、地面保持清洁、无污物,用专用的清洁用具,常规采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每日至少湿拖地两次。如有污染则随时清洁、消毒处理。输液用椅应每天清洁、消毒。同时,保持室内的通风良好,每日通风2~3次,30 min/次,并在适当的时间动态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每月对输液大厅空气取样进行细菌培养1次,以了解空气质量是否达标。如不达标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以确保室内的空气质量。患者对输液大厅的环境满意度,从改装前的70%提高到90%,各种指标都控制在较好水平,使患者有一个较为干净整洁的治疗环境。
3 加强患者感染管理
本院对有不明原因发热和疑似患有传染病的患者安排其在单独诊室治疗,而不允许在输液大厅输液、治疗。尽量做到儿童治疗与成人治疗区分开,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4 加强输液室的消毒管理
要求熟练基本功、掌握精湛娴熟的专业技术。护士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操作前后应洗手、戴口罩、帽子,为每一个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便携式手消剂的使用,保证手部消毒。每天工作完毕后应做到桌面、地面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并用紫外线灯照射60 min/次,并及时登记。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分别放置,凡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经初步毁形放入黄色塑料袋中,袋外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把针头放入专用的利器盒中,每天有专人回收并登记。同时完善各种登记本,包括紫外线强度测试及使用登记、消毒液、消毒灭菌登记等。建立了绩效考核制度,使护理人员认识到医院感染与己相关,有效的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5 加强督查
感染办勤下科室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把制度落在实处,严格考核硬兑现并定期对输液大厅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进行检测,确保达到标准,使输液大厅的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实践证明,完善硬件和软件对管理效果有着同等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对策
新生儿是医院感染高危人群。新生儿具有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的生理、病理特点,且新生儿监护室患儿多合并较严重的原发病,致使其免疫功能更为低下,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1]。早产儿感染难以避免,并且孕周越小,感染发生率越高,且易形成暴发。有调查表明,在我国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暴发占了整个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60%[2],尤其是近年来发生数起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导致患儿死亡,给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和精神损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社会上引起恶劣影响,对医院也造成巨大打击。现就相关方面进行探讨。
1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又称院内感染即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或医护人员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并产生临床症状,临床上将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称为院内获得性感染。由于新生儿是组特殊人群,出生前和分娩时可能感染母亲体内的微生物,因此根据新生儿感染出现症状的时间,将新生儿分为早发性感染和迟发性感染。早发性感染指生后3天内的感染,感染源多来自母体。迟发性感染指3天以后住院患儿的感染,感染源多来自医院内[3]。美国国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育研究所(NICHD)认为新生儿院内感染是指新生儿生后3天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的临床症状的感染。
2 新生儿N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1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由于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并伴有严重原发病,免疫功能极低下,皮肤不能提供有效屏障,这类群体是NICU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
2.2 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重视程序不够,手卫生依从性差
2.2.1手卫生概念不深 我科对新生儿NICU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观察人员现场暗访,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结果表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医院感染知识缺乏,洗手指征不清楚。大部分医生在查房过程中自始至终不曾洗手,护士在进行治疗操作中、喂奶中、更换尿裤中也忽略两例患儿之间需要洗手这一环节,常常是完成一项整个操作过后才洗手。部分医务人员认为NICU入室前洗手较重要,而入室后两个患儿操作之间不够重视,认为只要换好衣服、戴好口帽就行了,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之间没有直接相关性,对手部卫生观念淡漠,手部污染可能导致医院感染认识严重不足。
2.2.2工作忙碌顾不上洗手 有的医护人员即使了解手卫生的重要性,但当情况紧急或工作繁忙时,往往无暇顾及手卫生,认为带手套可以替代洗手。他们在上厕所前、下班前、吃饭前洗手依从性高,但对正确洗手六步法、应持续洗手时间了解不够。
2.2.3担心洗手液伤害皮肤 部分医护人员担心长期大量使用洗手液会造成皮肤粗糙、脱皮等不良反应。
2.3置管及消毒
急救技术快速发展,提高了先天缺陷及早产儿的生存质量,NICU中置管技术的应用以及NICU消毒不严。如治疗用品暖箱、监护仪消毒不到位,配奶操作有污染,新生儿沐浴发生交叉感染,消毒液不合格或过期等也是N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之一。
2.4频繁和预防使用抗生素可导致患儿菌群失调及耐药菌株产生,增加新生儿医院感染风险。
3 NICU医院感染的对策
3.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制度 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制定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制度、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原则、方法。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督促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科室也应加强自身管理,不定期检查NICU消毒隔离及手卫生的落实情况。严格按照手卫生技术规范比照督查,对违反手卫生制度的医务人员按规处理,强制性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意识。
3.2加强NICU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 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4]、《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自我防护、6步洗手法,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甄别与诊断水平,做到四早。每半年对NICU医务人员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知识及手卫生规范的考核。
【中图分类号】 R 512.61 R 181.2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9-1136-02
【关键词】 肝炎,甲型;流行病学研究;综合预防;学生保健服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为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升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本文以兴国县2007年发生的一起学校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为例,对兴国县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报道如下。
1 基本情况
兴国县某外资民办高级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学校设有高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44个班,共有学生2 642人,其中男生2 081人,女生561人,教职员工156人。学校有集体食堂3个,供学生和教师用餐,从业人员43人。小卖部2个,从业人员2人。校外无饮副食店、小摊点,周边环境较好。生活饮用水为桶装矿泉水和自来水(二次供水)及自备水源(井水)给水。
2 疫情经过
2007年9月28日,高三(6)班一名16岁的男学生出现纳差、厌油、恶心、乏力、皮肤巩膜黄染、尿黄等症状,于10月15日入兴国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10月16日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甲肝。10月17-22日兴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搜集5例该民办中学学生甲肝确诊病例的疫情报告,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已构成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随即组织流调人员赴报告医院进行核实,且到中学进行现场调查并采取了预防控制措施。核实诊断后兴国县卫生局分别向市卫生局、县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县教育局通报疫情,兴国县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省、市、县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参与,采取了群防群控等一系列措施后,甲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3 流行病学特征
本次发生的114例甲肝病人均为学生,年龄最大19岁,最小14岁;男生发病104人,女生发病10人。全校44个班中,39个班有学生发病,高一年级发病40例,高二年级发病37例,高三年级发病37例。该校甲肝疫情首例发病时间为9月28日,最后1例为11月11日。在10月上旬以前呈散发,自10月14日起开始增多,10月22日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14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纳差、厌油、乏力、肝区不适,皮肤、巩膜黄染,尿黄等表现。部分病例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多为轻中型,无危重、死亡病例。实验室检查表明,113例抗 HAV-IgM检查为阳性,1例为阴性。114例谷丙转氨酶(ALT)均明显升高。114例病例中,10例有甲肝疫苗既往接种史,10例不详,94例无接种史。
4 现场应急处理措施
4.1 控制传染源 兴国县人民医院承担主要救治、隔离工作。甲肝病人或疑似病例在医院进行隔离治疗,严格执行出院标准。待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后才可出院,病人隔离自发病后45 d方可上学。
兴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对45名在岗从业人员进行了2次抗体筛查,结果抗 HAV-IgM均为阴性。对已离岗的2名食堂从业人员进行抗体筛查,结果抗 HAV-IgM也为阴性。
4.2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及校舍环境卫生整治,对学生及教职工宿舍、教室、食堂、卫生间、化粪池、垃圾堆全面消毒,生活饮用水坚持每天用漂白精消毒。安排专人负责消毒工作,并有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有消毒记录。对学生、教职工餐饮具进行消毒(漂白精、消毒柜)。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漂白精120 kg,用于学校的各项消毒。
4.3 保护易感人群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在校师生2 577名易感人群应急接种丙种球蛋白。注射丙种球蛋白1个月后动员未发病人群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接种甲肝疫苗,接种过程中,未发生异常反应。
4.4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指导下,开展预防甲肝的宣传教育,在校内发放张贴甲型肝炎预防知识400多份。教育学生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凉拌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4.5 加强疫情监测工作 学校开展晨检工作,实行疫情日报、零报告制度。
5 讨论
5.1 做好早期预警报告,是有效采取控制措施的最佳时机 预报和警报工作是突发事件预防和准备工作的关键环节,预警系统在临灾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其中以农村中小学为主。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且传播速度较快[2],易造成暴发和疫情蔓延,社会影响极大。因此,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意义重大[3]。
该校在短时间内出现114例病例,暴露出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经调查,学校没有坚持晨检制度、缺勤登记及原因追查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校医对传染病防制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当短时间内出现数例甲肝症状学生时,学校怕影响学生学习,影响来年高考成绩,对患病学生没有采取隔离措施,未及时将疫情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延误了采取控制措施的最佳时机,使疫情扩散,防控时间延长。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国家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搜集审核发现聚集5例时,才引起足够重视。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后,才逐步得到有效控制。
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校医配置的要求,该校应配置专职校医,而实际上该校只有1名无正规学历的社区医生。由于缺乏定期的继续教育或培训,卫生部门又很少去民办学校进行传染病防制工作指导,因此,校医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能力均有待提高[4]。
5.2 科学实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防制对策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该校发生甲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省市专家调查组、卫生、教育部门的主要领导亲临疫情现场,指挥、协调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了防控领导小组,并明确进行分工,应急接种丙种球蛋白,及时进行疫情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随时保持与主管部门、上级业务部门及教育行政部门的信息沟通,监督、指导学校各项消毒措施的落实。兴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每天派专业技术人员去该校督导并通报疫情进展情况,为应急处理对策的调整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5.3 各部门参与、联防联控是确保疫情有效控制的基础 应完善各部门、地区、机构之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沟通和联防联控机制[5]。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参与,献计献策,提供科学依据,才能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甲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当地党委政府、省市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医疗、疾控、监督、药品供应、教育、财政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及时对中学发生甲肝疫情情况进行通报和信息沟通,综合各方的意见,对该起事件作了认真、细致地分析和安排,采取联防联控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甲肝疫情。
5.4 监督工作不到位、学校对食堂疏于管理,是引起疫情的原因 甲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学校食堂无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无健康证。食堂环境卫生状况差,且粗、细、精食品加工区不分。事发后卫生监督部门加强了卫生监督工作。
针对调查结果,笔者建议:(1)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完善预警机制。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人群密集、生活拥挤,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具有高易感性和低免疫水平,学校一旦有传染病输入,容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因此,要控制或减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关键是要加强学校疫情监测,建立预警机制。中学及寄宿制学校必须配备专职校医,小学应配备兼职卫生教师(经过培训)或请疾控机构专业人员到学校兼任校医。学校应开展晨检工作,实行疫情日报、零报告制度。(2)加强卫生监督,提高人群卫生防病意识。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对学校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的监督管理力度。应督促学校建立环境卫生清洁制度,保持生活场所、学习场所清洁卫生,清除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条件,定期对生活饮用水进行监督监测,定期对学校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严格把好卫生许可关。(3)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整体应急处置水平。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除了硬件方面的建设,另一个就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问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和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这就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加强自身素质建设,积极掌握医学最新知识技能,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指挥、协调、控制能力。要按绩效考核要求定期开展相关应急模拟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对突发疫情的敏感性、报告的及时性,规范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通过演练,有利于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提高紧急救援的工作水平。使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做到反应迅速,处置正确。(4)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无论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还是预防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农村人群卫生意识差,健康观念淡薄,抵御疾病及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农村的医疗卫生设施差。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卫生宣传力度,争取当地政府及宣传部门的支持,积极推行农村健康教育行动计划,利用有线电视和巡回医疗、卫生下乡的机会,加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教育,提高农村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意识。同时,真正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中,加大对农村地区资金、技术、设备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抵御重大疾病的能力。
(志谢:江西省卫生厅领导,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赣州市卫生局、赣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和专家及时到现场指导,特此致谢! )
6 参考文献
[1] 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6-312.
[2] 武丽杰.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谈谈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中国学校卫生,2007,28(3):769-770.
[3] 谢标,黄绍满.四川地震灾区一起学校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9,30(6):567-568.
[4] 金连梅,荆瑞巍,罗莉,等.我国学校传染病流行/暴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55-56.
[5] 任涛,秦雪英,武轶群,等.关于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资源整合问题的探讨.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6):566.
1 对氟与方法
1.1 对象
抽样选择本区海滨街道、友谊街道各1所小学、大场镇、杨行镇各1所民工子弟学校1~5年级学生作为干预组;选择上述地区学生人数相近、学校环境卫生设施相仿的1所同类学校1-5年级学生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原有2457人,对照组原有2257人,因观察期间对照组1所民工学校关停拆迁,考虑到样本的均衡性,干预组中相应剔除同地区1所民工学校,因此,干预组实有调查对象1708人,对照组实有调查对象1626人。
1.2 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腹泻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腹泻发病情况以及学校饮食、饮水等内容。调查方法采用①问卷调查:抽样选取3个地区干预组和对照组三年级学生进行腹泻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干预组于干预前、后进行2次调查,对照组同步开展调查。干预组中312人参加干预前问卷调查,306人参加了干预后调查。对照组中262人参加第1次问卷调查,232人参加了第2次调查。调查由经过培训的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医师上门进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的对象进行质控调查,质控调查符合率为98%。问卷调查结束,资料录入电脑建立数据库。数据分析用SPSS13.0软件,用X2检验。②腹泻发病情况调查:按WHO腹泻病标准:“24h内连续大便3次及以上,大便性状改变者”确定为病人,列入病例统计。在学校中均建立腹泻专册登记,由学校卫生老师对学生腹泻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和登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专人负责干预组学校,2004年5~11月份观察期内,通过每月1次健康教育讲座(或放录象、发放宣传资料、发告家长书、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对干预组所有学生进行腹泻疾病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以及个人不良卫生行为的干预;每月1次对食堂卫生、消毒、生菜进货和加工等各环节进行重点指导,对饮食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在腹泻高发季节(5~11月)每季度1次对从业人员进行肛拭采样,每月1次对食堂操作环节进行采样开展肠道常见多菌种检验,发现从业人员带菌及时调离工作岗位,环节阳性及时指导学校落实各项干预措施。观察期间,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2 结果
2.1 危险因素监测和干预控制
2004年5~11月份观察期内,对干预组学校从业人员和食堂操作环节(从业人员双手、砧板、盛器、菜刀、门把手以及苍蝇等)采样开展肠道常见多菌种检测。对3所干预组学校9名饮食从业人员肛拭采样3次,采集肛拭标本27件,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1件,阳性率为3.70%;对食堂操作环节采样5次、采集样品计125件,其中检出大肠杆菌阳性1件,阳性率为0.80%。对检测中发现的1名从业人员带菌者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针对食堂操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了预防性消毒措施的有效落实。
2.2 两组干预前后腹泻病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比较
表1显示,干预组对腹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腹泻的主要措施知晓率在自身及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变化,而对引起腹泻的病原体以及腹泻的病因的知晓率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有关腹泻预防知识知晓率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第2次调查,干预组对在外就餐是否考虑食品卫生的正确态度在自身比较及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变化,对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自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与家人谈论饮食卫生重要性、及时到医院就医百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各项有关腹泻预防态度上差异均无显著性。通过健康教育,干预组在预防腹泻的行为方面有明显改变,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不到个体摊点就餐、不喝生水等正确行为的比例明显升高,与自身比较及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干预组学校晨检措施的落实也有了明显提高,在干预前、后和组间比较中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第2次调查前后晨检措施的落实也有了提高,也有显著性差异。
2.3 腹泻控制效果
2004年5―11月份观察期内,干预组登记腹泻病例15例,罹患率为8.75%o,对照组登记腹泻病例28例,罹患率为17.22%,干预组腹泻罹患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人群腹泻发病差异有显著性(X2=4.78,P
3 讨论
大量调查显示,不洁饮食饮水,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缺乏良好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生活环境卫生状况差是引起腹泻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预防儿童腹泻病缺乏特异性手段和方法,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措施是控制腹泻病的有效手段。本次调查通过多种形式对干预组进行腹泻疾病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对干预组涉及学生饮食、饮水等各环节以及个人不良的卫生行为进行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腹泻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改变方面普遍有所提高,其中对腹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腹泻的主要措施的正确认识、在外就餐考虑食品安全、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不到个体摊点就餐、不喝生水、学校加强晨检措施的落实等方面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儿童腹泻是常见病、多发病,在预防上缺乏特异性的手段和方法,儿童腹泻病发病率高与缺乏基本的卫生防病意识、不良的卫生习惯和行为密切相关。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健康、知识积累和行为确立的关键时期,大量的观察显示,通过卫生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可以明显地降低儿童腹泻病的发病,是控制腹泻病发生的重要手段。本次观察结合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对学校内可能引发腹泻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和控制,对预防和控制儿童腹泻发病起到了一定效果,印证了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干预是预防和控制腹泻病行之有效的手段,同时也为今后在我区儿童青少年中进一步推广实施该项策略提供了依据。
一、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摆在解决民生工程的重要地位,确保此项常抓不懈。
年初,党委制定了全年城乡环境整治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全年乡、村干部目标考核,落实城乡环境整治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把此项工作纳入全乡民生工程来抓,提升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确保该项工作不懈。
二、加强环境工作的整治力度,确保该项工作的长期性。
从元月份起,我乡就趁“奋战90天,环境面貌大改观”为契机,狠抓该项工作,乡成立了环境整治督查小组。督查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落实,做到场镇单位、学校、医院指派专人督导,社区居委会负责街道的清扫及车辆、摊位的规范,确保摊点不乱摆乱放,车辆不乱停,提升街面的整洁规范统一。全年共计出去整治相关人员150余次,600余人进行街面的督查和整治,处理车辆乱停乱放100余辆,罚款5000余元。
三、加强场镇街面及场镇单位的绿化及背街小苍的污水沟、烂泥路整治,使场镇脏、乱、差得到了治理。
全年,我乡新栽花、树1000余株,用于场镇的绿化,并对相关单位进行了植被和花草的绿化。使各场镇各处面貌焕然一新,上半年乡上争取上乡治污项目,对场镇背街小巷污水排放沟进行了治理,使污水横溢现象得到了有效根治,并且乡垃圾填埋场、禾丰场镇垃圾填埋点进行了整治和维修,共花去资金十万余元,确保场镇单位、街道垃圾有地方处置,解决了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
四、进一步加大对村级卫生死角的整治,确保环境整治进入村、社、院落及每家每户,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及参与率,保证每次整治的检查验收。
为了将环境整治顺利进入到村,乡上制定子对村环境卫生的目标考核,各村落实专人管此项工作,由乡出资,每个村至少聘请2-3名村卫生保洁员,使责任、措施、人员得到了落实,全乡还制定了城乡环境中长期规划,保证此项工作的长效机制有力推进。各村还配置了2辆人力三轮货运车,全乡新建垃圾收集池142口,做到每日清扫有垃圾收集,村民自家的垃圾用垃圾袋装好放入收集池中,做到每村三天清除垃圾池并进行集中填进和处理。
五、加大村级卫生督查力度,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