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早产儿口腔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生儿;临床资料;观察;护理个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12-02
一、前言
所谓的早产儿就是指妊娠满周期在28周与37周之间出生的婴儿,一般情况下这类婴儿的体重都不会超过2500 g,虽然他们在出生后也能维持生命,但毕竟周期不足,没有充分吸收母体体内的营养,器官没能发育完善,所以免疫力较低,很难在围产中存活。经过相关调查了解到早产儿的死亡率高达75%。对早产儿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是为了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工作,通过对早产儿的特点、护理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等几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早产儿比较常见的几种疾病有窒息、肺炎等,所以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必须要加强喂养、保暖等方面的工作。
二、早产儿护理的有效措施
早产儿的护理工作是非常复杂的,不仅涉及日常观察、喂养、保暖等几方面内容,还要预防感染以及低血糖。所以,为了能够有效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就要积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内容为:
2.1 注意日常观察
早产儿比足月出生的婴儿更加脆弱,由于其发育还不够健全,呼吸以及提问等都不稳定,所以医护人员要注意日常观察他们的生命体征,没个一小时就要进行一次记录,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体温不恒定以及呼吸不畅而造成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俯卧位的睡姿是最适合早产儿的,在进行观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早产儿的面色、呼吸、心率、以及血压,一旦发现异常就要立刻通知医生,这样才能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抢救。
2.2 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喂养
早产儿吸吮力弱吞咽不协调,消化吸收功能差,应首选母乳喂养,若吸吮力好有主动觅食者可直接哺乳,而吸吮力差,能自行吞咽者,可用滴管或小匙喂养,但吸吮和吞咽均困难,就只好使用管伺疗法。置入胃管的长度以印堂穴与脐带的方法为最佳测量法。初次喂奶 2~3mL,每 1~2h 喂 1 次。每次喂奶前用5mL 注射器接胃管回抽,观察胃内有无残余奶,以了解胃肠消化功能。随着体重的增长每隔 2~3d 增加奶量 2~3mL,喂奶次数逐渐减少到 2~3 小时一次。有消化道出血者,采用静脉营养,首选周围静脉;各种营养液和抗生素应调配使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早产儿易缺乏维生素 K 依赖凝血因子,出生后均常规补充维生素 K,以预防出血症。每日记录出入量、观察二便的变化,每周测体重一次。
2.3 做好保暖工作
早产儿的体重较轻,一般都不会超过2500 g,体内脂肪较少,很难进行良好的体温调节,所以必须要做好保暖工作,不然体温低了就会危及生命。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都会讲早产儿的体温维持在24℃到26℃之间,而湿度则在55%到65%之间,这样才是最适合早产儿正常发育的,但也会根据实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在早上的时候就要将温度提高到27℃到28℃之间。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出生月份以及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调节,每天都要进行4到6次的检测。如果早产儿的体重不足2kg,就要将其放在婴儿专用培养箱中,但由于每个早产儿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箱内的温度要要根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各项护理工作也都要尽量集中的在蚊香内完成,这样才能让婴儿在最适合的环境与温度中得到良好的成长。如果没有早产儿专用培养箱的话,也可以用热水袋进行保暖,但其效果却没有前者好。而那些体重在2kg以上的早产儿就可以不用在暖向内进行保暖,只要适当的用保暖被和帽子进行保暖就可以。但是要进行采血、化验等护理工作的话,就要在专用的辐射台上进行,不然着凉了的话,可能会出现硬肿症,这将严重威胁到早产儿的生命健康。
2.4 预防感染
早产儿的免疫力较差,很容易被感染,所以一定要做好口腔、皮肤以及脐部的护理工作,具体内容为:第一、口腔护理,应该每天都用生理盐水或 1∶5000 呋喃西林液轻轻擦拭口腔,预防口腔炎;第二、皮肤护理,早产儿的皮肤比足月出生的婴儿要敏感的多,不仅要经常清洗,选择较为舒适的衣物,时刻保持清洁与干燥,还要注意翻身与按摩,注意防止摩擦与粘贴;第三、脐部护理,出生 2h 内应注意脐部有无出血,24 小时后撤去脐带纱布,每天用 75%酒精或碘伏消毒 3~4 次。正常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一般在 3~7d,早产儿要晚一些,多在 6~15 天左右。若脐窝潮湿或脓液,可用 3%双氧水洗净,涂 1%龙胆紫使之干燥。若脐部感染严重可给予抗生素。若已形成肉芽组织,可用5~10%硝酸银点燃后再以生理盐水洗净。
2.5 预防低血糖
早产儿由于肝功能不健全,肝糖原合成血糖的功能减低,所以低血糖也是早产儿较易发生的症状,一般出现于早产儿出生后的2小时到36小时之间,这就需要医护人员细心观察,一旦发现早产儿反应较差、体温没有提升、喜欢睡觉、不爱哭闹以及呼吸暂停等现象,就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一般情况下,在早产儿出生一个小时后就可以喂水,等到三小时后就可以喂奶了,除此之外也可以喂5%的葡萄糖水,但那些体质较弱的早产儿就要静脉注射 10%的葡萄糖。这样才能够保证早产儿体内血糖保持在正常状态,避免由于低血糖而影响早产儿的生命安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早产儿特点以及病情的分析与研究,可以了解到对早产儿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在早产儿出生后的24小时内倒要有专人进行时时监护,注意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就要组织专业人员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的给予护理与治疗,组织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马玉明. 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早期干预及护理 [J]. 齐鲁护理杂志. 2001.11:18-20
[2]卫利华. 早产危重新生儿的护理 [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03:33-35
【关键词】 中西医; 管理; 早产儿
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0055-02
早产儿是一类特殊的群体,是指胎龄不满37周而出生的活产婴儿。由于在母体内未发育成熟,所以早产儿的体重一般较轻,多在2500 g以下,头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2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早产儿200例,其中男105例,女95例;双胎,15例;三胎,1例。出生胎龄(32±4)~(35±3)周。阿氏评分,10分50例,8~9分70例,4~7分70例,3分10例。将200例患儿按胎龄及阿氏评分均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与常规管理组,每组100例,中西医结合组实施中西医结合管理,常规管理组实施常规管理措施。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措施
1.2.1 中西医结合组 采用中西医结合管理措施,即“以婴儿机体为本”,因“儿”施治,未病先防。具体措施如下:(1)体温管理: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体温易受环境因素影响,所以要调节好室内温度,一般在24 ℃~25 ℃,晨间护理时应调到27 ℃~28 ℃,湿度为55%~65%。护理早产儿时,护理人员的双手必须温暖,更换内衣、尿布前先预暖,再给早产儿使用。护理工作集中进行,尽量减少其耗氧量。冬天可用温艾叶水浸浴,方法:取艾叶200 g,加水3000 ml煎水,待艾叶水适温后浸浴,1次/d,连续3 d,同时注意观察新生儿体温变化,维持体温在36 ℃~37 ℃。(2)呼吸管理:对阿氏评分在7分以下的患儿进行呼吸管理,一般采取暖箱吸氧方式。新生儿出生时,口、咽、鼻腔内常有羊水等秽液,呼吸之前应迅速清除,并用金银花或甘草汁拭口,或用生大黄少许煎服以解胎毒。对有轻度呼吸困难或早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湿肺的患儿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3)保持血糖稳定:早产儿出生后,应常规监测血糖,早产儿反复发生低血糖易导致脑损伤,而高血糖则会出现尿糖和渗透性利尿,甚至发生脱水现象,血糖低时补充糖水。(4)进行营养支持:由于早产儿过早地离开母体,所以在营养方面要积极的对患儿进行营养补充。生后第1天能量需要30 kCal/(kg・d),以后每天增加10 kCal/(kg・d),直至100~120 kCal/(kg・d)。除能量外,对脂肪、糖、蛋白质等按需要进行比例分配,同时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5)保
持患儿体液平衡:患儿在出生后第1天液体需要量50~60 ml/kg,
以后每天增加15 ml/kg,直至150 ml/kg。如患儿体重每天减轻超过2%~5%或任何时候体重减轻超过10%~15%,尿量少于0.5 ml/(kg・h)超过8 h,需增加液体量。(6)进行早产儿听力筛查:由于早产儿因为早产情况,容易发生缺氧、感染等并发症,在机械通气、长时间的暖箱监护中,容易造成听力障碍,所以对早产儿应进行听力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7)预防感染:进行保护性隔离,病室保持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两次,地面湿式扫,严格控制参观和示教,确保环境及仪器、物品洁净;早产儿奶具需一用一消毒;医务人员进入病房需戴帽、口罩,接触早产儿时需规范洗手,各项技术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患有感冒、皮肤化脓及传染病的病人不能接触早产儿。对于早产儿可用牡蛎水清洗脐部或用金银花水进行口腔护理,以预防感染。(8)皮肤护理:每天洗浴更衣,洗浴时尤其注意颈、窝、腋窝、腹股沟、男婴阴囊、女婴会阴等有皱褶的部位,皱褶处涂上菜籽油,大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扑上甘草粉。若出现尿布疹时,可局部涂菜籽油,配合小儿推拿法,选用清脾经,以清除湿疹。(9)中医按摩:对早产儿进行抚触及按摩,重点按摩足三里。通过抚触及按摩,以预防硬肿证以及增进患儿消化,促使患儿生长发育。抚触每天一次,每次10 min左右,冬天可适当增加抚触次数。抚触及按摩顺序:从头到胸腹、背腰,再从双上肢到双下肢,安排在洗浴时进行。按摩足三里,1~2次/d,每次5 min,按摩时动作轻柔,力度适宜,避免损伤皮肤。(10)积极预防脑损伤、胃食管反流、黄疸、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贫血等常见早产儿并发症。在管理早产儿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机体发育状况,积极制定预防措施,防止出现病变。(11)进行院外随访:早产儿出院后,要对患儿进行定期随访,重点随访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情况,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发育情况,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估。患儿出生42 d时进行视力监测,对听力筛查未过关患儿继续进行听力筛查。在随访中,力争做到早发现问题早进行干预措施。
1.2.2 常规管理组 给予常规管理措施。
1.3 评定标准
(1)满意:患儿在住院期间,未发现并发症,机体发育良好,院外随访中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发育良好,生长发育指标正常;(2)较满意:患儿在住院期间,未发现并发症,机体发育良好,院外随访中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发育正常,生长发育指标偏低;(3)不满意:患儿在住院期间,出现并发症,机体发育缓慢,院外随访中,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发育缓慢,生长发育指标偏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早产儿作为特殊的护理群体,如果管理不科学、稍有不慎就会容易发生早产儿并发症,给患儿造成终身遗憾。在管理中,尤其要注重呼吸管理和喂养管理,以及预防并发症。早产儿呼吸中枢未发育成熟,对呼吸调节能力差,易导致呼吸浅快,伴有不规则呼吸或呼吸暂停。由于早产缘故,患儿咳嗽反射弱,对呼吸道的黏液无力排除,容易造成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肺不张[1]。所以在管理中,要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对有呼吸窘迫患儿要进行吸氧。在喂养中,由于患儿消化功能弱,要多次、微量喂养,如果患儿吮吸能力差,可使用鼻饲,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有无发绀、有无腹胀、吐奶现象。此外,一天一次测重,当体重过低时,给予肠道外营养支持 。
在基本管理的基础上,合理加用中医的护理方法。祖国医学认为:艾叶有温经通络、驱寒散瘀的作用。用艾叶煎水浸浴,可使早产儿尽快复温;金银花清热解毒,对多种病原菌有杀灭和抑制的功效。用金银花水进行口腔护理,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口腔炎;茶籽油有消炎、生肌、润肤的作用,用茶籽油涂擦皮肤可预防早产儿皮肤炎及湿疹;甘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去胎毒[2]。现代医学认为: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早产儿对毒素的耐受能力,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综上所述,运用中药护理,可提高早产儿的卫外能力,有效降低并发症及发病率。
此外,对患儿进行定时抚触,与中医按摩。中医认为:按摩能够增强人体抵抗力,具有“有病治病,未病防治”的功效,其作用就在于通过按摩手法的不断变化,通过抚触以达到疏通全身经络,推动气血运行,使各经络、脏腑血气旺盛,从而增强卫外能力,促使康复及促进身心发育[3]。按摩足三里穴,因为足三里系临床常用穴,随配穴,系足阳明胃经之合穴。《灵柩・九针十二原》“所入为合”,指本穴乃阳明经气犹如百川汇合入海之势,经气充沛而功效卓著。胃属土,足三里之五行属性亦属土,故本穴为土中之真土,后天精华之根,能升能降,为疏导胃气之枢机。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根木,五脏六腑皆赖以营养,故按摩足三里穴能补脏腑之虚损,调节胃肠之功能,升清降浊,导痰行滞,通降腑气等。《四总穴》中概为“肚腹三里留”,王彩丽[4]总结为“百病莫忘足三里”。因此,通过按摩足三里可健脾和胃,补益气血,从而促进患儿生长发育。足三里系临床常用穴,按摩能使人体内部的各种生理机能逐渐趋于正常;抚触有利于患儿心身发育,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所以,对患儿进行定时抚触、按摩可促使患儿全身气血调和,祛瘀消肿,并增进患儿身心健康发育、神经系统趋于完善,以此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在西医管理易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运用中医方法护理早产儿能发挥重大的作用,两者可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因此,中西医结合管理有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病率,且按摩技术简单实用,中草药无毒性、无副作用,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薛文琳.112例早产儿管理[J].护理研究,2005,19(6):514.
[2]侯家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17.
[3]刘圣香.抚触对早产儿奶量和体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7):2139.
[关键词] 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胃肠功能;体重
[中图分类号] R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b)-0130-02
早产儿由于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且出生时体重较低,患儿多伴有喂养不耐受,直接限制了患儿的存活率。以往临床多采用肠外营养,但这种方法仅为暂时性的应急措施,且容易导致患儿出现代谢紊乱、乳糖酶缺乏等[1]。鼻胃管供给营养也是常用的方法,但是容易损伤早产儿的吸吮机会[2]。为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的胃肠功能影响和体重增长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和借鉴。该科护士在2010年1月―2012年3月间临床工作中,为早产儿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对不能受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在采用胃管喂养时,给其吸无孔橡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改善了患儿的胃肠功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科收治的早产儿88例为实验对象。入选标准:患儿胎龄在34~38周之间,出生体重在1 500~3 000 g之间,无颅内病变,无感染,无新生儿窒息等,患儿均采用鼻胃管进食,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使用随机数字表将8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44例,其中男26例,女18例,患儿胎龄在34~38周之间,平均为(36.61±1.02)周;出生体重在1 500~2 700 g之间,平均为(2201.02±425.61)g。实验组患儿44例,其中男25例,女19例,患儿胎龄在34~38周之间,平均为(36.42±1.13)周;出生体重在1 500~2 800 g之间,平均为(2214.84±133.25)g。
1.2 方法
对照组为患儿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观察患儿的生长发育等情况,及时报道医生,并遵医嘱给予各种治疗性操作,为患儿家属给予健康指导等。
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患儿在每次鼻胃管进食前、进食中和进食后均采用非营养性吸吮。给予患儿吸吮无孔橡皮,保证患儿的安静,让患儿吸吮,围进食期间保证无营养性吸吮5 min,每日非营养性吸吮35~40 min。实验组护士在患儿非营养性吸吮期间,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吸吮情况,保证非营养性吸吮有效,并注意观察是否有有哭闹、呼吸暂停和缺氧等。并对患儿家属给予健康指导,告知患儿家属非营养性吸吮的优势,使其能够与护士配合,并理解护士的操作。注意在非营养性吸吮期间保证早产儿的温度,一般保持在24~26 ℃之间,相对湿度在55~65 ℃之间。每日详细地记录患儿的出入量,并准确记录患儿体重,以及时调整营养,补充维生素K,积极预防感染。对非营养性吸吮使用的要求一人一用一消毒,并在吸吮后给予口腔护理。
两组患儿的喂养均采用同一种配方奶粉,每次1~2 mL/kg,每天每次增加1~2 mL[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胃肠功能和体重增长。其中体重增长测量两组患儿的每日体重,每周测量一次头围。
胃肠功能监测两组患者的胃内残留量、腹胀的消失时间、患儿发生胃肠功能紊乱的比例,其中胃肠功能紊乱统计呕吐、腹胀、胃潴留和消化道出血。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经t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在护理干预后,其胃部残留量少,腹胀的消失时间快,患儿发生胃肠功能紊乱比例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非营养性吸吮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其可以有效地加速早产儿的体重增加,并促进患儿的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研究发现,非营养性吸吮能够早期地为患儿建立理想的行为状态,促进患儿镇静,促进氧合改善,提高能量的利用率[4]。此外,非营养性吸吮还有助于刺激舌酯酶的活性增强,改善脂肪的吸收,并能够提高口腔纤维的迷走神经兴奋性,进而影响胃肠道的激素水平[5]。
该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对早产儿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同时注意非营养吸吮期间的细节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患儿家属可以更好地了解非营养性吸吮的优势,并较好地配合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同时,护士还有效地保证了患儿非营养性吸吮期间的舒适和有效。
同时,非营养性吸吮期间,要求护士准确地记录患儿的体重、头围和胃肠道功能等,这样护士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患儿的实际情况,便于早期干预,使早产儿得以更好的照顾[6],避免了早产儿住院期间发生的各种不良事件。
在该次研究中,接受非营养性吸吮护理的观察组患儿,其胃肠功能变化以及体重头围增长等数据等相对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具有显著优异性,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为早产儿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有助于减少患儿的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促进患儿胃肠功能早期成熟,使其体重得以快速增长,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罗春绸,陈娇莉,李瑞玲,等.非营养性吸吮在促进危重早产新生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12):1188.
[2] 汪浩文,许东宝,陈红霞,等.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的影响[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3):219-221.
[3] 王忠英,钟世冰.间歇泵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349-351.
[4] 徐兰飞,曹旭英,金志彪,等.非营养性吸吮并抚触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2):106-108.
[5] 李桂花,余勇妙,梁建红,等.鸟巢式护理结合非营养性吸吮对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0):1124-1126.
【关键词】 管饲喂养; 经口吸吮; 完全胃肠喂养; 早产低体重儿
中图分类号 R72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8-0082-02
doi:10.14033/ki.cfmr.2016.8.046
早产儿(尤其是34周以下的早产儿)由于各个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所以对早期的吸吮、吞咽、呼吸动作不协调或无力,不能直接经口喂养,因此临床上常需将奶液经鼻或经口留置胃管进行注入,对消化系统功能成熟起到促进作用,满足生长发育需要。随着早产新生儿不断增多,如何改进早产儿营养支持,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并使他们不发生或少发生体格智力发育缺陷或偏差,一直以来都是从事新生儿科专业的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和热点。现将笔者所在科新生儿室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早产低体重儿,实施经口吸吮与管饲喂养相结合能够促进早产儿早期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早产低体重儿60例,无新生儿窒息,无消化道发育畸形,无遗传代谢性疾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胎龄29~34周,
平均(31.18±2.80)周,日龄1~6 d,平均(3.02±0.85)d,出生体重1350~2250 g,平均(1850±200)g。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胎龄29~35周,平均(32.24±3.76)周,日龄1~6 d,平均(3.16±2.94)d;出生体重1400~2300 g,平均(1875±210)g。两组患儿性别、胎龄、日龄、体重及其他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标准
(1)早产儿用奶瓶喂养或直接吸母乳完全满足该患儿的营养供给;(2)吸吮吞咽协调,无呛咳感;(3)早产儿每日体重增长10~20 g;(4)进食过程无呼吸暂行或SpO2降低;(5)不出现频繁胃食管反流、恶心、呕吐、腹胀等现象。
1.3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1],并给两组患儿按常规留置胃管并妥善固,采用同一种早产儿配方奶或早产儿强化母乳。于生后6~36 h开始肠道喂养。根据患儿胎龄、出生体重、全身反应情况等遵医嘱为患儿准备早产儿配方奶或早产儿强化母乳。观察组持续微量泵奶2 h,停止2 h后,用注射器回抽胃内容物,如储留量不超过入量的1/3,即可用奶瓶给患儿主动吸吮或被动吸吮一次,不能吸吮者继续微量泵泵入,能吸吮者能吸多少吸多少,剩余奶量继续用微量泵泵入,在患儿肠道喂养能耐受的情况下,如此反复进行,使早产儿从不能吸吮到能吸吮,从吸吮量少到吸吮量增多,从而逐步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直至拨出胃管[2]。对照组只用管饲喂养,未按规律给患儿进行试吸吮喂养。静脉支持营养: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及肠内营养耐受情况,给予相应的静脉营养支持。一般出生后第1天输注5%葡萄糖溶液,第2、3天输注6%小儿氨基酸注射液(上海富民金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20127),第4天输注20%脂肪乳(成都市新都卫星城工业开发区南二路,国药准字H20103067)等。总液体量第1天为50 ml/(kg・d),按10~20 ml/(kg・d)增长,最后按150 ml/(kg・d)为止。当肠道营养达到418.4 KJ/(kg・d)时即可停止静脉营养[3]。
1.4 观察指标
胎粪排完时间、体重恢复至出生时的时间、体重开始增长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患儿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胎粪排完时间、体重恢复到出生时的时间、体重开始增长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患儿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应用管饲喂养的基础上配合自主吸吮或被动吸吮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胎粪排完时间为(4.32±1.76)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2±2.20)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相关文献结果显示,早期喂养新生儿的同时加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新生儿的首次排便时间相对减少,多数新生儿的首次排便时间在12 h以内[4]。所以本研究对新生儿在常规应用管饲喂养的基础上配合自主吸吮或被动吸吮可以减少胎粪排完时间,如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会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体重恢复到出生时的时间、体重开始增长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患儿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早产儿营养问题管理是早产儿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的物质基础,合理有效做好早产儿营养支持管理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静脉营养与肠道营养是早产儿营养的主要途径。其中肠道营养包括管饲喂养和经口喂养两种方法,在34 周前出生的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未发育完善,经口喂养不能完全满足患儿营养需要,必须给管饲喂养。在管饲喂养中不加以自主吸吮刺激和调动,造成患儿吸吮吞咽协调发育迟缓,导致患儿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延迟。
在管饲喂养患儿结合经口吸吮喂养,可给早产儿产生味觉和感觉的刺激,并通过口中腔内的感觉神经纤维兴奋迷走神经,改变胃肠调节水平并使胰岛素释放量增加。从而促进所吸收营养的贮存,使生长发育加速,早产儿体重增加[6]。
根据发展性照顾的护理方式,经口吸吮时使早产儿获得理想的行为状态和镇静效果,使早产儿活动减少,氧合改善,从而减少能量消耗,有助于减少生理性体重降低的幅度。通过相关文献[7]结果显示,对早产儿进行口腔运动的护理干预后,可以减少经口喂养时的失调形态,从而能够使新生儿肌肉(如舌头、下颌)的成熟和协调起到加速作用,从而使舌头可以做出更有效的动作,这可以对新生儿的吸吮技能的成熟起到一个推进作用。结合本文如果对新生儿进行自主吸吮配合口腔护理干预,可以加快新生儿对营养的吸收,从而对消化系统功能成熟起到促进作用,更好的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经口吸吮有助于刺激早产儿的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胃肠道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同时提高胃肠排空速度,缩短全胃肠转运时间(WGTT),增加排便次数,有利于促进胎粪排空,同时提高早产儿胃肠耐受力[8]。经反复的吸吮吞咽刺激促进了早产儿吸吮吞咽协调发展,有利于早产儿管饲喂养过渡为完全经口喂养,有效缩短了早产儿管饲喂养时间和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经口吸吮与管饲喂养相结合促进早产儿早期完全经口喂养是有明显效果的。早产低体重儿能早期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是早产儿胃肠成熟及适应母体外生活环境的重要标志,从而有效缩短了早产儿平均住院日和降低了医疗资源的消耗。
参考文献
[1]黄国盛,廖燕,毕雷.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5):144-146.
[2]肖电子.早期微量喂养职合和新生儿抚触对早产儿喂养关的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6):718-720.
[3]凌卫滨,谢淑霞,葛书霞,等.87例早产儿极早期预防性使用固尔苏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56-58.
[4]代云翠.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效果[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3):129-130.
[5]张小宁,周长美,周莹,等.不同喂养方法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29-1831.
[6]汪晓霞,肖绪武.不同喂养方式对7-12个月婴儿生长发育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7):69-71.
[7]孙云.早产儿胃肠内喂养的护理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5):327-329.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71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89-02
1临床资料
患者,XXX,女32岁,蒙古族,以孕8+个月G3P1重度子间心衰于2013年3月5日下午7时急诊抬入我科,来时T36.8°、P126次/分、R63次/分、BP145/90mmHg。观察患者面部及口唇发绀,全身浮肿,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双肺广泛湿性罗音,心脏未闻及明显杂音,子宫如怀孕8个月大小,胎心音100次/分,化验:WBC26.2×109C/L、HGB119g/L、PIT62×109/L,尿RT:pro(+3)。B超提示:胎盘早搏。治疗: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保留导尿,持续心电监护,静点5%Gs500ml,硫酸镁7.5g,头孢呋辛钠抗炎,及氨茶碱、氨溴索、西地兰、尿素,并交叉配血,备血,并准备手术,结束分娩,向家属交待后于下午10时进入手术室行剖腹产手术,于下午11时半回病房后给予输入同型A型悬浮红细胞2个单位。早产儿体重2kg,将保温箱调到34°,湿度60%-80%,将早产儿放置保温箱。于3月7日停病危及心电监护。于3月14日咳嗽减轻,全身浮肿明显消退,饮食好,精神好,睡眠好,子宫复旧好,阴道有少量流血,双侧乳汁良好,早产儿吸吮好,体温正常,取出保温箱,于2013年3月20日出院。
2护理措施
2.1病房环境与卧位将病员安置在安静利于抢救的病房内,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注意病房的温度和湿度,给予半坐位,先摇起床头支架使上半身与床成30°,再摇起下肢支架,下肢屈膝下垂,并保持呼吸通道通畅,从而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担。同时减轻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迫,使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改善。给予保温,保留导尿,低流量吸氧,建立静脉双通道,以利于各种药物和液体输入。
2.2心理护理与沟通入院后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介绍病区环境,管床大夫,责任护士,医院相关规章制度,并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讲解疾病的一些知识,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配合,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做好心理疏导。准备早产儿的用品,防止出现子间抽搐及昏迷。
2.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立即给予心电监护,连续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神态、瞳孔、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面色口唇及末梢发绀情况,四肢温度、湿度,全身皮肤水肿情况及尿量,咳嗽及咳痰的性质的量,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量,情况,因药效和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观察早产儿T、P、R面色吸吮情况及大小便情况。
2.4做好基础护理给予定时翻身每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预防褥疮,做好口腔护理,尿道的护理,会阴及护理,氧气湿化瓶的水每日更换。早产儿给予2次脐部及臀部护理。
2.5保持各种管道畅通有效及婴儿保温箱的清洁按时巡视病房,以保持静脉输液管,输氧管,尿管的疏通有效,检查监护仪运转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婴儿保温箱每天更换无菌蒸馏水一次,每天用含有效的消毒的擦拭一次,每周更换消毒一次,消毒后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
2.6指导患者饮食及活动量病员排气后给予流食或半流食,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低盐,低脂饮食,生命体征平稳后拔除尿管,护送病人坐轮椅做各项辅助检查,以免剧烈活动增加心脏负担。
2.7新生儿护理新生儿体重为2.0kg,将保温暖温度调到34℃,新生儿有缺氧窒息的情况,给予间断吸氧。低体温儿基础代谢率高,热量需要多,早期喂养,预防低血糖,最好采用母乳喂养,每2-3小时喂一次,并注意婴儿的反应,有无溢乳,呕吐及大小便性状。
3护理体会
关键词:早产儿;固尔苏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和辅助通气技术的普及, 早产儿预防性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也越来越多,因此,固尔苏作为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的应用也随之增加。 临床应用固尔苏过程中有关用药时的各种、 用药后的吸痰时间及有关护理的相关问题仍在探讨中。本文就我科2年来早产儿预防性使用固尔苏90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90例均为早产儿,男58例,女32例,胎龄 28 -30w,出生体重 1100g-1300g,24例;胎龄30-33 周,出生体重 1300g -1600g,55例;胎龄33 -36 周,出生体重1600g- 1700g,11例。
1.2用药方法:患儿取仰卧位,清理呼吸道,在无菌操作下气管插管后连接复苏气囊,检查导管位置正确后,将固尔苏溶液瓶置于手心中,逐渐温化至37.0℃左右,并将瓶内药液摇均匀,切勿用力摇,以免产生过多泡沫。用 5 mL 无菌注射器吸取固尔苏,通过与注射器相连的细硅胶管(新生儿胃管),分别取仰卧位 -右侧卧位 -左侧卧位分 3 次各1/3剂量经气管内滴入,每次滴入后用复苏气囊加压通气 2~5 min,将药物均匀分布于肺泡内,促进吸收。要求操作者气管插管技术娴熟,给药时最好配合患儿呼吸运动,以免药液反流、呛咳时喷出药液造成浪费,给药 6 h内不做翻身、拍背及气管内吸引。避免由于重力引流造成 PS 在肺内分布不均或直接将注入的 PS从肺内吸出[1]。
1.3结果:50例注药后经气囊加压 15 min后症状明显好转即拔管。其余23例继续予CPAP呼吸机辅助呼吸数日。给药后 2 h,15例患儿皮肤颜色均转红润,发绀明显改善,呼吸困难、吸气三凹征明显减轻,呼吸频率减少,在未调节呼吸机参数的情况下,经皮氧饱和度均有上升。其中2例第3天死于肺出血。
2护理
2.1气道的管理:使用固尔苏后,为了减少药液的损失,除非有明显气道阻塞,用药后 6 h 内不进行气管内吸痰。6 h后根据患儿情况决定吸痰次数,即“按需吸痰”,避免频繁吸痰造成气道分泌物增加、气道黏膜损伤及肺内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而增加感染机会。
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气道分泌物的量、颜色、气味、黏稠度等,以判断肺部感染、出血等情况。置早产儿仰卧位时可在肩下放置软垫,避免颈部弯曲。一般患儿不宜吸氧,如需吸氧,浓度 30%~40%为宜,给予高浓度氧有造成眼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视力障碍的危险。对呼吸暂停者可托背或刺激足底或使用氨茶碱与纳洛酮。
2.2严密观察病情:专人守护,监护仪监测体温、呼吸、心率、经皮测氧饱和度。注意有无出现呼吸暂停及肺出血等情况,随时掌握病情变化,每小时对患儿进行系统监测和评估。分析各种检查化验结果,认真做好护理记录,与医生密切联系。
2.3使用鼻塞CPAP机护理:选择大小合适的鼻塞和婴儿帽,保持患儿颈部呈轻度仰伸位,固定鼻塞时勿过紧, 2- 3h 检查鼻腔有无分泌物阻塞或中隔受压,在鼻塞和婴儿帽之间应有 1cm空隙,以免局部压伤。根据血气分析逐渐调整氧浓度及压力,并定期检查该装置有无漏气,置入新生儿胃管,以免气体进入胃内引起腹部胀气。
2.4使用呼吸机护理:由于固尔苏治疗后肺顺应性增高,肺氧合功能迅速改善[2],如持续采用较高呼吸机参数吸气峰压(PIP)易发生肺气压伤,另外,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氧气也易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早产儿视网膜病等氧中毒。所以用药后 1h行动脉血气分析及床头拍摄胸片,了解肺扩张情况,以后 6-8h 做 1 次血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观察自主呼吸频率是否与呼吸机协调一致,如出现人机对抗现象,应遵医嘱给予适当镇静药,同时保持呼吸机管道通畅,防止打折或脱开,保证良好的通气效果。本组病例未发生肺气压伤及氧中毒。
2.5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 防止交叉感染,加强工作人员管理, 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净双手,接触早产儿的用物实行高压灭菌。 温箱内的湿化器每日消毒,湿化水每日用灭菌注射用水更换。 使用呼吸机时, 应做好呼吸机管道消毒, 每2天更换1次。
2.6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喂养方式和喂养时间,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吸吮无力时, 可先给予鼻饲法。喂乳时应注意观察患儿吞咽情况, 有无紫绀或紫绀加重, 呛奶等发生, 喂乳后应观察有无呕吐、 溢乳, 适当抬高头部, 防止反流引起窒息。做好皮肤和口腔护理,每日应详细记录出入量, 准确称量体重,分析和调整奶量和输液量。
3讨论
早产儿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的广泛的肺泡萎缩与塌陷,使用固尔苏后在短时间内呼吸窘迫能迅速缓解,治疗愈早效果愈好,并能缩短机械通气应用的时间,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由于固尔苏药物价格昂贵在使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药品制剂的不断开发研究,价格不断下降,使固尔苏得到广泛应用 。可大大降低NRDS和早产儿的死亡率,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临床资料
2例患儿胎龄28周,早产,自然分娩出生后青紫窒息,经们打足底5分钟后出现微弱哭声,尔后出现程度不同的口周发青、、呼吸不规则、有叹息样呼吸,生后一直未进奶水,10小时左右分别排出墨绿色胎便,门诊以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硬肿症收入院。查体:长子体温35℃、脉搏128次/分、呼吸不规则、体重1.2千克,次子体温不升、脉搏130/分、体重0.9千克。患儿均为未成熟儿外貌对外界刺激反应差,呼吸表浅且不规则,有叹息氧呼吸,哭声弱,全身皮肤黏膜嫩、发亮、毳毛多,面颊部及大腿外侧均有硬肿。
2 护理观察
2.1 复温及,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由于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调节功能差,患儿又有硬肿,故患儿入病房后首先予热保温箱。将保温箱调至34℃,患儿用棉被包裹,外置热水袋,一小时后将患儿放入28℃暖箱中,每小时提高箱温0.5~1℃,即希望在12~24小时内使体温恢复正常;复温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发生肺出血。长子24小时体温升至36.5℃,次子经24小时体温升至36.3℃。体温升至正常后箱温温度维持在30~34℃之间,患儿体温维持在36~37℃之间,以后每两小时测量箱温及体温各一次,并记录之。尽量减少打开保温箱门的次数,医疗护理操作均应事先计划好,并将用物准备齐全,集中进行,从侧门操作,严禁打开顶盖玻璃。
2.2 供给足够的液体和热量 合理喂养是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成活率的关键。患儿入病房时均无吸允反射,近年来,国内外专家主张提早喂哺,以防发生低血糖。由于患儿母亲有乙肝,故为给予母乳喂养。给予1:3乳2毫升,滴管滴入,每两小时一次;以后每天每次增加1~2毫升/千克4天后患儿出现吸允反射能自行进乳,逐渐改为1:2、1:1至全奶,量也随着日龄增加逐渐增加,两次喂奶之间给予少量糖水,每次喂奶后轻轻拍打患儿背部,排除患儿胃内空气,并采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观察患儿有无呕吐、腹胀、体重是否增加,以了结患儿的喂养情况,另外,给予白蛋白、氨基酸、血浆等支持疗法。
3 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消毒隔离工作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保存病房空气新鲜,紫外线消毒每日两次,每次消毒30分钟,保温箱、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两次,严格限制探视人员,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穿隔离衣、隔离鞋,患感冒人员禁止接触患儿,加强皮肤护理,每日用油涂擦皮肤数次,每次便后用温水擦洗臀部,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每日至少两次,发现微小病灶及时处置。
4 给养的护理
入院时由于患儿乏氧严重,故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流量0.5升/分钟,两天后改为喂奶前后给养数分钟,持续吸氧不超过三天,氧浓度
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剂;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 ,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多发生于早产儿,胎龄愈小发病率愈高,其发病原因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有关[1]。固尔苏是在猪肺中提取的天然PS,能降低肺表面张力,提高呼气末肺泡的稳定性,促进萎陷肺泡重新开放,增加肺功能残气量,改善肺氧合功能,然后利用机械通气使肺泡处于良好的氧合功能状态,通过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以提高治疗效果[2]。本院新生儿科2008年1月-2009年9月收住HMD,经家属同意采用 PS替代治疗法及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患儿 25 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NRDS患儿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其中足月儿5例,早产儿20例,平均胎龄(34±2.9)周 ,平均年龄(4.9±5.7)h,平均出生体重(2.3±0.7)kg,平均住院天数(11.5±2.03)天。全部治愈出院。根据第6版实用儿科学NRDS的诊断标准, 25例患儿均符合NRDS的诊断。
1.2 方法
1.2.1 PS制剂 采用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生产的猪肺的肺泡表面物质(商品名“固尔苏”),主要含有卵磷脂酰胆碱和表面活性蛋白。
1.2.2 给药方法 患儿入院后一经确诊为 HMD即给予 PS治疗,通常于出生后24h内给药。冰箱内取出固尔苏置手心内加温至37℃, 转动药液使其均匀混合,将患儿置于远红外辐射床上,取仰卧位,行气管插管,吸净气道内分泌物,将已预热好的药液用注射器缓慢抽取,然后用连接注射器至带侧口的气管插管接头,将固尔苏按 100mg/kg 的剂量均速注入气道内,复苏囊加压通气2min,后接呼吸机,整个操作过程15~20min。给药后6h内尽量不吸痰、翻身、拍背。整个操作前后各摄胸正位片。
1.3 结果 25例患儿用药后30min~2h呼吸困难均得以改善,血氧饱和度(SpO2 )升高达90%以上,用药后胸片示肺野透亮度明显改善。25例患儿应用固尔苏机械通气时间为20h~6天。
2 护理
2.1 给药前护理 用药前准备好呼吸机,调好呼吸机参数。将患儿置于辐射床,取仰卧位,头稍后仰,肩下垫一小枕,接上监护仪,监测患儿心率、呼吸、SpO2的变化,根据患儿胎龄及体重,选择气管插管。插管后彻底清除口鼻腔及气道内的分泌物,固定好气管插管,接上呼吸机。并准确记录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及备好抢救物品。冰箱内取出固尔苏置手心内加温至37℃, 转动药液使其均匀混合,避免用力摇晃,以免泡沫形成而造成剂量误差。
2.2 给药时护理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呼吸和血压变化;给药时双人配合,一人将已预热好的药液缓慢注入气道,另一人立即用呼吸皮囊加压通气2min左右,使药液在肺内均匀分布,然后接上呼吸机。给药过程中SpO2或心率下降时,应暂停注药,给予复苏皮囊加压给氧,SpO2上升至95%以上,直到恢复稳定状态。重新注药时须确定气管插管位置正确后再操作。
2.3 给药后护理
2.3.1 呼吸机管理 给药后20例保留气管插管接上呼吸机继续进行机械通气,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特别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频率、节律与呼吸机是否同步,保持呼吸机管道通畅,防止打折或脱开,以保证良好的送气效果。
2.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PS 滴入肺后吸收需要一定时间,停留时间过短则发挥不了治疗效果。用药6h内尽量不吸痰,但必须注意避免痰液堵塞气道。密切观察患儿的皮肤颜色、安静状态、经皮SpO2变化、血气分析变化、有无气道阻塞等。患儿出现明显烦躁、SpO2下降、呼吸机高压持续报警、气管导管内可见明显痰液时,适当吸痰。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吸痰管粗细以能够顺利插入的最大外径为宜,一般小于气管导管内径的1/2。操作轻柔,吸痰管由深部向外旋转提出,吸痰管插入深度不超过气管导管末端,时间不超过10~15s,负压以50~80mmHg为宜,最大不超过100mmHg,防止造成气管损伤或把PS吸出;每次吸痰后均予复苏囊加压给氧,迅速提高SpO2,待SpO2升至90%以上再做第2次吸痰。使SpO2保持在85%~95%左右。我们采取“鸟巢”式护理,即用柔软的棉布做成鸟巢状,使患儿犹如置身于“子宫内”,使其身体有所依托及包裹,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减少患儿的不安情绪,同时利于患儿身体处于蜷曲敛收状,减少不显性失水及散热,患儿颈下置小棉卷,使气道伸直,利于呼吸通畅[2]。
2.3.3 预防感染 护理过程中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HMD患儿由于先天不足,抵抗力低下,给患儿进行治疗及护理时遵守无菌原则;呼吸机管道及复苏囊须专人专用,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检查或护理患儿前用消毒液擦手,防止交叉感染。加强口腔护理,新生儿吞咽功能较差,其口腔分泌物易积滞在口腔中,可成为感染来源,加之由于气管插管的刺激,使分泌物增多,易造成感染。所以应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每天用5%碳酸氢钠擦拭口腔2次,定期做气管吸引物的细菌培养。使用呼吸机时可出现腹胀,可能与腹腔内脏器血管阻力增加,血流减少,缺氧等有关;也可能与吞入由气管插管漏出的气体有关。因此,机械通气者常规插8号胃管以胃肠减压,4h抽胃液1次。3天未解大便者应给予开塞露灌肠。
2.3.4 营养支持 由于HMD患儿全身各器官发育不完善,输液时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使用微量泵24h维持补液。记录24h进出量,病情允许即给予早期微量喂养。气管插管患儿没有吞咽和吸吮能力,可选择5号胃管正确插入,注入的奶温度应在 38℃~40℃,注入时头部应抬高 30°~45°,胃管每 5~7天更换1次,并注意无菌操作;注意有无喂养不耐受情况。肠外静脉营养应每日根据血生化结果调整各成分的配制,静脉营养液24h均匀输入,定时监测微量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每日更换输液器,5~7天更换1次静脉留置针,严格无菌操作,密切注意静脉留置针有无渗液、漏液,及时更换[4]。
综上所述, HMD 是早产儿严重的并发症, 也是造成早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HMD患儿机械通气治疗加用PS能快速、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 减少肺出血及颅内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 可明显改善其转归, 提高存活率。
参考文献
1 李彤,佘绍逸.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运用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转归.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2):1342-1344.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49-454.
[论文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5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300例早产儿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300例发生医院感染患儿24例,感染发生率为25.9%,平均每例感染1.2次,医院感染者平均胎龄为(32.65±2.60)周,与无医院感染者(34.55±1.9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P<0.01);有感染者平均出生体重为(1743.27±602.31)g,与无感染者(2190.77±520.92)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P<0.01)。结论 加强了监护和护理,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安全,提高了工作质量。
随着对医院院内感染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管理已越来越受重视。对生理功能尚未成熟的新生儿来说,院内感染是常见危害之一[1]。它不仅延长患儿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感染后使病情迅速发展,病死率高。现将我院NICU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病例
收集2003年1月~2008年5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早产儿300例(男160例,女140例),记录住院早产儿围产期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以及抗菌药物应用和肠外营养等治疗情况。怀疑感染时行各种相关病原学的检查。
1.2 感染标准的界定
(1)血培养阳性。(2)胸片明确的肺炎或明确的其他部位感染表现。(3)实验室检查,WBC<6.0×109/L;PLT<100×109/L;IT >0.16;CRP>8mg/L。(4)感染相关的临床表现,如呼吸暂停、体温波动、皮肤发花、残余奶增加、反应差、顽固的代谢性酸中毒等。符合(1)、(2)中任一项或同时符合(3)中的两项或符合(3)中的任一项并伴有(4)中的任两项可诊断为感染。
1.3 统计学处理
SPSS1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00例发生医院感染患儿24例,感染发生率为25.9%,平均每例感染1.2次,医院感染者平均胎龄为(32.65±2.60)周,与无医院感染者(34.55±1.9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P<0.01);有感染者平均出生体重为(1743.27±602.31)g,与无感染者(2190.77±520.92)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P<0.01)。
3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管理
3.1感染因素[2]
①皮肤因素: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89.2%在皮肤粘膜,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新生儿抵抗力低,皮肤薄嫩,角质层发育差,皮下血管丰富,局部防御机能差而易发生感染。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儿皮肤的屏障功能脆弱,且皮肤中含水量较多,pH值较高,利于病原菌的生长。②体重因素:新生儿有相当一部分是早产儿、低体重儿,体重从侧面反应了新生儿各系统的成熟度及生长发育情况,体重低生长发育差,各系统发育不成熟,血浆中IgG水平低,相应的免疫力亦低,更易于感染。据文献报道,极低体重儿发生率为0.5%,国内报道病死率为63%~74%。体重<2kg的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是体重≥4kg者的2.5倍。③侵入性操作因素: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侵入性操作有很大关系。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相对低下,大多有严重原发病,常需要气管插管、吸痰等机体侵入性操作,使呼吸道粘膜屏障功能降低,在插管过程中可把鼻腔、喉部的细菌带到气管继而发生肺部感染。④抗生素的应用因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的重要因素。抗菌药物及激素的滥用、不合理使用易导致菌群失调,各种条件致病菌得以生长繁殖并致病,增加了细菌耐药性,同时易导致二重感染。⑤住院时间因素:住院时间长短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关,住院时间愈长,发生院内感染的比例愈高。
3.2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3]
3.2.1加强NICU的消毒管理新生儿生长发育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所以需要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新生儿病房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温控制在24~26℃,相对湿度55%~65%,我院每日通风换气,室内放置空气净化器,并使用空气清菌片,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NICU内设一名专职消毒员,每日负责室内的消毒工作。室内的地面、家具、医疗器械(各种暖箱、新生儿床、监护仪、呼吸机等)、各种台面、治疗车、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液盒、病例夹、门窗等每日用消毒液进行擦拭。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分开放置,并有醒目标志。
3.2.2加强患儿使用物品的管理每位患儿床单位的所有物品,包括衣服、包被、枕巾等,每日先高压灭菌后再使用,保证一人一套,不得共用或挪用;新生儿食具严格执行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早产儿使用的暖箱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严格按规定进行终末消毒,消毒前后做细菌培养;暖箱内的水槽每日清洗后更换蒸馏水。
3.2.3加强患儿的基础护理①皮肤护理:每日认真进行沐浴或油浴,保持皮肤的清洁,特别注意观察颈周、耳后、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折处有无破损、脓点、红疹等。每次排便后及时做臀部护理,擦拭由前到后,以免肛周污物污染尿道口,并更换尿布,涂护臀霜,预防臀红。每24小时更换,防止骨突出部受压过久,引起皮肤压伤。在胶带下使用皮肤保护剂安息香酊,防止表皮脱落。每次测量血压后及时摘下血压袖带,每4 小时更换氧饱和度探头部位。②口腔护理:认真观察口腔粘膜有无破溃、霉菌感染,每日常规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对长期使用抗生素者,为防止鹅口疮的发生,喂奶后预防性使用制霉菌素甘油涂口腔,每日两次。③眼部护理:胎儿通过产道时,沙眼衣原体可定植于其结膜部,因此,为防止结膜炎的发生,每日用泰利必妥眼药水滴眼1~2次,并注意观察眼部是否有分泌物、分泌物的颜色、量等。④脐部护理:每日认真进行脐部护理,保持脐部的干燥,消毒时注意消毒脐根部,注意观察脐轮有无红肿、有无异常分泌物等,如果发现分泌物及时做培养,及时处理。⑤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增加抗体含量。鼻饲的患儿,鼻饲用的注射器每次更换,鼻饲管隔日更换。人工喂养时做到一次一瓶一奶嘴,每日做好乳器具的消毒工作。⑥对于有侵袭性操作的患儿,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动作要轻柔,减少粘膜的损伤,同时加强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减少感染机会。插管导芯经高压灭菌后使用;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两次进行消毒;气管插管、吸痰管采用一次性物品,随用随弃。⑦加强个例院内感染的隔离控制:当发生有个例院内感染时,将患儿放置单独病室或相对隔离区,用物专人专用,护理人员相对固定,隔离区做明显标志,根据不同细菌定植情况采取不同隔离措施。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因此,监测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实践证明,要想有效地控制NICU的院内感染,不但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还要有严格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及抗感染意识,将之列入常规工作日程,做到人人重视[4]。医护人员自觉地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从而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家人的经济负担,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讨论
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是NICU治疗和护理工作的一个主要挑战,明确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正确制定防控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本结果提示NICU医院感染与皮肤因素、体重因素、侵入性操作、胎龄密切相关,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要加强对早产儿的早期微量喂养,提高喂养耐受性,尽可能缩短其达到足量喂养的时间,要严格无菌操作,慎用侵入性操作及治疗,对呼吸机治疗及中心静脉置管等装置进行定期消毒并加强对感染的监测[5]。
[参考文献]
[1] 童笑梅,王新利,诸慧华,等. 12年早产儿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4,7(5):279-282.
[2] 周敏,丁爱国. 新生儿医院感染研究进展[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8):799-800.
[3] 戚小敏,赵桂荣,王悦,等. ICU院内感染的控制和预防[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7):2377-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