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自我认识范文

心理学自我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自我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自我认识

第1篇:心理学自我认识范文

[关键词]肯定性评价;青年少罪犯改造;价值;设想

[中图分类号]D916.7 [文献标识码] A

肯定性评价,一般是指对一个人的成绩或进步进行的一种认同性评价,包括表扬、赞赏、肯定和鼓励。在日常生活中,肯定性评价往往针对表现比较优秀的人进行,他们的优点和进步得到别人的肯定,会使他们的进取心受到更大鼓舞,从而做出更大的进步。而对于表现较差,尤其是违法犯罪的人则很少给予肯定。其实,在青少年罪犯改造过程中引入这种评价机制,对于塑造青少年罪犯健康心理、激发改造热情,从而避免或减少重新犯罪具有积极意义。

一、肯定性评价机制的理论根据

在青少年罪犯改造过程中引入肯定性评价机制,其理论根据源于心理学自我概念理论。根据心理学理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探索并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及其与他人的差异,认识自己的形象,发展出具有个人独特性的自我观念、自我意识――自我概念。这种自我概念的形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自我概念形成后,它能使人保持内在一致性(即个人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动),一个人怎样理解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就去做怎样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即认为自己是有价值、被社会认同的,就会对自己满怀信心,并引导他按照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人形成了消极的自我概念,即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不为社会所接纳,就会对自己丧失信心,并引导他放松自我约束,实施不为社会所认同的行为。显然,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时,“好人”的自我概念也会使他倾向于做与其自我概念相一致的行为。因此,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引导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按照社会心理学“镜像自我”理论,自我概念主要是通过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_当作镜子来看到自己的“镜映过程”(Looking-glass process)获得的,别人的态度不仅影响着儿童折射性的“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而且会经由这一途径使实际的自我发展也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在青少年时期,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还不能对自己形成全面、准确的认识和评价,他们认识自己主要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实现的。如果一个人经常受到别人的表扬、肯定和赞许,他就会认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他人、社会接受的,随着这种认识的不断强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概念,继而产生积极的行为动机和实际行为;而由积极的行为所产生的良好行为效果,又会使其获得更好的社会对待和评价,这样就使其沿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由此可见,积极的自我概念产生于人际交往中,是通过一点点成就、表扬和鼓励来实现的。由于受到肯定和赞赏,个体就会高频率地实施被肯定的行为,减少甚至杜绝实施被否定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肯定和赞赏能够形成一种有力的导向功能,它引导着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并不断地去展示被肯定的行为。

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消极的社会对待、评价和角色期望中,会直接导致消极的自我概念,形成角色偏常,就会降低自我期望的水平和行为动机的强度,并最终导致消极的行为与行为后果。多年以来,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相信消极的自我概念和犯罪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即犯罪是试图对消极自我感受的补偿。成绩不好、与正常的同伴难以相处、似乎什么事都做不好的那些社会个体,会对自己形成消极的自我感受,受到低自尊的困扰。为了对自己感觉好一点,他们就可能会和行为出轨的人在一起,而后者可能会强化和赞扬他们的犯罪行为。这会形成恶性循环,低自尊的人会变成罪犯,但他们的自尊在特定环境中会得到提升。

心理学理论一般认为,人的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并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动。因此,改变人们已经形成的并正在发生作用的自我概念是一件极其困难的工作。但事物的发展并非绝对,人的自我概念一旦形成也并非一成不变。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对人的高级神经系统作了深入研究后指出,运用我们的方法研究高级神经系统所得到的最主要、强烈的永久保持不变的印象就是在于这一活动的极度可塑性及这一活动巨大的可能性: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动摇的、固执不变的,只要适当的条件具备,一切都是可以达到的,向好的方向转变。心理学研究也证实,帮助形成了消极自我认同的人找到一个成熟的、积极的自我映象是可行的,只要针对个体形成消极自我概念的原因,采取一些心理干预措施,不断从情感支持和社会赞许方面给予鼓励,这样经过反复的刺激和强化,消极的自我意识就会逐渐消退,积极的自我概念便会逐渐得到提升,从而实现自我概念由消极向积极的转变。由于自我概念在青少年期并没有完全巩固,并且会因为一些有影响力的事件而改变,因此,这种改善在青少年期比在成人期更容易做到。

二、肯定性评价机制在青少年罪犯改造中的价值

肯定性评价有利于塑造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继而实施积极的社会行为。如果将这种评价机制引入到青少年罪犯改造过程中,必将对提高青少年罪犯改造质量具有重大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促使青少年罪犯重建自我概念。因违法犯罪而受到刑罚处罚的青少年罪犯,他们之所以犯罪,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其自我概念往往处于消极状态,使自己的自我认识偏离社会期望,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来。特别是被法院做出有罪判决、接受刑罚处罚后,犯罪分子进一步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这更加强化了他们对自己的消极认识。在狱中,这种消极认识常常表现为:他们有的因自身缺陷,如身体残疾、家庭贫困、反应迟钝、技能不强等客观因素感到己不如人;有的因犯罪受罚而觉得无脸见人、受人歧视、无法承担家庭责任倍感自卑;有的因改造生活受挫,如违规受罚、奖励落空、关系紧张、求改造的行为受阻等而自惭形秽,如此等等。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青少年罪犯也不例外。尽管在他们身上有导致犯罪的消极因素,但仍存在着可以接受矫正的积极因素,即闪光点。青少年罪犯大都有着各自的正当的兴趣、爱好,如有的喜好体育,有的喜好文艺,有的喜好棋艺等;有的人在某方面有一定特长,如精通电脑;等等。这些“闪光点”是青少年罪犯自尊、自信、自强的重要基点。人性中的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即使是青少年罪犯也是如此。通过肯定青少年罪犯的优点和成绩,帮助他们认识过去做过的以及在生活中经历的所有的好事情,能够增强其成就感,促使他们改变对自己消极的自我认识,从而建立起一个新的积极的自我。因此,只要善于察觉和发现青少年罪犯身上的闪光点,并创造条件使其不断扩大,让“闪光点”照亮其暗点,他们在黑暗中就

会看到光明,在消极中就能看到积极,在不利中就可以看到有利,就有可能使积极因素在青少年罪犯身上最终占据主导地位,完成由旧我到新我的转换。

2.激发青少年罪犯的改造热情。由于青少年罪犯在消极的自我认识支配下,易出现消极的情感情绪,例如,他们遇到问题,怕担责任;碰到困难,缺乏信心;遭遇挫折,颓废消沉;甚至自伤、自杀,或者破罐子破摔,继续犯罪。因此,如何帮助青少年罪犯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消除消极的情感情绪,唤起对未来的希望,激发他们积极改造和改过自新的热情,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青少年罪犯来说,虽然因犯罪而被投入监狱监禁,受到了刑罚惩罚,但其内心深处仍然渴望理解、沟通、关爱。如果在此时彻底地否定他们,就会使他们遭受进一步的打击,甚至会使他们永远地看不到光明而陷入绝望。此时,如果我们正确地看待他们,对其予以综合全面地评价,而非彻底地否定,向他们伸出温暖的手,对于他们自身积极的一面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和承认,就会使他们的内心受到莫大的鼓舞,进一步对生活充满希望。希望能使人们相信未来,它是基于在对现实选择基础上的个人自由信仰的培养。哲学家迈克(Marcel)认为,希望是对极端的拒绝来预测可能的限制。抱有希望的人更有可能与社会融合和结合。他们更能考虑不顾及眼前的利益和满足。他们相信美好的事情将发生在未来,包括就业、教育、结婚和家庭。因此,通过肯定评价,让青少年罪犯意识到,只要自己积极投身于改造,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的,未来仍然具有可能性。这样,在希望中接受改造的青少年罪犯,其内心深处就会迸发出积极向上的火花,燃起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勇气。

3.有效预防重新犯罪。青少年因为犯罪而被投入监狱后,如果监管人员仍然以一种蔑视、卑下和偏见的眼光对待他们,“危险分子”的标签一直成为监狱对他们的评价方式,那么,青少年罪犯重建回归的自我认同是艰难和痛苦的。在监狱改造过程中,这种长期的被贬损的评价容易导致青少年罪犯对自己形成错误的自我概念,并得到进一步强化。一旦他们认同了自己被贬损的自我形象,就把自己推向了更危险的境地。“也就是说,得不到他人的承认或只是得到扭曲的承认能对人造成伤害,成为一种压迫形式,它能够把人囚禁在虚假、被扭曲和被贬损的存在方式之中。”

如果在改造过程中,全面客观地评价青少年罪犯,在惩罚、改造他们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的同时,对于他们自身既有的优点和改造中的进步给予积极的肯定和承认,这会有助于青少年罪犯全面地认识自我,逐渐转变对自己消极的自我认同,建立正常公民的角色意识,就会不断提高改造的质量和效果。这样,青少年罪犯在刑满释放后,由于在内心已经消除了对自己的消极自我认识,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并按照内外一致的方式实施自己的行为,按照社会期望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从而避免回归社会后重新坠入犯罪的泥潭。

三、肯定性评价机制在青少年罪犯改造中的实施设想

1.肯定性评价的内容。肯定性评价的内容,是指在改造过程中对青少年罪犯自身哪些方面的要素进行肯定和赞许。根据心理学关于个体自我概念的形成规律来看,凡是对个体将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的因素,都对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凡是青少年罪犯自身存在的各种积极因素,都可以成为肯定性评价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个性品质。是指性格、品性方面存在的优点,如性情温和、意志坚定,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重义气、爱打抱不平,等等;(2)兴趣爱好。是指具有健康、向上的爱好和追求,如喜爱运动、酷爱艺术,等等;(3)教育背景。是指具有良好的教育经历,曾经学习优秀,在某类知识竞赛中获奖等;(4)社会阅历。是指在社会中从事过多种工作,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等;(5)家庭环境。是指在家庭方面存在的有利于个人发展的积极条件,如家庭富裕,没有经济负担,家庭成员对自己非常关心,等等;(6)技能特长。是指自身具有的特殊才能和掌握一定的技术,如沟通能力强,会烹饪,懂管理等;(7)改造表现。是指在改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如积极遵守监规、认真悔罪,有立功表现,等等;(8)其他积极方面。

2.肯定性评价的方式。肯定性评价的方式,是指一定的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积极方面做出肯定或赞赏的方法、途径。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肯定性评价可以分为自我肯定评价和他人肯定评价,他人肯定评价又可以分为同犯肯定评价、狱警肯定评价和监狱肯定评价。

(1)自我肯定评价。自我肯定评价是指青少年罪犯对自己的知识、能力、道德品质、行为等方面进行肯定的评价。自我评价具有反思性,是对自我行为、过程和结果的反思,重视结果但更重视过程。因此,自我评价更有利于发挥青少年罪犯的自主性、积极性,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优点,进而促进自我意识的完善,从而坚定信心,锲而不舍,为实现其理想而拼搏。总之,自我认识是个体自我调整的必要环节,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基本手段,是个体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对于青少年罪犯的自我肯定评价,可以通过自我思想汇报、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进行,在监狱警察的引导下,让青少年罪犯反思自己具有的优点和进步。通过青少年罪犯对自身积极因素的反思,实现肯定性评价的目的。

(2)他人肯定评价。俗话说:“知人不易,知己更难”,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己是一般人都容易犯的错误。而青少年罪犯心理发育不成熟,自我认知能力较低,又由于他们一般处于消极的自我认识之中,更容易不适当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自我概念主要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人的自我是因为体验到别人的存在而出现的。没有别人的体验和将自身与他人进行比较,就不可能有自我的诞生。因此,对于青少年罪犯,更多地应该依靠他人来实现客观的评价。

同犯肯定评价。同犯肯定评价,是由同在一个监舍或在一个小队(组)服刑的青少年罪犯相互间进行的肯定性评价。群体成员对自己的态度,往往决定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并影响个体的自我认识。因此,群体成员都很重视同伴对自己的态度。由于在一起改造的青少年罪犯,朝夕相处,彼此间都比较熟悉,能够了解到他人身上的优点。由青少年罪犯之间相互进行肯定评价,能够使他们从别人的态度里认清自己,看到自己值得别人称道的一面,增强自尊心;同时,同犯间相互欣赏,能够融洽同犯间的相互关系,增强回归社会的能力。同犯肯定评价,可由监狱警察通过召开会议的形式进行,既可以由同犯公开地、面对面地对对方给予肯定评价,也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评价对方。

狱警肯定评价。狱警评价,是由承担管教职责的监狱人民警察对青少年罪犯进行的肯定性评价。管教警察直接改造青少年罪犯,因此,在监狱改造过程中,青少年罪犯都非常看重监狱警察对自己的态度,一旦受到监狱警察的表扬和鼓励,他们都感到莫大的鼓舞,甚至兴奋不已。在日常工作中,狱警与青少年罪犯接触较多,对于每个罪犯的个体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既包括他们的缺点也有他们自身存在的优点。因此,监狱警察在改造青少年罪犯消极性的一面的同时,对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应该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赏,这会促使他们全面地认识自我,增强改造信心。同时,监狱警察可以对青少年罪犯生活史进行调查,以全面了解青少年罪犯自身存在的各种积极因素,从而更好地进行肯定评价。监狱警察的评价,既可以口头进行,也可以在评语中做出,或者在会议上当众宣布。

第2篇:心理学自我认识范文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特征;教育干预策略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227-01

长期以来,每个学校和班级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个特殊教育群体――学困生。近年来,越来越引起教育界、心理学界对该群体的关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获得发展的权利和机会。所以,如何看待和帮助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是他们克服困难和障碍,也是没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学困生概述

学困生又叫“学业不良”或者“学”,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柯克提出的[1]。学困生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困生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学习成绩低下的同学。本文的学困生为狭义概念,特指因智力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导致的一些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

学困生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由于各种不用的原因,最终导致了学业不良。这种“不良”是可逆的活基本可逆的,在一定的补救教育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这些特点使学困生有别于其他教育对象。学习困难是学习进程中的某个阶段的学习状态,并不是对依据最终阶段结果作出的判断。因此,学困生只要通过教室的热心指导和本人的不懈努力,最终是有望达到优良学力水平的,当然,作为教师,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只有熟悉“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心理特征,才能因材施教,采用适应的方法对策[2]。

二、学困生的心理特征与具体表现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发现,学困生大多具有以下一些心理特征:

(1)适应能力不强。在学习方面,大学学习的方式、方法和中小学存在很大的差异。与中小学每天都有老师的监督不同,大学学习则多事靠自己。学困生则较难适应这些变化

(2)自控力差。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是适应大学生活所必须的,而面对纷繁的世界,有些同学自控力较差,他们迷失了自己,忘了自己的追求。有些学生陷入了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而无法自拔,无法专心学习。

(3)逃避现实的倾向。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有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学习上受到老师的批评或一次考试的失利,他们就一蹶不振。当再次面对挑战时,他们畏畏缩缩不敢直面,而是选择逃避,比如逃课、弃考。

(4)责任和危机意识淡泊。每个人都有其应负的责任,而有些大学生学困生则缺乏责任意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过着一种“游戏人生”的生活,没有考虑将来的生活,也没有考虑对自己对家人的责任。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1)社会因素。如今的社会已经步入现代化,市场经济也逐渐繁荣,社会上的功利观念使得一些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于此同时,最近几年社会上出现的就业难问题日益严重,使学生觉得学习好也依旧找不到工作,因此,久而久之一些同学变成了学困生。

(2)学校因素。刚刚成为大学生的同学们在高中阶段都是应试教育。大学老师不想高中老师时刻督促和监督学生,所以那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在考试时经常会不及格,时间久了就会有自卑和恐惧心理,最后成为学困生。

(3)家庭因素。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家长过分溺爱。成为大学生后意味着要独立生活,在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没有生活自理的能力,生活上市场一团糟,这也是导致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4)个人因素。一些学生自制力比较差、学习十分被动,而且没有目标。这种学生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没有理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一遇到困难就放弃,慢慢的造成学习困难,最后成为学困生。

三、学困生的教育干预措施

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涉及到许多方面,在对学困生采取教育干预措施时,需要从一个综合系统角度考虑。

(一)加强自我意识教育,增强自我调控能力。

引导学困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是消除学困生心理障碍的首要的一步。首先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智能结构,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等情况,客观地把握自己的优缺点,是他们从消极性自我认识向积极性自我意识转化。其次要有意识地帮助他们制定一些通过自我努力能够达到的具体目标,有意识地让他们独立去完成某项力所能及的任务,训练他们完成各种活动的持久性和专一性,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力及自我激励能力,并形成持久的内驱动[3]。

(二)创造成功机会,培养自信心理。

关注学困生,为其创造成功机会,使他们感觉足够的成功喜悦,对于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其智慧和潜力具有积极作用。首先,教师要经营运用语言及非语言行为对他们实施影响,如亲切的声音、和蔼的目光、友善的手势等,将期待感传送给学生,是他们意识到老师在注意他,从中得到鼓励与信任。其次,教师要积极创造让学困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与同伴竞争合作,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鼓励他们做竞争的强者,增强器必胜心和自信心。第三,要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注意发现他们的细微进步和成绩,及时回应。总之,缩小他们与优等生之间心理上的差距,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潜能,才能是学困生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

(三)创造良好环境,改善人际关系。

教师就要从心理上、行为上给学困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如优等生与学困生交朋友,鼓动优等生发扬团结友爱精神,给学困生多点关心、多点帮助。同时,积极鼓励学困生大胆参加各类社会与班集体活动,为学困生与同学相处创造条件。促使学困生正确认识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与价值,增强与同学发展友谊的愿望,从而改善人际关系[4]。

总之,在做学困生心理障碍转化工作时,要遵循其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教育、辅导和训练,是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获得人格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栩,张建霞,郭斯萍.谈学困生自我效能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6(9).

[2] 王景英,梁红梅.后现代主义对教育评价研究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第3篇:心理学自我认识范文

关键词:自我教育;意义;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18

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能够促使人们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家叶圣陶则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不教育不是放弃教育,而是通过自我教育达到非被动教育的状态,给学生插上思考的翅膀。

一、培养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意义

自我教育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人的事业。自我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它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内在智慧和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形成学生的主体精神,塑造全面发展的健全的人格。因此,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

自我教育是重视“内因”作用的一种体现。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外界的教育只能起到启蒙、诱导、疏通的作用,我们的教育只有靠学生内因才能把外在的规范化为内在的要求,把社会的希望、学校的要求、教师的希冀等化为学生自身的需求。没有自我教育,任何强有力的教育都是无法真正发挥功效的。

2.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修养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主要通过后天的教育、环境、实践活动和主观努力逐渐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性格既具有稳定性,也具有可塑性。由于人是一个高度的自主组织系统,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能力,一切外来的影响必须通过个人的自主系统才能发生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也在进行自我塑造。由于中学生的个性又是处于极不稳定的形成发展时期,良好的自我教育有助于学生性格修养的塑造。

3. 有利于教育者素质的提高

在整个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教育者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专门工作者。学生是成长变化的人,学生的自我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具有天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会有目的、有意识地收集、了解、分析各种教育实例,与相关的教育理论、观点相对照,从而得到启发,使原有的错误观念、方法、技术得到纠正。

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途径

自我教育,就是自我要求、自我学习。其核心就是要求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因此,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为他们插上思考的翅膀时,让学生亲身实践,经历并体验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1. 引导学生参加自我教育的活动

从事活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途径。班主任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高度的行动自主动权,使学生能自由地活动、表现自己。教师不需要按照自己的经验或意愿设计学生的活动,不必试图为学生规划出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如:以帮助学生戒除网瘾一事为例,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制订以学生为主体的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的方案。

允许班级同学自己协商分成3个小组。一组由教师带领到周边的网吧暗访,一组由学生自己上网搜集各地青少年因无法戒除网瘾而造成悲剧的新闻报道,还有一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怎样科学使用网络。各组完成任务后,召开主题班会,用学生自己目睹的事实、亲身的体会打动每一位同学。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是一个好工具、好帮手,要学会上网,但不能沉迷,要做网络的主人。

2. 发挥自我激励的教育作用

激励动机是自我教育的动力。心理学认为,动机是直接推动促发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因素。它是需要的具体表现,或者说是需要的动态表现。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即把社会需要的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要求转化为学生主动地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学生就能主动、自觉、努力、积极地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

凭借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就是很好的方法。典型的素材、典型的人物及其典型事例,具有极强的激励作用,能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教师在教学中要凭借教材中典型的人和事,以及教材外相关的典型的人和事激励学生,产生自我激励教育作用。

自我意识、自我教育和榜样作用三者的关系如下:产生自我意识――产生自我发展意识――进行自我设计――寻找自我发展的楷模――自我发展。这表明,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榜样,可以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以自我认识为基础的自我教育不断深化。俗话说:“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教育广大学生正确地区分真善美与假丑恶,在道德评价中逐步提高自我的道德水准,向陋习告别,与文明握手,完善自己的人格。

3. 学会自知,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对自我有正确的认识、了解,明白自我的特点,如长处、短处、优点、缺点、成绩和不足等,才有可能进行自我教育。

教育要引导学生成为善于观察自己的人,只有正确认识了自我,才能正确评价自我。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他们学会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在观察时要积极地思考,并以日记、自我鉴定、作文等形式写好观察记录,对自我进行剖析。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使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过程,欣慰自己的进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4篇:心理学自我认识范文

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的教育心理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个人因素体现出来的影响教学效果的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生理、认知、情感三大方面。下面来分别看一下它们是怎样影响学生学习的。

(一)从生理因素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跟语言习得有关的生理因素主要就是年龄,我们都知道目前比较受学术界认可的语言习得“关键期”也叫“临界期”假说,是由伦尼伯格提出的。他的理论认为,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此时大脑灵活,可塑性大,因此比较容易习得语言。这是习得母语的最佳时期。这一假说现在也被广泛运用到第二语言学习中,所以,一般认为,2~12岁也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所以,这就启发我们,在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角色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存在的,不同年龄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方面具有不同优势。但是每个学习者都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也都不一样,我们不能认为所有人的学习语言最佳年龄段是固定的,也不是学习语言越早越好,还要看后天的学习时间长短和努力程度。我们一定要分析教学对象,根据不同年龄的学习者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从认知因素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语言学习的认知因素一般包括智力、学能、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1.智力因素大体来说,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机能,是成功地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组成的综合能力。人的智力水平多用智商来表示。尽管智力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教师还是应当对学生的这一情况有所了解,要特别鼓励智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培养他们学习汉语的自信心。2.语言学能因素如果教师发现某些学生其他科目成绩都不错,但学习外语却十分吃力,这就说明其缺少学习第二语言所需要的特殊认知素质,即语言学能,它包括对语音编码解码的能力、语法敏感性、强记能力和归纳能力等。语言学能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到第二语言学习的速度,老师要了解学生哪部分的语言学能不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反复练习,强化记忆,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3.学习策略因素学习策略主要是指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发展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我们可以看学习者是否有求解的意识,首先,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布置任务预习课文,培养学生对汉语知识的求知欲;其次,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很容易自己推理,造成母语的负迁移等问题,教师要及时纠正;另外,实践和记忆是学习语言比较重要的环节,教师一定要带领大家进行大量的练习,从模仿、重复到记忆,以达到学习效果。4.交际策略因素交际策略是指学生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即理解对话者的意图和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尤其是初级汉语学习者,他们掌握的词汇量还不是很多,在遇到自己无法用汉语表达的时候一般会采取以下几种交际策略:回避、简化、语言转换、母语目的语化、母语直译、语义替代、描述、造词、重复、使用交际套语、利用交际环境、等待、体势语等。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交际策略鼓励和培养,并且要紧密配合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从情感因素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作为个体因素的情感因素,一般包括:动机、态度和性格三个因素。1.动机因素动机是指激励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常表现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付出努力的愿望。这也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明确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有的是为了升学,有的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有的是为了旅游临时性的学习,有的是为了贸易等,教师要根据学习不同的需求和感兴趣的内容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结合鼓励、表扬等外部动力加以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适当运用竞争机制,展开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进一步鼓励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态度因素态度是指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评价性反应,是在对事物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上的褒贬好恶,并反映出对之采取行动的倾向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态度一般包括:学生对目的语社团和文化的态度,对目的语的态度,对课程和教师、教材的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中国的文化、历史、社会等有好感,而且教师要提升个人魅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不要让学生感觉学习汉语太枯燥又难学,这样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态度,不利于学生学习。3.性格因素性格因素主要体现在个性特征方面,有的同学性格内向,有的同学性格外向,有的同学自尊心很强,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内向的同学要鼓励其多参与课堂活动,要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尽可能地排除学生的心理屏障,教师要有正确的奖罚措施,不要用不恰当的言语行为造成学生的焦虑、自尊心受挫等。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教育心理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的教师,是一名学习的示范者、教学的组织者和研究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与学习者。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外,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对对外汉语教师身份的认同、具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自我认识、自我调适与自我控制、具有教育独创性、具有情绪稳定性、能克服文化冲突以及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和有效的适应。教师只有在保证心理素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指导者的角色功能。

从教学内容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对外汉语的教学内容除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汉语本身的基础知识外,还包括与汉语紧密相关的文化因素和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每一种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师都要掌握针对汉语各方面的特点以及教学难点,根据各个内容的教学原则,综合针对不同方面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汉语语音的特点是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等。这些特点都是汉语与印欧语系的语言做比较得出的结果,所以对于很多本国语言没有声调的学生来说,汉语拼音的声调就是学习难点,也是教学重点。教师要首先排除学生的抵触心理,有些学生听别人说难学,就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教师要尽量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害怕学”过渡到“想要学”。#p#分页标题#e#

从教学媒体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教学媒体就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教学内容信息的介质或工具,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也为教师和学生传递信息提供了辅助作用,如:实物、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反映在课堂上,教学媒体一般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而实现,比如:板书、投影仪、计算机、录像、图画等多媒体手段。如果课堂上教师的讲解配合丰富多彩的教学媒体,使教学内容生动且有吸引力,这也是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心理负担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外国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教师要合理利用教学媒体,既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

第5篇:心理学自我认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心理分析

一、引言

从生命全程发展观来看,人生的重要转折对于个体心理发展速度与方向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点,大致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学习阶段、工作阶段和晚年至死亡的阶段。而学习阶段又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学习,即幼儿阶段的游戏式学习,小学到中学的统一的全日制学习以及大学的自主学习。每个阶段的转折都势必会对个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对于许多青年人来说,进入大学这一事件就构成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质的不同,进入大学的改变并非是某种单一角色的转变而是在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社会角色以及重新建立人际关系等多方面改变的复合体。在这个时期的青年人面临着摆脱依赖走向独立、逐步走向成人担负社会的艰巨任务,当他们需要独立面对时,不适与焦虑也就会接踵而至。目前国内关于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研究在逐渐增多,但理论相对零散或是针对性太强,有很多研究只局限于少数学生群体的调查或某个学校的实验,很难确定其是否具有全面性。因此,目前国内关于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研究的分析,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更有效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大学新生适应的内涵与内容

(一)大学新生适应的内涵

1、适应的一般涵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应无疑成为了发展与自我实现等一切更高追求的基础。适应原属于生物学范畴,在心理学范畴里以此来表征当个体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时,调整自身的身心状态以顺应这种改变的过程。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对适应做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就是对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他认为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我国学者淘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的角度的诠释了适应的内涵,她认为:转折意味着个体与环境已建立的平衡被打破,根据新环境的要求个体重新建立新的平衡,从而进入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适应实际上是个体在原有适应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再适应。个体根据新环境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有效利用内外部资源,达成与新环境的协调关系。

2、大学新生适应的涵义

作为一种转折期适应,人的一生要经历六次重大的适应:从胎儿到婴儿、从幼儿园到上小学、中学到大学、从大学到工作岗位、从工作岗位到退休、晚年生活。在每两个阶段的适应过程中人们都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其中大学新生适应是人生全部适应过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适应。它是指初上大学的学生(入学到第一学期结束)在脱离原来熟悉的环境,进入大学新环境的变化过程中,根据新环境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顺利实现角色转换,达成与新环境的平衡。

3、大学新生适应的内容

目前在我国,关于大学新生适应的内容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主要有两种有代表性的说法。淘沙认为新生适应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环境总体认同和身心症状五种(1999)。以吕素珍和程斯辉为代表的认为:大学新生适应的内容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学生管理方式适应和心理症状五种(2003)。我们认为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生活自理适应这三方面是新生适应的主要内容。其中尤以人际交往适应和学习适应问题最为重要。

三、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表现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有多种表现,下面仅对其中较为严重的表现进行剖析。

(一)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表现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大学生来说,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未来走上社会的需要。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化程度的高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身心健康,促进学业的进步。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空虚、心情压抑、抑郁,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王辉、吕素珍的研究表明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心理障碍:体现在大学新生面对新同学时有一种不可靠、不安全的防御心理,既渴望被人了解又害怕被人了解的矛盾心理;二是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表现在半数以上的新生从不会主动与人打招呼,在与异往的主动性上就更差,甚至有四分之三的新生从不或很少主动与异性打招呼。柳萍、陈智慧的研究表明在行为困扰、交际困扰、待人接物、与异往、人际信任、交往焦虑、社会回避与苦恼七个方面中,大学生在人际信任、交往焦虑、交际困扰、社会回避与苦恼四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但不存在性别差异。我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能力存在年级和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和生源上差异不显著;人际交往高分组的大学生比低分组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少,二者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二)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

关于学习适应性的概念,国内学者大都引自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主修的《学习适应性手册》的定义,认为学习适应性就是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也有国内学者把学习适应性定义为个体调整自我、以顺应变化的学习环境和需要的能力。它包括个体对外适应和对内适应的两方面。

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不良现象有以下几种表现:1.动力消失。很多大学新生从紧张竞争的高三生活到轻松和谐的大学校园,在这样的急剧转变中,很容易缺乏目标,动力减退。2.对学科多样性和学习方法的不适应。表现在学习内容上:高中的学习内容相对固定而大学的学习内容变化多样;在学习方法上:从高中的以老师讲授为主到大学自主学习。3.对专业学科深度的不适应。专则势必会深,从学习初高中阶段的一般知识到大学专攻某一方向或领域,很多学生会对专业深度难以把握,无所适从。一些专业人士的研究表明:不同学校类型、专业、性别以及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水平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

(三)其他适应不良状况的表现

1、环境的适应不良的表现

对环境的不适应可分为对学校所在地的大环境的不适应和对学校居住的小环境的不适应。大环境的不适应主要是很多同学在饮食习惯、作息时间、气候和语言等问题上产生的不适。小环境的不适应是很多同学在上大学之前没有住校经验并且习惯了自己的独立空间,进入大学后就要与寝室的同学生活在一起,这种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会让很多同学感到没有隐私感而无所适从。

2、对生活自理的不适应

现在的青少年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父母骄纵,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业和升学负担加重,使他们一直处于被照顾的状态,可是上大学后就要从他人照料的环境转为自主照料环境,这种改变对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学生来说是个挑战。

3、对心理环境的不适应

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很容易产生以下三种心理不适。第一,空虚感。从高中阶段的考大学的目标到上了大学之后的目标缺失,使很多同学顿失斗志、倍感空虚。第二,失落感。从想象中美好的象牙塔到实际的校园生活,会产生失落感进而造成心理不适。第三,自卑感。从曾经高中里的佼佼者到大学这样一个优秀人才汇集的地方,使学生极易产生自卑感。

四、影响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因素探究

(一)心理原因探析

对于造成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原因,下面从大学生自我观发展特点进行分析。自我观是指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观念系统。大学生自我观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

1、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大学生在自我观察上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理想“我”与现实“我”不协调的问题。也就是想象中的我会成为什么样子与现实中的我实际成为什么样子的不一致。这很容易造成大学新生的失落感和不可控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在自我评价上,又可分为自我评价过高和自我评价过低。前者可导致一个人的骄傲自大、盲目乐观的情绪;而后者则容易使人产生自卑、丧失信心。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自我体验是协调内部心理与外在世界的一个重要机制。当一个对自己做出积极的评价时,就会使之产生自尊感;而做出消极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卑感。同时,自我评价也可反过来进一步的影响自我意识,使内心的积极的或消极的自我意识得到强化。此外,自我意识还能伴随自我评价,激励适当的行为,抑制不良的行为产生。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和自我教育等成分。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是处于一种“边缘人”的地位(既脱离了孩子群体,又不被成人世界所接纳)。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对情绪的控制不良。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及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易于兴奋也易于抑制。这种情绪的波动性对适应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第二,缺乏自我激励。大学新生还处在学校和家长“助我成才”的状态里,在大学的这个自由自主的环境里不能有效的制定目标,自我激励。

(二)社会原因探析

1、缺乏社会支持。在进入大学这个转折中,个体离开家庭和父母的庇护,离开熟悉的同伴群体与师生关系,来到陌生的人际互动群体中。在社会关系环境上的重大变化要求个体在大学的新环境中重建人际关系,获得在适应中最必要的社会支持,从而达到与环境的平衡。在影响个体转折期适应的诸因素中,社会支持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环境资源,在个体的适应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有研究指出,在进入大学的转折期中,个体的社会关系环境也会发生改变,由此,个体的社会支持本身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可能与个体的转折期适应形成动态的内在联系。

2、家庭教育中忽视对心理健康的教育。众多父母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所表现出的独特心理缺乏认识, 不能耐心疏导。此外,单亲、父母离异或家庭发生天灾人祸、家庭经济困难等情况也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多疑、焦虑、敌对、恐怖、人际失调等心理问题。

3、教育目标的偏离导致学校教育对心理健康的忽视。从我国的教育现状看, 中小学阶段仍是应试教育,教育目标的不完整和方向的偏离带来的是学生心理素质的低下和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他们脆弱、压抑的心理状态一旦遇到生活环境的较大变化和冲突便不知所措, 不能积极地面对和主动寻求帮助,而是一味地退缩、逃避, 导致产生心理问题。【20】

五、应对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对策

(一)从学校角度来讲的应对对策

1、 培养新生辅导员。在新生入学前,要对担任新生辅导员的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对新生的特殊性和及其特殊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清晰的把握,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有效且高效的开展工作。此外,在辅导员的人员安置问题上,可尽量的安排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辅导员。

2、优化入学教育。学校要首先重视新生入学适应不良问题,在入学教育上不要流于形式,要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适应性教育。还可组织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和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法上对学生予以指导,让大学生目前所处的现实环境有充分的认识,明确任务,对所就读的大学产生认同心理。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并学会一些情绪自调方法。学校还可通过入学初的心理测试等方法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 学校应督促协调各方力量处理解决。针对大学新生, 学校还可开展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比如, 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在个别咨询基础上还要增加团体咨询。事实上,大学里有不少适应问题或心理问题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如人际适应不良、焦虑等。

4、课外活动多样化。课外生活是大学生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好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对于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是满足大学生的归属需要。二是提高抗挫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三是学会积极的人际适应。

此外,尽量把课程安排的合理化,在第一学期多安排一些难度较小的课程,让新生能够有一个更快的适应;还可在上专业课之前给新生进行系统的专业教育,都是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的良好办法。

(二)从学生角度来讲的应对对策

1、做好入学前的准备。为了解决适应问题, 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 大学新生就需要对大学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包括学校的地理环境、办学历史、校园文化、专业情况、在校的生活方式、生活内容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自己提前介入,以便采取积极的态度, 在各方面做好准备。有备而来, 就能把握适应的主动权。

2、做好人生规划, 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大学新生要从上学伊始就要充分认识到大学是人生新的起点, 以及大学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学会客观地定位自我, 科学地规划人生, 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 制订可行的近期和远期目标, 激发自身潜能。

3、学会学习, 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新生要充分认识到大学学习的特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 使自己在学习方式上迅速融入大学环境,进入研究状态。

4、学会交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大学生分别来自全国各地,加之青春期“闭锁性”的心理特点, 所以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大学新生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人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的观念。还可多学习一些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有机会可参加一些相关的讲座或团体训练, 多为自己创造与别人合作、交流的机会。

5、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当环境发生改变时,任何人都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大学新生要树立健康新理念,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的方法和途径,增强受挫力,提高免疫力。

第6篇:心理学自我认识范文

[关键词]改革开放;教育学;教育实践;主体性教育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主体性问题成了多学科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教育学界,关于主体性教育的探讨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的兴起有着教育内外的现实原因和理论依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教育本质、教育功能、教育与人的关系的讨论以及由此带来的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为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研究作了思想铺垫。”从研究历程来看,主体性教育研究最早发端于顾明远教授于1981年在《江苏教育》第10期发表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一个引起学术界长时间热烈讨论的教育命题,即“学生是教育主体”。此后,教育理论界开始了教育主体问题的讨论,并最终形成了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广泛而深入影响的主体性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在过去30年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探索与争鸣阶段

主体性教育的探索与争鸣阶段在时间上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讨论的核心是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由于认识的不同,学术界出现了“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互为主客体论”“双主体论”等几种不同并发生过激烈交锋的观点。

这一时期的探讨是广泛而又有深度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师生关系的看法。但讨论侧重点在于师生关系的处理,并且主要在教学论领域、认识论范畴中进行。由于教学不仅仅是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过程。因此,囿于教学认识论范畴的研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为了打破这种局面,20世纪80年代末学术界有人开始在教育基本理论的层次上思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开始从教育主体性的角度研究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王道俊和郭文安两位教授提出的“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主体”的命题。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这篇文章中,他们不仅对学生主体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还对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和实现条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自此,教育理论界关于主体性教育的研究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研究的深化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主体性教育研究进入深化阶段。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一时期的主体性教育研究呈现出一种“顶天立地”的态势。具体来说,这一时期的主体性教育除了进行大规模的实验之外,在理论研究方面还具有以下特点。

1.指导思想明确化

对于倡导主体性教育,很多人心存疑虑,担心会误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歧途。有人甚至认为,讨论人的主体性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根源或具体表现,要坚持社会主义,就要否定人的主体性。为了消除疑惑,澄清认识,王道俊和郭文安教授指出:提出和建构主体教育理论,不是企图一概否定原有的教育学理论,而是试图从一个角度来研究教育理论,深化教育改革,期望能探索出一条使我国的教育学更科学、更具实践性、更具中国神会主义特色的路子。因此,主体性教育研究必须坚持以为指导。~1997年在湖北沙市(现荆州市沙市区)召开的“全国第二届主体教育研讨会”对主体性教育的指导思想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在实践的基础上将主体与客体、心与物统一起来,建立了科学的主客体理论,驳斥了机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主客体理论。我们研究主体教育理论必须以哲学为理论基础,而不能到唯心主义那里去找根据。”在明确指导思想之后,主体性教育研究者的思想获得了解放,主体性教育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与发展。

2.研究视野逐步拓宽

这具体体现为从倡导学生的主体性到探讨教育的主体性。为什么要研究教育的主体性?王道俊和郭文安教授认为:“教育的主体性是教育的本质特性,体现了教育的特殊功能与本质力量,是微观教育与宏观教育运行的核心与动力。只有揭示教育主体的这一特征,才能不断地改善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本质力量。”此后,他们又从培养学生主体性的角度进行了深入论证。事实上,教育实践包括培育和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微观教育活动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宏观教育事业管理,这两个层次的活动都是人的主体活动,都有主体性问题。因此,教育的主体性就包括教育过程的主体性和教育管理的主体性两个方面。北京师范大学王策三教授在“主体教育理论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教育主体哲学”的概念,并对此进行阐述:“所谓教育主体哲学,就是主张教育是主体的教育哲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在世界观和认识论双重意义上。都可以说教育是主体。教育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事物、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组成的整体社会结构中,它有其相对独立的主体地位。在学校或任何一种教育机构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也是主体,他们互动展开的教育活动也是独立自主的教育活动,是自己运动的。教育主要作为一种精神活动,作为‘反映者’,对社会政治经济等社会存在的反映,也是主动的,并且只能是一种主体的反映活动。”这样,随着研究视域的拓展、研究内容的丰富和思想定位的提高,主体性教育理论渐趋成熟。

3.研究视角趋于多元化

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兴起源于国内哲学界关于人道主义的论争和人的主体性问题的讨论。随着研究的深化,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基础从过去的哲学拓展到人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文化学等不同学科。学术界开始从不同学科的视角来探讨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问题。如:王坤庆教授从人性与主体性的关系人手,提出人性发展的精神维度是主体性发展的根本目标,并结合人类自身解放历程的考察和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分析,论述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肖川教授将“人性本善”作为主体性德育的价值预设,认为在道德教育中,只有作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我们才可能对教育的结果持有乐观与光明的期待,才能树立起对人的信心、对教育的信心。石中英教授从文化学的视角对主体性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进行分析。王启康教授从心理学角度对主体性教育进行探讨,他认为主体性教育研究的一个不足之处在于对主体性的心理学分析上不够集中、连贯和一致。为给人的主体性一个确定的合适的界说,在给予说明时,应该适当地与其心理学上的特征联系起来。

(三)反思与总结阶段

步入21世纪,主体性教育研究进入反思与总结阶段。与前一阶段的“热闹”“繁杂”相比,这一阶段主体性教育研究显得相对“冷清”。有学者据此认为,个人主体性正走向黄昏,主体性教育研究已经过时。

我们认为,这一阶段呈现的特点并不能说明主体性教育已经过时,它所体现的是主体性教育研究步入反思与总结阶段。正如裴娣娜教授所说的那样: “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开放的、发展的、动态生成的教育理论,必须在不断的反思、总结、批判、概括和提升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从而保持其生命力。”客观地说,主体性教育就是在不断自我批判与反思中成长壮大的。20世纪90年代,对主体性教育进行反思和总结的文章就已经出现,但这一时期的批判性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进入21世纪,对主体性教育进行质疑、反思和总结的文章骤然增多,探讨的也更为全面和系统。除个别研究者对主体性教育进行反思与总结外,学术界还就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问题组织过大规模的讨论。2002年,全国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第六届学术年会在武汉召开,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关于主体性教育的定位、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与操作模式、“十五”期间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建构等。2004年,以裴娣娜教授为首的“主体教育与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举办“全国首届主体教育理论研讨会”,与会者在对十几年来主体教育研究反思的基础上,对主体教育的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对主体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探索。2005年,“全国主体教育理论第二届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召开。关于主体性教育的发展,会议得出结论:“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不是走向黄昏,而是在依托13年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开始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主体教育在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的一个时期内,仍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二、主体性教育所取得的成效

历经30年的探索、研究和实验,主体性教育正逐渐被社会各界广泛的理解、接纳和认可,其取得的成效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儿童的正确认识改变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目中无人”的状况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是人的自我认识问题,有什么样的人的形象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理论,进而也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因此,要想探求现实教育问题的根源就必须回溯到人的自我认识之中,同样,想对现实教育问题有一个根本性的解决也离不开对人的形象进行反思、批判与改造。由于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因此,教育视域中人的认识问题就是儿童观的问题。儿童是什么?这是一个困扰人们千百年的世界性难题。过去,一些人习惯于把儿童看作可以任意加工和改造的客体,教育就是把儿童塑造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由于无视儿童在教育活动中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儿童的学习就成了机械灌输、盲目填鸭的被动性接受,教育就从人的唤醒和解放蜕变为对人的压抑和束缚。针对这种漠视儿童的教育状况,主体性教育明确指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其根本特性。正确理解儿童是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前提。“主体教育理论的兴起,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培养能动的社会主体,具有独立个性和主体性的现代人,必须根本改变传统受动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为能动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最主要的是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呵护和弘扬学生的能动性。”可以说,主体性教育为儿童的解放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二)主体性教育提出一系列新概念。形成一系列新命题,丰富了教育理论,提升了教育学的学科品味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问题和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作为一种直面生命的学科,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教育学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其发展前景就像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所说的那样: “教育学——研究人的全面生长和发展、形成和塑造的科学,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最主要的中心学科。”然而,现实中的教育学却备受质疑,一些学者出于对教育学自身的不满,把教育学称为“迷惘的教育学”,无奈地认为教育学已到了“终结”的边缘。我国教育学屡遭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移植国外理论、照搬其他学科、脱离教育实践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育学研究者转变观念,努力做到教育学问题教育化、教育学问题中国化。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以解放儿童为旨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原创性教育学理论。针对现实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弊病,主体性教育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概念和命题。这一系列新概念和新命题是思想解放的结果,而这些新概念和新命题的出现又进一步解放了教育研究者的思想,有力地推动我国教育学理论的原创性发展,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教育学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三)教育主体性的提出为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找到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现实教育改革的深化指明了方向

过去,很多教育改革的失败在于没有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具体来说,就是对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忽视。正如郭文安教授所说的那样:“传统教育以社会为本位,视政治、经济为社会根本;视教育为政治、经济的附庸与工具,它的作用指向人;至于人,虽然也讲人不是环境与教育的消极产物,他能改变客观世界,但具体论述,尤其在处理三者关系时则总是坚持:社会决定教育,教育决定人,这似乎已成金科玉律。当然,这有助于根据社会的需要改革教育与造就新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但这种单向度的机械决定论,必然导致教育的附庸化、工具化、制度化、简单化与窄化,扭曲了教育的本真特点与整体功能,压抑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与自主性,严重影响了教育的作用与质量,也必然使其造就的人工具化、奴化、物化。成为因循守旧、不思创新与变革的庸人。”为了扭转这种现状,主体性教育理论提出“教育的主体性是教育的本质特性”这一命题。教育主体性的提出,在深化教育本质探讨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人·教育·社会”三者关系的认识,这为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找到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为现实教育改革的深化指明前进的方向。

(四)主体性教育实验的探索和推广,在推动教育实践变革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研究范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体性教育由学术领域的理论研究开始向学校教育实践渗透,并从最初的关注主体性某一功能特性发展到进行整体主体性的综合研究。历经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与艰辛探索,主体性教育不断从抽象走向具体、从理论走向实践。主体性教育实验在推进中国教育改革朝纵深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改变了教育研究者的学术立场和研究取向。对此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的概括:第一,对关于人的发展含义的重新认识,提高了人们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第二,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针对当前我国教育时间存在的弊端,转换研究主题,寻求我国教育改革的立足点;第三,以主体教育理论作为改造教育理论的依据和基石,对我国现代教育理论体系的改造和构建起到了重要的突破意义,尤其是对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起到了实质性推进作用;第四,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实验研究、促进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科学化有重要启示。

三、关于深化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主体性教育研究应该与时俱进,从目前看,主体性教育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为使其朝着纵身方向发展,教育研究者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拓展对主体性教育核心概念的理解

主体和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的核心概念,但是,自主体性教育产生之日起,人们对此理解就比较混乱。“目前学术界特别是哲学界有一些人认为主体和主体性的提法已过时,主要表现在提倡类主体而否定个体主体,提倡主体间性而否定主体性。这种思潮在教育界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克服这种混乱,主体性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澄清主体和主体性的内涵。主体是单数还是复数?是孤立的实体、单子化的个人,还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行动者?主体性是积极的还是中性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关系是怎样的?受动性是否是主体性的表现?如何处理主体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如何使主体的独立性、为我性与社会性、依赖性协调一致?这些现代化境遇中的主体性教育问题将是研究者未来关注的重点问题。

(二)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对话

教育学是一门直面生命的学科,是极富人文精神的学科。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教育学必须向其他学科开放,与其他学科对话。作为当代的教育学理论,主体性教育是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影响下发展和壮大的,但主体性教育的成熟和完善不能过分依赖其他学科,教育研究者需要构建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样才能具备与其他学科进行对话的知识平台。另外,教育研究者在关注相关学科发展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这样才能与相关学科展开真正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只有在真正的对话中,主体性教育的发展空间才可能得以拓展。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主体性教育是以弘扬儿童主体精神、培养儿童主体能力、塑造儿童主体人格为标示的教育理论,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和解放。为实现这一目的,主体性教育除要紧扣时展脉搏、密切关注相关学科发展之外,还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因为,理论是对实践的理性分析与升华,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发展,是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最终形式。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互动,甚至“互哺”,我们必须在研究方法论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在研究中要做到,“既要重视理论研究又强调实证研究和实地调查,将归纳法与演绎法结合,边研究边总结,同时采用对象化方法、工程学方法,以保证研究的水平和效益”。

第7篇:心理学自我认识范文

关键词:蒙语授课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校扩招的现象逐渐增加,高校里的少数民族学生也不断地增长,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业和道德修养。目前是知识的时代,我国各方面均飞速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与世界各国融为一体。为了适应现代化发展,大学生的学习任务更加艰巨。这时候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是促进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之一。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关于自主学习,国内外没有统一的定义。在国外,20世纪初,杜威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作用。而且对于初步奠定自主学习的地位,他的贡献是最大的。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教学的研究成果,并为后来的自主学习研究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至此,我国的自主学习研究呈现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并举的局面,也标志着我国的自主学习研究进入了系统研究阶段。目前为止,国内外专家学者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庞维国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订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上的“坚持学”。在《学记》中所说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里强调了自主学习中自我省察、自我评价的作用。对于自主学习的初步认识,大多数学者认为,自主学习主要是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自我观察和自我反馈的行为。

二、蒙语授课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对内蒙古民族大学蒙语授课的部分大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发放问卷共220份,收回的问卷219份,有效问卷207份,无效问卷12份。通过在校蒙语授课大学生的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视角来分析自主学习的现状与不足。用spss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教育活动的认识有待提高

教育活动是教师、学生、学校等教育环境中有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渠道之一,也是学校对他们成长提供的良好条件。其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是主体,是指导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掌握知识的途径。而学生为主体,主动地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相互都能参与教学活动。结果如图1,非常了解为3.5%,比较了解为12.6%,一般为46%,不太了解为25.8%,不了解为12.1%。尽管如此,“比较了解”和“一般了解”占的比例相对高,整体上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提高。但是,有一部分学生不注重整体教育活动,有很多原因,例如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没有提升自己的意识,要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有待进步。

图1 你全面参与教育活动吗

2.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

一方面,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学方式,积极地、主动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针对每一个学生都有具体的方案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尤其是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另一方面,学生本身就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这样才能师生共同发展进步。现代化时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较大的改变。随着时代的进步,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正确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结果如图2,有,非常多为4.9%,有,比较多为9.6%,有,比较少为60.5%,没有为13%,不清楚为12%,“有,非常多”和“有,比较多”占的比例相对低,“有,比较少”和“没有”的比例相对高,还有一部分不知道自主学习的意识。

图2 你有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吗

3.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方法不完善

目前,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给学生提供了网络的方便,很少依靠自己主动学习来研究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方式较薄弱,大多数学生不去探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主要是靠自我认识、自我监控和自我反馈的方式来学习。结果如图3,非常了解17.90%,比较了解55.60%,一般了解14.50%,不太了解10%,非常不了解2.00%,其中,有“不太了解”的比例也较大,所以,要提倡学生不断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

图3 你了解主动的探究学习方式吗

4.教育评价体系的实施不够健全

目前,主要的评价方式是考试,在学分制前提下还要闭卷考试,大一时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来评价。其中,还有别的评价方式,如:社会实践、实验报告、田野调查等等。但是,学生认识的评价方式是寥寥无几,结果见图4,非常了解为19.6%,比较了解为56.3%,一般为20.6%,不太了解为3.5%,非常不了解为0%。这说明学生对现在的教育评价体系有所认识,大多数学生有正确的认识观。

图4 您了解现在的教育评价方式

三、蒙语授课大学自主学习的建议

1.转变观念和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深刻改革。作为教学活动的双方,师生都要转变传统观念。尤其是教师要放弃传统的“尊师重教”的权威,坚持师生平等,承认现代教学活动中师生都是平等的主体,承认现代教学活动离不开双方的参与;学生也应树立新观念,改变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思想,将自己看成是教育的全面参与者,是有巨大发展潜能并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人。双方的观念都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学会学习,教师必须把教学重在“传授知识”变为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未来社会要求的是一种会不断更新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美国教育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师要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而非再教育那些“死”的知识,要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叶圣陶也说过:“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不管知识更新周期如何缩短,社会发展的速度如何迅速,他都会通过自学赶上时代的步伐。”

2.创设情景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课堂教育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课堂学习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最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情景,优化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入迷,才会钻研,学习能力才能最终形成。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专业课程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理论性较强,许多学生都认为抽象、严肃和枯燥无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着实不易,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采用一系列教学手段和方式,如目标驱动式、赏识式等,还可采用多媒体手段,以声光色元素强烈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受,营造生动、新颖的有趣学习氛围,让学生受到感染和陶冶,让学生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给学生提供发展机会,让他们自觉地为达到自身发展的目标而努力,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3.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地发挥学生积极性

人在现实客观性的基础上确立,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的活动并不是满足于现存的外部世界所给予的客观环境和对历史条件进行简单的复制,而总是千方百计地“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内在的、积极的、推动的过程,教师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观,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不能把学生看作是承受知识的容器。书本知识是千百年来人们对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堪称知识的精华。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亲身实践,那么这些知识只能是一些没用的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对教学信息的简单复制过程,而是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再认知过程。在认知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再创造,由此转化为自身的学习成果。奥苏贝尔认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的学习便发生了。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因此,要促进新教材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教材有关的观念。

4.鼓励式评价和激励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看待自己所处的情境。如果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不行,若教师也作同质性评价,则该学生会很容易产生消极思想,随之又会跟着产生消极行为。事实上,每个人都是按照早已经形成的方式去学习的,尤其是在教与学的双方互动中,有时教师的一句鼓励式的话语,一个鼓励式的眼神或动作,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甚至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为此,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以分数论英雄”的传统评价方式,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尽可能挖掘学习过程中蕴藏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成绩,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潜在的优势,充分运用肯定和表扬等鼓励性评价。

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这其实也是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如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每发现一个新问题,解决一个新难点,都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始终以良好的情绪给学生一种信任期望的心理定式,则会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惧、紧张心理,激励他们自觉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就会不知不觉进入对知识学习的“学习―领会―再学习”的不断更新的自我循环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会学习已经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就会自觉地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死学”为“乐学”,就会自动采用最适合自己特点、最优化的学习方式从事学习活动,使学习任务能够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靳玉乐.自主学习[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8篇:心理学自我认识范文

【关键词】 多元智能 数学价值 课堂教学 综合课程 整合 和谐发展

天生我才必有用!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至少同时具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同时打破了传统的将智力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

研究表明,人类在出生之前就已具有各种智能发展的基础。不过有的孩子的某种智能表现非常突出,呈显形状态,而大多数孩子的很多潜在的智能有待于我们教师和他自己去认识、挖掘、开发。正因为有了人的多元智能,我们的数学也有了相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符号化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极限,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

一、多元智能在数学价值中的体现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同时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强调数学学习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应有原则:即:――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什么样的数学是有价值的、必须的、促使发展的数学呢?数学学习的学科价值过去偏重于发展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智能,忽视其他多种智能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将其重新确定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学习应该是有利于学生的智能发展,并且不是在数学学习中孤立的、机械的仅仅发展数理逻辑智能,而是要兼顾其他智能的发展,即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因而可以说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这个平台中,教师应提供适宜的情景、适合的材料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多方面的体验,渗透多方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多方面的成长。如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反馈交流,多元评价来发展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和分析综合思想;在认识空间图形的课堂上,如"直线与线段"的认识,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即孙悟空的金箍棒出发,假设这根金箍棒现在开始慢慢变长,穿越了教室,穿越了学校的围墙……以此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感受无限延长,培养他们的空间智能和极限思想;在兴趣活动课内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或讲述平时积累的数学小故事,来发展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和化归思想;在家庭作业方面,教师可以布置多层次的练习,如A组基础题,B组提高题,让学生自由选择题组作业,以发展学生的自处内省智能和类比思想等等。只有在我们的数学价值中体现出多元智能的存在,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我们的数学课程才更显完美。

二、多元智能在课堂设计中的发展

教学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新课程的课堂学习充分给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把学生多种感官调动起来,协同操作,强化学习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动"的内容和形式越多,学习效果就越好,也越有利于学生在品德、知识、技能、智力、个性和审美等诸方面全面、主动地发展,取得教学效果的整体优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量,动用学生全部认知和情感方面储备,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曾有教育人士说,让学生"动"起来,是使素质教育进入课堂最直接最易于操作的要领。例如,在一次优质课展示活动上,一位老师这样设计《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教师先动手将纸张对折,并撕出一图形,然后让学生也跟着将纸对折后撕出各自喜欢的图形。这环节即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肢体――动觉智能。紧接着,教师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观察发现撕出的图形的特征,通过进一步的交流,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得到了发展,同时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初步认识。在练习设计环节,该教师也是从多元智能的发展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来考虑的,练习之一就是出示图形的一半,让学生利用迁移和类比思想,想象另一半并画出另一半,结果构成一幅完整的图形。在这动脑又动手的过程中,突显出了学生的空间形体智能和类比思想。但该教师不局限于此,还让学生自由创作轴对称图形,使他们的空间形体智能得到了训练和发展。最后,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自然界中的轴对称现象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语言讲解,使学生再次多维度、多感官的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语言的美,数学的美。学生的多元智能也在这一系列的"动"即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动情、动心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也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三、多元智能在综合课程中的整合

第9篇:心理学自我认识范文

[关键词]问卷调查;学习倦怠;学习动机;专业承诺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惫的心理状态,并出现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它包括三个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 [1]学习倦怠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业质量,甚至导致学业终止的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

为了更全面、客观地研究学习倦怠现象,为学校对此现象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我们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有关信息,对北京三所重点高校的工科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量化研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8份。本报告中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本次问卷调查。

一、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

通过调查,发现了三个规律性特点:

(一)学生学习倦怠状况较为突出。具体有以下表现:

1、部分学生学习情绪较为低落。在回答“你觉得你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投入是否适合大学学习的要求”时,50.4%的人回答“不太适应,学习缺乏主动性”,23.4%的人回答“很不适应,学习上总是很懈怠”。在回答对自己专业的兴趣状态时,53.1%的人选择“兴趣一般”,有5.5%的人“因为大学生就业难而对专业没有兴趣”,7.9%的人“因为入学后了解了本专业而失去兴趣”。25.3%的人“只要一读书就会觉得厌烦。16.7%的人认为学习是“无趣的事”,42.5%认为学习是“不得不做的事”,13.9%认为学习是“讨厌的事”。这些数据表明,相当部分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倦怠、厌烦和缺乏兴趣的状况。

2、部分学生学习行为失当。43.1%的人表示自己会偶尔逃课,41.1%的人经常逃课。45.9%的人表示自己想努力学习,但因为社团活动、网游、娱乐、睡觉等因素的干扰而没办法努力;6.6%认为到大三时再努力也不晚;6.6%的人认为大学就是混一天算一天。在上课时学习专注度为“一般”的人占30.4%,“不专注”的占22%。45.6%的人从来不会主动与老师讨论问题。

3、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成就感体验较低。51.4%的人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满意度为“一般”,17.3%的人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42.7%的人认为“大学课业负担太重,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35.7%的人感觉自己“学得很辛苦”。这些数据表明,相当部分的学生在成绩评价、发展预期、快乐感受方面都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水平,学习成就感体验较低。

综上,可以这样认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学习倦怠的情况是较为突出的。

(二)呈现出随着年级增高而学习倦怠更为突出的趋势。

逃课是学习倦怠的直接折射。调查表明,一、二、三、四年级中分别有33.3%、32.4%、 41.5%、53.2%的人经常有逃课情况发生。呈现出随着年级升高而逃课率增加的趋势。

四个年级认为自己“不太适应大学学习要求、学习缺乏主动性”的比例分别为47.8%、、45.8%、57.4%、51.3%, 认为自己“很不适应大学学习要求,学习上总是很懈怠”的比例分别是34.8%、27.1%、14.8%、19.2%,呈现总体上升。

(三)女生与男生在学习倦怠的情绪体验方面无明显差异,但男生比女生有着更多的不当行为表现。

在学习情绪体验上,调查所采集到的数据没有体现出男女生的明显差异,但在不当行为的现实表现方面,男生却比女生更严重。比如,经常逃课的女生、男生分别为32.8%和43.7%。

大学生们历经艰难的高考岁月,迈进国家重点高校的大门,理应是带着对自己的自信和未来的憧憬开始新的生活,但为什么会出现较为普遍的学习倦怠呢?

二、造成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

引起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都与学习倦怠的出现有着很大关系。我们主要研究学生个人与学校因素的影响。

(一)从学生个人的角度看,出现学习倦怠的总体原因是学习动机的缺乏。

学习动机是把学习需要和学习愿望转变为学习行为的心理动因,是推动学生持续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因素,它起着激励、指导、反馈学生学习行为的作用。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主要原因是:

1、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所致。由于面临着从中学进入大学的转变,很多学生出现了各种不适应的表现。

一是上大学先松口气的心理。26.6%和9.7%的人“经常有”或“一直有” 到大学后松口气的想法。二是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而导致学习倦怠。调查发现,认为自己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于对专业兴趣的人只占被调查对象的10.7%,32%的人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于考试、毕业和考研的压力。53.1%的人对专业的“兴趣一般”, 7.9%的人“因为入学后了解了本专业而失去兴趣”,而四年级被调查学生因为入学后了解了本专业而失去兴趣的占到19%。三是一些学生在大学的竞争中不能体现个人优势,自我评价走低而导致学习倦怠。24.7%的被调查对象选择“既然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优秀位置,所以就干脆放弃努力”,认同这个选项的在四个年级分别占24.5%、19.7%、23.2%、30.4%。

2、一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对大学自主性的学习不适应。45.9%的人表示自己想努力学习,但因为社团活动、网游、娱乐等因素的干扰而没办法努力;6.6%认为到大三时再努力也不晚;6.6%的人认为“大学就是混一天算一天”。大学的管理相对宽松,一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容易放任自己。

3、一些学生学习抱负水平低。抱负水平是一种对自己的行为将要达到什么程度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属于动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支配着行为朝向所要达到的目标。[2]由于学习愿望弱化,学习方面的投入不足,也就不能从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就感,这使他们的学习动力进一步降低。调查中,22.7%的人看不到现在的学习对培养一个人的专业思维和专业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3.6%的人认为分数不代表什么,能力强就行。

4、进入大学后出现理想目标的真空期。

在回答“你对自己未来的期望是什么”的问题时,41.5%的人选择A:“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24.5%的人选择B:“做一个能够很好地承担家庭责任的人”,21.6%的人选择C:“做一个平凡而开心的人”。从数字来看,选择A和B项的合计达到66%,加上选择C的21.6%,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对未来自己的期望是非常积极的,但为什么会呈现出较为普遍的学习倦怠状况呢?

这是因为,有的大学生的所谓理想,不过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把这个理想转化为大学生活的具体目标,他们没有在理想和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那么所谓理想就不能成为牵动大学生活的动力。这是由于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人生规划造成的。

(二)学校因素的影响。

1、学校、教师对学生学习心理应有足够的关注和支持。60.8%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不够,主动性预防工作少”。尤其对于学生学习心理的关注,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2、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等因素与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密切相关。调查中,对本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为“一般”和“不满意”的分别为40.8%和15.9%;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18.2%。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体会到的是枯燥、乏味等消极的感觉,久而久之必然产生学习倦怠。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不喜欢可能是导致其厌学的直接原因。

25.1%的人认为“课程难度过高”,42.7%的人认为“专业学习负担太重”。过于繁重的学习任务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使学生疲于应对,无暇顾及自由思考、自主探索以及人文素养方面的发展,容易诱发学习倦怠倾向。

三、应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设想

(一)学校要更加主动地关注和疏导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

学生在四个年级所面临的学习心理方面的挑战各有不同。学校要根据各年级、各阶段的不同情况,事前主动预防、事中有针对性地疏导。

学校应加大心理普查与辅导密度,一是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矫正偏差观念和行为,比如厌学、沉迷网络;二是依据个性测试结果,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如果确实没有兴趣或者相关能力不足,就要为本科或者研究生阶段转专业早作打算。

(二)教学活动设置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承诺为中心。

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是指大学生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专业承诺反映了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喜爱、愿意付出的努力和良好的行为表现等积极的学习心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态度,是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重要的心理基础。[3]

研究发现,学习倦怠与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学业压力、教师人格魅力、教学水平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系。学校要在学生在校的整个过程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能仅靠学生自我培养专业承诺水平,更要通过教学内容和方式改革、教学活动设置等各种方式主动引导,以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这有利于减少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心理,提高专业承诺水平。

1、切实加强学生入学之初的专业教育。调查表明,缺乏专业兴趣是学生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即使有一定专业兴趣的学生,其对专业的喜爱可能更多的是源于直接兴趣,对所学专业的理性认识还不够。要以讲座(比如专业导论)、参观等方式,帮助新生尽快了解所学专业到底是什么、未来要做什么、对人的能力素质要求是什么及如何达到要求,使学生尽快强化专业学习动机,树立新的人生理想。

2、有效开展大学生活规划和职业生涯辅导。做好学生的大学生活规划和未来职业规划,是调整学生学习心理的最重要方式。通过大学生活规划和未来职业规划,把学生的人生大理想、大目标具体为各子目标,在大理想、大目标和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让理想真正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一天,从而激励和感召学生为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和学术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探索氛围。学校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性、研究型学习的机会和条件,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参加专业设计竞赛、课程小设计制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把无生命的知识转变成灵动的思考和科学探索的方法、能力。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促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和最新科技动态,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验学习乐趣和专业成就感,优化心理品质,提高科技创造能力。

4、加强师资建设,加强教学管理,提高专业、课程、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

第一,要调整课程设置。从本科生毕业后可能的去向来看,无外两种类型:应用型和研究型。本科生培养要重视工程的系统性和实践特征。在课程设置上,既要重视学生专业基础的培养,培养其专业思维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又要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或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既要重视专业共性培养,又要重视专业个性培养。让学生在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要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研究、开发活动,在应用中学会应用,在研究中学会研究。这将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收获独立探索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减少甚至避免学习倦怠的发生。

第二,要强化教学管理。要采取措施,完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式,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大管理力度;在教师聘任、职称评定、奖励、考核等方面,加大教学评估结果的权重,把教学水平与教师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在教辅的辅助教学能力、态度、责任感等方面加强监督,促其优化完善。

第三,教师要精心设计授课内容和方式,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手段。教学内容要尽可能反映学科的前沿发展水平,授课的着力点要放在对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突出知识的应用价值。要围绕教学目的,倡导互动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功。

第四,教师要提高自身人格魅力。学生最喜欢知识渊博、研究能力强、授课水平高、待人亲和、善于沟通、了解和尊重学生的教师。人格的无形魅力能够让学生对教师和他所教授课程的兴趣大大提高,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5、调整学生参观、见习、实习安排。一是入学之初,组织新生多次参观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验室、公司、企业。让学生亲密接触科技发展趋势,消除与前沿科技的陌生感、距离感,了解未来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素质技能要求,增强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提高专业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二是在大二时组织学生进行见习或实习。让学生深入工作场所,参与具体工作任务,学以致用,增强对专业知识应用性的理解,获得专业成就感。

6、教材要定位于本科生适用。对于专业从零开始的本科生来说,有些经典教材思维跳跃、深奥晦涩,甚至是打乱人类认识新鲜事物的逻辑规律,致使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够完全听懂,需要另外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其他简易教材,这就导致学习任务增多、难度加大,增加了学习压力和受挫感,可能引起学习倦怠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保证与课程的进一步开展。因此,教材的选用、授课的内容要及时调整、与时俱进。

(三)学生要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面对环境中的挑战能否采取适应性的行为的信念。人们总是倾向于回避那些他们认为在自己的能力之外的任务和情境, 而承担自己认为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而避免失败的产生。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4]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对学习行为的选择。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并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发展。一是学生要增加成功体验,增强自信,提高学习兴趣;二是学生要利用各种方式培养客观的自我认识,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度的自我效能;三是建立榜样示范;四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社会、家庭、自身的责任感。

注:本文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研究”资助。

参考文献:

[1] 朱小麟.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及其对策[J].教育研究,2009(2):60-61.

[2]庄丽. 高师院校新生抱负水平现状研究[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3):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