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教育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11-0020-04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伊瑟尔等美学理论家创立的一个美学派别。他们以解释学和现象学美学为理论基础,从研究文学史人手。打破传统的文学理论,将美学实践中读者、作者和文本的地位和功能重新定位,提出了“读者中心”的思想。姚斯认为,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作品的价值由读者的理解而定,作者在创作时应考虑读者。接受美学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并对我国的美学研究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深入,它又给我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以诸多有益的启示。
美术欣赏是幼儿园目前较为常见和十分重要的一种艺术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即感知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与文学接受一样,幼儿美术欣赏也是一个艺术接受的过程,其中“读者”即幼儿,“作者”即美术作品创作者,“文本”即美术作品。所不同的是,这里的“读者”身心尚未发展完善,他们的接受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地进行。那么,如果将接受理论的主要思想纳入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我们能否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幼儿更好地感知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呢?以下案例呈现的是某幼儿园大班的一次美术欣赏活动,它将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凡・高的油画《向日葵》
活动背景介绍:此次活动之前,该班幼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探索“用油画棒表现不同质感的物体”。长期的单一探索使幼儿创作兴趣逐渐降低,他们只求用油画棒表现物体奇特的质感,不求造型、配色和构图上的整体美感,画面也严重脱离现实。
活动过程:第一部分是欣赏与讨论,教师首先引导幼儿谈谈对该油画的整体感受。接着由整体到局部分别讨论油画的颜色、造型、构图和质感。第二部分是临摹与创作,教师鼓励锄儿用油画棒临摹或者创作一幅《向日葵》。整个活动持续了50分钟,教师语言流畅生动、富有激情,幼儿始终保持着兴趣盎然的专注状态。
这次活动虽然持续时间较长,但各个环节的衔接自然紧凑,教师、幼儿和作品间的顺利互动成就了幼儿专注而愉悦的审美体验,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艺术教育活动。究其成功的原因,笔者认为,接受美学中几个重要理论的运用也许就是关键。
一、运用“读者第一性”理论。让幼儿成为艺术欣赏活动的中心
接受美学的倡导者强调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地位,即读者是第一性的,他们承认读者的能动创造,提出“一干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时反对文学文本具有决定性的观点,倡导文学史应该成为读者的历史。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也是能动的,他们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审美经验,可以对同样的艺术作品作个性化的诠释和创造性的想象。正是因为这种能动性所导致的不确定性,才使得欣赏者的中心地位得以凸显。因此,欣赏者之于创作者和美术作品也应该处于中心位置,而只有具有欣赏者的解读和参与的艺术欣赏才算是真正的欣赏。
在这次以凡・高的油画《向日葵》为对象的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并不像以往那样只是灌输给幼儿有关油画创作者的背景知识,然后告诉幼儿别人怎样评价这幅作品。教9币已经意识到“审美活动对于儿童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儿童在审美过程中的体验”,因此留给幼儿比较多的自由感知、解读和想象的空间,从而确立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在活动第一部分,教师首先让幼儿仔细看看这幅画,然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即使幼儿进入认真欣赏的状态。由于问题简单而感性,幼儿回答起来没有压力。可以畅所欲言。有人说:“这是一盆花,感觉很温柔,很好看,比我们画得好。”也有人说:“是一盆,我看着心里很高兴、很快乐。他画得很漂亮。”还有人说:“是向日葵吧,看着心里很舒服,一点也不乱七八糟的。”……教师仔细倾听,频频点头,幼儿的答案越来越丰富多彩,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表达而感到自豪,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所见和感受。在活动一开始安排这种开放式的话题讨论,幼儿迅速体验到了自由欣赏和表达的乐趣,很快对活动产生了兴趣并专注于欣赏和表达,这使得整个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整体欣赏之后,教师很自然地将幼儿引向对作品的局部欣赏。在这一环节,教师的几个追问又一次让幼儿充分表达出自己对美的解读和体验。在讨论画面颜色时,幼儿发现了一对“好朋友颜色”――深绿色和淡青色(“好朋友颜色”是该班幼儿对近似色的生动的称谓,这是他们先前就掌握的概念),他们非常兴奋。教师捕捉到这一契机,紧接着提出几个问题:“看看还有哪里用了好朋友颜色?为什么你一下子就先找到了绿色的好朋友颜色?画家为什么要用好朋友颜色?”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对幼儿提出视觉、想象和情感上的挑战,激发幼儿主动地思考,因此换来了幼儿下面精彩的解读。在回答“为什么一下子就先找到了绿色的好朋友颜色”时,有幼儿说“绿色显得很有生命力,所以我先看到了它”。还有幼儿说“绿色很清爽,让我很高兴”,等等。而在回答“画家为什么要在这里用好朋友颜色”时,有幼儿说“花瓣和花蕊是好朋友,所以要用近似色”。也有幼儿说“这样显得颜色更漂亮了”,还有幼儿说“它们像家人一样,显得很舒服”。由此,幼儿加深了对近似色的审美体验,不仅仅停留于对近似色进行辨识。同样,在欣赏画面的造型时,教师也将理解和感受的空间留给了幼儿。以下是他们的部分对话:
教师:你们看,这朵花是正面的,那朵是侧面的。还有什么样子的啊?
幼儿A:有的高,有的低;有的是靠在一起的,所以有地方挡住了,看不到。
幼儿B:有的花瓣看得很清楚,毛毛的;还有的花瓣是向上长的。
教师:为什么会向上长呢?
幼儿C:花是活的,长得很好。
幼儿D:它们长得很有劲,很快乐。
幼儿E:花茎有长有短,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弯曲的。
教师:直的花茎和弯的花茎给你什么感觉?
幼儿F:弯的花茎上的花也是活的。
幼儿G:直的茎显得很高,弯的显得很有力气。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关注到作品在造型上的多样性,而且体验了由造型多样性所产生的各种美感。尤其是对这幅画中生命力的感知,有些成人尚且很难把握,幼儿却能领会,我们不得不
感叹,艺术欣赏活动的确不该剥夺幼儿体验与表达的机会。
幼儿是能动的独立的个体,他们对一切事物的感知、理解和想象未必会因为年龄小而绝对受到限制。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艺术欣赏时应该撇开成人对作品固定的解释,运用教育机智给幼儿自由体验和表达的空间,让他们处于艺术欣赏的中心。
二、运用“期待视野”理论。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经验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在姚斯的理论里,“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由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集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期待视野”一方面影响了阅读者的接受效果,即能否接受,另一方面也影响了阅读者的提升,即能否创造性地接受。
对于幼儿来说,期待视野是指“由原先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等综合形成的一种潜在的审美尺度”。而这里的审美经验表现为“他从以往的审美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以及所形成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史、艺术类型、艺术语言、主体、形式等方面的熟悉、领悟与认识等等”。
在这次欣赏活动中,首先是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幼儿的“期待视野”,调动了他们的已有经验。从前文介绍的活动背景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幼儿厌倦了对油画棒技能的单一探索和重复表现,教师才认识到,幼儿当前需要的是更丰富、更高级的刺激:一方面要拓宽幼儿的视野,让他们认识到油画棒技能的可迁移性,另一方面要使幼儿认识到油画棒可以表现出充满美感的画面。在这样的思考下,凡・高的油画《向日葵》很快进入教师的视野。《向日葵》这幅作品色彩对比强烈,笔触粗重,作品中的向日葵造型各异,花朵沉甸甸而富有质感,整个画面鲜亮明快而简洁。如果把这样一幅艺术作品拿来欣赏,正好可以满足幼儿当前的实际需要,即迁移已有的油画棒技能经验,获得更丰富的视觉感受,切实体验作品中的美感。
在活动过程中,尤其是在欣赏和讨论画面质感时,幼儿的表现验证了教师对幼儿“期待视野”的分析。教师先提问:“不同的花朵摸上去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有的说“毛毛的”,有的说“硬硬的”,还有的说“可能蛮重的”,这让幼儿对质感有了最初的感受。接着教师进一步追问:“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画出这样的感觉来?”由于有了先前的关于油画棒技能的经验。幼儿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画法,有的说“用笔的侧面用力擦,画出花蕊,再滚一圈”,有的说“可以用一提一提的方法画出毛毛的感觉来”,有的说“可以用重重的点画出黑黑的瓜子来”,也有的说“用短的油画棒一圈一圈地滚,多滚几次,就会是重重的了”,还有的幼儿甚至跃跃欲试,想要到黑板上画给大家看。正是这一提问,充分调动了幼儿已有的技能经验,使他们表现出对油画棒技能从未有过的激情和创新,他们不仅更好地体验了质感,而且创造性地迁移了已有的绘画经验,。即产生了新的“期待视野”。
此外,幼儿从欣喜地发现近似色到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近似色的审美感受,同样也是因为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切合了幼儿的“期待视野”。教师考虑到在幼儿已有的审美经验里已经有了近似色的概念,而且幼儿还亲切地称它们为“好朋友颜色”,因此才在幼儿发现了一组近似色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幼儿寻找其他近似色,甚至去体验和想象为什么要使用近似色。这既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也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近似色的认识,同时还使幼儿获得了新经验,即对近似色的美感体验。
“期待视野”可以有效参与到幼儿获得更高层次经验的过程中,因此熟悉幼儿、了解幼儿已有的各种经验以及他们当前的兴趣和需要,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教育内容,采取有效策略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这将帮助幼儿形成更高层次上的“期待视野”。
三、运用“读者参与作品”理论。让幼儿进行创造性表现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理念 高职艺术设计 结合路径
论文摘 要: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也必然要求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要改变过去理论与实践脱节、教与学分离的现象,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考核,突出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特色。
艺术设计是一门审美与实用相结合的表现性艺术,追求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双重性。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从现实来看,我国的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大多遵从和参考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模式,缺乏高职人才培养特色和教育体系。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也必然要求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要改变过去理论与实践脱节、教与学分离的现象,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考核,突出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特色。
一、“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内涵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学生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体,强调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一个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的过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组织的引导,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首先,教育要善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和价值,把每个学习主体视为一个多元化、具有创造力的个体;其次,教育要注重培养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创造探究和发现的情境;再次,教育要立足于发展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个性,重视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自主度,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各异,教育应给以发展而不是抹平。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1.盲目沿袭本科院校教学模式,高职教育特色缺失
我国大部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普遍是沿袭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缺乏职业教育特色,这与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设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去甚远。现行的高职教育一般是三年制,相较于四年制的本科教育少了一年的课程时间,盲目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自身教学体系的混乱,比如基础课程与各专业设计课程相脱节、技能操作与设计理论相脱节等,有些甚至是脱离实际需要、脱离现代设计发展理念的教学内容,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事实上,在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上,课程的安排并不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而恰恰应该是让学生掌握有严密逻辑、系统的技能组合。”[1]
2.艺术设计市场人才需求细化,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
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教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及时了解最新的设计理念。伴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市场对设计的要求也逐渐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国内外大型企业对设计概念的重视和资金投入的增加,也就意味着对设计专业水准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一些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出于成本控制和竞争的压力,极力压缩设计周期和投入,使得设计水准失控,专业设计公司水平也是良莠不齐。此外,设计门类的细化以及以数码设计为代表的新型设计都进一步加剧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的严峻性。职业院校是以就业教育为导向,只有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才能增强办学活力。但近年来,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大于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设计市场“僧多粥少”和“专业应用型人才匮乏”的现象并存。
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同步,实训内容流于形式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和影响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对实践环节重视不足,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比例失调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较差。事实上,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早已得到广泛共识,然而真正落实到教学实际中却常常“走样”,实训内容流于形式。多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课程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没有真正对口的实践基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绝不仅仅是只给学生传授一些理论知识和制作技艺,它必须时刻关注市场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业务的能力。
三、现代教育理念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相结合的有效路径
1.秉承学科融合思想,深化基础课程设置改革
就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而言,基础课程的目的在于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而非单纯的技能训练。从目前多数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开设的基础课程来看,主要侧重于基础技能的培养,比如三大构成、写实、摄影、喷绘技法等技巧性训练,这些课程设置对于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对学生创作思维的培养却显不足。设计教育体系的核心任务在于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包豪斯的基础课程为例,其最大特点即在于“以严谨的理论体系作为基础教学的支撑,贯穿于这个理论体系的,是启迪学生感知能力的理性化课程方式:学生通过对抽象形式的理解和分析,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启发学生的创造力。”[2]
2.改革教学评价理念,注重能力培养以及个性发展
现行的艺术设计教学评价,无论在评价主体还是评价标准上,都难以满足现代设计教育理念的要求,教师以技能、技艺为考核标准,使得评价信息单一化,结论自然容易出现主观性偏差,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和评价目的的实现。改革教学评价理念,就是要建立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这是因为艺术的创新是以个性和独特性为特征的,而艺术设计课程正是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被认为是培养个体创造性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具体来讲,一方面是要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本点,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另一方面是坚持“能力本位”的评价原则,对于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积累固然重要,但面向工作岗位、解决实际问题才是高职教育真正的立足点和核心本质所在。
3.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3]随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工学结合”已经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办好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载体和必备条件,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实践、实习的需要,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效益,不可偏颇其一。艺术设计专业不同于纯艺术学科,它具有鲜明的教学、学习、生产一体化特征,因此,需要打破传统 “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走出校门,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条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设计课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操作实践。此外,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各有不同,“工学结合”的经验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社会需求、艺术教学规律来不断进行调整、变革,构建符合学校实际、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赵雯.浅谈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6月.
小学数学如何做到“以学定教”?又如何“顺学而导”?现在结合实践,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以学定教”学什么?
笔者认为“以学定教”应该立足于学生学什么。
1. 要学会创设现实的学习情境。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以生活实践为依托,提供现实的数学教学内容,这种富有生活气息的数学学习内容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源泉。例如,在教学利息前,笔者让学生做了两个准备工作:一是到银行存一次钱。二是调查一下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多少。学生即刻对要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课的时候,学生纷纷带来了他们的存单,还七嘴八舌地告诉笔者他们的发现。这样,既避免了利息教学的公式化,又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如,笔者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先出示教学楼前面的圆柱形柱子,给这两根柱子涂油漆需要多少油漆,同学们说一说应知道什么条件?学生很快告诉笔者,要求这两根柱子的表面积。你能求出圆柱形的表面积吗?学生还未等笔者接着往下说,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圆柱形的表面积该如何求。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创设一种可视、可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学的基础上确定教什么,才是一种积极的教学、高效的课堂。
2. 要学会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材料。新课标提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让儿童调用、摄取已有的生活原型,激活、提升儿童的生活经验来积极主动地构建对数学的理解。如:教学“最小公倍数”时,笔者引导学生报数,并请所报数是2的倍数和3的倍数的同学分别站起来。
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有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教师请两次都站起来的同学,说出他们自己报的数:6、12、18……发现它们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由此引出课题:公倍数。让学生列出一些2和3的公倍数6、12、18、24、30……
师:请找出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生:找不出最大的,不可能有最大的,最小的是6。
师:说得真好。2和3的公倍数中6最小,我们称它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接上面板书前填写“最小”)2和3的公倍数很多,而且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公倍数,所以研究两个数的公倍数的问题一般只研究最小公倍数。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这里,我从学生最熟悉的报数游戏入手,把生活经验融入教学中。把抽象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一下形象化了,不仅使学生理解知识,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样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从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信,提高学习效率。
二、“以学定教”教什么?
如何呈现这样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状态呢?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策略:
1. 要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例如,笔者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节课时,出示一个三角形问学生,你怎么证明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有学生回答:“可以用拼的方法。”“那就拼拼看。”笔者把三角形交给这位学生,同时也给其他学生一些三角形,让他们拼一拼。结果发现很多学生没把三角形撕开,就用折叠的方法把三角形三个角拼在一条直线上。大量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要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活动的空间、表述的空间,他们就会给课堂带来精彩,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2. 要凸显师生双主关系。笔者在执教《一个数乘分数》,先让学生独立思考1小时织的是多少?然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表示小时织的部分是多少,再回到同位合作,表示出小时织的部分。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探讨,并在生生、师生的一次次互动交流中,一次次质疑问难中自主感悟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再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重叠问题”,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表格中出现的人数和实际人数不相符,使学生产生调整统计表的需求。调整统计表时,笔者要求学生在遵循调整统计表要求的同时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经历了“独立思考,形成见解――合作交流,启迪思维――达成共识,有所发现”这样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
3. 要凸显活动性。活动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笔者在教室里做了一个小超市,让一部分学生卖商品,一部分学生买商品。学生在交易的实践活动中,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学会了在生活中使用人民币。又如,二年级《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教学,通过“认一认”“说一说”“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走一走”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与实践、实验与操作,能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而这种经验恰恰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原动力。
三、“以学定教”练什么?
练习是一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节数学课中,练习是否有效,是决定这节课是否有效的重要方面。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 学会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地设计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要遵循针对性和层次性的原则去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经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如,在解决分数应用题中,学生对于分率1/4和具体数量1/4吨有些难区分,笔者在教学时设计了针对性的对比练习:(1)一堆煤有3吨,用去1/4吨,还剩多少吨?(2)一堆煤有3吨用去1/4,还剩多少吨?学生在对比练习中就能区分分率1/4和具体数量1/4吨,同时也能加深印象。又如教学《圆的周长》时,笔者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①半径是3厘米圆的周长是多少?②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半径是多少?③直径是10厘米的半圆周长是多少?通过几个层次的练习,学生在简单运用、综合运用、扩展创新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同时也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他们都有收益。
2. 学会进行开放性的课堂练习。开放性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题:请学生写出结果是40的算式,看谁写得多。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重叠问题”时,笔者通过深入挖掘例题设计练习:“三(1)班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9人,参加语文和数学课外小组的可能有多少人?从中发现什么规律?”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和个性化,又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巩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全球范围内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从长远看,被广泛应用的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和天然气)正逐步走向枯竭,发展非粮益农的替代能源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科研课题。甘蔗渣含有蔗糖,美国和巴西合作用甘蔗渣做乙醇[1-3],获得成功。甘薯渣也含有淀粉,中国民间已有成熟的甘薯渣造酒工艺。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红土壤地区的山坡地适合种甘薯。在缺粮年代甘薯曾是农民的半年粮,种植面积很广。在丰衣足食的当代,尤其经济较发达地区,甘薯被少量本文由收集整理用作粮食,主要用来喂猪,经济效益不高。农民改种芝麻、黄豆、棉花等农作物,导致适合种甘薯的大量山坡地抛荒。甘薯叶、藤、根都是喂猪的好饲料,甘薯种植面积缩小是导致猪饲料涨价的原因之一。在鄂东地区开展上述课题研究,有助于武汉市生态示范型城市圈的建设,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能源生产基地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4]。
甘薯渣含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等。降解纤维素效果最好的是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类能够将纤维素降解为葡萄糖的多组分酶系的总称,它们协同作用,将纤维素降解为寡糖和纤维二糖,最终水解为葡萄糖[5,6]。当采用纤维素酶水解甘薯渣制造乙醇[7-10]时,纤维素酶必须接触吸附到纤维素底物才能使反应进行,因此,纤维素对纤维素酶的可及性是决定水解速度的关键因素。纤维素的结晶结构以及表面状态、多组分结构、木质素对纤维素的保护作用以及纤维素被半纤维素覆盖等结构与化学成分的因素致使甘薯渣难以水解。因此,必须经过预处理使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分离开,切断它们的氢键,破坏晶体结构,降低聚合度[11-13]。
生料酿酒是微生物利用生淀粉直接进行生长、繁殖及代谢的过程[14,15]。生料酿酒工艺与传统发酵酒精工艺比较,具有节约能源、操作简便和出酒率高等特点[16]。利用甘薯渣中大量的淀粉生产酒精、优化发酵工艺参数,不仅可以提高甘薯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而且可以缓解环境污染问题。通过超声波和超声波结合酸碱预处理木质纤维素[17-19]后,再在生料酵母的作用下发酵生产乙醇。为此,对甘薯渣超声波预处理和超声波结合酸碱预处理生料发酵生产乙醇的工艺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甘薯渣来源于湖北省武穴市荷叶村,当年产;生料酿酒酵母由江西省南昌市星火高新技术研究所生产;纤维素酶产生菌由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综合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选育得到;氢氧化钠由广州化学试剂厂生产;硫酸由常州市科丰化学试剂厂生产。
1.2 方法
研究做了4种情况的对比试验。
传统方法(空白对照试验)[20]:将干甘薯渣粉碎,过0.40 mm筛,取50 g甘薯渣粉,加入固液质量比1∶15的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加35 iu/g的纤维素酶,按0.75%的接种量接入生料酿酒酵母。在无菌条件下放入恒温培养箱内,于30 ℃发酵7 d。
超声波结合稀酸预处理甘薯渣发酵制备乙醇工艺:将干甘薯渣粉碎,过0.40 mm筛,取50 g甘薯渣粉,加入固液质量比1∶15的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再分别在500 ml烧杯中加入150 ml的不同体积分数的稀硫酸,超声波功率为250 w,处理时间为30 min。处理后滤干,用去离子水洗涤残渣至中性,加35 iu/g的纤维素酶,按0.75%的接种量接入生料酿酒酵母,加入冷水,在500 ml三角瓶中混合均匀。无菌条件下放入恒温培养箱内,30 ℃发酵7 d。
2 结果与分析
2.1 固液质量比对乙醇产率的影响
2.2 超声波处理时间对乙醇产率的影响
2.3 超声波功率对乙醇产率的影响
2.4 酵母菌接种量对乙醇产
率的影响
2.6 超声波结合稀碱预处理中naoh浓度对乙醇产率的影响
2.7 4种工艺的比较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因素水平组合为超声波功率250 w,固液质量比1∶15,超声波处理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对预处理后甘薯渣发酵制乙醇,乙醇产率为20.5%,比未经任何预处理的乙醇产率提高9%以上,这表明用超声波预处理发酵制乙醇的效果不是很好,在超声波处理最佳因素水平下结合稀酸预处理,当稀硫酸的体积分数为0.5%时,效果最好。超声波结合稀酸预处理时乙醇的产率为20.8%,要高于单独的超声波预处理,比未经任何预处理的乙醇产率提高了10.6%。超声波结合稀碱预处理,与未进行超声波处理的稀碱预处理相比较,超声波能有效增加naoh与半纤维素的反应性,也能增加其与木质素的反应性。当naoh的浓度为10 g/l时效果最好,所得的乙醇产率最高。预处理后的结果表明,超声波结合稀碱预处理可有效提高naoh对薯渣的处理效果。超声波结合稀碱预处理的乙醇产率为22.4%,与传统工艺相比,乙醇产率提高了19%。由以上试验结果可知,利用超声波对薯渣进行预处理,乙醇产率提高了9%;超声波结合稀酸预处理,乙醇产率提高了10.6%;超声波结合稀碱预处理,乙醇产率提高了19%。横向比较,超声波结合稀碱预处理的效果最好。
第一,要清楚地认识到,现代教育不单以传承为己任,教师已不再是教书匠,以往美术教育的“双基”(知识与技能)已不能涵盖美术教育全部的基础,“通过美术的教育”,正日趋显现着它的扭力。知识目标与人的发展目标和谐发展,人的发展目标放置首位,这应是教师在小学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共识。
第二,在美术教学中,因学科自身的特点(如美术学科的造型表现就容纳了运用多种工具、使用不同媒材,塑造平面到立体的一切表现),决定了学生间差异性的存在,也决定了个体在不同表现形式、方法上的能力差异。客观上,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学习,更有利于美术学习的发展。
第三,在开放、自由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对学生没有任何限定的自由,实质上是最大的束缚。对学生而言,满足其对于学习内容选择的完全自由,必然会使学生失掉在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方面的详尽准备。这样,对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无疑是空中楼阁,最终无从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的把握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立足美术学科特点,激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本能兴趣”,并使之持久,是教学应把握的重中之重。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从他们熟悉、感兴趣、好奇的事物入手,激发他们的表现冲动,由此再发挥美术学科的特性,引导学生认知多种媒材,多种表现形式,也就是引导学生发现掌握有助于表现“情感” 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为学生创设轻松、活泼的探索表现情境,使情感与认知相结合,满足最初的表现欲望,获得成就感,并在这一循环递进的活动模式中,实现将学生原始的、不稳固的兴趣冲动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和表现能力的不断升华。
2.在教学实践中,改进美术教学内容,科学整合现有不同版本的美术教材,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特点密切联系,从而保证了思维、情感与行为的整合,并使之均衡发展。根据美术学科自身的特点(如:学生造型、欣赏及综合表现的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自身知识、技能的掌握,满足该年龄段学生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教材内容的连续性,保证了学生不至于眼高手低。改进教学内容,依据新课标理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大胆地将多套教材整合。选择若干条线索,连贯、系统地开展教学活动,才能保证“通过美术的教育”达到最高值。
3.注重差异性,利用差异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本,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各自良性的性格尽可能充分地发展。美术教学中,学生间的差异及个体在不同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允许并利用这些差异的存在,丰富教学活动,使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展示良性的互动,促进教学活动质的飞跃。这样,适应了学生的各种情况,有利于调动并保持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奠定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
三、学生学习评价的把握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新的美术学习评价应以“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评价” 为原则,展开多元评价。
首先,要把握评价标准“多维性”和“多极性”。所谓“多维性”,就是指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要评价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对美术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多级性”指评价要注意纵向性,要肯定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取得的发展,激发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其次,评价要把握以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美术学习的兴趣与能力。也就是说,评价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情感,增强美术学习的自信心,激发造型表现欲,保护自主的审美情趣和好奇心;有利于美术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美术潜能的开发;有利于课内与课外美术兴趣活动的结合,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美术活动经验、信息资料的积累与整合;有利于调动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兼职美术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探索新的美术学习评价方法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激励性,把评价作为学生向前进步的动力,而不仅仅是衡量美术学习成绩的好坏。如:教师以不同的审美定位,站在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角度,审视美术学习中后进生的作业,挖掘作业中的闪光点,那么,学生将从作业中得到点滴成功的体验,作业本身就充满了激励,学生将不再有失败的感觉,而会一步一步树立自信。
2.注重自主性,把学生当做评价的主人,让学生对自己的美术活动负责,使他们更多地看到自己的能力和闪光点。如此,学生将在“自赏” 和“自责” 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3.注重综合性,使评价成为学生展示自身多方面美术表现才能的舞台。评价不再立足于美术知识与技能,应该充分考虑美术表现中的情感性和艺术性,考虑到美术学习及表现与生活的联系,考虑到非智力因素等方面。
4.注重实践性,评价要更好地提高学生美术设计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提供机会。
5.注重全程性,评价要贯穿整个美术教育的全过程,包括每堂课、每次活动,不仅关注期末考试,更要关注平时,仅以一张美术作品评定学生的成绩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全面的。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9(b)-0131-02
糖尿病足临床发生率可达糖尿病的5%,患者病情随病情加重,可导致下肢多种并发症出现,甚至导致患者截肢[1]。糖尿病足截肢术后患者护理内容较多,护理难度较大,及时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术后自理能力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健康教育是目前改善患者认知能力的重要护理模式。该科在临床实践中,对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40例糖尿病足截肢术后患者实施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以了解健康教育对患者手术康复过程的影响,为糖尿病足截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过程提供有效方案。现将患者护理后负面情绪、自理能力、治疗依从性状况行回顾性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该科80例糖尿病足截肢术后患者实施观察,根据患者护理模式将患者分为基础组(n=40)和教育组(n=40),基础组患者中含有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跨度52~73岁,平均年龄(64.2±8.8)岁;糖尿病病程跨度6~23年,平均病程(15.5±5.4)年;单侧截肢38例,双侧截肢2例;教育组患者中含有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跨度51~73岁,平均年龄(64.1±8.7)岁;糖尿病病程跨度6~23年,平均病程(15.6±5.6)年;单侧截肢39例,双侧截肢1例。基础组与教育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符合对比研究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实施临床检查并参照WHO制定的相关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足患者;自愿实施截肢术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自愿配合随访患者。排除标准:存在其他部位严重并发症患者;严重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患者;因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能自理患者;原发性认知、精神、沟通、意识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截肢术治疗。基础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①环境护理:加强对病房环境清洁消毒,并且通风、光照处理,为患者提供安静的治疗环境,护理操作中尽可能减少护理噪声,保证患者睡眠充足,治疗环境舒适。②患肢换药:护理人员需定期查房,定期检查患者切口状况,术后将患者患肢适当抬高,定期更换敷料,出现出血、渗液状况时及时通知医生,并辅助医生实施处理。③疼痛护理:及时了解患者术后肢体疼痛状况,患者疼痛难忍时,可按医嘱给予患者镇痛剂辅助治疗。④安全护理:护理人员在夜间需加强病房巡视,为患者加高床栏,避免患者夜间坠床;在病房中加设扶手,保持病房、科室、厕所内地面干燥,避免患者摔伤。
教育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健康教育。①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耐心向患者介绍糖尿病足截肢术治疗的原因、目的、意义,并向患者介绍患肢疼痛出现的原因,耐心倾听患者的身心感受倾诉,积极安慰及鼓励患者,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疼痛,必要时采取镇痛药物辅助;在患者治疗各阶段,针对患者不同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引导患者进行情绪排解,正确看待疾病,正视现实,不断提升生活信心,引导患者家属积极陪伴患者,引导患者及早回归社会[2]。②皮肤清洁健康教育:耐心向患者介绍皮肤清洁过程对康复的影响,指导家属积极辅助患者进行皮肤清洁,保持皮肤干燥,并加强皮肤保护,避免皮肤损伤或感染发生。③饮食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均衡,术后早期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定时定饮,控制糖分、钠盐等摄取,指导患者多饮水,定期排便,避免便秘。④生活安全知识教育:护理人员需及时指导患者进行安全护理,及时指导患者使用助行器、拐杖等行走辅助工具,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摔倒的危害,指导患者及家属积极预防摔倒,并在病房、科室、厕所、浴室等醒目位置张贴警示标识,提升患者及家属重视。⑤康复训练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积极指导患者进行上肢持重训练及下肢直腿抬高训练等,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状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先从床上肌肉静息训练、抬腿训练开始,逐渐转为抗阻力训练,训练过程中避免过度,以患者难受为准[3]。⑥自我护理健康教育:及时参照Orem自护模式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在科室为患者建立咨询服务,并定期为患者组织康复训练、血糖监测方法、血糖控制方法知识讲座,定期实施康复技能训练等,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对患者实施随访,了解患者康复状况,针对患者实际状况实施针对性生活、饮食、康复训练、心理调理等知识教育。患者均实施6个月随访。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总结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负面情绪状况。使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评价,分数高低与负面情绪高低成正比。
②分析总结2种护理模式下患者治疗依?男宰纯觥F兰勰谌莅?括饮食、用药、康复训练3项,总分0~9分,评分7~9分表示依从,4~6分表示基本依从,3分及以下表示不依从[4]。
③分析总结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自理能力状况。自理能力评价内容包括足部护理知识及日常生活能力,总分0~100分,评分高低与自理能力高低成正比。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0.0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负面情绪评分、自理能力评分,行t检验。用[n(%)]表示依从性,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负面情绪状况分析
健康组患者激惹、抑郁、焦虑评分较基础组更低(P
2.2 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治疗依从性状况
健康组患者随访6个月治疗依从性较基础组更高(P
2.3 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自理能力状况
教育组患者随访6个月自理能力评分(77.5±11.3)分较基础组(56.8±13.5)分更高(t=7.436,P=0.000)。
3 讨论
[关键词]中间商;市场微观结构;交易机制
一、引 言
在金融学领域,交易的中间化和交易的制度被称为市场的微观结构。Spulber(1996)把这个称谓用到了一般化的市场,泛指所有类型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运作。经济系统中有多种介于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中间商,按照是否拥有商品的所有权,Yavas(1992)把中间商分为market maker和matchmaker,前者指通过向卖方报价买入商品,再向买方要价卖出商品的经济主体,如批发商、零售商等,他们不改变商品的物理特征,不从拥有商品中获得消费价值;后者不是通过交易获利,而是对买卖双方进行匹配,从促成交易中获取一定佣金,如各种中介。对市场机制中的交易者来说,中间商的服务同样有成本。那么中间商为什么产生,并且几乎遍及整个经济领域,人们为什么通过中间商而不是直接与卖方或买方交易等问题就值得研究。针对上述问题,西方经济学界逐渐发展出一支特别的研究分支――中间商理论。
二、中间商理论的发展阶段
Spulber认为金融学和经济学的大量中介化模型之间存在着基本的相似性,提议经济学家应该把中间商的学科融入主流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中。他本人1999年的著作就是在这一框架内、用相似的概念和相关的经济理论构建的。[3]中间商理论也遵循这个原则,不断发展完善起来。
(一)早期阶段
较早研究中间商的文献(Demsetz,1968;Diamond和Dybvig,1984;Glosten和Milgrom,1985等)主要集中于买卖双方直接交易和通过中间商间接交易之间的差异,包括存货管理、限制交易、使交易方获得信息和流动性、使中间商获得信息、贷款监督的分散化以及非流动性资产的转化等。
尽管上述文献对中间商做了早期的探索研究,但是,长期以来中间商仍然被标准文献所忽略。~Robimtein和Wolinsky(1987)认为研究中间商需要建立一个基本模型,以此来描述交易过程中的摩擦和中间商的功能,而此前的文献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二)成型阶段
Robiustein和Woliusky(1987)(以下简称R&W模型)较早注意到被传统文献忽略的中间商问题。他们建立了一个市场模型,包含三种类型的交易者:买方、卖方和中间商。买卖双方可以直接交易,或者通过中间商间接交易。该模型构建了一个分析中间商行为的框架,以及这些行为的内生决定因素,突出了交易过程和交易收益分配的关系。此后的文献以R&W模型为基础,把研究范围扩大。例如Morteusen和Wright(2002)通过增加搜索成本并且考虑一般化的匹配技术和谈判规则而扩展了R&W模型。还有一些文献进一步研究中间商内生出现(Biglaiser,1993;Li,1998)、直接交易与间接交易的竞争(Fingleton,1997;Hendershott和Zhang,2006)、中间商之间的竞争(Rust和Hail,2003)等领域。
尽管R&W模型开创了研究中间商的新局面,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例如,该模型假设买卖双方的搜索强度水平固定不变;而Yavas(1994)的最大不同在于把搜索强度看作经济主体的选择变量,认为R&W模型没有反映出中间商对经济主体搜索行为的影响。此外,R&W模型外生地假设中间商拥有购买同质性产品并转售给消费者的能力,当且仅当中间商比生产者遇见消费者的效率更高时,中间商才能发挥作用。即是说,在R&W模型中,中间商只不过是外生拥有较高交易匹配率的经济主体。与之相反,Cosimano(1996)提供的内生化交易机制就允许交易者自由选择与中间商交易或者与其他人直接交易。但是,他仍然假设中间商外生存在于市场中。
(三)进一步发展阶段
由于R&W模型的不足,后来的研究对其进行了更大改进,Shevchenko(2004)和Miao(2006)就是其中的代表。前者虽然也在搜索理论的框架下,但是建立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中间商模型:假设经济环境中存在很多种类的商品和不同消费偏好,而非传统理论中则只有单一商品和相同偏好。他还把经济主体是否作中间商的决策内生化,而不是外生的把一些经济主体置于中间商的位置。Miao(2006)对传统模型的重大创新在于假设所有的交易者都能以公开的标价交易,可以搜索并且与中间商讨价还价。该模型和Gehrig(1993)类似,但是其动态研究不同于后者的静态搜索模型。
很多关于中间商的模型都假设买卖双方是对称的(例如,R&W,1987;Gehrig,1993;Biglaiser,1993;Yavas,1992,1994;Rust和Hall,2003等)。这种方法适用于金融中介,但是不太适合像零售商那样的中间商。Hendershott和Zhang(2006)介绍了不对称的消费者和生产商,而把中间商看作生产商的价格接受者和消费者的价格制订者。他们把消费者搜寻、中间商进入和竞争的模型扩展到允许上游企业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从而建立了一个与渠道管理相关的模型,用来检验直接销售对生产商、中间商、消费者和福利的影响。
三、中间商出现的条件
虽然各种文献对中间商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的研究角度不同,但基本达成共识,即中间商的存在是因为他们在搜索交易伙伴上比买卖双方独自搜索的效率更高。R&W模型的核心思想就是,在不完全信息的交易中,中间商的存在可以减少搜寻成本。因为在无序的市场中,买卖双方自己相遇很难,中间商的服务方便了他们匹配。
一些学者尝试解释中间商的内生出现。Johri和Leach(2002)的均衡模型说明在同质性产品的环境中,当供应商可以选择做生产者还是中间商时,如果做中间商的收益大于做生产者的收益,中间商就从供应商中内生的出现了。Masters(2004)表明在均衡的搜索环境下,商品的可分割性和生产的同质性导致中间商的产生。随着市场规模收益增加,中间商因其加速交易过程的特性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与上述文献从市场福利和卖方角度考虑不同的是,还有一些研究从消费者立场出发研究中间商出现的条件。例如Cosimano(1996)通过建立一个参数模型对比直接交易和间接交易的不同收益,认为消费者选择间接交易是因为中间商降低不成功交易的概率,增强了商品的流动性。Hendemhott和Zhang(2006)构建消费者的选择和搜索模型,而不是给定的需求结构,为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如何共存做出了内生化的解释。Biglaiser(1993)假设市场中大多数商品品质低劣,买
方不愿花较高的成本鉴别商品,那么一些人会通过投资于商品质量辨别技能而成为中间商。
四、中间商的作用
splber(1999)认为中间商的主要作用有:通过设置价格达到市场出清;通过提供集中的交易场所减少搜寻成本;通过标准化合同减少讨价还价成本;通过提供市场信息和产品保证降低逆向选择成本等。但是,这些还不足以完全概括中间商的功能。
(一)出清市场
中间商的首要功能是勾画出市场出清的途径:即匹配买卖双方的价格。市场如何达到均衡价格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疑问,中间商的价格设置为此提供了解释。瓦尔拉斯均衡理论认为,市场中存在一个无私的拍卖人,让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在某一个价格水平Pw下达到均衡,交易量为Qw。中间商理论把这个与实际不相符的假设变得更接近现实:中间商分别向卖方提供报价Pb,向买方要价Pa,使得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如下图所示)。虽然Pb
(二)制造市场
作为市场制造者,中间商在买者之间分配产品和服务,并调整从供应商的进货,为产品提供运输、储藏、重新包装、组装等增值服务,既保证供应又能减少存货的成本。在证券市场上,像券商这样的中间商熨平了交换的波动,靠存货创造了市场的流动性。Demsetz(1968)考察过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量对交易成本的影响,发现“要价一出价的差价是对有组织的市场提供中介交易的一个回报;在其他市场上,存货差价是零售商和批发商的回报”。
(三)消除不确定性
当供给和需求存在随机因素时,中间商通过即时的购买和销售提供便利性,从而减少或消除了买卖双方在搜寻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中间商的存在也增加了潜在交易伙伴的数量,从而提高了找到交易伙伴的概率,降低了搜寻的成本(Spulber,1999)。当交易者的行为很难观测时,中间商作为买卖双方之间的中介,通过做出可信承诺,提供监督和签约服务。中间商因此而获得回报,而在非人格化的直接交易中,承诺难以置信。这种有约束的合同抑制了机会主义行为,而且不会导致组织的扩张。
(四)提供信息
在很多市场上,买卖双方对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卖方通常并不了解构成市场需求基础的消费者特征;买方通常也不了解他们想买的产品质量、耐久性和安全性。Spulbr(1999)认为中间商通过收集信息,并且向消费者及供应商提供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信息而填补了这一空白。零售商可以检测产品并向消费者描述产品的特征,批发商能够向供应商提供市场和消费者的要求,而且将交易集中进行可以产生收集和分配信息的规模经济效应。中间商不仅在信息方面享有优势,还能以信誉和有约束力的合同为基础来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
(五)提高交易效率
和直接交易相比,中间商在很多方面降低了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效率。中间商把买卖双方聚到一起,可被看作降低信息成本的有效机制之一。例如,Gehrig(1993)认为搜寻合适的交易伙伴并对价格重新谈判需要花费时间。中间商通过提供明码标价的固定价格,加速了交易的过程。Yavas(1994)检验了在双向搜索市场(例如,房地产中介)中中间商的作用,表明中间商缩小了买卖双方的搜索范围,使他们可以放弃搜索,直接和中间商交易,因此也降低了交易方的均衡搜索强度。Yavas证明了如果搜索成本高昂而且低效,中间商的福利可以得到改善,反之则反。
(六)辨别商品质量
中间商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辨别商品质量。Biglaiser(1993)认为其中的原因在于:第一,中间商比普通消费者购买更多的商品,因此有激励在技能方面作大量投资,成为辨别商品质量的专家。第二,中间商要在以后的市场中站稳,比起那些只卖少量的商品、在市场中滞留时间较短的售卖者,销售高质量商品能带来良好的声誉。特别是直接交易费用很高、商品质量差异很大时,通过中间商购买总能提高收益。Li(1998)也揭示了经济主体选择是否在核实商品质量技术上投资而成为中间商。Li表明存在这样一个均衡,当私人信息问题不严重,而且质量检测技术的成本不高时,中间商总是交易高质量商品;当人们因为不能辨别商品的真实质量而无法从事交易时,交易被严重延迟,内行的中间商能因此提高自己的福利。
(七)影响投资激励
除此之外,中间商对买卖双方的投资激励也有影响(Spulber,2002)。一般而言,买卖双方在了解未来交易伙伴的特征之前,没有和特定交易伙伴绑定契约关系,因此做出的投资都是通用性的而非专用的。在各种交易机制并存的竞争市场,不同的市场结构影响边际收益,进而会影响投资效率。搜寻市场上因为缺乏契约承诺,即使是通用性投资,投资水平也会受到影响。这个效应类似于套牢问题,在契约框架下,事后的投资激励依赖于对契约规定的收益分配的期望。中间商通过为高价值的买方和低成本的卖方提供了价格承诺,因而提高了买卖双方的投资水平。
五、中间商与其他交易方式的竞争
(一)中间商与直接交易的竞争
中间商和直接交易的竞争可以用Gehrig(1993)的研究结果很好的概括: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垄断的中间商收取正的价差,一个活跃的直接搜索市场就会出现,并且从中间商那里获得市场份额。虽然搜索市场的延迟成本为中间商提供了市场地位,但是中间商不能随心所欲地获取较高的价格差。搜索市场扮演了中间商的竞争者角色,当买卖双方选择直接交易时,中间商的市场地位就受到挑战,其定价策略需要考虑搜索市场的特征。Fingleton(1997)认为中间商的市场地位由交易者绕开摩擦市场的能力决定,当摩擦消失时,直接交易改变了供给和需求必须面对中间商的情况,从而降低了中间商的市场地位。但是,这没有改变Stahl(1988)的结果,即如果需求没有弹性,中间商仍会垄断市场。但是,由于垄断的低效,即使间接交易的成本降低,直接市场也不会消失。与上述研究强调价格对竞争的影响不同,Bell等人(2003)把销售人员的努力是否具有外部性引入分析框架,发现如果价格竞争不激烈,而销售努力的溢出性很高的话,消费者对独立中间商的需求可以和厂家直销互补;如果价格竞争激烈,努力溢出很小,直接交易与间接交易是替代关系。
(二)中间商之间的竞争
中间商既要和直接交易竞争,也要与其他中间商竞争。中间商之间的竞争会导致瓦尔拉斯均衡,使价格差降到零。买卖双方可以通过中间商以瓦尔拉斯价格成交。在没有任何成本的情况下,瓦尔拉斯拍卖人可以被竞争的中间商代替(Gehrig,1993;Fingleton,1997)。除此之外,作为市场制造者的中间商还与纯粹
市场中介竞争。与中间商不同的是,中介的报价各不相同,而且是有成本的私人信息。中间商的进入会导致中介退出市场,从而垄断间接交易市场(Rust和Hall,2003)。
(三)技术进步对中间商的影响
既然大多数文献都认为,中间商的存在是因为直接交易的搜索效率太低,那么当搜索效率提高时,买卖双方是否会倾向于直接交易,中间商存在的意义就不重要了呢?Pant和Hsu(1996)认为随着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可以降低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不确定性的约束,从而大大降低交易费用。因此有人预测,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中间商有退出市场的趋势。“去中间化”(disintermediation)的实质是买卖双方希望通过提高直接交易的效率,重新分配原本由中间商享有的收益。Duffie等人(2003)认为增加的搜索效率提高了交易者对中间商的谈判地位。Miao(2006)分析了技术进步的效应,认为买卖双方搜寻效率的提高一方面增加买方在搜寻市场中的收益,鼓励他在这个市场交易;另一方面,更多的买方进入搜寻市场使他们找到合适交易伙伴变得困难,这又降低了买方的收益。Hendershott和Zhang(2006)认为生产商的网上直接销售虽然对中间商的收益有影响,但是生产商和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增加得更多,即社会的总福利水平会有所提高。但是Lucking-Reiley和Spulber(2001)的态度比较乐观,认为中间商不但不会被替代,其作用反而进一步加强。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新中间商形式正在不断涌现,它们通过甄别和提供信息进一步降低搜寻成本,继续扮演中间商的角色。
现行的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有个非常明显的特色,就是课与课之间的衔接非常紧密,在教材内容方面,上一节课的内容往往为下几节课做铺垫,这一节课的内容往往是上几节课的深化;在学生的学习方面,上一节课的作品经常在下几节课里都需要补充、完善,这一节课的作品往往又是上几节课的成果积累。比如浙教版五、六年级中对于Word、PowerPoint等软件的教学,往往从收集资料到作品制作成型需要好几个课时才能完成,一系列的教学内容前后都有关联。然而,现在一般机房学生机的软件环境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教材风格,往往学生在这节课所制作的半成品,到下节课要继续补充完善的时候,却为了机器上安装了还原类软件等原因而使作品变得无影无踪,可想而知,此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心肯定大受影响。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计算机老师有很多处理的办法,常见的比如让学生把作品保存在非自动还原的分区中,这样就可以避免作品受还原类软件的影响,但是问题在于同一台学生机器是由多个班级的多个学生共同使用的,保存在计算机中的作品难免会受到其他学生无意地改动,甚至恶意的破坏,在数据的安全性上,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再比如建立FTP服务器,让学生在下课前把作品备份到FTP服务器中,可以在服务器上为每个学生建立个自独立的空间,分配好密码,数据安全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唯一不足就是调用作品和保存作品都要到FTP服务器去中转,而且也没有软件能够完全自动、后台地实现这一调用和备份的过程,稍显麻烦,学生也容易忘记备份而造成数据的丢失。这些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总体来说似乎都稍欠完美。
在学生机房中引入域管理,可以很好地解决前面提到的矛盾。在Windows域控制器已经建立好学生账户的基础上,我们再进行两步操作,一是为每个学生账户分配独立的存储空间,二是编写一条组策略将学生登录后的“桌面”、“我的文档”文件夹重定向到域控制器指定的共享文件中。学生每次上课前使用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登录到学生机中,系统会自动从域控制器中调用“桌面”和“我的文档”数据,课堂结束后学生注销或关闭计算机,系统又自动把学生在“桌面”和“我的文档”中新建或者修改的数据同步到域控制器中,数据的上传下载都由操作系统在后台进行,作为操作者的学生是完全感觉不到这些的,和单机上的操作体验几乎没有区别。这样,每个学生拥有独立的账户,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又使用“文件夹重定向”功能把学生个人文件同步到域控制器中,避免了还原软件对学生个人文件数据的影响。
二、用Windows域规范学生上机操作的行为
众所周知,由于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特点,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有很大的自由度,特别是软件使用方面,非常难控制,再加上学生普遍存在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的现象,造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一放开控制让学生练习,学生就往往只顾自己玩其他软件,和教师上课内容完全不同步,甚至在连接到互联网络的时候,学生都迫不及待地上QQ聊天或者玩网页游戏等等,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达不到既定的教学效果。虽然可以通过注册表或者借助电子教室的程序限制功能加以限制,但明显这些方法都不够灵活,比如通过注册表限制,需要每一台学生机上都去设置,费时费力;通过电子教室的程序限制,目前只有很少电子教室有这样的功能,并且只针对IE浏览器有效,设置方法比较单一,不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总体来看这些方案收效一般。
软件限制也是Windows域的一个重要功能。实际上软件限制是通过Windows域的组策略来实现的,通过对不同的学生用户和计算机课程内容所要求的软件进行限制策略,不仅能有效地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扩散,还可以实现不同学生使用不同软件,不同课堂使用不同软件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进入组策略编辑,在“用户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软件限制策略”中,创建软件限制策略,在其他规则中根据“证书规则”、“哈希规则”、“Internet区域规则”和“路径规则”详细制定用户能够运行(或禁止运行)哪些软件,能够访问(或者禁止访问)哪些网站。使用组策略来限制软件显得非常灵活实用,编写多个关于软件限制的组策略,在需要的时候,为不同的学生或者不同的计算机课程应用相应的组策略就可以达到软件限制的目的了。另外域中的组策略最大的好处在于统一编写,统一应用,一旦在域控制器中准备好组策略,所有的学生机会自动应用这些组策略,对于机房的维护来说方便了不少。
三、用Windows域的登录注销脚本记录学生上机情况
在一般的信息技术的学习评价中,我们往往以学生的作品好坏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平时能专心听讲,认真操作,但限于自身水平等原因,制作出来的作品可能并不能达到合格的程度,评价这些学生也需要考虑他们的制作过程,考虑到他们平时为制作作品所花费的时间,并不能只看作品成果。但普通局域网中的学生机,因为没有登录机制,显然没有办法解决如何为多个学生记录使用时间的问题。
[关键词] 综合护理;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1(b)-0162-03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postoperative pain in elder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operation
LI Shu-yi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Guangming New District Peopi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10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postoperative pain in elder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operation. Methods 62 elder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oper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31) and observation group (n=31),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 of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nursing. Results SAS,SD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 (40.83±5.35),(40.83±5.46) points respectively]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53.61± 8.84),(8.84 ±7.29)points respectively] (P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Elder patients;Artificial hip joint replacement operation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artificial hip joint replacement operation)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最理想的治疗手段,明显缩短了术后卧床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病死率[1],但住院期间多种因素导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而且术后疼痛影响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术后康复[2]。为了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减轻疼痛,本研究对本科因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31例老年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2月因股骨颈骨折在本院骨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2例,男39例,女23例,年龄61~89岁,平均(71.62±5.36)岁,其中14例(22.58%)伴有心脑血管疾病,11例(17.74%)伴有呼吸系统疾病,9例(14.52%)有糖尿病,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均无严重功能障碍,无意识障碍及精神疾病病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麻醉前后护理、简单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协助患者拍痰及术后和功能锻炼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舒适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组成以护士长为组长的护理小组,选择业务水平较高、语言沟通能力较强的护士负责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或职业采用不同的亲切称呼,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消除其陌生感,初步建立护患间的信任感;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对患者的病情表示理解和同情,对其提出的问题耐心倾听并详细讲解,向患者介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优点,可通过介绍手术成功病例消除其对手术及预后存在的思想顾虑;鼓励患者家属、亲友等及时探视,让患者得到家庭及社会的支持[3]。②保持舒适的治疗环境:病房保持安静、清洁,经常开窗通风,一般1~2次/d,温度和湿度调至25~26℃和50%~60%,夜间尽量避免查房以影响患者睡眠,护士走路脚步应放轻,推治疗车时尽量避免碰撞及噪声;为了转移和分散患者对疼痛等的注意力,病房内播放一些患者喜欢的轻音乐,摆放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杂志和书籍及健康宣教手册[4]。③疼痛的护理干预:向患者耐心讲解术后和功能康复训练过程中会出现切口疼痛,不要恐慌,疼痛程度会逐渐减轻,疼痛或功能训练时可播放舒缓的轻音乐,嘱患者行腹式呼吸,并与患者交谈其感兴趣的话题,或讲些幽默故事,或诱导其回忆愉快的往事,以转移和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与患者交流时尽量保持面带微笑,对于难以忍受的疼痛可以给予口服止痛药物[5-6]。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1.3.1 焦虑和抑郁的评价方法 护理干预前后均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共20项条目,每项采用1~4分的4级评分法,所有条目得分数相加乘再以1.25后,取其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或抑郁情绪越严重,标准分
1.3.2 疼痛评估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将两端标有0和10的游动标尺分为10个刻度,测量时带刻度一面背向患者,让患者将游动标尺移到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位置,共分5级,0为无疼痛(0级),1~2为轻度(Ⅰ级),3~5为中度(Ⅱ级),6~8为重度(Ⅲ级),9~10为最剧烈疼痛(Ⅳ级)[8]。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对照组(P0.05)(表1)。
2.2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我国护理模式的转变及WHO对健康内涵的拓展,尊重患者的基本权利、关注患者的价值需求在现代医疗服务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整个过程[5]。骨折和手术对于患者来说均是一种应激源,使其产生应激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骨折后突然卧床失去活动能力,难以完成角色转变,而且对治疗及预后情况顾虑较多,担心长期卧床或术后预后不佳生活难以自理,给家庭和儿女增加负担,部分患者因担心高额医疗费用而产生较大心理压力[4],徐洋等[9]应用“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表”评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显示,152例患者入院时均处于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对84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缓解。张洁宜等[10]对3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围术期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术后第 7 天,患者的SAS、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本研究应用SAS、SDS量表评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为(55.64±8.53)、(55.39±8.41)分,SDS评分分别为(54.28±8.83)、(55.34±8.51)分,提示术前所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等综合干预后,SAS、SDS评分减低至(40.83±5.35)、(41.38±5.46)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与文献报道[4]一致,提示心理护理、人文关怀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有助于患者康复。
以往认为疼痛是创伤和术后必然存在的临床症状之一,常常为医护人员忽视,对不能忍受的疼痛主要依靠口服或肌内注射止痛药物缓解,而且疼痛对患者情绪及预后的影响亦未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7,11]。有研究认为疼痛是人的一种主观感觉,不良心理可增加疼痛程度,如果护理中护士对患者微笑10 min可使其持续几小时无疼痛,而有效交谈5~10 min,其镇痛效果可长达18 h[3],而且疼痛更易导致患者出现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本研究中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谈话、播放舒缓音乐、训练患者腹式呼吸等方式转移和分散的其注意力,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多以0~Ⅱ级为主,而对照组则以Ⅱ~Ⅳ级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5-6]一致,说明心理护理、音乐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综上所述,外伤、手术等因素非常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术后疼痛不仅影响康复训练,而且不良情绪与疼痛相互影响,易形成恶性循环。心理护理、环境舒适护理及疼痛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减轻疼痛程度,增加患者对功能训练和护理的依从性,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因此,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建忠,李福良,邹榆平.新鲜老年股骨颈骨折108例三种手术方法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7):2528-2529.
[2] 李国威,董明岩,张海飞,等.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22):4061-4063.
[3] 黄春霞.不同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66-67.
[4] 刘华仙.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4):42-43.
[5] 殷亚娣,汪萍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0):27-28.
[6] 金丽菊,崔秀梅,庞少波,等.音乐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抑郁症及血压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 30(7):978-979.
[7] 肖百香.个性化舒适护理在老年股骨头置换围术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9):36-37.
[8] 蒋秋萍,孙振琳.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舒适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0:87-88.
[9] 徐洋,肖艳秋,齐华,等.心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髓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 25(9):51-53.
[10] 张洁宜,刘克,翁琼英,等.人文关怀性护理在髋关节置换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6):2220-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