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范文

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前教育教学活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前教育教学活动

第1篇: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学媒体;学前教育;选择与应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带动教育的全面变革。尤其是近几年现代教学媒体在幼儿园逐步普及,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面对现代教学媒体在学前教育活动中的选择与应用,我们提高认识、革新方法,注意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的阻碍因素,思考怎么样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融入创意,使得儿童学生可以感受到学前教育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真正地对基础学习产生兴趣。

一、学前教育的现状和未来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很多家长将学前基础教育作为孩子成长学习的始发点,坚持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对于孩子们的幼儿启蒙教育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是,虽然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是否呈现出良好的状态,未来又需要作出那些改变,下文结合调查结果做简要分析。

(一)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

据调查显示,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不能满足庞大的适龄儿童的教育需求,在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给出的数据结果为:由于中国具有庞大的学龄人口基数,导致部分适龄儿童无法接受幼儿教育。其次,幼儿教育的质量不能满足教育需求。教师队伍不仅在数量上存在不足,在质量上也存在缺陷,导致总体教育质量不高,尤其是城乡之间在教学质量上存在较大的差距。最后,幼儿教育新课程改革任务艰巨。新的课程理念对教师、教学环境设施都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二)我国学前教育的未来

学前教育教师从业者们需要思考怎样优化学前教育教学过程,使得学前教育发挥好其对幼儿学生应有的教育作用。为了给学前幼儿们创造出可以激发兴趣的学习环境与教学过程设计,教师们应当思考那些内外在因素,从而保障学前教育的质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贯彻执行符合时代所需和幼儿学生特点的幼儿教育方针。如何结合教师对孩子们日常活动和学习特点研究,探究出刚好的学前教育方法是我国学前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代教学媒体在学前教育活动中的选择与应用问题

当前,人们愈发重视现代教学媒体在学前教育活动中的选择与应用,然而,现实实践中尚且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笔者将在下文一一指出。

(一)现代教学媒体呈现过程代替儿童亲身实践问题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活动中尚且存在现代教学媒体呈现过程试图代替儿童亲身实践问题。人们认为现代教学媒体所呈现的信息既形象又生动,然而,其仍然归属于间接经验范畴。对于儿童群体而言,亲身的参与经验才是直接经验获得。目前,CAI教学软件可以逼真模拟出学前教育活动情境,一些学前教育教师自己制作软件,将学前教育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融合起来,试图用现代教学媒体呈现完全取代儿童的亲身实践经验获得,这极不利用现代化学前教育效果的优化和教育理念的丰富与发展。然而,现代教学媒体的设计和应用均适合预成式课程。因而,可以得知现代教学媒体呈现过程试图代替儿童亲身实践是极不科学的。

(二)“人机”互动模式冲淡“人人”互动模式问题

现代教学媒体在学前教育活动中的选择与应用的另一问题是“人机”互动模式冲淡“人人”互动模式。目前,若干学前教育教师在未曾考虑学前教育活动自身特点的前提下,过于偏重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弱化教师在学前教育活动过程中主导性的有效发挥,严重背离了现代教育媒体辅助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初目的。教育信息化和电算化应当注意做到以“人”为本,而非以“机”为本,教育数字化并非学前教育活动目标,在“人人”互动中实现教育最优化才是最终目的。

(三)多样的媒体形式体现教育直观性原则的问题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还存在多样的媒体形式体现教育直观性原则的问题。在学前教育活动实践过程中,一些学前教师喜爱使用华而不实的多媒体课件用于学前课程教学,认为该类课件可以体现出现代传媒教育的直观性作用,优化学前教育效果。然而,这些教师却忽略了现代传媒教学内容设计的重要性。由此可知,多样的媒体形式并非体现教育直观性原则的明智之举。

三、现代教学媒体在学前教育活动中的选择与应用问题对应策略

(一)重视儿童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虽然现代教学媒体在学前教育活动中的选择与应用可以一定程度上优化学前教育效果,但是,其所导致的弊端不容忽视。为了解决现代教学媒体呈现过程代替儿童亲身实践问题,我们需要重视儿童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其中,游戏教学法则是很好的解决方法。因此,学前教师可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儿童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把教学过程视为游戏参与过程,以此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们参与合作和动脑动手的能力。

(二)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和其它年级教育类似,学前教育也具有目的性和规划性。学前教育的课程有着明晰的目标和规划以及学习的领域划分。然而,幼儿学生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尚浅,学习能力不足,学期教育教师们无法按照其它年级的教学范式进行学前教育教学。学前教育教学课程不能仅仅依赖书本和课堂,应当更多地融入游戏和一些儿童们喜爱的形式与活动中。。优秀的学前教育教师能够从实际出发,在现代教学媒体学前教育活动的选择与应用中设计出富于引导启发性的提问,培养儿童学生多种思维。

(三)关注现代媒体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

首先,现代媒体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符合生活化特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教学需要符合保教合一的教育原则。对于幼儿而言,可接触到到的所有事物都可能是新鲜的事物,教师们除了需要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周围的世界,还需要利用现代媒体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启迪孩子们的心灵。如生活自理能力、卫生习惯,和周围孩子们的交往能力等等;其次,现代媒体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融入游戏趣味学习。学前教育区别于小学教育等,趋向简单化、易懂化和游戏化。其中,游戏化是学前教学活动的主要特征,原因在于将游戏融入学前教育活动中适应了儿童学生们的群体特点,儿童学生们会排斥学习,但不会排斥游戏,这便是学前教育游戏化的主要出发点;最后,现代媒体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潜移默化嵌入教学材料。儿童学生区别于高年级学生,他们无法感知教育者对他们的期望,只能感受到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参与的活动和指导自己的教师的行为。因此,现代媒体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潜移默化嵌入教学材料是良好的教育策略。

四、结束语

现代教学媒体在学前教育活动中的合理选择与应用具有最大的意义,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抛弃错误的现代传媒教学理念,分析学前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使得教学活动更具趣味性和娱乐性,通过现代教学媒体参与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激发学前儿童们对于学习的兴趣,优化学前教育活动效果。

参考文献:

第2篇: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范文

关键词:学前语言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3-01

学前语言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情境表演,即让某个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幼儿教师的角色,其他学生扮演幼儿,配合该学生完成一次完整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作为没有教学经验的群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组织语言领域教育活动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前语言教育活动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1.语言活动教育目标不明确

学生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过程中经常把语言教育活动与社会领域的教育活动混为一谈,语言活动的教育目标经常被社会领域的目标取代,在目标表述过程中经常不涉及语言领域的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内容,反而一味强调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体验,致使学生脱离了语言领域活动的教育目标。

2.活动过程中剥夺幼儿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自身的作用,无论是谈话活动还是早期阅读,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动摇,但幼儿的兴趣被忽略了,幼儿的提问不被教师重视,教师不能很好地考虑幼儿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内容,只限于完成教学任务,和幼儿的互动较少。

3.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样,但脱离语言教育活动本身

学生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过程中会使用情景表演法、示范法等,组织形式灵活多样,但教师大都要求语言能力较强的幼儿来复述或者上台表演,仍有大多数幼儿不能做到完整复述或者进行情景表演,活动目标不能很好地实现。

4.语言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活动经常相互混淆

学生在开展语言领域教学活动过程中经常偏向了社会领域活动,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组织形式的选择,甚至是教学目标的定位,经常与社会领域的活动相互混淆,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这两个领域的活动区分不是很明显。

二、学前语言教育活动组织的策略

1.明确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

首先应该明确语言领域的教育活动目标定位在听、说、读、写几个方面,每次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之前,要根据教育内容和幼儿的现有知识经验,定位该教育活动的目标。从年龄阶段来说,如果是小班幼儿,大多数语言教育活动以倾听目标为主;中班幼儿,以口头语言的表达为主;大班幼儿除倾听表述以外,应该适当加入书面语言的表达和简单的书写。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只要定位于语言领域活动的目标,那么在目标表述方面必须集中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里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

2.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语言领域的教育活动,无论是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作品欣赏还是早期阅读活动,都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幼儿的语言发展现状,判断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为幼儿提供及时引导;在幼儿知识经验和兴趣的基础上, 引导幼儿说出更多的词汇或者鼓励幼儿完整地表述,充分尊重幼儿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不局限于完成教育活动的组织任务。

3.选择恰当的活动组织形式

根据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以及本班幼儿的兴趣特点,选择恰当的形式来组织语言教育活动,明确语言教育活动的形式虽然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但最终的评价标准仍然是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是否达成,语言教育活动的形式仍然是为活动目标服务。

4.明确语言领域和社会领域对幼儿的不同要求

语言领域的活动主要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重在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能力;社会领域的活动主要培养幼儿、体验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方式,重在培养幼儿体验情感以及良好行为的养成。两个领域对幼儿的要求截然不同。首先,在选择教育内容过程中,要定位该内容更侧重于哪个领域,作为没有教学经验的群体,建议刚开始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时,最好先不要进行整合活动,而是单个开展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在熟悉各个领域的教学活动之后,再进行整合活动。

参考文献:

第3篇: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范文

一、如何科学、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教师、学生等方面呈现如下特征:教学内容可以是一个章节或者一个复习单元,多为结构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与职业实践或日常生活有关,具有工作过程系统性;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促进跨学科学习;学生自行组织学习过程,多以小组进行,把更多的思考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新的行为方式和实践空间;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交替使用;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专业知识的对话伙伴,应促进并习惯让学生采用独立学习的工作方式;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通过知识迁移应用使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积极调动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等。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课程建设应用中的若干思考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的主要职能应从“授”转变为“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引导、指导、诱导、辅导的作用,在角色定位上,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问题的策划者、方法上的引导者、活动中的组织者、形式上的主持人。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探讨,只控制过程,不控制内容,只控制主题,不控制答案。

(二)更新教学内容

在课程建设原有基础上和现有的制度条件下调整课程的内容、形式,构建合理、有效、针对性强的课程内容体系——“一二三”教学内容体系。即“一条主线”:以培养学前教育岗位的职业技能为主线;“两大基础”:使学生掌握两大基础,一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知识,二是先进的课程理念;“三大关键能力”:按照学前教育岗位的职业需要,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三大关键能力,即课程的设计能力、课程的组织指导能力、课程的评价能力。针对行业发展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引进了多元智能游戏、蒙特梭利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亲子教育课程等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实际,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将来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优化教学资源

1.教材建设与选用。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材的编写和选择是很重要、很关键的一环。我们选用学前教育专业优秀教材(国家级),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指定专门的辅导材料及配套的实验教材,以满足教学需要。为学生推荐了《三岁决定一生》、《卡尔威特的教育》等优秀课外读物,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准备不同版本的幼儿园课程实验教材、幼儿故事,要求学生认真熟悉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并结合课堂所学内容,练习设计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并大量组织试讲,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实际训练,达到培养从教能力,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2.实践教学条件。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实践教学的场所要充分体现其职业性,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接受综合职业行为能力的课程训练。我们注重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线,建立多媒体课件、立体化教材、网上资源、实训基地融为一体的教学条件体系。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四十余个教学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见习、实习,架通学院与幼儿园对接的桥梁,使理论与实践相融,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利用已建的模拟实训室,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为课程的建设、学生的岗位练兵提供条件。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学前教育及相关产业的需要,更好地完善教学条件,力争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我们还制定了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加大经费投入,改、扩建了模拟实训室,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更优越的条件。

3.网络教学环境。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环境和教育手段,行动导向教学法所倡导的各种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都不能缺少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适时更新网络教学内容,把部分教案、自制课件、参考书目、习题、理论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进程表、课程建设规划等挂到网页上,供学生上网点击、查阅,建立课程互动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在线答疑等提供方便。

(四)改进教学方法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注意教学理念与思路的探索,更注重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特别是实训环节。在进行行动导向教学时根据专业、课程、课型以及训练目标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中,问题最终获得了解决,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经验的过程。要求学生整个过程全部参与,使他们对每一具体环节有所了解,通过实践或行动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我们选择合理的案例或项目作为载体,模拟学前教育实践情景,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积累职业经验.

(五)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

针对高职“学前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技能培养的要求,本课程实行考试改革,建立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的一套科学而严格的考核制度,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考核基础理论知识;二是考核实际操作能力,即学生根据指定的幼儿园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模拟教学;三是实行全程化考核,对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状况、作业完成情况、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的表现等进行全面考核,作为成绩构成的一部分。在考试过程中,学生普遍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综合运用所学的课程设计的基础知识来设计课程、编写教案,教学方法运用恰当灵活,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

三、需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组织协调难度加大

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而不是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教学过程打乱了传统的教学秩序,如授课计划、教学大纲、教材选择、教学实践分配等,都要求学校突破常规的管理才能真正地保证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有效进行。

(二)教学成本大大提高

行动导向教学法往往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小组人数过多将难以保证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大教学配套软硬件资源的投入,从而使教学成本大大提高。

(三)缺少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对理论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实际经验也要十分丰富;教师不仅要投入过多的备课时间,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学校缺少相应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将不利于激励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影响教师开展行动导向教学的积极性。

第4篇: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范文

【关键词】活动教学小学语文

《九年语文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包含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大板块。过去我们过分地重视了学科课程,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活动课程的教学。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的多种教育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的必要延伸和拓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它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对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其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之成为合格加特长的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学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及方法:

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的状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小学语文活动课主要有口头表达类活动、阅读类活动、书面表达类活动和社会实践类活动等4部分组成。

(一)口头表达类活动

1.一句话新闻。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收看电视新闻联播等为内容,浓缩成一句简练而又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话,在早操后向全班或全校同学介绍。开展此项活动,在内容上要新鲜,这样才能有吸引力;在组织形式上要灵活,一般情况下,一天安排一两人,但必须要有安排表,以保证活动正常开展;同时应允许和鼓励每次有1人随机发言,以积极参与为活动增添活力。长期坚持开展此项活动,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水平逐步提高,还可以促进课堂片段教学,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成的效果。2.故事会。在学生自由或有组织地阅读、收看、收听他们喜爱的故事的基础上,先鼓励学生把故事讲给亲人、同学、好朋友听,再安排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在一周一次的班级或学校故事会上去讲述。3.朗读比赛。朗读教学的现状并不能让人乐观,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三个不断提高的层次要求。开展朗读比赛活动,先要根据学生朗读的水平与特点,帮助学生选取不同体裁的朗读内容,如性格沉稳的男生可选古诗词,富有激情的女生可选抒情散文,然后先给一定的时间去自我练习,教师可以指导。最后再参加班级、年级或学校组织的比赛。但最好开展校级等大规模活动的次数不宜太多,班级组织的小型比赛可适当增加次数并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把课堂教学当成课外比赛活动的“练兵”,把课外活动视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阅”。

(二)阅读类活动

1.阅读有益的图书。为满足学生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我们应让学生走进阅览室,去涉猎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有益的图书,以开阔视野,积累知识,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打基础。当然,开展这项活动应坚持室内阅览和业余阅读相结合的原则,真正使之起到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自学能力的作用;同时应重视与课本配套的《自读课本》的阅读,使阅读的“轮”不要偏离教学大纲这根“轴”。2.交流读书体会。多读书,还要会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讲,交流读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所形成的定势较少,容易被同年龄段的同学所介绍的读书方法所沟通。因此,经常开展交流读书心得活动,有助于使大多数同学的阅读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交流的内容可以是对文章的观点、自己受到的教育等,也可以是文章的写作方法借鉴、摘抄积累好词佳句等。交流的形式最好先采用口头交流,随着活动时间的推移和年级的升高再慢慢过渡为书面交流。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一定要使听众“有所得”。组织此项活动,应以本班或同年级为单位进行。

(三)书面表达类活动

1.书法小组活动。汉字是书面表达的凭借,写好汉字是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因此,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不可忽视书法小组。在活动内容上教师指导应重点放在习字格式、执笔方法、间架结构要领等方面。形式应坚持先临后摹、先硬笔后软笔、以楷为主的原则,同时应以重在激发学生爱好书法的兴趣和打基础为指导思想,不宜过高要求。另外,书法小组活动的阵地不应只局限于书法室、习字本,还可结合写字课、手抄报、墙报、作业等,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也可以“书法作品展”为动力,激励学生再接再厉。

2.写广播稿活动。小学生常以自己的成就被别人知晓为自豪,故可开展为校园广播站投稿活动。它既可以满足学生的自豪感,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为校园文明建设作贡献。广播稿的内容可以是身边的好人好事、读者文摘,也可以是自己满意的习作。至于形式,应不拘一格,消息、启事、表扬稿、记叙文、采集来的打油诗等都可以。在量上,应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活动组成员应规定每人不少于一两篇,多者适当表扬鼓励以争取人人参与,达到以量促质,最终提高书面表达水平的目的。

3.电脑汉字输入活动。不会操作电脑将是新世纪的现代文盲,小学将不可推卸地要承担起普及电脑初步知识的责任。鉴于目前教育的现状,小学语文须先开展电脑汉字输入活动。对于城市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汉语拼音输入查寻汉字法、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为主,逐步使学生从熟悉键盘向上机操作打印汉字发展;农村及条件尚不具备的学校,可仿制键盘图,以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为主,进行指法模拟训练,为条件具备时开展此项活动作必要的准备。开展此项活动,不仅可使小学语文紧扣时代脉搏,还可强化学生使用拼音、识记字形、用部首查字等语文能力。

(四)、社会实践类活动

1.游览。组织学生游览家乡的山峦丘陵,以登高磨砺学生意志;游览家乡的河滩海滨,以流水不复还激励学生珍惜光阴,以绿草翠柳陶冶学生情操;游赏家乡的名胜景点,以源远流长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参观家乡建设的新成就,让学生切身感受,了解家乡在变化,祖国在前进。这里强调认识家乡,不仅仅是使活动容易操作,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热爱祖国”转化成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实。游览活动还可为写作搜集、积累素材。

第5篇: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范文

一、活动开展的原则

活动教法是指在学科教学中,通过学生主体活动和主动探索,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一种型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际的操作性实践,即学生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具体地说,开展活动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也是开展好活动的关键所在。活动设计时本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首先让学生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就要做到新颖、有趣、富有吸引力。多年来,从教材出发,从学生兴趣出发,选择了表演、访问、歌曲、游戏、制作、比赛等不同形式,通过校内校外结合,家庭社会结合,学生活动情绪十分高涨。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2.鼓励性原则

所谓教学中鼓励性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偶然产生的暂时性积极情感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它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积极情感,进而对知识始终产生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老师在开展活动时应遵循鼓励性的原则,部分学生会因基础不同,活动效果不尽相同,有好有差,好的多加鼓励,继续保持;差的多加鼓励,改正错误保持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成功情境,让学生成功地学习,从而使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获得满足,并体验到认识活动的快乐情境,使即时兴趣向稳定兴趣转化,为学习兴趣得以保持。

3.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是指老师和学生是学习的伙伴,老师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接受老师的教学信息。在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中,不忽视学生的活力和个性,尊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一切表现。活动的设计,可以先征求学生的意见;活动的开展,要尽可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的评价,应该尊重人的自我需要和价值,考虑到学生在活动中所能达到的水平,不可急于求成。活动的方式注意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促进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发展。

二、活动表现形式

为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学生体验英语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本着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以教材为依托,运用各种形式的活动。

1.听歌曲,讲故事学英语

歌曲能带给学生松弛并使课堂气氛愉悦,歌曲有着能引起听者的共鸣利于文化的输入。有许多优美的英文流行歌曲都可以这样做。我曾给学生放过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More Than I Can say(爱你在心口难开),Rhythm of the Rain(雨中节奏)等英文歌曲,效果均不错。

讲英语故事,能将故事和英语学习结合起来,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听力训练和口语实践,可以使许多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得到复习。具体做法: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程度,或简化或用原文,教师可以自己读故事,也可以用学生的单词允许的量来说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读故事,等等。也可以在讲完故事后让学生练习、讨论以及各样活动。故事使我们的英语教学不那么枯燥呆板,了无情趣。

2.简笔画学英语

语言与情景结合很容易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加深印象。利用简笔画教英语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外语思维能力的培养。简笔画用在课堂上既经济又实用,只要粉笔在黑板上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可以自由发挥,画面形象生动,给人以风趣之感。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边画边教,既可以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角色扮演学英语

角色扮演是英语学习中现在使用的比较多的方法,通常是给学生不同的角色卡,让学生在课堂环境中使用英语。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有了提高,课堂气氛活跃,从而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很多情景。比如,在火车站,在旅馆的接待处,在飞机场,在餐厅……总之,能模拟生活中的许多情景,这是学生训练口语的最佳办法。而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最多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或对话的内容,有时也让全体同学齐读。

4.小组讨论学英语

MeDonough,Jandshaw,C(1993)书中所说的“小组活动是一种能发展真正的交际能力的一个方式,是大多数教师都愿意采取的方式。”在小组活动中,教师给学生的任务可以多样化。小组讨论、辩论、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方式均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来完成。在进行小组活动时,教师要注意不要让一部分学生积极发言,另一部分学生不参加现象。小组活动提供了许多的机会给学生,而且这种活动特别适合人多的大学课堂。

活动教学法,以活动为基础,营造了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英语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但是,运用活动教学时能够做到高效,做到活而不乱,动而有序,仍是我们英语教师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李红民.谈英语教学情感\[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第6篇: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范文

关键词:英语课堂;活动教学;口语交际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要实现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的教学目标,特别注重在传授知识与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英语课堂中以活动为中心,就是指教师在研究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和组织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并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一、营造课堂气氛

首先,建立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如课前师生互相的语言交流,Gland to see you again! / How are you family?...这些句子都可以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消除学生的紧张和恐惧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课堂上老师要做到对全班同学一视同仁,让学生感受平等,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表扬作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杠杆,尽量做到不体罚、歧视学生,尤其对后进生更应去呵护,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很差,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从感知语言材料开始,到反复模仿,强化记忆,学会运用,一切活动都要在直观形象的情景中进行。新教材本身以其色彩艳丽的图片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情景,但实践中我们知道,仅靠书中的彩图远远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我们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和模拟许多其他的情景,如:1.利用具体的实物,如教学用品,文具用品,玩具等创设实物情景。让学生简单地进行仿说训练。2.利用自制图片和投影等图片情景,对学生进行看图说话等的训练。3.利用头饰、服饰、道具、场景等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自编对话,相互交际,养成敢说爱说英语的好习惯。例如:教学I am...,You are...句型时,我首先通过录音中各种动物的叫声,引出cow,dog,cat 等动物,进行单词操练和复习,再通过头饰来操练句型Now I am a cow. Yes, you are a cow.最后,让学生自己扮演各种角色进行自由交谈。这样学生就在情景中理解内容,学习内容,并且产生了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激励学生创新意识

在课堂上,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会有差异,有差异,就会有辩论,有辩论,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大大增强,个性的创造性一般与个体的智力及知识有关。小组讨论是体现学生主体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尽量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同桌2人一组pair work,前后四人小组group work,先让学生讨论学习,然后检查。这样在个体创新的基础上激励了主体创新。

三、开展口语交际

最基本的训练学生交际能力的方法是朗读、背诵课文,但反复背诵又比较的单调乏味,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老师还是要多想些方法。如用多媒体电化教学,让学生先听录音,然后模仿,进行口语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口述课文,可以用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在屏幕中进行提示,再配些图片循序渐进地指点和引导,使学生有清楚的思路,口述起来就会如流水一般畅通无阻,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大胆地锻炼口语,减轻学生难开口和怕说话的压力,提高说话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教师看来非常简单明了的事情,但对小学生来说,有时确实很难理解。只要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降低难度,采取较小的坡度,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内增加语言操练的机会,学生就会学英语,就会说英语。

四、建立动力机制

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课堂中只是枯燥的讲练,很容易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不能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不断改变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我发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利用一切机会,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以主体形象,贯穿语言习得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歌曲、表演对话等活动,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充沛的精力,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把英语课堂模拟成一个听、说的“舞台”,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听、说英语。或者每周定期进行一些活动,在活动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课随意交谈,彼此无拘无束,也可以有效提高听说能力。在英语课堂中以活动教学模式为契机,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英语课堂活动教学不应仅仅是帮助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必须立足于能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的飞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应该是学生愿意接受,主动探求的形式,并通过主体实践活动圆满完成认识与发展任务。

参考文献:

[1]靳彦东.有效设计英语教学中的活动模式.甘肃教育,2008(24).

第7篇: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范文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目标是指某一具体教育活动的目标,它具有表述具体,操作性较强的特点,所期望的教育成果基本上可以观察到或测量到的;它大多数是从学前儿童获取哪些经验这一角度提出,有的活动对儿童认知能力、兴趣、情感和态度也提出了相应的目标。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材料是数学教育活动的载体,儿童学习数学的工具;是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与内容显性的、可见的媒介;是帮助儿童主动地构建数学知识,诱发儿童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的中介。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学习与解读,在学前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等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研究与反思中,我们发现影响儿童数学学习的思想束缚,从教师的层面主要是:对学前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把握能力偏弱、提供数学教育活动材料的质量不高、观察了解幼儿数学已有经验与发展差异水平不够等,造成了部分幼儿学习数学的实效不够明显,严重的还挫伤了孩子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针对研究中的疑惑与问题,我们确定了以研究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目标层级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材料提供研究为核心,进行尝试与探索的过程。在研究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新的思考与启示。

1.解读目标层级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层级目标群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我们主要从以下二个层面进行此项工作。

1.1 教师预定目标层级。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目标具有显性特点。我们首先从来自于教师预定目标层级的研究入手,从较为显性的数学教育活活动目标为切入点。教师在层级目标群的研究过程中,以查阅文献资料开始,吸纳与获得有益的经验,然后结合自身的数学教学经验,根据对目标的研究与解读,从同一数学教育活动入手,从横向并列与纵向递进两条主线着手。在研究中,教师们创造性地开始研究工作,构建了一系列教师预定的层级目标群。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每个幼儿对数学教育活动目标层级的敏感度各不相同。因此在使用层级目标群时,其递进关系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呈现出一种动态组合的状态。每个层级目标可以看作是层级目标群的一个要素,各要素的内涵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但各要素的上下位置与所处的层级可以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灵活地调整,最高层次的目标是相对固定的。

1.2 儿童探索目标层级。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目标具有隐性的特点,引导幼儿探索发现数学教育活动中的目标层级,是获得数学教育活动层级目标群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幼儿园数学活动'引导发现法'运用研究"课题过程中,我们创设了"幼儿引导发现室"。在这个特定的活动空间中,为幼儿提供了充分与活动材料交互作用的场所,幼儿在此自主操作,摆弄新活动内容材料,为数学层级目标群的形成;为教师观察与解读数学教育活动层级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由此发现,孩子的探索活动不但可以为数学教育活动层级目标群的形成与建立提供依据,而且可以补充教师的思维的创造性与整体性。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源于儿童探索发现的层级目标群,比教师预定的层级目标群更吸引幼儿,幼儿内在的学习潜能真是不可估量。在此类师幼互动活动中,教师重新认识与理解了儿童,对数学教育活动也进行了再认识。

2.研究材料提供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材料是物质环境的重要部分,《纲要》在科学的内容与要求中,明确提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由于数学教育活动目标层级的丰富性,活动材料在准备上也应体现数学教育目标的科学性、层次性、多元性。在科学性上应体现数学概念的属性特征,能把幼儿所学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可以直接活动的材料,让幼儿在摆弄、操作中,积累与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经验;在多元性上要体现数学内在逻辑序列与一物多用的原则,满足教学与幼儿发展的需要,使材料的功能与教育目标保持一致;在层次性上要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能够有兴趣地进行动手操作、深入探索,从而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数学教育活动材料的提供与研究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目前我们主要从以下而二个方面进行此项工作。

2.1 材料匹配目标内容。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材料的准备是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教师在研究中深深感受到活动材料的巧妙设计与提供直接影响着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在设计制作与提供活动材料时,我们从数学教育活动目标和内容出发,以便于操作、新颖美观、多种多样吸引幼儿。同时,依据层级目标群,提供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让每个幼儿喜欢活动、乐于操作,保护幼儿学习的兴趣。

第8篇: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范文

关键词:合作学习 活动 团队合作精神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更为确切地说,“合作学习”是组织和开展学生小组的合作性教学活动,学生在团队或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有利于促进语言学习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更主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和能力。

二、合作学习的作用

1.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英语教学注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交流。虽然在知识传授方面,有容量大、花费时间少的优越性。但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学生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容易偏重讲授语言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语言行为的训练,这样极易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这种情况下,英语课堂教学需要引进能面向学生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语言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

2.有利于促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合作学习强调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语言训练的活动中,都有机会展示其自己的优势。它可以从口头表达开始,逐渐上升到书面表达形式,书面表达离不开听、说、读的训练,这是一个人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种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包含听、说、读、写的立体式平台,增加了训练的机会,使语言真正地用到实处。而课堂的气氛活跃,也有益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

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每位学生都有对学习负责任的能力,使学生有了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逐渐学会了和别人怎样合作。这种合作学习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英语语言学习的本身,这将会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进行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4.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信

合作学习创设了人人平等、我不比别人差的学习氛围,这样大大消除了一些后进生的自卑感,极大地鼓励了性格内向的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可能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使有些同学不仅在完成任务的时候表现极好,在课堂上,也逐渐养成了积极发言的好习惯。

三、合作学习的运用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性的活动。而英语如果能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通过一定的任务活动进行相应的语言交流,那么学生就会逐渐地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必需的。

1.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合作课题

教师要能选择便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课题。这些课题应具有开放性,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些课题应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设计,同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些课题还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达到最大限度的真实性,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合作讨论学习的欲望。

2.创设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包括完成任务的方式和任务时间的分配等,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依托于活动的组织。为此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具有挑战探索性的小组活动。如pair work,group work,role-play,interview,discussion,competition。此外,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课程资源,使学生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如书籍、杂志、音像资料、直观教具、多媒体、光盘及网络资源等。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要使学生能够准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必须擅于准确、流利地讲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够使合作伙伴获得有益的信息与启示。

所以教师应先帮助学生掌握有用的phrases,words,sentences.然后针对不同的话题(topic)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教师还应在学生完成合作学习任务的过程期间,不断关注所布置的任务,关注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特别困难的学生,让学生带着任务在合作学习中不断获得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能力等,直至最终完成任务。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挥充分互动的作用,体现团队合作的精神。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努力提倡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笔者深信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将会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第9篇: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范文

1.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导入是一个活动的开始,教师导入环节设计得是否有趣,直接影响着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首先要理解数学活动的内容,设计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指向明确的导入语言,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融入到活动中去,促使小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新《纲要》在小学生数学教育的目标中明确阐述了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数学活动《单数和双数》中,教师将学生座位事先两个一组排列,设计去公园的各种情景。组织过程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中蕴含了的游戏成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在小学生的亲身感受中启发幼儿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师:"今天天气真好,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公园吧,看汽车已经在等着我们了,我们应该怎样排队上车又快又安全呢?"儿童们自主进行两两配对,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你们一组共有多少人,两个两个排队后有没有剩下单独的一个?" 小学生观察发现后教师进行实例提升,帮助幼儿理解单、双数"组里面的好朋友排完队还剩下一个,那表示这组的人数是单数,如果没有剩下,那它就是双数。"整个导入部分通过教师通过简单的语言,实现了生活情境激趣,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索、并通过教师及时归纳,让小学生理解了单双数的含义。同时为接下来的"单双数之旅"创设了情景,把本次数学活动的教学目标与生活中的旅行问题结合来,让数学活动真正实现情境化、生活化,生动、自然、易懂、有效。

2.激励探索 启而有发

教师是小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小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活动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地把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概念直接向小学生讲解,而是应该适当的运用语言,激活小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启发小学生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将原有经验与现时的活动进行有效构建,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的知道语言是为了引导小学生思考,而不是代替学生想和做,体现良好的师幼互动。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个活动的目标,清晰有序地设计自己的语言,做到指向明确,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做而有思。

如:一年级数学活动《学习7的组成》,教师设计"开花店"的游戏,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使小学生尽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形象直观的观察各种花朵,教师采用了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这些花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更有目的性观察,引发小学生思考,从中找寻其中的秘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随后教师提出"帮助顾客插花"的生活情景,"花瓶上的数字就是顾客要买花的数量,每个花瓶里要插上两种不同的花"。教师综合使用了生动、趣味、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很自然地引出本次小学生活动操作的任务,同时让小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接受了,调动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生操作时,教师的语言尽量简明扼要,让小学生直接明了操作活动的内容,目的性明确,掌握节奏性,同时注意语速和语调,语气轻重缓急还应明确些,不能整个活动一种语调,如《逛超市》活动中,教师有条不紊的交代:数一数(停顿,做数的手势),你有几元钱?看一看(停顿,做看的手势),你购买的商品的价格,想一想(停顿,做想的手势),买这两样东西钱够吗?短短一段话,将整个游戏玩法、规则向小学生交代清楚了,问题指向性强,比较简明扼要。在讲述时,有意将要求放慢速度讲,并及时关注小学生的反应,用眼神、体态语加以提醒,这样在游戏中小学生由于事先理清了游戏玩法,因此游戏得以有序地开展起来。

3.差别评价 关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