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升职业心理素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师范生的职业培养对于他们未来成为人们教师这一职业来说有着技能要求的特殊性。通过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就能够让就读的师范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成为今后能够胜任和从事教师职业能够掌握的职业技能和心理素质。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上应包括对师范生教师的人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等心理活动水平质量的充分考量。能够培养出未来符合高校任职标准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对于高校师范生职业技能和心理素质培养来说具有现实且重要的意义。
1.影响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心理素质因素
1.1学习内容上的脱节
从高校师范生的学习内容上来说,高校中的理论学习内容和中学时代的学习内容是由本质区别的,并且在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上也有着很大的差距。在中学课程中的学习中最后归纳到高考范围内的课程就剩下几门,而且对于这几门课程几乎是每天都在有教师进行辅导,而走上高校的学习和生活大多依靠自己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遇到问题大多是依靠自己进行独立思考并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刚刚踏入校门的新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学习生活环境,再加上与中学时期学习内容的不同,使他们不知如何应对。
1.2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对师范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内容有欠缺
当今日益变化的复杂社会中,对人才的需求讲究综合性,从对人才人生观的影响和高校在课程安排上的趋向都会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高校中对专业课学习程度的重视度不足更能够在对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上体现不足。目前,我国高校师范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仅仅在大学时期的后两年才开设一到两门培养教师职业技能的课程,这使得师范类学生对专业的定位不够清晰,对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学习产生了明显且本质的区别,而且很多师范生又重新进行理论学习,缺乏实践锻炼,这除了他们之前接触的都是中学时期的理论学习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没有经历过职业培训,一旦脱离了这种理论培训那么在实践能力上就体现出了短板。这样长此以往就会使他们失去自信心的建立,而且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上也难以进行再梳理和引导,导致未来将要从事的教师行业没有期望。
1.3巨大的社会压力使师范生心理失去平衡
从职业教师这一角色来说,心理学认为:教师是知识的领导者,是社会公认的知识领先者。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教师都有一种很高的期望值,只认为教师是博大精深,无所不知的,但是在工作和对待学生又要体现出精心和细心,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讲究风险精神,不求回报等。这样就给师范生教师的心理上造成压力,对当前职业产生诸多的不平,使很多师范生对教师职业失去信心。另外,从师范生的从业角度来说,近些年来国家颁布的教育制度改革已经打破了师范生的铁饭碗,使他们已经没有了安逸的现状,一改从前的有了工作就等于有了铁饭碗的状态。这也使师范生感到不安。使师范生的就业压力增加,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很多人拓宽就业出路或者选修其他专业就是为了参加社会性质的工作,但是理论和职业技能的不稳固导致师范生在职场上竞争的劣势,让他们产生逃避的心理。
2.提高师范生心理素质和职业技能的主要对策
2.1注重师范生心理培养,健全人格
作为我国高校,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提前预防提前干预的工作。在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前,应及时掌握师范生的心理素质状态,只有提出这样有针对性的方案和措施才能对新生建立相关的普查工作,在采用心理健康问卷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率先进行调查问卷等相关内容进行信息收集,并通过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来进行进一步的咨询沟通。通过分析采用相对应的方法。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不断优化高校学生的心理,及时解决问题。
2.2重视高校课程研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通过高校课程的专业性可以将高校的课程与中学课程相结合,对师范生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专业的知识,另外,在高校和中学层次上的现结也需要基础知识进行过度,通过密切的生活知识,高校注重的是整个学科的学习,重点应放在学科的教学上,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学学习的内容链接起来,避免脱节。
2.3端正师范生的职业态度,提高职业培养效果
作为高校教师,应首先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念,高校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智慧的开发者,而这些美誉都来自社会的评价。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付出辛勤的汗水来培养国家的栋梁之才,但是,可能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注定一辈子清贫,还有可能在平凡的一生中度过,但是,无论是教师面临什么诱惑,都会做到宁静致远,因此,在教师师范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中应发挥高校教育这一良好的基础和坚强的后盾,做好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中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3.结束语
【关键词】企业文化 建设 竞争力 途径
随着社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无形的文化在企业的竞争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如何切实把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对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
“核心竞争力”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1990年在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把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好比一棵大树,核心产品是树干,业务单位是树枝,树叶、花朵和果实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而支撑着所有这一切的正是企业内部能力的不同组合。具体地讲,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营销手段的能力,是企业的宝贵的战略资源。
任何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竞争力靠技术,技术竞争力靠制度。进入市场经济后,市场经济的多元化,也使职工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制度文化来规范约束职工行为外,就必须培育良好的软环境,以文化和道德的力量来规范和约束企业职工的行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使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可以在企业组织内部形成基本统一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并渗透到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之中,通过软科学的方法,实现对企业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从而更好地完成企业各项任务,实现企业所肩负的使命。企业一年的发展靠领导,三年的发展靠制度,十年的发展靠文化。可见企业的发展有赖于文化生生不息的延续。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建立适应知识经济的企业文化是世界500强的共同特征。它们出类拔萃的关键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其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则植根于它们独特的企业文化之中。
二、企业文化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财富,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形资产可以转化为有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相对而言的企业文化,虽然不具有物质形态和资金形态,但它确立了企业经营思路和战略目标,同样能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对外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进而提升企业的时常竞争力。如我们皖北煤电集团公司,通过总结、提炼、整合,形成了“诚信、协同、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坚忍不拔、众志成城、特别能战斗”的企业精神等许多反映企业文化的丰富内容,并提出了“做大、做强、走远”的战略目标,将企业无形资产转化为了战略资源。
2.为企业提供精神动力。一方面企业文化无影无形,看不见、摸不着;另一方面它又实实在在体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说到底,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管理文化,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广大职工的生产热情。
3.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企业生产服务,而企业生产的关键在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建设企业文化,达到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凝聚人心,形成企业的整体合力和战斗力。如我们矿通过评选“首席工程师”、“星级员工成长通道”建立职工奖励基金等相关激励措施,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强化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企业所认识,但是如何建设自己企业的文化却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持之以恒的实践精神,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该全面规划,逐步推进。
1.提炼企业精神
优秀的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体系的核心,企业只有根据自己的特点,提炼出本企业的优秀理念,然后才能从核心上体现出企业的个性。因此要培育和创造一种符合企业实际、催人向上、开拓创新、勇争一流的企业精神。树立强大的精神支柱,统一员工的要求,激发员工的创业热情,形成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精神,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并以一种无形的方式沉淀下来形成企业的一种行为规范。
2.塑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应正确、鲜明,体现行业特点,符合企业战略和发展方向。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标,赚钱只是目标之一,而不是全部。企业文化的理念体系一旦确立,就必须明确本身希望达成的目标,不容纳不愿接受企业文化或者不符合企业文化标准的员工,因为只有通过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才能够真正地把企业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使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3.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构建制度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一定要有制度保证,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理念,不断推出适应新的竞争形势的管理制度,用优秀的制度来保证文化建设的实施。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最早提出核心竞争力时就特别强调制度的作用。倡导行为文化。企业家要积极倡导优秀的行为文化,并在自己的管理行为中处处体现出本企业的文化特点,体现出企业的文化品位;而员工要有全新的工作行为,要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开拓创新的行为,来具体实践企业的文化,使社会公众通过企业员工的行为,更好地认识该企业的文化内涵。
4.要坚持以人为本
企业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经济组织,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一个企业的命运最终肯定是由作为生产力要素中最具活力的人的因素来决定。作为企业主体的广大职工群众,不仅仅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企业精神的创造者,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充分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满足员工要求,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因素,以求得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要使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保持一致性。实践证明,谁拥有足够的优秀人才,谁就拥有竞争的决定性优势。“以人为本”重在提高人的素质、重在尊重人。
5.适时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
关键词 射击训练 运动员 心理素质 体育
一、前言
在青少年业余射击训练中,教练常常关心的是运动员自身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以及场地设施设备等方面有无缺陷或提高,而对运动员自身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意识却极少关心。公安大学警训部副教授章小辉等对运动损伤与心理因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动训练中致伤因素很多,但从运动主体而言,心理因素是致伤的最关键因素。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张少波在分析其培养过的陈旭、王鑫宇、孙杨、王孝磊等运动员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时,指出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和思想素质训练是获胜的关键。广西射击射箭运动发展中心的韦飞智教练对射击运动员的竞赛情绪与调控方法进行研究后,指出心理情绪对运动能力的发挥和成绩的取得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在训练中往往体现出急于求成、缺乏耐性、焦躁不安、害怕困难等现象,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训练,不但不能保证姿势和动作的准确性、操作程序的严密性,还容易在训练中由于思想意识不集中而造成运动损伤。因此,在青少年业余射击训练中,应将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列为关键训练项目。
二、青少年业余射击训练中心理状态不稳定原因分析
(一)运动员自身因素
由运动员自身造成的心理状态不稳定体现在多方面。首先是身体素质,研究表明身体素质好的运动员往往表现更加积极、主动以及自信,因此对所受动作和技能掌握迅速。相反,身体素质较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容易造成挫败感,对训练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其次,运动员性格也是造成心理状态不稳定原因之一,性格内向的运动员在训练中表现偏于意志坚定型,对动作要领理解掌握能力强。而性格外向型的运动员表现活泼、敏感,易于表达心中不满,导致对抗情绪产生。
(二)教练教学因素
研究表明,教练所具备的素养、气质、情绪等,对所训运动员的影响不可忽视。训练中,运动员往往会根据教练的言行举止、精神状态、面部表情等判断自身训练的水平和状态,一个思想积极、举止得体、精神饱满的教练会给运动员极大地鼓励,提高整个团队士气,从而带动运动员进入训练状态。
(三)训练方面因素
在训练方面,训练内容、训练方法等同样影响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稳定。首先,在训练内容上,受兴趣爱好及身体素质的影响,运动员对不同科目有不同的接受度。训练中,运动员遇到熟悉或擅长的科目往往表现积极主动,乐于接受。对于不擅长或不喜欢的科目往往体现畏难情绪。其次,教练的训练方法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影响,教练讲解和动作示范是否清晰、准确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学习兴趣和心态。
三、青少年业余射击训练中心理素质的提升方法研究
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提升就是让其大脑通过特殊训练后,提高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增强对思维过程和内脏器官的调节支配作用,促进运动员的生理机能调控,使运动员的情绪和行为得到有效的控制,能在训练和比赛中发挥出理想水平。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实验,发现以下四种心理素质提升方法在青少年业余射击训练中比较有效。
(一)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法是心理学中常用的稳定情绪,增强信心的方法。通过多次重复口诀、词句等来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稳定自己的情绪。通过心理暗示,运动员会很快放松下来,身体姿势更加协调,呼吸气息更加平和,能更好发挥出应有水平。
(二)凝神敛气法
凝神敛气法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让其免受各种内外界条件的干扰。专心一致的将注意力集中到训练或比赛中,集中精力去思考动作的规范性、操作的准确性、时机的把握等让其达到忘我的地步,这也是运动员比赛的最佳境界。
(三)心理承受法
心里承受法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许多高强度的训练,让运动员具备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也是唯一可以通过外界力量改善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心理承受法在实践中常用的为提高训练难度和技术要求,让运动员在训练中受到比比赛更严酷的挑战,使其在赛场上能收放自如,意志坚定,排除干扰,稳定发挥。
(四)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是青少年业余射击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模拟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技能和经验,还能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通过无数次的模拟训练,让运动员达到身经百战,见怪不怪,熟能生巧的境界。
四、结论
本文在分析青少年业余射击训练中运动员心理素质重要性以及心态不稳定原因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四种提高青少年业余射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方法。其中影响运动员的心态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运动员自身因素;(二)教练教学因素;(三)训练方面因素。
青少年业余射击训练中心理素质的提升四种主要方法为:(一)自我暗示法;(二)凝神敛气法;(三)心理承受法;(四)模拟训练法。
参考文献:
[1] 章小辉,许金锋.警体运动损伤致伤心理因素[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6.1.
[2] 张少波.浅谈业余射击训练中思想素质教育的几点体会[J].运动训练学.2012.2.1.
【关键词】技工学校;体育课;心理健康
Analysis on Improving Students’ Mental Health Quality i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s
LU Jiang-wei
【Abstract】At present, the mechanic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been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Aiming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and reasons,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active rol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o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related problems such as how to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quality
【Key words】technician training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收稿日期:2013-07-10;修回日期:2013-07-20
作者简介:陆江巍(1982―),男,山西阳泉人,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方向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早已受到技工学校和职业教育的普遍重视,各技工学校也都开设了与心理健康有关课程和讲座。其实心理上的疏导也许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重视体育这门传统课程对学生心理和生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和原因,根据自己工作中积累的一些实践经验,来补充完善这方面的工作。
1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成因
技工学校的学生与其他学校的学生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学生全部来自区县的贫困家庭,他们的家庭多为低保户、单亲、孤儿家庭、父母有重大疾病或身患残疾,学生在校的所有费用全部由社会捐助或企业赞助、学校出资,从这种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多多少少会有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受到了家庭的影响。绝大多数技校学生在心理品质方面也有明显缺陷,多数表现为性格内向、孤僻,不爱与人交流、自卑,行动独来独往,抗挫折能力差、生活习惯懒散、意志力不强等。
分析原因:一是进入技工类学校的学生,之前的文化课成绩比较差,大多数是被中考、高考淘汰下来的学生,在校时长期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思想上对学习缺乏动力和兴趣。
二是独生子女群体庞大,多数家庭溺爱孩子,很多优良的意志品质无法形成,反而造成学生懒散、自私、畏难、怕吃苦等不好的品质;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和特殊人群,他们自身缺乏安全感,心理自卑,不愿与人沟通交流。
三是技工类学校的学生年龄较小,年龄多在15~17岁,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形成不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自我管理能力差。
因此,如何提高技工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是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2体育课教学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21改变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其自信心
体育运动和竞赛尤其是个人擅长的运动项目,学生能在完成各种复杂动作时,与同伴精诚合作,在与对手激烈的竞争和对抗中收获胜利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被同伴赞誉也能提高其自信心,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1〕。
22陶冶情操,调节情绪,提高意志品质
通过上体育课和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球类运动、广播操比赛、武术形体操等,可以释放压力,在音乐和旋律下放松身心,情绪自然会愉悦起来,道德情操也会得到提升。体育活动使人增加快乐和喜悦,减少烦恼与不愉快,对学生的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
23增强身体素质,克服懒惰情绪和思想
每周通过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来全身心地投入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紧张、烦恼、焦虑的情绪,在舒展筋骨中缓解压力,获得积极性的休息,易于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和自信,增进身心健康。
24体育运动能调节和改善心中的不良情绪
情绪几乎参与人的所有活动,对人的行为活动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体育运动能为郁结的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心情郁闷时去运动一下能有效宣泄坏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能被升华或转移。而体育活动又能直接给人带来愉悦,并能缓解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伯格研究认为,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最大心率的60%~75%)活动的锻炼者,每次活动20~30分钟,有利于情绪的改善。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减轻或消除情绪障碍〔2〕。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和上体育课,可以释放内心的压力,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心理上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和不安。通过体育运动可以使不良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
25体育课教学能对心理疾病进行治疗并能保持心理健康
体育教学和运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还能使学生在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加快心理承受能力的锻炼。经常组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一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身体健康和素质,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处于良好的生活状态,形成适宜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和防御。现在许多技工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咨询室,目的就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这对于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通过体育运动的手段来改变原有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怎样在体育课中提高技工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1体育课教学的内容要有趣味性、多样性
从心理健康角度出发,体现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多样性。在上体育课中,教师除了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外,还可以增加具有娱乐性质的活动内容。例如,准备活动结束后可增加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还可以开展集体合作类型的比赛、竞技类的体育活动。如“拔河、集体跳大绳”等比赛。除了在学校中上体育课,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开设游泳、滑冰和一些户外运动、极限运动、野外生存方面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心理需求、不同爱好的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需要。提高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使他们心情更加舒畅,性格变得阳光、开朗,也增加了其心理健康的程度。
32体育课的内容中要有创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要有针对性
将体育课程进行一些创新,不仅是体育课形式的教学模式,还将“晨练”及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作为学生的体育成绩的参考依据。“晨练”全校学生以跑步为主。下午时间是由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组织各班进行班级体育活动、第二课堂活动。例如,学校组织有毽球队、田径队、篮球队,还有跳绳、拔河、象棋、围棋等比赛,针对不同性格、心理需求的学生选择不同的体育活动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积极主动的练习,来促进心理有缺陷的学生完善自我。如对于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合群的学生,可以让其参加集体性的项目,如拔河、篮球、排球等,这些集体性项目会使人慢慢改变孤僻的个性,逐步适应与人交往;对于急躁、感情易冲动的学生可参加一些时间较长、需要持久而有耐力的项目,如下棋、太极拳、慢跑等,这些项目能增加其自我控制能力,使其情绪更加稳定,改变急躁、易冲动的缺点。通过运动能使人受到的消极情绪和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和转移,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的心理得到调整并恢复到健康状态。
33体育教学中通过采取团队合作的学习模式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就业打好心理基础
技工类学校体育教学以身体锻炼为基础,培养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快乐体育意识,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3〕。体育教学的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相互包容、理解、合作的心理特点,体现出集体主义观念,课程中设置任务、目标,通过团队成员齐心努力来完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善于与人沟通,敞开心扉与人交流,帮助那些心理自卑、内向、懒惰情绪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通过团队合作形式的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弥补心理缺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结语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飞速提高的今天,追求“健康”已是普通老百姓的目标。体育运动能强身健体已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被许多人列为生活的一部分。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通过体育运动,既促进了中学生肌体的生理健康,又增进了其心理健康。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对于技工类学校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我们要加强体育健康教育过程中对此类特殊群体的正确心理指导及心理健康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做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于素梅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120-02
创新型药学人才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医药产业向创新型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生力军。作为为社会培养药学人才的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肩负重要的使命。一名合格的药学专业毕业生,除了应该具备基本的道德修养外,还应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功底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四年这一短暂的时间里,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一名合格的药学专业学生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高素质人才一般具有高的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创新能力必须先从培养良好的素质做起,也就是说在众多培养方式之中,强化药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是提升药学专业学生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
良好的素质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知识广博、专业知识扎实;坚韧不拔、具有很强的事业心;思维敏捷、具有很强的判断力;敢于怀疑旧说、掌握多样化研究方法;勇于实践、具有协作精神[1]。药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在于思维、毅力、知识、方法、责任心、态度,具备了这些素质,就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下面对我们通过加强药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提升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一般情况下,药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都是比较扎实的,但是我们的药学专业学生接受的专业教育往往过窄。
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因素很多,从高中文理分科开始,直至大学学习阶段,专业划分越来越细,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现在国内的大学新生入学后,基本不可以调专业,即使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也要等到毕业后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时才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理想的专业,这样就扼杀了很多学生的创造激情,进而缺乏创新能力。理工科学生也需要文化熏陶,例如有些学生专业学得很好,但组织语言的能力差,他们所做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就很难整理成好的科研论文供同行交流学习。另外,学习不仅需要兴趣的支撑,还要有动力才行。理工科药学专业学生受到的文化熏陶过弱,一直以来就存在比较明显的重理轻文现象,没有文化内涵的人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尤其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话更加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深思:当中国人的下一代彻底忘记他们的传统文化时,我们就可以攻打这个民族了。
但是让每一个药学专业学生都系统深入学习文科课程又是不现实的,所以大学文化建设是一所大学必不可少的。把校园文化的学术活动、各种社团活动和药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营造创新成才的微环境,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以培养良好的个性和特长,这也是培养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渠道。结合十精神我们开展了解读“中国梦”系列活动,例如,邀请学院王建立书记做题为“解读中国梦――中华民族的血脉与历史纵横”的报告,举办“学习践行十,青春助力中国梦”演讲活动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举办,让学生回顾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近现代中国人民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进一步阐释了对“中国梦”的理解,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自强自信、勇于担当的青春激情。最后的总结“中国梦想必成真,国力强盛是根本”更加激励了同学们的创造、创新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实践中提升药学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
如何培养合格的药学专业学生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虽然这方面的经验很多,但最终还是离不开实践[2]。同志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与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达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实践才是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理工科药学专业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得到的锻炼和启发是以后开展课题研究的宝贵经验。由于受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科举制度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倾向于严进宽出,使得考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备考理论课上,而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部分本科院校受实验室条件所限,学生本科期间进入实验室只是走马观花,对仪器的使用知之甚少,更没有动手操作仪器的机会,这样就导致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差,即存在高分低能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首先,鼓励药学专业学生在学好理论课程的同时,抽出时间到准备室帮助实验员老师准备实验器材,然后参与到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当中,在此过程学习并掌握医学、化学常规仪器的使用,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与同学和实验员老师之间的协作关系。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得到提高,也为其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药学专业学生对各种药用植物的识别也是丰富其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药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对大三学生开展的一项实践教学就是带领他们去附近的山里面去认识各种药用植物;而且充分利用学校已有资源,开展“游园识百草活动”,让同学们不出校门就可以开阔眼界,对校园里种植的丹参、熏衣草等药用植物有了感观上的认识。
最后,为解决大四学生实习、考研、找工作和做本科毕业论文相互冲突、时间紧、任务重的矛盾,我们开展了本科生助研活动。在老师和同学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可以进入实验室,协助老师完成科研课题,其所做内容可以做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内容,这样既锻炼了实践能力,还可以为考研面试提供科研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三、开展心理学专题讲座,加强药学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药学专业学生以健康强壮的体魄和心理迎接各种挑战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进了医学院校就是要学临床知识,将来做一名医生。这样药学专业学生从入学的那天开始就以一种矛盾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到了大四,除了面对完成毕业论文及课题的各种压力外,还面临着就业等诸多社会责任及压力。若药学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差,遇到挫折就萎靡不振,轻则影响身体健康,重则寻死觅活,这样是非常不利于潜心学习,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近年来高校频发的跳楼等自杀事件,我们在开展各种心理讲座的同时,对需要个别心理辅导的学生开放心理辅导室,通过提前预约的方式,学生可以和心理辅导教师面对面的交谈,解决生活和学习过程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另外,我们的药学专业学生助研的导师不仅做学生科研的指导者,更要做好他们人生的领航者,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困惑和迷茫的时候,多和学生谈心,让他们敞开心扉,解开心结,轻装上阵,才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创新能力。
四、改革完善药学专业学生培养环节,激发药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药学专业学生在外因的推动下充分发挥创新潜质
首先,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对创新成果的产出具有重要的意义[3]。我们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临床专业学生的很多课程都是大班上课,不利于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如PBL教学法等。药学专业同时上一门专业课的学生少了,有利于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为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四人一组的实验改为两人一组,增加自主设计实验的数量;改进考核方式,原来实验考试只有动手操作部分,而且是该学期做过的实验内容,改为设计性实验考试,并增加实验的理论知识考核,充分做到理论和实验的融合,这样利于学生巩固实验基本操作。
助研阶段我们鼓励专业课教师引导学生不要只局限于课本知识,要敢于探索一些新的知识,学会查阅参考资料,并且作为指导,也要敢于对其怀疑,然后在此基础上敢于创新,并通过科学研究和探索,寻找到科学真谛,实现思想理论的革新和对现存事物的改造。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药学专业学生发挥创新潜质的重要保障。入学后就让药学专业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而且是去不同导师的实验室去了解研究方向,在实验室药学专业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创新的过程,比如怎样设计实验、在实验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什么样的独特方法、师兄师姐又是怎样思考出来的等这些创新的过程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样既开阔了药学专业学生的视野又给药学专业学生的助研选题提供了依据,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行选题和开题,要比单纯地看教材和文献资料好的多。
参考文献:
[1]陈海瑛,曹明富.论硕士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3):88-89.
[2]季红,袁牧.药学专业教育中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医药教育,2009,16(8):113.
[3]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应用实例[J].创新与思维,2001,(4):18-20.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专业武术心理素质培养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然而在高校体育专业武术教学中,我们通常会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身体素质、技术和武术规格的培养上,而忽略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因而在出现问题时不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作出科学、全面的判断,只是片面强调外在动作的准确性、能力和规格,而没有考虑学生内在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的科学教学方法,致使部分学生因为心理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而耽误正常的学习,甚至对武术学习失去信心与兴趣。因此,在专业武术教学中,充分结合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1.武术在高校体育专业中的特殊性是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较一般学生在武术学习中有其特殊性,因此心理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武术项目本身对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爆发性要求极高,而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有一部分是从普通高中上来的,一方面,学生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年龄相对偏大,身体的柔韧性差,缺乏武术应有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学生自尊心较强,但又不十分成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掌握的动作时,容易出现反感、急躁的现象,甚至有打退堂鼓的现象发生;其次,体育专业学生的武术训练有别于一般人群的身体锻炼。一般人群的武术锻炼是自主的,不用付出巨大精力,长期坚持可使锻炼者体魄强健,培养锻炼者美好的形体和高雅的气质,增强他们自信、坚韧不拔的精神,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因而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体育专业学生的武术行为却是一种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在时间、内容、活动方式上都无法由自己决定,在负荷的量及强度上远远超出了一般性的身体活动,学生面对长时间的练习,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容易造成身心的疲惫,从而引起心理和躯体的不适;最后,在实际的武术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正确及时认识到以上两点,缺少对学生的心理方面必要的教育与沟通,使得一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武术和做好学好武术的心理准备,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便很难有必胜的信心。
2.高校体育专业武术教学中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与方法
2.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武术的认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强调学生同自己的过去成绩进行比较,注重个人的努力程度,只要全力以赴并有所进步就是自己一段时间的成功。实践表明,这个方法淡化了个人能力的重要性,强调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使学生更相信努力是进步的原因,因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武术的内在兴趣,并同时激励了学生面对挫折、面对失败时能够坚持不懈、努力学习。
2.2及时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将提供心理帮助和治疗作为教学的必要环节。
教师要认识到心理问题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及时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对心理异常的学生早期发现,并及时提供帮助和治疗,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对于一些专业条件不太好的、有自卑感的学生,要让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防止消极情绪的产生,让他们立志定向,把目标和憧憬作为他们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这些学生常常是因为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受到各种批评,造成心理上的扭曲。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症结所在,要热情帮助,防止过激的批评,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找准学习方法,突破失败心理的障碍,提高学习效果,克服自卑感。这样他们在心理上就会感到老师是关心他们,而不是歧视他们,使之心理上得到一种平衡。
2.3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格。
意志力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是高级而复杂的心理现象。意志力主要是在与后天的生活实践和教育过程中逐渐锻炼而形成的。高校体育专业的部分学生正是由于缺乏坚韧的意志力,才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要学会如何引导学生,时时刻刻灌输“能吃苦”的精神思想,有意识地进行意志坚韧性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武术训练时的各种困难,使之能够进行正确的心理克服。意志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自身努力共同作用。
2.4适时引导学生排除困难,使之在战胜困难中获得信心与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渴望拥有绚丽多彩的人生是人们面对并战胜困难的动力,但屡战屡败将会使人们的信念产生动摇,所以,对于成长期的学生,教师应让他们多体会成功的喜悦感觉,从而激发其战胜困难的兴趣。对于学生经常碰到的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及时寻找原因,并采取适当的调整办法。
3.心理素质培养在高校体育专业武术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在高校体育专业武术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重要形式。武术教学并非只是一种单纯的身体训练,更是一种心理训练、感觉训练、思维训练、想象训练和自我意象的训练的一个综合体。身体训练只是一个技术和技巧问题,属于外在因素,而武术心理素质的培养是运用一些特殊方法来改善学生的内心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使其在表演和比赛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最高的心理能量储备,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最终实现个人潜能的正常发挥和超常发挥,属于内在因素。一个人的行为往往是内外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其中内因起到了主要作用。因此,武术教师要正确认识心理素质培养在武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真研究使其发挥更好的促进作用。
学生在入学时对武术的理解只是处于一个浅层的理解层面上,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比如练习软开度时的疼痛、练习力量时的疲劳和技术动作学习时的反复性等,如果学生因心理素质差而坚持不了,就只会半途而废。比如一个学生遇到某一个动作时,如果他觉得很难,有畏惧感,那么,这个动作肯定学不好。如果教师能及时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矫正,使学生对动作有正确的认识,充满勇气和信心,并坚持不断地练习,这个动作即使再难、再复杂,学生只要有信心完成,就一定会把这个动作学好,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实践表明,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武术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具有自信和求知欲,不会因惧怕学不会动作而表现出不自信和退缩,能够做到从容、大方、富有表现力地完成动作,也更具规范性;当真正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进行自我调节,减少烦躁情绪的出现,能够作出正确的分析,并解决问题;心理素质教育还拉近了师生的关系,通过与学生思想上的交流,使学生在情感上更加亲近教师,这也便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与学上进行交流和探讨,有利于武术教学的顺利开展。
4.结语
在高校体育专业武术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必要的教育内容,不仅要持之以恒,而且要针对学生不同程度、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这就要求武术教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并将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武术教学中的必要环节。成功武术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会一些技术技能的同时,从内心喜欢武术、理解武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注重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的认知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并将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渐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各个领域之中,使其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过程,无论在任何困难中都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并积极调动心理积极因素,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在各自的学习道路上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水利工程 职业实用性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实用性体育教学,就是指基于体育教育计划,以终身体育为教育基础,以未来职业体质、智力需求为施教内容,以心理素质为职业培养目标的教育行为。其价值在于辅助提升工作效率、生产力、工作持久度等。从教育任务角度来看,职业实用性体育就是要以职业要求为参照,培养人们一定的身心素质、体育意识,最大程度推升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水平,提升职业者整体素质。
1 探析职业实用性体育的教学价值
在高职教育中,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教育者以学生专业为基准,适应未来职业需求,而培养的实用性体育基础理论、身体素质、专业化素养、终身体育能力等教育活动。该教育科目要求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的策略性及有效的反馈性。特殊性职业体育素质,是指在涉外工作时,适应周围特殊环境的素质。这其中涵括生存能力、发展能力、抗自然能力、抗困难能力等等。高职大学生,从毕业起就可能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实践性的工作,这些操作将极大考验学生特殊体育素质。故而,在高职教育中,开展并拓展职业适用型体育教育,一是为了教学与学习,让他们有充足的体能、熟练的技能、过硬的心理素质与意志力。再者是为了未来工作需要,让他们学会适应社会,拥有特殊职业环境下健康而全面的身体素质。
2 水利工程专业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策略
2.1 以水利工程为专业划定,提升学生体能素质
水利工程专业,是高职院校中综合性强的专业。其主要学习理论基础有数学、力学、建筑学等,对施工管理、工程设计、工程勘探等方面能力要求较高。适应该专业性质,体育教学就应该调整其授课学习内容,与未来职业劳动要求相同步,通过培养不同环境下的身体素质能力,来帮助其走出校门后,能够尽快达到工作所需体质、心理上的要求。这也将为学生“终身体育”素质的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2.2 以职业劳动为教育内容,增强教学内容实用性
在高职院校,不同年龄层次与性别的学生,其职业劳动素质要求也存在差异。水利工程专业也是如此,我们要以专业性质、工作范围为研究对象,调整并建立独立化、科学化的体育课程。要对课程内容不断甄别、论证,剔除不适应水利工程专业的体育教育内容,选用有价值的内容重新进行结构上的调整。由易到难,从理论到实践,当然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应该考虑在内。在高职体育课上,我们要紧紧围绕生产劳动这一专业环境,对学生相对薄弱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进行补强,要突出“体育教育为就业服务”的理念,重组体育运动方式,加大训练力度,不仅提升其专业知识素养,更要培养学生养成一定的体育训练习惯,要帮助其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其职业适应力。水利工程专业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要明确体育教学之于生存、生活的服务价值,要关注其生存、生活意识的提升,职业活动习惯的培养。
2.3 以运动素质为教育宗旨,提升体育教育价值外显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企业的发展对职业劳动提出更高的要求。单纯的职业劳动也趋向于复杂、快速、高强度、高要求的综合化转型路径。其对学生个体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要求在不断增大。一般意义的体育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也有一定帮助,但是对特殊职业环境下学生耐受度及其它素质的提升显然有限。在高职院校,学生尚在身体发育关键时期。倘若能在此间隙对学生开展适应未来职业活动环境要求的锻炼项目,无疑对学生职业体能是很大补充。很大程度上,学生从事水利工程相关专业工作时,职业病的患病几率会大大下降。故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以运动素质为教育宗旨,能首先从身体、生存角度看到其改造人、树立人品质与习惯的价值。
3 构建实用性体育教学新模式
(1)“2+1”体育教学模式:即第1年为体育选项课,或第1、2学期分别体育基础课、体育选项课,以水利工程、相近专业为专业范围;第3、4学期开设必选课《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该性质为专业实训),主要教育内容为专业性体育理论、体育实践等。
(2)“3+1”体育教学模式:即以水利工程及相近专业为基础,先利用3个学期来学习体育选项课;然后第4学期进行体育选修课学习,主要教育内容为专业性体育理论、体育实践等。
(3)“1+1”体育教学模式:即以学年为单位,第1学期学习体育基础课、选项课;第2学期学习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
4 小结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以健康为目标,以职业生存为服务取向,面向全体学生,而服务学生整体体育素质提升。其价值之大在于身体及心理上的改造,在于有效缓解未来就业困境。故而,在高职院校,尤其是水利工程专业开设职业课程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能力;自我提升
作为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高校辅导员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力量,在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的各个阶段,他们与学生产生广泛接触,从学习、生活、到人际、就业等各个方面都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关键力量。因此,高校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人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心理素质能力发展是基础和核心。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要想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有效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施以积极健康的心理影响,就需要不断地进行自身心理素质能力的自我提升。
一、从需要与动机系统的自我觉知出发,提高心理发展水平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客观需求的一种主观反映,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一种欲求体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都会对当时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有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就形成了人的需要。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每个层次需要的满足都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影响着人的认知、情绪、性格等方面的发展。一个需要常常无法被满足的人,其很多的行为往往都是在追求那些未被满足的需要。只有需要被充分满足的人才会更加关注怎样才能发挥出自身的全部潜能,才会想要最大化地完善自己,完成与自身能力相称的事情,实现人生理想。可见,需要对人来说,具有动力,是人从事各项行为活动的基本动力,促使人的行为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目标性。[1]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往往是多样化的,且动机和行为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不同的动机既可能引发不同的行为,也可能引发相同的行为。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无论哪种动机,都会在个体的行为活动中发挥作用。[2]因此,作为辅导员,有必要去不断探索自身需要和动机系统的构成,了解自身的需要满足情况、自身的动机组成和动机水平。只有把握了自身需要满足状况,明晰了自身的动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才能清晰把握自身的状态,了解自我行为的方向性和目标性,才能在工作中寻求到自我需要的满足点,不断地进行自我奖赏,提高自身需要满足的程度,提高工作过程中的成就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辅导员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进行自我探索。一是追溯自我成长过程,满足未被满足的需要。依据相应的需要和动机理论,辅导员可以不断地进行成长过程的自我追溯,弄清自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需要不断地被压抑,哪些需要被较好地满足了,哪些动机占主导地位,哪些动机占辅地位。针对那些未满足的需要,是否可以采用一些合理的途径来弥补或进行替代性满足。例如,一位在工作别害怕处理学生人际矛盾的辅导员,在对自我的成长追溯中就发现原来自身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争吵的家庭里,当面对父母的争吵时,自己感到孤单无助,没有安全感,而面对学生类似的问题时,也会引发类似的心理感受。发现这一点,这位辅导员就可以从满足自身安全需要入手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工作的有效性。二是参与成长小组活动,探索心理发展的解决路径。心理成长原本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专业成长中的必修课,心理成长的过程就像一个照镜子的过程,我们可以从镜子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在成长小组中,人们通过倾听、反馈、雕塑等各种手段来让参与者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心理成长是心理咨询工作者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提升咨询水平的必要手段。作为高校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有着很多的差异。但因辅导员工作需要与学生之间有着大量的人际互动,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也需要辅导员充分地运用自己,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政工作。因此,各高校内部或高校之间可以组建辅导员成长小组,通过定期的小组活动,让辅导员能够从相互的观察、聆听和反馈中清晰地察觉自身的需要、动机等问题,探索可能的解决途径,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提高心理发展水平。
二、从情绪发展与形成的自我探索出发,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身需要关系的一种反映,不同的人对客观因素与自身关系的认识不同,因此,在同样的情境中,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情绪反应是否恰当体现了一个人是否能够恰当的认识客观事物与自身的关系,是否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动力、调节、控制、组织和瓦解等作用。[3]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容易形成对他人积极的态度、影响行为的决策等。作为辅导员,每天需要面对不同的学生,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其情绪活动也在不断变化。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克服消极情绪的影响对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辅导员需要掌握情绪的基础知识,了解情绪的发生、发展过程,掌握情绪的相关理论,学习有效的情绪调节、情绪控制的方法和手段,进而提高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辅导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提高自我情绪管理能力。一是探索情绪的发生根源,厘清自我情绪的影响因素。作为辅导员,需要经常对自我的情绪根源进行探索,了解自身的情绪来源,了解哪些因素容易引发自身的相关情绪。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觉察自身此时此刻的情绪状态。例如,一位辅导员因家庭人际矛盾产生了一些消极情绪,那么她在处理学生事务之前,为了不让自己的这种消极情绪影响学生工作,就需要厘清自身的情绪,清楚地意识自身情绪的影响因素,而不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二是探索情绪中的认知成分,厘清自身的归因特点。情绪认知理论认为,引发人们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外界事物本身,而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评价,即因人们已有的信念、观点、价值观等而对外界事物产生的相应的判断,这种判断过程才是引绪反应的直接因素。[3]不同的认知判断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例如,一位辅导员因领导批评他某项工作中存在问题而产生抑郁情绪。这种情绪可能源于这位辅导员一直不够自信、一直认为自己没有能力,领导对他的批评则更证明了他无法做好工作,他对此事的归因是“我不够好”、“我没有用”,认为领导看不上自己,因而产生抑郁情绪。而如果换一个有足够自信的人面对领导的批评,则可能认为领导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希望做到完美。他对此事的归因是“领导希望我好”“我可以改善”,认为领导是在关心帮助自己,则会产生感激的情感体验。这就是因不同的认知判断而导致的不同情绪反应。对于辅导员来说,认识自己的认知评价,分析自我关于事物的各种信念、观点、价值观等,可以帮助辅导员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身的不良情绪状态,减少不良情绪对自身工作的影响。也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辅导员才能以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去更好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的情绪。
三、从对辅导员角色的自我探索出发,提升职业价值感
在高校,辅导员被赋予了多种角色:是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又是学生生活中的知心朋友;是各种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各种事务的服务者。但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却往往是要处理各种纷繁芜杂的事务。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的角色感常常发生很大的变化。一些辅导员觉得自己像全方位保姆,万事皆需管,一些辅导员觉得自身工作琐碎、毫无创意,缺乏成就感,这些都对辅导员自身发展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因此,作为辅导员,对辅导员角色的自我探索就显得十分必要,对职业角色的清晰认知和内在认同将有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积累工作成就感,提升职业价值感,有助于提升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辅导员角色的自我探索。一是形成积极角色意识,完成现实角色定位。作为辅导员,从应聘之日起就需要了解这一职业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所需能力、收入待遇、前景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同时需要探索自身在从事这一工作中的特长、优势、不足、弱势等,还要探索自己选择辅导员岗位的内在动机,可能面临的困难、挫折,以及可能的收获和价值等。这些方面的深入探索都会有助于辅导员形成积极的角色意识,完成现实的角色定位。二是形成职业道路规划,完成职业价值定位。作为辅导员,在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探索工作思路、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去洞察学生思想问题的影响因素、研究可能的有效工作路径,形成工作总结和心得,努力成为辅导员工作的研究者。在研究总结的过程中,挖掘自身兴趣、爱好及特长等,形成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自身清晰的职业规划,辅导员才更容易对自己的职业角色产生认同,更容易在工作的点滴进步中体会到职业价值感,进而促进自身的心理素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总之,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能力的发展水平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不仅是维持自身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更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自我的心理素质能力,将自身的健康心理资源不断运用到育人实践中,充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郭亨杰,宋月丽.心理学教程[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08-210.[2]JerryM.Burger(美).人格心理学[J].陈会昌,等译.2012:183-184.
【关键词】职业规划指导 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 重要作用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85-02
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中,开展科学的职业规划指导工作,能够科学全面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观,帮助大学生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规划。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在充分分析市场行情、紧密结合自身的优劣势的基础上,自主创业,科学创业。因此,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开展符合实际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职业规划指导,能够综合性地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服务水平。
一、职业规划指导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作用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开展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指导,能够充分发挥职业指导的导向和引导功能,使得高校毕业生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地面对就业环境,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扭转传统的就业观念,不断提升就业水平及就业质量。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开展科学的全面的职业规划指导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相比于刚刚入校的大学生,高校毕业生对于社会的需求有了一定的认知,但由于他们还没有真正走入社会,这种认知是不全面、不科学的。通过开展科学的职业规划指导,能够帮助即将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引导高校毕业生全面分析社会形式,全面分析专业知识及专业背景,进而精准性地投递简历。不少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一是他们并没有认真地分析自身的优劣势;二是他们对自身的专业能力也存在一定的疑惑,这使得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盲目地投递简历。这种“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的做法,虽然有助于提升就业率,但却不利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长远发展。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工作,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在充分认知自身的兴趣爱好及专业擅长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提前规划好职业生涯,更加精准地投入社会工作中。
(二)帮助大学生做好创业准备。高校毕业生创业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学生创业有助于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时也能够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但是,在当前大学生创业中,由于创业意识不高、创业能力不足、创业水平有限等创业准备不足,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颇高,这不仅容易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同时也会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通过开展职业规划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全面做好创业的准备工作。对于大学生所涉及的行业或领域,高校就业规划指导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来引导大学生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全面调研该领域的发展情况及发展方向,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成功率。同时,开展职业规划指导,还能够借助于一些实践性的创业项目,如创业园、创业沙盘分析等来引导大学生充分地做好创业准备工作。
(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面试技巧。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由于高校毕业生的社会经验不足,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就业信息时,很难做好精准化的定位和分析,这就容易使得大学生盲目相信企业所提供的各种福利待遇,而做出不利于自己的选择。开展职业规划指导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全面分析和筛选工作机会,在了解企业的背景、需求及岗位的相关职能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选择。同时高校毕业生在面试环节中,由于缺乏面试技巧,成功率不高。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加强对大学生的面试培训,通过一系列模拟面试、无主题面试等来提升大学生的面试技能,使得大学生以更加饱满的姿态来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此外,通过开展职业规划指导,还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和熟悉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明确自身的权益,合理保护职业权益。
(四)有效缓解企业对大学生的偏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毕业生存在着先天的经验不足,这使得大学生在就业中容易受到企业的排斥和诟病。对于企业来讲,他们更加希望能够聘用“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富有经验的人才,但这些正好是大学生普遍缺失的。同时,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任劳任怨的品质,对企业提供的岗位适应能力不够,这些都使得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存在着较深的偏见。在企业看来,大学生不仅适应能力低、岗位专业素养有待培训,同时大学生对于各类企业的福利、薪酬等看得比较重。鉴于此,开展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指导工作,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追求眼前的高薪酬、高福利转变为追求自身的长远发展等方面,有效缓解用人单位对高校大学生的偏见,使得高校毕业生更好地适应企业,适应社会。
(五)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快速成长。大学校园本身就是学生进入社会的缓冲地带,大学生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逐步将自己朝着社会人的角色转变。但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由于高校毕业生的心智尚没有真正地融入社会,不少毕业生迟迟无法转变自身的角色,迟迟无法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开展职业规划指导,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心智,使他们更加科学、更加快速地做好职业转变,以更好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中,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快速成长。在职业规划指导中,通过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社交课程,能够提升毕业生的社交能力,特别是能够提升毕业生与人交际、与领导交际的能力,使得毕业生更快地融入企业环境中。此外,职业规划指导还能够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合作共享意识。
二、职业规划指导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实施策略
(一)科学落实职业规划指导的社会化。职业规划指导能够有效地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健康发展,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意识。在开展就业指导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规划的社会化作用和社会化意义。所谓的社会化意义,主要是在指在开展就业指导规划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开展开放性的就业指导规划工作,使得高校毕业生通过职业规划指导,快速地接触社会,快速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快速地融入社会。对于即将毕业的高校毕业生而言,在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的过程中,学校就业部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学校就业部门的范围有限,因此学校就业部门很难真正地提升职业规划指导的社会性。因此,在高校职业规划指导中,应该积极寻求企业、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对学生就业的引导和规划。高校应和社会结合,探索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此外,还需要积极调动政府、学校、企业、家庭和学生社团力量共同参与职业生涯辅导,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职业辅导体系,实现毕业生职业生涯辅导的社会化。
(二)有效提升职业规划指导的丰富性。高校毕业生即将走入社会,他们的专业能力即将得到社会的检验。在开展职业规划指导中,高校就业部门应该注重提升和整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注重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素养,使得高校毕业生符合企业的需求、符合社会的需求。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素质不高,应对挫折的能力有限,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不少学生一遇到困难就容易产生退缩心理,不少高校毕业生甚至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甚至轻生的念头,从否定自己到否定社会,进而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因此,在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指导中,高校就业部门应该注重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素养。全面分析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求职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矛盾,有针对性地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心理能力。同时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心理测写,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为他们提供符合实际的建议和意见,使高校毕业生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敢于面对求职路上的坎坷,始终保持乐观的积极的心态。另外,高校在开展就业规划指导中,还应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分析与意见咨询。通过长期的跟踪、反馈、回访等机制来全面地分析某一个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学生档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的就业部门还应会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做好个别问题学生的追踪。此外,在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的过程中,高校就业部门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为毕业生打造符合他们的职业规划指导。
(三)不断提升职业规划指导导师的队伍建设。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的过程中,应该努力构建一支专业素养高、社会实践能力高的师资队伍。高校就业指导就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相融合的课程,在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的过程中,要求就业指导的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职业规划能力,同时也要求就业指导的教师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综合性地提升高校职业规划指导的教学水平,才能真正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在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的过程中,高校就业部门除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与教育外,还应该积极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的专业人才来兼职,通过这些社会人才的传授来提升职业规划指导课程的实践性。
总之,职业规划指导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职业规划指导能够积极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理念,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需求,快速适应企业的需求。在开展职业规划指导中,应该提升职业规划指导的社会化意义,不断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师资力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博澜.论职业规划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具有的重要作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3)
[2]吴琼.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学理论,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