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教育课程范文

儿童教育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教育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教育课程

第1篇:儿童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儿童福利;特殊教育;课程

在时代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于孤残儿童来说,儿童福利机构对他们的照料不能仅仅局限于生活上,而应该渐渐着眼于怎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与个人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针对机构内的孤残儿童设定适合他们的特殊教育形式与内容,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设置和教育体系。

一、儿童福利机构内特殊教育课程设置

特殊教育一般指用一些教学工具和教学,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儿童福利机构内教育的对象是孤儿,缺比之其他的孩子更加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爱,而且与社会很少接触减少了学习的机会。针对这些孩子的康复教育,应当实行系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并及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其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向来进行。

1.小班教学

对于一些有缺陷的孩子来说,每个人的能力水平不同,不应完全依据年龄来分班,而应当根据他们各自的能力水平。按照能力划分班级,进行小班教学,更能方便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对方身上的优点,进而多与人,与主流社会接触。

2.个案教学

特殊教育与正常孩子的教育不同,注重把个案教学作为整体教学的一个补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个案教学中,教师还应创设一个宽松的教育情境,来取得更好的效果。

3.游戏教法

对于有智力缺陷的孩子来说,利用游戏教学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为在游戏中孩子们既能放松,又能有很强的学习兴趣。如果把一些知识加入到游戏中,孩子就会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印象深刻。

4.创设良好情境

传统教学中我们一般倾向于比较沉闷的方式,这种形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应该增加互动,参与到学生之中,孩子们也可以有情景表演或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对于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也是有益的。

5.综合教学方法

特殊教育中有很多的教学方法,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也应当多了解各种各样的教学理念,来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于实际的教学中去,从而综合各方面的优点,以求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6.开设社会实践课

福利机构内的孩子很少和外界与社会接触,所以应当在每周的课程中开设社会实践课,带着孩子们参观社会上的各个机构与自然的景色。这样能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知识和融入社会。

7.生活自理能力

机构内的孩子大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这种情况我们应当重视起来,在课上和课下教师都应该进行教授和照料,来帮助孩子们培养独立意识和能力。

8.尊重孩子人格

福利机构中孩子的心灵比较脆弱,容易受伤,所以作为教师更应该尊重孩子,避免贴标签的行为,对孩子的身心产生消极影响。要平等看待他们,心中不应有歧视,真正实现教育平等化。

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特殊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所有的工作者努力地去探索发掘。作为福利机构内的特殊教育更要担负起重要的职责,对于未来的工作,我有以下几点的期望:

1.多媒体工具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教学辅助工具也在更新换代。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量的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对幼儿进行教学,通过图片和音乐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这同时也需要教师更加注重先进的教学方式的学习,设计出更多有意思美观的教案,让孩子们更有兴趣去学习。

2.“正常化”教育模式的探索

对于特殊儿童的“正常化”教育,很多专家和工作者认为,应该改革原来福利机构中的隔离形式,让孩子们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来适应现代的生活。一般的做法是根据特殊儿童的能力选择最适合其发展的环境,如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特殊教育班或特殊学校。尽可能贯彻“正常化”原则,即尽可能减少限制,尽量让特殊儿童与同龄儿童、主流社会文化保持联系和保证儿童的权益。开展家庭寄养这对于机构内的孩子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地方。

3.关注福利机构内孩子的心理问题

目前大多数的儿童福利机构中孩子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由于他们缺乏正常家庭的关爱与成长环境,所以难免会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而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心理上产生的阴影和偏差如果不及时纠正很可能会影响其未来。因此在特殊教育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孩子们的心理干预和辅导,最好可以在开展工作时有专业人士指导来保证效果。

三、结束语

儿童福利机构殊教育的课程设置从整体上看还不尽完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孩子们应尽到的责任,以及努力思考怎样让教育工作更能让孩子们接受并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坚持。

参考文献:

[1]赵小红.近25年中国残疾儿童教育安置形式变迁――兼论随班就读政策的发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3(03)

[2]曲学利,吕淑惠.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06)

第2篇:儿童教育课程范文

培利•诺德曼认为:“文学教育的目标就是提供儿童阅读文学的乐趣。”小学教育专业(文)是要培养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作为小学生最重要的文学资源,其课程目标和教学环节设计一定要和小学阶段的文学教育目标相对接。小学的文学教育目标是“关注学生情感和价值观要素的培养,关注学生自身的经验世界的成长和丰富,也包括持续的文学阅读的习惯和兴趣的培养”,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完整的儿童文学课程目标应该锻炼学生学、读、讲、写四种能力。

二、符合小学教育需求的儿童文学课程目标

(一)学:提升专业的理论素养和任何一门专业学科一样,儿童文学首先是一门具有独立学术体系的文学门类,并不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或读者对它的低幼而羸弱,恰恰相反,儿童文学的学科起点很高,理论研究长期处于先导地位,融合着儿童文学兼文学与教育的双重特性。学生在接触本门课程之前,所有关于儿童文学的了解几乎都是童年印象式的、片段式的,很有可能是似是而非的,要想经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对儿童文学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光有遥远而粗浅的阅读体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习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建立与先进的儿童观、教育观相联系的新的儿童文学观”。教师要从儿童文学的基本问题出发,讲清楚几个最本质的问题。例如“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儿童文学不同于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儿童文学的不同文体特点,以及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等。理论的讲授要佐以生动鲜明的故事来举例(要求教师的阅读量、理论联系作品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理论的讲授不宜过深,学界尚无定论地探讨论证有可能引起学生的观念混淆,可留给他们有进一步研究的兴趣时再做分辨;理论部分安排不宜太过紧凑,可按专题讲授,穿插一些实践课程。

(二)读:大量作品的阅读鉴赏扎实的儿童文学基础首先要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是最直观的原始积累过程,也应对重要作家作品的了解而初步形成文学史印象。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单纯体会情节带来的快乐或感动,继而深思故事背后的深意和真善美的主题,再进一步感受作者语言文字的魅力,从不同层次纵深体会儿童文学,必然带来与童年阅读完全不同的情感和审美体验,也将成为他们日后从事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科研、阅读推广或创作的最大资源库。据调查,目前大学生的童年文学阅读状况并不可观,尤其对20世纪以来中外丰富的儿童创作闻所未闻,这是他们童年的缺失,需要通过大学来补课。鉴于这样的现状,教师应提供具有经典性和代表性的阅读书目,应涵盖各种文体,跨越各年龄层次甚至民族。书目不宜过多。之后要检验阅读成果,分享阅读体验,可以通过课上交流、课下布置读后感、作品鉴赏等方式辅助实现。作品鉴赏是一个人文学功底和文学综合能力的体现,如文学感悟能力、文本细读能力等,刚开始不宜要求过高,毕竟小学教育专业不同于中文专业的训练,建议从读后感写起,写出真情实感、对细节、主题或人物的分析有自我见解即是值得赞赏和鼓励的。

(三)讲:教学设计与模拟课堂

“讲课”能力包括两部分:儿童文学课堂授课和课外阅读指导课。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正在逐步实现“儿童文学化”,这是一个可喜的发展趋势,现行多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80%的内容选自儿童文学作品,可见儿童文学教学是未来语文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如果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的学习训练,则难以胜任,或者说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方式止步不前。因此,大学里的儿童文学课程不能缺少这关键的环节。教师可以分年级分文体选取一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篇目,布置全班同学写教学设计,点评优缺点逐步完善教学设计,然后选拔两名同学进行“同课异构”的模拟课堂教学,再次对比研磨,直到让每个同学都能掌握儿童文学不同文体的授课方法。在提倡全民阅读、尤其注重儿童阅读的今天,我们的毕业生担任小学语文教师后,势必还要担任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等工作,因而务必学会怎么上“课外阅读指导课”,学会根据学生年龄推荐书单(分级阅读),学会设置课前、课中、课后问题,学会引导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体验阅读乐趣,而不是将作为整体的阅读切割成零散的碎片。教师可选取几部经典中外儿童文学作品在班级中进行实验,教学方法则有别于儿童文学课堂授课。

(四)写:儿童文学创编与研究

儿童文学创编与研究是儿童文学课程最容易忽视和省略的环节,因为难度较大、费时较长、对文学的天赋、素养、理论基础要求较高,现行的大部分儿童文学教材都没有“创编和研究”,大多数教师的实际教学也未实行,大家认为“创编”是作家的事,“研究”是研究生和学者的事,总之不是未来小学教师的事。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从语文教学上来说,创编不止包括创作,还包括对优秀作品的仿写、改写、续写等形式,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思维和语言文字能力;从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需求上来说,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儿童文学创编能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文体特点,形成不同文体的教学特色,创编能激发他们对孩子的关注和观察,更有利于教师组织指导儿童文学创作大赛、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儿童文学社团、编排儿童剧等多项校园或班级文化活动;从长远来讲,世界各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是小学教师的例子不胜枚举,小学教师最熟悉儿童的成长与喜好,他们是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生力军,鼓励他们创作,是对我国未来儿童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有力支持。儿童文学研究亦是如此,学会初步的研究方法,例如童话教学研究、中外对比研究、文学主题研究、文学语言研究等,有研究才有理论水平的提升,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为教师之路的长足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和支持。

三、儿童文学课程目标变革的难题与挑战

(一)教材的修订

现行多个版本的《儿童文学》教材显示着国内儿童文学领域的渐趋繁荣和多家争鸣,是业内专家学者多年潜心研究的结果,但是理论、实践、阅读、创编几大环节严重失衡。王泉根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是学科体系完整、极富创见的教材,点出了多个儿童文学本质性的问题,但是没有儿童文学选文和阅读指导、创编的内容,对本科生而言较难;朱自强教授的《儿童文学概论》是创造性的理论专著,也没有涉及选文、阅读指导、创编;方卫平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较为传统,适合本科生的接受水平,有儿童文学选文和简评,代表作家简介,在第二版中又加入了“儿童文学阅读指导与创编”一章,但实践方面还是用力不足;陈晖教授的《儿童的文学世界》是难得的重视实践环节的教材,专门针对小学各年级设置阅读教学设计和阅读教学方案,但缺乏创编环节。如果要培养四种能力,各版本教材须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订。

(二)师资的优化

这里所指的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从事儿童文学教学的专职教师。如果要通过儿童文学课程培养学生学、读、讲、写四种能力,教师自身应首先具备这些能力。然而事实上儿童文学的任课教师极少是专业出身,或者儿童文学理论基础不够,不能引导学生把握整体框架或本质特征以及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或者儿童文学阅读与关注不够,不能在讲课举例时信手拈来,无法推荐阅读书目和介绍当下动态;或者不熟悉小学语文教材或课堂,对实践环节的儿童文学课程设计经验不足;或者自身没有尝试过儿童文学创作或评论,更加无法指导学生的创作和评论。对儿童文学课程提出更高更全面的目标改革,也意味着本行高校教师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与挑战,他们需要静下心来进入并钻研这门课程,同时也需要进修与提升。

(三)课时的保证

第3篇:儿童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童谣;幼儿教师;口语教学

语言文字工作事实上生根发芽在各行各业、各种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离开语言文字,人类社会的沟通、传播将会成为无源之水。因此,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践行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各个专业、行业理应结合自身特点,从整体中出发,落到细节中思考。本研究试通过对课堂情况的具体情景分析与童谣文本的内容分析,言明童谣作为一种文本在语言教育中,尤其是学前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教育作为一种工具或者技艺,同时与社会稳定的国家发展与政治诉求相勾连。举例来说,为解决19世纪50年代英国社会出现的青少年犯罪问题,英国公立学校开始将现代体育运动纳入体系之中,旨在将中低产家庭的子女培养为符合现代社会气质的“文明人”,运动由一种消遣休闲成为教育体制的一部分,乃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工具。关于幼儿教育或者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培养中心,其本质上应当是一种以学前教育专业为核心的质量评估,其内涵和发展应当依托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开发与打造,然而对于学前教育质量的评估和探讨,尤其是幼儿教育,主要集中以“幼儿园质量”或“托幼机构质量”为题[1],而忽视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相关研究。关注学前教育专业本身的教学质量,其本质上是一种对于“元教学”的回溯和重视。而无论是幼儿的教育还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语言都是其中一个尤为突出的部分。2001年教育部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将语言与健康、社会、科学与艺术等五个领域作为教育内容,明确指出了语言教育在该阶段的重要性。在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看来,语言区别于言语,是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体,是一种符号。而在近年来,幼教事业的高速推广中,对于语言事业的普及却似乎发生了一种意义与音响形象的分离,尤其是专科学校中,很少有专门的专业,甚至是教研室来负责相关学科的教学,相应的教学任务要么落在了一些来自北方方言区的、普通话发音相对标准的教师身上,要么干脆并入文学、语文的教学之中,这样的行为造成了两种后果:一是将语言的教学等同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阐释,忽略了普通话教学本身所需要的一些技巧;二是将语言的教学单纯视作一种语音的规范纠正,缺失了语言的应用功能。基于上述情况,结合笔者的教学总结与反思,本文旨在回应以下几个问题:高职高专学校的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中存在问题的症候是什么?童谣作为一种文本,在相应课程中的应用角色应当是什么?是否能对幼儿教师口语课程进行完善与补充?

二、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内在症候

(一)体系不完备

高职高专学校的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中,首先教师队伍体系存在问题。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课程中缺乏展示的机会,教师教授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2]。表面上看,这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所引发的,而本质上,这与授课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知识背景相连。有学者将这种教师层面的问题归结为教师意识不到位、教学方法落后以及准入门槛单一这三个维度[3]。毋宁于此,这种教师体系的偏差,或许在教师的选择方向上就已经存在了问题。传统的观念中,教学是一种“给与拿”的授受关系,而语言类的课程,更多地要求互动性,其性质上不是一种文化类课程的输出,而像是一种艺术类课程的互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拥有播音主持类背景的教师,更容易理解在语言类课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把课程的更多时间让渡给学生;而事实上,这在整个教师队伍的配比中只占到了很少的一部分。乃至在对于课程教师的招聘上,仍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姿态,没能拥有一个清晰的学科定位。体系不完备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关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如果说,通过教师梯队的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问题的话,那么课程体系则是更高层面的一种问题的反映。首先,在课时的设置上,一般幼儿教师口语课程均被压缩在一个学年内完成。而事实上,除了教育原理、教学心理学等主干课程外,口语课程应该被视作与幼儿文学、人文素养乃至幼儿心理健康等课程相关联、相辅助的内容,始终贯穿于整个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理念之中,语言不光是一种自我表达的工具,同时能够陶冶情操、提升品质,甚至通过语言时刻监视幼儿心理发展情况。除此之外,从普通话的训练本身来看,它也包含了字音、语流、语调的规范训练以及对应到不同作品中应用,绝不应当被教条化、简单化、平面化。

(二)定位不清晰

教师体系和课程体系的不完备直接导向了课程定位的不清晰,又或者说,二者是互为因果的。幼教口语课程在课时设置、师资、教学与评价方法、教学资源以及教材中存在的问题[4],实际上就是一种关于课程的定位不清晰造成的误用。对于幼儿教师口语中的重教轻学现象,有学者认为应当通过向实践教学倾斜来改变这种现状[5]。事实上,这种关于实践与理论的比重问题,便是笔者所指出的在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中的定位问题。在整个幼教行业,尤其是高职高专类院校,对于能力的内化与实际应用,都应该优于对理论的灌输。这并不是意味着一种理论的轻薄,究其根本,理论始终应当是服务于实践的,语言类课程更是这样。许多学生反映,即便掌握了语流音变、语调等知识内容,仍然无法很好地演绎一部文学作品,甚至生动、富有吸引力地讲好一个故事。因此,幼儿教师口语的课程定位,必须由纯理论式的灌输转向一种实践的应用与互动。

三、童谣在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中的应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有许多,本文只试图通过其中一个维度做出一些可能的尝试。本文该部分尝试从教学内容的改良出发,探索将童谣作为幼儿教师口语可能的内容是否所有裨益?如何发挥作为文本的童谣在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中的作用?尽管对于童谣的定义不一而足,依照国别、语言、年代等划分标准也产生了许多不同的门类,对于童谣特点的认知还是相对统一的,一般地,认为童谣通俗易懂、节奏明快、语言活泼[6]。不过,也恰恰是因为这些特点,导致了童谣难登大雅之堂,在很多程度上受限,甚至被落以“俗”的外衣。近年来,学者们也开始结合童谣的艺术特征对其教育价值进行了相应的阐释,童谣的真实美、自然美、形神美以及情趣美使得其在美学特征之余,也兼具一定的教育价值[7],能够帮助儿童在道德、口语表达、想象力上有着能力的提升[8]。本文结合地方文化,提出以下几点针对性意见。

(一)让渡教学时间,实现翻转课堂

美国学者MaureenLage等人在21世纪初期提出了“翻转教学”(InvertingtheClassroom)的概念,认为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转变角色,以问题辅导、提供帮助为主要目的。事实上,这种模式十分契合高职院校的语言类课程。翻转教学在技术上必须基于多样化的信息化手段的支持,而这些多样化的信息化手段恰恰能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进一步地,童谣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一种生动的、具有临场感、情景感的环境,加上信息化手段的配合,学生无形中能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加深知识掌握的程度、激发主动求知的欲望、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首先,高职院校的生源普遍较为一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优于填压式的输出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其次,语言类课程的教学除了纠正学生的语音问题,更重要的应当是一种氛围的营造,通过具体的文本来进行演绎,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更容易适应日后的教学。这也正是本文提出的,高职院校的幼儿教师口语课程应当是一种“教学之教学”的重要原因。具体来讲,童谣成为衔接这种教学与教学之间的重要桥梁。作为一种入门级的文本类型,它能够深入浅出地达成教学目的,在训练语音面貌、韵律的同时,也克服了学生的害羞心理。成年人的尊严使得他们通常认为在大庭广众下演绎童谣是“可耻的”“不成熟的”,童谣的教学意义则是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在讲台上放开自我。

(二)正视童谣价值,传承地方文化

第一,正视童谣价值。学前教育事业是一种关于“教学的教学”,是在培养教育儿童的教师,如果没能在这个阶段锻炼、改造关于童谣的认知,那么他们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对于这种文本材料的应用必然是残缺的。他们已有的知识框架,束缚了他们对童谣背后描绘的精彩世界的想象,失去了对童真的期待和展望。因此,如果说童谣对于儿童教育而言是一种传承的话[9],这种传承应该从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开始。由于童谣特殊的在节奏、语流方面的特点,其对于幼儿教师口语课程而言,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童谣的教育价值不仅局限于其在文化方面的意涵,作为一种文本本身,便于理解、记忆,优于阐释、演绎,实际上也为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提供了一个舞台,有效填补了课程在实践上的空缺,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展示空间。语言的教学从来就不是纸上谈兵,童谣相对于高深、晦涩的文学作品,更适应于该阶段学生的能力。第二,童谣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有着深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传承意义。以闽南地区为例,如《天黑黑》这样耳熟能详的童谣,已经被编织入现代流行音乐的谱系中;还有像音乐人小河在近年发起的“胡同童谣”计划,试图在现代性与城市推进过程中,保存文化和地方特色。“胡同童谣”本质上是对语言、艺术、音乐乃至城市与现代性、民族与地方等诸多话题下产生的一种反思与实践。发起人小河在参加2020年见地·创造者分享季时强调,寻谣计划中找到的童谣其实本就属于这片土地,只不过人们眼前充斥着太多的信息,也没有途径可以听见这些童谣a。因此童谣的不被看见本质上时一种地方文化的流逝,是一种现代高速的文化旋涡中被无意间冲刷走的遗珠。类似“寻谣计划”这样的关于童谣和民间、地方文化的复兴运动,其本质上也与国家、民族在意义上相通。小河找到的第一首童谣是来自北京的《卢沟桥》,它通过低吟浅唱事实上复刻了当下孩童关于国家、民族以及战争的创伤记忆。将上述内容纳入教育体系(尤其是学前教育的内容改革之中),正是对国家大力强调文化自信的呼应。同时,以地方文化自信为根基,通过教学的方式,推广地方童谣,不仅是提高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同时增强学生对地方的认同感,对于地方就业、教育资源的补足意义也不容小觑。

(三)明确课程定位,转变授课思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课程体制的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人员上、专业上对相应学科的教学体制、课程进行调整,本质上不仅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还同时面临着就业、编制乃至社会结构、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本研究试图言明的是,首先通过文本上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更改,起到明确课程定位、转变授课思维的作用。语言文字工作不是沉闷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和模仿,同时有着许多可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灵活空间。以童谣为例,其中有许多包含方言的地方性文化特征的部分,然而将其①《见地·创造者|知名音乐人小河:我为什么要去找失去的童谣?》,据搜狐文化:灵活运用在语言类课程,尤其是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口语的课程中,不应将其视为“推普”工作的反面。恰恰相反的是,将方言与普通话等多个维度的语言教学都涵盖学前教育事业语言教学的广义范畴之内,在具体的实践和操作中,更能深刻地推广文化、理解意义。值得一提的是,以童谣为案例并不在于非此即彼的一元论,其本质仍是我们所言及的:试图将一种实践化的思维融入语言教学之中,结合特殊的语境,将语言文字工作当中许多可能抽象化的、理论化的概念,掰开了、揉碎了,方便理解和实践的行为内涵。它在本质上也与幼儿教师口语这门课程所面临的特殊对象相关。

四、结语

从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Collins)与迈克尔·马可夫斯基(MichealMakowsky)对社会科学的概念与思想述评看来,社会科学的研究思想史本质上就是一次对社会的探险之旅,研究者们在社会现实这块大陆的不断移动的过程中,探索更多新的模式、过程、机制等[10],而所有的这些工作都基于我们对幻象的突破,所有的这些工作也都是我们打破幻象的一个个切面罢了。童谣也仅仅是本研究选择来“击碎”原有的语言研究中存在的幻象的一个工具,或者说打开学前教育事业中语言研究的一个切面,这个切面的意义在于更新相关教育工作者对于从事该门课程教授到课程建设的思路与视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前教育理念一方面应当区别于一般的师范类专业的教学思路,穿梭于活泼与严肃、成人与幼儿等不同的思路与身份之中;另一方面,也应当区别于幼儿园教育事业本身,考虑教育对象的传承感、使命感等因素,将地方与国家、文明与文化等概念深深根植于教育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杨晓萍,李敏.焦点与转向: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16,37(4):74-80+104.

[2]李娟霞.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幼儿教师口语》教学的创新路径[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1):103-108.

[3]杨亚梅.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口语课教学浅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6):58-60.

[4]李梅.高职《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0):52-53.

[5]管雪梅,王立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学策略探究[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0(5):86-88.

[6]胡建林.童谣教学浅谈[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6(6):116-118.

[7]蔡根畅,刘玉亭.童谣的美学特征与教育价值[J].学前教育研究,2012(3):61-63.

[8]李永婷.民间童谣的教育价值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4(6):47-49.

[9]郑薏苡.民间童谣在当代儿童教育中的传承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11,27(1):10-13.

第4篇:儿童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儿童舞蹈;创编课程;发展研究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很多家长不再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也在积极地为孩子寻找一些课外兴趣小组。舞蹈作为一项肢体的语言,凭借着其优美的姿态和活泼的形式受到的儿童及其家长的喜爱。对儿童进行舞蹈教学,不仅能够训练他们的肢体协调能力,还能够提高儿童的想象力,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遗憾的是,虽然我国儿童舞蹈课程开设了很长时间,但是却并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舞蹈创编课程体系。儿童舞蹈的动作长期以来依靠青少年的舞蹈形式,还有一部分儿童舞蹈的动作则是对成年人舞蹈的直接引用,这不仅对儿童的舞蹈发展带来了一定负面的影响,也不利于儿童的成长。所以,对儿童舞蹈创编课程创新发展进行研究,是我国儿童舞蹈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儿童舞蹈创编课程的含义和基本原则

(一)幼儿舞蹈的基本含义

所谓幼儿舞蹈一般是指由幼儿表演,或者是表现幼儿生活的舞蹈。幼儿舞蹈是我国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相较于其他舞蹈,幼儿舞蹈边歌边舞的特点,不仅使舞蹈变得形象直观,还会使舞蹈容易被儿童接受和喜爱。此外,儿童舞蹈还对儿童的身体协调性、审美以及注意力等方面带来了诸多良性的影响。从客观上讲,儿童舞蹈对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对儿童舞蹈进性创编,既是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能力。儿童舞蹈创编不是一项简单而重复的劳作,而是一项舞蹈创作的艺术。它是将生活感悟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的,对于生活的诠释和表达。

(二)儿童舞蹈创编的基本原则

一般情况下,舞蹈创作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实践性,在创编舞蹈的过程中,创编者要对生活进行深入的了解,加深对生活中不同艺术形式的体验。同时,教师也要对儿童的生活有所了解,编排出来的舞蹈要符合儿童的日常行为特点,并对儿童的心理进行一定的展现。换而言之,就是教师在编排舞蹈的过程中,要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使编排出来的舞蹈充满童趣,这样才能收到儿童的喜爱和欢迎。其次,儿童舞蹈创编还要符合综合性的原则。儿童舞蹈的创编者,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舞蹈专业知识,还要对心理学、天文学、历史学、戏剧学以及音乐等诸多方面有所涉猎和了解。只有通过接受各种艺术的熏陶,舞蹈编排者才会对生命有更加多元化的了解,为创造优秀的舞蹈作品奠定重要的基础。最后,舞蹈编排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与普通幼儿教师相比,幼儿舞蹈创编者不仅要具备与幼儿教育相关的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舞蹈知识和舞蹈专业技能。儿童舞蹈创编的形象性较强,需要创编者具备扎实的舞蹈功底,用生动形象的动作对人物形象或者动物形象进行诠释。这样表演者就可以通过身体的示范,来吸引儿童,进而去感染他们,最终使他们对舞蹈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儿童舞蹈创编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儿童舞蹈创编课程,作为幼儿教育专业舞蹈教育课程的一门分支课程,并没有得到高校教师的重视。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育时,注重学生对舞蹈动作以及乐感的把握,而对学生的舞蹈的创编能力,却没有进行专业性的培养。虽然一部分高校开设了舞蹈创编课程,但是由于师资队伍的缺乏,和教学模式的滞后,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教师在对舞蹈创编课程进行讲解时,没有将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进行结合,导致教学理论不仅生涩难懂,还使学生对于舞蹈创编课程的了解,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不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舞蹈创编水平。此外,教材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差,也是影响我国儿童舞蹈创编课程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很多幼儿专业的舞蹈创编课程教材,都是对舞蹈学院的教材进行照搬,完全忽略了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

三、儿童舞蹈创编课程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一)培养学生舞蹈创编的兴趣

与大学校园内的其他专业相比,幼儿教育有着较强的专业性。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儿童舞蹈创编课程训练时,要按照“三会”的标准来要求学生。首先是会做,高校很多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待舞蹈教学课程的态度并不认真。很多学生不仅动作不够优美,还常常借故逃课。高校教师应该加强对舞蹈课程的管理力度,除了保证课堂的出席率以外,还要以严格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对于舞蹈动作,除了要做到标准规范以外,还要尽量做到动作优美自然。第二,就是要求学生具备对动作的讲解能力。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但需要会跳标准优雅的舞蹈,还要培养自己对动作的解说能力。高校教师在教授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时,要提高对他们的要求,并训练其口语表达能力,为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作为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还要具备对舞蹈的创编能力。毕业生们要具备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群体创编与之相符合的舞蹈的能力。高校教师在对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学生观看大量有关于儿童舞蹈的影片,来提高学生的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并使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来面对接下来的舞蹈学习。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幼儿舞蹈的影片时,要与学生进行一定的互动。比如让学生思考不同儿童舞蹈影片之中的共性,以及风俗特点等。并且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这些舞蹈都是由儿童来表演的,它们是具备儿童特点的舞蹈。有了感性认识作为铺垫,学生在进行舞蹈创编学习时就不会感到陌生和吃力,在对待很多复杂的舞蹈动作时,也会显得得心应手。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能力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教师要具备两项基本能力,第一点是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第二点则是要具备一定的舞蹈表现能力。专业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包括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高校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专业舞蹈知识,才能带给学生较为生动,准确以及通俗易懂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舞蹈动作。通常情况下,舞蹈表现能力指的是舞蹈的艺术。主要表现为动作态势的表现,以及情感方面的表现等。动态示范作为舞蹈教学中最为基本的教学手段,在舞蹈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我国目前的舞蹈教学中,很多基本动作的示范,都是通过动态教学来完成的。较为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既可以让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运行路线进行充分的了解,又可以让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要领和状态进行准确地把握,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最终使学生的教学素质得以提升。教师标准的动作,以及婀娜的舞姿,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到钦佩,更能够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热情,并坚定他们对舞蹈学习的决心。所以,对于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师来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标准的舞蹈姿态。通过对舞蹈动作的示范,来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对正确的舞蹈姿态和错误的舞蹈姿态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标准正确舞蹈姿态的魅力。

(三)在实际教学中,增加教学实践环节

我国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学,以教师为主导的“灌注式”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高校舞蹈创编课程的发展。在舞蹈创编的教学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授理论知识外,还应该增加适当的实践环节。教师为了将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实践,可以在讲解完理论知识之后,请同学尝试创编相关主题的儿童舞蹈。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已经创编好的舞蹈进性分小组式的表演,并对学生的表演进性专业性的评比,对于表现优异的同学给予一定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表扬。这样不仅可以切实提高学生舞蹈创编的实际能力,还能够打破传统教学中较为沉闷的课堂气氛,为同学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进而激发了学生对于舞蹈创编的积极性,更使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高校教师在重视学生基本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相关的演出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舞蹈创编学习的热情,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为学生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的不标准动作进行指正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鼓励,使他们能够有足够的信心,进行舞蹈创编工作。综上所述,虽然儿童舞蹈的创编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其他类型的舞蹈相比,也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但是我我们并需要以正确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回避。高校要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国家的幼儿教育输送更加优秀的师资力量。为儿童舞蹈的创编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对儿童进行舞蹈教学是提高全民族艺术素质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出儿童喜爱的舞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儿童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还有利于儿童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儿童舞蹈创编课程创新,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陆丽静.独立学院舞蹈学专业实践与理论课程体系新模式———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为例[J].艺海.2013(03):11-19.

[2]欧阳喜媛.学前教育专业中幼儿舞蹈实用性教学内容充实策略[J].中国培训.2016(08):6-20.

第5篇:儿童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高职;初等教育;儿童文学

根据国家教育部2018年9月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的文件精神,高职院校师范专业要通过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创新型小学教师,面对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新要求,作为培养小学师资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的初等教育专业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对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提高高职师范生的职业综合素养。要落实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师范专业的课程教学必须不断进行改革。随着近年高职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和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研究的发展,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推行得到了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师生的进一步重视,问题式教学模式在中国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具体成效也日益显著。

1问题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始终要以人为本,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学科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真正有效地促进和提高高职师范生的个人发展。教师不能只讲书本知识,学生不能只读死书,要通过灵活的教学帮助高职师范生形成能将知识转化为各种专业技能的能力,并由此最终形成小学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具体来讲,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要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出发,在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与小学教育工作过程之间建立直接和深刻的联系,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标准要突出对高职师范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要对应目前中国小学教育职业的岗位任职要求来大力改革高职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高职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必须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在精心创设的有效教学环境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既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同時也具备良好的阅读鉴赏、创作和教学应用的全面能力。

在众多的教育和学习模式之中,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和具体方法尤其适应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改革的需要。问题式教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的设置,倡导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合作来解决真实性问题,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的培养。问题式教学非常重视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和终身化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传统的学习和教育模式相比,这种学习与教育模式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个人全面素养。在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儿童文学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式教学模式,能通过学生合作完成工作项目和任务的方式,将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变依赖为独立和合作,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会带来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更能带来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的根本变化。因此,在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应大力提倡采用问题式教学模式。

2应用问题式教学模式进行儿童文学课程教学需要重视的问题

借助问题式教学模式实施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问题式教学模式的理念,更要掌握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精心设置科学有效且针对性强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和合作,多重途径地去解决问题。具体来讲,教师要特别重视以下问题:

2.1应重视问题的设计

在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中,明确而有效的问题是学习的基础和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内容的主轴,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首先就得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出高质量的非结构问题,以使后面的自主与合作学习能真正落到实处,所以,问题的设计是问题式教学模式的一个工作重点。设计问题要从课程教学目标出发,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必须是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新目标必须与目前小学语文课程学习目标和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目标紧密关联。这就要求儿童文学教师必须紧密结合学生未来的工作实际,针对学生未来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来提出问题,所提的问题既要与高职师范生的先备知识相连结,也应为没有预设标准答案的非结构问题,还要尽量能够引发学生跨学科的研究,问题的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也要适度。

2.2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激发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国家教育部2012年制定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实行)》中指出,小学教师需要“掌握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要能“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这就要求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自觉提高自己跨学科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在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习者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始终要坚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学习相结合,学生既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又要形成相关的技能。提出精心设计的有效问题之后,教师就应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和合作来完成项目工作。学生要完成任务,既要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要学习与他人合作的技巧,而且还要善于打开思路和优化方法,将本课程的知识与其他课程的知识联系起来,将本课程的基本技能与其他课程的基本技能联系起来,并借助书本、互联网和高职院校自建见习实习平台等各种类型的资源,开辟出更加多元的学习空间,形成多方面的综合素养。

例如,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小学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能力,如果按照问题式教学的思路,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来拟写一份小学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活动计划,那么,学生就必须具备儿童文学、小学活动设计和应用文写作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学生既要了解常见常用和可以创新使用的课外阅读指导形式有哪些,也要熟悉小学活动设计的要求和技巧,还要具备活动计划这一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要完成这次任务,学生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获取基本理论知识,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学习教材和查阅资料,可以向校内任课教师和见习学校的指导老师请教;第二步是小组讨论,在这个阶段,学生合作探究,集思广益,结合优秀案例,与小组成员一起理清活动的思路、确定活动的形式和流程、推敲活动的方法与技巧;第三步是合作完成书面作业,通过合理分工来写作和修订文字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既要独立思考,也要与人协作交流;既要落实儿童文学课程内容的学习,也要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既要学习书本,也要联系实际,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跨学科学习和与人合作的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2.3应重视学习成果的交流分享和多维度的评价方式

第6篇:儿童教育课程范文

一、小学语文课程视野中的儿童文学

随着新课改对教学目标的改变,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过去,儿童文学都是作为课外读物,帮助学生扩展知识;现在,儿童文学开始作为课文走进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不仅传播了儿童文学,也增加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趣味性。

(一)儿童文学在教学中的地位变化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是小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关键。随着新课改对课程教学要求的变化,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同时,儿童文学对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前的儿童文学只是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和扩展知识面,所以很少有人注意到儿童文学对小学生的影响。但是现在,将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以小学课文的形式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让儿童文学的地位得以提升,儿童文学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

(二)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环境的改变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心智成长和发展的启蒙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结合课程教学的实际,将儿童文学的教学放在重要位置,明确教学目标,以儿童文学的形式来展开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更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提高了教学质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变化,为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前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一直都是拒绝课外读物的,不希望课外读物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影响学生学习成绩。但是,现在的许多童话故事,如《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等都开始作为儿童读物融入到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这些儿童文学的引入,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小学生的思维和心智有一个正确的导向,教育效果比较好。

二、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儿童文学的教学策略

现在的小学生教学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教育环境的不断改革和生活环境的变化都为小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前教学发展的需求。但是,如何更好地运用儿童文学进行教学也成了社会广泛谈论的问题。

(一)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教学

小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小学生的特点教学。他们的想象力丰富、思维也比较跳跃。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儿童文学比较有针对性,它的设计形象、生动,能够吸引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小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讨论,再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儿童文学的故事性比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的灵活性,讲故事要充分表达出故事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学习。这些方面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也要充分掌握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二)要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生对各种事物总是感到新鲜和好奇,对于学习新的知识或者听到新的故事,他们也总是有自己的独特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学生的思维比较广阔,相应的观点就需要教师去加以引导,教师不能直接去否定学生,这样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打击,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能够尊重学生的思想,并不断去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是非常必要的,它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不仅可以听到故事,也可以学到许多知识,除此之外,对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展开小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教学

有些儿童文学作品中应用了一些对小学生知识的实践教学,这些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不仅能对课堂知识的学习起到巩固作用,也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体会。这种需要发散思维的练习,能帮助学生锻炼语言能力,也能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结束语:

第7篇:儿童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学教育;学习环境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而留在户籍所在地,并需要其他监护人照顾的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孩子。它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的存在、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诸多因素的产物。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数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由于“留守”,孩子们在生活、学习备方面缺乏父母及家庭的关爱,加之农村学校各种资源的缺乏等,其数学教育出现了滞后现象。

问题一: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数学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下降。由于缺少父母关爱与管教,许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在父母一方或同时外出打工期间表现差强人意。首先是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意愿变弱。缺乏父母的督促和监督,对于正处于成长关键期、自制力较差的中小学生而言,是一个影响数学学习意愿的关键问题。没有了父母的监督。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动力减弱,家庭学习奖惩机制基本废弃,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即便有的学生学习意愿较强,但长期处于家庭教育弱反馈环境下的留守儿童,学习热情的衰减是无法避免的。其次是家庭辅导水平急剧降低。相对于担负起留守儿童主要家庭管教职责的祖父母而言,留守儿童父母的知识水平更高,知识结构更完善,教育手段更合乎现代教育要求。经调查,截止到2009年3月,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87%为其祖父母。在这87%的人员当中,70%年龄在60岁以上,89%受教育水平低于或等于初中水平。而另一份调查数据表明,截止到2008年10月,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父母82%年龄低于45岁,89%接受过高中或高中以上水平的教育。由于这种显而易见的精力、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的差异,加之数学学习的专业性较强,往往无法通过社会阅历弥补,农村留守儿童的数学家庭教育与辅导水平下降就在预料之中了。

问题二:农村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资源匮乏与家庭数学教育投入不足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数学学习素质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数学教育资源的分配并没有因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而变得更加不公,也没有因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而变得更加合理。正因为农村数学教育教学资源的匮乏问题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所享受到的数学教育教学资源相对于城镇、城市的同龄、同级学生而言较少。这样一种显而易见的教育不公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当城里的孩子已经开始孕受现代信息化数学教学手段的先进与便利时,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农村学生一样,绝大多数依然在只具备基本教育教学设施的环境和条件下接受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个性化的数学教育器具极少,而这些已成为绝大多数城市中小学生的标准数学学习配置,如个人计算机、点读机、投影仪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由于他们的临时监护人――绝大多数为祖父母――对于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的缺乏认同、缺乏购买或经济投入能力,在远离父母或无法及时与父母沟通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方面的个人或家庭投入严重不足。国家层面和家庭层面投入的双不足导致农村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农村留守儿童数学学习素质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问题三:随着中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化倾向日益明显,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小学和初中数学教学的水平堪忧。我国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薄弱问题长期存在。原因包括:第一、属历史遗留问题的民办教师大量存在。民办教师的待遇问题一直是困扰教师、教育机构和社会的大问题。解决民办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问题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在短期内无法切实有效的普遍提高农村地区的师资水平,反而会因为“不该走的走了,该来的没来”,导致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出现短缺,严重影响中小学的数学教学。民办教师的教学水平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应有步骤有计划的予以解决。第二、农村地区的待遇相对较差,在数学中小学教育专业化倾向日益明显的当下,农村地区无法吸引足够多合乎当下数学教学要求的师资。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数学教育面临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采取针对性强、时效性强的对策。对策一:加强全社会对与留守儿童的关心、关爱。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数量巨大,是我们国家未来社会主义强有力的建设者。对于他们的关心、关爱,就是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心、关爱。我们党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包含着科学发展、有序发展、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关心留守儿童,呵护他们健康成长,有利于社会的和谐。有序、持续发展。对策二:加强立法,加强法制监督,保护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学习权益。对于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要加强法制监督,保证法律得以真正实施,切实保护留守儿童学习权益和教育公平,杜绝违法乱纪与损害教育公平、公正的事件发生。同时,要加强立法工作,针对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出现的新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必要之时上升到法律层面,通过立法,强化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学习权益的保护力度。对策三:各地区各部门应因地制宜,开展针对性较强,适应本地区本部门的活动,切实帮助提高农村留守地区的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对策四:更加合理的分配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通过使现行教育教学资源分配体系向有利于农村地区的方向转变,切实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人均教育经费,从而也就直接提高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人均教育经费:通过提高农村地区师资待遇,提供相应的福利与进步、进修的机会,增大农村地区教师岗位的吸引力,从而可以进一步激发教育教学热情,提高师资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8篇:儿童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学前阶段的儿童社会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当中是一项核心、专业的课程,属于必修课的内容,就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掌握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提升同学们的社会综合能力,同时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针对一些社会教育的内容适当地提出有效且可行的教育措施,构建合理的教学活动计划。就这种情况而言,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实行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强调提升学生可持续性发展、锻炼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水平渐渐地已经变成了教学改革当中非常重点的内容,适当地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对教学方法进行变化、对学生们学习的方式进行调整、督促学生们积极参与、并乐于去动手探究分析,锻炼学生们搜集并处理信息的实际能力、取得新知识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等,这都是新课程理念当中的内容,需要实际教学的实践当中进行落实。学习单单学会了书本上的刻板知识,但是却不会将它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那么即便能够熟练地背诵书上的内容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老师不但需要将书本上刻板的知识传授给同学们,同时还需要让学生们了解怎样去学、怎样去用。

二、如何通过案例教学法来完善儿童社会教育课程

(一)创建广阔的案例教学法的发展空间

进行学前儿童方向的社会教育课程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们走出社会之后可以自行设计面向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课程,并且能够展开适当的社会教育探究,针对本科层次同学们而言,需要将实践和研究融合在一起来看。不过因为以往在教学当中,更多的是需要让同学们了解怎样进行幼儿园当中的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工作,严重忽视了对社会教育进行研究的力度。真正进行课程设计以及课程教育都要建立在实践活动的研究基础之上,所以,有关社会教育所展开的实践性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实践活动的设计,需要让学生们在充分掌握并熟练应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充分理解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以及情况,并处理一些在现实当中存在的问题,涉及到一些比较简单的研究和调查,设计这种活动也能够促进老师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使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处理问题。

在我国的俗语当中曾经有“授人鱼不如授人渔”,作为老师,需要让学生们保证充分理解知识基础之上,保证在实践活动当中能够进行有效地利用,并对所学知识展开系统归纳和深入分析理解,进而得到新知识,包括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调查分析的方式。而这也是案例分析法最终的内涵。

将教育寓于活动当中去,从实践活动当中汲取理论,在具体且可感的调查实践活动当中,保证让学生们能够真切感受到调查的过程和对应的结果,并且在实践的过程当中随时抓住身边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提升他们的见解。

(二)借助案例教学法指引学生们展开实践性的活动

通常来说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范围都是在校内的,和外界产生的接触并不是非常多,处于这种知识爆炸的背景下,学生们对于信息进行接收的能力比较强,拥有的课外知识也比较丰富。但是培养学生们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往往对社会的接触面比较狭窄,而且不能清楚认识社会现象本质,很难独立将知识运用在实际活动当中,要求老师恰当地借助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当中学习知识,并将知识反馈给实践活动。

比方说,老师在指引学生们进行社会调查的时候,可能会涉及到“白色垃圾”的话题,作为老师,可以适当地举出一些白色垃圾的类型以及常见的处理方式,再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例如“白色垃圾从哪里出来的?”、“白色垃圾的处理方式是否合理?”等问题,对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可以凭借其独特的知识结构做出不同的猜想,再凭借这些猜想进行深入的分析,最终获得结论。在调查的过程当中,学生们不但理解了白色垃圾的相关知识,同时还提升了他们对环保的认识。

(三)指导学生勇敢质疑、探究

所谓质疑,指的就是发现并提出问题,在学习方法当中是比较重要的方法,如果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而且能令这些问题在老师的指引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当中得到适当的解决和处理,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学习的知识,同时还能够从其中掌握学生们的独立学习习惯,将被动地位转化成主动地位。

老师想要让学生们在实践当中学习,就必须要引入适当的案例,锻炼学生们大胆地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尤其是在针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课程当中,如果单纯凭借老师进行活动设计,那么即便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也不会吸引学前儿童的兴趣。而最受学生们喜欢、且最适合学生们进行的活动还是自己进行设计,他们能够严格尊重自己所制定出的计划。

比方说,在我国某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进行针对学前儿童展开的社会教育课程当中,老师会经常提出一些和学习内容、日常生活有关的案例,比如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家长对学前儿童的交通守则、社会公德的了解情况等,并从案例当中引出一个课题,保证在开学之初就向学生们布置社会调查的小组作业,借助这种活动,学生们不但能够了解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所具备的意义以及实际任务,同时也基本了解针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进行研究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之上巩固关于设计问卷、设计提纲、测试可信度等方面的技巧,同时还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结语:

新世纪科学技术都在飞速地发展,案例教学法借助让学生们非常喜欢的形式打破了在学习上遇到的重点和难点,拥有非常直观且形象化的特征,很容易激发学生们进行学习的动机,打造出民主且开放的课堂环境,令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和调查活动当中去,提升其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从整体上来看,案例教学法优势和学前儿童社会课程相互融合,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融合。

参考文献:

[1]覃丽.高职高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4(07).

第9篇:儿童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人;卡西尔;符号哲学;儿童;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1-0052-04

卡西尔指出,哲学的中心问题是人的问题,或者说是人的本质问题。他对把人看作是“政治的动物”“理性动物”“制作工具的动物”这些看法作了深刻的剖析。他尖锐地指出,以前对人的研究其实是从人的工作结果或工作特性切入的,这样的研究把人性静止化了。用今天的话讲,以前各种对人的认识可能导致人的异化、劳动的异化,或者说没有看到文化世界是一个创造着的动态的过程。卡西尔从对人类自我认识的危机论述入手,指出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是认识自我,这个阿基米德点几乎是一切思潮牢固不可动摇的中心。〔1〕他的符号哲学体系展现了“人”“符号”“文化”之间的内在矛盾与和谐,揭示了人是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本质。儿童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正是围绕着正在成长着的人――儿童和儿童文化展开的。正如涂尔干所言,我们面对的不是完全成熟的人,不是一件完成的作品或成品,而是一种变化过程,一种萌芽状态的存在,一个处于形成过程中的人。〔2〕因此,解读卡西尔的符号哲学其实就是反思儿童教育的过程。

一、 认识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

教育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再造的过程,是促进儿童学习、援助儿童发展的实践。〔3〕一般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也就是说最初的教育是渗透在劳动中的,劳动经验的传递是教育的最初形式。教育产生于劳动,劳动背后隐藏着人的问题。人类要生存、延续,就有劳动的需要;劳动经验必须传递给下一代,才能使之获得生存的技能。如今,人们虽然并不一定要通过体力劳动获得生存技能,但是仍要从事各种形式的劳动。由此可见,从起源上讲,教育与人的生存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人的发展和人的生命有着密切的联系。

既然教育与人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认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应该以认识人为逻辑起点。人不仅是教育起源的关键,也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因素,人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动中。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过程由人来展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因此教育要对人的本质进行思考。对人的本质的不同认识,会形成对教育的不同认识。石中英教授在《教育哲学导论》中对人作为人的存在特征、形象、境界等作了探讨,他对“自然人”“宗教人”“理性人”“社会人”的形象作了深刻论述,我们从这里看到了不同的人的形象,看到了对人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意义以及教育对人的影响的不同认识。例如,“自然人”把人的本性看作是人自身固有的发展倾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展人的这种固有的倾向;“社会人”把人看作是社会的“孩子”,离开社会,人就不成其为人,在这里,教育被看作是“社会”或“个人”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使个体社会化。〔4〕

二、 卡西尔符号哲学的概括:人是符号的动物

卡西尔在《人论》里指出,关于人的理论失去了理智的中心,形而上学、神学、数学、生物学相继承担着思考人的问题的领导权并规定着研究路线;当这个理智的中心不再存在时,危机出现了。可以说,卡西尔看到了关于人的认识的危机,并从对危机的认识中重新认识人,即“重新计划已经有的财产”。

卡西尔是从人的工作功能出发来认识人的本质的。他认为,人的特殊功能不但包括感受系统和反应系统,而且包括符号系统。符号系统使人从动物的物理世界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新的实在,也就是文化世界。“人不再直接地面对实在,人的符号活动能力进展多少,物理实在似乎也就相反地退却多少。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是在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对付事物本身。”〔5〕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直接而迅速的,但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却是通过符号化过程进行的。这不但延缓了人对外界的反应,而且改变了外界刺激的作用。符号给予外界刺激以普遍的指称意义,给予直接的感性对象以多方面的联系和抽象的结构形式。经过符号处理的感受对象不再是物理世界,而是符号化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卡西尔得出了“人是符号动物”的结论。“人不再是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的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符号乃人的本性之提示。

卡西尔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将人、符号与文化联系起来进行的。他对符号与信号作了对比,他认为符号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和抽象性等特征;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和科学都是人类文化的不同存在形态,或者说不同的符号哲学形式,它们建构并展示了人性的特点,也建构了人类的文化世界。卡西尔进而指出,符号是人类把握客观世界的重要方式,人的符号化活动实际上是人的符号化过程,也是人类文化形成的过程;人通过符号塑造文化世界,从而使人的生存超出了人生存本能的需求,获得了自由和发展,因此符号成为人类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概言之,人是具有创造性的、文化的、符号的动物。

卡西尔指出,符号的意义不是实体性的,而是功能性的。符号的功能在于沟通人与文化的关系,将人从自然世界带入文化世界,文化性由此而成为人的本质特性。人通过符号而使自己通向文化,并实现自身的解放。很多人认为卡西尔的符号哲学是完整的人学理论,核心是揭示了人的文化性。

三、 卡西尔符号哲学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卡西尔的符号哲学体系为我们勾勒了“文化人”的形象,也为我们反思现代儿童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使得我们对儿童教育本质、儿童教育目的、儿童教育课程、儿童教育的原则和儿童教育技术观念等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反思。

(一) 儿童是什么:卡西尔符号哲学影响下的儿童观

卡西尔认为,动物只具有实践性的想象力和智慧,只有人类才发展了一种新的形式: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看,个体从单纯的实践态度到符号态度的转化是十分明显的,这种转化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也是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他以两个典型事例――两个盲、聋、哑儿童以特殊的方法学会说话为例,来说明符号系统的原理。他分析说,由于符号具有普遍性、有效性和全面适用性,于是,它便成了打开特殊的人类世界――人类文化世界大门的秘诀。人类一旦掌握了这个秘诀,就会具有发展的保证,而且这样的发展并不会由于任何感性材料的缺乏而被阻碍或成为不可能的。这两个孩子能够学会说话证明,人这种存在物在建造人的世界时并不依赖于他的感性材料的性质。

卡西尔符号哲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儿童是一个最具发展可能性的人,儿童能够通过掌握符号来认识自身的意义。对于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儿童,因为任何一个儿童都是在生理、心理上正在成长着的人,这是一个人形成、发展和塑造的过程。儿童在任何方面都具有不稳定性,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处于形成过程中的人。

刘晓东教授在他的《儿童精神哲学》中就儿童的精神成长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的论述。他指出,“儿童有自己的哲学”“儿童有自己的科学”“儿童有自己的伦理学”“儿童天生都是艺术家”“儿童是历史之子”。〔6〕这与卡西尔的“人性圆周”由各个部分组成的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的哲学使我们洞见到人类活动的基本结构,同时又使我们认识到人类的这些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语言、艺术、神话等并不是互不相干的任意创造,而是被一个共同的纽带结合在一起的。

“儿童自身隐藏着一种生气勃勃的生命秘密,而且就是这种秘密能够揭开人类心灵的面纱。儿童自身所具有的某种秘密一旦被发现,它就能帮助成人解决他们自己个人和社会的一些问题。”〔7〕的确,认识儿童是成人开展儿童教育的钥匙。

(二) 儿童教育是什么:卡西尔符号哲学影响下的儿童教育本质

卡西尔认为,人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在创造文化世界的同时改造着自己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人“文化化”,也就是把人从自然的、理性的世界引导到文化世界。就像斯普朗格说的:“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指向不断发展着的主体的个性生命生成,它的最终目的,是把既有的客观精神的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8〕 教育是将人类社会积淀的观念、价值、模式等传递给受教育者,使他们的整个生命带有文化的烙印,同时教育也会把文化内化为个体生命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教育也能充分发挥“符号化的想象与智慧”,创造出更加多样的文化形式,以促进文化自身的发展。

通过反思儿童教育的本质,我们看到,儿童教育更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即从儿童的本质出发来思考儿童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卡西尔把人看成是“符号的动物”,是在勾勒人的一种图像,教育就是引导这种图像的形成,使正在成长着的人――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性及其个性发展等问题得到解决。儿童教育不仅强调过程,也要强调阶段性结果。因为我们对儿童存在一种人性假设,所以我们更应该尊重儿童的存在价值。儿童教育不仅要使儿童成为儿童,而且要使儿童成为人。

(三) 儿童教育为什么:卡西尔符号哲学启示下的儿童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学中一个亘古不变的问题。儿童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很复杂,在卡西尔看来,人生活在一个具有连续性和同质性的文化世界里,人性是在文化性发展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儿童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它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文化传承和改造使儿童得到发展,而且这种发展是面向未来的可能性发展。

因此,儿童教育必须把儿童的成长、儿童的习惯养成、儿童的生存方式、儿童的品德形成作为教育目的,以使儿童的人性在文化性发展中得到生成和发展。

(四) 教儿童什么:卡西尔符号哲学启示下的儿童教育课程

符号本身是人主观意愿的创造物,它的首要特征在于它的任意性,即符号与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不具备必然联系,它们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种“功能性的价值”。卡西尔对符号任意性的特征和功能性价值的揭示,为现代儿童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必须考虑究竟将哪些文化“资产”纳入到儿童教育课程中,特别是早期儿童的教育课程中。

什么知识对儿童来说最有价值?这是今天我们需要不断追问的一个问题。符号自身功能性的特点要求现代儿童教育课程由单纯的关注知识的客观性向过程性转变。卡西尔关于符号功能性价值的揭示表明,“知识不是客观的,不是对现实的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随着新知识的出现,它终将被否定或抛弃”。

那么,在现实的儿童教育中,什么样的课程才能体现以儿童为本的特点呢?笔者以为需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适合儿童。就像涂尔干说的,“儿童是弱小的、脆弱的、正在成长的”,即使每天有新的因素产生,让你感到震撼,但毕竟是弱小的,需要成人谨慎地对待他们。我想,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不管人类的智力能得到多么充分的发展,儿童毕竟是儿童,这是人生命的开始,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儿童所接受的内容必须适合儿童才有效。第二,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儿童生活相关联。儿童的社会性主要是指,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人,为了自我发展的需要和逐渐适应社会生活所应该具备的包括知识、情感、技能、行为、意志、个性、能力等很多方面的综合社会特征。无论什么样的教育,它的内容都不应该从生活中抽离出来,不能远离生活,而要紧紧地围绕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儿童适应社会文化生活,才能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如今的儿童需要的不是对他们进行各种内容、价值、态度的灌输,而是为他们提供一些作出各种决定、参与各种社会生活的机会。因此,儿童的课程应该是有助于他们社会性发展和围绕他们的生活的。第三,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关注民族群体的文化意识、关注民族文化的生命形态应该从儿童教育开始。这种教育需要在儿童的课程中进行多方位的落实与实施。

(五) 如何教儿童:卡西尔符号哲学指导下的儿童教育原则

卡西尔的符号哲学不仅揭示了人的文化性,而且还进一步揭示了文化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他认为,人运用符号创造了生活宇宙和意义宇宙,这具体表现为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神话、语言、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文化这一“主旋律”下的“变奏曲”,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文化元素。文化表现形式具有统一性,而且是对立中的统一,“对立造成和谐,正如弓与六弦琴”。

卡西尔的符号哲学启示我们,儿童教育的内容具有多样性,表现形式也具有多样性。早期儿童教育应该具有启发性,以激发儿童的探究、学习兴趣为主,同时应该坚持让教育过程回归生活,即让儿童接受整体的文化教育,使儿童对文化形成整体的认识,并保证这种认识的开放性。具体地说,通过健康、科学、社会、艺术、语言等领域的教育活动,使幼儿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得到和谐的、整体的、全面的发展。

(六) 儿童教育的技术:卡西尔符号哲学对网络时代儿童教育的技术倾向的启示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是一个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这种应用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教育的现代化。三岁的小孩并不懂得什么程序,但是能够操作电脑游戏,足可以证明计算机有多么“深入人心”。因此,在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是理所当然的。但教育技术分两类,一类是有形的、物化形态的,一类就是无形的、观念形态的。有形的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的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教育技术观念应该由“技术观”转化为“文化观”。〔9〕

卡西尔认为人是一种符号性动物,其实教育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符号。在儿童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对教育技术的文化认识,关注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技术共同构成的教育文化场,关注不同符号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走出技术中心的误区,使技术的应用充满人文关怀,以有效地培养儿童,有效地教儿童成为儿童,有效地教儿童成为人。

参考文献:

〔1〕〔5〕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 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11.

〔3〕左滕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33.

〔4〕〔8〕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2.

〔6〕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单中惠译.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

〔9〕孙杰远.论卡西尔的符号哲学对教育的投射〔J〕.教育学报,2006,(8).

Inspirations of Cassirer’s Symbolic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Education

Li Yajua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