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卫生部部长陈竺曾说过:“乡村医生队伍将长期为农民群众服务”,但我国农村卫生资源极为匮乏,人员数量不足、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卫生执业资格证书获得率较低等现状在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普遍存在。①为加强该队伍的建设,我校从2010年9月起开设了四年制农村医学专业。诊断学作为中职农村医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临床各专业学科(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等)的重要基础。为了提高中职农村医学专业诊断学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基层医学人才,本文将对中职农村医学专业诊断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1中职农村医学专业诊断学教学分析
1.1学生特点分析
当代中职学生大多都是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才选择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也存在这种情况,他们被称为“应试教育的失败者”。这样的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是不争的事实,②且组织纪律性、自律性相对涣散,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消极懈怠、兴趣不高、缺乏热情、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专业认识淡薄。但是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动手能力强,常常会在上课当场提出很多角度多样的问题,故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中职农村医学专业诊断学教学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
1.2诊断学学科特点分析
诊断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以后临床课程的学习。其内容包括症状学、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心电图检查等。由于各种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互不相同,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内容多、方法较难掌握,实验室检查项目多、临床意义复杂等,再加上学生在上这门课程以前还未接触临床,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学生普遍反映学习知识点多、零碎,且难学难记,以致出现没有兴趣、没有信心学好这门课程的现象。
2中职农村医学专业诊断学教学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并依据《农村医学专业教改性人才培养方案》,以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为导向,我们积极改进农村医学专业诊断学的教学方法,以期让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2.1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作为一个积极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特别是课程中的体格检查,仅凭教材上的文字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影响。多媒体教学是现阶段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把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教学信息有机地整合在诊断学多媒体课件中,直观地显现出来,使学生在图文并茂、声情兼备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也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格检查的方法和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多媒体教学可最大限度地提升中职农村医学专业诊断学的教学质量。不过对于一些基础理论较多的章节,必要时应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效果会更优。
2.2注重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式教学(CBT),是利用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在中职农村医学专业诊断学教学中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症状学、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的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法,课前教师精心设计典型案例,将教材内容完全融入案例中,课堂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小组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及讨论分析,层层深入并作出相应的诊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为主的做法,强化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并且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课后还要进一步梳理与学习案例所涉及到的知识,总结出本次案例讨论中自己的不足和收获,不断提升自己。CBT的应用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促进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提高了中职农村医学专业诊断学教学质量。
2.3加强PBL教学法的应用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③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创立。④该教学法要求教师课前深入备课,把教学内容设置到若干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并将文字材料发给学生,课堂中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再根据学生讨论结果总结。PBL教学法主要应用于中职农村医学专业诊断学症状学教学,如在讲授发热时,教师课前根据该章节内容提出如下问题:“什么是发热?”“体温调定点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发热?”“发热的病人病史采集应注意什么?”等等,将学生分组并安排任务,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去查阅教材并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中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相互讨论,在讨论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然后学生派出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再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补充并做总结。中职学生大部分学习积极性都不高,PBL教学法的应用为学生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较多,这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PBL教学法除了应用在农村医学专业诊断学症状学教学外,还应加强其在诊断学见习教学过程中的应用。Dammers等⑤研究发现真实病人是PBL教学法中一个强有力的学习“激发器”。在诊断学临床见习中,学生面对的不是文字材料而是真实病人,更生动、具体,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将问题贯穿在整个见习过程中,更容易激发学生对诊断学见习的兴趣,且对学习内容印象深刻。
2.4适当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又称仿真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不无裨益,⑥主要适用于中职农村医学专业诊断学病史采集教学。课堂中创设模拟情境,6人一大组,2人一小组,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学生扮演病人,进行症状模拟,另一学生扮演医生,进行病情判断模拟,完成病史采集模拟训练过程,其他组学生对其病史采集过程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点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了沟通技巧。此外,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还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关怀理念,为以后的临床见习、实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2.5加强演示教学和电子模拟病人教学法的应用,强化技能训练
1直观教学法
利用和借助实物、图片、模型、标本、动作、语言和电化教学设备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方法叫直观教学法。贵州中草药资源丰富,我校校园内就有很多中草药,经初步调查,多数同学对校园中草药了解甚少,虽然很多中草药每天都会遇见,但却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更谈不上说出其功效了。在讲中医学中药部分内容时将校园常见中草药引入课堂,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看见过,知不知道他们的功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或周边认识中草药,边认识边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所教内容更加直观化、实用化,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使得我们的中医学课程教起来更加生动形象。在讲到针灸部分内容时利用针灸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师亲身示范等,使得学生对经络穴位的认识更加直观,便于理解。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最能培养学生基本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是要精选案例,选出有典型的案例,要简单介绍案例,并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讨论案例,最后师生共评。这样的教学法既结合实际,学生也从中得到较为深刻的教育。例如在讲五行相生关系中土(脾)生金(肺)的时候,可以举一个案例:某患者,男,47岁,肺结核患者,现症状消瘦、咳血、无食欲,采用食用山药粥补脾调理―个月,患者食欲增加,体重增加,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通过补脾改善了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就是土(脾)生金(金)。案例教学可使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启发学生临床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迪学生智慧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五行的时候,先从日常生活所见到的讲起,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日常说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东西南北与五行之间有什么关联?在讲到阴阳的时候,提出问题:为什么大部分女孩比较安静,男孩子比较好动?为什么日常总说“男戴观音,女戴佛”?为什么军训齐步走时都会先抬左脚,再抬右脚?留出几钟给学生思考,之后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讲解。将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入中医课堂,既使得学生积极思考,又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更加深刻。
4兴趣驱动法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每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说“兴趣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宿舍为单位成立中医兴趣小组,每周讨论1——2个日常生活中所遇见的现象或小疾病,课后査阅相关资料,每个兴趣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在班上讲解自己小组经过查阅资料所了解到的关于日常生活现象或小疾病的知识,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讲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讲得不够好的小组给予鼓励,真正让他们自己喜欢上这门课程。
5故事教学法
故事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穿插些相关的简明、短小故事,以说明注解所讲内容。例如在讲著名医家李时珍的时候,可以讲讲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过程,讲到药王孙思邈的时候,可以介绍他少时因病学医,后终成一代大师的人生经历。在讲中医学中药部分内容如讲到三七、杜仲、葛根、仙鹤草、当归、甘草、龙眼、阿胶等的时候,可通过讲小故事将上述中药的主要功效弓丨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集中精神听课。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大班教学;教学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中医学基础》课程是我院制药工程专业本科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专业每年招生120人,实行大类培养。近年来,都是大班上课,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1)教室偏大,教师视野过宽,秩序较差。(2)学生玩手机者众多,课堂管理难度较大。(3)教师教学手段单一,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运用不好,往往一讲到底,学生兴趣不足。(4)教学对学生关注不够,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参与面狭窄。(5)忽视学生的深层体验,学生学习动机弱化。以上诸因素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资源不足,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热情,教学方法单调学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所致。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从2015年起,本教学团队对《中医学基础》课程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措施,经过二年的努力探索,取得较明显效果。兹总结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1.科学使用多媒体技术
把多媒体用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大班教学,对提高大班教学的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的做法:一是灵活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做好课件,把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汇集到课件之中,图文并茂地展示知识要点;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技术,与学生建立QQ群和微信群,将现代研究的新进展经归纳分类后不断发送给学生,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更多地接受专业教育,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传统《中医学基础》理论精髓。
2.综合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作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有时在一节课中可以同时运用几种方法。如我们在讲授“经络”一章时,一边采用人体经络立体教学模型,一边采用平面经络图讲解,这种直观的教学比较受学生欢迎。又如对某些概念难点,则采用老师出思考题,课后学生查阅资料,在下一节课时请部分学生来主讲,这种“翻转”式的讨论课也受到学生欢迎。
3.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针对部分学生对中医学基础理论学不得法、费时吃力仍掌握不好的情况,我们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其基本的要点是善听(课内)、善记(课内)、善思(课内外)、善议(课内外)。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往往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4.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在教学中,总结出一套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中医学基础的授课对象是刚入学的学生,教师釆用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方法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经研究发现,学生对讨论式教学方法颇受欢迎,他们普遍认为,这种方式可为自己提供主动学习和展示学习能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作为这种学习方式的“导演”,对学生的思维要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中医思维探索及研究,如此则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动性大大提高,将学生的被动接收式学习变成主动思考。通过这种讨论式学习,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对中医理论体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对整个教学过程有一种无形而潜在的影响。“亲其师,信其道”是对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所起作用最形象的写照。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课后经常与学生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与学生交朋友,取信于学生。学生对你信任了,自然就愿意听你的课了。
6.通过设立助教,组建课程学生小组
大班教学的学生数较多,教师不可能与所有的学生都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因此,学校近年来为每门基础课(大班)设立助教1名,以协助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同时组建该课程若干个学生小组,通过学生小组把学生组织起来,平时助教可通过微信或QQ向各小组下达自学提纲、布置作业和讨论题,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7.改革考核方式,综合评价教学效果
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础技能和基本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诊断的原理,学会采集、综合、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运用诊断学的方法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揭示疾病本质,为进一步学习临床医学的各门课程奠定基础。在成人医学教育中,学生大都是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经过中专或大专阶段的学习,具备了较系统的医学基本知识,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自学能力,但是由于社会对于卫生技术人员的要求逐步提高,使他们感到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这就决定了成人医学教育学生学习的目的并非大量积累理论知识,而是有针对性地学习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专业素质。成人医学生的年龄一般参差不齐,年龄偏大学生的记忆力与在校大学生有一定的差距。现代诊断学学科飞速发展,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涌现,加之诊断学课程学习较短等特点,因而成人医学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
1 明确教学目标
成人医学教育学生多在基层医院临床一线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他们的学习目的是通过学习达到理论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大部分学生年龄偏大,有一定的家庭和工作负担。根据以上特点,其教学目标可以定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授课教师需要掌握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从开始学习诊断学起就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提高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2 突出教学重点
诊断学是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联系的桥梁,其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多种疾病常用的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做准备。在以前的教学中,由于对成人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要求不甚了解,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较少,教学内容中有大量中专或大专所学知识的重复,因而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不能满足成人学生的要求,学习效果也比较差。为此,我们采用了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方法,在教学中首先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的内容,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分析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我们根据专科和本科阶段教学内容的差别,对于检体诊断学部分,侧重于培养成人学生的规范化操作训练和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而在实验诊断学部分主要讲授实验方法、临床意义和临床应用的新进展。实验诊断学中的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三大常规检查之一,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实验诊断学中一个重点章节,我们讲解贫血和感染性疾病时重点讲解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形态的变化情况及其在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而对于以前学习过的内容,如血细胞的常规检查方法等,只进行简单的复习。理解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在学习实验诊断学课程之前,学生的思维方法大多还停留在理论课阶段,尚未进入临床思维阶段,他们还不善于运用多领域的知识综合分析人体病理生理变化与临床疾病的关系,还未能认识到人体的复杂性。如贫血时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下降有一定关系,但并非一成不变;红细胞形态变化对贫血病因诊断和治疗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根据贫血性质,在治疗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形态可能出现新的变化:不同的病人可能具有其自身血细胞变化的特殊性等。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些变化的意义,我们在课堂上重点介绍了贫血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变化情况及其与病情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相关指标变化的特点,使他们认识到临床检验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3 改进教学方法
成人医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来学习的目的重在提高,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结合,努力挖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认识和探索知识的过程,力争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比如在物理诊断学教学当中,为了能让学生规范化操作,放映由全国高等教育学校统一录制的全身体格检查操作光盘J,通过视频和声音等多途径教学,学生对体格检查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的、系统的观念,通过播放体检操作及疾病阳性体征的视频,学生有全新的视觉及听觉体验,加深了对体格检查手法的认识和异常体征的判断。多媒体教学系统可重复使用,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体检的每个细节。也可利用数码摄像机,拍摄教师和学生的体检操作过程,再让学生自己来发现并改正每个细节,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电子标准化患者提高检体诊断水平。例如在心肺听诊触诊电子标准化患者相应的部位可以听到肺部正常、异常呼吸音和心脏正常、异常心音,以及可以触到胸膜摩擦感和心包摩擦。感教学软件将文字、声音、图像、解剖、生理、病理、血流动力学、心电图、X线、CT及彩色超声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可在屏幕上直观地看到心脏跳动、膜活动和各种杂音、异常呼吸音产生的机理。使学生对心音、呼吸音产生的机理及听诊特点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在腹部触诊电子标准化患者腹部可以触及肿大的肝脏和脾脏。可以检查胆囊压痛征,这些异常体征往往在短暂的临床见习中是难于一一见习到的,教学软件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肝脾触诊的正确手法,使学生边看边练习,容易掌握且记忆深刻。电子标准化患者运用于成人学生诊断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且能在任何时候提供病理体征给学生练习,较好的解决了学生缺乏对异常体征的体格检查训练问题,是诊断学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设备。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PBL模式
前言
作为生物医学领域重点学科,医学细胞生物学专业性强,囊括诸多理论、概念、实验内容等。其中,实验教学尤为关键。其能够把理论、实践结合起来,对课堂知识加以巩固,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增强课堂有效性,为后续各类相关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1.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问题
1.1教材实验内容陈旧单一
在现有教材中,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丰富,操作过程完整。教师照本宣科,向学生逐一讲解实验操作流程及各个步骤。课堂之初,学生没有预期相关内容,课堂上又没有预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导致实验教学过于枯燥,又不具备探索性。这使学生过于依赖教材标准答案,导致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缺乏思考和创新。
1.2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开展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时,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在实验中出现错误,总是再三强调实验内容、方法、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使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比较顺利。这一过程中,学生严格按照教材内容、教师要求等开展实验,课堂讨论、提问等不足,仅是简单重复上书本上已有的实验内容及知识[1]。这种实验方法违背了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探索性,导致课程教学过程中,趣味性不强,很难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等进行培养。
2.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创新方法
2.1问题导向法
问题导向法即PBL,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备受青睐。这一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学和讨论。在临床实践中,依据课程背景、教学内容等,带领学生分组讨论,通过提出问题、查阅资料、研究讨论、总结反思获取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具体实施方法如下:教师提出问题或任务之后,要求学生把观察对象、实验方法等确定下来,通过课堂探究,给出正确答案,由教师点评。
2.2多媒体实验教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涵盖的专业实验内容、知识点等比较多,倘若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很难把细胞内部结构及功能描绘出来,教学内容抽象,实验操作难度大。发挥网络多媒体优势,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堂上加以应用,依托线上指导,完成实验过程,降低学习难度。将图片、声音、动画等融入实验教学中,使医学生物细胞学课堂具备动态性特征,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兼具。例如,染色、离心等相关实验,操作难度大,耗时长。借助网络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往届学生实验效果及不规范操作,使学生对该实验内容、流程具备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成功参与到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中。
2.3自主探索法
医学细胞生物学中涉及到的各类实验相对比较难,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做准备工作,为学生提供最佳实验时间、条件等,使之规范操作,以保证实验准确度。这种实验教学方法对医学生创造能力培养非常不利。以“利用甲基绿—派洛宁染液进行细胞内DNA和RNA染色观察”这一实验教学为例,在实验之前,反复向学生强调实验标本大小、染液染色时间等,导致学生课堂主动性不强。实验过程中,依据医学细胞生物学特性及要求,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使之自主参与到变量设计中,在不同变量条件下,探索实验结果。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2]。完成实验操作之后,带领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回顾实验过程,真正把实验原理、方法等了解透彻。
关键词: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
引言
所谓双语教学,实际上就是在进行母语教学的同时进行非母语教学,我国所指的双语教学主要为汉语与英语。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基础课程,在医学本科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生物化学发展,很多新技术、新理论出现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但90%的论著都源自于国外,因此需要注重培养能够掌握多种语言的复合型人才,也就有必要深入研究在医学院校中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在医学院校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生物化学课程是医学类专业学生基础知识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双语教学应用到医学生生物化学教学中,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我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教改班是以探索高素质基层医生培养模式为目标,教学一般都以小班课程为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力也比以往强了很多。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解答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果将双语教学与临床医学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让学生掌握更多英语学习技巧[1]。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得知,多数学生对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表示支持,认为它不仅可以让自己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且能调节课堂氛围,关键是能够提升英语水平。由此可见,将双语教学应用到生物化学教学中很有必要。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研究工作,找出有效解决措施。
二、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方面问题。由于本校属于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师资力量较国内重点院校来说相对薄弱,尤其是具有留学经验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尽管从事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教师基本都是国内优秀人才,无论是英语写作能力还是教学能力都很强,但听说方面依然难以与留学教师相媲美,导致学生的听说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怎样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述能力,做好英语与汉语转换就成为双语教师重难点问题。同时,在生物化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怎样将复杂知识精准地转述给学生,并让学生深入理解也是双语教师需要重点考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提高了教师的备课难度,加大了双语教师教学压力。
(二)学生方面问题。由于生源的不同,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掌握英语知识的程度也不相同,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英语口语表达与听力上。同时,生物化学课程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与抽象性,学生学习较有难度,且内容较复杂,其中涵盖的词汇量也很大,也就使其成为学生心中最难学学科。尤其是对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学习带有较大难度的英语无异于“极限挑战”,如果双语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方法不得当,学生在学习时就会更吃力,从而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教材方面问题。教材是生物化学双语教学中重点依靠内容,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学习情况的好坏也与此有很大关系。现阶段,我国多数医学院校所使用教材都是传统母语教材,其中所含有的英文部分基本都是词汇,英文文章所占部分极少,不能满足现有双语授课需求。当然,有时也将英文教材应用到教学实际中,但其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有较大差别,专业术语过多,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困难。将近80%的学生表示阅读这样的英文文章时,至少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查阅词汇含义,可见,这种教材并不适合学生使用。基于此,就需要制定汉语与英语参半的教材应用到教学中,同时内容要丰富,不给学生带来枯燥感,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双语学习中。
三、医学院校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确定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目的。由于生物化学属于医学院校重要课程,能够为学生进行临床医学实践课程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医学院校在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时,最关键的就是要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生物化学知识,学好双语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能够与国际权威人士交流,获得更多更新观点。因此,在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时,一定要先确定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目的,并将这一目标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学校的良苦用心,同时在教学中尽量实现全英语授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也不要忽略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挥双语教学价值[3]。
(二)提高任课教师英语应用能力。要提高双语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关键在于强化教师英语培训,特别要注重英语口语与听力训练。双语教师应经常查阅资料,做好备课,与学生共同学习,通过观看双语教学短视频掌握教学方法与技巧[4]。学校也要积极引进留学人才,为其提供一定的薪资待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双语应用能力。
(三)构建完善的考试制度。通过考试可以看到双语教学效果,但以往的单纯依靠期末考试的方式已经难以真正体现学生学习情况,这就需要双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课程表现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期末考试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英文考试内容,如用英文解答名词,同时对利用英文答题的学生给予加分奖励,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对医学院校学生发展异常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限制了双语教学作用的发挥,因此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才能培养更多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韦耀东,梁平,吕坤,李中坚,吴杏起.加强双语教学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2013,02:79-80.
[2]罗艳红,王太重,邓益斌.民族医学院校临床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02:217-218.
[3]赵青,黄炜,章喜明,陈新美,王燕菲.提高生物化学双语教学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5,01:69-71.
[关键词]工学结合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宠物疾病诊治》是根据畜牧兽医专业都市型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动物疾病诊断和治疗两大核心能力培养而设置的专业核心课。
本课程的设置以专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应用性强,课程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高职特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深入学习,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与素质。
针对宠物医院的化验室、X线诊断室、B型超声波诊断室、心电图诊断室、内窥镜诊断室、处置室、手术室、住院部、门诊室等主要技术岗位对毕业生所要求的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将课程有机溶合为对应的岗位化技术模块,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需求就是学习、实训内容(见岗位学习目标表),教学是在生产岗位上,按照岗位职责任务要求,将知识和敬业精神融入岗位化教学之中,针对性和适应性较强。在岗位上实践教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力架构较为完善合理。课程的岗位化教学,将知识技能、素质培养融为一体,体现对宠物疾病的诊治工作基本规律和教学规律的一致性,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塑造。
在教学实践中,课程组非常重视教学法研究,大家定期进行教研活动并与学生开展交流,在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体会,形成了具有一定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并且注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因材施教,现将我们运用的教学法和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项目驱动教学法
主要用于校内教学。在校内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来我院就诊的病例或教师从宠物医院带回来的动物主人放弃病例,教师指定学生负责整个诊治过程,在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过程中,学生常会遇到理论和操作的难题,产生知识需求,教师针对这些具体的情况引入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要求,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们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积极性并逐渐提高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逐渐了解、掌握了疾病的诊治流程。
2.“边讲、边学、边练”的工作过程导向法
在校内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采用“边讲、边学、边练”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主要用于基本操作能力的学习和训练。例如在影像学诊断的学习中,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后,教师让学生小组自行操作,包括动物的摆位、投照条件的设定、洗片、读片等过程,完成一个完整的影像学诊断操作过程,让学生建立起影像学诊断的概念和操作流程,教师也是根据工作过程提出相应的指导,并根据操作产生的知识需求引入必需的理论知识,教学做结合,避免了理论知识的枯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典型病例分析”、“启发式”、“提问式”教学方法
主要用于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导入岗位学习,主要用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在各系统疾病的讲授过程中,为了避免理论知识单纯讲授的枯燥,教师先举出相关的具体病例,在教师的“启发”、“提问”下,让学生集体分析后提出诊断、治疗方案,由教师对学生的方案提出质疑,由此产生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教师再对有关知识进行讲授。
4.角色体验教学法
主要用于校内教学实训。将学生分为小组,分别担任动物主人、临床检查、实验室化验、仪器诊断、治疗、护理等角色,让学生掌握动物医院治疗流程,了解各工作岗位的岗位能力需求,将枯燥的介绍转变为课堂游戏,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加深了对工作岗位的了解。
5.“真实环境”教学法
关键词:医学论文;论文写作;高校语文;教学方法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明确了核心素养是: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此框架下形成研究产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其中,写作能力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关键途径,也是当前学生适应社会岗位的重要能力。[1]在高校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中,学生可能产生较多的感悟与理解,这些感悟可能对医学的发展和学生自身的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受限于学生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的欠缺,部分学生难以准确表达其感悟与理解,制约了学生的医学研究能力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高校医学院校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医学知识与实践经验,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论文写作能力,要求高校语文教学应对医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为学生论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开展医学生论文写作教学,对于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大学时期是人生学习的黄金阶段,在此阶段就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对医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因为他们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其写作能力直接关系到其文献发表数量与质量,从而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直接的影响。论文写作能力是医学生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医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论文写作能力,才能顺利完成各种医学文书,例如:实验报告、病例讨论、调查报告、医学会议纪要、毕业论文等[2]。而且就业后也难免需要撰写大量的病历、完成科研论文。如果不具备论文写作能力,医学生从上学到工作,无时不刻都会受到负面影响,从而阻碍个人的发展。正如科学家卢嘉锡说:“一个只会创造,不会表达的人,不能算是一个真正合格的科学工作者。”因此,医学论文的写作是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让医学生敢于动笔、乐于动笔,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这对医学生来说,将会是一生的财富。当前,文献发表类型与数量也是评价医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职称评级和晋升的重要依据,通过在高校中开展医学论文写作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写作能力培养和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掌握医学论文写作技巧,提高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从而将临床实践经验转化为可供参考的医学知识,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提升。[3]
(二)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发表文献质量与数量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高校学术氛围的重要体现,优化高校语文医学论文写作能力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医学教学成果向高质量论文的转化,从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实力。医学生的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可以提高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启迪他们的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是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并且能通过论文的形式被不断地探索与交流,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加快医学院校的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医学生论文的水平往往能够体现出医学院校的教学水平。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高,学校是间接的受益者。因为学校是教育的场所,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这也是判断学校真实实力的一个标准。为适应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形势,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已是当务之急了,所以学术论文仍然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实现研究成果对社会的反馈
高校既是知识传承的阵地,也是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者,同时也是医学科学研究的探索者,通过高校语文医学论文写作教学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成果转化为可传播的知识,能够实现医学研究的积累与传播,进而促进医疗技术的突破,以高质量论文的形式实现对社会的反馈。医学生是将来从事临床及医疗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这都是十分宝贵的,将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交流,才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和医疗水平,造福于人民。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写作能力高,社会也是根本的受益者。因为医学的发展必将推动社会的发展。医学论文质量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为写出高质量的医学论文打基础。所以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对医学的发展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更是不可小觑的。
二、高校语文医学论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
(一)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实现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发展。在医学论文写作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医学论文的类型、结构、类型等认识不足,可能存在将研究论文与综述论文混淆的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将论文写作教学理论与教学案例有机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论文格式、要素,能够加深学生对医学论文写作的理解。[4]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商学课程,通过选取真实的案例来提高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价值,在解说案例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技能。例如,在医学论文写作中,普遍要求表格采用“三线表”格式,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三线表格式设置技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案例教学应用中,教师应注意教学案例选择的科学性、代表性,围绕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和课堂教学要求而选择教学案例,尽量避免选择界限不清、容易混淆的文献资料,提高学生对论文写作技巧的掌握。
(二)对比教学方法,明确不同类型医学论文区别
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医学论文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文献资料来源划分,医学论文分为原著论文和编著论文;按写作目的划分,医学论文分为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按学科和课题性质划分,医学论文可分为基础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预防医学论文和康复医学论文。不同目的、类型的论文,其写作要求和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原著论文是作者开展的实验研究、临床观察、调查报告、病例报告、病例讨论等,是作者的第一手资料(即直接资料)。而编著论文则是根据已发表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合、阐述,从而实现医学某一领域、专题研究成果的梳理,即以间接资料为主,属于第三次文献。为了明确其中的差别,避免学生出现混淆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可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不同类型医学论文写作之间的差别,从而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论文写作要点,促进高校医学论文规范化。
(三)强化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实践是巩固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高校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医学论文要素和格式要求,还应当组织开展论文仿写训练,巩固学生对论文写作知识的掌握。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结合医学生专业方向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数据,由学生自行搜集相关参考文献,并进行仿写训练。为了督促学生尽快完成,教师应与学生约定写作时限,学生完成仿写后以Word文档的形式交给教师。教师应研究、归类学生写作训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集中讲解,实现论文写作教学的良性发展。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加强作文讲评和指导。讲评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以一项内容或一个题目为准进行现场片段仿写训练,之后对优秀和最差的文章进行交流,并自评和互评,明确学习什么,改正什么,使之共同提高。
(四)结合岗位需求,开展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新时代,医学生只有不断适应岗位要求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这其中包括病例分析、调查报告、临床观察等资料写作。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岗位要求,教师可根据学生专业情况,精心设计写作情境,组织学生讨论、研究病例报告、分析等资料包括哪些要素和阐述方式,并以此作为课堂作业,由学生讨论完成论文框架结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启发和点评,从而加强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满足医生岗位要求。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医学论文写作是医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自身、学校和社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高校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观念的探索与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高校语文写作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满足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要求和就业发展要求,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丽华,鞠善宏,王海艳.高校学生科技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高校学报退稿率看高校学生论文质量[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27(1):26-28,117.
[2]陈帅.高校学报助推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改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7(6):123-128.
[3]林加西.高校学报在科技论文写作学科建设中的作用[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3,33(5):98-100.
本文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和理论课的教学情况,针对目前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几个方面对生物医学工程的实验课进行了探讨,目的是改进实验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日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实验课教学,教学方法
0引言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一门多学科相互融合,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验课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设置实验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培养。我们针对在生物医学工程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本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以满足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1目前实验课教学中的问题
首先,目前我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大部分实验课程的教学处于辅助理论教学的地位,实验课程成绩仅占课程总成绩的20%左右,因此很多学生存在着较为重视理论课程,而对实验课程较轻视的现象。长此以往的结果就会使得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目前的实验课教学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够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很多数学生在实验课上只是被动地按照实验指导书的实验步骤机械地操作,对实验的原理不能够充分理解。再次,目前实验课的教学不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尽相同,在规定的实验课的时间内,有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会较好的完成实验内容,而基础较差,动手能力较差的额学生到了下课时间并不能顺利的完成实验任务。目前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得不管本次实验完成与否,学生都要离开实验室,而下次实验课又会开始新的实验内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课教学方法探讨赵晓磊齐秋菊霍旭阳*吉林医药学院吉林132013郭春超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132013容,从而导致动手能力差的同学对实验课逐渐失去了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我们并没有达到开设实验课的目的。
2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课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生物医学专业实验课设置的实际情况,按照实验教学的目的的要求,对本专业的实验课教学考核方法,教学内容以及实验室的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2.1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旨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不断的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强调实验内容的综合性,注重各学科之间交叉的特点,从而将实验内容分为础实验训练阶段、综合应用实验阶段和创新设计型实验阶段。减少以验证理论知识为主的基础性实验的比例,在基础试验阶段主要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为主要目的并进一步巩固理论课上的知识点;相应的增设综合应用性实验和创新设计性的实验。在这类实验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提供给学生实验的任务和要求,并给出一些相关的电路和参考资料,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目前我校生物医学专业的实验课都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综合应用性实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2.2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课一直以来都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为了使学生在实验课上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轻视实验课的现状,因此就要求指导老师要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在实验课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应在一部分的专业课程中将实验课独立出来,改变实验教学通常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更多发挥主动性的条件,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另一方面任课教师要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的,,适合各门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从多个角度考察学生的实验能力。可以适当提高实验课成绩在总成绩所占的比重,并结合学生在整个实验的过程的表现,包括对实验的预习,实验的操作,实验的结果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都记入学生的实验成绩当中,从而以充分调动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2.3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实验室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利用我校的教学资源,设立各门课程的固定实验室,如电子实验室、医学仪器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等。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有固定的实验小组和实验台。将各班学生进行,每组都有固定的实验,这样有利于实验教师对每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实验室的器材与设备的管理。同时建立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通过预约的方式使用实验室,实验教师为学生提供欲做的实验所需要的设备和资料并配备专门的实验教师解决学生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以相应的指导,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并进一步减少传统实验课所带来的缺陷。
3小结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课教学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以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不断的对实验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时间才能够,提高实验课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为培养具备医工结合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丽华.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94-96.
[2]陈庆鄂等.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