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混沌理论精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多尔;后现代主义;后现代课程观;4R
一、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的理论渊源
多尔在充分吸收和借鉴了生物学、耗散结构理论、混沌理论等领域的观点的基础上,将具有后现代倾向的观点筛选出来加以创造性整合而建构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
(一)皮亚杰的生物学观点
皮亚杰认为人类的生命系统是复杂开放的也是自组织的,生命系统的基本特点之一便是相互作用。在生命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不是以相互孤立而是以相互联系及与系统整体的关系角度来界定[1]。生命系统通过自组织与外环境保持平衡,干扰和困惑是促使系统运转的必要条件。此外,皮亚杰还将生命自组织的自我调节原理的模式调换到认知结构上,提出了个体发展的“平衡―不平衡―再平衡化”模式[2]。
多尔将这些思想嵌入到课程里,课程像生物学一样具有复杂性和网络关系,不再局限于狭隘的定义和简单的预设;课程要走出现代主义的封闭系统,走向多元开放的系统,同时要有利于学习者的自组织学习和能将其深化的可能性。
(二)普利高津的自组织与耗散结构理论
普利高津耗散结构理论的创立,使我们的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线性走向非线性。他认为开放的系统依赖于大量的耗散。开放系统、非平衡系统是形成耗散结构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自组织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自然或客观事物的系统本身自发形成组织结构,是自我发展和自我运动的有序化过程[3]。
多尔将该理论运用到课程,认为在教学与学习框架结构中可以摆脱学习是教学的直接结果的状态,从而走向另一种方式,即教学附属于学习,学习因个体的自组织作用而占主导,从而改变教学的做法,从教学关系转向对话关系。
(三)混沌理论
在牛顿物理学中,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序、有规则并且可预知的。由此得出,后一事件都是完全由它前一事件所决定。但是量子物理学却认为物理现象都是不可决定的,都是不可预知的,这种非决定的不可A知性、序性、不平衡性、多样性、非线性及不稳定性综合起来所建构的正是“混沌理论”。
多尔吸取混沌理论中的精髓,认为在教学理论上,混沌理论的汲取主要在回归的概念上,体悟回归,个体反思自我并在自我分析的经验中体会自我感和价值感。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往返生成,更多的是一种经验化的过程,而不是使学生掌握确定的结果,个人反思和对反思的共同讨论是课程的关键[4]。
(四)杜威的实用主义课程论和怀特海的过程观点
杜威的检验转变的思想和怀特海的现实是不断进行的关系连接的观点,是过程思想的两个主要方面。多尔认为杜威和怀特海的过程观点在发展新的、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论和课程方法论中极为重要。他相信自组织过程是后现代转变性教育学的根基之一。
多尔将该隐喻到课程体系里,认为课程是一种转变和对话的过程;课程的作用不在于预知的经验而在于转变已有的经验;而课堂则是成为公开转变和分析已有经验的公共地点。
二、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原理
多尔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与“泰勒原理”相对照的后现代课程的四个基本标准:丰富性(Richness)、循环性(Recursion)、关系性(Relation)、严密性(Rigor),多尔称之为4R,这也是后现代课程的基本原理。
(一)丰富性
丰富性是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为了促使学生和教师产生转变和被转变,课程应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耗散性与生动的经验。但对课程来说怎样才能达到既激发创造性同时又不会失去形式或形态“适量”,却是无法事先确定的。这需要不断地在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予以协调。
(二)回归性
回归性是指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的途径或过程。在提倡、支持、利用回归性课程中,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回归旨在发展能力――组织、组合、探究、启发性地应用某种事物的能力,它的框架是开放的。对话是回归的绝对必要条件:“没有反思――由对话引起――回归就会变得肤浅而没有转变性;那不是反思的回归,而只是重复”[5]。
(三)关联性
“关联”的概念对后现代转变性课程具有教育和文化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前者可以称为教育联系,是指课程中的观念、文本、教师、学生、媒体等诸多因素互动而组成的庞大网络;后者可以称为文化联系,是指课程之外的文化或宇宙观联系。这些联系形成了课程赖以生存的大的模体。文化联系产生于诠释的宇宙学――强调描述和对话是解释的主要工具。描述提出了历史语言和地点的概念。对话将这三者联系起来为我们提供一种源于地方但联系全球的文化感。
(四)严密性
严密性是四个标准中最重要的,多尔的严密性不同于现代主义框架中的学术逻辑、科学观察和数学上的精密性,他的严密性是解释性的,不确定性意味着有目的寻求选择方案、关系和联系,意味着自觉地寻找我们或他人所持的这些假设,以及这些假设之间的协调通道,促使对话成为有意义的转变性的对话。
多尔认为课程目标不应预先确定,课程内容不应是绝对客观和稳定的知识体系,课程不应该注重灌输和阐释,所有课程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是通过我们的反思行为得以不断地扩展和生成。
三、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的简要评论
(一)多尔的后现代课程对“泰勒原理”的超越
以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为典型代表的现代课程模式。在课程目标上是来自于外在的工业化社会的需要,在教育过程之外而制定的,它忽视了教育本身的价值。在课程内容上,是在主客二分的世界观下,被视为客观的恒定不变的存在。在课程实施上,注重科学管理与技术效率,教学过程是作为传声筒的教师把已有的、客观的、明确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忽视了教学过程本身的生成性。在课程评价上,用量化标准作为评价课程的唯一手段,且更关注的是预定目标的达成,忽视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
后现代课程观是泰勒传统课程论的转化,认为课程必须是非预先设计、起始的和演进的。多尔提倡 “目标来源于并运行于行动之中”的观点,他认为目标应该是丰富的,多变的,不断生成的,是随情境变化而改变的。多尔倡导课程内容的丰富多样性、疑问性和启发性。在课程实施上,更注重的是学生与教师的个人反思。在课程评价上,是动态、开放的,创造性的,评价作为一种反馈手段是“做―批评―做―批评”这一重复过程的一部分;而作为一种区分手段时,应由不同个体共同作出判断。这种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无疑都为我们批判和反思建立在现代性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提供了一个新角。
(二)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的一些不足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以4R为核心作为后现代课程的基本原理,但从描述看来,某些基本概念尚不清晰。“丰富性这个词是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我们无法从丰富性的界定中得到丰富性的含义。再如,对于回归性这一概念,作者是用了数学函数中一个简单的迭代运算来类比回归性,即“回归性常与数学的重复运算相关”[6]。回归性与反思联系起来,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单纯把后现代课程的一个典型特点寄托于一个简单的数学迭代关系似乎容易概念含混,推理不清。
泰勒原理包含“确定教育目恕⒀窨纬棠谌荨⒀窠萄Х椒ā⒍越萄效果的评价”四个方面,当代任何课程的开发过程都离不开这四个方面。多尔的课程观中,对于如何建立“教育联采取何种材料如何有针对性地建立这种联系,又如何对此进行评价,似乎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可操作的模板。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是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典范,通过多尔的课程观得以洞察后现代课程观的许多典型性特征,但我们也需明确,后现代课程观复杂多样、层出不穷,多尔的部分思想处于设想阶段,尚未形成一个可操作性的课程开发方式和方法,须采取审慎的态度借鉴。但后现代的课程观适应了后现代状况的要求,也是理论发展的必然,其中所涉及的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也包含了对未来社会现实发展的乐观态度。
参考文献:
[1]多尔.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50.
[2]谢登斌.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聚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3]徐瑞.后现代课程的理论创新与不足[J].教育发展研究,2010(18):52-55.
[4]张文军.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新航线[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66-170.
企业集团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由众多企业法人共同组成的联合体。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系统,是基于母子公司间的产权和资本纽带关系,为实现企业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以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活动的约束、检查或纠偏为手段而形成的若干要素的有机结合,它是企业集团公司财务控制系统的核心,也是在出资者所有权及企业法人财产权基础上产生的。
一、财务控制信息系统构建的理论基础
耗散结构理论
财务控制信息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应以耗散结构理论作为指导性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是由比利时物理学教授普里戈金提出的。它是指一个通过耗散结构和能量来维持其有序结构的系统,使研究如何从混沌无序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耗散结构理论作为研究混沌系统形成稳定有序的耗散结构的方法论,在运用时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即所研究的系统必须是非平衡状态的开放性系统。
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及其财务管理者认识管理效率递减规律;自觉地使企业及其财务管理成为一个自组织和自适应的系统;帮助企业及其财务管理者找到提升企业价值的基本途径――创新,建立有效的财务控制信息系统。
博弈论
作为具有多层委托关系的不同法人联合体,其内部各成员子公司虽然有着统一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一致的经济利益,但也存在着各自的经济利益,由于委托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成员子公司比较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从而有可能损害到集团所有者的利益。因此,对于集团财务管理或控制来说必然涉及到管理与被管理或控制与被控制双方甚至多方的权力和利益。如何在冲突与协调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中进行财务管理这种制度安排,也就构成博弈决策问题。建立能实现“双赢”或“多赢”效果的财务控制信息系统,也就是对方法论的正确选择。
二、财务控制信息系统构建的主线
1.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财务信息报告制度
集团母公司应制定子公司的财务报告制度,包括事前报告制度和事后报告制度。各子公司在进行重大经营决策前,必须事前向母公司报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财务网络化提供了可能,为提高企业集团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及时性创造了现实条件。其基本要求包括:
记账凭证录入分布在各工作站上同时进行,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各子系统可以自动转帐,形成统一的总账,减轻转账工作量,以增加转账的准确率,提高转账速度;主管领导可以方便查询各种财务数据,并通过应用软件随时制成各类统计分析资料与财务分析报告,以为高层领导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
2.内部审计制度
审计在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结构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作用不仅在于监督子公司财务工作,也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也是监督、控制内部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以强化企业集团资产控制为主线,建立审计网络,坚持下审一级,各审计部门负责对下属公司的内审。设立企业集团公司审计委员会。保证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充分可靠性。对子公司的一些工程项目、经济合同、对外合作项目、联营合同等进行单项审计。实行离任审计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子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监督和完善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集团实行总审计师制度,加强企业集团审计规章制度的建设,重点是从管理者角度对下属企业进行控制。
三、财务控制信息系统的建立
构建财务控制信息系统的关键是利用信息化平台,有机结合财务分权和集权体制,实现企业集团信息流顺畅,进行动态信息控制。
财务控制信息系统软资源的构建――制度建设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报告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建立财务控制信息系统要通过对企业环境和企业实际情况的周密分析确定企业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财务控制信息系统。依据耗散结构理论和博弈论构建制度体系。结合信息化平台的特征,建议设立分权和集权相结合,集权为主的星形管理制度。
(1)集团设立专门的财务控制信息中心,对集团董事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为体现权威性和专业性,财务控制信息中心直接接受集团董事会的领导。
(2)由董事会派出财务信息主管、由总经理派出内部审计,对集团各个部门机构和各个子公司、分公司等下属单位的财务活动和会计信息进行检查监督。
(3)对各个子公司、分公司的财会机构设置给予充分的自,自行将业务及时输入进入系统,提供与集团母公司的软件接口。要求各子公司必须执行集团的财会政策和保证向集团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财会信息,并且接受集团的预算管理控制及财务总监和内部审计的检查监督。
财务控制信息系统硬资源的构建――系统构建
网络财务软件的出现为我们构建集团化的财务控制信息系统提供了现实条件。基于现行的财务软件,若由母公司提供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子公司提供软件接口,即可实现提供标准的财务信息。集团财务控制信息系统是集团财务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构建应符合财务控制的目标,与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相适应。
要 中国传统美学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概述,然而其又对中国传统艺术影响颇深。具有“和合之美”、“和谐之美”、“中和之美”特点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来自于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同时也是中国书法、国画和雕塑等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的思想精髓。
关键词 传统美学 书法 山水画 雕塑
在中国古代,即使没有一个现代意义所谓的美学学科,但其美学思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中国传统美学蕴涵丰富,其思想精髓主要为:和合之美、和谐之美和中和之美等。
“和合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学观点,其最大特点就是注重整体性。世界是一个整体,一个人是一个整体。整体由要素组成,要了解要素,必须要了解整体。《周易大传》中有:“观其会通”;汉代后儒家强调:“天人合一”。和合之美的第二大特点是“兼收并蓄”,即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汇,扬长避短。
“和谐之美”是中华民族美学始终的价值取向。和谐需要事物各组成要素之间协调统一。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和谐是宇宙运行的客观规律,万事万物都需协调有序的发展。《荀子》中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道德经》中亦有:“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白云不扰鸟儿的飞翔;石头不阻河流的奔跑”。
“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美学思想中最高的审美境界。中和可以理解为中庸之道,即在人类观察和认识问题是要不偏不倚,适时适度。《易经》有:“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论语》中有:“中庸之为德也”;《礼记》中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渗透下,中和之美成为了我国历代艺术家最为膜拜的美学标准。
一、传统美学对中国书法的影响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枚醒目的瑰宝,必然不能脱离中华文化历史环境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书法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产物,其中凝聚了异于别国的物化形态和意识思想。
我国书法中的美学思想,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儒道两家,即自然和社会纷纭复杂,但是其组成元素却至纯至简,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法度运行,古人称之为“道”。汉字经由图、符号到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再到草书,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书法艺术。“混沌”生“两极”,“两极”生“四相”,“四相”生“八卦”。乾天坤道,演变生成万事万物。阴阳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融合,这就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中和之美”。在书法艺术中,中和之美被视为最高理想和指导原则,我国古代著书者尤为重视书法的情理合一、意法合一和形神合一。书法艺术中线条的轻重,行间的疏密,墨色的浓淡等都需达到中和之美,这与我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二、传统美学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自然山水审美和国传统山水画中都得到最好的体现。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理念,魏晋以前,该思想占主导地位。魏晋后,文人墨客皆“以玄对山水”、“寄情于山水”,通过肉眼将湖光水色即所谓的“天”“合”入“人”的审美中。
中国传统山水画讲究虚实结合,即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和合之美”,“虚”为虚白,“实”为色彩形色。通过虚实结合,将观画者既看到画幅中的青山峻岭,流水荡漾的实,也进入灵动幻想的虚中。再者,中国山水画不可以追求形似,而更加注重神似。不仅在外在讲究透视,也更加精心雕琢于对自然山水的内在意境。马远绘《雪》中有:银装裹素锁群山,猛兽无寻数迹难。千里冰封岂罩住?一行白鹭依旧还。情景交融,有虚有实。画者,文之极也。传统山水画讲究“求大同,存小异”,苏轼曾有文赞王维“观摩诘画,画中有诗;味摩诘诗,诗中有画”,此各种感情交替融合,相互呼应,早就中国山水画的高峰和经典。
三、传统美学对中国雕塑艺术的影响
《老子》中著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古人对万物发生发展规律的总结。汉代哲学著作《i冠子・泰录》:“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周易》中“保合太和”是核心思想,“太和”汲取了儒道两家的和谐思想。这些都是讲求和谐之美的重要性。和谐是中国哲学论中基本元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因此,和谐之美必然表现在我国古典艺术作品中。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最能展现“和谐之美”的,当举雕塑艺术。
雕塑家在构思创作时,要做到心无杂念,运斤成风,要讲究局部与整体和谐,讲究个体与集体的统一。雕塑时更要一笔塑一笔雕。雕塑“拟书法性”,讲求起承转合,雕塑也“拟绘画性”,讲求行云流水。要达到“和谐之美”,这必须拥有高超的技法和统筹全局的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天道:《中国传统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转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2]马燕: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人本主义精神及其特征[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对海报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与借鉴作用。面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我们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再认识、再发掘。
1.从艺术手法方面借鉴。
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充分体现了或恢弘灵巧,或简约或精致,或工整或粗放或热烈或娟秀,或质朴或奢华等多种手法。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在海报设计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靳埭强为日本“自在”纸坊创作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海报,在纸纹上运用了传统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构成中国山水自然绘画意境疏散的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文性情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幅海报制作结合中国传统艺术表现手法,把作品风格淋漓尽致突显。对于今天机械工具,电脑技术带来的表现手法单调划一的理性倾向,传统民族艺术表现手法对于现代手段与智灵手法的协调,发挥重要的平衡作用。
2.从图像元素方面借鉴。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炼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他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传说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如梅竹松岁寒三友象征坚贞的友谊,三羊开泰象征吉祥如意,莲花与鱼寓意“连年有余”,喜鹊与梅花寓意“喜上眉梢”等。这些乡土味浓郁的图像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张道一先生指出的“民间艺术是一种本元文化”,如果将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的组合到现代海报设计中,无疑会给单调枯燥的现代设计风格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如韩秉华把冰裂纹(开片)结合汉字引用与“苏州印象”海报作为创意概念。开片纹图案窗格及“三点水”的笔法,组成“州”字的主体,并突出“姑苏城外寒山寺”牌匾中的“苏”字以展示苏州。背景衬以山水影波光和一叶小舟的照片,并以黑色和银色印刷,展现了中国艺术古朴淡雅的诗般意境。
3.从思维方面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的、辨证的、因果循环的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各方面辨证统一和相互间的联系,其思维过程重综合、重归纳。反映在自然观上,强调“天人合一”,“浑然天成”,“物我不分”和“因势就成”。其思想发轫于先秦的道家,儒家以及禅宗理念,是原始朴质的混沌思维方法论的基本核心。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为现代科学技术解开某些知识密码提供了科学辨证的有力思想武器。现代科学的三大发现——量子力学,相对论和混沌论中所包含的概念和思维方法,与中国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注重整体、和谐、相对、转化的传统思想方式相当吻合。中国的绘画理论和设计原理与这种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古代太极图中的阴阳回转,青铜器纹饰的抽象多义,国画中大写意虚实相生中无不透出这种思维方式的精髓。我们知道思维方式转化到海报设计上,往往促成创意的产生,它是人所共知的潜意识中存在的思想意念。一个好的思维意念的生成,能够超越任何阻碍人类之间相互交流的因素,达到更高层次的彼此交流,它是使“中国海报设计”登向国际设计舞台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我们的设计师在进行海报设计时,能够把作品的创作思维糅合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二)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海报设计
中西文化的互动和双赢,成为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海报设计要根植于本土文化精华的土壤中,深入领悟传统中的“中国特性”,汲取外来优秀的意识、方法、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做到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又不落后于国际潮流的设计理念与实践体系。
1.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创造性转化
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即要发掘出其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又要看到其中存在的不是和缺憾,在进行海报设计时,要活学活用。很多设计师还存有“借古人以自重”的倾向,认为套几件古装或搬出典故神话就是弘扬民族文化,设计就有了文化内涵,殊不知这恰恰是远离文化的一种流于表面的吸收,刻意模仿穿衣戴帽的行为表现。
那么如何在海报设计中将民族性与时代性创造性相结合,是体现其本土文化设计的关键之一。我们认为,首要的就是将中国文化传统中视觉的符号和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这些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与时代变迁的种子,根植于国人心中,使其保持文化的认同。因此,我们所要努力把握的不仅是形式与内容,更重要的是抓住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所蕴含的精神方式与审美内涵,并自然地将它转化到我们当代的海报设计之中,亦即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视觉语言。例如余秉楠1995年创作的《海峡两岸一家亲》是为台湾印象海报会设计的“汉字”海报。作品选用了最古的篆字“家”,家是屋顶下的猪,一个多么美好的形象,多么安定和幸福的家庭,它虽然经历长期的形制更叠,繁衍出行,仍离不开造字的初衷,隐喻出海峡两岸一家亲的主题。刘小康设计的《新北京,新奥运》,背景是北京故宫九龙壁中的一条栩栩如生,威武动感,再加上一个跑步人形及科技感的线条造型,重叠龙形和人形,把传统文化,现代思维和运动精神结合起来,表达新时代北京的气象,还有很多成功作品,陈幼坚1987年设计的《Hello香港》,李永铨1993年设计的《现代香港设计师八人展——八仙过海》海报等等,都是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重新看待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深化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把握,这对于发现具有新时期民族特色的海报设计艺术具有启发的意义。
2.“全球化”中的现代中国海报设计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海报作为信息与观念交流的载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成功的海报设计应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共通性意念,通过图形文化方式表现出来,以求人们免去因文化、地域、语言、种族等,使人类交流产生阻碍的因素,通过视觉图形而达到心灵之间的直接沟通。
真正理想的“现代海报设计”,应该更多是一种融古通今,关怀人性的思考方式,是多种文化并存,是人与自然协调的“现代化”的体现,是庄子所畅想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境界。当然,对传统的珍视,并不是一味的沉溺与审美的情感体验,我们所希冀的中国海报设计是在理性秩序下借西学之风,熔铸古代传统,培育拥护中国的文化生命的强大力量,而不是盲目裁切我们古代图形中的优秀片段,凭空移植外来文化。“民族的才是国际的”,把海报设计穿上民族的盛装,让它在世界各种文化的击撞中接受挑战,汲取营养。
(三):结束语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我们的文化艺术也必然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狼共舞”并不可怕,相反,每一次异质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交融,都将会带来民族文化质的飞跃。面对设计全球化的浪潮,思想的贫瘠和信念的过失将成为每一位海报设计师共同的劲敌。因此,在这片具有悠久灿烂文化史的土壤中,我们的海报设计师要“善学邯郸,不失故步。中西结合,以中为主,源流结合。以源为主,形成民族个性,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将得以不断传承,我们的海报设计艺术在本土化的土壤里也必定大放异彩。
摘要:在设计国际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视觉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的失语视觉现象非常突出。作为当今社会人与人交流载体的海报设计,要走出一条“民族个性”的道路,就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向传统学习,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转化,使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海报设计中既具有“民族个性”又有“时代性”,这样,我们海报设计才能真正走“国际化”。
关键词:传统民族文化海报设计本土化国际化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以“图”作为信息载体的艺术,也是与传播相结合的设计艺术形式。其中海报便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充满信息与传达的交流载体,它往往可以不通过文字的阅读或提示,让人们一目了然地快速识别图形中所传达的内容和含义。德国设计大师皮尔·门德尔认为:“海报不仅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理解,而且更是一种美的语言,它映射出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与社会文化。”
然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视觉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失语”现象非常突出。世界设计的大同之日就是它的末日到来之时。当设计失去了民族个性时,不仅达到“世界水平”的目标无法实现,实际上也正在迈向衰败的道路。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是试图去发现一种既根植于我们民族的本土性又对整个当代设计语言有意义的东西。一个好的海报应该是在寻找表现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解读我们的传统艺术中渗透的我们民族的智慧、意境、精神的“中国特性”。我们要为“中国设计”寻觅正确的方向,也为国际海报艺术设计的丰富性提供来自把握们本土的智慧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杭间/何洁/靳埭强主编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雷圭元著中国图案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摘 要:在设计国际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视觉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的失语视觉现象非常突出。作为当今社会人与人交流载体的海报设计,要走出一条“民族个性”的道路,就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向传统学习,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转化,使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海报设计中既具有“民族个性”又有“时代性”,这样,我们海报设计才能真正走“国际化”。
关键词:传统 民族文化 海报设计 本土化 国际化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以“图”作为信息载体的艺术,也是与传播相结合的设计艺术形式。其中海报便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充满信息与传达的交流载体,它往往可以不通过文字的阅读或提示,让人们一目了然地快速识别图形中所传达的内容和含义。德国设计大师皮尔·门德尔认为:“海报不仅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理解,而且更是一种美的语言,它映射出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与社会文化。”
然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视觉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失语”现象非常突出。世界设计的大同之日就是它的末日到来之时。当设计失去了民族个性时,不仅达到“世界水平”的目标无法实现,实际上也正在迈向衰败的道路。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是试图去发现一种既根植于我们民族的本土性又对整个当代设计语言有意义的东西。一个好的海报应该是在寻找表现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解读我们的传统艺术中渗透的我们民族的智慧、意境、精神的“中国特性”。我们要为“中国设计”寻觅正确的方向,也为国际海报艺术设计的丰富性提供来自把握们本土的智慧和想象力。
(一)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海报设计
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对海报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与借鉴作用。面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我们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再认识、再发掘。
1. 从艺术手法方面借鉴。
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 ,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充分体现了或恢弘灵巧,或简约或精致,或工整或粗放或热烈或娟秀,或质朴或奢华等多种手法。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在海报设计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靳埭强为日本“自在”纸坊创作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海报,在纸纹上运用了传统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构成中国山水自然绘画意境疏散的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文性情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幅海报制作结合中国传统艺术表现手法,把作品风格淋漓尽致突显。对于今天机械工具,电脑技术带来的表现手法单调划一的理性倾向,传统民族艺术表现手法对于现代手段与智灵手法的协调,发挥重要的平衡作用。
2.从图像元素方面借鉴。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炼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他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传说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如梅竹松岁寒三友象征坚贞的友谊,三羊开泰象征吉祥如意,莲花与鱼寓意“连年有余”,喜鹊与梅花寓意“喜上眉梢”等。这些乡土味浓郁的图像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张道一先生指出的“民间艺术是一种本元文化”,如果将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的组合到现代海报设计中,无疑会给单调枯燥的现代设计风格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如韩秉华把冰裂纹(开片)结合汉字引用与“苏州印象”海报作为创意概念。开片纹图案窗格及“三点水”的笔法,组成“州”字的主体,并突出“姑苏城外寒山寺”牌匾中的“苏”字以展示苏州。背景衬以山水影波光和一叶小舟的照片,并以黑色和银色印刷,展现了中国艺术古朴淡雅的诗般意境。
后来,比较巧合,我为科罗拉多的朋友Linda写了10则书评,知道Linda的先生是霍金《时间简史》审校者,而《时间简史》曾经被列入“第一推动”的第一系列。
“第一推动”中的《原子中的幽灵》等著作甚至成了我的枕边读物。那一段时间,对“薛定谔猫佯谬”、“阿斯派克特实验”、“约翰・惠勒的比喻”十二分着迷,心想有过“岳麓书院”的地方确实不等闲啊,其他省难以望其项背也。
在“第一推动”之前,上海译文出版社曾出版有《混沌》等科学读物,颇有影响。但它们是零散的,不具备“第一推动”那样的规模。
在更多年头以前,年轻的我曾应邀在潇湘电影制片厂修改电影本子,以东塘为圆心,脚步几乎扫荡了全部的长沙地面。有个妙龄的XX团干部,最乐意随我转悠。虽喜欢写诗,但也同样喜欢以依人之态听我关于自然科学的奇谈怪论。“唯楚有才”的牌匾收纳过我们的目光,湘水上的航灯映照过我们的影子,岳麓山背后的月亮,印证了我们演绎在那里的痕迹。
后来,这位长沙朋友在深圳,一边给我寄零食,一边再三介绍我去作工程师,现在,其在华东某大学工作,一直为我未能从“理”从“工”而遗憾。这是个知道我的人,知道我心深处的理科情结。而对于我,湖南因此是个柔媚而又知性的地方。
为中国介绍西方的高级科普者,非“湖南科技”的“第一推动”莫属。高级科普与传统科普不同,它传授的知识专业而深入,并体现一定的理念与思想,而且主要强调后者,不拘泥于对具体的某个概念和细节的琐碎阐释。
多数人对科普的理解仍停留在知道知识结果而不是探求知识过程的层面,这并不奇怪。而且作品越高级,就必定越会出现无数歧义的理解。高级科普尽管不像文学作品一样,但不同读者也会得到不同的收获,各有其妙。
“第一推动”各辑的策划确实较为成功。它在选题把握方面,总是尽量选择一些世界名著或是体现最新科技前沿的作品。《原子中的幽灵》,《时空本性》,《终极理论之梦》,《宇宙的琴弦》,《惊人的假说》,无不十分精彩地反映了当代科学的前沿动态。
我们至今仍无法估量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现代科学革命的深刻程度。西方人提前从物理、地质、生物、数学、信息学等各方面全面接受了不确定性和非线性,超越了笛卡儿和牛顿的确定性世界。这标志着西方的科学模式已发展到极为成熟的程度,已经或即将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根本性影响,任何人都无法阻挡。
纵观十多年前的社会生活,主要还是笛卡儿、牛顿在唱主角,新物理学的影响不过是初露锋芒而已。甚至时至今日,在中国,除了活跃的文化道德宣传,社会的其他层面总是显得滞后,多数人对科学的理解还停留在进化论,至多相对论的阶段,量子论,只听过名字而已。因此,“第一推动”选择的经典科学名著,对读者是福音,对内行也有颇多启示。
中国文化融合外来文化的能力并不是无限大的。隋唐时期成功地将佛教本土化,后来的蒙古人和女真人、满洲人的“钦服”中原习俗,严格来说不能算是文化融合。近代中国出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起关键作用的不在于洋人的枪炮,而在于西方文化的精髓――科学,特别是公理化的数学、经济学、医学、法律、计算机……带来的一系列真正的革命。
现在不少年轻人喜欢逛街、购物、休闲、游戏、娱乐。我实在难以想象人为什么可以抛弃自我挑战、拼搏精神,我真诚地希望受过一定教育的公民,少关心歌星是什么星座,爱吃什么零食,家里的猫叫什么名字,而应该去了解自己所处这100年内最具代表性的科学思想。
自然科学,即是源动力,“第一推动”。这是圣西门与康德无法“移植”到社会科学中来的。
自然科学是宽容的,即使是一些独特的为人诟病的行为,也完全可以成为堂堂正正的科学研究对象,如博弈论;自然科学也带有一种最深刻的自省,它可以自己证明自己的局限,如不完全定理、不确定性原理,而一些人文的东西,如中国X子的伦理体系,反被一再吹成天经地义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学习科学,最有成效的领域是经济学。于是科学再次激发我们的想象,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幻境?赌场?还是骗局?抑或全都猜错了?或是几者兼顾?
关键词 老子哲学 太极拳 尚柔理念 空无之道 清静无为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码:A
太极拳被称为哲学拳、文化拳、医拳,内外双修,对于人类养生保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古典哲学、古文化中,老子哲学对太极拳的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本文主要从太极理论与老子哲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出发,对老子哲学与太极拳之关系进行论述。
1 太极理论影响着老子哲学
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是《道德经》。《易经》出现五百多年后,老子对于《易经》的辩证思维模式与思想,一定有所感悟和学习,这为他创立自己的哲学理论和辩证学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见,《道德经》的理念受到了《易经》的影响。
《易经》中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句。老子《道德经》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天以为和”的学说。老子在这一章里讲了大道的衍生规律:大道生出了一,一生出了二,二生出了三,三生出了万物,这和《易经》里所说的思想大同。大道之无而生出妙一,妙一而生出了天地的二,二生出了徼三,三衍生出了宇宙万物。我们从而可以推断出万物都在道中,既然万物都在道中,那么万物自然会将阴阳理论和道德合在一起。《易经》中太极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它混沌未开,浑然一体,无所谓两仪,也无所谓阴阳。阴阳是对立的,又是统一融合的,它们的对立表现在二者相互排斥,是分隔裂变的产物,它们融合表现在它们本身是一个物体,来自同一种物体:太极,也就是道,就是一,是因为它们的这一特性,我们才可以将它们揉在一起而成为“和气”,天气阳而地气阴,万物生于天地间,自然带有阴阳二气。万物之所以生是因为阴阳相合而生成的“和气”所致。“和气”使万物得以安宁并且生生不息。老子哲学思想与《易经》中太极论相一致。从而可知,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是《易经》中的太极理论,这为老子的哲学思想引领太极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老子哲学对太极拳的影响
2.1 老子的尚柔理念被太极拳发挥到了极致
老子特别崇尚“水”性,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的崇尚柔弱的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入骨入髓。
(1)从打太极拳的整体外形看很轻柔,特别是杨澄甫定架的杨氏太极拳,外形上毫无发力动作,如歌似舞,行云流水。
(2)太极拳要求用意不要力,有心练柔,无心成钢。练习太极拳表面轻柔、舒缓,而实际上体内神奇鼓荡,像无形的球体膨胀,每势落点像原子弹在爆炸,散发着极大的能量。
(3)太极拳作为武术,与其他拳种相比,有着独特的技击特色——以柔克刚。以柔克刚包含了以静制动和以弱胜强的特点。“抽刀断水水更流”、“滴水穿石”等等都说明“柔胜刚”的道理。
2.2 老子的空无之道是太极拳的灵魂
太极拳原理源于老子的空无之道。老子对一切事物都认为有虚有实,而虚松的威力最大,他提到“无有入无间,柔弱胜刚强。”又说“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何谓“惚恍”?我们说大道是一个东西,东西应该是有形象的,但是它却看不见摸不着,它是一个超乎物质世界的东西,它若有若无若隐若现,无法用概念来涵盖,只能用心灵去通达,无法用感官去体验,只能用身心去感知。对于这种模糊而又深奥的,亦真亦幻的状态,我们称为“惚恍”。惚恍正是太极拳行功过程。
太极拳很难练,那么太极拳怎样练?太极拳灵魂是松空。是松空、松柔、松无,是周身不挂力,周身上下内外通畅清净,净得肌肉骨骼的夹缝里都不留一丝一毫的力。一个松空阴阳之体,一个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阴阳相济之体,到了这个境界,才是太极拳功夫之人。又如何练呢?一个人无论他是否练过武术或其他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必定经常拿过重物,用过气力,这样就使每个人在动作中都不免带有僵硬的鼓劲。想学好太极拳,对此僵硬的鼓劲就必须以“百炼成钢,何坚不催”的劲头把他去掉,力求柔顺,在打拳的“千锤百炼”中把固有的僵硬劲化为柔顺劲,运柔成刚。所以动作不用力,要求全身松开,松得空无。经过长久多年的反复的修炼,就一定能达到上乘的武学,就能达到本体的空无感——练拳、打拳到盘拳身上感觉有太极拳的味道,此时是周身四肢感觉有太极的内功,周身肢体的松、空到无的境界,不再是整体和局部的运动,而活跃的是太极拳的细胞——点。当前高科技纳米技术被国人关注,纳米虽然是计量的最小单位,但用高倍显微镜是可以看到的,太极拳的点,其小无内,用高倍显微镜看不到的,为什么看不到?因为点是空无点,摸上去什么也没有,这是空无感觉。
说空,太极拳讲究引进落空。何谓引进落空?就是引动交手对方的重心,使其失去平衡,为我的取胜创造条件。这样,主动者就给被动者创造了击败自己的条件。老子说:“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得寸而退尺。”“为客”不是为客而客,“退尺”不是为退而退,“客”和“退”只是一种手段和现象,其目的是为了让彼方造成过失,让己方取得“我顺人背”的优势。可见,老子所说的“客”与“退”,其本质是为了掌握主动权。太极拳以“柔”为主的思想与老子的论兵思想同出一辙。
空无是太极拳的本质,就是老子说的“复归无极”。无极应解释为终极真理。修炼太极拳到上乘为无极,空得没有了边际,达到“无形无象,全体透空”。
2.3 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是太极拳的最终目标
常言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太极拳源于老子思想,宋末明初武当丹士张三丰是太极拳的集大成者,为了配合道士的静功修炼,张三丰将道家流传的单式太极拳动作整理成套路,供道士修炼,通过内外兼修,达到护观和养生之用。太极拳称为内家拳,注重内功的修炼(也称静功)主要是打坐和站桩。在打坐和站桩的入静之中培养先天一气,打通大小周天,使其与宇宙之气相合,实现老子说的“胎息”即体呼吸,并使内气不断充盈,以养天年,并可进入“身无形,手无象”的高层境界,将这些方式再运用到太极拳的修炼中,那么就能达到听劲的神明,化劲的虚灵和发劲的神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数学教学;数学素养;数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6-0024-03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流行于西方社会的哲学和文化思潮,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这股思潮开始影响我国的一些文化领域,九十年代中后期,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理论被陆续引介到我国,并逐渐被一些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所关注。后现代主义的数学观改变了人们对数学的传统认识,同时对数学教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后现代主义的数学观
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时期到现代,数学一直被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是一个普遍的准则,不依赖于情景和人的认识,数学是绝对、完备、无可怀疑和精确的知识典范。但这些观点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质疑,例如,后现代主义者赫胥在1979年曾分析数学的人文特点并由此创立了数学的人文主义学派。该学派认为,某些数学现实一旦被创造,其对象就被人为地赋予了特定的性质,数学对象没有超出其文化意义以外的意义。这些对象是由科学的、技术的、社会的需要所驱动,数学理论被接受是因为社会理由而不是因为他们具有某种客观性的“真实”。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数学是建构的,而不是发现的;数学是与情景相关的,并不具有最后的本质意义上的根基。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数学研究已从追求抽象理论转向为注重具体内容表征,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支配地位转为从属地位,同时,数学的绝对性也遭到解构,确定性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实验数学、非线性数学、混沌理论和非连续性得到充分的重视。
既然数学对象没有超出其文化意义以外的意义,数学理论被接受是因为社会理由而不是因为他们具有某种客观性的“真实”,因此,我们就应该把数学当作一种文化或文化活动,并从社会需要的角度,从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中去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和研究数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精神与数学的价值以及数学与其它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事实上,数学中每一个概念的产生、每一条定理的提炼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都有它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如果不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过程,就无法真正把握数学的本质和精髓。
二、后现代主义的数学观给数学教学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的数学观启示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既要重视数学的知识性,又要重视数学的人文性,同时通过一定的教学情景再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深入挖掘数学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过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数学素养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掌握科学方法、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素养比获得科学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科学知识是经常变化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才是始终如一的。无论科学知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精神(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是始终如一的,它们才是科学的本质。在课堂上,教师既要传授数学知识,又要展现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以及数学的精神,要把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为社会所需而教,学生要为生活所要而学,不能迷信书本、隔离生活、脱离实际,更不能只顾推理、忙于演算。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要不断地交流与互动。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数学的课堂变成一种探究数学知识的场所,在这里,学生的思维可以活蹦乱跳,思想的浪花可以汹涌激荡,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不仅乐于思考、善于探讨,而且还敢于向书本挑战,向老师质疑。教师不仅要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交流与对话,要乐于和善于为学生解难答疑。特别是,在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精挑细选教学背景材料。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数学是建构的,而不是发现的;数学是与情景相关的,并不具有最后的本质意义上的根基。因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挑细选问题的背景材料,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既要使选择的材料具有综合性、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和人文性,又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紧扣课堂的教学内容,符合一节课的教学容量。然后,教师通过简短的语言、精彩的开场白,顺其自然地将材料呈现给学生,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同时,教师要协助学生从材料中找出不同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猜测、推广与拓展,使他们得出更一般的结论。
【关键词】旅游危机管理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
一、引言
关于旅游危机管理,大多数旅游目的地管理层仅仅看成是目的地在非常态下的一种反应。其主要表现为:危机管理是非常态的管理活动,是一种权宜之计,是事后补救措施,危机管理只会对旅游目的地发展增加成本负担等等。其实,这是对危机管理的一种偏见。事实上,危机管理固然会造成短期目的地管理成本增加,但就长期而言,它不仅能规避危机和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失、加快目的地危机后的恢复时间,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危机管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
二、旅游危机管理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
危机管理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即危机预防、危机应对、目的地重建或恢复(危机救治),来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
(一)旅游危机预防
危机预防是旅游游危机管理中的开端,主要是构建预警机制,尽可能做到危机规避,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在此过程中,旅游目的地往往形成许多竞争优势。
1.预警机制有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产品的竞争力。预警机制的建立健全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甚至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这不管是对目的地的生产产品(有形和无形产品)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大有裨益。预警机制除用来防范危机,还可以将其用做保障环境质量和保障产品质量等用途。
2.危机预防是目的地附加利益竞争优势的保证。所谓附加利益就是指对度假的满足超出了基本利益以外的利益。则附加利益竞争优势就是指通过附加的和持续的情感利益所获得的竞争优势,它很难被模仿。在旅游目的地竞争激烈的今天,许多目的地在基本利益方面一般都是可以替代得,这使得附加利益竞争优势成为目的地竞争取胜的一个法宝。
3.危机预防有利于增加目的地的知名度。旅游经济是体验经济,顾客在目的地旅游就是为了体验和享受生活。因此,游客对目的地的满意度就体现在该地的“体验”和“享受”两方面上。危机管理在预防阶段的功能主要是清除可预见且可控制的潜在的危机毒瘤,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使目的地拥有较高的安全感。再加上拥有居安思危的领导和职工─他们的真诚和热情─使目的地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让顾客体验和享受等价满质的服务,购买货真价实的商品。科扎克(MetinKozak,2001)在研究旅游者满意度、之前的访问经历以及重游意愿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发现,游客之前的旅游经历与满意度也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不难理解,因为游客对某目的地有较高的满意度,他就会产生重游或重温该目的地,并且向亲朋好友,甚至陌生人推荐该目的地。结果是,该目的地不仅与游客建立了长期关系,而且还能增加该地的知名度,增加新顾客。
(二)旅游危机应对
危机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破坏性等特点,导致许多危机事件发生不可避免。这就有必要做好危机管理,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能减轻危机事件的危害度,还能在其中寻找机会。
1.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前任CEO奥古斯丁说过:“每次危机的本身既包含着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企业危机管理的精髓”。Faulkner指出:“依据混沌理论,危机管理实质上被看作是一个创造过程”。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减轻危机负面后果,并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对旅游目的地而言,无论来自外部还是内部的危机冲击,都可视为“创造性破坏”。
2.危机事件促进旅游目的地管理更完善。危机事件的爆发往往能暴露目的地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如,SARS的爆发,就暴露了中国在应对大规模公共危机方面,缺乏足够的应对措施和经验,更重要的,是缺乏一个专业的危机预警和处理机制。这可以使目的地地管理者更真实全面地了解自己,清楚地看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这一过程可以使目的地战略分析更全面,战略制定与选择更加准确,战略实施与控制更加到位,从而从整体上提高目的地的战略管理水平,为培育与保护目的地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这一过程可以为目的地管理者提供创新的勇气和思路,在目的地内部达成创新共识,为目的地找到创新的突破点,切实提高旅游目的地竞争力。
(三)旅游目的地恢复
旅游目的地恢复是旅游危机管理的最后阶段。危机管理的建立健全能加快旅游目的地恢复。著名旅游经济学家科恩曾言:“一个为危机做准备的组织,从危机中恢复过来的速度比没有做准备的组织要快两到三倍,且花费的财力和人力成本也明显的减少。”
当今,旅游目的地竞争激烈异常,谁在危机中先恢复起来,少受危机事件的影响,谁就取得先入为主的优势。对旅游目的地而言,时间就是优势,是一种营销成本。目的地恢复时间越短,它消耗的时间成本就越少。旅游危机管理除了在旅游目的地恢复过程中产生时间成本优势外,它还能正如科恩所言的那样,减少在目的地恢复过程中花费的财力和人力成本。所以,危机管理创造了恢复后的旅游目的地成本优势,增加了它的竞争力。
三、结论
危机管理是旅游目的地常规管理的延伸,是目的地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危机管理不仅是目的地规避危机,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进行危机处理救治的主要途径,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危机管理还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措施。做好危机管理首先就得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只有意识到这一点,目的地管理者才会对危机管理开怀接受,才会投入精力和财力去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
参考文献:
[1]李继红.我国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的理论探讨.东南亚研究,2005.
[2]李树民,温秀.论我国旅游业突发性危机预警机制建构.西北大学学报,2004,(5).
[3][4]德克格莱泽著,安辉,译.旅游业危机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