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护文物弘扬传统文化范文

保护文物弘扬传统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护文物弘扬传统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保护文物弘扬传统文化

第1篇:保护文物弘扬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瓜州;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8-0120-03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利用,需要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承传、发展、利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了前列,国内沿海地区的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从做得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看,一是它们的经济发达,能给文化的保护、研究、弘扬、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在文化的发展和利用过程中,使人们看到了它的价值,提高了对既有文化的认识。

甘肃地处丝路中段,是伏羲文化、丝路文化、敦煌文化等文化的所在地,是文物大省,也是文化大省。敦煌、瓜州又居丝路要津,是丝路文化、敦煌文化的中心,文物遍布,遗产林立,有横贯东西的疏勒河绿洲、汉长城、丝绸之路,在国际上也具有空前的影响力。然而,它的保护、弘扬、利用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大量的不可移动文物田野、沙漠,任凭风雨剥蚀、人为破坏,甚至连最基础的文物“四有”都达不到,更谈不上弘扬和发展。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当不分门户,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多元化方式,动员全民参与,来抢救、保护、弘扬、发展文化,其次,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的价值,显示文化的作用,从而提高人们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创造经济效益,为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承提供资金支持;最后,旅游业的兴起给文化的保护、弘扬、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旅游业近3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旅游离不开文化,旅游业依赖的资源是文化资源。因此,促进文化的保护、弘扬、发展,一定不能忽视旅游业的作用。

二、瓜州文化遗产丰富,个性突出,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瓜州位居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是多民族融合地区,也是中西文化交流荟萃之地。汉代敦煌郡所辖六县中有三县就在今天的瓜州境内。瓜州风景名胜各异,文物古迹众多,是甘肃省的文化大县,有各类文物古迹333处,其中已公布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0处。瓜州境内所保存的石窟遗址、古城遗址、古墓遗址、丝绸之路古道遗址、古长城烽燧遗址、古水源遗址,和大量的馆藏文物、文献资料,都是研究古代政治、军事、文化、交通、民族的成因、发展、交流、融合、兴衰的佐证,是丝绸之路文化、长城文化、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三、发展瓜州旅游,必须做好基础工作

作为关联性极强的旅游业,其启动与发展与区域内其他各行各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互补互动,互为因果。从产业链条讲,旅游由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构成。从相关产业讲,又与文化、交通、通讯、城建等有关系。从产业的外延讲,它又与工业、农业、商业都有关系,而且旅游业的发展又必须通过策划、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调整、完善等步骤来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鉴于旅游发展的复杂性、系统性,首先,应做好策划,必须对瓜州地区的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进行深入研究,对该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盘点、归类、定位。其次,应做好规划,包括与其他行业协同发展的规划,以及近期、中期、长期的发展规划等。

四、发展瓜州旅游,开发要有创新理念

(一)要重新认定传统文化的价值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不断深入。新的发展形势要求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这是很有必要的。一直以来,人们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惯性思维的局限,形成了一些理解误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不准确,特别是对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认为这些文化或者是糟粕,或者纯粹没有意义,或者过于“土”。今天看来,这些评判大多是偏颇的,甚至是错误的。岂不知,越有地方性,才越有国际,性没有文化的差异就没有旅游的个性;旅游就是人们对不同文化的向往和追求,旅游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和桥梁。

(二)旅游景区和博物馆搭建了向大众传播文化的平台

20世纪90年代之前,传统的博物馆建设理念还大行其道,博物馆似乎只为专家和文化层次较高人士提供服务。近年来,博物馆的功能、宗旨等都顺应时代要求有了转变,国家提出了“三贴近”的方针,博物馆的服务对象除了专家学者,还增加了广大民众,而且,民众成了博物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旅游景区和博物馆就成了服务于多层次广大民众的文化传播载体。明确了这一点,有利于我们选择表现文化、宣传文化的方式。民众作为一个内涵广泛的群体,其内部必然存在着认知、理解等多方面的偏好和差异,在接受历史文化上,也势必体现出多层次、多形式的需求。经验证明,讲究知识性、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刺激性的寓教于乐的文化传播、宣传方式,是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若将其纳入旅游开发的范畴,它就能使旅游景区或博物馆所倡导的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化为具象的文化实体,就能使游客在参与体验的同时感受历史的魅力,接受文化的熏陶。

(三)资源不是产品

从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角度来讲,能够保持文化遗产现状不被破坏,可供研究就似乎可以了。但要辟为旅游景区或建成博物馆,作为旅游产品展示出来以供游客参观,仅仅把保持在原生态面目的文化遗产简单呈现出来还远远不够。

瓜州以及河西地区的田野文物中,可供开发的大型文物遗址主要是两汉、魏晋、唐之前留下来的,其历史沿革都在千年以上。但这些遗址绝大部分都是就地取材的土遗址,历史文化价值极高,与之关联的历史文化事件十分丰富,民间传说也蔚为大观,但观赏价值却很低。限于职业、阶层、文化素养等因素,除了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士,一般游客很难在参观文化遗产的短暂时间中,就认识到其中蕴涵的辉煌历史积淀和丰富文化内涵。

但是,利用文物遗产及其文化价值打造旅游产品,不经过一定的开发、建设,则无法使其文化价值彰显升华,无法使其旅游价值充分体现。所以需要以恰当的方式去解读它们、展示它们,要对它们进行保护、研究,还要建设相应的展示载体以及旅游服务的基础性设施。

所以要使资源真正转化为产品,就必须通过资源、资金、智慧的对接。这三者之中,智慧尤为重要。因为若要打造一个旅游精品,就必须对景区所有的文化遗产进行搜集、归类、评价、定位,还要正确地把握服务对象的文化价值取向,选择恰当的开发方式,使该景区历史文化的价值、意义全面得到诠释和再现,从而将游客带进历史,带进文化。

五、发展瓜州旅游,开发要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及其价值的提升

(一)开发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

《文物法》有“保护第一,利用第二”的明文规定。并且文物不可再生。依靠文化发展旅游,要靠山吃山,吃山养山。只有保护好文物,才能发展旅游,才能保证持久永续的发展。

第2篇:保护文物弘扬传统文化范文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创新为动力,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科学编制专项创作规划,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推动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以补齐短板、兜好底线为重点,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填平补齐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和资源,普遍建立村级文化中心,实现贫困地区县县有流动文化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通过政府购买、社会资助、项目运营等形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提升服务效能。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促进公共文化供需有效对接。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文物保护,继续推进一系列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传承发展传统戏曲,振兴传统工艺。推动民族民间文化典藏与传播,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推广,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民间传承、礼仪规范、文艺创作等各个方面,赋予新意、创新形式,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通过重点行业带动和有力政策推动,促进文化产业优化结构布局、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质量效益,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改造提升演艺、会展、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娱乐、在线视听等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与科技双向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文化产业”。营造良好文化消费环境,培育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习惯,增加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

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打造综合性、专项性、区域性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健全以内容监管为重点、以信用监管为核心、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管体系。

第3篇:保护文物弘扬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 发展对策

博物馆是历史的长廊,是保护、研究和展示传统文化非营利的组织机构,在文化传播及推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座城市的博物馆,就像一个家庭的族谱,她是后人通过博物馆里的每一件藏品,透过漫长的历史长廊,领略这做城市的历史精髓,提升城市古文化的厚重感。但对县级博物馆来说,由于设施简陋,经费短缺,造成藏品收藏不足;同时在安全服务和网络管理上也存在着诸多瓶颈,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县级博物馆还有着许多不足和欠缺,与国际接轨的距离相差甚远。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对县级博物馆进行整体分析后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和对策性的建议。

一、博物馆对人类的重要性及罗源馆发展现状简介

社会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造建博物馆的目的就是让后人记住历史,了解历史;当前,我国大力推进传统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博物馆,就是对我国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元素的高度概括。因其在文物收藏和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也承担着对子孙后代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

博物馆是传播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的特殊媒介。博物馆利用文物组成的体系特征对不同类型和不同主题的文物进行科学分类,利用直观、形象、具体的特点,真实、直接、生动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予以体系性的陈列展示。对广大参观者进行历史知识的教育、文化传统的教育、爱国主义的教育等。博物馆在通过展品的展示达到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这对后人科学的、全面的价值观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博物馆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罗源县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

第一、建馆时间比较晚,这几年在有关部们的重视和支持下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就总体而言,还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发展滞后的现实问题。如:馆内的陈列规模较小,藏品种类不丰富,珍贵历史文物那是少之又少。

第二、我馆在运营及管理过程中也存在薄弱环节,博物馆鉴于管理的高要求性,管理费用在营用费用中所占比例较大,馆中收藏物品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补充和完善,具体表现在:

1、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支付文物征集的费用

2、流落在民间文物比较少,加之收藏之风盛行,可征集文物的渠道也愈来愈少。

第三、众观我县博物馆现状,与大中型城市有着不可回避的欠缺,这在博物馆专业管理及研究人才的吸纳过程中面临诸多障碍。专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博物馆“新鲜血液”的注入,在博物馆藏品的宣传上、藏品衍生品的开发上、博物馆主题文化的打造上和现代科技的应用上等都限制了博物馆的长远发展。

二、世界博物馆发展趋势及我馆与之存在的差距分析

新陈代谢、吐布纳新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博物馆的发展也得摆脱那种一朝成馆,终身不变的模式,尤其是伴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博物馆也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的技术和力量,让科技元素不断融入到博物馆中来,让流传万古的文物不再呆静和神秘。走进博物馆,观众不仅可以见其形,甚至可以闻其声;一些历史文物通过高科技手段,不仅可以看到它的过去,还可以看到它的未来;对一些历史事件,我们通过音频视频的回放,让历史“再现”,这样就可以让浏览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观、学、思、动中加深对观赏物品的理解和认识。总之,博物馆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愈来愈走向现代化,愈来愈注重参观人员的参与性,现代式的博物馆正向着一个融消遣、享受这一趋势相契合。

对比可见,罗源馆与之存在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我馆还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展品上作一个卡片式的说明和指示,基本上是让参观者自己进行视觉浏览,观众不能自己动手,不能参与。虽然也配置了讲解员,但讲解员的讲解也是众口一词,千人同调,参观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不能将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样的博物馆对参观者而言没有新鲜感,人们缺少积极的参与性和高昂热情。

三、我馆现实发展策略选择探讨

博物馆是传递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博物馆事业的繁荣是社会公益事业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让县级博物在传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更好的、更健康的服务于人们,这是一个文物工作者所应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第一,政府是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政府要起到政策引导作用,加大对博物馆发展的重视。县级博物的发展,资金支持是关键,博物馆突破性的发展必须得到政府资金的支持。尤其是对刚刚成立不久,发展不完备的罗源博物馆来说更是如此。另外政府也要在文物物品的征集及回收上给予鼓励,对那些在文物征集回收中做出表率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奖励,形成一个文物回收的良效机制。这样才能保证博物馆长期久远的发展。

第二,博物馆的内外建设要凸显主题化、特色化

在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中,可能会面临着这样的矛盾,那就是博物馆有限的面积与众多的展示内容,往往在建设中存在冲突。其实每一个博物馆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样样俱全,尤其是对县一级的博物馆而言,更是如此。县级博物馆的发展最为关键的是要确立自己的主题,如:以红色经典为主题的,以古代商业发展为主题的,以古生物化石为主题的,以现代科学动漫为主题的等等。

第三,加强科技投入和馆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完善博物馆内部局域网管理,改善博物馆内部的软环境建设。科学技术的投入已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增强了博物馆的吸引力,让更多的观众愿意到博物馆来参观;另一方面,管理手段的升级还会降低博物馆日常经费的支出。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博物馆所处的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拓展对外交流、丰富文物种类,是博物馆全球化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对博物馆的期望越来越高,馆际间交流的展品不断更新,形成相互流动的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第4篇:保护文物弘扬传统文化范文

新型城镇化的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本、公正和谐。人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人的精神和价值最终决定了城市的未来。新型城镇化,强调文化和习惯的改变,强调人们的行为与城市文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协调。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原有的乡村差序格局被打破,聚集的新移居城镇居民一时无法适应城市生活,在心理上难以获得认同,在情感上找不到归宿。这就需要发挥社区的功能,在不断丰富新移居城镇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过程中,重构社区文化和新移居城镇居民的熟人圈,使其逐步加入城镇社会,进入城镇主流、融入城镇生活。但同时新型城镇化并不表示城乡在文化上的一元化,而是两种文化的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共生互补。应当创造机制,让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城市文化从农村汲取营养,农村文化依靠城市文化带动。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影响,这种民族文化的表征在城市中日渐暗淡,而在广阔的农村却顽强保存延续着,农村比城市传承更多的民间文化、风俗、工艺、艺术等传统文化资源。在强调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今天,应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重建乡村文化自信。乡村不应是封建、愚昧、落后、污染的文化表征。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认识,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即尊重自然、关爱生命、对社会负责任的价值观)。我们应保持乡土社会的淳朴和憨厚,防止奢侈与庸俗,发掘乡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礼俗仁义、坚韧达观等价值观,来弥补当下以控制自然、工具理性为特征的现代性之不足,把与自然合二为一,重视群体自然的乡村生活方式和实行全面发展的创造性的现代生活方式更加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要设法保护处于断根危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资利用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能量的积极作用,让传统文化能够在新的环境里有继续生存的可能[1]。

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

当今,中国农村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乡村人们所处的和面对的是一个现代化滚滚浪潮的大社会,村民的价值观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精神生活也面临着改变,传统乡土的公共空间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化、商业化用地扩张,城中村演化快速,大量挤占了传统公共空间,乡村在农业生产结构转型中出现了巨大变化,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乡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从生活方式、观念看,还带有浓厚的乡土性。传统乡土公共空间缩减使得乡村共同体的公共生活衰退,一些村庄,伦理共同性和功能互已经消失怠尽,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近年来,我国传统村落快速消亡。2000年,我国自然村总数363万个,到了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每天平均消失100个传统村落[2]。当前传统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城市化扩张、工业突飞猛进。长期以来以GDP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招商引资指标化对地方官施加的晋升激励造成了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一些地方官员认为传统村落无开发价值,不能提升当地GDP,与其花钱保护,不如任其消亡。旧屋改造进度加快,传统名镇名村布局风貌改变(例如林浦村),一些重要历史文物古迹受到不可挽回的破坏。二是一些地方官员文物保护观念淡薄。文物保护法律刚性不足,无法做到依法行政;过度旅游开发导致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古迹尽失,不仅是对历史的漠视,更是对未来的欺骗。三是保护文物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保护文物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相冲突。传统村落是农村社区,它面临着改善与发展的问题,这直接关系着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历史性老化导致建筑破败不堪无法修复,加上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的空心村现象加速了传统村落的凋敝和损毁(如琴江村)。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外出打工的村民见识了城市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和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于是想急切改变居住条件,新的宅基地却无法批给,也就造成无序地新建与翻建住房,造成新建筑与历史建筑、乡土风貌极不协调,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古风古貌。四是文物保护机制没有创新,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具体管理办法以及有效的监督制度。文物保护缺乏资金投入和专业人员,保护措施不完善。一些产权属于私人的文物,房主无能力修复,也得不到国家资助。有的文物政府即使维修好了却关门,无法开放为市民服务,比如螺洲陈氏五楼。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利用对策建议

在2002年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中写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者,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重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名城同样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经济发展与名城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诚然,在城镇化进程中,每一位城乡建设的管理者和市民都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心存敬畏,注意保存历史、记忆、感情的东西,绝不能做历史记忆的集体失忆者。只有当文化的拥有者真正认识到了其价值,像呵护土地一样呵护文化遗产,才能让乡村的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发展、生生不息。这种文化自觉是最根本、长期的、内在的、可持续的保护机制与动力。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现有12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7个中国传统村落,这些历史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福州不同区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蕴育了大量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既有特色民居、古建筑文化资源,有乡村节庆民俗、手工艺术、艺术及传说等非遗文化;既有海洋文化资源,也有山区民族文化资源;既有古代先贤名人文化资源,也有现代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休闲文化资源,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亟需挖掘、保护、整合、宣传营销。

1.加强规划、注重引导,夯实工作基础,依法保护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遍布着大量的文物,是传统文化的具体承载物。要传承传统文化首先就要保护好这些文物。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必须保护其原真性和完整性,使城市记忆保存、城市文明延续。所以,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法规建设,坚持依法保护和利用,将保护文化遗产纳入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责任制[3]。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后续监督、管理工作,使规划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开展一系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在新一轮城镇规划起始阶段,就应邀请文物管理部门参与进来,特别是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规划应由多方面专家与政府共同研讨制定。在福州新区大规模建设启动前,就把有可能发现文物遗址的地段排除在外,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文物的保护。加大对地方政府大拆大迁文物遗产的惩戒,防止出现文化生态负资产的局面,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要做好名镇名村文物普查和乡土历史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特别是对即将消亡的非遗和口述史料的整理、抢救性保护,提高文物保护信息化水平。地方政府要适当增加基层文物保护人员的编制,对名镇名村文物建立动态巡查、举报制度,管辖村落的政府应签署保护承诺书,构建长效执法机制。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文化权益。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补贴资金使用的监管,允许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认养无主建筑和文物。积极探索通过文物保护专项贷款、地方文物保护债券、彩票等方式筹集资金保护文化遗产。政府应建立健全名镇名村文化旅游业政策法规,将名镇名村旅游纳入福州旅游规划和管理范畴,加强分类指导,从产业、税收、金融政策上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同时加强市场监管。

2.尊重村民,多元共享,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推动乡村发展

村民是创造村落历史的主体,他们比任何外来力量都更热爱自己的家乡,是保护传统村落最可依靠、最应依靠的主体,留住原住民才能保持传统村落的文化传统。所以,必须尊重传统村落所在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经济权益。政府应与民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互动关系,共同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工作。要防止一些企业以开发为名义,先期占有乡村旅游资源的“圈地”行为。这方面,可先期有选择地重点打造3—5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开发典型。采取政府主导、公司运作、市场推动、村民参与的模式进行保护性开发。政府负责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引导、监督和统筹的作用,为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或个人依法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提供便利条件和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和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激活民间的、自发的保护力量,在不破坏名镇名村总体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对村落整修改造,以开发带动保护。要正确处理农民主体与社会参与关系,建立保护农民利益的机制体制,引导人才、资金投向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形成利益和风险的合作共同体,实现文化资源的多元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多方共赢。

3.发展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让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共融

发展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修复村落名人故居等古建筑,改造生活生态环境,以有特色的活动营造商业氛围,吸引年轻人回来。旅游是传承、发展、转化、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借助发展旅游,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村落社会结构和经济衰退的问题并且能够唤起村民的文化自信。要充分利用已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级名镇名村的文化资源。利用是指在确保历史真实性和发挥其文化的精神功能与文化魅力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收益。应遵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做到不滥用不变质,该着重保护的,就努力去保护和传承,该开发利用的,就在保护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做好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利用与文化产业创新开发的规划,根据文化资源的特点决定文化创意的方向,把文化资源变成可视可感可消费的特色文化产品;因地制宜,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差异化发展道路和多元化产品开发策略,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产业联动。将历史文物、传统食品加工及手工艺等生产方式与现代生存环境下的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相融合,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如剪纸、永泰山歌)。合理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就势依托特定的产业,促进旅游与工业融合发展,打造产品品牌(如地理标志特殊物产茶、剪纸、锡箔、编织等农副产品)。利用民俗节日等资源,发挥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品牌效应,组织开展群众(当地村民)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活动,如郑和开洋节、光饼节等,集中展示传统表演艺术、饮食文化、信仰习俗、手工艺品等,提高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的体验性,在旅游过程中让游客感悟文化遗产的价值。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名镇名村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共享与再创造;优化组合,联成福州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线路,如明代海防名镇游、闽江名镇游、山区古镇游、红色旅游和寻根探源文化旅游等线路;结合福州新区和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海洋文明博物馆、华侨博物馆、戍台史迹馆等专题博物馆。广泛利用各种交流渠道,涉外活动和对外窗口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推介活动,大力宣传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体形象,通过拍摄影视纪录片宣传乡土传统文化。

4.社区营造,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

传统村落保护是使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和谐相适应的生活建设过程,而不能搞成有村落无村民,有文物无文化的局面。因此,对古村落的保护,应从其文化空间入手进行整体性保护,不仅要保护遗产本身,还要保护其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空间,使之活态传承。关键是要保护或唤醒村民的对乡土文化的文化自尊、自豪感,不能仅仅把古建筑作为盈利的旅游景点,而是要传承、演进一种社会生活方式;社区营造就是社区自发的行为,即以建立社区文化教育,凝聚社区共识、建立社区生命共同体的概念,来作为一种文化行政的新思维与政策。通过社区营造,将社区历史记忆与文化自豪感,凝聚成社区居民的共识,强化社区居民认同感,从而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城镇化不能忽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延续与打造,应该避免“老死不相往来”的都市陌生症候现象。我们对公共文化空间的关注是对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壤和营生空间的关注,让农村延续生机和活力,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乡村的诸多社会性问题(留守儿童、老人自杀、环境污染等)与经济发展的城乡差距有关,但也与家庭伦理失范关系密切。乡村急需公共文化空间,要充分挖掘非遗对村民信仰、道德、行为的教化、娱乐功能(如游神),创新拓展制定包括孝道、齐家、睦邻、公益、环保、持戒、权利等方面在内的乡规民约,使之成为村民砥砺道德和人生向上的手段。把传统生活方式重新创造后再回归到现代生活,如一些民俗活动,在日常生活层面上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诚信礼让等美德成为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增强老人会、农村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的道德评价功能,使青年生活有预期,道德有舆论压力,才会逐渐“生长”出新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政府要发挥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应对农村人口流动及其带来的价值变迁的挑战,引导文化中介组织和公益组织,动员文化旅游专家学者,培育农村当地精英,投入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城乡文化的和平共处、长期融合、创新和改造,使传统文化精华部分深深植根于村民的交往生活之中,敬畏、坚守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同时养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价值。

第5篇:保护文物弘扬传统文化范文

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们:

汉字是中华文明之魂、生命的符号,也是先祖以无穷智慧创造的、世间独有的文化传播工具。

汉字揭示了人生奥秘、宇宙规律,解读民族意识、感悟民族和谐都离不开汉字;表明人与人、人与自然(天地、动物、植物、矿物)以及人与暗物质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智慧的符号来表达。

汉字经历数千年的发展,从形、音、意各个方面已日臻完善,点、横、竖、撇、捺笔划中蕴含着自然的哲理与警示。中华各族人民的和谐与繁荣,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与充满灵性、象征诗性的汉字息息相关。为了敬惜文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特向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发出以下倡议:

一、充分认识敬惜汉字的重大意义。

敬惜汉字就是礼敬先祖、尊重和继承民族的创造精神;敬惜汉字就是传承文明、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敬惜汉字就是净化心灵、传承孝道、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美德。

二、充分认识学好汉字的重要性。

学好汉字,从圣人古训到先贤名言,从《惜字训》到佛家经典均有论述。汉字为世间至宝,国之遗产。她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者富、富者善、病者康。学好汉字,必能使人聪明睿智、福寿康宁,现身获其寿之五福,后裔得伊训之百祥。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以回归自然、关爱环境的心态,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之瑰宝——汉字,以符合自然之道的方式学好汉字,认真领会,准确把握。

三、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敬惜汉字的美德。

我们应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的行为中,对有汉字的书籍、纸张、袋子以及各种物品等,均不可乱扔乱抛。可回收利用的送往回收站,无法回收的可焚化后埋于净处。切不可以书作枕、作凳、垫物;以报纸当铺坐、塞墙孔、包鞋、包物;以字纸擦物品、当手纸,甚至将汉字踩踏于脚下等。有条件者可建惜字炉,正确焚化之。

四、国家提出以德治国,要构建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美好型社会,为我们倡导敬惜汉字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契机。

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一定要敬重、珍爱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正确使用汉字,尽可能避免错别字,不以拼音取代汉字。同时,要严禁乱写乱画,特别是不要在文物古迹上乱题乱写,保护好国家文物。

我们强烈呼吁:

1、把汉字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以保护中华古国仅存的汉字体系;

2、设立“汉字日”,以号召全民敬惜汉字;

3、国家应立法规范汉字的使用、保护。让汉字这块人类瑰宝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在工作、生活的行为当中,以实际行动敬惜汉字,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倡议书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及电子技术的应用,电脑办公、微机打字,加强了汉字的使用性,是人类社会文明又一大进步。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那就是另一面,削弱了人们对汉字的书写能力。从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电脑的出现和普及,进入了各个领域,即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学校家庭及网络办公等,无所不及。彻底的改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对中华传统的汉字书写文化,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可谓时间短,变化快。电脑代替了文字书写的实用性,不管是硬笔还是毛笔都弱化了它的功能,特别是硬笔。比如有的机关干部提笔忘字,甚至有的干脆都不会写字了。尤其是对中小学生影响极大,对于他们来说,汉字的书写不重要了,写好写赖都一样,反正有电脑了。

书法艺术在我国大约已经存在、发展了两千多年。它一路辉煌,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相继涌现出来的书法艺术家灿若群星。他们的光芒至今还辉耀在中华文化的天空。我国的书法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国粹,两千多年来之所以长盛不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书法艺术和汉字的书写与文字的实用融为一体。如果没有实用性,它的价值就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和利用。正因为书法艺术和书法的实用性结合得太紧密了,一旦这两者相互剥离开来,就必然会给书法艺术的存在和发展带来沉重的打击。

巨大的变化,也带来巨大的危机,造成国人书写汉字能力和水平下降,也着实让人担忧。

我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向国人提出倡议:

1、从我做起,提高对中华汉字书写认识,了解中华两千多年的书写汉字的历史和文明。提升现代科技给汉字书写带来的危机感,在熟练使用电脑的同时,提倡动手、动笔写字。

2、从家庭做起,因为家庭是社会的一细胞。让每一个家庭都融入现代文明的大潮流中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早期教育,早期汉字书写,为以后学校读书、识字、写字奠定基础;老年人利用闲暇时间,写写字,记记事,增加乐趣。

3、从学校做起,学校教育承担着国家教育的重担,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汉字书写要从中小学抓起,从教育抓起,从教师入手,提高书写兴趣和爱好。学校要给学生创造和展示书写汉字的平台。要求学生:“立大志,做善事,做好人,写好字”。

4、从国家和社会抓起,重视汉字的书写,提升书法艺术的生命力。要通过各种舆论和媒体给书法艺术搭台,要通过各种形式比赛和展览给书法爱好者、欣赏者创造平台。要制定书法教育大纲,开设书法专业课程,普及书法知识和理论,提高书法师资队伍水平。培养国人的书法艺术欣赏能力,开拓书法艺术存在和发展得新空间。愿书法艺术再度辉煌,让书法艺术之树常青。

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倡议书XX

亲爱的同学们:

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深。五千年来,国学经典对于文化的承载绵延不绝、流传至今。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处身立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其内容之博大精深,其意韵之美、精炼之美、智慧之美千古流传!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随着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大力提倡,随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大力宣传和践行,传统经典的诵读活动正在海内外蓬勃兴起。一时间,大江南北书声朗朗,长城内外热潮滚滚。

太古清音喜又闻,道德昌明今胜昔,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脚步不可阻挡!诵读《弟子规》,与古人居;学习《德道经》,与老子谋。让我们行动起来,诵读经典美文,实践道德精神,传播中华文化,为繁荣校园文化而诵读!为振兴中华而诵读!

以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我们真诚地期望广大师生加入到学习国学经典的行列中来,让融汇在国学经典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根植在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在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倡议:

1.请同学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在每个时间段、任何地方进行诵读,诵读弟子规、孝经、道德经、论语、增广贤文、中华古典诗词等国学经典,在诵读经典美文的同时,感悟国学精粹,陶冶道德情操。

第6篇:保护文物弘扬传统文化范文

中学美术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传播和技能锻炼,更要通过艺术的熏陶砥砺道德品质,完善人格修养,实现对人精神世界的塑造。而实现这一目标,传统文化积淀的精神财富是取之不尽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闪耀着崇高的人性光辉,胸怀、仁爱、诚信、修身、立志、廉洁、牺牲……这些美德都是传统文化的信仰,也同样应该成为我们锻造人文素养,完善人格的信仰。传统文化对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大有裨益。中国传统文化凝结了哲学和艺术的结晶,在中医、科技、文学、艺术、教育各个领域积淀了无数令人为之倾倒的作品,其形态、功能、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状态,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财富。脱离传统文化的积淀空谈艺术修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传统文化和中学美术教育间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关系,是美术学习和创作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真正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入更深的艺术境界。

二、当今中学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丞待加强

“重知识,轻素养”根深蒂固。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在提升人文素养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重知识,轻素养”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一是注重美术技能传授,忽视审美感受培养;二是注重美术形式学习,忽视文化低云积累;三是注重美术学科本身,忽视跨学科交流。这种局面下,美术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学生文化素质苍白、难以厚积薄发。因此,强化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吸取精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积累文化功底,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重洋轻土”一度普遍存在。无庸质疑,当前我国中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重洋轻土”的现象,表现为大量采用西方的美术教学模式,侧重西方美术能力锻炼,比如绘画上过分重视素描、色彩(水粉、水彩、油画“、速写等西方画种教育,忽略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和形式。重视这些并无不妥之处,西方的焦点透视、解学、光影素描等能力的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妥的是此薄彼、“重洋轻土”。这种情况下,容易使人在文化意识尚且模糊的状态下,盲目追求“中西结合”。追求表面形式,忽视精神内涵,这对培养真正优秀的美术人才并无益处。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是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我们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立足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拿来”得更理直气壮,避免陷入盲从和消极。

三、中学美术教学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举措

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立一个兼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社会,在各个方面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将大有裨益。对中学美术教育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在优化课程设置上下工夫。课堂教学是最直接、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可以考虑在中学美术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和传统美术课程的比例,加大跨学科交流的力度,把优秀艺术作品引入课堂,充分利用课程设置的示范作用,鼓励学生广泛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欣赏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

2.在创新教育模式上下工夫。美术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可以让优秀的内容走进课堂,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博物馆、美术馆,走进节日风俗、祭祀仪式,有条件的中学还可以鼓励学生呢感走出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进行社会实践,到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实地考察接受,了解我们国家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进而进行保护和传承。同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和交流也是创新教育模式的应有之义,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也应相应扩展,发展充分交流、合作、激励的互动教育关系。

第7篇:保护文物弘扬传统文化范文

一、文化遗产的划分

我们的民族文化区域虽然不能处处都能被评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但性质是一样的,无论大小,无论轻重,都是人类文明的财富。《意见》提出“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是保护遗产所需依据的关键。立足到民族和民俗文化遗产方面,笔者认为可以划分为:“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的真实与完整两方面,也可以说是“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或是“建筑景观的”与“人文内涵的”。“有形”是指建筑、城镇、文物、工程或者考古遗址等,应当尽可能保持自身组分、结构及其与所在环境的和谐完整与历史原貌;“无形”是指文化区域传统的民族风情、文化传承,即保持传统的独特族群文化、部落语言、服饰、民俗、节庆、手工业、民间艺术、乐舞等这些内容的真实和完整。无论是“有形的”古老遗产,还是“无形的”传统文化,都是全人类值得珍爱的宝藏。“文化遗产”不是简单的“物质+非物质”,尤其是在我们拥有上千年华夏文化传承的中土大地,而是物质内容与非物质内容的交融一体,只有这样它才是“活”的。传统文化遗产担负着“过去”,还需真实、完整地传承给“未来”,留给我们华夏民族的子子孙孙继续享用。因此,认识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才是第一性的,安好的保留住这批财富,是现代社会不容推卸的责任。民族风情地区的精髓和灵魂是“民族文化”。游客花心思选择到此,绝不仅仅是游山玩水,更重要的是领略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民族风情、历史文物、生产生活等等“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因此,只有完好地保存当地原有的民族传统及地域特色,才能更有力地吸引游客,更长久科学地发展当地第三产业。从文化传承角度来说,只有完好地保存一处处的、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才能保证我国多样传统文化的悠久传承,保留住祖国各民族的文化根源,以至于将来发扬光大。而在当今文化遗产开发的热潮下,一方面存在为追求眼前的短期效益,或是由于若干群体及个人综合素质低下,认识不到传统文化遗产的珍贵性,在对文化遗产地的游览体验过程中对当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另一方面是国家对旅游行为的相关制度规范还尚宽松,并且分拨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财政经费和管理力度还有所欠缺。调查显示,我国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是保存下来的古文化遗产数量并不值得骄傲。土地面积相当于我国1/74的英格兰,登录保护建筑50万处,保护区8000多处。而我国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仅40万处,保护区仅数百处,可见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还是令人担忧的,这样的状况同样可以体现在我们较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一种独特的遗产资源,人们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挖掘。遗产资源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密不可分。从文化价值对经济价值的反作用的层面上讲,经济价值要依附于文化价值。但是,另一方面,从发生学意义上看,从文化产生的根源上看,它的经济价值却是其他一切价值的基础。在任何遗产地地区,如果资金投入不足,无论是其物质的古老遗物还是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是无法得到良好的保护,而资金的来源一部分依靠政府的相应投入,再而当地也应该为自己谋求一个更好的发展的途径。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果能给当地传统文化旅游带去无可比拟的经济发展机遇,想发展得更好或者想更加把自身宝贵的传统文化发扬出去,“开发”是必然的,文化资源的开发无疑是把“双刃剑”,要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民族文化保护与适当的经济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今由于发展中的社会经济以及大众思想认识普遍不高的原因,仍存在一大批太过于追求眼前经济效益对文化遗产地区进行不合理利用的行为,造成文化遗产遗失的严重后果。以传统民族风情地区的旅游现状为例,虽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有效开发,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地域特色、民族文化氛围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当地人安宁的生活。组织和个人齐上阵大搞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使古镇旅游商业的发展呈现出量的畸形膨胀和质的普遍低下。

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游客容量过于饱和,造成“旅游公害”。游客流量的猛增和外来人口的大量进入少数民族居住村落,严重干扰了原住居民的正常生活,居民逐步外迁,部分传统民居变成旅游商业用房,使原有的人文、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二,民族旅游文化宣传主题重复,整体缺乏亮点与特色,丧失了原有的独特性。通过调查指出,国内不论是西北、西南还是东南,做民族文化题材旅游的较成熟的地区,都存在主题雷同和发展模式雷同的问题。第三,过度商业化。游客、商人的进驻是对民族村落的一种侵蚀。原来生活的淳朴气息很可能被灯红酒绿、喧嚣烦嚷的世俗气氛所取代。这种过于浓厚的商业气息正破坏着少数民族地区的外在面貌和内在性质,这不失被视为一种对民族文化财富的浅薄利用。我们现今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文化特色地区的旅游开发实质是“文化的开发”,开发项目应该是本土特色的民族及民俗文化,也应是与本土文化一脉相传的。正是由于此类对传统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力度的失调现象,导致了众多已被开发地区在各方面出现众多问题。专家曾提出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机制,认为旅游利用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是保护多样民族文化不被强大的现代文化过快侵蚀的一种最佳方式。如果文化保护与对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力度协调得好的话,文化经济的繁荣也是能够反向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新生,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不应排斥对其合理利用,况且合理利用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事实上对于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遗产无论是“保护”还是“开发利用”,都不是目的,“传承”才是真正的目的。传承是最有效的保护,发展是最深刻的弘扬。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就是古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现今对传统民族民俗文化遗产的研究大都仍停留在如何进行有效保护和如何充分发掘利用两个层面,忽视了如何将这两个层面糅合到一个语境下进行科学开发的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精粹的大道理人人都懂,而对于能够协调保护的合理开发之方法研究才是当下最实际、最具现实意义的工作。期待今后的相关探讨能为未来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科学发展带来帮助。

作者:王舒颖 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第8篇:保护文物弘扬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资源 开发 保护

一、呼和浩特市传统文化资源及其保护

(一)非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的源头活水

作为“草原古都”,呼和浩特市的非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民族风情浓郁、地域特色鲜明、文化积淀深厚、种类浩繁多样、遗存瑰宝纷呈,风采日益彰显。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的分类,呼和浩特市非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口头传统。呼和浩特市浩如繁星的民间故事、神化传说、边塞诗、叙事诗、英雄史诗、歇后语、顺口溜、谜语、谚语、笑话、串话、格言等都包括在内。其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多重的、复合的功能和意义:首先,对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情感的表达和认同、历史记忆的保存以及文化基因的传承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次,是城市及企业理念识别、视觉识别、产品识别和行为识别的重要资源;再次,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2.表演艺术。以蒙古族长调为代表的民族演唱艺术、以马头琴为代表的民乐演奏、以二人台为代表的传统戏剧、以乌力格尔为代表的传统曲艺、以蒙古族博克为代表的传统竞技以及一些极具地方情趣的表演艺术形式,都以独特的原生状态承载着丰富的艺术内涵,以浓郁的民族风情裹挟着本真的生命律动,为呼和浩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采掘不尽的富矿。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呼和浩特市的一些风俗事象、活动与礼仪、仪式具有一定的展演价值和素材价值,或具有体验、寄情、审美、启迪等功能。各民族的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已成为经贸往来的重要契机,起到弘扬传统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城市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等作用。

4.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和实践。此类主要表现为一些畜牧业、农业知识与实践,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和实践,药典和治疗方法,宇宙观,天文、气象知识,冶金知识,计数和计算方法,食物的保存、制作、加工和发酵知识等,有着较大的意义扩展空间和实践指导价值。例如,蒙古民族以独特的运思模式,将对自然界的思考和认识融入其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伦理道德中,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作一种重要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在道德上谴责和鄙视贪婪攫取自然资源的人,主张取之有道;在宗教规范中有很多有利于植被保护、动物生长和水源洁净的生产生活禁忌;在社会制度层面上则依法保护生态;这是一种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中心主义。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这无疑是可以深入挖掘、广泛利用的一笔精神财富。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服饰、皮画、刀具、弓箭、毛绒制品、金银器、乳肉制品、马鞍马鞭等配套用品、牛角制品、琴棋用品、宗教用品、石雕、木雕、骨雕、和林格尔剪纸、蒙古族刺绣等方面的传统手工艺知名度较高。与制作精良的现代工业产品相比,其制作工艺粗糙原始却血脉旺盛、质朴古旧却有着醇酽的民族情韵,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消费价值。

(二)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呼和浩特市物化的时间记忆和文化象征

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是指历史上存留下来的各种人类活动的遗迹和文物。按照时空结构,呼和浩特市的历史遗迹主要包括六大系列:代表人类旧石器文明的大窑文化遗迹;战国时期郡治云中郡文化遗迹;北魏拓跋氏早期都城盛乐城文化遗迹;辽金元时期的丰州城文化遗迹;明朝归化城(又称三娘子城)文化遗迹;清朝绥远城文化遗迹。呼和浩特市属于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灿若繁星的物质文化遗迹和文物具有较高的品相和价值。

(三)以保护作为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先决条件

1.实行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对位性保护。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强调“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把部分开发收益应用到资源的保护上,形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良好局面,通过文化产业自身的扩大与积累来改变过去文化保护的单一输血模式。

2.实行整体性保护。将保护范围从个体的文物、建筑扩大到建筑群、历史街区乃至一个完整的古城,以“整体性保护旧城”的发展理念代替“旧城改造”的错误方针和口号。旧城内的传统建筑应加强日常修缮,并维护原有的路网格局和街巷肌理。将城市历史渊源、区域文化差异、文化多元性与城市规划、设计尽可能完美地结合。

3.实行社会性保护。建立文化资源民间保护机制、学术研究保护机制及宣传普及保护机制,培养社会各界对文化资源的感情和价值意识,提高民众保护自觉度,强化研究者、决策者和执行者的保护理念,营造保护文化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这是最浑厚的社会基础和心理根源。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应鼓励企业、个人向文化资源保护投资或捐赠。

4.制定和完善分级分类保护制度和法规,实行立法性保护。

5.建立以保护遗产类资源的原真性、多样性和完整性为目的传承机制,实行传承性保护。

6.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时间、程度、切入点、方法和种类,以及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证研究,以确保其可持续开发。

二、呼和浩特市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

传统文化资源有着巨大的开发空间和良好的开发前景,但就呼和浩特市目前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状况来看,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开发主体散而乱

各级行政区划、各类系统部门、各种投资主体都成了文化资源的开发主体,造成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行政区划代替了文化区划、资源管理者变成了资源拥有者、资源开发投资左右了资源开发目标等问题。尽管呼和浩特市花了大力气做了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但并没有预期的运作意义。

(二)产品开发、项目规划粗放盲目

这主要表现为产品开发上粗制滥造,产业发展规划上粗心浮气,环境资源维护上粗枝大叶。许多开发者片面追求数量效应,热衷于将当地文化匆匆包装后快速推向市场,结果是一系列“三低”―――品味低、质量低、价格低的文化产品出笼;或者片面追求“独特”“做大”“做强”,无视产业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匹配原则,无视产业发展的链动条件,无视产业运营的实际能力,最终因违背产业和市场规律而事与愿违。

(三)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维定势对待文化资源开发

将文化资源当作吸引投资、招徕生意的幌子,使文化资源的主体地位丧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更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开发。

(四)开发资金不足、开发程度不高、行业管理差、缺乏统一规划

上述问题之所以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源于对文化资源的曲解。文化资源的丰厚不等于产业化的易行,文化资源不等于文化资本,文化资源的滥用和“虚热”,可能会遮蔽我们对文化产业主体部分的认识。其次,源于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理念的缺乏。所谓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理念,就是以基于文化资源的创意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效率效益指数、产业关联指数以及产业集群指数,拓展市场化运作手段。再次,源于文化产业本体竞争力中最活跃、最有价值、最有生命力的核心部分―――文化产业人才的缺乏。文化产业人才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力、文化创意创新力、文化制度构造力、文化政策制定力、文化资源培植力、文化借鉴汲取力、文化环境营造力、文化产品生产力、文化市场培育和管理力、文化产品营销力等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性、决定性因素。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为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的78.2%,其知识水平、技术水平、能力水平、创新意识和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也有一定差距,这是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性因素。

三、呼和浩特市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原则及策略

(一)可持续性原则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对于未来经济增长模式的普遍共识。在文化产业领域,文化资源的持续性和承接性更为突出,这体现了文化产业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否则,文化产业就会成为传统文化保护以及人类精神价值提升的负面力量。呼和浩特市应把“可持续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作为保护传统文化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型和资源节约型经济、构建和谐首府的工作重心。应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地方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加大非物质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二)责任原则

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和资本化运作是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责任,这不但可以创造财富,还可以提高发展质量,实现GDP的“绿色增长”;不仅可以丰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产品,也必然会增强民族区域的文化安全与自信。应超越工业化社会的思维定势,以信息化社会的创意理念及其技术范式来看待文化资源。应密切关注国内国际分工体系和产业演变态势,了解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对本地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成立文化产业领导小组,进行相关研究和规划,尊重文化产业人群价值,形成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和机制。

(三)创意创新原则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利用文化资源的重要着力点。以旅游纪念品为例,呼和浩特市的旅游纪念品大多设计单调落伍,工艺低劣甚至粗制滥造,真正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精品并不多。文化产业的生命活力源头之一在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呼和浩特市可以通过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意设计和产业开发而批量化、规模化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产品与服务。应以传统文化的高起点、可持续开发为主要内容,以新兴产业的引进培植和落后产业的创意化提升为着力点,集聚和整合现有的处于分散状态的科技、人才、品牌、管理、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等高端要素资源。调动区域内研究机构、相关公司、辅助机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的积极性,有效推动官、产、媒、学各界的通力合作,按照专家论证、科学决策、试点先行、市场运作、分期建设、滚动开发的模式,大力发展网络、软件、数字技术等信息创意产业,电影、电视、广告、动漫、出版等内容创意产业,民族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手工艺、艺术品设计创制等艺术创意产业,建筑、产品外观设计等工业创意产业以及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设计、娱乐体验设计等休闲创意产业。

(四)整合原则

呼和浩特市应建立与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整合、研究性整合、弘扬性整合和产业化整合相对应的机构与队伍,进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法规法律为保障的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建立这一机制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摸清呼和浩特市乃至内蒙古传统文化资源的“家底”,为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奠定基础,提升其在中华文化谱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则是为文化产业构建资源宝库,并规范、引导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整合,避免借创意创新之名对其随意篡改、拼接、歪曲和肢解,鼓励在保持文化基因谱系的连续性和文化根脉的原真性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3.

[2]胡敏中.论非物质文化[J].文化研究,2005,10:77―82.

[3]吴团英.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A].胡匡敬.论草原文化(第二辑)[C].内蒙古: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1―14.

第9篇:保护文物弘扬传统文化范文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先生。曾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的马自树先生对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难了解透彻,也为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长远发展费尽心思。这一点从他话语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体会到。

《文物天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在2005年第三届理事会成立后,如何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马自树:2006年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通过理事和相关专家的努力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处于恢复草创阶段的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在完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的同时,按照既定宗旨稳步拓展业务领域。在思想建设方面,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基金管理条例》等,保证资金来源及利用透明。

组织建设则在继续扩大基金会顾问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团队、完善基金会组织机构、人员配置的基础上,又聘请了法律顾问;在原有资金筹集部、事业发展部、培训部、那迦文物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又组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和专项文物保护基金的筹备机构等。完成了基金会网站建设,2006年6月试运行至今,已两次更新栏目,不断增添内容;第三次大型改版已经准备就绪。改版后的基金会网站将新增文物保护知识讲座、媒体视角、文保法规、理事之窗、在线捐赠、推荐新的文物保护项目等新的内容。

制度建设则是起草完成了基金会各类规章制度十余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2006-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基金管理办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关于项目管理的暂行办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受赠及管理办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条例》等已经通过理事会审议;基金会内部的机构设置及管理制度也在完善中。对基金募集和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基本设计思路是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简化程序,统一模式,公正公开,提高办事效率;为大规模、集群化推进基金会事业,并实现网上募资与海外募资打好基础。

《文物天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资金来源途径有哪些?

马自树: 主要来自国内较知名企业的捐赠。广州力讯投资有限公司以保护城市文脉,保护传统文化底蕴,构建和谐城市社区为目的,于2006年8月与我们洽谈合作,捐赠100万元专门用于保护古建筑。首批30万元款项已入基金会账户,另外70万元将于2007年10月底前到账。相关宣传、保护工作已在北京、成都、广州、佛山等地启动。

基金会通过策划、参加义拍义卖活动等筹集善款,探索多渠道募集资金,已通过参加《传世藏书》义拍活动募集资金近十万元。为筹备中的“中国文物之春-当代书画名家(文物保护)义展义卖”公益活动征集到欧阳中石、文怀沙、傅熹年等书画名家的佳作数十幅。

通过举办展览、开办网站等活动,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为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推进公益募集工作,2006年开展了一系列展览、展示、论坛、培训等公众活动如在深圳博物馆举办“宋金彩瓷展览”,展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质量最高、数量最大、种类最丰富的一批珍贵宋金彩瓷;与古源斋文化公司联合举办了文物鉴赏联谊活动,受到了文物鉴赏人士的热烈欢迎,到会者纷纷希望继续开展相关活动。

国务院批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基金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在首批51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漆艺项目共计8项,基金会为此设立的漆艺传统工艺保护研究基地,已在福建厦门揭牌,这个基地将成为传承7000中华漆艺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载体。

《文物天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今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