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个性特点范文

个性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个性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个性特点

第1篇:个性特点范文

我上班的第一年,班里有一名郭同学。家里兄妹六个,家里经济贫困,他个子很小,很瘦弱,但是智力相当突出,学过的知识几乎都会。1986年小学升初中由中学拟题,为了分班拉开档次试题相当难。数学全镇400多名毕业生仅仅及格17人,而他却鹤立鸡群竟得了98分,第二名才得76分。他以总分第一名进入初中。

有一次去学生家家访,恰好路过他家。看见他没去上学在地里铲地,我问他:“今天怎么没去上学?”他说:“家里困难,爸爸身体又不好,没人干活不念了。”我非常吃惊地说:“你怎么能不念书呢?不念,不是白瞎你这么好的基础了吗?你这样还有什么发展啊?你必须马上去学校读书,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明天就去上学!”第二天他果真又上学了。初中读完了,他以总分全镇第一名考入重点高中,高考又以优异成绩考入沈阳农学院,现在在辽宁的一个县当农业局局长。

1987年我新接一个班,这个班有一名何同学,对人热情品质很好,学习成绩始终居中游,我让他当我们班的劳动委员,学校的劳动任务我在场或不在场他都能组织学生安全地完成任务,我很喜欢他,他也愿意跟我谈一些话,我设法提高他的学习成绩,但始终没有明显效果。

上初中后,他也常到学校来,有一次他跟我说:“上初中后,成绩一直不理想,老师有时用语言挖苦我,我不想念了。”我说:“何同学,别人挖苦你,你也不应该有自卑心理,因为你是个好孩子,只不过你的优点没被发现,你已经努力学习了,成绩不好,也没有什么遗憾,坚持学,总能学到一定的知识,你身体这么好,组织能力强,只要有一定的知识,以后干什么都行。”他很听我的话,坚持到初中毕业,又上职高学建筑。毕业后到长春打工,由于他人品好,诚实守信,组织能力又强,不久就当上了农民工基建队队长,去年春节期间他开一台奥迪轿车来看我,我向他询问情况,他说“现在很好,我们队里有农民工200多人,每年收入近二百万元。”

1992年,我接的小学四年级班里有个女生李同学,这个学生成绩十分突出,1992年年末全镇教学质量大检查中领导对考试科目进行问卷测试。李同学对问卷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惊动了所有在场的领导,都说:“这个孩子学得太好了,她的心理素质太好了,”然而,这样一个讨人喜爱的学生却命运多舛,他爸爸突然患上了肾病综合症,为了治病不但花掉了家中所有积蓄,还背上了三万多元的债务,出院后要靠药物维持生命。为了维持家里的生活,比她大两岁的哥哥16岁就辍学了。

第2篇:个性特点范文

【关键词】聋哑学生 个性特点 教育方法

研究聋哑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开展特殊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如何根据聋哑学生个性特点进行教育教学,是特殊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我们将对聋哑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教育问题作简单探讨。

1.聋哑学生的个性特点

聋哑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造成的听觉器官的障碍,使他们在感知事物的途径上与普通学生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心理问题也日渐显现。而这种心理问题,首先是因为生理缺陷的影响。由于生理缺陷所带来有关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的特点,造成学生比正常儿童更多地表现出自卑、多疑、孤僻、急躁等表现。其次是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残疾人遭歧视,就业难,在工作中的同工不同酬等问题,虽然这些情况在正常人中也存在。但对于聋哑人来说却严重地伤害他们的感情,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和敌视心理。这些问题也同样影响着在校的聋哑学生。在校聋哑生的心理问题也比较多的出现在教育教学的个案当中。这便形成了聋哑儿童与健全儿童不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他们特殊的个性特点。

1.1 聋哑学生的个性优势

模仿能力强,好奇心重。聋哑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有浓厚的兴趣,总想问个究竟,并极具模仿能力。比如:看到电视、书本中的美丽舞蹈,都可以惟妙惟肖的模仿上来。并且喜欢跳给别人看。因此学校的活动聋哑学生都会勇跃的参加。而且表演的非常精彩。

聋哑学生极强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使得他们在特定领域可以发挥超常的潜力,通过教师耐心的辅导和引导,他们往往能获得可喜的进步。然而,同他们的个性优势比起来,个性方面的劣势是更值得教师重视和研究的。

1.2 聋哑学生的个性劣势

1.2.1 认识事物肤浅、片面。聋生无听力,既不能完全理解别人的语言,又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周围环境仅限于表面现象的认识,感知事物比较笼统、模糊、不正确,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忽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本质上的特点,很难建立比较复杂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所以聋哑学生对事物、对问题的理解认识肤浅,常常带有局限性。

1.2.2 粗暴。由于先天的生理的缺陷和后天的环境因素的制约,而导致部分同学形成了易怒、任性、报复等不良的心理品质。缺乏自控能力。

1.2.3 自尊心强,喜欢表扬。聋哑学生总爱表现自己。做点好事总想让别人知道,老师表扬就特别的高兴,反之,做错了事却不想受到批评,也不愿看到别人的议论。受到批评后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1.2.4 思想单纯,处事缺乏理智,喜怒哀乐的控制力差。因此,聋哑学生容易受他人的引诱和欺骗。一旦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很难改变过来。

2.聋哑学生的教育方法探析

学校确立的教育目标要从聋哑学生实际出发,把特殊教育等同于普通教育,减轻聋哑学生学习负担,激发学习的兴趣,将会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得当,根据聋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殊彩适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将积极影响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性格和作用对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影响,教师的思想境界和心理健康水平会在聋哑学生身上打下烙印。

校风不良对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吃比穿、打闹、不讲卫生、不尊敬教师,甚至打架、早恋、破坏学校内外公共秩序,这些总是如果严重存在,就会腐蚀和污染聋哑儿童的心灵。因此,结合聋哑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以诚待人,给学生更多的信任与信心。古人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取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才能赢得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要设法讲好第一次话,开好第一次班会,上好第一次课,处理好第一次偶发事件……并自始至终踏实工作,以诚待人,如此才有利于师生间的坦诚交往。“爱在教育上是有很大感化力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老师沟通学生思想和情感最有效的手段。爱学生就是要重视学生,把学生当作与自老师己平等的有独立性的个体,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理解他们,积极、主动地与他们沟通。

2.2 以笑化人,给学生更多的平等与尊重

平等与尊重是人们自尊自爱的基本要求。这对聋哑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聋哑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更需要正常人的平等对待与尊重。而平等和尊重又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我们特教教师要通过和蔼的态度、亲切的微笑、友善的举止来表达和对待每一名聋哑学生,要在心里真正做到不厌恶不歧视,像对待自己子女一样,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和平等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学校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得到和正常人一样的平等与尊重。

第3篇:个性特点范文

[关键词]个性特点 教师管理 人本主义 激励手段 教师积极性

一、传统教师管理中积极性调动手段的运用

1.采用主观绩效评价机制,引导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管理层与教师之间是一种多任务关系。在多任务环境下,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具有互替性,且为提高教学质量所付出的努力在现有的薪酬制度中具有不可验证性。这使得基于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的薪酬制度的激励效率被弱化。

具体来说,目前得主观绩效评价机制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学生打分、同行评议和专家总评的方法,并给予每一类打分者的主观评价以一定的权重,两者加权得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分值。但由于教学质量的主观评价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与真实情况有偏差,因此,应尽可能地采取措施使学生、同事及专家的评价反映教学的真实情况。

但这种评价最终关心的,只是教师的工作绩效,而非教师本人,仅仅这样,无法找到绩效差劲或优秀的深层次原因,而以此制定奖惩手段也许并没有切中要害。

2.奖惩分明,执行退出机制

完整的激励制度理应包括正面和负面的激励(奖励和惩罚)。应确保人(教师) 在执行委托人(高校管理层) 目标时,如果任务完成效率低下则使之受到惩罚,并且这个惩罚的信号真实可信。而实施退出机制就是一个最有效可信的惩罚信号。目前,尽管我国高校表面上实施聘任制度,但退出机制并不能在高校真正执行。应引进北京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制定一些教师任教的业绩标准,对教师定期进行评估,对那些不合格的教师予以不同程度的处理,严重不符合要求的加以辞退。而对那些在教学和科研上作出重要贡献的教师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鼓励。

但是奖惩毕竟只是事后管理。完美的激励制度应贯穿教学过程,从一个教师进入学校就应该开始。仅仅从正、负两方面划分激励手段的方法已经过时。管理者应更关注被管理者本身的需要,及其工作的全过程。

3.强调沟通,并为教师工作提供服务

由于高校教师受教育的背景较高,更希望其劳动得到他人尤其是管理者的尊重和认可。因此,学校及院、系管理层注重与教师的沟通,并与教师分享重要信息,及时反馈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为之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组织氛围。同时还应为教师提供一些人性化的服务,如在学院工作区开辟教师休息室等。以低费用提供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将有助于让教师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更好地奉献其责任心和创造力,使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但是,在缺乏系统指标与现实机制的情况下,管理层与教师间的沟通、为之提供的服务并没有形成系统、可操作管理方法,其间主观因素过大,在纷繁复杂的教师事务管理中难以达到满意效果。

二、从人本主义管理艺术出发的新视角――个性特点管理

1.高校教师管理人本主义趋势

从上个世纪20 年代以来,西方管理思想史上以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条线索展开。早期人本主义思潮体现了管理者和学术界对人在管理中作用认识的觉醒,并引发了人们对于在两种管理理念引导下的组织管理效率比较的热烈讨论。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主张通过满足组织成员的高层次需求而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效率、促进组织发展。随着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时期的来临,人力资本价值在组织目标实现中的作用日益凸现。研究如何对知识型组织进行人力资源定价以及人力资本激励制度的重构成为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问题。高校知识创新要求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提高知识资本的利用率。必须将创新主体教师视为高校组织的核心和主轴,以人本主义的方式整合教师与高校管理层的目标。

2.人本主义中激励核心――个性特点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取决于教师的工作质量,而教师的工作质量又与教师的工作态度密切相关。教师资源的开发,教师积极性的调动,取决于教师思想觉悟的提升和心理状态的激发。如何使教师积极性从人的自然本性向意志本性发展,学校管理工作中对教师的激励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励已成为学校质量管理的基本手段。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教师的劳动具有不可测量的因素,学校也不可能制定过于详细的约束、监督、检查制度。这就决定了学校的主要管理方式只能是指导性、激励性,而不能全是指令性、行政性的。教师劳动的特点表明,在教师管理中运用激励,使教师保持自觉、积极、主动进取的心理奋发状态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人本主义的人力资源管理以满足人的最高需求为目标,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要根据个人的不同灵活使用管理手段,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而在庞大的教师队伍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而在内容丰富又复杂的个性特点之上,每个个体又会形成相应的完全不同的多层次需求。试图锁定管理目标,就必须关注其形成基础。作为校方,没必要也不可能了解一个教师的人生经历,但完全可以根据其工作表现了解其在教学中的行为模式、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荣誉感需求、满足感需求等各种需求的层次,最大程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可以说,个性特点管理是人本主义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三、上升为管理艺术的个性化激励手段

1.从简单的积极性调动到多元激励手段运用

由于教师的业务成熟度与人格成熟度较高,对于教师管理的激励方式,应根据教师的个性特点采取灵活方式,实行科学性与灵活性统一的激励机制。

(1)目标激励

根据个体与分工不同树立适当目标,激发期望心理。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只有经过努力方能达到的目标才具有激励作用。坚持教职工参与原则,无论设置群体目标或个人目标都要让教职工参与。参与程度越深,义务感越强。让教职工参与制定目标,本身就是一种激励。

(2)支持激励

学校的管理者,对不同个性层次的教师给予不同的支持,才能使学校教师上下同心,形成教育合力。青年教师是教师中个性张扬、充满冲劲的群体,期望尽快适应并在教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他们加以培养,在业务上扶植、督促他们。中年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力军、中坚力量,校长应尽力在生活上给他们提供方便,在业务上信赖、依靠他们,使他们乐于以主人翁的姿态勇挑重担,抓出成绩。老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校长要尊重他们,重视他们的经验,让他们愉快地在“ 传、帮、带”活动中作出贡献。

(3)强化激励

这种方法有正负强化之分。正强化激励着眼于对教师的表扬和奖励,负强化激励则着眼于批评和惩罚。在处理正强化激励和负强化激励这些实质性的问题时,校方必须在“让事实说话”基础上,根据不同教师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处理方式,以使其做出不同反应,达到强化激励的目的。

(4)关怀激励

首先,学校应该从制度上真正保证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学校主人,从而增强教师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积极性。其次,应该关心、理解、信任、宽容和尊重教师,通过谈心家访,了解群众,及时地发现教职工生活上、工作上的挫折与困难,掌握教师的思想动态,并努力予以帮助。教师不同,经历有别,知识有高低,个性特点不同,能力有大小。要懂得欣赏教师,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教学中的闪光点,并加以提炼、归纳、总结。

(5)培养激励

校方要想方设法为教师创造学习环境,提供进修、培训,甚至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要在尽可能的条件下,为教师及时提供各种科技和学术信息,增设现代教育设备,添置更多的图书、报刊资料,以适应教师的需要。在教师的管理中必须讲求艺术。如适时、适度地激励:充分利用教师所处的那种积极情绪状态下的时机,适时地对教师的贡献表示赏识与确认,将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此外,奖惩相结合也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方法。

2.关注个性特点――教师资源管理艺术的核心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气质、性格和能力三个方面。了解和掌握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管理者确定个体管理方式的重要依据,也是管理者做好教师心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1)气质划分法管理

首先,要根据教师不同的气质特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它对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均有影响,使个体在内容完全不同的活动中显示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点。因此,管理者应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教师,采取不同的管理,以提高管理效果。

(2)性格划分法管理

其次,要根据教师的性格特征,因人而异,进行管理。性格有优劣之分,所以管理工作应扬利抑弊,管理者要努力寻找教师性格中的“闪光点”,耐心加以引导,促成教师的自我完善。同时管理必须根据性格特征的多样性,采取同病异治的方法,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每位教师都能从心理上予以接受,达到批评的效果。

(3)能力评估法管理

再次,要根据教师的能力,量才使用。能力是指个人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成功地完成某项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个体因为其所受教育程度、经历及所处背景不同,因而其能力类型、能力水平和能力展现的时间也会有所差异。所以管理者在使用教师时要知人善任、用其所长,把教师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使其有胜任感、成就感;另外还要鼓励教师之间在合作的基础上实行公平竞争,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使教师有公平感和紧迫感。

3.讲究人本主义的个性化激励艺术,使学校管理达到最高境界

(1)讲究激励艺术必须注重物质和精神激励与个人需求的同步性

保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同步性,既是为了增强激励力量,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用公式表示:

如何保持物质和精神激励的同步才能取得激励的最佳效果,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而值得讨论的话题。一般认为只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都处于高值时才有较大的激励力量,从公式看或从实际实践证明,这当然不会有错。但是从管理的实际对象分析至少还要考虑到两个极端:一是对一些金钱至上主义者,精神激励就显得苍白无力,只有物质的诱惑才能调动其一些积极性。二是对一些本身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的人,简单地施予物质激励可能反而会伤其内心,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和支持胜过任何物质的奖赏。管理者应该也应当洞悉其中的奥妙。在实施物质激励同时,应当首先予以精神上的关怀,包括给他们创造良好工作条件环境,尊重他们的人格,适时地宣传他们的工作成果等。也就是说,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具体函数关系f是受教师的个性特点决定的,在实践中,应该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讲究激励艺术就必须注重激励的个体公平性

教师总是要把自己的努力和所得到的报酬,与一个和自已条件相等的人的努力与报酬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之间的比值相等,双方都有公平感。反之就会产生不公平感,不公平感必然会导致挫伤教师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造成学校的人际关系紧张,以致消极怠工,不思上进,直到要求调动。

当然,这种公平也是具有个人特点的,并不是绝对量化的公平。如何在复杂的实践中处理、平衡教师队伍间的奖励配置是一门深奥的艺术。

(3)讲究激励艺术就必须注重激励目标与个体的适度性

在当前的学校管理实践中,要克服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把工作内容、手段和方式看得比目标更重要,即对每个教师分派的工作职责范围、守则和规程、各种奖惩措施予以明确规定而目标却不甚明了,这实际上是只从工作态度而不是从工作目标的实际来评判工作的好坏,所以很难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摆脱这一局面,学校管理者就必须以注重实绩为基础,使所有的规章制度都为目标的实现而存在,即如我们平常说的以成败论英雄。当然,目标必须适度,根据个人能力决定。如果叫教师去完成力所不能及的目标或者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的目标,这都是没有意义的。一般来说经“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目标才有意义。总之,在新时期,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摆在校长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还有待于校长及有关教育工作者继续探索,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蔡金禄.浅谈学校的管理艺术.校长阅刊,2005.11.

[2]黄瑛.人本管理下的高校人力资本激励制度研究.学术论坛,2006.1.

[3]汪展淼.论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发.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第4篇:个性特点范文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 个性特点 管理对策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个性特点分析

(一)行为散漫,纪律性差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因为文化成绩差而选择的艺术专业这条道路,同时艺术类高校的授课方式相对高中而言更加的灵活多变,并且许多课程是在户外,如摄影,写生等。因而,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较普遍的存在行为散漫、纪律性差的问题。他们渴求的自由是建立在对学校规章制度的逆反心理基础之上的,生活中的他们一般有着较好的物质条件,追求高消费,缺乏计划和控制的意识。在学校具体表现为,时间观念差,早退、旷课、迟到情况普遍。

(二)自我意识强,个性特点鲜明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从小就开始接受专业特长教育,他们对于个性的追求十分突出,希望自己能够主宰和决定自己的一切,对外界的新鲜事物抑郁接受,自我意识强,众多时候还会强调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从艺术类高职学生的穿衣打扮中,我们就能够发现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是非常具有个性的,并具有很强的创造力。

(三)专业能力强,但文化知识基础差

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起点就是专业特长,并大多对自己的专业特长非常的热爱,他们大多时间也就花在了专业学习上。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因为有了专业特长为护身符,认为专业技能强才是重点,所以对专业课程认真学习,但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则为无所谓的态度。文化知识基础差表现为知识面较窄,对问题的考虑相对其他专业学生来说思辨性较弱。

(四)理想信念淡薄,未来定位不明确

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家境经济情况良好,对于他们而言,现实生活的中众多需要都是能够得到满足的,也就不需要有理想与信念的存在。由于理想信念淡薄,他们对于未来的定位也是非常的不明确的,部分学生或许具有远大的志向,一定的未来目标,但是却没有具体的规划,以及明确的方向设定。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对策

(一)优化课程设置,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主动性差,但是对于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会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也对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充满憧憬与希望,并喜欢追求时尚,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也是别具新意,但对标准的课堂形式与文化知识的学习有着一定的逆反心理。学校可以通过不断的将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内容丰富化,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去设置课程,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开设专业特色选修课程,不仅仅满足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还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

(二)组建多种类的艺术社团,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可以利用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长组建多种艺术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有特色、有影响的交流活动,如通过组建街舞社团,开展街舞比赛等类似的问题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广泛的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并从学校走向社会,调动学生的业余活动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认同感。

(三)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法治德治并行

针对艺术类学生浪漫、散漫、随意性大、情绪易受环境的刺激和影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注意在教育故那里过程中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1]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坚持采用制度管理,强调规范化的管理,并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建设,坚持做到既要对学生的管理有所力度,又要对学生的行为有所宽度,不至于将学生管得过死过严,让学生在学校没用充分的自由,还能够保持艺术类高职院校本身所具有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个性突出的特点。

(四)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艺术类学生从小就是学校的文艺骨干,自尊心强,一进入艺术类高职后,发现身边的人个个都是有所特长的,那种优越感就会明显降低,还会产生如过渡焦虑、自卑等一系列的心里问题。所以,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需要提高自己在心理辅导方面的能力,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心里问题,完成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

(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帮助学生自我定位

在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大环境之下,高职院校如何推销自己的学生,如何与其他院校人才培养竞争已经成为现代高职院校深思的问题。[2]艺术类高职院校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这一特点表现为学生的专业水平高,但也导致学生就业面较窄的问题。而学生们对于职业规划也没有明确的定位,艺术类高职院校也就更应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清楚知道自己在未来可以做什么工作,自己适合什么工作,自己还需要学一些什么。

参考文献

第5篇:个性特点范文

摘要:扬琴作为外来乐器一形成自己的风格,亦称个性,本文结合自己在世界扬琴大会中的所见所闻运用比较的形式,从各个角度分析扎根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中国扬琴音乐的个性特点。

 

关键词:个性 中国扬琴 欧洲扬琴

我们一般把个性认为是在相同的基础上与其他事物不同的方面,因此,以欧洲扬琴为参照物,中国扬琴作为同一宗流的乐器与之的不同点便可认为是个性。介于笔者对扬琴的了解,将在音位排列、材质影响下的技法与音色以及音乐表达效果三个方面论述。

 

1.音位排列

中国扬琴音位排列的最大特点就是为五声音阶的连奏服务。从民间音乐的五声音乐运用来看,改革之前的扬琴音位排列运用的是五度相生法,横向排列,在弹奏流水般的五声音阶时方便琴竹自由跳跃在一定区域之内。由于中国在转调方面不像西方乐曲那样频繁并且跳度很大,基本上就安排了方便C、D、F、G四个调互相转调的音位,同时兼顾其他调性。

 

欧洲扬琴便于演奏,和声渗透了半音化旋律,在转调方面没有限制。改革后的中国大扬琴也借鉴了欧洲扬琴的排列方式,就出现了与欧式一般的吕律式大扬琴,虽然没有完全解决旋相为宫的问题,变音槽的设计是一大突破,也加强了音乐表达。既保留了本身五声音阶的特色,又能适应当代丰富的和声色彩表达需要。

 

2.材质影响下的技法与音色

之所以将这两点放在一起说明,因为我认为技法和音色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而从根本上说,材质又对技法和音色的表达构成了除文化以外的主要因素。由于世界扬琴技法音色各有不同,笔者且以匈牙利大扬琴为例来阐述这个论点。

 

第一,击弦乐器的最大特点是颗粒性较强,不管是单击还是双手连奏,在速度上都不受限制,这是中国扬琴和世界扬琴的共同之处。然而同样作为击弦乐器,却拥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中国琴竹,顾名思义取材于竹子,削薄以致可以来回颤动;与之相反,欧洲扬琴的击弦工具成为“琴槌”,字面上看即可知这是木质琴槌。材质的不同导致不同的技巧表达,相对于声音厚重低沉的匈牙利大扬琴,中国的琴竹的运用就显得十分灵巧,花样繁多,轮音便是中国音乐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民间扬琴演奏者从二胡、琵琶等乐器的演奏方式上获得灵感,造就了今天的突破,聚“点”为“线”,要求演奏者着重训练左右手平均下竹,密而不乱,区别于匈牙利大扬琴。凸显了当代中国扬琴的专业化训练成果。其次,初级学琴的学生都会知道中国扬琴的典型花样技巧:反竹,颤竹,拨弦,揉弦。

 

第二,音色作为材质与技法结合的产物,是体现每件乐器个性的重要特征。与匈牙利大扬琴比较起来,中国扬琴的琴弦较细,琴竹较软,一般用较薄的橡胶皮包裹,声音偏细腻柔和、清脆明亮与其他民族弹拨乐器(琵琶、筝、三弦等)更为接近。匈牙利大扬琴的琴弦粗且厚实,琴槌本身没有弹性,并且拥有比中国扬琴大许多的共鸣箱,音色扎实,有些许钢琴的音彩。笔者在第11届世界扬琴大会上听过两种乐器同台演奏,就像是硬汉与少女互相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一般,在匈牙利大扬琴面前中国扬琴音乐显得更加小家碧玉,委婉动人。

 

然而就中国扬琴本身而言,由于琴竹较软,更加有利于通过控制下竹的力度把握音色,并在此基础上出现能够演奏出不同音色效果的软硬不同的琴竹,分别应用于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以及东北、四川扬琴音乐中。

 

3.音乐表达及效果

音乐风格与传统文化分不开,注重“静”的中国文化内质相对于注重“动”的西方文化来说,音乐表达风格迥异。

中国扬琴音乐表达基本上是承袭民间扬琴的的表达方式。作为伴奏乐器的扬琴在整个小型乐队中起到除了打击乐器以外的指挥的作用,因此,中国扬琴的音乐表达在独奏曲出现之前,以简单规整的节奏型单音、双音及音程为主。乐曲结构规整,按照起承转合的民族音乐模式,节制有序,附有摇动性。而就笔者在扬琴大会上对西方扬琴演奏的总结而言,西方扬琴音乐自然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大量借鉴古典、浪漫主义欧洲音乐的风格。节奏型多样,大量使用切分、附点、后半拍、连线,让音乐具有跳跃性,听者可起舞。

 

中国扬琴演奏相对于西方,更加讲究余音的掌控,往更深处说,就是意境。正如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国画不像西洋画一般通过直观表达主旨,以写实为主,国画特别是水墨山水画会通过留白给读者创造自我想象的空间,从而直至意境的把握。音乐与之相同,扬琴发声来源于弦的震动,余音成为她的一大特点,笔者此次所在的团队在世界舞台上演出的扬琴改编台湾民谣五重奏曲《望春风》见谱例3,

 

从引子控制余音由弱渐强到慢板主旋律句与句之间的留白营造出太阳升起的缓慢气氛,到太阳升起后翩翩起舞。乐止而意未休,扬琴在这里深深附有中国意境美,在世界舞台展现个性。

 

中国扬琴脱不开扬琴的本质,也脱不开中国元素,她是所有民族乐器中传入时间最短的一件,因此作为扬琴本身的特质还有待发掘。不过音乐文化扎根于传统越深,就越能在世界站得住脚。音乐中作为中国扬琴音乐专业学习者,要开阔思维,增长见识,将西方可用的优秀的理论知识、演奏形式等素材借鉴并学习,让来自世界的扬琴,怀带中国个性,重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徐心平.中外扬琴比较[J].中国音乐,1988,(01).

[2]徐言行.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王文礼.中国扬琴音乐现状及未来发展空间的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01).

第6篇:个性特点范文

1、沉着冷静,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例子: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 、智取文安县、 巧用双掌连环计、智赚玉麒麟、在二打曾头市中巧用“番犬伏窝”之计。

2 、结交广泛,广纳贤才,知人善用。

3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4 、对宋江尽忠。

第7篇:个性特点范文

1、笼络豪杰,深得人心。识人善用,君臣融洽。坚韧不拔,终成大事。宽以待人,心胸广阔。

2、刘备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能谦恭待人,城府极深。刘备年轻时师从东汉大儒卢植不爱读书,喜欢弄狗骑马,喜欢结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时代就有不少年轻人争相依附他,这是他性格的优点。

3、刘备宽仁、忠厚、慈善、好施、善于收买、笼络人心。刘备入蜀后,实行拉拢当地豪门士族的政策,发还他们的田地和房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因而深得民心。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个性特点范文

2、好学。吕蒙赞扬关羽的一点就是好学。关羽特别喜欢阅读《春秋》,并且能流利引用相关的句子。《春秋》一书崇尚忠义,时刻提醒他尊儒守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这与关羽性格相合,故《春秋》得到关羽青睐。

3、坦荡。曹操察觉关羽无意久留,派张辽去问关羽,关羽坦荡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关羽毫不隐藏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另外,关羽光明磊落,从不私底下搞小动作。

4、爱士兵。《三国志》有段话:“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说的是,张飞很敬重士大夫,但是不知道爱护士兵;关羽正好相反,他对待士兵很好,但是和士大夫的关系很紧张。关羽作为将军能真诚对待士兵,这在讲究等级观念的东汉末年来说,是不多见。正因为关羽爱护善待士兵,他才能带好军队,称雄一时。从另一角度来说,与士大夫处理不好关羽,也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

5、好面子。关羽听说马超投奔刘备,就写信问诸葛亮马超跟谁比较类似,言下之意是,他和马超哪一个更牛!诸葛亮何其聪明,回信给关羽说:马超可以和秦末汉初的鲸布,彭越有一比,再说高点和张飞不相上下,但绝对不如你大胡子关云长。关羽看完信后还以示宾客,着实夸耀了一番。

第9篇:个性特点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个性

发展

个性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l,开始是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后来指演员——一个具有特殊性格的人。一般来说,个性就是个性心理的简称,在西方又称人格。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个性,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所谓个性发展,对大学生来说,就是在学习上发扬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根据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学习内容、方法做科学地判断、准确地选择。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动手、创新的能力,尽快找到后续学习的路径。并且能够学以致用,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

当代大学生具有个性渐趋稳定、个性趋向完整、个性鲜明独特等特点。大学人文教育要针对大学生的这些个性特点,遵循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在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正确把握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就大学生个性发展来看,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1.思维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已从经验型转向理论型,而且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都在增强。表现为有主见,不盲目服从,不人云亦云。他们思考的触角不再只是指向一些具体、切近的事物,而几乎是指向所有的问题。他们往往能对在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的观察中所发现的问题作一番认真的思索,并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主动设法解决。他们的思维具有较好的变通性和灵活性,对新事物容易理解和接受,对新环境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情绪、情感极其丰富。当代大学感情奔放,好强、好胜、好冲动,敏感好奇,追求时尚。独立、自尊、自信,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们大多疾恶如仇、善恶分明、富有正义感,有一定的调节和克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使情绪的表现具有文饰的、内隐的和曲折的特点。但由于其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成熟性,使得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具有不稳定因素,表现在情绪与情感的波动性大,动荡多变。

3.自尊心较强,性格敏感,不愿意在课堂上受到老师正面的批评。比如:老师让学生到黑板上听写单词,然后指出其某个单词有拼写错误,这时学生常常会流露出不满被老师当众指出错误的神情,甚至有的学生对“写错了”这类字眼感到敏感,有不愿意听的表情;还有的学生不愿意老师当众指出他的错误,觉得这样很没有面子,甚至觉得这是老师让他当众难堪。学生的这种敏感、自尊心强具有普遍性,且有一定的“传染性”。有的学生见别的同学对老师的批评表现出了抵触,自己便也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好像若不表现出抵抗,自己就很没有面子。再如有的学生见别的同学犯了错误没有被老师直接的指出,自己也很不愿意被老师直接指出错误。学生的这种性格特点阻碍了他们对自身错误的认识,延迟了对错误的纠正。过强的自尊心也会导致学生盲目自大、自以为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

4.富于理想,憧憬美好未来。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幻想,也开始设计自己的未来,但往往表现为现实化和功利化,讲究实惠的思想相当普遍。在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上,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在理想实现的途径上,更注重个人的奋斗。在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他们往往选择后者。对此,大学教育应该充分汲取人文教学素材中丰富的人文力量,担负起为学生思想上疏导、心理上开导、行为选择上指导的历史使命。

5.具有叛逆性格和偏执心理。由于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知识才能的增长以及自信心和独立性的进一步增强,当代大学生极力想摆脱外界的束缚和干扰,希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因此,他们自尊心极强,只想听表扬,不愿听批评,且对某些批评意见存在抵触、反感和反抗等情绪。只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大懂得尊重别人。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好走极端,存在偏执、逆反心理。大学人文教育应该带领学生经历人生的荣辱起伏,让大学生真切地感悟到为人处事的原则和应有的人生态度。

6.个性发展深受环境影响。过去大学生的生活被形象地描绘成三点一线:宿舍——餐厅——教室;现在大学生面临的是三大公共环境:网络、社团、宿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分散性。现在学生关心的热点在减少,没有集中热点。即使有热点,学生没有统一的看法,与人议论的情况较少。第二,内向性。主要表现在学生思想的交流上,是一种潜流,不直接表现出来。但是分散不等于没有集中的趋势。第三,现实性。现在的大学生,与九十年代大学生相比,那种狂热、焦灼、不安,正逐步转化成务实、讲实惠,现在学生关心的热点已经转移到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如特别关心自己的就业问题。

7.个性发展离不开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没有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很难说是全面发展。反过来,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可能是畸形发展。为此,大学生个性发展应该立足四点:一是培养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个性倾向,二是崇尚更高的人生追求和人格道德诉求,三是充分展现当代青年独特的个性魅力与风采,四是培育大胆创新的个性和勇气。要认真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个性化与大众化,二是个性独立与团队协作,三是个性独立与社会责任。就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而言,人才是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个性的发展一定要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组织需要为前提,决不能与大众的协作精神,与公共秩序、集体利益及社会责任相违背。否则,我们培养的人才就不是合格的产品,更不会得到“全面发展”,就会犯自由主义的极端错误。我们每个人不是孤立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价值必须在尊重他人和承担社会责任中得到升华。因此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责任应该有机的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