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儒家思想的意义范文

儒家思想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思想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儒家思想的意义

第1篇:儒家思想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儒家思想;传统;影响

儒家学说是在我国经历了夏、商、周几千年历史之后,由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提出,并创立了儒家学派,其弟子曾子、子思、孟子等将儒家学说补充扩大的。从古至今,儒家思想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甚至占据了不可替代的统治地位。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其与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直到现代的影响力都是不容小觑的。

传统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已有几千多年的历史,其中还经历了百家争鸣、两汉独尊儒术、隋唐儒释道并立等,但儒家思想却一直经久不衰,随着时代的变迁,非但没有失掉往昔颜色,反而成为了一颗更耀眼的明星,可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根基,之所以能够在我国的历史上独领两千多年,并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是因为儒家思想能够跟随社会的变迁和改革,不断的吸收其他文化的可取之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得到丰富与改善,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潮流。

春秋末年,儒家学说逐渐形成独立学派。在社会的内部矛盾众多且不可调和的时期,孔子提出“仁学”思想体系,以“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主张仁政,推崇“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顺应当时的历史形势,并为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框架。汉武帝时期是儒家思想发展的鼎盛时期,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为帝,关于民族发展做出了一个重大的抉择,进行了思想和政治上的重大改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上升到管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从此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的发展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儒家思想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两千多年来的风风雨雨中,儒家思想也经历了发展中的起起落落,包括极力推崇儒家思想的时期,也包括发展步履维艰,受到阻塞的时期。但儒家思想无论是面对外来文化的挑战,还是本民族其他思想的浸润,都没有改变其本身主要的内涵和思想。与此同时,在儒家思想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紧随社会变迁、文化的发展,逐渐走向更高的层次。这也是它能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独领的重要原因。

儒家思想能够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领统治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它为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系统的治国理念和思想体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孔子所提倡的“仁爱”思想能够顺应当时统治者的治国思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但是封建时期维持国家安定的保障,直至现代社会也依然是人与人能否和谐相处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我们所提倡的“仁义”、“孝”、“诚信”等都是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这些思想对我国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儒家思想。仁义礼孝都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华,这些传承深远、意味深长的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的人格塑造和情操培养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启示。可以说,儒家思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在政治方面,儒家思想提倡德治,对当代政府官员的为官之道也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在金钱上,儒家思想提倡“以其义而得之”,唯有遵纪守法,按照正规途径赚来的钱才能久远,这种思想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现代社会儒家思想中最基本的内容 “仁”也依然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仁”既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也引导我们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孔孟都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从孔子提出的“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在强调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核心,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持一颗仁义的心,互帮互助,多为别人着想,那么我们的社会就将是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充满友爱而不是彼此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学习儒学仁义思想不仅对当代人自身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有帮助,对中国社会风尚的发展也有积极向上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在我国的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对于当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新时期,儒家思想也将不断的与现代社会文化相结合,使传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发展,以新时代的思想对儒家经典进一步的认识学习,取其精华,将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继续传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儒学社会主义道路。(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 秦秀莲.儒家思想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逻辑性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

[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赵光贤.先秦儒家思想的几个特点[J].天津社会科学.1982.

第2篇:儒家思想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儒家的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的人本思想,由孝敬父母,友爱兄长,进而推己及人到关爱众人的仁爱济世思想,认为加强道德修养是做人的根本的修身思想以及重义轻利思想对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和影响,特别是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1、儒家人本思想对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影响

    儒家生命观强调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为宝贵的,应高度重视。《孝经》中引述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易经·系辞》云:“天地之大德曰生”。也就是说,生命是天地给予人类的最高恩惠,应格外珍惜。儒家重要代表人物荀子也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并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可见,儒家生命观认为人是最灵杰、最宝贵的,表现出对人的生命的重视和关切。儒家思想中还包含着对人在生死问题上的普遍本性的揭示。孟子、荀子都肯定了人“欲生恶死”这一天赋的本能。儒家这些思想对传统医学伦理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书寸战国时期的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明确指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遂在其《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要方)·治病略例》中指出:“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在《要方·序》中他更明确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由上可见,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医德提出了生命神圣观念,并由此观点引申出了医学的社会职能及存在价值。《黄帝内经》从生命神圣观念出发,要求医学承担起“济群生”的职责。孙思邀也在《要方·食治》中引用扁鹊的话说:“人之所存着,形也;乱于和气者,病也;理于烦毒者,药也;济命扶危者,医也”。在此,他很清楚提出医学应当承担起济命扶危、保卫人类宝贵的生命和维护人类健康的崇高职责。孙思邀进而深刻指出,解除患者疾苦、保卫神圣的生命是医生的天职,医生应“志存救济”,以治病救人为己任。这种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主张用医学知识保障人的生命和健康,解除患者痛苦的医学人道主义思想正是建立在生命神圣论基础之上的。在儒家人本思想的影响下,中医伦理思想始终涌动着强烈的人道主义追求。

2、儒家仁爱思想对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影响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家仁爱思想的影响下,传统医德提出“医乃仁术”,这一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核心。

    首先,“孝涕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最亲近的莫过于父子、兄弟之血缘关系。孝,即孝敬父母;梯,即友爱兄长。在孔子看来,孝梯是仁的最基本要求。孟子也说:“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儒家孝亲思想对传统医德产生了重要影响。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谈到学医的动机时就将“上以疗君亲之疾”放在首位,足见其对孝道的重视。西晋医学家皇甫谧也说:“若不精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此固圣贤所以精思极论,尽其理也”(《针灸甲乙经·序》)。这种以医为孝的观念成为医家的一种传统,也是许多儒生攻医的重要原因。从历史上看,因孝知医进而以医为业者甚多,其中不乏有著名的大医家,如南北朝时期的医家许道幼因母疾而习临经方,遂精医术,成为名医。他认为:“为人子者,当善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

    其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儒家强调要时时为他人着想,处处乐于助人。自己想有所成就,自立于社会,也帮助别人自立于社会;自己希望事事成功,也创造条件让别人事事成功。另一方面,儒家又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一思想对传统医德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传统医德认为,医家在处理与患者的关系时要设身处地,这样才能对病家的疾苦感同身受、深切同情。孙思邀曾说:“……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恰”(《要方·大医精诚》)。元代朱丹溪诊治病人“虽雨载途,亦不为止”,并教育弟子“病人度刻如岁,而欲自逸耶?”,字里行间洋溢着侧隐之心和深厚的情感。清代名医费伯雄也说:“我之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我之父母妻子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所以“易地而观则利自淡矣。利自淡则良心现,斯畏心生”(《医粹精言》)。推己及人,换位思考,这样才会对患者深切同情、真诚关爱,处理医患关系时注人浓浓的情感。这正如清代名医喻昌所言:“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子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医门法律》)。

    第三,“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儒家强调仁爱首先爱亲,进而由爱亲推及到爱非血缘之亲的众人。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韩愈在《原道》中对仁的定义是“博爱之谓仁”。儒家由“泛爱众”、博爱进而主张以济世为怀,提倡积极人世、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在儒家博爱济世思想影响下,中医传统观念中素中“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说法。《黄帝内经》中谈到医者的职责是“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灵枢·师传》)。儒医将行医视为实现其济世理想的重要途径,北宋范仲淹就曾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名言,充分显示出行医以济世的观念已深人人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中亦云:“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于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

3、儒家修身思想对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影响

    儒家不但提出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而且总结并提出了一套关于修身的理论和方法。所谓.修身,即克服自己思想上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东西,努力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的社会成员。儒家设计的通向圣贤的仁学之路是由近及远,由小及大,其中修身是根本。儒家四书之一《大学》中明确提出:“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孔子也一再强调这对于个人、家庭、国家都是根本。

    儒家认为道德修养的标准即为“仁”,“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也就是说,仁是一个自我修养的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克服自身的利欲和不足,让自己的言语行动都合于礼的规范,让自己充满仁爱之心,力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仁”虽然要求很高,但并非高不可攀,“为仁由已”,每个人,不管什么样的人,只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努力实践,都有实现仁德的可能。“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追求仁、实践仁的过程需要一点一滴地做起,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一个“恒”字,孔子曾引述南人的话“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论语·子路》),来说明“恒其德”的必要性,因为德对于医家来说,尤为重要。

    受儒家以修身为本的思想影响,传统医德十分强调医家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杨泉《物理论·论医》),从医者应首先学会的是一种道德观念和做人行医的准则,然后才是学习掌握医术,主张无德不可学医,无德不可为医。如《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指出:“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已,然后正物。……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陈实功在《外科正宗·医家五戒十要》中指出:“一要,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宋代林道在《省心录·论医》中说:“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人命死生之系”。孙思邀也指也:“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善救含灵之苦”,(《大医精诚》)。这些思想都强调为医者应高度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经常进行自省、自律、克己和自我监督。

第3篇:儒家思想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儒家;和心;天人;仁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2-0032-04

一、儒家“和心”与“爱物”思想

在儒家学说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概括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古老命题。任继愈曾把天的含义归纳为五种,即主宰之天、命运之天、义理之天、自然之天、人格之天[1]。上述各种含义都能在有关的思想家那里找到归宿。而季羡林对于“天”的解释则比较简明:“天人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2]这也是我们研究儒家“和心”思想中“爱物”指向的一个基本认识。

儒家之“仁”,既推己及人,也逻辑地推演出推己及物—爱物。可以说,在价值论和存在论的向度内,儒家的“一体之仁”观念强调人与自然万物是统一的道德共同体,这一道德共同体具有统一的本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主张与现代环境伦理学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现代环境伦理学提倡将道德关怀从人扩展到自然界,构建涵盖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很显然,在儒家“一体之仁”观念的意识论向度内,天道与人道是合二为一的。“仁”不仅是人事的基本准则,也是天地运行的根本法则。所以,儒家提倡从调节人与自然关系和调节人与人关系相互关联的总体层面,来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

儒家的“仁爱”原则是按照“亲亲—仁民—爱物”的逻辑秩序展开的。仁爱虽然始于亲,却不终于亲,这是儒家的仁爱观念能够成为最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关键。“生生之德”是儒家“爱物”的价值取向。儒家“和心”思想发展的历程表明,儒家的“爱物”思想,体现了一种“恕”德,是德性与规范的统一。孔子曰:“仁者乐山。”(《论语·雍也》)至于为什么“仁者乐山”,在《尚书大传·略说》中有对此章的解释。当弟子子张问:“仁者何乐于山也?”孔子的解释是,人们之所以爱山,不仅仅是因为山的高大雄伟,而且是因为“夫山,草木生焉,鸟兽蕃焉,才用殖焉,生财用而无私为焉,四方皆伐焉,每无私予焉。出风云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飨,此仁者之所以乐于山者也。”山之昂扬生物之德,“仁者见之,唤起内心的强烈共鸣,以为山之大德若此,人实在应该与山合其德;人与山合其德,则人就会‘爱物’,就会热爱健壮、活泼的生命,崇尚生生不已、绵延无尽的生命创造,进而达到‘赞天地之化育’的境界。”[3]所以,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朱熹《论语集注》引洪氏曰:“此可见仁人之本心矣。待物如此,待人可知。”

在对待自然万物的问题上,后世儒家继承了孔子“取之以时”以及“取之有度”的思想。在孟子的思想里,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生态平衡意识。如他强调“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认为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规律,人们应当遵循自然法则,“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对于荀子,我们一般只注意他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学说,其实,在他看来,自然之天地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人必须正确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注意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荀子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时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尤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荀子主张人应该以礼、义来调节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所谓“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荀子·强国》)

《易传》明确提出了“天人合德”的思想,在继承先秦儒家的天人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其他诸子的思想,使儒家的天人学说具备了内在的逻辑性而进一步趋向完备。《易传》所提出的“天地之大德曰生”、“裁成辅相”以及“三才之道”,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学说的基础。《易传·系辞传上》所强调的“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实质上是强调人道必须继承和发展天道,同时也可以反过来证明人道的合理性。

汉代董仲舒吸收了《礼记·月令》以及战国末年《吕氏春秋·十二纪》中所谓的“月令图式”,完成了较为系统的具有浓厚神学色彩的天人宇宙模式论:以天人相类为其学说特征,“天人感应”、“人副天数” 是其天人学说的主要内容。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阴阳家等其他诸子的思想成分,指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类通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4]

值得注意的是,在董仲舒的天人相类的学说中,有许多灾异谴告成分,警告世人,如果违背了天意,上天就会降下灾难以示惩戒。这也是被后人批判的焦点所在。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由于当时人们的科学认识水平还达不到能够认识一些自然灾难出现的原因,董仲舒唯一所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也就是假借天意了,其消极的成分固然是不可忽视的,但其警示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可妄为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在宋代,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概念的是张载。他曰:“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5]35-36张载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均为一气之聚散,那么,人天地万物在本质上也应该是相通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张载在《西铭》中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著名论点。意思是说,万物与人都是宇宙大家庭中的成员,人不仅要对人充满爱心,对天地万物也同样要充满爱心。即如张载所曰:“性者万物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唯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5]19

张载在气一元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民胞物与”的观点,人人皆我同胞,万物皆我朋友。所以应当“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朱熹在阐发张载的思想时指出:

人物并生于天地之间,其所资以为体者,皆天地之塞。……唯人也,得其形气之正,是以其心最灵,而有以通乎性命之全,体于并生之中,又为同类而最贵也焉,故曰“同胞”。……物则得夫形气之偏,而不能通乎性命之全,故与我不同类,而不若人之贵。然原其体性之所自,是亦本之天地而未尝不同也,故曰“吾与”。则其视之也,亦如己之侪辈矣。……惟吾与也,故凡有形于天地之间者,若动若植,有情无情,莫不有以若其性,遂其宜也。此儒者之道,所以必至于参天地,赞化育,然后为功用之全,而非有所强于外也。[6]

朱熹从“天理”的角度,对“民胞物与”的思想进行了解释。人与天地万物在“同得天地之气”的前提下,成为一个共同体。人在其中担负着“参赞化育”的责任,因而,人之“爱物”具有了形而上的天理依据。

宋学家所诠释的“爱物”思想,首先是把“仁”置于本体论的高度予以阐发的。二程指出,“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虽桀、纣不能无是以生,但戕贼之以灭天耳。始则不知爱物,俄而至于忍,安之以至于杀,充之以至于好杀,岂人理也哉?”[7]在二程看来,恻隐之心也体现为爱物之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二程提出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是宋明理学家的共同认识及理论基础。二程认为:“若夫至仁,则天地为一身,而天地之间,品物万形为四肢百体,夫人岂有视四肢百体而不爱者哉?”[8]二程确立了人与万物之间的应然关系,这种关系如同血肉相连的四肢手足一般,人们自然会去爱护。从这个意义上,二程强调“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9]

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体系中,“仁者,以万物为一体”,则表现为人之心即天地万物之心,成己必然成物。王阳明指出,“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10]79王阳明以人为“天地之心”,人心与天地就这样被连为一体,人心之所思所想,亦应系于天地万物,已而成为了一种不可或者说推卸不掉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所以,人类不仅要爱人类自身,必须泛爱万物,甚至于“瓦石”。王阳明又进一步指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11]“人最为天下贵”,所以人有周爱万物的责任与担当。

总之,在儒家看来,仁为“心之德”,且是“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正如有学者所分析的那样,“事实上,在儒家的视域里,它们从来就没有过清楚的划分而是纠缠在一起的。当他们把人性作为天性的完美表现而判断为善时,当他们把社会与个体的道德秩序和规范视为天理之沛然流行时,实质上万事万物都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存在,而这样的道德思维反过来使得人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无法以一种外在的、分立的、认知的目光置身事外,而是内在于万事万物去体验、直观自然。不是在观察、归纳和推理中分析自然,而是在直观、比附、移情中拥抱自然,使人与自然在相互包含和渗透中达到和谐美满的境界。”[12]这是对儒家“一体之仁”观念中的天人关系所作的精妙的哲学解读。

二、“和心”与现代生态伦理

(一)儒家“和心”思想的“天人”向度

在儒家的视野里,人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认为“天地之心”,且人对天地万物有一种推卸不掉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儒家的这种“爱物”、“成物”之“心”,是有一个等次的区分的。如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吕氏春秋·爱类》也指出,“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他物,独仁于人,犹若为仁。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白奚在《仁爱观念与生态伦理》[13]一文中,从儒家之仁的血亲之爱的逻辑起点出发,引经据典,对于儒家的“亲亲”、“仁民”、“爱物”进行了细致分析,肯定了儒家仁爱之心的由人及物的推展。但是,这里面不免有一个疑问,人既然有推己及物之“仁”,那为什么有“差等之爱”,又为什么人会杀物以自养呢。如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远庖厨”不等于不杀,不用绳网捕鱼、不射杀宿鸟,但不意味不捕杀。儒家是怎样来解释这个问题的呢?这其中以王阳明的解释最具典型性。王阳明指出,“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10]107

《传习录·下》载:

问:“大人与物同体,如何大学又说个厚薄?”先生曰:“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体,把手足捍头目,岂是偏要薄手足?其道理合该如此。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及至吾身与至亲,更不得分别彼此厚薄。盖以仁民爱物皆从此出,此处可忍,更无所不忍矣。大学所谓厚薄,是良知上的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此便谓之义;顺这个条理便谓之礼;知此条理便谓之智;始终这个条理便谓之信。”[10]108

在王阳明的“良知”理路中,血缘愈近一层,爱之程度就加深一层。因而也决定着人在对于自然万物的取用过程中的秩序和理性。王阳明认为这也是“良知”之发见。简言之,仁爱之于万物以及人对于万物之用度秩序,是合于天然之“度”的,是“适中”的。

众所周知,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强调人是宇宙的价值中心,而其他的一切生物或非生物都是因为人的需要才具有价值。而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价值观则认为,不应该把人类当做生态环境的价值中心,在人类之外的生物乃至整个自然界都具有自身独特价值,人应该尊重自然。笔者认为,用“人类中心主义”或者“非人类中心主义”来概括儒家的“爱物”思想,似乎都不太准确。

“爱物”作为仁之“恕”道推广于“物”,是儒家“和心”思想的题中原有之意,所以,也是一种德性。这种德性建基于“仁”的“生生之德”,在儒家看来,人只有合理合节地取用万物,并且养护万物,“未有不得其养而能生者”,这样,才能保持“天地之大德”生生不息。

(二)“和心”与现代天人关系

1.唤起热爱自然的“良知”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世纪以来,人类的生存环境有向极端恶化发展的趋势。2012年的世界末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恐慌,绝非毫无来由。种种触目惊心的自然灾害,猝不及防间发生在人们面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尽管人们可以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成果,但现代化的发展并没有带来人们幸福感的全面增长。究其原因,从积极方面看,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价值体系中有自由、平等、竞争、效率、创新、开放等特性,这较之于古代社会的专治、垄断、封闭、守旧是一种时代性跃进;从消极方面看,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运作的,其思想动力不是善良、公正和奉献精神,而是利己心和对财富的贪欲。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得不说,“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它在激发现代社会活力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又使人产生强烈的疏离感、无助感,摧残着社会的良知和人们的美好愿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便利的交通和通讯条件、安逸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环境破坏、物欲横流、道德冷漠、唯利是图等负面影响。为什么“幸福指数”调查成为研究热点,为什么“你幸福吗”能成为媒体的卖点,归根结底是人们对“今天”的无奈、“明天”的迷茫。儒家的“一体之仁”观念,认为“成己”与“成物”是统一的,关键应该是内在于人的。所以,良知的唤起,则是实现德性与规范的统一,使规范内化而成德性,德性外化而成德行,每个人都把“成己”、“成物”之一体作为自律之圭臬。当下,国学研究“热”的兴起,回归人文教育的呼唤,不失为一种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2.取用有度与可持续发展

“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看似调侃,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现代化的建设进程,恰似一把双刃剑,在给现代人带来极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克服的“现代病”,这种“病”的最大的表现,就是把人带入“物质至上”的深渊。人们过于迷恋现代工具理性,不约而同地患上急功近利的短视症。人们开始无度地向自然索取,而不再顾及生态的平衡及其保护,大自然也毫不留情地还以颜色,诸如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臭氧层空洞、水源与油气枯竭、森林变小、沙漠蔓延、地面塌陷、生物物种急剧减少,等等。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我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这绝非危言耸听。在我们国家的许多地区,每每因水告急,南水北调和西水东调工程可以缓解燃眉之急,那么,若干年以后呢?“风沙”正日益加剧对人类生活空间的侵蚀,沙尘暴的频率和强度在我国北方城市逐年提高。据媒体报道,北京以北离天安门广场最近的沙丘不足百公里。凡此种种,举不胜举,时贤学者多所论及,不再赘述。有学者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已经成为衡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参数和变量。换言之,离开了生态文明来谈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这两种文明都只具有抽象的一样而没有实在的内容。”[14]儒家的“爱物”主张,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儒家从孔子开始,就确立了对生态资源取用有节、有度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不竭泽而渔,不斩尽杀绝,使“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荀子·王制》),使自然界亦有一个休养生息的环境。这样,整个自然界才会生生不息地存在和发展。有关统计表明,现在地球上,每几分钟就有一个物种消亡,试想下去,这样一来,整个自然界的生物链被破坏,人类将走向何处?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指出,“现代人的贪婪将会把珍贵的资源消耗殆尽,从而剥夺了后代人的生存权。而且贪欲本身就是一个罪恶,它是隐藏于人性内部的动物性的一面。不过,人类身为动物又高于动物,若一味沉溺于贪婪,就失掉了做人的尊严。因此,人类如果要治理污染,继续生存,那就不但不应刺激贪欲,还要抑制贪欲。”[15]

3.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和心”思想在天人向度上,已经涵括了天人和谐的思想,“表现出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与自然协调的一致立场,共同构成处理、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儒学选择。”[16]显然,这是一种应然意义上的向度。真正地在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实现上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尚缺乏一种强有力的保障。我们以为,内在于人的道德情感固然重要,而且是基础,但是,在当今社会要落实于人们的行为,必须制定具有强制作用的法律、法规,还当取法西方国家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成功经验。

总之,儒家的“一体之仁”观念体现了儒家的自然情怀。在儒家的视野里,天地万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应当得到人类的爱护和尊重。人类应以开阔的心态与道德意识对待自然,这是儒家对“物”之“爱”给予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任继愈.试论“天人合一”[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1):15-19.

[2]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J].中国气功科学,1996(4):14.

[3]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136.

[4]曾振宇,傅永聚.春秋繁露新注·四时之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63.

[5]张子全书卷二·正蒙·乾称[M]//四库备要子部5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

[6]朱子全书·西铭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41-142.

[7]河南程氏遗书:卷21下[M]//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274.

[8]河南程氏遗书:卷4[M]//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74.

[9]河南程氏遗书:卷6[M]//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81.

[10]王阳明全集:卷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1]王阳明全集:卷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5.

[12]唐凯鳞,曹纲.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1.

[13]白奚.仁爱观念与生态伦理[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8-102.

[14]陈少英,苏世康.论生态文明与绿色精神文明[J].江海学刊,2002(5):44.

第4篇:儒家思想的意义范文

摘 要: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作为儒家思想中的核心部分-儒家伦理思想,它的提出与发展为我国在家庭、学校、生态环境等多方面都提供了借鉴意义,儒家伦理思想也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至当今社会建设,我们更应该深入学习传统文化思想,学习传统伦理思想,通过自己的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关键词:儒家思想;儒家伦理思想;家庭;青年;生态;和谐社会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被人尊称为“圣人”,后来被人尊称为“亚圣”的孟子将其学说发扬广大,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根深蒂固。儒家思想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仅就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成为多少人膜拜的诗句。而儒家的伦理思想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部分,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是有关爱的道德,是心灵深处的德性,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内在情感诉求。

儒家伦理思想认为,道德是基于人的同情心而形成的社会成员的普遍素质,认为人本性相近,这一相近的本性便是同情心,尽管有君子小人之别,但趋向于道德、形成道德素质却普遍存在于君子、小人之中。这样,“仁”就超出了孝悌的范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儒家提倡的仁爱是有原则的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儒家政治伦理中的“仁”,体现的是“为民以惠”的民本思想。例如,孔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儒家伦理思想的外在要求则是“礼”,“仁”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内在诉求,是为人之本。而“礼”则是“仁”的外在表现,是儒家主张的待人处事之道。在儒家看来,严格的等级制度可使社会秩序稳定,而社会秩序稳定君臣才能以礼相待,以仁相处,各安其业,守其本分。整个社会才能井然有序。而儒家伦理思想的目标就是“和合”。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儒家的伦理思想也是层出不穷,很多都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在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趋势下,儒家的伦理思想影响着国人,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一、“子不教,父之过”-构建和谐家庭

家庭是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庭是否和谐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关于家庭的伦理思想也有很多,但是儒家提倡的“孝悌”思想,则是将家庭伦理思想推到了,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父子关系是古代中国家庭中最重要的伦理关系,“父慈子孝”是儒家处理父子关系的基本要求。所谓孝,是指赡养和敬爱父母。儒家认为,作为子女,应当竭尽全力使父母在生活上有良好的照顾酒食,先生撰”。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职责。儒家还认为,对父母的孝不仅在于养,还在于以合适的礼节、礼仪侍奉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儒家强调,对父母的孝不仅是礼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父母的真实情感的体现。对父母的亲爱之情是人天生具有的。正是由于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因而在侍奉父母的日常生活中,要始终保持虔诚愉悦的态度。要做到这一点却不容易,孔子称为“色难”。但作为子女,应该努力做到这一点,让父母顺心。在父母有什么不对的时候,固然应当婉转劝阻,“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但在父母不接受劝谏之时,仍然要恭敬地侍奉父母,任劳任怨,而绝不应怨恨父母。因此,儒家特别强调对父母要有尊敬的态度。

在现代社会主要以利益关系调节人际关系的今天,包括家庭内的人际关系有日益冷漠、紧张的倾向,这使社会有畸形化的危险。传统儒家伦理强调亲情的思想在今天有积极作用,值得我们继承发扬。儒家主张夫妻恩爱、父慈子孝、兄弟友爱的思想,将为改善目前日趋紧张、冷漠的家庭氛围发挥重要作用。儒家的“孝悌”伦理思想为现代家庭中的溺爱子女,子女忽视父母等等问题都提出了严重的批评,“孝悌”思想的大力宣传可以有效改善家庭不和睦、关系冷漠的状态,为构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只有“小家”和谐发展了,我们的“大家”才可以稳步前进。

二、“发愤忘食”-构建和谐校园

青年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而当代青年大多还处于学校教育时期,大多都是大学生,因此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校园则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而对校园稳定的建设,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帮助他们树立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自强不息”这一词语出自《周易・乾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就是要求人们具备像天那样的坚韧刚毅、永不停息的优秀品质。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丰富、发展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人们把志存高远、奋发向上、不屈不挠、励精图治等都视为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体现,自觉地培养自尊自信的品格、不卑不亢的人格,以及不安于现状,不被小利诱惑的精神,从孔子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到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都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表现。少年强则国强,青年的发展壮大影响着我国的前进,青年的思想更是左右着我国前进的方向,因此我们要秉承传统,坚持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将儒家伦理思想中积极进取的部分在广大学生中宣传发扬,将自强不息的精神思想深入到每一位青年人的思想,以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乃至和谐的社会的建设。

三、“天人合一”-构建和谐生态社会

儒家以“天人合一”为基本出发点,以“仁民爱物”为原则,以“天地万物一体”为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生态伦理现的基本价值和道德取向,对保护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维持自然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它摒弃了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基础,开创了西方伦理学的深刻变革,对于今天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重归和谐,是一种具有启发意义的宝贵的思想资源。儒家的伦理思想由家庭、社会进一步拓展到自然完成了亲民、仁民、爱物的发展轨迹。今天,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人类对生态伦理的需求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天人合一”是中国生态智慧的精髓。儒家认为,“天”,主要是自然界或自然的总称。宇宙的最高实体,而“人”则指人和人类,儒家的“天人合一”,主张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并存、协调发展,体现着和谐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启迪我们,应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肉体与精神和谐的关系来看待和谐生态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不能忘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该同时具备天、地、人生态伦理意义。如果忽略了这些,而只注重社会发展,只注重科技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就会被自私、狭隘、短见、孤立的功能所扭曲。最终导致人与自然失谐.人与人失调,人自身肉体与灵魂的分离。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则要求人们一方面要把握适当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要珍惜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杜绝浪费,避免环境污染,充分开发可再生资源,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共荣,以实现“与天地相参”的崇高道德境界。

儒家伦理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自孟子发展以来,为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许多的借鉴意义,它对我们既有推动的地方,也有片面的地方,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摒弃那些不利的思想,发扬有利的思想,将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论,将它们付诸于实践,将道德建设引进社会和谐建设中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促进现代社会“中国美”这一梦想的早日实现!(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参考文献:

[1] 孔子.论语[M].

[2] 孟子[M].

[3] 孔子.孔子家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第5篇:儒家思想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儒家思想;艺术设计;影响

中图分类号:J505;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186-03

一、当代儒家思想的变化和意义

“儒道同源”是我们对儒家思想比较广泛的认识,然而,儒家思想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比道家思想要深刻和广泛得多。在中国,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社会统治思想的主导地位,而在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儒家思想在其社会思想体系中也有不可磨灭的地位。我国在追求变革的途中,也曾经打出“打倒孔家店”的旗号,但随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进而使儒家思想得以再度兴起。而目前,受到西方文化等的冲击,我国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适应当代社会的境况,而经过一定阶段的探索和发展,现在的儒家思想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取得了广泛的认可。

(一)儒家思想的要义

无论时代如何改变,一种思想的主流要义是应该保持其独立性的。而儒家思想的要义中,贯彻始终的是“仁”,其次是“义”、“礼”、“智”、“信”。这“五常”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之中。而儒家思想的道德制高点则在于“中庸”。尽管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内涵和解释方式呈现出多样化、阶梯性的发展,但是其核心内容仍然在社会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二)当代儒家思想的意义

1.当代儒家思想仍是人们道德体系的基石。尽管受到西方文化一定程度的冲击,当代的儒家思想仍然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占据基础而又重要的地位,进而形成人们的思想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而“仁”、“义”始终处于大众道德体系的顶端,经过其自身的理解和演变,形成独特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对其精神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2.当代儒家思想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儒家思想所设立的行为标准并非遥不可及,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其在保持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已经产生多重衍生意义,并且在保持其现实性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因此,即使是普通的百姓,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或者遵循。例如,“诚实守信”的到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成为大多数人的行为准则。

3.当代儒家思想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儒家思想一直保持着“兼容并包”的特征,面对异质文化的冲击,其更加能够“独善其身”。但是,儒家思想并不拒绝承认个文化主体之间的矛盾,而是使其能够并行,进而和谐相处。站在较高格局而言,这对解决民族文化的冲突,构建和谐中国以及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原地区主要的传统艺术形态及其特征

从五帝时代开始,中原地区的文明就一直带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并且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笔笔浓墨重彩,期间发展起来的广泛艺术形式,至今仍旧受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人民的追捧和探索,并且已经成为了中原地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原地区主要的传统艺术种类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们的祖先努力与自然环境做斗争的同时,将自身朴素的审美观念与实际的生活需要相结合,并且就地取材,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产物,甚至有的艺术种类直到如今,仍旧让人叹为观止。

1.中原地区的工艺美术资源。审美情趣的发展使依靠人民的实际生活体验为基础,并且使之与相应的技术结合,进一步产生精美的成果,继而陶冶人们的情操。中原地区资源丰富,文化发展繁荣,自然风光秀丽,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祖先制造了许多的工艺美术产品。例如在瓷器方面,有洛阳的唐三彩、宇宙的钧瓷;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朱仙镇的版画,将传统的工艺设计与中国的丰富文化结合在一起,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和欣赏价值,更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此外,南阳的玉雕也是一门精美的艺术,并繁荣发展至今,据多方考证,开国玉玺“和氏璧”即出于南阳。中原地区也是青铜器的故乡,青铜器的历史比唐三彩更悠久,价值也更高,因而也越来越受到瞩目。作为四大名砚之一的澄泥砚,其精品也出于中原,加之其上所雕刻的精美图案,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除此之外,仍旧值得一提的还有淮阳的泥泥狗以及中原某些地区发展成熟的剪纸艺术、以及洛阳宫灯即彩灯艺术等。

2.中原地区的其它艺术形态。除了传统的手工艺品等艺术资源之外,中原地区还有较多的其它艺术形态。例如从夏朝开始即形成一门艺术的舞蹈形态,从仅具祭祀性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兼具娱乐欣赏功能的舞蹈,不仅受到了宫廷的重视和支持,也引发了出儒家之外的道家、法家等各个学派对乐舞的关注和评价,促进了中原乃至全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如今已经自成体系。另外,中原的音乐发展也时刻与文化和政治历史等深刻结合在一起,具有是跟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中原地区在服装的装饰方面,也发展了良好的艺术审美形态,例如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中的洛绣和汴绣等技术,其款式和图案都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另外,服装的饰品诸如“荷包”等,不仅体现了古代女红的高超水平,更变大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以及人们之间美好的祝福。

(二)中原地区传统艺术的主要特征

1.传递情感、折射民俗。无论是荷包还是剪纸,都传递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至今看来,仍旧充满了弄弄的“人情味”。同时,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也承载着传播民俗的重要使命。其中的内同与神话传说、时令节气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其表达出来的形式则涵盖了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人物山水等方方面面。无论是传递人与人之间美好而纯粹的情感,还是表达对自然和信仰的敬畏和折服之情,这些传统的工艺品无不向我们展示着曾在这篇土地上生活的祖先以及他们的勤劳品性、智慧以及朴素的审美。

2.结合了各个时期的文化特征。中原民间艺术的形式种类繁杂,内容丰富多样,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主流文化都在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得以深刻的体现。仅仅以一个小荷包而言,就能体现出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重要缩影。例如,荷包的形制千姿百态,颜色千差万别,皆因使用者的性别、等级不同而严格分类,这是传统儒家文化“礼”制中的尊卑、等级等的直观体现。再者,以中原地区的传统民间服饰而言,其中的装饰图案和款式设计都极力依照对称和均衡的形式美法则进行相应的设计,体现了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而具有美好寓意的各种装饰图案,则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以善唯美的纯粹思想。

三、儒家思想对中原地区艺术设计发展的新影响

即使是在传统的中原艺术表达形式中,其所在时代对其艺术表达的方式、效果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其文化特征、情感、民俗等都直接作用于艺术表达的过程和结果之中,继而展现出独特而又别致的审美情趣,为后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范本和线索。而在当代,随着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儒家思想再次成为影响着大多数人的主流思想,尤其是对于中原地区而言,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儒家思想发展和传播的重要地区。新时代赋予传统儒家思想的新意义势必会对中原地区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产生新的影响。

(一)对艺术设计理念的影响

设计理念是设计师对产品的概念等进行的构思,它直接体现在产品的设计成果中,并直接作用于产品的风格形成等。而设计理念的形成与设计师所处时代和社会的文化都具有重要的联系。设计师灵感的来源需要丰富的文化熏陶作为沃土,而儒学思想中的美学观念运用到如今的社会当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中庸”对设计理念的影响。“中庸”亦称“中和”,是儒家道德体系中的重要标准,运用在艺术设计中,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要求产品的设计效果与其周围环境等具有较高的切合度,尽管设计需要一定程度的创新,但是其产品不至于太过标新立异,从而导致与其应用环境格格不入。同时,产品的设计理念应当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当中,每个细节的考量都应该收到足够的重视,不偏不倚,从而达到完美的效果。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外来的先进理念保持平和的态度。在面对外来的优秀技术时,既不盲目追求其新意而导致忘本,又不过分拘泥于中国传统设计理念的限制进而使产品设计理念落伍,而是取两者之精华,并经过自身的感受进行一定的融合,使二者之间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有利状态,进而呈现出极致、完美的效果。

2.儒家“仁”学思想对设计理念的影响。“仁”的思想,其本意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但是运用在艺术设计中,它主要体现于对设计理念的考量过程中人文思想方面的运用。一方面是“爱人”。无论是传统艺术还是现代艺术,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其设计目的在于增加人类生活的方便程度,或者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因此,在有关的艺术设计中,理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各个因素所能影响到的人文情怀,与细枝末节中展现“爱人”的良好品德,使其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另一方面,是爱自然万物,以现代的理论而言,即为艺术设计中的环保理念,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的珍视和爱护,也是对其保持怜悯情怀。

(二)对艺术设计效果的影响

设计效果直接体现在产品的运用过程当中,这不仅包括对产品的实用效果的影响,也包括对产品的审美效果的影响,体现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其直接衡量标准就是大众的购买度和认可度。

1.“中庸”对设计效果的影响。大多数艺术设计面对的消费者人群是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中层消费阶级,其对产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直接展示了设计效果。中原的消费者深受“中庸”思想的影响,并且,由于自身购买力的限制,大多数群众会选择价格适中、质量适中的产品,既不愿承受更大的经济压力购买价格高昂的产品,又不愿降低自身的需求选择质量较差的产品,这就是儒家“中庸思想”的间接体现。

2.儒家美学对设计效果的影响。儒家美学包含的方面极广,传统的儒家美学,以“仁”为本,将文化的智慧与艺术的审美充分结合,大气而不标新立异,并于微小细节之处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高度和谐。而中原地区的群众深受这一影响,对产品的审美需求既不停留在较为陈旧的审美观念中,又不盲目追求标新立异的方式,而是将智慧之美与产品的设计效果相结合,进而选择既适于自身又落落大方的产品。

(三)对现代设计师的影响

对中原地区的艺术设计师而言,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植根的这篇土地,其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历史可以借鉴和引用,同时其艺术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主导思想在这里兴盛和传播,每一件传统艺术品都充分体现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压力也是十分重大的,资源的利用似乎已近极致,这对他们的创新性要求更高。

1.儒学思想帮助设计师保持平和心境。面对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层出不穷的艺术设计产品及其飞快的更迭和淘汰速度,如何抵抗这样纷乱的干扰,而是关注于产品设计的本身,同时,保持自身特有的审美观念,对设计师而言是一种重要的考验。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面对压力和诱惑,设计师保持自身的平和心境,专注于对设计的精确考量,不断积淀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修养,继而拿出优秀的艺术产品,才能取得最深层次的广泛认可,这也是儒学思想的积极作用真实的体现。

2.儒学思想帮助设计师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一个成熟的艺术设计师,必然有自己引以为傲,同时广受他人认可的设计风格,这也是将自己及自己的成果与他人进行区分的重要途径。而自身风格的形成,必然需要不断的积累和创新。在保持自身风格稳定性的同时,追求其细节等方面的动态变化,并吸收相应时代和地域的特点,加以借鉴,进而使自己的成果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更久远的流传。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变化,而中原地区的多种传统艺术形式深受其影响,二者的结合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封德平.儒家思想的当代意义及其现代性转化[J].理论导刊,2014,(12):37-41.

〔2〕王晓予.中原民间艺术的地域表征与社会意蕴[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172-173.

〔3〕周冰.中原地区艺术形态的传播与传承[J].美术大观,2013,(11):66.

第6篇:儒家思想的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孔子;儒家;仁;伦理思想;道德原则

在儒家伦理思想中,“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吕氏春秋》云:“孔子贵仁。”《孔子家语-弟子行》说孔子“汲汲于仁”。宋儒胡宏说:“仁之一义,圣学要道。”(《五峰文集》)程颢在《识仁篇》中说:“学者须先识仁。”这些论述都反映了儒家对仁的思想原则的高度重视。孔子也多次讲到并强调“仁”,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他甚至还说:“当仁,不让于师。”(同上)《论语》中“仁”字出现一百多次,多处对“仁”的思想原则进行了强调和论述。“仁”是孔子及其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也是其道德理论体系的根本原则。孔子以降,“仁”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儒家学者所重视,并成为儒家道德理论乃至整个思想学说的核心。正因为如此,有人说孔子及其儒家的思想学说就是“仁学”。

孔子说:“仁者,人也。”(《中庸》)孟子也说:“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在儒家看来,“仁”是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在于“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密不可分。人与自然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其本质与自然的本质是相通的,二者都有其共性。另一方面,在自然界中,人是“天地之心”,是自然界中最可宝贵的,而立人之道,在于仁义。王阳明说:“人者,天地之心;心者,万物之主。”(《王文成公全书》卷六《答季明德》)《孝经》中也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章》)《易传》说:“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立天之道,日阴日阳;立地之道,日柔日刚;立人之道,日仁日义。”天地之间人为贵,而人之所以“贵”,不在于人有生命、有感知,而是在于人有仁义道德的伦理观念。

从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来看,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也在于人具有道德理性,在于人对于仁义道德的追求。孟子说:“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人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在孟子看来,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并不多,重要的在于君子懂得事物的道理,了解人伦之情,凡事能够)A仁义出发。由此,孟子还进一步概括出了仁义礼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正是这些以恻隐、羞恶、辞让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内在的道德情感,使人超越了自然状态,并与禽兽区别开来,也使人在任何道德处境中,都保持着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在孟子看来,是否具有仁义礼智“四端”,也是人与非人相区别的标志:“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同上)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人是从仁义礼智的道德理性出发来选择自己的行为,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的。陆九渊阐释和发挥孟子“人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的话时说:“去之者,去此心也,故日‘此之谓失其本心’。存之者,存此心也,故日‘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陆九渊集?与李宰二》)他还说:“儒者以人生天地间,灵于万物,贵于万物,与天地并而为三极。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而不尽人道,不足与天地并。”(《象山全集》卷二)人之所以是天地间的精华,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人是社会的人,是具有道德理性的人,并且是以仁义礼智的道德要求作为其行为的出发点及其评判标准的。

从人之本性的角度来看,“仁”是人的本然之善心,是人本来就具有的善良意志,是人的本质之所在。在人性问题上,儒家虽然也存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但一般说来,大多数儒家学者都承认和肯定人性有趋善的倾向,认同人具有善良本性的观点。之所以说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人有善良意志,具有“仁义礼智”之心。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他在阐述仁义礼智“四端”时还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他还提出了“良能”、“良知”的概念:“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这就是说,仁义礼智是人生而俱有的东西,而不是由外部强加于人的。朱熹明确提出了“本然之善心”说:“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朱熹:《四书集注》)陆九渊也充分肯定了人的善端“本然”性:“四端万善,皆天之所予,不劳人妆点。”(《陆九渊集-语录下》)王阳明则进一步阐述和发挥了“良知”说:“吾人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贤,天下古今之所同也。…‘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王阳明全集》卷一《传习录》)这些论述,都肯定了“仁”与人之本性的天然联系。

孔子及其儒家认为仁包括所有美德,仁是其他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的总纲,也是其他优秀道德品质的核心,义、礼、智、信、忠、恕、孝、悌、恭、敬、宽、惠、敏、讷、刚、勇、毅等都体现着“仁”的精神,都贯穿着“仁”的思想和要求,同时又都可以归结于“仁”。

子张问仁时,孔子回答:“恭、宽、信、敏、惠”,并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樊迟问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论语?颜渊》),还有一次孔子回答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他还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又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等等。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德中,“仁”居于主导的地位。正如朱熹所说:“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朱熹:《朱子语类》卷六)“仁义礼智四者,仁足以包之。”(同上)这些都说明,在儒家道德理论中,“仁”是其他诸德的核心和总纲,统摄其他诸德,其他各项道德规范、道德范畴,以及道德境界和道德品质,都是“仁”的原则的具体展开和体现。

《论语》载:“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在孔子看来,只有约束自己,按照礼的要求选择自己的行为,才是“仁”。要使自己的行为合于仁的要求,就必须做到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是不能实行和达到礼的要求的。这说明,礼的具体形式是由仁的内在要求所规定的,离开了仁,礼就失去了意义而徒具形式;仁是内在的要求,礼是外在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密不可分。如果说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的话,那么礼则是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实现其本质的方法和途径。仁是礼的基础,礼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制度上礼节上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必须建立在内在的仁爱的基础之上,依礼而行是仁的根本要求。

儒家将“仁”运用于社会政治领域,强调“为政以德”,构成了其仁政、礼治的政治模式。孔子说:“民之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在他看来,百姓对于仁德的需要,超过了对于水火的需要;有跳到水火中而死的人,而没有因实行仁德而死的。孔子还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淮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淮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这些都说明和强调了仁政礼治的重要。孟子发展了仁政的思想,进一步肯定和强调了仁德对于为政者及其治理国政的重要。他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上》)因此,他极力主张“施仁政于民”(《孟子?梁惠王》),并主张“德教”,强调“善教”,“德教溢乎四海”(《孟子?离娄上》),“善政不如善教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孟子?尽心上》)荀子还在仁政方面发展了“礼治”的思想,把“礼义”视为“道德之极”。他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荀子?议兵》)这些观点和学说,都是仁的思想原则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推广和运用。就仁与义、孝、悌、恭、敬、忠等道德规范和范畴的关系来看,仁与这些道德规范和范畴也是紧密联系的,而且“仁”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论语》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礼记?儒行》中说:“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孟子》中多处论及仁与义的关系:“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并要求人们做到“居仁由义”(《孟子?告子上》)二程说:“故仁,所以能恕,所以能爱,恕则仁之施,爱则仁之用也。”(《二程集?遗书》卷十五)朱熹说:“仁是根,恻隐是萌芽。亲亲、仁民、爱物,便是推广到枝叶处。”(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可以说,“仁”是儒家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原则,在其他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中,都贯穿和体现着“仁”的要求。

朱熹说:“‘人’字是以人身言之。‘仁’字有生意,是言人之生道也。”(《朱子语类》卷六十一)清代儒家学者戴震说:“仁者,生生之德也。”(《孟子字义疏正》)李恭说:“生生即仁也。”(《论语传注问?学而一》)近代学者康有为也说:“仁……在天为生生之理。”(《中庸注》)在儒家思想中,“仁”是宇宙生育万物的“生生之德”。

儒家学者常以果实之“核”比喻“仁”,即以“果仁”喻“仁”,以阐明其“生生之理”。“心者何也?仁是已。仁者何也?活者为仁,死者为不仁。今人身体麻痹不知痛痒谓之不仁,桃杏之核可种而生者谓之仁,言有生之意。推此,可见仁矣。”(谢良佐:《语录》)陈淳《北溪文集》载:“问:‘程子言仁日心。譬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阳气发处乃情也?’先生日:‘岂惟谷种。凡果实核内,其中心皆日仁’。”元代儒家学者方逢辰说:“先儒论仁,最善名状者……指草木之核,种之即生,道以为仁,其中一包,皆生理也。虽然,此物借草木之核而言耳。人之核安在?日心。天地之心安在?日人。夫生生不息者,天地之心也,然其心不能直遂,必以托诸人。人得天地之气以为形,得天地之理以为性,故万物皆备于我。而天地之所以生生者,实寄吾性分之内,天高地下,一日无人,则天地特块然者耳。故孟子日:‘仁者,人也。’……‘活者为仁,死者为不仁。’人心不仁,则天地之心亦死矣,故孟子又日;‘仁,人心也。’七篇之书,自首至尾,切切焉以陷溺人心为忧,凡教人日存,日养,日尽,日求,日心之端,日心之官,日根心,日生心,日物之长短轻重心为甚,直指人之识痛痒有知觉处示之,非便以知觉痛痒为仁,特欲其切己省察而仁活其本心也。不然,死灰而已,槁木而已,顽石而已,此之谓不仁。”(《石峡书院讲义》)仁爱之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性的基础,同时也只有坚持和遵循仁爱的伦理原则,才能协调和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问,以及上代人和下代人之问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保证人类世代的生生不息和持续发展。

正是从这一思想观点出发,儒家既强调从血缘关系中引申出来的“亲亲之爱”,但又不限于亲亲之爱,而是要求从亲亲之爱出发,推己及人,将仁爱的思想情怀推及到全体社会成员乃至于世间万物,即“泛爱众”(《论语?学而》)。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就是说要由亲爱自己的亲人进而仁爱百姓,由仁爱百姓进而爱惜万物。康有为也说:“孔子之道有三:先日亲亲,次日仁民,终日爱物,其仁虽不若佛而道在可行,必有次第。乱世亲亲,升平世仁民,太平世爱物,此自然之次序,无由躐等也,终于爱物,则与佛同矣,然其道不可易矣。”(康有为:《大同书辛部?四禁》)从仁的原则出发,就应不止于亲亲之爱,而是应由“亲亲”扩展于“仁民”乃至于“爱物”。

儒家提出“仁者爱人”,要求在实践“仁”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爱人”。“仁”的道德原则在社会生活中的普遍遵循和广泛贯彻,是建立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道德氛围和社会环境的基础和条件。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除了亲人问的“亲亲之爱”外,还有与其他人的其他性质、其他形式的爱。

如儒家所说的恻隐之心或日不忍人之心,也是爱心的一种表现形式。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孙丑上》)恻隐之心或不忍人之心是“仁”之萌芽,也是仁爱之心的心理依据和主要内容。这种仁爱之心推而广之,就是由“仁之本”到“仁之充”、“ 仁之广”,使“孝弟于家”的“亲亲之爱”,“流惠于邑”、“推恩于国”、“锡类于天下”:“是故其仁小者则为小人,其仁大者则为大人。故孝弟于家者,仁之本也;睦姻于族者,仁之充也;任恤于乡者,仁之广也。若能流惠于邑,则仁大矣;能推恩于国,则仁益远矣;能锡类于天下,仁已至矣。”(康有为:《长兴学记》)儒家还根据所“爱”的远近广狭,将仁爱之心区分为“大仁”、“小仁”:“夫大仁者,爱近以及远,及其有所不谐,则亏小仁以就大仁。大仁者,恩及四海;小仁者,止于妻子。”(刘向:《说苑?贵德》)

儒家认为,“爱人”是人们在实践“仁”的过程中的首要的指导思想和道德要求。“所谓仁者,爱人也……仁莫大于爱人”(《淮南子?泰族训》)。朱熹说:“仁者,爱之理;爱者,仁之事。仁者,爱之体;爱者,仁之用。”(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仁之发处自是爱”(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十五)。“仁”的根本要求和精神实质即是“爱人”,“爱人”是“仁”的体现和具体运用。按照仁的原则,所谓“爱人”就是以爱己之心爱人,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和考虑,做到先人后己,舍己为人。当他人需要关心和帮助的时候,要尽其所能,甚至做出必要的自我牺牲。董仲舒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仁”的根本要求在于以广博的仁爱之心对待和关爱他人,而不是自爱;一个人如果不能使别人得到他的爱,虽然他非常爱自己,也不能说其行为是合乎仁爱原则的。所以,张载强调:“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集?正蒙?中正》)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广泛的社会生活中,以“爱人”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做到爱人如爱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可友善融洽,整个社会也就稳定和谐。

第7篇:儒家思想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跆拳道 礼仪 儒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2

跆拳道是一项内外双修的体育项目。跆拳道的礼仪有内外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以行礼的方式来表现出来的,另外一种是内在的表现形式,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出了人的自身修养。跆拳道的“道”字,意为人生的正确道路,是技术方法和精神的修炼。跆拳道礼仪与我国传统武术道德相似,练习者可以不断的从中吸取营养和智慧,形成一种道德思想观念。将跆拳道运动的礼仪教育与我国的传统道德思想联系在一起,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韩国的跆拳道更与我国的儒家思想有着相融合之处。韩国人最尊崇的就是儒家思想,最注意的就是礼仪的培养。韩国人用儒家思想规范着跆拳道礼仪,儒家思想对跆拳道礼仪修养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跆拳道礼仪

跆拳道的礼仪是指练习者从内心深处溢出的自然的表现在人的行为上的、高尚的、有价值的举动。跆拳道练习者在学习技术训练之前,首先要学习的是跆拳道的礼仪知识。只有懂得了跆拳道的礼仪知识,才可以练好跆拳道,从而达到最高境界。跆拳道礼仪的学习对于一个跆拳道练习者非常重要:谦虚和正确的言语,忍让和友好的态度,虚心和好学的作风,是跆拳道练习者应当遵循的重要礼仪。跆拳道的基本礼仪常规分有站姿、跨立、坐姿、敬礼(向国旗敬礼、个人敬礼和相互敬礼)、以及不同场合的礼仪程序,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形式。进行严格的礼仪、精神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是跆拳道运动重要而必修的内容;是跆拳道精神的基本体现,是所有跆拳道修炼者发自内心的对跆拳道的尊崇与敬意。作为一个以对抗为表现形式的运动项目,在训练比赛中,无论对抗程度如何激烈,它始终是一个载体,承载的是跆拳道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它始终是一种形式,是修身养性和完善人格的过程。通过这种形式来达到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磨练意志品质的目的。

二、跆拳道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跆拳道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很多儒家思想的优秀传统,它讲究“以礼始,以礼终”,在练习始终贯穿各种相应的礼仪要求。跆拳道的道,是儒家的道,一种从修身后齐天下的道。无论从跆拳道最早的产生以及后期的整理发展,它最开始产生以及存在的目的,就是以武止戈平天下。儒家的文化也如此,都是以文为工具,两者的方式是一样的,只是手段不同。儒家文化主要宣扬的是政治功能,也就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此乃大儒。即使没有如此眼光和能力的,也可以通过论语来“修身”,就是不能治天下的,就拿它来治自己。跆拳道是一样的,跆拳道已不再成为治国的一种手段,但通过练习,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提高和修行,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来修身。如果说任何一种体育运动都有一种文化作为精神层面的支持的话,跆拳道的文化,也是一种准儒家文化,或者说是一种韩国式的儒家文化。

三、儒家思想对跆拳道礼仪的影响

(一)儒家伦理观对跆拳道道义的影响

儒家文化属于伦理道德型文化,不论先秦儒家,还是两汉儒学、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其基本价值在于伦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把道德教化置于首位,这是儒家的特点。跆拳道是一项搏击格斗类的体育项目,属于重竞技体育。如果不加强思想道德的教育,势必会引起一些不良的后果和负面的影响,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一定的伤害。练习跆拳道要内修精神、性情,外修技术、身体。培养练习者坚韧的意志品质和忍让谦虚的美德。跆拳道本身就强调“学艺先学礼,习武必明德”的武礼、武德要求,并倡导“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跆拳道本身还蕴藏着一种精神追求和道理,并且包含着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为正义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教练应告诉学生跆拳道不仅是一项具有较强攻击力的运动项目,也是一种精美的形体艺术和行之有效的强体健身方法,使学生在练习跆拳道时更注重精神和性情的修养,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的品质。

(二)儒家内外观对跆拳道礼仪的影响

体用合一,明体达用,内圣外王的统一,是正统儒学的一贯主张。人们习惯于按天人合一,把人体视为大地的一部分,身心一天地,天地我身心,注重和谐,讲究整体和全局的把握。学习跆拳道的同时也是对跆拳道的认知过程,这种认知过程就是对文化素质的提高。朝鲜半岛是我国的友好邻邦,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对朝鲜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跆拳道礼仪修养也不例外。从项目本身可以看出跆拳运动的精神实质内涵和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大的相融性,特别是我国的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在这项运动的“体”“用”两方面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跆拳道运动的礼仪修养中蕴藏着中国古文化修养中“内用黄老,外用儒求”的深刻涵义,以道家为“体”,以儒家为“用”形成了强大的生命动力。

(三)儒家中庸观对跆拳道礼仪的影响

“乐而不,哀而不伤”,“温柔敦厚”,“中和为美”是儒学的主旋律。鲜明地透射出重人格力量的倾向。斗技之中的跆拳道,不仅可培育勇猛的人,而且还可以培养无比的统率力,这种统率力和胆识,不只可增加自信,而还可以维持心理上的安定感而不易受到环境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可产生态度毅然的忍耐力,并由忍耐而产生谦让态度提高个人修养。谦让不但可借牺牲的精神维持共同秩序,进而建立秩序井然的社会,同时,也因而可以开创不卑不屈的社会奉献者应该具有的明朗个性,换句话说,跆拳道是造就一个人优异品性的根源,又是爱国的根基。儒家中庸观影响着跆拳道练习者的礼仪修养,进而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

四、小结

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特重人的品德修养,主张“仁、义、礼、智、信、让”。跆拳道运动也要求练习者不仅要学习跆拳道的技术,更注重对跆拳道的礼仪、道德修养的学习与遵从,每一次练习都要求“以礼始,以礼终”,训练始终要在充满“尚礼”和“仁爱”的氛围中进行,并将“智、仁、信、勇、严”作为人生信条,除了在道馆和训练中要讲究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求以礼待人,这是跆拳道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尤其对跆拳道初学者的教育,要让他们认识到跆拳道的礼仪教育是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练习者的必修之课。因为跆拳道的宗旨是:开发人的智力、体力与精神的潜能,增强人的信心、勇气和正义感,陶冶人的情操,磨练人的意志,振奋人的精神。竞技体育竞争激烈残酷,而跆拳道搏击格斗中体现出来的残酷性更烈。正因为它非常残酷,故必须以“礼”为先导,这是跆拳道对儒家精神的又一种诠释。

参考文献:

[1] 杜七一.现代跆拳道教程[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

[2] 袁同春.跆拳道[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6.

[3] 岳维传.中国跆拳道[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4] 蒲星光.儒家文化道德对韩国的深远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5.11.

[5] 黄腊梅,刘重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跆拳道[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

[6] 冯金岭.韩国民族文化特性与韩国现代化进程[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4.

[7] 郑永福.孝道:韩国民族文化象征之一[J].2006.

[8] 孙云.跆拳道教学应“道艺”并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6.

[9] .儒家思想精髓与武德教育[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11.

[10] 孟丽梅.韩国跆拳道起源及其发展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1.

第8篇:儒家思想的意义范文

民族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在韩国,培养孩子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仿佛是每个幼儿园的自觉行为。幼儿园的每间教室、幼儿活动室、教师办公室、园长室、接待室以及幼儿生活的各个场所,都端端正正地挂有国旗——太极旗。韩国人的爱国,还表现在对本土的热爱。幼儿园教育孩子,韩国在哪些方面、有哪些物品是世界有名、亚洲有名的,教师和孩子都以购买本国的物品为荣。

韩国的幼儿园十分注重对幼儿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培养民族精神。许多校园内高高矗立着韩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铜像。即便一所偏僻的有附属幼儿园的乡村小学,也设立有一个十分规范的小博物馆,里面陈列着韩国人自古到今的衣服、生活用品和劳动工具,从草鞋、布鞋到皮鞋的变化,从石器、陶器到精美的劳动工具的发展,可以让孩子理解韩国社会进步的历程。在许多幼儿园,也摆放着很多从古到今的鞋子、帽子、生活用品及古老的农舍模型等等,幼儿从这些可见、可触的实实在在的物品中,可了解一点韩国的过去和现在,增加一定的感性知识,增进对祖国、民族的崇敬之情。

伦理道德教育

尊老爱幼,尊师敬长,对客人彬彬有礼,在韩国的幼儿园教育中体现得尤其充分。长幼有序,童叟无欺,这些商品经济社会必须具备的品质,在韩国从幼儿园就开始得到重视和培养。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团队精神和坚忍品质,也是从小形成、代代相传的。

韩国幼儿园提倡人性教育,强调要培养有礼貌、有教养的儿童,教育儿童学习做人,学习做社会的人。有的幼儿园专门开辟了礼仪室,里面都是韩式家具,教师和幼儿一起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学习茶道,教师教幼儿如何倒茶,如何双手捧着茶杯恭恭敬敬地向客人敬茶,由此教授待人接物的方法,进行传统的民族礼仪教育。有的幼儿园还开辟了家政活动室,让幼儿学做小主人、小厨师。幼儿自己搓小糕团子,在教师的指导下烧熟后,请客人和小朋友品尝。还有的幼儿园专门设置混合班或在开放的幼儿园活动室,每天进行大带小的活动,培养孩子相互照顾、团结合作的精神。由此可见,韩国幼儿园十分注意为孩子学习做人、做社会的人提供较多的条件和机会,这些都为他们将来的做人奠定了基础。

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韩国把幼儿教育作为国家的公益事业,幼儿入园率高,家庭和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较高。为适应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要求,幼儿园教育目标提出,要培养善于思考、善于探究、有创造力的儿童。这类教育主要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来进行。

韩国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富有特色。除了有完善的设施、设备外,幼儿活动室都很大,一般每班有100平方米左右。家庭化、生活化的环境布置,既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又体现了民族特色和文化特点,对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每个教室都设有10多个活动区,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活动的内容,可以到美术区去画画,也可以到数学区学习;可以在娃娃家、建构区玩,也可以到自然角、科学发现角去探索。各个活动区域的布置,完全从幼儿的需要出发,有利于幼儿的学习、探究和操作。如音乐区,陈列了各类乐器,这些乐器中的沙球、腰鼓、音色瓶等,多数是由幼儿自己利用废物和其他材料制成的,可以随意摆弄;用五线谱装饰的桌子、音乐节奏图片等,让幼儿充分操作练习,感受乐理常识,比较实用。娃娃家的布置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小床可睡,小沙发可坐,家具有民族的,有西洋的,各种生活设施都十分温馨而有趣。这种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是师生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创设的,对孩子创造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培养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韩国小学生学什么

中国一位年轻的数学老师袁老师曾经在韩国一所国立小学里取经一学期。她讲述了很多在韩国小学里遇见的有意思的教育内容。韩国的教育其实和中国的相似之处非常多,孩子的学习压力、父母的期望,都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点。

生活课很多的课程表

韩国和我们的教育制度有何不同?首先来看看韩国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表。韩国一年级的课程表,除了生活、生活,还是生活……

一份该校1年级1班的课程表,其中有一门课程叫“裁量”课。“裁量”课是一门综合了音乐、美术、劳技等内容的课程,比较强调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意, 容五花八门,包括电影欣赏、医学保健、折纸艺术、球类运动等。性教育也是裁量课中的一部分,一年级的时候,会让小朋友讨论男孩女孩有什么不同。同时,韩国的裁量课是有教材有体系的。

这份课表中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生活”课特别多:快乐地生活、智慧地生活、合适地生活……就连整理书包这样的事,也有专门的课,袁老师觉得他们的生活课程体系实在是完善。

特殊教育老师是硕士

韩国和中国差不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花钱送孩子上辅导班兴趣班盛行,基础教育阶段也存在就近入学或者参加热门学校摇号的情况。

但韩国小学里还有一件事让袁老师印象深刻,那就是对后进生、困难生很关注。普通小学会专门开辟一个“资源教育”教室,在韩国釜山教育大学附设小学,这位老师是特殊教育专业的硕士,应该说在老师里文化程度相当高了。袁老师曾见这位老师在偌大的教室里只为两个孩子上课。

“普通小学里也会有个别程度比较轻的智障或自闭症孩子,有些课他们和智力正常的孩子一起上,有些课他们有专门的教材、教室和老师。”袁老师说,当时她见到老师不厌其烦地教一个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孩子做一年级的进位加法。

袁老师还注意到,韩国的教育行政部门从制度上规定,所有的教师必须在各个学校间5年一流动,以保证学校之间的教育水平发展均衡。

“这学期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作为一个老师,我每次接触一批孩子,要更多把他们当成一个个体考虑,而不是以统一标准对待。”

韩国家庭的道德礼仪教育

小张报读了韩语学习班,给他们上课的金老师来自首尔,在和她这两年的接触中,她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方式,带给小张很多触动。

长幼有序的道德教育

金老师有一对子女,第一次见到他们时是在一个饭局上。我认为自己年龄稍长,应该大方主动地和孩子们打招呼,以消除他们见到“外国人”的陌生感。谁知我的主动问好令两个小朋友顿时紧张起来,虽然年龄尚幼,但他们竟对我弯腰呈九十度鞠躬回礼,如此大礼着实把我吓了一跳。后来一起赴宴的韩国朋友告诉我,在韩国,孩子从小就被灌输长幼有序的道德教育,必须由晚辈先向长辈问好,表示尊敬。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两位小朋友的“见面礼”却让我对韩国传统严谨的家教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那天,金老师10岁的大女儿敏淑成为了大家啧啧称赞的焦点,原因就是她大方得体的道德礼仪,毫不矫揉造作,显然是因为良好家教的结果。饭局上,敏淑时而照顾年幼的小弟弟,为他夹菜擦嘴,表现出姐姐的风范;时而又为妈妈倒茶递酒,表现出女儿的孝顺。席间有朋友打趣问:“金老师是否有点重男轻女?把照顾弟弟和体贴妈妈的活儿全让敏淑一个人承担了。”金老师却坦然说:“敏淑是长女,有教育弟弟的责任,有些道理由姐姐去教导,比我们大人说教有效得多;另外,敏淑的一举一动让弟弟看在眼里,才会心悦诚服,愿意模仿学习,身教是比言传更高段的家教方式。”虽然家中同辈学习的观念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独生子女式的家庭结构,但金老师对子女毫不溺爱、崇尚身教的教育方式却令在座的我们感触很深。

待人接客的礼仪教育

第9篇:儒家思想的意义范文

摘 要: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在古代小说的结晶――四大名著中却鲜有体现。《水浒传》本来是要表现“忠”的,却让那些造反者的形象光彩照人;而《西游记》是以佛教思想为宗的;《红楼梦》就更不用说了,宝玉对四书五经天然反感,提起读书应举就浑身不自在,可视作对儒家的反叛。只有在《三国演义》中,儒家思想体现得较为充分。

关键词:儒家;三国;仁政思想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在古代小说的结晶――四大名著中却鲜有体现。《水G传》本来是要表现“忠”的,却让那些造反者的形象光彩照人;而《西游记》是以佛老思想为宗的;《红楼梦》就更不用说了,宝玉对四书五经天然反感,提起读书应举就浑身不自在,可视作对儒家的反叛。只有在《三国演义》中,儒家思想体现得较为充分。

一、《三国演义》的观点立场与儒家文化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的基本观点是“尊刘抑曹”,下面笔者试着追溯其源。《论语・侍坐章》中孔子面对学生各言其治国之志时,明确提出了“治国以礼”。“礼”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规则,是为规范各阶层的行为而制定的制度。发展到后来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统观念。

“尊刘抑曹”的言外之意就是天下乃汉家之天下,汉家即使不行,皇帝也该由姓刘的做,别人不能心怀不轨,则姓刘的是正统,别姓只是篡窃。基于此,卖草鞋的大耳郎因有皇族血统,便被人所尊奉,称之为“皇叔”,自己也抓住一切机会,不厌其烦地四处宣扬他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从而不断积累自己的政治资本。也正因为如此,儿子篡了汉家之位,有廓清道路嫌疑的曹操,虽然对国家稳定做出重大贡献,却被骂为“汉贼”“奸雄”。

二、人物塑造与儒家文化

(一)诸葛亮

郑振铎先生曾经说过:“一部三国志通俗演义虽说是叙述三国故事,其实只是一部‘诸葛孔明传记’。”的确,《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人物不是刘备,也不是曹操或者孙权,而是诸葛亮。封建统治需要忠臣,远过于需要明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不如熟知天文地理、过去未来无所不知、能文能武、足智多谋、呼风唤雨的忠臣,更不如两者相结合掌握大权的忠臣。《三国演义》既然以蜀汉为正统,它就需要蜀国有这样一个大人物。

第四十三回中说他:“上可仰瞻于天文,下可俯察于地理,中可流泽于万民;治天下如磐石之安,立功名于青史之内”,其形象也是“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Q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慨”,可以说,他是儒家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化身。其表现有:

1.百折不挠,九死不悔的“殉道之儒”。儒家思想中,倡导积极入世。有感于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他博望初战,火烧新野,小试锋芒;为和吴国结成联盟,他只身赴吴,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周瑜;刘备驾崩后,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明知不可谓而为之,有种令人钦佩的殉道精神。

2.关心时事,积极入世的“奋进之儒”。他高卧卧龙岗之时,就博览群书,并且结交名士评古论今,谈论天下大事为以后积极入世做准备。如此,才能在刘备正式请教时,有了著名的“隆中对”。正式辅佐蜀汉之后,为复兴汉室,成就霸业做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包括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直到星落五丈原。

3.忠实守信的“诚信之儒”。儒家思想中所追求的人格理想是成圣成贤,首先表现在道德修养上,要有至诚至善的道德。《白帝城托孤》中刘备说如果他的继承者不成器的话,诸葛亮可以自立为成都之王,诸葛亮“汗流遍体、手足无措”,他只是想成为帝王师,并无篡位野心。刘备去世后,他政无巨细,事必躬亲,真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神机妙算的“智慧之儒”。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确实,作者通过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智取成都,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锦囊杀魏延等一系列传奇故事,大力塑造了诸葛亮这个旷世奇才。

(二)关羽

孔子要求人“言忠信,行敬笃”,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孟子也说:“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而云长最突出的人格特征就是“忠”。他还嫉恶如仇,有“上报国家,下黎庶”的抱负。他也忠肝义胆,杀恶霸、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真是“玉可碎不可改其志,竹可焚不可毁其节,身可殉名可垂于竹帛也。”他也勇猛无敌,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毒。

(三)刘备

1.仁德。玄德乃明君的典范。他出任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时就“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新野理政,儿歌传颂“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每次溃逃之时,总是不忍弃百姓而去。在荆州之时,单福教他破解的卢马妨主之法,他便忿然作色。

2.忠义。桃园结义其誓词说:“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安慰张飞时曾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可谓义字当头。

3.爱才。善于认识人才,使用人才。正面的像三顾茅庐,得卧龙辅佐;反面如临终告诫孔明,马谡不堪大用。

由此可见,《三国演义》塑造的蜀汉英杰,正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政治愿景,即仁君、贤臣、义友的组合。

三、儒家仁政思想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