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化管理决策就是企业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使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等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方法,它属于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的一部分。
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决策现状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规定,凡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或职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的工业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其中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下或者职工人数300人以下的工业企业属于小企业。其现状如下:
1.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投入持续上升。其原因,一方面是通过实践体会了信息化的好处,另一方面,是互联网的发展和企业之间业务往来的交互作用在促进。近半数企业已经应用局域网,有些行业应用互联网的企业已经超过30%。
2.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阶段与地域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ERP(企业资源计划)和CRM(客户关系管理)方案,进入了信息化管理的高级阶段。而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停留在信息共享的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很少。
3.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地区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企业进程快。2004年,中国中小企业投资的地区结构中,以华东地区的投入比重最高,达到250.6亿元,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投资额的26.5%;其次为华南和华北地区,分别达到231.6亿元和187.2亿元,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投资额的24.5%和19.8%。企业对其认知度、基础设施建设、参与电子商务的程度等等都明显好于其它地区,成长中的民营中小企业正带动着各个地方企业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
4.中小企业使用信息化管理决策的程度参差不齐,领先企业和后进企业的差距正在拉大。目前我国企业对信息化管理决策的认识,先进与落后的差距正在拉大。几年前大部分企业都不知道信息化为何物,而现在,先进的企业在信息化管理和建设方面已经走出很远,但同时还有不少企业“原地踏步”。
5.中小企业信息化正在逐步从单机应用阶段或局域网应用阶段向更高层次的系统应用与整合方向发展,企业的个性化应用和电子商务正在得到快速推广。2004年,中国中小企业IT应用市场整体规模为945.5亿元,较2003年增长18.9%。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2005年中小企业增长率为21.5%,超过大型企业16.7%的增长率,中小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成为行业信息化建设最活跃的部分。
根据赛迪顾问的预测,2006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投资整体规模将比2005年增长16.5%,达到1427.7亿元,预计到2008年市场规模更将达到1869.2亿元,未来三年整体规模将近5000亿元。2005至2008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15.1%。如图所示:
2006年~2008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决策市场规模与复合增长状况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 2006年6月
二、信息化管理决策在我国中小企业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且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普遍资金短缺,许多重点企业因流动资金不足不能正常生产。中小企业贷款难。社会对中小企业的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加上中小企业起点低,缺乏足够的抵押资产,中小企业的资金很难从银行和金融渠道获得,其主体仍是个人资金或从社会筹集的资金,数量有限,资金不能保障,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企业管理决策对企业来说,是一项规模较大的投资,企业规模小,风险承受能力差,如果企业不景气,管理决策建设的投入就非常有限。
2.民营企业占多数,企业领导观念滞后
中小企业大多是民营或中小集体所有制企业,经过改制民营企业是中小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多数民营企业家个人综合素质偏低,观念滞后,守业意识浓于创新意识。有些企业家对管理决策知之甚少,认为管理决策离我们很远,工业化还没有实现,搞管理决策是否有点超前;有些企业家对计算机略知一二,认为计算机只是打字,玩游戏,上网聊天的工具;对管理决策有较深认识的企业家又担心搞管理决策,必须精简人员,加重企业的负担。企业家从自身和目前利益考虑,往往忽视企业工作效率的提高带来的效益,忽视信息手段的作用。 调查表明,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等信息工具的数量很少,更不用说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动态,进行企业管理决策了。
3.企业对现有信息资源的开发使用有限
企业计算机应用仍然停留在文字处理上;硬设备安装的多,软件应用的少;简单的单项应用多,而能支持管理和管理决策的应用少。企业在互联网上申请域名、设立E-mail地址、设计企业主页、建立企业网站,但真正得到回报的却寥寥无几。建有局域网的企业,部门之间数据共享程度较弱。
4.企业员工信息知识匮乏,缺乏专门人才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面对生疏的技术名词、频频更新换代的产品、飞速升级的软件,员工无所适从,素质无法满足需要。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不愿到中小企业,企业缺乏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专门技术人才。
三、使用信息化解决中小企业管理决策问题的思路
1.强化企业家信息化管理决策意识
企业家要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决策予以高度重视,这种重视不仅仅是思想上的重视,更需要的是行动上的重视。要树立起搞好信息化管理决策建设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了解信息化管理决策对企业的必要性。要对信息化管理决策建设中产生的人的利益冲突等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接受信息化管理决策所带来的管理方式、工作习惯等的改变,从心理上认同它,要将信息化管理决策工作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来进行。
2.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要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决策建设,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决策装备水平及运用能力,就必须加快传统工业的改造和升级,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技术改造重点要立足企业实际,用自动化技术改造传统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决策。技术改造可以引进自动化设备,也可用自动化技术嫁接改造手动设备。
3.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决策可以分步实施
为解决企业当前基金不足问题,首先,要进行总体设计规划。设计标准要高,以免重复建设,同时还要根据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景和专家意见,确定总体目标,为计算机网络建设留有升级和更新的空间。
第二,要从关键环节入手。即从企业的侧重点和支撑点入手,解决其中的关键环节。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关键环节。若企业侧重设计环节,可以选用CAD、CAPP等计算机辅助管理决策设计软件来解决;若企业需要以获取市场信息来制胜,可以建立网站或网页,作为开展电子商务的平台;若企业的关键在于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可以采用高效的财务软件和建立成本管理系统来解决。
第三,分步实施。以制造业企业起步阶段为例:首先购置计算机、打印机等硬件设备和国产CAD软件,同时进行全员培训,使员工了解并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决策设计,甩掉图板;进行技术改造,将手动生产设备嫁接上自动控制系统,使主要生产工序实现计算机控制,如对普通机床进行数控改造;购置财务软硬件,实现会计电算化;在政府网站上建立企业网页,企业信息。
信息化管理决策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运用高新技术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应用,中小企业就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兴德:现代管理决策的计算机应用[M].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年
[2]徐山鹰张效成:高层管理决策支持系统[M].科学出版社,2002年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据《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2007)》的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状况如下:①信息化建设方面:80.4%的中小企业具有互联网接入能力,其中,44.2%的企业已经将互联网用于企业信息化;但是,只有16.7%的企业有自己的网站,14%的企业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有的网站只是做一些宣传,有的网站在上面开展业务、贸易、流通。32.8%的企业具有电子邮件系统应用,管理层有39.3%使用电子邮箱。其中老板为32.4%,基层员工为15.6%,还有26.2%的群体不使用电子邮箱,在使用电子邮箱的人员中,57.5%使用免费邮箱。电子邮件和其他的通信方式已经是现代企业,甚至每个人都常用的东西,但是在中小企业还不是很普及。②信息化应用方面:52.3%的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应用,但是核心业务应用还不到10%。。已经应用ERP的中小企业仅为4.8%,86.2%的企业还没有用ERP,两个数字相加不够100%,就说明还有一些企业没有回答,可能也搞不清什么是ERP,而ERP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工作。中小企业网站以信息为主,其次才是开展电子商务。只有9%的中小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应用。③认识和信息化需求方面:中小企业首先关注是的市场与营销,说明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的主要需求集中在解决眼前急迫的生存问题上,对于发展、创新和竞争力,应该说不是中小企业最关心的。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平均生存周期大概只有两三年,每年的变化都很大,所以他们更关心今年,最多考虑一下明年,第三年有可能就倒闭了,所以生存是他们最主要的问题,所以他们显然有别于更多关注长期效益、无形效益、战略和管控等问题的大型企业;其次,17%的企业强调管理方面的需求;第三,13.3%的企业更关注客户管理方面的需求;第四,11.2%的企业强调生产与研发方面的需求。
二、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不温不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问题和人才问题。还是在于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管理认识模糊。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和介入程度尚不令人满意。尽管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开展了信息化管理建设,但他们并非全都对什么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如何实施信息化管理有透彻的了解,许多企业以为只要建了一个财务管理系统或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就算实现信息化管理了。面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抵制与阻碍,他们往往是用现代化的手段去重复、模仿传统的业务处理流程,而没有或者不敢去触动所有的管理方式、管理模式,更不用说变革组织结构了。一些中小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只是从加强数据处理能力、减少差错或节省成本等表面的作用去理解和认识。
2.建设资金和投资规划问题。目前很多中小企业不能合理利用有限资金,在现阶段,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的普遍困难。在有限资金的合理使用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尚处于摸索阶段。很多中小企业对硬件的投资占到整个信息化投资80%以上,而配套软件投入相对滞后。这种“重硬轻软”的做法不仅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也使硬件设备收益-投入比偏小。有些由于前期论证不足,建了信息系统之后缺乏科学合理的应用,造成投资浪费。由于自身特点,中小企业在做信息化管理建设时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缺乏在分析企业现状和经营策略的前提下,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借助咨询公司的力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周期漫长、实施复杂、耗资巨大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
3.外部环境问题。中小企业管理程序变动很大,限制了企业管理软件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由于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自身的局限,使得目前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解决方案过于昂贵。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管理软件产品还不多或者不能很好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软件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后续服务也没有跟上。国外企业管理软件存在“水土不服”等问题,很难为中小企业所接受。以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为特长的咨询机构极少,专业从事企业信息化工程监理机构太少,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项目质量无法保证。
三、解决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为解决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顺利实施,我们认为应着重从政府、中小企业本身以及信息化专业服务商三个方面共同努力,解决上述问题。
1.政府方面。整合政府要整合社会资源,支持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具体来说主要有:①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在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基础设施如通讯设施等不可能由中小企业自己来承担建设,为了提高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程度,政府应投入资金加强信息基础建设,改善信息化应用环境;②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方法解决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针对信息化建设中,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可采取多种形式来解决。建立专项扶持资金,增强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扶持力度。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政府应鼓励和支持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乡合作金融机构等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加强信贷支持。通过税收政策,鼓励各类依法设立的风险投资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投资。积极采取措施逐步扩大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另外应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③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培养专业人才。推动信息化,人才是关键,政府应构建一个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各类专业人才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企业培训和各种资格认证,组织典型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专业咨询公司和系统集成商等专家资源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其次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强大专院校对信息人才的培养,尤其重视复合型信息人才的培养,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输送专业人才。④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专业型的服务,由IT专家、学者组建专家组,联合各种咨询中介,硬件供应商等多方资源力量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的咨询和论证,帮助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给予技术支持等服务。
2.中小企业本身。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管理信息化强调的不仅是计算机软硬件,更强调人、管理、技术之间的有机集成,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一定要让中小企业领导层对信息化管理有正确理解和足够重视。成功的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成为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契机,从而促进企业管理的优化。然而不少中小企业对这点认识不足。必须明白,企业管理信息化应致力于从深层次触动企业进行管理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重塑企业。从实质上看,信息技术的挑战是如何认识信息技术对开发普及知识并使之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潜在能力。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面临的主要挑战不在于设计一种更高效的数据处理系统,而在于创造一种能使人们能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的管理环境。②合理安排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作为中小企业,能够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肯定不会太多,应该考虑怎样“少花钱、多办事”。中小企业绝不能盲目追求最新技术和产品,而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滚动式”的投资方法,认真分析自身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宜的实施路线,科学、合理地安排实施计划。中小企业一定要摆脱以硬件设备为主的投资方式,要硬件、软件同时并重。由于中小企业涉及行业广泛、企业内部管理方式以及业务流程多变,在系统选型时要坚持“好用、够用、实用”的原则。③整体规划,选择合适的突破口。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规划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中小企业建设信息化管理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寻找合适的突破口,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目一方面财务软件大多实现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且财务体系比较固定。另一方面建立企业网站可以向社会展示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产品销路,而且有助于加强与客户的相互沟通。此外,中小企业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急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CAD)设计新产品。
3.信息化专业服务商方面。中小企业的现实条件决定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必须依靠IT厂商所提供的社会化与专业化IT外包服务。由于外包企业有通畅的软硬件渠道,中小企业可以得到更低价格的硬软件,这比企业自己设立IT部门成本低,而且企业可以专注自身业务;由于外包企业有专职的咨询和方案论证,可以保证管理信息化投资能够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外包企业能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培训,可以提高中小企业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对于业务流程相对简单、应用需求相对单一、经营状况经常变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中小企业来说,不可能选择使用那些系统复杂度高、使用难度大而又非常昂贵的信息化产品,这要求服务商要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规划方案和解决方案同时要脚踏实地、客观地为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的性价比分析,以中小企业的目标为己任,携手合作,期待双赢。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销售管理;信息化;Excel服务器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8-0096-03
[作者简介]陈晓梅,江南大学商学院计算中心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江苏 无锡 214122)
对中小企业而言,信息化无论是作为战略手段还是战术手段,在企业经营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化消除了中小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空间距离,拓展了国内国际市场,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生存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还很不理想,虽然有高达80%的中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用于业务的只占44.2%,只有16.7%的企业有自己的网站,14%的企业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52.3%的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应用,其核心业务的应用低于10%。因此,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十分必要且极其重要。
一、适合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有效方法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成功的一个关键所在就是在企业信息化运作过程中,必须采取非常得当且有效的方法。一旦企业的信息化主管和经理们掌握了这些方法,只要按照信息化运作方法所指定的步骤走下去,就一定可以实现系统的成功运行。
中小企业管理包括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三重境界。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人为的规定。认定一个企业管理规范的首要前提应该是企业正在良好发展。企业管理规范化的标志包括:具有可实现的战略目标,并形成具体规划;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基本管理制度;核心业务流程相对成熟,业务骨干队伍基本稳定;企业文化氛围初步形成,企业理念和风格被企业内外认同。中小企业一般不需要模仿巨型企业制定庞大的文件体系,只要结合自己的业务需要,有针对性地强化一些环节即可。
中小企业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变化迅速,规范化必须要在发展中完善。而标准化是相对的,信息化必须是可适应和升级的。也就是说,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应遵循下列过程:无序管理规范化管理智能化管理。
总结目前ERP在国内推广失败率高的原因可以看出,没有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就不会牢固,但中小企业管理要想达到完全规范化、标准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以及企业的发展变化,使得信息化在实施过程中需求分析、项目组织、培训工作、数据准备、二次开发等都会出现问题。而管理冲突,诸如理念之争、利益之争、粗放与精确之争、采购方针之争等,也无不深深地影响着信息化的施行,这些都说明中小企业信息化完全依靠IT是不可行的。因此,企业管理信息化必须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方案,让企业主动参与,适应企业现有管理理念,顺应企业的发展规律。
二、中小企业销售管理信息化实践
1.企业销售管理现状分析。本文以某中型合成纤维企业为研究对象。该企业由一个总公司和一个分公司构成,并分为两个厂区,企业现有产品品种达50多种,年产值4亿多元,产品销售区域遍布12个省市区。目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销售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也越来越大,进行信息采集、整理和控制的工作量与日俱增。而这些工作一直依赖于多个部门统计人员的手工作业,不仅工作效率低、信息不能共享、人力资源浪费,各种数据的及时性、有效性也难以保证,并且也降低了内部销售管理的透明度。这些状况给企业在销售方面造成了很大被动。引入现代化销售信息管理手段,实现信息共享,加快信息流动,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成为当务之急。因此,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建设销售管理系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2.软件选型方案。与企业不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程度并非越高越好,功能上也不一定要十分强大和面面俱到,最适合本企业的信息化方案就是最好的。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不宜一开始就全面展开,最好从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人手。信息化的“化”字强调的是过程的含义,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过程适宜迈小步,不停步,逐步发展。
既要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又要保证具有最大的单位收益,信息化就必须视管理的需求确定明确、具体和适当的目标,而不能以技术为主导。并且,信息化一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和经济实力来确定合适的目标,不能贪大、求全和不切实际。下表列出了企业信息化的具体内容:
信息化系统的选型成功依赖三个要素:环境要求、目标合理、需求推动。企业业务是信息化的核心价值。通过对该公司现有信息化资源、主要核心业务和当前存在的主要管理问题的详细分析,初步了解到公司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销售信息和物流信息的共享。基于公司业务变动频繁的特点,所建立的信息系统要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适应销售业务的不断变动,具有很好的集成性,并能避免后期维护和二次开发的巨额费用,从而对软件体系结构提出如下要求:企业总部各个客户端在C/S模式下工作,网络服务器与其他客户机之间通过交换机连接,内部网用户通过连接到网络服务器宽带网专线与Internet连接。考虑到整个系统的数据都存储在一台服务器上,并兼顾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和一致性,内部网用户分为程序员用户和最终用户。程序员用户可以直接参与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最终用户只能通过应用程序链接数据库,其受限定的访问权限保证了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性。分厂区拥有自己的局域网,可以不同的网段作为标识,便于独立地进行扩展。出差业务员可使用Modem拨号到集团的Modem池上,通过路由器连接到集团的网络中,在B/S模式下完成数据传输操作。
考虑到Excel服务器软件的投人比较低廉,且是一种共享软件,按照现有的管理规范使用Excel服务器来进行信息化系统开发,遵循企业的发展规律,在信息化过程中逐步规范化管理,在规范化的过程中改进信息化管理,并最终完善。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开发方案。
3.系统开发过程。由于该系统是一个全新系统,以前客户都没有接触过类似系统,客户本身对自己的需求也不清晰,更谈不上详细交流。因此,选择RUP结合XP开发小型项目的实施方案,采用用例、测试双驱动的开发方案。
XP集中了开发过程中必需的设计、编码、测试和反馈过程,强调面对面的交流和最小化非代码的产品。而RUP是一个过程框架,包含的内容涉及到软件开发的许多方面,非常强调控制开发风险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
RUP和XP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软件开发过程,彼此可以相互补充、相互结合起来开发小型项目。在初始和细化阶段,采用RUP方法完成需求分析和构架设计,在构造和移交阶段,采用XP的做法实现部分子系统和模块,即根据应用类型、项目特点和组织文化,借鉴、采取个别对项目有效的XP的做法,将RUP进行一定的裁剪,并针对具体项目采用两者不同程度的结合以形成适合于项目的软件开发过程。本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包括了RUP的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必须确定所产生的活动和制品,这些活动和制品都对RUP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裁剪,使之适用于本项目的具体情况。针对该具体项目,对RUP制品的规格和形式也作了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开发过程的生命周期模型如下图所示: 迭代的周期大约为4周。每次迭代产生一个可测试的软件。将来自客户的微小变更请求合并到正在进行的迭代中,而对大的变更请求,则被延期到以后的迭代中,因为他们需要对整个项目重新做出计划。
维护计划分成两个级别:第一个级别是粗粒度的项目计划,它基本上列出了所有阶段和迭代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以及每一个迭代的主要目标。第二个级别是每个迭代的详细计划,它在迭代开始前几天准备好,并在迭代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根据在一次迭代中需要完成的成果列表构造迭代计划。典型的成果有产品特性的规格说明书和实现某个变更请求或者一个主要的非代码相关工件的准备工作等。
4.需求分析。该企业目前正从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的阶段过渡,企业不仅按订单安排生产,更多的是按市场预测来安排生产。对于连续化大流程生产的企业,以市场销售为导向决非易事,而此次信息化也仅仅是对销售管理过程这一局部信息极限资源整合,不可能进行大规模业务流程再造或重组。因此,希望在满足销售管理需求的同时,能为未来企业信息系统的扩展集成创造必要条件,同时希望该软件与现有的业务管理总体结构之间没有太大差异。经过多次交流迭代,最终确立软件系统的需求如下:
能够支持业务流程的流动和传递,但流程不能被固化,应具备修改和变动的灵活性。
销售全过程模块化管理,与现有的运作模式基本相同。
全员根据不同职责权限,共享销售内部信息,职责权限可据需要变更。
对信息具有加工和分析功能,随时可以调看重要信息流向及分布的图表数据。
信息查询灵活便捷,复杂的报表系统不能固化,在格式和内容等方面要具备灵活修改的功能。
在发货单生效前,须在系统中由销售、储运、财务等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由于化纤产品销售的季节性较强,价格调整比较频繁,为避免未来产品涨价而导致企业受损,企业规定当天订单(提货单)当天有效,隔日作废,系统自动识别并进行控制。
价格管控:即对价格和订单价格录入等环节的管控。业务员输单时,系统将自动上传产品价格等信息,从而避免订单价格低于价等不正常让利情况的发生,系统不支持订单价格随意更改,以保证企业价格能够有效执行。在企业价格范围内的销售由二级主管审批,低于企业价的产品销售须由一级主管审批。
信用管控:赊销往往是企业不可避免的一种销售方式。赊销存在坏账风险,需要事前加以防范。针对不同的业务单位,企业内部有规定的赊账额度,赊账超限自动报警,并提交一级主管审批。
物流管控:发货单由财务最终出单,业务员、驾驶员签单后,仓库方可发货。发货回单核销,抵制串货事件。回头带货凭单入账,运费结账单系统自动生成,人性化结账。
货款、筒管、稳座回笼控制:新出新核,累计核销,责任到人。
销售结账:自动统计与人性化结账相结合。
公告:广播与定点发送相结合。
该企业有2个分厂,4个成品仓库,根据以上需求因素,经过与业务人员多次交流,最终确定了系统业务流程。
5.软件建模及系统实现。在分析与设计系统时采用UML建模语言对系统进行建模。采用UML工具中的VISIO软件绘制描述各种模型的图形,把一个复杂系统按问题的不同方面分别进行全面而详尽的描述,方便人们对所关心的某一方面问题去查阅对应的系统模型,从而得到对此问题的理解,并使程序人员能顺利地实现系统。
系统根据不同的任务和使用对象,采用C/S和B/S混合模式实现各种功能,以Windows Server 2000/WindowsServer 2003作为服务器端操作系统。系统的实现充分利用前台开发工具中面向对象编程的特性进行面向对象的编程工作,前台编程工具采用Excel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采用SQLServer 2000。
经过3次迭代,最终完成了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成功实施。该系统为企业建立了数据中心,实现了数据的高度共享,决策者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工作效率更高、更准确,管理会计的思想也得到了切实体现。
三、结束语
实践结果证明,中小企业按照现有运行模式,顺应现有管理理念,采用RUP与XP相结合的过程开发方法,运用UML建模工具对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建模,选用Excel服务器作为管理系统的开发平台,让企业主动参与并以企业为主实现其信息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中小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模式。该模式如果能够成功实施,对于降低企业成本,减少办公费用,实现企业内部的数据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建立企业良好形象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2007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摘要[EB/OL].中国网,http://WWW.省略/,2008-02-09
[2]陆永忠,陆永祥,胡亮.建筑企业信息系统RUP裁剪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6,(9).
[3]李慧.RUP、XP开发流程的研究及其应用[D].汕头:汕头大学,2005.
[4]韩小丽.基于UML和RUP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关键词:新模式核心竞争力战略
一、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概念及现状
旅游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就是旅游企业为完成既定的信息化管理目标,使用的一种可重复利用、能够降低管理成本的一种标准化的系统框架或方案集合。就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旅游企业普遍属于规模小、作坊式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在信息革命充斥世界的今天,旅游企业如何进行体制改革、规范市场、实现产业集聚化和企业分工体系的重建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现实的内部环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的旅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旅游企业,如果不能及时改变经营理念、更新观念,找到自己的定位,那么将无疑更加处于不利的竞争地势。
二、我国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新模式
1.企业资源规划管理模式
企业资源规划即围绕既定的管理目标,对企业所有的资源进行规划与管理。在信息时代,旅游企业的组织机构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成为发展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顾客多样化、个性化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企业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原有的塔型组织结构转变为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化“动态网络”的结构。这种结构,一方面计算机系统将取代中层监督和控制部门的大量职能,加强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使中层管理的作用大为降低,从而减少了管理层次,削减了机构规模。另一方面,各种“工作小组”将成为企业的基本活动单位,管理方式从控制型转为参与型,实现了充分授权。这种组织形式通过水平、对等的信息传递来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活动,实现了动态管理,不仅使信息沟通畅通,及时,降低对科层的监督协调成本,更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了相互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
2.虚拟企业管理模式
虚拟企业是一种由多家独立企业通过信息技术联系起来的临时性网络,网络中各成员充分信任和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共享技术,分摊费用,迅速将共同开发与制造的产品推向市场的一种企业形式。虚拟企业通过企业间的最佳动态组合,不光能迅速抓住市场,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而且通过集成各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发挥综合效应,充分利用成员企业现有的资金、技术、设备、人力及信息资源,节约产品开发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促进企业注重专精,培养核心能力。此外,虚拟企业改变了过去企业间你死我活的输赢竞争关系,代之以竞争合作式的双赢关系。竞争则提高了企业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3.电子商务管理模式
旅游企业通过低成本和建立服务与产品的差异性来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旅游信息化服务将“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信息组合起来,形成信息产品,销售给消费者。这个过程中,信息流和资金流涉及得多,物流很少,这些特征很适合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去实现。电子商务的低成本、支付电子化、信息高效传递、宣传覆盖面广等特性是传统旅游企业所不具备的。旅游电子商务中,售前旅游企业可以借助网上主页和电子邮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宣传,客户可借助网上搜索工具快速找到需要的旅游产品信息;售中可以实现网上订购、网上支付,还可以实现旅游产品模拟体验;售后的信息反馈更及时,可以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有效分析。因此,旅游电子商务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三种发展战略选择
1.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专业化战略选择
专业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从事符合自身资源条件与能力的某一领域的生产经营业务来谋求其不断发展。专业化经营战略的优势在于:企业可集中各种资源优势于最熟悉的业务领域,从而开发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便于企业整合战略的运作,实现规模化生产,取得行业内的成本优势;有利于CIS战略的贯彻实施,使企业品牌与产品有机融合。从竞争的角度看,企业业务的专业化能够以更高的效率,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在较广阔的竞争范围内超过对手。波特认为这样做的结果,可使企业赢利的潜力超过行业内的普遍水平。这种战略为我国中小型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了的借鉴。
2.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集团化战略选择
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中的集团化,是一种产业集聚形式。依靠旅游业信息化、网络化基础,中小企业可以分阶段推进,实现产业集聚,逐步建成信息化管理战略联盟,构建旅游企业的战略航母。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非常现实的经济地理现象,它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它可以是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产业的集中。在旅游产品与服务方面,其特性和生产、消费的高度同一性,使得有协作意愿的旅游企业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方面,在同一个经营目的下集合成为可能。从而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的发展。这种集聚效应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旅游产业必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一体化态势,并逐渐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实现连横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区域旅游功能要素的配套,向构建区域旅游圈的目标迅速跟进。
3.旅游企业与新兴旅游信息服务公司合作化经营战略选择
旅游企业与新兴的旅游信息化服务公司合作化经营,考虑与新兴旅游网站构建战略联盟。以向E-commerce中的一种B2C(BusinesstoCustomers)模式发展为目标,实现Internet与旅游企业传统资源的整合,以达到优势互补;并以此为起点,为最终实现真正的B2C模式的在线预订、网上支付和物流配送的真正的电子商务做铺垫,这样一来,旅游企业不仅要利用Internet进行E-marketing,而且,要依据自身的市场定位,考虑进行EC。选择一个实力强大、信用良好的或者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网站合作,这是我国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的又一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刘伟.尹家绪.构筑信息时代的企业竞争力.科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信息化
随着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频频爆发,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竞争和发展环境更为恶劣。中小企业在外部环境无法改变的时候,只能加强内部管理,调整产品结构,精细核算企业成本,加快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加持续竞争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中小企业如何提升本企业资源配置,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本人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实现企业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上的规范化,这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化工程。我们先从会计信息化入手,运用信息技术增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能力,以点带面,逐步全面实现企业信息化,这是我国中小企业目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在来看,会计信息化在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与应用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不足。
1 会计信息化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应用现状
1.1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是由家族式企业传承发展起来的,对会计部门没有足够认识,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更是认识不到位,缺乏会计信息现代技术长远发展的目标和架构。
我国中小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存在任人唯亲,企业没有实现法人治理结构,管理混乱,责权利不明确等问题;企业的领导者,对财务部门不重视,认为财务部门既不能生产产品,又不能直接创造效益,对企业的发展没有什么贡献;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就更不到位,认为手工能做的工作,没必要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手工已经足够满足企业的要求了,没有意识到企业精细化管理和会计信息化之间的利益关系,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提升本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现在,由于我国企业存在身份差别,大多数民营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就是中小企业想在会计中应用信息技术也很难得到专业人员的系统指导和规划,造成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不成系统,缺乏规划,达不到会计信息化的预想目标。
1.2 我国中小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工作不到位
我国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是由手工会计核算演变而来,而中小企业在手工核算时,从账簿设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核算方法和核算程序不规范、不科学,致使应用信息技术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1.2.1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施缺乏总体规划。中小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时,往往只局限于财务部门的工作需要,没有统筹考虑整个企业管理的需要,没有站到企业后续发展信息化的高度,形成企业整体管理系统的数据不能共享,浪费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会计应用信息技术只是照搬手工核算的原理和程序,根本没有考虑与其他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形成信息不通畅,不便于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1.2.2 会计凭证的摘要内容过于简单、笼统。企业的财务人员在填制会计凭证时,不重视凭证摘要内容的填写,以省事为主,为我们以后查询凭证带来不便,不能全面反映企业信息。
1.3 中小企业跨学科“复合型”会计人才缺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低
中小企业跨学科“复合型”会计人才是指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仅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具有财务经济管理的专业背景,而且还要掌握计算机、财务软件,以及相关设备硬件的维护和保养知识,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高端人才。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中小企业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和私营经济实体,吸引高端复合型人才的能力有限,很难招聘到复合型会计人才,多数会计工作人员只懂财务专业知识,对计算机不太精通,对财务软件了解的不够透彻,致使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企业的会计人员经过计算机知识简单培训后,能够开展工作,但效果不明显,不能学以致用,只能维持日常工作,财务软件的功能不能发挥到最大,对于系统中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进行科目设置时,会计人员无能为力,不能实际解决问题,有些中小企业应用会计信息化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感觉没有手工核算得心应手,于是工作中没有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还依赖手工核算。
1.4 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缺少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制度
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会计信息的数据备份工作,只依赖于计算机的存储功能;并且会计存储信息的电脑没有杀毒和加密软件,内部人员都可以使用本机,有可能造成本机中毒或他人修改财务数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 应对我国中小企业应用会计信息化问题的策略
2.1 规范中小企业管理,明确部门职责,提高领导者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
我国中小企业应首先改善企业管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司架构,解决家族企业管理的弊病。其次,企业的领导者要大力支持和理解会计信息化,深刻认识企业会计信息化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清醒认识到企业只有实现会计信息化才能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才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再次,中小企业应谋划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思路,初步建立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整体框架,找准企业现有管理模式下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确立企业今后管理的大方向。最后,企业根据信息化的整体思路,按照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分以下几步走:①中小企业应首先实现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把会计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的切入点,以点带面,辐射性的逐步引导和推动其他管理环节逐步实现企业全面信息化;②中小企业建立供、产、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③企业建立以生产成本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成本的实时监控;④企业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立网上数字化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共享,全面实现企业信息化、数字化。
2.2 扎实推进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
2.2.1 重视财务软件基础性工作。财务软件的基础工作是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会计信息化基础性工作,是将本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讲求原则、先后程序、基础数据进行设置,使财务软件适应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需要,是由手工核算过度到软件核算的关键一步,直接影响以后会计信息技术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具体可以做以下工作:①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并结合企业实际的情况,充分考虑以后发展趋势,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适合本企业的财务体系;②根据初步建立的财务指标体系和企业自身发展管理的要求,建立一套科学的辅助备查核算体系。
2.2.2 会计凭证摘要的内容要完整、清晰。填制会计凭证时,摘要内容要准确、完整、清晰。摘要信息对充分体现计算机优点的查询、统计、筛选、排序来说十分重要,能够很及时准确的获得所需信息。
2.3 大力推动会计信息化的培训工作,提高既有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中小企业、国家和社会应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大对财务人员会计信息化的培训力度,使财务人员达到会计知识精专,掌握电子技术,具备财务管理的高等级水平。因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①有步骤、分层次、分批次对企业员工全员进行信息化概念、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②强化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操作技能培训,更大程度发挥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功能;③进行信息化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扬长避短。
2.4 强化会计信息化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保密意识,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
加强企业员工在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安全防范意识、保密意识,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建立会计信息化安全防范制度,技术上对会计信息化系统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具体措施有:对财务电脑实行专人专用,对财务软件按内部控制和岗位设置的要求实行授权;各财务人员不定期的修改操作密码;财务电脑不允许上网,防止财务数据被他人篡改和破坏;设置系统操作日志,建立有效地防火墙及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建立网络漏洞监测和攻击防范系统,建立计算机安全应急机制,定期对软硬件进行维护、保养,定期备份财务数据等,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宝贵精神财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在新形式下,如何重新认识企业文化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的关系,对企业管理者提高管理质量有非常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绩效管理
企业文化对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运行起着一种无形的指导、影响作用。反过来,企业文化最终要通过企业的价值评价体系(绩效管理体系)、价值分配体系来发挥其功能。通过绩效管理,有助于实现企业的价值观,有助于实现在全体员工中形成的相对统一的基本假设。因此,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文化都无一例外的强调以下两点:一是绩效导向,二是无缝沟通。
一、塑造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
为什么要强调绩效导向呢?一方面,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不得罪人的文化沉淀,反映到企业文化中,就是一种“老好人”文化,大家在做绩效考核时都不愿意做反面的评价。因此在考核时难免造成情感上的主观评价,所作的考评必定是含糊不清的,无法对员工形成正确有效的引导,使评价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一方面,我国许多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中形成了一种“重资历、轻能力”的文化。
以上两种文化导致的后果就是,多数员工认为考核不公平,他们的上级并没有真正客观准确地评价他们的绩效,而是想方设法,努力寻找平衡。
因此,一个企业要是使绩效管理体系得到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行,必须建立一种绩效导向的文化氛围,必须把有关“人”的各项决定——岗位安排、工资报酬、晋升降级和解雇,看成是一个组织的真正“控制手段”。因为,有关人的各项决定将向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表明,管理层真正需要的、重视的、奖励的是什么。
二、塑造无缝沟通的文化
无论是绩效管理的定义,还是绩效管理各环节的实施,都说明沟通惯穿绩效管理各环节。更有人把沟通称作绩效管理的“灵魂”,可见沟通对绩效管理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为什么沟通如此重要?这是因为制定绩效计划需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就下一阶段的目标充分沟通达成一致;对绩效计划的实施纠偏更需要沟通交流;绩效评估环节同样是在双方针对标准的对照后交换意见;而绩效反馈面谈更是离不开“谈”的内容。因此说,绩效管理离不开领导和职工双方的沟通。
三、朔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要想谋求在新形势下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那么如何培育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
(一)营造具有时代气息、个性鲜明的“创新、超越”企业精神。塑造企业精神,关键是要从企业的现实出发,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确定企业上下共同的目标和信念,并借助一定的口号、标志和各项活动向干部员工反复灌输、反复强化,最终使之成为大家自觉的内在意识并通过共同的行动方式体现出来。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工作内容就是创新、超越,“创新、超越”精神应是知识型企业文化的精髓。
(二)共同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文本。企业只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企业做强做大。只有员工都热爱自己的企业,认为只有自己的企业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会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全面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智慧,实现员工全面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最终都会通过企业中的人表现出来,因此,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是否体现了人的价值已成为衡量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要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着力营造以依靠人、关心人、塑造人、激活人为核心的人本文化氛围,培养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企业文化,为他们搭建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爱国主义的传统教育。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使员工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企业更有凝聚力。因为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祖国的人怎能热爱公司?进行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用光荣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和鞭策我们开创祖国美好的未来。
(四)创建学习型组织。世界已经进入学习型组织时代,真正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才是最有活力的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使公司整体结合得更加紧密,效率更高地向未来进军。
(五)梳理制度,使制度与文化相一致。制度和文化的脱节,往往会造成员工无所适从,因此要在企业文化理念的基础上梳理制度、健全制度,使制度与文化相一致,提高员工的认同感。企业文化理念宣传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提出企业对各项工作的基本主张。而制度说明的是怎样做才正确,否则就会违反规定,受到惩罚。
另外,由于市场环境的千变万化,企业的经营方针,经营策略也会出现不可预料的调整,随之变化的是员工绩效目标的调整。所有的这些都需要管理者与员工一起,通过沟通帮助员工改进业绩,提升水平。
这个时候,管理者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影响力,努力帮助员工排除障碍,提供帮助,与员工做好沟通,不断辅导员工改进和提高业绩。帮助员工获得完成工作所必须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使绩效目标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在绩效考核结束后,管理者还需要同员工进行一次沟通,通过沟通让员工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长处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短处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克服,这样不但可以使员工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有目的性,而且可以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然而,在企业实际的绩效管理过程中,沟通却往往是绩效管理最薄弱、最容易让人忽视的一个环节。在笔者调查的几家企业之中,有的企业仅仅在设定绩效目标时同员工做过简单的沟通,有的企业甚至连基本的沟通都没有。在员工表现优秀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以扩大正面行为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强化员工的积极表现,给员工一个认可的机会,在员工表现不佳,没有完成工作的时候,也应及时真诚地予以指出,以提醒员工要改正和调整,在这个时候,管理者不能假设员工自己知道而一味姑息一味不管不问,不管不问的最终结果,只能是既伤害员工,也影响企业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强调:沟通应惯通于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这对管理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可能不太愿意做。但必须这样做,否则,影响绩效管理的实施。而不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必然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习惯成自然,搞好沟通,帮助下属改进业绩应是现代管理者的一种修养,一种职业道德,当然它更是一种责任,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首先应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沟通贵在坚持。
现如今,很多企业均进入到转型改革的重要时期,在转型的过程中也将主要精力放在创建市场营销信息化管理模式上,但是现阶段经验不足,企业获取和分析数据信息的能力较差,不能利用网络选择满足企业市场营销战略要求的有价值信息,企业无法熟练掌握大数据技术,也并未设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进而阻碍了企业的建设与发展。
2.3无法贯彻差异化营销战略
现代企业市场营销工作中,虽然对落实差异化营销的作用有所了解,但企业经营发展中无法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差异化的营销方案,尤其是不了解大数据技术在差异化营销工作中的作用与价值。企业经营发展中,如采取的营销策略无法满足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则在经营中容易出现各类问题,也就无法发挥市场营销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4无法及时更新客户生命周期数据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先整理企业的客户信息,并以此为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很多企业的客户信息化管理工作存在较多不足,很多企业出现客户信息缺失的问题,只记录和整理大客户信息,并未及时记录和整理部分小客户的信息。再者,部分企业并未设立专业的客户管理及服务部门。因此,无法及时更新企业客户数据,不能充分了解企业客户的生命周期数据,故而不利于企业面向客户组织开展精准营销。
2.5全面否定了传统营销模式
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管理信息化建设后,很多企业全盘否定并不再使用传统的营销模式,同时,从线下营销逐渐转变为线上营销。如多家热门互联网平台建设中不难看出,部分企业在购买互联网平台广告位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很多企业也会在热门的APP上投放广告,从而建立满足时展要求的营销模式,但很多企业的意向客户并不是投放广告的平台用户,因此,虽然企业投入了较高的成本,但并未产生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
3.大数据时代企业营销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如今,企业市场营销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企业一方面要跟上时展的脚步,满足大数据时代对市场营销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应理性客观地看待当前市场营销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进而促进企业营销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3.1树立营销信息化理念,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内部需要树立市场营销信息化理念,全方位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电子商务也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购物方式,对人们的消费习惯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经营与发展中,信息化管理方式不仅需全面满足时展要求,而且也要加强自身的优化与改革,而这也对企业经营模式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拓宽了企业的业务范围,起到优化营销模式的作用,这也是现阶段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企业必须要做出的改变。这就要求企业树立全新的思想理念,合理利用系统软件、网络等全新的科学技术,组织开展营销活动,以此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
3.2以企业市场战略为基础,增强数据分析能力
大数据时代,企业为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主动转变内部管理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市场发展战略,并逐渐开始应用信息化市场营销模式。很多企业并不具备强大的市场分析能力,也并未熟练掌握数据分析技术。因此,市场在组织开展市场营销管理信息化建设前,要充分了解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不仅如此,企业也需建立数据分析部门,主动聘请专业的数据技术人员,结合企业实际和战略目标获取大数据信息,以加强市场分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
3.3科学设计营销方案,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企业开展精准化营销提供了新的支持,企业在构建市场营销管理信息化模式时,有必要基于市场大数据分析结果设计精准的营销方案,并落实差异化营销活动。针对部分企业差异化营销能力较弱的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企业营销部门,划分差异化营销小组来解决。差异化营销小组是面向差异化客户来划分的,不同的小组组长需要带领组员针对自己所分配到的客户群体来开展差异化营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差异化营销应当在企业的营销战略要求范畴内,不得违背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及品牌计划。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能够组织开展标准化营销模式,企业在创建并应用市场营销管理信息化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在市场大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营销方案
3.4重视客户信息管理,实时更新客户数据
现如今,很多企业在创建市场营销管理信息化模式的过程中,并未及时更新和管理客户信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收集和完善客户信息成为了可能。以往的工作中,很多企业并未建立客户管理信息系统,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能够主动开发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客户管理信息系统,同时也可在系统中录入客户信息,市场营销部及客户服务部共同管理客户信息,多个部门可及时更新客户数据,切实保障客户信息数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如客户信息满足大数据标准后,可采用大数据技术筛选和管理客户信息。此外,企业需第一时间更新客户数据,以期全方位保障客户精准营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5创建O2O营销模式,真正实现优势互补
O2O营销模式是指线上营销线上购买带动线下经营和线下消费。企业在发展中形成了符合自身经营实际的市场营销模式,部分企业主要走产品路线,因此在市场营销工作中将产品推广作为重点;而部分企业主打服务,故而市场营销中将客户服务作为重点。传统市场营销模式下,线下营销所占比重较大,企业创建市场营销管理信息化模式后,不要完全否定传统的市场营销供销方案和现有渠道,要在积极探索O2O营销模式中,将线下营销与线上营销有机结合。在开设全新的线上营销模式同时,也要保留原有的线下营销模式,根据不同渠道客户的概况,优化市场营销资源和成本配置。该种方式使企业不仅能够确保传统的线下渠道和线下客户,同时也可大力开发全新的营销渠道,进而获取更多的新客户,真正实现优势互补。
4.结语
关键词:中小企业;采购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3-0091-01
1 采购管理及采购管理信息化
1.1 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是计划下达、采购单生成、采购单执行、到货接收、检验入库、采购发票的收集到采购结算的采购活动全过程,对采购过程中物流运动的各个环节状态进行严密的跟踪、监督,实现对企业采购活动执行过程的科学管理。包括制定采购计划、订单管理及发票校验三个组件。
1.2 传统采购管理弊端
采购申请跨越部门多,流转慢,采购单常因跨越部门多被耽搁太久,不利于相关部门费用控制,不利于相关人员对采购单进行查询、统计、汇总。
1.3 采购管理流信息化
实现与采购相关的数据、信息、过程电子化管理,达到与传统的采购相同的目标,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来完成采购各环节的任务,能够更好地利用局域网所带来的方便,提高采购效率,方便流程跟踪。
2 相关技术介绍
2.1 B/S结构
Browser/Server结构(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总体成本。目前在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易于把握、成本也较低。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
2.2 JSP和Servlet
JSP的全称是Java Server Page。自JSP推出后,众多大公司都支持JSP技术的服务器,JSP迅速成为商业应用的服务器端语言。JSP技术能让Web开发员和网页设计员快速地开发出容易维护的动态Web主页。用JSP开发的Web应用是跨平台的,既能在Linux下运行,也能在其它操作系统上运行。
JSP技术是servlet技术的扩展。servlet是Java技术对CGI编程的回答。servlet程序在服务器端运行,动态地生成Web页面。与传统的CGI和许多其他类似CGI的技术相比,Java servlet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容易使用,功能更强大,具有更好的可移植性,更节省投资。
3 采购管理信息化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3.1 采购管理模块
采购管理模块是采购管理子系统中最重要的模块,与库存管理子系统有较大联系,实现了对采购流程的跟踪管理,包括采购申请、制订采购计划、采购单管理,收货、退货管理等功能。
根据各种请购信息,制订采购计划,通过询比议价选择最优供应商,然后生成采购单,通过发单作业将采购单实际发出。采购单管理包括维护和修改采购单、查询各种采种采购单的执行状态等。
3.2 货物入库模块设计
入库的物品一定要在到货之前登录进信息系统,以便有计划的安排入库,提高效率,加快入库作业的速度,需要有技术的支持。入库模块的主要内容包括:接受入库、货物存贮的指示、存贮确认、数据更新、生成会计数据信息等。
3.3 物品领用模块
物品领用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对于部门领用物品名称、数量等予以确认,确认到货时间,准确及时地通过网上平台通知部门。在每一个货位上设置配货表示器,在提示灯指引下,寻找商品,并根据配货显示器上的数量提供物品,提高配货的效率并减少差错。
3.4 在库管理模块
在库管理的核心是掌握不同商品的数量、保管位置和入库日,商品从接收订货到出库指示,数据库中的数据都与实际仓储情况一致,并在配货时做到货物的先进先出。
4 采购管理信息化的技术实现
4.1 数据库设计
根据需求,结合采购物料管理类别设计数据库表结构,设计表时遵循命名规范,保证开发和维护的简便及数据库的可读性。做到表结构合理,减少程序开发的难度,减少数据的冗余,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使程序逻辑结构清晰。
4.2 程序逻辑结构设计
MVC设计模式在Java Web 项目中的体现为JSP(VIEW层)、Servlet(Control层)、JavaBean(Model层)模型,描述系统的数据;视图显示数据;控制器获取系统的输入,控制系统的执行。
基于B/S的三层体系结构中,随着客户端的增加,Web服务器逐渐成为系统的瓶颈;为了缓解Web服务器的压力,提高系统的性能,将服务器分为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处理客户端的请求,调用位于应用服务器上的业务逻辑完成对信息查询和修改等操作,生成结果页面返回给用户;应用服务器主要处理各种业务逻辑,应用服务层通常也被称为业务逻辑层,因为这一层是应用软件系统业务逻辑处理集中的部分。业务外观层用作隔离层,它将用户界面与各种业务功能的实现隔离开来,作为后台逻辑处理和前端用户界面的缓冲区。
参考文献
[1]采购与供应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摘 要 企业规模化必将成为一种趋势,外贸企业想走得更好更远,必须在改变自身竞争方式的情况下将企业正规化、信息化,紧跟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企业才会取得更好的发展。本文将对中小外贸企业管理信息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小外贸企业 转型 管理信息化
一、中小外贸企业转型的必要性
长久以来,中国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凭借低廉的产品价格顺利打入国际市场。这一价格优势主要来源于与发达国家相比极低的人力成本。然而刚过去的两会及仍在持续的用工荒表明,中国人力资本报酬比将增加。另一方面,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大量外贸企业的倒闭让我们看到了外贸企业对国际市场严重的依赖性。外贸企业应当如何转型以提高生存能力成为大家关心的重点。
二、中小外贸企业的转型方向
金融危机暴发以来,大量中小外贸企业受到冲击,许多企业甚至面临或已经倒闭。部分学者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中小外贸企业的战略转型上,即向创新型企业转型。本文将在接受向创新企业转型的战略前提下,针对外贸企业转型后企业的管理架构及信息沟通进行研究。
三、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后的管理架构
我国外贸企业现多为私企,老板往往一人决定所有的事情。当企业开始向创新型转型时,各种部门必然应运而生。以下将详细讨论。
1.研发部
研发部,顾名思义,负责开发企业的新产品。企业向创新型转型,寻求其核心竞争力以求得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自身的研发及设计能力。能源源不断的开发出更新更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企业自然可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2.贸易操作部
外贸企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生意往来是同国外客户进行的。外贸交易不同于国内交易的是,它的操作更为复杂,需要涉及到的各种部门也比较多。例如从部门而言,我们需要报关、报检等等;从运输而言,我们需要安排船期并根据合同需要办理运输保险;从收付款而言,我们有时需要用人民币结账,有时又需要用外汇支付,这时就需要向有关部门申请外汇等等。在这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单据非常之多,也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跟进,避免出错。
3.市场部
市场部可以说是上接研发部,下连贸易操作部。市场部需要随时注意市场及竞争对手动态,辨清市场动向,向研发部提供信息,帮助研发部了解需要研发什么样的产品最适应当前的需要。另一方面,市场部需要接洽国内外客户,为企业寻找客户及合作伙伴。而接洽好客户之后的具体操作事宜由贸易操作部负责。当然,交易未结束前,两部门负责同一项目的人员须保持良好的沟通。
4.信息技术部
在这个信息全球化的时候,电脑及其信息系统对任何企业来说都必不可少。企业各部门必须及时、充分的交流信息,才能使企业效率最高化,并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及麻烦,帮助大家节省时间及其他资源。信息技术部就负责所有电脑及电话系统的健康及稳定,保证在系统出问题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解决。
5.财务部
财务部主要负责企业所有的资金出入,包括交易中的收发款、各部门经费的申请及企业人员工资的发放。由专门的部门负责资金流动记录会使得账目更加分明,资金使用更加安全。
6.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应该包括以下成员:首先是资深的人力资源经理,可凭其专业知识寻求企业不同职位需要的具有不同物质的人才;其次是专业人员,即懂得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例如信息技术部招聘就需要有懂得电脑知识的人员在场,而财务部招聘就需要有懂得财会知识的人员在场。创新部对专业的要求更高,对企业更为关键,因此需要更高比例的专业人员出席。
四、转型后的信息传递结构
管理架构的形成是基础,更为重要的实则是随之而来的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与外部客户之前的信息流通问题。
根据第三部分中已经提及的各生成部门为基础,信息将在以下部门间进行流通:
1.市场部与研发部
如第三部分中所提,市场部随时注意市场动向,时刻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新产品特性,并及时向研发部提供相关信息以帮助研发部紧抓研发方向,开发出更适应市场当下需求并与同行相比具备相当竞争力的产品。而研发部也可将研发出的产品交由市场部进行市场调研测试,以随时微调研发方向。
2.贸易操作部与市场部
市场部负责与各客户进行洽谈,合同签订后的各种贸易手续交由贸易操作部办理。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市场部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由专人负责贸易操作,可使操作熟练化,提高操作效率,培养出专业化外贸业务操作人员。贸易操作部与市场部的信息流通在于,负责同一项目的市场部人员应随时与贸易操作人员保持双向联系,以确定贸易进度,更好的控制全局,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3.贸易操作部与财务部
贸易操作部负责收汇付汇,办理保险等事宜,所有涉及资金的问题都应与财务部保持联系畅通,以保证贸易顺利进行。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企业与外部的联系也必不可少。
1.市场部与客户
市场部负责与客户洽谈合作事宜,必须随时与客户保持好联系,争取尽量多的客户,帮助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