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界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物理阅读 提高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0020-02
自学能力是一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爱因斯坦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就主要得力于自学。要自学就必须阅读,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和核心,所以培养自学能力必须从培养阅读能力开始。正因为培养阅读能力重要,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当校长时以此作为办好一所学校的突破口,号召全体教师都要在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中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的突出表现就是以训练代替教育教学,物理教学更是如此,做题成了物理教学的主要手段和中心环节,不仅轻视物理课外阅读,也不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物理教材和物理题目的能力,致使学生错误地认为物理课就是教师解题的示范课、学生做题的训练课。因为忽视物理阅读,学生对教材中的许多内容,诸如概念的引入,定理、规律的证明,公式的推导等等,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结果陷入死记硬背的泥沼,在题海中泡得晕头转向,费时多而收效低,事倍功半。可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参与者。”首先,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要出发,创设富有新异感和诱惑力的问题情境,比如根据教材的内容提出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做一个很有趣味的实验,或者要求学生用即将学的物理知识编写一副对联、一个谜语或一个口诀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让他们成为物理阅读的主要参与者。其次,要通过提示、点拨、讲解,扫清阅读障碍。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的概括性、精确性是物理阅读的特点,物理教材中的概念、规律繁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就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只有适当地提示,精当地点拨,得当地讲解,才能为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再次要注意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教师在传授阅读方法的同时,还要训练学生一丝不苟、探幽发微、打破沙锅问到底以及不动笔墨不读书等习惯。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学会阅读教材
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物理教材。与其他各学科教材比较,物理教材有其自身的特点,既有文字语言,又有数学语言(符号、公式、图形)和实验语言(插图、照片)。要读懂这样的教材,不仅要弄懂文字表达的意思,还要理解数学计算及其含义,有时还得画图等等。因此,加强物理教材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
物理教材的阅读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课前预习指导读。预习前,教师要布置好预习提纲,这样可以避免预习阅读的盲目性,提高预习效果。学生除了按照预习提纲的要求阅读外,还要做到两点:一是标注,即将教材中的关键字、词、句和重要内容等用各种符号标示注明;二是质疑,即将看不懂的问题包括难点、疑点和混淆点找出来,以便在上课时解决。做好这两点,上课听讲就有针对性,探讨就能有的放矢。第二步是课堂探讨深入读。课堂深入读是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探究。探究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学生要独立思考、讨论研究、质疑问难,通过教师的提示、点拨和讲解,读懂弄懂教材内容。探究时,一要注释添补,即根据教师的提示和自己的思考,及时在教材的空白处注释关键字、词,添补有关概念、定理的内涵及图形等;二要挖掘揭示,即将句子深沉的含义,定理、规则中的隐含条件,以及插图中隐含的内容,根据教师点拨和自己的思考,挖掘揭示出来;三要分析讨论,即对教材中的难点、疑点和混淆点,要结合教师的讲解,用分析、讨论的方式进行阅读;四要画图演算,即通过画图理解例题题意,通过演算完成解题步骤,并在画图演算的过程中,从教师的示范中悟出审题解题的规律和方法。第三步是课后复习全面读。这一步,首先要将教材反复读几次,消化并巩固课上阅读时学到的知识;其次要总结归纳,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完每章后的复习阅读尤其要这样做;在此基础上还要联想比较,即联想与新知识类似的旧知识,并将新旧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是记忆运用,即通过消化巩固,总结归纳和联想比较,加深记忆,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学会阅读题目
培养阅读能力,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物理题目。物理教学的效果如何,不能忽视学生的解题能力。学生要会解题,首先就要会审题,而审题能力是由阅读能力决定的。阅读物理题目一般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收集信息,明确题目要求。读懂题目的要求,是解题重要的一环。而要能这样,就必须通过阅读收集信息,然后筛选信息,理解题意。二是咬文嚼字,抓住关键词语。读题时不能只注意公式、定理、数字和字母等,还要对一些限制性或描述物理变化方向,界定变化过程等方面的关键词语,诸如“一定”“不一定”“一定不”“至少”“可能”等,反复推敲,理解其含义。三是分析琢磨,深挖隐含条件。有些题目的条件或部分条件深藏不露,需要通过仔细阅读挖掘出来。全面分析物理条件特别是隐含的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四是斟酌鉴别,排除干扰因素。干扰因素是指那些与解答本题无关,却对解题者的思维产生干扰,造成解题障碍的已知条件。在题目中设置干扰条件,是命题者考查解题者能力和素质的一种常见手段。及时查出并排除干扰因素,解题才能迅速而正确。五是审清题意,分析临界状态。临界问题广泛存在于物理题目中,带有其隐蔽性,稍不留心就会导致错解。在阅读中审清题意,弄清物理过程,找出转折点,抓住承前启后的物理量,确定临界值,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六是借助图形,再现物理情景。读懂题意,并画好示意图,是解题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借助题目附图或所画示意图,再现物理情景,丰富物理想象,可以化难为易,提高解题效率。
从以上不难看出,阅读教材和阅读题目的过程都是读写结合的过程。读是理解、记忆和运用的基础,标注有助于集中读的注意力和抓住读的重点,注释、添补和作图则可以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演算能帮助理解,更是学以致用、训练思维的好方法。读需要写,写促进深化了读,读写结合,效果显著。
四、加强课外阅读
论文摘要:知识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适应知识社会,提高电大会计教学质量,向社会输送能力型会计人才是当前电大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电大会计教学目标定位,会计教学组织形式中的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网络学习三个部分的有效利用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对这一课题做了一些探索。
目前世界正发生着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革命,这场革命将使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发生人类文明史上的改变。这场革命的核心就是知识。从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角度讲,人类社会经历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在进入了知识社会(阿尔温·托夫勒在他著名的《第三次浪潮》中,预言这种改变是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巨变和创造性的重建。并将人类文明称之为农业化浪潮,工业化浪潮,第三次浪潮——信息化浪潮)。
纵观人类文明的变迁,会发现人们对知识的界定,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变化着,形成了多种认识观点。知识社会中”知识”的概念比传统的概念要宽泛得多。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中将知识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第二类——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是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第三类——知道怎样做的知识(nKow—how),是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第四类——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这在社会高度分工的经济中显得尤为重要。
正是基于对”知识”的这种重新认识,才使得人类对于知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上的觉醒,从而推动了实践意义上的社会变革。从社会生产与分配方式看,生产资料的内容体现着不同社会经济时代主要特征,例如农业社会表现为土地,工业社会表现为资金资本,而知识社会则表现为知识资本。知识资本已经成为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指广义上的实施企业化管理的组织)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世界管理大师(知识经济理论的创始人)彼得·F·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Post—capitalistsociety)中提出,知识资本的比例远远大于资金资本,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之一。他的论断一针见血:”世界上没有贫穷的国家,只有无知的国家”,”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的决定因素”。
有人断言,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种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的认识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去反驳,但问题在于”建设者”(一个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人群名称)能否立足于这样的认识去进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活动。
面对知识社会的发展需要,电大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其重要作用呢?下面就会计教学目标定位、有效组织会计教学活动、学校管理等三个方面对上述论题做一些探索。
一、电大会计教学目标定位
(一)、影响会计教学目标定位的因素
会计实践、会计理论、会计教育三者构成了有机的整体。从会计发展历程来看,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的需求,决定着会计教育与教学。会计教育总是立足于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应用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推动会计实践的发展。因此,会计教学中心的定位实际上是动态的、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前提的。
就当前会计实践的需要来看,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经济组织形式多样化、市场交易复杂化、生产要素构成多重化、信息技术普及化、学科研究细分以及应用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这直接导致了会计教学内容的复杂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会计教育的阶段化。
因此,会计教学目标定位应当充分考虑上述经济的、技术的、学科研究与应用等各因素的影响。
(二)、电大会计教学目标定位——培养能力型会计人才
无论”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都是教学理论研究中认识的发展历程。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落在一个实体的定位上,这导致了教学主体的割裂,忽略了教学主体的互动,而且不适应教育教学的开放性的时代特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结合电大生源特点,会计教学目标应当定位于培养能力型会计人才。
所谓能力型人才,不同于以往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侧重于知识的转移,而能力型是侧重对知识的再创造,即对会计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发明出与之相适合的新方法。这才是知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从教育哲学观来讲,大学教育的理想目标是使得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既为生活做好准备,又为谋生做好准备。然而实际上这总是难以两全。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就此阐述到:”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夫社会生活大于社会事业,事业不过为人生之一部分,其足以辅翼人生,推进人生,固为事实,然不能谓全部人生寄寓于事业也。”就电大的会计教学目标来说,培养能力型会计人才实际上是兼顾了两者。
这一目标的实现,要配合以专业知识传授及技能训练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旨,以人文文化熏陶为拓展的教学模式。
二、合理组织会计教学
从会计教学体系的构成环节看,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教材以及考核都对教学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教学计划决定了专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考核内容(教学大纲、考试内容)直接导引”教”的目的和”学”的目标的深浅度。但本文主要是针对会计教学组织形式中的课堂教学、课外读书、网络学习三个方面对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做一些探讨。
(一)会计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中,每个学校都把自己视为教育的终点。一旦学生上完足够的学期,其教育过程即告”完成”。但在知识社会中不存在这种”完成的教育”。教育贯穿了整个人生,只有终生受用的知识,没有终生够用的知识。如前所述,为实现教学目标,电大会计课堂教学应当通过传授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包括认识与发现能力、判断与推理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归纳与演绎能力等)、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并将人文文化寓于其中。换句话说,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专业知识;第二,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能力型人才)。具体把握以下几点:
1、教师须有充分的知识积累
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的来源。(这恰恰是目前存在的现象!)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比他教给学生的多10倍、20倍。教科书对教师来说,只不过是他应当”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例如讲解复式记账的原理时,对复式记账方法产生的时代背景要进行一个简单描述,这就牵扯到中世纪欧洲的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知识,仅靠一两本书是满足不了需要的。教师不应该充当复读机的功能(难以置信的是现实中的念教材竟然成为了一种教学现象)。如果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那么可以断定,这位教师距教育工作者的素养要求还差甚远。再者,课堂上,教师关于教材的思考,使用的精力越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如果教师把全部注意力都用在自己关于教材的思考上,那么学生感知所教的东西就很费力,甚至听不懂教师的讲述。
2、运用探索问题式的授课方法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以事实为起点、解决问题为终点、提供充足的知识背景这种探索问题式讲课方法很适合会计课堂教学。
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假如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那些能力,而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那么这种囫囵吞枣的后果就是将学习变成了苦役。会计学科知识具有实践性以及以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作为理论支持的特点——这是对会计学科特点的极为重要的认识起点。会计”事实”是支持思考的素材,教师应当选用一部分事实放在课堂上讲,而把另一部分事实留给学生自己去搜集和加工。对搜集事实的过程给学生提出一些方法上的指导,教给学生如何对事实进行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搜集和加工事实的技能。
课堂上的提问以及练习是经常使用的互动手段,但不可以反复咀嚼已经熟知的东西,以免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冷淡和轻蔑的态度。提供的材料既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的东西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新的东西,这是一个不可突破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建立在思维本质上的稳定的兴趣,并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对有能力的同学提供现实中的会计难题,比如将会计究竟是什么、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衍生金融工具、国际会计的协调化、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价值的确认与计量、网络技术对会计的影响、会计控制功能的实施、环境会计问题等一些新问题在相关学科里提出来,可以开拓学科知识的认识领域,引导学科知识的深入与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区分机械学习与判断分析
会计学科知识总是包含机械成分和判断分析部分。比如会计核算的程序,就是机械操作。而会计事项的处理则需要会计的判断分析。会计教学不应该有”更容易掌握”的出发点,将全部的知识都转为机械记忆。当学生的头脑需要考虑、深思和研究问题的时候,教师却让它摆脱思考,使出教育学上归纳的所有的”巧妙”办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理解”,这样做是很愚蠢的。这就好比是给聪明伶俐的头脑做催眠术,使它变得迟钝起来,贻害不可估量。应该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少一些武断。慷慨于事实吝啬于概括,把思维能力的成长体验提供给学生。
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有经验的教师明确地认识到,详细讲解某一原理、事项或理论,就是不仅要向学生揭示问题的实质,而且要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使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做出详细的解释。对会计政策、会计理论、会计实务传授”唯一正确”的认识倾向是有害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批判性思维。事实上,会计实践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需要职业的判断能力。因此,把一些知识的”砖瓦”递给学生,让他去掂量,怎样把这些”砖瓦“用到正在建筑的”楼房”上去,是一种高明的训练思维创造活动的做法。
4、提供适当的课后案例以巩固知识
巩固知识不应当仅仅归结为当教师刚刚讲完时就立刻喊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给学生布置适量独立完成的课后案例,让他们去深入思考教科书内容,这才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
尽管学生可以通过机械记忆来识记基本的会计理论、会计知识,但是主要地还是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它们。教师应当努力为教材的无意识记忆创造一系列条件。概念、观点、方法不应罗列太多,否则将导致记忆成本过高,变成只有学习没有智力的脑力浪费。当然,提示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做简要的笔记,把主要的逻辑点及其顺序记录下来,以及课后的整理,这也是一种巩固知识、训练抽象思维能力的有效办法。
5、融人人文文化,浸润生命对美的理解
人生光有点小聪明、仅掌握一些简单工具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意识到这一点的不只是教师。劳伦斯·H·萨默尔斯(哈佛大学校长)曾经就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说到:假如我们葬送了人文教育的薪火相传,一切将覆水难收。我们需要拥有一种最基本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既无法从对自然科学的探寻中得到,也不能从社会科学中获得。人文科学应被置于人类所有阅历的顶峰。知识社会的教育观,既不能容忍有知识的野蛮人(这种人过着吃穿富足而精神贫乏的生活),也不能容忍有文化的非专业性人才(这种人缺少责任感与效率观)。(后者比前者贻害更大)
教师只有对会计学科知识的人文内涵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有意识地把人文教育融合进会计教学当中,让学生感受和欣赏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活动的理性与人文之美。
(二)课外阅读
课堂教学毕竟是时间短暂而宝贵,大量的学习还是在课后进行。
电大会计教学以专科层次为主,设置的任何一门课程都不能覆盖经济生活中的各个复杂方面,很多问题要在更高级的课程中解决,甚至一些问题则根本不能在课堂上解决。
但是,对于一些课堂上没有明确讨论过的学科中的问题,则可以通过阅读,并将它们与所学过的基本原理联系起来思考,从而得到满意的解决。
阅读应当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阅读能深入了懈并思考各种会计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支持和会计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这样将有助于学科知识的掌握与拓展。
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教师不可能做到把层出不穷的事务、概念、理论、方法、制度等完全补充到课堂教学里去。因此,阅读就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书目。在学校图书馆里,应当有足够的书籍,用来扩充学生在教材方面的知识。(不幸的是,电大系统书籍少而且陈旧是常见现象)
对于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用在阅读教科书上是很少的,大部分的时间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的。思考习惯的形成,思考能力的提高,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依赖于课外阅读的。就这一点来说,课外阅读是培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如果一个学生只读教科书,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准备必修课上去,那么知识的积累、学习的效率是令人担忧的。
著名作家林语堂在”论读书”中尖锐地指出读书之忌,可拿来以警示:1、所读非书。学校专读教科书,而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读一部《小说概论》,到底不如读《三国》、《水浒》。2、无书可读。因为图书馆存书不多,可读的书极有限。3、书读不好。学校所教非慎思明辨之学,乃记问之学。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札记》早已说过。书上怎样说,你便怎样答,一字不错,叫做记问之学。学堂所以非注重记问之学不可,是因为便于考试。
(三)网络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教育的终生性,还体现在现时教育的无限性,后者依赖于互联网提供的广博之信息。加拿大人马歇尔·麦克卢汉说过,改变中世纪大学的并不是文艺复兴运动,而是印刷书籍的出现。同样,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知识社会教育赖以支持的信息传播前提。
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是任何一个课堂上的教师都无法比拟的。大量的分析素材(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丰富的案例资料)和教学课件、丰富的书籍与文章、随时的BBS讨论与快捷的邮箱传递功能等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无限的选择机会和交流手段,学生可以按需索取,自我服务。
三、学校经营管理政策
一提到教学质量,有人马上就联想到教师。这样片面、孤立的看问题,是犯了认识论上的错误。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学校整体运营的综合结果。事实上,学校教育理念的定位、理念实施的制度体现、激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考核与评价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教学质量。教师只是其中的一环。况且教师作用的发挥常常受制于学校的激励政策以及教育投入的比重。
关键词:新词语 对外汉语教学 必要性 原则 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迎来转型时期,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生活方面,都悄然发生着巨变。这些变化反映在语言中,最显要的当属词汇系统的更新换代,即新词语的产生和旧词语的隐退。语言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是词汇系统,而新词语正是词汇系统中的“先锋”,其产生和发展的速率是十分惊人的。作为语言系统中“最新鲜的血液”,新词语也应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得到重视。
一、汉语新词语界定
关于新词语的界定问题,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同时也众说纷纭。王铁昆认为“新词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中,从本民族语言的方言词、古语词和行业语中新借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新用法的固有词语”。[1]刘叔新(1990)在《汉语描写词汇学》中指出,一个词语从无到有地出现,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并且能被人们广泛地运用,就可以被看作新词语。而这样的新词语在语言中具有一定的存在期,如 15 或 20 年左右,慢慢为大家所熟知,失去了原有的新鲜感,就会退出新词语的范围,转而加入普通词汇的行列。符淮青认为:“新词语就是新创造的词语,它或者指示的对象是新的,或者代表的概念是新的,同时它的形式也是新的。”[2]
综合上述专家学者的概念,本文结合了时间、语用、形式和意义等多方面因素对新词语进行再定义,即新词语是新时期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具有一定接受度和认可度的新造词、从其他民族语言中借入的、从本民族语言的方言词、行业语和领域性词汇中借入的、产生了新义和新用法的旧词语。
二、新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词汇教学的地位
学习语言,词汇教学是基础,词汇掌握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效果。英国威尔金斯说过:“如果没有语音和语法,还可以传达一点点信息;但是如果没有词汇,那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3]足以证明词汇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核心,新词语作为词汇的一部分,也应该在教学中得到重视。
(二)学习者交际的需求
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习者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社会生活发展迅速,生活中处处充斥着新词语,而汉语学习者也暴露其中,尤其是对于中高级阶段的学习者,他们在网络、报刊或者电视新闻中接触到新词语,甚至是在HSK的试卷中,也会有大约10%的超纲词语,所以学习新词语也成了他们的需求。当学习者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新词语,就可以在交际中谈论最新鲜的话题,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参与到更广泛的交际活动中去。
(三)有助于学习者了解当今社会文化
新词语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万花筒,是窥探社会的一个微窗口。每年都有大量的新词语产生,关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方面。相关新词语的学习不但能够丰富学习者的汉语知识,也能帮助学习者清晰地了解中国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与风俗民情。如果对外汉语教学中只教授一些基本词汇,对于新词语不加以重视的话,那么汉语教学就会脱离社会,缺乏生机与活力。因此,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中应该引入新词语,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紧贴时代步伐。
三、新词语教学的选词原则
一部分新词语有必要收录进对外汉语教材中,但不意味着盲目地收录。究竟什么样的词语具有教学价值?本文总结以下三条选词原则:
(一)常用性原则
新词语多是反映新概念、新现象,与社会密切相关,甚至有些新词语已经渐渐固定,成为了一般词汇。对于这些使用频率高的,覆盖面广的常用新词语,对外汉语教材应该予以收录。这些新词语实用性很强,在日常交际中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可以提高汉语学习者的兴趣。相反,一些领域性很强的,接受度不高的,或是过于网络娱乐的新词语,不适宜加入教材中,例如:“鸭梨”“壁咚”“深井冰”,等等。
(二)稳定性原则
相对来说,新词语的稳定性较之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要差一些。新词语的更新速率很快,随着新事物和新科技的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新词语产生。当这些事物渐渐失去新鲜感或是被另一批新事物取代,这些新词语就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随之隐退。这些词语的稳定性差,不具有生命力,因此不适宜选入对外汉语教材。而一些新词语的稳定性和实用性较强,甚至慢慢进入到基本词汇,这样的新词语才具有教学价值。
(三)能产性原则
能产性是指用基本词作为语素,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新词语。例如:
网:网购、网红、网友、网恋
族:上班族、月光族、啃老族
微:微信、微博、微店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找到新词语里面的构词规律,将这种造词性很强的语素归类教学,学习者学习起来省时省力,还可以举一反三,归类记忆,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四)得体性原则
选入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新词语必须要遵循得体性原则,应该甄选高雅的、文明的词汇,避免低俗和不雅的词语。尤其是来源于网络的新词语,更要严格筛选,注意语言的规范与得体。
四、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建议
首先,教师应该了解学习者的汉语水平,把学习者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类,教材中的新词语收入情况也应该根据这三个级别进行划分。初级教材中的新词语应该偏易并且控制数量,中级、高级则应该根据学习者的接受情况灵活增加难度和数量。其次,创制情境。教师应该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新词语教授过程中,尽量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新词语的语用环境,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新词语的意义及用法。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趣味教学,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等等。
五、结语
新词语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时刻反映着最前端的社会动态,而目前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相对滞后,因此新词语走入对外汉语课堂就更迫切地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外汉语教学在不断完善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
注释:
[1]王铁琨:《10 年来的汉语新词语研究》,语文建设,1991年,第4期。
[2]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增订本)》,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Wilkins,David 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MIT Press,1972.
参考文献:
[1]高兵,何彦杰.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词语教学[J].河北大学学报,2008,(6).
[2]汤志祥.汉语新词语和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
(一)理论基础
国内外知名学者关于运用真实语料进行英语教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将报刊杂志文章界定为一种真实的教学语料[2]。PaulineRobinson在1991年指出,真实性在交际英语教学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他强烈建议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真实语言材料。Ellis和Johnson认为,真实的教学语料涵盖了学习者需要接触的以及需要表达的各种语言类型,比如具体的术语、行话及典型的语言组织特点和句型,而这些语言类型恰恰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未来的职业中所要接触和使用的。Leaver&Stryler(1989)主张在教学中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和真实的任务,认为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应该符合学生的语言程度、认知和情感需求,并适合将来的职业需要和个人兴趣。Higgs在1982年指出教师通过运用真实材料进行阅读教学,学生们能够获得在现实场景中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有用技巧”。Moffett和Wagner在1992年指出,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真实阅读材料,并配备相应的阅读理解题,以此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例如阅读报上的文章后可以进行一些口头报告或文章摘要总结,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精心制作的场景对话及角色扮演等课堂教学活动。这些都将激发学习者使用和学习英语的兴趣。端木义万(2006)也曾指出,英文报刊课“不仅具有很好的语言教学价值,而且具有理想的素养教育价值”。由此可见,报刊英语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活的语言,能够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第一手的真实的教学语料。合理利用这种真实的教学语料辅助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英文报刊栏目广泛、信息海量,可以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提供足够的商务背景知识和精准的职业语言。选择合适的报刊英语语篇辅助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现实依据
历经60余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商务英语专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在与市场接轨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因其较好地顺应历史潮流而逐渐地发展成为专业特色鲜明、学科架构初步形成、深受市场和社会青睐的一门交叉学科[3]。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态势要求商务英语专业所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必须注重职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断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最新要求。如何提高课程学习效率,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的高职“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课程标准的认定和商务英语综合技能的考评缺乏统一的标准,课程内容的职业导向性不强。课程所选用的教材大多采用“课文—词汇—练习”的编写体例,忽略了专业英语的交际功能,缺乏新颖之处;在内容编写上,作者或随意选用西方经典的经济学专业文献,或根据选题摘录专业书籍的片段进行编译,对相关的商务背景知识缺乏充分介绍;有些教材编写体例虽然新颖,但其选材内容过于陈旧,缺乏时效性、趣味性和职业真实性,无法满足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教材难度参差不齐,不适合高职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认知水平,不利于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其二,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滞后,误认为商务英语阅读就是基础英语阅读的简单延伸,忽略了该课程的实用性、专业性和职业性。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语法讲解和词汇练习,忽视商务背景知识的介绍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部分语言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专业背景知识匮乏、商务英语阅读习惯尚不科学,对专业课程学习完全失去了兴趣,导致其阅读效率低、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商务英语阅读综合能力得不到有力的强化。此外,高校的连年扩招致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时的英语语言水平普遍下降;高职毕业生提前就业的趋势大大缩短了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使得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和适应学习型社会的最新发展需求。由此可见,高职“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必须更新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来培养和发展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英语综合技能和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合理地利用英文报刊这种与时俱进的媒介手段和信息传播方式,将报刊英语这种“生动鲜活”的现代语言融入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之中,会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努力方向。
二、基于英文报刊的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实施
(一)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
实验组1个:某职业学院2011级商务英语专业新生班,班级人数30人。
对照组1个:某职业学院2011级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新生班,班级人数39人。
选择依据:商务英语专业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商务英语阅读”在两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均为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所分配的教学时数相等、选用的主干教材一致,均为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认证考试的指定教材《全国国际商务英语阅读与写作》;两个专业学生入学时的英语综合水平、商务背景知识和认知能力等方面基本一致。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任课教师年龄相仿、职称和学历结构相近。
(二)教学实践的起止时间
2011年11月-2013年3月。
(三)教学内容的选取
按照专业英语课程直接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选取《全国国际商务英语阅读与写作》这本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认证考试中心指定的商务英语认证考试教材作为“商务英语阅读”课程的主干教材,同时选用大学版的《二十一世纪英文报》中的部分文章作为辅助教材资源。
(四)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和课外报刊阅读活动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体现“精讲多练”的原则,即教师精讲主干教材中的报刊英语文章,使学生了解商务报刊英语的词汇运用、语法修辞和语篇结构特征,掌握科学的商务报刊英语阅读方法;同时学生被赋予更大的话语权和表现空间来培养其商务英语阅读综合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课外阅读报刊英语的活动中,教师变“教”为“导”,利用“隐形分层”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设计,凸显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和跨文化商务沟通的重要性。选用同一则新闻,进行不同层次的阅读技能训练,彰显“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或开展独立的自我探究式学习培养自我的学习能力,或与组内其他成员合作共同完成小组讨论和商务资讯收集的团队合作任务,培养自身的与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基于英文报刊的商务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1.设计原则
在报刊英语阅读训练中,历练学生的商务信息捕获能力,培养其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对时事政治的敏感度,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教学过程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问题情境 教学 生活
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指教学环境,“情”是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与境统一方为情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们为了体现新理念,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安排了大量课堂活动。但在具体教学中,有的活动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的活动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还有的流于形式,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学生对活动所呈现的“生活”理解不透,体验不深,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而好的教学情境则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丰富想像,内化知识,强化学生的认知行为,促使师生双方达到和谐统一,使教与学更加协调,能有效消除学生学习中紧张心理,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有问题情境法、活动情境法、媒体情境法、故事情境法、主题讨论法、课外阅读法等。相应的课堂教学也有各种形式,但不论哪种形式都离不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环节。由此可见,“问题情境教学”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问题情境的内容贴近生活
相关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长期以来对思想品德课的认识就是说教式的讲道理,是远离生活实际的空洞枯燥的概念、原理、方法的堆积,学生则是用机械记忆的方式来学习。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知识到知识、从练习到背诵的传统教学,使学生感到思想品德课索然无味。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时,重视问题情境内容创设的生活化,以学生熟悉、关注、感兴趣的题材作为问题情境的载体与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分析情境中揭示的问题。如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老百姓关心的社会热点现象、本地区和学校内的大事、学生较感兴趣的身边事例等内容都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内容。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体会生活,并结合生活实际,主动思考探索,体味学习,培养了学生关心生活、思考现实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与能力。
二、问题情境的选择形式多样
一定内容的情境需要一定的形式来展现,问题情境形式的选择是否灵活恰当,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兴趣,对内容的把握程度,对问题的分析思考效果,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形式很多,主要有:语言描绘式,即教师用形象、生动、幽默的语言来叙述趣味性的历史故事、语言故事、寓言故事、当前国际与国内包括本地区所发生事件的有效情况与过程,相关的经济与政治等社会现象,并从中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角色扮演式,即把问题情境按教学内容编排成小品、相声、话剧等形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他们获得真实感受和内心体验,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媒体展示式,即运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展示图表、文字材料、漫画、歌曲、影视资料、图片等情境,让学生通过感官直接感知问题情境,体现了直观性、具体性、启发性与准确性的统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践体验式,即教师鼓励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进社会的大课堂,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共同探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三、问题情境的角色参与体现学生主体
主体性是问题情境教学的核心,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尊重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在问题情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营造一个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环境,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向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去感知、去接受、去探求知识。要注重个体差异,尊重他们、鼓励他们、信任他们,让他们迸发极高的学习热情,哪怕是一个不够全面甚至是错误的观点,教师都要充分肯定和鼓励他们,同时应不失时机地指出努力的正确方向。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去。
四、问题情境的分析是一个探究过程
问题情境教学通过情境再现和学生自主探究,使看似空洞枯燥的思想品德教学有了充分的想像空间,也使学生感到他们不是在进行一项毫无意义的活动。先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某一经济现象或政治现象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得到感官刺激,情感被激发,自然而然地融入情境中而产生解决某种现象、问题的欲望。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产生各种问题,并确定一个主要问题作为主要的分析思考方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的有关知识,通过独立思考、查阅资料、相互讨论、交流评价等,让学生在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去理解问题是怎样形成的,概念是如何界定的,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方法是如何应用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使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
1.“缺情”——反思当前德育的困境。
我们听惯了这样的叹息:“唉,这么聪明的孩子却毁了,真可惜!”毁在哪里?毁在道德。“聪明反被”,只因为聪明者丧失了底线,而这条底线跟聪明无关,它只属于道德地界。试看现状,不少学生无恻隐之心、无羞恶之心、无辞让之心、无是非之心。更有甚者,因道德障碍转变为各种亚健康的心理疾病,严重者滋生为身体疾病。常态德育,流行的是说教,放逐的是感人。从根本上说,我们的德育不能触及学生的灵魂。因为,德育之池是干涸的。
2.“尚情”——钩沉古老教育的传统。
浏览中西教育史不难发现,“尚情”在东西方均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传统。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认为,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造就理想人格。他对理想人格的界定,体现了对“诗性”的要求: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能认识美本身,具有天然有分寸而又温雅的心灵。无疑,柏拉图所言的理想人格,充满了对人类美好情感的期冀。
国学精髓阐释:诗意,滋生于浩瀚温柔的慈爱悲悯之心。人性最美好的一切,皆始于对生命、对自身、对他人的垂爱和怜惜。孟子言:“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些是“向善”情感的不断滋长和升华。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更是一种尚情的教育。他认为“给孩子以产生富有诗意的灵感的兴趣,唤醒他心灵中充满诗意的创造生命之泉这件事,是如此重要,就如同教会他读和解题一样……我看到,有些孩子充满诗意的灵感,不是激情的短暂进发,也不是火光的突然一现,而是一种不间断的精神需要”。
3.“融情”——拓宽学校教育的格局。
自2001年以来,我校开始了以重塑“成功心态”为核心价值、为每位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的整体教育改革——新成功教育,宗旨是“为每位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它可以概括为“一心三最”:“一心”即“成功心态”,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三最”即最近发展区、最佳发展区、最好的自己。我们主张教育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个性的最近发展区和最佳发展区,有效促进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先后创造性地提出“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的教育理想,倡导“为每个孩子的成功学习而教”的教育观念,弘扬“相信自己,鼓励自己,超越自己”的教育精神,建构“尊重,理解,赏识,激励”的教育机制。与此同时,我们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一味高扬成功的教育,随时面临滑向功利主义至上的泥坑,并且这种功利主义也会导致学校德育的理性霸权。
二、诗意德育的界说。
(一)内涵界定。
1.“诗意”本身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模糊概念,不同的角度对“诗意”有着不同的阐释。从哲学视角看,诗意是一种精神与心灵的自由;从认识论角度看,诗意是某种直觉和顿悟,是对人生和宇宙的当下了悟;从美学视角看,诗意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现与升华;从伦理学视角看,诗意就是善良、仁爱与悲悯;从社会学视角看,诗意是一种内在的幸福感。
2.我们所说的“诗意德育”是德育的一种理想境界,蕴含着自身独特的理念,即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应该以情感的力量为核心,置德育于情境化、生活化、审美化、生命化的历程中,使学生的道德素养不断升华,并逐渐转化为善良、仁爱、悲悯的人格,提升学生内在的幸福感。诗意德育以道德价值引领为灵魂,以道德生命唤醒为光华,以道德情感熏陶为血脉,以道德精神诉求为旋律,以道德个性高扬为风采,以道德智慧高照为神韵,以道德心灵对话为境界。
(二)基本特征。
1.诗意德育的情感性,强调道德教育以情感的力量为核心。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是一个不断唤醒、营造、沟通、推动、升华、释放审美之情的过程,在情感的升华中获得理想人格的塑造。
2.诗意德育的形象性,是一种直观形象的道德教育实践,强调德育的情境化、生活化,关注真实道德生活中的细节和情节,主张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完善品德和人格。
3.诗意德育的陶冶性,反对一切形式的道德灌输,不是告诉、复制、捆绑和束缚,是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滋养、濡染和熏陶,巧妙地隐藏自己的道德意图,使学生不知不觉受到思想和道德的洗礼。
4.诗意德育的感悟性,绝不低估、不拒斥道德认知和理性之思的作用,注重道德认知、道德观念乃至道德信仰的内化,不是基于裸的理性说教,而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因其情感的冲击、震撼而开启对道德的诗性思考。
5.诗意德育的人文性,通过诗情的陶冶塑造一种诗性的伦理人格,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赞天地之化育”的人格,能在人与人、人与物间建立起一种非占有、非功利性的亲密关系。
三、诗意德育的基本理念,
1.诗心即德行。
宗白华说:“有诗心的人走到自然中,看见一枝花,觉得花能解语;遇着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听见泉水,以为是情调;见到一丛小草、一片蝴蝶,觉得能彼此了解,悄声地诉说他们的梦和想望。无论山水云树、月色星光,都是有知觉、有感情的同胞。我们拿社会同情的眼光,运用到宇宙里,觉得宇宙就是一个大同情的社会组织,星月云,虫草木,都是一个同情社会中间的眷属。”诗心所照临的人生,是充满德行的人生,诗心所含蕴的宇宙,是洋溢德行的宇宙。
2.引领诗意人生是德育的化境。
德育的至高境界是诗意人生的教育。心灵自由,着一“真”字,是诗意人生的信仰;止于至善,觅一“善”字,是诗意人生的情怀;精神契合,成一“美”字,是诗意人生的澄明;体验幸福,贵一“适”字,是诗意人生的境界;解放自我,化一“神”字,是诗意人生的旨归。
3.儿童的道德认知是一种诗性之思。
诗性之思是一种形象思维,是裹挟着强烈情感的形象思维,情感激活了思维也催化着思维。诗性之思是一种超越逻辑的直觉、豁然开朗的顿悟,打破了物我之分、主客之辨,是一种整体的思维、会通的思维,是对世界的拟人化。正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
4.简单是诗意德育的基本法则。
人容易把事情想得太复杂,可事物的本质往往很简单,所谓大道至简是也。《论语》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也说,“吾道一以贯之”。诗意德育的基本法则不外乎“恕道”和“忠道”这两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道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道也。忠恕二道,说到底是“推己及人”。但诗意德育还要再进一层,不仅推己及人,还要“推己及物”,推己以及整个宇宙。
5.诗意德育就是致良知。
儿童皆有良知,儿童是道德良知的主体。孟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诗意德育,就是不断唤醒儿童的道德良知的过程,也是不断擦去蒙蔽儿童道德良知的过程。
6.教育当以慈悲为怀。
慈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同情和怜悯。慈悲是一种爱,但这种爱不以占有和控制为目的,是洞见儿童皆有缪斯的心性、皆有良知的天性,是确信儿童自己有力量呈现缪斯心性、良知天性,是以无我的爱去唤醒儿童的纯净之爱,是觉悟的爱。诗意德育乃至整个教育,唯有筑基于觉悟之爱,才能真正影响并塑造儿童的美好心灵。
四、诗意德育的实践载体和策略
(一)诗意德育的“三大载体”。
1.境教,营造环境育人。我们精心设计学校环境,倾力打造一个以“秀美,精致”为风格的充满浓郁的江南文化风情的校园。让学生置身其间、耳濡目染,受到文化陶冶、心灵滋润。
2.身教,树立榜样育人。教师自觉加强生命修炼,成为学生可信赖、可亲近的人生导师,学生间形成一种道德影响和感染,在我校,不断涌现的“成功之星”正是另一种层面上的身教。家校沟通、互补,家长学校、家长之家的创建,也使家长成为一支重要的身教队伍。
3.诗教,传承经典育人。国学经典是育人的重要资源,我们创建了国内首家儿童国学馆,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国学课,开展国学经典的诵读工程,形成浓厚的诗教氛围,使学生成为有根的中国人。
(二)诗意德育的“三大策略”。
1.赋教,通过“讲故事”的策略育人。讲故事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德育方式,我们编写的《99个成功育心的经典故事》是赋教的一个范本。更高层次的赋教,即整个育人过程被诗化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育人过程有起有承有转有折,在情节的变化和情境的张力中,德育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2.比教,通过“打比方”的策略育人。以自然为师,“寄情万物,借以养德”。我们以松比德、以竹喻人、以梅修身、以菊陶情、以兰养德、以莲托志,校树校花、班树班花成了实施“比教”的重要资源。
3.兴教,通过“游四方”的策略育人。游京杭大运河而联想到古代开凿河道的劳动人民,体悟开拓、包容的运河精神,激励学生创新意识、献身境界。我们创立运河文化少年研究院,开发“我与运河”校本课程,组织“千年运河千里行”活动,使学生在生动真切的游历中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洗礼。
(三)诗意德育的“三大类型”。
1.风教,就是班风、校风的教育。实施一班一品工程,致力于形成个性化、多元化的班级风尚,开展班级激励教育的深度研究,如“运河名城进我班”、“假如我是校长”、“今天我当班”、“班级吉尼斯”等,有力地推动了风教的落实。
2.雅教,就是雅言、雅行的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高雅的兴趣,如“国艺社”的各类培训和辅导,打造以“诗意运河”为主题的大型少儿音乐舞蹈史诗。倾心于塑造学生儒雅的气质,如课外阅读考级,让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侧重于养成学生文雅的习惯,如鞠躬问好、文明如厕、讲究卫生等。
3.颂教,就是典礼、仪式的教育。如每天一次的“光荣升旗手”、“校园新闻发言人”,每周一次的“升最佳成功班旗”、“成功之星面对面”,每学期一次的“成功与梦想——开学典礼”、“成功节”,每学年一次的“成功树、毕业林”,“每天成功一点点——成功喜报”等。
五、诗意德育与诗意人生。
1.止于至善——诗意人生的情怀。
诗意,滋生于悲天悯人的情怀。人性中最美好的一切,皆始于对生命、对自身、对他人的关爱和怜惜。诗意德育,是依托和借助一切“不朽的文化”,在童年时期为学生培植“善根”,为他们的人生涂上一抹温暖的底色。
2.自由对话——诗意人生的诉求。
生命的自由表现在主体、社会和个性上,无论何种形态,它首先要求人成为一种独立的、具有完整人格的主体。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动其自由天性。”因其自由,思想即为独立、情感即为自主、意志即为能动。因此诗意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倾听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追求的是自由、自然的学习氛围,致力于培养的是具有自由品质的人。
3.精神契合——诗意人生的澄明。
诗意的境界是一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境界。徐复观说过,真正好的诗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必定是先摄取在诗人的灵魂中,经过诗人感情的熔铸、酝酿,构成其灵魂的一部分,再挟带着诗人的血肉以表达出来,于是诗的字句都是诗人的生命,字句的节律也是生命的节律。诗意德育,正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契合,是“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这种契合,包括学生、教师、环境、资源在内的各自的精神被深深地卷入、沉浸和交融,用生命阐释生命的意义,建构富有独特个性的生命化理解,创造精神领域的共识和同在。
4.追寻幸福——诗意人生的境界。
诗意德育之诗意,重在对话过程中的欣赏和体验,这一过程恰似“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一个人,只有在天真烂漫的创造性活动中,实现自己的生命追求,才是幸福的人。
关键词:翻转课堂;市场营销学;大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何凡(1980-),男,四川南充人,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会计教育;
在课程和教学论领域中,“教”与“学”的关系是一个被持续广泛关注的论题,教育研究者通过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此论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教学环境支持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程序、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策略的采用进行设计和组织而形成的完整、系统、稳定的教学样式。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发展主体意识,提高学习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教学成为师生合作、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1]。经过多年的教学模式改革,大学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日趋多元化,但课堂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要的是加强微观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够从课堂上获取最多的知识容量,培养学生不断更新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2]。
近年来,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实现上述目标而进行的一项新的尝试,正逐步被引入大学课堂教学改革。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具体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翻转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有哪些优势与局限,翻转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之间是否应该配合使用?为有效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专业课教学中的效果,上述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市场营销学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第一部分介绍翻转课堂的要旨,第二部分分析市场营销学课程特点及教学中的问题,第三部分阐述市场营销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一、翻转课堂要旨
(一)翻转课堂与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亦称结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经由在儿童认知发展领域著名的日内瓦学派创始人皮亚杰(J.Piaget)提出,他认为儿童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建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这些知识以“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方式得到丰富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斯腾伯格(RobertJ.Sternberg)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探索。而后,维果斯基(LevVygotsky)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该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有重要作用,发现“交互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构建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只能理解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对事物唯一正确的理解,教学中要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另外的侧面[4]。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上述观点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在翻转课堂中将所谓传统教学的“课中环节和课后环节”颠倒为“课前环节和课中环节”[5]。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行动者,通过实际参与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实现自我知识的建构,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教学策略的重点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能干预学生的选择。这样教师在课堂中讲授时间缩短,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得以延长,并且学习活动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交互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当然,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并非完全独立地进行学习,建构主义的“交互活动”和“社会交往”主要体现在翻转课堂强调通过技术支持构造协作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就学习内容反复地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交互,从而扩展和创造深度的知识。
(二)翻转课堂基本环节
与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先教后学”——教师在课堂中首先讲授知识内容,再通过学生课后训练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不同,翻转课堂的基本环节可以总结为“先学后教”——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教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从而形成翻转课堂[6]。具体而言,翻转课堂包括问题引导、问题解决、效果评析三个基本环节。在问题引导环节,教师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提出与后续知识紧密相关的关键问题,并将相应的课堂教学微视频发放给学生,学生在课外观看教学视频,回答教师提出的关键问题,并且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类,提前做好引导准备;在问题解决环节,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将分析归类的问题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并进一步反馈学习情况,促使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在效果评析环节,教师组织课堂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以保证学生学习进度一致。
(三)翻转课堂优势与局限
现代教学模式的变革途径是多元而不是唯一的。每一种模式都各有利弊,很难区别出谁好谁不好[7],翻转课堂亦不例外。其优势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翻转课堂增加了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学习次数,通过课前的视频观看、课堂中的交互讨论与课后的效果评析,每一个知识点至少学习了三遍,这一过程是典型的渐进式知识构建行为,渐进式知识构建策略能有效降低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内化的难度,更自然地完成知识的内化。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经验的不断丰富,新的知识一次次地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以建构[8]。其次,翻转课堂通过对教学流程的变革,缩短知识讲授时间,拓展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能更加主动积极地内化和整合知识,更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9]。另外,在翻转课堂中以问题的提出为学习起点,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自我思考、生生交互沟通,汇集了认知、思考、情感等综合因素,为培养学生解决特定情景下不同问题的思维能力提供了途径,不仅着眼于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然,翻转课堂也存在一些局限:第一,翻转课堂对教学条件要求较高,如果没有理想的信息技术设备支持,很难顺利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它对学生要求较高,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班级学生的能力差距都有较高要求,如果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很难保证其能完成课堂之外的各项任务,学习能力如果未达到较高水平,在先学环节问题太多,也很难在课堂中进行全面深入的交互讨论,班级学生的能力差距也不能太大,这样便于教学进程的统一。第二,翻转课堂中师生关系建构的缺失。翻转课堂多强调显性知识的建构,但教育过程是显性知识传授和隐性知识熏陶的结合,隐性知识包括的内容很多又难以简单界定,比如教师的思维方式、做人处事原则甚至是肢体语言、讲话的语气语调等对学生都有着显性知识所不具备的重大影响力,正是通过这些影响力才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成为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授课机器。但在翻转课堂中由于教师参与时间大幅度缩减,隐性知识,这种更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染学生的教学内容,被学生内化的难度增大,可能影响师生关系的建构。
二、市场营销学课程特点及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20世纪初期,生产力水平日益提高,为解决生产和消费的尖锐矛盾,美国产生了对市场经营实践进行总结和指导并局限于流通领域的市场营销学。在随后的时间里,科技革命不断提高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竞争在世界范围内演变得更加激烈,市场营销学也随之传播到欧洲、日本和其他国家,成为战后主要欧洲国家和日本等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市场营销学于20世纪70年代传入中国,随后得到了快速传播和运用,教育部于1999年将市场营销学列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得到如此重视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场营销学教学注重时效、实用和创新的特征。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对参与竞争的各个行业都产生了客观而重要的影响,市场营销学是所有高校专业教育中最直接面向和研究市场的部分[10],特别强调企业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快速调整营销组合以适应不可控的营销环境变化,因此市场营销学教学特别重视时效性;市场营销教学也强调实用性,更强调用什么和怎么用等问题,教学内容中的营销组合包括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品牌等实用性的策略内容,这要求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不断创新;市场营销学教学也具有动态性的特征,由于市场营销环境是企业不可控制但能对企业产品和服务需求产生影响的全部因素的集合,不可控性是其本质属性,营销环境中的相关因素的变动最终会影响需求水平,而无论是宏观营销环境还是微观营销环境,其变动都是绝对的,因此要求企业以其可以控制的营销组合去适应自身环境的变化,进而导致营销策略的动态调整;而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以创新的方式更加准确地认知营销环境的变化,也要求以创新的方式去适应营销环境的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成功模式,有效的创新才能使企业在营销中比竞争对手更能满足顾客需要,践行现代市场营销的本质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求能促使学生针对营销环境的动态变动提出创新性的营销策略组合,这是市场营销学教学中另一个重大课题。
在现实的市场营销教学中实现上述由课程特点决定的教学要求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教师讲授型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学习参与程度。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授是教学的最主要环节,一方面是由于市场营销学知识点多,知识内容更新速度快;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市场营销实践的动态变化感知慢、缺乏实践素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很难参与其中,从学习结果来看,学生虽然掌握了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框架,学会了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方法,但是很难驾驭动态变化的营销环境,同时创新营销组合的能力没有得到训练,降低了学习的价值。其次,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习惯限制了教学信息的丰富度。我国学生在中学阶段形成的应试教育习惯在大学阶段想要快速改变是比较困难的,学生习惯被动地接受学习,对于自己主动获取知识的行为,表现得无所适从,而且学生之间主动学习能力差距较大。在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概念、基本理论内容丰富但理解上并不困难,这些内容如果在课堂中全部讲授需要大量时间,甚至几乎占用全部时间。如果不讲授又影响学习过程中的运用,因此要求学生课前课后要自行阅读,但现实中学生做到这点比较困难,因此限制了课堂中教学信息的丰富程度。此外,市场营销学教学中常进行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提前阅读案例,还需要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思考和分析,并且在案例基础上主动搜集辅助材料,丰富相关信息,这些对在中学阶段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学生来讲属于较难实现的要求。
三、市场营销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一)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条件
根据笔者所在团队的教学经验,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三个必备条件,一是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二是教师组织翻转课堂的教学经验,三是硬件设备条件。
(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内容
1.总体思路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力图体现该课程的时效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特别强调和突出“教”与“学”、“知”与“行”的结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教师讲授为基础,通过教学设计环节中对学生教材阅读、习题训练、案例讨论、学术论文研读、“营销时例”材料搜集分析讨论、专著阅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力求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详细的课业完成质量检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指导。
2.教学组织
以每学期学习课时共48学时为例。在第一次课堂教学中,将整学期相关学习资料发放给每位学生,包括课程教学进度计划、个人学业完成情况记录表、各章教学PPT、各章练习题、各章配套案例材料、小组研讨推荐论文和专著目录。上述资料中有两项内容需重点强调:一是课程教学进度表,其中详细安排了整个学期每一次课堂教学中需掌握的内容以及检验方法。以课程教学进度表中第二次课的教学安排为例(C、D分别表示第几章和第几节),第二次课:学习目标为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与市场营销有关的概念,了解市场营销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阶段特征以及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应用等基本知识,掌握研究市场营销学的方法;内容包括C1案例讨论、C1D1-C1D4、课前阅读、C1D1-C1D4、基础知识PPT;重点内容为C1D1;课后练习是C1课后练习题目;课后阅读C2D1-C2D3;C2案例《麦当劳与肯德基是对手还是同盟》;阅读心得;自学疑问。在第二次课中,学生课前阅读教材C1D1-C1D4、基础知识PPT和C1案例,然后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和自学中的疑问记录在课程教学进度表中,并通过班级QQ群将疑问上传给教师,以便教师能提前准备引导的主要问题。课堂教学以案例讨论为引导,组织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对学习疑问进行交流。安排第二次课后的学习任务,以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二是基础知识PPT,由于翻转课堂模式实施时间较短,所以我们以基础知识PPT代替微视频,在基础知识PPT中,将与课程有关的引导资料、关键知识点、重点问题等进行了介绍,就学生实际学习效果来看,与微视频相比差别不大,这一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翻转课堂模式的一种新的尝试。
3.知识拓展环节设计
以学期之初的推荐论文和专著目录为基础,首先要求每位学生从中选择至少两项内容进行课外阅读,并以论文的形式提交阅读研究报告。上述推荐读物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篇幅较短的优秀研究论文为主,便于学生在基础知识较薄弱和时间较短的情况下予以掌握;第二阶段的读物以专著为主,因为后期学生已掌握了较为丰富的基础知识,时间也相对充足,阅读专著对知识拓展更加有利。报告提交的时间点在课程教学进度表中进行了明确规定,便于学生掌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进度。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将学生按照四人一组进行分组,并从小到大排定序号,每组学生将推荐目录中文献相同的序号的题目作为小组论题题目,分组研读和讨论,最后按照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中规定的时间,提交一份小组报告,并用15分钟的时间在课堂中介绍小组研讨成果。
(三)翻转课堂教学考核方案
课程总成绩为100分,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30%。学习过程中,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课程基础知识的学习,并至少参与三个论题的研讨(其中一个为其所在小组的研讨内容)。小组论题提交小组学习报告,自选论题提交个人学习报告。每一个报告以10分为满分,根据报告内容的实际情况评定分数,计入平时成绩,并计入期末总成绩。期末以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满分100分,按70%加权后计入期末总成绩。
关键词:小学 优质课堂 教学技艺运用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优质课堂
优质课堂首先是符合当前课程标准要求的,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优质课堂还是高效率的,可以充分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优质课堂还是能实现教学相长,富有生成性成果的课。优质课堂也是学生主动、愉快参与的课堂,学生能够进行积极有效学习的课堂。
优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较多的使用小组讨论法,课堂提问法,师生交流法等方法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彻底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探究型学习的场面,多了更多的宽容,鼓励、赞许、微笑乃至满意的眼神;同时教师较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实了课时内容,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增加了课堂的生动型、鲜活性,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
2、现代教学技艺
现代教学技艺是以科学和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技能、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的统一。现代教学技艺有三个层次的内涵。第一层次是教学技巧,即在教学基本知识基础上形成的技术和能力。第二层次是教学技巧,即对教学技能熟练而巧妙的运用;第三层次为教学艺术,它是教学智慧在教学中的表现,也是教学艺术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产物。我们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发挥现代化媒体的作用,将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完美的结合,从而促进教师技艺的提升,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
二、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的意义
多媒体资源,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它通过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能、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运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有关的音乐或图像,可以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融入情景,就能更好地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语文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被动学的模式。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语文教学,使语文课电化教学发生了新的变革,使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生动而活泼,有效地增强了语文课的教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构建有形有声有色的立体语文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了许多精彩的多媒体课件,激活了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积极观察、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固而必然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下面结合我的实际教学,对多媒体资源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所表现的好处谈谈几点粗略的看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资源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自于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以及对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知识的渴求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多媒体资源可以充分发挥声、形、色等多元素的功能,这一特性使语文教学突出形象性,注重感染力,把抽象、枯燥的生字、词语、难以理解的课文内容转化成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像、视频,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的听觉、视觉同时得到刺激,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以创设情境为突破口,可以极大地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孩子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地学习。如在教学《鲸》一课时,学生在枯燥无味的文字中掌握有关鲸的科学知识,实在有些生硬、乏味。而我在课前编辑制作了鲸在海洋活动的课件,并配上解说词,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使他们“亲眼目睹”了鲸,他们在观看课件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看完后,我要学生说说对鲸的大致了解,学生们热情高涨,都积极举手回答。
这正是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动态、逼真的画面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刺激他们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中心。学生们看到这新奇精彩的画面时惊叹不已,迅速对感知的事物做出积极的心理反应。从而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自觉、自愿地学习,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2、化静为动,提高语言感悟。
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具体地展示课文内容,把抽象的静态的语言文字描述转化为形象生动、直观的动画,图象可以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文字内容,充分感受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更可以“划减”课文中的难点,突出重点。如在教学《火烧云》一课时,学生一般没有仔细观察过火烧云,课堂上就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先通过多媒体播放课文中描写的几种不同形状、颜色的火烧云,。然后又可出示大量的火烧云课件,让学生欣赏、观察,并模仿课文第4-6节的写作结构练习说话。观后,学生交流感受。有的说:“火烧云如奔跑的野马”。有的说:“火烧云不但美,而且很有力量”。这些感悟,有些是超越书本的。而最妙的是“力量”一说,课文语言都未涉及,然而细细思忖,火烧云如此变化万千,如此雄伟壮观,大自然是有伟力所在的!这就是多媒体赋于教学中的“力量”之处,但一些具体可感的文字是不需要配影像、图片的,该发挥学生想象力,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进行思考的,就应该让屏幕简洁而富于内涵,让人思考。整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果是传统的教学所不能及的。利用多媒体的丰富资源和综合效应,创设集声像、音效于一体的教学情境,学生如身临其境,探究的兴趣很快被激起,激活。
3、拓展延伸,创新发散思维
创新思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如能紧扣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丰富了头脑中的表象,拓宽了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时迸出创新的火花。教授不同课文内容时给学生不同的声,图,像的刺激,让学生思维越来越灵活,视野越来越开阔,不仅是打造了优质课堂,对学生个人的成长也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课堂,不管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应焕然一新。它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直观形象的知识素材,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由原来被动的“不得不学习”变为了主动、多样的“要求去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录像、投影、录音、音乐等远程教育资源,以其直观形象、动态性等特点,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审美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只要因课制宜、因需所取、因势利导,多媒体资源将使语文课堂更加鲜活生动、绚丽多姿。
三、总结
可见,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对打造优质课堂和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教学技艺的新运用给小学语文注入了新的生命,丰富了语文教学手段,让语文优质课堂更生动更有效更精彩,更富有激情。
参考文献:
[1]陶行知.生活即教育[J].战时教育,1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