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客观原因。大学生的心理可塑性强,求知欲望强,并且乐于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在西方文化逐渐进入中国的同时,国内的大学生成为首先一批受到影响的人群。另外一方面,大学生厌恶陈旧呆板的事物。在大学的任何一台晚会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的摇滚音乐、流行舞蹈,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节目越来越少。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更加乐于接受新事物而厌恶陈旧事物,这是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确实的重要原因。
2.西方文化强势入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与此同时,世界也处于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开始打开国门,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交流中,接触并了解了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大学生作为年轻人,思维活跃,对外来事物反应敏感,且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另外,近年来中国高校与外国高校的交流逐渐增多,更多的中国大学生有机会到国外的高校进行交流和学习,于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3.高校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途径。当今社会,信息化高速发达,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首先,我国现在的家庭教育理念,往往注重对文化知识的培养,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教育,使孩子失去了传统文化教育了解的土壤,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不重视导致了孩子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偏见。其次,学校对于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集中在课本,而课本上的传统文化教育知识有限,内容远远不够。同时,应试教育致使中小学教育围绕着高考和各级统考、会考指挥棒转,重视“语、数、外”而忽视“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教育普遍地带有急功近利倾向,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的传播受限。第三,社会给予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知识的机会却少之又少,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媒体关注的是社会热点,注重的是吸引众人眼球,忽视了被掩埋在深处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由以上可见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知识途径的欠缺。
二、重塑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对策
1.加大高校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力度。首先要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程结合,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道德教育大学生成长成才。在“两课”中恰当的引用传统文化教育知识,丰富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也能使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引进具有传统文化教育教育背景的教师和高层次人才,并对现有的非专业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知识的系统培养。鼓励和支持传统文化教育授课教师参加学术研究和交流,承担重大课题和项目。最后,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达到“以著供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教育读本,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料。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艺术的生命活力在于创新,而艺术不可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创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获得不尽的生命源泉。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如何继承、发展和创新传统文化,是我国艺术设计界面临的难题,同时也是不断追求的目标。因此,作为艺术设计的教育者,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在我们的教育中贯穿“传承与创新”这个理念。我们在教育中始终要坚持对先进文化采用“拿来主义”,对地域文化则不断地进行消化和吸收,坚持以“传统平台上的再创造”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不放弃对传统的认识和研究,鼓励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运用时代元素加以创新和开发,使传统和现代呈现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格局。
2创新型艺术设计懂得“传承”的教学体系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的工艺美术如陶瓷、漆艺、印染、雕刻等,也在下至小学上至大学的课程体系中出现过,除了专业学科的学习外,其他基本都停留在初步认知阶段。传承的基础首先应该是认识并体验,只有在充分、深入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日本孕育并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他们在学校里面就非常重视对这种传统工艺的介绍乃至体验性教育,细腻的珍视,让传统文化完整地留存至今,民众从小就保持着对传统的热爱。因此,他们的设计师也一直不放弃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演绎,努力保持着“日本味”的活力和变化。纵观我国的学校教育,如今已经开始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中普及传统工艺美术了,例如笔者所在的广东省,就有部分幼儿园和中小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承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到了高中阶段,传统文化的传承就脱节了,整个社会大环境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乃至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对此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面对这般现实情况,要培养能适应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需要思考如何重新设计懂得“传承”的教学体系,让传统文化的传承能覆盖教育的各个阶段,并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兴趣,让设计体现出“中国味”。
“传承”教学体系的设计在高职教育中应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设计人才,应具有多样化和综合化。笔者对此的思考是,首先,应是了解和体验阶段,安排在一年级进行。该阶段可以在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结合地域文化传统,选择一些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传统工艺向学生进行介绍,并创造条件让他们进行体验。比如,写生和采风课程就可以深入到传统工艺的原生地进行考察,邀请当地的传承人作解说和示范,也可邀请民间艺人或传承人到学校开展讲座。其次,是深入认识和研究阶段。该阶段可将写生和采风所收集到的传统文化资料整理、应用到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在课程中以前期考察的传统文化作为主题,让学生通过深入地认识和研究,将其转换或演变成设计元素以完成课程作业。这个阶段的设计,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看的阶段,而是真真正正地将其用起来,并融入现代的理念和审美情趣,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得到融合和升华。最后,是成果转化阶段。该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基础上,以传统文化的转换或演变为主题进行产品开发,将研究落实到具体的实物承载中,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新产品可以提醒使用者传统文化是始终不能遗忘的根基。整个体系的设计,皆以“传承”为目标,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在设计创新中所具有的无可替代性和基石作用。
3融入传统文化教学的课程改革
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艺术设计的课程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最大限度地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传统特色文化,以提高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他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笔者在课程改革中做了一些尝试,以期推动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改革。在课程专项设计中,笔者采取假题真做的方式,将广东中华老字号的体验店设计作为设计主题。许多老字号本身就成功申报了省市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因此学生在设计中必须先要了解这些老字号本身的历史以及于此相关的背景和传统。由此延伸出许多关于民俗、生活、文化等的记忆,学生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思考,从更深层面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并赋予它们时代的新涵义,并开展相关专题的研究。笔者还将古诗词的欣赏融入设计教学中,以中国传统古诗词为设计主题,引导学生将古诗词中描写的意境转换成设计语言,让学生以设计的角度去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此同时,配合融入传统文化教学的课程改革,在课程以外还开设了专门的文化讲座,剖析与解读优秀地方传统文化。下一步,还打算结合学生活动,定期举办地方传统文化艺术节,围绕民俗民风展示、传统文化体验等方面在全系开展系列活动,用地方文化滋润学生们的成长成才。
4结论
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民族意识,形成民族自豪感,发扬传统美德,让民族永葆本色、自强不息。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时光快车驶进21世纪以后,中国更是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方兴未艾的中国热。
然在此之前,我们的国人也曾迷茫过、困惑过,甚至出现了鼓吹“全盘西化”的过激行为和言论。缘何至此呢?我想这与我们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有莫大的关联。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不少民众产生崇洋的心理,丧失自我,认为西方的月亮更圆。于是有了1986年和1989年的两次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泛滥和动乱。
这是历史的前车之鉴,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引导国人认清现实,正确对待自我呢?从小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再次得到人们的认可。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挖掘民族闪光处,让人们看到民族的优越性,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确保在学习他人的进程中不迷失自我、不妄自菲薄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呢?我们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什么,教什么,即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二是怎样学,即通过哪些途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一、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要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内容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可以开展以下方面的传统文化教育:
1、古今中华民族杰出人物及其事迹的学习。我们可把爱国诗人屈原、抗金名将岳飞、科学家张衡、祖冲之、医学家李时珍、华佗、文学家韩愈、范仲淹、书法家王羲之、教育家孔子等先辈贤人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认识这些中华优秀儿女,树立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并因之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书法、国画、京剧、民间艺术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学校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学习方案,真正从小就对学生进行书法、国画等“国粹”的教育教学,让学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民族的巨大魅力。
3、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我国的传统佳节都具有很深的文化根源,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将节日文化教育作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突破口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如春节文化、清明节文化、端午节文化等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
二、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固定的教材,也没有专门的课程。因而我们要寻找恰当的途径来开展此项教育,谋求最佳教育效果。
1、充分运用课本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学期都会接触到中华民族古今贤人的内容:或是其故事,或是其文章,亦或是介绍其事迹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在组织教学中就应大力宣扬古今贤人高尚的品质,光辉的形象,动人的事迹,让他们在学生幼小心灵中留下一个深刻的烙印。促使学生以之为楷模,树立远大理想,成为一个具有民族意识的人。
2、是结合素质教育大课堂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书法、绘画(国画)、民间艺术、京剧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育教育的重要范畴。同时:书法、绘画(国画)等又是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学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教学资源,开展好这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喜爱上这一古老而又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进而将它发扬光大。
(一)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途径
旅游管理专业的国际性需要通过民族化来完成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发展,因此需要教师有较深的本民族文化素养,只有自身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专业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自如地完成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使这种结合不漏痕迹,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果民族文化素养不够,很难完成上述工作,更无法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的目的,甚至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反感。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途径。
(二)自我意识的提高
当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师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后,应通过自学的手段进行提高,系统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阅读相应书籍。但在众多书籍中也不乏大量糟粕存在,寻找适合的书籍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南怀瑾先生关于传统文化的相应书籍很好的对于本民族文化加以阐释,其内容包括反映儒家的《论语别裁》、《原本大学微言》等,也包括道家的《老子他说》、《庄子喃哗》等,从不同的方面系统的诠释中国文化,可以作为基础。曾仕强先生的书籍则从应用的层面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阐释,尤其是在管理角度,值得我们借鉴,在此之上应进一步阅读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原著。其中读史是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可以进行适当的阅读和探讨。
(三)集体备课共同提高
当大多数教师建立起传统文化与专业课应该结合的思想后,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找到合理的途径与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结合的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问题,就是寻找切入点,不同课程的切入点有所不同,虽然方法和手段有很大的区别,但原理又是相通的。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互提意见和建议,并相互借鉴成功经验,探讨新的问题和难点,在此过程中完成思想的碰撞,寻找到最优的方案。
二、深入思考,完成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结合的系统化过程
只有完成系统化的过程,才能够真正全面地应用到相应的旅游专业领域中。笔者认为应首先寻找切入点,切入点即在什么专业知识的讲述中或在什么问题的讲述中,引入传统文化。切入点应该既能反应专业性又能够体现传统文化,并能够用传统文化的思想或相应理论进一步理解,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主要由教师讲述,引发学生共鸣,进而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由此判断应该讲解的程度及深入程度,最后留下探讨的专业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传统文化的意义。通过这一过程,由浅入深的逐步引入传统文化并不断融合,最终完成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发展,使专业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三、结语
[关键词]译介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
在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方文化失衡现象越来越明显。为了促进文化间的平等对话,维护民族身份与世界文化多样性,加强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外宣翻译研究意义非同一般。“非遗”的外宣翻译研究不但能够有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搭建起彼此沟通的桥梁,同时也能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做出贡献。
一、“非遗”翻译研究现状
我国目前已有3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目前拥有“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但对于“非遗”外宣的翻译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有两部英文版的“非遗”出版物问世。2008年,海峡文艺出版社的《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版)》。中国在自己传统文化向着世界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事文化遗产向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但是因为世界文化差异较大,中国一些基本风俗文化在翻译中可能面临着不知如何翻译的状况,在翻译中出现一些词不达意现象,因此在今后的管理中需要将翻译工作进行更加准确研究和使用。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的深入开展,国家与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必将不断增强。各地区已开始关注“非遗”这种独特而又丰富的文化形式的外宣翻译研究,纷纷立项支持,积极开展各地区“非遗”项目的翻译研究工作。如浙江省外文学会专题研究项目“从异化翻译视角看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ZWYB2013007)”,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跨文化视域下的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研究(14JK1215)”等。研究者结合所在地区的“非遗”项目内容,运用不同理论,从不同视角,对“非遗”的外宣翻译展开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陈芳蓉(2011,2013)分析了“非遗”英译的难点,并从文化多样性的视角讨论“非遗”的译介。吴克炎(2011)探讨了“非遗”翻译的认同原则和针对性策略。覃海晶(2015)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从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和“译本多元共生”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二、“非遗”特点对翻译的影响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点的认识是做好外宣翻译的前提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特殊遗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其特殊性。突出表现为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变异性、民族性、地域性、多元性等。这些特点从不同方面对其翻译造成影响。其中,活态性(也称无形性)是“非遗”区别于其他文化形式的最大特征,虽然它也有物质的因素、物质的载体,但它属于人类行为活动的范畴,需要借助行动展示出来,这也为翻译造成了困难,即翻译文本内容的选择与确定。“非遗”的独特性、民族性等特点注定翻译文本中会出现大量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专有项,也是翻译的主要难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中,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同时需要保证翻译的内容符合国外的文化翻译特点,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翻译中去,了解国外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所翻译国家语言相结合,这样才能将中国非文化遗产的深层精神进行传播,保证翻译的完整性。文化的翻译需要各个国家之间文化的交融,这个是翻译中比较困难的内容,因此在进行翻译中需要将翻译内容和被翻译国家的语言融合,保证翻译的实用性。三、译介学视角下“非遗”翻译研究译介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中媒介学的角度出发,目前则越来越多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来对翻译进行研究。译介学关心的不是语言层面上出发语与目的语之间如何转换的问题,而是翻译作为人类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译介学的视角有利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的效果,对其有效传播与交流,传承与保护具有重大启示意义。译介作为文化传播行为包括五要素: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探索最佳译介模式取得译介效果。“非遗”的译介模式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译介主体”研究
“译介主体”是关于“谁来译”的问题。一般认为中译外的材料应该由外国人,即目标语为其母语的本族语者来翻译才能更好地实现传播目的。但翻译的第一步是“理解”,而且“非遗”的材料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富含民族特色文化内容,即使中文水平较高的外国人在理解的时候也会出现一定困难。因此熟练掌握外文的中国译者还是首选,并且中外合作才能实现理想的译介效果。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工作不仅需要中国本身对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解,同时和语言工作的外来工作者保持联系,将不同地区语言结构进行研究和交流,这样才能进一步将不同的文化进行了解。在进行翻译主体的选择时需要关注的是非文化遗产本身,而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工作过程,这样更加便于深入了解不同地区文化管理情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
(二)“译介内容”研究
“译介内容”是指“译什么”的问题。由于“非遗”的活态性等特点,在翻译过程中的原语内容决定了外宣翻译的最终效果。“非遗”项目多以实践、表演等形式呈现,要想实现外宣翻译信息传播的目的,让非本族语者了解甚至认同这些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就要求译者要把活态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进行深入的阐述。“非遗”的文字材料并非都出自一人之手。有些是来自民俗学者,也有一些是来自“非遗”传承人。二者撰写的文本语言风格大不相同。这对译者提出了一定挑战。在翻译时,需根据外宣翻译的目的对原文内容做适当调整。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过程需要关注翻译的主体,在进行翻译过程中需要将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进行深入的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需要较多的文化和思想,要想外来文化传人将各种思想进行吸收就需要将其进行动态的展示,与其自身的文化特点相符合,进一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能够通过语言进行传播。
(三)“译介途径”研究
“译介途径”是指“怎么介”的问题。“非遗”的译介有别于其他以静态文字形式呈现的外宣材料。“非遗”的活态性决定了其有效传播途径必然需要实践活动或表演形式与文字说明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除了传统的出版发行方式以外,还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更加便利、更加有效的译介途径。可以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联合媒体、高校、“非遗”传承人等进行多部门合作,不断加大投入和宣传力度,除制作带有英文字幕或解说词的宣传材料通过门户网站进行传播,还可以利用国际会展、体育赛事等活动开发多维度的宣传途径。同时还应该号召企业、社会组织甚至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如旅游行业可以开发“非遗”相关国际旅游项目等活动。途径的选择是需要关注的问题,非物质遗产的宣传和延伸需要一定的介质,这样才能进一步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播,让其在国际上得到更多的认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人员的参与,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其基本的价值。在进行传播途径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传播途径的选择,要将传播的途径和现代化传播手段相结合,利用网络平台更多的吸引人们注意力。
(四)“译介受众”研究
“译介受众”是指“传播对象”。外宣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传播信息并吸引外国受众。因此对于受众的研究直接影响传播的效果。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和领会受到所在语言文化环境和观念的深刻制约,相同文化团体成员之间所享有的“认同感”形成了属于该团体成员自己对事物的共同标准和期待。外宣翻译的受众是外国人,他们的社会历史、生存环境、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取向都与我们相去甚远,要想让外国受众了解并接受中国文化就要在彼此之间建立“认同感”。由于中外在文化和语言方面的巨大差异,译者要对彼此的话语方式和表达习惯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尽量采用受众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表达。在进行认同感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扬,这样可以引起不同国家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进一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国在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可以加强和国际上人员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在其他国家建立“汉文化”院校,从而加强国际间交流,进一步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这样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加深入的传播。结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如何有效地把民族特色文化传播向世界各地是外宣翻译研究的首要任务。本文从译介学视角分析,根据“非遗”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认为译介主体宜中外合作,译介内容要灵活编创,采用多媒介多维度的译介途径以及译介受众认同的表达方式才能实现最佳译介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芳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2011(5):41-44.
[2]陈芳蓉.文化多样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3(3):64-69.
[3]吴克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与读者认同[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133-139.
[4]覃海晶.生态翻译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5(5):15-19.
[5]李世涛.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和性质[J].广西民族研究,2007(3):182-188.
[6]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提倡利用青少年的记忆黄金期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通过对经典诗文和名篇名句的学习,使学生打下传统文化的修养,理解其思想内涵,汲取人文精神,丰富自身文化。
1.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价值
中学语文的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语文的能力,中华传统文化更加使语文学科大放异彩,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对于中学生的思维、智力发展、审美能力、自身修养都有重要的意义,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1)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是对听、说、读、写的全面贯通,而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作为语文文化的精华,经常诵读和品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的能力。
(2)提升口语表达。
中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比较欠缺,并没有规范和丰富的语言积累。而传统经典作品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面,这些名篇名著蕴含作者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思想文化的精髓,长期诵读经典文化,可以帮助学生规范、积累语言能力,培养说话的逻辑性,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体验能够逐渐将其吸收和内化,在口语表达时能够“出口成章”,“随机应变”。
(3)扩大阅读视野。
随着现代信息的高速发展,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丰富,报纸报刊、电视媒体、互联网络等都已进入到中学生的阅读视野,但作为中华传统经典的作品,是中学生阅读的重要来源,因为经典的价值是恒久的,而且传统作品中立意比较巧妙、语言比较优美、描写的比较细致、意境比较深远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提高,所以诵读经典作品能够扩大中学生的阅读视野。
(4)提高写作能力。
我国有一句名言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千万,写作时就能挥手即来。语言素材的积累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大大的提高,而对于语言素材的积累的方法就是诵读,诵读经典名篇佳作是提高语言素材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大量诵读和背诵古文佳句时,在潜移默化中就掌握了语感,学习到经典作品的佳句,精致的修辞,巧妙的布局,感受情感表达和严谨的逻辑思维等,在写作时引章据点,为自己的习作增色不少。
2.提高学生自身价值
(1)健全人格。
传统文化是一个优秀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存亡和未来的发展。通过名族优秀的传统和优秀的民族精神,使中学生认识到本民族的文化,具有民族的认同感,以健全学生优秀的人格。
(2)强化记忆。
对传统经典的诵读有益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学生正值记忆的黄金期,诵读经典作品可与记忆力发展相互促进,诵读经典的传统文化,领略先哲的教诲,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不断提高。
(3)增强审美。
在对学生的经典诵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感受经典作品之美,通过对经典作品美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美的创造。
(4)提高修养。
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有助于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充实精神生活,重建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和中学生的精神家园,塑造完美人格,提高自身修养。
二、实现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价值的途径
1.每天定时阅读和经常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
学生自身要主动和积极的进行阅读经典文化,对古诗文的意境和语言的了解,长期如此,对学生的感悟能力,对社会的责任和对语文的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学校组织定期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古诗文朗诵、背诵比赛和相关的活动等,推动诵读经典活动的深入和持久发展。
2.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课内经典作品只是一小部分,对于大量的课外的优秀的经典作品,还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如在周末和假期鼓励学生去游览历史文化公园和历史名人的文化古迹,观看有关传统文化的节目,实现传统经典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3.培养个人兴趣
对于传统经典作品,学生要自主选择,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自由的汲取营养,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目的。
三、结论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精神文明传承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高中语文作为我国的语言学科,担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进传统文化,不仅仅可以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促进作用,还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文学底蕴培养以及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但在教学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这些问题入手,寻求更为适宜的教学方法,以期为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 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看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传承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中学生的文化素养缺失、文化传承断层等等,因此我国在教育改革之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使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还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挑战,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使传统文化能够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渗透工作中更好地传承下去。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具体来讲有如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些传统文化对于学生们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还能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使学生树立起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2.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
将传统文化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有益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近些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例如受到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冲击,传承途径较为单一等等,这些都使的我国的传统文化难以很好地被传承下去,而新课标改革中要求将传统文化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了新的、有效的途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渗透需要教师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上的渗透途径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包括在高中语文课堂之上渗透传统文化,还包括在课堂之外的渗透途径,课堂之上的渗透主要是指依托教材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以及在利用传统文化来烘托课堂气氛。所谓依托教材就是要求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课堂讲解的过程中重视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从教材的文章中找出与传统文化相连接的点,针对这个点对整篇课文进行讲解,讲解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能够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到传统的文化、思想、品质,例如教师在进行《红楼梦》中刘姥姥初进大观园这篇课文的讲解过程中,就可以在其中穿插讲解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通过这样的讲解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课文,还能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而所谓的利用传统文化烘托课堂气氛则是指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传统文化来为课文烘托气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课文进行理解。例如教师在进行《小石潭记》这篇课文的讲解时,就可以利用《三峡》这篇散文来为其烘托气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心情和思想感情。
2.课堂外的渗透途径
教学课堂之外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在课后让学生阅读和赏析一些美文、诗词,例如上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自由诵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二是让学生阅读一些国学经典、文化巨著,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们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自身道德修养,当然教师在向学生推荐文学巨著的时候一定要挑选一些和所学课文有关联性的书籍,或为同一作者,或为同一类型,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为课堂之上进行课文讲解打下一定的文学基础,在学习传统文化之时,对课文相关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可谓是一举两得。当然这类书籍不宜过多,多了反而喧宾夺主,乱了学习的主次,其中度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去把握。
三、总结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之中渗透传统文化,不管是对传统文化传承还是对学生素质的培养都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教师要总结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以便更好地完成教育改革的目标。
作者:闻波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1:59-60.
[关键词]:美术课 传统文化 素质教育
一、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丰富的文化情境中理解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设计渗透运用到教学中来。
民族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内容要想有机结合,没有教师对教材的深入剖析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熟练驾驭是不可能实现的。过去我们在课堂中注重进行美术技法技能学习和传授,将美术的内涵――“能理解和享受人类创造的美术文化”给破坏掉了,新课标在美术教材中每册都安排有传统美术内容的传承课业和中国民间美术的欣赏课教学,并要求学生使用传统工具材料上实践课,以便于给学生注入中国文化基因。而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忽略了这些因素,只注重的技能的传授,不能让学生得到美的教化与对美术文化的认识,因此,我们在传授技能的同时要有机结合,巧妙设计。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多彩的民间美术》一课中,教材安排了年画、剪纸、玩具、刺绣四类民间美术表现形式进行授课。旨在是学生以感受多种形式的民间美术为出发点,通过比较、分析、观察欣赏等多种方法,了解民间美术造型的艺术性、表达的装饰性、图形的夸张性纹样的抽象性、色彩的丰富性等特点。在表达自己对民间美术感受的同时,关注民间美术在形式上向我们传达的质朴、率真之美,体会民间美术给人带来的精神享受。接下来的两课,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创作,这个过程中学生脑海中以深深地植入了关于四种民间艺术的特征、艺术表现手法等,从兴趣出发,择年画和玩具这两类进行创作,让学生得到美术技能的教化与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使学生与传统文化的接触变得自然、亲切,从而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艺术欣赏课合理渗透与运用,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
1.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让学生重点接触我国民族和民间美术作品等外在形式语言,由此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培养民族情感、爱国主义。作为美术教师,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应多注重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对现有教材上的欣赏课涉及的传统知识,教师要进行合理补充和拓展,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掌握,比如在高年级教学中,抓住教材安排的一些具有传统特色的欣赏课来渗透传统教育。再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国龙》,教学目标是要学生了解龙在我们民族心目中的特殊意义,我们如何以龙的精神为振兴中华做贡献,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牢牢地记住了一点“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民族人崇拜的图腾,象征着幸福、吉祥、威武。作为龙的传人,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弘扬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让中国龙骄傲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在身边找寻可传承的文化。如在教学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泥玩具》一课时,为了能够营造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美术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先让学生欣赏陕西的《彩色羊》,河北的《大公鸡》等,通过欣赏,学生了解了在众多民间艺术品类中,民间泥玩具因其色彩鲜艳、造型简练稚拙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学生此时兴致勃勃地抢着说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同时学生也知道了艺术因传承而保留,艺术也因创新而发展。
三、在美术课外教学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元素
1.除了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传统文化的传授,我还利用我校第二课堂活动时间,结合美术教师以及其他任课老师的特长,开展国画、书法、剪纸、版画、中国结、围棋等艺术学科的校本课堂教学。例如,编“中国结”活动小组,由我校年轻教师徐庆霞、王秀丽老师进行辅导,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在喜庆的日子里中国人都爱买一个中国结配戴在身上或是挂在家里,深受国人的喜爱。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能亲手编织中国结,拿着自己做的中国结给家长展示,让家长也为孩子感到骄傲。
中国的建筑学教育建立在西方建筑教育体系之上,梁思成、刘敦祯、柳士英等均是接受了正统的西方建筑教育学成回国的。虽然中国的建筑形制与西方迥然不同,但那时候中国积贫积弱,所以外来思想很容易占据主导地位,包豪斯时期形成的三大构成体系如今仍是各大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反观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思想,大概只能在中国建筑史中管中窥豹。做建筑设计,学生追捧的是解构主义,做室内设计,大家尝试的是地中海风格,言必谈赖特、安藤忠雄等西方建筑领域的圣贤,甚至对梵高、毕加索的绘画作品都耳熟能详,但却对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很多著名画家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知之甚少。这不能不说是现行建筑学教育体制的一个尴尬。
虽然中国的现代建筑学教育起步较晚,但仍涌现出很多卓绝的人物,如奠基人梁思成先生,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挖掘和整理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遗珠和组成体系,体现了对我们民族的大爱。21世纪,在据佛光寺大殿发现已有76载的今天,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肃的课题。把中国传本文由收集整理统文化引入建筑学教育中,有很多种方法,但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同时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艺术中,找到与现行建筑教育的结合点,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坚持实践,总结创新,把对祖国、民族的爱转为对建筑教育思想改革的动力。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把传统文化因子引入建筑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增加传统文化课程
现在国内很多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如装潢、环艺、摄影、动画等都开设了中外美术鉴赏考查课,笔者认为这门课程应该引入建筑学教育中。这门课的中国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品艺术、民间艺术等。在古代雕塑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特点,如装饰性相当突出、具有明显的绘画性、意象性、注重头部的刻画等,中国古代雕塑的这些特点不仅反映出中西方雕塑艺术的差别,也折射出中西方思维方式和艺术意境的本质不同。通过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作品,可以使学生了解本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参悟中国文化中“以形写神”的创作意蕴。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部分主要介绍中国画的分类、表现技法、艺术传统和风格,通过欣赏中国古代壁画、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等各个分类的作品,学生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而这与中国传统美学是相对应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必将会极大提高同学们的美学素养。除了增设中国美术鉴赏外,还可以增加中国古代诗词赏析、中国书法艺术鉴赏等公选课,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式的美学观念、思维方式,掌握中国古代艺术的核心思想,深谙中西方不同的审美取向。而这些知识点也正是建筑师们创作新中式建筑的理念源泉,可以有效避免在中式建筑创作中闭门造车、拼凑符号等缺乏灵魂的设计怪象。
二、在原有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的知识点
在原有的课程中引入传统文化的因子,也是增加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素养的一种积极方式。如笔者在建筑学专业平面构成、室内设计等课程的讲解中,增加了中国传统图案的内容,介绍了中国精美的云纹、冰纹、花草纹、锦类等纹饰,以及线描、剪纸等传统艺术和装饰,通过图文并茂的几个章节的专题介绍,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储备。就像打开了一扇窗,他们作业的选材不再局限于现代的艺术风格和形象,而是扩大到中国古代、现代的所有艺术形式。他们可以从剪纸的图案中获得灵感,经过抽象、简化从而得到一个全新的“基本型”,也可以直接利用冰纹做一套重复构成或者特异构成,甚至在图纸的底色上淡淡地渲染出中国画里的山峦叠嶂。在室内设
计的作业中,很多新中式的设计更是妙意迭出,才思泉涌。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在接受知识后的思维反馈是十分活跃、积极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和推广也是充满了热情和使命感,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假以时日,学生群体必然会转化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最直接推动力,传统文化因子引入也必然会取得卓越的成绩。
三、举办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
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曾组织过一系列电视讲座,如宋晓霞的“中国古代山水画”、李仰松的“岩画”、张猛的“汉字的形成”、李大遂的“汉字的现状和未来”、白化文的“汉化佛教、佛教造像”等。这些电视讲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学生理想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料。高校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讲座版权,组织学生观看。此外,还可以组织学校的优秀教师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机会,如武汉博士生导师赵林举办的“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讲座,现场有很多学生提出了颇有深意的问题,如“中西方文化内核产生的主要机制和必然性”“中国文化的内敛问题”等。通过赵老师对这些提问的精彩解答,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根本性差异,从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并把这种精神理念应用到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去。这对提高建筑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境界、鉴赏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增设中国古建筑实地调研和测绘的课程
开设古建筑调研、测绘课程,让学生实地考察中国古代建筑遗迹的制式、结构、保护现状,也是在建筑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因子的重要手段。如高校可以组织低年级学生参观苏州园林、故宫、颐和园等明清代建筑,了解中国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造园艺术的差异,追溯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和美学精神,探讨中国园林与书法、戏曲、绘画等其他传统艺术的关联。也可以带领高年级学生对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南禅寺大殿等唐代建筑或者晋祠圣母殿等宋代建筑进行测绘,掌握中国唐、宋、元时期建筑的特点,以及与明清木构建筑的传承关系。通过实地调研,学生看到实物,必然会留下深刻的记忆,这对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莫大的帮助。
五、开展蕴涵中国传统元素的设计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