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学定律范文

管理学定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定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学定律

第1篇:管理学定律范文

第一条学院尊重和保护学生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和自由,为学生实现学院规定的各项权利创造条件。

第二条学院要求学生爱国爱校、关心集体、诚实上进、勤奋学习、爱护公物、遵守公德、艰苦奋斗、勤于实践,养成良好的集体生活习惯,培养优良的个人道德品质,注重全面发展。

第三条学院根据国家《高等教育法》、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教育法律规范和有关政策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教育、管理。学院对品学兼优的学生依规定进行奖励、授予荣誉称号并发相应的奖学金。学院依规定协助经济困难的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商业助学贷款,对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依规定实行资助。

第四条学院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因学院原因(或部分原因)造成学生人身伤害或损失的,学院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按有关规定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学生和学生家长应积极配合。

第五条学院有义务协助学生(及其家长)处理因非校方原因意外事件中学生的损失事宜。由此发生的医疗、抢救、交通等临时性费用,学生及其家长有义务支付、补偿。

第六条学生家长有配合学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权利和义务。有权提出旨在培养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意见或建议。

第七条学生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院的规章制度,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学生应履行缴纳学、杂费的义务。对不履行学院相应义务者,学院有权依规定对其进行纪律处分和学籍处理。学院禁止任何形式的违法违纪行为。禁止学生私自到校外租房、居住、或晚归、外宿、串宿、留客住宿;禁止在寝室私拉电线、烧煤炉、酒精炉、点蜡烛等;禁止任何人参加非法、组织。对任何形式的旷课、考试作弊、酗酒赌博、打架斗殴、网络违规、不道德等行为及其他违禁行为,依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第八条学生因疾病、自残、自杀、自行出走或自己过错、过失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者,由学生本人(及其家长)承担相应责任或义务。学生因过错或过失行为造成他人或集体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由过错或过失行为学生(及其家长)承担相应赔偿、补偿责任。行为构成违法或犯罪者,交有关司法部门处理。

第九条学生参加学院组织或批准的集体活动,应遵守活动纪律及有关规章制度,否则,造成本人、他人或集体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由该学生(及其家长)承担责任。学生参加未经批准的活动,若发生意外,由直接责任人及组织者承担相应责任。学院禁止组织有可能发生危险和意外的活动。

第十条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伤害后果的事故,学院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

(一)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二)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

(三)在国家及学院规定的应当离校的节假日、寒暑假期间,学生自行滞留学院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

(四)其他在学院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第十一条学生参加教学实验、生产实习,应遵守操作规程、实习规定及有关纪律,因学生违规发生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由该学生(及其家长)承担责任。

第十二条学生及其家长承诺:学生在校期间因突发性疾(伤)病、意外性伤病须紧急抢救治疗时,学生家长委托学院有关人员为其民事权利人,在抢救等有关医疗文书上签字,其法律后果由学生本人(及其家长)承担。学院承诺:要积极组织治疗,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或监护联络人。

第十三条学生及其家长承诺: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学院有关规定,不损害学院任何利益或影响校园管理秩序,否则,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本责任书适用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在籍统招的专科生、中专生。其他类型学生参照执行。同意本责任书者,方可成为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其他未尽事宜遵从有关规定。

第十五条本责任书一式三份,分别由院学生处、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签名盖章,学院、学生家长、学生本人各执一份,效力相同。自三方共同签订之日起生效。学生报到注册,须先将家长和本人签名的本责任书交院学生科后,方可办理其他报到注册手续。

第十六条本责任书解释权在院学生处。

(以下请用碳素或蓝黑钢笔填写)

甲方:班主任(签名):

系(部)意见: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乙方:学生(签名):

学生所在系(部):

学生所在班级:

丙方:监护人(与乙方关系):

监护人签名:

监护人身份证号

第2篇:管理学定律范文

关键词:旅游管理哲学;旅游;管理;哲学

Abstract: Tourism Management Philosophy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tourism management practices, but haven't got enough attention, and been theorized and systematized until now.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Tourism Management Philosophy, and does a systematic study on its theoretical position.

Key words: Tourism Management Philosophy;Tourism;Management;Philosophy

一、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理论背景

旅游管理理论研究对于理论研究者的理论创新能力和管理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管理实践能力实际上就是将具体理论或理论原则与实践要素相结合创造出能够有效解决具体问题的理论的能力,是针对实践问题的理论创新能力。旅游管理理论研究者在理论研究中要形成很多哲学理念,部分哲学理念不仅能够指导旅游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还能够运用于更为广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并发挥指导作用。

目前旅游管理哲学理念主要用于旅游业实践领域对具体运营项目方案的指导,其中在区域旅游产业定位、景区投建决策、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旅游运营项目设计中的运用较为广泛;

同时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系列观念在国际、国内运用领域专家的运营理念交流中也被普遍涉及,亦有跨学科学术研究者试图在旅游管理哲学理念中寻求相关学科具体问题解决方案的启示,然而因为研究界客观存在的纯学术理论研究领域和实践运用研究领域的分野,旅游管理哲学理念未得到纯学术理论研究领域学者的足够重视,缺乏理论化、系统化研究,尚未形成专门化理论体系,在国内外学术理论研究界鲜见相关著作。

二、旅游管理哲学理念概念

旅游管理哲学理念属于管理哲学的一个门类,它是指从旅游管理的愿景和远景视角,将旅游管理理论和旅游管理实践有机结合,经过理论升华,上升到哲学层面形成的,对相关理论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念。将旅游管理理论进一步研究,实现理论的进一步升华,实现理论的概括性和普遍适用性。这也是旅游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研究目的

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研究,需要站在宏观的视角上,对旅游管理的整体理论、旅游管理的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力求寻找其中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力求寻找旅游管理理论和实践所独具的系列价值理念和行动准则,从而得出具有哲学意义的旅游管理哲学理念。

四、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理论定位

与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特征相关的学科领域有管理哲学、企业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或行政管理哲学理念)。其中管理哲学相当于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的上一级学科,企业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或行政管理哲学理念)相当于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的平级学科。管理哲学的哲学理论源泉是全体管理领域,包括旅游管理领域;企业管理哲学的理论源泉是企业管理领域,行政管理哲学(或行政管理哲学理念)的理论源泉是行政管理领域。

企业管理的研究对象针对单体企业或一个相对独立的企业群,如普通企业、企业集团、企业联盟、具有共同股东的多个联动的独立公司;行政管理的研究对象是政府的自我治理和社会治理。

旅游管理学科建立之初借用了企业管理的部分理论和部分行政管理的理论。经过漫长的理论发展,旅游管理学科获得了深厚的学术积淀,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旅游管理理论界以外的人一般能够注意到旅游管理理论体系包括旅游企业管理理论和旅游行政监管理论,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管也是旅游管理学习者的主要就业方向。但认为旅游管理理论仅包含旅游企业管理理论和旅游行政监管理论是对旅游管理理论了解尚未深入的人的看法。在现代旅游管理理论体系中,旅游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旅游行业和旅游现象相关的各种本质性规律,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管是旅游业的部分外在活动,旅游管理理论的研究领域不仅包括这些外在活动的规律,更要研究掩盖在外在活动现象之下的本质性规律和不具有明确现象的本质性规律。旅游管理理论的核心研究目标是探寻旅游行业存在和发展壮大的本质规律。相对于旅游行业存在及发展壮大,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只是必要条件中的极少数条件,旅游行业存在及发展壮大的充分条件的总量远大于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这两项必要条件。如某些区域旅游企业运营质量较高,旅游行政监管也很到位,但旅游业仍无活力,本质在于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这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只起到合理引导旅游业发展动力的作用。旅游行业存在及发展壮大取决于旅游行业的客观基础依照其发挥作用的规律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的动力。这些动力是旅游产业的生命之源。研究旅游行业的客观基础发挥作用的规律的理论包括旅游业与国民经济收入的关系、旅游业与国民工作环境的关系、旅游业与基本物质生产型产业的关系、区域区位特点及旅游潜质对区域发展旅游业的影响等。以旅游管理理论的早期特点代替旅游管理理论的现代特点,以旅游业的经营管理特点代替旅游业的理论特点,仅注意到关于旅游业具体运转的理论而忽视使其得以存在的基础性关键理论,是对现代旅游管理理论的过时和片面看法。

比较旅游管理理论、企业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旅游管理理论虽然与企业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理论有着少量的理论重合,但所重合的理论仅属于旅游管理理论中不具太大分量的边缘性理论,旅游管理理论有着其分量很重的独有性核心理论,这些理论是不论企业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还是其他理论都无法直接提供的,所以企业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理论中相关理论的组合仅代表旅游管理理论的少量边缘理论,绝非旅游管理理论整体。

可见旅游管理理论相对于企业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理论是相对独立的另一种理论,所以以旅游管理理论为理论源泉的旅游管理哲学理念与以企业管理理论为理论源泉的企业管理哲学、以及以行政管理理论为理论源泉的行政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理念),属于绝对独立的另一种哲学理念。因为旅游管理哲学理念与企业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理念)相互独立的关系,试图通过将企业管理哲学与行政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理念)通过理论组合得出旅游管理哲学理念,仅适用于旅游管理学科建立之初时的情况。

管理哲学的哲学理论源泉是全体管理领域,包括旅游管理领域,因而管理哲学的理念在旅游管理哲学理念体系中也是必然存在的,因为一般被包含于特殊之中并小于特殊的哲学规律,管理哲学被包含于旅游管理哲学理念中、是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的一部分,但无法代表旅游管理哲学理念。同样也可证明,这种情况也适用于管理哲学与企业管理哲学、管理哲学与行政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理念)的理论关系。

旅游管理哲学理念是与企业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理念)相互独立的平行学科,三者的上一级学科是管理哲学,管理哲学被包含于三者之中,并不能代表三者的直接组合或三者之一。(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福墀,杨静.管理哲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王德清,么加利.管理哲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3]袁闯.管理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钱学成,全林.管理哲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5]刘月霞, 赵玉娟.现代企业管理哲学:兼论企业家哲学素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曾鹏飞.企业管理哲学(一)[J].冶金信息,2000(3).

[7]曾鹏飞.企业管理哲学(二)[J].冶金信息,2000(4).

[8]钟一鸣,黄江泉.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哲学阶段性特征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8(1)

[9]刘安萍.探讨中国式的企业管理哲学[J].平原大学学报,2001(8).

[10]周毅之.的行政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1]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2]宋丹妮. 道是无为却有为——对现代行政管理的哲学思考[J].经济师,2004(4).

第3篇:管理学定律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旅游管理;定位

1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定位存在的问题

1.1 定位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大多民办高校在设置旅游管理专业时缺乏对专业定位问题的思考。不少院校开展旅游教育更多注重的是生存因素,考虑发展的因素少,所在院校为旅游行业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是服务操作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还是理论研究人才,目标定位并不十分明确,以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差,“因人设课”的现象较多,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此外,不少民办院校出于便于管理、确保安全、缺乏资金等方面考虑,关起门来办学,与旅游行业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等联系很少,使得民办旅游教育中本科教育“理论化”、专科教育“本科化”、职业教育“普教化”的状况较为突出,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脱节现象严重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1.2 定位不准,表现为高、大、同

所谓“高”,是办学目标定得偏高,比如有的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办时间不长,就把专业目标定为具有科技创新、知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谓“大”,是办学规模定得偏大,比如有的学校不考虑自己所处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特点和市场人才需求规模,就盲目扩大招生数量;所谓“同”,是办学定位趋同,有相当多的学校不考虑旅游专业自身办学条件、师资结构特点和水平、客观需求及潜在的可能条件,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照搬国办学校或者办得比较成功的民办高校,自觉不自觉地跟进心理造成了办学类型、办学模式甚至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趋同。

2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定位的原则与依据

2.1 定位原则

2.1.1 导向性原则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既要主动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数量、类型、质量、规格上的变化,又要遵循教育的内部规律,符合学科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规律。民办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上应对已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方向重点支持,使之在短期内有较大发展,充分发挥重点建设方向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专业特色等方面的带头、辐射作用。

2.1.2 科学性原则

要科学地分析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现状与差距,掌握相关学科方向的发展前景;要具有开拓的眼光,既着眼现实,又与时俱进,以特色专业方向建设营造特色专业。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宽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必然趋势。

2.1.3 灵活性原则

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民办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根据旅游产业结构的变化、新兴业态及人才需求状况、专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以体现人才培养的超前性,注重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1.4 合理性原则

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和迟效性要求民办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设应在人才预测的基础上作出招生规模及专业方向的整体规划,注意与公办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保持特色、错位竞争。同时在专业方向的设置上既要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及时根据本校办学的实际条件进行合理的专业调整、充实和提高。

2.1.5 特色性原则

保持专业特色是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定位最核心的工作,要以专业特色建设统领教学基本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风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工作,要以专业特色建设、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努力实现学科专业建设与其它建设的协调发展。

2.2 定位依据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定位依据如下:一是旅游行业对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弄清楚何种人才最为紧缺;二是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身的办学条件和主要优势,弄清能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三是敢于标新立异,努力避免趋同,以本校培养的人才填补人才市场的空缺,不与其他学校争饭吃、抢通道。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优势也可能不止是一点、两点,紧紧抓住旅游行业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和本校旅游管理专业优势(包括潜在优势)的交汇点这就是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最佳定位。只有找到既适合自己又不被别的学校所替代的定位,专业的发展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检验定位是否准确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专业能不能吸引学生,有没有充足的生源,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不能顺利就业,受社会欢迎。

3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定位的基本思路

3.1 办学目标上培养面向基层技术应用型人才

公办高校的投入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因而,在资金投入、师资力量、科学研究、仪器设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公办高校的总体办学定位通常是具有科技创新、知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培养社会中、高层科研、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公办高校中,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有其自身特点,与其他专业相比,该专业更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当前,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眼高手低,耐不住寂寞,思想波动比较大,有拈轻怕重的现象。即使公司给的待遇不低,并且进行岗位培训,但结果离开的人还是不在少数。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不能照搬公办高校的模式特征,与公办高校办学定位趋同。而应当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实事求是,定位实际,体现特色,使学校具有长远发展的能力。从实际而言,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目在办学目标上应以培养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求学生既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功底,又具备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在就业上引导学生面向基层、面向实际,从而成为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2 办学层次上以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以“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为其培养目标,重心应着眼于理论的运用,提高学生由基础理论向应用转化的综合素质,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而不是偏重于理论的探讨和学术素养的培养形成,也不是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预备队。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传授社会直接需要的旅游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应着眼于为旅游产业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类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办学层次上以主要履行教学职能、以本科教育为主。在专业建设上应注意拓展专业方向,突出行业特色,改善实验条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其职业适应性和专业特长。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办学层次上定位为本科教育为主,原因在于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修养都要求比较高,当前从旅游管理部门到旅行社,都存在着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均、学历低下的严重隐患。从整个行业看,大专以上文凭人员较少。上海市旅委2002年对饭店、旅行社、景点景区等主要旅游部门的调查显示,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平均不足20%,目前登记在册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仅18人,占总数的0.17%;大学本科533人,占5.32%;大专1452人,占14.5%;高中(含中专)4944人,占49.4%;初中及以下共3055人,占30.2%。

3.3 人才培养类型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民办高校是市场的产儿,受市场影响巨大,它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办学方式等方面拥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决权,市场是它们的指向标。民办高校应该注重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与市场共进退。所谓结合市场,并不仅指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还要研究未来市场的需要,这就要求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要密切关注国家特别是本地区对旅游行业提出的发展规划及建设进度,了解行业人才需求现状与趋势以及目前和未来的若干年内的人才需求,从中挖掘人才需求的信息,使专业设置与行业结构的发展速度始终保持一致。

目前旅游业对于紧缺人才的需要尤为迫切,主要集中于三类:一是旅游高端人才,尤其是具有国际眼光、对国际旅游市场比较敏感的高级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如旅游企业资产管理与运作人才、旅游项目策划规划人才、高级旅游营销人才、饭店高级职业经理人、旅行社高级人才、餐饮职业经理人等;二是一线应用技能型人才,如饭店一线服务人员、餐馆西菜/西点厨师、中菜厨师、行政总厨与厨师长、餐饮策划、小语种导游人员等;三是新兴旅游业态专业人才,如旅游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人才、大型会展活动管理服务人才、休闲度假项目策划服务人才等等。第一类人才主要由公办院校培养,对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应抓住机遇,重点培养后两类人才。

3.4 办学模式上坚持校企联合开放式办学

旅游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校企联合开放式办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企业为学校提供对学生的需求信息,使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人才;企业为学生提供带薪实习的机会,指导学生顺利掌握操作技巧,达到教学实习目的;企业的某些高级管理人员兼任学校客座教授,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开设一系列讲座,往往他们的课很有特色,言之有物、形象生动、实用性强,可以把行业中新发展、新动态、新问题带进课程来,引进案例教学,更有效地指导学生。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能否取得可持续发展,不仅在于自己的教学实力和条件,更重要在于是否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要,校企联合是实现专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校企联合开放式办学,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企业为学生实习提供场所,双方互利互惠。学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科研,把企业的实际情况引入教学,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除此之外,民办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体现“订单式”和“模块式”的“一专多能”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一专”,就是要针对市场的需求,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对口的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模块式”培养模式是指“多能”,是指民办高校的旅游管理学生在掌握一门技术的同时,要求获得若干个职业技能证书,如英语等级证、普通话证、导游证等。

3.5 办学思路上打造品牌,突出特色,营造差异化

专业特色是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是民办高校吸引生源,形成社会地位的基础,是民办高校塑造学校形象,提高知名度的重要途径,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衡量其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类型的重要标志。是否具有特色是决定一个专业教育市场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因素。作为民办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要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就要在同公办高校的比较中找出自身优势,在教育细分过程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搞大而全,以提高质量为首要目标,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具体而言,一是定位在“专、特、精”上,“专”就是为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技艺型专门人才(以专科层次为主),如酒店管理、餐饮烹饪等专业;“特”就是办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你无我有、你弱我强的专业,办一些新的填补性、操作性强的专业,如会展、节事策划、活动管理、韩语导游等专业;“精”就是要质量立校,创出品牌来。二是定位在“能、多、活”上,“能”就是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不追求高学历,而追求高能力和高就业率;“多”是发展以产、教结合为主的多种办学形式;“活”是办学形式要活,紧跟市场,快速发展,形成规模,多办,办好。三是定位在“高、大、高”上。“高”是硬件、软件建设高起点、高投入;“大”是办大,办强,规模要大,实力要强;“高”是师资结构高学历、高水平。

参考文献

第4篇:管理学定律范文

(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摘要:理论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专业实习特别是顶岗实习能给应用型专业学生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一个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全面提升的机会。本文以咸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为例,通过对参与顶岗实习学生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了当前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开展顶岗实习的对策。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学生满意度;认知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120-04

作者简介:孙媛媛(1981—),女,河南洛阳人,博士,咸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研究与教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资助项目;咸阳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运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002001)

顶岗实习是将课堂建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就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而言,则是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安排下,到旅游企业不同岗位进行实习并履行其相应的职责。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会暂时顶替一些员工的岗位,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并通过劳动获取相应报酬;用人单位也会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学校也会安排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顶岗实习是学生与旅游业第一次真实的接触,是实现实习实训场所与职业工作环境“零距离”对接的基本教学环节,是培养符合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因此,顶岗实习效果的好坏尤其是学生对其满意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进入该行业的可能性。

笔者拟以咸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为例,通过对参与顶岗实习学生的认知度调查,探讨当前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咸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采用的顶岗实习模式是当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Sandwich Internship”,即前5个学期在校学习,第六学期在旅游企业顶岗实习,第七学期再回到学校“再学习”,第八个学期为毕业实习。研究对象为本校2009届、2010届和2011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调查发出问卷200份,收回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6份。问卷及访谈涉及五个方面25个问题。通过问卷法与访谈法,并结合自身顶岗实习管理经历,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问题并给以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现状分析

(一)顶岗实习管理

顶岗实习管理主要包括实习前的动员、计划及实习期间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对于顶岗实习前学校的动员和布置情况,有61.29%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实习前只是做了一般的通知;对于学校的顶岗实习计划,仅有27.96%的学生认为学校“明确、具体、执行好”。由此可见,学校在实习前的准备工作还不到位。实习期间对实习生的指导情况方面,学校指导教师能下到实习单位检查指导,但不能认真负责,没有及时为学生的生活、工作等方面提供有效指导。整体而言,学生对教师指导参与性不满意。

(二)实习单位和岗位选择

顶岗实习的实习单位和岗位选择情况直接关乎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影响顶岗实习的效果。调查对象实习地点主要分布在深圳、厦门、莆田、厦门、杭州、咸阳、天津和北京等地,实习的地点比较分散,且实习方向主要集中在酒店方向。有74.19%的学生的实习单位是由学校联系的,另有25.81%的学生则是通过自己或其他社会关系联系的。对于实习岗位的安排,67.74%的学生是由单位直接安排,未经个人同意。访谈中发现有52.69%的学生表示更希望能够自己选择地方和岗位进行顶岗实习。整体来讲,学生普遍认为顶岗实习的自主性较差。

(三)实习期间学生合法权益保障

实习期间,顶岗实习的规范化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利益保障。55.91%学生表示不清楚实习前学校是否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书或合同,3.23%的学生认为没有。实习期间的工作时长方面,有65.59%的学生表示在顶岗实习期间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工作时间过长,并且用人单位不给加班费。实习期间自身利益维护方面,有74.19%的学生表示在实习期间,企业偶然会侵犯自己的利益。近80%的学生表示没有、不知道怎么维护或者没办法维护自身权益;根据访谈结果得知,许多低年级学生不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总体上,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合法权益保护方面需要加强。

(四)对学校课程设置方面的认识和建议

对学校课程设置方面的认识情况,调查问卷显示,有55.81%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技能与工作要求无关,有36.67%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技能基本适应工作需要。通过深层次的访谈得知,在学生对我校课程设置的建议中,有58.06%的学生表示希望学校能够增加专业课程,其次是专业选修课程以及基础课程。旅游业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行业,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完善会影响到学生对顶岗实习效果的评价。

(五)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总体认知情况

学生对于顶岗实习的总体认知情况是整个顶岗实习能否达到期望效果的基础。关于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平均月收入情况,有72.04%的学生的平均月收入在1 200元以上,有27.96%的学生平均月收入在1 200元以下。大部分学生表示希望能够提高实习生的工资水平。顶岗实习后,大部分学生留在实习单位工作的意愿不高。

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尽管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基本达到培养计划与接收企业的要求,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不完善

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学校和旅游企业两方面。顶岗实习前,学校对顶岗实习进行没有全面而有效具体的管理和计划,同时对实习前期的动员工作也不到位,学生缺乏对实习单位的认识和了解,积极性不高;实习期间,不能及时安排指导教师到单位对学生进行指导;实习结束后,学校并未及时对实习进行评价,总结实习效果。用人企业则往往容易从短期利益出发,不重视实习生的指导工作,对实习生疏于管理,只是把实习生当成是短期的“廉价劳动力”。

该问题是制约大多数应用型专业顶岗实习的最大瓶颈,也是影响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的最大障碍。学生对能提供验证课堂知识机会并能及时反馈的实习更具有满意度,只有实习安排符合旅游业发展要求,学生得到其从业所需技能时,学生才能从顶岗实习中真正获益。

(二)顶岗实习缺乏自主性

顶岗实习期间,由于实习单位接收能力有限,学校所联系的实习单位分布较分散且多半是以酒店方向为主,不能满足其他方向学生的实习需要;大部分高年级学生表示更希望能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但学校对于自主联系顶岗实习的要求较高,导致部分有特殊情况而不能随学校实习的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

顶岗实习自主性关系到学生整体的实习感受,左右着学生的实习意愿,一旦学生进入到不如他们所愿的实习基地,学生常会表现出消极抵触的实习态度,这会对进一步开展实习埋下隐患。

(三)顶岗实习保障机制不健全

顶岗实习期间,由于资金、人员有限,学校不能及时充分地与企业、学生保持有效联系,部分学生处于自由散漫的状态。实习时期的大学生处于管理的“真空”阶段,缺乏统一的规定和程序,学生一旦出现工伤、薪酬纠纷等问题,学校、学生、实习单位都将处于尴尬境地。加之,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不稳定,职责分工不明确,合作缺乏政策法规的保障,学生与用人企业之间的合同不透明等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实习生的身份界定是当前顶岗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实习生进入企业工作岗位顶岗,成为企业的“准员工”,并与企业正式员工共同履行“职业化”岗位职责。其合法权益的保障应与正式员工一致。但是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对校外兼职和实习环节的法律约束太少,缺乏可操作性。

(四)学校课程设置不科学

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特色,逻辑性不强。我国高校教学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开设雷同,缺乏特色;课程之间联系性差,不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课程开设缺乏逻辑性,知识由浅入深的层次性不明显;实践课程较少,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综合性旅游人才培养的需求。

“Sandwich”实习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就是前期的基础课程学习,包括通识教育(基础知识)、专业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操作实验)。知识构成与课程设置关系到学生顶岗实习与实际工作的知识储备与心理准备,是获取较高实习感受的重要指标。

(五)学生对顶岗实习认识不足

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化”特征同时引发了实习生对顶岗实习诉求的多元化、权益的显性化特征,实习生将全面权衡顶岗实习的相关要素,包括实习地点、企业背景、用工薪酬、顶岗时间等与实习生利益攸关的实习条件和用工要求。学生往往把顶岗实习当成赚钱的手段,将自己的待遇与正式员工作比较,心理落差大;不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难以忍受枯燥乏味的工作,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稳定性差;自律意识不强,缺乏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忠诚度。

旅游管理专业有效开展顶岗实习的对策

(一)学生应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顶岗实习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顶岗实习效果的好坏。所以,对于学生来讲,更应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一线岗位工作,学生心理压力较大,还会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诱惑。学生在服从实习单位和学校指导管理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强自我管理,学会在新的环境下与同事、领班、经理沟通;妥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力争平稳通过“五关”,即目标端正关、角色转换关、体力承受关、战胜委屈关和环境适应关。

(二)旅游企业的目标应放长远

旅游企业需将顶岗实习学生看做潜在的员工,以“准员工”的身份要求学生,将企业文化及相关规章制度融入实习生的工作和生活中,并安排较好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给予实习生多方面的鼓励及帮助,充分调动学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更快投身工作岗位,融入企业。这不仅能够解决企业的员工流动性问题,更有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政府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顶岗实习执行难的最大原因在于现行的法律制度对实习学生的保护不充分以及企业对实习生的不认同。政府应对接收实习学生的企业给予切实可行的优惠,引导、鼓励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接收学生实习;各级人大、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或出台适合本地区的相关法规、规章等。

(四)学校应进一步强化其桥梁作用

学校作为在校实习工作的主要组织者,作为实习单位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既要做好学生培养的工作,特别重要的是要保证学生的安全,也要照顾好实习单位的利益。

完善实习管理制度 首先,学校应成立专门的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机构,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其次,在实习前做好对学生的实习动员准备工作,将顶岗实习各细节涉及的信息制作成小册子;再次,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顶岗实习企业的特点和学校的相关规定,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实习计划,交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才可实施;最后,与合作企业签订顶岗实习三方协议,明确三方权利和义务,尤其是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需掌握的技能与知识加以规范,并为学生统一购买保险,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首先,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招聘中不仅要看学历,更要强调其实践能力以及相关工作经验;其次,要加强对在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培训,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指导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实习的时候了解熟悉企业的运作,或者到企业兼职,深入了解企业相关部门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并且参与管理,提高实践能力。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大多高校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大、重视不够,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技能缺乏,不利于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因此,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应及时更新、完善校内实训的设施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同时,还可以邀请以往参加过顶岗实习且表现优秀的学生介绍经验。

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作为应用型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实践教学在整个专业教育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实际情况以及旅游企业的需要,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实施“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循环实践教学模式的同时,要注意合理分配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比重;在课程设置方面应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注重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核心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逐步培养。

致谢:感谢我校学生胡桃溪在此次研究中所做的贡献及为本文提供的调查数据。

参考文献:

[1]Zopiatis A,Theocharous A L. Revisiting hospitality internship practices:A holistic investigation [J].JournalofHospitality,Leisure,Sport&TourismEducation,2013(13):33-46.

[2]翟思成,王文才,闫肃.以专业为单元的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2):40-44.

[3]Chen Tzu-Ling,Shen Ching-Cheng. Today’s intern,tomorrow’s practitioner?——the influence of internship programmes on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in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J].JournalofHospitality,Leisure,Sport&TourismEducation,2012(11):29-40.

[4]Nelson A. Hospitality internships:The effects of job dimension and supportive relationships on studentsatisfaction[J].Dissertations Abstracts International,1994,56(2):626.

[5]周晓彬.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社会调查研究,2011(10):151-152.

[6]佘伯明.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实习生职业化管理实践与改进[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8):30-33.

[7]董志文,孔宪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方向实践教学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40-44.

[8]陶卫平,胡善风,朱国兴,程林.旅游院校顶岗毕业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36-38.

[9]苏运来.顶岗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保护问题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6):36-37.

第5篇:管理学定律范文

关键词:旅游管理 顶岗实习 酒店 思想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就是在在基本上完成教学实习和学过大部分基础技术课之后,到酒店、旅行社等一线工作单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学习企业管理。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分为俩个方向,一个是酒店服务与管理方向,一个是旅行社服务与管理方向。因一般旅行社很难同时接纳大批量学生顶岗实习,我院把旅行社实习一般放在自主实习中;而学校顶岗实习的重点是安排学生到高星级酒店去实习。酒店行业比较注重经验的积累,学生实习一般就会被安排做基层工作(比如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服务等),劳动强度较大,相对的学生在实习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实习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下届学生的顶岗实习、学校的声誉等。

一、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主要思想问题分析

1、顶岗实习认识不到位。

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对旅游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没有与专业相对应的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这方面的欠缺就需要在顶岗实习中得到弥补。但是部分学生不理解学校安排顶岗实习的目的。在酒店实习期间,学生既是酒店的实习生,又是学校的学生,同时接受酒店和学校的双重管理,而正是这双重角色使有些学生对顶岗实习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学生把顶岗实习看成是打工赚钱的方式,有的学生只是抱着取得实习成绩、完成任务、取得毕业证的心态进行实习。

2、角色转变带来的心理压力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到酒店顶岗实习,都是在基层做服务员,而本身这些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家庭条件好,认为自己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认为从事基层工作是大材小用。酒店基层工作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学生会感觉工作太累,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部分学生工作不到一天就产生逃跑的想法。学生到酒店后,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后,就会直接上岗,酒店管理方对实习生的要求丝毫不比正式员工低,追求效益、成果;但学生角色的转变适应期还没过,工作效率较低,导致学生心理上容易产生挫败感。由于实习期一般最多也就半年的时间,虽然学生在工作中与正式员工付出同样的汗水,却可能得到不平等的待遇,还有可能会出现欺生现象,这种人际关系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使得学生有怨言,甚至产生敌对情绪。

3、实习与各类专业考试相矛盾

高职顶岗实习一般会持续4-6个月,期间就有可能会有一些专业考试,比如:导游资格证考试、英语和计算机考试等。而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在找时间学习、考试,无疑会加重学生身心上的压力,还有可能会造成实习生与酒店之间的矛盾,使得实习生在心理上对酒店工作排斥,从而影响实习效果。

4、实习与就业之间的矛盾

有的学生在当初高考填报志愿,专业选择的过程中,并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中,也没有建立起深厚的行业感情,导致学生认为实习与自己将来的就业毫无关系,到酒店实习,只是走过场,出现倦怠的心理。还因为酒店行业属于慢热型的行业,在某些岗位体验不到工作的,导致学生不打算将来在酒店行业工作,实习同时还考虑着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学生认为,现在实习的工作岗位与将来的工作岗位无关,当下的实习情况不会影响到将来的就业。在这种情况下,酒店的规章制度及要求对学生的约束力就会下降,学生没有工作热情,就会影响到顶岗实习的效果。

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主要思想问题的对策

1、实习前思想工作

实习前不仅仅指临近实习前那一俩个月,实习前的思想工作应该在学生入学后就开始进行了,而且专业教师、辅导员都应该要参与其中。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必然会讲到旅游行业的工作问题,不仅要向学生展示酒店工作光辉的一面,也要向学生介绍酒店的职业特殊性问题,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热爱之情的同时,也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而辅导员在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等。

在临近实习时,学院要通过开展讲座、班会等形式动员实习,让学生认识到实习的目的及意义。学院还应邀请酒店代表到学院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向学生介绍酒店的概况、规章制度等,帮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

2、实习中思想工作

实习中,学院应该派实习带队教师随学生到酒店配合酒店方共同管理学生,但学院师资力量有限,教师还得担负教学任务,很难脱离教学全程陪同学生顶岗实习,这就要求学院在选择实习基地的时候,尽量选择离学校相对较近的、配合学院工作的酒店,这样方便教师能及时做心理辅导,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学生遇到与酒店或学校之间的矛盾,通过与实习带队教师的沟通,大多都能够合理的解决。

现代信息沟通方式很便捷,教师也可以选择通过微信、QQ、飞信、电话等方式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动态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而且一般学生在倾诉之后,心里的委屈不满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就又会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

3、实习后思想工作

实习结束后,应该举办实结、评比表惩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以坚持实习、表现良好为荣,以半途而废、表现欠佳为耻的氛围。这些活动,应让低年级学生参与评议,以激励学生上进、自律的效果。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问题的解决,除了需要上述的实习前、中、后三个阶段的思想工作外,还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完善的顶岗实习机制、企业的积极配合以及学生家长的支持等作为基础,才能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安全、有效,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培养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谭小莉.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旅游群专业为例.企业导报, 2012.

[2] 石月皎.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求实,2010.

[3] 徐新伟.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4] 何菊.工学结合模式下实习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探讨.高教高职研究,2009

第6篇:管理学定律范文

本实验利用透析袋平衡透析、毛细管电泳ru(bpy)2+3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测定了丙吡胺和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在恒电位1.3 v;进样电压10 kv持续10 s,分离电压15 kv,运行缓冲液30 m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 7.5),检测池中为5 mmol/l ru(bpy)2+3 稀释于50 m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 7.5)中等最优化的条件下,丙吡胺的检出限为10 μmol/l(s/n=3)。对蛋白结合率的测定结果表明,人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为1.6~8.2 mmol/l,丙吡胺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呈线性的,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07+0.93x,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9,丙吡胺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约为90.4%。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发光 丙吡胺 血浆蛋白结合率 平衡透析

1  引言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是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析分离技术[1],自诞生以来[1],在蛋白质和多肽[2]、氨基酸[3]、药物[4,5]等分子的分离分析方面显示了强大的应用前景。它具有高效、快速、分析对象广、试剂消耗少、环境友好等优点。因为ce的进样量少,所以需要发展一种与之相匹配的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而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检测正响应了这一需求,它是化学发光和电化学过程的结合,由于其较低的背景信号而使得被分析物的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6]。电化学发光体系中采用较多的是三联吡啶钌(ru(bpy)2+3)反应体系,ru(bpy)2+3在ecl反应中具有电化学可逆性和较好的稳定性。其ecl同ce联用已应用于药物分析以及药物与蛋白结合作用的研究中[7~10]。

   

丙吡胺(disopyramide,dp)是一种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抗心律失常的药物[11]。对药物蛋白的结合作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因为游离药物的浓度会影响药物分布以及药物效应[12]。药物蛋白结合率是药物动力学的重要参数之一, 研究药物和蛋白作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平衡透析、超滤、核磁共振光谱、质谱、色谱、毛细管电泳等方法[13],其中测定药物游离浓度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平衡透析[14]。本实验采用传统的平衡透析方法,利用ceecl技术测定了dp对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mpia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仪(西安瑞迈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该仪器由数控毛细管电泳高压电源、多功能化学发光分析仪、电化学分析仪三部分组成,并与计算机联用。本实验使用了50 cm长、内径为25 μm的未涂层的熔融石英毛细管(河北永年光纤厂)。ceecl检测池已有报道[15]。柱端ecl检测池中采用了传统的三电极体系:ф500 μm pt圆盘电极作为工作电极、pt丝为对电极、ag/agcl (饱和kcl)为参比电极。工作电极和毛细管出口端在显微镜下(×40)调整为准直,其距离为125 μm。

   

ru(bpy)2+3 (aldrich, 美国milwaukee公司),丙吡胺(dp,美国sigma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透析袋(8000 da)(上海amersham公司)。实验用水经milliq 系统(美国millipore公司)纯化。用于毛细管电泳所有溶液均放置于4 ℃冰箱,并且进样前先用0.22 μm滤膜(上海新亚净化材料厂)进行过滤。

2.2  实验方法

   

新毛细管充入1 mol/l naoh浸泡12 h。活化后,毛细管使用前先用0.1 mol/l naoh冲洗10 min,然后用水冲洗10 min,最后用电泳运行缓冲液冲洗10 min。每次实验前,在ecl检测池中加入约600 μl 5 mmol/l ru(bpy)2+3(配制在50 mmol/l pbs(ph 7.5)中)。ecl信号由mpia系统记录。光电倍增管高压设置为-850 v,恒电位为1.3 v,进样电压为10 kv,进样时间10 s,运行电压为15 kv。运行缓冲液为30 mmol/l pbs(ph 7.5)。

2.3  丙吡胺与血浆的反应

2.3.1  平衡时间的测定  取100 μl 0.01 mol/l dp与90 μl血浆混合,在37 ℃下孵育透析,透析袋外为4 ml 30 mmol/l pbs(ph 7.5)。每隔0.5 h,取100 μl透析袋外的溶液,测定其ecl强度,直到ecl强度达到稳定。

2.3.2  给药量与结合药物量的关系测定  取一系列体积0.05 mol/l dp与90 μl的血浆混合,37  ℃时孵育透析,透析袋外为4 ml pbs 30 mmol/l(ph 7.5)。达到平衡后,分别取透析袋外溶液100 μl测定其ecl强度。   

3  结果与讨论

3.1  检测池ph值的优化

   

对于ceecl检测,许多检测条件如缓冲溶液、检测电位,进样量等都对待测物ecl强度存在影响。其中,检测池ph对ecl信号的强度影响很大,因为ru(bpy)2+3与共反应物之间的反应依赖于ph,最大ecl峰强通常在稍显碱性的条件下取得[16]。实验考察了柱端检测池中缓冲溶液的ph对ecl强度的影响。dp的浓度为300 μmol/l,运行缓冲溶液为30 mmol/l pbs (ph 7.5)。检测池中为5 mmol/l ru(bpy)2+3 (配制在50 mmol/l pbs中),选择ph值从5.2~9.0之间对ph进行优化(见图1),当ph 5.2~7.0时,ecl信号一直在增加。ph 7.0~7.5时,ecl强度几乎是一个平台。ph>7.5后,ecl峰强逐渐下降。本实验选择检测池的ph为7.5。

图1  ph 对ecl强度的影响(略)

fig.1  effect of ph on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 intensity

300 μmol/l disapyramide(dp); 电动进样(electrokinetic injection): 10 kv×10 s;分离电压(separation voltage): 15 kv; 检测电位(detection potential): 1.3 v;运行缓冲液(running buffer): 30 mmol/l pbs, ph 7.5; 检测溶液(detection solution): 5 mmol/l ru(bpy)2+3溶于50 mmol/l pbs(5 mmol/l ru(bpy)2+3 in 50 mmol/l pbs)。

   

由于ru(bpy)2+3 的氧化电位在1.15 v左右,实验中采用了略高于其氧化电位的1.3 v作为检测电位;实验中发现,ecl强度随ru(bpy)2+3浓度增加而不断增大,ru(bpy)2+3浓度达到5 mmol/l并继续增大时,ecl强度趋于饱和,故实验中采用5 mmol/l  ru(bpy)2+3。

3.2  丙吡胺的电泳图

   

丙吡胺的电泳图如图2所示。以30 mmol/l pbs (ph 7.5)稀释得到了100、300、500、700和1000 μmol/l dp标准溶液。检测池中为5 mmol/l ru(bpy)2+5溶于50 mmol/l pbs (ph 7.5)中,运行缓冲溶液为30 mmol/l pbs (ph 7.5)。dp的出峰时间约6 min,可以看出,随着dp浓度的升高,其峰强逐渐增大。 

图2  丙吡胺的电泳图(略)

fig.2  electropherograms of dp

dp (μmol/l): 1. 100; 2. 300; 3. 500; 4. 700; 5. 1000; 其它条件同图1(other conditions were same as fig.1)。

3.3  丙吡胺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及重现性

   

在恒电位1.3 v;进样电压10 kv持续10 s;分离电压15 kv;运行缓冲液30 mmol/l pbs(ph 7.5);检测池中为5 mmol/l ru(bpy)2+3 稀释于50 mmol/l pbs中(ph 7.5),以30 mmol/l pbs(ph 7.5)稀释得到100 μmol/l dp溶液,进样6次测定其峰高与时间的rsd分别为4.94%、0.24%。用30 mmol/l pbs(ph 7.5)配制了一系列标准溶液测定dp的线性范围,得到其线性范围10~1000 μmol/l,线性回归方程为y=78.87+2.34×103x, 其中y为ecl强度,x为dp的浓度;r为0.9947。检出限为10 μmol/l(s/n=3)。

3.4  丙吡胺与血浆蛋白的反应平衡时间的测定

   

本实验采取平衡透析的方法来研究dp与血浆蛋白间的作用,采用正常人体温37 ℃为反应温度,其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通过ceecl表征得到。取100 μl 0.01 mol/l dp与90 μl 血浆混合,在37 ℃下孵育透析,透析袋外为4 ml 30 mmol/l pbs (ph 7.5)。每隔0.5或1.0 h,取透析袋外溶液100 μl测定其ecl强度。为了减少仪器带来的误差,每次测透析袋外溶液时先测定250 μmol/l dp溶液(总的ecl强度),得到的相对ecl强度可以通过为透析袋外dp的ecl强度与总的ecl强度的比值。

   

如图3所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相对ecl强度逐渐增大,大约4 h后,达到一个平台(60%),表明反应达到平衡。

 

图3  相对ecl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略)

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ecl intensity and time

孵育温度(incubation temperature), 37 ℃; 透析袋外溶液(solution inside dialysis bag): 100 μl 0.01 mol/l dp及90 μl血浆蛋白(plasma protein); 透析袋外溶液(solution outside dialysis bag): 4 ml 30 mmol/l pbs (ph 7.5); 其它条件同图1(other conditions were the same as fig.1)。

3.5  丙吡胺结合浓度与血浆中总药浓度之间的关系

   

取一系列体积的0.05 mol/l dp溶液与90 μl血浆混合,将这一系列透析袋在37 ℃下孵育透析,透析袋外为4 ml 30 mmol/l pbs (ph 7.5)。大约4 h反应平衡后,分别取透析袋外溶液100 μl测定其游离的ecl强度。

   

在平衡透析的过程中,血浆蛋白以及结合型的药物都不能透过透析袋,只有游离的药物dp才能透过透析袋,所以在达到透析平衡后,透析袋内游离型的药物浓度等于透析袋外游离型药物的浓度。袋内蛋白结合型的dp浓度为药物总量减去游离药物 (即透析袋内游离药物量与透析袋外药物量之和) 的差值除以透析袋内溶液的体积。

   

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是指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结合型药物占血浆中该药物总含量的百分比。

   

在透析袋中加入不同体积的0.05 mol/l dp和90 μl血浆蛋白,此透析袋浸入4 ml 30 mmol/l pbs (ph 7.5)中,在37 ℃下反应4 h; 取袋外溶液进行ecl测定。

   

人血浆中dp的浓度为1.6 ~ 8.2 mmol/l时,dp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呈线性的,线性回方程为y=0.93x-0.07,其中x为袋内dp的总浓度,y为袋内蛋白结合型dp的浓度。相关系数r为0.9999。dp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测定结果见表1,5次测定的平均值为90.4%,即dp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90.4%。

表1  丙吡胺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结果(略)

table 1  protein binding rate of disopyramide with human plasma protein

【参考文献】

 

1 jorgenson j w, lukacs k d. anal. chem., 1981, 53(8): 1298~1302

2 xiang xiaolan(项小兰), wu guiyong(吴桂勇), he jinlan(何金兰). chinese j. anal. chem.(分析化学), 2008, 36(3): 353~356

3 sunada w m, blanch h w. electrophoresis, 1997, 18 (12/13): 2243~2254

4 sadecka j, polonsky j, shintani h. pharmazie, 1994, 49(9): 631~641

5 jing ruijun(荆瑞俊), jiang xiaoying(姜小莹), hou shurong(侯书荣), li xiangjun(李向军), yuan zhuobin(袁倬斌). chinese j. anal. chem.(分析化学), 2007, 35(8): 1187~1190

6 fahnrich k a, pravda m, guilbault g g. talanta, 2001, 54(4): 531~559

7 zhao x, you t, liu j, sun x, yan j, yang x, wang e. electrophoresis, 2004, 25(20): 3422~3426

8 fang l, yin xb, sun x, wang e. anal. chim. acta, 2005, 537(1/2): 25~30

9 liu j, yang x, wang e. electrophoresis, 2003, 24(18): 3131~3138

10 huang y, pan w, guo m, yao s. j. chromatogr. a, 2007, 1154(1/2): 373~378

11 mayer f, kamer b k, ress k m, k uhlkamp v, liebich h m, risler t, seipel l. j. chromatogr. b, 1991, 572(1/2): 339~345

12 kwong t c. clin. chim. acta, 1985, 151(3): 193~216

13 zhou dawei(周大炜), li ledao(李乐道), li famei(李发美). 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色谱), 2004, 22(2): 116~120

14 oravcova j, bohs b, lindner w. j. chromatogr. b, 1996, 677(1): 1~28

第7篇:管理学定律范文

1、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2、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累托法则也叫巴莱特定律、朱伦法则、关键少数法则、不重要多数法则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及企业管理学等。

3、80/20分析法检验两组类似数据之间的关系,并用来改变它们所描述的关系。一个主要用途是去发现该关系的关键起因——20%的投入就有80%的产出,并在取得最佳业绩的同时减少资源损耗。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管理学定律范文

(南京政治学院,南京 210003)

摘 要:企业员工难免会出现工作失误,善于“批评”,是企业管理者的一种领导艺术。管理学中的“波特定律”为我们带来了深刻启示。

关键词 :企业;管理;领导艺术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4-0088-01

收稿日期:2014-11-20

作者简介:荆博(1985-),男,安徽淮北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军事人才学研究。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员工们难免会出现工作失误,甚至给企业的利益带来一定损失。作为一名成熟的企业管理者,在面对这些员工时,应该讲求批评的艺术,使员工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批评”的根本目的。因此,善于“批评”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如何掌握这门领导艺术?管理学中“波特定律”为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波特定律是由著名的行为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波特提出的,该定律的内容为:“当遭受到管理者许多的批评时,员工能够记住的往往只是开头的那一些,其余的就不听了,因为他们的大脑正忙着想理由来反驳管理者开头的批评。”

启示一:企业管理者应善于进行换位思考

管理学“波特定律”深刻启示着企业管理者在面对员工出现工作失误时,先不要急于对其进行严厉批评,也不要在冲动之下采取任何处罚措施,以免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在面对工作失误的员工时,企业管理者应静下心来,学会换位思考。要善于站在员工的角度上,认真分析这些员工为何会出现工作失误,他们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些失误是不是情有可原的错误,企业在管控机制上是否还存在着种种漏洞及监管失误,等等。在通过一番思考之后,企业管理者要亲自到事故现场或者经多方途径,客观了解失误事件的全过程,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判断。在此基础上,也要与失误的员工们多进行有效沟通,仔细询问他们出现失误的状况。尽管那些员工们讲述失误原因的思维逻辑,是从自身角度出发的,也难免会有寻找客观原因,回避主观责任,存在为自己开脱之嫌,但管理者通过上述多个环节的换位思考之后,已经较为客观的了解了事态过程,基本上能够从自身、员工和企业等多维视角对员工的失误,进行综合判断,得出科学结论,最终通过有效的批评教育,使员工改正错误,在企业中不断成长成才。

启示二:企业管理者应善于掌握批评的艺术

“波特定律”启示企业管理者,“批评”要想达到效果,必须讲求艺术。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企业管理者还是信奉“棍棒”教育法,认为有员工犯错,就必须进行“棍棒”打压,甚至不考虑员工的失误是否有隐情存在,对他们以往的成绩也视而不见,在训斥员工的过程中完全不顾及别人的尊严和心理承受能力,这样不仅起不到批评的效果,还可能影响到其他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认同,不仅削弱了企业凝聚力,更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企业团队建设的质量。为此,企业管理者在对员工进行批评教育时,一方面,要掌握员工的心理规律。其实不喜欢被批评,不愿意接受训斥,一旦听到批评的言语,总想着找理由为自己的失误辩解,是人们心理规律的一种客观体现。针对这个心理现象,管理者不能一味搞机械式的批评教育,而应先采取鼓励的方式,对员工以往的成绩进行肯定,最大限度地消除员工们的心理抵触情绪,然后再帮助员工找出工作失误的具体原因,使员工在内心深处理解管理者的良苦用心,不断促进他们改正错误,提高工作质量。正如“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所说:“当人们犯错误的时候,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惩罚。这时最需要的是鼓励和信心的建立。首要的工作就是恢复自信心。”另一方面,管理者应掌握科学的批评方式,即 “刚柔并济”。管理者应在温和地表示理解员工,尊重员工之后,就要在“柔”的基础上,体现“刚”的态度,要在员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必须直面员工所犯下的错误,使其痛改前非,不能再犯。需要指出的是,波特定律要求企业管理者怀有仁慈之心、爱才之心,但“宽容”是有限度的,宽容绝对不代表迁就纵容,更不是管理者态度懦弱的表现,对于那些接二连三犯错误的员工,必须采取有效的惩罚措施,以维护管理制度的权威。

启示三:企业管理者应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气度

企业要想兴旺发达,绝对不能缺乏优秀的管理群体,而群体中这些管理者的胸怀和气度,往往决定了该企业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和快速发展。在工作实践中,对于员工们一些较小的失误,管理者往往都能做到宽容与谅解,但对于一些事关企业利益的较大失误,管理者就很难做到泰然处之了。探求其根本,还是管理者缺少了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将气度。1963年5月,通用电气公司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间实验工厂发生了爆炸事故。该项目的负责人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他心里很清楚,由于这次事故自己将被辞退。但后来,执行官查理·里德没有这么做,而是耐心地与他查找事故原因,鼓励小伙子好好工作。后来,那个小伙子更加努力勤奋地工作,并将企业打造成为了世界商业巨头。那个当初犯错的年轻人,就是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美国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企业家” 的杰克·韦尔奇。试想,如果当初查理·里德在爆炸事故后没有给杰克·韦尔奇巨大的谅解和包容,而将其辞退,日后通用电气公司就不可能在杰克·韦尔奇的领导下创造商业奇迹。为此,企业管理者在面对员工出现工作失误时,应以宽广的胸怀珍惜人才、关怀人才,尽最大可能去保护人才,挽救人才于水深火热之中,力求使这些出现失误的员工,日后能够成为支撑企业发展壮大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第9篇:管理学定律范文

关键词:本文

1临床资料

近年护士辞职人数:我院共有21个临床科室,平均每个临床科室住院患者35~40例。其中2013年医院新近护士:20余人,辞职:15人;2014年新近护士 20余人,辞职30余人。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总数不足200人,平均每科共有护士7~10人(包括护士长)。

2通过问卷调查表(略)辞职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2.1薪酬待遇低 这里我引用"海潮效应"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引力过弱则无潮,此乃海潮效应。人才与社会时代的关系也是这样。以1个来院满3~10年的三班护士1个月总收入为例:工资900元+绩效(医院各科室月平均奖金)800+中夜班费(300~400)=2000元左右。(刚来医院的护士只有900元左右的总收入)。支出:房租分两种,一种是住医院集体宿舍每月几十元,在外租住500~1000元,"吃"每月900~1000元,还有车费、服装、交往、娱乐等等。

2.2职业特点 三班倒,生活不规律。由于临床科室却护士大多数科室4~5 d一轮中夜班,甚至还有3 d一轮的。这样就造成了更加频繁的不规律。转班勤导致生活不规律,生活不规律导致失眠、心烦、倦怠等一系列生理心理上的不协调状态,最终导致辞职、改行。所以各临床科室始终呈现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怪圈。

2.3护士与"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护理工作平凡而琐碎除了人们习惯性的理解:打针发药,擦洗换药外,优质护理的实施对于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护士们不但要做好"人们的习惯性理解",还要做好健康教育、各种基础护理(洗头、洗脚、擦洗身体、剃胡须等)。现在独生子女多,护士中70、80、90后多数都是,他们在家都是父母的娇娇宝贝,而且都是护理专科或以上学历。综合这两点护士们因此产生了"不值得定律"中阐明的: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2.4护患纠纷 因护士法律意识淡漠、服务态度差、沟通技巧欠缺、医疗费用等因素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护士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身心受伤得不到应有的职业尊重,不能投入正常的工作。这一现象在急诊室、外科、重症监护室等临床一线科室尤为突出。

2.5领导方面的因素 领导不尊重护士:只要是患者或者家属投诉,领导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分青红皂白将护士严辞批评一番;护士犯错时甚至将护士骂得狗血淋头。在他们看来,似乎这样才会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才能体现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才能显示出领导管理者的威严。其实,有的时候过于关注护士的错误,尤其是一些本来就不是护士的错误的话,会大大挫伤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产生对抗情绪,这样就会产生非常恶劣的效果。

3对策

3.1社会需要人才,时代呼唤人才,人才便应运而生。依据这一效应,作为国家,要加大对人才的宣传力度,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对于一个单位来说,重要的是要通过调节对人才的待遇,以达到人才的合理配置,从而加大本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

3.2留住护士,增加转班人数,减少中夜班频率。

3.2.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与人生价值观,客观地看待事情,我们就能比较理性地看待值得与不值得这个问题,不会凡事先想到个人利益与得失,会想到公平、正义、他人与社会,只有这样你才会觉得有很多事都值得做。

3.2.2丰富自已的人生阅历,不断补充知识,增强辨识能力。人生是不断学习不断丰富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与辨识能力也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能正确分辨哪些事情是值得做哪些事是不值得做。

3.2.3换位思考 俗语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往往自已置身其中很难看清楚是非曲直,只有跳出来以他人的眼光来看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与对方或他人调换位置与角度来看问题,站在他们的立埸看会多一些理解与包容,看问题更全面、考虑更周到,这样你就会对一些当初认为不值得的事情产生改观。

3.2.4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多听、多看、多想,三思而后行。每个人都有自已看不到、想不到的盲点,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听、多看、多想,参考他人意见,使对某一事物的判断更准确,减少失误,避免过份不值得现象的出现。

3.3提高护士法律意识 学习有效的沟通;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同情患者的痛苦。

3.3.1借用管理学中波特定律 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所以评价护士重点不在于其职业生涯中是否保持不犯错误的完美记录,而在于是否勇于承担风险,并善于从错误中学习,获得教益。

3.3.2坎特法则 尊重员工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回报率最高的感情投资。尊重护士是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只有护士的私人身份受到了尊重,他们才会真正感到被重视,被激励,做事情才会真正发自内心,站到医院的立场,主动与领导沟通想法探讨工作,完成护士长交办的任务,甘心情愿为工作团队的荣誉付出。

4总结

护士辞职、改行不是一家或几家医院的问题,是一种社会现象。很多医院的护患比都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水平,通过以上原因分析及对策解析,希望能得到医院管理层及社会的重视,避免护士人力资源的流失,才能提高医院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