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范文

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

第1篇: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范文

一、游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低年级美术课教学活动中,游戏活动的融入可以使课堂气氛轻松化、教学趣味化,这对提高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高尔基曾经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在美术教学中,把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中,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在游戏兴趣的驱使下和游戏氛围的作用下,学生更乐于对与游戏教学内容相关知识技能展开学习,对游戏活动所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利用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顺其自然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形成优良的品质。如:人美版一年级上册《大家一起画》一课,我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海洋生物的拼图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再引导学生参与大家一起绘画。这样的教学活动既激发了小学生的创作兴趣和欲望,又使小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创作的快乐,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了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也能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又是视觉艺术,美术课的教材中有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资料来进行。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要让他们十分专心地听讲一节课的确存在困难,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好多媒体设备,那么其结果将是事半功倍的。如: 一年级上册《谁画的鱼最大》一课,教师需要收集大量不同形状、不同大小鱼的图片供学生欣赏,这样才能给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仿佛真的来到海底世界中,观察着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这一年龄段的孩子通常对色彩鲜艳的事物很感兴趣,因此,教师就应该抓住孩子这样的特征,展开课堂教学,同时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创造有效教学情境在美术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

1、创设故事情境

俗话说的好:“一个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我觉得合理的教学情景同样也可以使学生注意力快速地转移到教学中去,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目的。在美术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比如说用故事进行情境创设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二年级上册《新颖的泥名片》一课,我向学生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从中让他们了解有关名片的历史,这样符合低年级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趣味故事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学效果显著。

2、创设音乐情境

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好的美术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妙的乐曲。在音乐的陶冶下,无论是感受意境还是幻想画面,学生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创作,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美术课堂活泼而有趣。我在上一年级下册《太阳》一课时,就用一首《种太阳》的歌曲导入教学,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太阳就在我们身边,也给大家带来了温暖和快乐,整堂课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在创作绘画中也可配上适当的音乐来营造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在学《洗澡》一课时,我播放了一些节奏轻快的音乐,学生就能把自己洗澡时的一种快乐的场景表现出来,而且画面非常生动活泼。在学习《和妈妈在一起》的内容时,我给学生播放了比较舒缓的乐曲,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妈妈无微不至的爱,这些无一不能引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创设虚拟情境

创设虚拟情境也许对大家来说比较陌生,请待我细细到来:就拿一年级上册 《花点心》这课来说,这是一堂捏橡皮泥的手工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对于一年级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来说他们会非常喜欢。假设开门见山地和学生说我们今天要来学习“花点心”这课显然不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于是我尝试创设虚拟教学情境:“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新礼物?”学生回答:“生日蛋糕”。你们说的真好,有没有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给大家带来生日蛋糕呢?有小朋友急忙说:“是有人要过生日吗?嗯,你说对了,今天正是吉尼小朋友7岁生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点心的世界,首先请你选择一款喜欢的蛋糕送给吉尼,好吗?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齐声说到:好”。就这样以一个虚拟小朋友的生日为由创设的教学情境,吸引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层层深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要知道正是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使他们创造艺术作品多姿多彩。通过实践证明,没有教师的示范,他们也能画出千姿百态、形象各异、色彩缤纷且充满稚气和美好愿望的作品,那是学生心灵真实的体现。在教二年级《会变的小手套》一课,我要求学生从家里带来不同质地、不同款式、不同花色的小手套并且让他们先对手套进行观察,再让他们根据不同手套的外形进行联想与想象,在此时,学生会积极开动脑筋,如树、楼房、水母、鱼、仙人掌、公鸡、孔雀等孩子们想出来的事物都充分展现了他们惊人的想象力。最后,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材料对小手套进行加工再创造,并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第2篇: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范文

在推进生本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不仅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一个创造性学科。小学美术教学并非是专业教育,也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画家,而是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丰富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美术的审美、认识、教育三者并举的功能。在美术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运用合作方式,提高教学实效,积极评价学生学习美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生本教育下的小学美术课堂中,怎样才能使孩子喜欢美术,主动学会发现美、欣赏美以及感受美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下面就结合我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谈一谈我的观点:

一. 以学生为本,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美术创作能力,是时代赋予美术教师的神圣使命。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可采取以下策略:激发学生好奇心,启迪学生探究创新。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好奇心,促进学生对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产生很强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思考,产生某种感悟和体验,提高创作能力。在小学阶段,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我在教二年级美术《假如我是巨人》一课时,在巨人与小矮人对比的环节中,我提前藏好了一些小人玩偶,让孩子们在自己身边找一找,看看小矮人在哪里?找到之后让孩子们用自己和小矮人玩偶做比较,小玩偶只有我们的手指那么高,这样一比,自己就是一个大巨人。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怀着各种新奇,不但找到了小矮人,还直观的拿自己和玩偶不进行比较,了解了大巨人和小矮人的比例差距。又在想象环节设计了几个不同的场景,配上音乐,让孩子们仿佛置身在游乐场、海底、太空中、森林里……调动了孩子们的各种感官去客观地感受;而且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创造了条件。从而更好的培养、提高美术素养。

二、在“不教而教”中培养良好的美术习惯

“不教而教”中的“不教”,是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他;“教”就是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对他们进行启发、引导,培养良好的美术习惯。如我在二年级的美术《绘画游戏》这课上,结合课本内容让孩子们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然后在分割的块面上填上自己认为好看的颜色,结果每个学生画得都很美,有的乍看起来是动物;有的则像植物……不但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线条及色彩搭配的感受能力。也掌握了画线条与画色块时不同的握笔方法,培养了用色的良好习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不但对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及健全的艺术素质的培养起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运用合作方式,提高教学实效

美术新课成标准指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是国家对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现在的美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是一种常用形式,一种教学策略。如在教授人美版第6册《怪兽》这课时,课前我要求学生去收集一些废弃品,带到课堂上进行制作。那天各组的同学都带了工具和材料。其中,有一组同学带来了泡沫块、胶水、牙签、颜料等,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怪兽,那怪兽的造型栩栩如生。另一组的成员则用废弃的胶卷壳、废纸板、饮料盒等制作了怪兽,充分突出了怪兽的“怪”这一特点;有的用易拉罐、塑料袋制成怪兽,也是生动形象。他们的作品真是千奇百怪,件件精美。又如在教授《大树的故事》一课时,我启发学生看看大树上到底能发生什么样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全班一起为我在黑板上画的大树添加故事,顿时各小组纷纷讨论开来,一起探讨用什么艺术表现形式。最后我收到了许多生动有趣的优秀作品。有树叶上小小昆虫的故事,有树洞里小松鼠的故事,有大树根里小蚂蚁的故事,还有树枝上小鸟的故事……这些画还有一个更大的特点就是运用的材料和表现的形式各具特色。学生们有用水彩笔求朦胧的树叶,用油画棒表现树木的粗犷,用线描勾绘小动物的精细……总之,件件作品都依照学生的喜好完成,作品充分展现出学生的创造力和无限的想象力。

四、开展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开展科学评价学生学习美术,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及W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一是对学生进行差异评价,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不同学生因人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二是激励评价,即从尊重、爱护、平等的原则出发,维持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动力;三是坚持发展评价,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因为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期待与鼓励,信任与尊重、赏识与唤醒。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我们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程内容,巧于启发学生想象、构思,还要指导学生敢于冲出传统美术观念的框框,大胆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自己所看到的物体,不要害怕形象画不准确。教学中,要提醒学生保留绘画作品的原创作,让学生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在画面上更好地表达内心感受。

第3篇: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多维预设;教学预设

传统的美术课堂的基本模式:讲授―练习―评价。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被动又缺乏积极性,而教师也是重复演绎,缺乏教学热情。这种以本为本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情绪的抒发。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而教师只是从旁引导。

想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由表达的理想课堂,就离不开教师在课前的精心地准备与设计。教师在教学预设时应该认真读透教材,多维度地进行预设,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中自由表达。多维的教学预设与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两者结合是教学活动得到顺利展开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预设时一定要深入教材,吃透教材,做到充分的了解教材的内容与目的。美术是一门具有人文性、视觉性、实践性、愉悦性的综合类的学科。它的这一特性就决定了我们必须采取多维的教学预设去设计课堂。这样才能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表达和创作,最终学生得到不断的成长。接下来,我以课堂具体课例,介绍一下在在小学美术课中多维预设的运用。

一、《鳄鱼拔牙》――画面构图预设

构图是绘画的基本要素。儿童画的构图与我们成人的很不一样。儿童画更多的是凭借学生的直觉来引导自己的思维,但画面效果往往比较随意,主体不突出,画面不均衡,缺少背景等等问题。因此在开展教学前,有组织的进行构图预设起着重要作用。

《鳄鱼拔牙》课例中,我们以鳄鱼为主体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直觉在画面中安排主体物的布局,然后围绕着主体物把符合画面内容的事物添加进去。老师要结合情景与故事,运用生动的语言加以引导。掌握了这节课,我们可以运用到其他同类型的课中,如《蚂蚁与西瓜》、《猫咪的故事》等课程。

在小W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构图基本知识,不能要求过高,过急。通过对于画面构图的预设,让学生学会让画面饱满起来,形成构图的意识。学生能在作品中做到画面安排合理,让欣赏者感到舒服就可以了。

二、《瓶子拼贴画》――美术材料预设

美术材料指的是学生在创作时的画纸、画笔、颜料等工具材料。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有大量的美术材料可以选择,而美术材料对于探究教学的目标和主题思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瓶子拼贴画》课例中,其课程实质是画面当中用色上的一个预设,其目的是要求学生达成大小、疏密变化的认识,同时进行色调知识的了解。在这节课中,我进行了材料上的预设,要求学生统一准备黑、白、灰卡以及报纸。首先了解瓶子的基本特征,学生自由选取黑、白卡以及报纸剪出不同大小和外形的瓶子。然后开展一个学生之间的分享互换活动,交换大小,颜色不同的瓶子,让学生以灰卡为背景,自由拼摆,寻找疏密变化。当学生看到最后的作品时,都比较满意。学生在这节课中很轻松愉悦,并没有意识到老师带着他们在玩高级灰。在学生自由表现的过程中,教师已经达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种无痕的教学预设,让学生在放送陶醉的状态下毫不自知的完成了思考和表达。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心中的太阳》――绘画步骤预设

一、二年级的低段学生在表现画面时,常常会画得过小或者画面抓不住重点。破坏了画面的整体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可以对绘画的步骤进行一定预设,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一年级下册《心中的太阳》一课中要求学生画各种各样的太阳。如果不预设步骤,学生画出来太阳往往都偏小,没有变化,一个个散落没有关联。因此,在绘画步骤上我进行了预设。首先,第一个画的是太阳爸爸,他是家里的大胖子,最大个,我们要把他画的最大,画在画面的中心一点。第二个是太阳妈妈,看,她正挽着太阳爸爸呢,妈妈的身体被爸爸挡住了一部分,妈妈也要爸爸小个些哦。还有太阳爷爷、奶奶,他们都是大人所以要画大一点。其他还有太阳姐姐、妹妹、弟弟……随便画。这样的绘画步骤就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在课堂中画面把握问题。但是,我们在进行绘画步骤时,也要注意与故事情景的结合,不能只注重结果。

第4篇: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范文

课堂实例

这几年我常教四五年级的美术课。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虽然兴趣有所下降,但也能认真上课,认真完成作业。可有一次学生的作业却让我深感震惊。

那是在去年人教版第九册《诗配画》美术课教学中,我因为临时有宣传设计之事,想去调课已来不及了。上课时,草地讲了古诗与画的联系之后,布置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自己最熟悉的古诗,根据古诗的内容配上优美的图画,让它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学生开始作业后,我则开始忙自己的事,也没有进行个别指导。下课时学生的作业交上来了。我忙完后翻看学生的诗配画作业时吓了一跳,这哪是五年级学生的美术作业?作品构图胆小拘谨,画面空洞,言之无物,内容缺乏个性,色彩单调重复,形式呆板统一,大都采用了简单的平涂表现形式,更有甚者,有些学生的人物造型依旧是“大圆圈”为人头,“直棍子”为四肢的“面包小人”。

事后,我在其他平行班级也教学了《诗配画》一课。由于课前准备充分,课堂上我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给予恰当的引导,结果学生的美术作业就大不一样。绝大多数学生的作业不仅构图大胆,想象力丰富,而且表现形式多样。有线描画,有淡彩画,还有装饰画等。两次学生作业,其结果大相径庭。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仅仅是学生不认真画画吗?还是他们的绘画能力出了问题?为了证实上述想法,我对二年级学生进行了有目的的实验,用上述两种教学方法教学《虾和蟹》的想象画,结果两个班的学生作业除了构图上有明显的区别外,其他的如色彩、造型、想象力等都相差无几。看样子,这的确是中高段学生特有的问题。

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该如何让这些学生顺利地走出尴尬局面呢?我深入地进行了反思。

小学生到中高段年级时,他们不再是为了取悦自己的心情而作画,开始欣赏比较写实的成人画;但此时,他们的绘画技巧又不高,处于一种“眼高手低”的矛盾之中,既不愿意再画“儿童画”,又画不出他们喜爱的“成人化”作品,从而渐渐对绘画感到束手无策。当课堂上没有美术教师引导他们时,他们会感到特别迷茫,于是出现了上述案例中的种种尴尬现象。如果教师一味地顺其自然而不加以正确引导,那就使美术教育失去了意义。

对此现状,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三个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小学中高段的学生在获得相应的技能时,又保持他们的想象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从而顺利地走出转型期的尴尬。

一、欣赏名作,满足他们审美的智力需求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活动中,我们要让学生接触尽可能丰富多彩的风格与形式,让他们在多元的美术文化中成长。教师在课堂上应多让学生和大师的作品进行对话,拓展学生的思维。 通过对大师作品的欣赏,体会大师们个性张扬的画风,使学生对艺术无错误的思想有较深的理解。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身心轻松愉悦,作画时就会自信。通过对大师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师的绘画技能,如完美的构图技巧、物体的透视处理、色彩的和谐运用等,并能从大师的作品中表现的情感和体现的意境上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二、传授知识,满足他们诗意的写意需求

小学中高段的学生既不能像低年级学生那样自由想象地画,又不能快速掌握高标准的写实技巧,故出现了“停滞”现象。这时,只有融合儿童美术和成人美术,即采用半写意或半写实的表现形式,才可以帮助学生脱离困境。半写意或半写实的表现方式同样离不开美术专业知识的支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或者选用合适的校本教材,向学生传授一些基础的美术知识,如浅显的构图知识、透视知识、色彩知识和光影知识等,使学生既不会因死板的程式化教学泯灭童心,也不因教师一味地认为一切随其自然而不进行任何正确的教授和引导,致使他们对起码的艺术知识都不甚了解,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

三、注重写生,满足他们表现世界的写实需求

第5篇: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范文

  青年教师工作总结通用模板

  为推进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有效评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促进学习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我校于9月13日至10月15日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本校举行了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又于10月19日至10月29日共14名学科的14名教师参加了中连学区的课堂教学风采选拔赛,至此一个半月的时间,在全体参赛教师的积极参与,全体评委的辛勤工作下,教学比武活动圆满拉下了帷幕。现将本次比武活动作一个全面的回顾与总结。

  本次比武活动,是根据市教育局要求,为推进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由点向面铺开的对教师的检阅活动。比赛规则为:教研组长先天下午命题,参赛选手早自习抽取课题,两小时内钻研教材、设计教案、制作课件、跨年级异班上课,写课后反思、课后集体评议。这样的比赛,对教师来说,既面临着机遇,更面临着挑战!使教学教研变得扎实而灵动,课堂变得绚丽而多彩!大部分参赛教师以实际行动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进行了有益有效的尝试,基本达到了本次教学比武活动预期的目的,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具体来讲,本次活动有如下特点:

  一、目的明确。

  根据我校学期初教务处的工作计划安排,结合市教育局要求,如期组织实施了此次大型教学比武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促进教师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经验的学习,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为教师互相学习和锻炼提供平台,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组织实施周密严谨。

  1、教科处于9月7日制定并公布了此次教师教学比武活动方案,由各教研组采取公推公选的方式,其中各教研组均推选三名以上教师参赛,共上课15节。

  2、全体参赛教师认真准备,精心策划课堂教学,校长亲自指导、全程跟踪,各评委和学科评委认真履行职责并积极组织评课议课活动。

  3、赛后的评课活动各教研组长认真组织,深入细致地评议每一堂课。做得特别好的是语文组,他们评课记录详实,坚持做到人人发言,公正评价每一堂课。在相互的评价中得到了成长,升华。

  4、在听课过程中,程序井然。评委小组全程跟踪听课,认真而客观地评分。从15名参赛教师中评选出3个三等奖,其余选手全部为优胜奖。

  三、各部门通力合作,整个活动开展的井然有序。

  本次教学比武活动规模大,涉及部门和人员多,但由于有大家的互相协调和合作,使得持续一个半月活动进行得相当顺利。为了保证活动能及时、顺利地开展,各评委、参赛选手都能自己积极调课,没能避开的课,相关教师主动的对课堂进行了调动。听课老师也很积极(我听的13堂课里每次听课人数都在20人次以上,几乎没有课的老师都来听课了),在此对积极全程参加活动的评委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其他部门的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积极参与听课活动的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所有参赛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获奖教师表示祝贺!

  四、成果

  这次赛教课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紧跟新课改步伐,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容量安排适中,教材处理科学,以学定教,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注重与学生平等、真诚地交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青年教师工作总结通用模板

  从事教育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会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2、各教研组积极组织老师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3、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三、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培养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本学期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重点学习。加强通识研修,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总之,在工作中,有收获信任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路漫漫兮我将上下求索,为这最光辉的事业奉献着无悔的人生。

  青年教师工作总结通用模板

  今年是我入职的第二年,本学期担任二年级3班的班主任。本班学生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工作量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不少困难与问题,教学经验与方法都处于积累与探索中。我的教学工作汇报如下:

  一、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在各个方面都需要老师和家长正面引导与培养。在平时,我注重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课堂重视纪律与规矩,坚持每天晨读。尽量进行有趣味性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师生、同学之间互相尊重,文明礼貌相处。我常常利用班会课强调纪律、安全、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意识。每天,合理有序地做卫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小任务,也有助于强化责任意识。每天课下,我会强调先检查自己的地面和书桌卫生,安排摆桌椅的同学课下做好监督。在课上和课后我会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奖罚分明。

  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课下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班集体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沃土,有了这块沃土,学生的个性才能百花争艳。一个良好的集体需要有良好的班风,我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娱乐与学习的氛围。课下,我看到学生追跑打斗,不但不安全,学生还会觉得无聊。我带头组织同学们跳绳、踢毽、扔沙包等集体活动,既调动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凝聚力。时不时也会上节音乐和美术课,增长兴趣,激发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个性,希望可以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

  三、加强与家长联系

  学生的教育,不光只在学校,还在家庭。我平时会关心爱护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更加关注那些表现不太好的同学,多留意他们的学习情况,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当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有困难时,我会耐心地询问和帮助他们。一旦发现学生在学习上、身体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况,我及时和家长联系,向他们说明和了解情况,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使学校、家庭相互配合,更好地教育学生。我班的学生家长,我几乎每个都联系过,使孩子的教育更加完善。

  四、学习情况

  如果不谈学习和成绩,我觉得每个学生都非常可爱。如我班最调皮的李鑫,有一次课下,我正找黑水笔写东西,却找不到,临时借了他是铅笔用了一下。第二天,我发现讲桌有一只黑水笔,我以为是我落下的,课下李鑫告诉我是他拿给我用的。我当时内心暖暖的,真是可爱的孩子!玩世不恭的刘学,他作业每次都对付,字迹潦草。一次给他耐心的判完作业,钢笔水洒了,他就问我钢笔水多少钱,我说我不知道,他说不是您自己买的吗,我想给您买一瓶。我说不用你,学校有很多。内心还是挺感动的!

  但学习还是主要任务。对于那些不想学习,书写差的学生我进行谈话教育,使其在思想方面上加于重视,与家长交流,双管齐下。使学生意识到,作为一个学生就应认真学习。在课下,也经常辅导个别学生,还安排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较差的同学,提高学习效率。

  五、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虽然每天费心费力,但我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对班干部的培养力度不够。许多班干部在同学中的威信不高,一方面班干部本身没有做得很好,没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我放得不够,他们缺少锻炼的机会。

  2、班级活动开展的不多。低年级的学生爱动,喜欢做游戏。但学生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我思想上不够创新,组织不到位。

  3、对后进生,缺乏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效果不佳。

  六、今后努力方向

  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的地方,也是孩子们活动的地方,更是孩子们长大后有很多美好回忆的地方。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

  2、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多请教老教师,虚心学习,积累经验与方法。

第6篇: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范文

要任务。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笔者试图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出发,在美术教学中大胆改革和创新,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激活美术课堂,

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美术 美术课堂 创新

审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不得不承认由于应试教育等原因,美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被视为“副科”,传统的美术课堂的教学始终处于一种不被重视,简单、机械的状态中。由于条件的局限,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对课本知识进行简单的作品和作者的介绍,缺少师生互动、缺少对教材的进一步拓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及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美术在教育体系中的角色愈发重要起来,而激活和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故事导入课堂,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事先根据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营造一种既现实可行又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进入学习状态。故事导入教学不仅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初中学生在充分感受美的同时,其创造美的强烈渴望也得到了激发。在初中二年级美术《我与动物有个约会》一课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尝试使用导入式教学来引导学生,试着为书本中的一幅作品编了一个小故事,利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处的童真,此时学生叛逆期的烦躁与迷惘也瞬间得以淡化,他们开始争先恐后地模仿笔者给同学讲故事。笔者充分把握学生热情投入的时刻,将学生的注意力转到第一课时中他们描绘的动物上面,让学生为动物们编故事。课堂过渡得很自然,学生也接受得很快,他们根据故事情节完成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动物活动的画面,用画笔尽情地勾勒着心中的快乐王国。

二、将游戏引入课堂,创设求知情境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生环境。好奇心、求知欲与创造胜思维是紧密相连的,它们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当人们对某些事物,某些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努力去求知求解达到“入迷”的地步时,就会激发起积极的思索,并且可能唤起灵感。好奇心、求知欲的培养是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为此,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逐渐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和善于发现的技能,增强自信,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动机。在美术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角色体验”。教师可根据条件和教材内容合理选择和安排游戏活动,比如在“人物头像”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进行教学,还可以贴眼睛、贴眉毛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掌握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通过组织游戏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的。

三、小组合作与竞争,共同探究与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后实施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是新课改和时展的需要。在美术课堂中适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以竞赛的形式来完成课题,在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在上手工课、绘画课等用分小组合作竞赛来完成课题是常见的事,效果也相当不错。而在欣赏课中也可以尝试以分小组合作竞赛的形式来完成课题,效果也相当显著。例如在《杰出的艺术智慧》这一课时,一改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然后参与学生讨论、相互提问等,这样的安排使得课堂气氛很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差。近年来笔者尝试了分小组合作竞赛的形式来完成课题,课堂气氛很活跃也很成功。课内我安排班上分 4 个小组来进行本课内容的知识问答或抢答,每组先给出基础分 100 分,然后教师来主持学生回答或抢答,回答对的将在本小组的基础分上加分,答错的减掉相应的分数,最后来进行评比,看看哪个小组胜出,胜出的小组可以惩罚倒数第一的小组来进行集体表演。这样课堂教学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学生对新知识的把握也很好,但教师在主持学生竞赛时,要注意适当穿插对本课知识重点难点的讲解和小结,使学生更全面地把握好本课的知识点。

四、充分鼓励学生,课堂自我展示

美术作业贵在创新,贵在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优秀的学生作业均因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被教师肯定,无形中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受到教师的肯定,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动机和个性心理健康因素,体现了美术学科的学科特点,对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如在学习“卡通天地——人物卡通”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用卡通画的形式,给同学或教师画一幅画。笔者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审美情趣,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把同学和教师的卡通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有的学生把美术教师脸上的笑容和表情描绘得像个中学生,又把眼睛夸大,表达她对美术教师的亲切之情,体现她那独特的审美情趣;有的学生用非常轻松流畅的线条,把同班一位肤色较黑的同学画成“黑炭头”,惟妙惟肖,入木三分;有的则夸张男同学的小平头与大鼻子。其他学生的作品,也是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精彩。当教师把作品收集起来,贴在美术教室的墙壁上展示时,学生看到自己的“杰作”供全年级段的同学欣赏,个个乐滋滋的。在这堂课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同学们通过亲身经历,去体会、感受如何探讨问题,如何去展示自我,学生积极的探索,发挥了主人翁的精神。

五、结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引导创新意识,这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要的教学策略。美术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第7篇: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深入 研读 创造性 应用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0-01

一、缘由――由观摩课堂教学比赛引发的思考

为了更好、更快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天山区每年都会定期组织全区的美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比赛。本人作为学科的组织者和负责人,聆听了每一位老师的课。听了这些课之后,感到有一部分老师的课堂确实有教学出彩之处,令人印象深刻。但在有些老师的课堂中,教师对教材明显欠缺理解,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够精准,对内容只是肤浅的讲解,图片赏析不到位,缺乏美术学科特点。出现这样的例子折射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不到位,缺少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和创造性的应用。 这也引起我对如何创造性解读教材的深入思考。

二、探究――教材使用的误区分析

通常美术教材里每一课呈现的图片较多,文字介绍一般包括重要知识点和作业要求,直接传递给老师的信息是有限的。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要从中发现图片所蕴含的美学意义,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再选择合适、灵活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绝不是容易的事。有的教师对教材缺乏深入的解读,仍习惯于教教材,使得教材没有得到创造性的使用,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感悟――深入研读,创新应用

朱熹的名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给了我启示,教材即源头。只有清晰、准确的了解了教材,将这个源头的来龙去脉理清楚,才能展开教学。教材是图像与文字、文本的结合,美术教材的解读要从解读美术教科书开始。

(一)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编写主旨。

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成为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首要之举。

拿到教材之后,我们首先要做好教材分析,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准确解读教材。“教材的准确解读―目标的具体设计―内容的合理确定”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先从文本解读谈起。例如在二年级下册《吃虫草》一课中,教材中介绍了自然界中一种奇妙的动物―吃虫草,旨在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吃虫草的外形特征、色彩特点和不同的吃虫方法,引发求知欲,激发兴趣,感受自然界的美妙,在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和多种表现技法,创作一幅作品。这是对教材的初读。

2.教材解读要理解编者的意图。看这一课在本册、学段所担负的“责任” 或此课选在这册、这个单元的意义。教师在基本了解了教材之后,可以进一步思考,当一幅作品被选作美术教材中的范作,就自然生发了美术教学价值,这种教学价值就是事关学生鉴赏、美术创作能力发展的美术知识。发现教材蕴涵的教学价值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3.教材解读要考虑学情。老师要着重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在哪?学生美术发展有什么新的需求?例如教师对雕塑的解读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浅尝辄止,只停留在外形的直观层面,教师仅仅依据教学参考书进行教学,没有对雕塑之美进行品味,结果是以浅对浅,教学成了课本的位移、教参的抄写、肤浅的感官体验,缺乏主动参与,没有想象、体验的空间,教学活动枯燥乏味,学生失去了对雕塑之美学习的兴趣。另一种是无限度的增加理解难度。因此对雕塑的教学要做到深入浅出,在自己解读时要“深”,在帮助学生理解时“浅” 。大胆取舍,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储备、知识积累及雕塑作品中所呈现的外形和欲表达的情感方面找结合点,为“教”所用。

(二)整合与活化,让资源启迪探究

整合教材,让资源贴近学生。要让教材成为充满诱惑力和吸引力的信息资源。文本材料虽然有些也是图文兼备的,但因时空的限制,往往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有时不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需要,努力把静态的教材资源转化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动态资源,使其能在动态变化中诱导学生质疑问难,更好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如七年级《敦煌壁画》教学中,让学生欣赏壁画时,教师就灵活应用多媒体优势,将静态资源动态化,将敦煌石窟内全景动态呈现,使学生更直观的欣赏到满壁飞动、天衣飞扬的壁画之美。并由此触动问题的生成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拓展教材,激发创造性思维

第8篇: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范文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操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这种观念,这种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的未来与发展。

职中美术课程以艺术欣赏为主,更加关注学生人文意识的萌发与教学实践的融合,它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它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打破了学科知识的界限,教学活动从学科基础转向更广泛的生活和人的身心发展的基础。应该说,美术欣赏课程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利用美术欣赏课作为进行渗透人文精神的阵地,在美术教学课堂内外,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

一、创设自由和谐互动氛围,引导学生萌发人文意识

我校有很多学生社团,其中由我指导的小炒智囊团专门负责学校日常讲座及校园活动的广告宣传任务。社团中的成员多数是我在平时美术课上发现的、具有很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稳定、优异,又各有所长,把他们组织在一起活动,能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尽情的发挥,同时也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艺术和日常生活的连接,可以丰富自己的艺术体验和感受,提高艺术感知能力,并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美的点滴;学会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美化生活,进而提高生活质量。任何艺术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则可以通过艺术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以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萌发自我人文意识的效果。

二、整合互动有效互动教学,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科优势资源与美术相融合,我尝试通过课外活动来加强与补充职中美术课人文素养融合的实践研究,来帮助学生通过美术课堂的有限学习,挖掘自己的潜能,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乡土美术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人文元素。我们用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评价、标准考试规范大家,使教学走入了模式化的怪圈。其实,任何一个人,要取得成就,他就必须有特色;每一个学校,要有影响,必须有特色;一个地区的教育,也只有特色鲜明,才能真正有立足之地。

美术教学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资源特色,季节气候、地理条件、科技水平、地方工艺等都不一样,各地完全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本土资源来设计特色课程。美术欣赏教学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提升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借助多元思考互动元素,触发学生感悟人文内涵

美术欣赏课是一种人文课程,它不再把艺术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训练,而是把它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

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胜任自如,但对于职中美术欣赏课的教育目标,则需要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些标准和要求促使美术教师要紧随社会发展,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他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开放性的生态型知识结构,使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能够得到潜在的提高。

针对这一点,我努力做过一些尝试。

一次,我在上高二年级的最后一节美术课时,我让学生以杜甫的《绝句》为题,完成一张创意作品。题目布置下来,同学们起初颇感惊奇,接着便兴奋起来,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有的同学开始在下面窃窃私语,多数同学则显示出跃跃欲试的表情。这时我便抓住时机,向同学提出具体要求:发挥创造性思维,展开想象,不受约束地去创作,并允许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作业可带回家去做,第二天交上来。

从课堂情绪来看,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而当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被同学们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开阔的思路、丰富的想象、敏捷的灵感吸引住了。

一位同学结合最近报道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创作了一组漫画:第一幅的画面上,两幅丑恶的嘴脸正在交谈,他们是三鹿主管领导和黑心奶农,正在做金钱交易(两个黄鹂鸣翠柳);第二幅画面是一行白鹭把象征受害者的婴幼儿拉向天空,国家信誉遭受质疑(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三幅画面是震怒的全国人民的诉状像雪花一样飘向检察院的窗口(窗含西岭千秋雪);第四幅画面是一条孤船载着罪恶飘向死亡之门(门泊东吴万里船)。整幅画面简明、精练,巧妙地运用了诗意,体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不失时机地与人们关注的事件结合起来。

其余同学的作品也都创意新颖,不拘一格,有的同学从地图的版块、围棋的攻守、环境的保护、祖国的统一、学校的生活等各个方面围绕这首诗展开想象,大胆地进行交换、延伸进行创作,既有情趣,又富寓意。从艺术角度看来,学生们的作品尽管还不够完美,甚至有些粗糙,但其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创意,确实令人叫好,也是最可贵的。在我评讲时,学生也对自己大胆想象的创作表示满意,流露出成功后的喜悦与得意,情绪非常高昂,似乎悟到了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第9篇:二年级美术教学策略范文

一、 村级小学教学现状分析

1.课堂师生比偏低

村级小学多数班级人员未满额,据笔者调查,50人以下(不含50人)的班级占总数的76.8%,其中10人以下(不含10人)的班级占总数的16.1%;20人以下(不含20人)的班级占总数的32.2%;30人以下(不含30人)的班级占总数的46.9%;40人以下(不含40人)的班级占总数的58.03%。班级规模小虽然有利于小班化教学,增加各个学生与教师作个别交流的时间与次数,但课堂中学生间的群体交流受到限制,尤其是课堂讨论,也难以形成课堂群体心理气氛。据调查,多数村小学实行单式教学,有时在课堂中教师只教十几个学生,甚至几个学生。由于村级小学班级人员未满额,以致实际师生比偏低。据调查与统计,村级小学实际师生比平均为1:17.9,低于国家规定的农村小学师生比(1:23)。[1]有31.6%的村级小学实际师生比低于1:10,从教育效益的角度来说,村级小学实际师生比偏低是师资的浪费。

2.教师课头多,备课负担重

所谓“课头”,即一门课程与一个年级的组合,如一年级语文、二年级数学。村级小学年级单班的情况比较多,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意味着教师每上一节课就要备一节课。村级小学若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完全小学总课头至少在48个以上,由于村小学教师人数比较少,摊派到每个教师头上的课头就比较多,据调查,村级小学教师平均课头为3个,多则5、6个,少则2、3个。村级小学教师周课时比较多,据调查与统计,平均周课时为19节,这意味着每个教师每周平均要备课19节。由于周课时、课头太多,很多教师只是在课余时间作简单的备课。由于教师备课不足,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有些小学为了省事,将所谓的副科改为自习课(当然课表上有该门课程),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3.非专业化教学范围广

专业化教学即任课教师从事与自己的专业素质相吻合的某些课程的教学[2],与此相反则是非专业化教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专业不对口。当前多数小学初步实现了教师专业化,尤其是青年教师,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素质,但在农村小学,尤其是村级小学却难以做到专业化教学。事实上村级小学教师成了“全科教师”,所有的课程的教学都要承担。由于村级小学难以做到全部课程的专业化教学,某些课程的教学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尤其是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如外语、音乐、美术、体育。可以说,非专业化教学是村级小学教学质量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 村级小学片区校际合作教学有效实施的条件

1.合理划分片区,设立教学协调机构

乡(镇)中心小学可根据地理位置将全乡(镇)的村级小学划分为若干片区,每个片区包含3~5所村小学,每个片区设立一个教学协调机构(如片区教务处),设主任与干事各一人;每个片区确定某一小学为中心点小学,该小学在地理位置上应该处于片区的中心,且交通方便,完全小学或规模比较大的小学比较适宜作为中心点小学。一些乡(镇)设置了联合小学(招收附近几所村小学的高年级学生和本行政村适龄儿童的完全小学),联合小学可作为片区中心点小学。片区教务处挂靠中心点小学,中心点小学校长兼任片区教务处主任。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片区可以跨越乡(镇)、县(市、区),吸收别的乡(镇)、县(市、区)的临近的个别小学加入片区。

片区教务处的主要职责是协调片区内各小学之间的教学、教研合作事项,不插手干预各加盟小学的内部事务,接受乡(镇)中心小学的领导,并对其负责。片区内各小学之间是一种同盟关系,地位平等,片区内的各合作事项应秉承自愿、互利的原则相互协商,片区教务处主任(即中心点小学校长)有时可与其他小学校长举行联席会议,就教学、教研合作的具体事项作出安排。中心小学要负责指导各片区的教学业务,并协调好各片区之间的关系,促使各片区之间相互合作,彼此借鉴与吸取对方的经验与教训。

2.组建结构合理的片区教师队伍

乡(镇)中心小学应该以片区为单位,以课程为纬度,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各片区配置足额的任课教师。具体来说,可先统计出各片区各门课程的周总课时,按照每个专任教师周课时18节,兼职教师周课时10节的标准,配置各片区各门课程相应数额的任课教师。片区专任教师可以挂靠某一村小学,担任该小学某班的班主任,但其教学任务由片区教务处统一安排;各村小学校长作为兼职教师固定在本校任课,一般情况下不到异校任课。片区可按学科组建教研组,设组长一人,将本片区的所有任课教师(含兼职教师)编入相应的教研组。各学科教研组由片区教务处统一领导,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片区专任教师不固定在某一学校任课,而是在本片区多所小学作巡回教学。对巡回任课教师课务的安排要坚持两条原则:一是要依据其专业特长与教学经历,尽量做到专业对口,发挥其专业优势;二是要兼顾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一般情况下,应根据其居住地安排他(她)到片区内离家比较近且顺路的小学任课。对巡回任课教师实行三方考评,即片区教务处、所挂靠小学和其任课小学共同参与考核与评价。

3.订立片区校际合作教学协议

为保证片区校际合作教学的顺利实施,片区内各小学之间要签定协议,明晰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就合作的目标、项目、形式达成共识。各小学要秉承“平等、互惠、共享、双赢”的指导思想,真诚合作,从而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各小学校都要切实执行,按协议办事。如果在执行协议的过程中各方产生纠纷,应该由乡(镇)中心小学负责人来调解。

三、 村级小学片区校际合作教学的主要形式

1.任课教师片区巡回教学

片区巡回教学是指任课教师每周在本片区内的若干所小学之间轮流上课[3],这就是当前人们所说的“走教”。这种教学形式明显的特点是教师流动,学生固定,即教师轮流赴各学校上课,学生保持在原学校原教室。片区巡回教学有其明显的优点,主要表现为:1.可有效扩大专业化教学的范围。村级小学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实行专业化教学,巡回任课教师可只任教一门课程,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深入钻研某门课程的教材教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2.减少课头,减轻备课负担。巡回任课教师可只承担一个或两个课头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每周只要备几节课,有更多时间来设计教案,制作教具、课件。3.扩大教师之间的交流范围。巡回任课教师可与本片区的所有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尤其是与任教同一门课程的教师进行交流,相互吸收对方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4.便于学生接触更多的教师。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与教学风格,学生与各种教师交往,可接受各种不同的影响(包括观念、态度、习惯等),有利于开阔思路,形成多样化的人格特征。

村级小学实行巡回教学,首先要给各位任课教师合理编制好课表,原则上由一个教师承担3~5所小学某一门课程的教学,主干课程(语文、数学)以一个课头为宜,其他课程以2~3个课头为宜,周课时控制在18节以内。其次,对巡回任课教师要进行有效监督,可实行签到制,由其任课的小学负责考勤。再次,要为巡回任课教师创造适宜的教学条件,尤其是准备大型的教学器材,如多媒体、音体美器具等。

巡回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区别对待不同学校的学生。任课教师应该针对各学校某一年级学生的群体特点及个体间的差异,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与课堂管理措施,尽量做到因材施教。2.区别对待不同课程。在小学所开设的课程中各门课程所处的地位不同,语文、数学属于主干课程,即核心课程[4],其他课程则属于边缘课程;各门课程的性质也不同,语文、数学、外语属于学科性分科课程;品德与生活或社会、科学属于综合性广域课程;音乐、体育、美术属于活动性课程,其中外语、音乐、美术、体育属于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鉴于各门课程的地位与性质不同,各门课程是否需要实行巡回教学,要作具体分析与区别对待。一般来讲,主干课程、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适宜采用巡回教学,由专业化的任课教师来施教。3.发挥“助手”的辅助作用。所谓“助手”即任课学校的兼职教师、员工或任课班级的学生干部。他们要协助任课教师准备上课必需的场地、器材。4.正确处理好直接教学与间接教学的关系。所谓直接教学是指师生面对面地进行教学;所谓间接教学是指任课教师事先布置好学习任务(书面作业、实验、技能练习),事后检查与评价,由“助手”负责维持现场秩序的教学,如自习课。要以直接教学为主,间接教学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形式。

2.异校同年级合班教学

异校同年级合班教学是指两所或三所村小学某一年级的学生临时集中在某一学校,重新组合成一个班,在人员满额的班级中开展教学[5]。这一教学形式的显著特点是学生临时流动,异校上课;其明显优点是班级人员满额,受教学生多,教师可以面向四五十个学生同时开展教学,营造浓厚的课堂气氛;其缺点是学生上学的路途比较远。村级小学在下列情况下需要实行异校同年级合班教学:一是片区小学开展观摩课活动。片区小学有时要开展校际教研,先听课后评课,在人员满额的班级中开展教学更有利于营造浓厚的课堂气氛,同时也为了避免因任课教师外出听课而导致学生停课,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实行校际合班上课。二是城镇小学教师送教下乡。县(市、区)教育局有时可选派一批城镇小学优秀教师赴农村小学作短期或长期支教,这些教师可以挂靠乡(镇)中心小学,在全乡(镇)范围内选定某几所村小学作为固定的教学点,就某一门课程在这几个教学点之中作巡回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其他村小学某年级的学生有必要集中到作为固定教学点的小学合班上课。三是紧缺学科教师赴各村小学作巡回教学。为减少教学点,提高教学效益,在这种情况下,也有必要实行校际合班上课,年级人数比较少的某小学的学生有必要合并到同年级班级人数较多的另一小学来上课。

异校同年级合班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就近合班,即空间距离相隔比较近的两所或三所村小学某一年级学生合成一个班。2.少数服从多数,即某一年级人数比较少的某小学学生到同年级人数比较多的另一小学合班上课。3.区别对待不同年级的学生。三年级以上学生可以赴异校合班上课,一、二年级的学生因年龄太小,自理能力不足,不宜赴异校合班上课。4.恰当处理本校上课与异校上课的关系。异校合班上课是权宜之计,在特殊情况下才有必要这样做,因此,范围不宜太广,次数不宜太多,学生应该在本校上课为主。5.保障学生的路途安全。原则上学生在来往的路上有教师或其他成年人接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包车接送学生。

3.多校联合开展学生技能训练

村级小学规模小,师资不足,要开展某些项目的技能团队训练比较困难,如篮球、集体舞、合唱、团体操等方面的训练,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开展校际合作,即片区内各小学选派若干个有专长的学生集中到某一小学,由片区教务处选派有专长的教师对他们进行统一训练。就技能训练而言,在下列情况下需要开展校际合作:一是片区组建某些项目的大型学生团队,如篮球队、体操队、合唱队、舞蹈队,这时各村小学有必要选派有专长的学生参加,片区教务处必须指定专门的教师对某一团队进行训练;二是应付上级(县、乡)举办的小学生某一方面的比赛,如文艺演出、作品展览、球类比赛,在比赛之前,片区有必要集中各村小学有专长的学生进行统一训练;三是片区外聘有专长的教师或民间人士(如艺人、工匠)来校授课,为提高教学效益,各村小学有必要选派有兴趣与专长的学生来参加,统一开展技能训练。

在学生技能联合训练中要正确处理好下列几个方面的关系:1.本校日常训练与合校集中训练的关系。学生基础性技能训练应立足于本校日常教学,如口语、阅读、写作、运算等方面的训练,而大型项目的技能训练(如球队训练)、特殊项目技能训练(如铜管乐演奏训练)则宜采用合校集中训练的形式,在双休日或其他节假日开展训练。2.个别训练与团队训练的关系。对于个别学生某一方面的特殊技能训练(如摄影),可由有专长的教师作个别指导,而对于大型项目的团队训练,则适宜采用合校集中训练的形式。3.片区任课教师与外聘任课教师的关系。对于学生技能的训练,不管是各校分散训练,还是合校集中训练,应该以片区任课教师为主,对于缺乏某一方面师资的特殊技能训练,如根雕、跆拳道等,片区可外聘该方面有特长的教师或民间人士。

针对目前村级小学的教学现状,校际合作是提高其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合作教学的有效条件是组建片区教学协调机构与片区教师队伍,构建各村级小学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多校教学合作的内容应该全面,形式应该多样,从而最终达到互惠、双赢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2001]74号)[OL].2001年10月11日,http:.

[2] 许一鸣.中学英语专业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