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儒家的哲学思想范文

儒家的哲学思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儒家的哲学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儒家的哲学思想

第1篇:儒家的哲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 仁义礼智信 学生工作者 启示

《孟子・告子上》有云:“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1]后董仲舒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仁义礼智信”被称为“五常”,为儒家立身处世的核心原则。何谓仁?《说文》训“仁”为“亲”也,谓能爱亲,所谓“仁者爱人”,孟子笔下的“恻隐之心”即爱心;何谓义也?《说文解字》载:“义,己之威仪也,从我从羊。”[2]义的本义是威仪,后引申为情谊,同时,义者宜也,处事得宜合理;何谓“礼”,《说文解字》载:“礼,履也。所以事致福也。”礼源于祀神,含有恭敬意。又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礼的精在于曲,引申为礼法礼仪;何谓智?智者,知也,说的就是明辨是非之心;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诚实也。

在现代社会,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心,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特别是对学生工作者这一特殊群体,意义显得尤其重要。学生工作者面对的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实际工作中力求有“仁义礼智信”之心。

一、为人处世,以仁为本

“仁者,人也”,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所谓仁者爱人,所讲的不只是爱自己的亲人,还要推己及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这样就得有一种“杀身成仁”、“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气概。可见儒家的“仁”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在儒家看来,仁是五常之首,讲的就是爱人,孟子引申为恻隐之心,论述到这是人与生俱来的。而学生工作者的本职是教书育人,育人为主,德育为先。育人的前提是自身要做好,所谓言传身教。学生工作者的选聘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工作者要热爱学生工作,把学生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古人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传的就是天道,传递给学生的为人处世之道,而为人处世之道的核心便是“仁”。

(一)为人之“仁”。

仁即爱。学做人,首先便要有爱。正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言道,看到孺子即将坠入井中,人们不加思索便会去帮扶,这就是恻隐之心,是仁,是爱。爱是人与生俱来的善性,但是这种善性在很多r候会被外界所迷,善性被湮没,也就失去人的本真。《礼记・大学》论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大学之道,便是明明德,明心见性,直指人的善心,发扬人性中的善,最终达到至善,也就是“仁”的道德境界。作为学生工作者,“要立‘仁’为本,具有广阔的胸怀和博爱的心,爱祖国、爱人民、爱学校、爱岗位、爱同事、爱学生,要将大爱化于无形,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体现在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点滴之中细微之处立‘仁’之本,立‘德’为先,这个‘德’就是‘仁’德,即有‘爱人’的德行”[3]。

(二)处事之“仁”。

“仁”指向的是两个方面,从功用层面讲,便是处理人际关系,也就是待人接物。儒家以为人际关系的理想是“中”,所谓的“不偏不倚”,所谓的“和”,也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和谐”。很显然,处事之仁的前提,便是为人之仁。仁者首先要做到自身内心的和谐,才能做到外界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便需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常思己过,莫论人非,心胸豁达,不计私利。学生工作者直接面对的是学生,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理应有处世之仁,做学生思想工作,要有“同理心”,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以德服人,我想这就是学生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的耳濡目染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妥善地处理和其他同学的关系,和谐寝室,和谐班级,进而和谐校园。

二、秉持大义,有情合宜,重义轻利

义者,己之威仪也。从我,从羊,原意为了公平或信仰不惜牺牲,今引申为正义公道,情义,合宜。从拆字组合的角度讲,“义”字,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能舍,帮人一把即为义。义对学生工作者的启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一)弘扬正义。

大学之道传递的是一种大道,公平正义之道。人能弘道,任重而道远。学生工作者传递弘扬的便是这种大道,在日常学生工作中要对学生做正面引导,树立正义的典型,传递正能量。处理学生问题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二)有情有义。

情义无价、重情重义等词语都表达了情义的重要性,情义在当今社会不可或缺,情义不能用金钱衡量,每时每刻我们都笼罩在情义的周围,却少有人愿意探究。对于学生工作者而言,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这个情义便愈显重要。规范教条对于学生的约束过于死板,缺少人性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与学生交心,成为好朋友,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靠的不是学校的纪律规范,而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义约束,或者说是一种“君子协定”,易于接受,且能持久。

(三)合宜适宜。

合宜,适宜,处理问题能把握一个“度”,做到恰到好处,也就像儒家所讲到的中和。学生工作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处理这些问题的出发点还是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具体问题三思而行,不能过激,不能任其随波逐流,适时引导,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采取合宜的方式方法。

(四)重义轻利。

儒家倡导“舍生取义”,摒弃“见利忘义”,孔子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在孔子看来,不合乎道义的富贵是不值得去追取的。诚然,身处商品经济社会,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切身利益,享有自己应得之“利”乃天经地义之事,但“义”和“利”孰轻孰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搞清楚的。特别是高校在行政与技术职务晋升、招生就业与学生推优、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校企合作与服务社会等方面有很多“义”的责任与“利”的诱惑,某些学生工作者经不住“利”的诱惑,没有加班费的主动加班少了,玷污了学生工作者的纯洁性。对于学生工作者而言,一定要安贫乐道,牢记先贤教诲,不能见利忘义,,一旦涉及权力与金钱的交易,学生工作再无公平可言,根本上失去“义”,背离大道。

三、识礼践礼,尊重个性,谦卑自处

礼者,示人以曲也。包含有尊敬、谦虚的意思。儒家礼乐并行,以礼约束,以乐和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是一种君子的规范要求,是一种约束条件。学生工作者要识礼践礼,尊重学生,谦卑自处。

(一)尊重个性,崇尚差异。

学生工作者授学生以礼,这个出发点首先应该是尊重。我们尊重个性,崇尚差异。诚然,尊师重道是古训,但尊师的同时,老师也应该尊重学生,这是相互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老师传授的是大道,闻道先于学生,但人格是不分贵贱的,我们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有儒雅之气、师者之风,不能颐指气使,处处凌驾于学生之上,处理问题要从尊重学生人格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这便是示学生以礼,礼之尊敬义。

(二)谦卑自处,深入人心。

《易》之“谦卦”,“地山谦”,六爻讲的都是“非吉则利”。它是《易经》六十四卦中唯一的一卦六爻“非吉则利”,其他的每一卦都有一些好的和不好的。谦的卦象下面是山,上面是地,山高耸有实力,代表有真才实学,外表却跟平地一样,顺从,一望无际,所讲到的就是人谦卑自处。“禹闻善言则拜”,“子路闻过则喜”,这是古圣先贤谦虚的态度,“谦虚纳百福”,“满招损,谦受益”,告诉我们谦虚的好处。对于学生工作者而言,做人要谦卑,处事要低调,不凌驾于别人之上,给人以压力,“谦谦君子,温文尔雅”,给人一种平和雅静的感觉,使人如沐春风,这样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便能深入学生中,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四、有知有识,坚守良知

智通知,可当知识讲,也可当良知讲。“智”,有智慧的意思。从拆字角度讲,“智”,日加知,讲的就是每天积累,不断进步;慧,等于帚加心,讲的是扫除内心的尘埃,含有净心的意思。

(一)有知有识。

对于学生工作者而言,要不断加强学习,多读书。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论学习》)可见开卷有益,多多益善,读得越多,智慧越高,可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工作要求必须具备思政、心理学、社会学、中文艺术等相关的学科背景,最好能文理兼综,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便能给予正确的解答。原辽宁省高校工委书记曲建武教授曾谈道:学生工作者应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一定要掌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比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意识理论等。”[4]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反思、总结,由实践上升为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坚守良知。

学生工作是一个良心活,很多工作细微琐碎,做不做,做得好与坏,只有自己知道。在实际中会遇到很多突发问题,处理得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应当慎之又慎,“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F》)可谓形容得当。学生工作者,不只是称谓,更多的是任和担当。教书育人,百年大计。学生的成长,人格的完善都需要学生工作者正确的引导,而学生工作者的良知直接决定教育的成效。

五、以诚居心,诚实守信

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也。诚心之意也,以诚居心,必然诚实。处世端正,不狂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信字主要讲的是信人言,不疑。可以引申为相信,信任。人与人之间需要彼此的信任,特别是学生工作者与学生之间要有最起码的信任,学生工作者相信学生,摒弃是非欺诈之心,彼此之间少些尔虞我诈,多些坦诚以待;学生相信学生工作者,愿意吐露心声,愿做知心朋友,这样学生工作的开展便会相当顺利。当然,信任的前提,还是彼此的坦诚,有诚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孔夫子告诉我们,人无信,好似车无r,缺少零部件,无法行走。“人无信不立”讲的一样的道理,人无信则不能立足于社会。现实社会中,诚信缺失时有发生,如有诺不守,有约不践。对部分学生工作者而言,往往是言不由衷,实际工作中,对学生缺乏真性真情,学生管理敷衍了事,理论成果缺少自创,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以假乱真,失信于人。这势必削弱其威信,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的前提是学生工作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诚信修养。

仁义礼智信,为五常之道,在儒家看来,是常道,亘古不变的法则,是儒家立身处世的核心原则,对学生工作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工作者要有仁者之心,关爱自己的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传递公义正道,与学生相处,有情有义,得宜合理地处理问题;识礼践礼,谦卑自处,尊重他人;有智慧,守良知,有诚信,这样学生工作便能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28.

[2][汉]许慎,著.[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0:161.

第2篇:儒家的哲学思想范文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原因儒家思想传统哲学思想封建官本位思想

一、中国科技发展昨日之辉煌

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更是令世人倾倒,曾被誉为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一颗灿烂明星。

金属冶炼领域,中国的灌钢技术要比欧洲领先一千多年,其铣铁冶炼技术要比欧洲早两千多年。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对中国钢铁质量赞赏有佳,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一种钢铁能与秦地(中国)钢铁相媲美。

天文历法领域,中国也曾领先于世界,早在中国公元140年左右,《淮南子》中就有对太阳黑子的记录,这是被世界上所公认的人类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在《汉书・五行志》中对二十八年内出现的太阳黑子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已经制定了自己的历法――夏历。

数学方面,中国是最早采用十进制的国家,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曾指出:“如果没有十进制发明应用,就几乎不能够出现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此外,比如分数、负数、开平方等概念也是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南北朝时代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相比欧洲要早一千余年,其计算的精确度也非常高。

农业技术以及机械领域,中国是最早生产水稻的国家,养蚕和丝织技术也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瓷器、茶叶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机械上,独轮车、吊桥、闸门、船舵等也是中国最早发明和使用的。

二、制约近代科技发展的思想因素

然而到了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的科技发展陷入了停滞不前的怪圈。1840年爆发,英国人的坚船利炮狠狠地将中国大门打破,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泱泱华夏从此沦为了半殖民地。一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从此也暗淡无光,这种现状使我们不得不从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源头上去挖掘原因。

(一)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汉代而起,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将儒家思想树立为国家的正统,其思想观念也日趋深入人们思想之中,甚至在国民心中达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等。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未能够逃脱它的束缚与制约。

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萌芽,“三教、九流”的儒家传统思想便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国民的思维。再到后期,儒家思想从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最终被统治者尊为正统思想,为统治阶级所推崇与服务,其在政治上的地位得到大大地提高。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儒家思想的权力地位也因统治者的推崇而得到提升。“教化民众,定国安邦,君臣等级,内圣外王”这些儒家所主张的思想也正是统治者治国安邦所需要的。为此统治阶级自然会利用其手中的权力将儒家思想钦定为正统与真理,将其尊为做人为官的必修之术。

到了清代,诸位皇帝更是将其放置于经典的尊贵地位,唯恐其不能流传于世,于是便开始了规模宏大的图书整理工作,可谓是将儒家思想推崇到了极致的地位。统治者实行的科举制度,也是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知识分子要想获得国家重用必须要精心于儒家知识的学习,为此诸多的知识分子将自己飞黄腾达的赌注押在了对儒家知识的苦心钻研之上,对于探究自然科技呢,却很少有人问津。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二)中国特有的传统哲学思想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人们所持有的哲学思想对科技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对中西方的哲学思想进行对比的话,我们会发现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很多观念对科技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1.从对世界的本体观念来看,持有的本体论观点不一,从而也会导致科学结构及理论的不同。中国传统的哲学本体观念主要有三种即:天、理和气。其中,“天”神化哲学思想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需要,但对中国天文、物理、药学等的发展,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例如,到西汉时期,董仲舒编造了一套“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指出人类、自然界以及人体本身都是“天”的复制品等,这些传统的哲学思想制约了人们对自然现象及自然科学的求知与探索。

2.重内遗外、追求真理的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往往是将至善与真理等同,并且将求善作为追求真理的主要途径和目标。无论是道家的老庄还是儒家的孔孟,其都将思想的重点放置在对内在修养以及人格的追求上。老子所主张的是“绝学弃智”以及“致虚守静”的蒙昧主义修身之道,反对细心观察外在世界,认为“不出门户,便可知晓天下,洞见天道。”庄子更是将其思想推到了极致,提出了“坐忘论”以及“浑混说”。道家的这种虚无蒙昧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具体科学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三)传统官本位思想对近代科技的影响

几千年封建统治中,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伴随着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的发展而逐渐成熟并强化,对人们的思想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科举制度萌芽于汉代,始建于隋代,正式确立在唐代。在隋朝以后正式地建立了分科取士的科举制度。其科考的内容主要放在传统经典之上,将自然科学根本置之度外。这就严重地限制和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视野。

官本位的思想,导致大批的知识分子放下一切专心考取科举,再加上统治者的推崇,更是将“官本位”的思想推波助澜。到宋代后,出现了官僚机构庞杂臃肿的弊端,国家要维持臃肿庞杂的官僚机构开支,必须要有大量的金钱支持,从而对工、农业各方面实行更为苛刻的税收制度,这样不仅影响了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腐朽的官本位思想严重地扼杀了人们的科学创新精神,抑制了我国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众多周知,科学技术的发展源于对未知事物的求知与探索。然而,在我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都被“升官发财”所迷惑心智。一切以求官为宗旨,知识分子的这种思想观念指导着其具体的行动与学术追求,这样就严重地扼杀了知识分子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王.严复集[ M].北京:中华书局,1986.

第3篇:儒家的哲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传统;乐教;美育思想;延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32-01

纵览中国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演变,我们可以发现古代音乐教育传统以德育为先导,以音乐审美为内核的音乐美育的哲学思想传统。

一、先秦时期是以德育为先导,德美互补的音乐美育哲学

先秦时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哲学思想,有百家争鸣的开放教育理念,有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美育思想核心体系。礼乐教育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以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为教育目标,孔子提出的“尽善尽美”的音乐艺术评价标准,反映出先秦古人对道德与审美的统一认识,在教育本质观上形成了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传统美育哲学观,对后世的音乐教育思想和理论构建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儒家哲学的人性思想直接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本质价值归属,即十分注重培养社会伦理道德的理想人格教育。孔子的审美标准是达到“至善”才能“至美”,无善则不能尽美,儒家的音乐审美是伦理道德为先导的哲学观,音乐美育的主要功能在于把伦理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情感,形成感性与理性、情感与道德的统一,虽然注重德育的先导性,但对于今天的素质美育思想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的意义。

二、先秦音乐教育重理性的修身,重社会性的礼制要求

先秦音乐教育形成传统的“陶冶论”美育思想,讲求由外而内的教育哲学,“兴于诗”是教育哲学中的“求真”,“立于礼”是“求善”,“成于乐”则是“求美”,没有外在教育的“诗、礼”,难成内在人格修养的“善、美”。儒家的这种人文精神的教育哲学,体现出“仁爱”和“礼治”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道德伦理价值取向,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表明儒家对音乐教育能缔造一个良好社会风尚功能的重视。另一方面,构成先秦文化的一支重要的道家学说,可以说与儒家学说构成了互补。道家讲求由内而外的教育哲学,崇尚自然主义的哲学观,认为人性归于自然,也强调“天人合一”,但与儒家的“天人合一”有所不同,道家认为儒家的礼乐教化扭曲了自然的人性;反映在音乐教育的美育观上,道家更加注重音乐本身的审美内涵,讲究“天籁之音”、“大音希声”,实际上提出了与儒家伦理道德音乐美育的不同内涵;道家的人文审美内涵是与礼乐音乐审美相对的自然情感的音乐教育,同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却形成了互补的音乐教育美育思想。可见,“中和之美”是儒家基本的审美取向,对音乐的审美讲究“乐而不,哀而不伤”,在音乐美育的哲学观上重理性的修身,重社会性的礼制要求,相对轻视了音乐美育的感性陶冶作用。

三、封建时期的音乐教育把伦理道德的审美内涵进一步推向纵深发展

封建时期的音乐教育把伦理道德的审美内涵进一步推向纵深发展,统治阶级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使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渐趋走向僵化。两汉独尊儒学,倡导“天人合一”的人性哲学观,音乐教育承袭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魏晋以来,在文化思想领域援道入儒,儒道释互补,形成了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主干,但作为主流的儒家哲学成为教育的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封建社会追求的理想教育目标,“修身”的教育之一美育,被发展为以封建伦理道德为内涵核心;音乐教育在科举仕途的教育价值追求的冲击下,在官学体系中逐渐式微。统观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演进,封建时代与先秦时期一脉相承,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音乐教育,即以伦理道德的内涵为价值取向的音乐美育,乐与礼的紧密结合,音乐教育以陶冶人性的情感为内核,“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乐教传统,在教育本质和目的上,表达了传统音乐美育的社会功能价值诉求。

四、近代清末学堂乐歌运动,开启了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新篇章

第4篇:儒家的哲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动漫;哲学;价值观;艺术精神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6236

1动画的内涵

动画的内涵是动画片所表达的精神追求。能否把动画的精神追求,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来,是动画制作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就是说每部动画都是在表达创作者的精神追求。

2动画片的精神追求

我国动画在20世纪出现了一个期,制作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动画片,被国外的同行赞为制作水平不亚于迪斯尼,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的反响,被称为中国学派。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学派”动画,是因为这个时期制作的动画不论从内涵到表现的手段都是中国化的。内涵上表现了我国的“和为贵”、忠孝、惩恶扬善等观念,外在表现手段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皮影、古琴等的文化元素。遗憾的是由于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制作,没能积极地把中国学派的动画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导致一些动画制作理念和制作技术传承中断了,以至于到20世纪90年代动画复兴时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造成了动画发展的断裂。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需求的提高,我国动漫进入复兴和高速发展期,动画片的产量大幅提高,但是优秀作品极少,特别是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都能给人留下极深印象的作品极少。大部分都是美日动画的复制品,没有我国的思想和艺术元素。这是由于文化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没有得到复兴。动画人在精神上还没能真正的觉醒。随着美日动画对我国动画产业不断地冲击,我国动画产业萎靡不振,特别是近年来日美动画大量采用了中国元素来争取中国市场,我国动画领域也在对动画产业进行反思,意识到传统文化在动漫作品中缺失严重。中国动画急需探索民族化的新道路动画行业的有识之士,也发出了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呐喊声。有部分学者也在探讨中国文化在动画中的体现问题,但大多还处于一种呼吁状态或者对已有动画作品民族元素的分析状态,没有深入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如何在动画作品中体现问题。

3动漫作品体现中国文化精神

31动漫作品中要展现中国哲学思想

一部动漫作品的精神内涵是作品的灵魂。每个民族的艺术作品都深刻地体现了本民族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充满了民族的智慧和独特的想象力。它超越了西方心理学意义上的“想象”,而是一种“悟”的审美意象。

我国的哲学思想是儒、道、禅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儒家道家为主。

孔子的哲学思想核心是“礼”和“仁”。“仁”指的是“爱人”“爱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人本主义的人学。《论语》中讲“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以及“泛爱众,而亲仁”。这也就是“仁者爱人”。孔子重视“仁”学的原因是他认为只有仁人,才能推行礼制。孔子所遵循的“礼”是“周礼”,但又不完全是“周礼”,是超越了“周礼”的至高无上的“道”,所谓“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孔子认为推行礼制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在政治上推行仁政,二是在道德上以血缘宗法为核心的爱人。这两个前提一个要求统治者要自身正,即“修己以安人”;另一个要求在个人自身的修身养性要“克己”“内省”,在行为上要“忠恕”,行“恭、宽、信、敏、惠”。

正是基于对人的充分肯定,所以孔子赞美人的精神美和人格美:贫富不移,威武不屈,为理想而“杀身成仁”。正是这种对人的自由力量的本质的高度赞美,影响着后代儒家的追随者,成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百经磨难,在无数个关键的历史关头,总会有仁人志士“杀身成仁”,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这正是儒家思想人格美的体现。

孔子虽然提倡“仁学”,但并不否定“小己”,而是通过“克己”“内省”的方式把外在的社会要求内化为自身的修养,寻求个体“小己”和群体“大己”的和谐统一。孔子推行的“内省”成为了后世的道德体系的基石,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和民族心理的形成。

儒家的哲学思想是几千年来我国的主流哲学思想,影响巨大而广泛,我们的生活和艺术创作都受它的影响,并且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艺术成果。动画创作也应该汲取儒家的哲学思想。

孔子在赞扬人格美的时候提到过一句话,被后世广泛提及,即“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对它的解释是:“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用山水,比喻仁、智,把人的内在的品格,物化为可见的山、水,赋予内在美以具体可感的形式。这也就是后世西方美学家所提出的“通感”。在我国的艺术创作中这种托物言志的方法,成为了一种基本的创作手法。这种手法的巧妙运用大大的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并且还具有含而不露的特点。这正是我国美学思想的显著特点之一。

道家是儒家的互补和对立面。道家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源和现实世界价值体系的根源。万物一切的关系都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上的。道家最显著的美学特点是它认为万物是相辅相成的。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源,是“一”,那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万物中,一切事物都存在矛盾,都相互依存以及相互转化。《老子》中有许多论述,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些辩证思想对中国艺术影响非常巨大。我国艺术无论是建筑、戏曲、诗歌、小说、舞蹈、书法、绘画等都受这一思想影响。书法、绘画中的“虚实”“黑白”;音乐中的“停顿”恰恰是为了之后的继响的“有”。有与无相互衬托,相互为用,相得益彰。

我国动画在20世纪中期的一些作品中吸收借鉴了道家的美学精神,创造出了高超的艺术作品,例如《山水情》这部动画片,该片融入了中国的道家师法自然和与世无争思想。画面采用水墨技法,对虚实的处理出神入化。画面美感极强,折服无数中外人士,是中国动画史上标志性的动画。

儒家和道家在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成为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流。在这些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文学、美术、音乐等都形成了独特的表现形式,产生了无数优秀作品。中国动画艺术自然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优秀作品的产生离不开传统哲学这一基石。

32动漫作品中要重塑民族价值观念

在哲学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形成了“孝”“忠”“诚信”“集体主义”等优良的价值观。

孝敬父母,长幼有序。这是一个家庭基本的行为和道德规范,也是社会的基本规范。电影电视能够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动画创作中应多涉及家庭伦理的内容,对孩子的思想起到一定引导作用,但不要采取说教的方式,这样不容易引起共鸣。

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事业,忠诚于家庭。这是我们的中华传统美德。在我国历史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如岳飞等。但是忠诚不是与生俱来的,忠诚是需要引导的。如何引导是媒体和教育工作者的面临课题。

诚信属于中国伦理学的范畴,是儒家的哲学思想。诚信是为人之本,是取得尊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石。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人的可贵品质。诚信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古代无论是知识分子和商人都把诚信看作最重要的事情。现今,我们也要弘扬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

改革开放后,西方价值观进入我国,对我们的价值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导致现今动漫作品价值观模糊不清。每一部动漫作品故事情节的冲突,都是由于价值观的不同而引起的。因此,重塑民族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动漫产业所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3深挖中国文化艺术精神,借鉴其他姐妹艺术的表现形式

中国画、书法、音乐等我国传统艺术形式无不是传统哲学、价值观、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在艺术的长河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对艺术的评价体系。例如,中国画有辉煌灿烂的历史,历代的评论家也对中国画的品评订立了标准。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画有五品:自然、神、妙、精、谨细。认为自然为上品之上,神为上品之中,妙为上品之下,精为中品之上,谨而细为中品之中。以自然为上品之上与南齐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有相通之处。宋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提出了“画之逸格,最难其俦”的观点,由此确立了逸格在绘画中的崇高地位。

由此看出我国绘画以逸品为高的理念在唐宋时期已经成熟。逸是什么呢?逸就是自然,是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是由老庄哲学衍生而来的艺术精神。中国的音乐、园林等艺术无不如此。

传统的艺术形式如古琴、书画等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它们根植于中国文化精神的土壤中。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在意境和情感的表达的方面常常运用简约、概括、含蓄并抽象的表达方式。因此动画作品的创作要坚持中国艺术的精髓,体现中国文化的审美价值观,这样才能使动画作品散发出中国魅力。

34加强传统文化和艺术教育,促进动漫产业良性长效发展

1956年我国动画片《为什么乌鸦是黑的》在国际动画节上获奖,但却被认为是苏联作品,这极大地刺激了我们的老一辈动画制作者,前辈们开始反思,认识到对他国动画亦步亦趋的模仿是不会利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只有搞民族化,才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出路。在这种认识下,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厂厂长特伟提出“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从此走上了探索中国动画民族特色的道路,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鹬蚌相争》《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等经典影片都在国内外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可惜80年代后期,动画商业化之后,动画的民族化探索受到影响,被迫中断。之后,美日动画涌入中国市场,中国动画从此一蹶不振。我们这一代甚至我们的下一代都是看着美日动画长大的,几年来,虽然我国动漫产业急剧发展,但是没有生产出艺术品位高超的中国动画片,大部分都是受美日动画的复制品。我国动画能够拿得出手的却还是老一辈动画人创作的《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有限的几部片子。这是动画界的悲哀!

一个民族的复兴在于文化的复兴。动漫产业要想得到长效的良性发展,必须加强传统文化和艺术教育。这包括加大传统文化课程和美育课程,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组织学生和动漫从业者考察博物馆和优秀文化遗产等,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只有对祖国的文化和艺术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创作出感人的中国动画。否则只是对传统文化的生搬硬套。

35融入风俗文化

风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一个区域风俗文化的形成是受民族精神和价值观所影响的。风俗文化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文化的核心精神。动漫作品如果缺少了风俗文化的表现,就会脱离大的文化语境,成为空中楼阁,很不幸当下中国的很多动漫作品都没有民俗文化的融入,不接地气,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参考文献:

[1]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一卷)[M].济南:齐鲁书社,1987:132-275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78:262-282

第5篇:儒家的哲学思想范文

明代释奠礼仪节流变考

论南宋胡宏的思想

略谈《明集礼》的纂修

陈于陛《意见》标点

《魏晋学案》叙录

刘师培易学著述略论

论章太炎的《尚书》研究

《古〈乐〉七考》序跋

《顾亭林先生年谱》叙录

2011年《春秋》学研究述评

论年谱与儒学之关系

鸿都门学与学术转型

张栻《南轩诗说》钩沉

张栻《南轩易说》辑佚

巴蜀《诗》学要籍举要

卫湜《礼记集说》探论

家铉翁《春秋》学述论

《赤伏符》与刘秀的帝业道路

关于朱子学深入发展的几点思考

儒学向藏区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阳明之学——中国伦理重建

再论孝思想的起源和演变

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

《孝经郑注》真伪诸说平议

《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序

略论龚道耕先生的生平与学术

李源澄的生平事迹及其学术成就

近百年时代思潮与儒家经典研究

近现代《尚书》研究概论

试论《诗》到《诗经》的演化

2011年《尚书》研究综述

明清之际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误读

五四新文化时期梁漱溟由佛转儒原因之浅见

孔子思想对《文心雕龙》的影响初探

洪嘉植辑本《朱子年谱》考略

谈谈孔门言“志”对实现“中国梦”的启迪

儒家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经学视域下的清代《尚书》学研究概况

韩邦奇易学著述及其主要思想特征

《荀子集解》清刻本与点校本勘误

我国儒学普及工作中教育者的现状分析

孔广森及《春秋公羊经传通义》学术史评价三题

以革新黄宗羲法政思想研究范式为例的研讨

试析《四库全书总目》贬毁明代学术的政治动因

从孔子仁学到当代新仁学——儒家仁学思想体系研究

论我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文化中的儒学传播影响和发展

“民本/民主”问题与古典儒家民本理念再反思与再检讨

第6篇:儒家的哲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儒学;社会思想:社会学

近年来社会各界普遍开始重新关注曾在中国占有显学地位的儒家思想与学说。儒家学说代表人物众多,内容纷繁芜杂,很难用较为简短的语言概括其全部内容及精神。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昭示着儒学有着其他学说难以企及的巨大弹性,因此今人对其的评价亦可有广阔的操作空间。

儒学包含丰富的社会思想,大陆学界对儒学的认识中,亦有从构建中国学术谱系的企划出发,将儒学中某些因素,作为西方社会科学中某些学科的中国样本这一趋势。例如,将儒学中的统治技术和国家治理思想视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学,将儒学中的社会思想与社会学说视为中国古代的社会学(彭立荣,2003),等等。此中涉及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看待东西方不同发展路径条件下知识与学说的形成与性质。

一、关于社会学发生学意义的不同认识

社会学作为关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专门知识的理论体系出现在十九世纪的欧洲,种种社会问题促使社会思想家和哲学家进行深入思考:同时,社会学的出现更是人类对社会及其本质的认识逐步深化的结果。在其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它的许多思想观点一直被包含在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等学说、理论之中,以社会哲学的形式存在(贾春增,2000)。

在西方,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的社会学经历了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漫长转变过程。古希腊哲学中的社会思想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对社会学的逐渐形成起到了重要的理论积淀作用。特别是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学的产生同样起到重要作用,自然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前提,其成果反映在哲学思想(从思辨的层次)上,通过哲学思想又直接影响到社会科学。因此社会学得以产生和发展,乃是长期存在的各种社会哲学思想演化的结果。

一些学者认为上述解释固然合理,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种文化体系均有各自不同的知识与学科发展路径。人类对自身群体进行的研究早已有之,并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社会思想与社会学说。就中国情况而言,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包含着对人类社会和人际关系等内容的研究;这一类有关人类社会的理论与学说,不可否认其具有社会学性质。因此,儒家学说(或称儒文化)就是一种以文化的形态出现,以规范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为根本特征和对社会进行整合、治理为根本任务的关于社会的理论与学说,即为古代中国的社会学。

持有上述观点的学者认为,古代中国无社会、社会学之名,且对社会事实的研究与讨论亦不可能上升到近代细致分工的学科之水平,因此不能企望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及其继承者使用今天的学术概念,更无法企望其思想与学说完全符合近代学术规范i今人对此类历史上的思想、学说与理论的审视与界定,不应仅从其具有的概念与范畴出发,更重要的是需注重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检讨其理论体系是否形成并成熟,其理论深度与社会功能处于何等程度。因此对儒家学说而言,审视其蕴含的具体内容,是对其进行定位与“正名”先决条件。

二、儒家学说的两大主题

在上述观点的支持下,不妨从儒家思想的主题入手,梳理其中蕴含的社会学意义。儒家学说的核心为两大主题,即“礼”与“仁”,以此为核心儒家学说首先具有突出的伦理社会学性质与功能,同时兼具政治社会学意义。

作为一种规范系统,礼的形成适应了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孔子认为礼对维护传统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故对其极为重视(苗润田,2002)。《广雅》;“祉,髓也”,礼具有使人彼此结为一体的功能(王处辉,2002),成为维系社会的纽带。与此相关,儒家学说对家庭的关注亦是由于对礼的维护,体现了其在家庭社会学范畴的理论已处于高度系统化程度,这种角色要求实际上同样是一种具有强大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推而广之,家国同构。治家与治国被联系到一起,孔子引用《尚书》“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认为在家庭伦理问题上持正确态度才具有参与政治的资格,主张从政者首先应当是全民道德方面的表率(彭立荣,2003):因此儒家政治思想对统治类型的期望和韦伯的“个人魅力统治”有着惊人相似。这种统治的基础是统治者的个人魅力,其才能可表现在伦理、英雄行为或宗教方面(L.A.科瑟,1990),在统治者所具有超凡的个人魅力与才能中,伦理道德标准是关键因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篇)。

在阐发“礼”主题的同时孔子提出“仁”主题,为礼画龙点睛。“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篇)。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内心,礼是仁的表达形式;仁是内心的深情厚意,由此而求表达,于是有礼乐(王处辉,2002)。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敬的交往伦理;同时,仁应当成为为人处世的准则,是“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篇)

推及政治领域,孔子的“仁”被发展为孟子的“仁政”,涉及统治者的政治合法性来源。先秦诸子学说中,儒家最关注政治合法性问题,“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篇)。冯友兰指出:“盖王、霸,乃孟子政治理想中二种不同的政治。中国后来之政治哲学,皆将政治分为此二种。王者之一切制作设施,均系为民,故民皆悦而从之:霸者则惟以武力征服人强使从己。”(冯友兰,2000)王道政治就是仁政。所以孟子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公孙丑上”篇)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的两大主题具有丰富的社会学思想,其中所阐发的一系列分析与解释在很大程度上接近近代社会学理论的研究路径。

三、儒学社会思想、儒学社会学思想,古代中国社会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孔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中社会思想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因此在社会学教学的主干课程——中国社会思想史中,这一部分会被着重讨论。儒家思想存在着近代社会学中某些分支的研究内容与理论假设,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据此认为,儒家学说就是古代中国的社会学呢?笔者个人认为在西方学术规范主导的当代学术领域,我们不应该轻易下这样的结论。近代科学起源于西方,包括社会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科学,在其漫长的学科发展历程中已形成了一套完整严谨的规范体系,这与东方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注重形象思维、具有高度抽象性的治学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二者存在着体系的差异,因此用西方近代学术体系中的语言概括、界定古代中国的思想与学说,未尝不具枘凿之嫌。

在社会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汲取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中的因素并赋予其社会学意义,是当代社会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同时,在梳理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时,采取科学、严谨的态度更不容忽视。正如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有哲学思想而无哲学;我们或可认为,儒家学说中包含的社会思想,有些已具备近代学科意义上社会学思想的雏形,但我们不能武断地承认儒家学说中的社会思想就是古代中国的社会学。

参考文献:

[1]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彭立荣《儒文化社会学》,人民出版社,2003

[3]苗润田,《解构与传承一一孔子、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齐鲁书社,2002

[4]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第7篇:儒家的哲学思想范文

一、性善论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

二、道德论“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

三、政治及经济方面,孟子着重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

四、在哲学思想及认识论等方面,孟子的观点中包含了一定的唯心主义的成分。孟子的天道认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世间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兴衰存亡、富贵穷达,均是由天命所定。

第8篇:儒家的哲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茶经》;处世哲学;英译

《茶经》的作者是唐朝被誉为茶圣的陆羽,以《茶经》成书为标志,茶文化开始了蓬勃的发展,唐朝开始出现“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的景象。可以说,《茶经》的诞生,为推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茶经》中所包含的处世哲学思想,已成为中外学者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们在翻译《茶经》的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单纯的文字翻译,并不能完全表现出《茶经》这一部传世经典的魅力,而对《茶经》当中处世哲学内涵的翻译和表现,才是《茶经》英译工作的关键所在。基于此,唯有在全面掌握《茶经》中的处世哲学内涵的基础上,将其体现到《茶经》的英译本当中,这样的《茶经》英译工作才是科学的、合理的。

1《茶经》中的处世哲学

《茶经》一书,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和茶叶相关的茶叶起源、茶叶生产、茶叶饮用、茶叶文化等内容和经验,将当时的儒家思想、佛家思想、道家思想融入其中,第一次将饮茶从一种生活习惯提升到精神文化的高度,引领了当时的文化潮流。《茶经》的诞生,可以说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里程碑,《茶经》中所蕴含的处世哲学更值得人们探究和思考。《茶经》中蕴含的处世哲学,体现最多的就是儒家的中庸思想,这和陆羽本人长期研习儒家思想是分不开的。在《茶经》的开篇《一之源》中,就写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虽然陆羽没有直接对茶德进行准确描述,但是间接地将饮茶和人品联系起来,指明茶叶适合品行端正、忠实诚信的人来饮用。而儒家也倡导人们要有良好的德行,注重修身养性,可以说《茶经》中对茶德的间接叙述,正是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的体现。所谓中庸,讲求的是“中不偏,庸不易”。《茶经》中对锅的描述,要求锅耳“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这些隐含的寓意,都是告诫人们要正令、务远、守中,而这些都是儒家中庸思想的内容。《茶经》中对烤茶饼的记载“凡灸于茶,慎勿于风烬间灸”、“持以逼火,屡其翻正”等,都传达出烤茶饼要受热均匀、反复减火的做法,这样循环往复而孜孜不倦的过程,也是儒家中庸之道中中正、平和的外化表现。《茶经》中体现儒家中庸思想的地方很多,难以一一赘述,但总而言之,《茶经》中对中庸思想的体现是丰富而全面的,这和陆羽本人亲近儒家思想有关,但从更大的层面上来说,也和唐朝当时儒家思想兴盛相关。《茶经》中儒家中庸思想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茶文化中中庸思想的发展,成为之后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思想脉络。在儒家中庸思想之外,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茶经》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道家学说认为,“道”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世界的核心规律,万物包括人在内,必须顺应世界的规律即“道”。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讲求人从精神上回归自然,寻求灵魂与自然的合二为一,以达到天人合一的道家最高境界。在陆羽的《茶经》中,对于茶的品质的记载写道“野者上,园者次”,意为野外自然生长的茶叶口感是上乘的,而田园当中种植的茶叶口感是相对较次的。从《茶经》中对自然生长的茶叶与人工种植的茶叶口感的区分,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越是自然的茶叶品质越高。此外《茶经》中还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描述,无一不在传达茶叶以及饮茶应当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思想,这正是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茶经》中的表现,也是《茶经》想要传达给世人的重要哲学思想。时至今日,人们仍然醉心于在大自然的环境中饮来自于生态茶园的茶,仍然最喜爱不加雕琢的、原汁原味的茶水,这都是《茶经》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层面的长久影响。

2《茶经》中处世哲学的英译策略

对中国茶文化的开山之作———《茶经》的英译,不仅要重视表词达意的准确性,也要重视《茶经》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的传达。为在《茶经》英译中较为全面、准确的表现《茶经》中所蕴含的处世哲学,在此提出几点英译策略,仅供参考。

2.1重组句式,交际翻译

《茶经》中的文句全是古文,其表达方式言简意赅、内容充实,和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有所区别。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工作者经常会遇到句子结构混乱、内容繁杂的情况,导致英译效果较差,英译结果生涩。此时,应当转变英译思路,将英译的重点放在总体概念、总体内涵的表达上,将《茶经》原句重组,采用交际翻译的策略,使英译过程更加顺畅,英译结果一气呵成,这样对《茶经》中处世哲学的传达是最有利的,也更加方便读者直观地、畅快地了解《茶经》中所蕴含的处世哲学内涵。比如《茶经》第一章《茶之源》中写道:“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醒醐、甘露抗衡也。”对这一句话的翻译,如果采用逐字、逐句翻译的方式,必然导致表词达意混乱,对其哲学内涵的传达不利,此时可以采用交际翻译的方式,打破原文句式结构,重组句子,在表意准确的前提下,利用合理的词语搭配、文句整合,实现顺畅翻译的目标。可供参考的译文为:“Itisespeciallysuitableforpeoplewhoarevirtuousinnatureandcon-tentwithasimplelife.Ailmentsymptomssuchaspyrexiathirsty,anx-iety,fidgets,headache,blurryeyes,weaklimbsandstarkjoints,etc.couldallberelievedwithafewcupsoftea,whoseeffectivenessandefficiencyarebynomeanslessthanthatofthelegendaryamritaornectar.”从英译结果来看,这样的翻译方式非常容易读懂,即使是对中国茶文化完全不知道的外国人,在初次阅读这样的英译文时,也能感受到《茶经》乃至中国茶文化中深厚的中庸之道,感受到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2.2传达情感,语义翻译

在《茶经》英译过程中,不少翻译者认为严格的语义翻译会阻碍文句情感的传达,其实这是一个理解误区。语义翻译和文句情感的传达,并无矛盾,在某些情况下语义翻译阻碍了文句情感的完整传达,一方面是由于语意选择过于严苛,另一方面是由于翻译策略掌握不当。对《茶经》中具有哲学内涵的重点语句的英译,可根据情况仍然采取语义翻译的策略,但必须掌握语义翻译和传达情感的良好结合。具体来说,在尊重原文语义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原文的中心思想,找准文句情感侧重,从而在英译过程中,把握原文情感脉络,再将语义翻译植入其中,获得较好的翻译效果,使《茶经》的处世哲学内涵得以充分展现,而非仅仅展现生涩、枯燥的文字概念。例如,《茶经》中:“《晋书》记载恒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饮唯下七奠柈茶果而已。”此句中描述了恒温这一东晋军事家的性格特征,即处事谨慎、品性节俭。对此句的翻译,必须在语义翻译的基础上,重点传达词句情感,而非单纯的表词达意,这样的翻译才能使中心集中,有助于传达《茶经》的哲学内涵。参考的译文为:“ExtractedfromHistoryoftheJinDynasty:HuanWenwasknownforhisprobitywhenheworkedasaprocura-torinYangzhou.Whatcouldbefoundonhisbanquettablewerenomorethansevendishesofteaandrefreshment.”如此方可以通过译文将东晋军事家恒温的性格特征完整表达出来,反应《茶经》中主张的饮茶者修身养性、借鉴自律的思想,有助于外国人了解《茶经》的哲学意蕴,乃至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2.3适当解释,便于理解

《茶经》写于唐代,采用的是古汉语,其中很多词语中国人尚且不能明白,如果翻译过程中不进行适当解释,采取生搬硬套式的翻译策略,必然导致英译文生涩难懂,不仅对《茶经》中处世哲学的传达不利,更加无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长期的英译实践为《茶经》的英译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即在英译过程中对难以理解或者有较多外延的语句进行适当解释,在适当解释的过程中将文意表达完整,并将《茶经》中蕴含的茶道精神、处世哲学表现出来,让《茶经》英译文的翻译境界上一个层次。例如,《茶经》第二章《茶之具》中写道:“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参考译文为:“DuringtherainyseasonasplumsareripeningthesouthoftheYangtzeRiver,however,thefireismadetoburnabitmorescorchingly.”在这段译文中,就对“梅雨”一词进行了适当解释,解释为“plumsareripeninginthesouthoftheYangtzeRiver”,经过这样的解释,本来完全不知梅雨为何物的外国人得以对梅雨产生较为准确的理解,并间接感受到梅雨时节饮茶的特殊魅力,此时读者更加能够基于对梅雨的准确理解,感受《茶经》中的哲学内涵。又例如,《茶经》第六章《茶之饮》中写道:“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参考英文为:“Thesecond,third,andfourthmouthsofthelunaryearareapropertimeforalmostallsortsofteatogetharvested.”在这段译文中,借助“ofthelunaryear”对二月、三月、四月的翻译进行补充说明,对不懂得中国节气说法和气候特征的外国人来说,这样的补充说明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在补充说明的过程中加强了译文的语气,使译文的境界感更强,更加有助于读者形成对中国不同时节气候特征的初步认识,间接降低了读者感受《茶经》中处世哲学的难度。这种适当解释的翻译策略,其效果不仅仅在于增加了读者对特殊概念的理解准确度,更在于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基于英语表达方式的语境,为《茶经》中语句情感的表达、文化内涵的传达铺平了道路。

3结语

《茶经》这一传世巨著在中国茶文化领域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茶经》中包含的处世哲学,包括儒家的中庸之道、德行礼仪,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是《茶经》的真正精髓所在,是中国茶文化的最初表现。在对《茶经》进行英译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守基本的翻译原则,尽可能做到表词达意的准确,行文脉络的顺畅,也要重视对《茶经》中所蕴含的处世哲学、文化内涵的表现。应当通过科学的英译策略和合理的英译技巧,将《茶经》的精神内涵、文化价值真正表现出来,让其在另一种语体下,仍然可以表现出其文化魅力,用其中的处世哲学感染人、影响人,扩大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钱大宇.《茶经》意蕴远传世万年长———陆羽《茶经》问世1235周年[J].农业考古,2016(2):198-205.

[2]王春华.陆羽《茶经》采茶之“时”的哲学精神[J].贵州茶叶,2014(2):12-13.

[3]姜晓杰,姜怡.《茶经》里的中庸思想及其翻译策略探讨[J].语言教育,2014(3):61-66.

[4]朱利勇,朱志娟.读《茶经》英译谈典籍翻译之道[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36):125-126.

[5]董译蔓.浅析陆羽《茶经》的哲学思想[J].青春岁月,2016(11):238.

第9篇:儒家的哲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中国企业;管理伦理;管理哲学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025-03

管理学应用于社会方方面面,政府、企业、学校等,几乎每个机构或社会组织都是以管理为运行基础的。而企业管理作为管理的缩影,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也是管理问题表现最为具体的层面。故本文以企业管理为研究范畴,从实践应用角度探究管理伦理与哲学问题。

一、管理伦理与管理哲学的关系

管理伦理与管理哲学是管理实践中不可或缺、相辅相成的两大利器。管理伦理是企业进行管理实践的各种标准、规范和原则。而人是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的实际执行者。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企业要生存,就离不开人和事,无人何以成事,无事何以断人,归根结底,管理离不开人。”[1]也就是说,管理既管“事”,也管“人”。具体来讲,管“人”实际上是管理人的“思想”。而解决思想问题,则要靠哲学。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注重道德和伦理的社会,企业管理不仅要管好事,更要管好人,实现伦理与经济的内在统一,用道德范式和哲学思想来提升管理的艺术水准。可见,管理伦理学与哲学密不可分、相伴而行。

(一)管理伦理的内涵

管理伦理,即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伦理道德建设。“企业在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获取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用伦理道德来约束自身的经营行为,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2]

企业实施伦理管理,一方面是来自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随着企业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社会效益对企业的驱动力越来越大。它不仅关系到企业打响知名度,更可帮助企业树立“诚信、仁义”的外在形象。因此,很多企业开始关注伦理管理,从内部管理向外部形象管理拓展。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发展的外在需求。随着社会文明发展,经济成为社会的主要行为,其在社会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企业行为已逐渐对社会伦理观念产生影响。甚至一些企业的不法经营行为不仅影响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直接挑战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社会伦理观念。故规范企业的伦理行为,有助于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

(二)管理伦理的哲学基础

管理是一门智慧的艺术。管理哲学既是对管理本质的反思,也是对管理科学元问题的考察与反思。管理行为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会涉及到管理哲学问题。从广义的管理哲学来看,企业管理哲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核,是企业统一战略思想、提升员工整体素质的基础。它贯穿于企业伦理管理的各个环节。从狭义的管理哲学来看,企业管理哲学是指企业最高管理者所奉行的管理信仰,其价值观和世界观将影响整个企业的伦理管理方式与发展方向。管理哲学影响了企业家的决策能力与决策因素。可以说,管理伦理是建立在管理哲学的基础上的。

二、“以人为本”哲学理念下的人力资源伦理管理

“人才永远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3]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当今市场是人才竞争的市场,优秀企业不仅人才济济,更能够有效管理人才。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偷管理。

(一)企业人力资源伦理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实质上是企业道德规范与原则践行的过程,是企业强化执行力、追求效益与效率的前提,也是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工程,“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4]。当然,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伦理管理制度。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实现这一点存在一定的难度。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力资源伦理管理缺失现象严重。从企业角度来看,“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还仅仅停留在口号阶段,真正理解这一理念并付诸实践还需加以时日;且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伦理管理中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人际冷漠现象严重。从人才竞争角度来看,公平竞争意识淡漠,非正当竞争手段被合理化,甚至成为一些企业盛行的风气,导致很多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二)企业人力资源伦理管理的哲学基础

企业人力资源伦理管理主要基于两个方面:其一为“以人为本”原则,即企业以人才为最高价值观,企业管理者善待人才、重视人才、关爱人才,肯定人才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与价值;其二为“公平竞争”的基本伦理原则,这是人才竞争的起点,而无论竞争过程中还是竞争结果,也都要坚持这一原则,以避免企业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

我国哲学思想向来重视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特别是儒家哲学思想更是将人才的培养细化为“治国、齐家、修身、为政”等方面,成为我国古代人力资源伦理管理的楷模与经典。儒家学说处处强调“人本”思想,把人视为管理与被管理的核心,为后世人力资源伦理管理奠定了基调。而墨家哲学思想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应的论调,它强调“兼爱、尚贤”思想,都是主张对人才的爱惜与尊重。时至今日,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伦理管理中仍然要借鉴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并以此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构建的基础。

(三)“以人为本”哲学理念下的人力资源伦理管理

实质上,企业人力资源伦理管理中最大的困境即是“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项,做好这四项即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援保障。

将我国传统人才观念“以人为本”作为人力资源伦理管理的核心思想。所谓“引才”即是指企业积极塑造“爱才、惜才”的人力资源伦理形象,为人才提供完善的培养计划和晋升路径,以吸引更多人才;所谓“育才”,不仅包括企业为人才提供的培训计划,更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人力资源伦理管理氛围,以促使人才自我培养;所谓“用才”,即做到“人尽其才”,用“专业人士”来做“专业工作”,给人才更多空间与更高的工作自由度;所谓“留才”,是指为人才解决生活困难,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企业建设,且制定完备的晋升与奖励政策,提高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三、“以诚信为本”哲学理念下的经营伦理管理

经营战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核,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而经营战略是以经营伦理管理为基础制定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然而追求利益最大化又是企业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在这条永无终点的路上,保持企业经营行为不出轨的秘诀即是坚持经营伦理管理。

(一)企业经营伦理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也随着市场环境的变迁而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使企业保持良好的生存发展状态,远离经营管理困境。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很难不越界、不出轨。一是产品质量问题,一些企业的产品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二是价格欺诈问题,企业之间相互串联,哄抬产品价格,或故意以“跳楼价”等低价格吸引消费者,实际上虚报产品原价格,以损害消费者利益来谋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还有一些企业采取不同消费者索取不同价格的方式,尤其对外来消费者实行歧视价格,欺骗消费者;三是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比如倾销、直销等垄断或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经营策略,以谋求经济利益;四是虚假广告和传销行为,不仅欺骗消费者,更损害了同行业企业的利益。

(二)企业经营伦理管理的哲学基础

企业经营活动是社会的主要经济活动,而企业经营伦理又是社会经济伦理的重要形式,属于伦理道德范畴。从行业内部来讲,企业之间遵循公平、公正竞争原则,是伦理道德准则必须执行的一项,是企业“诚信”竞争的表现;从外部经营来看,无论产品质量还是规范定价都是企业“诚信”经营的表现,是企业争取客户忠诚度、构建品牌形式的关键。

我国哲学体系中对经济伦理思想也有过诸多评述。儒家学说倡导的“义利观”讲求“仁、义、礼、智、信”五个道德规范。特别讲求“信”,即诚信,不仅作为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也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之道。墨家学说倡导的“义利观”讲求“兼相爱、交相利”。与儒家抑“利”相反,墨家言“利”,但强调获利应在“爱人”和“利人”之间,单纯的“利人”观不可取。时至今日,这些传统的哲学观念仍在影响我国企业的经营伦理,特别是“诚信”观念,不仅是全社会提倡的全民素质,也使更多企业从中受益。

(三)“以诚信为本”哲学理念下的经营伦理管理

在对内经营伦理管理上,“诚信”符合我国传统的哲学理念,是企业与员工之前是建立良好雇佣关系的基础,是企业招徕人才、挖掘人才、培育人才的基础,是企业构建透明管理体制的基础。在对外经营伦理管理上,“诚信”经营理念适应当前我国国情,也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生存发展之本,企业用诚信来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有利于企业招徕更多的客户,与同业间建立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以应对更大、更凶猛的市场经济风浪。

四、“以发展为本”哲学理念下的生态伦理管理

企业在保障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转的同时,还需兼顾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维持,减少资源损耗,降低环境污染,为企业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所以,企业经营发展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也要遵循生态环境规律。

(一)企业生态伦理问题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质上是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或信息交换的过程。故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需以生态环境为保障,其生产经营中所需的物质或信息,或直接、或间接地取自生态环境。可以说,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是其他任何因素所无法比拟的。但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一些企业的不法行为、不正当竞争等因素,使得另一些企业不得不向生态环境索取更多的物质或信息,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甚至导致了资源危机。

透过这些生态问题现象,究其原因是企业生态伦理管理不当造成的。一方面,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使经济迅速得到发展,不得不采取资源换产品的经营战略。尽管工业化进程加速了经济发展,但企业被迫放松生态伦理管理,其结果必然带来了环境污染,这是经济发展中无可避免的一对矛盾体;另一方面,我国在市场经济转型期,企业为生存发展,过多考虑自身成本,而忽略社会成本,甚至部分企业将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转嫁给社会,既扰乱了市场,又钻了法律的空档,使政府生态伦理管理失灵。

(二)企业生态伦理管理的哲学基础

生态伦理实质上是环境伦理,其内涵是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这是以哲学为基础的。哲学提出在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认识人与自然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今的工业社会,企业在追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不得已与自然生态走上了背道而驰之路。可以说,人类在虐待自然生态的过程中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古代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哲学思想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及更高境界的“天人合一”思想。用现代哲学思想来解释,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此作为社会稳定发展的根基。道家哲学思想核心是“道”,追求“自然无为”和“道法自然”之道。道家哲学追求养息之本,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强调人应当顺应自然乃是“道”。这是生态伦理管理的高级境界,强调企业发展不但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更应视自然生态规律为前提,无视生态伦理管理的企业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

(三)“以发展为本”哲学理念下的生态伦理管理

任何企业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这是人类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的。从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对大自然的开发与利用应立足长远发展。一些企业只顾眼前蝇头小利、动摇人类生存之本的做法,实不可取。

儒家哲学思想讲求的“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更加深刻地道出了生态伦理管理的本质,即作为企业对自然的索取需以发展为本,不可欲取欲求,需给自然万物以休养生长之机,才能保障社会资源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所用。而道家哲学思想所追求的“知足知止,可以长久”,也道出同理,强调人类就克制对自然环境的索求欲望,追求经济发展应以保护环境为前提,才是人类生存的长久之道。

可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应成为矛盾体,反而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肩负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不仅仅推动经济发展就能实现,更重要的是保持社会经济的长久发展,这就不得不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企业来讲,构建“以发展为本”的生态伦理管理体系,建立“绿色供应链”,推进企业生态经营模式,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之,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伦理与哲学问题总是相伴而行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管理,而管理体系的三大框架“人力资源、经营、生态”所存在的问题,即为管理伦理问题。人力资源的管理伦理强调“以人为本”,经营管理伦理强调“以诚信为本”,生态管理伦理则强调“以发展为本”,这三种管理模式都以哲学理念为根基,以哲学观念为核心思想。故中国管理实践既离不开管理伦理的道德规范,也需要管理哲学的思想引导。

参考文献:

[1]王鹤. 浅谈企业中的人本管理[J]. 活力, 2015(09):33.

[2]王玺. 试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伦理道德的建设[J]. 中国市场, 2015(28):115-116.

[3]赵刚. 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J]. 市场观察, 2013(09):17-19.

[4]孔钢. 论我国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 人力资源管理, 2013(09):39.

[5]王h. 天津GN公司战略规划及实施策略研究[D]. 天津大学, 2013:1-3.